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5/07/09晨語簡記

向下 
2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5/07/09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2015/07/09晨語簡記   2015/07/09晨語簡記 Empty周四 7月 09, 2015 7:55 pm

20150709晨起薰法香如是我聞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如是大通智勝起悲思惟,
同體悲念眾生廣度世間,
如今佛坐三七日靜思惟,
欲度一切發大誓無量心。


 修行,我們就要相信自己,以大通智勝佛無始以來,原來佛性本具,只是我們眾生心未開解,我們要好好用心。大通智勝佛那個時候,什麼時候,無始無始前,塵點劫,開始修行的時間,那時間很長久。要如何能通達道理?道理明知,知道就是這樣的道理,就知要如何與道理,與天地萬物會合為一,真正貼近道理。常常跟大家說,理,是無形無體,但是,我們要如何才能貼近這無形體的大道理?大道理本來我們的心就所具有,要如何去運用它?要如何面對這些道理而不受障礙,這種「體解大道」,那分「發無上心」,我們要怎麼樣能體解大道?要體解大道,應該就要發無上心。時間,修行時間雖然很長,一直到起悲思惟修,這個心開始,這念悲心起,入於定中思惟修,那就是定了,很多道理透徹瞭解,但是就是還有一點點,這一點是什麼呢?悲,同體大悲,到了這悲心起,就思惟修,入於這種種與天地合而為一體。「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與眾生同體這一分的悲心,思惟修。這時候,「同體悲念眾生廣度世間」,這念心是很重要的。

 「如今日佛坐三七日靜思惟」。過去的大通智勝佛,現在的釋迦牟尼佛,大通智勝佛坐道場是一小劫至十小劫,時間這樣的長久。現在的釋迦牟尼佛三七日間的靜思惟,為了一大事因緣,要廣度眾生,這念心啟動起來了,靜思惟,在三七日間,這就是欲度一切,發大誓願,得行四無量心,這念心生起了。佛佛道同,每一尊佛都一樣,修行的過程很長久,但是到要成佛的那個關鍵,大圓鏡智要圓,要沒有缺角,完全圓滿,到了要很圓滿時,就不離開發大心、立大願,同體大悲,入人群中度眾生。就是差這一念,道理僅管都瞭解了,這一念「欲度一切眾生」要發大誓願,四無量心、四弘誓願,這是每一尊佛共同的總願。任何一尊佛各有別願,但是任何一尊佛都有共同的總願,這總願就是要度脫一切眾生,要入世立弘願。入世,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對一切一切眾生,你都要發這誓願,要度盡一切眾生,你一定要擴大心,立大願,「四無量心」一定要生起。所以,立誓願,入世發大願,迠是佛佛道同。

 所以常常說過了,佛是為眾生修行,成佛是為眾生成,若不是為了眾生,他們已經在長久以前,無始劫以前,啟動了這念心,為了要度眾生,生生世世,在人間度眾生。道理,就是要入人群,道理才會普遍,人群要有感受,當他最苦難時,他有感受了,這種苦就是受有心人來關懷,愛心人來救度,這愛心、有心,就是用法去接近眾生。眾生接受到這種愛的心,這就是法,從苦難中得到法,得法就自然得度了。最近,尼泊爾不就是這樣嗎?常常在聽,已經二個月過去了,有人去了好幾天才回來,有的幾個月才回來,面對著當地苦難眾生,他的苦,我甘願付出。用「無餘修」,任何的苦難人,是孩子、是大人、是老人,是受地震所傷害,無家可歸,或者是家破人亡,或者是身體受重傷,或者是擔心未來,前途茫茫,無遙目標,這種未來的生活要怎麼辦?很多很多的苦。這群遠方而來,不只是從一方到達,十方、八方,不同的國家,卻是同一念心與法,「靜思法脈,慈濟宗門」分布在不同國家、不同的距離,他們同一念心,從遠途到那個地方──尼泊爾,會合。菩薩雲來集,集在那個地方,苦難地方,應他們所需、所苦而付出。這就是因緣,這就是一大事因緣啊!菩薩是秉承這個法,佛法,菩薩緣苦眾生,不是今生此世,還有來生來世。

 今生此世是承過去生中無量無量無數塵點劫以前,我們就有這樣的因緣,只是我們人人心念不定,所以還是在五道四生。我們現在已經因緣成熟了,現在《法華經》入<化城喻品>來了,過去的<授記品>,我們瞭解人人都有成佛,得佛授記的可能,現在要更瞭解,佛性人人本具,佛性是無始以來就有,只是我們還沒覺醒,還未覺悟而已,有時就是沈迷了,有時醒悟時,所以有時睡著了,有時覺,有時瞭解、清楚,但是很快就又忘記了,這種浮浮沈沈。現在我們有這樣的因緣,已經知道了,人人本具佛性,與大通智勝佛時,那是無始劫以前,大通智勝佛的時代,開始講《法華經》,但是他還未成佛以前,同樣的,要如何才能將這無形的真諦道理融會貫通起來。我們人人同樣本具佛性,要如何與真諦妙理融會貫通?這些道理就是與我的真如就是融會貫通起來,這個覺沒有缺角,覺悟的覺,沒有欠缺的缺角,沒有,這樣完全圓滿,本來就有,只是要啟動起來。

 眾生各有因緣,就如舍利弗,他也是把握因緣,已經瞭解了,瞭解眾生各有因緣,眾生在五道沈浮,過去也曾造過福業,今生此世在享受,但今生此世又迷失了。舍利弗也是待機度眾生,因為他將來也要成佛,因為他今生此世要入人群,他已經都知道了。所以有一回在舍衛城中,有一位大長者,很富有,整個舍衛城對這長者很羨慕,他怎會這樣有錢、這樣享受啊!但是,這位長者,人若是越稱讚他富有,他就對錢越重視,慳貪,就是不捨,因為他有錢,才能受人人羨慕,所以他要再更多更多。舍利弗在定中發現到這位長者,今生此世這樣慳吝,對貧困苦難人一點點都捨不得施捨,對僧團來托缽,若有出家人要經過的那個時間,絕對是叫人將門關起來,不希望有出家人在他們門前托缽。舍利弗他覺得可惜,決心要去度這位長者。

 有一天,趁著他還未關門之前,舍利弗就開始先進入他的家門。這個時間,就是中午以前,將要吃飯的時候,就是要吃飯之前,他們就要先關門,但是舍利弗這次,就在他們還未關門前就先進去了。長者看到這位出家人,舍利弗進來了,很不高興,責備守門的人,守門的人說:「他何時進來這道門,我也沒看到啊!」不過就進來了。但是,這位長者認為進來就進來了,就不理會他,僅管舍利弗站在那裡,佣人已經將飯菜拿來到長者面前,舍利弗站在那個地方,長者自顧吃他的飯,舍利弗站很久。長者吃飽飯後,佣人送水來讓他漱口,他就故意走下來,看到舍利弗拿著缽站在那地方,將他的漱口水就吐在舍利弗的缽裡,舍利弗還是含笑,鞠躬就離開了。舍利弗手端著這個缽,裡面裝著這漱口水,舍利弗一點也沒有被影響到他的心境,「我今天來這裡托缽,也難得從他口中得到了漱口水,我要如何能讓他得到功德呢?過去他就是有造福,今生他才能這樣享受,但是這輩子又迷失了,這種慳貪、對修行者傲慢這種心態,來生的苦,不堪設想啊!

 要如何救救這長者?手捧著缽想:這些水要如何處理?想到了,用土,水倒在土堆中,攪拌,攪拌,將這土鋪下去,要鋪在佛陀走過時會停留下來的地方。這樣想,就這樣做了,佛陀看見舍利弗的動作,佛陀的心也知道了,舍利弗將土鋪好了,佛陀走到這裡,舍利弗向著佛陀,抬頭,微笑,頂禮,佛陀也微笑點頭,站在這片土地上,師徒在這個地方很輕安自在,會心一笑。這時候,長者因為他吐了水在舍利弗的缽中,看到舍利弗還是這樣有禮貌,一點都不生氣,看見他這樣走出去,那安祥的步調,讓長者的內心很驚惶,自己很責備自己:我怎用這樣的動作?這位是高僧大德,我怎會做這樣的動作?到底這位沙門他會不會做對我不利的事?心起了這一疑心。心很驚惶,就派佣人,「來,你趕快跟著這位修行者,看他拿這水要去做什麼事?」怕他做法、怕他對他不利。

 所以這佣人就隨在後面跟著,一直在觀察,觀察到這樣:佛陀與舍利弗在那地方,舍利弗雙手合掌,佛陀微笑說:「瞭解你的誠意,我們為這位長者祝福,希望他生生世世行善,還能有因緣聞佛法。」這句話聽到了,這位佣人趕緊回去,向他的長者秉報,將所看所聽向他的主人說。主人聽了之後很懺悔,感到佛陀、舍利弗這樣慈悲,就這樣帶著全部家屬及佣人來到精舍,向佛陀懺悔,求皈依。這是舍利弗度這位婆羅門長者,他用水和泥土來度這位長者。這就是無餘修、無間修、長時修,又是尊重修。是啊!這就是我們要修行,每一位開始在修行,哪怕是舍利弗,他也是同樣,瞭解未來要成佛,就要入人群觀察眾生,眾生的煩惱無明,用什麼方法來度化他。這就是我們要學、我們要修。前面一段文就說

經文:「爾時、忉利諸天。先為彼佛,於菩提樹下敷師子座。高一由旬。佛於此坐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是前面的文。再更前面的經文要記得,「如是一小劫乃至十小劫,結跏趺坐,身心不動」。這就是諸天來鋪位,這尊佛還未成佛之前,道理透徹,卻是還有差一點點還未通達,還未與真諦、無形理體如何能融會貫通起來,那個時候還是在這菩提樹下,這是諸天所敷座的,將要成佛之前。所以,現在開始就起悲思惟修的時刻了。下面的文再接下來說,「適坐道場」,就是在這當中開始,

經文:
「適坐此座,時諸梵天王,雨眾天華,面百由旬,香風時來,吹去萎華,更雨新者,如是不絕,滿十小劫供養於佛。」

經文簡釋:
「適坐此座,時諸梵天王」;適應是時往坐此菩提之座。時諸梵天王,謂欲界諸天,既唯為設座。


 因為佛,大通智勝,在諸天來鋪設這個師子座,樹下鋪起座來。「高一由旬」,很大,因為天人高大,因為那個時候的大通智勝佛應該也是高大。所以鋪設這麼大的座位,修行者坐在這個地方,很適應這個地方。諸天看到這尊佛,開始起悲心思惟,所以「適應是時往坐此菩提之座」。在那個地方座位鋪好,在那個地方坐。「時諸梵天王」。「謂欲界諸天,既唯為設座」,梵天王就是住在色界初禪天,欲界諸天來這個地方設座。

*「梵天王」:華言離欲,又云清淨,謂此天王身心妙圓,威儀不缺,清淨禁戒。
加以明悟,統領梵眾,即法華經稱娑婆世界主尸棄大梵,主大千世界者。

*佛成就之菩提道場。在魔竭陀國,尼連禪河邊,菩提樹下之金剛座上,釋尊於此成道,故謂之菩提道場。


 梵天王是什麼?梵天王在我們華言譯作離欲。就是在欲天界至高,最高,他就是已經要離欲了,無欲,又名叫做「清淨」,這是梵天王。也就是這位天王「身心妙圓」,身與心,身很莊嚴,心清淨圓滿,所以「威儀不缺」,這位天王很莊嚴,威儀不缺。「清淨禁戒」,這所有的戒,他都是持戒。所以,加上了明悟,這位梵天王也已經明白了道理,所以他能「統領梵眾」。在這個梵天界,他統領。所以在《法華經》裡有這樣一段文說,「娑婆世界主尸棄大梵,主大千世界者」。意思是「娑婆世界主尸棄大梵」,那就是梵天王的名字。忉利天主是釋提桓因,但是梵天主叫做尸棄,尸棄大梵,他是主宰三千大千世界的天主。

 所以我們說天公,還有一位叫做三界公。天公應該就是釋提桓因,三界公就是這位尸棄大梵,就是梵天王。從前從前若在拜天公,很恭敬拜天公,如果拜三界公,更恭敬,都要很清淨,身體若有不淨,不能來碰、來動要拜三界公的三牲五醴,或者是水果等等。這是以前的人,心要很清淨,身也要很清淨,身若不清淨,就不能去動這些東西,那是古人拜三界公那麼的尊重,要用很清淨的心,如要端上桌時,都是要男孩子來端。若想到從前從前,長輩拜天公和拜三界公有這樣的分別。以前覺得「那是什麼?」現在已經知道了,知道是梵天王,他是主領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的主,就是尸棄大梵,就是梵天王。他是六欲天主至高無上,最上界,他就是還有這個器世間,但是他的心欲清淨圓滿,也是覺悟、了解了。所以這是在欲天界,至高無上的天主,叫做梵天王,三界內,統領三界的天主。

 所以成佛,菩提道場就是「佛成就之菩提場」。他來成就,成就這個即將成佛的菩提場,來敷設師子座,就是欲界諸天來鋪設這個道場。這個道場又是在哪裡呢?就在現在我們釋迦牟尼佛的道場,是在摩竭陀國尼連禪河邊菩提樹下,那個金剛座上,這也是諸天來鋪設,在這個大自然界的菩提樹下的石,一塊很平坦的石上,叫做金剛座。這是在我們娑婆世界,我們的釋迦牟尼佛,他的菩提場也是天生自然,有這棵樹,還是同樣有這麼平坦的石,就是在那個地方坐。「釋尊於此成道,故謂之菩提道場」。釋迦牟尼佛,人間的佛,就是在這天地之間,很自然的境界。這座上也是這樣,如天然鋪設的道場一樣,在這個地方坐。過去的大通智勝佛也是這樣坐,時間的長短,釋迦牟尼佛是思考三七日(二十一天),但是,大通智勝佛是一劫至十劫這麼長久的時間。

經文簡釋:
*「雨眾天華,面百由旬」;從天飄散而下四色天之華,於四面各百由旬。

*「香風時來,吹去萎華」;復時之間,有香風來吹去所散已萎之華。


 這麼長久的時間,「從天飄散而下四色天之華」。我們在〈序品〉開始,就有很多天華,「天雨曼陀羅華,曼殊沙華」,大小四色諸華都從天而降,同樣的,這四色花就是這樣從天而下。「於四面各百由旬」。這個花從天而降,是從四面,意思就是說,坐著的這個道場,四方從上而下,降下的香花,四色花。不只是四色花,又有「香風時來,吹去萎華」。除了花從空而降,花掉下來之後,慢慢也會枯萎了,這當中就是香風,微微的風來了,風吹來是清香的風,因為周圍都是樹的花,風吹來很香。我們從前精舍周圍種檳榔樹,若檳榔花開時,風若吹,周圍很香。或者我們的圍牆,種桂花做我們的圍牆,若是桂花開時,風一吹也很香。同樣的道理,那個時候風一吹,花的香味來了,風吹,在地上,已經散落地上的花,若是乾了的,乾掉了,風輕輕吹,將花吹掃掉了。乾花掃過,新花再飄落下來,這個境界是多麼美啊!香風吹來,吹去萎華。

經文簡釋:
*「更雨新者」;更復別雨新鮮之華。

*「如是不絕,滿十小劫供養於佛」;為佛未現,佛坐十劫諸天常爾散華供養。


 所以「更雨新者」,「更復別雨新鮮之華」。這種舊花吹掉了,新花又降落下來,這是很美的境界。「如是不絕,滿十小劫供養於佛」。就是時間這麼長久,就是「為佛未現,佛坐十劫諸天常爾散華供養」。在這十小劫之中,時間這麼長,這個真理與真如還未融會貫通,在這個時間裡,外面這樣的境界,空氣很好,雨華或者是吹著香風,這樣的境界。新花落下來,舊花吹過去,不斷天來供養,這是天地自然的境界來供養。

*色界諸天,自佛坐道場之始,雨華供養,乃至滅度。乃至滅度,常雨此華。四王諸天,為供養佛,常擊天鼓,其餘諸天,作天伎樂,滿十小劫,至於滅度,亦復如是。」

 「色界諸天,自佛坐道場之始」。從色界,就是有色、有器世間這個色界,就是梵天,這樣「雨華供養」,一直到滅度。這就是佛他成佛,譬喻過去的大通智勝佛,大通智勝佛從什麼時候開始,但是他修行的過程,同樣也有在一個境界,天然的境界。這個天然天生地設的境界裡,就將它譬喻為器世間。器就是有器物的世間,你看得到,有境界、有器具,這個世間。梵天王統領的地方,就是天生自然的境界,所以叫做天生地設,有這樣的境界。修行者到這個地方,在這個地方是最好修行的地方,他就是在這個地方坐。大自然的境界,不論是樹木上的花,這樣隨著風飄而降,甚至那個境界,花的香,隨著風的氣氛,芬多精那個氣氛,應該是很美妙的一個境界。佛未成佛前,這分的心,所有道理都一切俱全了,現在就只差這個真如與自然,這個天體萬物的真理,這樣融會貫通,只差在這裡。要怎麼貫通呢?還差在什麼呢?就是法都具足了,悲,要啟開悲心,這種悲智要會合。

 智就是道理,悲就是要起行;有悲心才願意走入人群,智,是原來就有的道理。所以悲智互契合,這當中就是同體悲心一生起,所以「同體悲念眾生廣度世間」。大通智勝佛的時代也是這樣,起悲思惟修,這種「開始要入人群中去」這念心。同樣的,釋迦佛在等待他的弟子,也是等待他們發大心,立弘誓願,也是等待這念心。所以過去大通智勝佛他在坐道場時,開始要如何能將真如與自然的理融會貫通起來?人間法就是應眾生而有法,眾生的法,有不同的法,有「通」,前次說過應是指昨日晨語「佛智圓明,通達總相別相化道斷惑一切種之法者」,有「別」的法,有「通」與「別」。共同的道理,普天下之間都是一樣的道理,但是人心很複雜,千差萬別的人心,千差萬別不同的習氣,佛要如何來度眾生,普及眾生。

 眾生有種種的苦,有心靈的苦。就如舍利弗在度這位婆羅門長者,他雖然很富有,卻是傲慢、貪著,舍利弗就是要去度這樣的人。眾生的習氣,就是不同的很多,這種「通」、「別」的智慧,所以必定悲智要雙運,要互契合一起。所以起悲思惟修,入悲智的定,就開始這樣去思惟這當中的境界。在大通智勝佛是從一劫到十劫,釋迦牟尼佛是三七日。因為大通智勝佛壽是幾百億(五百四十萬億那由他劫)這麼長久的時間,所以從人壽,佛陀的住世人間才八十年,所以大通智勝佛坐道場十小劫,釋迦牟尼佛坐菩提場是三七日,這道理,很合道理。總而言之,我們人人本來就有個靈山的道場,我們還要去哪裡找呢?我們要如何讓這個道場真正發揮度眾生的良能,這就是我們的目標。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分享合十
*************************************************************
*《雜譬喻經‧卷二》第十七
昔舍衛城中有豪貴梵志,財富無數聰識明慧,然墮邪見不信善,謂呼:「無益!」時舍利弗以道眼見,念是長者宿有大福得為豪富,念食故不復造新必還三塗,當往度之。便現神足當其坐前持-而住。時梵志方坐飲食,見舍利弗甚大瞋恚,即推門家撾打與手已還坐食,亦不請坐亦不遣去,食竟洗手漱口,含一口水吐著舍利弗-中言:「持是去,相施是。」舍利弗言:「使汝長夜受福無量。」即還去。長者懅,恐行訴言,使人尋之。舍利弗徑還精舍,以水和泥,泥佛所經行處,白佛言:「彼慳貪見施一口水,今用泥佛經行處,願佛經行其上,使彼長夜受福無量。」佛即為經行三昧。長者所遣伺候者,具見如是,還白長者:「佛所棄輪王位,行作沙門,持-求食,非有貪求也!欲度眾生故耳!」具以本末說之。長者大悔有不事心,舉家大小盡詣佛所懺悔謝過:「愚癡無狀,願恕重殃。」佛為受自歸,為其說法,疑解結除得不退轉。

*《三藏法數》:【梵天王】華言離欲,又云清淨,謂此天王身心妙圓,威儀不缺,清淨禁戒,加以明悟,統領梵眾,即法華經稱娑婆世界主尸棄大梵,主大千世界者是也。
《妙法蓮華經.序品第一》: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尸棄大梵、光明大梵等,與其眷屬萬二千天子俱。

*梵天王:指色界初禪天之大梵天。梵天王名尸棄,又稱娑婆世界主、世主天。深信正法,每逢佛出世,必最先來請佛轉法輪。又常侍佛之右邊,手持白拂。〔雜阿含經卷四十四、法華經序品〕(佛光大辭典)
回頂端 向下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85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4
注冊日期 : 2008-12-22

2015/07/09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5/07/09晨語簡記   2015/07/09晨語簡記 Empty周六 7月 11, 2015 7:38 am

薰法香心得札記(二○一五年七月九日星期四)

 

萬法唯心造,修行要顧好自己的一念心,要發心立願,這是基本的概念。

接下來就要做到將這一念心安住在「欲度一切眾生」,要發大誓願。也就是真正做到「四無量心」、「四弘誓願」要入心,入行。上人說這是每一尊佛共同的總願,任何一尊佛各有別願,但是任何一尊佛都有共同的總願,這總願就是要度脫一切眾生,要入世立弘願。。我們要學佛,源頭就在這裡,很清楚。

 

汽車要行走要啟動,連日光燈要亮起來也有啟動器,我們修行的啟動器就是悲心。這是我今天最大的體會,原來,有悲心才能啟動、起行。最好是大悲心,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大悲心。

智就是道理,悲就是要起行;有悲心才願意走入人群,智,是原來就有的道理。所以悲智互契合,這當中就是同體悲心一生起,所以「同體悲念眾生廣度世間」。大通智勝佛的時代也是這樣,起悲思惟修,這種「開始要入人群中去」這念心。

 

另外,今天上人講到拜天公與拜三界公,我覺得這很生活化。

「所以我們說天公,還有一位叫做三界公。天公應該就是釋提桓因,三界公就是這位尸棄大梵,就是梵天王。從前從前若在拜天公,很恭敬拜天公,如果拜三界公,更恭敬,都要很清淨,身體若有不淨,不能來碰、來動要拜三界公的三牲五醴,或者是水果等等。這是以前的人,心要很清淨,身也要很清淨,身若不清淨,就不能去動這些東西,那是古人拜三界公那麼的尊重,要用很清淨的心,如要端上桌時,都是要男孩子來端。若想到從前從前,長輩拜天公和拜三界公有這樣的分別。」

我也想到小時候,我的阿公(祖父)拜天公的景象,真的很虔誠。我上網找了一下三界公的資料,多是道教的資料,就不贅述。佛教與道教教義不同,台灣拜三界公多為道教習俗與儀軌。我們就以上人開示的內容為主,並取其虔誠一念,清淨之意。

 

 

 

如是大通智勝起悲思惟,
同體悲念眾生廣度世間,
如今佛坐三七日靜思惟,
欲度一切發大誓無量心。


修行,我們就要相信自己,以大通智勝佛無始以來,原來佛性本具,只是我們眾生心未開解,我們要好好用心。大通智勝佛那個時候,什麼時候,無始無始前,塵點劫,開始修行的時間,那時間很長久。要如何能通達道理?道理明知,知道就是這樣的道理,就知要如何與道理,與天地萬物會合為一,真正貼近道理。常常跟大家說,理,是無形無體,但是,我們要如何才能貼近這無形體的大道理?大道理本來我們的心就所具有,要如何去運用它?要如何面對這些道理而不受障礙,這種「體解大道」,那分「發無上心」,我們要怎麼樣能體解大道?要體解大道,應該就要發無上心。時間,修行時間雖然很長,一直到起悲思惟修,這個心開始,這念悲心起,入於定中思惟修,那就是定了,很多道理透徹瞭解,但是就是還有一點點,這一點是什麼呢?悲,同體大悲,到了這悲心起,就思惟修,入於這種種與天地合而為一體。「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與眾生同體這一分的悲心,思惟修。這時候,「同體悲念眾生廣度世間」,這念心是很重要的。

 
如今日佛坐三七日靜思惟」。過去的大通智勝佛,現在的釋迦牟尼佛,大通智勝佛坐道場是一小劫至十小劫,時間這樣的長久。現在的釋迦牟尼佛三七日間的靜思惟,為了一大事因緣,要廣度眾生,這念心啟動起來了,靜思惟,在三七日間,這就是欲度一切,發大誓願,得行四無量心,這念心生起了。佛佛道同,每一尊佛都一樣,修行的過程很長久,但是到要成佛的那個關鍵,大圓鏡智要圓,要沒有缺角,完全圓滿,到了要很圓滿時,就不離開發大心、立大願,同體大悲,入人群中度眾生。就是差這一念,道理僅管都瞭解了,這一念「欲度一切眾生」要發大誓願,四無量心、四弘誓願,這是每一尊佛共同的總願。任何一尊佛各有別願,但是任何一尊佛都有共同的總願,這總願就是要度脫一切眾生,要入世立弘願。入世,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對一切一切眾生,你都要發這誓願,要度盡一切眾生,你一定要擴大心,立大願,「四無量心」一定要生起。所以,立誓願,入世發大願,這是佛佛道同。

 
所以常常說過了,佛是為眾生修行,成佛是為眾生成,若不是為了眾生,他們已經在長久以前,無始劫以前,啟動了這念心,為了要度眾生,生生世世,在人間度眾生。道理,就是要入人群,道理才會普遍,人群要有感受,當他最苦難時,他有感受了,這種苦就是受有心人來關懷,愛心人來救度,這愛心、有心,就是用法去接近眾生。眾生接受到這種愛的心,這就是法,從苦難中得到法,得法就自然得度了。最近,尼泊爾不就是這樣嗎?常常在聽,已經二個月過去了,有人去了好幾天才回來,有的幾個月才回來,面對著當地苦難眾生,他的苦,我甘願付出。用「無餘修」,任何的苦難人,是孩子、是大人、是老人,是受地震所傷害,無家可歸,或者是家破人亡,或者是身體受重傷,或者是擔心未來,前途茫茫,無遙目標,這種未來的生活要怎麼辦?很多很多的苦。這群遠方而來,不只是從一方到達,十方、八方,不同的國家,卻是同一念心與法,「靜思法脈,慈濟宗門」分布在不同國家、不同的距離,他們同一念心,從遠途到那個地方──尼泊爾,會合。菩薩雲來集,集在那個地方,苦難地方,應他們所需、所苦而付出。這就是因緣,這就是一大事因緣啊!菩薩是秉承這個法,佛法,菩薩緣苦眾生,不是今生此世,還有來生來世。

 
今生此世是承過去生中無量無量無數塵點劫以前,我們就有這樣的因緣,只是我們人人心念不定,所以還是在五道四生。我們現在已經因緣成熟了,現在《法華經》入<化城喻品>來了,過去的<授記品>,我們瞭解人人都有成佛,得佛授記的可能,現在要更瞭解,佛性人人本具,佛性是無始以來就有,只是我們還沒覺醒,還未覺悟而已,有時就是沈迷了,有時醒悟時,所以有時睡著了,有時覺,有時瞭解、清楚,但是很快就又忘記了,這種浮浮沈沈。現在我們有這樣的因緣,已經知道了,人人本具佛性,與大通智勝佛時,那是無始劫以前,大通智勝佛的時代,開始講《法華經》,但是他還未成佛以前,同樣的,要如何才能將這無形的真諦道理融會貫通起來。我們人人同樣本具佛性,要如何與真諦妙理融會貫通?這些道理就是與我的真如就是融會貫通起來,這個覺沒有缺角,覺悟的覺,沒有欠缺的缺角,沒有,這樣完全圓滿,本來就有,只是要啟動起來。

 
眾生各有因緣,就如舍利弗,他也是把握因緣,已經瞭解了,瞭解眾生各有因緣,眾生在五道沈浮,過去也曾造過福業,今生此世在享受,但今生此世又迷失了。舍利弗也是待機度眾生,因為他將來也要成佛,因為他今生此世要入人群,他已經都知道了。所以有一回在舍衛城中,有一位大長者,很富有,整個舍衛城對這長者很羨慕,他怎會這樣有錢、這樣享受啊!但是,這位長者,人若是越稱讚他富有,他就對錢越重視,慳貪,就是不捨,因為他有錢,才能受人人羨慕,所以他要再更多更多。舍利弗在定中發現到這位長者,今生此世這樣慳吝,對貧困苦難人一點點都捨不得施捨,對僧團來托缽,若有出家人要經過的那個時間,絕對是叫人將門關起來,不希望有出家人在他們門前托缽。舍利弗他覺得可惜,決心要去度這位長者。

 
有一天,趁著他還未關門之前,舍利弗就開始先進入他的家門。這個時間,就是中午以前,將要吃飯的時候,就是要吃飯之前,他們就要先關門,但是舍利弗這次,就在他們還未關門前就先進去了。長者看到這位出家人,舍利弗進來了,很不高興,責備守門的人,守門的人說:「他何時進來這道門,我也沒看到啊!」不過就進來了。但是,這位長者認為進來就進來了,就不理會他,僅管舍利弗站在那裡,佣人已經將飯菜拿來到長者面前,舍利弗站在那個地方,長者自顧吃他的飯,舍利弗站很久。長者吃飽飯後,佣人送水來讓他漱口,他就故意走下來,看到舍利弗拿著缽站在那地方,將他的漱口水就吐在舍利弗的缽裡,舍利弗還是含笑,鞠躬就離開了。舍利弗手端著這個缽,裡面裝著這漱口水,舍利弗一點也沒有被影響到他的心境,「我今天來這裡托缽,也難得從他口中得到了漱口水,我要如何能讓他得到功德呢?過去他就是有造福,今生他才能這樣享受,但是這輩子又迷失了,這種慳貪、對修行者傲慢這種心態,來生的苦,不堪設想啊!

 
要如何救救這長者?手捧著缽想:這些水要如何處理?想到了,用土,水倒在土堆中,攪拌,攪拌,將這土鋪下去,要鋪在佛陀走過時會停留下來的地方。這樣想,就這樣做了,佛陀看見舍利弗的動作,佛陀的心也知道了,舍利弗將土鋪好了,佛陀走到這裡,舍利弗向著佛陀,抬頭,微笑,頂禮,佛陀也微笑點頭,站在這片土地上,師徒在這個地方很輕安自在,會心一笑。這時候,長者因為他吐了水在舍利弗的缽中,看到舍利弗還是這樣有禮貌,一點都不生氣,看見他這樣走出去,那安祥的步調,讓長者的內心很驚惶,自己很責備自己:我怎用這樣的動作?這位是高僧大德,我怎會做這樣的動作?到底這位沙門他會不會做對我不利的事?心起了這一疑心。心很驚惶,就派佣人,「來,你趕快跟著這位修行者,看他拿這水要去做什麼事?」怕他做法、怕他對他不利。

 
所以這佣人就隨在後面跟著,一直在觀察,觀察到這樣:佛陀與舍利弗在那地方,舍利弗雙手合掌,佛陀微笑說:「瞭解你的誠意,我們為這位長者祝福,希望他生生世世行善,還能有因緣聞佛法。」這句話聽到了,這位佣人趕緊回去,向他的長者秉報,將所看所聽向他的主人說。主人聽了之後很懺悔,感到佛陀、舍利弗這樣慈悲,就這樣帶著全部家屬及佣人來到精舍,向佛陀懺悔,求皈依。這是舍利弗度這位婆羅門長者,他用水和泥土來度這位長者。這就是無餘修、無間修、長時修,又是尊重修。是啊!這就是我們要修行,每一位開始在修行,哪怕是舍利弗,他也是同樣,瞭解未來要成佛,就要入人群觀察眾生,眾生的煩惱無明,用什麼方法來度化他。這就是我們要學、我們要修。前面一段文就說

經文:「爾時、忉利諸天。先為彼佛,於菩提樹下敷師子座。高一由旬。佛於此坐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是前面的文。再更前面的經文要記得,「如是一小劫乃至十小劫,結跏趺坐,身心不動」。這就是諸天來鋪位,這尊佛還未成佛之前,道理透徹,卻是還有差一點點還未通達,還未與真諦、無形理體如何能融會貫通起來,那個時候還是在這菩提樹下,這是諸天所敷座的,將要成佛之前。所以,現在開始就起悲思惟修的時刻了。下面的文再接下來說,「適坐道場」,就是在這當中開始,

經文:
「適坐此座,時諸梵天王,雨眾天華,面百由旬,香風時來,吹去萎華,更雨新者,如是不絕,滿十小劫供養於佛。」

經文簡釋:
「適坐此座,時諸梵天王」;適應是時往坐此菩提之座。時諸梵天王,謂欲界諸天,既唯為設座。


 
因為佛,大通智勝,在諸天來鋪設這個師子座,樹下鋪起座來。「高一由旬」,很大,因為天人高大,因為那個時候的大通智勝佛應該也是高大。所以鋪設這麼大的座位,修行者坐在這個地方,很適應這個地方。諸天看到這尊佛,開始起悲心思惟,所以「適應是時往坐此菩提之座」。在那個地方座位鋪好,在那個地方坐。「時諸梵天王」。「謂欲界諸天,既唯為設座」,梵天王就是住在色界初禪天,欲界諸天來這個地方設座。

*「梵天王」:華言離欲,又云清淨,謂此天王身心妙圓,威儀不缺,清淨禁戒。加以明悟,統領梵眾,即法華經稱娑婆世界主尸棄大梵,主大千世界者。

*佛成就之菩提道場。在魔竭陀國,尼連禪河邊,菩提樹下之金剛座上,釋尊於此成道,故謂之菩提道場。


 
梵天王是什麼?梵天王在我們華言譯作離欲。就是在欲天界至高,最高,他就是已經要離欲了,無欲,又名叫做「清淨」,這是梵天王。也就是這位天王「身心妙圓」,身與心,身很莊嚴,心清淨圓滿,所以「威儀不缺」,這位天王很莊嚴,威儀不缺。「清淨禁戒」,這所有的戒,他都是持戒。所以,加上了明悟,這位梵天王也已經明白了道理,所以他能「統領梵眾」。在這個梵天界,他統領。所以在《法華經》裡有這樣一段文說,「娑婆世界主尸棄大梵,主大千世界者」。意思是「娑婆世界主尸棄大梵」,那就是梵天王的名字。忉利天主是釋提桓因,但是梵天主叫做尸棄,尸棄大梵,他是主宰三千大千世界的天主。

 
所以我們說天公,還有一位叫做三界公。天公應該就是釋提桓因,三界公就是這位尸棄大梵,就是梵天王。從前從前若在拜天公,很恭敬拜天公,如果拜三界公,更恭敬,都要很清淨,身體若有不淨,不能來碰、來動要拜三界公的三牲五醴,或者是水果等等。這是以前的人,心要很清淨,身也要很清淨,身若不清淨,就不能去動這些東西,那是古人拜三界公那麼的尊重,要用很清淨的心,如要端上桌時,都是要男孩子來端。若想到從前從前,長輩拜天公和拜三界公有這樣的分別。以前覺得「那是什麼?」現在已經知道了,知道是梵天王,他是主領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的主,就是尸棄大梵,就是梵天王。他是六欲天主至高無上,最上界,他就是還有這個器世間,但是他的心欲清淨圓滿,也是覺悟、了解了。所以這是在欲天界,至高無上的天主,叫做梵天王,三界內,統領三界的天主。

 
所以成佛,菩提道場就是「佛成就之菩提場」。他來成就,成就這個即將成佛的菩提場,來敷設師子座,就是欲界諸天來鋪設這個道場。這個道場又是在哪裡呢?就在現在我們釋迦牟尼佛的道場,是在摩竭陀國尼連禪河邊菩提樹下,那個金剛座上,這也是諸天來鋪設,在這個大自然界的菩提樹下的石,一塊很平坦的石上,叫做金剛座。這是在我們娑婆世界,我們的釋迦牟尼佛,他的菩提場也是天生自然,有這棵樹,還是同樣有這麼平坦的石,就是在那個地方坐。「釋尊於此成道,故謂之菩提道場」。釋迦牟尼佛,人間的佛,就是在這天地之間,很自然的境界。這座上也是這樣,如天然鋪設的道場一樣,在這個地方坐。過去的大通智勝佛也是這樣坐,時間的長短,釋迦牟尼佛是思考三七日(二十一天),但是,大通智勝佛是一劫至十劫這麼長久的時間。

經文簡釋:
*「雨眾天華,面百由旬」;從天飄散而下四色天之華,於四面各百由旬。
*「香風時來,吹去萎華」;復時之間,有香風來吹去所散已萎之華。


 
這麼長久的時間,「從天飄散而下四色天之華」。我們在〈序品〉開始,就有很多天華,「天雨曼陀羅華,曼殊沙華」,大小四色諸華都從天而降,同樣的,這四色花就是這樣從天而下。「於四面各百由旬」。這個花從天而降,是從四面,意思就是說,坐著的這個道場,四方從上而下,降下的香花,四色花。不只是四色花,又有「香風時來,吹去萎華」。除了花從空而降,花掉下來之後,慢慢也會枯萎了,這當中就是香風,微微的風來了,風吹來是清香的風,因為周圍都是樹的花,風吹來很香。我們從前精舍周圍種檳榔樹,若檳榔花開時,風若吹,周圍很香。或者我們的圍牆,種桂花做我們的圍牆,若是桂花開時,風一吹也很香。同樣的道理,那個時候風一吹,花的香味來了,風吹,在地上,已經散落地上的花,若是乾了的,乾掉了,風輕輕吹,將花吹掃掉了。乾花掃過,新花再飄落下來,這個境界是多麼美啊!香風吹來,吹去萎華。

經文簡釋:
*「更雨新者」;更復別雨新鮮之華。
*「如是不絕,滿十小劫供養於佛」;為佛未現,佛坐十劫諸天常爾散華供養。


 
所以「更雨新者」,「更復別雨新鮮之華」。這種舊花吹掉了,新花又降落下來,這是很美的境界。「如是不絕,滿十小劫供養於佛」。就是時間這麼長久,就是「為佛未現,佛坐十劫諸天常爾散華供養」。在這十小劫之中,時間這麼長,這個真理與真如還未融會貫通,在這個時間裡,外面這樣的境界,空氣很好,雨華或者是吹著香風,這樣的境界。新花落下來,舊花吹過去,不斷天來供養,這是天地自然的境界來供養。

*色界諸天,自佛坐道場之始,雨華供養,乃至滅度。乃至滅度,常雨此華。四王諸天,為供養佛,常擊天鼓,其餘諸天,作天伎樂,滿十小劫,至於滅度,亦復如是。」

 
色界諸天,自佛坐道場之始」。從色界,就是有色、有器世間這個色界,就是梵天,這樣「雨華供養」,一直到滅度。這就是佛他成佛,譬喻過去的大通智勝佛,大通智勝佛從什麼時候開始,但是他修行的過程,同樣也有在一個境界,天然的境界。這個天然天生地設的境界裡,就將它譬喻為器世間。器就是有器物的世間,你看得到,有境界、有器具,這個世間。梵天王統領的地方,就是天生自然的境界,所以叫做天生地設,有這樣的境界。修行者到這個地方,在這個地方是最好修行的地方,他就是在這個地方坐。大自然的境界,不論是樹木上的花,這樣隨著風飄而降,甚至那個境界,花的香,隨著風的氣氛,芬多精那個氣氛,應該是很美妙的一個境界。佛未成佛前,這分的心,所有道理都一切俱全了,現在就只差這個真如與自然,這個天體萬物的真理,這樣融會貫通,只差在這裡。要怎麼貫通呢?還差在什麼呢?就是法都具足了,悲,要啟開悲心,這種悲智要會合。

 
智就是道理,悲就是要起行;有悲心才願意走入人群,智,是原來就有的道理。所以悲智互契合,這當中就是同體悲心一生起,所以「同體悲念眾生廣度世間」。大通智勝佛的時代也是這樣,起悲思惟修,這種「開始要入人群中去」這念心。同樣的,釋迦佛在等待他的弟子,也是等待他們發大心,立弘誓願,也是等待這念心。所以過去大通智勝佛他在坐道場時,開始要如何能將真如與自然的理融會貫通起來?人間法就是應眾生而有法,眾生的法,有不同的法,有「通」,前次說過應是指昨日晨語「佛智圓明,通達總相別相化道斷惑一切種之法者」,有「別」的法,有「通」與「別」。共同的道理,普天下之間都是一樣的道理,但是人心很複雜,千差萬別的人心,千差萬別不同的習氣,佛要如何來度眾生,普及眾生。

 
眾生有種種的苦,有心靈的苦。就如舍利弗在度這位婆羅門長者,他雖然很富有,卻是傲慢、貪著,舍利弗就是要去度這樣的人。眾生的習氣,就是不同的很多,這種「通」、「別」的智慧,所以必定悲智要雙運,要互契合一起。所以起悲思惟修,入悲智的定,就開始這樣去思惟這當中的境界。在大通智勝佛是從一劫到十劫,釋迦牟尼佛是三七日。因為大通智勝佛壽是幾百億(五百四十萬億那由他劫)這麼長久的時間,所以從人壽,佛陀的住世人間才八十年,所以大通智勝佛坐道場十小劫,釋迦牟尼佛坐菩提場是三七日,這道理,很合道理。總而言之,我們人人本來就有個靈山的道場,我們還要去哪裡找呢?我們要如何讓這個道場真正發揮度眾生的良能,這就是我們的目標。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分享合十
*************************************************************
*《雜譬喻經卷二》第十七
昔舍衛城中有豪貴梵志,財富無數聰識明慧,然墮邪見不信善,謂呼:「無益!」時舍利弗以道眼見,念是長者宿有大福得為豪富,念食故不復造新必還三塗,當往度之。便現神足當其坐前持-而住。時梵志方坐飲食,見舍利弗甚大瞋恚,即推門家撾打與手已還坐食,亦不請坐亦不遣去,食竟洗手漱口,含一口水吐著舍利弗-中言:「持是去,相施是。」舍利弗言:「使汝長夜受福無量。」即還去。長者懅,恐行訴言,使人尋之。舍利弗徑還精舍,以水和泥,泥佛所經行處,白佛言:「彼慳貪見施一口水,今用泥佛經行處,願佛經行其上,使彼長夜受福無量。」佛即為經行三昧。長者所遣伺候者,具見如是,還白長者:「佛所棄輪王位,行作沙門,持-求食,非有貪求也!欲度眾生故耳!」具以本末說之。長者大悔有不事心,舉家大小盡詣佛所懺悔謝過:「愚癡無狀,願恕重殃。」佛為受自歸,為其說法,疑解結除得不退轉。

*《三藏法數》:【梵天王】華言離欲,又云清淨,謂此天王身心妙圓,威儀不缺,清淨禁戒,加以明悟,統領梵眾,即法華經稱娑婆世界主尸棄大梵,主大千世界者是也。
《妙法蓮華經.序品第一》: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尸棄大梵、光明大梵等,與其眷屬萬二千天子俱。

*梵天王:指色界初禪天之大梵天。梵天王名尸棄,又稱娑婆世界主、世主天。深信正法,每逢佛出世,必最先來請佛轉法輪。又常侍佛之右邊,手持白拂。〔雜阿含經卷四十四、法華經序品〕(佛光大辭典)

 

 

 

高明智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5/07/09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5/07/09晨語簡記   2015/07/09晨語簡記 Empty周六 7月 11, 2015 11:02 am

如是大通智佛起悲思惟
同體悲念眾生廣度世間
如今佛坐三七日靜思惟
欲度一切發大誓無量心

(眾生無始以來塵點劫前,本具如大通智勝的清淨心,應當生起悲思惟 ,發體解大道的無上心。大通智勝佛坐道場需經一小劫至十小劫,現在的釋迦牟尼佛則只需三七日的靜思惟,即發心立願,同體大悲入人群度一切眾生。四弘誓願、四無量心,是佛佛道同的諸佛總願,更是修行成佛,在於如何圓滿大圓鏡智的關鍵。

佛為一大事因緣來人間度眾生,以法來現相。如二個多月前的尼泊爾強震,來自十方的援助人員,包括慈濟人,菩薩雲來集前往災區,設法給予有形無形的援助。慈濟宗門離不開同一念心,為應眾生所需而付出,秉持緣苦眾生的心,為一大事因緣而來。

芸芸眾生雖在五道四生中輪轉,卻因為佛法因緣的成熟而得度化。自 「法華經」序品至授記品,到現在的「化城喻品」,已知人人在無始以來塵點劫的大通智勝佛未成佛前就有佛性。只是眾生時迷時覺,浮浮沈沈,如何將它和無形的真理融會貫通,令覺悟不缺,則有待啟發 。

好比舍利弗欲度化舍衛城一位富有卻慳貪吝嗇的長者,未免看到僧人托缽化緣,而叫佣人將家門關上。 有一次舍利弗在近午餐時分托缽, 趁長者大門還沒關上而走入屋內, 長者雖責怪佣人但也無奈,只顧自己用餐而無視舍利弗的存在。用餐後,特意將潄口水吐進舍利弗缽中 ,舍利弗並未生氣,含笑離去。長者很惶恐,叫佣人跟隨舍利弗,看他如何處置,只見舍利弗將缽內的漱口水和泥沙攪拌,舖設在佛陀經過的路上。佛陀知曉舍利弗慈悲欲為長者造福緣的心意,彼此相視而笑。佣人將所見稟報長者,長者知情後很是愧疚,帶領眷屬和佣人向佛陀懺悔並皈依。由此可見,要度化眾生不只要用心以長時修、無間修和無餘修,更要尊重修。)

● 適坐此座,時諸梵天王,雨眾天華,面百由旬,香風時來,吹去萎華,更雨新者,如是不絕,滿十小劫,供養於佛,乃至滅度,常雨此華。
(大通智勝佛坐上師子座時,一切的大梵天王,將天花如雨般,散落於周圍一百由旬,即四千里的地方。 時常有陣陣香風吹來,把乾枯的花吹去,同時又散下新的花。如此不停用天花來供養,至滿十小劫長時間,直到這尊佛滅度後,也常散這種天花。)

● 適坐此座,時諸梵天王:
○ (大通智勝佛)適應是時往坐(於)此菩提(道場)之(師子)座。(此)時諸(位 )梵天王,謂(指)欲界(裡的)諸天(菩薩),既唯(有)為(行將悟道的佛而鋪)設(師子)座。

○ 梵天王:華(文)言(說為) “離欲”, 又云(說) “清淨“,謂(指)此天王身心妙圓(莊嚴),威儀不缺,清淨<嚴> 禁(守持一切)戒<律>。

○ 加(上)以明悟,(而)統領梵(天之) 眾,即法華經(所)稱『娑婆世界主 』(,梵天王名)尸棄大梵,主(要統領)大千世界者。(在三界裡地位至高無上。每逢佛出世,必定最先來供養。)

○ 佛<陀>(未來即將)成就之菩提道場,(是)在摩竭陀國,尼連禪河邊 ,菩提樹下(一塊平坦大石)之金剛座上,釋尊(佛陀)於此<處>成道, 故<此>謂(指)之「菩提道場」。
(在天地間自然環境和境界中,靜坐於天然鋪設的石座上,無論是釋迦佛,久遠劫前的大通智勝佛也是如此成道。分別在於大通智勝佛需要一小劫至十小劫的思惟修,反觀釋迦佛只需三七「二十一」日。)

● 雨眾天華,面百由旬:
○ 從天(上如雨般)飄散而下,四色天之華(花),(散落)於四面(周圍)各百由旬(以一由旬為四十里計算,合共四千里)。

● 香風時來,吹去萎華:
○ 復(加上一)時之間,有香風(吹拂而)來,吹去所散<落>(並且)已<經枯>萎之華(花),(同時)更(如)雨(般撒下) 新(的花)者,更復(加上各)別雨(撒下)新鮮之華(花)。

● 如是不絕,滿十小劫供養於佛:
○ 為佛(還)未(示)現,(大通智勝)佛( 需要在思惟修)坐十(小)劫,(這當中 )諸天常爾(不時)散花供養。

○ 色界(的)諸天(菩薩),自(從)佛坐道場之(開)始,(就以)雨華(散花)供養,乃至(佛)滅度(後,也是如此供養)。

(自然美妙好境界,道理齊全法具足 ,只差真如和真理還沒融會貫通。 同體悲心起,尚待入人群。大通智勝佛的時代是如此,釋迦佛也一樣 ,在等待著弟子的發心立願。天地間有著相同的道理,但人的習氣卻千差萬別。佛為度眾生有形無形的苦,就如舍利弗度化富有的長者那樣,必須悲智雙運相契合。人人本來就有一座靈山道場,何須再向外尋? 如何發揮度眾的良能,才是大家應該省思的課題。)


大通思惟十小劫
佛陀只需三七日
同坐菩提金剛座
同證宇宙微妙理
成佛只差度眾心
真如真理當融合

(弟子任海文 <濟勖> 虔心摘錄證嚴上人 9/7/15 薰法香開示。若有偏頗,一律以台灣宗教處為準,歡迎不吝賜教。無限感恩。)
回頂端 向下
 
2015/07/09晨語簡記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