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5年探索教育研究報告題目

向下 
2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43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2
注冊日期 : 2008-12-22

2015年探索教育研究報告題目 Empty
發表主題: 2015年探索教育研究報告題目   2015年探索教育研究報告題目 Empty周日 12月 06, 2015 11:29 am

2015年探索教育研究報告題目



1.探索教育的課程規劃--以某某課程為例(找一份實際的探索教育課程表,半天以上,一天或兩天為佳,進行分析)
2.如何將翻轉教育的做法應用在探索教育之研究
3.優秀探索教育訓練員應具備的能力與自我修練之研究
4.佛教示教利喜在探索教育帶領之應用
5.自訂,如果你覺得四題都不適合,可以參考2014年的10題,或是任何以探索教育為主題的研究報告。



以上五個題目,挑一個寫,字數1500字以上。 



實習訓練員、助理訓練員、訓練員每人擇一題撰寫

(資深訓練員以上不用寫,但要負責指導

截止時間:1月10日

文字檔至少1500字,上限6000字以內。

可以附圖表。



檔案Mail給各區窗口及映月師姐



未交者不得參加明年的共修



 



 



口試與發表



PPT檔自行製作,格式不拘



會選擇適當時間發表與回饋(1-2月)



報告時間10-15分鐘,5分鐘回饋。



如有任何問題,可以請教資深訓練員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簡素霞
金剛勇猛心
金剛勇猛心



文章總數 : 113
來自 : 高雄
威望 : 59
注冊日期 : 2009-05-18

2015年探索教育研究報告題目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5年探索教育研究報告題目   2015年探索教育研究報告題目 Empty周日 10月 01, 2017 7:32 am

探索教育的基本理論與佛法的關係

題目:從法華經信解品的「窮子喻」來印證探索教育的核心思想「經驗學習圈」

報告人:簡素霞  法號:明光


一、認識「經驗學習圈」


經驗學習圈(Experience Learning Cycle),是PA探索教育的核心思想之一,簡稱ELC。在確立目標和全方位價值契約後,從活動中我們獲取具體的共同經驗,再經過觀察、反思等過程,得到了相關的反應(Reflection)、這個階段讓團隊成員從不同的角度,看看他們的行為,以便形成更完整的意象。這時一些抽象的概念慢慢形成,在這階段確認團隊每位成員的貢獻與經驗,這個一般化(Generalization)的過程,就如同「法入心」一樣。最後再將所得到的經驗應用(Application)在下一次的活動中,這種經驗的轉化就如同「法入行」一樣。在經歷了目標設立、共同體驗、反思與反應、將經驗一般化,到應用所學到下一個活動這一系列的歷程,不斷的循環練習,是回饋分享思考的程序。最後我們能將這些經驗應用到真實的世界中。

2015年探索教育研究報告題目 0110

二、法華經信解品「窮子喻」的由來

在法華經譬喻品中佛陀對舍利弗尊者授記,「舍利弗!汝於未來世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劫,供養若干千萬億佛,奉持正法,具足菩薩所行之道,當得作佛,號約華光如來、應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這時佛陀的四位大弟子,須菩提、迦旃延、迦葉,以及目犍連等才驚覺,原來佛陀所講的成佛之道,不是只有對菩薩講的,就連跟隨在佛陀身邊的聲聞弟子皆有成佛的可能。所以迦葉尊長在信解品中演說「窮子喻」,自比是逃家的窮子,懺悔過去的無知。

三、「窮子喻」與「經驗學習圈」的印證

「經驗學習圈」的第一個步驟,具體的活動—形成重點---對焦,就是透過各種活動(Activity)的過程,去培養策略,進而改變負面的行為。在「窮子喻」中,孩子因為年幼無知,逃離富足舒適的家庭,獨自一人在外流浪,於是變成了一個居無定所、衣食欠缺的窮子。其實這裡的窮子,並不是指特定的一個人,而是指迷茫的眾生。「窮子喻」中富有的長者,透過種種的方法,想要孩子回到身邊,過著富足的生活。就如佛陀想要救拔眾生的無明煩惱而隨機逗教。

經過了五十幾年,窮子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來到長者的住處門外,因為長久的疏離,自然不認得父親,但是長者心中時時掛念這個離家的孩子,見孩子在門外,自然一眼就認出,他用了第一個方法,也是最直覺的作法,就是派人要將孩子追回來。這就如同探索活動中,大家剛開始都會憑直覺去解決問題。但是這種沒有經過思考與討論的行動,通常都沒辦法得到好的效果。這時的窮子,看到一群人向他逼近,嚇的拔腿就跑,最後雖然被追到了,竟然驚嚇過度就昏倒了。長者有了這次失敗的經驗,經過思考,改變策略,派了兩位衣著粗陋的人去跟窮子接洽,想要請他來長者家,擔任除糞的工作,薪水還是別人的兩倍,窮子欣然接受。這就像佛陀前四十二年的講經說法,常以各種的方便法引導眾生。

「經驗學習圈」的第二個步驟,引導反思與回應—學員的觀察、想法、聯想、感覺,就是針對活動的過程或結果,經過觀察、反思而後做出反應(Reflection)。在「窮子喻」中,長者觀察到窮子,一生貧賤,所以只能安於做粗鄙的工作,所以反思雇用窮子除糞,雖然能留住他,但是仍無法指望他傳承衣缽。所以改變策略,已循序漸進的方式教育窮子。為了更親近窮子,長者脫下華麗的衣服,改穿跟窮子一樣的髒衣服,也去除糞。這個方法果然讓窮子卸下心防,漸漸融入這個家庭當中。

佛陀於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證悟到宇宙人生的實相、奧祕。第一句話即說:「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開悟後的二十一日內,講的都是華嚴的境界,但是因為眾生根基太淺,根本聽不懂。所以接下來的十二年開講苦集滅道、四聖諦及阿含經等因緣果報的方便法,大家也就漸漸能接受佛陀所說的法。這也是佛陀經過觀察與反思後,所做的調整。

「經驗學習圈」的第三個步驟,就是一般化(Generalization)。整合意見與概念—透過回饋、分享、交流、激盪、探究、融合,將許多意見整合起來,這個階段就去深入思考,從反應問題中收集到的事實訊息所代表的意義;這也是一段幫助團隊確認和承認每個成員的經驗和貢獻的時間。在「窮子喻」中,長者常常鼓勵窮子要認真做,薪水也會加倍給他。甚至告訴他:「我年紀已經大了,而你還在壯年,你工作時誠實不怠惰,也不曾聽你有抱怨的話,所以我要認你當兒子,你就當我是你的父親。」長者從日常生活中,深入了解窮子的習性,還一直停留在主僕之間的關係,所以主動打破界線,漸漸讓窮子承接更多的家業責任。窮子也在長者的訓練之下,慢慢孰悉家業運作的方法。就像我們每天薰法香,學習佛陀與上人的教法,漸漸地法也能夠入心。

迦葉尊者自比是窮子,而佛陀就是那位富有的長者。「今日世尊令我等思惟,蠲除諸法戲論之糞,我等於中勤加精進,得至涅槃一日之價,既得此已,心大歡喜自以為足,便自謂言:於佛法中,勤精進故,所得弘多。然世尊先知我等心著弊欲,樂於小法,便見縱捨,不為分別,汝等當有如來之見寶藏之分,世尊以方便力說如來智慧,我等從佛得涅槃一日之價,以為大得,於此大乘無有志求。我等又因如來智慧,為諸菩薩開示演說,而自於此無有志願。所以者何?佛知我等心樂小法,以方便力隨我等說,而我等不知真是佛子。」佛陀的聲聞弟子如迦葉尊者等,在當時最常抱持的心態就是獨善其身的小乘佛法。他們認為佛陀所講的成佛之道都是對菩薩眾所講的,自己只要勤修自己就能夠得到涅槃,最終的目的就是不入生死輪迴。直到聽聞佛陀為舍利弗授記後,才驚覺自己也能成佛,而成佛之道就是入人群的菩薩道。

「經驗學習圈」的第四個步驟,就是應用(Application)。可以應用的想法---將學習的想法由訓練員情境轉向真實的應用層面。這個階段就是將團隊透過活動、反應、一般化等累積的經驗與知識,應用到下一個活動或是日常生活中。在「窮子喻」中,最後見到窮子漸漸能體會長者的用心,也有繼承家業的大志,長者在臨終前,昭告天下,窮子本來就是自己的親生兒子,只因年幼無知逃離家園,現在要將家業全部交由窮子繼承。這就如同佛陀的諸大弟子,長期跟隨佛陀學習佛法,原本還以為只要獨善其身就好,但在接受佛陀的授記後,個個發願承擔起如來的家業,將佛法傳播到全世界。

「經驗學習圈」並不是完成了活動、反應、一般化與應用等四個步驟就結束了,它是一個循環。每一次的循環,就會有新的經驗與知識,而這些經驗與知識又將應用於新的循環當中。就如同佛陀將佛法傳給諸大弟子,諸大弟子又將佛法傳給下一代,在經歷了二千五百多年後的今天,佛法傳到了我們這一代,我們也要有這個責任與使命,將佛法傳下去,這是一個永無止息的循環,也是 上人重視且教導我們的弟子要走入人群中修行,當一個說法者與傳法者,增長慧命,延續人間。

                             高雄 素霞 (明光) 感恩合十 20160729
回頂端 向下
 
2015年探索教育研究報告題目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探索教育 :: 探索教育研究-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