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5/04/26晨語簡記

向下 
2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5/04/26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2015/04/26晨語簡記   2015/04/26晨語簡記 Empty周日 4月 26, 2015 5:07 pm

20150426晨起薰法香如是我聞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法本一相味機緣不同
如來之教法譬雨甘露
教法之諦理唯一無二

就是說,法一相一味,但是機緣不相同,這幾天還是重覆不斷跟大家說,法本來就是一相一味,真實法,只是根機不同,所接受的法,隨他們的根機大小來接受。如我們日常用在用的湯、水、茶,湯是三餐吃飯所喝的湯,若平時要喝的是開水,或者要喝的是茶,或者是咖啡等很多種,凡是湯湯水水無不都是,來源都來自於淡而無味的清水,清水來自於天地。於天,密雲彌布,下雨,下雨從高山、叢林,從上面一直流下來,或者是落在平地,就向溝渠,向溝中,或者是溪、河,這樣來累積,這是水,或者是從大地的濕氣,或出太陽,溼氣發散在空中,大空間中,濕氣結成了雲,雲密集了,氣流又會合,水就又降下來,這就是一個循環,在天地之間,這就是道理,其中的天文,或者是地理,或者是四大、五大,其中的大道理之一。

所以,法就是理,道理回歸其實是一,法譬喻水,是譬喻,所以水是一相一味,能讓我們飲用只一項,就是清水,清水能變成很多種名相,就是讓人人所喜愛的味,要茶的味、咖啡的味,或者是可口可樂這種的味道,總是很多種甜、鹹、酸,這些味道都是看人的興趣,但是回歸裡頭的成分,就是一相一味。同樣的道理,所以「機緣不同」,是應大家所喜愛的,同樣是水,要調何種味道,就應大家所需要,道理都一樣。「如來施教法譬雨甘露」。如來的教法是適應我們的根機,眾生的根機不整齊,就如機緣不同,為了適應機緣,佛陀的根機教法總是永遠不變,在這宇宙大空間中有這樣的輪轉、輪迴,這種大地的濕氣再回復到天空雲層裡,再降下雨,這是天地的奇妙,佛法也是一樣。

所以甘露,甘露味,那就是天之津液,這是一種譬喻。甘露,好像在天空所凝聚起來的津液,為了天地萬物所需要,很乾燥,很乾枯,在乾旱時,它就是天液,不是大雨,那種濕氣,這叫做「天之津液」,同樣的,沒有下雨時,一個晚上,長夜過後,一早來看,大地就比較溼,樹葉就有水氣,就有水珠,這都稱為露,水珠就是露,它能潤溼大地,不是下雨,但它卻能潤溼大地。就是我們在《無量義經》的「微渧先墮,以淹欲塵」,應該大家常常在誦。「微渧」,那就是天之液,就如甘露一樣,看不到,不覺得有下雨,但是一夜過去之後,熱氣消退,夜晚大地有涼氣,有比較涼,露的溼氣就出來了,這就是譬喻甘露。正是乾燥時,但有溼氣凝聚起來,就如水分,水分讓大地濕潤,風若吹起,灰塵不會四處飛,這是一早起床時,我們能用心看,看大地萬物、樹木,或者是花草與大地,你們能用心去看一下,總是一大早就覺得濕分、濕氣。所以,露就是覆慮萬物,對萬物就是一種保護。

所以「陽氣勝,則散為雨露」。陽氣若較高,就將水分結集起來,如雲一樣,凝聚在雲層裡。陽氣就沒有陰,沒有氣流,但是它濕氣在天上的雲層裡,這樣就是到了夜晚時,自然就如露水來潤濕大地,這種「和氣津凝為露」,這是調和大地,很和氣,雖然沒有下雨,但是濕氣、水分集中在天空。就是較熱時,夜晚、黃昏時,大地就慢慢涼爽,雲層的濕氣就慢慢散開,慢慢散開,這種濕氣就這樣慢慢在不知覺中,它就已經來潤濕大地。這叫做甘露,也稱為天之液,天所凝液,聚集下來的濕氣在雲端裡,等到較涼冷的夜晚,它就漸漸散開,漸漸來潤濕。相信大家這樣去類推,能知道萬物除了雨水,非常微細的叫做露,很微細,微細得我們沒感覺,這是露。晚上我們若在外面行走,清涼,因為有濕氣,所以我們才會感覺清涼,若是在花草上,就能有水氣,凝聚就成為水珠,名稱叫做露珠。

同樣的道理,所以「如來之教法譬雨甘露」,大的就是雨,很微細微細的濕氣凝聚為露珠,這個露水能潤濕大地,這要看我們大地與氣流的因緣。所以「教法之諦理唯一無二」。教法諦理只有一項,那就是水性,就是潮濕、滋潤的水性,「唯一無二」,不論你在哪裡,同樣能接受到法。我們在多國董事會(海外會務報告),很多國家慈濟人回來,各個國家在報告當中,我們能聽到很感人的,用長時間累積的成果與人物。就如印尼,在十多年前,那就是二00二年那一年,印尼雅加達一場大水災,我們開始在那個地方深深的因緣就這樣會集起來了,也就是這個因緣。所以在雅加達有一間習經院,回教的習經院,這間習經院的教長,哈比教長,是一位真正如大長者,他的心胸很開闊,很有愛心,他收容了很多家庭貧困的孩子,或者是孤兒,他不論多遠來的孩子,有人把孩子帶來,他一定就是把他收下來。

那時候,我們和他認識時,這間習經院已經有八千多位孩童了(說明:慈濟援助大米之初有四千多人,兩年後增加到將近九千人),有孤兒,有貧困家庭的,或者是家庭裡孩子很多,養不起的,不論多遠的人帶來,他都收。這八千多位也有嬰兒,年紀小小的,有幼兒,有孩童,有青少年,有十多歲,有一二十歲,總而言之,凡是在這裡長大的孩子,還沒有能力謀生,就都還在習經院裡。本來建築物就不大,卻是慈心很大,有來的都收,所以愈收人愈多,他的教園裡面的建築物不夠用了,孩子,男女分開,住宿的地方愈來愈窄,就是睡三個人,變成五個人、十個人,這樣一直擠,人擠人,擠得孩子有皮膚病,也是嚴重,又是在那時候孩子營養不夠。所以,這件事慈濟人瞭解了,趕緊去訪問、訪視,知道很需要及時的資糧,所以每個月給他們五十噸的白米,八千多個孩子,一個月要吃的是五十噸。八千多個孩子,每個月都要用到。甚至還要給他們營養物,有時候,三不五時,就要放一些營養品在那裡,比如奶粉,奶粉或者是油、菜,同樣都要供給他們,補貼他們,所以,這間習經院與我們建立了很好的因緣。

那時候又幫助他們蓋一些宿舍、教室,還有孩子的皮膚病,請醫生趕緊去為他們治療等等。這樣經過了四五年後,我們當地的志工郭居士(郭再源)就來說:「師父,習經院,我們幫助他已經快五年了,我們現在是不是要停了?」我就問:「現在習經院的生活有沒有改變?」他說:「是沒有什麼改變,我們幫助他,這樣他能維持下去,若停下來,可能就又會恢復過去。現在收容的孩子超過萬人了,五年後,從八千多人已經又增加到萬多人了。」「這樣要怎麼停呢?」我就跟他說:「你是不是引導他們,引導他們能自力更生,裡面雖然孩子這麼多,也有二十多歲、十七八歲的,像這些都能工作,你就用我們精舍自力更生的方式去輔導。你不是說習經院的土地,政府給他們近千甲,那麼開闊的土地放著荒廢,可惜啊,是不是去開墾土地,種東西。」

他說:「喔!這樣對。」我說:「你能再延續,讓他們一年或者是二年之後,讓他們開墾,我們教他,教他們如何耕作,整片都是平地,乾燥的地方或者是能做水田的地方,要如何引水、如何耕地,土地耕為田,若是乾的地方要如何種植五穀雜糧,能請人去教他們。」就這樣開始,真的這位哈比教長很歡喜接受,很認真,我們慈濟人就請人去教他們,如何耕耘,如何播種,如何耕水田等等。最先的第一批能收成的就是麥,麥已經長大了,能割麥磨成麵粉,從麵粉…就教他們如何做麵包,就這樣自己自力更生。慢慢地我們就減少,援助的量就減少,漸漸減少,一直到他們自己能種稻,有收成了,所以就停下來。但是,哈比教長他非常非常感恩慈濟,希望這些習經院的孩子都懂得中文,能了解慈濟的精神,所以我們就送他們「靜思語」教學,將「靜思語」,每天一句,教他們中文。現在孩子會說中文的也不少,用「靜思語」教育他們做人的道理。

看到一位,在二0一一年,已經在習經院學了很多,也學到如何耕田,也學到如何播種,之後,他已經三十歲了,我們幫助他的那一年是二0一一年,那時候他才二十多歲而已,現在已經是三十歲了,我們幫助他時是二00三年,十幾歲而已,現在已經三十歲。但是他在二0一一年,就是三年前,三四年前畢業了,而且他自己自力了,他也會耕田,也會播種,也學會「靜思語」,了解了哈比長老那分寬大的心,他發願,要回到他的鄉村去教學,所以他現在是幼稚園的老師。同時,看到他的村裡有很多年幼的孩子,家長無法教育,他就趕緊,第一,學哈比長老的精神;第二,就是學慈濟「竹筒歲月」。將他所了解的「靜思語」,如何教學,如何將這個道理入心,身體力行去幫助他的鄉親。就這樣,在他的村裡,已經將幼稚園蓋起來了,把孩子教得每一個孩子都很有規矩,村裡的人,大家很感恩,大家樂捐來建一間學校,大家樂捐來維持這間學校,聘請老師等等。他就說,大家的付出若不夠,用他的薪水來補貼。這就是看到法,不分你是什麼宗教,只要有心,都是利益人群。不論是雨或者是露,潤濕群生,能讓我們心地善的種子受到滋潤,雨露滋潤,它能成長,它能利益很多眾生。像這樣的年輕人是來自於那時候的因緣。所以他發這念心去回饋家鄉,這就是愛的力量。法本來就是一相一味,只是看他的因緣、根機,如何接受,如何受用,能再利益其他,這都是法的延伸。前面的經文這樣說,

經文:「佛以此喻,方便開示,種種言辭,演說一法,於佛智慧,如海一滴,我雨法雨,充滿世間。」

這是前面的文,也是同樣用法雨潤大地,佛陀的說法如海水一滴,一滴雨入海水,永遠匯入海水裡,永遠都不會乾。就如我們人人本具佛性,只要佛法點一下我們,我們的本性開始發揮,發揮我們人人與佛同等的智慧,這「如海一滴」,如海水一滴,永遠不會乾,一滴水入海中,永遠不會乾。這就是表示佛陀對眾生的開示,相信人人本具佛性,只要給他一個法,啟發起來,法法自用,生生不息。每一法,眾生自己能用,生生不息。如雨,如海一滴,就像海水,在海中,一滴雨水給它,與整個海水融會貫通起來。法,給了我們,我們就在我們的清淨本性,在我們的智慧,本覺慧海裡,應該我們能清楚。下面這段文就說,

經文:「一味之法,隨力修行,如彼叢林,藥草諸樹,隨其大小,漸增茂好。」

*如來之教法,譬如甘露法味。教法之諦理趣向,唯一無二。故名一味。

*「法華經藥草喻品曰」:如來說法,一相一味。

如來的教法譬如甘露法味,就像甘露。剛剛說那麼多了,甘露就是天之津液,就是濕氣,平常經過太陽等等曝曬,濕氣、蒸氣上升,含在雲裡。其實,你看到雲,其實那是水氣,所以這種甘露法味。「教法之諦理趣向,唯一無二」。教法諦理,那就是真理,它的趣向就是向大地潤濕眾生,其實不論到哪裡,全球任何一個地方,同樣都是「唯一無二」,那就是一味,清淨無染。水相是淡味,這味淡的清水,應人人喜愛的口味去調他所需要的,同樣的道理。所以《法華經.藥草喻品》,在長行文這樣說,「如來說法,一相一味」,這就是佛陀所說的法,就是這麼的清淨,沒有其他的滋味,但是能滋潤我們的慧命,讓我們的慧命成長,滋潤大地,讓大地萬物茂盛,就是一相一味的雨水。

*能所授受,稟受滋潤滋茂之因。法本一味,契心立願,隨量小大修之不同,故有差別。

所以「能所授受」。「能」就是能說法,法,「受」是大地,大地一切萬物,包括人類,包括人的內心,所受的是法,大地所要的是雨。所以,大地不能缺雨水,萬物不能缺雨水,人心不能缺法水。所以,「能」、「所」,「能」是佛與法,「所」是眾生的心所接受的,這是「能」、「所」。「稟受滋潤滋茂之因」,不論是什麼東西,是人,人物,內心所需要的法,或者是大地一切植物所需要滋潤,卉木叢林、五榖雜糧等等。所需要的就是「因」,隨種種的因而滋潤。「法本一味,契心立願」,看我們自己的心如何接受,我們能契機嗎?佛陀的心,契佛陀的心懷嗎?佛陀所說出來的法,我們能契機嗎?我們的因緣,我們自己的心,到底佛所說的法,我們的根機有啟發到嗎?佛陀的法是這麼的平等,我們是用什麼樣的心來接受法呢?是弘誓願的心,或者是獨善其身的心呢?或者只是要求福的心呢?要看我們自己的心態,這個「因」就是種子,你發什麼心,立什麼願。

經文簡釋:
「一味之法,隨力修行」;法味本一,隨其智力,修習奉行。循眾生心,應所知量。故云:隨力修行。

所以「法本一味」,只是看我們的契心,我們的根機如何來看這個法,接受這個法,我們隨我們的根機來接受、立願。所以「隨量小大,修之不同」,隨器量來接受,大小不同,「故有差別」。這些東西,小的東西要用的水就較少,大的東西要用的水就較多,隨根機,所以小大,「隨量小大,修之不同」,看我們自己的心量如何來接受佛法。「修之不同,故有差別」。本來能受是相同,只是我們的量有多少,要收進來的不同。所以「一味之法,隨力修行」,同樣這一味法,隨我們的力量,所修的行是不同。「法味本一,隨其智力」,到底我們的智力有多少?法是這樣說,我們能吸收多少?我們智力的反應,了解的有多少?所以「隨其智力,修習奉行」。你若是能聽多少法,你願意受教奉行,你到底聽了哪一句,願意身體力行,那就要看我們自己了。因為眾生,反反覆覆的眾生,起一念熱忱,說不定什麼樣的因緣現前,很快的,道心消退。法,是繼續這樣的法在施教滋潤,卻是自己的心在那裡反覆,水裝滿了,他漏掉了,或者是弄傾斜,水就減少了,甚至整個容器踢過去,翻過來,自然法就全都乾了。

不論是漏失的乾,或者是覆水器乾,這就要看…。有的人聽、做,都很認真,一念之間變了,整個反了,反過來了,不只是不接受,反而又是用誹謗的,(如)提婆達多就是。「循眾生心,應所知量」。眾生的心如何來看法,如何受法,如何修法,要如何受、要如何修,就要看我們的心,所以「應所知量」。就是要修的人,所受的人,要受的人要如何修,看你的氣度,你的器量如何來接受,「故云隨力修行」。這念心,你是要用善心,或者是一念再起成惡念,法就變成惡法了。世智辯聰,不做好事,吸收法,用法去做惡事,受很多教育,光是用知識,但是去做擾亂人間的事。如剛剛在說的習經院,這位年輕人穆迪,看看他受來的法就是入心,用感恩心,向他的教長的寬宏大量學習。慈濟用什麼樣的法來維持這個精神教育,他全都學了,好的學起來,他就能用,這就是用…他這樣大量的心來吸收這樣的法。

經文簡釋:
「如彼叢林,藥草諸樹,隨其大小,漸增茂好」;重舉前譬以釋各得法益。

*以佛之教法譬之雲雨,眾生之機類譬之草木。佛法之雨,雖為一味,然隨眾生之種類,而滋生各自之智性。

「如彼叢林、藥草、諸樹,隨其大小漸增茂好」。這就是重舉,重新再說之前的譬喻,就是解釋「各得法益」。這段有叢林,有藥草、諸樹,隨它的大小,能一味之雨都普遍來滋潤,這些藥草大小都能滋茂,有滋養、滋潤,茂盛起來。這就是「以佛之教法譬之雲雨」,佛的教法就如雲,就如雨,只要雲其實就是蒸氣所結成的,我們看像是雲,其實是蒸氣,雖然沒下雨,但是較涼時,自然陽氣開,陰溼的氣就下來,叫做露。雲、雨、露,這都是能夠潤濕大地。「眾生之機類譬之草木」,眾生的根機都譬喻為草木。「佛法之雨,雖為一味,然隨眾生之種類,而滋生各自(之)智性」。要如何…,我們眾生的種類、大小根機,就隨他的種類、隨他的根機,這樣滋生各自智性。看自己如何接受,在我們的心地,在我們的心腦,對佛法如何去理解,如何去接受。

*因而治惑,稱為藥草,此中雖有三草二木之差別,然木為二而少,草為三而多,故廢少而取多。

「因而治惑,稱為藥草」。因為雨露法水滋潤我們的心地,讓我們洗滌了我們的無明,解除了我們的惑,惑也是叫做無明,惑比無明更微細,如沙塵一樣,若是無明,較粗,這種事情發生,很快就發出無明相,若是微塵,就是重重疊疊,稍微風一吹,微塵就滿天飛。最近我們不是常常說,這幾天在智利火山爆發,火山灰就這樣隨著火與煙,整個往天上衝,衝的高度二公里多,就是二千多公尺,隨著風的飄散也飄到鄰近的國家,阿根廷等等,那個地方的人出門都要蒙面或者是戴口罩,或者是要戴眼鏡,因為也有很多大人、小孩,眼睛都受到塵霾,就是火山塵所影響。看,這個塵,塵沙惑就像這樣,在很遠的地方也有辦法來影響我們,非常的微細。

「因能治惑」。我們的雨,就是譬喻法,就如我們的心有病,就要有法水如甘露,來讓我們的心地這種無明惑清除,或者是如雨露一樣,讓它不要風一吹,灰塵就飛,最微細的這種惑也能夠去除,我們的煩惱、無明惑能夠去除,這叫做藥草。雨水滋潤藥草,讓它茂盛,它能治病,治無明。就是說塵沙在地上,若有濕潤,風吹了不會滿天飛,這就如藥草。「此中雖有三草二木之差別,然木為二而少」,木,木比草來看,草當然是比樹還多,草,滿地都是草,大樹,多數都在深山叢林裡,或者是能種樹的,能算出的數字,草就無法算了。所以,「雖有三草二木之差別,然木為二而少」,因為草是三,木是二。「草為三而多,故廢少而取多」,所以叫做藥草,〈藥草喻品〉,不是〈卉草喻品〉,所以〈藥草喻品〉,其中就是因為草比樹多。芸芸眾生比菩薩還多,所以,法是盡量適應眾生的心,啟發眾生發大心、立大願,成菩薩,所以說,菩薩還是在十法界中,除佛之外,同樣還是叫眾生,就是還要再學。

*又此品所明三草中之中草,正為聲聞緣覺之二乘,故舉藥草而兼他。

所以「此品所明三草中之中草,正為聲聞緣覺之二乘」。這是中草,這二乘。所以「舉藥草而兼他」,藥草就有小草、中草,有大草,中草就是聲聞、緣覺,若是上草,就是發心的菩薩,開始初發心,發弘願,菩薩心的人。

*「如彼叢林,藥草諸樹」;樹木聚集叢生,喻諸法雨潤。

所以「如彼叢林、藥草、諸樹」。「樹木聚集叢生喻諸法雨潤」。這些樹木所聚集的地方,那就是譬喻諸法雨來潤澤,這些大樹也是更需要雨來潤澤。「隨其大小漸增茂好」。大樹、小樹,同樣都需要水,水分,水分隨它的大小需要去吸收,它能增長。

*「隨其大小,漸增茂好」;隨根受道,漸漸增茂。

「隨根受道」,隨他的根機去受道法。「漸漸增茂」,這就是我們用心用愛,要如何將法吸收入心。我們若常常守在我各人,愛我自己所愛的,執著我自己所需要的,若是這樣,我們的世間就會亂,必定要愛我們自己所愛的,就要愛天下人所愛的、所需要的去付出。愛的力量,只是在於我們的一念心,這念心若是有法,自然大樹就會茂盛起來。一生無量,無量從一生,我們若是發大心、立大願,我們吸收了法,變成聞法、說法、傳法人,這樣一傳千百億,這就是如何洗滌人心,讓人心淨化,這也就是要將法用心來接受,愛的力量就是在一念心。所以,我們要記得,法本一相一味機緣不同,如來之教,他的法如雨露,如甘露一樣。記得,不只是雨水,其實還有露水,不要忘了露水,只知道雨水,不知道露水。露水,就是愛的循環,因為有雨水,大地濕潤,草木濕潤,太陽曬了,蒸氣冒出,熱氣向上升,所以濕氣成為雲。看到雲,其實,它是水分的凝聚,叫做天凝液,那是一種凝聚起來,水分集中起來,等待氣流影響,需要時才成為雨。否則我們平時不知不覺,不知露水也在滋潤大地。若能夠這樣,我們就要時時很微細去多用心。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分享合十
回頂端 向下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85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4
注冊日期 : 2008-12-22

2015/04/26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5/04/26晨語簡記   2015/04/26晨語簡記 Empty周二 4月 28, 2015 6:19 am

薰法香心得札記(二○一五年四月二十六日星期日)(出差閱讀版)

 

「如來之教法譬雨甘露」,今天上人詳細解釋了何為「甘露」,節錄其中一段如下:

「就是較熱時,夜晚、黃昏時,大地就慢慢涼爽,雲層的濕氣就慢慢散開,慢慢散開,這種濕氣就這樣慢慢在不知覺中,它就已經來潤濕大地。這叫做甘露,也稱為天之液,天所凝液,聚集下來的濕氣在雲端裡,等到較涼冷的夜晚,它就漸漸散開,漸漸來潤濕。相信大家這樣去類推,能知道萬物除了雨水,非常微細的叫做露,很微細,微細得我們沒感覺,這是露。」

我很喜歡最後說的,非常微細的叫做露,很微細,微細得我們沒感覺,這是露。雨水是大家都看的到,感受得到的。露就很細微,有時候感受不到,忘了它的存在,可是對於大地萬物又很重要,更何況是甘露。

上人也舉了印尼習經院的例子印證。

 

「佛陀的說法如海水一滴,一滴雨入海水,永遠匯入海水裡,永遠都不會乾。」

 

因而治惑,稱為藥草」。因為雨露法水滋潤我們的心地,讓我們洗滌了我們的無明,解除了我們的惑,惑也是叫做無明,惑比無明更微細,如沙塵一樣,若是無明,較粗,這種事情發生,很快就發出無明相,若是微塵,就是重重疊疊,稍微風一吹,微塵就滿天飛。

這一段解釋了為什麼教藥草喻品而不叫卉草喻品,因為要可以治病(治惑)。

 

 

法本一相味機緣不同
如來之教法譬雨甘露
教法之諦理唯一無二

就是說,法一相一味,但是機緣不相同,這幾天還是重覆不斷跟大家說,法本來就是一相一味,真實法,只是根機不同,所接受的法,隨他們的根機大小來接受。如我們日常用在用的湯、水、茶,湯是三餐吃飯所喝的湯,若平時要喝的是開水,或者要喝的是茶,或者是咖啡等很多種,凡是湯湯水水無不都是,來源都來自於淡而無味的清水,清水來自於天地。於天,密雲彌布,下雨,下雨從高山、叢林,從上面一直流下來,或者是落在平地,就向溝渠,向溝中,或者是溪、河,這樣來累積,這是水,或者是從大地的濕氣,或出太陽,溼氣發散在空中,大空間中,濕氣結成了雲,雲密集了,氣流又會合,水就又降下來,這就是一個循環,在天地之間,這就是道理,其中的天文,或者是地理,或者是四大、五大,其中的大道理之一。

所以,法就是理,道理回歸其實是一,法譬喻水,是譬喻,所以水是一相一味,能讓我們飲用只一項,就是清水,清水能變成很多種名相,就是讓人人所喜愛的味,要茶的味、咖啡的味,或者是可口可樂這種的味道,總是很多種甜、鹹、酸,這些味道都是看人的興趣,但是回歸裡頭的成分,就是一相一味。同樣的道理,所以「機緣不同」,是應大家所喜愛的,同樣是水,要調何種味道,就應大家所需要,道理都一樣。「如來施教法譬雨甘露」。如來的教法是適應我們的根機,眾生的根機不整齊,就如機緣不同,為了適應機緣,佛陀的根機教法總是永遠不變,在這宇宙大空間中有這樣的輪轉、輪迴,這種大地的濕氣再回復到天空雲層裡,再降下雨,這是天地的奇妙,佛法也是一樣。

所以甘露,甘露味,那就是天之津液,這是一種譬喻。甘露,好像在天空所凝聚起來的津液,為了天地萬物所需要,很乾燥,很乾枯,在乾旱時,它就是天液,不是大雨,那種濕氣,這叫做「天之津液」,同樣的,沒有下雨時,一個晚上,長夜過後,一早來看,大地就比較溼,樹葉就有水氣,就有水珠,這都稱為露,水珠就是露,它能潤溼大地,不是下雨,但它卻能潤溼大地。就是我們在《無量義經》的「微渧先墮,以淹欲塵」,應該大家常常在誦。「微渧」,那就是天之液,就如甘露一樣,看不到,不覺得有下雨,但是一夜過去之後,熱氣消退,夜晚大地有涼氣,有比較涼,露的溼氣就出來了,這就是譬喻甘露。正是乾燥時,但有溼氣凝聚起來,就如水分,水分讓大地濕潤,風若吹起,灰塵不會四處飛,這是一早起床時,我們能用心看,看大地萬物、樹木,或者是花草與大地,你們能用心去看一下,總是一大早就覺得濕分、濕氣。所以,露就是覆慮萬物,對萬物就是一種保護。

所以「陽氣勝,則散為雨露」。陽氣若較高,就將水分結集起來,如雲一樣,凝聚在雲層裡。陽氣就沒有陰,沒有氣流,但是它濕氣在天上的雲層裡,這樣就是到了夜晚時,自然就如露水來潤濕大地,這種「和氣津凝為露」,這是調和大地,很和氣,雖然沒有下雨,但是濕氣、水分集中在天空。就是較熱時,夜晚、黃昏時,大地就慢慢涼爽,雲層的濕氣就慢慢散開,慢慢散開,這種濕氣就這樣慢慢在不知覺中,它就已經來潤濕大地。這叫做甘露,也稱為天之液,天所凝液,聚集下來的濕氣在雲端裡,等到較涼冷的夜晚,它就漸漸散開,漸漸來潤濕。相信大家這樣去類推,能知道萬物除了雨水,非常微細的叫做露,很微細,微細得我們沒感覺,這是露。晚上我們若在外面行走,清涼,因為有濕氣,所以我們才會感覺清涼,若是在花草上,就能有水氣,凝聚就成為水珠,名稱叫做露珠。

同樣的道理,所以「如來之教法譬雨甘露」,大的就是雨,很微細微細的濕氣凝聚為露珠,這個露水能潤濕大地,這要看我們大地與氣流的因緣。所以「教法之諦理唯一無二」。教法諦理只有一項,那就是水性,就是潮濕、滋潤的水性,「唯一無二」,不論你在哪裡,同樣能接受到法。我們在多國董事會(海外會務報告),很多國家慈濟人回來,各個國家在報告當中,我們能聽到很感人的,用長時間累積的成果與人物。就如印尼,在十多年前,那就是二00二年那一年,印尼雅加達一場大水災,我們開始在那個地方深深的因緣就這樣會集起來了,也就是這個因緣。所以在雅加達有一間習經院,回教的習經院,這間習經院的教長,哈比教長,是一位真正如大長者,他的心胸很開闊,很有愛心,他收容了很多家庭貧困的孩子,或者是孤兒,他不論多遠來的孩子,有人把孩子帶來,他一定就是把他收下來。

那時候,我們和他認識時,這間習經院已經有八千多位孩童了(說明:慈濟援助大米之初有四千多人,兩年後增加到將近九千人),有孤兒,有貧困家庭的,或者是家庭裡孩子很多,養不起的,不論多遠的人帶來,他都收。這八千多位也有嬰兒,年紀小小的,有幼兒,有孩童,有青少年,有十多歲,有一二十歲,總而言之,凡是在這裡長大的孩子,還沒有能力謀生,就都還在習經院裡。本來建築物就不大,卻是慈心很大,有來的都收,所以愈收人愈多,他的教園裡面的建築物不夠用了,孩子,男女分開,住宿的地方愈來愈窄,就是睡三個人,變成五個人、十個人,這樣一直擠,人擠人,擠得孩子有皮膚病,也是嚴重,又是在那時候孩子營養不夠。所以,這件事慈濟人瞭解了,趕緊去訪問、訪視,知道很需要及時的資糧,所以每個月給他們五十噸的白米,八千多個孩子,一個月要吃的是五十噸。八千多個孩子,每個月都要用到。甚至還要給他們營養物,有時候,三不五時,就要放一些營養品在那裡,比如奶粉,奶粉或者是油、菜,同樣都要供給他們,補貼他們,所以,這間習經院與我們建立了很好的因緣。

那時候又幫助他們蓋一些宿舍、教室,還有孩子的皮膚病,請醫生趕緊去為他們治療等等。這樣經過了四五年後,我們當地的志工郭居士(郭再源)就來說:「師父,習經院,我們幫助他已經快五年了,我們現在是不是要停了?」我就問:「現在習經院的生活有沒有改變?」他說:「是沒有什麼改變,我們幫助他,這樣他能維持下去,若停下來,可能就又會恢復過去。現在收容的孩子超過萬人了,五年後,從八千多人已經又增加到萬多人了。」「這樣要怎麼停呢?」我就跟他說:「你是不是引導他們,引導他們能自力更生,裡面雖然孩子這麼多,也有二十多歲、十七八歲的,像這些都能工作,你就用我們精舍自力更生的方式去輔導。你不是說習經院的土地,政府給他們近千甲,那麼開闊的土地放著荒廢,可惜啊,是不是去開墾土地,種東西。」

他說:「喔!這樣對。」我說:「你能再延續,讓他們一年或者是二年之後,讓他們開墾,我們教他,教他們如何耕作,整片都是平地,乾燥的地方或者是能做水田的地方,要如何引水、如何耕地,土地耕為田,若是乾的地方要如何種植五穀雜糧,能請人去教他們。」就這樣開始,真的這位哈比教長很歡喜接受,很認真,我們慈濟人就請人去教他們,如何耕耘,如何播種,如何耕水田等等。最先的第一批能收成的就是麥,麥已經長大了,能割麥磨成麵粉,從麵粉就教他們如何做麵包,就這樣自己自力更生。慢慢地我們就減少,援助的量就減少,漸漸減少,一直到他們自己能種稻,有收成了,所以就停下來。但是,哈比教長他非常非常感恩慈濟,希望這些習經院的孩子都懂得中文,能了解慈濟的精神,所以我們就送他們「靜思語」教學,將「靜思語」,每天一句,教他們中文。現在孩子會說中文的也不少,用「靜思語」教育他們做人的道理。

看到一位,在二0一一年,已經在習經院學了很多,也學到如何耕田,也學到如何播種,之後,他已經三十歲了,我們幫助他的那一年是二0一一年,那時候他才二十多歲而已,現在已經是三十歲了,我們幫助他時是二00三年,十幾歲而已,現在已經三十歲。但是他在二0一一年,就是三年前,三四年前畢業了,而且他自己自力了,他也會耕田,也會播種,也學會「靜思語」,了解了哈比長老那分寬大的心,他發願,要回到他的鄉村去教學,所以他現在是幼稚園的老師。同時,看到他的村裡有很多年幼的孩子,家長無法教育,他就趕緊,第一,學哈比長老的精神;第二,就是學慈濟「竹筒歲月」。將他所了解的「靜思語」,如何教學,如何將這個道理入心,身體力行去幫助他的鄉親。就這樣,在他的村裡,已經將幼稚園蓋起來了,把孩子教得每一個孩子都很有規矩,村裡的人,大家很感恩,大家樂捐來建一間學校,大家樂捐來維持這間學校,聘請老師等等。他就說,大家的付出若不夠,用他的薪水來補貼。這就是看到法,不分你是什麼宗教,只要有心,都是利益人群。不論是雨或者是露,潤濕群生,能讓我們心地善的種子受到滋潤,雨露滋潤,它能成長,它能利益很多眾生。像這樣的年輕人是來自於那時候的因緣。所以他發這念心去回饋家鄉,這就是愛的力量。法本來就是一相一味,只是看他的因緣、根機,如何接受,如何受用,能再利益其他,這都是法的延伸。前面的經文這樣說,

經文:「佛以此喻,方便開示,種種言辭,演說一法,於佛智慧,如海一滴,我雨法雨,充滿世間。」

這是前面的文,也是同樣用法雨潤大地,佛陀的說法如海水一滴,一滴雨入海水,永遠匯入海水裡,永遠都不會乾。就如我們人人本具佛性,只要佛法點一下我們,我們的本性開始發揮,發揮我們人人與佛同等的智慧,這「如海一滴」,如海水一滴,永遠不會乾,一滴水入海中,永遠不會乾。這就是表示佛陀對眾生的開示,相信人人本具佛性,只要給他一個法,啟發起來,法法自用,生生不息。每一法,眾生自己能用,生生不息。如雨,如海一滴,就像海水,在海中,一滴雨水給它,與整個海水融會貫通起來。法,給了我們,我們就在我們的清淨本性,在我們的智慧,本覺慧海裡,應該我們能清楚。下面這段文就說,

經文:「一味之法,隨力修行,如彼叢林,藥草諸樹,隨其大小,漸增茂好。」

*如來之教法,譬如甘露法味。教法之諦理趣向,唯一無二。故名一味。

*「法華經藥草喻品曰」:如來說法,一相一味。

如來的教法譬如甘露法味,就像甘露。剛剛說那麼多了,甘露就是天之津液,就是濕氣,平常經過太陽等等曝曬,濕氣、蒸氣上升,含在雲裡。其實,你看到雲,其實那是水氣,所以這種甘露法味。「教法之諦理趣向,唯一無二」。教法諦理,那就是真理,它的趣向就是向大地潤濕眾生,其實不論到哪裡,全球任何一個地方,同樣都是「唯一無二」,那就是一味,清淨無染。水相是淡味,這味淡的清水,應人人喜愛的口味去調他所需要的,同樣的道理。所以《法華經.藥草喻品》,在長行文這樣說,「如來說法,一相一味」,這就是佛陀所說的法,就是這麼的清淨,沒有其他的滋味,但是能滋潤我們的慧命,讓我們的慧命成長,滋潤大地,讓大地萬物茂盛,就是一相一味的雨水。

*能所授受,稟受滋潤滋茂之因。法本一味,契心立願,隨量小大修之不同,故有差別。

所以「能所授受」。「能」就是能說法,法,「受」是大地,大地一切萬物,包括人類,包括人的內心,所受的是法,大地所要的是雨。所以,大地不能缺雨水,萬物不能缺雨水,人心不能缺法水。所以,「能」、「所」,「能」是佛與法,「所」是眾生的心所接受的,這是「能」、「所」。「稟受滋潤滋茂之因」,不論是什麼東西,是人,人物,內心所需要的法,或者是大地一切植物所需要滋潤,卉木叢林、五榖雜糧等等。所需要的就是「因」,隨種種的因而滋潤。「法本一味,契心立願」,看我們自己的心如何接受,我們能契機嗎?佛陀的心,契佛陀的心懷嗎?佛陀所說出來的法,我們能契機嗎?我們的因緣,我們自己的心,到底佛所說的法,我們的根機有啟發到嗎?佛陀的法是這麼的平等,我們是用什麼樣的心來接受法呢?是弘誓願的心,或者是獨善其身的心呢?或者只是要求福的心呢?要看我們自己的心態,這個「因」就是種子,你發什麼心,立什麼願。

經文簡釋:
「一味之法,隨力修行」;法味本一,隨其智力,修習奉行。循眾生心,應所知量。故云:隨力修行。

所以「法本一味」,只是看我們的契心,我們的根機如何來看這個法,接受這個法,我們隨我們的根機來接受、立願。所以「隨量小大,修之不同」,隨器量來接受,大小不同,「故有差別」。這些東西,小的東西要用的水就較少,大的東西要用的水就較多,隨根機,所以小大,「隨量小大,修之不同」,看我們自己的心量如何來接受佛法。「修之不同,故有差別」。本來能受是相同,只是我們的量有多少,要收進來的不同。所以「一味之法,隨力修行」,同樣這一味法,隨我們的力量,所修的行是不同。「法味本一,隨其智力」,到底我們的智力有多少?法是這樣說,我們能吸收多少?我們智力的反應,了解的有多少?所以「隨其智力,修習奉行」。你若是能聽多少法,你願意受教奉行,你到底聽了哪一句,願意身體力行,那就要看我們自己了。因為眾生,反反覆覆的眾生,起一念熱忱,說不定什麼樣的因緣現前,很快的,道心消退。法,是繼續這樣的法在施教滋潤,卻是自己的心在那裡反覆,水裝滿了,他漏掉了,或者是弄傾斜,水就減少了,甚至整個容器踢過去,翻過來,自然法就全都乾了。

不論是漏失的乾,或者是覆水器乾,這就要看。有的人聽、做,都很認真,一念之間變了,整個反了,反過來了,不只是不接受,反而又是用誹謗的,(如)提婆達多就是。「循眾生心,應所知量」。眾生的心如何來看法,如何受法,如何修法,要如何受、要如何修,就要看我們的心,所以「應所知量」。就是要修的人,所受的人,要受的人要如何修,看你的氣度,你的器量如何來接受,「故云隨力修行」。這念心,你是要用善心,或者是一念再起成惡念,法就變成惡法了。世智辯聰,不做好事,吸收法,用法去做惡事,受很多教育,光是用知識,但是去做擾亂人間的事。如剛剛在說的習經院,這位年輕人穆迪,看看他受來的法就是入心,用感恩心,向他的教長的寬宏大量學習。慈濟用什麼樣的法來維持這個精神教育,他全都學了,好的學起來,他就能用,這就是用他這樣大量的心來吸收這樣的法。

經文簡釋:
「如彼叢林,藥草諸樹,隨其大小,漸增茂好」;重舉前譬以釋各得法益。

*以佛之教法譬之雲雨,眾生之機類譬之草木。佛法之雨,雖為一味,然隨眾生之種類,而滋生各自之智性。

「如彼叢林、藥草、諸樹,隨其大小漸增茂好」。這就是重舉,重新再說之前的譬喻,就是解釋「各得法益」。這段有叢林,有藥草、諸樹,隨它的大小,能一味之雨都普遍來滋潤,這些藥草大小都能滋茂,有滋養、滋潤,茂盛起來。這就是「以佛之教法譬之雲雨」,佛的教法就如雲,就如雨,只要雲其實就是蒸氣所結成的,我們看像是雲,其實是蒸氣,雖然沒下雨,但是較涼時,自然陽氣開,陰溼的氣就下來,叫做露。雲、雨、露,這都是能夠潤濕大地。「眾生之機類譬之草木」,眾生的根機都譬喻為草木。「佛法之雨,雖為一味,然隨眾生之種類,而滋生各自(之)智性」。要如何,我們眾生的種類、大小根機,就隨他的種類、隨他的根機,這樣滋生各自智性。看自己如何接受,在我們的心地,在我們的心腦,對佛法如何去理解,如何去接受。

*因而治惑,稱為藥草,此中雖有三草二木之差別,然木為二而少,草為三而多,故廢少而取多。

「因而治惑,稱為藥草」。因為雨露法水滋潤我們的心地,讓我們洗滌了我們的無明,解除了我們的惑,惑也是叫做無明,惑比無明更微細,如沙塵一樣,若是無明,較粗,這種事情發生,很快就發出無明相,若是微塵,就是重重疊疊,稍微風一吹,微塵就滿天飛。最近我們不是常常說,這幾天在智利火山爆發,火山灰就這樣隨著火與煙,整個往天上衝,衝的高度二公里多,就是二千多公尺,隨著風的飄散也飄到鄰近的國家,阿根廷等等,那個地方的人出門都要蒙面或者是戴口罩,或者是要戴眼鏡,因為也有很多大人、小孩,眼睛都受到塵霾,就是火山塵所影響。看,這個塵,塵沙惑就像這樣,在很遠的地方也有辦法來影響我們,非常的微細。

「因能治惑」。我們的雨,就是譬喻法,就如我們的心有病,就要有法水如甘露,來讓我們的心地這種無明惑清除,或者是如雨露一樣,讓它不要風一吹,灰塵就飛,最微細的這種惑也能夠去除,我們的煩惱、無明惑能夠去除,這叫做藥草。雨水滋潤藥草,讓它茂盛,它能治病,治無明。就是說塵沙在地上,若有濕潤,風吹了不會滿天飛,這就如藥草。「此中雖有三草二木之差別,然木為二而少」,木,木比草來看,草當然是比樹還多,草,滿地都是草,大樹,多數都在深山叢林裡,或者是能種樹的,能算出的數字,草就無法算了。所以,「雖有三草二木之差別,然木為二而少」,因為草是三,木是二。「草為三而多,故廢少而取多」,所以叫做藥草,〈藥草喻品〉,不是〈卉草喻品〉,所以〈藥草喻品〉,其中就是因為草比樹多。芸芸眾生比菩薩還多,所以,法是盡量適應眾生的心,啟發眾生發大心、立大願,成菩薩,所以說,菩薩還是在十法界中,除佛之外,同樣還是叫眾生,就是還要再學。

*又此品所明三草中之中草,正為聲聞緣覺之二乘,故舉藥草而兼他。

所以「此品所明三草中之中草,正為聲聞緣覺之二乘」。這是中草,這二乘。所以「舉藥草而兼他」,藥草就有小草、中草,有大草,中草就是聲聞、緣覺,若是上草,就是發心的菩薩,開始初發心,發弘願,菩薩心的人。

*「如彼叢林,藥草諸樹」;樹木聚集叢生,喻諸法雨潤。

所以「如彼叢林、藥草、諸樹」。「樹木聚集叢生喻諸法雨潤」。這些樹木所聚集的地方,那就是譬喻諸法雨來潤澤,這些大樹也是更需要雨來潤澤。「隨其大小漸增茂好」。大樹、小樹,同樣都需要水,水分,水分隨它的大小需要去吸收,它能增長。

*「隨其大小,漸增茂好」;隨根受道,漸漸增茂。

「隨根受道」,隨他的根機去受道法。「漸漸增茂」,這就是我們用心用愛,要如何將法吸收入心。我們若常常守在我個人,愛我自己所愛的,執著我自己所需要的,若是這樣,我們的世間就會亂,必定要愛我們自己所愛的,就要愛天下人所愛的、所需要的去付出。愛的力量,只是在於我們的一念心,這念心若是有法,自然大樹就會茂盛起來。一生無量,無量從一生,我們若是發大心、立大願,我們吸收了法,變成聞法、說法、傳法人,這樣一傳千百億,這就是如何洗滌人心,讓人心淨化,這也就是要將法用心來接受,愛的力量就是在一念心。所以,我們要記得,法本一相一味機緣不同,如來之教,他的法如雨露,如甘露一樣。記得,不只是雨水,其實還有露水,不要忘了露水,只知道雨水,不知道露水。露水,就是愛的循環,因為有雨水,大地濕潤,草木濕潤,太陽曬了,蒸氣冒出,熱氣向上升,所以濕氣成為雲。看到雲,其實,它是水分的凝聚,叫做天凝液,那是一種凝聚起來,水分集中起來,等待氣流影響,需要時才成為雨。否則我們平時不知不覺,不知露水也在滋潤大地。若能夠這樣,我們就要時時很微細去多用心。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分享合十

 

 

高明智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2015/04/26晨語簡記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