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5/04/17晨語簡記

向下 
2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5/04/17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2015/04/17晨語簡記   2015/04/17晨語簡記 Empty周五 4月 17, 2015 6:55 pm

20150417晨起薰法香如是我聞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以平等慈悲愛護眾生心
普覆一切有情令得安隱
以平等心而能造作善福
具大智慧平等復為說法

應該平等啊,平等心,在這幾天來不就是一直希望人人開啟我們的心胸,佛陀一大事來人間,無非就是要跟大家說,人人皆有如來清淨本性,不只是人類,大地眾生有生命者,無不都是皆含佛性,所以在人類之間,除了人與人互相愛護,彼此讚歎、互相成就之外,人類應該要付出的,就是對一切,一切有生命物,我們都同樣一視同仁的愛,這叫做平等。就如佛陀施法給眾生,如雲雨在天空,一雨普降,天地之間二木三草皆得受潤,譬喻佛陀的愛心,為了眾生,他來來回回只為一大事,就是說法,開啟眾生這念無明,無明若打很開,我們本具的佛性時時都輕安自在,沒有煩惱,沒有無明,這是佛陀為我們說法。所以時時佛陀都在關心,關心與佛同世的弟子。

有一回,佛陀在精祇陀精舍,他來到王舍城中,所住的地方就是祇陀精舍,當時有一位長者,名叫邠坻長者,那邠坻長者家富有,且深信佛法,佛陀的教法他都歡喜信受,佛陀如何教,他就如何做,在家修行者做得到的,那就是布施。因為佛陀(以)苦、集、滅、道,為聲聞根機而說;「十二因緣」法,為辟支佛、緣覺而說;為菩薩,他就說「六波羅密」法,「六度」,那就是,第一就是布施,在家弟子,很多人發大心、立大願,他開始發心,尤其是這一位阿那邠坻長者,他體會佛意,就是這樣廣大布施。有一回佛陀再回到王舍城,在祇陀精舍,這位長者知道佛陀行腳又回來到這裡,所以他就用很虔誠的心,來到佛的面前,恭敬禮拜,就坐在一旁。佛陀就問:「長者,你的布施還有沒有如從前那樣,使令一切欠缺、貧困、無法生活的人,你還有這樣布施嗎?」長者回答佛陀:「有啊,世尊的教法,我一日都不敢忘,不只是向城裡貧困人布施,我又走出城外,為苦難人付出,還不只,我還為飛禽走獸,同樣這樣布施。我聽佛說蠢動含靈皆有佛性,一切眾生都需要生活,哪怕是飛禽走獸,我也一樣這樣布施。」

佛陀聽了,歡喜,佛陀為他讚歎:「很好啊!長者,你能用這種廣大心,且是平等心,不只為人類,又是為一切眾生,無分別心,瞭解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瞭解一切眾生都皆需要生活,你布施給他食物,讓他們能維持生命,你有這分菩薩心胸,這種廣大布施,沒有分別種類的付出,這叫做菩薩,菩薩的心懷。尤其是一心一意廣修布施,這就是你的福,由於你的福,這樣的布施,真的是很廣大。」所以佛陀又為長者特別叮嚀,說一首偈,他就是,「儘當普惠施」,你要好好完全盡心普遍為眾生付出;「終無吝悔心」,永遠都不後悔,這分布施,永遠都不後悔;「必當遇良友」,今生來世,你能遇到的,都是善知識,都是與你有志一同,受你度化,一同去做好事的人;所以,「得濟到彼岸」,你與這些朋友,善知識一起做好事,將來你也會與他們一起走入菩提大直道,這就是你的福。佛陀就是這樣再次叮嚀,並且佛陀再跟他說:「長者,你要好好學習菩薩平等布施,你一定要好好堅持下去。」這是佛陀為阿那邠坻長者再次叮嚀。

這是我們修行,真正要持恆久心,不是一時的聽法歡喜,短暫的付出,道心若不堅固,受一點風吹草動就亂了我們的心,心就起動搖,這樣就停止,這樣很可惜啊!佛陀讚歎阿那邠坻長者,在這段經文,我們就知道,要做好事,行菩薩道並不困難,只要我們有愛心,開闊的愛心,將一切眾生視為平等的愛,就如佛陀視眾生如一子。佛教育我們,就如在教育他的一個孩子,每位眾生都是他唯一的孩子,這分慈父愛子的心,我們只有學佛陀這分心,就是如父母心在疼惜自己孩子的心一樣。我們聽這段在《增壹阿含經》裡面,佛陀的讚歎,我們就能清楚,修行菩薩道並不困難,體會佛心,要讓我們培養平等心,培養慈悲來愛護眾生這念心,我們應該也要堅持,這念心能普護一切有情皆能得安穩。就如這位長者,不只是為貧窮的人,不論是城內、城外,即使遠或近,他就是盡心去付出,不只是人類,連飛禽走獸,他同樣體會到都是為生活而生的眾生,所以,他還是連飛禽走都同樣供應給牠們食物,這就是「普覆一切有情令得安穩」。

「以平等心而能造作善福」。為善,行善造福,這我們都要用平等心。所以「具大智慧平等復為說法」佛陀就是這樣,看到這樣的長者,他還是要再叮嚀,還是再向他說法,你能有這樣的心,將來你能得到很多善知識,因為你行大善,造大福,來生來世,你所遇到的人都是好人,有志一同行,共同行菩薩道。」佛陀再這樣對他勉勵。以及佛陀對待一切眾生,就是具大智慧,用平等心,還是有在持續精進,佛陀還是再鼓勵要精進。若是看到懈怠的眾生,佛陀就要用種種法,不論是人天法,十善、五戒,「苦集滅道」,或者是「十二因緣法」,用五乘來教育,無非就是要引導人人走入菩薩道,菩薩道才能開展大心,視眾生平等而付出,這是佛陀一大事,來人間所教育的目的。前面我們說的經文,那就是說,

經文:「如為一人,眾多亦然,常演說法,曾無他事,去來坐立,終不疲厭,充足世間,如雨普潤。」

這是我們昨天說過的經文,佛陀來人間,為眾生平等說法,對一個人,佛陀也應他的根機,所能接受的,為他用心說法。對同一人,同樣也是這樣說法,對眾多的人,也是平等,同樣應眾生所需要,應眾生根機而施教。這是佛陀不分多人來聽,或是少少的人來聽,佛陀同樣用平等、歡喜的心,為他們說法。這是佛陀「常演說法」,無時不在說法中,人多或少,也都在說法。「曾無他事」,唯一就是說法,除了說法,「去來坐立,終不疲厭」。若沒有在說法,也是同樣作為度眾因緣,為作度眾因緣,佛陀的舉止動作,無不都是讓人看了就歡喜、尊重,起恭敬心,這是佛陀的四威儀。所以,佛陀不論是語默動靜,在說話或是沒有在說話,動作或是安靜時,給人總是起那一分歡喜、恭敬。「終不疲厭」,佛陀無不都是在說法中。

「充足世間,如雨普潤」,一切一切無不都是法,語默動靜都是在說法,就如雨,雲已經聚集在空中了,大地乾旱了,正是需要降雨之時。要下雨,一定要先雲聚集,氣壓、因緣成就,氣流,一切成就,雲就集中過來,自然雨水就降了,這是應大地乾旱所需要。有形的大地,大乾坤,需要雨水,我們人人的心地正是更需要之時,心地熱惱,欠缺法水滋潤,佛陀來人間就是要普施法水,滋潤眾生的心地,就是這樣來譬喻。下面這段文再說

經文:「貴賤上下,持戒毀戒,威儀具足,及不具足,正見邪見,利根鈍根,等雨法雨,而無懈倦。」

*總明說法平等,重頌長行文:如來於時,觀是眾生諸根利鈍,精進懈怠,隨其所堪而為說法。

我們就能知道、了解,佛陀就是在平等中說法,就如法雨在天空降雨,隨人人的根器大小所接受,若是大樹,吸收的雨水就多,若是小草,吸收的水量就少,同樣的雨水,隨我們的根器來接受。這就如在長行文就有這樣的一段文,「如來於時,觀是眾生諸根利鈍,精進懈怠,隨其所堪而為說法」。這是在長行文,我們現在是重複的偈文,我們若是回顧過去的長行文,就有這樣的一段(經文)。如來就是觀機逗教,看眾生的根機是利或是鈍。較利的根機,一點即通,一語道破迷中人,這就是利根的人,一句話,就了解了。就如佛陀初轉法輪,在鹿野苑講「四諦法」,開始講時,五人之中,憍陳如,第一輪,佛陀這樣說,「原來如此啊!我瞭解了。」但是,其餘四個人還不清楚,「佛陀在說什麼?人間怎麼會是苦?苦的源頭如何來?如何集?我一知半解。」摩訶男等四個人還不知道。

佛陀說:「沒關係,我再為你們重說一次。」再一次(講述)四諦法,這當中有兩位,摩訶男等了解了,「原來如此,我知道一切的一切都是在苦難中,苦難是由於過去生累積無量的煩惱而來,了解了。」其餘二位說:「我怎麼還聽不十分清楚呢?」佛陀就說:「沒關係,我再為你(們)再重述一次。」看,佛陀為五位比丘,他講「四諦法」,苦、集、滅、道,就是這樣的耐心,不論是一個人聽懂了,四個人還不懂;三個人了解了,兩個人還是一知半解,我再重新講述,這叫做「三轉四諦法輪」,就是這樣的耐心。所以,眾生的根機,五人當中就有利與鈍,這種「精進懈怠,隨其所堪而為說法」。從那個時候開始,一直到《法華經》這個時代,已經是經過四十多年了,四十多年間,所看到的有精進的人、有懈怠的人,有利根、有鈍根的人,佛陀還是用那一分平常心、平等心,教誨眾生,沒有懈倦,絕對不疲倦。一大事因緣來人間,絕對是對眾生,只為了一大事,希望眾生了解法,這是佛陀的用心。

經文簡釋:
*「貴賤上下」;不分貴族賤類,或上智與下愚。是約五乘眾生所處出世之位。
*「持戒毀戒」;謂人心常念戒,憶持無忘,不作諸惡,是名持戒。
持戒之人,一向清淨;毀戒之人,一向染污。

不論他是貴、賤、上、下,不分貴族或者是賤族,賤類的眾生。佛陀的時代,「四姓階級」分得很清楚,其實現代的印度也還有階級觀念,所以這種不論是貴族或者是賤類,或是上智,或者是下愚,都一樣,佛陀就是用五乘來分別施教眾生。佛陀,本來就是平等的,不過,眾生根性不平(齊),所以佛陀就要分五乘法。五乘法,就是在教團外,除了出家修行者以外,在社會上的人,他就為他們說十善法,鼓勵人人布施,鼓勵人人用愛,用愛心,去除瞋恨的心,用布施心去造福人群等等,這種十善法,為在家人說。同時,要持五戒,若能好好地持五戒,就不失人身。持五戒,自然就不會犯五逆罪,不會殺、盜、淫,所以這樣就保證我們不會墮落三惡道。

所以,為天人說十善,在人間用十善法,好好的受持,就能得到天福;持五戒,就保證不會墮落三惡道。若是發心出家,佛陀開始就為他們說「四諦」、「十二因緣」、「六波羅密」法。其實,「六波羅密」是對在家、出家弟子的總法,所以希望人人能發大心、立大願,行菩薩道在人群中,所以叫做五乘法。讓大家處世或者是出世,在五乘法中。在世間,我們相處在人間,想要修行,要修出世法,佛陀還是要再為他們說苦、集、滅、道,去除煩惱,希望不要再來人間,受這種由不得自己的苦。這是佛陀一層一層的法這樣說。其實他的心意,是希望大家透徹了解,去除煩惱,不受污染,再能在人群中付出,這是佛陀的心意。

所以,「持戒、毀戒」。除了「貴、賤、上、下」這樣的眾生,有的人持戒,想要修行,他就很用心來持戒。佛陀希望人人守持戒法,戒就是防非止惡,預防我們的心,我們一定要了解道理,不要有人在傳什麼,謠言傳到我們的耳裡,我們不分清楚就去相信,相信某某人在中傷某某人,我們完全不了解,他說這個人惡,我們就開始傳「不要和他在一起,那個人是惡人」。我們若是這樣的流言蜚語,不對的事情就這樣一直流傳下去,流傳下去,像這樣,大家就以為是真的。所以《潛夫論‧賢難》中有一句話,「一人吐虛,萬人傳實」,這就是於我們的口業,造口業,你對這個人都不清楚,對事情不了解,聽人說,你就信以為真,再傳出去,這是「妄語業」。有人出「惡口」,有人就去「妄語」,有人就「兩舌」,有人就去「綺語」。

這種兩舌,就是搬弄是非,我聽甲說乙的什麼事情,這種都是口業,這叫做口犯戒。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我們要說的話要說真實語,這就是守口戒。我們對人說話,我們要輕聲柔語,「愛語」、「利行」,這樣來與人人「同事」,互動,這才是真正要修行的地方。所以,我們必定要受持戒律,防非止惡,我們不會做錯事,惡事來到我們面前來誘引我們,我們有持戒,所以我們能及時阻隔。以現在電腦(用語)叫做「防火牆」,要侵略我們,我們趕緊將他封鎖起來,駭客不要進入我的電腦。同樣的道理,所以要持戒,防非止惡。所以「人心要常念戒,憶持無忘」。這是佛陀希望我們人人要好好地「心常念戒」,這就是希望我們要常常憶持,常常記住,不要忘了,不要造作了惡。修行,學佛者必定要行善止惡,「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唯有你要持戒,要有戒,要常常記得。「持戒之人,一向清淨;毀戒之人,一向染污」,所以我們若能持戒,我們就能永遠保持清淨。

*時龍受一日戒出家,入林樹間,疲懈而睡。
獵者見之喜曰:以此皮獻國王,以為船飾可乎?便以杖案其頭,刀剝其皮。
龍自念:我今持戒,故不計此身,一心受剝,不生悔意。
時日大熱,欲趨大水。
見諸小蟲來食其身,為持戒故,不敢動。畜生尚能堅持禁戒,至死不犯,況復於人。

就如經典中有一段這樣的故事,有一條毒龍(註四),這條毒龍就是帶業而來,投生在毒龍之類。不過,牠有因緣聽到佛法,牠心念一轉,發願要持戒,哪怕是一日戒,持一日出家戒,與出家人一樣要持的戒,牠發這樣的願。那一天,有一位獵者,就是打獵的人,看到那條龍在那裡休息,這位獵人看了很高興,覺得龍是很稀有的動物,若能將龍的皮剝下來獻給國王,我就能得到很大的賞賜。所以,這心念一起,用一支棍子從龍的頭重重地壓住,用一把刀從龍的皮這樣劃開。龍痛啊,但是那個時候,「我今天是持一日之戒,我不能傷人,我甘願受戒忍辱,我要忍,忍痛,我應該要忍,我要持戒。」所以,皮這樣被他剝開了,全身赤裸裸,牠忍著全身的痛,所以就想能不能趕快下水,回到水中。

很痛苦的身體要進入水中,很快的,因為全身赤裸裸,所有的蟲類一時集中過來,不論是螞蟻、蟲等等,都聚集整個身體。那時候痛不欲生。還是同樣地想:「我自念,今天我是在持戒,所以我的心不能起瞋恨心,我不能有什麼樣對眾生不利的動作,我應該要盡此一報身,我要好好地受持此戒。」所以一心受持,身體被所有的蟲嚙食,所以,最後這條龍就在這樣被凌遲下,小蟲全都圍過來,被太陽曬,赤裸的身體,就這樣往生了。所以佛陀曾說這段故事來向大家做一種教育。所以佛陀這樣說,「畜生尚能堅持禁戒,至死不犯,況復於人呢?」這就是佛陀說過去生所經過,有這樣的時代,有這樣的這條龍,就是持戒,牠願意守戒,棄捨生命。龍…獸類,動物類可以,人為何沒辦法呢?所以這就是我們應該要學的,要忍。

經文簡釋:
「威儀具足」;四威儀即是具足眾戒,不犯威儀諸輕戒,具足受持,無有缺犯。

所以「威儀具足」。除了持戒,不毀戒以外,我們還要「威儀具足」,那就是四威儀,具足眾戒。我們若有持戒的人,我們就知道,看他的行住坐臥、開口動舌,我們就知道這是不是有修行,就是看他的威儀,有持戒的人總是不犯威儀,不會隨隨便便,總是學佛的人,應該要守持威儀。看看慈濟人的語默動靜,在家人,若看到團體就是那麼的整齊,這就是團體的儀軌。同樣的道理,不犯威儀,我們要如何在我們這個團體中,我們要有規戒。我們也有十戒」,「十戒」中,不飲酒,連抽菸也要戒等等,我們的威儀,總是大家在看我們的團體。所以受持規矩,這叫做威儀,我們的規矩進退,語默動靜,雖然是很輕的戒,但是給人的觀感就是不同。所以「具足受持,無有缺犯」。

經文簡釋:
「及不具足,正見邪見」;謂於諸戒,雖則受持,不能全淨。
知因識果,名正見人;背理迷真,名邪見者。

「及不具足」者,威儀具足,也有威儀不具足的人。有的人修行不具足威儀,「於諸戒,雖則受持」,我們所有的戒,我們都有受持,卻是「不能全淨」。雖然我們根本戒都有受持,卻是我們的威儀不具足,輕視小戒。不是說「我做這麼多好事,我抽一支菸,難道有怎麼樣嗎?這樣有犯大戒嗎?」不犯大戒,不過,對自己的身體與給人的觀感,是有損的。所以,這就是不全淨。我們真正在這個團體中,就是要「十戒」具足,這是威儀,進退威儀。讓人知道這個團體就是有這樣的戒律。「知因識果」,我們要很了解因緣果報,給人的看法,給人的觀感,光是一點點的威儀有缺失,就會被人論,評頭論足,結果是不很完全守好我們的十戒。

當然這是很輕的戒,若是因緣果報,就是來生來世,這都是犯大戒。所以「名正見人」,我們若能了解,這就是正知正見。我們大戒都能守了,小戒怎麼會做不到呢?所以我們若有正知正見,不會「背理迷真」,我們若是有正知正見,就不會違背道理,不會迷於真。真實的事情,我們若迷失,道理就違背了。所以我們要知道「知因識果,名正見人,背理迷真,名邪見者」。所以我們不要違背了道理,不要迷失了我們的真,我們這念真誠的心,若是迷了,就是邪見。

經文簡釋:
「利根鈍根」;利者速疾之義,根者能生之義,速疾生妙解。
*諸乘之中,次第分優劣。
*望前為鈍,望後為利。

「利根、鈍根」。「利者,速疾之義」,就是很快,快速,這叫做利根。聞一語,能了解十項道理,這就是利根。利根,就是很快能得到法,道理入心。所以「諸乘之中,次第分優劣。望前為鈍,望後為利」。在眼前的貪、瞋、癡、慢、疑,這些我們全都要很快(去除),我們看得見,我們瞭解了,就要趕快斷,不要將這種貪、瞋、癡還留在後面。甚至我們前面有五利使,就是於「貪」很快就現形出來,看到,我喜歡,很快就現形。修行,持戒,(貪瞋癡慢疑)這叫做鈍(五鈍使),那是慢慢一直累積的習氣,過去我們都解釋過了。

經文簡釋:「等雨法雨,而無懈倦」
平等雨於一味法雨。為物慈深,終不厭倦。
無懈者:誨人不倦。

「等雨法雨,而無懈倦」。佛陀平等為眾生的心,現在正需要法雨來潤濕時,佛陀應世人間,用平等心,「雨於一味法雨,為物慈深」。為物,佛陀的心很慈悲,很深入了解眾生所需求,所需要的。所以佛陀用很長久的時間來教化眾生,用耐心、愛心,事事都是為眾生,視眾生的根機不同,用種種的法來度化眾生,這就是佛陀的慈悲。佛陀的深心,在他的本懷隱藏著,希望人人能夠成佛,恨不得人人及時了解他的心意。所以「終不厭倦」。佛陀對待眾生,永遠施教,教而無倦,永遠都沒有懈怠,這是佛陀為眾生說法。各位菩薩,難得人身,來到人間,我們能有這樣的善知識、善友,志同道合,這也是我們過去生中所累積來的善因緣。在不同的國家,能共同一念心,為一件事情,我們願意去付出,這是多麼不容易啊!若不是過去生中,如那位長者用平等心去布施,不論是對人類的愛,不論是對飛禽走獸,都是同樣的,不論遠近,都是這樣的付出。

今天所說的,佛陀舉出了,《增壹阿含經》的那段故事,我們現在聽起來,覺得很有親切感,人人不就像那位大長者嗎,過去有這樣的因緣,我們大家互為善知識,你們也是師父的善知識,師父也是你們的善友,所以,善友、善知識,我們能夠有志一同,聚會在一起。這幾天的時間,請大家時時要多用心,互相請教,我們來聽聽不論是在最貧困的非洲,是要如何度眾生呢?在最富有的澳洲、美洲,到底那麼的富有,又是需要做什麼事情去利益人群?互相的心得分享交流,我想,這是最好的,我們大家集會在這裡,最高峰的道場,菩薩聚集,請大家時時要多用心啊!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分享合十

************************************************************
【補充資料一】增壹阿含經護心品第十(五)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阿那邠持長者便往至世尊所,頭面禮世尊足,在一面坐。世尊告曰:「云何,長者!貴家恒布施貧乏耶?」
長者對曰:「如是。世尊!恒布施貧乏,於四城門而廣布施,復在家中給與所須。世尊!我或時作是念,并欲布施野、飛鳥、猪、狗之屬。我亦無是念,此應與,此不應與。亦復無是念,此應與多,此應與少。我恒有是念,一切眾生皆由食而存其命,有食便存,無食便喪。」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長者!汝乃以菩薩心,專精一意而廣惠施。然此眾生由食得濟,無食便喪。長者!汝當獲大果,得大名稱,有大果報,聲徹十方,得甘露法味。所以然者,菩薩之處恒以平等心而以惠施,專精一意,念眾生類由食而存,有食便濟,無食便喪。是謂,長者!菩薩心所安處而廣惠施。」
爾時,世尊便說偈曰:
「盡當普惠施,終無悋悔心,
必當遇良友,得濟到彼岸。
「是故,長者!當平等意而廣惠施。如是,長者!當作是學。」
爾時,長者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補充資料二】鹿野苑三轉法輪,一轉四諦度憍陳如,二轉四諦度另四人,三轉「五蘊無常、苦空、無我」五比丘證阿羅漢。參見如下——

《釋迦譜》卷第四(出因果經)
阿若憍陳如於弟子中。以始悟故為第一弟子。
時彼摩訶那摩等四人。聞佛轉法輪已。阿若憍陳如獨悟道跡。心自念言。世尊若更為我說法。我等亦當復得悟道。作此念已。瞻仰尊顏目不暫捨。爾時世尊知四人念。即便重為廣說四諦。于時四人於諸法中。亦離塵垢得法眼淨。
時彼五人見道跡已。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我等五人。已見道跡已證道跡。我等今者。欲於佛法出家修道。唯願世尊慈愍聽許。於時世尊。喚彼五人善來比丘。鬚髮自落袈裟著身。即成沙門。

爾時世尊問彼五人。汝等比丘。知色受想行識。為是常為無常也。為是苦為非苦也。為是空為非空也。為有我為無我也。時五比丘。聞佛說是五陰法已。漏盡意解成阿羅漢果。即便答言。世尊。色受想行識。實是無常苦空無我。於是世間始有六阿羅漢。佛阿羅漢是為佛寶。四諦法輪是為法寶。五阿羅漢是為僧寶。如是世間三寶具足。為諸天人第一福田。

【補充資料三】原文見於漢代王符《潛夫論‧賢難》:「一人傳虛,萬人傳實。」

【補充資料四】《大智度論‧卷十四尸羅波羅蜜義之餘 》
問曰:已知尸羅相,云何為尸羅波羅蜜?
答曰:有人言:菩薩持戒,寧自失身,不毀小戒,是為尸羅波羅蜜。
如上《蘇陀蘇摩王經》中說,不惜身命以全禁戒。如菩薩本身,曾作大力毒龍。若眾生在前,身力弱者,眼視便死;身力強者,氣往而死。是龍受一日戒,出家求靜,入林樹間思惟;坐久,疲懈而睡。龍法,睡時形狀如蛇,身有文章,七寶雜色。

獵者見之驚喜,言曰:「以此希有難得之皮,獻上國王以為服飾,不亦宜乎?」便以杖按其頭,以刀剝其皮。龍自念言:「我力如意,傾覆此國,其如反掌;此人小物,豈能困我?我今以持戒故,不計此身,當從佛語!」於是自忍,眠目不視,閉氣不息;憐愍此人,為持戒故,一心受剝,不生悔意。既以失皮,赤肉在地,時日大熱,宛轉土中;欲趣大水,見諸小蟲來食其身,為持
戒故,不復敢動。自思惟言:「今我此身以施諸蟲,為佛道故,今以肉施,以充其身;後成佛時,當以法施,以益其心。」如是誓已,身乾命絕,即生第二忉利天上。爾時毒龍,釋迦文佛是;是時獵者,提婆達等六師是也;諸小蟲輩,釋迦文佛初轉法輪,八萬諸天得道者是。菩薩護戒,不惜身命,決定不悔,其事如是,是名尸羅波羅蜜。
回頂端 向下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85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4
注冊日期 : 2008-12-22

2015/04/17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5/04/17晨語簡記   2015/04/17晨語簡記 Empty周日 4月 19, 2015 10:07 pm

薰法香心得札記(二○一五年四月十七日星期五)

 


今天上人再次以平等為重點進行開示,因為在佛教的思想中,平等是極為重要的一個概念。慈悲也要平等,說法也要平等,有平等心能造福。

上人今天講了三個故事,第一個是布施,再來是說法,最後是持戒。

布施是引用增一阿含經,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阿那邠持長者布施的例子。

「儘當普惠施」,「終無吝悔心」,「必當遇良友」,「得濟到彼岸」。

所以,我們布施的時候當學習那一份平等大愛的心。

 

佛陀在鹿野苑初轉法輪也是很重要的啟示,讓我們知道,說法要有平等心、耐心、技巧、智慧、愛眾生的心、平常心、無有懈倦,直到學習的人了解了。

 

除了布施、說法,上人還還講持戒的故事,毒龍持一日戒的故事,聽來很是感人,很有啟發案。

 

講完毒龍的故事,接著經文提到,「威儀具足」;四威儀即是具足眾戒,不犯威儀諸輕戒,具足受持,無有缺犯。

所以「威儀具足」。除了持戒,不毀戒以外,我們還要「威儀具足」,那就是四威儀,具足眾戒。我們若有持戒的人,我們就知道,看他的行住坐臥、開口動舌,我們就知道這是不是有修行。

 

威儀具足,是修行,也是持戒。我們仔細觀察,我們自己的道場,其他外面的道場,每一位師兄姊,看看自己,是否威儀具足。上人淡淡的說,我們要重重的聽,因為威儀是持戒,是修行,也是說法,這麼重要怎能等閒視之。

 

上人期勉我們要互為善知識,把握因緣,把握當下。

 

 

其餘心得如重點。


 

以平等慈悲愛護眾生心
普覆一切有情令得安隱

以平等心而能造作善福

具大智慧平等復為說法


應該平等啊,平等心,在這幾天來不就是一直希望人人開啟我們的心胸,佛陀一大事來人間,無非就是要跟大家說,人人皆有如來清淨本性,不只是人類,大地眾生有生命者,無不都是皆含佛性,所以在人類之間,除了人與人互相愛護,彼此讚歎、互相成就之外,人類應該要付出的,就是對一切,一切有生命物,我們都同樣一視同仁的愛,這叫做平等。就如佛陀施法給眾生,如雲雨在天空,一雨普降,天地之間二木三草皆得受潤,譬喻佛陀的愛心,為了眾生,他來來回回只為一大事,就是說法,開啟眾生這念無明,無明若打很開,我們本具的佛性時時都輕安自在,沒有煩惱,沒有無明,這是佛陀為我們說法。所以時時佛陀都在關心,關心與佛同世的弟子。

有一回,佛陀在精祇陀精舍,他來到王舍城中,所住的地方就是祇陀精舍,當時有一位長者,名叫邠坻長者,那邠坻長者家富有,且深信佛法,佛陀的教法他都歡喜信受,佛陀如何教,他就如何做,在家修行者做得到的,那就是布施。因為佛陀(以)苦、集、滅、道,為聲聞根機而說;「十二因緣」法,為辟支佛、緣覺而說;為菩薩,他就說「六波羅密」法,「六度」,那就是,第一就是布施,在家弟子,很多人發大心、立大願,他開始發心,尤其是這一位阿那邠坻長者,他體會佛意,就是這樣廣大布施。有一回佛陀再回到王舍城,在祇陀精舍,這位長者知道佛陀行腳又回來到這裡,所以他就用很虔誠的心,來到佛的面前,恭敬禮拜,就坐在一旁。佛陀就問:「長者,你的布施還有沒有如從前那樣,使令一切欠缺、貧困、無法生活的人,你還有這樣布施嗎?」長者回答佛陀:「有啊,世尊的教法,我一日都不敢忘,不只是向城裡貧困人布施,我又走出城外,為苦難人付出,還不只,我還為飛禽走獸,同樣這樣布施。我聽佛說蠢動含靈皆有佛性,一切眾生都需要生活,哪怕是飛禽走獸,我也一樣這樣布施。」

佛陀聽了,歡喜,佛陀為他讚歎:「很好啊!長者,你能用這種廣大心,且是平等心,不只為人類,又是為一切眾生,無分別心,瞭解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瞭解一切眾生都皆需要生活,你布施給他食物,讓他們能維持生命,你有這分菩薩心胸,這種廣大布施,沒有分別種類的付出,這叫做菩薩,菩薩的心懷。尤其是一心一意廣修布施,這就是你的福,由於你的福,這樣的布施,真的是很廣大。」所以佛陀又為長者特別叮嚀,說一首偈,他就是,「儘當普惠施」,你要好好完全盡心普遍為眾生付出;終無吝悔心」,永遠都不後悔,這分布施,永遠都不後悔;「必當遇良友」,今生來世,你能遇到的,都是善知識,都是與你有志一同,受你度化,一同去做好事的人;所以,「得濟到彼岸」,你與這些朋友,善知識一起做好事,將來你也會與他們一起走入菩提大直道,這就是你的福。佛陀就是這樣再次叮嚀,並且佛陀再跟他說:「長者,你要好好學習菩薩平等布施,你一定要好好堅持下去。」這是佛陀為阿那邠坻長者再次叮嚀。

這是我們修行,真正要持恆久心,不是一時的聽法歡喜,短暫的付出,道心若不堅固,受一點風吹草動就亂了我們的心,心就起動搖,這樣就停止,這樣很可惜啊!佛陀讚歎阿那邠坻長者,在這段經文,我們就知道,要做好事,行菩薩道並不困難,只要我們有愛心,開闊的愛心,將一切眾生視為平等的愛,就如佛陀視眾生如一子。佛教育我們,就如在教育他的一個孩子,每位眾生都是他唯一的孩子,這分慈父愛子的心,我們只有學佛陀這分心,就是如父母心在疼惜自己孩子的心一樣。我們聽這段在《增壹阿含經》裡面,佛陀的讚歎,我們就能清楚,修行菩薩道並不困難,體會佛心,要讓我們培養平等心,培養慈悲來愛護眾生這念心,我們應該也要堅持,這念心能普護一切有情皆能得安穩。就如這位長者,不只是為貧窮的人,不論是城內、城外,即使遠或近,他就是盡心去付出,不只是人類,連飛禽走獸,他同樣體會到都是為生活而生的眾生,所以,他還是連飛禽走都同樣供應給牠們食物,這就是「普覆一切有情令得安穩」。

「以平等心而能造作善福」。為善,行善造福,這我們都要用平等心。所以「具大智慧平等復為說法」佛陀就是這樣,看到這樣的長者,他還是要再叮嚀,還是再向他說法,你能有這樣的心,將來你能得到很多善知識,因為你行大善,造大福,來生來世,你所遇到的人都是好人,有志一同行,共同行菩薩道。」佛陀再這樣對他勉勵。以及佛陀對待一切眾生,就是具大智慧,用平等心,還是有在持續精進,佛陀還是再鼓勵要精進。若是看到懈怠的眾生,佛陀就要用種種法,不論是人天法,十善、五戒,「苦集滅道」,或者是「十二因緣法」,用五乘來教育,無非就是要引導人人走入菩薩道,菩薩道才能開展大心,視眾生平等而付出,這是佛陀一大事,來人間所教育的目的。前面我們說的經文,那就是說,

經文:「如為一人,眾多亦然,常演說法,曾無他事,去來坐立,終不疲厭,充足世間,如雨普潤。

這是我們昨天說過的經文,佛陀來人間,為眾生平等說法,對一個人,佛陀也應他的根機,所能接受的,為他用心說法。對同一人,同樣也是這樣說法,對眾多的人,也是平等,同樣應眾生所需要,應眾生根機而施教。這是佛陀不分多人來聽,或是少少的人來聽,佛陀同樣用平等、歡喜的心,為他們說法。這是佛陀「常演說法」,無時不在說法中,人多或少,也都在說法。「曾無他事」,唯一就是說法,除了說法,「去來坐立,終不疲厭」。若沒有在說法,也是同樣作為度眾因緣,為作度眾因緣,佛陀的舉止動作,無不都是讓人看了就歡喜、尊重,起恭敬心,這是佛陀的四威儀。所以,佛陀不論是語默動靜,在說話或是沒有在說話,動作或是安靜時,給人總是起那一分歡喜、恭敬。「終不疲厭」,佛陀無不都是在說法中。

「充足世間,如雨普潤」,一切一切無不都是法,語默動靜都是在說法,就如雨,雲已經聚集在空中了,大地乾旱了,正是需要降雨之時。要下雨,一定要先雲聚集,氣壓、因緣成就,氣流,一切成就,雲就集中過來,自然雨水就降了,這是應大地乾旱所需要。有形的大地,大乾坤,需要雨水,我們人人的心地正是更需要之時,心地熱惱,欠缺法水滋潤,佛陀來人間就是要普施法水,滋潤眾生的心地,就是這樣來譬喻。下面這段文再說

經文:「貴賤上下,持戒毀戒,威儀具足,及不具足,正見邪見,利根鈍根,等雨法雨,而無懈倦。

總明說法平等,重頌長行文:如來於時,觀是眾生諸根利鈍,精進懈怠,隨其所堪而為說法。

我們就能知道、了解,佛陀就是在平等中說法,就如法雨在天空降雨,隨人人的根器大小所接受,若是大樹,吸收的雨水就多,若是小草,吸收的水量就少,同樣的雨水,隨我們的根器來接受。這就如在長行文就有這樣的一段文,「如來於時,觀是眾生諸根利鈍,精進懈怠,隨其所堪而為說法」。這是在長行文,我們現在是重複的偈文,我們若是回顧過去的長行文,就有這樣的一段(經文)。如來就是觀機逗教,看眾生的根機是利或是鈍。較利的根機,一點即通,一語道破迷中人,這就是利根的人,一句話,就了解了。就如佛陀初轉法輪,在鹿野苑講「四諦法」,開始講時,五人之中,憍陳如,第一輪,佛陀這樣說,「原來如此啊!我瞭解了。」但是,其餘四個人還不清楚,「佛陀在說什麼?人間怎麼會是苦?苦的源頭如何來?如何集?我一知半解。」摩訶男等四個人還不知道。

佛陀說:「沒關係,我再為你們重說一次。」再一次(講述)四諦法,這當中有兩位,摩訶男等了解了,「原來如此,我知道一切的一切都是在苦難中,苦難是由於過去生累積無量的煩惱而來,了解了。」其餘二位說:「我怎麼還聽不十分清楚呢?」佛陀就說:「沒關係,我再為你(們)再重述一次。」看,佛陀為五位比丘,他講「四諦法」,苦、集、滅、道,就是這樣的耐心,不論是一個人聽懂了,四個人還不懂;三個人了解了,兩個人還是一知半解,我再重新講述,這叫做「三轉四諦法輪」,就是這樣的耐心。所以,眾生的根機,五人當中就有利與鈍,這種「精進懈怠,隨其所堪而為說法」。從那個時候開始,一直到《法華經》這個時代,已經是經過四十多年了,四十多年間,所看到的有精進的人、有懈怠的人,有利根、有鈍根的人,佛陀還是用那一分平常心、平等心,教誨眾生,沒有懈倦,絕對不疲倦。一大事因緣來人間,絕對是對眾生,只為了一大事,希望眾生了解法,這是佛陀的用心。

經文簡釋:
*「貴賤上下」;不分貴族賤類,或上智與下愚。是約五乘眾生所處出世之位。

*「持戒毀戒」;謂人心常念戒,憶持無忘,不作諸惡,是名持戒。
持戒之人,一向清淨;毀戒之人,一向染污。


不論他是貴、賤、上、下,不分貴族或者是賤族,賤類的眾生。佛陀的時代,「四姓階級」分得很清楚,其實現代的印度也還有階級觀念,所以這種不論是貴族或者是賤類,或是上智,或者是下愚,都一樣,佛陀就是用五乘來分別施教眾生。佛陀,本來就是平等的,不過,眾生根性不平(齊),所以佛陀就要分五乘法。五乘法,就是在教團外,除了出家修行者以外,在社會上的人,他就為他們說十善法,鼓勵人人布施,鼓勵人人用愛,用愛心,去除瞋恨的心,用布施心去造福人群等等,這種十善法,為在家人說。同時,要持五戒,若能好好地持五戒,就不失人身。持五戒,自然就不會犯五逆罪,不會殺、盜、淫,所以這樣就保證我們不會墮落三惡道。

所以,為天人說十善,在人間用十善法,好好的受持,就能得到天福;持五戒,就保證不會墮落三惡道。若是發心出家,佛陀開始就為他們說「四諦」、「十二因緣」、「六波羅密」法。其實,「六波羅密」是對在家、出家弟子的總法,所以希望人人能發大心、立大願,行菩薩道在人群中,所以叫做五乘法。
讓大家處世或者是出世,在五乘法中。在世間,我們相處在人間,想要修行,要修出世法,佛陀還是要再為他們說苦、集、滅、道,去除煩惱,希望不要再來人間,受這種由不得自己的苦。這是佛陀一層一層的法這樣說。其實他的心意,是希望大家透徹了解,去除煩惱,不受污染,再能在人群中付出,這是佛陀的心意。

所以,「持戒、毀戒」。除了「貴、賤、上、下」這樣的眾生,有的人持戒,想要修行,他就很用心來持戒。佛陀希望人人守持戒法,戒就是防非止惡,預防我們的心,我們一定要了解道理,不要有人在傳什麼,謠言傳到我們的耳裡,我們不分清楚就去相信,相信某某人在中傷某某人,我們完全不了解,他說這個人惡,我們就開始傳「不要和他在一起,那個人是惡人」。我們若是這樣的流言蜚語,不對的事情就這樣一直流傳下去,流傳下去,像這樣,大家就以為是真的。所以《潛夫論‧賢難》中有一句話,「一人吐虛,萬人傳實」,這就是於我們的口業,造口業,你對這個人都不清楚,對事情不了解,聽人說,你就信以為真,再傳出去,這是「妄語業」。有人出「惡口」,有人就去「妄語」,有人就「兩舌」,有人就去「綺語」。

這種兩舌,就是搬弄是非,我聽甲說乙的什麼事情,這種都是口業,這叫做口犯戒。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我們要說的話要說真實語,這就是守口戒。我們對人說話,我們要輕聲柔語,「愛語」、「利行」,這樣來與人人「同事」,互動,這才是真正要修行的地方。所以,我們必定要受持戒律,防非止惡,我們不會做錯事,惡事來到我們面前來誘引我們,我們有持戒,所以我們能及時阻隔。以現在電腦(用語)叫做「防火牆」,要侵略我們,我們趕緊將他封鎖起來,駭客不要進入我的電腦。同樣的道理,所以要持戒,防非止惡。所以「人心要常念戒,憶持無忘」。這是佛陀希望我們人人要好好地「心常念戒」,這就是希望我們要常常憶持,常常記住,不要忘了,不要造作了惡。修行,學佛者必定要行善止惡,「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唯有你要持戒,要有戒,要常常記得。「持戒之人,一向清淨;毀戒之人,一向染污」,所以我們若能持戒,我們就能永遠保持清淨。

*時龍受一日戒出家,入林樹間,疲懈而睡。
獵者見之喜曰:以此皮獻國王,以為船飾可乎?便以杖案其頭,刀剝其皮。

龍自念:我今持戒,故不計此身,一心受剝,不生悔意。

時日大熱,欲趨大水。

見諸小蟲來食其身,為持戒故,不敢動。畜生尚能堅持禁戒,至死不犯,況復於人。


就如經典中有一段這樣的故事,有一條毒龍(註四),這條毒龍就是帶業而來,投生在毒龍之類。不過,牠有因緣聽到佛法,牠心念一轉,發願要持戒,哪怕是一日戒,持一日出家戒,與出家人一樣要持的戒,牠發這樣的願。那一天,有一位獵者,就是打獵的人,看到那條龍在那裡休息,這位獵人看了很高興,覺得龍是很稀有的動物,若能將龍的皮剝下來獻給國王,我就能得到很大的賞賜。所以,這心念一起,用一支棍子從龍的頭重重地壓住,用一把刀從龍的皮這樣劃開。龍痛啊,但是那個時候,「我今天是持一日之戒,我不能傷人,我甘願受戒忍辱,我要忍,忍痛,我應該要忍,我要持戒。」所以,皮這樣被他剝開了,全身赤裸裸,牠忍著全身的痛,所以就想能不能趕快下水,回到水中。

很痛苦的身體要進入水中,很快的,因為全身赤裸裸,所有的蟲類一時集中過來,不論是螞蟻、蟲等等,都聚集整個身體。那時候痛不欲生。還是同樣地想:「我自念,今天我是在持戒,所以我的心不能起瞋恨心,我不能有什麼樣對眾生不利的動作,我應該要盡此一報身,我要好好地受持此戒。」所以一心受持,身體被所有的蟲嚙食,所以,最後這條龍就在這樣被凌遲下,小蟲全都圍過來,被太陽曬,赤裸的身體,就這樣往生了。所以佛陀曾說這段故事來向大家做一種教育。所以佛陀這樣說,「畜生尚能堅持禁戒,至死不犯,況復於人呢?」這就是佛陀說過去生所經過,有這樣的時代,有這樣的這條龍,就是持戒,牠願意守戒,棄捨生命。龍獸類,動物類可以,人為何沒辦法呢?所以這就是我們應該要學的,要忍。

經文簡釋:
「威儀具足」;四威儀即是具足眾戒,不犯威儀諸輕戒,具足受持,無有缺犯。


所以「威儀具足」。除了持戒,不毀戒以外,我們還要「威儀具足」,那就是四威儀,具足眾戒。我們若有持戒的人,我們就知道,看他的行住坐臥、開口動舌,我們就知道這是不是有修行,就是看他的威儀,有持戒的人總是不犯威儀,不會隨隨便便,總是學佛的人,應該要守持威儀。看看慈濟人的語默動靜,在家人,若看到團體就是那麼的整齊,這就是團體的儀軌。同樣的道理,不犯威儀,我們要如何在我們這個團體中,我們要有規戒。我們也有十戒」,「十戒」中,不飲酒,連抽菸也要戒等等,我們的威儀,總是大家在看我們的團體。所以受持規矩,這叫做威儀,我們的規矩進退,語默動靜,雖然是很輕的戒,但是給人的觀感就是不同。所以「具足受持,無有缺犯」。

經文簡釋:
「及不具足,正見邪見」;謂於諸戒,雖則受持,不能全淨。
知因識果,名正見人;背理迷真,名邪見者。


「及不具足」者,威儀具足,也有威儀不具足的人。有的人修行不具足威儀,「於諸戒,雖則受持」,我們所有的戒,我們都有受持,卻是「不能全淨」。雖然我們根本戒都有受持,卻是我們的威儀不具足,輕視小戒。不是說「我做這麼多好事,我抽一支菸,難道有怎麼樣嗎?這樣有犯大戒嗎?」不犯大戒,不過,對自己的身體與給人的觀感,是有損的。所以,這就是不全淨。我們真正在這個團體中,就是要「十戒」具足,這是威儀,進退威儀。讓人知道這個團體就是有這樣的戒律。「知因識果」,我們要很了解因緣果報,給人的看法,給人的觀感,光是一點點的威儀有缺失,就會被人論,評頭論足,結果是不很完全守好我們的十戒。

當然這是很輕的戒,若是因緣果報,就是來生來世,這都是犯大戒。所以「名正見人」,我們若能了解,這就是正知正見。我們大戒都能守了,小戒怎麼會做不到呢?所以我們若有正知正見,不會「背理迷真」,我們若是有正知正見,就不會違背道理,不會迷於真。真實的事情,我們若迷失,道理就違背了。所以我們要知道「知因識果,名正見人,背理迷真,名邪見者」。所以我們不要違背了道理,不要迷失了我們的真,我們這念真誠的心,若是迷了,就是邪見。

經文簡釋:
「利根鈍根」;利者速疾之義,根者能生之義,速疾生妙解。
*諸乘之中,次第分優劣。

*望前為鈍,望後為利。


「利根、鈍根」。「利者,速疾之義」,就是很快,快速,這叫做利根。聞一語,能了解十項道理,這就是利根。利根,就是很快能得到法,道理入心。所以「諸乘之中,次第分優劣。望前為鈍,望後為利」。在眼前的貪、瞋、癡、慢、疑,這些我們全都要很快(去除),我們看得見,我們瞭解了,就要趕快斷,不要將這種貪、瞋、癡還留在後面。甚至我們前面有五利使,就是於「貪」很快就現形出來,看到,我喜歡,很快就現形。修行,持戒,(貪瞋癡慢疑)這叫做鈍(五鈍使),那是慢慢一直累積的習氣,過去我們都解釋過了。

經文簡釋:「等雨法雨,而無懈倦」
平等雨於一味法雨。為物慈深,終不厭倦。

無懈者:誨人不倦。


「等雨法雨,而無懈倦」。佛陀平等為眾生的心,現在正需要法雨來潤濕時,佛陀應世人間,用平等心,「雨於一味法雨,為物慈深」。為物,佛陀的心很慈悲,很深入了解眾生所需求,所需要的。所以佛陀用很長久的時間來教化眾生,用耐心、愛心,事事都是為眾生,視眾生的根機不同,用種種的法來度化眾生,這就是佛陀的慈悲。佛陀的深心,在他的本懷隱藏著,希望人人能夠成佛,恨不得人人及時了解他的心意。所以「終不厭倦」。佛陀對待眾生,永遠施教,教而無倦,永遠都沒有懈怠,這是佛陀為眾生說法。各位菩薩,難得人身,來到人間,我們能有這樣的善知識、善友,志同道合,這也是我們過去生中所累積來的善因緣。在不同的國家,能共同一念心,為一件事情,我們願意去付出,這是多麼不容易啊!若不是過去生中,如那位長者用平等心去布施,不論是對人類的愛,不論是對飛禽走獸,都是同樣的,不論遠近,都是這樣的付出。

今天所說的,佛陀舉出了,《增壹阿含經》的那段故事,我們現在聽起來,覺得很有親切感,人人不就像那位大長者嗎,過去有這樣的因緣,我們大家互為善知識,你們也是師父的善知識,師父也是你們的善友,所以,善友、善知識,我們能夠有志一同,聚會在一起。這幾天的時間,請大家時時要多用心,互相請教,我們來聽聽不論是在最貧困的非洲,是要如何度眾生呢?在最富有的澳洲、美洲,到底那麼的富有,又是需要做什麼事情去利益人群?互相的心得分享交流,我想,這是最好的,我們大家集會在這裡,最高峰的道場,菩薩聚集,請大家時時要多用心啊!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分享合十

************************************************************
【補充資料一】增壹阿含經護心品第十(五)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阿那邠持長者便往至世尊所,頭面禮世尊足,在一面坐。世尊告曰:「云何,長者!貴家恒布施貧乏耶?」

長者對曰:「如是。世尊!恒布施貧乏,於四城門而廣布施,復在家中給與所須。世尊!我或時作是念,并欲布施野、飛鳥、猪、狗之屬。我亦無是念,此應與,此不應與。亦復無是念,此應與多,此應與少。我恒有是念,一切眾生皆由食而存其命,有食便存,無食便喪。」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長者!汝乃以菩薩心,專精一意而廣惠施。然此眾生由食得濟,無食便喪。長者!汝當獲大果,得大名稱,有大果報,聲徹十方,得甘露法味。所以然者,菩薩之處恒以平等心而以惠施,專精一意,念眾生類由食而存,有食便濟,無食便喪。是謂,長者!菩薩心所安處而廣惠施。」

爾時,世尊便說偈曰:

「盡當普惠施,終無悋悔心,

必當遇良友,得濟到彼岸。

「是故,長者!當平等意而廣惠施。如是,長者!當作是學。」

爾時,長者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補充資料二】鹿野苑三轉法輪,一轉四諦度憍陳如,二轉四諦度另四人,三轉「五蘊無常、苦空、無我」五比丘證阿羅漢。參見如下——

《釋迦譜》卷第四(出因果經)
阿若憍陳如於弟子中。以始悟故為第一弟子。

時彼摩訶那摩等四人。聞佛轉法輪已。阿若憍陳如獨悟道跡。心自念言。世尊若更為我說法。我等亦當復得悟道。作此念已。瞻仰尊顏目不暫捨。爾時世尊知四人念。即便重為廣說四諦。于時四人於諸法中。亦離塵垢得法眼淨。
時彼五人見道跡已。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我等五人。已見道跡已證道跡。我等今者。欲於佛法出家修道。唯願世尊慈愍聽許。於時世尊。喚彼五人善來比丘。鬚髮自落袈裟著身。即成沙門。


爾時世尊問彼五人。汝等比丘。知色受想行識。為是常為無常也。為是苦為非苦也。為是空為非空也。為有我為無我也。時五比丘。聞佛說是五陰法已。漏盡意解成阿羅漢果。即便答言。世尊。色受想行識。實是無常苦空無我。於是世間始有六阿羅漢。佛阿羅漢是為佛寶。四諦法輪是為法寶。五阿羅漢是為僧寶。如是世間三寶具足。為諸天人第一福田。

【補充資料三】原文見於漢代王符《潛夫論‧賢難》:「一人傳虛,萬人傳實。」

【補充資料四】《大智度論‧卷十四尸羅波羅蜜義之餘 》
問曰:已知尸羅相,云何為尸羅波羅蜜?

答曰:有人言:菩薩持戒,寧自失身,不毀小戒,是為尸羅波羅蜜。

如上《蘇陀蘇摩王經》中說,不惜身命以全禁戒。如菩薩本身,曾作大力毒龍。若眾生在前,身力弱者,眼視便死;身力強者,氣往而死。是龍受一日戒,出家求靜,入林樹間思惟;坐久,疲懈而睡。龍法,睡時形狀如蛇,身有文章,七寶雜色。


獵者見之驚喜,言曰:「以此希有難得之皮,獻上國王以為服飾,不亦宜乎?」便以杖按其頭,以刀剝其皮。龍自念言:「我力如意,傾覆此國,其如反掌;此人小物,豈能困我?我今以持戒故,不計此身,當從佛語!」於是自忍,眠目不視,閉氣不息;憐愍此人,為持戒故,一心受剝,不生悔意。既以失皮,赤肉在地,時日大熱,宛轉土中;欲趣大水,見諸小蟲來食其身,為持
戒故,不復敢動。自思惟言:「今我此身以施諸蟲,為佛道故,今以肉施,以充其身;後成佛時,當以法施,以益其心。」如是誓已,身乾命絕,即生第二忉利天上。爾時毒龍,釋迦文佛是;是時獵者,提婆達等六師是也;諸小蟲輩,釋迦文佛初轉法輪,八萬諸天得道者是。菩薩護戒,不惜身命,決定不悔,其事如是,是名尸羅波羅蜜。


 

 

高明智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2015/04/17晨語簡記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