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151017 - 慈濟的故事(九) - 把握因緣慈悲濟世

向下 
2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98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151017 - 慈濟的故事(九) - 把握因緣慈悲濟世 Empty
發表主題: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151017 - 慈濟的故事(九) - 把握因緣慈悲濟世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151017 - 慈濟的故事(九) - 把握因緣慈悲濟世 Empty周日 10月 18, 2015 11:15 pm

回頂端 向下
在線
none
無量光曜心
無量光曜心



文章總數 : 840
來自 : 高雄
威望 : 0
注冊日期 : 2017-11-01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151017 - 慈濟的故事(九) - 把握因緣慈悲濟世 Empty
發表主題: 逐字稿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151017 - 慈濟的故事(九) - 把握因緣慈悲濟世 Empty周五 6月 22, 2018 2:36 pm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151017 - 慈濟的故事(九) - 把握因緣慈悲濟世

【證嚴上人開示】2015.2.16華東志工座談
我自己常常佩服我自己,這種理想選擇,方向肯定,對的,我就身體力行。所以從克難中走過來,那樣的克難,是來自於自力更生,這自力更生就慢慢地,慢慢變成了,就是要如何來自力?那就從好幾好幾種的方法,要謀生的方向。比如說去撿建築的水泥袋,50年前裝水泥的袋子,都有四層或是三層的紙,我們都會把它撿回來,就把它拆開,外面的這一層當然是污染的,最裡面的那一層,也是水泥污染的,中間還有兩張就是乾淨的。外的,內的,我們要經過擦拭,讓它成為乾淨的。裡面那兩個就是很乾淨的,我們就要把它分開了,還沒有做慈濟,就是開始自力更生,這就是法脈源頭。把這樣的水泥袋把它割開,糊成了袋子,髒的,就是說裡層跟外層的,就賣給了五金行去裝五金的,裡面那兩層乾淨的,就再糊成了一個個的袋子,是作為飼料袋,養雞、養鴨這種的飼料,就飼料袋,就這樣地把它環保來謀生。現在才知道那是環保,不過那個時候,是在克難中的生活,夠不夠?當然是不夠。還要在我的小木屋後面,就是有一塊地,就在那裡務農,種花生等等,就靠這樣的生活。五穀雜糧自己種植,就這樣來生活,這都是在克難中過。在這麼克難的過程中,還是因緣來時就把握因緣,那就是一灘血的故事。這都是在過程,雖然自己還是很克難的生活,可是看到了這樣的境界,我們還是在窮困中,打開富有的心靈,就是想盡辦法,再加上了因緣,與修女的對談。對啊,同樣是宗教,人家的宗教,可以開辦醫院,有養老院,有孤兒院,佛教呢?能做什麼?她說,應該為善要人人知,要有很多人的力量,也可以為社會做事。她一一點醒了我,對啊,我們應該也可以,只要好事人人知,只要我們來勉勵更多人,共同一個方向,來做好事,所以就這樣的因緣會合。

**********

「慈濟的故事(九) 把握因緣慈悲濟世」


【1964~1965年國際背景】
(1964年 物理學家默雷.蓋耳曼提出夸克的存在)
(1965年 電影「真善美」創下票房新紀錄)
(1965年6月 抗議日韓關係正常化合約,僑胞於韓國首都大遊行)

【1964~1965年臺灣社會】
(1964年6月 石門水庫大壩竣工,為遠東第一高壩)
(1965年 美國終止對臺經濟援助)

【1964~1966年慈濟大事】
(1964年3月 印順導師至花蓮探訪上人)
(1964年5月 德慈、德昭、德融師父等四人皈依)
(1964年5月 上人到八堵海會寺結夏安居)
(1964年9月 母親生日,上人返回豐原探望)
(1964年10月 上人率大弟子德慈師父回普明寺掛單)
(1966年3月 佛教慈濟克難功德會成立)

【旁白】
1964至1966年,共產政權在蘇聯的支持下,急速擴張,美蘇強權的爭霸,在第三世界國家掀起烽火熾然。此期間,國際社會逐漸孤立臺灣,日韓關係的恢復友好,令臺灣社會反日情緒高張,而美國則停止了對臺灣的經濟援助。證嚴上人自1963年10月至慈善寺講經,八個月來與許多信眾結下善緣。德慈、德昭、德融與德恩師父,陸續前來皈依,打破了不收弟子的誓言。

【證嚴上人開示】2001.4.17資深委員座談
那個時候就是因為沒地方住,能到寺院講經就有得住,當時是用講經換住,所以這樣才跑到那裡,財嬸、川嬸,還有紹雯(德融師父)她媽媽,有一群老菩薩在那裡聽經,就這樣開始了這個緣。紹雯她媽媽,她很誠懇的把紹雯送給我,那時候,接著是紹惟(德慈師父)來了,紹恩(德恩師父),他們就來了,這是在那一段時間。

**********

「鮮紅的記憶」

【證嚴上人開示】2003.8.27人文志業同仁座談
那時候我就開始去結夏安居,紹雯(德融師父)也跟我去,紹惟(德慈師父)後來他也有去結夏安居,回來以後,我回到地藏菩薩(普明寺),回來就在這裡住了。所以也就是在那個時候,真的自己很窮。因為也希望說自力更生的這樣的思想還是永遠存在,所以我們有幾位在那裡生活時,師公也是來看過我,覺得出家人這樣的環境是要怎麼修行呢?廟不像廟,家不像家。這樣子是在做什麼?所以有一段時間,師公要離開嘉義妙雲蘭若,有一位黃太太在外雙溪有蓋了一間報恩小築,要請師公去住。那時候文化大學要請師公去當教授,客座教授,所以他要離開妙雲蘭若,所以那個地方總要有人,那時候師公的這群弟子中,只有我在這個地方有幾位弟子,只要肯做就能夠生活,所以師公當時要我過去。剛要過去的那個時候,德融的爸爸生病了,那時剛好同一個時間,我已經答應師公我要過去,我要回去,要回去妙雲蘭若住,師公也給我搬家的錢了。
(2011.5.28同仁人文營座談)
那個時候,有一群的老人家,他接到了這樣的訊息,都無法接受,一直來跟我說,不可走,我們需要您。但是我說師命難違,我還是要聽師父的話,那個時候,有那一群的菩薩,他就馬上去請代書寫了一封陳情書,請命,向我的師父請命,就說能不能緩調三年?希望我在花蓮多待三年。其實我心裡都在想,愈待情愈深,到三年後我真的能離開嗎?心裡要有一個準備。看到了這麼多的老人家,這樣的請求,我的師父他也認為說,出家人本來就是要廣度眾生,在花蓮有緣,要留就留下吧。也就是在那個時候,有一天,一大早去探望一個病人,這個病人是融師父的父親,胃出血,他在那一個醫院開刀,所以,一大早我就到了那個醫院,鄉下醫院,一大早進去,還是乾乾淨淨的。探病,與病人聊天,了解他的身體狀況,我們安心了,我們要出來了,就是要出那個醫院的門前,地上就看到了一灘血。這一灘血很鮮明,到現在還在腦海中,看著就由不得自己,就問:「為什麼有這一灘血?」在那個時候也有人在候診,他就很熱心地起來跟我說,剛才所看到的情景,有這樣的一位山地婦女被四個人輪流抬著,從昨天晚上一直到剛剛才到。人呢?抬走了。為什麼?她沒有八千元。可要知道,那個時候的八千元,可以買房屋喔。錢(幣值)之大耶,但是那個時候,為什麼要她繳八千元?開刀需要輸血,那個時候的輸血,血是要用買的。所以有「血牛」,那種的血牛,是專門讓人抽血。250cc,就要五百元,有的到一千元。山地人哪有儲蓄啊?所以他們就這樣的抬走了。他們抬走,我出來,看到了這一灘血,聽到了這樣的故事,實在心裡好痛,痛在心裡,回到花蓮來。那個時候,我是住在精舍後面的普明寺那個地方,一回來的時候悶悶不樂,一直在想,假如我有錢,假如那個時候我在場,在場又有錢,那不就是可以救兩條命嗎?救不起兩條命,最起碼也可以救一條命,她是小產,所以耿耿於懷。
(2003.8.27人文志業同仁座談)
那一種地上鮮紅的記憶,但是模糊的人,因為我沒有注意回答我的人,是長得什麼樣子?也不知道被抬走的那個女人長得什麼樣子,她被抬走了以後,生啊,死啊,我都通通不知道,很多很多的問號在心裡,是悲也是痛。這種的心態在那一段時間裡,每一次,每一餐,我們已經很窮了,窮到一片豆腐可以配飯。因為那時候都沒有菜,都是吃兩碗飯,我有的時候都形容說,缺到用石頭醃鹽,是那一種艱苦的生活。那也開始準備要離開了,又碰到了這樣的事情,又有那麼多人的不捨,這一群老人家不讓我離開,在這種的情形下,剛好碰到了修女。

**********

「修女的促成」

【證嚴上人開示】2014.6.23大林慈院同仁座談
那三位修女,她們就是要來度我,因為那個時候我在小木屋裡,五十多年前,我在小木屋裡,那個時候她們常常都會到了山上的天主堂去帶彌撒,所以她們都會從我的小木屋前經過。那個時候有三位的少女,常常看到了出家人,好像很好奇,她們每一天的黃昏都會下來,來跟我聊天。同時,她們也聊一聊,聊一聊,後來這三位小姑娘,她們也要皈依,每天都會下來幫我提水。有一次她們要回去的時候,修女要下來,她就問她們說「你為什麼常常會到那小木屋去呢?」,這三位女青年就會跟她說,我去幫我師父提水。她說你師父?她就跟她談起了是一位出家人等等,後來這三位修女說,他這樣的修行很可憐,是不是你介紹,我們來跟他聊天。她說你要跟他聊天?你是修女,他是佛教。她說是啊,他這樣太可憐了,我也可以招呼他加入我們修女的團體。她是有備(而來)要來度我,這三位就說好好好,我跟我師父談一談,跟你約時間。就來跟我說,我說好啊,就可以看看什麼時候,但是這一約時間就拉長了。因為一陣颱風,打散了我離開這個小木屋的環境,這個過程當然說來話長,一直到了我又再回來的時候,就住在地藏菩薩(普明寺)旁邊,那個時候我就已經有弟子了,像德融、德慈他們,德恩,那幾位就開始來跟師父一起住。舊話重提,這三位女青年就說,修女又在問,這麼久了,什麼時候可以來跟師父見面?我說現在什麼時候都可以。所以有一天,這三位修女來了,就跟我聊天,談啊談。
(1996.12.7亞澳營)
三位修女,真的很受人敬仰,她們每個星期六的下午,一定會到後面的山去傳教,她說每一次從我的小房屋旁邊經過,她們都不由自己的會回頭來看這個小屋。她們都說,有的時候會看到我,在小屋的門口,她們都很憐憫我,她說發了一個願,一定要來度我。一個禮拜六的下午,這三位少女就把修女帶來了,我們就坐著談,當然都是談宗教,我談的是佛教,她們談的是天主教。不管是天主教或者是佛教,我們都是相談甚歡,非常地歡喜,很投機也是很投緣,在彼此討論教義以後,這三位修女說,原來佛教的教理,就是那麼的圓融,那麼的美好,真的很好。但是,我們天主教在每一個國家,尤其是落伍的國家都付出,收容孤兒,建老人院,還有醫院,還有學校。佛教有沒有?她就這樣問我。在那個時候,我實在無語以對,不知道要回答的是什麼,但是我愛佛教,我還是要護持佛教,所以我就回答了,我說,目前是沒有,沒有佛教的孤兒院,也沒有佛教的養老院,當然也沒有佛教的醫院,這是在名相上是沒有的,不過在心靈上大家都有心。我跟她們說,佛教徒,大部分都是布施不執著名,大部分都是無名氏,我還跟她們說,你看,假如是在報紙上你有看到了某某善士、無名氏去救人,這可以說他是佛教徒,做好事他們不執著名相。我這樣的回答,她們就馬上就跟我說,佛教的好人這麼多,假如你們能不要用隱名氏,大家的力量合起來,不是都可以做很多事嗎?我感恩的是這幾句話。真的啟發了我的信心,也啟發我的毅力,我跟她們相約,我說,可以,我相信可以做得到。因為有宗教信仰的人,都是好人,都是有愛心,他們大家都願意去做幫助人的人。天主教的信徒可以做,基督教的信徒可以做,當然佛教的信徒也可以做。我們的名稱不一樣,可是我們有同樣的一個目標,都是愛人,都是有那一顆善良的愛心。這就是慈濟的「因」,從那個時候開始,我發願,我希望「為佛教,為眾生」。在我出家受戒時,我的師父給我的使命就是「為佛教,為眾生」,在經過了這三位修女的助緣,讓我這一顆心,真正的就把它成型起來了。
(2011.5.28同仁人文營座談)
當天的下午,我要我們精舍裡,包括我一起六個人,我就跟大家說,我很想做這一件事情,一直心裡耿耿於懷,腦海中總是被抬走的畫面。我心不忍,剛剛早上的三位修女互談的那一席話,啟發了我,希望我們能成立這樣的救難、救貧,成立這樣的功德會。他們就說我們又沒有錢,要怎麼救?我就說我們大家再努力一下,每天多一雙嬰兒鞋,就這樣開始。
(2014.6.23大林慈院同仁座談)
其中還有兩位老菩薩,除了四位弟子跟隨我,還有兩位老菩薩,我就跟老菩薩說,我離開,我這四個弟子我都會帶離開。可是老人家,你總是我帶不開,因為你們都有子女,有家庭在這裡。假使我這件事情做得成,你們30位老菩薩的心願,我永遠都會留在花蓮。她們就說,您要做什麼?師父您儘管說,我們絕對做得到。我說,一天省五毛錢,30個人,每一個人拿一支竹筒回去,每天的買菜錢,放在竹筒裡,每天五毛錢投入竹筒。她們說「這沒問題啦」,就這樣開始,就是在民國55年(1966年),那一年的(農曆)三月,慈濟功德會成立了。

**********

「五毛做救濟」

【證嚴上人開示】2015.2.16華東志工座談
假如我們能累積,長年來累積,每一個人五毛錢,一個月450元,一年就有幾千元,碰到了什麼困難的事情,我們就可以及時(救助),但是有錢人少,有困難的時候,也不見得我們能發現得到。所以我需要的是人要更多,更多人,眼界才會開闊,這種的周遭有苦難人,才有機會得救。所以從五毛錢開始,五毛錢,我要她們天天存。我就自己到後山,我們後面的山,很多人種竹,就去鋸一些竹回來,把它就是一段一段地鋸開,就這樣送給30個人。可是他們說,那我一個月就捐15元就好,我說我不要你一個月15元,她們以為我不會數學。她就說,那就是五毛錢,每天的五毛錢,一個月就是15元。我說是啊,我知道,但是,讓你一個月才發一次心,這樣不夠,我要你天天起心動念都是善心,都是愛心。人家說,就是積善之家有餘慶,每一個人每一天一定要發揮你一念的愛心、善心,你今天就會很快樂。因為你今天已經表達出你的愛心,有愛就快樂了。我要你天天的,而且還要去買菜之前,為什麼要在買菜的時刻呢?晚上不可以嗎?我說,我要你是節省買菜的錢,不要你多餘的錢,只是你今天的買菜錢就捐五毛。這五毛錢,到了菜籃子提起來,那就是丟了五毛錢。她的記憶還深,她到了菜市場很自然就會說,少一點,我要省五毛錢。賣菜的人就會說,五毛錢要做什麼?她說,五毛錢要救人啊。笑話,五毛錢怎麼能救人呢?她說,我師父說的,就是積少成多就可以救人。所以賣菜的人說,既然你要省五毛錢,那我也可以捐五毛錢。這個賣菜的人都可以捐了,所以提起買菜的人,那就是30個要幫助師父的,後來就是委員了。那個時候她們就很有興趣,到了其他的菜(攤),或者是魚啊、肉啊(的攤販),那個時候都沒有在提倡茹素。所以她們到了其他的攤位,都是如法炮製,就是說我要省五毛錢,(秤)少一點,都會(這樣說)。從此能啟動了賣菜人的愛心,所以從這樣子,就是愛心從菜市場開始,這就是慈濟的開頭。
(1997.3.26影視組座談)
記得不知道是哪一臺,也曾經做過愛心節目,他有訪問過一位老委員,她很清楚地回憶,當初她們就是(每天投)五毛錢的老委員,她是真正的五毛錢的老委員,她也提到提菜籃,去菜市場(前先投五毛錢)。這一臺這個電視臺,就真正的跑到那個市場,那個時候跑到市場,也去訪問菜市場裡面的人,問賣豬肉的人說,你知道慈濟功德會嗎?在幾年前,你有沒有參加過慈濟功德會?菜市場裡的人就會回答他,記得,二十幾年前什麼時候,我們就開始(參加)。這個錄影帶我想應該還在,雖然我們再去找舊的菜市場,再怎麼拍,就還沒有辦法拍到幾年前的(市場),一年一年不一樣的景象,要找那個畫圖收會費的,畫兩顆石頭作記號,路被拓寬了找不到的,我跟著她在那一邊轉。這位是,可以說,是我收在家弟子的第一個,靜宏,但是她不在了,她已經不在好幾年了。靜宏她也是有一段故事,那個時候我就一直在想,我應該要好好的建立一個佛教的慈善機構,剛剛呼籲五毛錢的,就是很多事情在這個時候,她就來到地藏廟這邊,就是要求皈依。所以我就提出條件,你要皈依,可以,但是要有條件,就是你要當我的委員,要幫我去收會款,做救濟的工作。她們就只要能得到皈依,什麼條件都可以答應。當時有三個人,第一次皈依三個人,三個人都成為委員,從這樣開始,凡是要來皈依的,一定要當我的委員。所以才有這個「以師志為己志,以佛心為己心」這種的話,就是說你們若要當我的弟子,一定要做慈濟的工作。靜宏她不認識字,她收功德費就是最會收的,她有好幾本的本子,真正的她是不認識字,也一段好長的時間,我才知道。有一天開證法師來,不知道哪一個月的藥師法會,他剛好來花蓮,我在大殿誦《地藏經》,他在那邊坐就問靜宏,你的師父聲音那麼好,你的師父法號怎麼稱呼?那個時候真的沒幾個人知道我的法號。她就說,我的師父的法號,不知道叫什麼「證」的。他問「證」怎麼寫?什麼「證」怎麼寫?她說我知道是這樣,就拿簿子給他看,在這裡啦。我下(殿)來的時候,這個法師已經時間等了太久,就不再等了,他就離開了。但是靜宏下來她就跟我說,她說師父,很不好意思,剛才人家問我你的法號,我不會說。我說你每天拿功德會的本子,這個名字在這邊,你怎麼不會說?她說對啊,我就趕快翻本子的這個名字給他看。我說你給他看,你不知道我的法號嗎?她說,老實說我不識字。那一次我才知道她不認識字,那我就說,你收五、六百個會員,那個時候在花蓮,她是最多的,五、六百個會員。我就說,到底你是怎麼寫的?帳又怎麼記?那你怎麼會記得某一個人是在哪個地方?她說,我就用這樣的方法,她再把這個簿子拿出來給我看,她說您看,我就用這樣的方法,我去的時候就跟他們說,你們自己寫,我才不會把你寫錯。叫他們自己寫,她自己才不會寫錯。你自己寫,寫好了,已經出來了,她下一個月要怎麼收?她會不會跑錯路?她就出來到門口,回頭看看這個家,有什麼特殊的。她就,種葡萄的,她就在這個人的上面,就畫一顆顆的像一串葡萄。去市場買菜時,假如是賣菜的,她就會畫了一個葉,菜葉,那就表示是賣菜的。如果是賣雞的,她就畫一隻雞頭,那就是賣雞的。整本簿子都有她的記號,所以我才知道說,我這個弟子,真的實在是很貼心,真的很感動人。她們以前在花蓮,委員差不多是四個人、六個人就是一組了,花蓮人少,大家分組去調查,若輪到她們,她們就要去調查,但是有的時候,有會員跟她報個案,她就會趕快,要趕快去看,先去看了以後才會回來報告,然後還要帶我去看。所以她就是去看了以後,沒想到三天以後,要帶我去,路已經被拓寬,要拓寬,石頭被搬走,所以她才會這樣的在那邊繞。這是她在十幾年間的慈濟工作,她都是用這種的方式,不管是濟貧,救濟貧困,或者是要去勸募,她都是很辛苦很辛苦。

**********

「藥師經祈福」

【證嚴上人開示】2012.6.17全球幹部研習

記得那個時候,我們每個月的農曆24日,那一天就會念誦《藥師經》,領取米糧的,我們要幫助的人他們會來,同時還有會員也會來。那個時候,因為我成立了功德會,所以有了《藥師經》法會,會員人人都會來參加。因為那個時候我在修行,那在花蓮地區很多的佛教徒都很期待我會為他們誦經消災,當然這也有故事,什麼小木屋的發光,就是因為小木屋的發光,所以人人都希望說,住在小木屋裡面的這一位出家人能為我消災,所以大家都很期待我為他們消災。我自己,大家都知道,師父要出家之前,我就是有一個心願,第一我不做經懺,既不做經懺,我如何能為人消災呢?絕對是不可能。而且我是在自修,也不希望有道場,所以不當住持,這也是願之二。再來就不收徒弟,這也都是那個時候的我的心願。出家有這樣三個心願,第一不誦經懺,第二不當寺廟的住持,第三是不收弟子。那你看這三個願,我破了幾個願?所以現在唯一的,很堅持的不做經懺,但是保留這樣的每個月的(農曆)24日,這一天,就是虔誠為全球祈求平安,這就是《藥師經》法會。從第一次開始,每個月都是例行的,農曆24日,就是我們慈濟日,在臺灣我們的慈濟日,每個月的農曆24日,這樣的都沒有停過,沒有停止過的,這都是唯一我誦經的時刻,還是保留著我們靜思法脈是不做經懺的一個修行的道場,到現在還是保持的。
(2014.9.1慈科大合心共識營)
我發心立願出家,我要承擔起如來家業,為佛教,為眾生,這一輩子,從發心的那一天到現在,五十多年了,一直到現在,一念心都沒有偏差過,這都是我自己感覺到說,我對自己有交代,對自己有交代,你要我現在變也變不了什麼,就是變老而已,其他都不會變,這都是難得的。人一生一心一志,一生中完全沒有變動的,這是我自己感覺,對自己有一點滿意,不過責任,任重道遠。

(《方向》  詞:釋德寅/曲:曹俊鴻
 生死一線的震撼
 揮別紅塵滾滾的迷惘
 青山無爭 福田勤耕
 心蓮萬蕊朵朵綻放
 那是生生世世唯一的方向)

回頂端 向下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151017 - 慈濟的故事(九) - 把握因緣慈悲濟世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菩提心要-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