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5/07/07晨語簡記

向下 
2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5/07/07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2015/07/07晨語簡記   2015/07/07晨語簡記 Empty周二 7月 07, 2015 10:39 pm

20150707晨起薰法香如是我聞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當知人人本有之大通,
何不審查一番無漏法,
通達淨微妙智無礙勝,
是眾生無始來今本具。


用心啊!我們要瞭解,瞭解人人本具有大通智勝,這念無始以來的佛性。我們要一直向外求,求那麼久、那麼久以前那尊佛,到底是如何覺悟來的,是如何修行成佛,不如我們就是自己好好來省察一番,自己向內找,找出了無漏法,我們人人本具的佛性。我們人人都有一分不增不減,與佛同等的佛性,清淨覺知,明明覺覺,人人本具,只是我們還是一樣,從無始劫的無始以前,雖然我們可能也在大通智勝佛那個道場裡,就這樣一念無,明多久了呢?

無始劫的無始劫前,一直來到現在,我們起起落落、浮浮沈沈,我們就是這樣,佛法真理常常在自己內心漏掉了,因為外面的無明不斷覆蓋,所以它會覆蓋這念清淨明朗本性,這樣失落了。其實它是永遠不失,只是被掩蓋了,到底現在在哪裡呢?我們要好好省思,用下功夫,在我們這一片心地,遼曠無涯的心地,好好來找,找出了我們這片與大通智勝佛同等的佛性。若能這樣,就是「通達淨微妙智無礙勝」。找出這分來,這面淨鏡,大圓鏡智,大圓鏡,這分明朗之智就現前了。

在哪裡呢?在我們心地,心地有多廣?塵點劫啊!所有普遍的土地,我們的心也是這樣長久,時間有多久,空間就有多大,這空間有多大,我們的心地就有多大。所以我們要好好用時間,在這無處不在的空間中,找出了我們這念清淨的本性,這面大圓鏡,這分明朗的智慧把它找出來,自然我們就是通達無礙。這種「通達淨微妙智」,很乾淨,微妙之智,就是通達一切,一切無礙,就是勝過了一切,這是我們本來具有。「是眾生無始來今本具」。這分本性就是與我們與生具來,是眾生無始來今,從過去的過去,很長久的時間,一直到現在,它還在,這就是我們要很用心,佛陀出現在人間,也是這樣,他的心願就是要度盡一切眾生,把握時間,在所有的空間,無處不在,就是這樣點醒我們,這樣告訴我們,人人本具,我們若能相信佛所說法,契佛的心智,相信佛所說一切法,我們接受過來,我們受用它,我們好好地法入心,行在法中,入人群中去結善緣,同時觀察眾生煩惱中的菩提種。

人人煩惱即菩提,每一位眾生都具有與佛同等的智慧,所以我們在人群中去看眾生相,在人群中去找,找出了這分微妙,淨而妙的智慧,這別無他處可找,我們的心地就是無處不在,空間有多大,我們的心就遍多廣,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沒離開我們的覺性本體。多用一點心啊!相信會越來越有興趣,真的佛法那一分淨微妙,很有趣的佛法。所謂的趣味,就是佛法很活潑,一點都不枯燥,我們越來會越歡喜,感覺佛法深遠,深又遠,雖然很遠,雖然很深,但是,佛法的風光在哪裡?在心地,心地本地風光之美,很漂亮!這就是我們若能通達,信受佛法,契佛心智,我們若能信受奉行,自然達通無礙,我們能通達,通達在哪裡呢?通達在淨妙,淨微妙智,優遊法海中,會很歡喜,那種法喜充滿,我們真的要很用心,相信眾生無始來今本具這個心地風光,我們自己都擁有無量的財富,不要這樣讓它漏失了。前面的文這樣說

經文:「佛告諸比丘:大通智勝佛壽五百四十萬億那由他劫,其佛本坐道場,破魔軍已。」

大通智勝佛的佛壽有五百四十萬億那由他劫,很長,昨天我們有解釋過了,「五百」就是譬喻五道;「四十」就是譬喻四生。為什麼經文在這裡以大通智勝佛壽來譬喻呢?其實已經很明顯了,我們眾生人人本具佛性,但是這麼長久的時間,還是在五道,有時造福人群,福的力量生在天堂,富貴人間,這是在五道之中,在人間所造作的福,有了福業,所以生在天堂、人間享福。或者是守人間的規則,五戒,能不落三途,在人間,雖然是在人間,但是各人的福都不同,有的人鴻福齊天,很大的福,你生意怎麼做就怎麼賺錢。曾跟大家說過,就算是銅板,零錢將它丟進水裡,它還會再浮上來。就像這樣,做生意,再怎麼做他都是賺錢,而別人呢?沒福的人,很認真,做暝做日(夜以繼日),用盡心機,怎麼做就怎麼賠,同一種行業,前面的人做,後面的人做,行業都一樣,前面做的人去發明,用盡心機發明出來的東西,自己自信滿滿,但是當他在發明過程,已投下很多錢了,期待產品一出來,一定要賺錢。

產品很好大家很誇讚,但就是一直賠錢,後來他已經賠得快撐不住了。一位某某大企業家就說,:「你怎麼做怎麼賠,不如將股分全都賣給我,我全部都幫你買下來,這樣你就不用再一直賠錢了。」「確實,我現在一身債務,只要讓把我債務還完,讓我一身輕鬆。」就這樣便宜地賣出去了。但經過了別人的手,怎麼做怎麼賺錢,賺佷多錢,前面這位看到別人在賺錢,很埋怨,別人是賺錢,他卻很埋怨。有一天,當然那是很久之前的事,他來跟我說他的故事,他說:「師父這東西都一樣,他買過去也沒再改善,這就證明我的東西有這麼好,為什麼他買過去之後,這東西變得暢銷,這麼的暢銷,我那時為何都銷不出去?我實在是很怨嘆。」我就問他說:「你那段時間.埋頭若幹那時候,你將這東西研究成功,那時你感受如何?」「我當然很歡喜。」「是啊,那時就被你賺到了,賺到這個東西本來沒有,原來這麼不方便,別人在家家所用的」它是一種不沾鍋的鍋子,「本來很多人煮了之後,要洗鍋子是這麼困難,你這樣發明出來,那時候你這麼高興,這就已經讓你賺到了。」他說:「師父,不過我墊了很多錢進去,讓我這段時間負債累累。」

「是啊!別人是銅板丟進水裡都會浮起來,你是紙鈔丟進水裡也會沉下去,就是不同。人家過去生有造福,你就沒有造那麼多。」後來,「你也是要感恩啊!」「我為什麼要感恩?看到他賺錢,我很怨嘆!」我說:「他在賺,你也在賺啊,你為什麼要多一個怨呢?你的債務,人家幫你解決了,你現在身無債務,一身輕。你現在已經走入慈濟了,讓你沒有債務,專心做慈濟,這樣你有哪裡損失嗎?」「沒有!」「沒有損失,所以你要感恩,是你過去生沒造福,現在給你這個機會,你要趕快造福,在人群中,用這發明的智慧來做好事。福慧要平行,智慧不是只為了要賺錢,你為了要賺錢,去發明,那是知識,你要轉識為智,沒賺錢的,你願意付出,將這個知識轉為智慧來造福人群,這樣不是很通,這樣不是很好嗎?」「師父您這樣說,我瞭解了,這樣我真的都沒有損失,我現在能轉智為慧,我要增長慧命,所以我要認真做。」

這個故事推溯過去,超過二十年了,二十多年前,那時候他也已經要進入老年,五十多歲了,現在也與師父年齡差不多,他還健康,還歡喜,這種通達,是內心的世界通達。他所發明出來的這個東西,也不知道已經到幾個國家去了,真的是很好用的東西,他用他的知識去找出物的道理,要如何讓髒東西不會一直卡在鍋子裡,可以輕輕一洗就乾乾淨淨,這是他的知識。為了賺錢而煩惱,就是知識,若轉一念過來,付出、付出,可以看到眾生得救,看到眾生去除煩惱,這就是最富有、最歡喜,這就是智慧。所以我們應該要轉一個念,那就是無始來今,本具的智慧,我們能通達在淨微妙智,這樣就都無礙。所以我們要知道,時間有多長,空間就有多大,在這人間好好去付出、去探討,從人間中審察自己,到底我在這人群中是煩惱嗎?或者在人群中是歡喜、輕安自在呢?我們若能這樣,人人本具有的大通,我們沒有過不去的事情,一切都能通達。這就是我們要修行,不論是向前推,或是往後一直來探討到現在,我們都是一樣,只是我們這麼長久的時間,在五百四十萬億那由他劫,這樣不斷輪轉,在五道四生之中。

「其佛本坐道場,破魔軍已」。其實我們人人的心都有一個菩提場,只是我們的魔軍未破,所以要用很長久的時間,來破除無明網,這無明網,或者要很用心力去脫離無明殼。幾天前說無明殼,這個殼把我們包住了。聽到鳥叫聲嗎?鳥還沒出生之前,卵殼把牠包住,那是卵生類,四生中的卵生,就是卵殼包住,牠就要啄開這個殼,才能逍遙自在,飛在空中。同樣的道
理,我們還是要真正破無明網,或者是脫無明殼,就是這個無明,讓我們在這麼久的時間輪迴。我們本具菩提場,我們也坐菩提場,但我們還是無法破除魔軍,我們的煩惱魔還有很多在我們的心。接下來這段文這樣說,

經文:「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諸佛法不現在前。」
經文簡釋:「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垂得」:臨得。


已經這麼久的時間坐道場了,在那個地方坐道場,但是還沒辦法突破,佛法還未現前,因為還未破魔。這就是我們要很用心。經文這個地方所說,「垂得」,垂得就是開始將要得到,「臨得」。這麼長久的時間,我們總算是得到佛法了。以我們凡夫來說,流浪在五道四生中,有多少人沒辦法聽聞佛法,即使有佛法,也已經佛法變形了。看看在尼泊爾,佛陀的出生地,但是佛陀的法在那個地方已經漏掉了,雖然有修行的形態。從尼泊爾回來的祖淞與濟任,那天他們就說,他們也都有誦經,他們以為修行就是誦經,誦經誦完,就是在那裡轉法輪。你們看過轉法輪嗎?就是一粒一粒的輕經輪,用鑄鐵刻經文在那裡,人就在那個地方撥一下、撥一下,一直走過去,他們說這樣叫做修行。現在我們將佛法落實人間生活化,真的是活的佛法入人群中。真的是拔苦予樂,慈悲喜捨,在那個地方發揮慈悲喜捨,是佛陀他教育我們的,造福人群。所以說,若是很多人還沒聽過佛法,不知有佛教,但是我們很有幸,我們聽到,不只是我們聽到,我們又身體力行在人間,何處祈求何處現,〈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裡不就是這樣嗎?〈普門品〉也是《法華經》其中的一品,何處祈求何處現(觀音菩薩偈「千處祈求千處現」),這就是佛法所緣,緣苦眾生。這時候我們接觸了佛法,「垂得」,就是將要得到了,這叫做垂得,已經差不多,這個法已經快要接觸到了。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智名,無上正等正覺。即真正平等知一切真理的無上智慧。


所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將近要得到佛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智,這叫做「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真正平等覺知一切真理,無上的智慧,這叫做無上正等正覺,這叫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那就是眾生平等,平等覺知一切真理。人人都有,貴族的人有這分覺知,低下、賤族的人同樣有這分覺性,所有的眾生都是平等。不只是人,所有的動物,四生五道都是有這分覺性,所以這叫做平等。我們常說慈悲觀、平等觀,慈悲等觀,我們要有這樣的觀念,要常常對眾生慈悲。我們要體悟眾生皆有佛性,都是平等,所以這叫做慈悲等觀。慈悲等觀就是無上的智慧,是真理,是無上的智慧。

經文簡釋:
「而諸佛法不現在前」;以悟道故,見諸佛法近在目前,而漸不現,今將欲得,故云:不現在前。


所以「而諸佛法不現在前」。這麼長久的時間,這些道理還未真正透徹,才快要得到而已,還沒真正得到,用這麼長久的時間求佛法。因為魔軍未破,所以他這種「諸佛法不現在前」,就是「以悟道故,見諸佛法近在目前」。為了要求佛法,為了要能覺悟佛的道理,所以這樣修行。我們對佛法都知道了,知道了,但是近在眼前,還差一點點,「而漸不現」。明明就知道,到底還差這一點點,差這一點點,就是表示「今將欲得」。現在開始坐道場這當中,與道已經很接近了,只是魔軍未破。道理都差不多知道了,但是心念還有雜質,還差一點點的這個雜質,就如雜念,魔軍還未完全去除。下面的文再說,

經文:「如是一小劫乃至十小劫,結跏趺坐,身心不動,而諸佛法猶不在前。」

時間好久啊!在那個菩提場一坐下來,一小劫還無法現前,乃至到十小劫。從初時一直到長時,經歷過如是長時間,從一小劫乃至十小劫,這當中還是要等待到破魔之後,經歷要這麼久。所以,這麼久的時間「結跏趺坐」。大家腳痛了沒?坐久會痛,但是這就是修行的過程,我們還有那個痛的心念在──坐著怎麼會腳這麼痛,時間這麼久?就是時間久,從初劫一直到十劫,在結跏趺坐中,真的是很累。

*結跏趺坐,兩足相結,加趺而坐。
*「結跏趺坐」:佛陀的坐法,即盤膝而坐。
略有二種:先右足置於左腿上,再左足置右腿上,叫做降魔坐。
先左足置右腿上,右足置於左腿上,則叫吉祥坐。


「結跏趺坐」。「兩足相結,加趺而坐」,叫做「結跏趺坐」。腳與腳這樣相結合,疊起來,結合,這樣叫做「結跏趺坐」。佛陀的坐法,就是盤膝而坐,差不多有兩種。「先右足置於左腿上,再左足置右腿上」,先將右足置於左腿上,再將左腳放在右腳上,這樣叫做「降魔坐」。若是左足放在右腿上,右足置於左腿上,那就是叫做「吉祥坐」。開始右腳放左腳上,左足置右腿上,叫做「降魔坐」;左腳放在右腳上,右足置於左腿上,叫做「吉祥坐」,這就是我們要用心下功夫。有時候,要我聽經我喜愛,但是叫我在那裡坐著,我很辛苦。是啊,要不然怎麼叫做修行呢?修行若那麼簡單,就不叫做修行了。所以我們都要經過一番磨練。修行在叢林的生活,與社會生活就是不同,我們就要經得起早起,要努力虔誠用功,不只是誦經,我們要再聽法等等,這就是一天的時間中,最寶貴的時間,修練佛法的時間。

經文簡釋:
*「結跏趺坐,身心不動」;即不離菩提,樹演大華嚴。
*「而諸佛法猶不在前」;攝靜雖久,猶未得成,正遍知覺,故未現前。


所以「結跏趺坐」要「身心不動」。身與心都不動,那就是「不離菩提場」。菩提樹下,還是在菩提場中,法,還是不斷不斷思惟。但是,雖然一直不斷思惟,「而諸佛法猶不在前」。雖然是這樣,很用心結跏趺坐,坐在這個修行的大道場裡,但是法還不現前。那就是「攝靜雖久」,將這個靜的境界攝受。在道場,心就要靜下來,結跏趺坐,我們的心就要靜下來,我們要「降魔」,我們要「吉祥」,所以心要靜。但是「猶未得成」,還沒得到。法都差不多知道了,但是那個體悟,那個境界還未體悟出來。「正遍知覺,故未現前」。正遍知,只有法都知道了,不過還無法得到正遍知覺,所以佛法故未現前。法都知道,但是那個剎那的時間還未到。

*「如是」:大通佛起悲思惟,欲度眾生縝思方法,即今三七日思惟,欲度一切契發弘誓無量願心。

如是:「大通佛起悲思惟」。經過了這些法之後,在那裡思惟,開始就起悲念,這念悲心思惟。佛法雖然都通達了,但是悲心,就是與眾生為一體,「同體大悲」這念心,這個時候開始浮現,那就是「欲度眾生縝思方法」。要如何度眾生?很謹慎,很細膩去思考。這時候已經開始關懷到眾生了。就在這「三七日思惟,欲度一切,契發弘誓無量願心」。這時候才開始,這三七日間,開始他的這念心與大地眾生的心這樣契合起來,那就是弘誓願。「四弘誓願」、「四無量心」,開始非常的綿密,這樣開始思考。

*「得正菩提」:到實智之彼岸,已證諸佛智慧之精體妙諦,即今睹明星,瞬時覺性與虛空法界融合一體,稱性悟道。

所以「得正菩提」。就是一直從這方面一直去思考,「到實智之彼岸」,就「已證諸佛智慧之精體妙諦」。從思惟,趕緊縝密地好好思考,如何才能到達這樣的境界?那就是現在的釋迦牟尼佛,「即今睹明星」。釋迦牟尼佛,他也是這樣,修行修行,通達很多道理,但是還是經過了六年的苦行之後,在道場中,最後的三七日間,這個時候才完全縝密思惟,來為大地眾生用心,如何能契合,這就是智慧。「證諸佛智慧之精體妙諦」。這就是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那時候夜賭明星,那個心,就是密集在大地眾生。這當中,「瞬時覺性與虛空法界融合一體,稱性悟道」。這個時間,真真正正將這當中,這樣忽然間心與天體合而為一,遍虛空法界。悟道的時間就是這麼瞬間,這樣與夜睹明星的接觸。

*「三七日思惟」:得成佛道後!三七日間,觀樹經行,思惟如何說妙法化度眾生。

所以「三七日思惟,得成佛道」。再之後呢?又「三七日間,觀樹經行」。在那裡經行。覺悟之後,就是決定要去度眾生,修行不論你如何修,到最後還是為關懷眾生。這是最後,體悟眾生的苦難,這個悲心起,做思惟,這樣到底要如何來度?經過三七日,觀樹經行。在那個菩提場,還是這樣觀樹,在那個地方繞著樹,周圍空間,思惟如何說妙法來化度眾生。

*方便品曰:「我始坐道場,觀樹亦經行,於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眾生諸根鈍,著樂癡所盲,如
斯之等類,云何而可度?」


所以〈方便品〉有這樣一段經文,大家不知道記得嗎?「我始坐道場,觀樹亦經行,於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眾生諸根鈍,著樂癡所盲,如斯之等類,云何而可度?」這是在〈方便品〉中,我們誦經的經文也過去了,我們聽的時間也過去了,應該大家要很用心,再回歸過去,思考過去聽過的法。

*「身心不動」:身不動,威儀寂靜也;心不動,妄念寂滅也。

「身心不動」。身不動,就是「威儀寂靜」;心不動,就是「妄念寂滅」。這叫做「身心不動」。我們要修什麼行,就要修到要身心不動。身心不動,開始粗相要先學這樣坐──吉祥坐、降魔坐。吉祥坐、降魔坐,你若堪得起你兩隻腳會痛,你才能堪得起福慧兩足,在人群中付出。你若不堪得在這個地方坐著,你怎麼能堪得入人群中去呢?所以我們必定要身心不動。辛苦,我們願意付出,遇到困難絕對不退心,這叫做身心不動,這叫做寂靜,這叫做寂滅一切煩惱。

所以這就是我們要學佛,學佛不為其他事,最重要我們要如何攝心,時時都是要體會佛性不離開我們,我們本具佛性,無始無始以來常住不滅。其實,我們要如何回歸我們真如本性呢?我們就要好好在人群中鍛鍊我們的心,我們自己的心好好審察一番,我們有本具無漏清淨的大圓鏡智。我們的智慧,是在我們日常的知識中,我們轉識為智,若能夠這樣,我們付出就是無所求。眾生本具佛性,不要又在那個「五百多億萬那由他劫」,很久很久之前,其實我們即時即地即是,及時。,我們在時間、空間,在人間這個時候,就是大通智勝佛現前的時候。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啊!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分享合十
************************************************************
【註一】〔結跏趺坐〕(《佛光大辭典》)
梵語 nyas-dat-paryavkam -bhujya。坐法之一。又作結加趺坐、結跏跗坐、跏趺正坐、跏趺坐、加趺坐、跏坐、結坐。即互交二足,結跏安坐。白傘蓋大佛頂念誦法要之「勇健坐」,即同於此。諸坐法中,結伽趺坐最安穩而不易疲倦。又稱交一足為半跏趺坐、半跏坐、半跏、賢坐;稱交二足為全跏坐、本跏坐、全跏、大坐、蓮華坐。此為圓滿安坐之相,諸佛皆依此法而坐,故又稱如來坐、佛坐。 其坐法即雙膝彎曲,兩足掌向上之形式,可分為降魔、吉祥二種:
(一)先以右足壓左股,後以左足壓右股,二足掌仰於二股之上,手亦左手居上,稱為降魔坐。天台、禪宗等顯教諸宗多傳此坐。
(二)先以左足壓右股,後以右足壓左股,手亦右手壓左手,稱為吉祥坐。密宗亦稱之為蓮花坐。如來於菩提樹下成正覺時,身安吉祥之坐,手作降魔印。此多於密教中行之,蓋以右足表示佛界,左足表示眾生界。以右足壓左足,乃佛界攝取眾生界,眾生界歸佛界之意,即表示生佛不二之義。多用於修法中之增益法或息災法。
〔半跏趺坐〕(佛學大辭典 (丁福保))
坐法之一。又稱半跏正坐、半跏坐、半結跏、半跏、半坐、賢坐。俗稱單盤坐。即單趺一足,跏於另一足上之安坐法。若兩足互交,置於兩股之上,則稱結跏趺坐、如來坐。半跏坐有吉祥、降魔二種。以右足加於左股上者,為吉祥半跏坐,密教多採此坐法,亦稱吉祥坐、普賢跏、金剛薩埵跏、薩埵跏,於金剛、胎藏兩部曼荼羅中,除虛空藏、千手觀音、金剛藏王、般若等菩薩之外,其餘數百尊菩薩皆半跏趺
坐於蓮花座上。且以此坐法對應於如來坐,而稱菩薩坐。以左足加於右股上者,為降魔半跏坐,亦稱降伏坐,多為禪家所用。又據四分律卷四十九載,半跏趺坐原係佛陀特允比丘尼之坐法,以防止經血漏出或遭蟲蛇侵害。此外,由於半跏趺坐亦稱菩薩坐,或為後世菩薩之彫繪多作女子形像之原因。
回頂端 向下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85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4
注冊日期 : 2008-12-22

2015/07/07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5/07/07晨語簡記   2015/07/07晨語簡記 Empty周三 7月 08, 2015 12:12 pm

薰法香心得札記(二○一五年七月七日星期二)

 

我先試著將偈文做一簡單的翻譯:

我們學佛的人一定要知道,我們每一個人都具有廣大通達的真如本性智慧。

修行不要管要花多久的時間,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內觀,向內觀照審查自己,是不是已經修到一切的煩惱漏盡。

這樣就通達非常清淨微妙的智慧,可以修到三智一心的清淨,也可以修到一心三智的微,也可以修到不受影響的妙。因為通達了就無礙,時間空間人與無之間都無礙就是通達。

其實,所有的眾生自無始以來都具足這樣通達的大智慧,一定要有這樣的信心。

 

今天最有感的經文是「垂得」,就是快要覺悟但還沒悟那一個階段。我想到幾個譬喻,第一個是生小孩,出生前的陣痛。第二是馬拉松,最後的衝刺與堅持。第三是有句話說,行百里路半九十。很長的百里路走了九十里,不是90%,可能只能算50%,因為一個不堅持就沒有了

經文:「佛告諸比丘:大通智勝佛壽五百四十萬億那由他劫,其佛本坐道場,破魔軍已。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諸佛法不現在前。」

這時要破魔軍,因為你要成佛一定會有魔考,魔及魔民悉來戰鬥,故用破魔,俟魔退已,後方成道。

這些經文,平常常唸,感覺上人講的很傳神。加上,自己前一陣子身體微恙,聽法的時候容易昏沉,休養到今天,感覺已經好很多了,精神回來了。前一週的心得都寫很少,上人也很慈悲,慢慢講,一再複習,就是希望弟子跟上來,法入心,法入行。所以,我今天以複習的角度把筆記看一下,多寫一點。這個過程也是一個考驗,自己一定要修的很好,持戒、禪定、修慧,該做的事都要做,就可以破魔軍。

 

 

 

當知人人本有之大通,
何不審查一番無漏法,
通達淨微妙智無礙勝,
是眾生無始來今本具。


用心啊!我們要瞭解,瞭解人人本具有大通智勝,這念無始以來的佛性。我們要一直向外求,求那麼久、那麼久以前那尊佛,到底是如何覺悟來的,是如何修行成佛,不如我們就是自己好好來省察一番,自己向內找,找出了無漏法,我們人人本具的佛性。我們人人都有一分不增不減,與佛同等的佛性,清淨覺知,明明覺覺,人人本具,只是我們還是一樣,從無始劫的無始以前,雖然我們可能也在大通智勝佛那個道場裡,就這樣一念無明多久了呢?

無始劫的無始劫前,一直來到現在,我們起起落落、浮浮沈沈,我們就是這樣,佛法真理常常在自己內心漏掉了,因為外面的無明不斷覆蓋,所以它會覆蓋這念清淨明朗本性,這樣失落了。其實它是永遠不失,只是被掩蓋了,到底現在在哪裡呢?我們要好好省思,用下功夫,在我們這一片心地,遼曠無涯的心地,好好來找,找出了我們這片與大通智勝佛同等的佛性。若能這樣,就是「通達淨微妙智無礙勝」。找出這分來,這面淨鏡,大圓鏡智,大圓鏡,這分明朗之智就現前了。

在哪裡呢?在我們心地,心地有多廣?塵點劫啊!所有普遍的土地,我們的心也是這樣長久,時間有多久,空間就有多大,這空間有多大,我們的心地就有多大。所以我們要好好用時間,在這無處不在的空間中,找出了我們這念清淨的本性,這面大圓鏡,這分明朗的智慧把它找出來,自然我們就是通達無礙。這種「通達淨微妙智」,很乾淨,微妙之智,就是通達一切,一切無礙,就是勝過了一切,這是我們本來具有。「是眾生無始來今本具」。這分本性就是與我們與生具來,是眾生無始來今,從過去的過去,很長久的時間,一直到現在,它還在,這就是我們要很用心,佛陀出現在人間,也是這樣,他的心願就是要度盡一切眾生,把握時間,在所有的空間,無處不在,就是這樣點醒我們,這樣告訴我們,人人本具,我們若能相信佛所說法,契佛的心智,相信佛所說一切法,我們接受過來,我們受用它,我們好好地法入心,行在法中,入人群中去結善緣,同時觀察眾生煩惱中的菩提種。

人人煩惱即菩提,每一位眾生都具有與佛同等的智慧,所以我們在人群中去看眾生相,在人群中去找,找出了這分微妙,淨而妙的智慧,這別無他處可找,我們的心地就是無處不在,空間有多大,我們的心就遍多廣,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沒離開我們的覺性本體。多用一點心啊!相信會越來越有興趣,真的佛法那一分淨微妙,很有趣的佛法。所謂的趣味,就是佛法很活潑,一點都不枯燥,我們越來會越歡喜,感覺佛法深遠,深又遠,雖然很遠,雖然很深,但是,佛法的風光在哪裡?在心地,心地本地風光之美,很漂亮!這就是我們若能通達,信受佛法,契佛心智,我們若能信受奉行,自然達通無礙,我們能通達,通達在哪裡呢?通達在淨妙,淨微妙智,優遊法海中,會很歡喜,那種法喜充滿,我們真的要很用心,相信眾生無始來今本具這個心地風光,我們自己都擁有無量的財富,不要這樣讓它漏失了。前面的文這樣說

經文:「佛告諸比丘:大通智勝佛壽五百四十萬億那由他劫,其佛本坐道場,破魔軍已。」

大通智勝佛的佛壽有五百四十萬億那由他劫,很長,昨天我們有解釋過了,「五百」就是譬喻五道;「四十」就是譬喻四生。為什麼經文在這裡以大通智勝佛壽來譬喻呢?其實已經很明顯了,我們眾生人人本具佛性,但是這麼長久的時間,還是在五道,有時造福人群,福的力量生在天堂,富貴人間,這是在五道之中,在人間所造作的福,有了福業,所以生在天堂、人間享福。或者是守人間的規則,五戒,能不落三途,在人間,雖然是在人間,但是各人的福都不同,有的人鴻福齊天,很大的福,你生意怎麼做就怎麼賺錢。曾跟大家說過,就算是銅板,零錢將它丟進水裡,它還會再浮上來。就像這樣,做生意,再怎麼做他都是賺錢,而別人呢?沒福的人,很認真,做暝做日(夜以繼日),用盡心機,怎麼做就怎麼賠,同一種行業,前面的人做,後面的人做,行業都一樣,前面做的人去發明,用盡心機發明出來的東西,自己自信滿滿,但是當他在發明過程,已投下很多錢了,期待產品一出來,一定要賺錢。

產品很好大家很誇讚,但就是一直賠錢,後來他已經賠得快撐不住了。一位某某大企業家就說,:「你怎麼做怎麼賠,不如將股分全都賣給我,我全部都幫你買下來,這樣你就不用再一直賠錢了。」「確實,我現在一身債務,只要讓把我債務還完,讓我一身輕鬆。」就這樣便宜地賣出去了。但經過了別人的手,怎麼做怎麼賺錢,賺佷多錢,前面這位看到別人在賺錢,很埋怨,別人是賺錢,他卻很埋怨。有一天,當然那是很久之前的事,他來跟我說他的故事,他說:「師父這東西都一樣,他買過去也沒再改善,這就證明我的東西有這麼好,為什麼他買過去之後,這東西變得暢銷,這麼的暢銷,我那時為何都銷不出去?我實在是很怨嘆。」我就問他說:「你那段時間.埋頭若幹那時候,你將這東西研究成功,那時你感受如何?」「我當然很歡喜。」「是啊,那時就被你賺到了,賺到這個東西本來沒有,原來這麼不方便,別人在家家所用的」它是一種不沾鍋的鍋子,「本來很多人煮了之後,要洗鍋子是這麼困難,你這樣發明出來,那時候你這麼高興,這就已經讓你賺到了。」他說:「師父,不過我墊了很多錢進去,讓我這段時間負債累累。」

是啊!別人是銅板丟進水裡都會浮起來,你是紙鈔丟進水裡也會沉下去,就是不同。人家過去生有造福,你就沒有造那麼多。」後來,「你也是要感恩啊!」「我為什麼要感恩?看到他賺錢,我很怨嘆!」我說:「他在賺,你也在賺啊,你為什麼要多一個怨呢?你的債務,人家幫你解決了,你現在身無債務,一身輕。你現在已經走入慈濟了,讓你沒有債務,專心做慈濟,這樣你有哪裡損失嗎?」「沒有!」「沒有損失,所以你要感恩,是你過去生沒造福,現在給你這個機會,你要趕快造福,在人群中,用這發明的智慧來做好事。福慧要平行,智慧不是只為了要賺錢,你為了要賺錢,去發明,那是知識,你要轉識為智,沒賺錢的,你願意付出,將這個知識轉為智慧來造福人群,這樣不是很通,這樣不是很好嗎?」「師父您這樣說,我瞭解了,這樣我真的都沒有損失,我現在能轉智為慧,我要增長慧命,所以我要認真做。」

這個故事推溯過去,超過二十年了,二十多年前,那時候他也已經要進入老年,五十多歲了,現在也與師父年齡差不多,他還健康,還歡喜,這種通達,是內心的世界通達。他所發明出來的這個東西,也不知道已經到幾個國家去了,真的是很好用的東西,他用他的知識去找出物的道理,要如何讓髒東西不會一直卡在鍋子裡,可以輕輕一洗就乾乾淨淨,這是他的知識。為了賺錢而煩惱,就是知識,若轉一念過來,付出、付出,可以看到眾生得救,看到眾生去除煩惱,這就是最富有、最歡喜,這就是智慧。所以我們應該要轉一個念,那就是無始來今,本具的智慧,我們能通達在淨微妙智,這樣就都無礙。所以我們要知道,時間有多長,空間就有多大,在這人間好好去付出、去探討,從人間中審察自己,到底我在這人群中是煩惱嗎?或者在人群中是歡喜、輕安自在呢?我們若能這樣,人人本具有的大通,我們沒有過不去的事情,一切都能通達。這就是我們要修行,不論是向前推,或是往後一直來探討到現在,我們都是一樣,只是我們這麼長久的時間,在五百四十萬億那由他劫,這樣不斷輪轉,在五道四生之中。

其佛本坐道場,破魔軍已」。其實我們人人的心都有一個菩提場,只是我們的魔軍未破,所以要用很長久的時間,來破除無明網,這無明網,或者要很用心力去脫離無明殼。幾天前說無明殼,這個殼把我們包住了。聽到鳥叫聲嗎?鳥還沒出生之前,卵殼把牠包住,那是卵生類,四生中的卵生,就是卵殼包住,牠就要啄開這個殼,才能逍遙自在,飛在空中。同樣的道理,我們還是要真正破無明網,或者是脫無明殼,就是這個無明,讓我們在這麼久的時間輪迴。我們本具菩提場,我們也坐菩提場,但我們還是無法破除魔軍,我們的煩惱魔還有很多在我們的心。接下來這段文這樣說,

經文:「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諸佛法不現在前。」
經文簡釋:「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垂得」:臨得。


已經這麼久的時間坐道場了,在那個地方坐道場,但是還沒辦法突破,佛法還未現前,因為還未破魔。這就是我們要很用心。經文這個地方所說,「垂得」,垂得就是開始將要得到,「臨得」。這麼長久的時間,我們總算是得到佛法了。以我們凡夫來說,流浪在五道四生中,有多少人沒辦法聽聞佛法,即使有佛法,也已經佛法變形了。看看在尼泊爾,佛陀的出生地,但是佛陀的法在那個地方已經漏掉了,雖然有修行的形態。從尼泊爾回來的祖淞與濟任,那天他們就說,他們也都有誦經,他們以為修行就是誦經,誦經誦完,就是在那裡轉法輪。你們看過轉法輪嗎?就是一粒一粒的輕經輪,用鑄鐵刻經文在那裡,人就在那個地方撥一下、撥一下,一直走過去,他們說這樣叫做修行。現在我們將佛法落實人間生活化,真的是活的佛法入人群中。真的是拔苦予樂,慈悲喜捨,在那個地方發揮慈悲喜捨,是佛陀他教育我們的,造福人群。所以說,若是很多人還沒聽過佛法,不知有佛教,但是我們很有幸,我們聽到,不只是我們聽到,我們又身體力行在人間,何處祈求何處現,〈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裡不就是這樣嗎?〈普門品〉也是《法華經》其中的一品,何處祈求何處現(觀音菩薩偈「千處祈求千處現」),這就是佛法所緣,緣苦眾生。這時候我們接觸了佛法,「垂得」,就是將要得到了,這叫做垂得,已經差不多,這個法已經快要接觸到了。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智名,無上正等正覺。即真正平等知一切真理的無上智慧。

所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將近要得到佛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智,這叫做「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真正平等覺知一切真理,無上的智慧,這叫做無上正等正覺,這叫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那就是眾生平等,平等覺知一切真理。人人都有,貴族的人有這分覺知,低下、賤族的人同樣有這分覺性,所有的眾生都是平等。不只是人,所有的動物,四生五道都是有這分覺性,所以這叫做平等我們常說慈悲觀、平等觀,慈悲等觀,我們要有這樣的觀念,要常常對眾生慈悲。我們要體悟眾生皆有佛性,都是平等,所以這叫做慈悲等觀。慈悲等觀就是無上的智慧,是真理,是無上的智慧。

經文簡釋:
「而諸佛法不現在前」;以悟道故,見諸佛法近在目前,而漸不現,今將欲得,故云:不現在前。


所以「而諸佛法不現在前」。這麼長久的時間,這些道理還未真正透徹,才快要得到而已,還沒真正得到,用這麼長久的時間求佛法。因為魔軍未破,所以他這種「諸佛法不現在前」,就是「以悟道故,見諸佛法近在目前」。為了要求佛法,為了要能覺悟佛的道理,所以這樣修行。我們對佛法都知道了,知道了,但是近在眼前,還差一點點,「而漸不現」。明明就知道,到底還差這一點點,差這一點點,就是表示「今將欲得」。現在開始坐道場這當中,與道已經很接近了,只是魔軍未破。道理都差不多知道了,但是心念還有雜質,還差一點點的這個雜質,就如雜念,魔軍還未完全去除。下面的文再說,

經文:「如是一小劫乃至十小劫,結跏趺坐,身心不動,而諸佛法猶不在前。」

時間好久啊!在那個菩提場一坐下來,一小劫還無法現前,乃至到十小劫。從初時一直到長時,經歷過如是長時間,從一小劫乃至十小劫,這當中還是要等待到破魔之後,經歷要這麼久。所以,這麼久的時間「結跏趺坐」。大家腳痛了沒?坐久會痛,但是這就是修行的過程,我們還有那個痛的心念在──坐著怎麼會腳這麼痛,時間這麼久?就是時間久,從初劫一直到十劫,在結跏趺坐中,真的是很累。

*結跏趺坐,兩足相結,加趺而坐。
*「結跏趺坐」:佛陀的坐法,即盤膝而坐。
略有二種:先右足置於左腿上,再左足置右腿上,叫做降魔坐。
先左足置右腿上,右足置於左腿上,則叫吉祥坐。


「結跏趺坐」。「兩足相結,加趺而坐」,叫做「結跏趺坐」。腳與腳這樣相結合,疊起來,結合,這樣叫做「結跏趺坐」。佛陀的坐法,就是盤膝而坐,差不多有兩種。「先右足置於左腿上,再左足置右腿上」,先將右足置於左腿上,再將左腳放在右腳上,這樣叫做「降魔坐」。若是左足放在右腿上,右足置於左腿上,那就是叫做「吉祥坐」。開始右腳放左腳上,左足置右腿上,叫做「降魔坐」;左腳放在右腳上,右足置於左腿上,叫做「吉祥坐」,這就是我們要用心下功夫。有時候,要我聽經我喜愛,但是叫我在那裡坐著,我很辛苦。是啊,要不然怎麼叫做修行呢?修行若那麼簡單,就不叫做修行了。所以我們都要經過一番磨練。修行在叢林的生活,與社會生活就是不同,我們就要經得起早起,要努力虔誠用功,不只是誦經,我們要再聽法等等,這就是一天的時間中,最寶貴的時間,修練佛法的時間。

經文簡釋:
*「結跏趺坐,身心不動」;即不離菩提,樹演大華嚴。
*「而諸佛法猶不在前」;攝靜雖久,猶未得成,正遍知覺,故未現前。


所以「結跏趺坐」要「身心不動」。身與心都不動,那就是「不離菩提場」。菩提樹下,還是在菩提場中,法,還是不斷不斷思惟。但是,雖然一直不斷思惟,「而諸佛法猶不在前」。雖然是這樣,很用心結跏趺坐,坐在這個修行的大道場裡,但是法還不現前。那就是「攝靜雖久」,將這個靜的境界攝受。在道場,心就要靜下來,結跏趺坐,我們的心就要靜下來,我們要「降魔」,我們要「吉祥」,所以心要靜。但是「猶未得成」,還沒得到。法都差不多知道了,但是那個體悟,那個境界還未體悟出來。「正遍知覺,故未現前」。正遍知,只有法都知道了,不過還無法得到正遍知覺,所以佛法故未現前。法都知道,但是那個剎那的時間還未到。

*「如是」:大通佛起悲思惟,欲度眾生縝思方法,即今三七日思惟,欲度一切契發弘誓無量願心。

如是:「大通佛起悲思惟」。經過了這些法之後,在那裡思惟,開始就起悲念,這念悲心思惟。佛法雖然都通達了,但是悲心,就是與眾生為一體,「同體大悲」這念心,這個時候開始浮現,那就是「欲度眾生縝思方法」。要如何度眾生?很謹慎,很細膩去思考。這時候已經開始關懷到眾生了。就在這「三七日思惟,欲度一切,契發弘誓無量願心」。這時候才開始,這三七日間,開始他的這念心與大地眾生的心這樣契合起來,那就是弘誓願。「四弘誓願」、「四無量心」,開始非常的綿密,這樣開始思考。

*「得正菩提」:到實智之彼岸,已證諸佛智慧之精體妙諦,即今睹明星,瞬時覺性與虛空法界融合一體,稱性悟道。

所以「得正菩提」。就是一直從這方面一直去思考,「到實智之彼岸」,就「已證諸佛智慧之精體妙諦」。從思惟,趕緊縝密地好好思考,如何才能到達這樣的境界?那就是現在的釋迦牟尼佛,「即今睹明星」。釋迦牟尼佛,他也是這樣,修行修行,通達很多道理,但是還是經過了六年的苦行之後,在道場中,最後的三七日間,這個時候才完全縝密思惟,來為大地眾生用心,如何能契合,這就是智慧。「證諸佛智慧之精體妙諦」。這就是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那時候夜賭明星,那個心,就是密集在大地眾生。這當中,「瞬時覺性與虛空法界融合一體,稱性悟道」。這個時間,真真正正將這當中,這樣忽然間心與天體合而為一,遍虛空法界。悟道的時間就是這麼瞬間,這樣與夜睹明星的接觸。

*「三七日思惟」:得成佛道後!三七日間,觀樹經行,思惟如何說妙法化度眾生。

所以「三七日思惟,得成佛道」。再之後呢?又「三七日間,觀樹經行」。在那裡經行。覺悟之後,就是決定要去度眾生,修行不論你如何修,到最後還是為關懷眾生。這是最後,體悟眾生的苦難,這個悲心起,做思惟,這樣到底要如何來度?經過三七日,觀樹經行。在那個菩提場,還是這樣觀樹,在那個地方繞著樹,周圍空間,思惟如何說妙法來化度眾生。

*方便品曰:「我始坐道場,觀樹亦經行,於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眾生諸根鈍,著樂癡所盲,如斯之等類,云何而可度?」

所以〈方便品〉有這樣一段經文,大家不知道記得嗎?「我始坐道場,觀樹亦經行,於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眾生諸根鈍,著樂癡所盲,如斯之等類,云何而可度?」這是在〈方便品〉中,我們誦經的經文也過去了,我們聽的時間也過去了,應該大家要很用心,再回歸過去,思考過去聽過的法。

*「身心不動」:身不動,威儀寂靜也;心不動,妄念寂滅也。

「身心不動」。身不動,就是「威儀寂靜」;心不動,就是「妄念寂滅」。這叫做「身心不動」。我們要修什麼行,就要修到要身心不動。身心不動,開始粗相要先學這樣坐──吉祥坐、降魔坐。吉祥坐、降魔坐,你若堪得起你兩隻腳會痛,你才能堪得起福慧兩足,在人群中付出。你若不堪得在這個地方坐著,你怎麼能堪得入人群中去呢?所以我們必定要身心不動。辛苦,我們願意付出,遇到困難絕對不退心,這叫做身心不動,這叫做寂靜,這叫做寂滅一切煩惱。

所以這就是我們要學佛,學佛不為其他事,最重要我們要如何攝心,時時都是要體會佛性不離開我們,我們本具佛性,無始無始以來常住不滅。其實,我們要如何回歸我們真如本性呢?我們就要好好在人群中鍛鍊我們的心,我們自己的心好好審察一番,我們有本具無漏清淨的大圓鏡智。我們的智慧,是在我們日常的知識中,我們轉識為智,若能夠這樣,我們付出就是無所求。眾生本具佛性,不要又在那個「五百多億萬那由他劫」,很久很久之前,其實我們即時即地即是,及時。,我們在時間、空間,在人間這個時候,就是大通智勝佛現前的時候。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啊!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分享合十
************************************************************
【註一】〔結跏趺坐〕(《佛光大辭典》)
梵語 nyas-dat-paryavkam -bhujya。坐法之一。又作結加趺坐、結跏跗坐、跏趺正坐、跏趺坐、加趺坐、跏坐、結坐。即互交二足,結跏安坐。白傘蓋大佛頂念誦法要之「勇健坐」,即同於此。諸坐法中,結伽趺坐最安穩而不易疲倦。又稱交一足為半跏趺坐、半跏坐、半跏、賢坐;稱交二足為全跏坐、本跏坐、全跏、大坐、蓮華坐。此為圓滿安坐之相,諸佛皆依此法而坐,故又稱如來坐、佛坐。 其坐法即雙膝彎曲,兩足掌向上之形式,可分為降魔、吉祥二種:
(一)先以右足壓左股,後以左足壓右股,二足掌仰於二股之上,手亦左手居上,稱為降魔坐。天台、禪宗等顯教諸宗多傳此坐。
(二)先以左足壓右股,後以右足壓左股,手亦右手壓左手,稱為吉祥坐。密宗亦稱之為蓮花坐。如來於菩提樹下成正覺時,身安吉祥之坐,手作降魔印。此多於密教中行之,蓋以右足表示佛界,左足表示眾生界。以右足壓左足,乃佛界攝取眾生界,眾生界歸佛界之意,即表示生佛不二之義。多用於修法中之增益法或息災法。
〔半跏趺坐〕(佛學大辭典 (丁福保))
坐法之一。又稱半跏正坐、半跏坐、半結跏、半跏、半坐、賢坐。俗稱單盤坐。即單趺一足,跏於另一足上之安坐法。若兩足互交,置於兩股之上,則稱結跏趺坐、如來坐。半跏坐有吉祥、降魔二種。以右足加於左股上者,為吉祥半跏坐,密教多採此坐法,亦稱吉祥坐、普賢跏、金剛薩埵跏、薩埵跏,於金剛、胎藏兩部曼荼羅中,除虛空藏、千手觀音、金剛藏王、般若等菩薩之外,其餘數百尊菩薩皆半跏趺坐於蓮花座上。且以此坐法對應於如來坐,而稱菩薩坐。以左足加於右股上者,為降魔半跏坐,亦稱降伏坐,多為禪家所用。又據四分律卷四十九載,半跏趺坐原係佛陀特允比丘尼之坐法,以防止經血漏出或遭蟲蛇侵害。此外,由於半跏趺坐亦稱菩薩坐,或為後世菩薩之彫繪多作女子形像之原因。

 

高明智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5/07/07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5/07/07晨語簡記   2015/07/07晨語簡記 Empty周三 7月 08, 2015 4:38 pm

當知人人本有之大通
何不審察一番無漏法
通達淨微妙智無礙勝
是眾生無始來今本具

(人人本具大通智勝無始以來的本性 ,無須外求這尊佛如何覺悟修行, 不如自己審察,望內心尋找早就存於心地的微妙明朗的大圓鏡智,及遍滿塵點劫的時間和空間,通達的淨微妙智,充滿覺性本體之微妙。 因為,無漏之法無始以來就無處不在。相信佛陀所說,並入人群觀察眾生在煩惱中之菩提種,用心體會且身體力行。眾生本具無始以來的心地風光,有著無量的心靈財富, 因此切莫有漏失。)

● 佛告諸比丘:大通智勝佛壽五百四十萬億那由他劫。其佛本坐道場 ,破魔軍已。
(常言道:有福之人即使銅板落水, 仍會自動浮起,無福之人即使紙鈔落水,仍會沉下難尋。上人舉例, 二十多年前有位才華洋溢發明家, 發明不黏鍋後因行銷困難而負債累累,為解決債務將專利權轉讓給一位企業家,對方因此賺大錢。

發明家為此怨嘆何以同人不同命, 而向上人請教。上人說該人比較有福報,生前造了很多福,並勸勉他應該以感恩心看待,因對方幫他解決債務,讓他得以輕安自在,應當轉聰明為智慧,念一轉多付出,能見眾生轉煩惱為喜樂,心會更加隨喜。

從人群中審察自己的心,若能輕安自在,即有大通智勝通達一切的智慧。切莫一直在「五百四十萬億那由他劫」裡不斷輪轉。其實人人本具菩提場,只是魔軍未破,如內心無明網未除,無明殼未脫,如卵生的鳥類,必須破殼而出,才得以自在高飛。

有人無法聽到佛法,即使有佛法也變了樣,就如尼泊爾,雖有修行的形態,仍然以為念經、轉法輪就是修行。如今慈濟人在當地落實佛法人間化,以活化的方式來為災民拔苦予樂,發揮慈悲喜捨的四無量心 。)

● 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諸佛法不現在前。
(大通智勝佛在將要得到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智時,因沒能證得佛果,所以佛法還未出現在前。)

● 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垂得:臨得(將要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智名: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智)。
(眾生無論貧富貴賤,甚至四生五道 ,都有平等的覺性,理當平等得知一切真理,常說慈悲等觀,因此要以慈悲心對待一切眾生,因為眾生皆有佛性。)
○即真正眾生平等(得)知一切真理的無上智慧。
(遵循佛陀所教,造福人群,有幸聽聞佛法,聞法更要身體力行,學習觀世音菩薩『何處有求何處應』的精神。)

● 而諸佛法不現在前:
○ 以(為求得佛法)悟道故(此修行), (雖然看)見諸佛法近在目(眼)前,( 然)而(還是)漸(而)不現,(如)今(終) 將欲(要)得,故<此>云(說):不現在前。(只因魔軍未破,心念還有雜質,還差那麼一點。)

● 如是一小劫乃至十小劫,結跏趺坐,身心不動,而諸佛法猶不在前 。
(就這樣,經過一小劫到十個小劫, 他在菩提道場結跏趺坐,身心也沒晃動,可是佛法依然沒有現前。)
*一小劫:人壽由最初八萬四千歲起,每一百年減一歲,減至十歲, 再由十歲起每過一百年增一歲,至原來的八萬四千歲止,如此一減一增,為一小劫。

● 結跏趺坐:
○ 兩足相結(合),跏趺*而坐。結跏趺坐:乃佛(教)之坐法,即盤膝而坐。(約)略有二種:(最)先(是)右足置於左腿上,再左足置(於)右腿上 ,叫做 “降魔坐”。(而最)先(是)左足置(於)右腿上,(而)右足置於左腿上 ,則叫 “吉祥坐”。(這些統稱為 “單盤”。也有同時盤腿的坐法,稱為 “雙盤” )

(有人可以聽經,盤腿卻不行,因為太辛苦,而這就是修行,須經過一番磨練,叢林生活與一般大眾的生活不同,要經得起早起、誦經、聽法,早晨的這段時刻,正是修練佛法的最寶貴時間。)
*跏(jia1)趺(fu1):盤坐

● 結跏趺坐,身心不動:
○ 即(是若不成佛道,)不離菩提樹( ,更無法暢)演大(乘)華嚴(境界)。

● 而諸佛法猶不在前:
○ 攝<受寂>靜雖(然)久(遠),(卻)猶 (還)未得成(佛道),(無法得)正遍知覺,故(此剎那間得開悟的境界還) 未現前。(只因降魔未盡)

○ 如是:大通<智勝>佛起悲<心>思惟,欲(想)度<化>眾生(必須)縝<密 >思<考>方法,即(好比)今(天的釋迦牟尼佛經過)三七日思惟,欲(想) 度<化>一切(眾生,望能)契(合心志 ,而)發(四)弘誓(,四)無量(的)願心(,投入人群)。

○ 得正菩提:到<真>實智<慧>之彼岸,已證(得及體會)諸佛智慧之精( 髓佛)體(微)妙(真)諦,即(如)今(在經歷六年苦行後,釋迦牟尼佛靜坐菩提樹下,夜)睹明星,瞬時(間其) 覺性與虛空法界融合一體,稱性 “悟道”。

○ 三七日思惟:(釋迦牟尼佛)得成佛道後!三七(即二十一)日間,(在菩提道場中)觀樹(繞)經行,思惟如何(來)說妙法(,以)化度眾生。

○ 方便品曰:
我始坐道場,觀樹亦經行,於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眾生諸根鈍,著樂痴所盲,如斯之等類,云何而可度?
(釋迦牟尼佛說:我最初成佛坐道場時,在菩提樹下靜坐,觀察過去和將來的因緣,有時也會經行* 。佛陀在二十一天之中, 思考如何教化眾生。心想:我所得到的智慧 。既微妙又天下無雙,可是眾生根機非常愚鈍,只著迷於眼前的欲樂而變得愚癡。像這類如同盲人般沒有智慧的眾生,要如何去度化他們 ?)
*經行:圍著樹轉,可以勞動身體 ,又能攝心,令心不散亂。佛心本來就不散亂,之所以這樣做,誠然是為讓眾生日後得以效法,當作修行,所以叫 “經行”

● 身心不動:
○ 身不動,威儀寂靜也。心不動, 妄念寂滅也。
(修行要修至身心不動。開始時要學吉祥降魔坐,經得起疼痛,至福慧兩足。遇苦當修,遇難不退。)

(學佛,最重要是攝心,時時體會佛心不離己心,領悟佛性的常住不滅 。如何回歸真如本性,需要在人群中磨練,令本具的無量清淨大圓鏡智顯現,同時轉識為智,要即時即地的於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用心當下。)


無明網殼需破除
方能得解佛心志
魔軍未破難成道
佛心惟忖來度眾
降魔吉祥跏趺坐
福慧兩足應當修

(弟子任海文 <濟勖> 虔心摘錄證嚴上人 7/7/15 薰法香開示。若有偏頗,一律以台灣宗教處為準,歡迎不吝賜教。無限感恩。)
回頂端 向下
 
2015/07/07晨語簡記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