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頭陀行(十二頭陀)

向下 
發表人內容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56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2
注冊日期 : 2008-12-22

頭陀行(十二頭陀) Empty
發表主題: 頭陀行(十二頭陀)   頭陀行(十二頭陀) Empty周一 8月 03, 2015 11:45 am

頭陀是梵語,翻譯為‘抖擻’,即是打起精神,勇猛精進。頭陀即行苦行,有十二種苦行。此十二種頭陀行是住持佛法的表現,只要有人行頭陀行,佛法就久住於世。要是無人行頭陀行,佛法就滅了。十二頭陀行,即:

1、著糞掃衣。什麼是糞掃衣?即是一般人已經不要的衣服或布,丟在垃圾桶,出家人將這種衣服撿回來,洗淨制成一件衣服。穿這種衣服有什麼好處?好處很大。令你自己沒有貪心,不愛好的衣服,穿上這種衣服令你心理很安靜,減少貪心,也令其他人無貪心。你若穿上最好的衣服,其他人會生一種羨慕心,再由羨慕而生出嫉妒心,由嫉妒心就生出貪心,然後生出盜心。若穿糞掃衣,就沒有人會來偷你的衣服,這對你有好處,對其他人亦有好處。亦即是現在出家人所穿的破衲衣,出家人亦稱‘衲子’,即是言出家人穿破衲衣。

2、但三衣。即是自己所有的東西只有三件衣、缽、具。三衣:a、大衣,有二十五條,一百零八塊,此種衣是講經說法,入皇宮時所穿的。b、七衣,即七條衣,是禮忏拜佛時所穿的。c、五衣,即五條衣,是執勞服役,出入往返,迎賓待客時所穿的。為什麼只有三衣、缽、坐具?這亦是叫人常知足,勿貪多物質。衣的方面是以上兩項,以下是講食物方面,有五項。

3、常乞食。常托缽乞食,自己不舉炊。

4、次第乞食。即一家挨著一家乞食,不是說避免到貧窮人家去,而到富有人家去乞食。要一家挨著一家,一天化七家門口。若七家皆無供養,則那一天就不吃飯。不能揀擇,要平等乞食。不可像須菩提和大迦葉尊者有分別心。大迦葉尊者專向貧窮人乞食。因他想貧窮人太可憐了,若不種福,來生就更窮,於是他專門向窮人化緣。而須菩提就專門向有錢人化緣,不向窮人化緣。他亦有其見解,他認為:‘富人若今生不種福,來生就會窮了。’各講各的道理,佛就罵他們是阿羅漢心,不平等化緣,有分別心。

5、日中一食。即早晚不吃東西,只在中午(十一時到十二時)才吃飯。一般不明白佛法的人,以為日中一食就是持午。持午是早上吃,晚間不吃。若是早、晚、中午皆吃,這叫能吃,就像受戒時,問:‘能持否?’答:‘能吃。’(吃與持音略同)日中一食是依照佛的制度來修行,因為中午是佛應供的時間。早晨是天人吃東西,過午是畜生吃東西,晚間是餓鬼吃東西。出家人為何晚間不吃東西?因為晚間吃飯動筷子時,餓鬼會來搶吃東西,可是食物一到口中,就變成火,因而生出嗔恨心,而令出家人生病。故出家人晚間不吃東西。

6、節量食。即不要吃太多,若吃太多,肚子無地方存食物,故要作很多工—常跑廁所。

7、過午不飲漿。漿即是蘋果汁、橘子水、牛奶或豆漿。過午之後,真正行頭陀行的人,就不飲漿,有的人只修一種頭陀行,或兩種、三種、四種,或行全部頭陀行,皆是量力而為。以上五項是關於食物方面,以下五項是關於住的方面。修道亦避免不了衣食住行的問題,故定出十二種頭陀行。

8、住阿蘭若處。梵語阿蘭若,翻譯為寂靜處,即是人煙稀少,無雜亂聲音的地方,所謂‘眼不見嘴不饞,耳不聽心不煩’。好像人看見好吃的東西,貪欲就生出來。耳朵不聽很多雜亂的聲音,心中就不生煩惱。在寂靜處容易用功修行,易悟道。

9、樹下住。修道人在樹下住,但不超過三宿,住了兩宿,就要搬家,為什麼?你要是住了三宿,就有人來供養。因為行頭陀行的人,不希望有緣法,不希望得到好的供養。

10、露天住。即是露地打坐。

11、冢間住。即是住在墳墓旁邊,令自己有一種警惕心。‘看!那兒有死人,若不修道,以後我亦會像他一樣,我還是趕緊修行。’可以對治放逸。在墳墓旁邊住,就不會懶惰懈怠。

12、搚不著席。即是常坐不臥,不躺著睡覺,如此才能用功修道,而不懶惰。

迦葉尊者不單只修一種頭陀行,而是修此十二頭陀行,修得圓滿。到他兩百多歲時,佛看見他,亦不忍心他修頭陀行,有一日迦葉尊者去見佛,佛分半坐與迦葉尊者同坐,然後對迦葉尊者說:‘你年紀已經這麼大,應休息了,勿這麼辛苦行頭陀。’迦葉尊者聽了佛的話,只是笑笑,沒有回答。但是他回去,還是照常修頭陀行,不認為自己年紀大了,而停止行頭陀。佛知道了很高興的說:‘在我佛法中,迦葉的頭陀會令佛法再多住五百年。’故他是頭陀第一。十二頭陀是出家人所修行。有些在家人就說:‘此十二頭陀是出家人所行,你對我們在家人講,又有什麼用呢?’這一番話聽起來,表面上好像是很對。其實再往裡面深一點研究,這是一個愚癡的問題。你怎麼知道你以前不是修道人,不是修過頭陀行的?也許你忘記了,所以現在我再提醒你。

你又怎知道來生你不出家呢?或者來生你的菩提種子成熟,功德圓滿,來生就出家了。來生時,你修行十二頭陀行,覺得很熟悉、很相應,那是因為今生聽過,故來生就很歡喜修。亦是過去種過此善因,今生結此善果。或今生種此善因,來生結此善果。誰也不能說自己永遠是在家人。誰也不能說自己永遠是出家人。誰也不能說自己永遠是凡夫。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56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2
注冊日期 : 2008-12-22

頭陀行(十二頭陀)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頭陀行(十二頭陀)   頭陀行(十二頭陀) Empty周六 9月 28, 2019 1:03 pm

頭陀,梵文意指修治、抖擻、棄除,也就是說要滌除煩惱與塵垢,捨卻不需要的衣、食、住來修練身心。由於古代印度的宗教裡一般的出家者大多是禁止所有欲(佔有慾),所以他們認為出家人為了修行功德,居所、飲食都不需要掛念,托缽乞食,堪受人天供養。這「三衣一缽」就是出家修行者最基本之物。
釋迦牟尼反對傳統沙門的各種苦行,但他同意僧團可以接受一部分使人少欲知足的傳統沙門修行方式,因此,他制定了頭陀修行法。與頭陀相對的,稱為聚落比丘,他們平常居住在城鎮或是聚落的近郊,與俗人混居。頭陀行的例外是結夏安居時期,頭陀行者需要回到僧團之中,參加誦戒布薩。在這段期間,除非經過上座長老的允許,僧人不得獨自居住或外出。
漢傳佛教中,頭陀法有十二項。此修行針對一般日常的生活立下十二種修行的條件,所以亦稱為『十二頭陀行』。南傳佛教則有十三項[3]。依據頭陀法,修行頭陀行只要生活上有最低的需求「三衣一缽」就足夠了。所謂「三衣一缽」是指僧伽梨、鬱多羅僧、安陀會的三衣(又稱為袈裟),與一個使用於飲食的缽。不同經典中,對於頭陀行規定的詳略不一[4]
傳至後世,頭陀行因為履行十二項規定,居無定所四處行腳乞食,所以一般也稱為這些修行者為頭陀,在世俗看法上這是佛教的苦行僧。


頭陀行

漢傳佛教《十二頭陀經》[5]記載,頭陀行有以下十二項,分別針對食、衣、住的規定。而這些只是制定修行的一種手段,並非目的,最終是為了修行功德以達成正果。


[list="margin-top: 0.3em; margin-right: 0px; margin-left: 3.2em; padding-right: 0px; padding-left: 0px; list-style-image: none; color: rgb(34, 34, 34); font-family: sans-serif; font-size: 15.008px;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住阿蘭若(阿蘭若處),居住在森林樹下,儘量離開塵世人居住的地方而住在較安靜的場所。


[*]常行乞食,受天、人供養,不為食而煩惱。


[*]次第行乞,乞食不分貧富之家,沿門托缽。


[*]每日一餐(受一食法),一日只吃一餐。


[*]飲食節量,控制食量,不過食,缽中只受一團飯足矣。


[*]過午不食(午後不得飲漿),過中午之後不得飲漿。


[*]著弊衲衣,又作糞掃衣,穿著用廢棄的舊衣布料製成的衣服。


[*]只蓄三衣(但三衣),除了三衣之外不需要其他多餘的衣物。


[*]墓地宿止(塚間住),居住於墓地之間。


[*]樹下修行(樹下止),在樹下修習佛法。


[*]露天禪坐(在露地坐),擇空曠露天之地打坐。


[*]常坐不臥,長時間坐禪,不躺下睡覺。
[/list]



南傳佛教為頭陀十三支[3],《清淨道論》中比前者多出的是:
[list="margin-top: 0.3em; margin-right: 0px; margin-left: 3.2em; padding-right: 0px; padding-left: 0px; list-style-image: none; color: rgb(34, 34, 34); font-family: sans-serif; font-size: 15.008px;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隨處住,不選擇居住的地方,隨自己遊行所至而住。
[/list]


頭陀十八物

頭陀行(十二頭陀) 250px-Ueno_monk



這是現代日本和尚在路邊托缽的情境,他手上所拿的黑色碗就是缽,而他胸前背著的帶子就叫做頭陀袋,衣著為袈裟


漢傳佛教中,《梵網經》記載修行頭陀行者可以保有十八種道具,稱為頭陀十八物[6]。修行頭陀四處雲遊時,大乘比丘常會攜帶十八種道具,這就是頭陀十八物。這十八種分別是:楊柳枝(用以淨牙)、澡豆(洗淨用的豆粉)、三衣(僧伽梨、鬱多羅僧、安陀會)、水瓶、缽、坐具、錫杖、香爐、香匣、漉水囊、手巾、小刀、火燧、鑷子、繩床、經律、佛像、菩薩像等十八種。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頭陀行(十二頭陀)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讀書會 :: 佛學名辭釋疑-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