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5/07/05晨語簡記

向下 
2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5/07/05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2015/07/05晨語簡記   2015/07/05晨語簡記 Empty周日 7月 05, 2015 7:33 pm

20150705晨起薰法香如是我聞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當常思惟修靜慮心體
人皆本有之大通智勝
無盡無窮即佛性無始
無漏大通達清淨性妙


大家最近不斷提起,提起了大通智勝佛,從什麼時候開始有這尊佛?大家應該都還記得,無法描述大通智勝佛開頭的因緣,無始的無始,無盡始的無始,真的是沒有盡頭。要說他的時間,那是很長遠、很長遠,長遠得集很多的算師,就算是很多數學老師,包括他全部的學生,大家的智力合起來計算,這個時間,塵點劫。一劫,時間就已經夠長了,他又是從無量數的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盡地種,地上所有一切,這樣磨,都磨成成沙,將這個沙全部拌為墨,這樣「盡地種墨」,經過了千世界下一點,再經過千世界再點一點。有點到的、沒點到的,所有的國土,地上所有一切,全部,連沙塵,同樣全部磨,再把它磨成了沙塵,再用水變成墨,這麼多來點滴,這國土,想想看,這到底是多大?要說橫的是很大,經過了無量千國土,無法算計的國土,經過了一次再一次,所有的地種都磨成了塵沙,這樣成為墨,輾轉就是這樣來點滴。光是這樣說,這些算師,數學老師就沒辦法,雖盡大家的心力,包括學生都來計算,計算這些國家所有的塵沙變成時間,累計他的時間到底多久了?沒辦法,真的是沒辦法計算。

所以,既然沒辦法計算大通智勝佛他的由來,不如我們「當常思惟修靜慮心體」。外面的數目既然沒辦法算,我們就要好好用心。修行,集中我們的精神,好好地將定心,很清淨的心,思惟修,大家知道叫做「定」,靜慮也是叫做「定」,心沒有雜
染、無穢垢,這種心,就是我們的心體。我們的心體是什麼呢?是一面大圓鏡智。

最近一直跟大家說大圓鏡智,那就是我們人人本具,人人清淨的佛性,我們人人清淨佛性本來就有了,人人皆本有之大通智勝。其實,大通智勝無窮無盡無始就已經有,我們想,這不就是我們人人的本性嗎?我們人人真如清淨的本性,這面大圓鏡,人人都有,只可惜我們就是無明覆蓋了,其實這面鏡子無盡無窮。要說他的時間,到底什麼時候有的?我們只要自問我們自己,我們的心鏡在哪裡呢?我們這面大圓鏡,佛陀很明確向我們說人人本具,我們自己找到了嗎?我們這面鏡子到底在哪裡?確實有,絕對有,但是我們還沒有顯現。人人皆本有之,人人都有自性大通智,我們人人都有,是無盡無窮,我們的大通智識,若讓我們展開來,同樣無盡無窮,就是佛性,佛性無始。真的是,你用怎麼樣塵點劫的時間,多麼長久以前,我們本來就有,時間很長久,這是佛性無始,無盡頭,沒辦法說我們什麼時候開始有佛性,很久、很久,這就是我們人人本具。

「無漏大通達清淨性妙」。人人本來就有這念非常清淨、無染垢,法都是具足在我們的心,我們本來就是無漏,真理全部歸納在我們的心性裡,我們明明本具,就是偏要向外求而已。人人本有靈山塔,我們好向靈山塔下修。我們人人本來就有一個靈山塔,靈山道場本來就在我們的心,我們要去哪裡再找一個靈山道場呢?應該靈山會不散,永遠都在我們的心裡,無漏大通達,這就是我們內心本具,內心本具的是清淨的性妙,「無漏大通達清淨性妙」,是人人本具。每天在聽經,現在每天都一樣還是這樣在說,在無量劫數,長久的時間,大通智勝佛,他的時間有多長啊?再接下去還是很長,要描述的時間,所以我們要很用心。用心,絕對能將這些無明撥開,大圓鏡這個智絕對會現前,只要你有心。有心,自然地,法就能粒粒種子播種,去播種智,這個智,我們就能到處將這智慧廣達無礙,通達到每個地方去。

就如佛世時,舍利弗也是運用他的智慧,他是智慧第一,能代替佛陀去降伏很多外道教,成就道場。就如須達多長者,有一次去拜訪他的朋友,那就是在王舍城,他去拜訪這位朋友。看到朋友的家怎麼這麼隆重布置呢?問朋友:「到底你這房子要做什麼喜事?還是為了我要來,大家這麼隆重呢?」朋友的回答就說:「不是為了你要來,是為了要恭請佛陀世尊來。」這位須達多長者認為:世尊是什麼樣的人?值得我的朋友,全國首富,那麼的尊重,這位世尊到底是什麼樣的人?我倒是要好好來了解。在這當中,就趕緊問他的朋友:「這位世尊現在是住在哪裡?為什麼這麼值得你的尊重,要來迎接他來?」他就說:「很不容易啊!這位世尊現在是在王舍城,一個靜寂的地方,離我們的地方──城鎮,沒多遠,在那裡帶著弟子修行。」須達多長者他晚上要睡覺,覺得要等到明天才看得到這位世尊,好像長夜漫漫,這麼長的夜晚睡不著,不如我就這時候去。按照他的朋友所說的地方去了,就這樣,漸漸接近了世尊,釋迦牟尼佛在修行的地方。

這樣接近的時候,那個心態就不知怎麼了,一直歡喜踴躍,他愈是接近,內心愈歡喜。慢慢接近,遠遠看到大樹下好像有一道光芒,集中在這大樹下。他向著這個光慢慢接近了,原來是一位聖者,他愈接近看,莊嚴形象啊!這個歡喜心,不由自己,到底這是什麼歡喜?從來不曾有過那種心態。他這樣走近,不由自己就跪拜在面前。跪拜時,心起了一個念,這是對一位聖者的禮數嗎?對一位聖者應該要用什麼禮數來尊重?這當中好像看到天人來到聖者的面前,就是五體投地的禮拜,好像在示範給他看。然後繞佛,禮拜之後在那裡繞佛,這樣之後,天人就消失了。「這應該就是叫做禮佛的禮數,這規矩應該是這樣。」所以他就在那個地方,按照剛剛看到的,這樣來禮佛,五體投地禮拜,然後起身,就繞佛,右繞三匝,就是這樣繞佛,然後就是很恭敬,雙手合掌,在那個地方默默仰視著佛陀。

佛陀睜開他的慈眼,就叫出了須達多長者的名字。「你怎麼這麼早就來到了?」他想:這位聖者無非就是我的朋友所要供養的世尊嗎?佛陀好像了解他的心的疑問,回答:「是啊!你要來見我,我總是在這個地方讓你看到了。」心更歡喜了,也能叫出我的名字,我也已經看到佛了,他就向佛陀說:「佛啊,我現在看到您之後,我現在的心境,無法描述的歡喜,聽到佛陀您的聲音,我更是感覺到有無量數,奧妙的道理入我的心裡。」佛陀就說:「你已經證到初果了,你了解了人間的道理,你瞭解了應該就是世間貧富貴賤。」他這樣靜下來,「是啊!佛陀,我忽然間在想,我是什麼因緣生在人間?我生來就是這麼富貴的家庭,不過,我也看到很多很多的賤民,階級低微,生活貧困,苦難偏多,生老病死,很多人老來沒依靠,我也常常布施給這些人。到底這是什麼因緣?」佛陀就說:「這就是你所以見佛就能得到初果的因緣,不必我說,你就了解了苦的真諦,慢慢你愈是了解,愈接近,你會瞭解得更多。」

佛陀開始用四諦法,就向他說了。天也亮了,長者就說:「佛陀,我從舍衛國來,我從舍衛國來,我聽到佛講法,心開意解,若是舍衛國的人人來聽佛講法,是不是他們也能與我一樣心開意解呢?」佛陀就說:「難啊!因為舍衛國六師外道偏多,邪見深啊,要能像你這樣聽了就能理解,必定要當地有道場,人人能夠接近,就是要見佛聞法,要不然,光是回去了,法傳,這樣還沒辦法。」長者就說:「若是這樣,佛陀您能到我的舍衛國弘法嗎?」佛陀就說:「出家僧團與世俗的生活不同,必定在舍衛國要有這樣的因緣、有這樣的地方,就如現在你所看到這樣的地方,能夠容納僧團,我才能到那個地方去。」給孤獨長者,就是須達多長者,他說:「這樣很簡單,我回去以後,我去找一個地方來建設僧房,就是這樣的環境,這樣能容納佛與僧團的地方,佛陀願意來嗎?」佛陀就說:「願意,只要你有這樣適合的地方。」

須達多長者就說:「若是這樣,這不困難。不過,佛陀,一個要求,我找到地方要趕快興建,工程就要開始了,這規畫等等的規則,請佛陀能派一位弟子與我同行,去選擇地方與執行工程。」佛陀就說:「不困難,舍利弗,他能與你同行。」就這樣,這位給孤獨長者,須達多長者,就這樣,沒有回到朋友的家,就與舍利弗急急忙忙回舍衛國。在舍衛國這當中,他就問舍利弗:「請問佛陀若是要來舍衛國時,佛陀他走路的時間,一天差不多要走多久的時間,要有一站讓他休息呢?」很貼心啊!舍利弗就說:「佛陀平時若這樣在走的路,差不多是半由旬給他一個停息的地方。」半由旬,二十里,二十公里路。就這樣,給孤獨長者就在二十里路建設一個休息的亭,蓋一個亭,休息站,凡是二十里,他就建設一個亭,這樣一直到了舍衛國。

這就是須達多長者,當然,這就是祇園精舍的開始,就是這樣。這位長者,他見佛起恭敬心,佛陀的聲音一出,他就不由自己,心開意解,他就開始能知道人間苦,佛陀再為他說四諦法,更加透徹,期待能更多人了解,所以他願意,要為佛陀蓋精舍。當然,舍利弗到了舍衛國去,去降伏外道,很多的外道群,大家合起來向國王抗議、反對,不希望佛入舍衛國,當然這故事還很長。不過,這就是要向大家表達,心性,人人本具,不只是我們修行者,在家人,平時他們所信仰的是婆羅門教,卻是只是聽到佛這個名字,他就打從內心歡喜,他就是起自他的行動,半夜也開始用走路的去到佛陀住處,開始接近,心就不由自己,那種從來不曾有過的法喜,何況看到佛陀那一分的莊嚴。

這種大圓鏡智,在這個地方的這面心鏡,慢慢已經開始浮現了,所以這位長者,他為佛陀造了很多的因緣,祇樹給孤獨園,佛陀在那個地方講經,度了多少人啊!在佛的經典中,這也是釋迦佛的道場。所以說來,我們「當常思惟修」,靜慮心體是人人本有,人人都是大通智勝佛,人人本具,是無盡無窮,佛性無始,我們應該都能很清楚,無漏大通達清淨的本性。看,這位給孤獨長者,他也很接近佛的身心,這樣接近,自然天人下降,讓他能了解如何來恭敬、尊重,這都在這樣一個心體接近了境界。這是我們要用心,人人都有與這位須達多長者很接近的心性在,何況我們修行,體佛心性,這應該就是更近了。前面的文這樣說,

經文:「如人以力磨,三千大千土,盡此諸地種,皆悉以為墨,過於千國土,乃下一塵點,如是展轉點,盡此諸塵墨。」

就是這樣的時間這麼長,前面說過很多了。接下來又是這樣說,

經文:「如是諸國土,點與不點等,復盡抹為塵,一塵為一劫,此諸微塵數,其劫復過是,彼佛滅度來,如是無量劫。」
經文簡釋:
*「如是諸國土,點與不點等」;如是經過千千國土,若曾著點,及不點者,是等無數微塵世界。
*「復盡抹為塵,一塵為一劫」;盡地種物體,復以諸千世界,盡抹為塵,以一微塵而為一劫。


這麼長啊!前面已經說那麼多了,後面還需要再說嗎?經文是這樣。所以「如是諸國土,點與不點等」,就是說,「如是經過千千國土」,很多很多的國土過去了,「若曾著點」。我們過去解釋過了,過了千國土,這些東西全都磨為墨,有點過的,再經過千國土再點,都將這些墨都點完。「若曾著點,及不點者」,這些國土有點、沒點的,「是等無數微塵世界」,這些世界,凡是有國土,絕對有微塵,有這些沙土,這些東西,「復盡抹為塵」,所有山河大地等等,全部再磨過,都是塵,「一塵為一劫」,這樣一粒沙為一劫的時間。這個劫,大家很清楚了,一增一減才是一小劫而已,總而言之,時間很長。「盡地種體…物體,復以諸千世界,盡抹為塵」,全都將它磨成沙土,「以一微塵而為一劫」,這我們都知道了。

經文簡釋:「此諸微塵數,其劫復過是,彼佛滅度來,如是無量劫。」

盡上如是地種物已,其所經劫,復過此數。「此諸微塵數,其劫復過是,彼佛滅度來,如是無量劫」。那尊佛,就是大通智勝佛,經過這麼長、這麼久,盡以上所譬喻過的地種,土地上所有一切的物體,都將它磨過成為沙,這樣那些沙塵都叫做時間,長時間。劫就是長時間,都叫做時間。「其所經劫」,經過的時間,「復過此數」。經過的那些時間,比現在所譬喻的時間更多,真的是無法說的時間。下面這段文再說,

經文:「如來無礙智,知彼佛滅度,及聲聞菩薩,如見今滅度,諸比丘當知,佛智淨微妙,無漏無所礙,通達無量劫。」
經文簡釋:「如來無礙智,知彼佛滅度」
釋迦如來以無礙智,知彼大通滅度之相。


這譬喻就是如來的無礙智,「知彼佛滅度」。如來就是佛,釋迦牟尼佛,已經成佛之後,這個如來的智無礙。釋迦牟尼佛他就是說,所有成佛之後,包括他本身,覺悟之後的智,智體是遍虛空法界,這種無礙智。他了解,剛剛前面所說過的,一直說很長很長的時間,塵點劫那麼長的時間,那尊佛,那麼長的時間,就是以現在釋迦牟尼佛再來回憶過去那位大通智勝佛,他那時候一直到了滅度的形態,釋迦牟尼佛來回憶過去。我們昨天也說過了,我們幾天前都有說過,以我們要來回憶這輩子的事情還是還可以,但是要回憶我們上輩子,我們就沒辦法了。卻是釋迦佛他有辦法,這個無礙智可以回溯過去,無量無量無始以前的時間,那尊大通智勝佛為十六王子說《法華經》那個時代,那時候佛的世界,那時候修行者的世界,這種講說《法華經》的形態,釋迦佛,現在的佛、如來,還有辦法回憶過去。

經文簡釋:
「及聲聞菩薩,如見今滅度」;及見彼佛所化聲聞及菩薩眾猶如今日所見無異。


那時候的聲聞菩薩,「如見今滅度」,就是那時候,大通智勝佛的時代所說法,那個時代也有聲聞,也有菩薩,過了很長的時間,大通智勝佛滅度那個境界,一直到現在,釋迦牟尼佛對那個過程還是記憶猶新。所以說「及見彼佛所化聲聞及菩薩眾,猶如今日所見無異」。與現在大家所看到的一樣,就是這樣的過程,大通智勝佛那時候在度化眾生。那時候,眾生要接受佛法也不容易,那時候的眾生的根機,同樣有這樣不整齊,那尊佛,同樣也是有聲聞的時代,同樣有緣覺、菩薩,這樣在說法,也是最後同樣還是說《法華經》。所以那尊佛,大通智勝佛,那個過程與現在相同。

經文簡釋:
「諸比丘當知」;告諸比丘,當知是事。當知下,乃警省之語,謂人人本有之大通,何不審察一番。


所以「諸比丘當知」。「告諸比丘,當知是事」,要知道那件事情,我現在在說,大家要知道,在大通智勝佛那個時代,「當知」,就是知道,就是要讓大家要警省之語,大家要知道。叫大家,很確定的語氣,事情是這樣正確,大家應該要知道,所以叫做「當知」,大家要知道,提高大家的警覺性。說:「在那麼長久以前的大通智勝佛,與現在釋迦佛這個道場是無異,沒有差別,就是一樣,大家要相信,要知道。」就是警省,警告大家不要懷疑。雖然時間經過那麼久了,以如來的智慧跟大家說,大家要很警覺,當下自己內心要好好靜思修,用定心來反省我們自己,為何現在還是凡夫呢?為什麼我們人人本具佛性,我們到底現在還是在聽聲音,要來了解法,應該人人本具佛法在心裡。所以大家要用心去體會,不是在說故事,是法。

所以,大通智勝佛,這個〈化城喻品〉不是故事,是法。這就是佛陀的慈悲,要大家知道,這種無始以來的真理,法就是「人人本有之大通」。所以我們要好好地「何不審察一番」?自己要好好思惟修,反省一下,好好從外面自己來審思,來反省我們自己。我們若好好靜慮我們的心體,好好來思考,我們自己的心體、我們的本性,也是同樣大圓鏡智存在。

經文簡釋:「佛智淨微妙,無漏無所礙」
*「淨微妙」:三智一心故淨,一心三智故微,非三非一而一而三故妙。
*「無漏無所礙」:見甲而遺乙,謂之漏,見彼不見此,謂之礙,佛以無漏、無礙之智。
*見彼佛及其聲聞、菩薩之滅度,宛如見之於今日,所以為淨妙之智。


所以「佛智淨微妙,無漏無所礙」。「無漏無所礙」,人人這個佛智是很清淨,回歸到很清淨,就是最微妙的智慧,「無漏無所礙」,我們所有的法都沒有漏失。「淨微妙」,是「三智一心故淨」。「三智」是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這都已經解釋過了,這叫做「三智」。就是具足於一心,所以「一心三智故微」,我們的心,心腦,其實我們到底我們的心腦裡面隱藏著多少?很多喔!所以我們的八識田中,所隱藏善惡業很多,我們好好去用心,這實在是很微妙。「非三非一,而一而三,所以叫做非三非一,而一而三故妙」。一心三智,其實非三,三,其實歸於一,我們的真如本體、真如本性,真如本性,他必定要去體會「一切智」,世間一切道理;「道種智」,精密、精要,道理之中最微妙,淨而無染;「一切種智」,全部一切智與道種智,俗智與真智,「俗諦」、「真諦」會合起來,一切道種智,全部合起來,其實是一,那就是回歸我們的本性,真如本性。這叫做「無漏無所礙」。

我們普通凡夫,若見甲而遺乙,我們若是看見甲,我們就忘記乙了。看經文,前面一直讀,一直讀,讀下去,就忘記前面了,我們在讀經不就是這樣嗎?看到第一行,讀過來,第二行、第三行,一心無兩用,所以這樣一直讀下去,前面就忘記了,這叫做「漏」,漏掉了。所以「見彼不見此,謂之礙」。見彼不見此,看到那裡,就沒看到這裡。我現在看到前面,我並沒有辦法看到後面,這就是障礙。你們也是一樣,你們只是看前面,你們也沒有看到後面,這就是障礙。但是佛智,他就是無礙,無漏無所礙,一切的道理,前後、上下、周圍都無所礙,這是佛智。「佛以無漏、無礙之智」,所以他能夠透徹瞭解。所以「見彼佛及其聲聞、菩薩之滅度」。彼佛就是大通智勝佛,現在的釋迦牟尼佛看過去大通智勝佛那個時代,那時候的聲聞、菩薩這樣滅度,與佛滅度那個世界、那個時代,「宛如見之於今日」,就像在看現在這個時代,這個時候。這就是佛所以稱為「淨妙之智」,這就是佛智。

經文簡釋:「通達無量劫」
善能通達無量,劫前所有之事通達:通也。
如來觀昔如今,大通智勝現也,大眾不知久遠事者,大通智勝未現故。


佛智能通達,佛智通達,通達無量劫前所有的事情,這叫做通達。如來他是觀昔如今,我們的釋迦佛已經開悟了,他與天體合一,所以「如來觀昔如今」。看,說那個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看那個時候的事情,現在對過去的記憶與現在一樣,大通智勝佛就是現前。那麼久以前,大通智勝佛的時代拉來到現在,大通智勝佛就是釋迦牟尼佛。「大通智勝」是在我們人人的心裡,所以說來,「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所以「大通智勝現」。

所以「大眾不知久遠事」,我們大家都不知,因為我們還是凡夫,所以「大通智勝未現故」。因為我們的心,我們的大通智勝還未現前,釋迦牟尼佛,他,「大通智勝佛」本來就在他的心裡,我們人人也是本具有無始無始以前的大通智勝,本來我們就無
所礙,我們有通達天體宇宙的大道理,我們人人本來就有,這種無障礙的大智慧,只是我們受到無明煩惱覆蔽。所以我們現在要回歸回來,「當常思惟修靜慮心體」,我們應當要好好思惟修靜慮心體,專心來瞭解、審思我們的心體,我們的真如本性。所以人人本來就有無漏大通智勝,清淨的性妙本體存在,只希望我們人人要時時多用心啊!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分享合十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5/07/05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5/07/05晨語簡記   2015/07/05晨語簡記 Empty周日 7月 05, 2015 8:04 pm

晨鐘起薰法的體悟
上人要我們好好用心。修行,集中精神,一定要定心,要清淨的心,思惟修,就是要讓我們大家,心沒有雜染、無穢垢,就是我們的心體,是一面大圓鏡智。 上人又慈示:這面大圓鏡,人人都有,只可惜我們就是無明覆蓋了。
===============================================
我的感受很深,正因為無明將大圓鏡智覆蓋了,所以習氣仍在,煩惱猶存,智慧不足無法與人和敬,導致人我之間少了圓融,真的修不夠、修不夠啊!
所以莫忘「人人有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明明本具大圓鏡智,本具真如本性,凡夫就是偏偏要向外求。聽到 須達多長者的故事,光只是聽到佛陀的名字,他就打從內心歡喜,進而行動,連夜趕往佛陀住處。這是何等的因緣,自我省思,自己不正是有這樣的因緣嗎?見到 上人不由自主打從內心發願,這願忘了嗎?莫忘初發心啊!
「佛智淨微妙,無漏無所礙」,細思 上人開示,原來所以的智慧,是獨一、是不二。
雖然說三,實為歸一
「一切智」--世間的道理,這是「俗諦」,是在人間大家都認定的道理。
「道種智」,是精密、精要,最微妙、淨而無染的「真諦」。
「一切種智」,俗智與真智,俗諦、真諦會合起來,全部一切智與道種智,就是一切種智,三者合一,就是回歸我們的本性,真如本性。所有的諦理都在心中,無漏無礙,這叫做「無漏無所礙」。這是很高的境界,是目標、是願景,這一生世做不到,祈願生生世世,八識田中不能忘,即使在六根緣六塵時,六識也要時時道心存啊!

映月 禮敬合十
回頂端 向下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85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4
注冊日期 : 2008-12-22

2015/07/05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5/07/05晨語簡記   2015/07/05晨語簡記 Empty周二 7月 07, 2015 9:08 am

薰法香心得札記(二○一五年七月五日星期日)

 

其實,大通智勝無窮無盡無始就已經有,我們想,這不就是我們人人的本性嗎?

這就是「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道理,當我們追溯到無始以來,最初的最初,自性清淨的真如,大家都具備。一開始,我就寫下「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讀到最後一段結束前,上人就提到「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很高興,很歡喜。

 

大通智勝佛,這個〈化城喻品〉不是故事,是法。

這句話是很重要的概念,有助於我們了解〈化城喻品〉,善用〈化城喻品〉的法。

 

 

當常思惟修靜慮心體
人皆本有之大通智勝
無盡無窮即佛性無始
無漏大通達清淨性妙


大家最近不斷提起,提起了大通智勝佛,從什麼時候開始有這尊佛?大家應該都還記得,無法描述大通智勝佛開頭的因緣,無始的無始,無盡始的無始,真的是沒有盡頭。要說他的時間,那是很長遠、很長遠,長遠得集很多的算師,就算是很多數學老師,包括他全部的學生,大家的智力合起來計算,這個時間,塵點劫。一劫,時間就已經夠長了,他又是從無量數的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盡地種,地上所有一切,這樣磨,都磨成成沙,將這個沙全部拌為墨,這樣「盡地種墨」,經過了千世界下一點,再經過千世界再點一點。有點到的、沒點到的,所有的國土,地上所有一切,全部,連沙塵,同樣全部磨,再把它磨成了沙塵,再用水變成墨,這麼多來點滴,這國土,想想看,這到底是多大?要說橫的是很大,經過了無量千國土,無法算計的國土,經過了一次再一次,所有的地種都磨成了塵沙,這樣成為墨,輾轉就是這樣來點滴。光是這樣說,這些算師,數學老師就沒辦法,雖盡大家的心力,包括學生都來計算,計算這些國家所有的塵沙變成時間,累計他的時間到底多久了?沒辦法,真的是沒辦法計算。

所以,既然沒辦法計算大通智勝佛他的由來,不如我們「當常思惟修靜慮心體」。外面的數目既然沒辦法算,我們就要好好用心。修行,集中我們的精神,好好地將定心,很清淨的心,思惟修,大家知道叫做「定」,靜慮也是叫做「定」,心沒有雜染、無穢垢,這種心,就是我們的心體。我們的心體是什麼呢?是一面大圓鏡智。

最近一直跟大家說大圓鏡智,那就是我們人人本具,人人清淨的佛性,我們人人清淨佛性本來就有了,人人皆本有之大通智勝。其實,大通智勝無窮無盡無始就已經有,我們想,這不就是我們人人的本性嗎?我們人人真如清淨的本性,這面大圓鏡,人人都有,只可惜我們就是無明覆蓋了,其實這面鏡子無盡無窮。要說他的時間,到底什麼時候有的?我們只要自問我們自己,我們的心鏡在哪裡呢?我們這面大圓鏡,佛陀很明確向我們說人人本具,我們自己找到了嗎?我們這面鏡子到底在哪裡?確實有,絕對有,但是我們還沒有顯現。人人皆本有之,人人都有自性大通智,我們人人都有,是無盡無窮,我們的大通智識,若讓我們展開來,同樣無盡無窮,就是佛性,佛性無始。真的是,你用怎麼樣塵點劫的時間,多麼長久以前,我們本來就有,時間很長久,這是佛性無始,無盡頭,沒辦法說我們什麼時候開始有佛性,很久、很久,這就是我們人人本具。

無漏大通達清淨性妙」。人人本來就有這念非常清淨、無染垢,法都是具足在我們的心,我們本來就是無漏,真理全部歸納在我們的心性裡,我們明明本具,就是偏要向外求而已。人人本有靈山塔,我們好向靈山塔下修。我們人人本來就有一個靈山塔,靈山道場本來就在我們的心,我們要去哪裡再找一個靈山道場呢?應該靈山會不散,永遠都在我們的心裡,無漏大通達,這就是我們內心本具,內心本具的是清淨的性妙,「無漏大通達清淨性妙」,是人人本具。每天在聽經,現在每天都一樣還是這樣在說,在無量劫數,長久的時間,大通智勝佛,他的時間有多長啊?再接下去還是很長,要描述的時間,所以我們要很用心。用心,絕對能將這些無明撥開,大圓鏡這個智絕對會現前,只要你有心。有心,自然地,法就能粒粒種子播種,去播種智,這個智,我們就能到處將這智慧廣達無礙,通達到每個地方去。

就如佛世時,舍利弗也是運用他的智慧,他是智慧第一,能代替佛陀去降伏很多外道教,成就道場。就如須達多長者,有一次去拜訪他的朋友,那就是在王舍城,他去拜訪這位朋友。看到朋友的家怎麼這麼隆重布置呢?問朋友:「到底你這房子要做什麼喜事?還是為了我要來,大家這麼隆重呢?」朋友的回答就說:「不是為了你要來,是為了要恭請佛陀世尊來。」這位須達多長者認為:世尊是什麼樣的人?值得我的朋友,全國首富,那麼的尊重,這位世尊到底是什麼樣的人?我倒是要好好來了解。在這當中,就趕緊問他的朋友:「這位世尊現在是住在哪裡?為什麼這麼值得你的尊重,要來迎接他來?」他就說:「很不容易啊!這位世尊現在是在王舍城,一個靜寂的地方,離我們的地方──城鎮,沒多遠,在那裡帶著弟子修行。」須達多長者他晚上要睡覺,覺得要等到明天才看得到這位世尊,好像長夜漫漫,這麼長的夜晚睡不著,不如我就這時候去。按照他的朋友所說的地方去了,就這樣,漸漸接近了世尊,釋迦牟尼佛在修行的地方。

這樣接近的時候,那個心態就不知怎麼了,一直歡喜踴躍,他愈是接近,內心愈歡喜。慢慢接近,遠遠看到大樹下好像有一道光芒,集中在這大樹下。他向著這個光慢慢接近了,原來是一位聖者,他愈接近看,莊嚴形象啊!這個歡喜心,不由自己,到底這是什麼歡喜?從來不曾有過那種心態。他這樣走近,不由自己就跪拜在面前。跪拜時,心起了一個念,這是對一位聖者的禮數嗎?對一位聖者應該要用什麼禮數來尊重?這當中好像看到天人來到聖者的面前,就是五體投地的禮拜,好像在示範給他看。然後繞佛,禮拜之後在那裡繞佛,這樣之後,天人就消失了。「這應該就是叫做禮佛的禮數,這規矩應該是這樣。」所以他就在那個地方,按照剛剛看到的,這樣來禮佛,五體投地禮拜,然後起身,就繞佛,右繞三匝,就是這樣繞佛,然後就是很恭敬,雙手合掌,在那個地方默默仰視著佛陀。

佛陀睜開他的慈眼,就叫出了須達多長者的名字。「你怎麼這麼早就來到了?」他想:這位聖者無非就是我的朋友所要供養的世尊嗎?佛陀好像了解他的心的疑問,回答:「是啊!你要來見我,我總是在這個地方讓你看到了。」心更歡喜了,也能叫出我的名字,我也已經看到佛了,他就向佛陀說:「佛啊,我現在看到您之後,我現在的心境,無法描述的歡喜,聽到佛陀您的聲音,我更是感覺到有無量數,奧妙的道理入我的心裡。」佛陀就說:「你已經證到初果了,你了解了人間的道理,你瞭解了應該就是世間貧富貴賤。」他這樣靜下來,「是啊!佛陀,我忽然間在想,我是什麼因緣生在人間?我生來就是這麼富貴的家庭,不過,我也看到很多很多的賤民,階級低微,生活貧困,苦難偏多,生老病死,很多人老來沒依靠,我也常常布施給這些人。到底這是什麼因緣?」佛陀就說:「這就是你所以見佛就能得到初果的因緣,不必我說,你就了解了苦的真諦,慢慢你愈是了解,愈接近,你會瞭解得更多。」

佛陀開始用四諦法,就向他說了。天也亮了,長者就說:「佛陀,我從舍衛國來,我從舍衛國來,我聽到佛講法,心開意解,若是舍衛國的人人來聽佛講法,是不是他們也能與我一樣心開意解呢?」佛陀就說:「難啊!因為舍衛國六師外道偏多,邪見深啊,要能像你這樣聽了就能理解,必定要當地有道場,人人能夠接近,就是要見佛聞法,要不然,光是回去了,法傳,這樣還沒辦法。」長者就說:「若是這樣,佛陀您能到我的舍衛國弘法嗎?」佛陀就說:「出家僧團與世俗的生活不同,必定在舍衛國要有這樣的因緣、有這樣的地方,就如現在你所看到這樣的地方,能夠容納僧團,我才能到那個地方去。」給孤獨長者,就是須達多長者,他說:「這樣很簡單,我回去以後,我去找一個地方來建設僧房,就是這樣的環境,這樣能容納佛與僧團的地方,佛陀願意來嗎?」佛陀就說:「願意,只要你有這樣適合的地方。」

須達多長者就說:「若是這樣,這不困難。不過,佛陀,一個要求,我找到地方要趕快興建,工程就要開始了,這規畫等等的規則,請佛陀能派一位弟子與我同行,去選擇地方與執行工程。」佛陀就說:「不困難,舍利弗,他能與你同行。」就這樣,這位給孤獨長者,須達多長者,就這樣,沒有回到朋友的家,就與舍利弗急急忙忙回舍衛國。在舍衛國這當中,他就問舍利弗:「請問佛陀若是要來舍衛國時,佛陀他走路的時間,一天差不多要走多久的時間,要有一站讓他休息呢?」很貼心啊!舍利弗就說:「佛陀平時若這樣在走的路,差不多是半由旬給他一個停息的地方。」半由旬,二十里,二十公里路。就這樣,給孤獨長者就在二十里路建設一個休息的亭,蓋一個亭,休息站,凡是二十里,他就建設一個亭,這樣一直到了舍衛國。

這就是須達多長者,當然,這就是祇園精舍的開始,就是這樣。這位長者,他見佛起恭敬心,佛陀的聲音一出,他就不由自己,心開意解,他就開始能知道人間苦,佛陀再為他說四諦法,更加透徹,期待能更多人了解,所以他願意,要為佛陀蓋精舍。當然,舍利弗到了舍衛國去,去降伏外道,很多的外道群,大家合起來向國王抗議、反對,不希望佛入舍衛國,當然這故事還很長。不過,這就是要向大家表達,心性,人人本具,不只是我們修行者,在家人,平時他們所信仰的是婆羅門教,卻是只是聽到佛這個名字,他就打從內心歡喜,他就是起自他的行動,半夜也開始用走路的去到佛陀住處,開始接近,心就不由自己,那種從來不曾有過的法喜,何況看到佛陀那一分的莊嚴。

這種大圓鏡智,在這個地方的這面心鏡,慢慢已經開始浮現了,所以這位長者,他為佛陀造了很多的因緣,祇樹給孤獨園,佛陀在那個地方講經,度了多少人啊!在佛的經典中,這也是釋迦佛的道場。所以說來,我們「當常思惟修」,靜慮心體是人人本有,人人都是大通智勝佛,人人本具,是無盡無窮,佛性無始,我們應該都能很清楚,無漏大通達清淨的本性。看,這位給孤獨長者,他也很接近佛的身心,這樣接近,自然天人下降,讓他能了解如何來恭敬、尊重,這都在這樣一個心體接近了境界。這是我們要用心,人人都有與這位須達多長者很接近的心性在,何況我們修行,體佛心性,這應該就是更近了。前面的文這樣說,

經文:「如人以力磨,三千大千土,盡此諸地種,皆悉以為墨,過於千國土,乃下一塵點,如是展轉點,盡此諸塵墨。」

就是這樣的時間這麼長,前面說過很多了。接下來又是這樣說,

經文:「如是諸國土,點與不點等,復盡抹為塵,一塵為一劫,此諸微塵數,其劫復過是,彼佛滅度來,如是無量劫。」
經文簡釋:
*「如是諸國土,點與不點等」;如是經過千千國土,若曾著點,及不點者,是等無數微塵世界。
*「復盡抹為塵,一塵為一劫」;盡地種物體,復以諸千世界,盡抹為塵,以一微塵而為一劫。


這麼長啊!前面已經說那麼多了,後面還需要再說嗎?經文是這樣。所以「如是諸國土,點與不點等」,就是說,「如是經過千千國土」,很多很多的國土過去了,「若曾著點」。我們過去解釋過了,過了千國土,這些東西全都磨為墨,有點過的,再經過千國土再點,都將這些墨都點完。「若曾著點,及不點者」,這些國土有點、沒點的,「是等無數微塵世界」,這些世界,凡是有國土,絕對有微塵,有這些沙土,這些東西,「復盡抹為塵」,所有山河大地等等,全部再磨過,都是塵,「一塵為一劫」,這樣一粒沙為一劫的時間。這個劫,大家很清楚了,一增一減才是一小劫而已,總而言之,時間很長。「盡地種體…物體,復以諸千世界,盡抹為塵」,全都將它磨成沙土,「以一微塵而為一劫」,這我們都知道了。

經文簡釋:「此諸微塵數,其劫復過是,彼佛滅度來,如是無量劫。」

盡上如是地種物已,其所經劫,復過此數。「此諸微塵數,其劫復過是,彼佛滅度來,如是無量劫」。那尊佛,就是大通智勝佛,經過這麼長、這麼久,盡以上所譬喻過的地種,土地上所有一切的物體,都將它磨過成為沙,這樣那些沙塵都叫做時間,長時間。劫就是長時間,都叫做時間。「其所經劫」,經過的時間,「復過此數」。經過的那些時間,比現在所譬喻的時間更多,真的是無法說的時間。下面這段文再說,

經文:「如來無礙智,知彼佛滅度,及聲聞菩薩,如見今滅度,諸比丘當知,佛智淨微妙,無漏無所礙,通達無量劫。」
經文簡釋:「如來無礙智,知彼佛滅度」
釋迦如來以無礙智,知彼大通滅度之相。


這譬喻就是如來的無礙智,「知彼佛滅度」。如來就是佛,釋迦牟尼佛,已經成佛之後,這個如來的智無礙。釋迦牟尼佛他就是說,所有成佛之後,包括他本身,覺悟之後的智,智體是遍虛空法界,這種無礙智。他了解,剛剛前面所說過的,一直說很長很長的時間,塵點劫那麼長的時間,那尊佛,那麼長的時間,就是以現在釋迦牟尼佛再來回憶過去那位大通智勝佛,他那時候一直到了滅度的形態,釋迦牟尼佛來回憶過去。我們昨天也說過了,我們幾天前都有說過,以我們要來回憶這輩子的事情還是還可以,但是要回憶我們上輩子,我們就沒辦法了。卻是釋迦佛他有辦法,這個無礙智可以回溯過去,無量無量無始以前的時間,那尊大通智勝佛為十六王子說《法華經》那個時代,那時候佛的世界,那時候修行者的世界,這種講說《法華經》的形態,釋迦佛,現在的佛、如來,還有辦法回憶過去。

經文簡釋:
「及聲聞菩薩,如見今滅度」;及見彼佛所化聲聞及菩薩眾猶如今日所見無異。


那時候的聲聞菩薩,「如見今滅度」,就是那時候,大通智勝佛的時代所說法,那個時代也有聲聞,也有菩薩,過了很長的時間,大通智勝佛滅度那個境界,一直到現在,釋迦牟尼佛對那個過程還是記憶猶新。所以說「及見彼佛所化聲聞及菩薩眾,猶如今日所見無異」。與現在大家所看到的一樣,就是這樣的過程,大通智勝佛那時候在度化眾生。那時候,眾生要接受佛法也不容易,那時候的眾生的根機,同樣有這樣不整齊,那尊佛,同樣也是有聲聞的時代,同樣有緣覺、菩薩,這樣在說法,也是最後同樣還是說《法華經》。所以那尊佛,大通智勝佛,那個過程與現在相同。

經文簡釋:
「諸比丘當知」;告諸比丘,當知是事。當知下,乃警省之語,謂人人本有之大通,何不審察一番。


所以「諸比丘當知」。「告諸比丘,當知是事」,要知道那件事情,我現在在說,大家要知道,在大通智勝佛那個時代,「當知」,就是知道,就是要讓大家要警省之語,大家要知道。叫大家,很確定的語氣,事情是這樣正確,大家應該要知道,所以叫做「當知」,大家要知道,提高大家的警覺性。說:「在那麼長久以前的大通智勝佛,與現在釋迦佛這個道場是無異,沒有差別,就是一樣,大家要相信,要知道。」就是警省,警告大家不要懷疑。雖然時間經過那麼久了,以如來的智慧跟大家說,大家要很警覺,當下自己內心要好好靜思修,用定心來反省我們自己,為何現在還是凡夫呢?為什麼我們人人本具佛性,我們到底現在還是在聽聲音,要來了解法,應該人人本具佛法在心裡。所以大家要用心去體會,不是在說故事,是法。

所以,大通智勝佛,這個〈化城喻品〉不是故事,是法。這就是佛陀的慈悲,要大家知道,這種無始以來的真理,法就是「人人本有之大通」。所以我們要好好地「何不審察一番」?自己要好好思惟修,反省一下,好好從外面自己來審思,來反省我們自己。我們若好好靜慮我們的心體,好好來思考,我們自己的心體、我們的本性,也是同樣大圓鏡智存在。

經文簡釋:「佛智淨微妙,無漏無所礙」
*「淨微妙」:三智一心故淨,一心三智故微,非三非一而一而三故妙。
*「無漏無所礙」:見甲而遺乙,謂之漏,見彼不見此,謂之礙,佛以無漏、無礙之智。
*見彼佛及其聲聞、菩薩之滅度,宛如見之於今日,所以為淨妙之智。


所以「佛智淨微妙,無漏無所礙」。「無漏無所礙」,人人這個佛智是很清淨,回歸到很清淨,就是最微妙的智慧,「無漏無所礙」,我們所有的法都沒有漏失。「淨微妙」,是「三智一心故淨」。「三智」是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這都已經解釋過了,這叫做「三智」。就是具足於一心,所以「一心三智故微」,我們的心,心腦,其實我們到底我們的心腦裡面隱藏著多少?很多喔!所以我們的八識田中,所隱藏善惡業很多,我們好好去用心,這實在是很微妙。「非三非一,而一而三,所以叫做非三非一,而一而三故妙」。一心三智,其實非三,三,其實歸於一,我們的真如本體、真如本性,真如本性,他必定要去體會「一切智」,世間一切道理;「道種智」,精密、精要,道理之中最微妙,淨而無染;「一切種智」,全部一切智與道種智,俗智與真智,「俗諦」、「真諦」會合起來,一切道種智,全部合起來,其實是一,那就是回歸我們的本性,真如本性。這叫做「無漏無所礙」。

我們普通凡夫,若見甲而遺乙,我們若是看見甲,我們就忘記乙了。看經文,前面一直讀,一直讀,讀下去,就忘記前面了,我們在讀經不就是這樣嗎?看到第一行,讀過來,第二行、第三行,一心無兩用,所以這樣一直讀下去,前面就忘記了,這叫做「漏」,漏掉了。所以「見彼不見此,謂之礙。見彼不見此,看到那裡,就沒看到這裡。我現在看到前面,我並沒有辦法看到後面,這就是障礙。你們也是一樣,你們只是看前面,你們也沒有看到後面,這就是障礙。但是佛智,他就是無礙,無漏無所礙,一切的道理,前後、上下、周圍都無所礙,這是佛智。「佛以無漏、無礙之智」,所以他能夠透徹瞭解。所以「見彼佛及其聲聞、菩薩之滅度」。彼佛就是大通智勝佛,現在的釋迦牟尼佛看過去大通智勝佛那個時代,那時候的聲聞、菩薩這樣滅度,與佛滅度那個世界、那個時代,「宛如見之於今日」,就像在看現在這個時代,這個時候。這就是佛所以稱為「淨妙之智」,這就是佛智。

經文簡釋:「通達無量劫」
善能通達無量,劫前所有之事通達:通也。
如來觀昔如今,大通智勝現也,大眾不知久遠事者,大通智勝未現故。


佛智能通達,佛智通達,通達無量劫前所有的事情,這叫做通達。如來他是觀昔如今,我們的釋迦佛已經開悟了,他與天體合一,所以「如來觀昔如今」。看,說那個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看那個時候的事情,現在對過去的記憶與現在一樣,大通智勝佛就是現前。那麼久以前,大通智勝佛的時代拉來到現在,大通智勝佛就是釋迦牟尼佛。「大通智勝」是在我們人人的心裡,所以說來,「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所以「大通智勝現」。

所以「大眾不知久遠事」,我們大家都不知,因為我們還是凡夫,所以「大通智勝未現故」。因為我們的心,我們的大通智勝還未現前,釋迦牟尼佛,他,「大通智勝佛」本來就在他的心裡,我們人人也是本具有無始無始以前的大通智勝,本來我們就無所礙,我們有通達天體宇宙的大道理,我們人人本來就有,這種無障礙的大智慧,只是我們受到無明煩惱覆蔽。所以我們現在要回歸回來,「當常思惟修靜慮心體」,我們應當要好好思惟修靜慮心體,專心來瞭解、審思我們的心體,我們的真如本性。所以人人本來就有無漏大通智勝,清淨的性妙本體存在,只希望我們人人要時時多用心啊!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分享合十

 

 

高明智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5/07/05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5/07/05晨語簡記   2015/07/05晨語簡記 Empty周三 7月 08, 2015 4:40 pm

當常思惟修靜慮心體
人皆本有之大通智勝
無盡無窮即佛性無始
無漏大通達清淨性妙

(最近一直在說大通智勝佛,到底是從幾時才開始有?其實很難描述, 即使計算師和他的弟子們的智力, 也難算出他所經過的塵點劫。既然無法算計, 就當用心,用定力來「 常思惟修靜慮心體」,讓心體無雜念,無垢穢。心體,即是大圓鏡, 而當中的 “智” ,也是人人本具的清淨佛性。

「人皆本有之大通智勝,無盡無窮即佛性無始」,人本具有,只是心鏡被無明覆蓋。而心鏡在哪裡?自問有沒找到?其實,我們絕對有自性的大圓鏡智, 只是還未顯現。好比法,也是在久遠劫之前已存在,也具足於心,真理也一直在我們心裡,只是大家一直往外求,沒有回觀自心。如偈頌文有說: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座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因此,大圓鏡現前,要好好修行,種善因植善果,智慧即可通達。

上人分享「給孤獨長者與衹園精舍」的故事…
須達多,為古印度憍薩羅國舍衛城的富商。為人樂善好施,常施捨孤苦無依者,所以又稱為「給孤獨」。
有一天他到王舍城拜訪朋友,見友人在鋪張,以為是迎接他到來,有人說不,是為迎接一位大尊者來弘法而準備。須達多對這個大尊者很好奇。半夜睡不著而決定去造訪, 越是靠近大尊者的地方越是法喜, 終於看到釋迦牟尼佛在樹下盤坐, 而且四周放光,讓他歡喜非常。而天人適時出現,示範如何禮拜和繞佛,讓須達多根據這個禮儀來禮敬。
佛陀知他時常施捨貧病而知苦,更為他宣說四聖諦。須達多邀請佛陀到舍衛城說法,惟佛陀希望他能先在那設立精舍,方便弘法。幷委派舍利弗陪同。須達多除了設立了衹園精舍外,更在從王舍城至舍衛城的每二十公里處設立休息站,而舍利弗也代佛陀在該城說法,降伏了眾多的外道…

從須達多,即給孤獨長者的事蹟, 說明心性若能無漏,即得大通智勝,更通達清淨性妙。)

● 如是諸國土,點與不點等,復盡抹為塵,一塵為一劫。此諸微塵數,其劫復過是,彼佛滅度來,如是無量劫。

● 如是諸國土,點與不點等:
○ 如是經過千千(個)國土,若曾著點(墨),及不(曾被)點(墨)者,是等無數微塵世界。

● 復盡抹為塵,一塵為一劫:
○ 盡(全部土)地(上所有)種(類的)物體,復(再)以諸千世界,盡(全部)抹(磨)為塵(,參水攪和成墨),以一微塵而(比喻)為一劫。

● 此諸微塵數,其劫復過是,彼佛滅度來,如是無量劫:
○ 盡上如是(土)地(上所有)種(類的)物(體)已,其所經(過的)劫<數>,復(更是)過此數(量,多到無法說)。

● 如來無礙智,知彼佛滅度,及聲聞菩薩,如見今滅度。諸比丘當知!佛智淨微妙,無漏無所礙,通達無量劫。

● 如來無礙智,知彼佛滅度:
○ 釋迦如來(覺悟後的智體遍及無量法界)以無礙智,(回溯無量劫前,大通智勝佛為十六沙彌說法的境界,幷)知(曉)彼大通<智勝佛>滅度之相(和境界至現在還是記憶猶新)。

● 及聲聞菩薩,如見今滅度:
○ 及見彼佛(大通智勝佛)所<度>化(的)聲聞(、緣覺)及菩薩眾(的過程),猶如今日(法華會上)所見(的)無異(差別)。

● 諸比丘當知!
○ 告<訴>諸<位>比丘,<應>當知<曉如>是(之)事 。(在應)當知(曉)下,(此)乃警<覺>(大家要)<自>省之<話>語 ,謂(指)人人本有之大通<智勝>,(既然明白這點,)何不(自我)審<思觀>察一番。

● 佛智淨微妙:
○ 淨微妙:三智(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具足)一心故<名> “淨”,一心三智故<名> “微”,非三(智)非一(心)、而一(心)而三(智)故<名> “妙”。

● 無漏無所礙
○ (看)見甲而遺(忘了)乙,謂之 “漏”。見彼(那邊)不見此(這邊),謂之 “礙”。佛以無漏、無礙之智<慧>,見彼佛(即大通智勝佛)及其聲聞、菩薩之滅度,宛如(看)見之於今日(法華會),所以(是)為淨妙之智。
(見前,不見後,即是障礙。佛陀卻無所障礙,透徹前後,甚至是長遠劫前的大通智勝佛的時代)


● 通達無量劫:
○ 善(還是)能通達無量劫(數)前所有之事,通達:通也。

○ <釋迦>如來(開悟與天地道理合一,所以能)<回> 觀昔(過去,幷視)如<同>今<時>,(即是)大通智勝現<前>也。(即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然而)大眾不知久遠事者,(是因為)大通智勝<還>未現<前>故 。

(人人皆有無始的大通智勝,也有通達天體宇宙的無礙智,只是被不斷複製的無明所覆蓋)


大通智勝人本具
無礙智慧早常存
三智一心淨微妙
心體大圓鏡顯現

(弟子任海文 <濟勖> 虔心摘錄證嚴上人 5/7/15 薰法香開示。若有偏頗,一律以台灣宗教處為準,歡迎不吝賜教。無限感恩。)
回頂端 向下
 
2015/07/05晨語簡記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