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21晨起薰法香如是我聞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斷除諸煩惱,清淨定慧無漏,
無量數劫修,福慧為最後身,
思惟修無漏,證二乘無學果。
修行,就是要斷除煩惱,煩惱斷除,我們的心才能清淨無染著,無染著的的心才能定,定而生慧。戒、定、慧是三無漏學,這是我們平時修行者修行不可缺少。人生總是在人間堪忍世界,事事都要提高警覺,要如何才不會受煩惱無明來染著我們心,方法只有一項──六度行。你甘願付出、布施,同時你還要修戒行;修戒行,還要堪得忍辱,忍辱行堅定,才有辦法精進;精進是我們修行不退轉的道路,這樣我們的心才有辦法專而定,定才有辦法啟動智慧,所以說,斷除諸煩惱,這是我們必定
要修的行。心要時時清淨,時時都要掃除煩惱,境界無明著我們心,我們一定要時時掃除,才有辦法戒、定、慧無漏。所以要修的是無量數劫,時間不是短暫的三五年,不是一輩子就有辦法都去除,這種無明煩惱是累劫這樣不斷累積而來的,我們的無明佔滿了我們的心地,這不是一輩子有辦法掃除的。如我們的垃圾,如果囤積很多,骯髒,平常不去整理,要好好整理時,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必定要耐心地每天整理。
做一個工程也是一樣,它要有一充足的空間,你要從小變大,把它從舊變新,這也都要經過幾年的時間,拆它、清理它、去挖地基,再來重新建築,一件工程,到達我們的理想,我們所要住的空間,也要有時間來重新整理,何況說我們的心宅,我們的真如本性呢?我們原來就有真如本性,真如本性是在哪裡呢?在虛空法界。否則,我們從我們的內心要往哪裡找呢?
我們醫學院有多少無語良師在那地方等待,要如何解剖,要找出他的器官,器官之中有沒有如來本性?清淨本性,我們在世時的這個時候,我們自己找不到,往生之後,經過了解剖、解剖,器官六腑都在,但是在個身體上要找真如是什麼,求不可得啊!就是要在現在,盡虛空、遍法界的真理,無不都是我們清淨如來的本性。清淨如來本性,那就是無染的智慧。所以說清淨無染的智慧,我們一定要如何讓我們的心宅清淨。心宅又在哪裡?清淨本性在哪裡?《無量義經》你們常常在誦,這種清淨心性到底是從哪裡來,菩薩從哪裡來?從佛宅中來。佛宅在哪裡?心宅在哪裡?其實,就是要我們好好自我建設,我們心量有多大,你的智慧就多大。你的心量若能遍虛空法界,虛空法界的真理入我們的心來,心無限量,無限量的界址,無限量的境界,無限量的法都能入我們的心。這種無限量的境界,要一片清淨而定,這不是一生一世,要無量數劫修。
要修什麼呢?修福、修慧。福,是要入人群中,去與眾生結福緣,在滾滾芸芸眾生中去尋覓,覓出了煩惱,煩惱要用何種方法來除?解剖學不就是為了,眾生若有病,到底病因、病源在哪裡?就要從人的身體中去找,這就是有形。在煩惱無明中找,找出了煩惱的根源,若是回歸到病理,就就是用智慧,從無形去體會,去尋尋覓覓病的道理。病理是看不到,經過解剖才有辦法知道,原來他的病是出在哪裡?或者是要經過長久的研究,不是肉眼看得到,就不只要用顯微鏡,是要用(電子)顯微鏡,很微細微細這樣去尋尋覓覓,找出他的病菌,那細菌實在是很微細,不是我們肉眼看得到。道理比有形的細菌更微細。所以,道理,我們要修,就要用長時間,要去修福慧,在芸芸眾生中修福,增長智慧,這就是修行的最後身。
修行的過程要從聲聞、緣覺,開始時要
從耳根聞法,瞭解了法的道理要再用心思惟修,好好思惟,好好長期的時間來修行,要修什麼行呢?四諦、十二因緣、六度,這樣要一層一層向上不斷進步,收入我們的思想、見識,見識入我們微細的思維修。見識是要看外面的東西,聽外面的聲音,再慢慢離開那境界在腦海中,本性覺海好好去思惟。這個思惟修,修在無漏,戒、定、慧。所以,四諦、十二因緣、六度,不離戒、定、慧,這樣多管齊下,從聽來之後思惟,身體力行去體會,這全都要同時,這樣才有福、有慧。到了最後身,就是聲聞、緣覺去除煩惱都清淨了,佛陀還要再鼓勵我們,要再進一步,不只是獨善其身,還要轉小為大。本來佛經就有分大小乘,不得不說,不得不將小乘大乘分得分明。獨善其身就是小乘,聲聞、緣覺,是在自己的修行中,那個煩惱無明去除的層次,就是為自己要斷生死,斷生死不要再來人間,受因緣果報牽引來人間,再深的佛法,無非也是這樣。所以,佛陀希望
我們知道了道理,就不要再結不好的緣,要清清楚楚結好緣,我們要在芸芸眾生中去體會煩惱無明的來源、道理,預防自己不要再犯了無明,由不得自己隨著外面境界牽引,讓我們好好地訓練,訓練得了自己。
所以,法,虛空法界的道理,由我們自己清楚瞭解,分段生死,我們會知道要如何來,法隨著我們的意識來人間,若能這樣就是為眾生來。佛陀,諸佛菩薩都是為眾生來,為一大事因緣來,為苦難眾生來,這是諸佛菩薩歷劫,長久的時間,無量數劫所修的福慧,一直經過了同樣是聲聞、緣覺,行菩薩六度行,這樣到最後身,這種分段生死。菩薩要進修,就是塵沙煩惱要如何去除?塵沙煩惱在哪裡?就是在芸芸眾生中。你若不入芸芸眾生中去,你怎有辦法斷塵沙無明惑呢?塵沙無明惑這樣磨過來,鍛鍊過來,這樣經過這種的菩薩行,入人群去增長慧命,這就是「思惟修
無漏證二乘無學果」。在這當中,二乘無學果才叫做最後身。這最後身之後,還有進步空間,那就是菩薩,完全清淨,不怕眾生污染,你污染不到他,所以常常一句話說,蓮池中的蓮花,蓮花是因蓮池中污泥,因在池中的污泥,所以讓蓮花盛開,污泥池是因蓮花盛開而美化。所以,芸芸眾生,五濁惡世,是因為菩薩來人間,承佛陀的教法這樣來教導眾生,來淨化人間,這就是我們要用心修行,去除煩惱,清淨定慧無漏,這必定要用長久的時間,要用我們很微細的智慧來思惟修,修無漏行,這一定在我們凡夫,想要修行,都不離開這些法。
經文:
「爾時大目犍連、須菩提、摩訶迦栴延等,皆悉悚慄,一心合掌,瞻仰尊顏,目不暫捨。」
所以,我們前面,佛陀為迦葉尊者授記,過了之後,接下來還有,其他的弟子還是盼望佛陀能點到他的名字來授記。這是前面說過的。佛陀已經要再為大目犍連授記,叫出了目犍連的名,還有須菩提,須菩提也在等待了,也在等待點出他的名字。須菩提之後,還有摩訶迦旃延,大家都很期待,聽到迦葉已經受記了,就是擔心、驚惶,到底會不會叫到我的名字?迦葉已經受記,後面有沒有我的名字?會擔心,擔心沒有我的份,所以「悚慄」,很驚惶、很擔心,就是心不安,所以「一心合掌」,一直在等待。記得貧窮子的譬喻,〈信解品〉是這四位在佛的面前,現在也是同樣,人群中,這四位已經在等待了。所以「一心合掌」,很期待,「瞻仰尊顏」,這就是表示很期待的表情,「目不暫捨」。
這是我們昨天說過的,已經解釋過摩訶目犍連。目犍連尊者與舍利弗是從小到大的好朋友,一起同師修行,同志願尋覓更有辦法的道理是他們理想的方向,同時尋
覓。舍利弗遇到馬勝比丘的引度,來歸投佛的座下。還是一樣,兩個還是很好的朋友,一個是智慧第一,一個是神通第一,智慧第一的舍利弗也是具備神通,但是佛陀就是肯定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連是神通第一。前面的文就是要表示舍利弗的智慧第一,也有神通,你看,兩人玩一場遊戲,好朋友,但是惹來了後面的人對目犍連的神通不如舍利弗(的傳言),舍利弗去向佛陀說:「不公平啊!我只是和他玩一場遊戲,我只是心急要趕快回來聽佛陀說法,目犍連沒有把握時間,才會比我晚到了。大家現在對目犍連的神通起了懷疑,請佛陀什麼時候能以方便法證明,目犍連還是神通第一。」
後來雖有人這樣議論,目犍連不在意,還很高興,高興「我的好朋友能智慧第一,人人尊重,再加上了神通第一,人人讚歎,很好啊!讚歎著舍利弗就如讚歎我一樣,很好啊!」但是舍利弗心不安。這種益友
就是這樣,這才是真正有益的朋友,互相成就,互相讚歎。所以佛陀就說起了,目犍連的過去生中有了這樣的因緣,這是我們昨天說過了。過去生中是一位捕魚的漁夫,所以一直到了這個捕魚的果報,到了他此生最後受外道教徒用石頭從山上推下去,目犍連就這樣被石頭壓得粉身碎骨了,這當然又是另一段故事,和這個捕魚的故事,過去生中這個業報,而在捕魚的那一生中遇到獨覺,所以他供養,他發願,將來有因緣,他能得到神通。這也是在那一生捕魚的時代,那一生中遇到辟支佛,緣覺成道,他供養,他發願,但是,這樣的供養,這樣的發願,到了最後身,就是佛出生人間,他也是在聲聞中聽佛說法,已經是最後身。過去生中捕魚的果報。
到了佛陀的晚年,目犍連已經知道,佛已經宣布了,就是講了《法華經》之後,就要入涅槃了,所以他和舍利弗二人就是不忍心在佛入滅的時刻,他向佛陀要求,
要在佛涅槃前,他們要先取滅度,佛陀也默許了。所以說,佛陀在涅槃這期間,舍利弗與目犍連已經提前入滅了,所以二人前後入滅。目犍連那時候向佛陀告假要出門時,舍利弗在目犍連出門後就向佛陀說:「佛陀不是知道目犍連此去就……」佛陀就說:「是啊,人生去來皆有因緣,這就是目犍連他的最後身,最後往生時還了這場捕魚,一個網撒出去是多少的生命?身體被打碎,這是償還,還了過去生不知多久多久以前所造的業。這樣長久的時間,還是同樣要受報,這就是最後身。」
*「須菩提」:
此云空生,初在母胎便知空寂;又云善現尊者,生時善相現故。
須菩提漢譯善吉,其生之日,家室皆空,父母驚異。相師占云,此是吉相,故名。
又譯善業,稟性慈善,不與物爭,及其出家,見空得道。兼修慈心,得無諍三昧,善護三業,故名。
接下來須菩提,須菩提也有須菩提的因緣。「須菩提」(華文)解釋的意思,叫做「空生」。因為他出生前,母親懷胎時,看到什麼事情就能體會「一切皆是空有」,懷孕時,母親對東西所看的見識,與還未懷孕以前都不同。所以,從懷孕開始,何況他出生時,他剛剛出生,忽然間家裡的庫藏無緣無故消失了,大家都很驚惶,小主人一出生,為何家裡的庫藏一切都消失了?所以就請相師來看這位剛出生的孩子。相師就說:「這是吉祥吉兆,一切人間事物的原理,就是這個孩童一來,他就能體會到世間一切的理。」所以這是一個吉祥,一個吉兆,知道他的母親懷胎所看的事物都能通徹,道理一切,事物一切,最後歸空,所以將他命名為「善現」。這個名字一出來,一切庫藏的東西又再物歸原位。
所以這是他出生時,傳說中所傳說,一時,東西空了,請相師了解他坐胎懷孕,
母親有這樣情形。所以因為這樣,他斷言這個孩子是一個吉祥,他來人間,出現在人間是吉祥的,是善現。所以後來須菩提,有人稱他「善現尊者」。因為他出生的時候,有這種家裡面的東西空了,將他取名後,所有的寶物又再回歸,善現。須菩提,也叫做「善吉」,是吉祥來生人間,「其生之日,家室皆空,父母驚異」,這就是剛才說過。「相師占云」,來占此相,「此是吉相」,名善吉。為他取這樣的名字,所以也是再翻譯的,就是「善業」。因為他出生後,從小到大,他的性情,「稟性慈善」,就是很仁慈,很善良。「不與物爭」,什麼東西都是退,都是讓,也不與人爭。不只是不與物爭,也不與人爭,不與事爭,就是很善良。所以「及其出家」,後來出家,那就是「見空得道」。所聽聞佛陀所說法,所以他瞭解一切的事物都是四大合成。事是煩惱,煩惱惹是非,這一切都是空寂,他道理很清楚。所以說「見空得道」。聽、看,所了解的,一切就是歸於空。
所以「兼修慈心」。他很慈悲,知道一切皆空,卻是慈悲,從小一直到修行,就是一直為別人設想,「得無諍三昧」。與人無爭,與事無爭,與世無爭,就是這麼寬闊的心。所以「善護三業」,身、口、意三業,他就是很堅守,保護自己這念心,所以是無漏。他能三業清淨,這就是修戒、定、慧,是清淨。這種的清淨心,在佛門中,是人人所尊敬。所以,修行之後,他又回到他的家鄉度他的父母。其實也是他的父母先信仰佛法,在家的時候受父母所信仰佛法,他深心體會,才去出家。所以說,須菩提會出家的環境很單純,出家之後,他能夠在這種慈心,無諍,心很開闊、很單純。
*「乞富不乞貧」
佛制比丘乞食是次第行乞,須菩提乞富不乞貧。比丘批評他看不起窮人,貪嘴好吃。
只因窮苦人家,都難以維生,如何還有餘
糧供養我等?富人施供一餐之食,無損其力。
不過,他修行之後,出家之後,佛制比丘乞食,但是他也是同樣照規矩乞食,不過須菩提他乞富不乞貧。他本來的生活就很富有,出家之後,依照佛制,他也是同樣去托缽,他托缽有一個原則,是乞富不乞貧。時間久來,不論是多遠,貧窮的家庭他都這樣跳過、跳過,就是再遠的地方,他也是去找富有的家庭去托缽。這樣經過一段時間,在僧團中又受到議論紛紛了,比丘批評他看不起貧窮人,他喜歡去富有家庭托缽,就是為了豐富的食物,所以他棄厭貧困人的食物,他就是喜歡有錢人、富有人很豐富豐盛的食物,大家就這樣批評他。
後來他就向大家解釋,他說:「我不是這樣,我只是想到貧窮困苦的人,自己的生活都很難過了,自己維生都困難了,我們
若去向他托缽,他還要再一分來供養我們,這種自己吃都不夠了,哪還有餘可以給我們,來供養我們呢?所以,如何還有餘糧供養我們?」若是富貴人的家庭,他的東西很豐富,我如果向他托缽,對他的食物無損;但是,對貧困人托缽,他要多一分來供養我們,他就少了一分的糧食維護他的家庭。他的道理是為人設想,不捨貧困人減少了一分,影響他們的生活;若是向富有的人托缽,富有的付出,沒有影響,不差這一碗飯。為了替貧窮人設想,所以他就是不忍心去貧困的家庭托缽,所以他乞富不乞貧。這些比丘團體,大家的議論,其中摩訶迦葉對須菩提乞富不乞貧,他就有成見,不只是其他比丘,連迦葉尊者他都覺得這樣不對。
*「乞貧富各持成見」
摩訶迦葉對須菩提說:我向貧者乞食,是為其種福田,免除其來生飢饉窮困之因。
富人福多,何必錦上添花?迦葉的話,無疑是對須菩提的批評。
須菩提聽後,很謙遜地說:乞富乞貧,都是為了利益眾生。
所以迦葉尊者他完全是相反,他是「乞貧不乞富」。摩訶迦葉他就這樣說,他說:「我是完全是向貧乞食,因為我乞貧不乞富。我的理由是,貧窮人過去,過去生中就是未造福,今生此世才會貧困。我希望這些貧困的人有機會種福田,有機會供養出家人,讓他造福,在來生,免除來生再有饑饉,不要來生沒得吃,希望貧困的因去除,讓他轉貧為富。」就是讓這些貧困的人種一念布施的種子,讓他將來也有福,有機會去除他這種貧窮饑饉的環境。所以,迦葉尊者,我們前面,過去有解釋過,他乞貧不乞富的原因,對貧婆所去乞來餿了的一碗稀飯,餿了,又不乾淨,迦葉尊者還是要向這位貧婆乞這碗粥。貧婆就說:「我這碗稀飯已經是餿了,已經是不乾淨了。」迦葉尊者還是不嫌棄,就說:「這也
是一分供養。」所以這位貧婆將這碗餿了的稀飯倒進迦葉的缽。迦葉尊者擔心這位貧婆不信任他,他在她的面前將這碗餿了,已經是污穢的這碗粥,在她面前喝下去。這位貧婆很高興,她覺得:「我就是無法能供養,今天尊者是真心來受我供養,我虔誠地感恩。」貧婆施粥那段故事,貧婆過世後,就生在天堂,這個故事我們還記得。
所以說來,迦葉尊者他的乞食與須菩提的乞食,兩人剛好相反。僧團在議論批評須菩提,迦葉尊者也這樣說:「我的乞食,完全是為貧困的人,讓貧困的人種一分福因,能去除他來生的貧困的因。」理由是因為富有的人本來福就很大,何必再錦上添花呢?這輩子的富有,是他過去生中有造福,既然過去生造福,有福了,何必再為他錦上添花呢?所以迦葉尊者不向富有者乞食,他專門乞貧。所以這段話,意思應該也是在批評,批評須菩提,不是為了什麼,就是為了得到豐富美味,向有錢人
去乞食,這是迦葉,也是帶著那一分大老兄(長者)的教訓。因為大家在批評,他就說出他是乞貧不乞富的理由,所以對須菩提也是有批評的含義存在。須菩提聽大家對他的批評,卻是很謙遜,說:「乞富、乞貧都是為了利益眾生。」就比較緩和,迦葉他是用批評的方式,但是須菩提他接受:「我受教,乞富、乞貧都是一樣利益眾生。」
*佛陀對兩人都不贊成,曾訶斥貧富兩極不均中道,都不合乞食法。
真正乞食法,是不擇貧富,不分穢淨,嚴肅威儀,次第行乞。
須菩提持受佛教,隨順糾正了乞富不乞貧的做法。
迦葉著重苦行,依然故我,佛陀也不免強他。
兩人,一個是乞富,一個是乞貧,這兩人的方式佛陀都不贊成,兩人都不對,沒
有哪一個人對。所以佛陀有訶斥,訶斥就是向他們說:「你們兩個都不對,因為貧與富,你們兩人都是極端,不是在中道。」其實我們要隨緣,學法,學法的托缽,應該是隨緣,我今天走出去在哪個地方,開始的第一間,不論是有錢,沒錢,我見到人家,分到這個地方,第一間,我去托缽,他若是沒因緣,我也是空缽到第二戶。第二戶若貧困,給我的量不夠,一點點而已,我能再第二間、第三戶,不斷到第七戶。我今天的因緣就是這樣,有的人沒有給我,有的人給我很少,不夠,我還能再第二、三,到第七戶,我今天的因緣就是這麼少,今天的福就是薄。我就是這樣,就不走過第八間。這就是佛制的托缽。
我若是托缽一戶,就夠了,我托一戶就可以了。這是佛制的沿門托缽,不論你是貧或富,我們的「應量器」,出家人的這個缽叫做「應量器」,第一戶,若不夠,我們還能再去第二戶,再不夠,能去第三戶,
能到七戶為止。這個量,我們今天這個缽食是應我們身體的營養吸收,就是我們剛好能吃飽的程度,這是佛制乞食。佛陀對這兩位都是很有修行的弟子,兩人乞富、乞貧,這種是兩極端,都不是中道行,所以都不合乞食法。但是乞食就是,真正的乞食是不擇貧富,不分污淨,沒有穢淨。就如迦葉說污穢的東西,餿了的東西,他也吞進去,污穢的東西,他也吞食。但是,清淨的東西,也很好啊!所以富有的人都是供養很清淨豐盛的美味,所以不應該分貧富,不分穢淨。
所以,我們出家人總是要很嚴肅威儀,次第行乞。「次第」就是第一間、第二間,照次序去行乞。所以須菩提就是持受佛教,隨順糾正,自然的他乞富不乞貧這個做法,他已經開始隨順佛教,也乞富,也乞貧,他改過來了,他完全糾正過來。佛陀這樣的教育,他這樣就糾正過來了。但是,迦葉著重苦行,所以依然故我。須菩提是改
正過來,但是迦葉他就說:「我要修苦行,所以我面對就是苦難眾生。」佛陀就是對這點,就是迦葉頑固的缺點,隨他去吧,就是這樣也無奈,雖然他這樣是不對,不過改不過來,所以隨他去。
佛陀在世,教育弟子,也有這樣的兩極端,也有的是跟他說了,他就糾正過來。有的是跟他說了,「我就是要這樣」,要這樣,也是隨他去。總而言之,學佛,我們就是要很清淨,真正要重視因緣果報觀,在僧團中不是沒有是非,同樣的,他是如何修行,就有人如何的批評。同樣的,在佛的時代,小事,消息也傳得很快。看,舍利弗和目犍連玩個遊戲,先到及後到的得失,他們兩個人是很自在的好朋友,外人卻在那裡議論紛紛。你們想,過去的時代,佛陀的僧團就有這樣的情形,社會就有這樣了,何況是我們現在呢?所以我們修行總是,法,一切皆歸於空,要如何讓真如本性能時時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這才是我們修行的方向。所以大家要時時多用心啊!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分享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