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5/07/21晨語簡記

向下 
2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5/07/21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2015/07/21晨語簡記   2015/07/21晨語簡記 Empty周二 7月 21, 2015 5:40 pm

20150721晨起薰法香如是我聞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佛說諸諦因緣六度教法,

如車輪旋轉能轉凡成聖,

碾摧一切煩惱盡無明惑,

佛說法度眾生稱轉法輪。



  佛陀說法,開始一直一直為眾生觀機逗教,所說的法無不都是諸諦、十二因緣、六度的教法。諸諦,那就是「四聖諦」等等的道理,為聲聞講諸諦理,為辟支佛說十二因緣法,為大乘根機的人就講六度教行,這就是佛陀,釋迦牟尼佛來人間,四十多年間的說法,長時間一直不離這些教法。其實佛佛道同,釋迦牟尼佛是這樣,當然,過去過去無量塵點劫前大通智勝佛,應該也是這樣,因為修行的過程,時間長短不一,方法是一樣。因為眾生就是共同的煩惱,叫做煩惱無明,卻是無量無數,全都稱為無明、煩惱、惑,這三項是眾生自古以來共同的毛病,是心靈的毛病,也叫做煩惱、無明、惑,這都是自古以來眾生是這樣,佛修行過程也是這樣。



  無明的人還是輾轉無明複製,發心度眾生,佛,大覺者,他發心立願,也是同樣這樣一念不忍之心,長久的時間修行,所以,每一生世無不都是上求下化,對上,不斷求法,對下,為眾生不斷付出,就如車輪一樣,一定要啟動,車輪不斷要轉,轉凡成聖,就是要修行,不斷要修,如轉車輪。這六度行,其中「精進」就是這樣,不能停歇,就是要不斷向前,這種輾轉不休息,就如車輪旋轉一樣。轉什麼呢,什麼要精進、要修呢?要修、要精進的,如輾米一樣,稻穀。稻穗雖然用人工種,割下來稻穗,打下來,粒粒是稻穀,稻穀不能吃,還是要經過絞過、碾過,要碾碎,就是一直剝殼起來,要脫殻,碾開它那一層殼,同樣地,我們眾生煩惱層層疊疊,不就如那粒米,外面有一層稻殼將它包住,我們人人真如本性就是被無明殻包住了,所以我們要脫開了無明殻,才有辦法將真如本性展現出來。所以必定要如車輪這樣一直不斷旋轉,就如碾米機一樣,風鼓要不斷碾,不斷絞,才有辦法將煩惱殼脫殻。



  「盡無明惑」,殼若脫掉後,變成粗糠,裡面就是糙米,糙米要再稍微碾一下,就成米糠;米糠稍微去除一下,那變成了白米。就是這樣。所以,一切的無明稍微碾一下,這樣「盡無明惑」。稻穀的殻若去除了,很厚的米糠稍微再磨一下,去除了雜質,這樣我們的無明就如這樣,都去除了,展現出我們的真如本性。所以「盡無明惑」,煩惱若開始將它碾開,這樣就是脫無明殻,將外面的雜質再整理一下,很細膩,如米糠這麼小,也同樣把它去除,這樣「盡無明惑」。這就是佛陀來人間,向我們說法,讓我們聲音聽,瞭解人生的苦相,說出了人生來人間的道理,十二因緣法,生老病死的起源,就是十二因緣。這些道理讓我們知道,是苦、是無明,這樣重重複複,造了很多因緣,不好的因緣結合在一起,愛恨情仇不斷交結,讓我們能清楚這都是因緣會合。我們瞭解了這道理,就知道要修行,要修行,不是只有自修而已,佛陀再跟我們說,要去行菩薩道,入人群。



  每天都這樣說,確實要入人群,菩薩是人當的,只要你發一念心,你就有辦法成為人間菩薩。就如我們的慈誠,我們的委員,社會很多愛心人,要將他組織起來,是慈誠隊或是委員組,哪一個地區有需要,需要幫助,有好心人提案給我們,接到個案,就要趕緊很自動去瞭解。就如台南,有一個苦難的家庭,其實這家庭就是這樣的因緣會合。一位父親已經八十多歲了,雖然有房子可住,老來病了,又中風,慈濟人接到這樣的個案,就去探望他,可憐啊!從二年多前,2013年年初開始,我們就開始接案了,我們的慈誠菩薩,有好幾位,邀了委員,其中一位王志雄居士,他住得近一點,常常去看他,差不多每天都要送食,送給老人吃,就這樣慢慢地餵他,就如在孝順父親一樣。



  又經過一段時間,又提一個案,這個案與這位八十多歲老先生有關的人,那就是他的兒子,今年五十多歲了,這個人長期沒和父親住,因為他外面有自己的家庭,但是好幾年前與太太離婚了,他自己本身有糖尿病,很嚴重的糖尿病,雖然有二個兒子,一個是自己建立家庭,另一個是為人送貸,平時兒子與父親的感情並不太好,雖然小兒子與父親住,但兒子早出晚歸,平時感情也不好。這位五十多歲的王先生,有一天,血糖太低跌倒了,傷到脖子的脊椎,被發現時,趕緊將他送到大醫院,經過了開刀,開刀之後,變成了兩隻腳無法動,一隻手也不能動,只剩一隻手能動而已,所以四肢剩一隻能動,就這樣臥床了。也是同樣有人提案,慈濟人去看他,從那時候開始,就是每天要去幫他換紙尿布,也要餵他吃飯。



  這一次,因為這兒子還是不太理父親,整個家裡很骯髒,這個父親已經五個多月都沒洗過澡了,一進到裡面就覺得很臭。雖然慈濟人來時,會幫忙清一下,換一下,但是覺得兒子都沒為他整理,就動員了慈濟人。這樣熱的天氣,幾天前大家動員起來,三四人抱著這位患者,進到一間很小小的浴室裡,三四位慈誠隊,有的抹肥皂,有的用絲瓜布擦,這樣全身都洗,頭臉全都整理。王志雄居士就這樣把他抱起來,因為裡頭很窄,三四人無法一起去抱他,只好他一人來抱,出來到外面,趕緊將頭、臉、鬍鬚、頭髮全都為他整理,整理好之後,再做最後的清潔,之後這位患者,病人,這位王先生,終於露出了笑容,說出了一句:「感恩你們大家。」師姊、師兄為他打掃家裡,床舖全都換過,讓他乾乾淨淨,大家圍在他身邊,這個家庭已經為之一亮了。但是,覺得這樣不是辦法,過幾天還是同樣會再弄髒,就為他找安養之家。去幫他出了政府公益,免費的床位,用盡辦法幫手續,讓他能住進裡面。但是,因他的父親有一棟房子,這位王先生的父親有一棟房子,所以還是要補貼錢,六千元,就由慈濟人為他貼補,讓他住進了住安養之家。



  但是這二個兒子與父親沒什麼話說,所以我們一位慈誠隊,也是姓王,王居士(王志雄),他每天都用手機寫,寫他去看他們父親的溫馨對談,去感動他的孩子,總算讓兒子開始願意去看父親了,而他也願意負擔部份費用,一個月三千元,讓父親可以有時當一點零用錢。像這樣,這叫做人生,人生的因緣,這個家庭,兩位患者,雖然有二個兒子,第三代,感情不好,看看這樣在人間的因緣,愛恨情仇,有緣、無緣,到底是如何呢?明明一個家庭,就來離婚,二個兒子就是這樣無緣,上面還有父親,八十幾歲的父親也是沒人照顧。這是一個家庭的故事啊!看,這叫做人間,問情何物,只有愛恨情仇。沒辦法去瞭解到底怎麼了?所以我們瞭解了,這就是因緣,來人生就是苦,造作無明,因緣果報就是這樣,所以我們要趕快修行,而修行非獨善其身,一定要兼利他人,行菩薩道。



  社會若沒有這群菩薩,你們想想,多少家庭如垃圾堆,多少孤苦無依、病苦的人,要如何過日子呢?就是因為有人間菩薩,不忍眾生受苦難,這樣在投入,這就是入人群的菩薩,這是愛的力量,這就是佛陀所為教育我們。教育我們,我們就要認真,我們要精進,我們要如車輪,如碾米機一樣,自己的無明要不斷脫殻,我們不斷將法再延伸給別人,趕緊將法運到人人的心,轉車輪,轉法輪,自己去除無明,我們還能用很多真諦道理去度眾生。所以,佛陀說法度眾生,無非就是要我們度眾生,不只是佛來人間度眾生,只一尊佛,又是有限的時間,要如何度眾生呢?將法傳給弟子,弟子人人本具佛性,人人秉著佛性,借著人群來磨練我們,讓我們如碾米機脫殼一樣,讓我們行菩薩道能更精純一點,我們就要不斷在人群中去付出,這也叫做轉法輪,不只是佛轉法輪,其實我們也要不斷精進,我們也要不斷傳佛法在人間,要不然,前面的文這樣說,眾生是「從冥入於冥,永不聞佛名」。



經文:「從冥入於冥,永不聞佛名。今佛得最上,安隱無漏道,我等及天人,為得最大利,是故咸稽首,歸命無上尊。」



  大通智勝佛已經成佛了,天人,大家都很歡喜,因為佛若沒出世,佛若未覺悟,眾生心地越來越黑暗,從黑暗中再造惡業,永遠看不見佛,永遠不能發現內心的自性佛,所以必定要有佛出世來開示,為人間典範,教我們如何修行。這些天人、護法很歡喜。頂禮,稽首頂禮,皈依大覺者無上尊。接下來這段文,前面是偈文,長行文之後的偈文重複,讓我們再加強記憶。接下來說



經文:「爾時十六王子,偈讚佛已,勸請世尊轉於法輪,咸作是言:世尊說法,多所安隱」



經文簡釋:

「爾時十六王子,偈讚佛已」;聞佛說法華經,佛於八千劫,說法華經,即入靜室。八萬四千劫間,寂然入定。此時十六王子各上法座。八萬四千劫間為四部眾覆講法華經。今已各成佛,為八方之如來。



  那就是經過一段時間,因為佛成佛之後,天人讚歎、歡喜,開始皈依,就這樣,大通智勝佛說法了。一段時間說法之後,回皇宮去度眾生,去度他的親族。親族,大家對佛法信受奉行,十六王子也開始出家了,出家,也是一樣來聽佛說法,從四諦、十二因緣,一直到六度萬行,所以,十六王子的精進,這是在大通智勝佛座下,人人精進,出家為沙彌,聽佛說的法,尤其是六度萬行,更需要佛再講詳細一點,能聽佛說出成佛之道,很明確的法,所以十六沙彌也請佛來轉大法輪,成佛的法輪。



  所以,大通智勝佛就於八千劫說《法華經》,光是《法華經》就講八千劫。釋迦牟尼佛講《法華經》才七年而已,大通智勝佛說《法華經》就是八千劫,八千劫很長啊!用八千劫來講《法華經》。《法華經》講完,他就入靜室,開始時間有多久呢?入靜室的時間是八萬四千劫。這個時間裡就是「寂然入定」,就在那個地方入定了。這當中,八萬四千劫這麼長的時間,就由十六王子各個在四方,各個上法座。四方八達,十六王子各個上法座,也是用八萬四千劫的時間,來為四部眾複講《法華經》。



  既然大通智勝佛用八千劫的時間講《法華經》,在這八萬四千劫,佛入定的時間裡,就由十六王子再複講《法華經》,也是用八萬四千劫的時間來講《法華經》,這是在八方宣講,現在都已經成佛了。這就是十六王子勸佛轉法輪,之後,大通智勝佛用八千劫的時間講《法華經》,所以很多人,這時候也有很多人。



經文簡釋:

「勸請世尊轉於法輪」;佛雖已成,未曾聞法,故加勸請。



  為什麼要勸請呢?佛成佛了,「未曾聞法,故加勸請」。有的人在外面,還未聽到法,雖然知道佛已經出現在人間成佛,但是他不願意來聽法,不願意來見佛。不是說過一個故事嗎?一個小城鎮,總共九萬人,三萬人見過佛、聽過法;另外三萬人有聽到佛的名字,但是沒有來見佛、聽法;又另外三萬人連聽到佛的名字都沒有,哪有辦法見到佛、聽到法呢?很可惜!「佛雖已成,未曾聞法」,就是還不曾見到佛、不曾聽到法,不曾見過佛,「未會」,還沒有和佛相會過,當然就沒見到,也不曾聽到法的人。所以就「勸請」,請佛多講,說法。



  過去講六度萬行的法,其實就是成佛之道。但是,為了讓更多人再更清楚,所以十六王子再請佛講《法華經》,名稱叫做《法華經》。其實還未講《法華經》之前,就在說菩薩法了,這十六王子為了要讓未聞的人、後來的人能更清楚,所以勸請佛說《法華經》。佛也講了很長,八千劫,很長的時間,這樣佛入定後才又有十六王子,開始到各方去複講《法華經》,希望《法華經》能一次再一次,佛說、沙彌說,可以不斷複講下去,將《法華經》傳在人間。未會者得會,未聞者得聞。



*佛於諸天人民,以大慈故多所安隱;以大悲故多所憐愍饒益;以一切智故,能知一切眾生根性、欲樂、三世因緣,而為之轉無上法輪。



  所以「佛於諸天人民,以大慈故多所安隱;以大悲故多所憐愍饒益」。用這樣的因緣,就如釋迦佛一直在讚佛法,讚智慧,舍利弗瞭解佛的心意,他就三請,請佛再更詳細說出真如的境界。要如何才能回歸真如路?請佛陀再更清楚地向大家說。所以他要三請,佛陀才開始正式講《法華經》。要不然《法華經》之前,《無量義經》就已經說了,但是為了要讓後代的人更清楚,舍利弗在法會中請佛再細述,再詳細地講述,才有《法華經》。與大通智勝佛的時代一樣,他是十六沙彌請佛講說《法華經》。所以十六沙彌已經請,佛用這麼長的時間講,又再入定,十六沙彌再複講,這就是佛子傳佛法。人人本具,就是父親生的,我們人人都有自性佛,我們的自性佛還是存在,所以要啟發我們的大慈大悲來安穩眾生,來憐憫眾生,饒益眾生,無不都是發自內心這個真如本性,佛性,自性佛。



  「以一切智慧故,能知一切眾生根性」。因為佛的智慧瞭解一切眾生的根性,眾生所樂欲,他所要聽的是什麼,什麼法才能讓這些眾生接受、相信呢?他除了講說諸諦法,還要再用三世因緣而為轉法輪(《法華經教釋》:「能知一切眾生根性、欲樂、三世因緣,而為之轉無上法輪」)。釋迦佛這個時代就推溯過去無量塵點劫的時代,就是盼望在釋迦佛的時代,還能再往下傳。從我們這個時候要再一直傳,再傳到彌勒成佛的時代。像這樣不斷不斷,過去、現在、未來,所說的三世因緣,那就是說過去、現在、未來,無量長劫,說時間的過去、現在、未來。讓法輪不斷,就是要不斷轉下去。所以必定要有,時時有人勸請,這就是因緣。像釋迦佛與舍利弗,若不是舍利弗三請,我們今日哪有《法華經》可聽呢?



*「勸請」:前來誦德慶己,必欲聞法,以取聖果,故勸請。



  就是要勸請。「前來誦德慶己」。誦過去的德,大通智勝佛,我們也是自己慶幸,我們也有聽到這樣的經,在十六王子中複講《法華經》,我們應該也是聽眾之一,就是這樣很慶幸,我們今生此世,在現在此刻,我們還能聽到《法華經》的名,我們還能將《法華經》其中的法,我們多來再複習、再了解。所以「慶己」。「必欲聞法」,我們一定要聽法。「以取聖果」,我們現在聽,希望我們能再回歸我們的真如本性,「以取聖果」。我們有聽,是修因的過程。過去我們已經在說修因要很長久,希望在法中,不斷腳踏實地,入人群中,身體力行,這樣來取得聖果。所以因為這樣,要勸請。



*「法輪」:法喻雙陳,輪乃車輪,有運載摧碾義;如來教法,能載眾生從凡至聖,摧伏眾生一切惑障故。



  「法輪」,法譬喻用兩種方式。輪就是車輪一樣,有運載、有摧碾的意思。如輪子在轉,碾碎了那些東西,輪子這樣不斷轉,這樣能運載,又能碾碎其它的東西。車輪,輪子若放在車子就能載物;輪子若放在機器上,它就能碾米,碾碎很多東西,這就是輪的意思。如來的教法,就如「能載眾生從凡至聖」,從凡夫到聖人;若將它放在其他,如輪子一樣,那就是「摧伏眾生一切惑障」,惑業。這就如碾米機一樣,無明殼要經過碾碎,殼,將它脫殼,連雜質的米糠也能碾去。這樣,就如我們的無明煩惱,就是這樣經過了輪,輪放車子能載人,輪放在機器它能碾掉了很多硬殼,這就是譬喻。



*又車行處,螳螂不能拒轍,喻大教宣時,魔邪不能搪突也,又三十輻為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又車行處」,走的地方,就是不斷,很多,沒有停歇,這樣不斷,譬喻大教 宣傳,不斷一直宣傳下去。再者,魔邪,邪魔就不會來搪突我們的法,我們的法絕對是能夠摧伏邪魔。什麼樣的道理?佛法的道理就是最真。所以說,很多的無明殼、很多的邪魔。那就是光有「三十輻為一轂」,這樣放射出去,去摧碾,這就是「當其無,有車之用」。如這樣,這樣摧碾,無(指車轂空心為「無」,但能載車輻而有用),但是它能轉,能碾破了很多無明殼。



*佛之說法,如空中風畫說而無說,故有利物之用。



  「佛之說法,如空中風畫,說而無說,故有利物之用」。法,佛這樣說了,就過去了,如空中的畫,在空中畫,說與不說是一樣,本來法就是天地萬物本來就有的,本來就有的,何必要佛講呢?有說與沒說還是一樣。但是我們要聽,因為聲音本來就沒有,在空中,我在說,到底這個聲音長什麼樣子呢?只是要聽入大家的耳裡,但是,聽進去就有用嗎?也就是因為它無形,所以我們才聽得進;它若有形,就會動到你的耳朵,要從哪裡入呢?是要從眼睛入,還是從鼻孔入呢?或者是要從耳朵入呢?就是它無形,有聲,所以「如空中風畫,說而無說」。有說與沒說是一樣,但是道理就是存在,借重聲音,無形的聲音,入人人的耳根裡。



經文簡釋:

「咸作是言:世尊說法,多所安隱」;佛若說法,多有所益,令得安隱。



  所以「咸作是言:世尊說法,多所安隱」。世尊所說的法,都是能安穩眾生的心。我們人人若是用心,佛所說的法都是在我們的心裡,刻在我們的心版裡,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在人群中,苦難處,所有苦難的地方,都是需要有法。有受法的人,有道理,法入心的人,才願意走入苦難人的地方去。有人問:「慈濟人在哪裡?」應該慈濟人都能說:「我在這裡,在為人打掃、洗澡。來啊,請你也來幫忙。」若能這樣輾轉,在問你「慈濟人在哪裡」,不如我們伸手將他招呼過來,大家出一分力,來為苦難人付出。若這樣,慈濟人無處不在,菩薩到處就是以身說法,用他的身體在說法,不是用口說法,是用他的身,身體力行在說法。所以如空中的風,到處都有,就是如空間的境界,如畫。



  你說要一棵樹,是啊,空間中有這棵樹,修剪得這麼美;花花草草,修得有型──圓的、四角的。有一天,從外面進來時,「阿喜啊!你很厲害呢!這些草被你剪得這麼整齊,這麼漂亮!」他很高興。其實,日正當中,人蹲在那裡仔細地修、慢慢地剪,將慈濟的 Logo 剪得很漂亮,一個圓弧,剪得非常圓。這是空中的畫,在這個大空間的畫,這個畫、這個圖是人身體力行,很細心將它修剪起來的一幅圖,真實的圖。所以說,這就是法,是人去身體力行,用身說法。



  菩薩在人群中、苦難中,一間骯髒的房子變成了亮麗、乾淨的房子;一個好幾個月、大半年沒洗的身體,變成了乾淨,人人都能親近,人人都能把他的全身摸一摸,乾淨、乾爽。這都是有一群大菩薩,他們不惜辛苦,不怕臭、不怕污染,就是這樣在污染中幫他淨化過來。這就是法,法在心中,如空中風畫,說法而無所說。他們已經法入心了,這樣做出來,去利益眾生,這就是真正有法才有度,「有法度」。所以佛出世,就是要勸請說法。「咸作是言」,這些天人就是這樣勸請:「世尊說法,多所安隱。」只要有這個法在人間,自然眾生就全都得利益了,全都得安穩。是啊,佛法,只要大家聽進去,人人聽,人人身體力行,不就是世間人人都是菩薩嗎?大家要好好地時時多用心啊!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分享合十

************************************************************

【補充說明】〔轉法輪〕(陳義孝《佛學常見辭匯》)

指佛說法。佛的教法,如車輪旋轉,能轉凡成聖,能碾摧一切的煩惱,叫做法輪,佛說法,度眾生即叫做轉法輪。
回頂端 向下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85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4
注冊日期 : 2008-12-22

2015/07/21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5/07/21晨語簡記   2015/07/21晨語簡記 Empty周四 7月 23, 2015 4:56 pm

薰法香心得札記(二○一五年七月二十一日星期二)

 

今天早上九點鐘,看到幾位精進的師姊在分享薰法香的心得,一位五十多歲,來自彰化,小時候家中有種稻田,所以要幫忙農事,上人開示用的譬喻她聽了很契心。從割下來稻穗,打下來,粒粒是稻穀,再要經過絞過、碾過,要碾碎,就是一直剝殼起來,要脫殻,碾開它那一層殼。她都有實際經驗,印象深刻。

 

上人說:「稻穀的殻若去除了,很厚的米糠稍微再磨一下,去除了雜質,這樣我們的無明就如這樣,都去除了,展現出我們的真如本性。」強調,去除無明的過程是一步一步,一層一層的去除。

 

這就是入人群的菩薩,這是愛的力量,這就是佛陀所為教育我們。教育我們,我們就要認真,我們要精進,我們要如車輪,如碾米機一樣,自己的無明要不斷脫殻,我們不斷將法再延伸給別人,趕緊將法運到人人的心,轉車輪,轉法輪,自己去除無明,我們還能用很多真諦道理去度眾生。

 

看到另一位精進的菩薩在問,什麼是雙陳。有人就先回答,雙陳就是兩種的說法(陳述)。接著大家就說一個是能轉「能載眾生從凡至聖」,一個是能碾「摧伏眾生一切惑障」。

「法輪」:法喻雙陳,輪乃車輪,有運載摧碾義;如來教法,能載眾生從凡至聖,摧伏眾生一切惑障故。

  「法輪」,法譬喻用兩種方式。能載眾生從凡至聖」,從凡夫到聖人;若將它放在其他,如輪子一樣,那就是「摧伏眾生一切惑障」,惑業。這就如碾米機一樣,無明殼要經過碾碎,殼,將它脫殼,連雜質的米糠也能碾去。

 

有人問:「慈濟人在哪裡?」應該慈濟人都能說:「我在這裡,在為人打掃、洗澡。來啊,請你也來幫忙。」

這句話聽起來簡單,也是慈濟人常做的。其實,這幾天,上人給我們很多答案,我很喜歡這個標準答案。因為,真實的法,菩薩道就在其中。

 

 

 

佛說諸諦因緣六度教法,

如車輪旋轉能轉凡成聖,

碾摧一切煩惱盡無明惑,

佛說法度眾生稱轉法輪。

 

  佛陀說法,開始一直一直為眾生觀機逗教,所說的法無不都是諸諦、十二因緣、六度的教法。諸諦,那就是「四聖諦」等等的道理,為聲聞講諸諦理,為辟支佛說十二因緣法,為大乘根機的人就講六度教行,這就是佛陀,釋迦牟尼佛來人間,四十多年間的說法,長時間一直不離這些教法。其實佛佛道同,釋迦牟尼佛是這樣,當然,過去過去無量塵點劫前大通智勝佛,應該也是這樣,因為修行的過程,時間長短不一,方法是一樣。因為眾生就是共同的煩惱,叫做煩惱無明,卻是無量無數,全都稱為無明、煩惱、惑,這三項是眾生自古以來共同的毛病,是心靈的毛病,也叫做煩惱、無明、惑,這都是自古以來眾生是這樣,佛修行過程也是這樣。

  無明的人還是輾轉無明複製,發心度眾生,佛,大覺者,他發心立願,也是同樣這樣一念不忍之心,長久的時間修行,所以,每一生世無不都是上求下化,對上,不斷求法,對下,為眾生不斷付出,就如車輪一樣,一定要啟動,車輪不斷要轉,轉凡成聖,就是要修行,不斷要修,如轉車輪。這六度行,其中「精進」就是這樣,不能停歇,就是要不斷向前,這種輾轉不休息,就如車輪旋轉一樣。轉什麼呢,什麼要精進、要修呢?要修、要精進的,如輾米一樣,稻穀。稻穗雖然用人工種,割下來稻穗,打下來,粒粒是稻穀,稻穀不能吃,還是要經過絞過、碾過,要碾碎,就是一直剝殼起來,要脫殻,碾開它那一層殼,同樣地,我們眾生煩惱層層疊疊,不就如那粒米,外面有一層稻殼將它包住,我們人人真如本性就是被無明殻包住了,所以我們要脫開了無明殻,才有辦法將真如本性展現出來。所以必定要如車輪這樣一直不斷旋轉,就如碾米機一樣,風鼓要不斷碾,不斷絞,才有辦法將煩惱殼脫殻。

  「盡無明惑」,殼若脫掉後,變成粗糠,裡面就是糙米,糙米要再稍微碾一下,就成米糠;米糠稍微去除一下,那變成了白米。就是這樣。所以,一切的無明稍微碾一下,這樣「盡無明惑」。稻穀的殻若去除了,很厚的米糠稍微再磨一下,去除了雜質,這樣我們的無明就如這樣,都去除了,展現出我們的真如本性。所以「盡無明惑」,煩惱若開始將它碾開,這樣就是脫無明殻,將外面的雜質再整理一下,很細膩,如米糠這麼小,也同樣把它去除,這樣「盡無明惑」。這就是佛陀來人間,向我們說法,讓我們聲音聽,瞭解人生的苦相,說出了人生來人間的道理,十二因緣法,生老病死的起源,就是十二因緣。這些道理讓我們知道,是苦、是無明,這樣重重複複,造了很多因緣,不好的因緣結合在一起,愛恨情仇不斷交結,讓我們能清楚這都是因緣會合。我們瞭解了這道理,就知道要修行,要修行,不是只有自修而已,佛陀再跟我們說,要去行菩薩道,入人群。

  每天都這樣說,確實要入人群,菩薩是人當的,只要你發一念心,你就有辦法成為人間菩薩。就如我們的慈誠,我們的委員,社會很多愛心人,要將他組織起來,是慈誠隊或是委員組,哪一個地區有需要,需要幫助,有好心人提案給我們,接到個案,就要趕緊很自動去瞭解。就如台南,有一個苦難的家庭,其實這家庭就是這樣的因緣會合。一位父親已經八十多歲了,雖然有房子可住,老來病了,又中風,慈濟人接到這樣的個案,就去探望他,可憐啊!從二年多前,2013年年初開始,我們就開始接案了,我們的慈誠菩薩,有好幾位,邀了委員,其中一位王志雄居士,他住得近一點,常常去看他,差不多每天都要送食,送給老人吃,就這樣慢慢地餵他,就如在孝順父親一樣。

  又經過一段時間,又提一個案,這個案與這位八十多歲老先生有關的人,那就是他的兒子,今年五十多歲了,這個人長期沒和父親住,因為他外面有自己的家庭,但是好幾年前與太太離婚了,他自己本身有糖尿病,很嚴重的糖尿病,雖然有二個兒子,一個是自己建立家庭,另一個是為人送貸,平時兒子與父親的感情並不太好,雖然小兒子與父親住,但兒子早出晚歸,平時感情也不好。這位五十多歲的王先生,有一天,血糖太低跌倒了,傷到脖子的脊椎,被發現時,趕緊將他送到大醫院,經過了開刀,開刀之後,變成了兩隻腳無法動,一隻手也不能動,只剩一隻手能動而已,所以四肢剩一隻能動,就這樣臥床了。也是同樣有人提案,慈濟人去看他,從那時候開始,就是每天要去幫他換紙尿布,也要餵他吃飯。

  這一次,因為這兒子還是不太理父親,整個家裡很骯髒,這個父親已經五個多月都沒洗過澡了,一進到裡面就覺得很臭。雖然慈濟人來時,會幫忙清一下,換一下,但是覺得兒子都沒為他整理,就動員了慈濟人。這樣熱的天氣,幾天前大家動員起來,三四人抱著這位患者,進到一間很小小的浴室裡,三四位慈誠隊,有的抹肥皂,有的用絲瓜布擦,這樣全身都洗,頭臉全都整理。王志雄居士就這樣把他抱起來,因為裡頭很窄,三四人無法一起去抱他,只好他一人來抱,出來到外面,趕緊將頭、臉、鬍鬚、頭髮全都為他整理,整理好之後,再做最後的清潔,之後這位患者,病人,這位王先生,終於露出了笑容,說出了一句:「感恩你們大家。」師姊、師兄為他打掃家裡,床舖全都換過,讓他乾乾淨淨,大家圍在他身邊,這個家庭已經為之一亮了。但是,覺得這樣不是辦法,過幾天還是同樣會再弄髒,就為他找安養之家。去幫他出了政府公益,免費的床位,用盡辦法幫手續,讓他能住進裡面。但是,因他的父親有一棟房子,這位王先生的父親有一棟房子,所以還是要補貼錢,六千元,就由慈濟人為他貼補,讓他住進了住安養之家。

  但是這二個兒子與父親沒什麼話說,所以我們一位慈誠隊,也是姓王,王居士(王志雄),他每天都用手機寫,寫他去看他們父親的溫馨對談,去感動他的孩子,總算讓兒子開始願意去看父親了,而他也願意負擔部份費用,一個月三千元,讓父親可以有時當一點零用錢。像這樣,這叫做人生,人生的因緣,這個家庭,兩位患者,雖然有二個兒子,第三代,感情不好,看看這樣在人間的因緣,愛恨情仇,有緣、無緣,到底是如何呢?明明一個家庭,就來離婚,二個兒子就是這樣無緣,上面還有父親,八十幾歲的父親也是沒人照顧。這是一個家庭的故事啊!看,這叫做人間,問情何物,只有愛恨情仇。沒辦法去瞭解到底怎麼了?所以我們瞭解了,這就是因緣,來人生就是苦,造作無明,因緣果報就是這樣,所以我們要趕快修行,而修行非獨善其身,一定要兼利他人,行菩薩道。

  社會若沒有這群菩薩,你們想想,多少家庭如垃圾堆,多少孤苦無依、病苦的人,要如何過日子呢?就是因為有人間菩薩,不忍眾生受苦難,這樣在投入,這就是入人群的菩薩,這是愛的力量,這就是佛陀所為教育我們。教育我們,我們就要認真,我們要精進,我們要如車輪,如碾米機一樣,自己的無明要不斷脫殻,我們不斷將法再延伸給別人,趕緊將法運到人人的心,轉車輪,轉法輪,自己去除無明,我們還能用很多真諦道理去度眾生。所以,佛陀說法度眾生,無非就是要我們度眾生,不只是佛來人間度眾生,只一尊佛,又是有限的時間,要如何度眾生呢?將法傳給弟子,弟子人人本具佛性,人人秉著佛性,借著人群來磨練我們,讓我們如碾米機脫殼一樣,讓我們行菩薩道能更精純一點,我們就要不斷在人群中去付出,這也叫做轉法輪,不只是佛轉法輪,其實我們也要不斷精進,我們也要不斷傳佛法在人間,要不然,前面的文這樣說,眾生是「從冥入於冥,永不聞佛名」。

經文:「從冥入於冥,永不聞佛名。今佛得最上,安隱無漏道,我等及天人,為得最大利,是故咸稽首,歸命無上尊。」

  大通智勝佛已經成佛了,天人,大家都很歡喜,因為佛若沒出世,佛若未覺悟,眾生心地越來越黑暗,從黑暗中再造惡業,永遠看不見佛,永遠不能發現內心的自性佛,所以必定要有佛出世來開示,為人間典範,教我們如何修行。這些天人、護法很歡喜。頂禮,稽首頂禮,皈依大覺者無上尊。接下來這段文,前面是偈文,長行文之後的偈文重複,讓我們再加強記憶。接下來說

經文:「爾時十六王子,偈讚佛已,勸請世尊轉於法輪,咸作是言:世尊說法,多所安隱」

經文簡釋:

「爾時十六王子,偈讚佛已」;聞佛說法華經,佛於八千劫,說法華經,即入靜室。八萬四千劫間,寂然入定。此時十六王子各上法座。八萬四千劫間為四部眾覆講法華經。今已各成佛,為八方之如來。

  那就是經過一段時間,因為佛成佛之後,天人讚歎、歡喜,開始皈依,就這樣,大通智勝佛說法了。一段時間說法之後,回皇宮去度眾生,去度他的親族。親族,大家對佛法信受奉行,十六王子也開始出家了,出家,也是一樣來聽佛說法,從四諦、十二因緣,一直到六度萬行,所以,十六王子的精進,這是在大通智勝佛座下,人人精進,出家為沙彌,聽佛說的法,尤其是六度萬行,更需要佛再講詳細一點,能聽佛說出成佛之道,很明確的法,所以十六沙彌也請佛來轉大法輪,成佛的法輪。

  所以,大通智勝佛就於八千劫說《法華經》,光是《法華經》就講八千劫。釋迦牟尼佛講《法華經》才七年而已,大通智勝佛說《法華經》就是八千劫,八千劫很長啊!用八千劫來講《法華經》。《法華經》講完,他就入靜室,開始時間有多久呢?入靜室的時間是八萬四千劫。這個時間裡就是「寂然入定」,就在那個地方入定了。這當中,八萬四千劫這麼長的時間,就由十六王子各個在四方,各個上法座。四方八達,十六王子各個上法座,也是用八萬四千劫的時間,來為四部眾複講《法華經》。

  既然大通智勝佛用八千劫的時間講《法華經》,在這八萬四千劫,佛入定的時間裡,就由十六王子再複講《法華經》,也是用八萬四千劫的時間來講《法華經》,這是在八方宣講,現在都已經成佛了。這就是十六王子勸佛轉法輪,之後,大通智勝佛用八千劫的時間講《法華經》,所以很多人,這時候也有很多人。

經文簡釋:

「勸請世尊轉於法輪」;佛雖已成,未曾聞法,故加勸請。

  為什麼要勸請呢?佛成佛了,「未曾聞法,故加勸請」。有的人在外面,還未聽到法,雖然知道佛已經出現在人間成佛,但是他不願意來聽法,不願意來見佛。不是說過一個故事嗎?一個小城鎮,總共九萬人,三萬人見過佛、聽過法;另外三萬人有聽到佛的名字,但是沒有來見佛、聽法;又另外三萬人連聽到佛的名字都沒有,哪有辦法見到佛、聽到法呢?很可惜!「佛雖已成,未曾聞法」,就是還不曾見到佛、不曾聽到法,不曾見過佛,「未會」,還沒有和佛相會過,當然就沒見到,也不曾聽到法的人。所以就「勸請」,請佛多講,說法。

  過去講六度萬行的法,其實就是成佛之道。但是,為了讓更多人再更清楚,所以十六王子再請佛講《法華經》,名稱叫做《法華經》。其實還未講《法華經》之前,就在說菩薩法了,這十六王子為了要讓未聞的人、後來的人能更清楚,所以勸請佛說《法華經》。佛也講了很長,八千劫,很長的時間,這樣佛入定後才又有十六王子,開始到各方去複講《法華經》,希望《法華經》能一次再一次,佛說、沙彌說,可以不斷複講下去,將《法華經》傳在人間。未會者得會,未聞者得聞。

*佛於諸天人民,以大慈故多所安隱;以大悲故多所憐愍饒益;以一切智故,能知一切眾生根性、欲樂、三世因緣,而為之轉無上法輪。

  所以「佛於諸天人民,以大慈故多所安隱;以大悲故多所憐愍饒益」。用這樣的因緣,就如釋迦佛一直在讚佛法,讚智慧,舍利弗瞭解佛的心意,他就三請,請佛再更詳細說出真如的境界。要如何才能回歸真如路?請佛陀再更清楚地向大家說。所以他要三請,佛陀才開始正式講《法華經》。要不然《法華經》之前,《無量義經》就已經說了,但是為了要讓後代的人更清楚,舍利弗在法會中請佛再細述,再詳細地講述,才有《法華經》。與大通智勝佛的時代一樣,他是十六沙彌請佛講說《法華經》。所以十六沙彌已經請,佛用這麼長的時間講,又再入定,十六沙彌再複講,這就是佛子傳佛法。人人本具,就是父親生的,我們人人都有自性佛,我們的自性佛還是存在,所以要啟發我們的大慈大悲來安穩眾生,來憐憫眾生,饒益眾生,無不都是發自內心這個真如本性,佛性,自性佛。

  「以一切智慧故,能知一切眾生根性」。因為佛的智慧瞭解一切眾生的根性,眾生所樂欲,他所要聽的是什麼,什麼法才能讓這些眾生接受、相信呢?他除了講說諸諦法,還要再用三世因緣而為轉法輪(《法華經教釋》:「能知一切眾生根性、欲樂、三世因緣,而為之轉無上法輪」)。釋迦佛這個時代就推溯過去無量塵點劫的時代,就是盼望在釋迦佛的時代,還能再往下傳。從我們這個時候要再一直傳,再傳到彌勒成佛的時代。像這樣不斷不斷,過去、現在、未來,所說的三世因緣,那就是說過去、現在、未來,無量長劫,說時間的過去、現在、未來。讓法輪不斷,就是要不斷轉下去。所以必定要有,時時有人勸請,這就是因緣。像釋迦佛與舍利弗,若不是舍利弗三請,我們今日哪有《法華經》可聽呢?

*「勸請」:前來誦德慶己,必欲聞法,以取聖果,故勸請。

  就是要勸請。「前來誦德慶己」。誦過去的德,大通智勝佛,我們也是自己慶幸,我們也有聽到這樣的經,在十六王子中複講《法華經》,我們應該也是聽眾之一,就是這樣很慶幸,我們今生此世,在現在此刻,我們還能聽到《法華經》的名,我們還能將《法華經》其中的法,我們多來再複習、再了解。所以「慶己」。「必欲聞法」,我們一定要聽法。「以取聖果」,我們現在聽,希望我們能再回歸我們的真如本性,「以取聖果」。我們有聽,是修因的過程。過去我們已經在說修因要很長久,希望在法中,不斷腳踏實地,入人群中,身體力行,這樣來取得聖果。所以因為這樣,要勸請。

*「法輪」:法喻雙陳,輪乃車輪,有運載摧碾義;如來教法,能載眾生從凡至聖,摧伏眾生一切惑障故。

  「法輪」,法譬喻用兩種方式。輪就是車輪一樣,有運載、有摧碾的意思。如輪子在轉,碾碎了那些東西,輪子這樣不斷轉,這樣能運載,又能碾碎其它的東西。車輪,輪子若放在車子就能載物;輪子若放在機器上,它就能碾米,碾碎很多東西,這就是輪的意思。如來的教法,就如「能載眾生從凡至聖」,從凡夫到聖人;若將它放在其他,如輪子一樣,那就是「摧伏眾生一切惑障」,惑業。這就如碾米機一樣,無明殼要經過碾碎,殼,將它脫殼,連雜質的米糠也能碾去。這樣,就如我們的無明煩惱,就是這樣經過了輪,輪放車子能載人,輪放在機器它能碾掉了很多硬殼,這就是譬喻。

*又車行處,螳螂不能拒轍,喻大教宣時,魔邪不能搪突也,又三十輻為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又車行處」,走的地方,就是不斷,很多,沒有停歇,這樣不斷,譬喻大教 宣傳,不斷一直宣傳下去。再者,魔邪,邪魔就不會來搪突我們的法,我們的法絕對是能夠摧伏邪魔。什麼樣的道理?佛法的道理就是最真。所以說,很多的無明殼、很多的邪魔。那就是光有「三十輻為一轂」,這樣放射出去,去摧碾,這就是「當其無,有車之用」。如這樣,這樣摧碾,無(指車轂空心為「無」,但能載車輻而有用),但是它能轉,能碾破了很多無明殼。

*佛之說法,如空中風畫說而無說,故有利物之用。

  「佛之說法,如空中風畫,說而無說,故有利物之用」。法,佛這樣說了,就過去了,如空中的畫,在空中畫,說與不說是一樣,本來法就是天地萬物本來就有的,本來就有的,何必要佛講呢?有說與沒說還是一樣。但是我們要聽,因為聲音本來就沒有,在空中,我在說,到底這個聲音長什麼樣子呢?只是要聽入大家的耳裡,但是,聽進去就有用嗎?也就是因為它無形,所以我們才聽得進;它若有形,就會動到你的耳朵,要從哪裡入呢?是要從眼睛入,還是從鼻孔入呢?或者是要從耳朵入呢?就是它無形,有聲,所以「如空中風畫,說而無說」。有說與沒說是一樣,但是道理就是存在,借重聲音,無形的聲音,入人人的耳根裡。

經文簡釋:

「咸作是言:世尊說法,多所安隱」;佛若說法,多有所益,令得安隱。

  所以「咸作是言:世尊說法,多所安隱」。世尊所說的法,都是能安穩眾生的心。我們人人若是用心,佛所說的法都是在我們的心裡,刻在我們的心版裡,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在人群中,苦難處,所有苦難的地方,都是需要有法。有受法的人,有道理,法入心的人,才願意走入苦難人的地方去。有人問:「慈濟人在哪裡?」應該慈濟人都能說:「我在這裡,在為人打掃、洗澡。來啊,請你也來幫忙。」若能這樣輾轉,在問你「慈濟人在哪裡」,不如我們伸手將他招呼過來,大家出一分力,來為苦難人付出。若這樣,慈濟人無處不在,菩薩到處就是以身說法,用他的身體在說法,不是用口說法,是用他的身,身體力行在說法。所以如空中的風,到處都有,就是如空間的境界,如畫。

  你說要一棵樹,是啊,空間中有這棵樹,修剪得這麼美;花花草草,修得有型──圓的、四角的。有一天,從外面進來時,「阿喜啊!你很厲害呢!這些草被你剪得這麼整齊,這麼漂亮!」他很高興。其實,日正當中,人蹲在那裡仔細地修、慢慢地剪,將慈濟的 Logo 剪得很漂亮,一個圓弧,剪得非常圓。這是空中的畫,在這個大空間的畫,這個畫、這個圖是人身體力行,很細心將它修剪起來的一幅圖,真實的圖。所以說,這就是法,是人去身體力行,用身說法。

  菩薩在人群中、苦難中,一間骯髒的房子變成了亮麗、乾淨的房子;一個好幾個月、大半年沒洗的身體,變成了乾淨,人人都能親近,人人都能把他的全身摸一摸,乾淨、乾爽。這都是有一群大菩薩,他們不惜辛苦,不怕臭、不怕污染,就是這樣在污染中幫他淨化過來。這就是法,法在心中,如空中風畫,說法而無所說。他們已經法入心了,這樣做出來,去利益眾生,這就是真正有法才有度,「有法度」。所以佛出世,就是要勸請說法。「咸作是言」,這些天人就是這樣勸請:「世尊說法,多所安隱。」只要有這個法在人間,自然眾生就全都得利益了,全都得安穩。是啊,佛法,只要大家聽進去,人人聽,人人身體力行,不就是世間人人都是菩薩嗎?大家要好好地時時多用心啊!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分享合十

************************************************************

【補充說明】〔轉法輪〕(陳義孝《佛學常見辭匯》)

指佛說法。佛的教法,如車輪旋轉,能轉凡成聖,能碾摧一切的煩惱,叫做法輪,佛說法,度眾生即叫做轉法輪。

 

 

高明智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5/07/21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5/07/21晨語簡記   2015/07/21晨語簡記 Empty周六 8月 01, 2015 3:13 pm

21/7 晨鐘起、薰法香摘要:
佛說諸諦因緣六度教法
如車輪旋轉能轉凡成聖
碾摧一切煩惱盡無明惑
佛說法度眾生稱轉法輪

(佛來人間觀機逗教,為聲聞、緣覺 <辟支佛>、菩薩說諸真諦理,即四聖諦、十二因緣、六度教理度化。 無論是大通智勝佛,釋迦牟尼佛也是如此,眾生自古以來都是煩惱偏多,無明複製,因此佛來人間度化眾生心靈的毛病,不斷上求下化, 如以車輪碾摧無明煩惱,不斷啓動以利修行,進而令眾生精進以轉凡成聖。稻穀脫穀成米,就像脫除無明穀及雜質,顯現清淨真如本性那樣。凡夫趁十二因緣來人間,造作一切的因緣會合,愛恨情仇交結, 受苦折磨卻不自知。學佛,就是要覺知苦的源頭,並結合眾善知識, 為苦難者拔苦予樂。

好比慈濟人自2013年接獲一宗個案 ,志工王志雄長期為八十餘歲獨居的王姓中風長者送餐餵食,視如父般看待,得知長者有一名五十多歲兒子,名王志清,卻不相往來,已離婚的兒子育有2子,一人已婚, 一人當送貨員和他居住,但早出晚歸沒有交流。五十多歲的他患糖尿病, 四肢中只有一手有力,因此癱瘓在床,志工前去關懷,每天給他更換成人尿片和餵食,之後出動四人為他清洗身體,終於開心道謝, 其所住屋宇髒臭不堪,慈濟人不畏污穢打掃屋子換床單,後經從長計議,決定自掏腰包,倒貼六千台幣送他到安養之家政府公寓居住,並不時以簡訊向不善照顧的兒子報備 ,終於說服孩子前去探望,同時答應承擔一半費用。

如此苦難的人生因緣,問世間情為何物? 只有愛恨情仇。既然了解來人間是苦,就要趕快修行,除了獨善其身,更要兼利他人。人間菩薩為世間苦難作膚慰,如車輪以真諦來教導,藉助佛性度眾生入人群。 除了佛在轉法輪,弟子也要精進的傳法於人間,否則人間若無菩薩, 更是苦不堪言。)

● 從冥入於冥,永不聞佛名,今佛得最上,安隱無漏道,我等及天人 ,為得最大利,是故咸稽首,歸命無上尊。
(大通智勝佛成佛後,天人無不歡喜而得利,頂禮皈依。因為若是沒有佛出世,作為人間典範教化修行, 成為大覺者,恐怕已經處於昏瞑眾生,會更加的昏瞑。)

● 爾時十六王子偈讚佛已,勸請世尊轉於法輪,咸作是言:世尊說法 ,多所安隱。
(前面已經說了偈言,如今再重覆述說,以加強記憶:那時候,大通智勝佛成佛後回宮度眾和親族,大家信受奉行,十六王子隨其出家,更是精進而成沙彌。同樣聽佛說法, 尤其六度萬行,更需要大通智勝佛說清楚,因此十六沙彌請大通智勝佛轉大法輪。)

○ 聞佛(宣)說法華經。(大通智勝)佛於八千劫(的時間),(宣)說法華經, 即入靜室(靜坐)。(於)八萬四千劫( 長時)間,寂然入定。此時十六王子 (以悟道成為沙彌,)各上法座。(在) 八萬四千劫(的長時)間(裡)為四部眾 (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 <重>覆講<解>法華經。(如)今已各成佛,(成)為八方之如來。

● 勸請世尊轉於法輪:
○ (大通智勝)佛雖<然>已<經>成<佛 >,(但還)未(得到知)會(而聽)聞<佛 >法(者,還是很多,如早前說過小鎮有九萬人,三萬人有幸聽聞佛法 、三萬聽過佛但未遇佛、令三萬人完全不知有佛,更沒有聽過佛法) ,故<此>加(以)勸請(,望佛講說六度萬行的成佛之道。)

(就如釋迦牟尼佛在宣說「法華經」 前不斷的讚歎佛的智慧那樣,舍利弗體解佛陀的心意,而三請佛陀詳細解說真如大法,以破除眾生的無明網,繼而宣說「法華經」。大通智勝佛的時代也一樣,十六沙彌也請佛說「法華經」,至佛入定。)

○ 佛(對)於諸天(的)人民,以 “大慈” 故多所安隱(穩眾生);以 “大悲” 故多所憐愍饒益(眾生);

○ (佛)以(其)一切智(的智慧),故能知<曉>一切眾生(的)根性、欲樂、 (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因緣, 而為之(眾生開示,)轉無上(的)法輪 。(更希望弟子也能把佛法往下傳。 從大通智勝佛的時代,到釋迦佛的時代,再到彌勒佛的時代。要讓法輪常轉,就要時時有人勸請說法, 若非舍利弗三請佛陀說「法華經」 ,現在何來「法華經」可說? )

○ 勸請:(十六沙彌)前來(稱)誦(大通智勝佛的功)德(並且)慶<幸>已(得度),必<定>欲(要聽)聞<佛>法,以取(得)聖<人>果<位>,故<此>勸請 。(這是修因過程中的身體力行,必須在佛法中不斷腳踏實地。)
(十六沙彌慶幸能聽到「法華經」, 並四處重覆解說,而我們應該也是聽眾之一,亦慶幸此生能聽到和複習「法華經」。)

○ 法輪:法喻(具有)雙<重>陳<述> ,輪乃(是)車輪,有運載(和)摧<毀 >碾<碎>(的)<涵>義;如來教法(, 即轉法輪),能<運>載眾生從凡<夫 >至聖<境>(,即是從此岸到彼岸), (更能)摧<毀降>伏眾生一切(無明殼和)惑障<礙>故。
(輪子,在車來說可以運載東西;在機器來說可以碾碎東西。)

○ 又(表示)車(子所)行<走之>處,螳螂(都)不能拒轍(總是無法抗拒或低檔。如成語:螳臂當車),<比>喻大教(在)宣<傳>時,魔邪不能搪< 擋>(或起衝)突也,又(以)三十幅(輻條集中)為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即使沒有車,輪子也能用以碾破東西。)

*三十輻為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此句出自老子,表示車輛因為有其結構,才能形成作用。
*轂(gu3):車輪中心的圓孔,可以插軸。

○ 佛之(的)說法,(有)如空中(的)風 (和)畫,(無論是)說而(還是)無說(, 都是一樣),故(此都)有(著能)利<益萬>物之用<處>。
(聲音是無形的,因為無形,才能聽得進耳,因此聽法要聽入心來才有用。若是聲音有形,就很難進入五根。其實,道理本來就無所不在, 只是看自己懂得多少,而佛來人間 ,就是來給大家,作如是的提醒。)

● 咸作是言:世尊說法,多所安隱 :
○ 佛若(是)說法,多(是對眾生)有所<利>益,令(眾生能)得安隱(穩) 。
(世尊所說法,為安穩眾生的心,用心聽佛說法,將法刻入心版,日常生活中、人群的苦難處都需要佛法 ,和接受佛所教的法者,或是法入心而解理者,才會願意走入苦難中 ,度化眾生。若有人問起:慈濟人在哪裡? 就要大聲回應「我們在這裏,請你也一起來付出」,如此就能做到慈濟人無所不在。菩薩該以身說法,而不是以口說法,身體力行,有如空中的風到處在吹,或空間的樹木花草四處湧現。

上人有次從外頭進來,途中看見花草修剪得很整齊美觀,禁不住讚歎阿喜菩薩的用心,即使日正當中還是默默辛勤工作,將慈濟的標誌修剪得顯明有緻。大空間的畫和圖, 是人以身體力行細心打造的結果, 這就是法。好比聞聲救苦的菩薩, 不畏辛苦、髒臭、污染而用心去淨化利益眾生。因為有法,才能度, 而「有法度」,人間有法,自然人人得利,若能聽法並身體力行,則人人就是菩薩。)


佛說諸緣六度法
如車輪轉凡成聖
載從此岸到彼岸
碾摧眾生諸無明
說法如空中風畫
道理全在汝四周
菩薩以身來說法
廣結善緣來度眾

(弟子任海文 <濟勖> 虔心摘錄證嚴上人 21/7/15 薰法香開示。若有偏頗,一律以台灣宗教處為準,歡迎不吝賜教。無限感恩。)
回頂端 向下
 
2015/07/21晨語簡記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