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5/11/01晨語簡記

向下 
2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5/11/01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2015/11/01晨語簡記   2015/11/01晨語簡記 Empty周日 11月 01, 2015 2:51 pm

20151101薰法香如是我聞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身心懶惰於諸道業不能精進,
因而退大向小懈怠惱亂初心,
隨煩惱障礙大道業半途欲退。


  我們大家看看這段文,這幾天,我們一直在說這道險難,曠野無人,甚為恐怖,真的是我們在修行的過程,好好用心,思考我們這輩子,開頭不由自己來人間,所瞭解的人間世事不盡人意,很多事情都是由不得自己。看透了,瞭解了,選擇修行。修行一段時間,慢慢道心退失,懶惰於諸道業,真正的對道業,我們已經開始慢慢變成了不稀奇、不認真,與平常的生活回歸一樣,就是煩惱雜念,同樣過著與平常人一樣,一點都沒有道氣。道業已經放鬆了,無法如初發心那一念的精進,自己內心就這樣放鬆了,不能精進,因為這樣,所以退大向小。一開始的熱情,要為佛教、為眾生,自己要自度,同時也要度他人,這念心慢慢退失了,回過頭來,我修我自己就好,自己顧好,不用去管別人,做「為眾生」的事業真的是很辛苦,面對著各形各色的人,真的是很複雜,很辛苦,不如就顧自己就好了。


  這樣,自己的內心也已經懈怠了,這懈怠心一起,就惱亂了我們的初心,擾亂了,起初這念心往哪裡去了呢?提不起這分入人群中的熱情,就慢慢隨著煩惱來障礙大道業,半途欲退。我們自己的心態,自己來思考看看,初發心那一念心,是不是到現在與當初幾十年前、十幾年前,很多年前開始發的那一念心,還保持著嗎?自己可以自問。就如佛的時代,佛陀在靈鷲山講經時,有一個人已經下定決心,辭親割愛,於是來到佛的道場,向佛陀懇求:「佛啊!我想要修行。」佛陀問他:「你為什麼要修行呢?」他說:「在一個家庭裡,就是為了妻、兒,妻小,一輩子庸庸碌碌,很辛苦啊!家庭很多很多的牽掛,無了時。我想通了,我很想向佛的道路追求,求佛讓我出家,走在這條佛的覺道上,我若能瞭解道理,我也能將佛法傳達給大家。」


  佛陀說:「你有下決心嗎?你能守住你的志向嗎?」這個人向佛保證:「我已經下定決心了。」佛陀就為他落髮,就這樣修行了。一段時間後,他向佛陀說想要到山裡去,能夠好好靜靜地,找一個山洞來修行。佛陀答應他,他就真的到離靈鷲山還有一段很長的路,找到一個山洞。在那個地方,真的很精進,好好地思考佛陀的教育,用什麼方法來觀世間無常法?他在那個地方用心觀察。經過了三年之後,他就想:到底我在這三年的時間裡,一直在觀察世間的無常,樹木、花草等等,水流的流逝,水這樣不斷地流逝過去,儘管看到這些景象,知道這是無常,是自然法則,但又能如何呢?我只知道這樣,每天都在這樣的境界裡過著,三年的時間過去了,其他我還有得到什麼呢?好像什麼都沒有得到。


  所以,他自己又這麼想:既然過著這種這麼無聊的生活,不如歸去,回家享受天倫之樂,以後的人生再說吧!自己內心就這樣打定主意,開始就行動,離開了山洞就往山下走。佛陀知道了,就這樣慢慢地,也離開靈鷲山,往這位修行者住的山路走,一個是下山,一個是走到山下。佛陀遠遠地看到這位比丘,果然下山來了,佛陀就化成與平常沙門一樣的形象,這個人經過三年,看到佛,但佛陀己運用他的神通,身形變化,與普通的出家人一樣。所以,兩人相遇,這位沙門就問從山上下來的比丘說:「你要去哪裡?」沙門說:「我想向你問路,我看你從山上下來,不知道你要去哪裡,但我跟你說,我要上山去。來到這個地方很累了,到山上的路不知還有多遠,不如我們坐在這裡,平坦的地方,有草堆當中,坐在草堆裡,我們好好來說話。你告訴我往山上的路如何走,我會跟你分享平地的環境。」


  就這樣兩人就坐下來,開始說話時,忽然間一隻老獼猴,看起來也蠻老了,也一樣離開山上,下來到平地裡。他們兩人話機一轉,沙門就問比丘:「奇怪啊!這隻猴子本來就住在山林裡生活,牠應該以樹林為家,為什麼會來到平地呢?」這位比丘就這樣跟他說:「這隻老獼猴,我瞭解牠,三年的時間,我觀察牠的生活。牠有一群猴群,這群有妻、有子,這隻老獼猴每天每天都很辛苦,都要在有果樹的地方,不斷採果、取水,來供應給牠這個家族。看牠這樣爬上爬下,牠的手腳都已經磨破皮了,所以這隻猴子可能太辛苦了,只是為了牠的家族這樣庸庸碌碌,磨破了手皮,該是覺得沒有意義,所以牠可能是這樣才下山來,取得清閒。」


  這位沙門聽到比丘這樣解釋,就說:「是啊!這隻老獼猴,牠也很聰明,妻子眷屬眾多,一輩子庸庸碌碌,為了養牠的家族,真的很辛苦。這樣奔波,真的是辛苦啊!」說完之後,再沒多久,這隻猴子卻又離開平地向山林裡去,沙門就向比丘說:「奇怪,牠已經就離開山林了,為什麼又向山上去呢?」「可能是不捨牠的眷屬,心有所戀著,所以牠又回歸山林去了。」所以,這位沙門聽了之後,就開始慢慢要向比丘說話了。這位比丘看這位沙門,說話很沉著,所說出來的聲音,總是一直感覺到是一種莊嚴、柔軟的音聲。他認真得看,沙門慢慢恢復了佛陀形象,比丘看到沙門的形象,全身發光,自己的內心起了很慚愧、懺悔的心,覺得:佛陀為了這樣,知道他的心已經退轉了,佛陀捨去他在靈鷲山說法的身形,來到山下,並現這樣的形態,就是瞭解我的心半途退失道心。所以他向佛頂禮、膜拜,向佛陀求懺悔。


*一切意流衍,愛結如葛藤,唯慧分別見,能斷愛根源。


  佛陀就說:「『一切意流衍』,一切就只是一個心意,就如溪水流。『是日已過,命亦隨減』,現在看到的溪水,就不是現在看到的這個溪水,因為你看到的這一段溪水,已經流逝過去了。你的意,一樣的,『逝者如斯夫』,就如流過去的水,這念初發心己不存在了,就隨著這個溪流這樣流過去了,一切都是在六道輪迴中。就如『愛結如葛藤』,人心就是貪於愛,愛的結就如葛藤一樣,藤將樹枝、樹身纏住了。看,那棵樹會被藤纏住了,如葛藤一樣,這就是欲愛未盡,煩惱未淨,煩惱還未清淨,欲心還未去除,如葛藤一樣被纏住了。『唯慧分別見』,唯有智慧,你要用智慧來分別,要不然,你三年的時間觀無常,你心無所得,所以你沒有啟發了你的智慧。


  你靜中有變,所以都是用你自己的心意,這個心意不斷隨著境界這樣的生活,沒有提醒你自己無常的真正意義,所以那個愛結還將你纏住,你想要再回到家庭去享受家庭的天倫之樂,這就是愛結還未盡,這就是你的慧命、智慧並未成長。你若能用你的智慧來觀察無常的境界,自然會啟發你的智慧、慧命。你就是意還未斷、愛還未盡,所以智慧還未增長。所以,唯有智慧能分別周圍的境界,能斷愛的根源,唯有智慧才有辦法讓你斷除了愛的根源。」這位比丘聽了之後,「對啊!我的意,每天雖然人很靜,在這個境界裡,雖然看花開花落,春、夏、秋、冬,知道這是無常。看溪水在流,也知道水流逝過去,再也無法再復原。所以只是知道它這樣流過去,不知道人的生命隨著時光、隨著溪水一樣,流逝過去,往下一直流,這些水不再逆流回來時,沒有用心瞭解生命隨著時光流逝,也同樣不再回歸回來。所以這就是愛結,起了一念不如歸去,不如回家吧,這種心念,愛結的葛藤還是一樣將我纏住了。


  這就是心無明煩惱,所以感恩佛陀在半途指點我的迷津,我一時糊塗懈怠了,生了那分退失,退大向小,就自己修小乘法。本來想我若是修行有成,我要度眾生,這個『我要度眾生』這念心已經退失了,還想要回家享受家庭的快樂,這是錯了。」向佛陀表達他的錯。所以佛陀也很歡喜,「能夠想得通,瞭解了,不如你就回歸僧團,好好在僧團中修行吧!」這樣就隨著佛陀回歸僧團去了。這就是一段佛在世時的故事,佛慈悲,弟子的心在想什麼,佛陀知道,及時半途呼喚再回歸。這就是我們凡夫心,時時都會起心動念,這念心若沒有好好照顧好,退大向小,懈怠惱亂初心,隨煩惱障礙大道業,這樣半途欲退,這是在佛經裡一段故事。


*中路:非是半途,但以發心為初始,至佛為終,於此中間,而起退大之意,故名中路,即擬向往菩提大道。


  所以我們要好好用心。半途,我們前面說過了,到半途就想要退轉了,不是實際半途的半途,其實這是一種形容。就是發心時,就起步開始向前走,最初發心要修行的開頭,已經向前走了,一直有那念心,想要到成佛,這是終點,從開始到終點前進,但還沒到終點之前,在半途就開始生起想要退轉的心態。我們修行,容易發心,所發的心也是很宏大的大心,一定要到佛的境界去,但是經不起人我是非的考驗,不必幾年,就開始停滯了,就起轉退心了,這樣的「中路」。本來是隨導師向前走;迷失的人生,有一位導師來帶路,但是到了半途就想要退,要再走回原來的路。「於此中間,而起退大之意」,所以「中路懈退」,這樣叫做中路懈退。就是希望要向菩提大道的半途而起退意,這叫做中路,路走一半的中路。我們的目標還沒到,但是我們在中路就想要退轉。前面的經文就是這樣說,


經文:「有一導師聰慧明達,善知險道通塞之相,將導眾人欲過此難。所將人眾,中路懈退。」


  「所將人眾,中路懈退」,這是指二乘,聲聞、緣覺,他本來發心修行,就是根機很小,所以佛陀應他們的根機,開始說他們所需要、聽得進去的法,所以,聲聞就停滯在聲聞,緣覺停滯在緣覺裡,停在半途,不想要再往前走,不想要到成佛的境界,不想要經過這條大菩提道,這是前面經文。下面這段經文再說,


經文:「白導師言:我等疲極而復怖畏,不能復進;前路猶遠,今欲退還。」
經文簡釋: 「白導師言」;眾白佛言。


  所以這群不想要再向前走的二乘人。就譬喻佛陀開始要講《法華經》,《法華經》乃是成佛之道,希望人人要再向前,發大心、立大願,行菩薩道,要經過菩薩道,你才能到成佛的境界。佛陀開始這樣跟大家說,二乘人會怕,「修行修得很辛苦,好不容易才開始將無明煩惱去除,要再叫我入人群,行菩薩道,我會怕。」所以他不想要再向前求大乘法。這是前面的經文,一直說過來,我們回顧一下。過去從〈序品〉、〈方便品〉、〈譬喻品〉、〈信解品〉,我們再回顧一下就能瞭解。聲聞、緣覺畏懼大乘法,同樣的道理,「白導師言:我等疲極而復怖畏」,也很怕,「不能復進」,不要再向前走了,我們就停在這裡,這樣就好了。因為前面的路還很遠,若要行菩薩道,好像還很遠,萬一受到濁氣污染,這樣我們就又退回去了,好不容易已經斷煩惱了,前面的路這麼遠,我們不敢再向前行,所以欲退。這就是走路的過程,修行的過程,走路就如修行一樣,修行的過程是這麼辛苦,要用這麼長的時間,所以很辛苦。


導師有四:
*自有通途慈悲導師,通他人心而導正,文中有一導師,將導眾人。


  導師,有四種導師,第一種就是「通途慈悲導師」。能夠通達這條路的去來,這條路他很熟,這樣的導師,他要帶人過這條路是很安全的,因為這條路他很熟。就如現在登山有嚮導的人,這就與導師一樣,帶人登山、走路,才不會迷山了。同樣的,這位導師帶我們走這條險要的道路,很危險的道路,有這位導師來來回回,能夠引導人平安走過這條路,不只是通這條路,還能「通他人心而導正」,這就是導師。不只是識路,也瞭解人的心性,這樣的導師,帶人走正道。所以在文中就說,「有一導師將導眾人」,像這樣這麼的通達,不只是路通,也能通人心。


*自有結緣導師,從我師故文中所將人眾白導師言。


  第二就是有「結緣導師」,就是帶你走一半,就是「從我師故」,有一個侷限在這裡,一生一世,或者是一段人生。就如我們讀小學時,就有小學老師,讀中學時,就有中學老師,讀大學時,就有大學老師,畢業之後,就不必老師了。像這樣,這就是一段一段的導師,這是結緣導師,生命中,這樣一段一段結緣過的老師。「將導眾人」。文中就是指要帶這些人,但是這些人被他帶了一段,就向導師說:「我怕,我要到這裡就好。」與我們平時一樣,小學畢業之後,就是要再向中學走,就到此為止,同樣的,告別他的老師,就要再向他另外一段的人生,或者是讀書很辛苦,我到這裡就好了。畢業了,這一段這樣就好了。這就是與人生在帶路的結緣導師一樣。


*有權智導師,隨機施小教故,文中導師多諸方便是。


  第三就是「權智導師」。權智導師就是「隨機施小教故」,文中所說的,「導師多諸方便是」,我們前面的經文,用種種方便法,讓你可以不必怕,向前走,過去的路很危險,你已經走過這段路,這就是方便。佛陀他的弟子中的聲聞與緣覺,佛陀投其所好,所以所說的法,他們都能接受,隨佛的教法這樣接受,聲音入心來,斷諸煩惱。緣覺,佛陀所指導的,「看,人間無常,十二因緣法,生死的關頭在哪裡,你要很清楚、瞭解。」緣覺清楚了,緣著這個境界,瞭解人生的生死無窮盡,瞭解了,道理清楚,這都是教聲聞、緣覺的方便法。


*有實智導師,取開權故,文中導師知此人眾。
*四從時異,人只是一,並是王子。


  第四,那就是「實智導師」。實智導師就是「取開權故」,已經到這裡,你該斷的煩惱斷除了,該解的結也已經解開了,你應該要再向前前進,法度入心來,你要用功之後知道道理,你要再去度他人。所以「滅度」這二字,「滅度」就是「涅槃」,「涅槃」就是「滅度」。「滅度」就是滅盡一切煩惱,法度入自心,再度他人,這就是「涅槃」。小涅槃就是緣覺、聲聞,這就只是斷煩惱,還有大涅槃,就是法度入心來,還要投入人群去度化眾生,心不受動搖,這條路還要繼續走。這是佛陀已經開始為實智導師,已經開始開權了,用這個權教,向大家明說,過去是方便引導。用四種階段,循循善誘來引導人,方向、階段,雖然分四種階段的引導,其實是一。所以,時雖異,人是一。時間不斷過去,過了四十多年了,這些人一直在修行,過程就是這樣,不要再停滯了,要趕緊向前。其實人人都是佛子,也是王子,法王之子,也就是佛子,不要在半途,應該要承擔佛的家業,荷擔如來家業,入人群,度眾生。


*今白者,正白結緣之導師。以其退大則大滅,接小則小生,一生一滅,感於法身,呼此為白。王子知其退大,即是聞其所白。


  所以「今白者」,就是這些人開始有起了疲倦的心,這就是「正白結緣之導師」,告訴結緣的導師。「以其退大則大滅」,另外一個說法來說,小學畢業,就是告別了小學畢業,中學就告別中學,這樣一段一段。當然,我們也要再連接下去,到大學,到博士、教授的程度,應該要一段一段向前走,若是再退回去,那就是沒有畢業。因為小學畢業,我就不想要再上中學了,若是這樣,就只是結緣而已。若是過了一段,再向前前進,再向前前進,這樣修完博士,就來當教授了,同樣的道理,所以「以其退大則大滅,接小則小生,一生一滅」。滅,真正一生本來修行,對修行的方向來說,一輩子,這種子再帶到來生,再繼續修行,時間很長久。〈化城喻品〉一開頭就跟我們說了,塵點劫前,無始以前,生生世世,就是生生世世這念心,一段的生死,就是「接小則小生」,一生一滅,那就是生生世世感於法身,常常法身,法隨我們生生世世這樣走過來。這也就是結緣導師,生生世世,一段再來一段,再來一段,段段,分段生死,段段的生死都有結緣導師,不斷在指導我們。因為路很長,段段的生死,段段都有法身。


  我們的心,生生世世,常常聽到「生生世世在菩提中」,就是這樣的道理。幸好也有結緣導師,佛陀不捨眾生,就是段段、生生世世,我們若還未到成佛之前,就還是要不斷靠著導師,生生世世來引導我們。所以,感於法身,呼此為白,就是來呼喚導師。「王子知其退大」。法王之子,我們要有善知識,知其退大,我們的善知識若知道我們要退大了,他會呼喚我們,會叫我們,要往前走的路才是平安。所以「即是聞其所白」。在這裡,彼此之間也要有善知識來相伴。「將導眾人」,不是只有一個,引導的是這麼多人。多人當中,有人就想要這樣停滯,有人就能好好地輔導他。知道了,就呼聲起。


經文簡釋:
「我等疲極而復怖畏」;我等小機,疲倦困極,而復於大,生怖畏心。


*疲極:善根微弱,無明所翳,則不能進。
*怖畏:厭生死則亟欲退,故需有休息之所。


  所以「我等疲極而復怖畏」。開始向導師要呼救了,我們這些這群人開始疲倦了,向導師呼救,這叫做「白佛」。「我等小機,疲倦困極」,我來到這裡,已經很疲倦了,修行到這裡很累了,要再發大心、立大願,路還很長,「而復於大,生怖畏心」,因為前面的路還很長。凡夫啊凡夫,這生生世世難免還是由不得自己,這個時候我們還有這顆種子,還能遇到善知識,有導師能引導我們,卻是在生世中也是會疲極。所以「善根微弱」,因為善根微弱,他就會疲極,覺得很累。所以「無明所翳,則不能進」。翳,就如眼睛看東西,模糊了,這叫做眼睛生翳,這樣就會讓眼睛前面模糊,所以要看到的前途,好像很遠一般不清楚,會怕,不敢去。所以,怖畏就是厭生死,我們好不容易已經從小乘斷煩惱,能滅生死,何必還要在生死中入人群去呢?所以我很厭,我怕、我厭,厭生死的苦難。「即亟欲退,故需有休息之所」,一直想要退道心,想要找一個休息的地方來休息,我們現在只想要找地方休息,不想要再向前前進。


經文簡釋:
「不能復進」;遙望前路道遠,心生疲困不能起精勤進修云不能復進向大道。


  所以,「不能復進」。遙望前路,道還很遠,所以不知道到底還有多遠,「心生疲困,不能起精勤進修」,就不想要再向前進修了,我們就只想要找一個地方休息而已,所以「不能復進」。不想要再向前面的路,不論它有多大條,我只是想要休息而已。


經文簡釋:
「前路猶遠,今欲退還」;凡愚望佛,隔絕五道,故云猶遠。自惟己力所不及故今欲退還。


  所以「前路猶遠,今欲退還」。在這裡稍微休息一下,想要再回頭,我們不想要前進了,就這樣就好,就不要再入生死輪迴了。這就是「凡愚望佛」,凡夫愚癡,就是只看佛,但是「隔絕五道」,他所看的遙遠,很遠,這個很遠是在哪裡呢?佛是在五道的那一邊,我們凡夫在五道之中,要見到佛,就是要再超越五道。「五道」,大家知道了。要能這樣修行,修到真正超越,時間還很長,所以凡愚,我們凡夫愚癡,要看佛,還是看不真,還是離很遠,隔得很遠,所以叫做「猶遠」,還很遠。「自惟己力所不及」。自己覺得我自己已經沒體力了,我無法再向前走。小乘人就是一直覺得修行只能斷煩惱、斷生死,因為生死可怕,這種人間很複雜、很險,一不小心就要墮落地獄、餓鬼、畜生道,不能自拔。只是一直怕,不敢挺胸向前走去,就是這樣畏縮在原地,自己都想:我自己沒辦法,自己的法,還不敢想要去度人,所以「自惟己力所不及」,自己不及,所以「今欲退還」。


  學佛,我們要很用心,身與心,雖然每天都覺得很累,但是每天還是要這樣,該做的事情就要做,這是初發心的使命,「為佛教,為眾生」。沒有一天不說累,但是,每一天都還是要面對芸芸眾生,也一樣要向前,隨著日子這樣走,生命減少了,但願與眾生結善緣、造福業。這就是我們發心,這一生中應該盡的。發心如初,成佛有餘。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啊!


************************************************************
【補充資料】《法句譬喻經.愛欲品第三十二》


  昔佛在羅閱祇國耆闍崛山精舍之中,為天人龍鬼轉大法輪。時有一人捨家妻子來至佛所,為佛作禮求為沙門,佛即受之令作沙門,命令樹下坐思惟道德。比丘受教便入深山,去精舍百餘里,獨坐樹間思道三年,心不堅固意欲退還,自念捨家求道勤苦,不如早歸見我妻子。作此念已便起出山。佛以聖達見此比丘,應當得道愚故還歸。佛以神足化作沙門,便往逆之道路相見。化人即問:「所從來也?此地平坦可共坐語。」於是二人便坐息語,即答化人:「吾捨家妻子求作沙門,處此深山不能得道,與妻子別不如本願,唐喪我命勞而無獲,今欲悔還見我妻子,快相娛樂後更作計。」


  須臾之間有老獼猴,久已遠離樹木之間,在無樹之處於中生活。化沙門問此比丘:「是獼猴何故獨在平地?無有樹木云何樂此?」比丘答化人言:「我久見此獼猴,以二事故來住此耳。何等為二?一以妻子眷屬群多,不得飲食快樂恣口。二常晝夜上下樹木,腳底穿壞不得寧息。以此二事故捨樹木來住是間。」二人語頃,復見獼猴走還上樹。化沙門語比丘言:「汝見獼猴還趣樹木不也?」答曰:「見之,此虫愚癡得離樹木,群從憒鬧不厭勞煩而還入中。」化人復言:「卿亦如是,與此獼猴復何異矣?卿本以二事故來入此山中。何等為二?一以妻婦舍宅為牢獄故,二以兒子眷屬為桎梏故。卿以是故來索求道斷生死苦,方欲歸家,還著桎梏入牢獄中,恩愛戀慕徑趣地獄。」化沙門即現相好丈六金色光明,普照感動一山,飛鳥走獸尋光而來,皆識宿命心內悔過。


  於是世尊即說偈言:「如樹根深固,雖截猶復生,愛意不盡除,輒當還受苦。獼猴如離樹,得脫復趣樹,眾人亦如是,出獄復入獄。貪意為常流,習與憍慢并,思想猗婬欲,自覆無所見。一切意流衍,愛結如葛藤,唯慧分別見,能斷意根源。夫從愛潤澤,思想為滋蔓,愛欲深無底,老死是用增。」比丘見佛光相炳著,又聞偈言悚然戰慄,五體投地懺悔謝過,內自改責即便卻息數隨止觀,在於佛前逮得應真。諸天來聽聞皆歡喜,散華供養稱善無量。
回頂端 向下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85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4
注冊日期 : 2008-12-22

2015/11/01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5/11/01晨語簡記   2015/11/01晨語簡記 Empty周二 11月 03, 2015 11:41 am

薰法香心得札記(二○一五年十一月一日星期日) (出任務閱讀版)

 

上人今天講了一個故事,一位想要上山修行的人,做比丘三年後欲退還下山的故事。非常貼切,有啟發,分享個人的三個感動點。

 

佛陀說:「你有下決心嗎?你能守住你的志向嗎?」

這個人答:「我已經下定決心了。」

而他三年後就起心動念想要退轉,這讓我想到第一次看到上人總持無量義經的16個字。「靜寂清澄,志玄虛漠,守之不動,億百千劫。」當初就對於志玄虛漠,守之不動,億百千劫。非常震撼與敬佩。原來,這就已經是接近佛的境界了。我們要好好修練,守心、守志、守戒、守德。不要像故事的主人翁一樣。

 

上人開示,講到佛陀對欲退還的比丘說:「一切意流衍,愛結如葛藤,唯慧分別見,能斷愛根源。」我聽了(看了)突然心有戚戚焉,我感受到佛陀的心意,感受到上人的心意。再看薰法香團隊的【補充資料】《法句譬喻經.愛欲品第三十二》,知道這四句是從原文挑出來的。我覺得挑的真好,竟然四句就可以代表全部的涵意,這樣的簡約。

 

上人說,佛慈悲,弟子的心在想什麼,佛陀知道,及時半途呼喚再回歸。我深深覺得,我們最好不要中路退還,就沒有再回歸的問題,勇猛精進的向前行。而更要把上人的開示當做聲聲的呼喚,希望中路欲退還的人聽到了,趕緊及時懺悔改過。

 

 

 

身心懶惰於諸道業不能精進,
因而退大向小懈怠惱亂初心,
隨煩惱障礙大道業半途欲退。

  我們大家看看這段文,這幾天,我們一直在說這道險難,曠野無人,甚為恐怖,真的是我們在修行的過程,好好用心,思考我們這輩子,開頭不由自己來人間,所瞭解的人間世事不盡人意,很多事情都是由不得自己。看透了,瞭解了,選擇修行。修行一段時間,慢慢道心退失,懶惰於諸道業,真正的對道業,我們已經開始慢慢變成了不稀奇、不認真,與平常的生活回歸一樣,就是煩惱雜念,同樣過著與平常人一樣,一點都沒有道氣。道業已經放鬆了,無法如初發心那一念的精進,自己內心就這樣放鬆了,不能精進,因為這樣,所以退大向小。一開始的熱情,要為佛教、為眾生,自己要自度,同時也要度他人,這念心慢慢退失了,回過頭來,我修我自己就好,自己顧好,不用去管別人,做「為眾生」的事業真的是很辛苦,面對著各形各色的人,真的是很複雜,很辛苦,不如就顧自己就好了。

  這樣,自己的內心也已經懈怠了,這懈怠心一起,就惱亂了我們的初心,擾亂了,起初這念心往哪裡去了呢?提不起這分入人群中的熱情,就慢慢隨著煩惱來障礙大道業,半途欲退。我們自己的心態,自己來思考看看,初發心那一念心,是不是到現在與當初幾十年前、十幾年前,很多年前開始發的那一念心,還保持著嗎?自己可以自問。就如佛的時代,佛陀在靈鷲山講經時,有一個人已經下定決心,辭親割愛,於是來到佛的道場,向佛陀懇求:「佛啊!我想要修行。」佛陀問他:「你為什麼要修行呢?」他說:「在一個家庭裡,就是為了妻、兒,妻小,一輩子庸庸碌碌,很辛苦啊!家庭很多很多的牽掛,無了時。我想通了,我很想向佛的道路追求,求佛讓我出家,走在這條佛的覺道上,我若能瞭解道理,我也能將佛法傳達給大家。」

  佛陀說:「你有下決心嗎?你能守住你的志向嗎?」這個人向佛保證:「我已經下定決心了。」佛陀就為他落髮,就這樣修行了。一段時間後,他向佛陀說想要到山裡去,能夠好好靜靜地,找一個山洞來修行。佛陀答應他,他就真的到離靈鷲山還有一段很長的路,找到一個山洞。在那個地方,真的很精進,好好地思考佛陀的教育,用什麼方法來觀世間無常法?他在那個地方用心觀察。經過了三年之後,他就想:到底我在這三年的時間裡,一直在觀察世間的無常,樹木、花草等等,水流的流逝,水這樣不斷地流逝過去,儘管看到這些景象,知道這是無常,是自然法則,但又能如何呢?我只知道這樣,每天都在這樣的境界裡過著,三年的時間過去了,其他我還有得到什麼呢?好像什麼都沒有得到。

  所以,他自己又這麼想:既然過著這種這麼無聊的生活,不如歸去,回家享受天倫之樂,以後的人生再說吧!自己內心就這樣打定主意,開始就行動,離開了山洞就往山下走。佛陀知道了,就這樣慢慢地,也離開靈鷲山,往這位修行者住的山路走,一個是下山,一個是走到山下。佛陀遠遠地看到這位比丘,果然下山來了,佛陀就化成與平常沙門一樣的形象,這個人經過三年,看到佛,但佛陀己運用他的神通,身形變化,與普通的出家人一樣。所以,兩人相遇,這位沙門就問從山上下來的比丘說:「你要去哪裡?」沙門說:「我想向你問路,我看你從山上下來,不知道你要去哪裡,但我跟你說,我要上山去。來到這個地方很累了,到山上的路不知還有多遠,不如我們坐在這裡,平坦的地方,有草堆當中,坐在草堆裡,我們好好來說話。你告訴我往山上的路如何走,我會跟你分享平地的環境。」

  就這樣兩人就坐下來,開始說話時,忽然間一隻老獼猴,看起來也蠻老了,也一樣離開山上,下來到平地裡。他們兩人話機一轉,沙門就問比丘:「奇怪啊!這隻猴子本來就住在山林裡生活,牠應該以樹林為家,為什麼會來到平地呢?」這位比丘就這樣跟他說:「這隻老獼猴,我瞭解牠,三年的時間,我觀察牠的生活。牠有一群猴群,這群有妻、有子,這隻老獼猴每天每天都很辛苦,都要在有果樹的地方,不斷採果、取水,來供應給牠這個家族。看牠這樣爬上爬下,牠的手腳都已經磨破皮了,所以這隻猴子可能太辛苦了,只是為了牠的家族這樣庸庸碌碌,磨破了手皮,該是覺得沒有意義,所以牠可能是這樣才下山來,取得清閒。」

  這位沙門聽到比丘這樣解釋,就說:「是啊!這隻老獼猴,牠也很聰明,妻子眷屬眾多,一輩子庸庸碌碌,為了養牠的家族,真的很辛苦。這樣奔波,真的是辛苦啊!」說完之後,再沒多久,這隻猴子卻又離開平地向山林裡去,沙門就向比丘說:「奇怪,牠已經就離開山林了,為什麼又向山上去呢?」「可能是不捨牠的眷屬,心有所戀著,所以牠又回歸山林去了。」所以,這位沙門聽了之後,就開始慢慢要向比丘說話了。這位比丘看這位沙門,說話很沉著,所說出來的聲音,總是一直感覺到是一種莊嚴、柔軟的音聲。他認真得看,沙門慢慢恢復了佛陀形象,比丘看到沙門的形象,全身發光,自己的內心起了很慚愧、懺悔的心,覺得:佛陀為了這樣,知道他的心已經退轉了,佛陀捨去他在靈鷲山說法的身形,來到山下,並現這樣的形態,就是瞭解我的心半途退失道心。所以他向佛頂禮、膜拜,向佛陀求懺悔。

一切意流衍,愛結如葛藤,唯慧分別見,能斷愛根源。

  佛陀就說:「『一切意流衍』,一切就只是一個心意,就如溪水流。『是日已過,命亦隨減』,現在看到的溪水,就不是現在看到的這個溪水,因為你看到的這一段溪水,已經流逝過去了。你的意,一樣的,『逝者如斯夫』,就如流過去的水,這念初發心己不存在了,就隨著這個溪流這樣流過去了,一切都是在六道輪迴中。就如『愛結如葛藤』,人心就是貪於愛,愛的結就如葛藤一樣,藤將樹枝、樹身纏住了。看,那棵樹會被藤纏住了,如葛藤一樣,這就是欲愛未盡,煩惱未淨,煩惱還未清淨,欲心還未去除,如葛藤一樣被纏住了。『唯慧分別見』,唯有智慧,你要用智慧來分別,要不然,你三年的時間觀無常,你心無所得,所以你沒有啟發了你的智慧。

  你靜中有變,所以都是用你自己的心意,這個心意不斷隨著境界這樣的生活,沒有提醒你自己無常的真正意義,所以那個愛結還將你纏住,你想要再回到家庭去享受家庭的天倫之樂,這就是愛結還未盡,這就是你的慧命、智慧並未成長。你若能用你的智慧來觀察無常的境界,自然會啟發你的智慧、慧命。你就是意還未斷、愛還未盡,所以智慧還未增長。所以,唯有智慧能分別周圍的境界,能斷愛的根源,唯有智慧才有辦法讓你斷除了愛的根源。」這位比丘聽了之後,「對啊!我的意,每天雖然人很靜,在這個境界裡,雖然看花開花落,春、夏、秋、冬,知道這是無常。看溪水在流,也知道水流逝過去,再也無法再復原。所以只是知道它這樣流過去,不知道人的生命隨著時光、隨著溪水一樣,流逝過去,往下一直流,這些水不再逆流回來時,沒有用心瞭解生命隨著時光流逝,也同樣不再回歸回來。所以這就是愛結,起了一念不如歸去,不如回家吧,這種心念,愛結的葛藤還是一樣將我纏住了。

  這就是心無明煩惱,所以感恩佛陀在半途指點我的迷津,我一時糊塗懈怠了,生了那分退失,退大向小,就自己修小乘法。本來想我若是修行有成,我要度眾生,這個『我要度眾生』這念心已經退失了,還想要回家享受家庭的快樂,這是錯了。」向佛陀表達他的錯。所以佛陀也很歡喜,「能夠想得通,瞭解了,不如你就回歸僧團,好好在僧團中修行吧!」這樣就隨著佛陀回歸僧團去了。這就是一段佛在世時的故事,佛慈悲,弟子的心在想什麼,佛陀知道,及時半途呼喚再回歸。這就是我們凡夫心,時時都會起心動念,這念心若沒有好好照顧好,退大向小,懈怠惱亂初心,隨煩惱障礙大道業,這樣半途欲退,這是在佛經裡一段故事。

*中路:非是半途,但以發心為初始,至佛為終,於此中間,而起退大之意,故名中路,即擬向往菩提大道。

  所以我們要好好用心。半途,我們前面說過了,到半途就想要退轉了,不是實際半途的半途,其實這是一種形容。就是發心時,就起步開始向前走,最初發心要修行的開頭,已經向前走了,一直有那念心,想要到成佛,這是終點,從開始到終點前進,但還沒到終點之前,在半途就開始生起想要退轉的心態。我們修行,容易發心,所發的心也是很宏大的大心,一定要到佛的境界去,但是經不起人我是非的考驗,不必幾年,就開始停滯了,就起轉退心了,這樣的「中路」。本來是隨導師向前走;迷失的人生,有一位導師來帶路,但是到了半途就想要退,要再走回原來的路。「於此中間,而起退大之意」,所以「中路懈退」,這樣叫做中路懈退。就是希望要向菩提大道的半途而起退意,這叫做中路,路走一半的中路。我們的目標還沒到,但是我們在中路就想要退轉。前面的經文就是這樣說,

經文:「有一導師聰慧明達,善知險道通塞之相,將導眾人欲過此難。所將人眾,中路懈退。」

  「所將人眾,中路懈退」,這是指二乘,聲聞、緣覺,他本來發心修行,就是根機很小,所以佛陀應他們的根機,開始說他們所需要、聽得進去的法,所以,聲聞就停滯在聲聞,緣覺停滯在緣覺裡,停在半途,不想要再往前走,不想要到成佛的境界,不想要經過這條大菩提道,這是前面經文。下面這段經文再說,

經文:「白導師言:我等疲極而復怖畏,不能復進;前路猶遠,今欲退還。」
經文簡釋: 「白導師言」;眾白佛言。


  所以這群不想要再向前走的二乘人。就譬喻佛陀開始要講《法華經》,《法華經》乃是成佛之道,希望人人要再向前,發大心、立大願,行菩薩道,要經過菩薩道,你才能到成佛的境界。佛陀開始這樣跟大家說,二乘人會怕,「修行修得很辛苦,好不容易才開始將無明煩惱去除,要再叫我入人群,行菩薩道,我會怕。」所以他不想要再向前求大乘法。這是前面的經文,一直說過來,我們回顧一下。過去從〈序品〉、〈方便品〉、〈譬喻品〉、〈信解品〉,我們再回顧一下就能瞭解。聲聞、緣覺畏懼大乘法,同樣的道理,「白導師言:我等疲極而復怖畏」,也很怕,「不能復進」,不要再向前走了,我們就停在這裡,這樣就好了。因為前面的路還很遠,若要行菩薩道,好像還很遠,萬一受到濁氣污染,這樣我們就又退回去了,好不容易已經斷煩惱了,前面的路這麼遠,我們不敢再向前行,所以欲退。這就是走路的過程,修行的過程,走路就如修行一樣,修行的過程是這麼辛苦,要用這麼長的時間,所以很辛苦。

導師有四:
自有通途慈悲導師,通他人心而導正,文中有一導師,將導眾人。

  導師,有四種導師,第一種就是「通途慈悲導師」。能夠通達這條路的去來,這條路他很熟,這樣的導師,他要帶人過這條路是很安全的,因為這條路他很熟。就如現在登山有嚮導的人,這就與導師一樣,帶人登山、走路,才不會迷山了。同樣的,這位導師帶我們走這條險要的道路,很危險的道路,有這位導師來來回回,能夠引導人平安走過這條路,不只是通這條路,還能「通他人心而導正」,這就是導師。不只是識路,也瞭解人的心性,這樣的導師,帶人走正道。所以在文中就說,「有一導師將導眾人」,像這樣這麼的通達,不只是路通,也能通人心。

自有結緣導師,從我師故文中所將人眾白導師言。

  第二就是有「結緣導師」,就是帶你走一半,就是「從我師故」,有一個侷限在這裡,一生一世,或者是一段人生。就如我們讀小學時,就有小學老師,讀中學時,就有中學老師,讀大學時,就有大學老師,畢業之後,就不必老師了。像這樣,這就是一段一段的導師,這是結緣導師,生命中,這樣一段一段結緣過的老師。「將導眾人」。文中就是指要帶這些人,但是這些人被他帶了一段,就向導師說:「我怕,我要到這裡就好。」與我們平時一樣,小學畢業之後,就是要再向中學走,就到此為止,同樣的,告別他的老師,就要再向他另外一段的人生,或者是讀書很辛苦,我到這裡就好了。畢業了,這一段這樣就好了。這就是與人生在帶路的結緣導師一樣。

有權智導師,隨機施小教故,文中導師多諸方便是。

  第三就是「權智導師」。權智導師就是「隨機施小教故」,文中所說的,「導師多諸方便是」,我們前面的經文,用種種方便法,讓你可以不必怕,向前走,過去的路很危險,你已經走過這段路,這就是方便。佛陀他的弟子中的聲聞與緣覺,佛陀投其所好,所以所說的法,他們都能接受,隨佛的教法這樣接受,聲音入心來,斷諸煩惱。緣覺,佛陀所指導的,「看,人間無常,十二因緣法,生死的關頭在哪裡,你要很清楚、瞭解。」緣覺清楚了,緣著這個境界,瞭解人生的生死無窮盡,瞭解了,道理清楚,這都是教聲聞、緣覺的方便法。

*有實智導師,取開權故,文中導師知此人眾。
*四從時異,人只是一,並是王子。


  第四,那就是「實智導師」。實智導師就是「取開權故」,已經到這裡,你該斷的煩惱斷除了,該解的結也已經解開了,你應該要再向前前進,法度入心來,你要用功之後知道道理,你要再去度他人。所以「滅度」這二字,「滅度」就是「涅槃」,「涅槃」就是「滅度」。「滅度」就是滅盡一切煩惱,法度入自心,再度他人,這就是「涅槃」。小涅槃就是緣覺、聲聞,這就只是斷煩惱,還有大涅槃,就是法度入心來,還要投入人群去度化眾生,心不受動搖,這條路還要繼續走。這是佛陀已經開始為實智導師,已經開始開權了,用這個權教,向大家明說,過去是方便引導。用四種階段,循循善誘來引導人,方向、階段,雖然分四種階段的引導,其實是一。所以,時雖異,人是一。時間不斷過去,過了四十多年了,這些人一直在修行,過程就是這樣,不要再停滯了,要趕緊向前。其實人人都是佛子,也是王子,法王之子,也就是佛子,不要在半途,應該要承擔佛的家業,荷擔如來家業,入人群,度眾生。

今白者,正白結緣之導師。以其退大則大滅,接小則小生,一生一滅,感於法身,呼此為白。王子知其退大,即是聞其所白。

  所以「今白者」,就是這些人開始有起了疲倦的心,這就是「正白結緣之導師」,告訴結緣的導師。「以其退大則大滅」,另外一個說法來說,小學畢業,就是告別了小學畢業,中學就告別中學,這樣一段一段。當然,我們也要再連接下去,到大學,到博士、教授的程度,應該要一段一段向前走,若是再退回去,那就是沒有畢業。因為小學畢業,我就不想要再上中學了,若是這樣,就只是結緣而已。若是過了一段,再向前前進,再向前前進,這樣修完博士,就來當教授了,同樣的道理,所以「以其退大則大滅,接小則小生,一生一滅」。滅,真正一生本來修行,對修行的方向來說,一輩子,這種子再帶到來生,再繼續修行,時間很長久。〈化城喻品〉一開頭就跟我們說了,塵點劫前,無始以前,生生世世,就是生生世世這念心,一段的生死,就是「接小則小生」,一生一滅,那就是生生世世感於法身,常常法身,法隨我們生生世世這樣走過來。這也就是結緣導師,生生世世,一段再來一段,再來一段,段段,分段生死,段段的生死都有結緣導師,不斷在指導我們。因為路很長,段段的生死,段段都有法身。

  我們的心,生生世世,常常聽到「生生世世在菩提中」,就是這樣的道理。幸好也有結緣導師,佛陀不捨眾生,就是段段、生生世世,我們若還未到成佛之前,就還是要不斷靠著導師,生生世世來引導我們。所以,感於法身,呼此為白,就是來呼喚導師。「王子知其退大」。法王之子,我們要有善知識,知其退大,我們的善知識若知道我們要退大了,他會呼喚我們,會叫我們,要往前走的路才是平安。所以「即是聞其所白」。在這裡,彼此之間也要有善知識來相伴。「將導眾人」,不是只有一個,引導的是這麼多人。多人當中,有人就想要這樣停滯,有人就能好好地輔導他。知道了,就呼聲起。

經文簡釋:
「我等疲極而復怖畏」;我等小機,疲倦困極,而復於大,生怖畏心。

疲極:善根微弱,無明所翳,則不能進。
*怖畏:厭生死則亟欲退,故需有休息之所。

  所以「我等疲極而復怖畏」。開始向導師要呼救了,我們這些這群人開始疲倦了,向導師呼救,這叫做「白佛」。「我等小機,疲倦困極」,我來到這裡,已經很疲倦了,修行到這裡很累了,要再發大心、立大願,路還很長,「而復於大,生怖畏心」,因為前面的路還很長。凡夫啊凡夫,這生生世世難免還是由不得自己,這個時候我們還有這顆種子,還能遇到善知識,有導師能引導我們,卻是在生世中也是會疲極。所以「善根微弱」,因為善根微弱,他就會疲極,覺得很累。所以「無明所翳,則不能進」。翳,就如眼睛看東西,模糊了,這叫做眼睛生翳,這樣就會讓眼睛前面模糊,所以要看到的前途,好像很遠一般不清楚,會怕,不敢去。所以,怖畏就是厭生死,我們好不容易已經從小乘斷煩惱,能滅生死,何必還要在生死中入人群去呢?所以我很厭,我怕、我厭,厭生死的苦難。「即亟欲退,故需有休息之所」,一直想要退道心,想要找一個休息的地方來休息,我們現在只想要找地方休息,不想要再向前前進。

經文簡釋:
「不能復進」;遙望前路道遠,心生疲困不能起精勤進修云不能復進向大道。

  所以,「不能復進」。遙望前路,道還很遠,所以不知道到底還有多遠,「心生疲困,不能起精勤進修」,就不想要再向前進修了,我們就只想要找一個地方休息而已,所以「不能復進」。不想要再向前面的路,不論它有多大條,我只是想要休息而已。

經文簡釋:
「前路猶遠,今欲退還」;凡愚望佛,隔絕五道,故云猶遠。自惟己力所不及故今欲退還。

  所以「前路猶遠,今欲退還」。在這裡稍微休息一下,想要再回頭,我們不想要前進了,就這樣就好,就不要再入生死輪迴了。這就是「凡愚望佛」,凡夫愚癡,就是只看佛,但是「隔絕五道」,他所看的遙遠,很遠,這個很遠是在哪裡呢?佛是在五道的那一邊,我們凡夫在五道之中,要見到佛,就是要再超越五道。「五道」,大家知道了。要能這樣修行,修到真正超越,時間還很長,所以凡愚,我們凡夫愚癡,要看佛,還是看不真,還是離很遠,隔得很遠,所以叫做「猶遠」,還很遠。「自惟己力所不及」。自己覺得我自己已經沒體力了,我無法再向前走。小乘人就是一直覺得修行只能斷煩惱、斷生死,因為生死可怕,這種人間很複雜、很險,一不小心就要墮落地獄、餓鬼、畜生道,不能自拔。只是一直怕,不敢挺胸向前走去,就是這樣畏縮在原地,自己都想:我自己沒辦法,自己的法,還不敢想要去度人,所以「自惟己力所不及」,自己不及,所以「今欲退還」。

  學佛,我們要很用心,身與心,雖然每天都覺得很累,但是每天還是要這樣,該做的事情就要做,這是初發心的使命,「為佛教,為眾生」。沒有一天不說累,但是,每一天都還是要面對芸芸眾生,也一樣要向前,隨著日子這樣走,生命減少了,但願與眾生結善緣、造福業。這就是我們發心,這一生中應該盡的。發心如初,成佛有餘。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啊!

************************************************************
【補充資料】《法句譬喻經.愛欲品第三十二》

  昔佛在羅閱祇國耆闍崛山精舍之中,為天人龍鬼轉大法輪。時有一人捨家妻子來至佛所,為佛作禮求為沙門,佛即受之令作沙門,命令樹下坐思惟道德。比丘受教便入深山,去精舍百餘里,獨坐樹間思道三年,心不堅固意欲退還,自念捨家求道勤苦,不如早歸見我妻子。作此念已便起出山。佛以聖達見此比丘,應當得道愚故還歸。佛以神足化作沙門,便往逆之道路相見。化人即問:「所從來也?此地平坦可共坐語。」於是二人便坐息語,即答化人:「吾捨家妻子求作沙門,處此深山不能得道,與妻子別不如本願,唐喪我命勞而無獲,今欲悔還見我妻子,快相娛樂後更作計。」

  須臾之間有老獼猴,久已遠離樹木之間,在無樹之處於中生活。化沙門問此比丘:「是獼猴何故獨在平地?無有樹木云何樂此?」比丘答化人言:「我久見此獼猴,以二事故來住此耳。何等為二?一以妻子眷屬群多,不得飲食快樂恣口。二常晝夜上下樹木,腳底穿壞不得寧息。以此二事故捨樹木來住是間。」二人語頃,復見獼猴走還上樹。化沙門語比丘言:「汝見獼猴還趣樹木不也?」答曰:「見之,此虫愚癡得離樹木,群從憒鬧不厭勞煩而還入中。」化人復言:「卿亦如是,與此獼猴復何異矣?卿本以二事故來入此山中。何等為二?一以妻婦舍宅為牢獄故,二以兒子眷屬為桎梏故。卿以是故來索求道斷生死苦,方欲歸家,還著桎梏入牢獄中,恩愛戀慕徑趣地獄。」化沙門即現相好丈六金色光明,普照感動一山,飛鳥走獸尋光而來,皆識宿命心內悔過。

  於是世尊即說偈言:「如樹根深固,雖截猶復生,愛意不盡除,輒當還受苦。獼猴如離樹,得脫復趣樹,眾人亦如是,出獄復入獄。貪意為常流,習與憍慢并,思想猗婬欲,自覆無所見。一切意流衍,愛結如葛藤,唯慧分別見,能斷意根源。夫從愛潤澤,思想為滋蔓,愛欲深無底,老死是用增。」比丘見佛光相炳著,又聞偈言悚然戰慄,五體投地懺悔謝過,內自改責即便卻息數隨止觀,在於佛前逮得應真。諸天來聽聞皆歡喜,散華供養稱善無量。

 

 

高明智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2015/11/01晨語簡記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