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18晨起薰法香如是我聞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般若在六度中稱為第一,
至誠持忍精進靜思惟修,
諸經諦理現前悲智同圓,
波羅蜜多度彼岸登覺地。
我們要很用心,修行就是要講究時時回歸自己的本地風光,每天在生活,每天都是向著外面在緣境,其實我們們有很美的心地風光,我們應該要時時回歸,反觀心地風光。般若,般若就是我們思想中的精華,思想,這個「想」,是心緣外面的相,將外面的相印在心版上,離開了這境界,這個相就不斷念念不忘在我們心版。這叫做「想」。相在心中,內心就一直去造作,就如一畦田,農夫就要在田裡播種、耕田、播種、插秧,然後這一畦田要如何做,要看這農夫,勤勞的農夫,田中沒有雜草,播下的養分都被粒粒種子,一秼秼的秧苗所吸收,所以每一秼秧苗成長抽穗,一穗一穗的稻種,稻穗就不斷延生出來,一生無量,無量就是從這顆種子所生出來的。就如耕田的農夫,就是在這片心田耕耘造作,也就是靠這農夫,他想要種什麼東西,想去很殷勤耕作,自然他就會有好的收成。道理是這樣,一切的造作無不都是從心緣境,對外吸收來的就要用心造作,這都叫思想。看得到的,想得到的,去做的,結果出來的,這是思想。
其實,都是凡夫,為了生活,隨著時光,時間這樣一直過,緣著四季,周而復始,一年四季,隨著四季耕作,一年過之後又是再一年來,這是我們人間與時間,利用空間造作,所為的是生活,這就是一般的凡夫。而我們呢?「般若」、「六度」,這是我們的心地風光,是我們的真如本性,它沒有四季分別,它是曠劫以來,這真如永在,生生世世,真如本性不生不滅,一直都是人人本具。所以「般若」就是智慧。智慧,在凡夫叫做思想、見解,而在聖人是叫做智慧,完全是清淨無染污的智慧,他能夠行於六度。六度就是已經發大心、立大願,乘願力生生世世而來人間,入人群,度眾生,這是智慧,是有目的來的,有因緣應世而來的。所以這在「六度」中稱為第一,那就是智慧。我們無始生死以來要很清楚,我們有與生俱來,不生不滅,與佛同等,不增不減,與佛平等,同樣有這個智慧,這種清淨無染的智慧,人人本具,我們一定要很相信。
不過,我們就是這個智慧,一不小心,那就是一念妄動生三細,所以,非常細膩,那貪心這樣一動起來,所以一念之心起,就這樣在這境界為緣長六粗。這所有的境界,世間所有一切一切人事物,讓我們不斷在造作、複製,要怎麼辦呢?聽佛法,唯佛法是我們的來時路,我們如何來,就如何回。就如貧窮子,他從哪一家庭出去,就要回歸回哪一個家庭,原椨是長者的親生子。與這樣的道理相同,與佛同等的智慧。佛陀他是先知先覺,已經早就知道了,早就已經覺悟了,他憐憫眾生,在四生六道中輪轉不斷。希望能夠不斷來人間,生生世世來度化。用很長久的時間,這輩子與你結個緣,來世有再緣,緣就更深,再來世,這緣就更厚了,再來世,就有不解之緣,不離開的緣,再來生,生生世世。
所以我們若在看《本生經》,有弟子的《本生經》,有佛陀的《本生經》,在他們的《本生經》,佛與弟子的因緣,好像累生累世都是,某某弟子他過去生與某一生的佛,有這樣這樣的因緣,累生累世都有不解之緣,累生互相牽引的緣。這就是佛陀說法在人間,不只是二千多年前的悉達多太子,悉達多太子的過去、過去、過去生中。還是不斷在人間,只是時緣成熟,時間、因緣成熟了,所以他就來個應身,應這世間所需要,在這尼泊爾,也就是迦毗羅衛國,與這對的父母有緣,應身來了。他與人群都是一樣的生態,出生在富貴皇家,這樣長大,他的思想與一般人不同,同樣緣這境界,但是他的想法很深,會想到人的生來去後,這要如何將這生來去後的人生,本來是平等,為什麼這世代變成了不平等?要如何將這個不平等的人生回復到平等?他就用方便法,離開皇宮,修行去了,同樣也要與我們普通人一樣,經過了刻苦耐勞的生活,經過了六年的苦行、五年的參訪,走遍了整個了整個迦毗羅衛國,或是經典所說的,整個印度恆河兩岸,他就是這樣走過來,瞭解了這樣多的宗教。他去探討,探討之後才知道,將這些精華合一。將不理想的,他將它去除,這等於經過一番宗教粹練出來的精華,他將它吸收,去蕪存菁,所以這精華完全用在他的思考,如何才能真正能以天地宇宙萬物的真理,來說服天下間眾生?
所以,一番靜思惟,恍然大悟,天地宇宙萬物回歸一念真如本性,那就是真諦,那就是真理。這個真諦就是回歸於虛空法界,虛空法界萬物真理,心是完全與虛空法界宇宙合一。體會真空,徹悟妙有,這就是般若。回歸回來,所有的一切一切,回歸於真理,是清淨無染,無相無體的真理。這就是佛的智慧,所有的真理,回歸在他的本覺慧海,這就是他要經過歷練,至誠,要用很誠懇的心,要布施,付出,入人群中去布施,行六度行。這最誠意的心,天地人物共為一體,這種至誠、赤誠的心,投入人群中。要投入人群中,就要持戒、忍辱、精進,回歸在靜思惟修。心常常靜寂清澄,志玄虛漠,這種回歸靜寂清澄,虛空法界,就是志玄虛漠,這種遼闊的境界,這就是要經過這樣修來的。自然佛陀覺悟之後,開始入人群講經說法。
「諸經諦理現前」。「經者,道也」,統理大眾,走這條菩提覺道,身體力行,入人群,這就是慈悲;不受人群污染,這就是清淨的智慧,所以「諸經」,所有的經典,所經歷過的菩提覺道,覺有情的路這樣走過來,悲智同圓,這樣就叫做大圓鏡智,這就是「般若」。但是,要得到般若,清淨無染的智慧,你必定要用至誠、無私的愛去付出,同時還要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才有辦法顯出般若智慧來。這就要經歷,體會經典的道理,所有的道理所現前出來的,無不都是慈悲、智慧。這種慈悲、智慧在人間,我們也做得到。最近,現在在我們的花蓮靜思堂,有十四個國家地區,一百七十多人,現在在靜思堂。又有我們臺灣,臺中地區,大中部的菩薩,同樣也是一百七十多人,與他們學員一對一來負責這一次(海外四合一幹部研習營),來接引十四個國家(地區)回來的人。這十四個國家(地區),都是比較屬於非洲,非洲或者是其它,現在才開始起步,尤其是很遙遠,慈濟人的人數比較少的國家,他們回來了。中部地區的菩薩來做接引,來招待,這是地主隊;北部的智慧種子回來耕耘,他們來和他們分享,中南北部,人人來為它播種。這就是現在集中在臺灣。
這其中,非常特殊的有非洲,非洲有七個國家,現在正是在播種,還有在非洲耕作的農夫慈濟志工,他們很用心,非洲這一塊土地由他們去耕耘,實在是很用心。也是從臺灣的這個因緣成熟了,他們從臺灣到非洲去經營事業,心念一轉,現在在經營志業,他們用很多心在那個地方,在那裡布施,在那裡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用定心,每天都在發揮他們的善思惟、靜思惟,要如何專心一志,將那個地方耕耘起來?就如約堡,那裡的慈濟人為了很多貧困的孩子,希望成就他們的學業,希望讓他們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長大,所以約堡有這樣的特色。有一位吳東寶居士,他和這一群志工菩薩,帶動耕耘「貧童供餐」。我們這些菩薩,慈濟人、臺商,有志一同,帶動本土志工,如何能為這社區的孩子付出,現在所耕耘的有九個社區在做供食與做環保的地點,照顧那些弱勢的孩子,把家長,志工,當地志工,帶去做環保,來供應供食的來源。
甚至教他們如何耕田,那就是在去年,那時候在約堡的志工,在獅子園待確認那個地方,那個貧民區裡發放物資,在那裡與大家帶動。當時有一位牧師,這位牧師看到慈濟人這麼誠懇、愛的付出,所以他就告訴他們:「那裡有一間鐵皮屋,你們可以在那個地方設食供餐,要不然你們在日正當中,這樣很不方便。那間鐵皮屋,你們可以固定在那個地方供應餐食給那些孩子。」慈濟人感恩這位牧師的指引,就去使用那間鐵皮屋。然後,在校園裡吳居士就去認識校長,打招呼,與他互動。因為孩子愈來愈增加,小小的鐵皮屋不夠了,所以向他借校園,在學校裡讓孩子共餐。校長也被慈濟人感動了,允許他使用教室,提供給孩子供餐。
這些菩薩覺得有因緣,就很努力再和校長溝通,校園這麼大,是不是那些長草的校園空間,讓我們來種菜?校長也覺得這些長草的土地,你們要種菜,就讓你們去種。他們就趕緊號召這些家長、志工,全都來了,來耕耘這塊土地。教他們如何除草,如何能將草除乾淨,拔乾淨,要如何播種,青菜的種子播下去,要如何澆水、施肥。幾十天後,菜長大了,一片綠油油的菜,這些菜就能供應給這些孩子的餐食,又能供應貧窮苦難人。這些志工很有成就感,就這樣開始,他們能夠一直供餐,一百多個孩子的三餐都有得吃。在那裡種菜的志工也增加到三十多位,種得很歡喜。看,像這樣,這都需要布施的心,願意付出,而且大家帶動這些不同種族,這種貧困的志工,給他們心靈的財富。他們雖然很不好教,不過用耐心、忍辱的心、信心,人人本具佛性。所以他們用精進、忍耐,耐力這樣將他們教出來。所以他們的心不受他們的懈怠等等所影響,他們(東寶)能將他們帶得很歡喜、很精進、很認真去付出。你想,這是我們現在的人,何況佛陀的時代,佛陀說法,弟子受教奉行,在那個時代講法。
所以「諸經諦理現前」。方法就是這樣,結果在於幫助人布施出去。人的習性是能因教導而改變的,能將他們教得這麼整齊,孩子規規矩矩,坐得很好,吃飯之前要去洗手等等,規矩教得很好。人的習性都能改變,能教。教他們國語、教他們唱「感恩歌」,感恩要吃飯的時候要如何感恩等等,教得很好,這是我們現在的人。佛陀的時代,也是教道理,如何教是道理;佛陀講經,如何教育也是道裡。所以,「諸經諦理現前」,只要道理教出去,現在我們看得到的,佛陀的時代,這樣施教出去,同樣也是現前,諦理現前,也是看得到。看得出來的,真的是慈悲智慧同圓。所以「波羅密多」,「波羅密多」就是「到彼岸」,就是彼岸度。到那個地方,到達了,從此岸到彼岸去「登覺地」,就是佛陀的時代這樣教育。弟子完全了解了,了解之後就身體力行,從凡夫地的此岸,乘著佛陀所說法的這個道理,就這樣衝過千尺浪的煩惱河,這樣到彼岸去,那就是「登覺地」。
法,就是要聽,過去佛陀是這樣的說法,法留在現在,就是要讓我們在日常生活去用,人與人之間要如何相處?要如何度眾生?度眾生有種種因緣,種種方便法。看看,因緣,不就是有一些臺灣人,為什麼跑得那麼遠,在半個地球的那一邊去呢?在那個地方,膚色不同,語言不同,為什麼在那個地方有辦法,對孩子,我們要照顧;對大人,我們要度呢?用他們的力量去耕耘他們的土地,供餐養他們的孩子,這就是法。乘這個法,展現出這個成果出來,這是彼岸度,叫做「波羅密多」,那就是「度彼岸登覺地」。這已經是讓我們看到的成果。若是在佛世,佛與弟子,弟子體悟了佛法,身體力行,佛陀在世,就為他們授記,和他們約定,大家很相信佛的預言約定。預言,就是一種約定,你未來等等,未來你能得到這樣的果報,大家很相信。儘管佛陀為他們授記成佛時間很長,但是他們也很相信,所以這段〈授記品〉我們也要很相信。前面的文,我們不只是相信,我們還要很用心。雖然經文是不斷反覆,卻是我們也要很用心去體會,這是很重要,事關我們學佛最重要的,學佛就是要成佛,所以要用心來體會。前面的文這樣說,
經文:「當得成佛,號曰多摩羅跋栴檀香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當得成佛」。誰當得成佛呢?目犍連。目犍連「當得成佛,號曰多摩羅跋栴檀香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大家會背,這是佛陀的十德,十號,全都完成了。劫名呢?下面這段文,要表達多摩羅跋栴檀香如來他的國土的時代,時代與國土的名稱。所以說
經文:「劫名喜滿,國名意樂。其土平正,玻璃為地,寶樹莊嚴,散真珠華,周遍清淨,見者歡喜。」
經文簡釋:
「劫名喜滿,國名意樂」;佛以神通攝世,教化眾生,心悅誠服,故劫名喜滿,國名意樂。
「劫名喜滿,國名意樂」。可見未來這塊土地,是讓人日日歡喜。佛,就是這尊佛,「以神通攝世」。因為目犍連尊者是神通第一,將來他的果,成佛的果報,在這個國土,他也是運用他的神通,在這個世間來教化眾生,讓眾生心悅誠服。因為這樣,名叫做「喜滿」,國土名「意樂」。他用種種方法,能很普遍讓人人,眾生的心都是很歡喜,很誠意去服務人群。所以心悅誠服,讓他很歡喜。看看我們非洲那些菩薩不就是嗎,沒有人強迫他們,那是一份很苦的苦差事,要去面對這些語言不通的人,要去面對這麼貧困,環境這麼不乾淨,他們願意入這麼不乾淨、貧困的人群中,他們願意進去。這若不是心悅,從內心自己很甘願,很虔誠,用最誠意的心,自己走進去,誰有辦法叫他們進去呢?
所以這種心悅誠服,用很歡喜的心去入這樣的人群中去服務。光是說到他們這樣在服務,這樣的人群為那些貧困、苦難的眾生付出,光是想到,心就歡喜了。看到他們這樣的服務,真的很辛苦,不過,甘願做,歡喜受,心悅誠服,這種甘願做,歡喜受,這是未來,我們現在是娑婆世界,所以是這樣,這些菩薩的心境,他們的心地就是回歸在真如本性,那種般若智慧,無染著的心,他們這樣願意付出,這是我們現在看得到的。但是,再未來未來,很久很久,這種八千諸佛與二萬億佛過後的目犍連尊者,將成佛的國土,他化度的世界就是這樣,就是「劫名喜滿」。因為眾生大家很滿足、很歡喜的這種時代。「劫」就是時代。在這種富樂的時代中,富有愛心,國名叫做「意樂」,都是很快樂。
經文簡釋:
「其土平正,玻璃為地」;菩薩心地,無有不平,故所感依正報土悉皆平正。玻璃為地:質體潔淨如寶。
那個地方的國土是平正。「玻璃為地」,在那個地方的國土,真的是平,很平很正。「玻璃為地」,就是表示那個土地很平坦,這就是因為,因為菩薩心地沒有不平。菩薩的心地都是很平坦,「故所感依正報土,悉皆平正」。我們在修菩薩道,用愛鋪路,鋪得這樣平平的,這種這就是菩薩的心,菩薩的心,走路要輕,怕土地會痛。用愛這樣仔細地鋪,鋪得很平坦的地,這就是菩薩平時為眾生付出,他尊重眾生的愛。這種對眾生的付出是尊重的。看看現在的尼泊爾,天天在發放,天天都在教那些種子,志工種子。現在教他們發放,毛毯,要給他們東西,要捧過頭上,彎腰,這樣去付出。像這樣,這種愛,鋪的菩薩路,這要很用心。所以菩薩的心地是平正,很平,沒有不平。「故所感依正報土悉皆平正」。將來他的國家就是這樣,這麼平坦,這麼平正。「玻璃為地」。玻璃就是水晶,用水晶玻璃來鋪地,這是「質體潔淨如寶」。這個玻璃水晶就是寶,七寶之一。它的質,它的體質是潔淨的,骯髒東西若放在玻璃上,稍微擦一下,就乾乾淨淨,光亮照人,這就是它的體質潔淨如寶。
經文簡釋:
「寶樹莊嚴,散真珠華」;寶樹莊嚴,菩提願行,散真珠華。從天上散下真珠做成的華朵。
所以,還有「寶樹莊嚴,散真珠華」。寶樹很莊嚴,又常常在樹上所結的果都是真珠,真珠成熟就這樣粒粒、粒粒一直墜下來。我們世間的真珠多麼寶貴啊!一粒珍珠好幾百萬元,看他們在拍賣時,一顆珍珠可以賣好幾十萬、好幾百萬元。在那個國土,將來目犍連成佛的國土中是「寶樹莊嚴,散真珠華」。真珠的華滿滿皆是,這就是「菩提願行」。菩薩的願,菩提覺道,這就是他行這個菩薩道,覺道,他就是身體力行。身體力行的結果,就如寶樹散遍真珠的果實。這就是要我們修行發心,發心,我們就要很用心,真真正正所做出去的,雖然是很多無數無數的結果,就如真珠纍纍、纍纍,無不都是寶,這就是表示很多珍寶。因為他修行的時間長,供佛的數量多,入人群度眾生無量數。所以現在的結果,就如寶樹所開花結果,如真珠纍纍,所做的都是成果,就是真珠。這就是表示菩提願,不斷發菩提心,不斷行菩薩道,「散真珠華」,就是這樣不斷莊嚴付出。「從天上散下真珠華做成的華朵」,這樣一朵一朵,真珠成為花,這就像從空中而降,纍纍如真珠華一樣。
經文簡釋:
*「周遍清淨」:遍斷諸惡,遍修淨行,無處不周,故云:周遍清淨。
*「見者歡喜」;眾生見者,無不歡喜。
「周遍清淨」,很廣,不只是一個地方,是很普遍的地方。「周遍清淨」,就是表示「遍斷諸惡,遍修淨行,無處不周」。累生累世,供養八千諸佛,二百萬億佛,在佛世時,佛滅度後,就是不斷不斷要修行。不論是佛在世,奉事諸佛,佛陀的教育,斷諸煩惱、惡念,不斷遍修淨行。任何一個地方無不是道場,任何一個地方無不都是清淨,入人群中不受污染,任何地方都是清淨的地方。看看,慈濟人走入很髒的地方,去幫他清掃,不論如何的髒,同樣是這樣不怕,去為他清掃。掃到後來,眼睛一亮,環境清淨了,那個骯髒的地方原來也是清淨的,是因為業力連結起來,使一個家庭變成這麼污穢,污濁,就是要有菩薩願意走入這個環境,去那個地方為他們清理,這就是付出,這就是「忍辱」,這就是能經得起忍耐。要不然那麼臭、那麼髒。
還要「精進」,清理完這個家庭後,之後有人再提報,同樣的再去清掃。這種不斷地精進,勘得忍耐的體力去付出,這都是要有一片清淨的心,下定決心。所以說在清理外面的境界,就如在斷我們自己心念的惡,或者是心念的煩惱。不只是不受污染,反而是在清掃我們的心。這種用愛在人群中,藉境修心,所以,「遍斷諸惡」。「遍修淨行」,遍修一切淨行。「無處不周」,不論什麼地方都是這樣,臺灣是這樣做,看,非洲也是這樣做。全球的慈濟人都是同樣這樣在付出,所以「無處不周」。這是我們的現在。未來,目犍連尊者,他在二千多年前,佛陀為他授記,相信現在也是在人間,目犍連尊者。說不定剛剛說的非洲,其中也有一位目犍連尊者,運用他的神通,從臺灣到那個地方,去到那個地方,最苦難的地方,要去為他們播愛的種子。讓那塊土地,雜草叢生的校園,變成很肥沃的,能種菜的菜園或者是稻田,種稻的地方,也說不定。
所以,還是要生生世世不斷,到未來所成就的地方。所以,必定要「遍斷諸惡,遍修淨行,無處不周」。要來來回回,不斷不斷這樣周遍,不斷去付出,自然就是化污穢為淨土,這就是菩薩的心願。「見者歡喜」,眾生所看見的,無不是歡喜的地方。總而言之,愛的力量能不斷不斷付出,付出,我們的心也很歡喜,外面的境界再如何的惡濁,你用心去淨化;眾生再如何的貧困,只要你用心打開他富有人人本具的佛性,他也能發揮很大的力量,就地取材,就地弘法,這就是人間菩薩。所以佛陀在授記,他希望人人都是在佛的道場被授記的人,所以只要我們時時多用心。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分享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