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5薰法香如是我聞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佛智圓通道無礙,
博聞愛道道難會,
守志奉道道甚大,
聲聞自覺守小道,
緣覺利根守獨善,
菩薩求法度眾生。
佛法深,不過它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離開生活就不需要佛法了,所以,佛法不離世間法。我們人人若能用心在日常生活中,法,要用心在我們的心中,心不離法,行不離道,自然就能慢慢接近佛法。我們光是說我喜歡聽佛法,我喜歡聽,佛法很好,聽得很歡喜,想要將佛法字字句句,再鑽研得深一點,我要研究很多的道理,只是這樣,喜歡聽、喜歡研究,但沒有去體會人間疾苦,這樣真正要會道就困難了。只是在原地踏步,無法身體力行,原地踏步,自然道難會。我們若是守志奉道,其道甚大。這是佛陀教育弟子,要守志、要奉道,我們的志向在佛法中,佛陀怎麼教化,我們要怎麼發心,發心守好我們最初那念心,這叫做守志。我們的志願已經從初發心開始,就要身體力行,這叫做守志奉道,若能這樣,道甚大。《四十二章經》裡就有這樣的一段文,佛陀對弟子的教育,你不要光是博聞愛道,只想要聽很多、想要研究得很深,但是真正的法,你沒有身體力行,這樣道必難會。
所以必定要守志奉道,你聽了,開始立志,就這樣去實行,就「其道甚大」。佛陀對我們這樣教育,我們就要這樣身體力行。就如我皈依在師父的座下,只是三叩頭,師父告訴我:「為佛教,為眾生。」短短的六個字。我覺得,守志,就是守住初心。師父這樣跟我說,「為佛教,為眾生」,這一生中只為了這六個字,這樣而已,我覺得路愈走愈廣,這條道愈來愈長,這條平坦的道路,很多人共同來走這條路,這條路,大家共同用愛來鋪路,自然這條大道直,菩提大道直,很直的道路就是這麼簡單這樣走過來,這就是「守志奉道,其道甚大」。
但是,我們若只是聲聞,我就是聽啊聽,我知道了、知道了,我知道要如何潔身自愛,我知道要如何去除煩惱,這些我都知道。但是,守在小道,只是知道愛自己,只是知道要去除無明,佛陀的法,我就是這樣聽,我就是這樣去除無明、斷煩惱,這就只是在小道,只是為自己。若是緣覺,利根。緣覺,也能叫做獨覺,他能在無佛的時代,也能觀周圍的境界而體悟人間無常,在人、事、物中,也知道這都是無常的道理。但是,他只是守在這種無常的觀念,他卻無法究竟在人間道上與大家分享人生的無常、苦難偏多。生命有限,他不懂得如何從短暫的生命去教育人群,在人群中,讓人人知道一切欲如幻化。這些道理他都知道,只是不願意入人群,他就是獨善其身。佛出世,同樣聽佛法,很利根的接受佛法,卻不願意真正發大心、立大願,這就是緣覺,緣著種種的境界,道理瞭解,卻不願意接受大乘的教法。這就是聲聞與緣覺,浪費了光陰,佛陀說法四十多年了,還是同樣守在這種小道,獨善,這是聲聞與緣覺的根機。
但是菩薩呢?菩薩就是求法度眾生。菩薩所求的法不是為了自己,是要為兼利他人。諸佛出世,必定就是這樣生生世世不離佛的教法,無佛世的時代,他們還是一樣入人群中度化眾生,這就是菩薩,菩薩求法是度眾生。我們學佛要很用心,用心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在生活中,我們怎麼聽法,我們如何將自己的心調伏好,法,聽了,我們就要不斷培養我們這一念,發大心。我能知道,我也要趕快將這個法讓大家知道;我願意做,我也要帶動大家來做,這樣佛法才有辦法在人群中普遍開闊。我們要時時守志奉道,其道甚大。若能守志奉道,「佛智圓通道無礙」。佛道在我們的生活中,自然就很圓融,沒有能障礙我們,借因緣度眾生,把握時間不要浪費,我們來人間的因緣有限,聽聞佛法的時間也不能很長,能夠聽到大法,普遍於人群有利益,我們要學著,做就對了。
就如我們在臺灣,慈濟已經現在是五十年了,幾十年來,老菩薩已經很多了,過去中年時代加入慈濟,開始初發的那念心,守志奉道,一直到現在,有的將近五十年了,現在還是很精進。你們想,靜淇(李惠瑩),看她還很年輕,因為她在很年輕時,二十多歲在縣政府上班,她就開始進來了,慈濟才成立沒幾年,她就進來了,一直到現在,現在還在承擔廣播的責任。每星期一我若是看到她,就知道又是星期一了,很準時。現在雖然退休了,同樣的,在慈濟絕對不退休,還更用心,夫妻在這菩薩道上是那麼的堅定。三天在花蓮,在教育志業,每天回來聽法,三天後回去臺中,就是要準備進錄音室,還是負責民本電臺慈濟世界,還是一樣,中部她負責。現在她慈濟的資歷已經有四十多年了,四十多年如一日。若是早上聽完經,就說:「師父今天說的,我就想到我們在做什麼事,這不就是早上師父說的。」將道與生活,人群中,慈濟所做的,她就將它會合起來。還有文字上她現在還是在寫,也還在廣播中不斷傳出她的聲音,這是守志奉道啊!
也有人將近三十年的資歷,在屏東,一大群的老菩薩,有九十多歲、八十多歲,每一次我若到屏東,看到這群老人已經八九十歲,九十多歲,仍健在,而且,雖然年紀這麼大了,會員還在收,環保還在做。就如現在這位八十多歲的玉梅,她在六十歲那一年,在市場買菜,一個朋友(賣豆腐的松子)就問說:「你想要做一些愛心嗎?」「愛心要怎麼做?」就向她介紹劉德妹。她就說:「在某某地方,你要去找她,她都在替花蓮的師父收功德會的善款,都用在救人,也有蓋醫院,現在又要蓋學校,你想要參加嗎?」她就說:「這是好事,我應該參加。」就這樣去找劉德妹。兩人一見如故,很歡喜,志同道合,就這樣跟著她做慈濟、做幕後,一直到我們慈濟醫院三周年慶,慈濟護專將要動土,她跟著遊覽車來,參加了動土,醫院三周年慶,她也參加,還聽到師父說話,呼籲大家,愛的力量要會合起來。她覺得生命的價值,應該不只是在一個家庭而已,我應該要像師父一樣,要再關心更多人。所以她就跟劉德妹說:「我回去,絕對要開始好好趕緊投入,妳如果有什麼事,一定要跟我說,不要把我漏掉了。」
就這樣,兩位在這菩薩道上,志同道更合,很好的道友伴侶。就這樣開始發心立願,就正式推出來做委員。但那時候,我們開始就說,每位要加入委員的人,自己要寫自傳。她是生在日本時代,受白是日本教育,又跑空襲,所以沒有畢業,但是她為了要寫自傳,六百字,那時候我們限制自傳六百字。她這樣一個字、一個字去問人。「我想說這件事,要介紹我小時候是如何,我出生在哪裡,我的父母做什麼,我是怎麼結婚,我的家庭、我的孩子」,一直要寫到她如何入慈濟,要寫成六百字。她這樣一個字、一個字寫,因對中文不是很清楚,就問媳婦,問孫子,問兒子,反正看到人,就想到「我今天要說這句話,我要把它寫下來。」字要怎麼寫?看到人就問,足足六百字寫了一個月,用一個月的時間來完成她六百字的自傳。字寫得很端正,這樣那一年受證了。
一直到現在,八十多歲了,她會說國語,說得很通達,又會說臺語,臺語也說得很好,因為她是客家人,客語也沒問題,所以她若出去做訪視,她很通,別人不通,年輕人,客語不會聽,臺語不會說,她老人就這樣帶著年輕人,教他們要如何訪視。她不只是通國語,又通臺語,又通客家話。她在帶人,就會讓去的人知道,「我們現在要去的地方,這個人家的情形是這樣這樣」,不厭其煩,就向年輕人如在說故事一樣,說得讓年輕人知道,我們現在要再去複查,我們要知道,這個家庭,人的脾氣,有的人脾氣很不好,有的老人需要我們到了就要幫助他什麼事,有的病人,我們到了要如何關懷。這些方法都是玉梅老菩薩這樣不厭其煩,慢慢地帶、慢慢地教,她也帶出了很多委員。
現在她承擔屏東一個環保站,內埔環保站成立了,她就將它承擔起來。而且做香積。現在年紀這麼大了,八十多歲了,還是承擔香積。她說:「我這樣做,讓大家吃得很歡喜,大家對素食不排斥。」見到人覺得素食也不難吃,「你要我素食,這樣我可以素食。」她說:「這樣,我也是直接度人素食,間接能夠保護生靈,少一些生靈被殺。」她說,她很有興趣做。委員的活動,不會缺少她一人,因為她都會自動,不請之師,「師姊啊,您們要做什麼一定要叫我喔!我隨時都在等您,您如果沒叫我,被我知道了,我也自己會去喔!」她不論什麼組在做事情,她自己的組、別人的組,同樣她都是這麼殷勤。二十多年,將近三十年如一日,這是在屏東。加入慈濟超過三十年的老菩薩很多,九十多歲、八十多歲,現在一直傳承給中生代,中生代看老菩薩的典範,也一直在傳給年輕的一輩。
這種守志奉道,這條路一直鋪下去,人人走好這條路,若想到這些菩薩,我就很歡喜。看到一個一個老化了,也是很不捨,不過,這是自然的法則。看到老來,身體還健康,就很安心、很歡喜。看到他們的道心不退,看到他們守志奉道,這條路他們走得很自在,不由得法喜充滿。我現在在說他們,真的打從內心的歡喜,每一位老菩薩都是寶,都是這樣分守志奉道。要再修什麼行呢?佛法真實,「佛智圓通道無礙」,對這些老菩薩,一點障礙都沒有,他們人間道路走得這麼順暢,佛法已化為生活化,這就是我們的人間菩薩。我們來看前面的文,
經文:「我滅度後,復有弟子不聞是經,不知不覺菩薩所行,自於所得功德,生滅度想,當入涅槃;」
有的人就是這樣,不想要聽大經,大乘法,他們沒有興趣,沒興趣、沒耐心,所以他們沒有很想要瞭解。雖然這本經這麼長,涵蓋的範圍那麼廣,但是他以為他已經都瞭解了,「佛陀所說的教法,四十多年,我怎麼會不瞭解呢?」所以五千人退席。佛陀很感慨,講經的過程中,他也再提起,「復有弟子不聞是經」,自然就「不知不覺菩薩所行」。他既不肯聽,佛陀同樣照常說話。過程中,不要聽的人、退席的人,自然就不知不覺,菩薩道要如何走呢?這些人只是自以為:「我修的功德夠了,我已經得度了,我已經滅度了,滅掉了煩惱,我得度了,我應該可以入涅槃了。我的心境每天都很平靜,我應該是得度了,我可以入涅槃的境界。」這都是自不量力,自己說自己的話,這就是不受大法,他不知菩薩的境界,以為他自己所得已經很多。接下來這段文再說,
經文:「我於餘國作佛,更有異名,是人雖生滅度之想入於涅槃,而於彼土求佛智慧,得聞是經。」
經文簡釋:「我於餘國作佛,更有異名」
*「餘國」:應化土,如來現佛身教化眾生,名應化身,住於應化土。
佛陀再說:「我在其他的國土作佛,更有異名。」我們前面說過,佛,這些弟子,還有滅度後的弟子。滅度後,佛,釋迦牟尼佛,他就又說了,「我於餘國作佛」。我若在這裡滅度,我可能會再到其它的國土去,同樣也是現相修行,同樣還要度眾生。不論是不是有成佛,現在就已經成佛,未來還是到其他的國土,有不同的佛名。過去塵點劫前的十六沙彌各有名字,塵點劫後的這尊佛是釋迦牟尼佛。所以這個時間和那個時間的名字不同。到餘國土去,不同的國土,不一定是娑婆國土,到其他的國土作佛。「更有異名」,還有其他的佛名。
「是人雖生滅度之想,入於涅槃,而於彼土求佛智慧,得聞是經」。同樣的,因緣,既然這輩子和我結緣,我說法給他聽,雖然這輩子他不想要聽大法,卻是到未來的國土,同樣「求佛智慧,得聞是經」。因為佛佛出現人間,最後一定要說大法,即使他現在不肯聽,未來的未來,同樣會再遇到,同樣會聽法,同樣他還是要去聽大乘法。這就是表示要用很長久的時間,既然與佛法有緣,佛法,生生世世聽,最後還是要入大乘法,這樣才能真正究竟,才能夠成佛。或者是到佛的境界,不受生死的業引,這就是一定要不斷修行。所以應化成如來,現身教,度眾生。在餘國,在這個地方捨掉此生,再到其它的國家,同樣再應化,用如來法現身成佛教化眾生」,這叫做「應化身」,住於應化土。佛陀來人間,也是應化身來人間,應化在哪一個地方?在這個堪忍的世界,堪忍的眾生受釋迦佛所度化。其實,在這個堪忍世界的過去,他同樣也不斷在人間。
*「佛復釋」:如來八相成道,隨方示現,我於是人所在之國土,以因緣應化作佛時,時號雖殊,佛法身無有二。
所以,佛重複再敘述解釋。「如來八相成道」,在餘國土,就是要告訴我們,生生世世,佛就是在其他的國土不斷度眾生,來人間,將來再到其他的國土,還是同樣現相成佛,這種「八相成道」,這就是佛來人間的目的,佛佛道同。「隨方示現」,隨眾生所需要的時間,他就示現在人間。「我於是人所在之國土」。「我於是人所在之國土」,就是跟著這些眾生,所有結過緣的眾生,十六王子與無量恆河沙數的眾生,累生累世隨著這些人所去的地方,他就是這樣隨著因緣到那個國土去。所以「我於是人所在之國土」,隨著與他有緣的眾生而還未成就的人,佛陀不棄捨,不捨不離,所以隨著這些眾生示化所需要的地方。「以因緣應化作佛時」。隨這個因緣,我們眾生的因緣,他隨著與他有緣的人這樣去化度。
「時號雖殊」。時間或者是名號雖然不同,但是「佛法身無有二」。佛性都一樣,張三、李四,不同樣的名字,各人有各人的習氣,各人有各人心地的國土,但是各人都有一分共同的真如本性。這人人都有一個小世界,每一個人就是一個小乾坤,要讓我們知道,我們這個小乾坤,佛性人人本具,我們也要隨著生活環境因緣,很自在,在我們的真如本性,若能啟發真如本性,按照修行的方式這樣修行,慢慢的,佛性與我們的生活會合在一起。這也是在暗示著我們,人人就是來來回回,雖然由不得自己隨著因緣來人間,但若是佛性啟發起來,就知道我們應該做什麼事情,不受外面環境誘惑,我們能守住自己,不捨自己,也要好好地在佛的教法中好好修行。
經文簡釋:「是人雖生滅度之想入於涅槃」
如是聲聞人,雖久植大乘因,則又退大向小,生於入涅槃想。
所以「是人雖生滅度之想,入於涅槃」。雖然那些人,五千位退席的人,那些人若是這樣,雖然生起了滅度之想,以為已經入涅槃,這種貢高驕傲的人退席了。「如是聲聞人」,就是這些聲聞人,「雖久植大乘因」,雖然他們都遇到大乘法的時代,但是,有這個因種入了,不過他們就是還會退大乘法,哪怕是在現場聽法的人,雖然他也接受這個大法,卻「又退大向小」。我們人人也同樣是這樣,聽的時候歡喜,我要發心立願,但很快又退大向小。「生於入涅槃想」,他以為是這樣,但這也是我們人的習氣,我們人的習氣也同樣是這樣。
*是人雖欲安住於小乘涅槃,然以本具大乘種性及根性將熟之故,仍必知發大心,
所以「是人雖欲安住於小乘涅槃,然以本具大乘種性及根性將熟之故,仍必知發大心」。那些人雖然已經退大向小,要安住於小乘涅槃,不過他們本具大乘種性,根性還在。我們人人也一樣,雖然我們一時的懈怠,其實我們的真如本性還是存在。所以大根性若成熟時,同樣還是會發大心。因為這樣,佛陀絕對不棄捨任何一個眾生,所以,佛陀對我們眾生都不棄捨了,我們自己本具佛性,我們豈能棄捨我們自己呢?所以我們要很用心,我們在聽經真的要很用心體會。
*即於彼土:如來應化土,求無上大寂滅之佛智慧,而因以獲聞是經,終得以唯一佛乘證究竟之滅度。
所以「即於彼土」。如來,佛,那就是應化人間,在這個地方,應化土,彼土就是應化土,在這個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他就是這樣現相。「求無上大寂滅之佛智慧」,他來人間就是要完成佛性到底如何現前,佛知、佛見。十六王子的時代,他就是要求得佛知佛見。這麼長久的時間不斷上求下化,這個時候已經都成熟了,因緣成熟,福緣成熟,慧根成熟,所以應化在這個地方。因為和他有緣的眾生就是在這裡,他就要應化在這裡。所以,是人他的因是「獲聞是經」,就是因為得到種下聽過大乘經之因,佛希望大家還能有緣同樣再聽到這本經。所以,「終得以唯一佛乘證究竟之滅度」。最終,同樣是三乘歸一乘,從小乘法,他已經有這個大乘的根機,佛陀化土在這個地方,還是一直接引他,這樣最終還是一樣入大乘一實相究竟滅度之法。
經文簡釋:
「而於彼土求佛智慧,得聞是經」;不定性人,聞說大義,轉小入大;
所以「而於彼土求佛智慧,得聞是經」。所以因為這樣,那些退大向小的這些人,也是這樣能慢慢跟著佛,佛化身在這個國土,八相成佛,他們也同樣會再來,從聲聞而緣覺,而慢慢地發大心,求佛智慧。這就是佛陀這樣說,這些弟子,過去的結緣眾也是慢慢地會不斷,雖然他們不想要入大乘法,但是他們也慢慢能入大乘法來了。
所以,「不定性人,聞說大義,轉小入大」。所以,不定性的人,沒有定性,我們人都是這樣沒有定性。所以,不定性的人從初發心一直到修行,修行一直到發心,發心之後再退失道心。這樣的人,只要有耐心不斷不斷地去接近他,自然「聞說大義」,慢慢、慢慢地也能對大乘法生起興趣,就是追求的心。所以,自然他還會再「轉小入大」。這是說不定性的人,起起落落,有時候發大心,有時候退失向小,這是不定性。有時候他也會聽大乘法,有時候他就退失,這是不定性,凡夫心。
*定性之人,雖於當世今生不能回心,而於餘國求學佛道,得聞如是一乘妙法。
定性之人呢?那就是「雖於當世今生不能回心,而於餘國求學佛道,得聞如是一乘妙法」。意思就是說,雖然當世,在那個時代,一直到今生此世,在過去生,當生就是過去世那時候,一直到今生此世,同樣他就是沒有回小向大之心。「而於餘國求學佛道」。就是在今生再到來生,過去生與今生,絕對不不能回心,再到餘國,就是再來生,於此生再到來生,求學佛道,同樣接續祈求佛法。「得聞如是一乘妙法」。在求佛法的過程中,還是接受佛法一乘妙法,這叫做定性之人,有定性的人,他就在這大乘法,過去、現在、未來,同樣就是向著大乘法直道,菩提直道這樣向前前進。這是為何呢?就是「餘乘均非究竟」。除了一實大乘法以外,其他的小乘、中乘都不是究竟。所以定性的人,他已經知道,唯有這條的大乘道才是他們要走的路,自然他們的心會很定,絕對不退轉。什麼事情不能轉回他們的心,所以他們絕對不退轉。就如所說的這些老菩薩,一直從開始隨著師父這樣一路走過來,不論別人如何說,不論別人如何影響,他都是定心,定力,心不退轉,他們篤定了這條路就是他們要走的路。人生,對的路,走就對了,這麼的簡單,這樣他就不會受退轉。
*所以然者,餘乘均非究竟,均為方便權說,一聞是經即知之矣。
所以「餘乘均非究竟」。別人要如何拉他、如何影響他,他知道那不是他想要走的路,所以他很穩定,所要走的路是入人群,利益眾生,能幫助人的事情,是他最歡喜的。所以這就是「餘乘均非究竟,均為方便權說」。他知道這是一種「權」,人間,來世間都是借事修心,借人與事來修我們的心,雖然日常生活也是在「權」,方便生活,但是我們也要有這分堅定於一乘實法。我們的生活就是這樣,但我們要堅定我們的真如本性。我們的生活是方便的,但是我們的真如本性是一實乘,就是真實法正是在我們的本性之中。本來就是清淨,本來就是很自在,只是借外面的境界,方便我們的生活這樣而已。
所以,我們修心,就是要修在我們這念定心,心要定下來,該做的事情,我們要一路向前走。所以「一聞是經,即知之矣」。一聽到大乘經,知道我們的生活中,在人群中,人群中多苦難,有苦難的眾生,是我要去付出的,這是人人本具的本性。「人之初,性本善」,回歸如來清淨的本性也是一樣,入人群,利益眾生,度化眾生,這就是我們的真如本性。不論你說多少的法,就是這念心,利益人群就是我們的方向,這就是行菩薩道。「守志奉道,其道甚大」,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
花蓮薰法香團隊感恩合十
*************************************************************
【補充說明】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定性〕:在聲聞,緣覺,菩薩之三乘,各具唯一種子之眾生曰定性,具二種或三種之眾生曰不定性。總不具三乘之無漏種子,但有人天之有漏種子者,曰無種性。定性之中有三性,加以不定性、無種性,則為五性,即法相宗所立之五性各別是也。
〔不定性〕:謂遇緣熏習,修行不定,若近聲聞而習聲聞法,若近緣覺而習緣覺法,若近菩薩而習菩薩法,各隨所習而成其性,是名不定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