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5/05/06晨語簡記

向下 
2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5/05/06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2015/05/06晨語簡記   2015/05/06晨語簡記 Empty周三 五月 06, 2015 4:05 pm

20150506晨起薰法香如是我聞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以智慧等法,破彼貪瞋癡慢疑等諸無明不善之法,滅生死苦得無上覺,天人凡聖咸皆尊重,故號世尊。



  我們能清楚吧!以智慧等等法能破除貪、瞋、癡等諸無明,這也是我們修行的目標啊!有了智慧,我們的心才會定,有了定,我們才有辦法專心,懂得忍,懂得精進,我們就懂得戒,懂得布施,這叫做「六度」。「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是我們學佛的目標。所以智慧就需要前面五項──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這樣會合起來,我們真正的智慧,純真的智慧,才能發生效用。發生什麼事情呢?那就能破除貪、瞋、癡、慢、疑。我們日常生活給我們最大的障礙,障礙我們的道心,就是有這五項,貪、瞋、癡、慢、疑。修行者可能貪會較少一點,日常生活簡單過日子,貪念可能會少一點,但是瞋、癡、慢、疑,這是不是我們要稍微檢討,不是稍微,要用心。這五件事,什麼是較輕的?什麼還是很重?我們人人都有這種不知覺,以為:是妳不對,我發脾氣是應該,都是別人的錯,引起了人的瞋心。這種瞋心一起,其實癡念就跟在後面而生,因為你的癡,癡念未除,癡就是無明,你的癡念未除,所以才有瞋,會發脾氣。



  癡的相對就是智慧,你的智慧尚未產生,所以你的癡念未除,有癡,才會有瞋。因為癡念,後面跟著的就是慢,傲慢的心,我們人與人之間常常有對立,都是因為有我慢心,感覺我的條件比別人好,感覺我所做的事比你重要,感覺我所瞭解的、知道的,都比你們還多,這種傲慢就隨著癡念生起來了。跟他說:「你應該是要這樣、這樣。」觀念一點偏差,能力稍微不夠,就起了懷疑,以為有人故意刁難他,不相信我們自己的能力還差些,不相信我們所做的有哪裡不夠,對自己是偏信,對別人有疑念,這樣就是我們的煩惱,這就是對我們自己的障礙,偏偏這種障礙、這種的煩惱就是無法可除。若是這樣,那就會有不善法。



  就如佛陀在世,提娑達多另一個名字叫調達,調達就是提娑達多。佛陀回到迦毗羅衛國度眾生,也日日入皇宮度父王、度皇宮親族,也為他們日日說法。淨飯王歡喜,覺得覺者是他的兒子悉達多。悉達多當初出家修行,雖然很心痛,但是十幾年後,佛陀覺悟,成為世間人人所尊敬,是因為他覺悟了天地宇宙萬物真理。佛陀遊化在各個地方得到很多人敬仰,而且也度化了很多人轉惡為善,也受到很多大小國家國王所尊重。所以淨飯王有一心願,:希望他的兒子悉達多,現在的覺者,能夠回歸鄉里為國內的人民說法,佛陀瞭解了,也準備,也答應再回來,回來到迦毗羅衛國,展開了弘法利生。每天在皇宮,每天都在宮外,總是宮內宮外,城市鄉村,佛陀無不都適因緣、適根機而說法。淨飯王看到了人人受益很多,所以他就布達出一個訊息,鼓勵這些皇親國戚,這些大臣若有二個兒子以上,,兒子若想要出家,你們就要成全他們,讓他們能夠隨佛出家。就因為這樣,僧團中數就大增,皇族裡頭很多人都願意出家,僧團人數增長了。



  所以,王親與大臣的兒子都出來出家;但是裡面也有階級很低微,在皇宮裡工作的人,看到很多大臣、王子都能出家,他們為什麼不能出家呢?佛陀瞭解了,就宣布人人平等,想要出家,應該都有因緣能夠投入僧團,同樣能出家。雖然在僧團中,除了階級高的王親國戚、大臣的孩子,佛陀連奴隸與賤民也都一樣收入僧團中,人人生活都要平等,人人各自同樣要去托缽,絕對沒有誰是貴族,還是被伺候,也沒有誰是賤族,要去伺候貴族,沒有,大家修行平等。所以這種生活,慢慢就這樣養成了。來修行的貴族中。有一對兄弟很特殊,那就是佛陀的堂弟,一家庭,二個兒子出來,一個是提婆達多,一個是阿難。阿難與提婆達多是親兄弟,兩個人的個性不同,阿難單純善良,提娑達多是聰明狡猾,二兄弟的個性完全不同。佛陀在僧團中的教育都平等,但是,大家的個性都不同,何況提婆達多呢?



  不過提婆達多在僧團中也很精進,他雖然個性傲慢,但修行卻也同樣很精進。十二年間他很用心修禪定,所有佛陀所教的,他都通盤接受,他有時也修十二頭陀行,就是衣食住克苦克難,他也願意這樣一段時間修過來。也經過修「不淨觀」,他也是同樣,佛陀如何教,他就如何修。所以,經過這十二年間的用功,也是將佛陀所說的法與所有外道教的經典,從他尚未出家之前,也都通徹外道教、娑羅門教所有的經典,他都過目不忘,也是很透徹瞭解很多的道理。但是,慢慢地修行,經典都已經透徹了,佛陀所說的法也瞭解了,禪定也有成了,同時,修「不淨觀」,他也都很通徹了,慢慢地那念心的癡、慢,這種貪、瞋、癡、慢,這些毛病不去除,這種煩惱還是隱覆在他的內心。



  只是外修佛陀所傳教的法,欠缺了這分將煩惱無明滅除。有一天,他覺得應該要再修一項比其他人更超越的,他希望能早日修成神通變化。所以他就去向佛陀要求,要求佛陀能夠傳給他,教化他,傳教神通變化,讓他能早日得到神足通,可以得六通。看到提娑達來了,還是一樣很恭敬,有所求啊,佛陀很瞭解了,提婆達多就說:「佛陀啊!您能早日為我傳教,傳給我能有神足通,讓我能夠飛行自在,讓我能夠到處去弘法,將佛陀所說的教法,我能弘法給大家聽,你若能慱給我神足通,飛行變化自在,這樣我所要到達的地方就能很方便了。」佛陀就說:「調達啊!你現在應該還是一樣按步就班來,好好地學習,多瞭解人生空、苦、無、常,一切苦、空、無常的道理,你要去深入,你要透徹。」



  提娑達多內心就很不高興,「苦、空、無常,你說過了啊!我知道了,為何還要從這樣淺的道理去研究呢?無非只是苦空無常而已,這樣淺顯的道理,你要我再深入研究。佛啊,原來你就是擔心我得了神通,勝過你,故你不肯傳授。」這是提婆達多內心對佛陀起了不滿。所以他就想:我應該再去找其他人。他就離開佛陀默然就出去了。他去找舍利弗,他認為舍利弗人稱「智慧第一」,佛陀應該有傳教給他。所以,他來了,也是很恭敬,尊重舍利弗比他早出家,所以對他有所求,求舍利弗「這神通之法,你能傳授我嗎?」舍利弗智慧第一,也瞭解提婆達多這種貪、瞋、癡、慢、疑的心還很重,應該不是傳此教法給他的時候。舍利弗也和佛說的法一樣,說:「你要先去瞭解苦、空、無常的道理,苦、空、無常的道理你若透徹了,自然你就能瞭解如何修神通變化。」



  所以還是拒絕了,提婆達多對舍利弗也是很不滿。所以他就去向目犍連求,同樣的,調達向他要求,雖然目犍連他已經有神通,但是這神足通的法他雖有,不過他看提婆達多,這位調達的心不懷善念,所以他同樣也是說:「你要先瞭解苦、空、無常的道理。」調達的無明煩惱就一層一層一直生起來,覺得佛陀、舍利弗、目犍連輕視他、排斥他,「無常、苦、空的道理這樣簡單,為什麼三個人都是這樣跟我說?莫非大家擔心我勝過他們,擔心我搶了他們的光芒,才不肯教我?」靈機一動,想到阿難,阿難是我的親弟弟,阿難常在佛陀的身邊,應該阿難會瞭解。所以他就找阿難,阿難就是這樣的單純,不懷疑他的兄長,所以他就「如是我聞」,「曾聽過佛陀在說這樣的法,若能夠深入,自然就能得神通。」提婆達多差不多知道了,經過他的弟弟說佛陀是如何傳授,所以,他聽了,記在內心,就開始用心。除了用他的禪功,他坐禪,他瞭解,將這做為基礎,好好地練,果然練成了,他在定中,心一專,觀念一轉,慢慢身形慢慢浮起來,一尺、二尺,慢慢向天空中浮上來。這樣一直練,果然練到離地飛空,在空中飛行變化種種。



  就這樣,利用這種神通變化,有一天飛入皇宮之中,頻婆娑羅王的王子,阿闍世王,他就變成像一個嬰兒,去戲弄阿闍世王。這個太子,阿闍世太子,那時還沒為王,這太子看到了,覺得很好玩,就這樣每天,提婆達多每天入皇宮,作各種變化,去和太子玩。太子的心很歡喜,每天賞他五百兩的錢,這樣每天滿足他所求的物質。就這樣開始,每天就是來來回回入皇宮中,那種傲慢,貢高的心越來越大,所以僧團中有些僧人修行功夫還很淺薄,很羨慕提婆提多,有的修行較成熟的,覺得提婆達多這樣不對,去向佛陀說,說提婆達多的神通變化的過程。佛陀很感慨,「提婆達多的心已完全反叛了,將來對僧團是不得安靜了。」就從這樣開始,果然提婆達多就變本加利,希望他能取代佛陀的地位,阿闍世王取代他的父親為王,就這樣,國家與僧團起了很大波浪。這是很長的故事。總而言之,我們修行就是要用智慧,我們要破除無明,我們要修「三無漏學」,我們要有戒、有定、有智慧,戒、定、慧「三無漏學」,我們才能破除,「破彼貪瞋癡慢疑等諸無明」。很多的無明都需要「三無漏學」來破除,要不然,貪、瞋、癡是不善法,我們若沒有戒、定、慧,無法破除貪瞋癡等等的無明。所以,我們在修行的過程必定就要提高警覺。



  貪、瞋、癡是誤己誤人,耽誤了自己,也害到別人,是害群之馬,我們若有貪、瞋、癡,就是在人群中最擾亂人的事情。需要的就是「滅生死苦,得無上覺,人天凡聖咸皆尊重」。修行,最重要的,就是要滅,「滅生死苦」,我們期待能得到無上覺,甚至,修行,不論是天、人、凡、聖,我們都要有十善、五戒,這些都要有。佛陀在「滅生死苦」,他真的得到無上覺了,天地宇宙萬法真理,無不都收入在他的覺性慧海裡。宇宙大覺者,當然,他所得到的是人、天、凡、聖,凡就是「六凡」,聖是修行者的稱呼,所以已經得到天人凡聖大家所尊重,所尊重的就是得無上覺,就是佛陀。他已經息滅了生死,貪、瞋、癡等等無明,完全都息滅了,修行的過程終於得大覺了,這是六凡四聖所尊重的,所以,故為世尊。我們修行的目標,不就是向著世尊的風範,他的典範來學習。既然佛陀已成佛了,是人天所尊重,所以稱為世尊。我們前面的經文已經讀到了,昨天也已經進入〈授記品〉了。



經文:「爾時,世尊說是偈已,告諸大眾,唱如是言,我此弟子,摩訶迦葉,於未來世」



  這是昨天所說的。「爾時、世尊」。「世尊」,就是剛剛所說的,要破除種種煩惱無明,直到超越六凡四聖,已經與宇宙天體合一,人人尊重,所以稱為世尊,我們應該要清楚。所以說,「說是偈已」,是前面〈藥草喻品〉的偈文,已經完成。接下來〈授記品〉,佛陀開始準備為這些弟子,已經體會佛心,已經契佛心,明道理(的弟子),準備要為他們授記了。所以「唱如是言」,開始向大眾就開始這樣說,「我此弟子,摩訶迦葉,於未來世」。接下來的經文就說,



經文:「當得奉觀,三百萬億,諸佛世尊,供養恭敬,尊重讚歎,廣宣諸佛,無量大法」



經文簡釋:「當得奉觀,三百萬億,諸佛世尊」

適遇佛世難,而能得奉事覲見三百萬億等修因,外託勝緣具足,諸佛世尊,無量福德。



  這是今天的經文。迦葉他過去是這樣修行過來的,未來還要很長久的修行,所以「當得奉覲三百萬億諸佛世尊」。「當得奉覲」,就是說未來他還要經過見佛,能在三百萬億佛的身邊奉事,就是奉受此教法,能見到佛,這還要經過很久的時間,可見未來還有很長的時間。「適遇佛世難」,其實要得遇佛世很困難。但是,迦葉尊者的未來,當得奉覲三百萬億諸佛,能見到三百萬億佛的諸佛。你們想,這時間要多久?因為「適遇佛世難」,能在三百萬億諸佛世,這樣奉事,能見到佛、親近佛,這三百萬億佛世的因,修來的因。可見要見佛,真的不是很容易。二千多年前,釋迦牟尼佛出世,那時候迦葉尊者親近佛陀,不容易啊!過去,不知多久以來,世間無佛出世,一直到釋迦佛出世,能親近。但是他過去應該也有修因,才能在今生此世,就是二千多年前與佛同世。現在親近佛陀,現在也能契佛心,這樣,佛陀為他授記未來還能見到三百萬億等諸佛。



  這些諸佛,就是迦葉還要再不斷修因,在每一尊佛世時要把握因緣,好好修行,要經過這樣,未來才能成佛。佛陀的過去,在無量佛世就是在修因,才能在二千多年前,因緣成熟成佛。佛陀將他自己的經驗傳達給迦葉,未來還要用很長久的時間,無量諸佛,三百萬億諸佛,等於是無量諸佛所,能在那裡修因,修未來成佛的因,還要奉覲三百萬億諸佛。所以,還要再修具足,要託外,「外託勝緣具足」,內修因,能奉覲諸佛,受諸佛的教育,這是內修是因;外託勝緣,那就是要在人群中,為人群付出,要去結善緣,要修智慧,福慧要兩雙修,福慧雙修,這樣在無量諸佛中去修福慧。所以,內要有修行的心,很堅定,外是在人群中去結善緣,要結很多善緣,成長很多智慧,這樣慢慢累積,內因外緣,這樣累積起來,將來才能成佛。



*佛陀常為導化眾生,轉迷開悟之大恩,世尊大恩,以希有事,憐愍教化,利益我等,故為世之所尊。



  所以,「佛陀常為導化眾生,轉迷開悟之大恩」。佛陀教導眾生就是用這樣的方法來化度眾生,說自己過去修行所遇到的佛是如何教育,用什麼心來接受法,還要入人群去度化,用這樣的方法來轉迷開悟,這就是佛陀過去的教法,所教的方法,就是權教方便,也是實教的誘引。所以,「世尊大恩以希有事」。世尊,佛佛道同,都是用這樣的方法在教育,看起來很簡單,其實是希有,要有這樣的耐心,要有這樣長久入人群中,要能有這樣的心,這實在是很希有。所以「憐愍教化利益我等」。所有諸佛都是這樣教化我們,「故為世之所尊」。所以他所能見到的三百萬億佛,他所經歷的一切,都是為了教化眾生,用種種方便,佛佛道同,要來轉眾生的迷,使眾生能開悟,這個大恩希有。這個大恩來自每一尊佛的「憐愍教化利益我等」,利益我們大家,所以稱為世尊。這三百萬億的世尊都是這樣,能夠得到我們人人所尊重。



經文簡釋:「供養恭敬,尊重讚歎」

以至誠供養恭敬尊重讚歎,謂以身口意三業虔誠奉佛尊重讚歎。謂菩薩願常恭敬施者,信心清淨,恭敬禮拜。供養一切諸佛,深信愛樂,修諸功德,無有厭足,即得生如來家,是名供養恭敬尊重讚歎。



  所以,以至誠的心「供養恭敬,尊重讚歎」。這就是過程。迦葉未來所親近的三百萬億佛,生生世世,對世尊,對每一尊佛,都是這樣用恭敬心,「供養恭敬,尊重讚歎」,一直用至誠的心這樣的恭敬。「謂以身口意三業」,這是要從內心的恭敬,用身體力行的奉事,身行的恭敬,口的讚歎,心的虔誠敬養,這是未來迦葉尊者所遇到的三百萬億佛,都是用這樣至誠恭敬的心來親近。這種三業,「虔誠奉佛,尊重讚歎」,這就是表示修行一定要抱持著長久心,不變的恭敬尊重心,哪怕是經過三百萬億諸佛,都是用同樣的身口意三業,「至誠恭敬供養」。這是佛陀向迦葉尊者,一方面是表揚,一方面就是加強迦葉尊者這分的恭敬心,也教育迦葉尊者,就是教育大眾。



  「謂菩薩願常恭敬施者」。這就是菩薩的願,用恭敬的心來付出,信心清淨,這就是恭敬禮拜。我們每天早上恭敬禮拜,其實是恭敬我們自己,尊重我們自己,我們自己若有恭敬心,自然佛心就在己心,所以,要恭敬一切諸佛。人人都是佛,遍虛空法界,我們常常有尊重的心,開口動舌,對人、對事,我們都要抱持著身口意這種恭敬尊重,對人人也是一樣。所以,「供養一切諸佛,深信愛樂,修諸功德,無有厭足」。就是要告訴我們,人人都是佛,要不然,奉覲三百萬億諸佛,要怎麼修呢?佛陀就是內涵此意,對人人,對己、對人,我們要常常有這分「深信愛樂,修諸功德」的心,要「無有厭足」,都要抱持恭敬供養的心。「即得生如來家」,自然的,你若對人人都有恭敬心,很自然的,生生世世都是生在有佛法的家庭,生在能親近佛法的地方,所以要「恭敬供養,尊重讚歎」。



經文簡釋:「廣宣諸佛,無量大法」

廣宣大法,大乘深妙之法,度人廣者,則為利他而成就無量諸大功德。



  「廣宣諸佛,無量大法」。不只是恭敬供養,還要尊重讚歎,廣宣諸佛大法,這是生生世世的。我們對人人,都如對佛一樣。常常都跟大家說,「以佛心為己心」,人人有佛心,人人便是佛。所以,迦葉尊者他已經修「十二頭陀」行,他心無執著,他對人人都恭敬,這就是佛陀讚歎迦葉尊者未來的未來,永遠都是抱持這種恭敬尊重,身體力行,為人典範,「廣宣諸佛無量大法」。就是身行要放下貢高驕傲的心,對人人的尊重,這才是真正的(恭敬供養諸佛),不必等到來生來世遇三百萬億諸佛,我們就在今生此世,把人人都當作佛,這樣比較快。所以,人人都是一尊佛,就如常不輕菩薩說:「我不敢輕視你們,因為你們人人都是佛。」若是這樣,我們就在今生此世,我們就能遇到很多的佛。每一尊佛,我們都用恭敬供養的心,尊重他、讚歎他,這樣同時是在廣宣佛法,是一樣的。



  所以,「廣宣大法,大乘微妙之法」。這個「廣宣大法」的這個大法,就是大乘微妙的法。度人很廣,讓人看了、聽了,無不都能做他人的典範,身心口,無不全都是在宣導教法,尤其是宣導大法。所以,「則為利他而成就無量諸大功德」,我們若能這樣,身口意對人都很恭敬尊重,將我們瞭解的佛法,在我們的身,在我們的口,在我們的心,無不都是在廣宣大法。



*「廣宣」:內積勝因,成就諸佛甚深智慧,因緣雙勝,福慧二嚴,方得成佛。



  所以,廣宣就是「內積勝因」。我們的內心累積了很多殊勝的因。因為我們學法,佛法很多已經在我們的內心,所以「內積勝因,成就諸佛甚深智慧」。過去的諸佛,現在的佛,無不都是傳給我們很多法。其實人人本具佛性,從過去生中累積的善因、勝因,在我們的內心,這是我們過去有法,又今生聞法,不斷的累積。「因緣雙勝」。因與緣,內心是因,外面是緣,你與外面的人人,我們都尊重,結好緣,內心有殷切的智慧,我們永遠所修到的智慧,在我們的內心為因。於外對人人恭敬,那就是福緣。所以「因緣雙勝,福慧二嚴」。福與慧莊嚴我們的身,自然人見人尊重,這種福慧雙具,「方得成佛」,叫做「兩足尊」。佛陀的尊號中,也有「兩足尊」,兩足就是福足、慧足,福與慧兩具足,這叫做二嚴,「福慧二嚴」。福莊嚴我們的身,慧莊嚴我們的心,所以內外莊嚴,這樣才是能成佛。



*「大法」:能慈潤枯渴之眾,故以譬於雨,法師行菩薩道,即大乘之廣宣諸佛無量大法。



  大法就是「能慈潤枯竭之眾,故以譬於雨」。我們前面就說「密雲彌布」,就是要降雨來潤濕地面上一切,才能生機蓬勃,這就是大法。大法就如降法雨,滋潤大地一切,故用這樣來譬喻。法譬喻雨滋潤。所以,法…以法為師,法師,是以法為師,因為吸收很多法,再做為人間的典範,來講法。所以「法師行菩薩道」。以法為師,入人群中去說法,「即大乘之廣宣諸佛無量大法」。綜此來說,我們平時就是要好好修行,要智慧,我們要有智慧行。要有智慧具足,心要定;心要定,我們就要有精進,我們要有忍,我們要有戒,我們要有布施,這都是我們平時要修的。在菩薩道以法為師,入人群,我們必定要破除貪、瞋、癡、慢、疑。你若有驕慢,若有瞋,動不動就發脾氣,別人哪會尊重你呢,看到你哪裡會歡喜呢?所以我們要好好學,學如何降伏我們的貪、瞋、癡。這種不善法,我們要趕緊破除,這叫做破除煩惱,這樣我們才能真正與宇宙真理能會合,成為大覺。這是佛陀教育我們的。



  迦葉尊者當得奉覲三百萬億諸佛世尊,我們若這樣想,會覺得:太久了,我耐不住這一念心。所以,我們就想:人人都是佛。看,今天我們人人,就有多少人,所以我們日日對人起恭敬心,對人尊重,若能這樣,視人人都是佛,這才是真正尊重我們自己。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啊!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分享合十



*******************************************************



【補充資料】《出曜經‧利養品第十四》



昔佛在羅閱城竹園加蘭陀所。爾時有比丘名曰調達,聰明廣學,十二年中坐禪入定心不移易,十二頭陀初不缺減,起不淨觀了出入息,世間第一法乃至頂法一一分別,所誦佛經六萬,象載不勝。後意轉轉退,漸生惡念,意望供養深著世利。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須臾退坐前白佛言:「唯然世尊!願說神足之道,我聞此已當善修行,使得神足已,遊至他方處處教化。」



爾時世尊告調達比丘曰:「汝今且置神足,何不學四非常:非常義、苦義、空義、無我之義?」是時,調達比丘便生此念:「如來所以不與我說神足義者,恐有勝己恥在不如。」調達即捨如來,往至舍利弗所,白舍利弗言:「唯然賢者!願為我說神足之道,我聞此已當善修行,使我得神足已,遊至他方處處教化。」



爾時舍利弗謂調達比丘曰:「汝今且置神足,復用學為?何不修四非常:非常義、苦義、空義、非身之義?」時調達比丘內自思惟:「此舍利弗比丘者,自稱智慧第一;如吾觀之,猶如螢火比於日月。吾所誦習無與等者,猶尚不解神足之道,況復舍利弗比丘豈能解乎?」即便捨去至大目揵連所,語目連曰:「吾聞族姓子,神德無量神足變化無所罣礙,願為我說神足道。我聞此已奉而修行,遊至他方處處教化。」目連語比丘曰:「止止調達!何用此神足道為?吾聞始行之人,先學四非常,苦義空義非身之義,復當精修四禪,爾乃得神足道耳。」調達聞已即興恚怒:「此目連者,自誇神足無與等者,所以不與我說神足道者,恐神足有勝,如我若得神足,彼便無有名譽,是故不與我說神足道耳。」



調達比丘內自思惟:「吾今在在處處學神足道,人皆不肯教我。吾自有弟,名曰阿難,多聞博學眾德具足,大慈四等無所不覆,明古知今三世通達,吾今當往問神足道,設授我者當善修行。」是時,調達便至尊者阿難所,語阿難曰:「吾聞卿善解神足之道,可與吾說,吾得神足已,遊至他方處處教化。」



是時,阿難便與說神足之道。調達聞已,在閑靜處,專心一意以麤入微,復從微起還至於麤,以心舉身以身舉心,身心俱合漸漸離地,初如胡麻轉如胡桃漸離於地,從地至床、從床至屋、從屋至空,在中作十八變涌沒自由,身上出火身下出水,身下出火身上出水,東出

西沒西出東沒,四方皆爾,或分身無數還合為一。



是時,調達復作是念:「吾今已得神足,石壁皆過無所罣礙。吾今寧可化作嬰孩小兒,形貌端正頭上五處面如桃華,在阿闍世太子膝上,或笑或號現嬰兒能。」然太子阿闍世獨知是調達身,終日翫弄無有厭足,或嗚嗽唾或擎身傳左右手中。時太子阿闍世內自思惟:「調達神足勝彼瞿曇沙門,能作無數變化。」時,阿闍世日給五百釜食,隨時供養不令有乏。
回頂端 向下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85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4
注冊日期 : 2008-12-22

2015/05/06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5/05/06晨語簡記   2015/05/06晨語簡記 Empty周五 五月 08, 2015 3:17 pm

薰法香心得札記(二○一五年五月六日星期三)

 

今日心得有三:

一、人人是佛,對人對事要恭敬尊重。

「我們每天早上恭敬禮拜,其實是恭敬我們自己,尊重我們自己,我們自己若有恭敬心,自然佛心就在己心,所以,要恭敬一切諸佛。人人都是佛,遍虛空法界,我們常常有尊重的心,開口動舌,對人、對事,我們都要抱持著身口意這種恭敬尊重,對人人也是一樣。」

 

二、福慧雙修才能成佛

「福莊嚴我們的身,慧莊嚴我們的心,所以內外莊嚴,這樣才是能成佛。」

 

三、這一段是今天的重點,上人以此為偈。「以智慧等法,破彼貪瞋癡慢疑等諸無明不善之法,滅生死苦得無上覺,天人凡聖咸皆尊重,故號世尊。」此偈初看平常,因為學佛常講,開示也常聽到。可是上人今天以調達破僧的故事來開示,特別有感。調達就是提娑達多,他為什麼破僧,因為煩惱未除盡,沒有以智慧破除心中的無明。雖然也很精進,加上學習神通,故具有一定的破獲力。可是,修學的次第錯了,心亂了,結果就是要墮入地獄。學佛者不可不慎,切記切記。

「以智慧等等法能破除貪、瞋、癡等諸無明,這也是我們修行的目標啊!有了智慧,我們的心才會定,有了定,我們才有辦法專心,懂得忍,懂得精進,我們就懂得戒,懂得布施,這叫做「六度」。「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是我們學佛的目標。所以智慧就需要前面五項──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這樣會合起來,我們真正的智慧,純真的智慧,才能發生效用。發生什麼事情呢?那就能破除貪、瞋、癡、慢、疑。」

 

 

以智慧等法,破彼貪瞋癡慢疑等諸無明不善之法,滅生死苦得無上覺,天人凡聖咸皆尊重,故號世尊。

  我們能清楚吧!以智慧等等法能破除貪、瞋、癡等諸無明,這也是我們修行的目標啊!有了智慧,我們的心才會定,有了定,我們才有辦法專心,懂得忍,懂得精進,我們就懂得戒,懂得布施,這叫做「六度」。「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是我們學佛的目標。所以智慧就需要前面五項──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這樣會合起來,我們真正的智慧,純真的智慧,才能發生效用。發生什麼事情呢?那就能破除貪、瞋、癡、慢、疑。我們日常生活給我們最大的障礙,障礙我們的道心,就是有這五項,貪、瞋、癡、慢、疑。修行者可能貪會較少一點,日常生活簡單過日子,貪念可能會少一點,但是瞋、癡、慢、疑,這是不是我們要稍微檢討,不是稍微,要用心。這五件事,什麼是較輕的?什麼還是很重?我們人人都有這種不知覺,以為:是妳不對,我發脾氣是應該,都是別人的錯,引起了人的瞋心。這種瞋心一起,其實癡念就跟在後面而生,因為你的癡,癡念未除,癡就是無明,你的癡念未除,所以才有瞋,會發脾氣。

  癡的相對就是智慧,你的智慧尚未產生,所以你的癡念未除,有癡,才會有瞋。因為癡念,後面跟著的就是慢,傲慢的心,我們人與人之間常常有對立,都是因為有我慢心,感覺我的條件比別人好,感覺我所做的事比你重要,感覺我所瞭解的、知道的,都比你們還多,這種傲慢就隨著癡念生起來了。跟他說:「你應該是要這樣、這樣。」觀念一點偏差,能力稍微不夠,就起了懷疑,以為有人故意刁難他,不相信我們自己的能力還差些,不相信我們所做的有哪裡不夠,對自己是偏信,對別人有疑念,這樣就是我們的煩惱,這就是對我們自己的障礙,偏偏這種障礙、這種的煩惱就是無法可除。若是這樣,那就會有不善法。

  就如佛陀在世,提娑達多另一個名字叫調達,調達就是提娑達多。佛陀回到迦毗羅衛國度眾生,也日日入皇宮度父王、度皇宮親族,也為他們日日說法。淨飯王歡喜,覺得覺者是他的兒子悉達多。悉達多當初出家修行,雖然很心痛,但是十幾年後,佛陀覺悟,成為世間人人所尊敬,是因為他覺悟了天地宇宙萬物真理。佛陀遊化在各個地方得到很多人敬仰,而且也度化了很多人轉惡為善,也受到很多大小國家國王所尊重。所以淨飯王有一心願:希望他的兒子悉達多,現在的覺者,能夠回歸鄉里為國內的人民說法,佛陀瞭解了,也準備,也答應再回來,回來到迦毗羅衛國,展開了弘法利生。每天在皇宮,每天都在宮外,總是宮內宮外,城市鄉村,佛陀無不都適因緣、適根機而說法。淨飯王看到了人人受益很多,所以他就布達出一個訊息,鼓勵這些皇親國戚,這些大臣若有二個兒子以上,兒子若想要出家,你們就要成全他們,讓他們能夠隨佛出家。就因為這樣,僧團中數就大增,皇族裡頭很多人都願意出家,僧團人數增長了。

  所以,王親與大臣的兒子都出來出家;但是裡面也有階級很低微,在皇宮裡工作的人,看到很多大臣、王子都能出家,他們為什麼不能出家呢?佛陀瞭解了,就宣布人人平等,想要出家,應該都有因緣能夠投入僧團,同樣能出家。雖然在僧團中,除了階級高的王親國戚、大臣的孩子,佛陀連奴隸與賤民也都一樣收入僧團中,人人生活都要平等,人人各自同樣要去托缽,絕對沒有誰是貴族,還是被伺候,也沒有誰是賤族,要去伺候貴族,沒有,大家修行平等。所以這種生活,慢慢就這樣養成了。來修行的貴族中。有一對兄弟很特殊,那就是佛陀的堂弟,一家庭,二個兒子出來,一個是提婆達多,一個是阿難。阿難與提婆達多是親兄弟,兩個人的個性不同,阿難單純善良,提娑達多是聰明狡猾,二兄弟的個性完全不同。佛陀在僧團中的教育都平等,但是,大家的個性都不同,何況提婆達多呢?

  不過提婆達多在僧團中也很精進,他雖然個性傲慢,但修行卻也同樣很精進。十二年間他很用心修禪定,所有佛陀所教的,他都通盤接受,他有時也修十二頭陀行,就是衣食住克苦克難,他也願意這樣一段時間修過來。也經過修「不淨觀」,他也是同樣,佛陀如何教,他就如何修。所以,經過這十二年間的用功,也是將佛陀所說的法與所有外道教的經典,從他尚未出家之前,也都通徹外道教、婆羅門教所有的經典,他都過目不忘,也是很透徹瞭解很多的道理。但是,慢慢地修行,經典都已經透徹了,佛陀所說的法也瞭解了,禪定也有成了,同時,修「不淨觀」,他也都很通徹了,慢慢地那念心的癡、慢,這種貪、瞋、癡、慢,這些毛病不去除,這種煩惱還是隱覆在他的內心。

  只是外修佛陀所傳教的法,欠缺了這分將煩惱無明滅除。有一天,他覺得應該要再修一項比其他人更超越的,他希望能早日修成神通變化。所以他就去向佛陀要求,要求佛陀能夠傳給他,教化他,傳教神通變化,讓他能早日得到神足通,可以得六通。看到提娑達來了,還是一樣很恭敬,有所求啊,佛陀很瞭解了,提婆達多就說:「佛陀啊!您能早日為我傳教,傳給我能有神足通,讓我能夠飛行自在,讓我能夠到處去弘法,將佛陀所說的教法,我能弘法給大家聽,你若能慱給我神足通,飛行變化自在,這樣我所要到達的地方就能很方便了。」佛陀就說:「調達啊!你現在應該還是一樣按步就班來,好好地學習,多瞭解人生空、苦、無、常,一切苦、空、無常的道理,你要去深入,你要透徹。」

  提娑達多內心就很不高興,「苦、空、無常,你說過了啊!我知道了,為何還要從這樣淺的道理去研究呢?無非只是苦空無常而已,這樣淺顯的道理,你要我再深入研究。佛啊,原來你就是擔心我得了神通,勝過你,故你不肯傳授。」這是提婆達多內心對佛陀起了不滿。所以他就想:我應該再去找其他人。他就離開佛陀默然就出去了。他去找舍利弗,他認為舍利弗人稱「智慧第一」,佛陀應該有傳教給他。所以,他來了,也是很恭敬,尊重舍利弗比他早出家,所以對他有所求,求舍利弗「這神通之法,你能傳授我嗎?」舍利弗智慧第一,也瞭解提婆達多這種貪、瞋、癡、慢、疑的心還很重,應該不是傳此教法給他的時候。舍利弗也和佛說的法一樣,說:「你要先去瞭解苦、空、無常的道理,苦、空、無常的道理你若透徹了,自然你就能瞭解如何修神通變化。」

  所以還是拒絕了,提婆達多對舍利弗也是很不滿。所以他就去向目犍連求,同樣的,調達向他要求,雖然目犍連他已經有神通,但是這神足通的法他雖有,不過他看提婆達多,這位調達的心不懷善念,所以他同樣也是說:「你要先瞭解苦、空、無常的道理。」調達的無明煩惱就一層一層一直生起來,覺得佛陀、舍利弗、目犍連輕視他、排斥他,「無常、苦、空的道理這樣簡單,為什麼三個人都是這樣跟我說?莫非大家擔心我勝過他們,擔心我搶了他們的光芒,才不肯教我?」靈機一動,想到阿難,阿難是我的親弟弟,阿難常在佛陀的身邊,應該阿難會瞭解。所以他就找阿難,阿難就是這樣的單純,不懷疑他的兄長,所以他就「如是我聞」,「曾聽過佛陀在說這樣的法,若能夠深入,自然就能得神通。」提婆達多差不多知道了,經過他的弟弟說佛陀是如何傳授,所以,他聽了,記在內心,就開始用心。除了用他的禪功,他坐禪,他瞭解,將這做為基礎,好好地練,果然練成了,他在定中,心一專,觀念一轉,慢慢身形慢慢浮起來,一尺、二尺,慢慢向天空中浮上來。這樣一直練,果然練到離地飛空,在空中飛行變化種種。

  就這樣,利用這種神通變化,有一天飛入皇宮之中,頻婆娑羅王的王子,阿闍世王,他就變成像一個嬰兒,去戲弄阿闍世王。這個太子,阿闍世太子,那時還沒為王,這太子看到了,覺得很好玩,就這樣每天,提婆達多每天入皇宮,作各種變化,去和太子玩。太子的心很歡喜,每天賞他五百兩的錢,這樣每天滿足他所求的物質。就這樣開始,每天就是來來回回入皇宮中,那種傲慢,貢高的心越來越大,所以僧團中有些僧人修行功夫還很淺薄,很羨慕提婆提多,有的修行較成熟的,覺得提婆達多這樣不對,去向佛陀說,說提婆達多的神通變化的過程。佛陀很感慨,「提婆達多的心已完全反叛了,將來對僧團是不得安靜了。」就從這樣開始,果然提婆達多就變本加利,希望他能取代佛陀的地位,阿闍世王取代他的父親為王,就這樣,國家與僧團起了很大波浪。這是很長的故事。總而言之,我們修行就是要用智慧,我們要破除無明,我們要修「三無漏學」,我們要有戒、有定、有智慧,戒、定、慧「三無漏學」,我們才能破除,「破彼貪瞋癡慢疑等諸無明」。很多的無明都需要「三無漏學」來破除,要不然,貪、瞋、癡是不善法,我們若沒有戒、定、慧,無法破除貪瞋癡等等的無明。所以,我們在修行的過程必定就要提高警覺。

  貪、瞋、癡是誤己誤人,耽誤了自己,也害到別人,是害群之馬,我們若有貪、瞋、癡,就是在人群中最擾亂人的事情。需要的就是「滅生死苦,得無上覺,人天凡聖咸皆尊重」。修行,最重要的,就是要滅,「滅生死苦」,我們期待能得到無上覺,甚至,修行,不論是天、人、凡、聖,我們都要有十善、五戒,這些都要有。佛陀在「滅生死苦」,他真的得到無上覺了,天地宇宙萬法真理,無不都收入在他的覺性慧海裡。宇宙大覺者,當然,他所得到的是人、天、凡、聖,凡就是「六凡」,聖是修行者的稱呼,所以已經得到天人凡聖大家所尊重,所尊重的就是得無上覺,就是佛陀。他已經息滅了生死,貪、瞋、癡等等無明,完全都息滅了,修行的過程終於得大覺了,這是六凡四聖所尊重的,所以,故為世尊。我們修行的目標,不就是向著世尊的風範,他的典範來學習。既然佛陀已成佛了,是人天所尊重,所以稱為世尊。我們前面的經文已經讀到了,昨天也已經進入〈授記品〉了。

經文:「爾時,世尊說是偈已,告諸大眾,唱如是言,我此弟子,摩訶迦葉,於未來世

  這是昨天所說的。「爾時、世尊」。「世尊」,就是剛剛所說的,要破除種種煩惱無明,直到超越六凡四聖,已經與宇宙天體合一,人人尊重,所以稱為世尊,我們應該要清楚。所以說,「說是偈已」,是前面〈藥草喻品〉的偈文,已經完成。接下來〈授記品〉,佛陀開始準備為這些弟子,已經體會佛心,已經契佛心,明道理(的弟子),準備要為他們授記了。所以「唱如是言」,開始向大眾就開始這樣說,「我此弟子,摩訶迦葉,於未來世」。接下來的經文就說,

經文:「當得奉觀,三百萬億,諸佛世尊,供養恭敬,尊重讚歎,廣宣諸佛,無量大法

經文簡釋:「當得奉觀,三百萬億,諸佛世尊

適遇佛世難,而能得奉事覲見三百萬億等修因,外託勝緣具足,諸佛世尊,無量福德。

  這是今天的經文。迦葉他過去是這樣修行過來的,未來還要很長久的修行,所以「當得奉覲三百萬億諸佛世尊」。「當得奉覲」,就是說未來他還要經過見佛,能在三百萬億佛的身邊奉事,就是奉受此教法,能見到佛,這還要經過很久的時間,可見未來還有很長的時間。「適遇佛世難」,其實要得遇佛世很困難。但是,迦葉尊者的未來,當得奉覲三百萬億諸佛,能見到三百萬億佛的諸佛。你們想,這時間要多久?因為「適遇佛世難」,能在三百萬億諸佛世,這樣奉事,能見到佛、親近佛,這三百萬億佛世的因,修來的因。可見要見佛,真的不是很容易。二千多年前,釋迦牟尼佛出世,那時候迦葉尊者親近佛陀,不容易啊!過去,不知多久以來,世間無佛出世,一直到釋迦佛出世,能親近。但是他過去應該也有修因,才能在今生此世,就是二千多年前與佛同世。現在親近佛陀,現在也能契佛心,這樣,佛陀為他授記未來還能見到三百萬億等諸佛。

  這些諸佛,就是迦葉還要再不斷修因,在每一尊佛世時要把握因緣,好好修行,要經過這樣,未來才能成佛。佛陀的過去,在無量佛世就是在修因,才能在二千多年前,因緣成熟成佛。佛陀將他自己的經驗傳達給迦葉,未來還要用很長久的時間,無量諸佛,三百萬億諸佛,等於是無量諸佛所,能在那裡修因,修未來成佛的因,還要奉覲三百萬億諸佛。所以,還要再修具足,要託外,「外託勝緣具足」,內修因,能奉覲諸佛,受諸佛的教育,這是內修是因;外託勝緣,那就是要在人群中,為人群付出,要去結善緣,要修智慧,福慧要兩雙修,福慧雙修,這樣在無量諸佛中去修福慧。所以,內要有修行的心,很堅定,外是在人群中去結善緣,要結很多善緣,成長很多智慧,這樣慢慢累積,內因外緣,這樣累積起來,將來才能成佛。

佛陀常為導化眾生,轉迷開悟之大恩,世尊大恩,以希有事,憐愍教化,利益我等,故為世之所尊。

  所以,「佛陀常為導化眾生,轉迷開悟之大恩」。佛陀教導眾生就是用這樣的方法來化度眾生,說自己過去修行所遇到的佛是如何教育,用什麼心來接受法,還要入人群去度化,用這樣的方法來轉迷開悟,這就是佛陀過去的教法,所教的方法,就是權教方便,也是實教的誘引。所以,「世尊大恩以希有事」。世尊,佛佛道同,都是用這樣的方法在教育,看起來很簡單,其實是希有,要有這樣的耐心,要有這樣長久入人群中,要能有這樣的心,這實在是很希有。所以「憐愍教化利益我等」。所有諸佛都是這樣教化我們,「故為世之所尊」。所以他所能見到的三百萬億佛,他所經歷的一切,都是為了教化眾生,用種種方便,佛佛道同,要來轉眾生的迷,使眾生能開悟,這個大恩希有。這個大恩來自每一尊佛的「憐愍教化利益我等」,利益我們大家,所以稱為世尊。這三百萬億的世尊都是這樣,能夠得到我們人人所尊重。

經文簡釋:「供養恭敬,尊重讚歎

以至誠供養恭敬尊重讚歎,謂以身口意三業虔誠奉佛尊重讚歎。謂菩薩願常恭敬施者,信心清淨,恭敬禮拜。供養一切諸佛,深信愛樂,修諸功德,無有厭足,即得生如來家,是名供養恭敬尊重讚歎。

  所以,以至誠的心「供養恭敬,尊重讚歎」。這就是過程。迦葉未來所親近的三百萬億佛,生生世世,對世尊,對每一尊佛,都是這樣用恭敬心,「供養恭敬,尊重讚歎」,一直用至誠的心這樣的恭敬。「謂以身口意三業」,這是要從內心的恭敬,用身體力行的奉事,身行的恭敬,口的讚歎,心的虔誠敬養,這是未來迦葉尊者所遇到的三百萬億佛,都是用這樣至誠恭敬的心來親近。這種三業,「虔誠奉佛,尊重讚歎」,這就是表示修行一定要抱持著長久心,不變的恭敬尊重心,哪怕是經過三百萬億諸佛,都是用同樣的身口意三業,「至誠恭敬供養」。這是佛陀向迦葉尊者,一方面是表揚,一方面就是加強迦葉尊者這分的恭敬心,也教育迦葉尊者,就是教育大眾。

  「謂菩薩願常恭敬施者」。這就是菩薩的願,用恭敬的心來付出,信心清淨,這就是恭敬禮拜。我們每天早上恭敬禮拜,其實是恭敬我們自己,尊重我們自己,我們自己若有恭敬心,自然佛心就在己心,所以,要恭敬一切諸佛。人人都是佛,遍虛空法界,我們常常有尊重的心,開口動舌,對人、對事,我們都要抱持著身口意這種恭敬尊重,對人人也是一樣。所以,「供養一切諸佛,深信愛樂,修諸功德,無有厭足」。就是要告訴我們,人人都是佛,要不然,奉覲三百萬億諸佛,要怎麼修呢?佛陀就是內涵此意,對人人,對己、對人,我們要常常有這分「深信愛樂,修諸功德」的心,要「無有厭足」,都要抱持恭敬供養的心。「即得生如來家」,自然的,你若對人人都有恭敬心,很自然的,生生世世都是生在有佛法的家庭,生在能親近佛法的地方,所以要「恭敬供養,尊重讚歎」。

經文簡釋:「廣宣諸佛,無量大法

廣宣大法,大乘深妙之法,度人廣者,則為利他而成就無量諸大功德。

  「廣宣諸佛,無量大法」。不只是恭敬供養,還要尊重讚歎,廣宣諸佛大法,這是生生世世的。我們對人人,都如對佛一樣。常常都跟大家說,「以佛心為己心」,人人有佛心,人人便是佛。所以,迦葉尊者他已經修「十二頭陀」行,他心無執著,他對人人都恭敬,這就是佛陀讚歎迦葉尊者未來的未來,永遠都是抱持這種恭敬尊重,身體力行,為人典範,「廣宣諸佛無量大法」。就是身行要放下貢高驕傲的心,對人人的尊重,這才是真正的(恭敬供養諸佛),不必等到來生來世遇三百萬億諸佛,我們就在今生此世,把人人都當作佛,這樣比較快。所以,人人都是一尊佛,就如常不輕菩薩說:「我不敢輕視你們,因為你們人人都是佛。」若是這樣,我們就在今生此世,我們就能遇到很多的佛。每一尊佛,我們都用恭敬供養的心,尊重他、讚歎他,這樣同時是在廣宣佛法,是一樣的。

  所以,「廣宣大法,大乘微妙之法」。這個「廣宣大法」的這個大法,就是大乘微妙的法。度人很廣,讓人看了、聽了,無不都能做他人的典範,身心口,無不全都是在宣導教法,尤其是宣導大法。所以,「則為利他而成就無量諸大功德」,我們若能這樣,身口意對人都很恭敬尊重,將我們瞭解的佛法,在我們的身,在我們的口,在我們的心,無不都是在廣宣大法。

*「廣宣」:內積勝因,成就諸佛甚深智慧,因緣雙勝,福慧二嚴,方得成佛。

  所以,廣宣就是「內積勝因」。我們的內心累積了很多殊勝的因。因為我們學法,佛法很多已經在我們的內心,所以「內積勝因,成就諸佛甚深智慧」。過去的諸佛,現在的佛,無不都是傳給我們很多法。其實人人本具佛性,從過去生中累積的善因、勝因,在我們的內心,這是我們過去有法,又今生聞法,不斷的累積。「因緣雙勝」。因與緣,內心是因,外面是緣,你與外面的人人,我們都尊重,結好緣,內心有殷切的智慧,我們永遠所修到的智慧,在我們的內心為因。於外對人人恭敬,那就是福緣。所以「因緣雙勝,福慧二嚴」。福與慧莊嚴我們的身,自然人見人尊重,這種福慧雙具,「方得成佛」,叫做「兩足尊」。佛陀的尊號中,也有「兩足尊」,兩足就是福足、慧足,福與慧兩具足,這叫做二嚴,「福慧二嚴」。福莊嚴我們的身,慧莊嚴我們的心,所以內外莊嚴,這樣才是能成佛。

「大法」:能慈潤枯渴之眾,故以譬於雨,法師行菩薩道,即大乘之廣宣諸佛無量大法。

  大法就是「能慈潤枯竭之眾,故以譬於雨」。我們前面就說「密雲彌布」,就是要降雨來潤濕地面上一切,才能生機蓬勃,這就是大法。大法就如降法雨,滋潤大地一切,故用這樣來譬喻。法譬喻雨滋潤。所以,法以法為師,法師,是以法為師,因為吸收很多法,再做為人間的典範,來講法。所以「法師行菩薩道」。以法為師,入人群中去說法,「即大乘之廣宣諸佛無量大法」。綜此來說,我們平時就是要好好修行,要智慧,我們要有智慧行。要有智慧具足,心要定;心要定,我們就要有精進,我們要有忍,我們要有戒,我們要有布施,這都是我們平時要修的。在菩薩道以法為師,入人群,我們必定要破除貪、瞋、癡、慢、疑。你若有驕慢,若有瞋,動不動就發脾氣,別人哪會尊重你呢,看到你哪裡會歡喜呢?所以我們要好好學,學如何降伏我們的貪、瞋、癡。這種不善法,我們要趕緊破除,這叫做破除煩惱,這樣我們才能真正與宇宙真理能會合,成為大覺。這是佛陀教育我們的。

  迦葉尊者當得奉覲三百萬億諸佛世尊,我們若這樣想,會覺得:太久了,我耐不住這一念心。所以,我們就想:人人都是佛。看,今天我們人人,就有多少人,所以我們日日對人起恭敬心,對人尊重,若能這樣,視人人都是佛,這才是真正尊重我們自己。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啊!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分享合十

*******************************************************

【補充資料】《出曜經‧利養品第十四》

昔佛在羅閱城竹園加蘭陀所。爾時有比丘名曰調達,聰明廣學,十二年中坐禪入定心不移易,十二頭陀初不缺減,起不淨觀了出入息,世間第一法乃至頂法一一分別,所誦佛經六萬,象載不勝。後意轉轉退,漸生惡念,意望供養深著世利。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須臾退坐前白佛言:「唯然世尊!願說神足之道,我聞此已當善修行,使得神足已,遊至他方處處教化。」

爾時世尊告調達比丘曰:「汝今且置神足,何不學四非常:非常義、苦義、空義、無我之義?」是時,調達比丘便生此念:「如來所以不與我說神足義者,恐有勝己恥在不如。」調達即捨如來,往至舍利弗所,白舍利弗言:「唯然賢者!願為我說神足之道,我聞此已當善修行,使我得神足已,遊至他方處處教化。」

爾時舍利弗謂調達比丘曰:「汝今且置神足,復用學為?何不修四非常:非常義、苦義、空義、非身之義?」時調達比丘內自思惟:「此舍利弗比丘者,自稱智慧第一;如吾觀之,猶如螢火比於日月。吾所誦習無與等者,猶尚不解神足之道,況復舍利弗比丘豈能解乎?」即便捨去至大目揵連所,語目連曰:「吾聞族姓子,神德無量神足變化無所罣礙,願為我說神足道。我聞此已奉而修行,遊至他方處處教化。」目連語比丘曰:「止止調達!何用此神足道為?吾聞始行之人,先學四非常,苦義空義非身之義,復當精修四禪,爾乃得神足道耳。」調達聞已即興恚怒:「此目連者,自誇神足無與等者,所以不與我說神足道者,恐神足有勝,如我若得神足,彼便無有名譽,是故不與我說神足道耳。」

調達比丘內自思惟:「吾今在在處處學神足道,人皆不肯教我。吾自有弟,名曰阿難,多聞博學眾德具足,大慈四等無所不覆,明古知今三世通達,吾今當往問神足道,設授我者當善修行。」是時,調達便至尊者阿難所,語阿難曰:「吾聞卿善解神足之道,可與吾說,吾得神足已,遊至他方處處教化。」

是時,阿難便與說神足之道。調達聞已,在閑靜處,專心一意以麤入微,復從微起還至於麤,以心舉身以身舉心,身心俱合漸漸離地,初如胡麻轉如胡桃漸離於地,從地至床、從床至屋、從屋至空,在中作十八變涌沒自由,身上出火身下出水,身下出火身上出水,東出西沒西出東沒,四方皆爾,或分身無數還合為一。

是時,調達復作是念:「吾今已得神足,石壁皆過無所罣礙。吾今寧可化作嬰孩小兒,形貌端正頭上五處面如桃華,在阿闍世太子膝上,或笑或號現嬰兒能。」然太子阿闍世獨知是調達身,終日翫弄無有厭足,或嗚嗽唾或擎身傳左右手中。時太子阿闍世內自思惟:「調達神足勝彼瞿曇沙門,能作無數變化。」時,阿闍世日給五百釜食,隨時供養不令有乏。

 

 

高明智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2015/05/06晨語簡記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