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23晨起薰法香如是我聞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所止在本處解脫生死,
雖慕大猶未定作菩薩,
是居白淨地坐無為坑,
但念空無相無作而已。
這就是在描述過去佛陀與這些大弟子聲聞、緣覺,大家已經隨佛修行,瞭解苦諦,瞭解十二因緣法,瞭解人生生死輪迴是苦,這些道理都瞭解了。所以「所止在本處」,瞭解這些法,但就是一直守護在小乘,獨善其身,只求自己解脫生死。雖也他也是很羨慕大乘法,不過那時候只是知道,人群污濁,擔心自己若入人群中攀緣,恐怕會受眾生所污染、所污著,所以他們不敢入人群,不敢發大乘心,還是守在自己本來的位置,只是擔心再攀緣,這樣獨善其身。雖然心,聽到佛陀讚歎大乘,聽到佛陀鼓勵發大心的人行菩薩道,菩薩能夠利益眾生,芸芸眾生因為菩薩而得救,他們也是很羨慕,但是心還是有猶豫,所以遲遲不敢走出去,不敢發大心、立大願。所以「未定作菩薩」,自己的心,還不能做決定,儘管佛陀的鼓勵,卻是還不敢很下決定。對自己的信心還未具足,只是自己單獨能解脫。
所以「是居白淨地坐無為坑」。表示這些大弟子全都煩惱去除了,在白淨地就是沒染著,沒有煩惱。出家的生活這麼簡單,就是每天出去沿門托缽,回來,只要這一天吃得飽,營養足夠,就專心聽佛說法,然後觀境界、靜思惟,所以生活單純,心就無染著。感覺這樣的環境就能斷除生死,所以心一直都守在這樣白淨地,很清淨,心地一片的清淨。「坐無為坑」。就是在道理上,無為法就是道理。佛陀為他們說法,他們從佛陀所說法中得法喜,沐浴在法流,這種法就叫做無為法,瞭解自然道理,這是他們的生活。「但念空無相」,空,一切皆空,無為的道理想開了,般若,佛陀說《般若經》的時候,就是一切皆空,從「有」的東西,從有的人、事、物,經過了佛陀的解釋,就化整為零,一個整體的東西,佛陀從物理、生理解釋,一直剝開,一層一層分析,分析剽底,物歸於理,物是看得到的,但道理就看不到了,這是運用智慧,來解釋每一項物體所含藏的理,就是它的因,這要集種種緣,才能夠成就物。一顆粒種子隔離了緣,這顆種子永遠都是種子。
看看中部大甲一帶,那地方有很多種的樹,四季開花結籽,有一群的菩薩知道師父覺得,這些種子落地可惜了,是不是能將這些種子拿來,也能將它裝飾起來,他們就很認真去撿,各種的樹,所收集來的都有不同的種子。妙哉啊!每一棵樹的種子,各有它的形狀,大自然的種子,各種紋路都有,都有它種子的形狀,都有它種子的紋路,都有它種子……。大的大到這樣大,這麼大的種子,它有共同的紋路與圖案,就好像這顆種子裡有很多的圖形。而小的,小到如毫芒這樣小,大的,大到這樣的大,能拿來做雕刻。他們所收集來的,一顆種子已將它隔離所有的緣,因為它沒有土,離開土,離開水,也離開了空氣等,這些缺一不可,所以種子永遠都是種子,在手中的種子,不可能無中生有,長成一棵樹來。這必定要落於土,有大自然的土壤、大自然的水分、大自然的空氣、大自然的陽光,它才能會合起來,就是各種樹種,隨著種子來成長,不會變形,就是什麼的種子,就長成為什麼樣的樹,這是定律,這是道理。
道理拿開,無形。看到那顆種子,就不是看到樹,而看到樹也要等待時機,它開花結果才能再成為種子,開花結果,在等的時間,季節也是在無形中形成。這個無形,卻有它天地的定律,這都是道理。所以說來,佛陀運用他智慧,談天文,說地理,談人事,談人說事,來說出了人生的苦、集、滅、道,苦集滅道引起了十二因緣的法等等。教導我們要如何回歸我們的真如本性,就說「三十七助道品」。我們要如何精進,要如何看清人間,要如何看清我們的身體,「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除了「四諦法」,還有「四念處」,然後你要行「四正勤」,還要得「四如意足」,五根、五力等等,這樣來為我們解釋七菩提分、八正道分。「三十七助道品」齊全,幫助我們在四諦、十二因緣中,幫助我們修行更透徹清楚的方向。然後讓我們更加瞭解,要將這無明去除,道理清楚,那就要發大心、立大願,入人群中去。這是佛陀每一天向著弟子所說的法。
一切的法,人、事、物,你計較什麼呢?念空無常,無相。雖然知道苦、集、滅、
道,入人群中,人的煩惱無明,這是步步陷阱。所以會怕,我們若在陷阱中墮落,失去了原來修行的初心,就要再帶業而來。人與人之間若有彼此牽連,這個因、緣再成就,就又由不得自己,又再生死中輪迴,所以他們害怕啊。聲聞、緣覺,所以他會常都是在「白淨地坐無為坑」。因為,大家既然修行,他們就是要解脫生死,所以才會「止在本處」,就是在聞、緣覺,在阿羅漢、辟支佛,這樣的果位。儘管心羨慕佛陀向大菩薩發大心的讚歎,也羨慕菩薩在人群中為人群付出;但是自己的心會害怕,害怕再由不得自己再來人生,在生死輪迴中,所以他寧可「居白淨地坐無為坑」,就是沐浴在法流中。「但念空無相無作而已」。只是停止在這個地方,僅管佛陀所說很多菩薩道,救世,救苦眾生,知道羨慕,但是發不出這樣的心來。佛陀在《法華經》靈山會上,開始要大家轉小為大了,不斷讚歎,讚歎佛的境界,智慧之遼闊。人人開始知道自己停止在這地方,原來還有這樣大的空間,還有這麼大的智慧法海,還有很多,佛法的寶藏是在人群中才有辦法透徹。大家開始瞭解了,就紛紛發心了。
經文:「爾時大目犍連、須菩提、摩訶迦旃延等,皆悉悚慄,一心合掌,瞻仰尊顏,目不暫捨」
佛陀在<授記品>中,已經叫出了幾個人的名字,這四位大弟子在聞法法會中,既然這樣站起來了,在佛的面前表達了他們的心意,體會了佛法,瞭解佛法寶藏其實人人本具。佛陀歡喜了,知道他們已經發大心。這是師徒的心相契合,所以在<授記品>開始叫喚大目犍連、須菩提、摩訶迦旃延等這四位弟子,因為前面迦葉已受記了,後面還有三位。前面,迦葉所受記,我們都還記得佛名是光明如來,國土清淨,那個光德國土,那裡的人民都是發大乘菩薩心,都是智慧者,都擁護佛法,這是一個很了不起清淨的國土。大家聽到了,佛陀向迦葉尊者授這樣大,不可思議,未來將成佛,雖然時間長,但是有希望,只要有一時間的約定,自己就很肯定,未來絕對能成佛,時間雖長,但自己也會安心。但是後面這三位,他們就開始擔心了,佛陀已經向迦葉尊者授了這樣的記,我們大家呢?那時候,聽到迦葉尊長被授記,越是緊張起來,所以「悚慄」,「一心合掌」,也是一個期待,期待我也能被受記。又是歡喜,又是不安,不過大家還是「一心合掌,瞻仰尊容,目不暫捨」。
果然,這三位弟子,我們都瞭解他們的過程。目犍連,若說到目犍連,大家腦海中浮現了目犍連與舍利弗,是這麼互相尊敬的道友。若是說到須菩提,須菩提他是這樣地清淨,「解空第一」須菩提,他就是募富不募貧,但是與迦葉二位來比較,迦葉尊者是募貧不募富,二個人就是不同。但是佛陀認為二人應該要調整,就要守於中道,走中道,就是隨緣,托缽的規矩就是隨緣。我們走到哪個家庭,接近了,時間到了,我們就是向他托缽,不分貧或富。須菩提能接受佛陀的教育,因為他將道理看清楚,他很慈悲,心很開闊,他能接受佛陀的教育,所以他能這樣改過來,隨緣。迦葉尊者就比較執著了,他就是認為:修苦行本來就要接近貧困,所以他就是永遠這樣。我們就知道佛陀的無奈,各個弟子都有各個弟子的習氣,既然沒有太離譜,要守在苦行,要接近貧困的人,要讓貧窮的人有因緣造福田,也不是壞事。雖然勸他行中道,但是他的執著,佛陀就隨他去。
*「摩訶迦旃延議論第一」:他解脫了愛欲的束縛,沒有煩惱,沒有不平等的觀念。
而迦旃延,他就真的是一位很有智慧,也有很好的因緣,舅舅是阿私陀仙,受到很好的教育,對道理本來就很清楚,阿私陀仙要往生之前,交代:將來你一定要去親近悉達多太子,他修行成正覺,是一位天地無雙,沒有第二個,是一位大覺者,你應該要去親近他,這都是好因緣,親近了佛,他聽佛的法,還有舅舅過去培養他的慧根,再接受佛陀的教育,所以在佛的弟子中是「論議第一」。對論議,佛陀的說法,他的瞭解,在外面將佛陀的教法傳揚,去弘法,他與大家說的法就是隨機。佛陀的教育,他同樣接受,將佛陀教育的方法也傳入人群去。所以他解脫,自己自我解脫,然後愛欲的束縛,他也完全去除了,沒有受愛欲將他束縛住,所以沒煩惱,心沒煩惱,所以佛陀常派他去說法,所以他能面對著人,或者是大眾,或者是少數人,他全都能解除別人的煩惱。自己的煩惱去除了,去除煩惱的方法,如何來?他自己所瞭解的,要如何解除,他很清楚,所以他能面對各種,尤其是婆羅門,婆羅門所問難,他都能一一為他解答。
*如一婆羅門修道者問:婆羅門與婆羅門相爭,剎帝利與剎帝利相爭,是為了什麼?
迦旃延答:為了貪欲。
有一次,有一位婆羅門修道者很好奇,就來問迦旃延,他說:「人與人之間都有互相的對立,修道,有的婆羅門會互相相爭,同樣屬婆羅門,同樣在修行,但是婆羅門與婆羅門互相相爭,道理無法互相契合,這要怎麼辦呢?剎帝利與剎帝利之間相爭」,剎帝利就是國王、大臣等等,「這種種族,他們也是互相相爭,地位那麼高了,還互相爭鬥;婆羅門,道理大家都通達了,為什麼他們還要互相相爭?這到底是為什麼呢?」迦旃延很簡單的回答,就是「為了貪欲。婆羅門與剎帝利這兩類在相爭,都是為名和為利,為了執著,這樣才會互相相爭。」
*比丘與比丘相爭,又是為了什麼? 迦旃延答:是我見和法執。
這位婆羅門就又問了:「聽說比丘與比丘也有互相相爭,這又是為了什麼呢?比丘不是在僧團接受佛陀同樣的教育。婆羅門都有各種教育,所以道理不能契合在相爭,但是比丘僧團聽說也有這樣互相意見不合,同樣有這樣在相爭,這又是為什麼呢?」迦旃延所回答的,「是我見與法執。各人都有各人的我見,每個人都還有我,我的見解、我的煩惱還未去除,所以佛陀所說的法,我認為是這樣,他認為是那樣。」我們以迦旃延這樣的回答,我們來想,光說舍利弗、目犍連這兩位好朋友,沒有法的相爭,也沒有意見的相爭,但其他的人就會議論了,「目犍連的神通輸給了舍利弗。」從僧團傳到外面去,外面的人再傳下去。「目犍連不是神通第一,其實是舍利弗。」但舍利弗他有這分有情,覺得不公平,拜託佛陀來解除大家的疑問。
當然,這兩人的友誼,並沒有互爭,但外面的傳言卻從僧團傳到外面去。這就是煩惱還未除。迦葉尊者與須菩提,一個是向富人托缽,因為體念到貧困的人,自己的生活就苦了,所以他不向貧民托缽;但是另一個,迦葉尊者認為貧人過去就是沒有造福,這時候要他布施,就是讓他種一個福因。所以,各人不同的方向,這也有爭端。迦葉尊者還批評,就說須菩提對貧民不慈悲、不平等,也同樣有爭端。佛陀當調解人,一個人是接受改過,一個人就依然故我。所以,在僧團裡同樣有(我見與法執)。所以婆羅門他舉出了僧團,比丘與比丘相爭,這要如何分析?迦旃延分析得很好,是「我見」,因為人人還有煩惱未盡,所以有我見、人見,你的觀念、我的觀念,還有分別。法,我聽的,我的感受,你聽,你的感受,所以難免有爭端。
*什麼人能離開貪欲、我見和法執?迦旃延答:那就是我的老師釋迦牟尼佛。
婆羅門修道者聽了迦旃延的話,很快地皈依了佛陀。
這婆羅門就又問了:「誰能夠離開這種貪欲、我見與法執?誰能離開?清淨,沒有欲念,沒有我見,也沒有法執,能將法很圓融,誰做得到?」迦旃延回答:「那就是我的師父,釋迦牟尼佛,他有辦法去除了一切欲念,去除了我法二執,佛陀的心已經超越天地宇宙萬物,沒有一項道理,佛不清楚。佛陀的大覺悟,人、事、物理都圓融。這是我的師父,釋迦牟尼佛,他做得到。」從迦旃延的口才,了解佛陀、體會道理,向這位婆羅門教徒這樣說法,婆羅門他接受,他知道迦旃延所說的法句句是真實,所以他對釋迦牟尼佛打從內心的尊重,就這樣,迦旃延把他度進來,帶到佛的面前,看到佛陀,婆羅門打從內心的恭敬,就這樣皈依佛,受持佛法。所以,迦旃延是論議第一,他所說的法真的是人人很佩服,不論是比丘團裡人人都是佩服他,佛陀讚歎他,其他的外道教徒看到迦旃延,也打從內心的尊重。所以他論議第一,他所說的法,人人接受。
經文簡釋:「皆悉悚慄」;三人弟子,見大迦葉得授道記而身不預,所以未安,驚悚戰慄。
*「悚慄」:驚懼不安之貌,摹三聖希記之狀,意謂我等同陳窮子一喻,何故授彼記而未及於我,故皆悚慄不安。
接下來就要說這三位,他們各有因緣,各有優點,都是佛座下弟子中的上座弟子,佛陀開始當然要向這三位各別授記。這三位還未聽到他們的名字,「皆悉悚慄」,開始大家會不安,心不安。所以三位弟子,大迦葉已經「得授道記」了,佛陀已經向他證明,未來能見三百萬億佛,能在奉覲三百萬億佛的過程中,恭敬、奉侍、受法,無數劫時間過後,將來成佛等等,這種「得授道記」。但是自己還沒有,自己還不知道,是不是佛陀會指我的名字,來為我授記?因為這樣,心未安。所以會擔心,擔心這個機會若失去了,可能我就沒有成佛的機會了,這是自己的擔心,有這種驚惶、不安的意思。「摹三聖希記之狀」,這就是很羨慕,別人都可以受記,我不能嗎?我應該是能與他一樣,接受到佛陀為我授記。「三聖」就是這三位,這三位已經有希望,心有希望。這三位在佛陀的弟子中,他們也是很早修行,是佛陀早年的弟子,長年累月都在佛身邊,所以所有的煩惱去除了,無明、惑都去除了,斷種種煩惱。如凡夫有四種煩惱,生、老、病、死,這種煩惱,他去除了;愛別離、怨憎會,這種他也去除了。這些煩惱去除,心清淨,堪稱為聖,賢聖位,所以已經是聲聞,一直到了得四果羅漢了,堪稱小乘聖人,煩惱無明去除了。
所以,他們也很期待,開始發大心了,他們也是有這樣的希望,所以「希記之狀」。這種不安,就是擔心沒有份,就是擔心,擔心授記到我這裡,我是有份還是沒份?
雖然他們已經去除無明,但是還有這樣的希望。過去我不希望修菩薩道,現在我為了要成佛,我也願意入人群中行菩薩道。這個心,「四弘誓願」、「四無量心」也開始起了,願意行六度行,就已經開始有這樣的心了,所以這是一個希望。「意謂我等同陳窮子一喻」。這三位與迦葉尊者共為四位,一起來佛的面前,共同來舉出了貧窮子的心態,四人同感,也同時表達。「何故授彼記而未及於我」呢?為何先從迦葉,怎麼還未輪到我?當然心就也會擔心。因為佛陀叫迦葉,又說了一堆迦葉未來未來成佛等等的境界,所以他們在等,自己在等的都覺得時間很長了,聽到別人已經得到了,未來是這樣這樣,但是覺得:那我呢?這種的心態,在聖人也有這樣的心態。他已經受記,我怎麼還沒有?「故皆悚慄不安」。
經文簡釋:
「一心合掌,瞻仰尊顏,目不暫捨」;齊一
其心,合十指掌。瞻視敬仰,世尊顏容。正意求佛,目睛不瞬。
所以,「一心合掌,瞻仰尊顏,目不暫捨」。就是因為這樣,這三位就這樣很虔誠用心合掌,在這個地方,共同一心,各人都有各人的期待。瞻視,瞻視就是抬頭看,因為佛陀坐得較高,他們雖然都在佛的面前,但是就要抬頭,要用很虔誠的眼光來注視著佛陀,這叫做瞻視。這是表示恭敬、敬仰,很恭敬的心。世尊的容顏很慈祥,看到弟子這樣的期待,看到他們的祈求,佛陀心裡也有數,說過了迦業尊者未來成佛的形態、過程,當然後面會再繼續,所以這只是在描述著未來這三位,要如何能得到他們的國土,未來的國土到底是什麼樣子?人生的苦難真的是很多,所以人人對生死實在是很厭倦。但是現在知道,人群的苦難,必定需要聖人在人間,才能解開苦難。大家已經體會到,佛陀來人間傳法,是盼望人人要發大心,入人群去,去解脫人人的苦。
就如迦旃延,因為他有口才,譬如說有一次他在人間,同樣還是在一個小國家裡,他遇到一位國王,這個國王叫做文茶王。這位文茶王,他雖然很愛民,但他的愛完全集中在王妃身上,二人的情,寸步不離,情很深。忽然間,他的愛妃就是忽然間,不知道得什麼病,來不及搶救就往生了。就這樣,這位文茶王開始悶悶不樂,茶水不思,國事不理。他一直不想要埋葬這位王妃,也不想要火化她,就是要保持著這個身體。但是,人死了,身體會腐爛,怎麼辦?他用麻油浸泡起來,盼望有一天她能睜開眼睛看他。每天都在那裡呼喚,叫天、叫地,叫他的王妃:「妳將眼睛睜開看我。」他的大臣很擔心,國王每天都在王妃身邊,不喝、不吃、不睡,國事不理,這樣這個國家要怎麼辦呢?
趕快找迦旃延,大臣趕緊將迦旃延請來王宮裡。迦旃延知道這個消息,他也有意(度化),將要入皇宮之前,就在一棵樹上折一根樹枝,樹枝有樹葉,帶著這樹枝、樹葉進到皇宮。見到國王,國王看到迦旃延,「尊者啊!您終於來了!來,您趕快救我的王妃。」迦旃延走近國王身邊,站在王妃床前,就向著國王說:「國王,您先回答我這個問題。」將手中的樹枝拿起來,「您看,我手中這根樹枝,是從一棵很茂盛的樹折下來的,我這樹枝,它再過幾天後,樹枝和樹葉會變怎麼樣呢?」回答的是:「枝會乾枯,葉子也會枯黃了,會脫落樹枝。」迦旃延就說:「那這樣,這根樹枝能再回去那棵樹嗎?」「不可能啊!樹枝既然被你折下來了,也已經乾枯,葉子也掉了,哪有可能樹枝再接回樹木,葉子會再綠,能再復生枝葉呢?這是不可能。」迦旃延尊者就說:「是啊!國王,王妃她就如這根樹枝,永遠也不會再睜開眼睛看你了,永遠都不會再回答你。」但是國王說:「我愛的,總是我這輩子唯一生命所愛的,就是我的王妃。」
迦旃延就說:「王妃既然不會回來,你應該將這個愛擴大,愛你的國家,愛你的人民,你將你的國家、你的人民好好疼惜。國家能保持讓人民人人過著幸福的日子,用虔誠的心,風調雨順;用愛來教育你的人民,你的國民人人快樂,都能過著很美的生活。其實那個真心的美,向著國王,讓更多人愛你,比只有一個王妃愛你更重要,因為你的心愛很多人,人人的心也愛你一個人,全國的人都來仰慕你,你想,這個愛是不是很快樂、很歡喜呢?」這樣說完了,國王心開意解,「尊者您是什麼法能讓您看得這麼透徹呢?」迦旃延就跟他說:「我的佛陀,釋迦牟尼佛教給我的,生死,人間的道理。」這位國王就說:「如果這樣,那我也應該皈依佛,同樣我也能得到這樣的道理,與尊者您一樣看得開,我願意為佛的弟子。」迦旃延也接引他,向佛皈依了。
這就是迦旃延尊者,他有這樣「論議第一」,卻是這時候他也很期待佛為他授記。總而言之,愛的力量很大,能使一個人墮落,愛的力量也能愛普遍國家,這就是叫做佛法,佛法要如何打開人心,要如何去除煩惱。獨善其身,只有一個人解脫,兼利他人,能普利天下,這就是我們要追求的真理,所以我們人人時時要多用心。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分享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