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5/04/22晨語簡記

向下 
2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5/04/22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2015/04/22晨語簡記   2015/04/22晨語簡記 Empty周三 4月 22, 2015 3:25 pm

20150422晨起薰法香如是我聞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立願行持專精大乘佛道
佛道雖多四無量心為本
常立四弘誓願悲智雙行

*「四無量心」:大慈無悔、大悲無怨、大喜無憂、大捨無求。
*「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顧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各位菩薩,我們佛經是每天在聽,道理也是每天這樣說,但是聽經,是不是真正化為道,我們是否有身體力行?「斯人飲水,冷暖自知」啊!所以<藥草喻品>不斷譬喻;法是一相一味,但是吸收這法水的量,就要看自己的根器了,大根大器,那就是大量吸收法,這就是我們學佛者自己能夠瞭解。最根本的,我們所要學的就是佛陀所教育我們的,立願就是要自己立願。看看佛陀施用五乘的教法,因為我們眾生的根機就是分成這五大類。有的人,一般的學佛者,生活在社會上,他求名,他求利,他希望能夠「我所做的一切,能得大家讚歎、誇獎。我做很多,你們不要忘記了。」佛陀說:「你做很多,你若要真正永久得福,就要行十善法,行十善法外,還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你不僅是要諸惡莫作,這個諸惡是包括煩惱,不要計較,擴大心,放大心量,你才有辦法諸惡莫作;沒有煩惱、計較,你才能有大量的善心去付出,能夠做到這樣,還要行十善,這樣才能修天福。

佛陀為這一類的人,就是富中富(的人),他富有財物,佛陀還引導他打開心門,心中要有愛,所以叫富中富,願意付出而無所求,這樣生天福,若是一般人,你沒有財物,但是你也無法做大善、造大福,起碼你也要能守五戒,能守五戒,就不會墮落三途。這是一般在社會,有心聽佛法的人,佛陀就為一般社會人所說的法,就是修十善生天堂,持五戒,不落三途,保持人身。若是發心要修心的,那就是出家。出家,你用耳朵,耳根來聽法,要用心,耳根聽法,法一定要入心,同時要斷除種種煩惱,「集」人我之間是非,要有辦法不計較,不只是不計較,就算是被人欺辱,來欺負我們,來辱罵我們,我們也要對「人」的這種執著,這種人事的執著,我們也要放棄,昨天有說過,要破執。聲聞、緣覺對人我執都已經破除了,沒有煩惱,這就是聲聞、緣覺,佛陀為他們施「四諦」、「十二因緣法」。

人,人我是非,不將它當一回事,不受人我是非的煩惱困擾我們的心,這就已經去除無明了。但是,佛陀將大家引導到這樣的程度,沒有人我是非,心不起煩惱,沒有起執著的心,佛陀說還不夠,還要斷,斷法執。法執,就是說,你在修行不是為自己,不是只是為了要享天福,也不是只為了不落入三惡道,也不是只為了我要斷煩惱,就不要再來人間受業報。佛陀還需要我們不要執著法,你瞭解方法,你已經與眾生的人、我、法執,已經執放棄執著了,應該練就這念心的清淨,身心健康,自然你的法入心,有很充足的法。我們雖然是住在人間,有人間的住相,在人間生、老、病、死,在人間有人我是非,雖然在這樣的環境中,我們有這樣相,但是卻沒有這樣的執,就沒有執人我相,同時,我們認真修行,我們就不執著在,「我要修行得道,我要獨善其身,因為人生無常,三界都是苦,我不要再來了,我要取入涅槃,永遠都要在寂靜無染的境界,我要到這樣就好了。」

佛說說這樣還是執法,所以要破執,你要投入人群,要發弘誓願。所以,聽懂了,瞭解了,要看看是不是聽懂了,是不是瞭解了?瞭解了,他就會立願。「立願行持專精大乘佛道」,我們一定要很用心,發大心,這就是菩薩道,這種菩薩道不只是發心修行,聲聞、緣覺做得到,其實社會人群也做得到。昨天我們說過了,昨天不就是說,「廣度慧解化用自在」,記得昨天師父跟大家分享的,「權教菩薩自信作佛」,大家不是要建立嗎?我們相信我們能作佛呢?因為我們已經相信真如本性了,只要我們的真如本性,將無明煩惱掃除,自己信心滿滿,以佛的教育投入人群,去度苦難眾生。這幾天來,我們不是看到多國董事會,很多國家回來分享,若沒那些苦難眾生,哪有這些菩薩在人間做好事呢?他們報告的過程,投入付出受人讚歎,能受人讚歎是因為有付出。而願意去付出的人,就是自己已建立信心了,行菩薩道,自信未來也要成佛,所以要修六度行,自利利他,這都是昨天說過了。「方便菩提善巧隨機」,隨應眾生所需要,隨應時代的大環境,隨應他們所居住的僑居地,那個地方的苦難。有的地方很富有,但心靈也有災難,或者是富有,貧富懸殊,能夠投入去幫助人,看,這不就是「行六度行自利利他,方便菩提隨機善巧」,最重要就是要「廣度慧解化用自在」。

這就是將法入心,開始要立「四弘誓願」,我們才有辦法展開我們的心「廣度慧解」。希望我們要善巧隨機,不論在任何地方,任何苦難,我們聽到了,我們看到了,手腳伸得到,我們能去付出,這種善巧隨機的付出,同時是廣度慧解。我們普遍眾生都要度,不論是在監獄外犯罪的人,或者是犯罪之後入監獄中的人,都同樣設法轉他們的惡為善,這種「廣度慧解」,我們有法度,那就是「化用自在」。這我們這昨天說過了。所以,我們要瞭解佛陀來人間的一大事因緣,隨順眾生的根機來教化,同樣的法,為不同根機的人來施教。所以說,林林總總會合起來有五乘的方法。但是菩薩法是普遍在五乘之中,人人都能夠發大心,所以,「立願行持專精大乘佛道,佛道雖多四無量心為本」。「常立四弘誓願悲智雙行」。什麼叫做「四無量心」?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大慈無量、大悲無量、大喜無量、大捨無量。不只是無量,無量就是開闊,要開闊到何種程度呢?「大慈無悔」,我既然發大心了,我希望天下眾生人人造福得福,幸福平安,這種大慈的付出,永遠都不後悔,不論人生對我如何,我就是不後悔,對我如何攻擊,我也是不後悔,這是大慈無悔,這樣才叫做無量。

「大悲無怨」,無怨無尤,到底這樣在付出,眾生的苦難,不忍眾生受苦難,我們去拔苦,拔除眾生的苦,不為自已求安樂。昨天(晨語)的故事不就是嗎?有人向他說:「受苦的人就是因緣果報,他就是過去作惡,這輩子來受苦,這應該的,你若去救他,違背因果,你會下地獄。」「被我救的人呢?」「被救的人生天堂了。」「這才是我的願,我一人受苦去付出能夠救那些人,那些人得救了,生天堂了,這樣不是很好嗎?」不計較自己,所以沒有埋怨,付出、受苦,我沒埋怨,這叫做「大悲無怨」。

「大喜無憂」,不只是喜無量,我付出在人群中,人群的濁氣沒有污染到我,我能為他們付出,我不用擔心,人人對我不諒解,但我不受他們的煩惱來污染我,我還是一片歡喜的天空,心寬念純,所以是「大喜無憂」。「大捨無求」,付出無所求,海闊天空,這才是真正叫做「四無量心」。「四無量心」,是我們外行面對眾生,要去造作的,但是,我們內心更需要就是四弘誓願,有這樣的心,我們要堅立我們的願,就是「四弘誓願」。誓願,就是立誓的意思。「眾生無邊誓願度」,眾生這樣多,我們怎度得完嗎?就是度不完,但是,我們要學佛的精神,曠劫累生都來來回回在人間,在五道四生中,這是佛陀為了苦難眾生。看看地藏菩薩的大願,他就是瞭解佛陀的心意,所以地藏菩薩他要到最苦的地方去,「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這都叫做弘誓願。所以「煩惱無盡誓願斷」。我們就是很多的煩惱,一邊在造福,一邊在起煩惱,因為眾生芸芸,眾生無明很多,不知福,不知感恩的人很多。

我們付出,我們造福,卻沒有得到感恩,還受到人家的議論,若是這樣,我們煩不煩惱呢?煩惱啊!這樣會煩惱,你有辦法繼續去度眾生嗎?不可能。所以我們要「煩惱無盡誓願斷」,要立誓斷盡煩惱,這樣我們才有辦法在眾生群中「法門無量誓願學」。每一個人,每一種習氣,他們就是我們修行的法門,不同的苦惱,這種人生苦難偏多,我們就要入苦難中才有辦法體會苦諦,苦的真理,所以,法門無量誓願學。我們要入芸芸眾生中去度眾生,在眾生中學法,很多法都是在眾生中得來的。就如我們這次(海外會務報告),互相觀摩,互相聽取別人是怎麼做的。我們要讚歎,我們要歡喜,我們要向他學。看到我們所救的人很苦,還有比我們救的人還更苦的人,我們在付出雖然困難,還有人(在)比我們更困難的環境中在救人的人。所以,這種法門很(廣)大,我們要誓願學。一個目標,就是「佛道無上誓願成」。這才是真求佛道的「四無量心」、「四弘誓願」,我們必定在佛法中。

雖然我們常常在唱、在誦,唱誦的偈文,不只是要讓我們唱誦的,是要讓我們身體力行。佛法,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教我們如何修養,修心養性、端正行為,這叫做修行。將佛法用在我們的身與心,與我們的行動,待人接物,我們能用「四無量心」嗎?我們能大慈無悔嗎?有後悔嗎?紛紛擾擾的人間,這樣的付出、投入,有沒有後悔?有沒有埋怨?有沒有擔憂?有所求嗎?自己問一問。「四弘誓願」我們有做到嗎?我們既然發心,立誓了,到底我們有沒有做到「四弘誓願」的無邊眾生,我們去度他;無盡煩惱我們去斷;無量眾生我們要度,無邊煩惱我們要斷,無量法門我們要學,無上佛道我們要成,我們做不做得到?

經文:「求世尊處,我當作佛,行精進定,是上藥草。」

前面的經文就已經說了,「求世尊處」,我們學佛要求的,就是要達到成佛的地位,「求世尊處」。「我當作佛」,我們自己要有自信,若是能依教奉行,我們真正信解,自己也是本具佛性,若能這樣,「我當作佛」,我絕對有成佛的一天。但就是要「行精進定」,我們修行,不論你是在家、出家,我們這念心,在修行的過程,必定要修精進定。我們要精進,對的事情,做就對了。我們既然選擇佛法,選擇佛教,我們要依教奉行,實行佛陀所教法,所以我們必定要「行精進定」,這樣才「是上藥草」。藥草能自救,我們若懂藥草,我們若有身苦病痛,我們能採用這個藥來治療;不只是採用藥自己治療,聽到別人有病痛,我們也能採用這樣的藥來治療他。自治治他、自救救他、自度度他,這就是我們要學的。佛法是一個救世之法,所以我們必定要用心。下面接著這段(經)文,

經文:「又諸佛子,專心佛道,常行慈悲,自知作佛,決定無疑,是名小樹。」

經文簡釋:
「又諸佛子,專心佛道」;言佛子者,異於聲聞,專注一心,求於佛道。

「又諸佛子專心佛道」。我們敢自稱我們是佛子嗎?什麼叫做佛子呢?如那位貧窮子,本來是富家的子弟,大長者的獨子。大長者的兒子,小時懵懂,離開家庭,?竮輾轉五十餘年。大家還記得那一段嗎?意思就是說,我們人都迷失了,所以在五道輪迴。因緣有深有淺,今生此世能得聞佛法,會遇佛世時,懂得來聽法,聽法又懂得發心要修行出家,像這樣,對佛陀所了解的法,「異於聲聞,專注一心,求於佛道」,與聲聞、緣覺不同。聲聞、緣覺隨佛四十多年,就是只為自己求福,想要斷煩惱,求清淨。或者是在家弟子,就是只想求福,怕墮三惡道,都是為了自己。有的是要享受福,有的是要享受寂靜無染,只是這樣而已。不對。佛陀希望我們人人要「專注一心,求於佛道」,一心一志求於佛道。

*體佛心懷,悲愍眾生,愛之所愛如一子;故稱佛子。有三賢,四加行等法,故云:專心佛道。

「體佛心懷」,就是「悲愍眾生」。要知道,佛陀是悲憫眾生,佛佛的心懷。所以「愛之所愛如一子」。我們若是了解佛陀的心懷,佛陀所愛的是天下一切眾生,如一子,我們應該也要學佛這樣的心,同樣要愛天下眾生如一子。若像這樣,這樣的人才是真正堪稱佛子。要學佛這樣的心,瞭解佛的心懷,佛的心懷是愛天下一切眾生,平等如一子,我也希望與佛同樣的心,愛天下眾生都是平等,我也希望大家都和我一樣,愛天下眾生還是如同一子。若能這樣,大家的心都是會合起來,就是一念佛心,這就是真佛子。「以佛心為己心」,以佛的志向為志向。同樣,我也跟大家說「以佛心為己心,以師志為己志」。因為我是從佛陀的教法,這樣接受佛心,希望將此佛心與大家分享,人人也要有佛心。但是我是自己堅定,「以佛心為己心,以佛志為己志」,看天下眾生與我是同一體,所以希望大家的志向,立志也如同這樣一樣。

所以才說「佛心師志」。我以佛為師,我們大家也是以佛為師,所以代代相傳,所以我們人人要自認自己絕對能夠成佛,是佛子,是佛口所生子。佛陀所說出的法來成長我們的慧命,所以,「佛口所生子」,這在《法華經》中也有這樣說的經文。所以,要如何才能成為「佛口所生子」呢?我們自己有資格稱為佛子嗎?我們要有「三賢、四加行」。這個法的過程,我們要修,這叫做專心佛道。

*「三賢」:大乘十住、十行、十迴向修證等,謂之三賢。

我們要經過「三賢」、「四加行」,法實在是很多,所以佛法真的是無量,很深,也很多。什麼叫做「三賢」呢?那就是「大乘十住」,有「十住、十行」。過去都說過了,我們有初住、初行,有初地。所以,十回向,十住、十行、十回向,這樣回向回來。我們開始求佛,有「十住、十行」,從初住歡喜開始,一直一直修下去,修到能等覺,回向回來的,那就是一切佛法無不都是要廣度眾生,有這樣的修行過程。「十住」、「十行」、「十回向」,這已經是三十位,這叫做「三賢」。能走過這樣的路,才是三賢位。要再加上「四加行」,四加行的位置就是到達菩薩位,菩薩就是「由得福智資糧」。我們已經從三「十」,三賢位,一直來到「四加行」,糧食,法的資糧已經很具足了,我們在人群中修福兼修智慧。所以,「福智資糧,加功用行」。我們已經法糧很充足,我們要趕緊加強向功。「功」就是修行,身體力行,能夠「而入見道,住真如性」。

三賢位的過程中,我們若再加強見道,去證、去證實,這叫做「住真如性」。我們的煩惱都要去除,因為前面的十住、十行、十回向,一位階一位階,像爬樓梯一樣,一階一階向上直去,都有其境界、修行的方法。過去都說過了,說來話長,我們再回顧一下,經過之後,我們就是法糧很充足,我們要趕緊利用,利用這個法,我們去廣化眾生,回歸我們的真如本性,「是名加行位」。就是要再加緊用功在三「十」(「十住」、「十行」、「十回向」)的過程,我們已經一地一地瞭解了,瞭解之後,我們就要趕緊加行,加強實行。

*「四加行」:位菩薩,由得福智資糧,加功用行,而入見道,住真如性,是名加行位。

*「又四加行」:煖法、頂法、忍法、世第一法。見道即歡喜地菩薩位。

「四加行」就是「煖法、頂法、忍法、世第一法」。「煖(法)」就是很溫暖,佛法廣大無邊,眾生苦難無邊,在這種人生,我們要如何培養出我們的那分愛,溫暖的心來面對芸芸眾生,這就是我們要加強,我們要好好用心,在最冰冷的地方,我們給他溫暖,在最無助的時候,我們給他一線光明希望,這叫做「煖法」。就是一片溫暖的心,愛的心,去幫助人的心,這叫做「煖法」,就是已經用此法溫暖起來了。第二就是「頂法」。「眾生無邊誓願度」,我們用慈悲去付出,無窮盡、無量無邊,這種「四弘誓願」與「四無量心」這樣的會合,這個心願會合,在人群中不斷精進到達頂端,真正用盡我們的心法。我們的心與願,這樣去付出,這叫做「頂法」。這種最極頂的,我們要去付出,盡心力。再者要「忍法」,一定要忍,芸芸眾生苦惱、煩惱無邊,要怎麼辦呢?我們自己要先斷煩惱,種種煩惱無明,我們若不斷除,我們要如何面對芸芸眾生的無明?所以我們必定要先運用忍,除了煖法、頂法的精進,布施、持戒,還要精進。要精進,你就要忍辱,忍辱才能精進,所以,「忍法」。

第四、是「世第一法」。「煖法」、「頂法」、「忍法」,這都是世間的第一法。佛陀來人間,用種種方法,無不都是希望人人能發大心,不怕辛苦。為眾生付出,這叫做「世第一法」,也就是佛陀來人間的一大事因緣,所要「開」、「示」眾生佛之知見,希望眾生「悟」、「入」,能夠實行。所以要經過三賢,四加行,要經過「三賢位」,再加上「四加行」。就是他的熱心溫暖,再讓他更熱心,不退,那種愛心不退轉,一直到最頂端。在人群中,做得很好,但是無明濁氣要忍耐,這才是真正的世間第一法。「見道即歡喜地菩薩」,這樣才是真正到達歡喜地的菩薩。

經文簡釋:
「常行慈悲」;菩薩心,行大慈悲。佛道雖多,不出四無量心為本,故曰常行慈悲。

這樣做了,付出無所求,還滿心歡喜,還要感恩。這就是我們常常在說的,大家在做,做得那麼歡喜,是不是要有忍呢?你若不忍,哪有歡喜心呢?「常行慈悲」,「菩薩心,行大慈悲。佛道雖多,不出四無量心為本」。剛才已經說過了。「四無量心」──大慈無悔,大悲無怨,大喜無憂,大捨無求,這種無…四無量,這種「四無量心」,這就是最根本的,「故曰常行慈悲」。我們要常常行於慈悲。

經文簡釋:
「自知作佛,決定無疑」;心中自知決定成佛,無復疑情。佛雖未記作佛,自知作佛無疑。

「自知作佛,決定無疑」。我們要能夠這樣,這才能真正稱自己為真佛子。真佛子體佛心,瞭解我們自己本身也具足佛性,只要我們如法修行,同樣能夠作佛。我們自己要相信,自知未來也能作佛。「決定無疑」,不要再有疑心,我們若有疑念的心,道心就會停滯下來。懷疑,「大家說得這樣,到底我們做的,有哪裡不好?或者是如人家在說的,我們哪裡有什麼貪,有什麼讓人不信的嗎?」像這樣的疑,也問我們自己,我們自己在做,我們有貪嗎?我們做到這樣,人家還在議論我們,懷疑我們,說我們如何如何,我們問問自己有沒有?自己若沒有,就要相信。相信自己,相信我們整個全體,我們就是這樣在做。

看看現在的人間,濁氣這麼重,造作是非的人,撒播出煩惱無明網的人有多少呢?我們要如何解脫無明網呢?就是心自解脫。自己,自己來撥,撥除疑網。我們不是常說「疑網皆已除」。過去經文有說,疑網也是這個「網」字。我們自己的煩惱網,自己的疑網,自己的心是不是有去除懷疑的心呢?我們在佛法中,若有懷疑,這就是自己造網來網自己,自己編網,疑網,來網住自己而不得解脫。所以我們要「自知作佛」,我們做的事情既然是對的,問心無愧,我們「決定無疑」,這樣才是真正解脫。
所以「心中自知決定成佛,無復疑情」,不要再有懷疑。「佛雖未記作佛」,佛陀雖然還未為我們授記我們將來能作佛,還未為我們授記,但是「自知作佛無疑」。你看,在法華會上,佛陀說法已經是四十多年,到法華會上,我們說到現在也才唯一一個受佛授記的,是誰?舍利弗。

看,佛陀在靈山會上已經開始準備要授記,舍利弗已經被授記,所以才引來之後的四大弟子--迦葉尊者等等,才以「貧窮子」來譬喻。因為他們已經信解了,所以自己譬喻如貧窮子,在富有的家庭,卻脫離富有家庭,?竮輾轉在外生活得這麼辛苦。已經回來了,還在門外徘徊,所以這是多辛苦的事情。所以我們既然聽法了,這個法,我們應該在我們的自心中,是很豐富,所以「自知作佛無疑」,不要懷疑。

經文簡釋:
「是名小樹」;定力轉增,心志愈大,勝前上草,故云小樹,此位菩薩,如般若中初發心者。

「是名小樹」。這樣是小樹,不只是草,現在又為我們升等了。我們若有經過「三賢」、「四加行」,我們又有「四無量心」、「四弘誓願」,我們發心立願很堅定,經過了「三賢位」、「四加行」,我們應該,應該要很自信我們能成佛,這就是譬喻「小樹」,已經了解自己能夠成佛。「定力轉增」,我們的定心、定力,過去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現在就是「定力轉增」,已經到達心很堅定 。「心志愈大,勝前上草」。「小樹」比前面的上等草勝得更多。既使是小小的樹,也有這麼大棵,草才這樣小而已。所以,定力,過去已經發心立願,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這時候已經堅定信心了,所以「心志愈大,勝前上草」。上等的草,「故云小樹」,就是小樹。「此位菩薩」,這就是已經進入到名副其實的菩薩。開始腳踏實地行菩薩道,就是「如般若中初發心者」。我們已經能證明我們的發心已經是堪稱菩薩,我們是新發意,登菩薩地。

*上頌小樹受潤。此菩薩雖順性而修,二執齊破,未見法身,道用猶劣,廕化不廣,故喻小樹。

以上就是說「小樹受潤」。小樹在這片乾旱的地上,也已經接受到雨來滋潤。就如我們自己的心地,煩惱無明去除了,但是土地還是乾燥,種子播下去,需要法水來滋潤。所以「此菩薩雖順性而修」,菩薩雖然順我們的真如本性來修,卻是「二執齊破」。我們順著這樣的人間,瞭解人人本具佛性,我們又是在人群中,我們卻是懂得破除人我執、法執。人我是非煩惱,我已經去除了,不在意了。我要修行,我不怕生死輪迴,我要將法入心,帶法再來生,入人群中度眾生,這就是「二執齊破」,我們都破執了。「未見法身,道用猶劣」。不過,我們還未見到法身,因為我們還要再聽法,我們還要再進修。我們現在才是在初地而已,所以我們所走的路是開始起步在菩薩道上。所以「道用猶劣」。我們才是在初發心的境界。

所以,「廕化不廣」,我們要庇蔭眾生,還不夠開闊來庇蔭眾生,我們還不開闊。所以譬喻小樹,我們自己現在才是樹種,長大成小樹,小樹要遮蔭熱惱的開闊,還未達到那個力量,所以還是小樹。不過,小樹也會長大,所以我們要用心,好好地受佛法為我們灌溉,我們的心地,好好用法來滋潤,滋潤我們的心地。發心的力量,要常常在我們的內心,要加行,加強我們的心行力,加強我們的定力,加強我們所經過的三賢位,加強我們的「四無量心」、「四弘誓願」,這些我們都要不斷地加強。常常說一句話,「對的事,做就對了!」方向對了,我們要穩穩地腳步向前行。所以「立願恆持專精大乘佛道」,不要忘記了。佛道雖多,不離四無量心,要常常記住立「四弘誓願」,這就是我們修行,要行菩薩道的第一位置。

我們開始的第一位置,要這樣歡歡喜喜,做得很歡喜,這是菩薩十地的第一地,叫做「歡喜地」。大家要記得「菩薩十地」,我們現在開始才在「歡喜地」,「歡喜地」就要去除煩惱,要去除煩惱,就要建立信心,信心就是要沒有疑心,不要將這張網,別人織網,我們鑽進網裡面,不打緊,還將自己的疑網再打開來網住自己。若是這樣就苦不堪,寸步都走不出去,還想要如何升二地、三地呢?我們現在才在初地而已。各位菩薩,學佛,真正要用真發心,不要躊躇。人間苦難偏多,所以時時要多用心啊!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分享合十

*************************************************************

【註一】(四加行)
又名四善根位。
(一)煖位,又作煖法,係以光明之煖性為譬喻;此位可燒除煩惱, 接近見道無漏慧,而生有漏之善根,並以此位觀欲界、色界、無色界之四諦及修十六行相,而生有漏之觀慧。修至此位,即使退卻而斷善根,造惡業,乃至墮入惡趣,然而終必能得聖道而入涅槃。

(二)頂位,又作頂法,於動搖不安定之善根(動善根)中,生最上善根之絕頂位,乃不進則退之境界;於此修四諦、十六行相。修至此位,即使退墮地獄,亦不至於斷善根。

(三)忍位,又作忍法,為確認四諦之理,善根已定,不再動搖(不動善根)之位,不再墮落惡趣。忍位有上、中、下三品之別:
下忍位:修四諦十六行相。
中忍位:漸次省略所緣及行相(減緣減行),最後僅留欲界苦諦之一
行相,而於二剎那間修觀。該一行相,即依觀者之根機利鈍,而殘留
四行相中之任一行相。
上忍位:係於一剎那間觀中忍位之同一行相。至上忍位時,可得五種
不生。

(四)世第一法位,又作世第一法,為有漏世間法中能生最上善根之位,此位與上忍位相同,觀修欲界苦諦下之一行相,於次一剎那入見道位而成為聖者。(摘錄《佛光大辭典》)
回頂端 向下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85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4
注冊日期 : 2008-12-22

2015/04/22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5/04/22晨語簡記   2015/04/22晨語簡記 Empty周四 4月 23, 2015 9:17 pm

薰法香心得札記(二○一五年四月二十二日星期三)

 

今天有四無量心,四弘誓願,四加行等重點。此外,我對於上人開示「菩薩法是普遍在五乘之中」,很有感覺,因此五乘不是個別獨立,菩薩道是普遍在五乘的各個階段中。

 

佛陀來人間的一大事因緣,隨順眾生的根機來教化,同樣的法,為不同根機的人來施教。所以說,林林總總會合起來有五乘的方法。但是菩薩法是普遍在五乘之中,人人都能夠發大心,所以,「立願行持專精大乘佛道,佛道雖多四無量心為本」。

 

佛法是一個救世之法,所以我們必定要用心。

 

「四加行」就是「煖法、頂法、忍法、世第一法」。


煖法

就是很溫暖,佛法廣大無邊,眾生苦難無邊,在這種人生,我們要如何培養出我們的那分愛,溫暖的心來面對芸芸眾生,這就是我們要加強,我們要好好用心,在最冰冷的地方,我們給他溫暖,在最無助的時候,我們給他一線光明希望,這叫做「煖法」。就是一片溫暖的心,愛的心,去幫助人的心,這叫做「煖法」,就是已經用此法溫暖起來了。

頂法

「眾生無邊誓願度」,我們用慈悲去付出,無窮盡、無量無邊,這種「四弘誓願」與「四無量心」這樣的會合,這個心願會合,在人群中不斷精進到達頂端,真正用盡我們的心法。我們的心與願,這樣去付出,這叫做「頂法」。這種最極頂的,我們要去付出,盡心力。

忍法

一定要忍,芸芸眾生苦惱、煩惱無邊,要怎麼辦呢?我們自己要先斷煩惱,種種煩惱無明,我們若不斷除,我們要如何面對芸芸眾生的無明?所以我們必定要先運用忍,除了煖法、頂法的精進,布施、持戒,還要精進。要精進,你就要忍辱,忍辱才能精進,所以,「忍法」。

世第一法

「煖法」、「頂法」、「忍法」,這都是世間的第一法。佛陀來人間,用種種方法,無不都是希望人人能發大心,不怕辛苦。為眾生付出,這叫做「世第一法」,也就是佛陀來人間的一大事因緣,所要「開」、「示」眾生佛之知見,希望眾生「悟」、「入」,能夠實行。所以要經過三賢,四加行,要經過「三賢位」,再加上「四加行」。就是他的熱心溫暖,再讓他更熱心,不退,那種愛心不退轉,一直到最頂端。在人群中,做得很好,但是無明濁氣要忍耐,這才是真正的世間第一法。

 

 

立願行持專精大乘佛道
佛道雖多四無量心為本

常立四弘誓願悲智雙行


*「四無量心」:大慈無悔、大悲無怨、大喜無憂、大捨無求。
*「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顧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各位菩薩,我們佛經是每天在聽,道理也是每天這樣說,但是聽經,是不是真正化為道,我們是否有身體力行?「斯人飲水,冷暖自知」啊!所以<藥草喻品>不斷譬喻;法是一相一味,但是吸收這法水的量,就要看自己的根器了,大根大器,那就是大量吸收法,這就是我們學佛者自己能夠瞭解。最根本的,我們所要學的就是佛陀所教育我們的,立願就是要自己立願。看看佛陀施用五乘的教法,因為我們眾生的根機就是分成這五大類。有的人,一般的學佛者,生活在社會上,他求名,他求利,他希望能夠「我所做的一切,能得大家讚歎、誇獎。我做很多,你們不要忘記了。」佛陀說:「你做很多,你若要真正永久得福,就要行十善法,行十善法外,還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你不僅是要諸惡莫作,這個諸惡是包括煩惱,不要計較,擴大心,放大心量,你才有辦法諸惡莫作;沒有煩惱、計較,你才能有大量的善心去付出,能夠做到這樣,還要行十善,這樣才能修天福。

佛陀為這一類的人,就是富中富(的人),他富有財物,佛陀還引導他打開心門,心中要有愛,所以叫富中富,願意付出而無所求,這樣生天福,若是一般人,你沒有財物,但是你也無法做大善、造大福,起碼你也要能守五戒,能守五戒,就不會墮落三途。這是一般在社會,有心聽佛法的人,佛陀就為一般社會人所說的法,就是修十善生天堂,持五戒,不落三途,保持人身。若是發心要修心的,那就是出家。出家,你用耳朵,耳根來聽法,要用心,耳根聽法,法一定要入心,同時要斷除種種煩惱,「集」人我之間是非,要有辦法不計較,不只是不計較,就算是被人欺辱,來欺負我們,來辱罵我們,我們也要對「人」的這種執著,這種人事的執著,我們也要放棄,昨天有說過,要破執。聲聞、緣覺對人我執都已經破除了,沒有煩惱,這就是聲聞、緣覺,佛陀為他們施「四諦」、「十二因緣法」。

人,人我是非,不將它當一回事,不受人我是非的煩惱困擾我們的心,這就已經去除無明了。但是,佛陀將大家引導到這樣的程度,沒有人我是非,心不起煩惱,沒有起執著的心,佛陀說還不夠,還要斷,斷法執。法執,就是說,你在修行不是為自己,不是只是為了要享天福,也不是只為了不落入三惡道,也不是只為了我要斷煩惱,就不要再來人間受業報。佛陀還需要我們不要執著法,你瞭解方法,你已經與眾生的人、我、法執,已經執放棄執著了,應該練就這念心的清淨,身心健康,自然你的法入心,有很充足的法。我們雖然是住在人間,有人間的住相,在人間生、老、病、死,在人間有人我是非,雖然在這樣的環境中,我們有這樣相,但是卻沒有這樣的執,就沒有執人我相,同時,我們認真修行,我們就不執著在,「我要修行得道,我要獨善其身,因為人生無常,三界都是苦,我不要再來了,我要取入涅槃,永遠都要在寂靜無染的境界,我要到這樣就好了。」

佛說說這樣還是執法,所以要破執,你要投入人群,要發弘誓願。所以,聽懂了,瞭解了,要看看是不是聽懂了,是不是瞭解了?瞭解了,他就會立願。「立願行持專精大乘佛道」,我們一定要很用心,發大心,這就是菩薩道,這種菩薩道不只是發心修行,聲聞、緣覺做得到,其實社會人群也做得到。昨天我們說過了,昨天不就是說,「廣度慧解化用自在」,記得昨天師父跟大家分享的,「權教菩薩自信作佛」,大家不是要建立嗎?我們相信我們能作佛呢?因為我們已經相信真如本性了,只要我們的真如本性,將無明煩惱掃除,自己信心滿滿,以佛的教育投入人群,去度苦難眾生。這幾天來,我們不是看到多國董事會,很多國家回來分享,若沒那些苦難眾生,哪有這些菩薩在人間做好事呢?他們報告的過程,投入付出受人讚歎,能受人讚歎是因為有付出。而願意去付出的人,就是自己已建立信心了,行菩薩道,自信未來也要成佛,所以要修六度行,自利利他,這都是昨天說過了。「方便菩提善巧隨機」,隨應眾生所需要,隨應時代的大環境,隨應他們所居住的僑居地,那個地方的苦難。有的地方很富有,但心靈也有災難,或者是富有,貧富懸殊,能夠投入去幫助人,看,這不就是「行六度行自利利他,方便菩提隨機善巧」,最重要就是要「廣度慧解化用自在」。

這就是將法入心,開始要立「四弘誓願」,我們才有辦法展開我們的心「廣度慧解」。希望我們要善巧隨機,不論在任何地方,任何苦難,我們聽到了,我們看到了,手腳伸得到,我們能去付出,這種善巧隨機的付出,同時是廣度慧解。我們普遍眾生都要度,不論是在監獄外犯罪的人,或者是犯罪之後入監獄中的人,都同樣設法轉他們的惡為善,這種「廣度慧解」,我們有法度,那就是「化用自在」。這我們這昨天說過了。所以,我們要瞭解佛陀來人間的一大事因緣,隨順眾生的根機來教化,同樣的法,為不同根機的人來施教。所以說,林林總總會合起來有五乘的方法。但是菩薩法是普遍在五乘之中,人人都能夠發大心,所以,「立願行持專精大乘佛道,佛道雖多四無量心為本」。

「常立四弘誓願悲智雙行」。什麼叫做「四無量心」?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大慈無量、大悲無量、大喜無量、大捨無量。不只是無量,無量就是開闊,要開闊到何種程度呢?「大慈無悔」,我既然發大心了,我希望天下眾生人人造福得福,幸福平安,這種大慈的付出,永遠都不後悔,不論人生對我如何,我就是不後悔,對我如何攻擊,我也是不後悔,這是大慈無悔,這樣才叫做無量。

「大悲無怨」,無怨無尤,到底這樣在付出,眾生的苦難,不忍眾生受苦難,我們去拔苦,拔除眾生的苦,不為自已求安樂。昨天(晨語)的故事不就是嗎?有人向他說:「受苦的人就是因緣果報,他就是過去作惡,這輩子來受苦,這應該的,你若去救他,違背因果,你會下地獄。」「被我救的人呢?」「被救的人生天堂了。」「這才是我的願,我一人受苦去付出能夠救那些人,那些人得救了,生天堂了,這樣不是很好嗎?」不計較自己,所以沒有埋怨,付出、受苦,我沒埋怨,這叫做「大悲無怨」。

「大喜無憂」,不只是喜無量,我付出在人群中,人群的濁氣沒有污染到我,我能為他們付出,我不用擔心,人人對我不諒解,但我不受他們的煩惱來污染我,我還是一片歡喜的天空,心寬念純,所以是「大喜無憂」。「大捨無求」,付出無所求,海闊天空,這才是真正叫做「四無量心」。「四無量心」,是我們外行面對眾生,要去造作的,但是,我們內心更需要就是四弘誓願,有這樣的心,我們要堅立我們的願,就是「四弘誓願」。誓願,就是立誓的意思。「眾生無邊誓願度」,眾生這樣多,我們怎度得完嗎?就是度不完,但是,我們要學佛的精神,曠劫累生都來來回回在人間,在五道四生中,這是佛陀為了苦難眾生。看看地藏菩薩的大願,他就是瞭解佛陀的心意,所以地藏菩薩他要到最苦的地方去,「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這都叫做弘誓願。所以「煩惱無盡誓願斷」。我們就是很多的煩惱,一邊在造福,一邊在起煩惱,因為眾生芸芸,眾生無明很多,不知福,不知感恩的人很多。

我們付出,我們造福,卻沒有得到感恩,還受到人家的議論,若是這樣,我們煩不煩惱呢?煩惱啊!這樣會煩惱,你有辦法繼續去度眾生嗎?不可能。所以我們要「煩惱無盡誓願斷」,要立誓斷盡煩惱,這樣我們才有辦法在眾生群中「法門無量誓願學」。每一個人,每一種習氣,他們就是我們修行的法門,不同的苦惱,這種人生苦難偏多,我們就要入苦難中才有辦法體會苦諦,苦的真理,所以,法門無量誓願學。我們要入芸芸眾生中去度眾生,在眾生中學法,很多法都是在眾生中得來的。就如我們這次(海外會務報告),互相觀摩,互相聽取別人是怎麼做的。我們要讚歎,我們要歡喜,我們要向他學。看到我們所救的人很苦,還有比我們救的人還更苦的人,我們在付出雖然困難,還有人(在)比我們更困難的環境中在救人的人。所以,這種法門很(廣)大,我們要誓願學。一個目標,就是「佛道無上誓願成」。這才是真求佛道的「四無量心」、「四弘誓願」,我們必定在佛法中。

雖然我們常常在唱、在誦,唱誦的偈文,不只是要讓我們唱誦的,是要讓我們身體力行。佛法,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教我們如何修養,修心養性、端正行為,這叫做修行。將佛法用在我們的身與心,與我們的行動,待人接物,我們能用「四無量心」嗎?我們能大慈無悔嗎?有後悔嗎?紛紛擾擾的人間,這樣的付出、投入,有沒有後悔?有沒有埋怨?有沒有擔憂?有所求嗎?自己問一問。「四弘誓願」我們有做到嗎?我們既然發心,立誓了,到底我們有沒有做到「四弘誓願」的無邊眾生,我們去度他;無盡煩惱我們去斷;無量眾生我們要度,無邊煩惱我們要斷,無量法門我們要學,無上佛道我們要成,我們做不做得到?

經文:「求世尊處,我當作佛,行精進定,是上藥草。」

前面的經文就已經說了,「求世尊處」,我們學佛要求的,就是要達到成佛的地位,「求世尊處」。「我當作佛」,我們自己要有自信,若是能依教奉行,我們真正信解,自己也是本具佛性,若能這樣,「我當作佛」,我絕對有成佛的一天。但就是要「行精進定」,我們修行,不論你是在家、出家,我們這念心,在修行的過程,必定要修精進定。我們要精進,對的事情,做就對了。我們既然選擇佛法,選擇佛教,我們要依教奉行,實行佛陀所教法,所以我們必定要「行精進定」,這樣才「是上藥草」。藥草能自救,我們若懂藥草,我們若有身苦病痛,我們能採用這個藥來治療;不只是採用藥自己治療,聽到別人有病痛,我們也能採用這樣的藥來治療他。自治治他、自救救他、自度度他,這就是我們要學的。佛法是一個救世之法,所以我們必定要用心。下面接著這段(經)文,

經文:「又諸佛子,專心佛道,常行慈悲,自知作佛,決定無疑,是名小樹。」

經文簡釋:
「又諸佛子,專心佛道」;言佛子者,異於聲聞,專注一心,求於佛道。


「又諸佛子專心佛道」。我們敢自稱我們是佛子嗎?什麼叫做佛子呢?如那位貧窮子,本來是富家的子弟,大長者的獨子。大長者的兒子,小時懵懂,離開家庭,?竮輾轉五十餘年。大家還記得那一段嗎?意思就是說,我們人都迷失了,所以在五道輪迴。因緣有深有淺,今生此世能得聞佛法,會遇佛世時,懂得來聽法,聽法又懂得發心要修行出家,像這樣,對佛陀所了解的法,「異於聲聞,專注一心,求於佛道」,與聲聞、緣覺不同。聲聞、緣覺隨佛四十多年,就是只為自己求福,想要斷煩惱,求清淨。或者是在家弟子,就是只想求福,怕墮三惡道,都是為了自己。有的是要享受福,有的是要享受寂靜無染,只是這樣而已。不對。佛陀希望我們人人要「專注一心,求於佛道」,一心一志求於佛道。

*體佛心懷,悲愍眾生,愛之所愛如一子;故稱佛子。有三賢,四加行等法,故云:專心佛道。

「體佛心懷」,就是「悲愍眾生」。要知道,佛陀是悲憫眾生,佛佛的心懷。所以「愛之所愛如一子」。我們若是了解佛陀的心懷,佛陀所愛的是天下一切眾生,如一子,我們應該也要學佛這樣的心,同樣要愛天下眾生如一子。若像這樣,這樣的人才是真正堪稱佛子。要學佛這樣的心,瞭解佛的心懷,佛的心懷是愛天下一切眾生,平等如一子,我也希望與佛同樣的心,愛天下眾生都是平等,我也希望大家都和我一樣,愛天下眾生還是如同一子。若能這樣,大家的心都是會合起來,就是一念佛心,這就是真佛子。「以佛心為己心」,以佛的志向為志向。同樣,我也跟大家說「以佛心為己心,以師志為己志」。因為我是從佛陀的教法,這樣接受佛心,希望將此佛心與大家分享,人人也要有佛心。但是我是自己堅定,「以佛心為己心,以佛志為己志」,看天下眾生與我是同一體,所以希望大家的志向,立志也如同這樣一樣。

所以才說「佛心師志」。我以佛為師,我們大家也是以佛為師,所以代代相傳,所以我們人人要自認自己絕對能夠成佛,是佛子,是佛口所生子。佛陀所說出的法來成長我們的慧命,所以,「佛口所生子」,這在《法華經》中也有這樣說的經文。所以,要如何才能成為「佛口所生子」呢?我們自己有資格稱為佛子嗎?我們要有「三賢、四加行」。這個法的過程,我們要修,這叫做專心佛道。

「三賢」:大乘十住、十行、十迴向修證等,謂之三賢。

我們要經過「三賢」、「四加行」,法實在是很多,所以佛法真的是無量,很深,也很多。什麼叫做「三賢」呢?那就是「大乘十住」,有「十住、十行」。過去都說過了,我們有初住、初行,有初地。所以,十回向,十住、十行、十回向,這樣回向回來。我們開始求佛,有「十住、十行」,從初住歡喜開始,一直一直修下去,修到能等覺,回向回來的,那就是一切佛法無不都是要廣度眾生,有這樣的修行過程。「十住」、「十行」、「十回向」,這已經是三十位,這叫做「三賢」。能走過這樣的路,才是三賢位。要再加上「四加行」,四加行的位置就是到達菩薩位,菩薩就是「由得福智資糧」。我們已經從三「十」,三賢位,一直來到「四加行」,糧食,法的資糧已經很具足了,我們在人群中修福兼修智慧。所以,「福智資糧,加功用行」。我們已經法糧很充足,我們要趕緊加強向功。「功」就是修行,身體力行,能夠「而入見道,住真如性」。

三賢位的過程中,我們若再加強見道,去證、去證實,這叫做「住真如性」。我們的煩惱都要去除,因為前面的十住、十行、十回向,一位階一位階,像爬樓梯一樣,一階一階向上直去,都有其境界、修行的方法。過去都說過了,說來話長,我們再回顧一下,經過之後,我們就是法糧很充足,我們要趕緊利用,利用這個法,我們去廣化眾生,回歸我們的真如本性,「是名加行位」。就是要再加緊用功在三「十」(「十住」、「十行」、「十回向」)的過程,我們已經一地一地瞭解了,瞭解之後,我們就要趕緊加行,加強實行。

*「四加行」:位菩薩,由得福智資糧,加功用行,而入見道,住真如性,是名加行位。

*「又四加行」:煖法、頂法、忍法、世第一法。見道即歡喜地菩薩位。

「四加行」就是「煖法、頂法、忍法、世第一法」。「煖(法)」就是很溫暖,佛法廣大無邊,眾生苦難無邊,在這種人生,我們要如何培養出我們的那分愛,溫暖的心來面對芸芸眾生,這就是我們要加強,我們要好好用心,在最冰冷的地方,我們給他溫暖,在最無助的時候,我們給他一線光明希望,這叫做「煖法」。就是一片溫暖的心,愛的心,去幫助人的心,這叫做「煖法」,就是已經用此法溫暖起來了。

第二就是「頂法」。「眾生無邊誓願度」,我們用慈悲去付出,無窮盡、無量無邊,這種「四弘誓願」與「四無量心」這樣的會合,這個心願會合,在人群中不斷精進到達頂端,真正用盡我們的心法。我們的心與願,這樣去付出,這叫做「頂法」。這種最極頂的,我們要去付出,盡心力。

再者要「忍法」,一定要忍,芸芸眾生苦惱、煩惱無邊,要怎麼辦呢?我們自己要先斷煩惱,種種煩惱無明,我們若不斷除,我們要如何面對芸芸眾生的無明?所以我們必定要先運用忍,除了煖法、頂法的精進,布施、持戒,還要精進。要精進,你就要忍辱,忍辱才能精進,所以,「忍法」。

第四、是「世第一法」。「煖法」、「頂法」、「忍法」,這都是世間的第一法。佛陀來人間,用種種方法,無不都是希望人人能發大心,不怕辛苦。為眾生付出,這叫做「世第一法」,也就是佛陀來人間的一大事因緣,所要「開」、「示」眾生佛之知見,希望眾生「悟」、「入」,能夠實行。所以要經過三賢,四加行,要經過「三賢位」,再加上「四加行」。就是他的熱心溫暖,再讓他更熱心,不退,那種愛心不退轉,一直到最頂端。在人群中,做得很好,但是無明濁氣要忍耐,這才是真正的世間第一法。「見道即歡喜地菩薩」,這樣才是真正到達歡喜地的菩薩。

經文簡釋:
「常行慈悲」;菩薩心,行大慈悲。佛道雖多,不出四無量心為本,故曰常行慈悲。


這樣做了,付出無所求,還滿心歡喜,還要感恩。這就是我們常常在說的,大家在做,做得那麼歡喜,是不是要有忍呢?你若不忍,哪有歡喜心呢?「常行慈悲」,「菩薩心,行大慈悲。佛道雖多,不出四無量心為本」。剛才已經說過了。「四無量心」──大慈無悔,大悲無怨,大喜無憂,大捨無求,這種無四無量,這種「四無量心」,這就是最根本的,「故曰常行慈悲」。我們要常常行於慈悲。

經文簡釋:
「自知作佛,決定無疑」;心中自知決定成佛,無復疑情。佛雖未記作佛,自知作佛無疑。


「自知作佛,決定無疑」。我們要能夠這樣,這才能真正稱自己為真佛子。真佛子體佛心,瞭解我們自己本身也具足佛性,只要我們如法修行,同樣能夠作佛。我們自己要相信,自知未來也能作佛。「決定無疑」,不要再有疑心,我們若有疑念的心,道心就會停滯下來。懷疑,「大家說得這樣,到底我們做的,有哪裡不好?或者是如人家在說的,我們哪裡有什麼貪,有什麼讓人不信的嗎?」像這樣的疑,也問我們自己,我們自己在做,我們有貪嗎?我們做到這樣,人家還在議論我們,懷疑我們,說我們如何如何,我們問問自己有沒有?自己若沒有,就要相信。相信自己,相信我們整個全體,我們就是這樣在做。

看看現在的人間,濁氣這麼重,造作是非的人,撒播出煩惱無明網的人有多少呢?我們要如何解脫無明網呢?就是心自解脫。自己,自己來撥,撥除疑網。我們不是常說「疑網皆已除」。過去經文有說,疑網也是這個「網」字。我們自己的煩惱網,自己的疑網,自己的心是不是有去除懷疑的心呢?我們在佛法中,若有懷疑,這就是自己造網來網自己,自己編網,疑網,來網住自己而不得解脫。所以我們要「自知作佛」,我們做的事情既然是對的,問心無愧,我們「決定無疑」,這樣才是真正解脫。
所以「心中自知決定成佛,無復疑情」,不要再有懷疑。「佛雖未記作佛」,佛陀雖然還未為我們授記我們將來能作佛,還未為我們授記,但是「自知作佛無疑」。你看,在法華會上,佛陀說法已經是四十多年,到法華會上,我們說到現在也才唯一一個受佛授記的,是誰?舍利弗。


看,佛陀在靈山會上已經開始準備要授記,舍利弗已經被授記,所以才引來之後的四大弟子--迦葉尊者等等,才以「貧窮子」來譬喻。因為他們已經信解了,所以自己譬喻如貧窮子,在富有的家庭,卻脫離富有家庭,?竮輾轉在外生活得這麼辛苦。已經回來了,還在門外徘徊,所以這是多辛苦的事情。所以我們既然聽法了,這個法,我們應該在我們的自心中,是很豐富,所以「自知作佛無疑」,不要懷疑。

經文簡釋:
「是名小樹」;定力轉增,心志愈大,勝前上草,故云小樹,此位菩薩,如般若中初發心者。


「是名小樹」。這樣是小樹,不只是草,現在又為我們升等了。我們若有經過「三賢」、「四加行」,我們又有「四無量心」、「四弘誓願」,我們發心立願很堅定,經過了「三賢位」、「四加行」,我們應該,應該要很自信我們能成佛,這就是譬喻「小樹」,已經了解自己能夠成佛。定力轉增」,我們的定心、定力,過去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現在就是「定力轉增」,已經到達心很堅定 。「心志愈大,勝前上草」。「小樹」比前面的上等草勝得更多。既使是小小的樹,也有這麼大棵,草才這樣小而已。所以,定力,過去已經發心立願,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這時候已經堅定信心了,所以「心志愈大,勝前上草」。上等的草,「故云小樹」,就是小樹。「此位菩薩」,這就是已經進入到名副其實的菩薩。開始腳踏實地行菩薩道,就是「如般若中初發心者」。我們已經能證明我們的發心已經是堪稱菩薩,我們是新發意,登菩薩地。

*上頌小樹受潤。此菩薩雖順性而修,二執齊破,未見法身,道用猶劣,廕化不廣,故喻小樹。

以上就是說「小樹受潤」。小樹在這片乾旱的地上,也已經接受到雨來滋潤。就如我們自己的心地,煩惱無明去除了,但是土地還是乾燥,種子播下去,需要法水來滋潤。所以「此菩薩雖順性而修」,菩薩雖然順我們的真如本性來修,卻是「二執齊破」。我們順著這樣的人間,瞭解人人本具佛性,我們又是在人群中,我們卻是懂得破除人我執、法執。人我是非煩惱,我已經去除了,不在意了。我要修行,我不怕生死輪迴,我要將法入心,帶法再來生,入人群中度眾生,這就是「二執齊破」,我們都破執了。「未見法身,道用猶劣」。不過,我們還未見到法身,因為我們還要再聽法,我們還要再進修。我們現在才是在初地而已,所以我們所走的路是開始起步在菩薩道上。所以「道用猶劣」。我們才是在初發心的境界。

所以,「廕化不廣」,我們要庇蔭眾生,還不夠開闊來庇蔭眾生,我們還不開闊。所以譬喻小樹,我們自己現在才是樹種,長大成小樹,小樹要遮蔭熱惱的開闊,還未達到那個力量,所以還是小樹。不過,小樹也會長大,所以我們要用心,好好地受佛法為我們灌溉,我們的心地,好好用法來滋潤,滋潤我們的心地。發心的力量,要常常在我們的內心,要加行,加強我們的心行力,加強我們的定力,加強我們所經過的三賢位,加強我們的「四無量心」、「四弘誓願」,這些我們都要不斷地加強。常常說一句話,「對的事,做就對了!」方向對了,我們要穩穩地腳步向前行。所以「立願恆持專精大乘佛道」,不要忘記了。佛道雖多,不離四無量心,要常常記住立「四弘誓願」,這就是我們修行,要行菩薩道的第一位置。

我們開始的第一位置,要這樣歡歡喜喜,做得很歡喜,這是菩薩十地的第一地,叫做「歡喜地」。大家要記得「菩薩十地」,我們現在開始才在「歡喜地」,「歡喜地」就要去除煩惱,要去除煩惱,就要建立信心,信心就是要沒有疑心,不要將這張網,別人織網,我們鑽進網裡面,不打緊,還將自己的疑網再打開來網住自己。若是這樣就苦不堪,寸步都走不出去,還想要如何升二地、三地呢?我們現在才在初地而已。各位菩薩,學佛,真正要用真發心,不要躊躇。人間苦難偏多,所以時時要多用心啊!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分享合十

*************************************************************

【註一】(四加行)
又名四善根位。

(一)煖位,又作煖法,係以光明之煖性為譬喻;此位可燒除煩惱, 接近見道無漏慧,而生有漏之善根,並以此位觀欲界、色界、無色界之四諦及修十六行相,而生有漏之觀慧。修至此位,即使退卻而斷善根,造惡業,乃至墮入惡趣,然而終必能得聖道而入涅槃。


(二)頂位,又作頂法,於動搖不安定之善根(動善根)中,生最上善根之絕頂位,乃不進則退之境界;於此修四諦、十六行相。修至此位,即使退墮地獄,亦不至於斷善根。

(三)忍位,又作忍法,為確認四諦之理,善根已定,不再動搖(不動善根)之位,不再墮落惡趣。忍位有上、中、下三品之別:
下忍位:修四諦十六行相。

中忍位:漸次省略所緣及行相(減緣減行),最後僅留欲界苦諦之一

行相,而於二剎那間修觀。該一行相,即依觀者之根機利鈍,而殘留

四行相中之任一行相。

上忍位:係於一剎那間觀中忍位之同一行相。至上忍位時,可得五種

不生。


(四)世第一法位,又作世第一法,為有漏世間法中能生最上善根之位,此位與上忍位相同,觀修欲界苦諦下之一行相,於次一剎那入見道位而成為聖者。(摘錄《佛光大辭典》)

 

 

高明智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2015/04/22晨語簡記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