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06晨起薰法香如是我聞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過現未來:明自他宿世事,
知自他身:明來世生死相,
漏盡煩惱:明斷見惑無明,
八解脫:行入無邊虛空定。
這是一心理的境界,我們修行,心理,到底我們的心理,無明有沒有去除?我們若是有去除煩惱,我們的思考會很清淨,這是我們平時要思惟修,進入了靜寂清澄的境界,這是我們要好好用功。「三明六通道品發」(《無量義經.德行品》)。過去我們已經說了「三明」,三明,「宿命明」,宿命明就是我們知道過去。我們知過去造什麼因、結什麼緣,我們來生此世,我們所得到的果、報,歷歷分明,很清楚,這叫做明,是「宿命明」。明白了自己的過去,更加明白他人,我們與他之間,今生此世,大家在一起相處是歡喜,是互相嫉妒、彼此對立,或者是感恩啊!善知識或逆增上緣,我們都很清楚,這是過去生,我們全部都清。他的因緣今生這樣的果報,這是宿命明。我們的生命中,過去、現在,所以這自他世俗事,我們都很清楚,要能清楚過去與現在,我們心若沒有很清明,我們昨天說的事情說不定就忘記了,怎哪有可能還記得前世的事情呢?當世的前世,我們更是不清楚了。所以我們的心要時時去除煩惱、無明,減一分的無明,就增加一分的清楚。
再來就是說「知自他身,明來世生死相」,這就是「天眼明」。我們現在,今生此世,我們要如何修行?過去既然就是這樣的無明,造成了我們今生此世種種的煩惱果報,現在我就要好好修,修得我們來生世,所以「明來世生死相」。我知道這輩子要好好修行,過去的,我們要放下過去了,我們不要再惹來來生世的糾纏,知道「欲知今世果,前生作者是」,過去生的造作,所以我們今生有這樣的果。若要知道如何來生,今生所造作的,就是來生的果,這我們若都清楚,來世的生死相,我們要依報、正報在哪裡呢?要出生在什麼樣的國家?他的生態是好的、富有的國家?或者是不好的、貧窮困難的國家?是很多善知識共聚的地方?或者是充滿了無明、煩惱覆蔽的眷屬?到底未來我們是如何?唯有要有這種天眼通,我們才能明白來世生死的國土、眷屬、時代、社會、人群的形象。所以我們要修行,法要好好用心,貫耳,法要從耳根入,入得牢牢住在我們的心,很堅定、很牢固,注入我們的心地來,我們才能瞭解過去的宿命,我們才能瞭解未來的生死。所以,宿命通、天眼通,都在我們靜思惟中,心要靜,要思惟修。每天的生活,舉止動作、待人接物等等,時時都要提高警覺,一點點錯誤的態度都不可以。
你們還記得佛陀說一個貧婆的故事嗎?那位貧婆,佛陀要度她,如何都度不來,因為她如果看到佛,遠遠地就不想要看,就這樣離開了。佛陀也不捨這位貧婆,但是他知道,他度這貧婆度不到,這是過去生有這樣的因緣,所以,她的緣應該是阿難去度的。貧婆遠遠看到阿難,貧婆就起歡喜心了,很恭敬,趧緊來接近,接近阿難,她很喜愛聽阿難為她說法。阿難將佛陀所說法,說:「這是佛陀說的,妳為何不見佛?」「我不知道,我只是很喜歡聽你說的話。」阿難就說:「我說的,這是佛陀向我說的。」「但是佛陀說的,我聽了就是不歡喜,我就是喜歡聽你說的。」阿難說服了貧婆,就將貧婆帶來見佛,佛陀開始說過去的因果。
兩位比丘,一人走前面,一人走後面,前面的比丘遇到一女人在哭,「妳為什麼哭呢?」這樣問那個女人。這個女人見到比丘很恭敬,就說:「我怎會命這樣不好,生生往生,我含苦辛勞養育孩子,家庭貧困,用心撫養我的孩子長大,但是忽然間我的孩子又死了,我苦啊!」這位出家人就說:「生死有命,本來就是這樣,不用哭,哭什麼呢?」就向前走了。後面這位比丘來到這女人面前,很柔軟地跟她說:「妳為何在哭呢?」這個女人就同樣的話重覆說,這位比丘聽了,說:「真的感到悲苦啊!能體會你的心。」一條手帕拿來,「來,妳將臉擦乾淨,停止妳的眼淚,人生本來就是這樣,自然法則,因緣就是如此,不要哭了,好好保重自己。」這樣就再向前走了。這位婦女,女人想:後面這位比丘這樣的溫柔,拿手帕給我擦,還給我安慰,將來我願意跟這位出家人修行。
佛陀說到這理就說:「唉,前面那位出家人,很慚愧就是我。後面那位出家人,那就是現在的阿難。阿難的柔軟心,過去生中與這位貧婆結了這分緣。那時候,走前面的比丘用理智,知道這是自然的法則,自然的法則既然是這樣,何必哭呢?少了那一分同理心。阿難就能對她說,妳的悲苦我瞭解了。但是前面那比丘,因緣就是如此,哭什麼呢?」這樣就過去了,就是缺了那一分柔軟,缺了那一分同理心。大悲,缺這分心。所以,我們在修行,這也是佛陀教育我們的一段譬喻故事,也是他生活中,在人、事、物間的過程,也是在生活中。這一生的貧婆,見佛不起歡喜心,看見阿難,她就願意跟他走、聽他的話。這就是對我們的教育,我們對任何一個人,態度都要柔和,對人說話要有同理心,這樣在人群中才能化善緣,我們讓他看見,他歡喜,我們看見他,我們也能付出柔軟的心。
就如在尼泊爾,現在的一群人,二天前在帳篷區中,除了義診以外,還發放,在那裡辦一場祈福會,大家共同來祈福,甚至為他們行孝、行善的道理,在祈福會上,本來說要用水來為他們洗腳,但是那裡的風沙很大,又缺水,他們就靈機一動,用溼紙巾,叫年輕年要去疼愛那些老人,沒水可洗腳,你們用溼紙巾去將他們的臉擦一擦,風吹沙很大,頭臉將他擦得乾乾淨淨,這不就是用法在那個地方教育嗎?教育年輕人。
若是現在非洲,莫三比克每個月的發放,他們就每個月舉行洗腳,年輕人為老人洗腳,孩子為父母洗腳,這是在莫三比克。現在他們每個月在發放,那次序就安排的很整齊,先帶動念佛、繞佛,然後就很整齊,長者,就是說年紀大的人,父親、母親坐下來,有孩子的,年輕人就去為他的父母洗腳;沒有孩子的,同樣也有一群年輕人,去為那些沒有孩子的老人洗腳,這就是在非洲開始提倡。非洲因親子關係較疏遠,不知道什麼叫做孝,不知道什麼樣叫做愛,所以他們在那地方,愛的付出,同時讓他們表現出敬老尊賢,孝順父母要身體力行多行善。這是在非洲,我們用這樣的法,在那地方帶動,這是每個月。每次看他們傳回來的訊息,不論是錄影或是照片,看到那個畫面,打從內心的感動,這就是在那裡播善種子,菩薩在那地方,從一人來帶動這麼多人,開頭從南非,幾位語言能通的人過去,現在慢慢就傳給本土的人,土本的人,一粒一粒種子浮現了,由岱霖來領導他們,就變成每個月例行的規則。
我們現在看到尼泊爾,在災區中,佛陀的故鄉,台灣一群學佛的弟子將法帶回去佛陀的故鄉,佛陀故鄉受災難,八方菩薩凝聚在那地方,現在有八個國家地區的慈濟人在那個地方,共同一心,他們用種種的方法,現場缺什麼,就用什麼來代替,缺水,他們就用溼紙巾來代替洗腳變成了擦臉,看到那畫面也是很溫馨。所以說,我們今生此世,人與人之間要如何與人互動呢?你用你溫柔的態度,這個人跟你有關係、沒關係,都不要緊,「無緣大慈」,我們看到人,就要給人歡喜心,一個微笑也是布施,一句柔軟的話也是愛語布施,這種愛不斷累積在人群中,這就是結善緣。所以,我們不論是過去生何種的因緣,今生何種的環境,我們全都要好好累積,累積善緣。我們要時時提高警覺,要如何去除煩惱、無明,這是我們佛法要落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無明煩惱要漏盡,我們要將它漏盡,那些煩惱都要漏盡,煩惱若去除,法才能牢固。所以漏盡就是煩惱都去除了,佛法清心在我們心中,這戒、定、慧,「三明六通道品發」,這必定要漏盡煩惱。所有的煩惱都將它去除,去除了煩惱,法才能入心來。
這樣才能「明斷見惑無明」。我們才能很清楚,煩惱離開了,我們這個心,我們的智慧才能開朗,斷除見思惑。我們的見解、我們的思考、我們的無明不會再來迷惑我們的心,這我們要一一斷除,漏盡煩惱了,才有辦法斷除了見,見濁,煩惱濁、無明濁,我們才能完全去除。能這樣,我們才能慢慢「三明六通」,進入了解脫,「住八解脫,行入無邊虛空定」,我們才能慢慢通達「六通三明」,才能「住八解脫」,後面再向大家大概解釋。前面的經文,
經文:「佛於其中,度無量眾。其佛法中,多諸菩薩,皆悉利根,轉不退輪。彼國常以菩薩莊嚴。」
還記得須菩提成佛,佛號叫「名相」,劫名叫做「有寶」,國名叫做「寶生」。「其土平正」,那國土非常平正,在那地方,「玻璃為地」,那國土很美。所以那國土不只是美,還有所度的眾生很多,佛法在那地方很昌盛,甚至很多大根機的菩薩,他們一聽,一聞,十解、百解、千悟都有,根機很利。所以聽法者就是傳法者,也是說法者,這就是那個國土所度的眾生,大家能接受佛法,也有很多的聲聞。下面一段文說
經文:「諸聲聞眾,不可稱數,皆得三明,具六神通,住八解脫,有大威德。」
經文簡釋:
「諸聲聞眾,不可稱數,皆得三明,具六神通」;其數亦多。
*「三明六神通」:聲聞果也。
*「三明」:在佛曰三達。在羅漢曰三明。因智之知法,顯了謂之明,又曰智明,證智之境而顯了分明也。
*「六通」:三乘聖者所得之神通。
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亦稱六神通。
其數亦多,聲聞很多、很多,這些聲聞聽法之後,皆在三明,還具足六神通,其數很多,三明六通就是聲聞所證得的果。修行,雖然他是聲聞,他聽法入心了,已經去除了煩惱,全都去除了,得到三明,也得了六通,這就是聲聞修行的結果。聽佛所說的過程,修行的因,得來的果就是三明六通。這個「三明」,在佛曰「三達」,我們過去有解釋過「三明」,在佛叫做「三達」,若是在羅漢,叫做「三明」。「三明」與「三達」差別在哪裡呢?「三達」就是通達無礙,過去、現在、未來通達無礙,若是「三明」,瞭解了,知道了,但是無法通達,只是瞭解、知道了,但是無法通達,只是瞭解、知道而已,還有障礙,要他發大心、立大願,還有障礙。所以在羅漢稱為「三明」,在佛叫做「三達」。因為佛已經是無上的大阿羅漢,同樣的,他出家,同樣現比丘相,所以,佛陀他大覺悟,稱為「三達」,羅漢才只能「三明」而已。
「因智之知法,顯了謂之明」,他的智,已經知道這個法,能夠瞭解了,只是這樣,所以叫做「明」。「證智之境而顯了分明」。這是經過了聽佛所說法,所以他瞭解了,就是明白了,但是,還有自己自我的障礙,所以不能稱為通達,只是三明。「六通」,就是「三乘聖者所得之神通」。三乘,聲聞、緣覺,還有菩薩,這三乘聖者所得的神通,菩薩也是一樣,緣覺也是一樣。「天眼明」,天眼,不只是「天眼通」,其實,我們剛才說的「三明」,其中就是「天眼明」,「知自他身」,能夠瞭解未來的生死相,這叫做「天眼通」,也叫「天眼明」。「天耳通」,「他心通」都是通而已。「宿命通」,不只是宿命通,還是「宿命明」,那就是知道現在、未來,我們知道與別人過去的因緣,全都通達明了,這叫做「通」,又謂「明」,通達明了。所以這種神通,神足通,再來就是漏盡通,漏盡,不只是通,同樣也是明。所以,通達明了,漏盡,這六項,知道過去、現在、未來,需要宿命與天眼。漏盡就是要去除一切一切的無明、煩惱、惑,才有辦法六通具足,加上了三明圓滿,這就是六通三明,「三明六通道品發」,我們過去曾讀過了。
經文簡釋:
「住八解脫,有大威德」;八解脫:又名八背捨,背惡向善,背麤向細,違背三界之煩惱而捨離之。
「住八解脫,有大威德」。這「八解脫」就深多了,又稱「八背捨」,這完全說我們的心理。這種背捨,也就是背惡向善。我們從開始「三明六通」,我們開始聽佛法,全都明白了,我們的內心永遠永遠就是要背惡向善。常常若有皈依時,我都說「反黑歸白」,過去的錯誤,過去的無明、惑,一切一切的惡,從今以後,那些惡都拋到後面去,現在就是要一味向著光明的路,也就是背惡向善,去除黑暗的,向光明的路走。同樣的道理,「背麤向細」,修行不只是淺淺的修,我們要深入瞭解,真正微細的法,我們必定要去思惟修。戒、定、慧,我們不只是行六度行,還要戒、定、慧,要四修;無間修、無餘修、長時修、尊重修等等,心心念念無間斷。這種,粗,不只是造十善這樣就好了。行十善這是較粗,就是行十善,做好事,做好事還帶著煩惱,還有人我是非等等,這都還是粗善。
我們必定要進入很微細,打從內心那種很自然的善,那一分愛,這種很微細的心態,不只是說「煩惱,煩惱我放下了」,連那個煩惱的相都沒有,連放下的心念都沒有。原來就是這樣,已經練到心思和天體合一,我們的細微,我們的心量已經打開了,都沒有其他障礙,這樣就是細。就如我們面前一片都是開闊,其實在開闊之中,還有很微細的塵。只是我們的肉眼還看不到,你若將顯微鏡拿來看空間,還有很多很多顯微的微塵在。這就是我們的心與一大片的空完全清淨合一,就叫做「背麤向細」。「背捨三界之煩惱而捨離之」,這樣全都將它捨離,這就是解脫。若能到這樣,就是解脫,解脫的名稱叫做是「背捨」。所以,這個道理,大概若知道,將之分作八種。
一、內有色相外觀色。
謂行人先觀自己色身,壞爛不淨,不可愛樂,一心靜定。
一是「內有色相外觀色」。我們內有色相,我們現在還有「我相」,我好好來觀想,觀想,「行人先觀自己色身,壞爛不淨」。要修行,就要好好來觀想自己,整天眼睛都看外面,自然地,外面的形相、種種,容易誘引我們的心出去,我們要修行,要好好好地還是要內自觀照。我們這身體,到底是什麼東西呢?整天吃東西,消化掉的又是什麼?排泄出去的又是什麼呢?要好好觀察,東西進入到肚子裡,還不都是爛,壞爛不淨嗎?這是我們向內自觀,「不可愛樂」,東西從嘴巴嚼爛,再拿出來,看,令人很厭惡的東西。但是偏偏我們人總是貪於口欲,都不去用心,所以不可愛樂,這就是我們日常的生活,大家要好好「內有色相外觀色」。我們在我們的身內,這樣進去,出來,其實好好想想看這個過程,不可愛樂。
二、外觀色。又為欲界貪欲難斷,故觀外不淨之相,令生厭惡,以求斷除,故又云外觀色。
二、(內無色相)外觀色。看看外面,欲界貪欲難斷。我們生活在這種欲界中,比比皆是,無不都是煩惱,所以,欲難斷。我們若能好好觀外不淨之相,我們想我們自己內在,進去出來的東西,再去看看外面,我們知道了。這二天也都常常說,在尼泊爾,有人受傷或者是生病,身體已經潰爛了,化膿了,醫師在處理過程,破掉了,這麼臭啊!是啊!人的身體就是這樣。看看外面,我們常常都會聽到,一個人往生後,幾天沒人知道,那味道傳出來,去找,原來是人往生之後,身體的不淨,這就是在外面,我們看得到的。別人的身體是這樣,我們的身體,將來是如何呢?這我們要好好用心觀察。「不淨之相」,都是不淨的,還在計較什麼呢?還在貪什麼呢?所以「令生厭惡」。何必男貪女愛呢?彼此的身體都是不乾淨,這是不是很厭惡的呢?世間有多少,每天都在聽,不孝的,或者是生下來開始,無常了,就從小要顧到,到父母都老了,但是孩子還是要父母照顧,這種拖累,這也就是男貪女愛造成了一代一代因緣果報這樣在牽拖,很累。所以修行者能「令生厭惡,以求斷除,故云外觀色」,要斷除,就是要這樣斷。
三、淨背捨身作證:淨即緣於淨相。謂除棄外色不淨之相,清淨皎潔,猶如殊妙寶室,心既明淨,樂漸增長。
第三淨背捨身作證。我們現知道內外就是不乾淨,所以「淨即緣於淨相」。因為清淨之相,這個清淨相就是要「除棄外色不淨之相,清淨皎潔」。外面,我們內外不淨相已經瞭解了,我們應該要棄除,不要還在貪欲中又再去取著,自然我們內心沒有內外的色相,沒有內外的貪念,自然我們就能保持這念心的清淨,真正的乾淨,猶如「姝妙寶室」,我們前面有說過了,「寶生」這國土就是有寶,到處都是寶,連樓臺,或者是室內都是這樣姝妙寶室,我們的身心就是如此。所以「心既明淨,樂漸增長」,這法慢慢增長。過去看的都不歡喜,我們能清淨了這些污濁,污濁的東西都去除,內心清淨,自然得法歡喜。
四、虛空處背捨:
除棄自身不淨之色,又除棄外身一切不淨之色。
若心捨色,一心緣空,與空相應,即入無邊虛空處定。
四、虛空處背捨。就是到達虛空處定的程度,真正的虛空都是很乾淨,這必定要除去自身不淨之色,還要除去外身一切不淨之色,我們對自己的身體自己要很清楚,我們看到外面的色相不要起貪念,這種男貪女愛,名色等都完全去除。若能心捨色,我們的心能將色都捨去,不要起貪欲,這樣一心緣空,自然我們的心就很清淨,空無一物,與空相應,即入無邊虛空處定,這時的心就與虛空會合。
五、識處背捨:一心緣識。依五陰等,悉皆無常、苦、空、無我,虛誑不實,心生厭背,而不愛著,故云識處背捨。
五就是識處背捨。識,我們一心緣識,我們要好好考考慮,六根塵在外面緣著外面的六塵,我們心若一動念去造作,善惡的識,那結果的種子收入我們的內心來。若前面都去除,一切皆空,我們就沒有這些事情,這些東西都是這個識。都是依著五陰等,色受想行識,除了說六根六塵,這六根六塵的境,就是引來了我們的五陰或是五蘊。外面的色塵,我們的根識去領納到,所以說色受想行識,我們的感受,我們的造作,所結果的識。這識我們就要好好去體會,因為瞭解了,一切皆無常、苦空無我。若能這樣外面的六塵,我們能體會色受想行識,道理若都瞭解,我們就知道這全都是會集來的蘊,蘊就是會集,會集過來的這些東西,無不都是無常,既無常何必去追,既是苦何必去造作,既是空何必執著,既是到頭來無我何必計較?所以這種無常、苦、空、無我,我們若是道理都瞭解,這都是虛的,是這樣的虛誑不實。我們若能瞭解,自然我們的心就能厭背,厭棄六塵,也體會了五蘊,我們都瞭解了,自然我們就不會再造作、貪欲,心就會背捨,就是厭,不想在這樣的人間,讓人與人之間互相對立,放下了,一切都空了。而不愛著,故云識處背捨。我們對迠些識,都能瞭解,色、受、想、行、識這五蘊,我們都能透徹清楚。
六、無所有處背捨:依五陰等,悉皆無常、苦、空、無我,虛誑不實,心生背捨,而不愛著,故名無所有處背捨。
六、無所有處背捨。也就是說,我們都依這五陰,外面的六塵境,收入在五蘊,色、受、想、行、識,這都是無常,我們更要再瞭解,同樣是苦、空、無常、無我。在這種的境界中,我們的心就要生出背捨,就是惡的、過去的,我們都拋把它拋在背後,面前追著的,都是微妙的善法,惡的要去除,所以「心生背捨,而不愛著」。不要了,不會再這種污濁之中,煩惱無明中糾纏,沒有了,所以「而不愛著,故名無所有處背捨」,這就是入「無所有處背捨」,是什麼都沒有了。
七、非有想非無想處背捨:一心緣非有非無想,即觀諦理。依五陰等,悉皆無常、苦、空、無我,虛誑不實,故名非有想非無想背捨。
第七、「非有想非無想處背捨」。「非有想非無想處」,意思就是說,非有,想入非非要做什麼呢?非無想處,但是不能不用心去想,這種非有想、非無想。你想入非非,沒有用,但是,你不能離開思惟修,所以我們一定要在中道中去瞭解法是這樣,瞭解人間污濁是這樣,我們要如何修?這我們應該要很清楚。兩邊,執著,執著任何一邊都不對,所以也是要背捨。所以「一心緣非有非無想」,我們的心非有非無,我們要很清楚。就是「觀諦理」,要用心觀真實理。所以瞭解「依五陰等,悉皆無常、苦、空、無我」,這都是「虛誑不實」,我們都透徹了解了,這就是要靠我們的思惟修,觀想諦理,我們才不會偏在非有非無,我們才能夠透徹了解道理。
八、滅受想背捨:受即領納,想即思想,即五陰中受想想心。謂行人厭患此心散亂,故背滅受想諸心,是名滅受想背捨。
第八,就是「滅受想背捨」。滅除了一切一切受、想、行、識,我們都把它背捨了。受,就是領受,我們領納了一切;想,就是思想,就是五陰中的受想與想心,相放在我們的心上,念念不忘,這叫做受想想心。就是我們人,我們要知道,不要再將做過的事情、過去的錯誤,重重疊疊,做善事也不必說做了就一定放在心裡。總而言之,選擇對的,非常微細的善行去行,這樣就對了,不必想那麼多,這些事情,厭患,此心會使我們散亂。一直要想過去,一直執著現在等等,這容易使人散亂心,所以我們必定要背捨,背捨滅受想這些心。
*依無漏慧,滅前六識心王心所,斷盡見思惑,所得滅盡定,即二乘涅槃。
*有大威德,善能降伏內外怨魔,有威有畏,有德可敬。
修行,我們就是把握在剎那間清淨心,不斷延續下去,就是不必去執著,這叫做第八「滅受想背捨」,我們若能依這樣修,就是依無漏慧,到了這樣,那就是智慧無漏了,滅除了前六識的心王心所,斷盡了見思惑,所得的「滅盡定」,這就是二乘涅槃。所以若能這樣,就「有大威德,善能降伏內外怨魔,有威可畏,有德可敬」。這是不是有比較深呢?都是在我們的心。修行,最重要的,不必去執著外境,外面的境界,我們要好好思惟。最簡單的,是從我們自己的生活來想。東西,貪啊、吃啊,過程,排泄出來,看看外面的污濁等等,世間是這樣,還有什麼好執著呢?所以,三明六通,八解脫,都是這樣的過程,深的法要很用心,背粗向細,粗重的煩惱去除,我們要很微細,細得就如我們回歸於空一樣,所以沒有執著,要時時多用心啊!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分享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