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151128 - 遠離破壞性情緒

向下 
2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97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151128 - 遠離破壞性情緒 Empty
發表主題: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151128 - 遠離破壞性情緒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151128 - 遠離破壞性情緒 Empty周一 11月 30, 2015 8:12 am

回頂端 向下
在線
none
無量光曜心
無量光曜心



文章總數 : 840
來自 : 高雄
威望 : 0
注冊日期 : 2017-11-01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151128 - 遠離破壞性情緒 Empty
發表主題: 逐字稿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151128 - 遠離破壞性情緒 Empty周五 6月 01, 2018 6:29 pm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151128 - 遠離破壞性情緒

【旁白】
新北市一名國中生,和家人爭吵後心情不好,持刀隨機砍傷路人。嘉義市一名男子,懷疑前妻在離婚前就有外遇,妒嫉生恨,憤而殺死前妻。桃園市一名失業男子,不滿父親抱怨,酒後持榔頭攻擊父親。從社會上層出不窮的衝突事件中,常見人會因為憤怒、嫉妒、恐懼、仇恨等情緒,產生衝動,傷害了周遭的人。可見現代人容易有破壞性情緒失調的問題,不容忽視。在破壞性情緒管理一書中,記錄了2000年3月,達賴喇嘛與哲學、心理學者,在一系列座談中,探討破壞性情緒的生成原因及它為人類所帶來的危機。達賴喇嘛指出,佛法認為的破壞性情緒,是貪嗔癡三毒,如何克服它的危害,讓人人得以和平共處。西方科學試圖與古老的佛教對話,期望從佛教的修行中,得到更多的啟發。

【證嚴上人開示】2015.7.13晨語開示
修行啊,修行希望能夠輕安自在,要修得輕安自在,這必定要下一番功夫,我們每天聽法,瞭解了佛應世人間,因緣在這個娑婆世界,叫做堪忍世界。這個世界裡,那就是要堪得受忍耐,什麼叫做忍耐呢?有苦才要忍耐啊。娑婆世界是苦,苦在欲境現前,我們無法控制,就被它拉走了,這就是缺這個「忍」字。我們若能堪得忍貪,堪得忍癡,堪得忍嗔,這三毒。
(2015.3.29晨語開示)
我們若能戒住,預防、戒住,就不會被外在把我們誘惑了。這就是我們內在不斷修,忍一分貪,那就是消一分的欲念。忍一分的癡,那就是消一分的癡念,忍一分的嗔,那就是消一分的嗔念。這種貪嗔癡都是煩惱,你忍得過,那就是過去了。所以我們要安住於法,我們要在「忍」字。

**********

「遠離破壞性情緒」

【證嚴上人開示】2015.7.13晨語開示
這個「忍」,的確是較為辛苦,開始要修行時,光是要修忍辱是不簡單,看中國的造字是這麼的妙,很有智慧的字。一個刀字插在心頭,這個刀字插在心頭,你們若要拔那把刀,要有功夫。插下去時,若沒有方法,這樣就把它拔出來,血流不止,都有可能致命。所以修,要修,要有功夫,要如何刀插在心頭,拔起來不傷到我們的身,這才是真正的功夫。
(2008.10.5晨語開示)
所以我們也是要修心養性,常常向我們提起要修行,要修行。既然知道要修行,我們看到人的臉色、態度,我們若是不順眼時,我們就要趕緊要修行,不要與他發脾氣。聽到人說話不順我們的心,我們也要趕緊警覺自己,要修行,要修行。自己的心來呼籲自己,我們要修行,自然時時警覺自己,這叫做修心。在這個修心的長久以來,就把我們好的脾氣,這樣就養成下來了。

【旁白】
「破壞性情緒管理」的出版時間,正是2001年美國911恐怖攻擊事件後不久,回顧人類歷史上無數的暴行,都是因為憤恨引發殺機。為什麼人會做出具有破壞性的行為?當負面情緒出現,該怎麼化解?這都是我們需要學習的課題。

【對話片段】
服務態度又這麼不好,真的是莫名其妙。

【心理師盧美凡訪述】
情緒它是從動物求生的本能演化出來的,它所引發出來的,我們看到所謂的情緒,好像是一種心情,其實不是,它還有身體的一個動能出來了。因為我們要面對一個危機做反應,所以通常情緒出來之後,身體也是處在一個緊張的狀態。那這個緊張的狀態,其實它正確的是要拿去處理這個壓力,那處理這個壓力的話,這個情緒處理完了,情緒自然就消散掉了。

【旁白】
佛教相信人人本具佛性,只因為無明覆蓋,驅使身口意造業,因此透過修行,學習轉念。不僅可以培養慈悲心,也能減少負面情緒。這樣的論點,在科學上也能得到印證。2006年,花蓮慈濟醫院舉辦了「腦的美麗境界」展覽,當時上人由醫師陪同參觀,見證2500年前,所流傳的佛法,歷久彌新,與當代科學相契合。

【證嚴上人開示】2006.10.14晨語開示

那一天我出去,在靜思堂看到在展示腦神經科的儀器,有一些圖片排列在那裡,一位教授他就來對我說,師父您能不能撥一些時間,來看看我們的展示會,您來看一下。我就跟著他走,看到的就是一些真實的腦的切片擺在那裡,他說師父,我再帶您去看,看這張圖很有趣。我們的腦,情緒控制的地方是在哪裡?我就跟著他走,那個情緒控制的位置。原來我們的情緒,為什麼有人脾氣那麼壞?脾氣那麼壞,看到什麼東西,情緒就發作出來。有的愛罵人,有的愛發脾氣,有的動作很粗魯,有的…等等,這都是情緒。情緒控制不住,就是說人的眼睛,接觸到外面的境界,腦神經跟在後面馬上發作,那個位置它會發亮,就是說,腦跟外面接觸的反射神經,它那個位置就會發亮,就是表示情緒和外面的境界,根、塵,接觸到境界,情緒發作,就是在腦的那個部位,那個部位就會特別發亮。意思就是說,腦細胞的神經啟動,那個地方特別發亮。這就是要知道,我常常說都是習氣。

【花蓮慈濟醫院林喬祥醫師訪述】
這個大腦皮質,可以思考,可以評估,看怎麼才好。所以了解這個就知道說,我們若遇到事情時,應該要先冷靜一些些時間,讓這個反應有機會可以跑到大腦皮質,我們會想說,現在生氣好嗎?

【對話片段】
這就是我今天在說的「枝末」,枝末煩惱。所以佛法跟這個很接近。

【證嚴上人開示】2006.10.14晨語開示
學佛,學佛,就是要學出如何撥開無明。如何知道這是妄見,既然是虛妄的見解,我們要即刻修改過來。就像現代的醫學,在腦部有情緒控制的區域,有的人一看到馬上就反應出來,那就是因為他的動作,不管是生氣,不管是歡喜,喜怒哀樂,和外面的境界一接觸,根跟塵一接觸,很快就反應出來。
(2006.10.16晨語開示)
另外一個區域就是控制情緒,接觸到這個境界,我在生氣了,自己知道,但是稍微壓制一下,思考一下,我是不是應該這麼生氣?我是不是應該要表達出這麼生氣的形態呢?我們的腦部也有這樣的區域,這就是常常告訴大家,我們有根本無明,眾生一直帶來的根本無明,一生一世不斷不斷薰習。這樣帶來到這一生、這一世,但是我們在今生此世,我們已經知道了。我們是不是要好好來找出無明的源頭?不要再受無明在今生此世,對著外面的境界,去發生那種枝末無明。枝末無明外面接觸的境界,我們應該要來學習,既然接觸了,我這個原來的根本無明,已經從內心發作起來了,我不歡喜,我生氣。我們現在既然在修行,就該多停留在「我該生氣,還是不該生氣?我該那麼衝動,還是不應該那麼衝動?」這就是我們現在所要進修的課程。生氣時稍微控制一下,分析一下,該表達出來的我們才表達。這常常說習氣,這就是一個習氣,我們要如何改除習氣?要從這個區域開始。從我們的腦部,這個情緒控制的地方開始。

【旁白】
嗔怒的習氣,就是蔡素宜過去的寫照,已經長大成人的一雙兒女。談起媽媽以前的壞脾氣,依然記憶猶新。

【女兒陳玲延訪述】
皮帶直接就抽,然後我記得當下,我們好像還在建三樓什麼,我躲到那個工程裡面,可是我媽還是一直抽。

【兒子陳威任訪述】
以前就連爸爸也會怕她。

【女兒陳玲延訪述】
然後每次一打來,你怎樣怎樣,然後一直,然後你都還沒有講話,就掛了。

【慈濟志工陳朝明訪述】
以前她就是每天都這樣,對孩子也是這樣,對大人也是都這樣。她不滿意的地方就是說,孩子若是考試成績考不好,或是她交代的事沒做,回來就要受她的處罰。

【慈濟志工蔡素宜訪述】
他若比較晚回來,就不讓他睡覺。所以衣服就,他在睡覺,我就勾他衣服,他若躺下去,我就再把他拉起來。所以他的內衣,很多件都鬆鬆的,都不能穿,變很大件這樣。

【旁白】
蔡素宜種種不可理喻的行為,讓家人都有苦難言。

【證嚴上人開示】2014.5.10晨語開示
我們人人的心很多的無明,也是很多的煩惱,這個塵沙無明煩惱,實在是無法去計算。不過,總歸納起來,用大項來說,我們就是嗔,除了貪還有嗔,再來就是癡了。這個嗔就是發脾氣,動不動就是愛發脾氣。不喜歡,不高興的等等,就是不順意,我們就會發脾氣。這我們自己稍微測驗看看,我們這種的煩惱無明,到底我們有多少?一天有幾次?讓我們無明,讓我們煩惱,稍微自己測量看看,我們還有多少?佛陀來人間,就是要讓人人能體會本具佛性,要讓人人能將這個佛性現前,佛性能浮現出來,但是我們的根機,這麼多年了,都一直一直就是執著在,每一個人個體的「我」。只了解自己,只知道自己的情緒,我在生氣,你知不知道?因為你這樣對待我,我不開心,你知道嗎?所以用這樣來表達自己的心態,去讓別人起煩惱,這就是我們凡夫的心態是這樣。

【旁白】
經常生氣讓家人煩惱的,還有這位王清雲。退休前是卡車司機,卻駕馭不了自己的脾氣,開除老闆是常有的事。

【慈濟志工王清雲訪述】
在麻豆開始開卡車後,所有的老闆我都待過了。我的個性就,反正我若聽不中意,這個老闆我看不中意,我就不要做了。

【太太王陳阿藝訪述】
他比較不喜歡跟人家講話,他跟老闆,如果老闆唸他,他就不要待了。人家若說話不中他的意,管他怎樣,我就這樣在做了,你還嫌我不好,我就不要做這樣。在麻豆就從有老闆待到沒老闆。

【慈濟志工王清雲訪述】
我師姊時常在罵,每到過年就要沒工作了。就在那邊罵說,一年24個老闆,早早回來吃尾牙。不曾領過,不曉得年終獎金長得怎樣?反正無明若發出來,就不管我肚子會不會餓到,妻兒會不會餓到,我就不做了。

【旁白】
先生個性暴躁,太太也不甘示弱,家庭氣氛難以和諧。

【太太王陳阿藝訪述】
我兩個兒子很怕他爸爸,他若大聲,若臉色一變,那些孩子就怕了。我就想說,這些孩子都很怕你,我若再怕你,不就一家都像貓一樣嗎?都是你的天下。所以我就有一個心理說,我不要怕你這樣就對了,所以大家就這樣吵起來。

【旁白】
怒心一起影響全家人,更嚴重者影響天下。上人以《梁皇寶懺》中,「天子一怒,伏屍萬里」,說明個人、群體,一念憤怒的因果。

【證嚴上人開示】2011.10.13志工早會
常常都說,動一個念頭,也許就是永恆的歷史。就是因為那一念心,就是不守規則。貪嗔癡,才會造成了戰爭,在經典裡這麼說,這種領導國家的王,假如怒心一動,會伏屍萬里,真的實在是很可怕的一個心念,這就是國家的領導人。一次世界大戰,二次世界大戰,不也都是嗎?都是領導者的一念心而已,會變成了多少人間的慘重災難。但是在天災人禍,天災就是要看眾生共業了,眾生若是造業很多,那就會造成了多少災難。所以常常會跟大家說,我們人要知足,要感恩,要植福因,我們若懂得知足,懂得感恩,我們就要多種一點福因,福因,福果,才會有祥和的社會,才能得到了四大調和,這都是要看眾生人人的共業,共福因,造福緣,那就會人人平安。

【旁白】
救世要從救心起,但佛教說人人與佛同等,都有清淨無染的本性。為什麼我們還要修行呢?

【證嚴上人開示】2005.12.8晨語開示
人人心地本清淨,和佛同等清淨無染的本性,為什麼我們還要再重新學習?到底學什麼?「一念無明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就只是一點無明,所以使我們很微細的煩惱,在不知覺中產生,產生了一點的煩惱,那種微細的效應,變成了好像狂風大雨破壞了我們整個心地。心靈的大地,就是被那分起頭的無明,所以形成了那麼微細,卻生出了這種破壞性強大的六粗煩惱。所以使得我們,原來和佛同等的心地風光,完全破壞,所以墮落成為凡夫。我們現在常說拯救大地,拯救天下眾生,我們更需要回過頭來,先來拯救我們的心地。其實人人本性都是那麼善良,就只是這個習氣,諸位,修行難修,聽起來明明就是這麼簡單,只要改一下不要發脾氣就好了,這樣就好了。偏偏就是那麼困難,所以才叫做修行,所以修行就是難行能行,就是一個難字。我們能去行,這樣才是真正的修行。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在每一個人,實在是很困難,所以在修行者它就是困難,我們也要很用心去培養我們的習氣,培養一個好的習氣。壞的變成好的,好的就是回歸本性。

【旁白】
王清雲後來加入了慈濟,在團體的影響下,他漸漸不一樣了。

【慈濟志工王清雲訪述】
現在大家相處久了,就會開始聊天了。上人說的,假久也會變真的。現在這樣就,一路來就這樣跟人有在互動,有說有笑。

【太太王陳阿藝訪述】
以前都不會笑,所以他進慈濟時,師姊都說你師兄很好。我說是啦,現在外表是很好就對了,壞的沒人看到,現在是很好。我跟他說,你雖然說在修養,你這個脾氣若能改好,你就很好了。

【旁白】
現在的王清雲,精進做慈濟,在鳳山環保站裡,有「鐵馬醫生」的封號,也時常為關懷戶清掃居家環境,不再是嗔恚無明的阿修羅,而是廣結善緣的人間菩薩。

【證嚴上人開示】2007.10.28慈誠委員培訓

愛發脾氣,那就是克制不了自己就發起脾氣,罵一罵人家才來說,對不起,我無心無意。不過人家的心已經被你傷害了,已經結了一個惡緣,我們要學菩薩道,學菩薩道要成佛,你眾生緣不成就,你就不能成佛,所以我們要跟人人結好緣,你就要克制你自己,不管克制你的脾氣,克制你的欲念,克制你的思想。那一種的愚癡,不要是非不分清楚,總是要把自己的思路,思想的路線,要很清楚。所以現在要受證之前,要先見習,要先培訓,最起碼要有兩年的時間,見習一年,培訓一年,這樣已經很快了。像我們在精舍,他們要出家,沒有三年以上還不能讓他出家,所以這種的習氣,修行就是在克服自己的習性。所以,這也許在培訓當中,有的人,心很好也很熱心,但是習氣還沒有改過來,也許來團體培訓的時候,都規規矩矩,回家的時候,是不是這樣的習氣呢?有沒有真正的假久成真呢?修行,有的時候稍微假一下,假一下,假裝沒有發脾氣,其實心狂火燒,其實你若假久了,忍久了,就是你要發脾氣也發不起來。這就是習慣,也是習氣,你在這裡一段時間不罵人,也已經會變成了,我想要罵人怎麼不會罵?這種罵人的語彙,不知道要從哪裡開始,真的也不會。總而言之,總是要開始把自己的習氣,真正的可以克服。

【心理師盧美凡訪述】
我們從心理學上一個比較專業名詞的說法,叫做模仿,是好的模仿。任何的一個學習,它是透過模仿,或是一個假裝的過程,因為他可能,本來你沒有這個習慣,或者是那不是你的一個方式,可是先透過這個方式,我們先學起來,我們先假裝一下,我們練習一下。久而久之,或是我們師兄師姊相處久了,它有可能會內化,深入變成我們的一部分。

【臺北慈濟醫院李嘉富醫師訪述】
我們從神經學的角度來講,就是我們的神經細胞跟我們的肌肉組織它其實是,它其實就是互相牽動的。我可以透過我上揚的嘴角,可能到腦子裡面去,會牽動到那一塊,調控我情緒的一個神經細胞。

【對話片段】
獅子臉。
包子臉。
一張一縮。
你的臉部肌肉就是,就不會那麼僵硬對不對?這樣你就不會那麼緊張,然後也就微笑得出來。

【兒子蘇潁洲訪述】
現在就是會使用媽媽教我的EQ數數呼吸法這樣,其實數了兩三次就好了。

【董靜怡訪述】
那我覺得他們在自己情緒的掌控上,有非常好的進步。

【臺北慈濟醫院李嘉富醫師訪述】
我們這些自主神經系統,它自己本身就會去做調控的,可是我們的真正重要的是什麼?我們的那個心念,我們的想法。如果你一個人,你本來就是真誠的非常…非常感恩,非常快樂,你不由自主地,其實你的嘴角也會上揚,甚至也會帶動你的魚尾紋的這些肌肉。其實人家自然就會感受到,你的那個愉快,他也會受到感染。

【心理師盧美凡訪述】
情緒出來的時候,我會建議,要保持一個好的習慣,就是等一下。因為你一旦很生氣,或者是很恐懼,你接下來做出來的事情,或者覺得很丟臉,接下來做出來的事情,可能都會很失控。所以這一連串,如果我們中間沒有馬上把它喊暫停一下的話,往往就會不好的後果,就會出現。停一下意思就是,不管接下來我做什麼東西,我現在先停下來,我先想一下,這什麼狀況?這可能嗎?我真的要這樣子生氣摔東西嗎?我覺得很多事情,我們先暫停一下,讓你的理性回來,讓理性有機會讓你回來一下,對話一下。

【旁白】
在心理學和醫學的觀點,負面情緒,可以藉由行為調整來轉移,而在佛法中,也有降伏無明的好方法。

【證嚴上人開示】2014.5.10晨語開示

所以,佛陀(對)這個貪嗔癡,要如何來調伏眾生的習氣,所以開始他就要說忍辱,要忍,忍欲、忍嗔、忍癡,所以我們要好好地,這個忍字對我們人生修行,是多麼重要啊。所以佛陀向我們說六度,六度,布施、持戒,就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個忍,就是要忍一切,一切的煩惱無明。懂得忍,才能降伏我們的嗔,我們這念心,動不動就是愛發脾氣,這念心因為忍的功夫,所以讓我們降伏下來了。所以佛陀時時教育我們,這個忍字,時時都這樣說,所以我們學佛下功夫,這個忍字很重要。不論遇到什麼事情,我們起一念心,第一個念頭就是忍。人家說吞忍,吞忍,臺灣人說吞忍,我是很吞忍,吞忍就是將這個氣,快要發起來時吞下去,壓下來,忍下來。若能這樣,不管是起一念欲心,忍下來,不要這個心欲又浮上來,心有了貪,自然就會起行動。所以這個貪欲一起,用忍的功夫將它壓下來,能夠忍,我們就能離欲。不高興的事情,我們的心若又起,趕緊再將它忍下來,這樣就不會發脾氣了。

【旁白】
關於修習忍辱,《雜阿含經》中有這樣的描述,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連,住耆闍崛山中。

【證嚴上人開示】2014.7.30晨語開示
那個地方有兩個鬼,一個就是叫做伽吒,一個叫做優波。有一天,舍利弗他剃除鬚髮,比丘大家都在同一天,整理他們的身體乾乾淨淨。那一天,那位優波惡鬼看到這些比丘整理他們的儀容,剃頭、修剪鬚髮,內心起了對這些修行者的嗔恨,所以他對著舍利弗的頭,伸手這樣就用力打下去。舍利弗痛,但是忍,三次這樣打過去,目犍連聽到這個訊息,就趕緊來關心,「舍利弗,你有沒有怎麼樣?」舍利弗說會痛,不過還能堪忍。目犍連就說哪有可能?要知道這惡鬼,他的力氣是很強,聽說用他的手力,即使大石頭,他這樣一手打下去就會粉碎。怎麼說你的頭被他這樣打,難道不會很痛,痛不可忍嗎?舍利弗還是回答,雖然是痛還能忍耐。安然自在啊,佛陀聽到了,心很歡喜,他就這樣讚嘆舍利弗,舍利弗已經是修到安忍的境界,他能將那個煩惱、嗔恚,全都去除。他被打,心沒有嗔恨的煩惱,所以他還能堪忍,若被人打,心有嗔恨,他不堪忍,那就會致傷很重。因為舍利弗,已經是這分嗔心,已經去除了。能安忍無嗔,所以在他的心不受傷,所以他的頭痛還能夠堪忍,這就是因為他修了這分慈悲、安忍的心。所以學佛,我們是不是也要這樣呢?

【旁白】
多年來,面對太太蔡素宜的蠻橫,海軍陸戰隊退伍的陳朝明,學習安忍無嗔,化解家庭的緊張關係。

【慈濟志工陳朝明訪述】
若照力氣去打,一個不夠死,半個不好拿捏。就不知道要怎麼辦,打下去會受傷,到時候也是我要照顧她,這樣不行。我就是想到孩子,家裡的孩子這樣,這麼可愛,我也不會想要打她,不會反抗她。我就是一直想說,我也是要忍耐。

【旁白】
陳朝明的忍,維持了家的圓滿,而蔡素宜直到進入慈濟,在一次醫院志工服務中,才發現自己很幸福。

【慈濟志工蔡素宜訪述】
有一位師姊起來說,分享說她先生都不顧家庭,都打她,喝酒什麼沒拿錢回來。我那時候就自己這樣,聽她這樣講,自己喉嚨就哽咽起來,我師兄對我這麼好,我還這樣兇巴巴,回去都這樣,之後我就跟他懺悔。

【慈濟志工陳朝明訪述】
因為以前的人,你就知道比較保守,家庭都會想到,都沒有那種。(主持人:家醜不可外揚。)對,我們也沒想說要離婚那種的感覺,孩子都很可愛,她也不是很醜,她的心也是很善良的人。所以我也是一直忍耐她,一直忍耐。

【旁白】
蔡素宜擺脫了要人人以她為中心的煩惱,愛管人的本領,轉變成訪視照顧戶時,得以發揮淋漓盡致的良能。

【慈濟志工蔡素宜訪述】
我都跟外勞說,把環境整理得很乾淨的話,對阿公阿嬤,對你們身體也好。因為你有時若不打掃乾淨,有老鼠啊,那個老鼠也是一個傳媒菌,會把細菌帶來給你們,對你身體不好。所以每次來,我每次都有給她叮嚀這樣。

【對話片段】
她的個性比較雞婆啦。
因為來,我都會跟安妮講,跟那個外勞安妮講。
讓你跟阿嬤身體健康喔。
椅子拿來坐,拿給他坐。
祝福你無量壽,祝福你無量壽,祝福你無量壽福。
祝福你,母親節快樂。
加油加油。

【證嚴上人開示】2014.7.30晨語開示

我們要行忍辱行,我們若沒有忍辱,人人,我們常常都過不去,你和人過不去,時間同樣也這樣過。所以我們要隨著時間,用質直柔軟的心,我們要常常憐憫一切,他的錯誤是他的德不俱全。我們的忍耐,我們的忍辱、忍讓,就是增加我們的慧命。顧好我們的慧命,這才是我們要真實修行者,我們要包容憐念一切眾生,這叫做修行。這樣的修行,在人事物中,有辦法這樣善解包容,這樣的人,這叫做「體解諦度」。諦就是道理,我們的身心,與人事物的接觸,我們真正能體悟佛陀所說的法,人生的煩惱,體會到大地宇宙萬物真理,本來是看不到、摸不到,就是很多煩惱來合成,我們瞭解了,這種體解,諦,這個真諦,我們都瞭解了。這樣,「不經一事,不長一智」,又讓我們得度了,我們又了解,我們的慧命又增長了,又體會一項道理。所以我們在人事物中,要常常用感恩心,這就是我們學佛的方向,所以人人時時要多用心。




回頂端 向下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151128 - 遠離破壞性情緒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菩提心要-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