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5/10/15晨語簡記

向下 
2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5/10/15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2015/10/15晨語簡記   2015/10/15晨語簡記 Empty周四 10月 15, 2015 5:02 pm

20151015薰法香如是我聞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信根深固念力堅定

願行受持聞思修行

如來言教恆修憶持

精勤受持求佛知見



  瞭解,修行,「信為道源功德母,常養一切諸善根」,信力是多麼重要啊!我們若是欠缺信,一切都無法在我們人生理想中進行。人生,「信」字是很重要,不論是事業、學業,何況是道業,都離不開這「信」字。信根要深,要很深、很堅固,這是修行者不可缺少。我們在三十七助道品中,五根、五力,信根很重要,排在第一位。信根、信力是我們修行的基礎之一,很重要,我們必定要有信根,還要再有精進根,五根、五力,信根、精進根,或者是念根、定根、慧根全都需要。根與力二項,這五種的根、力,就是信根、信力,精進根、精進力,念根、念力,定根、定力,慧根、慧力,這都是我們要很用心。所以,在信根就包括了信力,信根、信力若能很堅固,我們的方向就不會偏差了。念根、念力如果能夠很堅持、堅定,這樣我們的方向才能很穩定,不會差毫釐而失千里。所以,信、念、精進、定、慧全都很需要,所以我們要很用心。「信根深固,念力堅定」,這是基礎。我們要有信、有定、有念、有精進,我們自然修行的方向就沒有偏差。



  加上願,我們要發願,有信、有念、有定、有精進等等,這我們還要再發願,所以要「願行受持」,聞、思、修,要不斷在我們我身行中。如來的言教,就是我們要好好受持。每一本經,不論是從小乘、中乘、大乘,不論是什麼樣的法,在我們聽來,入心。小乘法,我們要好好用在心中,用在我們的行為裡,不論是持戒、精進,這都是獨善其身,但不只是獨善其身,我們還要兼利他人。我們若不懂得要好好信願行,這樣我們就沒有往前再前進的空間了,所以,我們不只是堅定,還要再向前前進。這些信、願、行、念力、聞、思、修,都很重要,我們學佛者於佛陀的言教,不要說「三十七助道品」是不是小乘修行者所受持的,我們如果缺少了「三十七助道品」,根本就像一片天缺了大地一樣。



  修行不只是高高在上,成佛,常常說遍虛空法界,光是說高,就沒有地嗎?不是。修行,心地要很牢固,這片大地就是養成我們生命,提供我們的慧命,我們若不是有這一大片的大地,萬物都在這片大地上,事相就是在這片大地。天,也就是虛空法界,覆蓋之下,這些道理都是從大地開始。所以修行,大乘、小乘,我們都要重視。小乘法就是從我們的自身開始,我們的生活、行為,人事相都在日常生活中。修行佛法是將這個道理刻入心來,在我們心版裡,瞭解道理,看外面的人、事、物,與我們的理會合,開口動舌,人、事、物有什麼樣的事情發生,經過我們心腦思考過。這就表示平常將法吸收進來,然後遇到外面的境界,我們能這樣會合,應該是非判斷清楚,對的事情,我們要趕緊身體力行,克服很多的困難,達成我們認為對的事情完成。這無不都是在最基礎的知見,事相要清楚,然後堅定我們的信心,瞭解我們的方向沒有偏差。所以,聞思修、信願行,這也是很重要。



  這就是需要依靠如來言教,若不是釋迦牟尼佛這樣殷殷善誘,說很久、無量數、塵點劫,無始以前,這樣一直延續下來的道理,我們怎麼有辦法瞭解呢?所以,我們應該對如來言教,要用恆修憶持。看看釋迦牟尼佛,他成佛了,他在<化城喻品>這一品,完全在回顧過去恆修憶持,記憶又再回顧過去的塵點劫,無始中的無始以前的事情,這就是表示,我們修行一定要好好從源頭,聽了,入心,而且信根、念力要很堅固,才有辦法精進,定力不受外面境界搖動了,要不斷精進,這樣才能產生我們的慧命,所以必定要從佛如來言教,好好地用心,恆修憶持,很重要呀!



  而且,我們「精進受持」。釋迦牟尼佛所以能成佛,就是用那麼長久的時間這樣修行來的,生生世世,不斷修持過來的。他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經過之後,昨天說過了,十六沙彌已經在無量數佛的道場供養,無量千百萬億數諸佛的道場,在無量無數的諸佛所這樣修行,這樣的供養。供養的意思就是身體力行、身心奉獻,為眾生,受佛教。佛陀的教育,勤修,然後入眾生群中去廣度眾生,生生世世都是這樣。所以,上求佛道,入人群中去體會人間的事相,在人間事相中磨練自己,要如何去除無明、煩惱,解惑,煩惱、無明去除,惑完全解瞭了,自然就接近佛的知見。



  所以,一方面求,一方面要實行,所以,求佛知見是我們的心願,也是要我們身體力行過。雖然幾句話,其實修行的過程,我們不能疏忽了,要很認真、精進,堅定信念,這都是我們要學的。真的是我們能這樣做,其實只要我們有心,修行不是說要用多深,或者是要有多高的學歷,不一定。看看在泰國,有一位從工程學系畢業的大學生,他是從泰國最有名的大學畢業,朱拉隆宮大學,這是很有名的大學。畢業典禮時,他的父親默默站在角落裡,來參加他兒子的畢業典禮。兒子畢業是多麼風光啊!看到父親站在邊邊的角落裡,他那時候的內心非常的激動。等到他穿上學士服,這場儀式過後,看父親在哪裡?



  看到父親開的車,是垃圾車,這輛垃圾車在學校的門口,父親穿著工作服裝站在車邊,很感動,流著眼淚。兒子就走到垃圾車前面,父親站的地方,就向父親跪拜下去,雙手摸著父親的腳,就像我們虔誠的佛教徒頂禮佛,就如佛陀的時代,膜拜佛一樣。這樣跪拜在父親的腳前,雙手摸著父親的腳。這個境界讓人看了很感動。原來這位父親,他只讀到小學四年級,就無法再讀書了,因家庭貧困,開始要去做小工。就在這樣做小工的環境長大,後來去學開車,會開車了,就去應徵垃圾車工作,才有一份固定的薪水。他有一個心願,自己覺得生活這麼的困苦,尤其是所做的工作,是社會人認定是最低微的工作,與垃圾為伍,所以他無論如何就是一定要撫養兒子長大,一定要讓兒子的學歷比他高,而且能到大學。不論學費有多少,不論撫養、教育兒子的費用有多大,他只是一個心願,他這輩子一定要完成這個願。



  但是兒子是不是這樣想呢?從小學開始,中學的過程,他自己很有自卑感,很埋怨,埋怨同學的父親不是做企業,西裝筆挺,便是軍警的服裝很風光,只有自己的父親所穿的衣服是這麼邋遢,所以自己很自卑,也埋怨父親為什麼做這樣的工作?所以若說到父親,他跟同學相比,他就覺得很有自卑感。就這樣,自己一直很用功,覺得不論如何,要脫離這樣貧困的家庭,所以自己就很用功,相信自己的力量,堅定自己的心念,那個心願就是一定要成功。所以不論是小學、中學、大學,對自己的讀書是非常用功。但是對父親、對自己的家庭很輕視、埋怨,輕視父親,埋怨家庭的困苦。一直到那一天,那一天已經學士服穿上了,與所有的同學一樣,能上臺領畢業證書,在這當中看下去,忽然間看到父親在角落裡,很落寞,看到其他同學的父母是這麼風光,西裝筆挺、軍警服裝威嚴在這個地方,但是想到父親站在角落裡,他自己本身站在台上,與其他的家庭父母多麼風光偉業,不論他們怎麼樣,自己本身是站在臺上,與其他同學都一樣。



  看到父親那麼的落寞在邊緣裡,那時候他自己的內心很震撼:原來我的父親這一生中都是這麼落寞,我的父親一生就是這麼努力,雖然學歷這麼低微,雖然工作這麼粗重。尤其是每天都與這些很臭的垃圾在一起,卻能供應我讀書,從來沒有欠缺過。那時候他有很大的震撼,所以趕快衝出校門外,看到那輛車子還在校門外,看到父親站在車頭旁擦眼淚,他很感動,不由自己頂禮下去,尤其是有兩次跪拜。父親趕緊將他牽起來,父子淚眼對淚眼,因很激動,他再次頂禮,與父親互相擁抱,並向父親說:「抱歉,我從小到大都對父親那麼不尊重,我現在開始要還父親尊重的孝。」這就是信力,對自己要有相信,雖然有一段時間,從小到大欠缺那一分對父親的感恩,現在成就了,能成就是因為父親這樣拚命做出來的,供應給他,他今天的成就,所以這也是很感動人。



  人人都有潛能,父親雖然書讀得少,他的內心卻有這種願力,也有這樣的信力,有這樣的念力,父子共同努力,父親盡他當父親的信心、念力、願力,有這念的精進、精勤,這念堅定的心,這不就是在五根、五力之中,這種完成他的人生嗎?這個孩子不就是這樣,雖然家庭讓他覺得他很自卑,卻是信心、念力、願行、精進、堅定等等,還是同樣給他一股力量,所以他已經學業完成了,這個時候啟動了他對父親虧欠的心,這樣合起來,已經將這個虧欠彌補了。修行不就與這樣相同嗎?最好我們就是要人格完全,是非清楚,從小若去除了自卑,那就沒有疑惑,自然他從小就會很孝順,很感恩、尊重,怎麼會有自卑感,這叫做卑劣感,以卑劣感的缺點來面對這個家庭,彼此都過得很辛苦,父親也要很忍耐,孩子也是這樣,也是很辛苦,這種的心態。總之,我們學佛開始,與生活中的人間一樣,我們的信根、念力、願行,我們必定要堅持,我們才有辦法完成。



  不只是佛理通徹,我們的德行也要圓滿,不是只有「我瞭解、我讀得很深,我能分析很多」,但是,德若不足,這樣道業也不能完成。所以,德,就如那位年輕人,畢業之後來彌補他的德,對父親的孝,虧欠父親這分尊重,現在將它彌補起來。這樣才真正是受教育的品格、品德,這樣才足夠,要不然他一輩子的人生,還是同樣虧欠。我們人生的道理,與佛法的道理是一樣的。前面的經文這樣說,



經文:「普告大眾:是十六菩薩沙彌,甚為希有!諸根通利,智慧明了,已曾供養無量千萬億數諸佛。於諸佛所常修梵行,受持佛智,開示眾生令入其中,汝等皆當數數親近而供養之。所以者何?」



  這段經文就是這樣跟我們說,因為這位大通智勝佛瞭解,有疑惑的人經過十六沙彌的解釋,十六沙彌年紀幼小,但是希望大家能夠將十六沙彌他們所瞭解的法、所修為的行要重視,重視十六沙彌。因為大通智勝佛來讚歎、來見證十六沙彌所修學的功德,已經很深了,「甚為希有」,很深,諸根也通利了,智慧也明瞭了,他們已經供養過無量百千萬億諸佛。這就是大通智勝佛證明他們不是今生此世才修行,這十六沙彌是過去已經供養無量百千萬億諸佛,生生世世都是這樣修行過來的。所以在所有的諸佛所,不只是聽聞佛法,又是身體力行守戒清淨,甚至「受持佛智」。佛智,就是行菩薩道,入人群中去,自己的身心清淨,又入人群中去廣度眾生,開示眾生,希望眾生能接受佛法。「開示眾生令入其中」,讓所有的眾生能進入佛法中。所以「汝等皆當數數親近而供養之」。大家已經聽十六沙彌講說,已經去除了你們的疑惑了,大家應該要「數數親近」,要密切一點,密切地來親近,親近十六沙彌,甚至也要尊重、恭敬這十六沙彌。為什麼呢?下面的經文就說了,



經文:「若聲聞、辟支佛、及諸菩薩,能信是十六菩薩所說經法,受持不毀者,是人皆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來之慧。」



經文簡釋:「若聲聞、辟支佛、及諸菩薩」

*「若聲聞」:小乘人、及辟支彿、緣覺乘者。

*「諸菩薩」:大乘之人。指初發心菩薩行者。



  「所以者何?」就是大家要供養,供養親近十六沙彌。為什麼呢?「所以者何?」解釋假使聲聞或者是辟支佛,或者是菩薩。聲聞,那就是小乘的人,加上辟支佛,也是修獨善其身的緣覺,「及諸菩薩」,諸菩薩就是修大乘行,不過是初發心的菩薩。這小乘、中乘、大乘,在大通智勝佛講說法之後,有的人信解,有的人還有疑惑,大通智勝佛入靜室了,但是,沒人可問,所以十六沙彌各個升座,與他有緣的人就各個跟著十六沙彌所升座的地方去受教,去接受十六沙彌將大通智勝佛所說的大乘法重述。這些人已經都信受,將疑惑完全去除了,一直到大通智勝佛出定了、瞭解了,十六沙彌講得好,所聽的人也信解了,所以他要來見證,大家不只是佛入靜室,十六沙彌來代講,大家信受,希望大家從現在開始要親近,各人、各人都要親近你所受法,那個講說的人,那就是十六沙彌。不要輕視他們,一定要尊重,因為他們過去已經遇過無量數佛,在無量數佛的道場中,就是這樣修淨行,修梵行,也是生生世世入人群,廣度眾生,同樣這些人與他們是有緣人。意思就是要來見證、要來成就十六沙彌。



經文簡釋:

「能信是十六菩薩所說經法,受持不毀者」;能信是說妙法華經,至心受持,不毀謗者。



  所以說「能信是十六菩薩所說經法,受持不毀者」。若能這樣信受所講的《妙法華經》,人人能夠信受,能夠至心受持,用最虔誠的心來接受,接受之後,要信受奉行,沒有起誹謗的心,這就是「受持不毀」。要很虔誠。因為因緣成熟了,十六沙彌向大家說話,你們應該就要好好受持,不要信受之後再生誹謗,不要起疑惑。



經文簡釋:

「是人皆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來之慧」;是持經人,皆當得佛無上智慧。



  「是人皆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來之慧」。若能如這樣來受持,聽了之後,這樣的人,應該能得到佛無上的智慧。雖然是十六沙彌年輕,但是法沒有偏差,依法絕對不偏差,所以按照他們所說的法,好好地堅持,堅固受持,這樣同樣能夠得到,將來能得到無上智慧,得到佛無上的智慧。這也就是跟大家說,人生,我們人人有潛能,有經過修行磨練過,不是在年紀大小。幾天前,不是講過幾位很年幼的孩子,五六歲的孩子,三四歲的孩子,你看,智慧那麼深。也說過了八九歲的孩子,那個耐力也是那麼強。所以,我們不要輕視幼小。十六沙彌就是一個最好的見證,他們過去真正是因為這樣不斷不斷修行,信受奉行,在無量佛所中,上求下化,所累積來的潛能,已經潛伏在他的識,第八識、第九識。不只是在第八識中,已經每一粒種子,都是成佛的善種子,一直到達第九識,含藏在第九識,如來藏識之中。這已經累生世不斷修行過來。下面這段經文再說,



經文:「佛告諸比丘:是十六菩薩常樂說是妙法蓮華經,一一菩薩所化六百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等眾生。」



  這段經文,我們就能夠看得出來,大通智勝佛再次向大眾這樣說,這十六沙彌是菩薩,他們常常都是這樣好樂講解《法華經》,追求大乘法,累生累世所發的心願就是大乘法。所以《法華經》是成佛之道。在無量數佛所,佛佛道同,每一尊佛在人間度化、開示,無不都是為一乘法要來人間度眾生,期待眾生人人能成佛,與佛同等。最後一定要講成佛之道,成佛之道就是《妙法蓮華經》。《妙法蓮華經》就是成佛之道。所以,十六菩薩沙彌生生世世都是這樣,「常樂說是妙法蓮華經」。「一一菩薩」就是每一位菩薩,「所化六百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等眾生」。那就是表示這十六沙彌,就是十六菩薩,他們就是累生累世所度來的,累積起來就有六百萬億恆河沙數。這是形容數量之多,多到我們實在是無法用思考去瞭解到底有多少。



  從〈化城喻品〉開始要說多久以前,在大通智勝佛的時代,就說「塵點劫」。「塵點劫」也說了好幾次,一沙一塵,一塵一劫。想想看,到底有多少時間的長久?一塵一劫,那麼多的形容。一直來到釋迦牟尼佛再敘述過去,過去的大通智勝佛再敘述十六沙彌在過去無量億劫供養諸佛。可見這時間要如何呈現出來呢?所以我們要知道,本性,人人天生本性,無始無始以來,人人本具佛性。所以只是這樣的無明,就是一直輪轉過來。釋迦牟尼佛的用意就是要讓我們知道,用很長久耐心的時間,長久堅定信心受持,他們心很堅固,生生世世不斷不斷薰習,薰習到我們的身心無不都是如我們人的細胞一樣,每顆細胞無不都是這種慧根、慧力的信心,在人群中付出。真的是大小乾坤都包含有無量數,大乾坤的塵沙數,小乾坤,我們自己的身體內,也有無量數的微細菌,同樣的道理,有無量數的世界在我們的體內。智慧要去猜測,其實我們要用很多心去瞭解天地萬物間,每一葉、每一草都有它的世界,何況每一粒沙呢?同樣都有它的世界,都有它的本性存在。這也就是要我們很用心去推測天下之間,萬事萬法,無不都是要用心。



經文簡釋:

*「佛告諸比丘」;佛慈心慇切宣告此言:是經化度之除疑惑,意解得益,塵點劫來恆持度生至為常久。



*「是十六菩薩常樂說是妙法蓮華經」;是諸菩薩,不說餘法,心常樂說妙法蓮華經。



  所以,大通智勝佛再向當場比丘、聽眾說,「佛告諸比丘」,這是表示佛陀的慈悲,那種殷切宣告,要說菩薩沙彌的由來,是經過了化度,去除了疑惑,去除很多人的疑惑,度化很多人的經歷。這是十六菩薩沙彌,他們對所有的眾生,累生累世,意念很堅定,這樣在度化眾生,使令一切眾生將疑惑完全去除,使人人的意念能瞭解深奧的道理。「塵點劫來恆持度生至為常久」。從這樣開始,就是每一尊佛的道場中,他就是用《妙法蓮華經》來度化眾生,使一切眾生的疑完全去除,使令人人的心意都能接受佛法,得利益。時間是這麼久來,就是這樣恆持、堅持度眾生,時間很久了。「是十六沙彌常樂說妙法蓮華經」,就是這些菩薩就是這樣,完全以《妙法蓮華經》,成佛之道為最終,這樣度眾生。

其實,過去所說的法,從「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到了最後涅槃,也是講這些法,所以「不說餘法」。同樣的,在《法華經》中,已經包含有這麼多的法。所以「心常樂說妙法華經」。



經文簡釋:「一一菩薩所化六百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等眾生」

所化之機,有如是恆沙數。



*十六菩薩既樂常說是經;每次於說法會中,所親近受化度者,又有如是之眾;而此諸種眾生,累生世長劫,復從菩薩聞法修行,各各皆得先後成佛。



  「一一菩薩所化六百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等眾生」。所化的根機有這麼的多,這是十六菩薩他們常常都是很歡喜講說的經。每一次的法會中,所親近、受化度的人很多。用很長久的時間,度化的人很多。所以這些種種的眾生,累生累世,長劫以來,就是這樣不斷不斷,「復從菩薩聞法修行」,重重複複,就是這些人跟著十六沙彌這樣在修行,這樣體會佛法。「各各皆得先後成佛」。所以他們所受化度的,既成就、行菩薩道的人也很多,前前後後已經完成而成佛的也很多。總而言之,我們人人真正與十六王子結過緣,在大通智勝佛的道場,就是十六王子的結緣眾,一直到現在。所以我們時間雖然是這麼長久,也要時時堅持信願行、聞思修,要有戒、定、慧,這樣力持在日常生活中。要時時多用心啊!



花蓮薰法香團隊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5/10/15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5/10/15晨語簡記   2015/10/15晨語簡記 Empty周四 10月 15, 2015 11:10 pm

薰法香心得
如來言教恆修憶持, 上人這句手札感受很深,釋迦牟尼佛已成佛了,在<化城喻品>中,仍回顧過去塵點劫時,所受法的源頭。

我們人總是很健忘,這時,這個「恆」很重要,最近自己面臨一個境界,其實,類似的情境一直在自己周圍示現,終於,我找到答案了,而這些答案竟然是以前就曾聽聞過的,只是把它放著、擱著,也不知道拿起來用一用。感恩菩薩的考驗,善知識的提點。仔細一想,法的源頭一直都在,自己也聽聞,就如一個寶物,收在櫃子裡,沒有拿出來再勤擦拭,久了也會積厚厚的塵垢,所以,了解到 上人一再殷殷叮嚀的苦心,也再次提醒自己,要恆修憶持。
五根五力,信、進、念、定、慧,根堅固了就不偏差,力堅定了就很穩定,自問這個「根、力」真的深固了嗎?突然有個想法,將這個五根力用在人與人之間,也非常好。相信自己有善念、普天之下沒有我不相信的人(信),願意往前主動釋出善意、廣結善緣(進),心心念念都是利益人群(念),輕安自在得清淨(定),自然處在任何境界都有智慧去圓滿,不受境轉(慧)。
以此與大家分享之。

靜思弟子陳映月(慮津) 恭敬頂禮
回頂端 向下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85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4
注冊日期 : 2008-12-22

2015/10/15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5/10/15晨語簡記   2015/10/15晨語簡記 Empty周五 10月 16, 2015 4:45 pm

薰法香心得札記(二○一五年十月十五日星期四)

 

不論是二乘、三乘,最後都攝於一乘,就是大乘。可是,修大乘菩薩道的時候,三十七助道品是很重要的基礎。上人說,如一片天需要有大地一樣重要。

這些信、願、行、念力、聞、思、修,都很重要,我們學佛者於佛陀的言教,不要說「三十七助道品」是不是小乘修行者所受持的,我們如果缺少了「三十七助道品」,根本就像一片天缺了大地一樣。

所以修行,大乘、小乘,我們都要重視。小乘法就是從我們的自身開始,我們的生活、行為,人事相都在日常生活中。

 

讀經時,會讀到「正憶念」,這裡的「恆修憶持」與正憶念有點像,總之,在修行或度眾的過程,這是很重要的,今天有所體會。

這就是需要依靠如來言教,若不是釋迦牟尼佛這樣殷殷善誘,說很久、無量數、塵點劫,無始以前,這樣一直延續下來的道理,我們怎麼有辦法瞭解呢?所以,我們應該對如來言教,要用恆修憶持。

 

不要輕視幼小,不要輕視沙彌。要不斷地修行,要不斷地自我清境,一粒一粒的種子才會進到第八識或第九識。才有機會帶到來世去。

所以,我們不要輕視幼小。十六沙彌就是一個最好的見證,他們過去真正是因為這樣不斷不斷修行,信受奉行,在無量佛所中,上求下化,所累積來的潛能,已經潛伏在他的識,第八識、第九識。不只是在第八識中,已經每一粒種子,都是成佛的善種子,一直到達第九識,含藏在第九識,如來藏識之中。這已經累生世不斷修行過來。

 

 

 

信根深固念力堅定
願行受持聞思修行
如來言教恆修憶持
精勤受持求佛知見

  瞭解,修行,「信為道源功德母,常養一切諸善根」,信力是多麼重要啊!我們若是欠缺信,一切都無法在我們人生理想中進行。人生,「信」字是很重要,不論是事業、學業,何況是道業,都離不開這「信」字。信根要深,要很深、很堅固,這是修行者不可缺少。我們在三十七助道品中,五根、五力,信根很重要,排在第一位。信根、信力是我們修行的基礎之一,很重要,我們必定要有信根,還要再有精進根,五根、五力,信根、精進根,或者是念根、定根、慧根全都需要。根與力二項,這五種的根、力,就是信根、信力,精進根、精進力,念根、念力,定根、定力,慧根、慧力,這都是我們要很用心。所以,在信根就包括了信力,信根、信力若能很堅固,我們的方向就不會偏差了。念根、念力如果能夠很堅持、堅定,這樣我們的方向才能很穩定,不會差毫釐而失千里。所以,信、念、精進、定、慧全都很需要,所以我們要很用心。「信根深固,念力堅定」,這是基礎。我們要有信、有定、有念、有精進,我們自然修行的方向就沒有偏差。

  加上願,我們要發願,有信、有念、有定、有精進等等,這我們還要再發願,所以要「願行受持」,聞、思、修,要不斷在我們我身行中。如來的言教,就是我們要好好受持。每一本經,不論是從小乘、中乘、大乘,不論是什麼樣的法,在我們聽來,入心。小乘法,我們要好好用在心中,用在我們的行為裡,不論是持戒、精進,這都是獨善其身,但不只是獨善其身,我們還要兼利他人。我們若不懂得要好好信願行,這樣我們就沒有往前再前進的空間了,所以,我們不只是堅定,還要再向前前進。這些信、願、行、念力、聞、思、修,都很重要,我們學佛者於佛陀的言教,不要說「三十七助道品」是不是小乘修行者所受持的,我們如果缺少了「三十七助道品」,根本就像一片天缺了大地一樣

  修行不只是高高在上,成佛,常常說遍虛空法界,光是說高,就沒有地嗎?不是。修行,心地要很牢固,這片大地就是養成我們生命,提供我們的慧命,我們若不是有這一大片的大地,萬物都在這片大地上,事相就是在這片大地。天,也就是虛空法界,覆蓋之下,這些道理都是從大地開始。所以修行,大乘、小乘,我們都要重視。小乘法就是從我們的自身開始,我們的生活、行為,人事相都在日常生活中。修行佛法是將這個道理刻入心來,在我們心版裡,瞭解道理,看外面的人、事、物,與我們的理會合,開口動舌,人、事、物有什麼樣的事情發生,經過我們心腦思考過。這就表示平常將法吸收進來,然後遇到外面的境界,我們能這樣會合,應該是非判斷清楚,對的事情,我們要趕緊身體力行,克服很多的困難,達成我們認為對的事情完成。這無不都是在最基礎的知見,事相要清楚,然後堅定我們的信心,瞭解我們的方向沒有偏差。所以,聞思修、信願行,這也是很重要。

  這就是需要依靠如來言教,若不是釋迦牟尼佛這樣殷殷善誘,說很久、無量數、塵點劫,無始以前,這樣一直延續下來的道理,我們怎麼有辦法瞭解呢?所以,我們應該對如來言教,要用恆修憶持。看看釋迦牟尼佛,他成佛了,他在<化城喻品>這一品,完全在回顧過去恆修憶持,記憶又再回顧過去的塵點劫,無始中的無始以前的事情,這就是表示,我們修行一定要好好從源頭,聽了,入心,而且信根、念力要很堅固,才有辦法精進,定力不受外面境界搖動了,要不斷精進,這樣才能產生我們的慧命,所以必定要從佛如來言教,好好地用心,恆修憶持,很重要呀!

  而且,我們「精進受持」。釋迦牟尼佛所以能成佛,就是用那麼長久的時間這樣修行來的,生生世世,不斷修持過來的。他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經過之後,昨天說過了,十六沙彌已經在無量數佛的道場供養,無量千百萬億數諸佛的道場,在無量無數的諸佛所這樣修行,這樣的供養。供養的意思就是身體力行、身心奉獻,為眾生,受佛教。佛陀的教育,勤修,然後入眾生群中去廣度眾生,生生世世都是這樣。所以,上求佛道,入人群中去體會人間的事相,在人間事相中磨練自己,要如何去除無明、煩惱,解惑,煩惱、無明去除,惑完全解瞭了,自然就接近佛的知見。

  所以,一方面求,一方面要實行,所以,求佛知見是我們的心願,也是要我們身體力行過。雖然幾句話,其實修行的過程,我們不能疏忽了,要很認真、精進,堅定信念,這都是我們要學的。真的是我們能這樣做,其實只要我們有心,修行不是說要用多深,或者是要有多高的學歷,不一定。看看在泰國,有一位從工程學系畢業的大學生,他是從泰國最有名的大學畢業,朱拉隆宮大學,這是很有名的大學。畢業典禮時,他的父親默默站在角落裡,來參加他兒子的畢業典禮。兒子畢業是多麼風光啊!看到父親站在邊邊的角落裡,他那時候的內心非常的激動。等到他穿上學士服,這場儀式過後,看父親在哪裡?

  看到父親開的車,是垃圾車,這輛垃圾車在學校的門口,父親穿著工作服裝站在車邊,很感動,流著眼淚。兒子就走到垃圾車前面,父親站的地方,就向父親跪拜下去,雙手摸著父親的腳,就像我們虔誠的佛教徒頂禮佛,就如佛陀的時代,膜拜佛一樣。這樣跪拜在父親的腳前,雙手摸著父親的腳。這個境界讓人看了很感動。原來這位父親,他只讀到小學四年級,就無法再讀書了,因家庭貧困,開始要去做小工。就在這樣做小工的環境長大,後來去學開車,會開車了,就去應徵垃圾車工作,才有一份固定的薪水。他有一個心願,自己覺得生活這麼的困苦,尤其是所做的工作,是社會人認定是最低微的工作,與垃圾為伍,所以他無論如何就是一定要撫養兒子長大,一定要讓兒子的學歷比他高,而且能到大學。不論學費有多少,不論撫養、教育兒子的費用有多大,他只是一個心願,他這輩子一定要完成這個願。

  但是兒子是不是這樣想呢?從小學開始,中學的過程,他自己很有自卑感,很埋怨,埋怨同學的父親不是做企業,西裝筆挺,便是軍警的服裝很風光,只有自己的父親所穿的衣服是這麼邋遢,所以自己很自卑,也埋怨父親為什麼做這樣的工作?所以若說到父親,他跟同學相比,他就覺得很有自卑感。就這樣,自己一直很用功,覺得不論如何,要脫離這樣貧困的家庭,所以自己就很用功,相信自己的力量,堅定自己的心念,那個心願就是一定要成功。所以不論是小學、中學、大學,對自己的讀書是非常用功。但是對父親、對自己的家庭很輕視、埋怨,輕視父親,埋怨家庭的困苦。一直到那一天,那一天已經學士服穿上了,與所有的同學一樣,能上臺領畢業證書,在這當中看下去,忽然間看到父親在角落裡,很落寞,看到其他同學的父母是這麼風光,西裝筆挺、軍警服裝威嚴在這個地方,但是想到父親站在角落裡,他自己本身站在台上,與其他的家庭父母多麼風光偉業,不論他們怎麼樣,自己本身是站在臺上,與其他同學都一樣。

  看到父親那麼的落寞在邊緣裡,那時候他自己的內心很震撼:原來我的父親這一生中都是這麼落寞,我的父親一生就是這麼努力,雖然學歷這麼低微,雖然工作這麼粗重。尤其是每天都與這些很臭的垃圾在一起,卻能供應我讀書,從來沒有欠缺過。那時候他有很大的震撼,所以趕快衝出校門外,看到那輛車子還在校門外,看到父親站在車頭旁擦眼淚,他很感動,不由自己頂禮下去,尤其是有兩次跪拜。父親趕緊將他牽起來,父子淚眼對淚眼,因很激動,他再次頂禮,與父親互相擁抱,並向父親說:「抱歉,我從小到大都對父親那麼不尊重,我現在開始要還父親尊重的孝。」這就是信力,對自己要有相信,雖然有一段時間,從小到大欠缺那一分對父親的感恩,現在成就了,能成就是因為父親這樣拚命做出來的,供應給他,他今天的成就,所以這也是很感動人。

  人人都有潛能,父親雖然書讀得少,他的內心卻有這種願力,也有這樣的信力,有這樣的念力,父子共同努力,父親盡他當父親的信心、念力、願力,有這念的精進、精勤,這念堅定的心,這不就是在五根、五力之中,這種完成他的人生嗎?這個孩子不就是這樣,雖然家庭讓他覺得他很自卑,卻是信心、念力、願行、精進、堅定等等,還是同樣給他一股力量,所以他已經學業完成了,這個時候啟動了他對父親虧欠的心,這樣合起來,已經將這個虧欠彌補了。修行不就與這樣相同嗎?最好我們就是要人格完全,是非清楚,從小若去除了自卑,那就沒有疑惑,自然他從小就會很孝順,很感恩、尊重,怎麼會有自卑感,這叫做卑劣感,以卑劣感的缺點來面對這個家庭,彼此都過得很辛苦,父親也要很忍耐,孩子也是這樣,也是很辛苦,這種的心態。總之,我們學佛開始,與生活中的人間一樣,我們的信根、念力、願行,我們必定要堅持,我們才有辦法完成。

  不只是佛理通徹,我們的德行也要圓滿,不是只有「我瞭解、我讀得很深,我能分析很多」,但是,德若不足,這樣道業也不能完成。所以,德,就如那位年輕人,畢業之後來彌補他的德,對父親的孝,虧欠父親這分尊重,現在將它彌補起來。這樣才真正是受教育的品格、品德,這樣才足夠,要不然他一輩子的人生,還是同樣虧欠。我們人生的道理,與佛法的道理是一樣的。前面的經文這樣說,

經文:「普告大眾:是十六菩薩沙彌,甚為希有!諸根通利,智慧明了,已曾供養無量千萬億數諸佛。於諸佛所常修梵行,受持佛智,開示眾生令入其中,汝等皆當數數親近而供養之。所以者何?

  這段經文就是這樣跟我們說,因為這位大通智勝佛瞭解,有疑惑的人經過十六沙彌的解釋,十六沙彌年紀幼小,但是希望大家能夠將十六沙彌他們所瞭解的法、所修為的行要重視,重視十六沙彌。因為大通智勝佛來讚歎、來見證十六沙彌所修學的功德,已經很深了,「甚為希有」,很深,諸根也通利了,智慧也明瞭了,他們已經供養過無量百千萬億諸佛。這就是大通智勝佛證明他們不是今生此世才修行,這十六沙彌是過去已經供養無量百千萬億諸佛,生生世世都是這樣修行過來的。所以在所有的諸佛所,不只是聽聞佛法,又是身體力行守戒清淨,甚至「受持佛智」。佛智,就是行菩薩道,入人群中去,自己的身心清淨,又入人群中去廣度眾生,開示眾生,希望眾生能接受佛法。開示眾生令入其中」,讓所有的眾生能進入佛法中。所以「汝等皆當數數親近而供養之」。大家已經聽十六沙彌講說,已經去除了你們的疑惑了,大家應該要「數數親近」,要密切一點,密切地來親近,親近十六沙彌,甚至也要尊重、恭敬這十六沙彌。為什麼呢?下面的經文就說了,

經文:「若聲聞、辟支佛、及諸菩薩,能信是十六菩薩所說經法,受持不毀者,是人皆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來之慧。

經文簡釋:「若聲聞、辟支佛、及諸菩薩」

「若聲聞」:小乘人、及辟支彿、緣覺乘者。

「諸菩薩」:大乘之人。指初發心菩薩行者。

  「所以者何?」就是大家要供養,供養親近十六沙彌。為什麼呢?「所以者何?」解釋假使聲聞或者是辟支佛,或者是菩薩。聲聞,那就是小乘的人,加上辟支佛,也是修獨善其身的緣覺,「及諸菩薩」,諸菩薩就是修大乘行,不過是初發心的菩薩。這小乘、中乘、大乘,在大通智勝佛講說法之後,有的人信解,有的人還有疑惑,大通智勝佛入靜室了,但是,沒人可問,所以十六沙彌各個升座,與他有緣的人就各個跟著十六沙彌所升座的地方去受教,去接受十六沙彌將大通智勝佛所說的大乘法重述。這些人已經都信受,將疑惑完全去除了,一直到大通智勝佛出定了、瞭解了,十六沙彌講得好,所聽的人也信解了,所以他要來見證,大家不只是佛入靜室,十六沙彌來代講,大家信受,希望大家從現在開始要親近,各人、各人都要親近你所受法,那個講說的人,那就是十六沙彌。不要輕視他們,一定要尊重,因為他們過去已經遇過無量數佛,在無量數佛的道場中,就是這樣修淨行,修梵行,也是生生世世入人群,廣度眾生,同樣這些人與他們是有緣人。意思就是要來見證、要來成就十六沙彌。

經文簡釋:

能信是十六菩薩所說經法,受持不毀者」;能信是說妙法華經,至心受持,不毀謗者。

  所以說「能信是十六菩薩所說經法,受持不毀者」。若能這樣信受所講的《妙法華經》,人人能夠信受,能夠至心受持,用最虔誠的心來接受,接受之後,要信受奉行,沒有起誹謗的心,這就是「受持不毀」。要很虔誠。因為因緣成熟了,十六沙彌向大家說話,你們應該就要好好受持,不要信受之後再生誹謗,不要起疑惑。

經文簡釋:

是人皆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來之慧」;是持經人,皆當得佛無上智慧。

  「是人皆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來之慧」。若能如這樣來受持,聽了之後,這樣的人,應該能得到佛無上的智慧。雖然是十六沙彌年輕,但是法沒有偏差,依法絕對不偏差,所以按照他們所說的法,好好地堅持,堅固受持,這樣同樣能夠得到,將來能得到無上智慧,得到佛無上的智慧。這也就是跟大家說,人生,我們人人有潛能,有經過修行磨練過,不是在年紀大小。幾天前,不是講過幾位很年幼的孩子,五六歲的孩子,三四歲的孩子,你看,智慧那麼深。也說過了八九歲的孩子,那個耐力也是那麼強。所以,我們不要輕視幼小。十六沙彌就是一個最好的見證,他們過去真正是因為這樣不斷不斷修行,信受奉行,在無量佛所中,上求下化,所累積來的潛能,已經潛伏在他的識,第八識、第九識。不只是在第八識中,已經每一粒種子,都是成佛的善種子,一直到達第九識,含藏在第九識,如來藏識之中。這已經累生世不斷修行過來。下面這段經文再說,

經文:「佛告諸比丘:是十六菩薩常樂說是妙法蓮華經,一一菩薩所化六百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等眾生。

  這段經文,我們就能夠看得出來,大通智勝佛再次向大眾這樣說,這十六沙彌是菩薩,他們常常都是這樣好樂講解《法華經》,追求大乘法,累生累世所發的心願就是大乘法。所以《法華經》是成佛之道。在無量數佛所,佛佛道同,每一尊佛在人間度化、開示,無不都是為一乘法要來人間度眾生,期待眾生人人能成佛,與佛同等。最後一定要講成佛之道,成佛之道就是《妙法蓮華經》。《妙法蓮華經》就是成佛之道。所以,十六菩薩沙彌生生世世都是這樣,「常樂說是妙法蓮華經」。「一一菩薩」就是每一位菩薩,「所化六百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等眾生」。那就是表示這十六沙彌,就是十六菩薩,他們就是累生累世所度來的,累積起來就有六百萬億恆河沙數。這是形容數量之多,多到我們實在是無法用思考去瞭解到底有多少。

  從〈化城喻品〉開始要說多久以前,在大通智勝佛的時代,就說「塵點劫」。「塵點劫」也說了好幾次,一沙一塵,一塵一劫。想想看,到底有多少時間的長久?一塵一劫,那麼多的形容。一直來到釋迦牟尼佛再敘述過去,過去的大通智勝佛再敘述十六沙彌在過去無量億劫供養諸佛。可見這時間要如何呈現出來呢?所以我們要知道,本性,人人天生本性,無始無始以來,人人本具佛性。所以只是這樣的無明,就是一直輪轉過來。釋迦牟尼佛的用意就是要讓我們知道,用很長久耐心的時間,長久堅定信心受持,他們心很堅固,生生世世不斷不斷薰習,薰習到我們的身心無不都是如我們人的細胞一樣,每顆細胞無不都是這種慧根、慧力的信心,在人群中付出。真的是大小乾坤都包含有無量數,大乾坤的塵沙數,小乾坤,我們自己的身體內,也有無量數的微細菌,同樣的道理,有無量數的世界在我們的體內。智慧要去猜測,其實我們要用很多心去瞭解天地萬物間,每一葉、每一草都有它的世界,何況每一粒沙呢?同樣都有它的世界,都有它的本性存在。這也就是要我們很用心去推測天下之間,萬事萬法,無不都是要用心。

經文簡釋:

「佛告諸比丘」;佛慈心慇切宣告此言:是經化度之除疑惑,意解得益,塵點劫來恆持度生至為常久。

「是十六菩薩常樂說是妙法蓮華經」;是諸菩薩,不說餘法,心常樂說妙法蓮華經。

  所以,大通智勝佛再向當場比丘、聽眾說,「佛告諸比丘」,這是表示佛陀的慈悲,那種殷切宣告,要說菩薩沙彌的由來,是經過了化度,去除了疑惑,去除很多人的疑惑,度化很多人的經歷。這是十六菩薩沙彌,他們對所有的眾生,累生累世,意念很堅定,這樣在度化眾生,使令一切眾生將疑惑完全去除,使人人的意念能瞭解深奧的道理。「塵點劫來恆持度生至為常久」。從這樣開始,就是每一尊佛的道場中,他就是用《妙法蓮華經》來度化眾生,使一切眾生的疑完全去除,使令人人的心意都能接受佛法,得利益。時間是這麼久來,就是這樣恆持、堅持度眾生,時間很久了。「是十六沙彌常樂說妙法蓮華經」,就是這些菩薩就是這樣,完全以《妙法蓮華經》,成佛之道為最終,這樣度眾生。

其實,過去所說的法,從「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到了最後涅槃,也是講這些法,所以「不說餘法」。同樣的,在《法華經》中,已經包含有這麼多的法。所以「心常樂說妙法華經」。

經文簡釋:「一一菩薩所化六百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等眾生

所化之機,有如是恆沙數。

十六菩薩既樂常說是經;每次於說法會中,所親近受化度者,又有如是之眾;而此諸種眾生,累生世長劫,復從菩薩聞法修行,各各皆得先後成佛。

  「一一菩薩所化六百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等眾生」。所化的根機有這麼的多,這是十六菩薩他們常常都是很歡喜講說的經。每一次的法會中,所親近、受化度的人很多。用很長久的時間,度化的人很多。所以這些種種的眾生,累生累世,長劫以來,就是這樣不斷不斷,「復從菩薩聞法修行」,重重複複,就是這些人跟著十六沙彌這樣在修行,這樣體會佛法。「各各皆得先後成佛」。所以他們所受化度的,既成就、行菩薩道的人也很多,前前後後已經完成而成佛的也很多。總而言之,我們人人真正與十六王子結過緣,在大通智勝佛的道場,就是十六王子的結緣眾,一直到現在。所以我們時間雖然是這麼長久,也要時時堅持信願行、聞思修,要有戒、定、慧,這樣力持在日常生活中。要時時多用心啊!

花蓮薰法香團隊感恩合十

 

 

高明智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2015/10/15晨語簡記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