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08晨起薰法香如是我聞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三智一心本具 ,淨一心明三智;
微妙非三非一 ,是一而三故妙;
體圓滿故無漏 ,用周遍故無礙。
我們的心智多麼微妙,不可思議啊!這就是我們要修學,我們好好用心,佛法在我們的內心,內心具足了三智一心,淨一心自然明三智,真的很微妙,「非三非一,是一而三故妙,體圓滿故無漏,用周遍故無礙」。看看我們的心,我們本來就已經三智一心,本來就具足了,只要我們的心,一念心淨,自然三智就明,明三智,這是多麼微妙。我們人人本具的佛性,非三也非一,是一也是三,這道理是非常的微妙,你的一心就是你的三智,三智也是歸於一心。在理體上,是三、是一,非三,但也是一,真的這個體與用的道理,這是妙體圓融。於佛用來就是分明,在凡夫聽來還是含糊不清。所以,修行,盼望的就是能清清楚楚,妙體圓滿,不論是理或者是事,妙體能圓滿,事理圓融,一直到我們要一心清淨。我們若能淨一心,自然所有一切法無漏,真理不漏失,我們原來本具,真理並沒有漏失,我們要用時能周遍無礙。這就是佛所得的,所以叫做大覺者,成佛了。我們所以稱為凡夫,凡夫就是迷糊,很迷茫、很糊塗,事情好像都知道,但是面對著人間世相是計較,爭得你是錯、我是對,對錯一直在對立,很辛苦啊!
*「三智」
一、一切智:聲聞緣覺之智也。知一切法之總相即空相。
二、道種智:菩薩之智也。知一切種種差別之道法者。
三、一切種智:佛智也。佛智圓明,通達總相別相化道斷惑一切種之法著者。
何謂三智?希望讓大家更清楚一點,三智。三智,第一就是一切智。我們最近這幾天都一直說,大通智勝佛本具有,無始塵點劫前,大通智勝佛,他就已經具足三智。第一、叫做一切智。一切智,那就是聲聞、緣覺之智。我們在修行的過程,將佛的音聲入耳根,聽佛這樣教,我們這樣受教,我們知道了法的道理,世間一切我們瞭解了,苦、集、滅、道,瞭解了。「知一切法之總相即空」,所以要滅,因為這苦都是在虛幻中所造作、所受的業力因緣。凡夫就是計較在這裡,所以我們才會不斷無明煩惱妄動、造業,原來什麼都過去沒有了,留下的就是業,就是苦啊!所以說,一切法總相即空,而就是因這空而計較。財產再多,「萬般帶不去」,不就是空嗎?但是一輩子所造作的這種貪、瞋、癡、驕慢、無明的疑惑,累積了很多業力因緣,所以帶來的業力因緣,就是帶到來生,所以我們人人從無始劫以來,就一直一直在造作這些事情。世間的一切法,我們若能清楚,那就是從聞法瞭解世間一切皆無常,所以從聲聞而到緣覺的智慧,叫做一切智。
第二種,叫做道種智,道種智就是菩薩之智,菩薩之智,知一切種種差別之道法。菩薩對這世間一切,每樣都瞭解,也知道要度眾生,不只是知道一皆空、一切因緣法,他還要去投入人群,一切因緣,結好人緣,為度眾生的緣,在人間中體會一切種種差別的道理。道理本來是平等,「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偏偏我們眾生無明糊塗,就是這樣一直在造業,諸佛菩薩能夠跳脫無明殻,能夠突破無明網,能夠破除魔軍,清楚虛空法界,沒有一項道理不清楚。這就是菩薩,在這當中要再透徹,發大心、立大願,入人群中去知一切種種差別之道法。眾生的無明,眾生與佛的差別是在哪裡呢?這就是菩薩,相信了佛的教法,一切法瞭解了,現在就是要淬鍊的時刻,就是要發心。我們昨天也說過了,長久坐道場,諸法不現前,一直到悲心,在這悲智思惟,起了悲心,與大地眾生為一體,眾生苦難,要如何來救度眾生?這個時刻很關鍵的,因為這已經大乘心開始了,起一念心度眾生,這就是菩薩心。所以菩薩他就要知一切種種差別的道種智,要進入人群中,一來結善緣,為度眾生的緣,在眾生中去體會種種,種種之道,怎樣的差別,這種種差別之道法,要去瞭解,要去分析,要破魔,就只差那一點的雜質,就是差別道法,就是差一點點。
第三叫做一切種智,不只一切智,一切道,一切道種智。這三智合一心,就是佛智。「佛智圓明,通達總相別相化道斷惑一切種之法者」,這就是佛的智慧。不只是瞭解世間一切法,又能瞭解眾生煩惱種種的道理,所以他已經完全通達了。「通達總相別相」,若能都瞭解,天下一切道理透徹、瞭解,眾生的心理也已經明了透徹,這叫做通達總相。通達了世間一切事物的道理,通達人間眾生的心理,眾生的心理各個有差別,所以佛已經一切都通達了。總相,就是世間一切相,別相,那就是世間眾生的心態,各有分別。多少眾生就有多少煩惱無明,各個不相同,所以要如何來化度,隨順眾生的根機來化度?眾生苦難有多少,有形的苦、無形的苦,有形的苦,就是我們看得到,他貧困、病苦,貧病交加的苦,或是無常發生,受了很大傷害的苦,或者是天災人禍,這種突然間長期失去了一切,身心受傷,這種重災之苦,這全都是在人間一切的苦相。
要用什麼方法呢?「菩薩所緣,緣苦眾生」,就是要教導菩薩去面對芸芸眾生,去幫助他們、去救助他們,而且轉迷為覺。有的人他不貧困,很富有,他沒什麼災難在他身上,他一生就是這樣富有,但是心很空虛,內心的煩惱重重。貪,貪念不斷,瞋、癡、慢、疑具足,頪似這樣的人,這樣的苦就是惑、無明。無明、惑,要如何去教導他?斷除他的無明惑念?用一切種種之法,有形的苦難,我們用物質,我們用愛去膚慰他;這種無形眾生的心態,種類之多,這種的別相很多,所以要用種種方法。看,釋迦牟尼佛他帶著弟子,教育四十多年了,哪怕是「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哪怕是「神通第一」的目犍連,或者是德高望重的迦葉尊者等等,同樣的,他們都跟隨佛陀都是四十多年了,他們還是在聲聞、緣覺,獨善其身。佛陀晚年不放心,心願未了,弟子就是還未通達,還未起悲心,這念悲心思惟還未生起,這念悲心的定力還沒有,悲智的思惟修還未達到。所以就是啟動他們,讓他們知道行菩薩道是多重要啊!這在靈山會上開始要啟動,所以說種種法,不論是方便、譬喻,佛陀一路就是一直要來啟發。
*種種事理,不出一心,故須諦信一心,乃為究竟。一心:一念之心。
*心性周遍,虛徹靈通,散之則應萬事,斂之而成一念。是故弱若善若惡,若聖若凡,無不皆由此心。以心本具萬法,而能成立眾事。
*經云三界無別法,惟是一心作。
甚至信解,等到他們信解之後,體會了,開始要授記,還再為他們瞭解,讓他們大家瞭解,是我們接受的根機有差別,不是法有分別,法都是平等,是接受法的人,根機的差別。這是佛陀他這樣為人間,四十多年了,這種種的事理,其實不出一心,法本來是平等,佛心是一,法也是一,佛陀就是只有一心,為一大事因緣,所以種種事理就只在一心。凡夫心,千差萬別,佛心為一,就是三界導師、四生慈父。三界導師,就是要教導一切眾生,以平等法來教導眾生,讓人人體悟本具佛性這道理,所以,「不出一心」,這是佛心。「故須諦信一心」,我們凡夫千差萬別,我們的雜念心、煩惱心很多,現在接觸佛法,必須要諦信真理,我們一定就是「諦信一心」,我們要相信,這才是真究竟的智慧,這樣就是三智。佛智就是這樣圓明,通達總相、別相。總相是天下一切的事理,全部;別相是眾生千差萬別的心,根機不同,佛陀要如何來面對千差萬別無明心念的這些眾生呢?這就是叫做一切種智。希望我們事事、種種的道理,我們都要清楚明白。其實,我們的雜念心若能回歸為一心,要相信佛所說的真諦道理,這樣我們才能悲智現前,思惟修,我們才能專心下來,真正將心比心想,這樣才是修行最究竟。
「一心」就是「一念之心」。佛陀的一念心,那就是「心性周遍」,我們的心,我們的性,真的是周遍。現在跟你們說,記得嗎?馬來西亞在二三天前,在體育館舉辦了懺悔道場,入經藏,很莊嚴。現在這樣跟你們說,你們的心是不是有想像到那個地方,那個境界,有沒有?跟妳們說,尼泊爾,我們現在幾位同仁在那裡,尼泊爾它現在的景像又是什麼樣呢?我們昨晚,你們應該也聽到了,二位年輕人從尼泊爾歸來了,將他們的見聞與大家分享,跟大家說,尼泊爾因為如何才會這樣的苦難多呢?大家記得嗎?為什麼呢?地震啊!是不是忘記了?忘記了。怎會這麼沈默呢?忘記了?這就是凡夫啊!(記得!)你們記得,我就不相信,我現在在說,回應這樣遲鈍·這就是眾生,這叫做凡夫,你明明記得,為何你那樣的沈默呢?
明明你知道要起悲智,為什麼你要與人計較呢?為什麼?這就是凡夫。這樣小的地方,這樣久的時間,一直帶動大家,我們要響應起來,好的法,人與人要響應,這才是真正有響、有回應。講法的人就是響出了他的聲音,響出的這個聲音要有回應,這聲音才會傳得廣大。我現在說話,其實你們的前面都有一點點的擴音,才有辦法,我在這裡輕輕地說,你們在那裡分明聽,這也叫做響應。響的聲音,源頭在這裡,但是,現在的聲音普及全省,普及到不知道到幾個國家,說不定在馬來西亞,他們也聽到師父在讚歎他們道場莊嚴;說不定尼泊爾,我們的同仁在那裡,也聽我在說尼泊爾的二個多月前,他們那個瞬間…他們在那裡已經回應了,問「說你知道嗎」,他們一定在那地方已回應,「知道了」!在什麼時候忽然間,他們馬上回應,但竟然在這裡是這樣的沈默啊!
所以說來,佛法要如何流傳呢?問心。問你們說心性周遍,知不知道?大家靜靜的,我就用馬來西亞,你們的心就遍到那地方去;說到尼泊爾,心就到那個地方去,這是一個舉例,我們凡夫心就有這個記憶性,記憶在哪裡呢?一個人的腦袋有多大?哪一點是我們的記憶?但是,很不可思議啊!我們是凡夫,都有辦法心性周遍,這本來我們就有,所以「虛徹靈通」,在虛空法界,我們暢通無阻。跟你們說馬來西亞,你們想到馬來西亞,跟你們說尼泊爾,就想到尼泊爾。遍虛空法界,這種虛徹靈通,我們凡夫,現在我們也是這樣。所以「散之則應萬事」,都能夠通達,「斂之而成一念」。將它收回來就是一念,這一念散開,那就是「心性周遍,虛徹靈通」,收回來就是一念。
所以這就是「若善若惡」,我們是要行善呢?或者是要作惡呢?這也在一念心。所以「若聖若凡,無不皆由此心」,就是這念心。所以「以心本具萬法」,這個心本具萬法,「而能成立眾事」。就是我們的心,只是一念心,行善作惡也是同樣這念心,煩惱無明,或者是智慧通達,也是在這念心。所以經典裡面(註二),我們處處會看到,「三界無別法,惟是一心造」。各位,三智一心,本來是一,於事分為三,於理就是一,所以非一非三,而三是一,這三智一心,一心三智,本來是一體。
這是什麼時候開始有?其實是無始無始以前的無始,塵點劫,無法去追溯多久以前,我們人人本具一心三智,三智一心。只是我們響應的心,對法的響應很不夠,真的是好事很沉默;若是惡的事情,一點點煩惱就天下漫天飛了,聲音就很大,好的事情都很沉默。這當場就能實驗了。希望大家要盡心力吸收佛法,今生此世有這樣的因緣,不好好用心,說不定今生一樣也會離開啊,就是無始以來這念心,又受業力牽引迷茫一直去了。我們若現在不肯好好用心,未來會很可怕啊!所以上面的經文這樣說,
經文:「如是一小劫乃至十小劫,結跏趺坐,身心不動,而諸佛法猶不在前。」
這在過去,大通智勝佛壽有五百四十萬億那由他劫,大家應該記得,「其佛本坐道場,破魔軍已」。那個「本坐道場」的時間到底多久?一小劫乃至十小劫,這樣在修行,「結跏趺坐,身心不動」。這樣諸法仍是還未現前,到底是怎樣,我們昨天有說過。再接下來這段文,
經文:「爾時、忉利諸天。先為彼佛,於菩提樹下敷師子座。高一由旬。佛於此坐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經文簡釋:
「爾時、忉利諸天」;譯三十三天。欲界六天中之第二,在須彌山之頂,閻浮提之上,八萬由旬之處此天之有情身長一由旬,壽一千歲。以世間百年為一日一夜,時大通佛,將得道時,忉利諸天。爾時:彼佛未坐道場前之時。
「爾時」,就是在那個地方坐很久,一小劫一直到十小劫,佛法還未現前。在這個時間,這麼長久的時間,這尊佛在那個地方,很定的心,在那個地方一直差一點點還未覺悟。那時候開始思考,思惟修,這個悲智思惟修,這念心開始,這個時候,就是「爾時」,這個時候。「忉利諸天」。忉利諸天,忉利天,那就是三十三天,也就是欲界六天中之第二天。三十三天,忉利天之下是什麼天?四天王天。他的一天是人間五十年,四天王天,再上來就是忉利天,他的一天呢?是人間一百年。所以他就是這麼長的歲數,歲數有一千歲,他忉利天的人壽是一千歲,忉利天的人壽一千歲,我們的人壽要計算多少?我們的一百年是他們的一天,他們的人壽是一千歲,我們的人壽,假設一百歲好了,想想看,到底在我們人間多長呢?
所以那裡的人,人壽長、時間長,人的體態也很大,所以人的身態也很大。在那個地方,「八萬由旬之處,此天之有情身長一由旬」。一由旬幾里,知道嗎?四十里。天人的身體那麼長、那麼高,這不是不可能。螞蟻多大?一點點而已,人多大?這麼大。所以說,我們人和天人相比,天人身高有那麼長,一由旬,他的壽,他的壽是一千歲。所以我們古人常常說「千歲、萬歲」,這都是在形容天人、富貴人。再來,「以世間百年為一日一夜」。一夜一日,我們人間的一百年是他們的一夜一日。那時候大通智勝佛將要得道時,他結跏趺坐這麼久了,還仍是差一點點,這一點點就是悲智思惟修。
經文簡釋:
「先為彼佛,於菩提樹下」;乃於未坐道場之前,先於菩提樹下敷坐。於菩提樹下:諸佛應身皆在樹下成菩提者,蓋由因中發菩提心,修菩提行。如菩提樹種子,根莖枝葉漸增長,所以果上樹下成道。
這個時間,忉利天人開始來了,就是「彼佛坐道場」那時候。在這個時候的心靈道場,忉利天就來為這尊佛,開始鋪這個道場。這個道場在菩提樹下,叫做菩提場。在菩提樹下敷座,在這個地方將它鋪起來,讓他好好地在那裡坐著,那個時候發心,菩提場完成。「於菩提樹下」。「諸佛應身皆在樹下成菩提」。每一尊佛都是差不多這樣的形態,都是在樹下,與大自然,大自然,山河大地,樹,若有太陽來時,可以遮陽,所以他就選擇菩提樹下,與大自然界合一。所以諸佛都是一樣,是「蓋由因中發菩提心」。覺,「菩提」就是覺的意思,因為修行就是要求覺悟,行中,也無不都是行在菩提道上。這種沒有差分毫的脫節,所以一直每生每世就都是那個因,所修行的過程,那個因都是在菩提,覺悟的覺,求覺悟的心。
所以,「蓋由因中發菩提心」,都是生生世世,這個因,不斷在發菩提心,就是求覺悟的心,修菩提行。如菩提樹的種子,就是根莖枝葉漸漸就長大了,這棵菩提樹。我們也看到祖淞回來時,或者是濟任,他們照了很多菩提樹的相。很奇怪,幾千年的樹,奇怪的樹很多,好幾個人來抱著的這種的大樹,那個根莖枝葉都是隨著時間這樣增長。修行也要隨著歲月時間不斷增長,這個因,無不都是如這顆種子成長起來的菩提樹。所以「果上樹下成道」,要成佛的果,就是乘這個因而來,在這個菩提樹下的菩提座上這樣成道了。這是佛佛道同,每一尊佛都是這樣。
經文簡釋:
「敷師子座,高一由旬」;佛身大故,所設之座亦復廣大,高四十里。師子座:即佛座。
「敷師子座」,就是鋪設起來。鋪多大?就是「高一由旬」。剛剛說過了,天人人體就是這麼大,大通智勝佛應該也是那麼大,所以鋪設這個座位,也是要那麼大。「所設之座亦復廣大,高四十里」。就是一由旬,一由旬就是四十里,鋪那麼高大的位置。可見大通智勝佛成佛的世界,那就是在無始以前,非我們的地球,地球那時候可能還沒有也說不定,無始無始以前,在哪一個世界裡開始就有了。「師子座」就是佛座。
經文簡釋:
「佛於此坐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諸天設座,意欲奉佛,請於此處當得菩提。佛於此坐:謂既敷座已,復況願曰,佛當於此座而成道。凡佛成到道,皆欲界主設座,此常例。
「佛於此坐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尊佛會在這個地方坐,在這個地方,他思惟,靜思惟,這樣好好地靜思惟,思惟修。一切一切,世間一切的道理,天下萬物事理都是清楚。但是後面,最後面這一關,眾生差別法,眾生千差萬別的心態,要用什麼方法來調教?這段是很重要。所以「佛於此坐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念心開始,「當得」就是應該快要,差不多了。這就是修行的過程很長,很長,就要圓滿。事理瞭解了,但是人的心理,佛法,最重要的就是要面對眾生,調伏眾生,淨化眾生的心,這是最重要。所以「諸天設座,意欲奉佛」。就是用恭敬心,因為這尊佛將要成佛了,快要成佛了,所以諸天來供養。「應供」,應堪得供養,諸天就來供養,來鋪設座位。「請於此處當得菩提」。就是在這個地方,請佛在這個地方坐,就是將要成佛的時刻。「佛於此座」,就是說「既敷座已,復況願曰」,這個祝願開始就要出來了。
「佛當於此座而成道」。這些諸天也是這樣祝福,祝福佛陀這位修行者,在這個座上,趕緊能成等正覺。就是「凡佛成道,皆欲界主設座」,這就是佛佛道同。修行能修到天人開始起尊重、敬重的心,來為他鋪設這個座,座位,要來表達尊重供養,這就是已經一切即將圓滿,佛智也已經完成了。這就是我們修行要知道一心三智。三智,這種一切智,要瞭解一切智、道種智,後面就是一切種智,叫做「三智」。
經過了聲聞、緣覺的智,佛陀完全對世間一切道理、事理,差不多都知道了,現在要發一念大心,真正的,對千差萬別的眾生心理要去體會,要入人群中去淬鍊,之後具足圓滿,才能夠成佛。所以,佛要成圓滿的正覺,就是這念心要生起。成佛就只是一心,一心,那就是一大事因緣,為度一切眾生。所以,我們學佛法,法入心,要身體力行,不是到了成佛才要度眾生,是我們這個時候通達道理,這個時候就要入人群去,去結善緣,去體會眾生千差萬別的習氣,千差萬別的無明煩惱,我們要去瞭解。這就是三智一心,而一心三智,我們人人時時要多用心啊!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分享合十
************************************************************
《法華經大成》:
又三智一心故淨。一心三智故微。非三非一而一而三故妙。體圓滿故無漏。用周遍故無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