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23晨起薰法香如是我聞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佛乃是為世間大慈悲父,
應化堪忍五趣作大導師,
四十餘年隨機終一實乘,
最後授記見證將來成佛。
佛陀乃是世間的大慈悲父,看看佛陀這一世來人間,就是為了要救度眾生,所以在人間,他就要受盡了與人間的生活一樣,這個人間就叫做堪忍世界,也是五趣雜居的世界。何謂「五趣」?五趣就是五道,五道,應該大家知道了,天道、人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這叫做「五道」,另外的名稱叫做「五趣」,五個趣向,也就是五條路,「五趣」與「五道」是相同的意思。怎會有五趣、五道呢?那就是出在我們眾生心的趣向,心一念善,心的趣向就是往天堂,因為他的善念,一定是善行,所以他有善念,造善業,很圓滿,生在天道;若是做人守規戒,就是守規矩,人倫能守得好,家庭父慈子孝,天經地義,兄愛弟敬,這是一家庭和睦,這樣就是人間道。對朋友有忠、有信,對人有禮、有義,這就是人的規矩,若能這樣,就是趣在人道,能保住人身,不會墮落地獄、餓鬼、畜生道中。
若是一念惡生,不守人倫道德,父不父,子不子,兄不兄,弟不弟,家庭倫理法則都沒有,在人間社會群中無禮義、無忠信,所造作只有利,利益自己,私利,占他為己有,不擇手段,這樣違背良知,做很多惡逆的事情,像這樣,就是地獄道,十惡俱全,忤逆不孝等等,這肯定就是在地獄道。或者是為人時,他只在意己有私利,不願意付出、布施,這種看人受苦,不動他的內心,這種只是自己的私利,不願去幫助人,這是貪,貪無度,就是一直貪、一直貪。常常說,有「一」,永遠都是缺「九」,人間永遠就是不滿足的人生,像這樣的人就像永遠吃不飽,永遠都不滿足,這種不滿足人生,一直貪為己有,這將來所墮落的果報就是餓鬼道。你本來擁有很多,但你永遠都說不夠,永遠都是貪別人的,這樣來生來世,自然就生在永遠都是欠缺,連吃的東西也都沒有,所以,這就是餓鬼道。畜生道,畜生道就是完全沒有倫理道德,畜生就是不懂禮儀,不知廉恥,這種人間做人所應有的,他都沒有,所以墮在畜生道。看看畜生的生活就是這樣。
這「五道」,我們修學佛法,我們要很清楚這五趣、五道的去向,就是來自一念心,一念心,我們行善,十善,真正具足的十善,你願意去付出,就是富有餘,富有餘的人生永遠都滿足的,有滿足的人生,那就是富有餘,懂得時時對人感恩,互相對人尊重、愛,這就如在天堂生活,人與人之間都是善的,沒有惡的,沒有相欺相瞞,沒有彼此的不軌,這都是天堂的生活。除非啦,天堂也有修羅,修羅道。修羅就是平時在人間沒有什麼佛法的修養,只知去布施,但道理都不知道,這樣的人,對自己的內心沒有修養,雖然有天福,但是沒有天德,天堂就是有這一類叫做修羅。阿修羅是男醜女美,修羅道的女生很漂亮,但若是男的,那就很醜了,因為動不動就是瞋怒的心,一點點溫柔都沒有,所以生來看起來就是很兇猛。若是女孩子就是很溫柔,所以,天帝,天帝釋娶阿修羅女為妃,也因為這樣,雖然有親戚關係,他們也會常常起衝突。這就是阿修羅。
阿修羅與天人戰,豈是這樣而已嗎?其實阿修羅這一類,他就是五趣遍布都有阿修羅,畜生道裡有阿修羅,不是常聽到,畜生有時會爭吵打架,不是常聽到我們後面有狗,狗的聲音這樣狺狺叫,為什麼?狗與狗在吵架。貓呢?貓也與貓在吵架,這就是修羅道,在畜生道又加上修羅,有的畜生與畜生之間就是這樣常常在吵。餓鬼道也是一樣,地獄道更多。夜叉,將墮落地獄的人還是不斷在刑罰,不斷在衝突,不論是油鍋、火爐、鐵床,鐵狗等等的獸類,無不都是互相傷害等等,這叫做地獄道。地獄道中,阿修羅到處都是。所以本來應該稱為「六趣」,後來就說阿修羅五趣遍布,所以就收維入五趣中,經典中,我們會常常說六道輪迴,那就是多一個阿修羅道,或者是說五道,阿修羅就是編入五道之中。
佛陀他發心立願來人間,就是選擇這種五趣雜居的地方,這就是釋迦牟尼佛慈悲,不忍眾生受苦難,他選擇出世的時間就是在五濁惡世,這種五趣雜居的地方,堪忍的世界要來度眾生,所以,佛陀乃是世間的大慈悲父,選擇這種五趣雜居,他來應化在這地方,就是要來教育我們,作大導師。我們要常常有感恩心,佛陀的教育,是擔心我們的心念在不知覺中,心念若沒好好降伏好,若沒有不斷來鍛鍊我們的習氣,常常我們的習氣就會出來,不知覺中,在人間互動,不知覺中,我們的習氣就是這樣,剎那間就起了無明。就是因這樣,佛陀出現人間要教育我們,你要修行的,就是要在你的習氣中,去去除你的煩惱,煩惱是來自你的習氣,你的心不穩定。所以佛陀就會教我們戒、定、慧,教我要戒,要守戒,用戒來降伏我們的習氣,我們的心,惡念要生起時,趕緊戒的念要趕緊起來,這叫做「防非」,趕緊用戒來降服我們這一念將要發作的瞋心、貪心、癡心。
我們這三心,很微細,在三心若能降伏好,後面的習氣──驕慢、懷疑。這懷疑也是很辛苦,到底事情是如何呢?我懷疑什麼人、什麼人對我有不利。疑心生暗鬼,我們身邊的人,我們都沒有信任,到底我懷疑多少人呢?我的身邊就有多少鬼在。這樣很辛苦啊!所以我們要好好培養這念心,培養這分信。我們對佛法若相信,我們將自己的事做得很好,規矩沒有脫軌,相信自己,就不會去懷疑他人,這樣彼此相安無事,這樣的人生,這就是佛陀在教育我們的。為何你要懷疑人呢?平時可能我們有驕傲,可能我們太自大了,可能我們所做的事都沒尊重人,有很多不好的習氣,有可能看在別人眼裡,不順眼。
所以我們這驕傲的心,讓人不順眼,讓人不信任,所以才會對我們做一些不利我們的事,這樣我們應該就更要有懺悔的心,要懺悔,不只是自信,我們就沒有懷疑,我們自己不要貢高、不要驕慢,我們若貢高、驕慢,我們要時時懺悔,我們怨別人也沒有用,是要懺悔自己。所以我們人人都有五種的心病,前面三種──貪、瞋、疑,這細相,微細,所以叫做「一念無明生三細」,這是微細。貪心,看到了,就會想要;想要,將外面的相印在我們的心中,一直「要」在我們的心裡,內心的田就會去耕作。所以這個相在心裡,就這樣念念不忘在心,就會想要去動作。他就會去造作,這就已經「忘」,忘了我們原來清淨的佛性。這個「忘」字,忘記了,上面是一個死亡的「亡」,下面一個「心」。我們清淨的真如本性為了那個相,就是形相,我們的眼根對外面的塵境,看到珠光寶氣,我們起貪念;看到人的嬌態,這個姿態,我很喜歡,我要追求這個人。這都是那個「相」,壓在我們的「心」上,然後就「想」要取得,就要去造作,這顆種子去耕耘。
要如何取得到,用盡心機,那就埋沒了我們的良知,良知就是我們的本性,所以埋沒了我們的良知,就是「忘」,已經被無明掩蓋起來,我們的真如被無明蓋起來,叫做「忘」,這叫做埋沒良知,就在外在做很多惡的事情。所以,惡念是從一念貪生起。為了要爭取,爭取不到,就瞋,良知也不見了,所以瞋心一起,就是動干戈,就是搶奪,或者是用心去篡奪。總而言之,做很多不如法的事情,所以,這就是在五趣雜居地,人心的濁氣很重。所以,從心的濁氣造作在人間,人間的濁氣就已經充遍了大空間,所以五趣雜居。佛陀來人間就是要來作大導師,人心若不調伏,沒辦法。
所以四十餘年,佛陀在人間,從成佛到滅度,說法有四十九年的時間,不斷不斷來教育眾生。隨機,隨眾生的根機來教育。眾生的愚鈍或者是自利,讓佛陀用了四十九年,將近五十年的時間,很辛苦。但是,最終就是現出了一實乘法。這個時候就是要總整理的時候了,過去用種種方法來引度,這個時候真的是一個大震動,要全部開始要整理。你們過去修那個小乘,不夠,要加強你們的信心,加強你們的道力,要加強你們的心量要開闊,加強你們向前前進,入人群中去。這就是佛陀的晚年,真正佛教之中要做個大整頓。人人可成佛,人人應該不要只在這樣小小的範圍裡,不想要負責任,現在大家要趕快負起責任來,加強我們的力量。所以,四十多年過去了,四十九年了,所以要歸於一實乘法,就是要加強了。
「最後授記見證將來成佛」。佛陀就準備將要入滅之前,向這些弟子做一個交代,你們就是要加強你們的力量,要好好地發大心、立大願,放下你們的煩惱,唯有向前前進,入人群,用包容的心,用感恩的心,用敬愛的心,這樣在人群中,將來絕對成佛。看,佛陀授記,無不都是說將來你要再多久多久的時間。「授因記果」,要記住這個因是要如何修過來。儘管人間有這麼多五趣雜居,有這麼多困難的事情,儘管未來濁氣愈來愈重,人倫道德愈來愈喪敗了,才更需要歷練出大根機的人,歷練出能夠負責、能夠將志業傳承下去,這樣的弟子。人人都具有佛性,要啟發出來,人人都是未來佛。
所以,我們要供養很多佛,要培養很多人,人人無不都是未來佛,人人無不都是大樹的一顆種子。一從無量,無量從一生。芸芸眾生就是一顆種子,只要一顆種子成功,他就能再去發揮接引無量數的菩薩,去感化無量的菩薩。這就是授記之後,他的依報,在他的國土裡,各人都在領導他的國土。不論是迦葉尊者、須菩提、迦旃延、目犍連,已經佛陀授記將來所得的國土,在那個地方還是不斷在說法,那個地方未來都是大智人,未來都是很認真要聽法的人。這些很認真要聽法的人,就是佛的時代這些弟子要認真去結好緣。你和多少人結多少緣,這些緣就是將來跟你的人。任何一個人都是要用這樣的心。所以我們前面說過了,
經文:「常為天人,演說佛道,聲聞無量,如恆河沙,三明六通,有大威德;菩薩無數,志固精進」
「常為天人,演說諸法」,這是前面說過了。「聲聞無量」,聲聞很多,「如恆河沙」,數字很多。「三明六通」,這些人都已經(得)三明六通,天眼明、宿命明、漏盡明,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他心通、宿命通,還有漏盡通。六通三明…「三明六通」,這些都是過去有受教過,今生此世還是一聞即通,這樣的聲聞很多。
「有大威德,菩薩無數,志固精進」。志願很堅固,大家發心,菩薩一念心起,絕對是向前前進,沒有後退。所以志念堅固,這就是未來目犍連成佛之後,他所度的眾生,在這個地方開始成就,各人的緣會集在這樣的國土,互相相處,互相聽法。下面接下來的(經)文說,
經文:「於佛智慧,皆不退轉,佛滅度後,正法當住四十小劫,像法亦爾。」
這尊佛,就是目犍連的未來,「多摩羅跋栴檀香如來」,記得嗎?多摩羅跋栴檀香如來,他的依報的國土就是很莊嚴,尤其壽命是二十四小劫,這是前面說過了。現在他的國土,他的國土,正法的時間就是有四十小劫。在那個國土的佛法這麼的昌盛,這是這個國土,他的正報,佛法很昌盛,時間很長,有四十小劫,正法在這個國土有四十小劫。我們的娑婆世界,正法才有五百年而已,佛陀傳下去的法,從他在世一直到滅度後,才有五百年而已。你看,多摩羅跋栴檀香如來他的國土,正法就有四十小劫,「像法亦爾」,像法也是這麼長。可見那個國土未來這麼多的聲聞、菩薩,都是好人,發大心,人人都是奉持佛法,所以他的正法可以很久。
佛陀在娑婆世界,他開始來時,已經是宗教就很複雜了,在這麼複雜的宗教中,受到多少外道教的責難?受多少其他宗教的打擊?佛陀一生也是很辛苦,要將他的正法輸入在那個國土,是很不容易。一直到有僧眾,也是這麼多有智慧的人來修行,所以一時間,佛法在那個地方昌盛起來。但是,佛陀雖然四十九年的說法,那些外道教徒有全部都來歸投嗎?沒有,沒有來歸投的更多。所以,複雜的宗教還是留存在那個時候,佛陀的國家,就是古印度,就是迦毘羅衛國,全印度都是外道教很昌盛。所以,佛法只不過是在很多外道教之中,其中一個正教的佛法。少數要如何敵得過大多數的勢力呢?所以正法無法很長久下去。佛陀滅度後,就是迦葉尊者、阿難等等來編輯經典,就是經典流傳。這個經典的流傳,是不是原來的經典憑著阿難的記憶,在那個地方口口相傳,這樣慢慢形成了文字。到底佛法在印度能多麼興盛多久?不過,佛法與東方有緣,東方就是中國,幸好它東傳,佛法東傳,在中國,就是西方取經。憑著佛法,慢慢形成了像法,像法就開始了。
所以像法……。經典,很多人翻譯,一直提倡大家印經,印經功德很大。是啊,那個時候,能夠把法讓人看得到,有功德,但是現在就不要再印經了。大家為了要搶功德,所以有一段時間,過去幾十年前提倡印經,經典到處都是,人卻不尊重。現在就用電子書來代替,也是很好,但是就會很擔心,因為那時候就在盛傳,經典若到了末法時,一時間,文字消失,佛法消失。過去幾十年前,我認為:這怎麼可能?經就是經,字就是字,怎麼會白紙印黑字,忽然間會都不見呢?哪有可能?」現在就是有可能,已經不必印在白紙上,在電腦裡面,電腦日新月益,機器常常更換,萬一當機,萬一中毒,都不見了等等,佛法真的不見,所以那就是消滅了。
這是還有多久的事情?看現在的世界(變遷)也很快,所以現在就要趕快將法印入心版裡。人人的心裡,我們要印入心版,要身體力行教人如何做,要不然人生短短的,儘管我現在吸收很多佛法,到底生命的時鐘,什麼時候是盡頭,我們不知道。不是在少數人,我們一定要傳給多數的人,多數的人傳給年輕人,年輕人再傳給下一代的人。傳,不是只有口傳,就要法傳。法傳,就是要身體力行,要去做,就是這樣這樣做下去。所以我常常說,我們有什麼需要留歷史的,留歷史,就是除了在電腦裡,我們要用紙寫下來,留紙本,書也要印下來。不論如何,除了存在電腦以外,我們還是要集成冊。現在科學更發達,手機,將這個畫面拍下來,之後也要趕緊取下來,不是只有放在電腦裡,趕緊就是要有圖、有文字,見證我們現在的人生。是誰在這個畫面上,在這個地方救濟,救濟的是誰在這裡?是什麼環境我們要去救濟?所以現在的尼泊爾賑災團,一直交代他們,請大家將任何一個角落人與人的互動,人到了那個地方的足跡,人與人互動,我們應該要好好留下影像。同時,文字要記錄下來,故事要傳回來。這就是我們的歷史,這個歷史,大家要再不斷來互相留傳。上一代留傳給下一代,去過的人留傳給沒有去過的人;沒有去過的人,我們又有相片,我們又有文字,再讓更多人瞭解。這就是在現在的科技,也要留著我們原來的手寫印刷,這樣留下來。
總而言之,佛法必定要留。正法、像法,像法就是形相,以及從前文字沒有辦法那麼好,他就用聽故事來畫圖。就如我們現在,也有很多老菩薩無法寫字,但是他們用畫圖來表達,張三李四做什麼事業,捐多少錢,也有這樣的。這叫做經變圖,字變成了圖樣,這是一個我們要留的,留傳下去的方法。所以這是在正法、像法。堪嘆我們的五趣雜居地,正法很快就消失掉了,像法也已經過去了,現在在末法,很快地,佛法在人間也會消失掉。唯有我們人,我們的心,法要趕緊好好將它印入心版,將我們如何做傳給大家,大家要認真,這樣人跟著人來做,做好事,然後記錄下來,現在就是只有依靠我們這樣來走。所以,經文這樣說,
經文簡釋:
「於佛智慧,皆不退轉」;於佛所證甚深智慧,皆能進趣,得不退轉。
*佛智者即無障礙解脫智,此是果智,約圓明決斷為智。
「於佛智慧,皆不退轉」。從前面,在正法中,在正法開始的教育,一直發菩薩心,「志固精進」,這樣一直精進到了佛的智慧入我們的心,所以「皆不退轉」。「於佛所證甚深智慧」。我們在聽佛法之後,現在佛陀不在人間了,但是法身在人間,我們聽了,來了解,了解,我們要深深進入佛法的智慧中。佛法的智慧入我們的心來,我們要證,就是印證,將佛法印證,要印證得很深,在我們的腦海中。「皆能進趣」,自然我們就能進步,步步精進,我們的道心堅固,再精進,「得不退轉」。自然不論什麼樣的境界、什麼樣的人,都不會影響到我們的心,我們的道心堅固。我們待人處事,我們的態度等等,要不斷與人結好緣,讓人能相信我們,不要讓人懷疑我們。懷疑我們,我們就要趕緊做自己的反省檢討,我們要取得人人的信任,我們的法才能印在人的心,讓人相信,這才是真正要傳法的人。
「佛智者即無障礙解脫智」,這就是果智。我們現在在學的都是因,現在在聽的都是「因」,我們聽,要很用心,用心到這個法聽了之後,是入於我們的心,這個法不會受其他影響了我們所相信的法,所以無障礙。法已經入我們的心了,不受影響,不受障礙,這叫做解脫智。不論外面多複雜,我的身外有多複雜,我都不會受身外的人、事、物來影響我,這樣叫做解脫智。「此是果智」,這就是我們聽法、修行,結果的智慧,這叫做果智。「約圓明決斷為智」。這就是表示我們對佛法很圓融了,而且能明確,能夠做決定,什麼事情應該怎麼做,我們能很確定、很決斷,這我們有辦法做得到。但是要圓融,所要做的要很圓融。世間事,必定要很圓融,很圓融才來做這樣的布達,決定是這樣做,這就是圓融中的決定,這叫做智慧。要看因緣若成熟,才能這樣來決斷下來。這是要讓世間事能圓滿。
經文簡釋:
「佛滅度後,正法當住四十小劫,像法亦爾」;像法住世亦四十劫。
*頌法運。上來授中根弟子記已竟。
「佛滅度後,正法當住四十小劫,像法亦爾」。就是說像法住世也是四十小劫,正法既住四十小劫,像法也是四十小劫。「像法」,意思就是說,充滿了形相、文字等等都有,但是就是一個形相,真正修行的心慢慢消退。只看到形相,看到寺院蓋得很大很大,佛像造得很高很高,塔建得很多,這些佛像,這些形相,佛法的形相好像很多,但是修行者的心,就是慢慢退失了。一直到佛像都會慢慢風化掉,或者是人為的破壞掉,這種毀佛壞寺,近代也有,被破壞了,很多佛教的寺院、叢林,出家人被迫害的,也很多啊。這就是已經末法了,人心將所有的形像都破壞掉,這樣就是叫做末法,法已經將滅了。所以,就靠人的信仰還很堅定,將法要再傳下去。要不然,佛法就是在現在末法中。
所以這就是在說法運,在多摩羅跋栴檀香如來,他的國土,他的法能運行這麼久的時間。佛陀為他授記,他的法運,正法能運行在這樣的國家,在這樣的時代能這麼長久,這就是佛陀為中根弟子授記。中根的弟子,就是不是真正的小根,如舍利弗、目犍連、迦葉、須菩提、迦旃延等,這都是中根器。中根器就是還守在獨善其身,但是他們的對佛法都很通徹了,只是還沒有發大心,入人群中去,這樣而已,這叫做中根。
因為上面還有菩薩,菩薩才是佛陀要教育的上根機,將中根機引到上根來了,已經開始發心了,佛陀就為他們見證,將來能成佛,成佛的依正國土和他的法運,正法能運行多久?像法能運行多久?時間很長。目犍連比過去四位已授記的,從舍利弗開始,一直到目犍連,他的法運就比前面四位長,可見目犍連他的心胸之開闊,他投入人群結的善緣,好緣是這麼多,成就這麼多佛法興隆的事情,真的是佛陀的好弟子。所以我們要好好用心,圓滿自利利他成佛果,這我們都要認真學,學佛所走的路,要時時多用心。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分享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