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5/07/12晨語簡記

向下 
2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5/07/12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2015/07/12晨語簡記   2015/07/12晨語簡記 Empty周日 7月 12, 2015 5:33 pm

20150712晨起薰法香如是我聞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當知諸佛說法心思道同,
序中文殊引自往昔傳燈,
所化弟子今皆成佛度眾,
釋尊自述往昔續智勝之道。


 佛佛道同,我們要很瞭解,自古以來,無始劫,諸佛說法在人間,就是都一樣,也是要這樣傳,每一尊佛說法的心情都是一樣,「心思道同」,無非是為眾生。眾生煩惱無明,造業重重,諸佛就是覺,覺者,覺者與天地萬物理合為一,那就是真諦,真諦覺者他們的心思都一樣,佛佛道同。比如《法華經》裡,開始的<序品>,我們若回憶,<序品>那時候,還記得嗎?佛陀開始要講《法華經》之前,那時《無量義經》講完,他並沒有離座,表示這場還沒結束,《無量義經》雖然講完了,佛陀的態度還是定,靜坐,入定了,大家都不敢離席,還是都坐在原地。所以看看佛,佛在入定中,很安祥,東方的曙光,太陽出來,佛陀眉間放出毫光,這光芒不斷發放,照遍萬八千土,這些文大家應該還記得吧。在那地方顯異變相,離言法華又是在這裡,在佛陀的定中,讓大家感受到不可思、不可議、不可說,不可思議啊,無法去解說的心境。看到佛陀的形相,人人各有歡喜心,但是說不出來,現在佛陀在定中發光,就好像還在說法,那感受無法描述。

 大家面面相觀,這時彌勒菩薩站起來,請教文殊菩薩,文殊菩薩的經歷很深,瞭解文殊菩薩過去已經成佛,現在是來助釋迦佛的道場,彌勒菩薩瞭解文殊菩薩,所以起身,恭敬、尊重,來請教文殊菩薩,到底佛陀講完了《無量義經》,現在這樣現光,入定現光,過去從來沒有過,這到底是什麼因緣?文殊菩薩開始回答,引述了日月燈明佛那個時代。日月燈明佛的時代又是多久了?同樣是無量無數劫,時間同樣是很長很長的時間以前,有這尊佛出現。這尊佛,同樣的,他這樣過程的修行,修行的時間也是很長久,之後,過去這尊佛從王宮出來,是國王,在皇宮中有八子,國王出來修行之後,很長的時間,終於覺悟了、成佛了,說法在人間。皇宮中這八位王子也聽聞佛法,心生歡喜,瞭解了人間無常,無不都是苦空無我。在世界擁有的一切,有什麼是真,什麼是永恆的呢?佛法,佛法是永恆,佛法是真實,佛法不增不滅,無始無終,這樣的真理。所以,八王子也同樣出家了,隨佛出家,同樣修行過程也是很久,聽佛說法,這當中,佛也同樣要有一段時間入靜室,也就是入定了。

 這期間,這八位公子與大家都一樣,求法心切,那時候,同樣有一尊菩薩出現,開始來接觸佛的法,來為他們說法,妙光開化,這樣,那尊佛滅度之後,反覆有八萬燃燈佛出現過世間(此句注意!妙光菩薩教化八王子,最後成佛者名叫燃燈佛),同樣佛佛道同。八王子在這當中,他們最後也是這樣修行,妙光所開化,一一都有所成就。這就是敘述過去無量劫以前,相續,繼續有二萬日月燈明佛出現人間,最後八王子他們出家修行,妙光開化,說出了過去佛修行的過程,說起了過去佛道場裡妙光菩薩,其中就有八王子,八王子修行,還是各有成就,說出了師徒的因緣。這是文殊菩薩自己來引敘過去,他所看到的境界,那時候的日月燈明佛,在說法之後靜坐發光,靜坐發光這當中還是有人來傳法,其中的八王子,還是繼續精進,這尊菩薩這樣來承擔傳法教育。菩薩之中,有求名菩薩,有妙光菩薩,求名菩薩是誰呢?彌勒菩薩;妙光菩薩呢?文殊師利菩薩。這是在過去無量劫,日月燈明佛,二萬日月燈明佛這樣的過程,他的道場,最後八王子後來也是受度、受化、成就,將來也成佛,這是過去,在<序品>所敘述。

 現在釋迦牟尼佛在<化城喻品>中,佛陀也是同樣來敘述,敘述往昔續智勝佛之道。也是同樣,在智勝佛的道場裡,十六王子的時代,那時候,每一位王子都聽大通智勝佛說《法華經》。不只是聽,是聞法者,也是說法者,他們《法華經》聽入心了,佛入定時,入靜座,這十六王子就開始去宣導說法,講說《法華經》。這十六王子現在也各個成佛了,這是釋迦牟尼佛他自己自述,敘述往昔在大通智勝佛那個時代,他也是同樣承受著大通智勝佛的道,這樣一路過來,這就是佛佛道同。我們學佛就是這樣,每一尊佛來人間都有他的過去,就如文殊菩薩,他也已經成佛過了,同樣成佛過,他也再來人間助釋迦佛的道場。文殊菩薩過去成佛,叫做什麼名字呢?記得嗎?龍種上尊王佛。這是文殊菩薩過去所成佛,還是一樣過了之後要再來人間。釋迦牟尼佛也是一樣,在塵點劫前,無始無始以前也已經承佛教、聞《法華經》,佛佛道同,到了最後成就,那就是要講《法華經》。《法華經》就是諸佛的法脈,要如何傳下去?《法華經》裡面涵蓋的道理是非常非常的微妙,包括天地之間,非常奧妙的道理。

 這個奧妙的道理,收束起來就是那麼微妙,放開可以包虛空法界,這是佛法的精微、奧妙,廣闊無邊際。這就是佛陀想要說的法,這個法,人人本具,身懷寶珠而不覺,人人都是從長者富家子一念迷失出來。看看日月燈明佛的八王子,他們也是一樣啊,就是過去流傳,這八王子,佛出家了,開始去修行,這八王子各個在他們的宮廷,還是同樣遊樂享受,一直到聞法之後才大徹悟,開始修行。其實,在大通智勝佛,他是有十六王子,這裡面又都有含著意義,一層一層的意義要讓我們瞭解。為什麼「八」與「十六」呢?後面就會再解釋。所以道理是非常的奧妙,表面上看起來就是這樣的數字,連這個數字裡面都是微妙,不論是二十年、五十年,或者是五百四十萬億那由他劫,都含藏著它的意義存在。所以佛法之奧妙,收進來,無形無體,放出去,那就是遍虛空法界,心包太虛,無所不知,無所不解,這就是佛法的奧妙。要告訴我們,人人、人人都是本具有這麼微妙的法,我們要很用心。

 每一個人都有報身,佛有法身,有應身,有報身,人間來來回回,那就是文殊師利菩薩,看,過去已經成佛了,現在還再來助釋迦佛的道場,還是在人間度眾生。觀音、地藏菩薩,我們所認識的,不就都是過去已成就的佛、現在的菩薩,還是來人間嗎?佛佛道同啊!他們來人間,就是這樣在人間度眾生,有形有相顯示在人間。這要在哪裡顯示出來?人人,我們都接觸得到,只是我們是凡夫,不知道,到底我們與哪一尊菩薩接觸呢?人間菩薩這麼多,在人間,哪個地方有苦難,哪個地方就有菩薩現身在那裡,在那裡救度眾生。這些人間菩薩隨著人間的苦難,隨著堪忍世界、五趣雜居,充滿煩惱的人生,他們還是一樣,來這個人間,與我們的生活都相同。有時迷了,不是真迷,是要讓大家知道,我的過去曾經是這樣這樣過,什麼因緣翻轉了我的人生,我就有辦法翻轉過來,你們大家都可以翻轉人生,轉迷為悟。

*「自受用身」:謂自長時修因之所感,稱性受用種種法樂,自在無礙,亦名圓滿報身。

 所以,在四修之中有一個「尊重修」,我們要尊重人人,我們對人人要有那一分瞭解,因為人人都有「自受用身」,自受用身,就是「自長時修因之所感」。長時間修因,修善因,長時間都是在滾滾紅塵、芸芸眾生中,來監察眾生很多的無明煩惱,如何在無明煩惱中體會道理、增長慧命,這種自受用身就是這樣在投入、在修行。「稱性受用種種法樂」。雖然「大家看起來付出很辛苦喔!」「幸福啦!」「辛苦了。」「美滿啊!」看,雖然付出,還是樂在其中,大家做得很歡喜,能流汗付出,看到苦難人得救,這是種種歡喜,這稱性就是甘願。這分甘願付出,付出之後很歡喜,這就是法樂,付出就是法,法樂。「自在無礙」,這也就是「圓滿報身」。我這件事情圓滿了,我在這個世間,在這五趣雜居地,苦難的眾生,我圓滿了一件救世,解開苦難人的一件事,所以歡喜啊!我們若是用這樣的心情來修行,時間很快就過去,空間遍處,感恩這麼多人用心在付出,要恭敬。我們長時間付出,沒有漏掉,只要聽到,我們就是投入。像這樣,這就是在人間修行的報身,有自受用身,也有他受用身。

*「他受用身」:謂他機之所感見。諸佛如來為令諸菩薩眾受大法樂,進修勝行,隨宜而現,令他受用。

 他受用身,就是「謂他機之所感見」,對方是如何?「諸佛如來為令諸菩薩眾受大法樂」,所以「進修勝行」,教大家如何精進修殊勝行,「隨宜而現」,遇到什麼樣的環境,這個環境現前,讓他能投入去受用,就是為人群,如何教,讓他如何付出,付出之後這種皆大歡喜,「令他受用」。看到佛法,其實我們不要把它想得很奧妙,我們不要把它想得很奧祕,我們也不要把它想得很深,就把握當下,當下一念就是了。當下這一念,我們要如何去付出,我們要如何來廣集大眾,共同來成就一件事,這無不都是自受用、他受用,我們自己做,做得很歡喜,我們又能招呼大家做,也是做得法喜充滿。這在現代,我們到處都能看到菩薩。這法末,末法時代,是很多賢人出現人間,無不都是要來救濟眾生,所以我們要很用心,要尊重每一個人,感恩每一個人,這樣長時間、無餘間,不斷在修行、在付出。前面的文這樣說,

經文:「諸比丘!大通智勝佛過十小劫,諸佛之法乃現在前,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過了十小劫了,時間這麼久,這個時候才開始佛法現前。很長久的時間,就是要吸收天地萬物的道理,靜靜地思考,思惟十小劫,無不都是為如何來救濟眾生。「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與眾生會合在一起,要如何來教導眾生,用很長的時間來思惟,思惟人人本具佛性,要如何來啟發人人皆得成佛。若要成佛,現在還在苦難中的,就要設法救濟,才有辦法「苦既拔已,復為說法」,這要用很長久的時間,好好來思惟,用什麼方法。大通智勝佛用十小劫的時間,釋迦牟尼佛在這五趣雜居地,人壽短暫,所以他用三七日的時間靜思惟,思惟修。思惟修,靜思惟,好好靜下來,思惟這個法,瞭解人生苦,體會人生人人本具佛性,目前的苦難要如何解除那個苦,消滅他們的煩惱,才有辦法呈現人人本具的真如?這就要好好思惟。所以說,大通智勝佛是坐十小劫,釋迦牟尼佛靜坐在三七日間,與天體宇宙合一,透徹瞭解天下眾生的根機了,所以佛已經成佛了,這樣坐道場,突然之間,與宇宙天體會而合一,這面「大圓鏡」已經呈現出來了,無境不照,與天地同體,心不受染著。這就是佛的境界,一切種智都現前。所以下面的文說,

經文:「其佛未出家時,有十六子,其第一者名曰智積。」

經文簡釋:
「其佛未出家時」;然有自報、他報之別:自報即理智如如他報即相好無盡,是名報身。


 開始瞭解,「其佛未出家時」,那尊佛有自報身,剛剛說過了,有自報身、他報身,佛佛道同,都是一樣。自報身,就是理智如如,人人這個理與智慧,我們人人本具。「他報即相好無盡」。這個形相,修行已經萬德莊嚴,讓人看了歡喜,來教導眾生,攝受大眾,人人來聞法、受法,這叫做他報身,利益人群,這叫做他報身。

經文簡釋:
「有十六子」;智勝佛時,有十六子:表以八正道自行、化他。二八共十六數。


 「有十六子」,就是「智勝佛時,有十六子」,可見智勝佛,大通智勝佛,他還未出家之前,同樣也是為王子、為國王,應該是這樣,所以才有這十六子。這是表示「以八正道自行、化他」,自受用與化度眾生,都不離開這八正道。自行八正,化他八正,合起來就是十六。與日月燈明佛的八子也是一樣,就是表示八正道的意思。現在我們就瞭解了,自受用身不離開八正道,化他,要去教化他人,人人都是要有這八正道,所以說,「三十七助道品」是我們修行的基礎,「七菩提分」、「八正道分」,這就是一條菩薩道。

*燈明佛八子,大通十六,皆表在纏八識,對上根正而不邪,故唯八,此對下根邪正兼混,故云十六。

 「燈明佛八子,大通十六,皆表在纏八識」。纏,那就是我們凡夫,我們人人本具真如,不過我們人人都有八識,這個八識受用。在外面的六根緣境界,起心動念去造作一切,第七識就是指揮,「你的東西收進來,我覺得……」,所以用心計較,要如何挑撥是非,要如何取得我所擁有的一切,這就是都在第七識。所以,六識是六根緣外面境界的六塵,六識收外面一切的境界,什麼東西是我最愛的,什麼人是我最討厭的等等,八萬四千煩惱,無不都是在這個境界中、在這個六識裡接受,接受進來。就像照相,照回來就入暗室洗相片,暗室裡面,一張一張的相片出來,這是如第七識,那就是思,思考,這是第七識。思考之後,是善是惡,我們受人怎樣的誹謗,我到底要如何回應他?以牙還牙嗎?我想出了很多種方法回報他,以牙還牙,你毒,我比你更毒。若這樣,人間永遠不得安寧。思考,「讓他吧!讓他一寸,退他一分,退一步,海闊天空,不要爭,放下了,這樣天下平安,這樣人與人和睦相處。」這是善,看人家的苦難,想盡方法,趕快去幫助他,這就是救濟人間。

 第七識會使我們成就佛法,成佛,會使我們回歸我們的真如本性,因為他所思考的無不都是善,無不都是安定人心,回歸本性,善識入第八識中。或是惡呢?做很多很多的惡,結果這個識,種子,同樣也是回歸在第八識。所以我們人間是善惡參半,因為我們凡夫雖然會為善,卻是我們還有煩惱,所以我們要在這第八識好好用心。八正道,我們要用心,身體力行,正見、正思惟、正業、正命等等,這就是我們修行者要好好修行。若能這樣長時修,行六度,無餘修、長時修、無間修、尊重修,將我們所有的煩惱去除,精進、布施、忍辱等等,在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造作煩惱,增長慧命,「不經一事,不長一智」,這樣我們的煩惱慢慢淨除了,就慢慢離開了八識,回歸到第九識菴摩羅識;阿賴耶識是第八識,菴摩羅識就是第九識了。

 在這第九識,那就是清淨,那就是回歸我們的真如本性了。還未回歸真如之前,總是還是在纏八識,我們還是天人交戰,有時煩惱重重,有時對人起疑心,有時一切無掛礙,這就是在天人交戰。我們人間還是在纏,凡夫還是纏在八識中。「對上根正而不邪」,這八正道是對上根正念,無邪思、無邪念,這就是八識。有自受用的八識,有他受用的八識,對自己要八正道,對別人也要教育八正道,自受教他,所以應該唯此八識。「對下根邪正兼混」,邪正就是天人交戰,在纏,有下根人還是在那裡纏,解不開,上根人一接受到,他就沒有邪氣,下根的人,這個邪與正,還在那裡混合著,這都還在識,在纏八識,所以云十六,有對己、對他。

*大通表本覺,諸子表始覺,所為父子,依本理而起始智也。子又出家者,依始覺而契本覺也。

 再來,「大通表本覺,諸子表始覺,所為父子」,所以才叫做父子。我們有本覺,人人本具,我們都有真如本性,人人本具,卻是我們不知道,現在聽了之後,「我知道了!」產生了初覺。其實我們原來就有了,原來的種子,但是我們就是過去深埋了,不知,現在聽法,瞭解,產生了知,瞭解、知道,所以為父子。「依本理而起始智」。本來道理就是這樣,無量無量,無數劫的無始以前,本來就有的道理,依這個本理而起始智,開始才說智慧,一切種智,其實就是回歸過去過去,一直到現在,天地道理本具,但是我們全都忘了。「子又出家者」,是「依始覺而契本覺」。因為開始瞭解了,過去還是同樣在世俗享受、享樂,現在知道了,一切皆空,所以要趕快專心修行,完全乾淨了,不要再在纏如來,不要再在纏本覺。過去也跟大家說過在纏如來,我們都還被世俗或者是在芸芸眾生中,六根緣外面的六塵,心無法定下來,所以我們的心思起伏不定,我們現在應該知道了。


*十六舉第一者,舉長以該幼也。
*「智積」者,實智具恒沙功德,故云積。又父名「智勝」,子名「智積」者,亦因地心與果地覺,名目相應也。

 所以「十六舉第一者,舉長以該幼也」。長子,同樣的,他也是從很幼稚開始。「智積者,實智具恆沙功德」,實智也是具足了恆沙的功德,我們若是回歸我們的真實智,那就是一切種智,那就是具足了恆沙功德,人人都本具,這個本覺,人人本具,故云智積。有實智,人人本具實智真如本性,但是我們就是要不斷去累積塵沙功德,要很長久的時間,好好去累積,這是叫做智積。又父親的名字就是「大通智勝」,孩子的名字叫做「智積」。父親已經成佛了,一切一切無與倫比,但是孩子開始要修行,也是同樣,照常要累積恆沙功德,同樣要不斷修行,所以叫做智積,這是一個譬喻。我們既然是佛子,既然知道法是這樣,開始就要好好累積,「亦因地心與果地覺」,我們本地心地風光開始,一直到我們最深處,我們的真如本性,這叫做名目相應,目的與名都相應。


經文簡釋:
「其第一者名曰智積」;第一太子,智慧深厚,故名智積。
積累種種正智,始可續佛慧命,為法王之子。

 所以「其第一者名曰智積」,所以「第一太子智慧深厚,故名智積。積累種種正智,始可續佛慧命」,所以第一個孩子的名字就是要有智慧,智慧才能來續佛的慧命。「十六舉第一者」,就是「舉長以該幼」。就是同樣,智積者就是「實智具恆沙功德」,要記得,就是要不斷不斷累積,父親的名字叫做「智勝」,孩子的名字叫做「智積」,這就是子傳承父志,一定要有智慧,要悲智才有辦法來傳承父的志業。所以這就是心地表相,與內心因緣必定會合,有因、有緣,若不會合,我們哪有辦法成果與報呢?佛法必定要從耐心,不要太急躁,要從耐心,這樣分分秒秒來累積,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啊!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分享合十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5/07/12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5/07/12晨語簡記   2015/07/12晨語簡記 Empty周日 7月 12, 2015 6:12 pm

四修:尊重修、無餘修、長時修、無間修。
要尊重人人,因為人人都有「自受用身」,尊重人人都有真如本性,在修行的過程中,要遍修所有的福德智慧法門,而且要經無量無數劫,不間斷地修。
這是從字面的解讀,背後的深意靜待 上人開示。

智積:第一太子智慧深厚,故名智積。積累種種正智,始可續佛慧命。
凡夫善惡參半,要續佛慧命,要積累正智,如自己迷了,要趕快翻轉,轉迷為悟,在日常生活中,真的感受到,像小時候常講的,自己的內心住有天使和魔鬼,怎麼樣讓天使有大力量去戰勝魔鬼呢?
上人慈示:所以我們要在這第八識好好用心。八正道,我們要用心,身體力行,正見、正思惟、正業、正命等等,這就是我們修行者要好好修行。若能這樣長時修,行六度,無餘修、長時修、無間修、尊重修,將我們所有的煩惱去除,精進、布施、忍辱等等,在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造作煩惱,增長慧命,「不經一事,不長一智」,這樣我們的煩惱慢慢淨除了,就慢慢離開了八識,回歸到第九識菴摩羅識;阿賴耶識是第八識,菴摩羅識就是第九識了。 在這第九識,那就是清淨,那就是回歸我們的真如本性了。

映月 禮敬合十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5/07/12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5/07/12晨語簡記   2015/07/12晨語簡記 Empty周日 7月 12, 2015 6:19 pm

當知諸佛說法心思道同
序中文殊引自往昔傳燈
所化弟子今皆成佛度眾
釋尊自述往昔續智勝之道

(佛佛道同,自古以來的無始劫,明白真諦理的諸佛說法時心思皆同, 都是為令眾生脫離無明。就如『法華經』序品所述,佛陀說完『無量義經』後未離座,即入定放毫光, 現出不可思不可議不可說的心境。 眾人面面相觀,此時彌勒菩薩請教文殊菩薩何以如此? 文殊告知同樣是出自宮中的日月燈明佛的因緣, 修行成佛並度八位王子出家的情景 。

八位王子求法心切,知道人生無常 ,世間一切非永恆,唯有佛法為永恆真實,無始無終自無量劫來,相續不已。日月燈明佛也同樣是入定 ,由求名菩薩 <即是彌勒>和妙光菩薩<即是文殊>互相對答,開解弟子疑惑,八位王子最後終跟隨妙光而得成就。

而現在『化城喻品』中敘述往昔大通智勝佛,也一樣入定,其座下的十六位王子亦個別去宣說『法華經』幷各自成佛。文殊菩薩在成就弟子的過程,一直扮演助道場的角色。由此可見,每一尊佛來人間成道,過程都如同一輒。

佛法奧妙,收放自如。收納即無形無體,放開則無量遍佈虛空法界。 當中提及的八,十六,或者大通智勝佛的五百四十億萬那由他佛壽, 甚至之前貧窮子的二十,五十,都有其意思。都說人人本具清淨本性,都身懷真珠而不覺,只是凡夫不察覺。諸菩薩過去皆已成就,今世來娑婆世界為釋迦牟尼佛助道場,如今苦難之處,菩薩亦隨處現,化種種身, 因此要以尊重修來對待一切眾生,或許現在我們不知曾和哪一尊佛接觸過也說不定。)

○ 自受用身。謂(指)自長時修因之所感(召),稱性(甘願)受用,種種法樂(付出得歡喜),(得)自在無礙, 亦名 “圓滿報身”。
(於五趣雜居處,圓滿各項助人善行,聞聲救苦,解開他人苦惱而自受用身。)

○ 他受用身。謂(指因)他(人根)機之所感(知)見,諸佛如來為令諸菩薩眾受大(乘)法(之)樂,進修(各種殊) 勝(之)行,隨<適>宜而<示>現,令他(人)受用。
(把握當下,廣集大眾共同成就,令人人皆得法喜。 雖是末法時代,仍然有眾多賢人出現人間,在長時、 無餘、無間的修行和付出。)

● 其佛未出家時,有十六子,其第一者,名曰智積。

● 其佛未出家時:
○ (雖)然有「自報身,他報(身)」之< 分>別,“自報” 即(是道)理(和)智 (慧根深蒂固至)如如(不動)。他報(身)即(是)相好無盡,是名 “報身”。

● 有十六子:
○ <大通>智勝佛時<代>,(未出家前也是國王,)有十六(王)子,表 <示>以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 正定來修習), (從而)自<我修>行( 自受用)(,同時)<度>化他<人> (他受用), 二八<合>共(為)十六數。( 日月)燈明佛(裡的)八(王)子,(和)大通<智勝佛>(裡的)十六(王子),皆表 (示為)在纏八識,對上根(機者,都具)正(念)而不(有)邪(見),故(指)唯 <此>八 <識>(,有自受用和他受用) 。此對下根(機者來說) ,(卻是天人交戰,)邪(見)正(見)兼混(雜一處), 故<此>云(說) “十六”。

(第七識為 "思",從第六識的外境裡收納而來,分別思考。若是惡的, 為用心計較,如何挑撥是非,取我所得;若是善的,會在看見苦難, 即身體力行,儘速予以救拔。無論善惡,都將進入第八識<阿賴耶識> ,惡者不得安寧,善者因懂得放下 ,經過長時間修六度萬行,還有無間、無餘、無間、尊重修,得以去煩惱,增長慧命,甚至昇華到第九識摩那耶識的清淨境界,回歸真如本性。人心有善惡, 即使修善,也偶爾升起無明分別心 ,以致天人交戰糾纏不清,如在纏八識。)

○ 大通<智勝佛>表<示> “本覺”,諸 <十六王>子表<示> “始覺”,(之)所( 以)為父子,(比喻)依( 據無始無量前)本(來就有的道)理,而(如今)起( 才開)始(有) 智<慧>也。
(一切種智回歸過去至現在,深奧的天地道理本具, 本覺也有,但凡夫不知,或早就忘記。現在聽了道理而知道,出家者過去在世俗裡享樂 ,現在知道一切皆空,完全脫離對俗世的依戀,不再於在纏如來的世俗中,為六根緣於六塵而起伏,無法令心安定。)

○ (王)子又(成為)出家者,依<據>始覺而契<合>本覺也,十六(王子當中來)舉<例>(當中的)第一(位)者, (其實是要) 舉(例)長(子)以該(從)幼(小開始修習佛法)也。

○ <真>實(的)智<慧>(即:一切種智 ,人人都本具,它)(需要)具<備>( 不斷累積如)恆沙(般的無數)功德(才能達致),故<此>云(說) “積”。又父 (王)名 “智勝”,(王)子名 “智積” 者 , 亦因(為)地心與果地(都得)覺(性) , (表示其)名(稱和)目(的都)相應也 。
(知法如此開始累積,由始至終都與本身的心地風光相應。)

● 其第一者,名曰智積:
○ 第一(位)太子,智慧深厚,故<此 >名<為>智積。 (即是)積累種種正智,始(才)可(以)續佛慧命 ,(而成) 為法王子。

(修行,需要經過不斷的累積,加上因緣的會合,才得以成果依報,因此修習佛法,確實需要從無比的耐心,分分秒秒的精進殷勤,切莫操之過急。)


佛佛道同皆如是
彌勒文殊助道場
需知數字涵義深
修行用心即能明
生世累積佛慧命
終將成佛要耐心

(弟子任海文 <濟勖> 虔心摘錄證嚴上人 12/7/15 薰法香開示。若有偏頗,一律以台灣宗教處為準,歡迎不吝賜教。無限感恩。)
回頂端 向下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85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4
注冊日期 : 2008-12-22

2015/07/12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5/07/12晨語簡記   2015/07/12晨語簡記 Empty周一 7月 13, 2015 2:16 pm

薰法香心得札記(二○一五年七月十二日星期日)

 

簡單整理八識與第九識(還要自己多思考)


六識

在外面的六根緣境界,起心動念去造作一切

六識是六根緣外面境界的六塵,六識收外面一切的境界,什麼東西是我最愛的,什麼人是我最討厭的等等,八萬四千煩惱,無不都是在這個境界中、在這個六識裡接受,接受進來。

第七識

末那識

(我執)

(就是指揮)

(作業系統/照相的相片)

「你的東西收進來,我覺得……」,所以用心計較,要如何挑撥是非,要如何取得我所擁有的一切,這就是都在第七識。

就像照相,照回來就入暗室洗相片,暗室裡面,一張一張的相片出來,這是如第七識,那就是思,思考,這是第七識。

第八識

阿賴耶識

(種子識)

(儲存種子的倉庫(藏))

(異熟識)

若能這樣長時修,行六度,無餘修、長時修、無間修、尊重修,將我們所有的煩惱去除,精進、布施、忍辱等等,在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造作煩惱,增長慧命,「不經一事,不長一智」,這樣我們的煩惱慢慢淨除了,就慢慢離開了八識,回歸到第九識菴摩羅識。

第九識

菴摩羅識

(清淨識)

在這第九識,那就是清淨,那就是回歸我們的真如本性了。

還在1-8識為凡夫,四修六度萬行,到了第九識,清淨了,就成佛了。
 

 

大通表本覺,諸子表始覺,所為父子,依本理而起始智也。子又出家者,依始覺而契本覺也。

 

父親的名字叫做「智勝」,孩子的名字叫做「智積」,這就是子傳承父志,一定要有智慧,要悲智才有辦法來傳承父的志業。所以這就是心地表相,與內心因緣必定會合,有因、有緣,若不會合,我們哪有辦法成果與報呢?佛法必定要從耐心,不要太急躁,要從耐心,這樣分分秒秒來累積,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啊!

 

我對於這段父傳子的譬喻很有感覺,對於上人說:「一定要有智慧,要悲智才有辦法來傳承父的志業。所以這就是心地表相,與內心因緣必定會合,有因、有緣,若不會合,我們哪有辦法成果與報呢?佛法必定要從耐心,不要太急躁,要從耐心,這樣分分秒秒來累積。」我願秉承師志,依照上人的開示教誨,以悲智願行,有耐心的,分分秒秒累積智慧。

 

 

 

當知諸佛說法心思道同,
序中文殊引自往昔傳燈,
所化弟子今皆成佛度眾,
釋尊自述往昔續智勝之道。


 
佛佛道同,我們要很瞭解,自古以來,無始劫,諸佛說法在人間,就是都一樣,也是要這樣傳,每一尊佛說法的心情都是一樣,「心思道同」,無非是為眾生。眾生煩惱無明,造業重重,諸佛就是覺,覺者,覺者與天地萬物理合為一,那就是真諦,真諦覺者他們的心思都一樣,佛佛道同。比如《法華經》裡,開始的<序品>,我們若回憶,<序品>那時候,還記得嗎?佛陀開始要講《法華經》之前,那時《無量義經》講完,他並沒有離座,表示這場還沒結束,《無量義經》雖然講完了,佛陀的態度還是定,靜坐,入定了,大家都不敢離席,還是都坐在原地。所以看看佛,佛在入定中,很安祥,東方的曙光,太陽出來,佛陀眉間放出毫光,這光芒不斷發放,照遍萬八千土,這些文大家應該還記得吧。在那地方顯異變相,離言法華又是在這裡,在佛陀的定中,讓大家感受到不可思、不可議、不可說,不可思議啊,無法去解說的心境。看到佛陀的形相,人人各有歡喜心,但是說不出來,現在佛陀在定中發光,就好像還在說法,那感受無法描述。

 
大家面面相觀,這時彌勒菩薩站起來,請教文殊菩薩,文殊菩薩的經歷很深,瞭解文殊菩薩過去已經成佛,現在是來助釋迦佛的道場,彌勒菩薩瞭解文殊菩薩,所以起身,恭敬、尊重,來請教文殊菩薩,到底佛陀講完了《無量義經》,現在這樣現光,入定現光,過去從來沒有過,這到底是什麼因緣?文殊菩薩開始回答,引述了日月燈明佛那個時代。日月燈明佛的時代又是多久了?同樣是無量無數劫,時間同樣是很長很長的時間以前,有這尊佛出現。這尊佛,同樣的,他這樣過程的修行,修行的時間也是很長久,之後,過去這尊佛從王宮出來,是國王,在皇宮中有八子,國王出來修行之後,很長的時間,終於覺悟了、成佛了,說法在人間。皇宮中這八位王子也聽聞佛法,心生歡喜,瞭解了人間無常,無不都是苦空無我。在世界擁有的一切,有什麼是真,什麼是永恆的呢?佛法,佛法是永恆,佛法是真實,佛法不增不滅,無始無終,這樣的真理。所以,八王子也同樣出家了,隨佛出家,同樣修行過程也是很久,聽佛說法,這當中,佛也同樣要有一段時間入靜室,也就是入定了。

 
這期間,這八位公子與大家都一樣,求法心切,那時候,同樣有一尊菩薩出現,開始來接觸佛的法,來為他們說法,妙光開化,這樣,那尊佛滅度之後,反覆有八萬燃燈佛出現過世間(此句注意!妙光菩薩教化八王子,最後成佛者名叫燃燈佛),同樣佛佛道同。八王子在這當中,他們最後也是這樣修行,妙光所開化,一一都有所成就。這就是敘述過去無量劫以前,相續,繼續有二萬日月燈明佛出現人間,最後八王子他們出家修行,妙光開化,說出了過去佛修行的過程,說起了過去佛道場裡妙光菩薩,其中就有八王子,八王子修行,還是各有成就,說出了師徒的因緣。這是文殊菩薩自己來引敘過去,他所看到的境界,那時候的日月燈明佛,在說法之後靜坐發光,靜坐發光這當中還是有人來傳法,其中的八王子,還是繼續精進,這尊菩薩這樣來承擔傳法教育。菩薩之中,有求名菩薩,有妙光菩薩,求名菩薩是誰呢?彌勒菩薩;妙光菩薩呢?文殊師利菩薩。這是在過去無量劫,日月燈明佛,二萬日月燈明佛這樣的過程,他的道場,最後八王子後來也是受度、受化、成就,將來也成佛,這是過去,在<序品>所敘述。

 
現在釋迦牟尼佛在<化城喻品>中,佛陀也是同樣來敘述,敘述往昔續智勝佛之道。也是同樣,在智勝佛的道場裡,十六王子的時代,那時候,每一位王子都聽大通智勝佛說《法華經》。不只是聽,是聞法者,也是說法者,他們《法華經》聽入心了,佛入定時,入靜座,這十六王子就開始去宣導說法,講說《法華經》。這十六王子現在也各個成佛了,這是釋迦牟尼佛他自己自述,敘述往昔在大通智勝佛那個時代,他也是同樣承受著大通智勝佛的道,這樣一路過來,這就是佛佛道同。我們學佛就是這樣,每一尊佛來人間都有他的過去,就如文殊菩薩,他也已經成佛過了,同樣成佛過,他也再來人間助釋迦佛的道場。文殊菩薩過去成佛,叫做什麼名字呢?記得嗎?龍種上尊王佛。這是文殊菩薩過去所成佛,還是一樣過了之後要再來人間。釋迦牟尼佛也是一樣,在塵點劫前,無始無始以前也已經承佛教、聞《法華經》,佛佛道同,到了最後成就,那就是要講《法華經》。《法華經》就是諸佛的法脈,要如何傳下去?《法華經》裡面涵蓋的道理是非常非常的微妙,包括天地之間,非常奧妙的道理

 
這個奧妙的道理,收束起來就是那麼微妙,放開可以包虛空法界,這是佛法的精微、奧妙,廣闊無邊際。這就是佛陀想要說的法,這個法,人人本具,身懷寶珠而不覺,人人都是從長者富家子一念迷失出來。看看日月燈明佛的八王子,他們也是一樣啊,就是過去流傳,這八王子,佛出家了,開始去修行,這八王子各個在他們的宮廷,還是同樣遊樂享受,一直到聞法之後才大徹悟,開始修行。其實,在大通智勝佛,他是有十六王子,這裡面又都有含著意義,一層一層的意義要讓我們瞭解。為什麼「八」與「十六」呢?後面就會再解釋。所以道理是非常的奧妙,表面上看起來就是這樣的數字,連這個數字裡面都是微妙,不論是二十年、五十年,或者是五百四十萬億那由他劫,都含藏著它的意義存在。所以佛法之奧妙,收進來,無形無體,放出去,那就是遍虛空法界,心包太虛,無所不知,無所不解,這就是佛法的奧妙。要告訴我們,人人、人人都是本具有這麼微妙的法,我們要很用心。

 
每一個人都有報身,佛有法身,有應身,有報身,人間來來回回,那就是文殊師利菩薩,看,過去已經成佛了,現在還再來助釋迦佛的道場,還是在人間度眾生。觀音、地藏菩薩,我們所認識的,不就都是過去已成就的佛、現在的菩薩,還是來人間嗎?佛佛道同啊!他們來人間,就是這樣在人間度眾生,有形有相顯示在人間。這要在哪裡顯示出來?人人,我們都接觸得到,只是我們是凡夫,不知道,到底我們與哪一尊菩薩接觸呢?人間菩薩這麼多,在人間,哪個地方有苦難,哪個地方就有菩薩現身在那裡,在那裡救度眾生。這些人間菩薩隨著人間的苦難,隨著堪忍世界、五趣雜居,充滿煩惱的人生,他們還是一樣,來這個人間,與我們的生活都相同。有時迷了,不是真迷,是要讓大家知道,我的過去曾經是這樣這樣過,什麼因緣翻轉了我的人生,我就有辦法翻轉過來,你們大家都可以翻轉人生,轉迷為悟。

*「自受用身」:謂自長時修因之所感,稱性受用種種法樂,自在無礙,亦名圓滿報身。

 
所以,在四修之中有一個「尊重修」,我們要尊重人人,我們對人人要有那一分瞭解,因為人人都有「自受用身」,自受用身,就是「自長時修因之所感」。長時間修因,修善因,長時間都是在滾滾紅塵、芸芸眾生中,來監察眾生很多的無明煩惱,如何在無明煩惱中體會道理、增長慧命,這種自受用身就是這樣在投入、在修行。「稱性受用種種法樂」。雖然「大家看起來付出很辛苦喔!」「幸福啦!」「辛苦了。」「美滿啊!」看,雖然付出,還是樂在其中,大家做得很歡喜,能流汗付出,看到苦難人得救,這是種種歡喜,這稱性就是甘願。這分甘願付出,付出之後很歡喜,這就是法樂,付出就是法,法樂。「自在無礙」,這也就是「圓滿報身」。我這件事情圓滿了,我在這個世間,在這五趣雜居地,苦難的眾生,我圓滿了一件救世,解開苦難人的一件事,所以歡喜啊!我們若是用這樣的心情來修行,時間很快就過去,空間遍處,感恩這麼多人用心在付出,要恭敬。我們長時間付出,沒有漏掉,只要聽到,我們就是投入。像這樣,這就是在人間修行的報身,有自受用身,也有他受用身。

*「他受用身」:謂他機之所感見。諸佛如來為令諸菩薩眾受大法樂,進修勝行,隨宜而現,令他受用。

 
他受用身,就是「謂他機之所感見」,對方是如何?「諸佛如來為令諸菩薩眾受大法樂」,所以「進修勝行」,教大家如何精進修殊勝行,「隨宜而現」,遇到什麼樣的環境,這個環境現前,讓他能投入去受用,就是為人群,如何教,讓他如何付出,付出之後這種皆大歡喜,「令他受用」。看到佛法,其實我們不要把它想得很奧妙,我們不要把它想得很奧祕,我們也不要把它想得很深,就把握當下,當下一念就是了。當下這一念,我們要如何去付出,我們要如何來廣集大眾,共同來成就一件事,這無不都是自受用、他受用,我們自己做,做得很歡喜,我們又能招呼大家做,也是做得法喜充滿。這在現代,我們到處都能看到菩薩。這法末,末法時代,是很多賢人出現人間,無不都是要來救濟眾生,所以我們要很用心,要尊重每一個人,感恩每一個人,這樣長時間、無餘間,不斷在修行、在付出。前面的文這樣說,

經文:「諸比丘!大通智勝佛過十小劫,諸佛之法乃現在前,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過了十小劫了,時間這麼久,這個時候才開始佛法現前。很長久的時間,就是要吸收天地萬物的道理,靜靜地思考,思惟十小劫,無不都是為如何來救濟眾生。「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與眾生會合在一起,要如何來教導眾生,用很長的時間來思惟,思惟人人本具佛性,要如何來啟發人人皆得成佛。若要成佛,現在還在苦難中的,就要設法救濟,才有辦法「苦既拔已,復為說法」,這要用很長久的時間,好好來思惟,用什麼方法。大通智勝佛用十小劫的時間,釋迦牟尼佛在這五趣雜居地,人壽短暫,所以他用三七日的時間靜思惟,思惟修。思惟修,靜思惟,好好靜下來,思惟這個法,瞭解人生苦,體會人生人人本具佛性,目前的苦難要如何解除那個苦,消滅他們的煩惱,才有辦法呈現人人本具的真如?這就要好好思惟。所以說,大通智勝佛是坐十小劫,釋迦牟尼佛靜坐在三七日間,與天體宇宙合一,透徹瞭解天下眾生的根機了,所以佛已經成佛了,這樣坐道場,突然之間,與宇宙天體會而合一,這面「大圓鏡」已經呈現出來了,無境不照,與天地同體,心不受染著。這就是佛的境界,一切種智都現前。所以下面的文說,

經文:「其佛未出家時,有十六子,其第一者名曰智積。」

經文簡釋:
「其佛未出家時」;然有自報、他報之別:自報即理智如如,他報即相好無盡,是名報身。


 
開始瞭解,「其佛未出家時」,那尊佛有自報身,剛剛說過了,有自報身、他報身,佛佛道同,都是一樣。自報身,就是理智如如,人人這個理與智慧,我們人人本具。「他報即相好無盡」。這個形相,修行已經萬德莊嚴,讓人看了歡喜,來教導眾生,攝受大眾,人人來聞法、受法,這叫做他報身,利益人群,這叫做他報身。

經文簡釋:
「有十六子」;智勝佛時,有十六子:表以八正道自行、化他。二八共十六數。


 
「有十六子」,就是「智勝佛時,有十六子」,可見智勝佛,大通智勝佛,他還未出家之前,同樣也是為王子、為國王,應該是這樣,所以才有這十六子。這是表示「以八正道自行、化他」,自受用與化度眾生,都不離開這八正道。自行八正,化他八正,合起來就是十六。與日月燈明佛的八子也是一樣,就是表示八正道的意思。現在我們就瞭解了,自受用身不離開八正道,化他,要去教化他人,人人都是要有這八正道,所以說,「三十七助道品」是我們修行的基礎,「七菩提分」、「八正道分」,這就是一條菩薩道。

*燈明佛八子,大通十六,皆表在纏八識,對上根正而不邪,故唯八,此對下根邪正兼混,故云十六。

 
燈明佛八子,大通十六,皆表在纏八識」。纏,那就是我們凡夫,我們人人本具真如,不過我們人人都有八識,這個八識受用。在外面的六根緣境界,起心動念去造作一切,第七識就是指揮,「你的東西收進來,我覺得……」,所以用心計較,要如何挑撥是非,要如何取得我所擁有的一切,這就是都在第七識。所以,六識是六根緣外面境界的六塵,六識收外面一切的境界,什麼東西是我最愛的,什麼人是我最討厭的等等,八萬四千煩惱,無不都是在這個境界中、在這個六識裡接受,接受進來。就像照相,照回來就入暗室洗相片,暗室裡面,一張一張的相片出來,這是如第七識,那就是思,思考,這是第七識。思考之後,是善是惡,我們受人怎樣的誹謗,我到底要如何回應他?以牙還牙嗎?我想出了很多種方法回報他,以牙還牙,你毒,我比你更毒。若這樣,人間永遠不得安寧。思考,「讓他吧!讓他一寸,退他一分,退一步,海闊天空,不要爭,放下了,這樣天下平安,這樣人與人和睦相處。」這是善,看人家的苦難,想盡方法,趕快去幫助他,這就是救濟人間。

 
第七識會使我們成就佛法,成佛,會使我們回歸我們的真如本性,因為他所思考的無不都是善,無不都是安定人心,回歸本性,善識入第八識中。或是惡呢?做很多很多的惡,結果這個識,種子,同樣也是回歸在第八識。所以我們人間是善惡參半,因為我們凡夫雖然會為善,卻是我們還有煩惱,所以我們要在這第八識好好用心。八正道,我們要用心,身體力行,正見、正思惟、正業、正命等等,這就是我們修行者要好好修行。若能這樣長時修,行六度,無餘修、長時修、無間修、尊重修,將我們所有的煩惱去除,精進、布施、忍辱等等,在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造作煩惱,增長慧命,「不經一事,不長一智」,這樣我們的煩惱慢慢淨除了,就慢慢離開了八識,回歸到第九識菴摩羅識;阿賴耶識是第八識,菴摩羅識就是第九識了。

 
在這第九識,那就是清淨,那就是回歸我們的真如本性了。還未回歸真如之前,總是還是在纏八識,我們還是天人交戰,有時煩惱重重,有時對人起疑心,有時一切無掛礙,這就是在天人交戰。我們人間還是在纏,凡夫還是纏在八識中。「對上根正而不邪」,這八正道是對上根正念,無邪思、無邪念,這就是八識。有自受用的八識,有他受用的八識,對自己要八正道,對別人也要教育八正道,自受教他,所以應該唯此八識。「對下根邪正兼混」,邪正就是天人交戰,在纏,有下根人還是在那裡纏,解不開,上根人一接受到,他就沒有邪氣,下根的人,這個邪與正,還在那裡混合著,這都還在識,在纏八識,所以云十六,有對己、對他。

*大通表本覺,諸子表始覺,所為父子,依本理而起始智也。子又出家者,依始覺而契本覺也。

 
再來,「大通表本覺,諸子表始覺,所為父子」,所以才叫做父子。我們有本覺,人人本具,我們都有真如本性,人人本具,卻是我們不知道,現在聽了之後,「我知道了!」產生了初覺。其實我們原來就有了,原來的種子,但是我們就是過去深埋了,不知,現在聽法,瞭解,產生了知,瞭解、知道,所以為父子。「依本理而起始智」。本來道理就是這樣,無量無量,無數劫的無始以前,本來就有的道理,依這個本理而起始智,開始才說智慧,一切種智,其實就是回歸過去過去,一直到現在,天地道理本具,但是我們全都忘了。「子又出家者」,是「依始覺而契本覺」。因為開始瞭解了,過去還是同樣在世俗享受、享樂,現在知道了,一切皆空,所以要趕快專心修行,完全乾淨了,不要再在纏如來,不要再在纏本覺。過去也跟大家說過在纏如來,我們都還被世俗或者是在芸芸眾生中,六根緣外面的六塵,心無法定下來,所以我們的心思起伏不定,我們現在應該知道了。


*十六舉第一者,舉長以該幼也。
*「智積」者,實智具恒沙功德,故云積。又父名「智勝」,子名「智積」者,亦因地心與果地覺,名目相應也。

 所以「十六舉第一者,舉長以該幼也」。長子,同樣的,他也是從很幼稚開始。「智積者,實智具恆沙功德」,實智也是具足了恆沙的功德,我們若是回歸我們的真實智,那就是一切種智,那就是具足了恆沙功德,人人都本具,這個本覺,人人本具,故云智積。有實智,人人本具實智真如本性,但是我們就是要不斷去累積塵沙功德,要很長久的時間,好好去累積,這是叫做智積。又父親的名字就是「大通智勝」,孩子的名字叫做「智積」。父親已經成佛了,一切一切無與倫比,但是孩子開始要修行,也是同樣,照常要累積恆沙功德,同樣要不斷修行,所以叫做智積,這是一個譬喻。我們既然是佛子,既然知道法是這樣,開始就要好好累積,「亦因地心與果地覺」,我們本地心地風光開始,一直到我們最深處,我們的真如本性,這叫做名目相應,目的與名都相應。


經文簡釋:
「其第一者名曰智積」;第一太子,智慧深厚,故名智積。
積累種種正智,始可續佛慧命,為法王之子。

 所以「其第一者名曰智積」,所以「第一太子智慧深厚,故名智積。積累種種正智,始可續佛慧命」,所以第一個孩子的名字就是要有智慧,智慧才能來續佛的慧命。「十六舉第一者」,就是「舉長以該幼」。就是同樣,智積者就是「實智具恆沙功德」,要記得,就是要不斷不斷累積,父親的名字叫做「智勝」,孩子的名字叫做「智積」,這就是子傳承父志,一定要有智慧,要悲智才有辦法來傳承父的志業。所以這就是心地表相,與內心因緣必定會合,有因、有緣,若不會合,我們哪有辦法成果與報呢?佛法必定要從耐心,不要太急躁,要從耐心,這樣分分秒秒來累積,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啊!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分享合十

 

 

高明智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5/07/12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5/07/12晨語簡記   2015/07/12晨語簡記 Empty周二 7月 14, 2015 8:32 am

【精勤四修 恆行六度】

佛陀教導四種修行方法:「無餘修、無間修、長時修、尊重修。

【無餘修】:好事不分大小,該做的就認真做,把握時間充分付出,也要帶動他人一起行善,不斷在人群中修福緣、長智慧。

【無間修】:人生苦短,不要將心消磨在雜念中、將身荒廢在無明的病態中。精勤勇猛,沒有剎那間的荒廢。

【長時修】:誠懇發願,長年累月記住這一念心,持之以恆付出。

【尊重修】:恭敬佛、法、僧三寶。志為人間菩薩,要尊重自己的生命,也要尊重自己的選擇,鍛鍊身心力量以荷擔天下重擔;恭敬對待人人如同敬佛,在團體中互動為善知識,彼此勉勵。

菩薩行,除了六度,還要四修,以「無餘修、長時修、無間修、尊重修」四種方法,漏盡煩惱,讓佛法清新入心。恆持清淨心,做就對了,持續在人群中結善緣,自然能不斷累積成佛的福慧資糧。

恭錄 證嚴上人開示~慈濟月刊583「無盡藏」
回頂端 向下
 
2015/07/12晨語簡記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