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5/12/14晨語簡記

向下 
2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5/12/14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2015/12/14晨語簡記   2015/12/14晨語簡記 Empty周一 12月 14, 2015 7:52 pm

20151214薰法香如是我聞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小根機受小教執小畏大
佛慈隨機逗教應機施大
法性如水湛然隨方就圓
薩破無明惑漸近佛慧

 

  我們修學佛法,到底根機是大是小?「斯人飲水冷暖自知」。相信每一個人開始發心,就是發大心、立大願,每一個人應該都有這個心,但是過程中,學佛乃是我們累生世的大事,不只是一生一世,何況是短時機,這有辦法體會嗎?光想我們自己,我們自己的習氣要改就不簡單,習氣不改,煩惱難除,佛如何能成呢?所以我們要好好地自我警愓,這念心與過去當初發心那時候,自己的熱情還在,或者是冷卻了,這唯有我們自己能夠了解。佛陀比我們更加了解,了解眾生心,眾生的根器大小,這是佛陀的智慧,觀察人性,雖然人人本具佛性,卻是人人都有薰習過來的煩惱無明。

 

  佛陀了解眾生根機,他必定要用很大的耐心、愛心陪伴,累生世,塵點劫不斷在人間。所以說「小根機受小教執小畏大」,佛陀是因為眾生的根機小,他才用小教來引度,來鼓勵,從利己開始,讓大家很了解,苦、苦、苦。這個苦,人人最容易感受到,世間的事情不如意有十有八九都是不如意,所以有很多的不如意就是苦,這是人生最易感受的,何況說世間的苦真的是很多苦不堪的苦。很容易體會,一聽到,「是啊,是苦啊,苦不堪啊!」為什麼呢?為什麼會苦?就開始追尋,佛陀要向我們解釋為什麼會苦,苦我已經感受了,為什麼呢?由不得自己的苦,生下來開始一直到長大,環境、人、事、物,有很多很多不能如我意者偏多,無奈事,苦不堪,這都是自己已經感受到。佛一開口說苦,人人都能承認,能承認:是啊,是苦啊!這是每一個人與外面境界所接觸到的真實境界,這是粗相,每個人看得到,感受得到,人人都能去體會。

 

  佛陀開始說苦,人人能接受,真的是苦啊!就開始要跟大家說:「你們真知道苦的來源嗎?」「不知道。」大家要認真聽,讓你們了解苦的來源,就是在人。「人,是怎麼樣呢?」佛陀就開始分析,愛恨情仇等等,各人的習氣,各人的見解,各人的薰習,人與人的對立。是啊!確實就是這樣,這是集的道理,我了解,我清楚了。為什麼我怎會跟他在一起呢?為什麼我會跟他有這樣的仇?明明就互不相干,為什麼有這樣的仇與恨呢?彼此傷害。佛陀就開始跟他們說,在今生的事是結果,過去生所造的是因,所以過去生是這樣這樣來,大家開始聽,聽「在今生的感覺很苦,還有過去生,過去生人與人的過程」,有這樣故事,聽來真的有道理,雖然那是過去,所以招來了今生結仇連禍,這樣的苦一直牽連下去,還要再牽連到來生。

 

  會怕!要怎麼辦呢?今生已是苦不堪了,來生呢?佛陀就開始告訴他:「來生你若是怕,現在就要修行,來滅除這些苦,根源若滅除了,就沒有來生再交結。」「要如何斷,今生此世都知道了,我要如何能停止,停止這種再連仇結怨,要如何能停下來呢?愛與恨,情與仇,要如何讓它終止、了斷。」佛陀就教導他,「路要這樣走,這條就是路,所以要滅苦,就要修行於道。」聽來清楚、了解,所以接受法,這個小教,一接受,開始人與人之間彼此了解,不要再結恨惹情,而生愛的根源再來牽連,有愛就生恨、生仇,像這樣,不要了。所以要大家好好地,和平共處,好好地修行。所以,就這樣執在小乘,你修你的行,我修我的行,不要再跟人與人之間再交結,不要再牽連這個情,所以畏大,不敢與人群合會,執小畏大。很怕,怕再來人間與人群合會。

 

  但是佛陀只是要教他這樣而已嗎?不是,這只是一個方法,接引的初步而已。所以「佛慈隨機逗教應機施大」,他就應眾生的根機,應他所需要,佛陀就為他解釋,為他教育,讓他能夠接受、能夠受用。但是,佛陀更需要的是希望大家要能轉小為大,不是為自己,應該要入人群中,才有辦法體會到真真正止煩惱無明、愛恨情仇,這交結的源頭就是在人群中,希望大家要入人群,才能真正體會。所以他要應機施教,有的人心胸較開闊,佛陀就要把握時間,「去啊,你要多去與人接觸,你與人接觸,心不起煩惱,不只是心不起煩惱,你還歡喜願意付出。」像這樣,佛陀就應這個機,給他機會施以大教。這是佛陀雖然四十多年來只是為聲聞、緣覺,不止啊,這期間若有發心的人,佛陀開始培養了,有的在家,有的出家,「應機施大」。因為眾生,如來本性人人本具,所以佛陀開始就是觀機逗教,然後應機施大。

 

  「法性如水湛然隨方就圓」。人人都有法性,有這個真如本性,就如清淨的水一樣,這麼清淨的水,你用什麼方法給他,他就用什麼方法來接受,隨他的根機、本性,他就來接受,這種「隨方就圓」。根性若還未很透徹,或者是習氣還未去除,他會畏懼,他會怕。我就如一支長長的竹筒,清水倒進竹筒,就和這支竹筒一樣,是這樣長長的,裝的水有限,就是這樣而已。或者是圓圓的盆子,水放在圓的容器,水就跟這個圓的盆子相同,大盆嗎?或者是小盆呢?竹筒長或者是短?就是隨根機能接受的,他就這樣逗教,這樣給他們。

 

  要如何能讓這個水一直不斷地浸潤到他深心信解,一定要到對方的根機能深心信解,將初發心再回歸。初發心那一念心就是真如乍現的時候,若聽到法很歡喜,利益人群我願意,那個真如乍現,忽然間展現出來。但是,慢慢地他又縮小回去,慢慢地,這種習氣又浮現上來,所以轉大回小,大根機已經發心起來了,慢慢回歸變成了小根機。其實,人人內心含藏的是與佛同等,可惜發心的時間短暫,所以佛陀只好隨他們的性,只要因緣將他牽引進來,能夠承大任的人,他就不斷不斷讓他去,去與人群合一。就如富樓那彌多羅尼子,他就向佛陀說:「我要去最惡劣的地方,我要去度眾生。」

 

  佛陀就說:「那個地方很險要,那些眾生很惡劣,在那裡要度的眾生是很艱難。」說很多很多困難、兇惡,要讓他知道,若要去就要真正發大心、立大願,要有毅力、勇氣,才能入那個人群中,不受人群污染,還能有這分包容的大心去包容眾生、付出大愛。佛陀雖然用種種說法,讓他了解那個困難度很高,但是他不畏懼。富樓那彌陀羅尼子的故事,過去說過了,這也是在僧團中少數有這樣發大心、立大願,願意勇猛精進入人群去。同樣是修行,同樣法性如水,這麼的清淨,能洗滌很多的垢穢,但是自己的水還有污染之時,自己的水,清淨的水很少,量還不夠,像這樣,就只是一個限量而已。這讓佛陀很擔心,雖然經過四十多年了,眾生多數還是剛強難調伏,但是人壽時間無法等,佛陀不得不開始講說《法華經》。

 

  開始講說《法華經》,看,遇到多少的困難啊!接受的人到底有多少呢?真真正正能了解大乘法,佛陀還要費多少的時間,來向他們慢慢地接引呢?從〈方便品〉、〈譬喻品〉、〈信解品〉、〈藥草喻品〉等等,這樣一路一直過來,無不都是期待人人能真正體會道理,道理能夠點滴入心,滋潤我們的心地。但是法水是這麼普遍,看你是大樹,還是小草,大樹所接受來的水分就很多,小草它能接受的水分才有多少呢?這就是法平等施教,眾生的根機到底是大,還是小,要看眾生根機。「菩薩破無明惑漸近佛慧」。菩薩要累生累世不斷依教修行,不論是什麼樣的見思無明,或者是塵沙惑的煩惱,他就是不斷精進,不斷破除,所以已經能夠破無明惑。無明是見思之無明,惑就是很微細之煩惱。最近一直在說這個見思、無明、惑,尤其是惑,如塵沙一樣,有時候不知不覺,看不到。沒多久,我們往桌上或者任何一個地方,手摸一下,怎麼有沙呢?其實,這就是我們看不到的,我們人人自己的惑,這種無法突破,無法了解,重重疊疊,自己不了解自己的事情,很多,這種惑。

 

  菩薩就要用很長久的時間,累生世來破除,已經是破無明惑,漸漸已經接近佛慧了,這是要很長久的時間,也是佛陀很耐心地,長時間,生生世世,修行者也要有這樣的耐心,發心立願,這樣追隨,生生世世,同樣追隨佛的教法,同樣入人群中再歷練,再體會眾生的心思、見思,種種的無明,去看別人,才是真正能了解自己。芸芸眾生,無量數塵沙無明的煩惱惑,就要在人群中得智慧,從人群的無明,我們才能了解原來是這樣啊!用方法入人群,這樣的方法,了解能解除對方的煩惱無明,這個方法是我們想出來的,用這個方法去為他解除,你有辦法解別人的煩惱,我自己也知道這就是一個法,增長我們的慧命。所以我們要很用心,佛法在人間,無時不是佛法,無物不是法,一接觸全都是法,只要我們有心,人與人之間,事物與事物之間,無不都是道理,道理就是諦,諦就是法。所以,諦理,這個道,就是我們要好好用心的。前面的經文說,

 

經文:「佛知是心怯弱下劣,以方便力,而於中道,為止息故,說二涅槃。」

 

  這我們昨天說過了,佛陀他的大覺悟,眾生的心,眾生的想法,無不都是佛陀所了解,眾生的習氣還未除,這麼怯弱下劣,這種習氣,佛陀他知道。但是,還是要想辦法,絕對不放棄任何一個弟子,還是想辦法要製造因緣,用方便力來接引他,讓他知道:你去除這些煩惱,就能斷生死。所以他就這樣一站一站,用「四諦法」不斷牽引。但是,之後還沒達究竟,要知道因緣觀,這無不都是止息,無不都是在中途給他們一個停歇,如一個課程到此,你就能在這一個課程後,休息一下。是這樣嗎?還沒有到達,還有很多事情你不知道,還要再向前走。一站一站,讓他能夠了解,稍微停歇一下,希望有一個規畫,我這段規畫來到這裡,這段結束了,就告訴你又有一段,天地遼闊,真正心靈的建設更大。一層一層的無明去除了,還有一層一層的塵沙惑,我們還要再去體會面對。下面這段經文再說,

 

經文:「若眾生住於二地,如來爾時,即便為說:汝等所作未辦,汝所住地,近於佛慧」

 

  大家要用心聽,「若眾生住於二地」,那就是說這些眾生就是住於小教,從苦、集、滅、道開始,能夠接受,這很容易理解,自己有辦法接觸到的。佛陀再輕輕地點醒我們,原來苦的因由是這樣,這就是開始接近佛法的人,這是小教。就是一切事理了解了,但真正透徹的道理,還沒有究竟。接觸得到的,了解了,但是內含究竟的道理還未全盡,像這樣叫做有餘涅槃。我們昨天也說過了。

 

*事理之至極-無餘涅槃。住於二地:謂已證聲聞、辟支佛果。

*二地亦稱-二果:謂於欲界思惑中斷前六根塵煩惱盡,即各證果。

 

  所以說「事理之至極是無餘涅槃」。事理還未完全透徹,只是在這一生中說我去除無明了,我不要再與人在那裡攀緣了,我去除煩惱了。只是這樣,這是有餘涅槃。你這一生中不與人攀緣,「諸惡莫作」,已經不作惡事了,不要再攀緣了;「眾善奉行」還不夠。所以我們只是修行在裡面(內在),還不願意入人群,「眾善奉行」還不夠,你只是斷你自己的煩惱,你只是斷這種惡事不做,但是我們還要再眾善奉行,入人群中。人群中,人、事、物的道理,我們要至極究竟,這樣才能夠到達無餘涅槃。二地,那就是聲聞地和辟支佛果,這叫做二地。這些人就是到這裡為止,都是在「有餘涅槃」之中,就是「諸惡莫作」,煩惱去除,但是還沒有發大心,眾善奉行;眾善奉行,你才真正能夠體會到真實的煩惱,塵沙惑的無明在哪裡。所以說,二地,我們要用心聽,二地也稱為二果,「聲聞乘」就是羅漢果。「緣覺乘」就是辟支佛果,這就是二果,也叫做二地。各人證羅漢或者是證辟支佛果位。

 

*「思惑」:謂眼等五根,對色等五塵而起貪愛意。

 

  思惑,見思惑,這就是在我們平時日常生活中,常常跟大家說,法在生活中,生活中的眼、耳、鼻、舌、身,這是五根。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一切,所看的境界,我們的心到底是什麼樣的感覺?心起貪愛,或者是看了就過去,這就看我們自己眼、耳、鼻、舌、身這五根,對所有的色塵境界等等,是否起了貪愛的意念。這就是六根對六塵,我們要了解。見思惑,既看了之後,那個思考等等,我們是不是完全透徹呢?看到這些境界,無不都是法,若是對這些境界,我們起了一念無明,就是煩惱動起來,那就生起了這分的無明、見思惑。看看我們的日常生活,到底我們如何修行?「四諦法」也好,「十二因緣法」也好,沒有離開五根,再加上意識,到底如何薰習?這要看我們是不是都完全去除了?

 

經文簡釋:

「如來爾時,即便為說」;如來見如是住於小乘,停滯不向大,即便以權教為之演說。

 

  所以,如來「如來爾時,即便為說」。看看眾生的根機到底面對境界時,這個六根塵到底是如何接受的?如來都很清楚了,所以「如來見如是住於小乘,停滯不向大,即便以權教為之演說」。這些小根機的人,同樣的,還是在人我是非當中,同樣還沒有斷。到這個地方,有的人覺得:無明,我已經斷除了,我這樣夠了,我停下來;有的人雖然認為:我念無明,我不要與大家結怨連仇,雖然是這樣,但內心的煩惱還是澎湃著,還是有煩惱,停滯著。對自己,光是要對治自己,就沒有那麼容易,要如何應對,治別人的煩惱呢?真的是困難。所以停滯,「停滯不向大」,因為我們若是不入人群,這個塵沙微細的煩惱,永遠都無法去除,所以佛陀必定要用種種權教來引導他,希望人人從小教而入大。

 

*「斯時」:即實告以汝所應作,於佛智慧,猶未成辦,勿以方便說之小乘滅度以為真實,而滯著於是中途。

 

  所以「斯時即實告以汝所應作」。佛陀經過四十多年了,這個經過的時間,施很多種的法。我們光是這樣講《法華經》,說到現在,到底說了多少次「見思惑」呢?無明、塵沙煩惱,到底說了多少次?到底我們是否了解什麼叫做「見思」嗎?見思,在日常的生活中,聽經時,這叫做「煩惱」,這叫做「法」。若是聽了之後呢,在生活當中,「明明我就是這樣,為什麼你要這樣說?」還是同樣,人與人之間還是同樣,我對、你不對。有人,難免這種的境界,心思境界就必定會現前。看在佛陀眼裡,雖然四五十年間,佛陀都了解,這大法是不是該在這個地方施教呢?但是時間不允許,現在總是「斯時即實告以汝所應作」,不得不現在要告訴你們,你們這些都是一直停滯在小教裡,你們應該做的還沒有做到。「於佛智慧,猶未成辦」,雖然修行四十多年了,但是與佛的智慧相比,距離還很長,「猶未成辦」。

 

  所以「勿以方便說之小乘滅度以為真實」。不要以為「四諦法」、「十二因緣」,滅諸煩惱,這樣你就已經是真實滅度了。還沒啊!因為你的心思還是在起伏中,還有很多塵沙惑還沒有完全去除,不是和佛的智慧一樣,佛的智慧是完全一面大圓鏡智,但是,大家同樣有這面鏡子,卻是塵沙還在上面,沒有好好勤擦拭,所以還沒有,還沒有到達(與)佛智慧同等的境界。不要以為已學的全都學了,以為這樣你們就學定了,學了之後就足夠了。還沒有,還是小根器,根機還很微劣。所以「而滯著於是中途」,就這樣停滯在中途,還有一段還遠的路,還要再走。

 

經文簡釋:

「汝等所作未辦」;汝等所作於小乘法已辦,而於佛大乘未能盡辦。

 

  所以「汝等所作未辦」,因為佛的智慧,你們還無法體會,雖然在日常中一起生活,不斷地同樣這樣教導,但是佛的智慧,你們還是無法體會,這是佛陀告以真實,真實地向大家說:「你們大家所作未辦,還有很多佛的智慧,你們還沒有親近到,所以「所作未辦」。「汝等所作於小乘法已辦」,小乘法,就是這些名相,你們知道了,「而於佛大乘未能盡辦」,真正佛的智慧還不了解。形相大概了解,但是佛的內心智慧、佛的本懷,你們還不清楚,所以「而於佛大乘未能盡辦」。小乘已經證果了,證羅漢果、證辟支佛果,這是小乘的「有餘涅槃」,還沒有到達真正大涅槃的境界。

 


所作小乘已辦-四住已盡,即三界內的見思煩惱。
一、見一切住地,是將三界的見惑, 集為一地,故名見一切。

二、欲愛住地,是欲界的思惑。

三、色愛住地,是色界的思惑。

四、有愛住地,是無色界的思惑。

所以「所作小乘已辦」,那就是四住地已盡,也就是三界內的見思煩惱已經盡了。有「四住」,「四住」第一就是「見一切住地,是將三界的見惑,彙集為一地,故名見一切」,所看的一切住地。因為佛陀教育我們,我們了解了,人間世事無不都是苦,了解了。第二、「欲愛住地,是欲界的思惑。」欲愛住地,我們也知道了,一切無明就是從一念欲心起,起無明,所以我們也了解了。第三,是「色愛住地,是色界的思惑」。看得到的東西,雖然這些東西,我不貪、我不愛,不過我的內心也是受到這些東西所障礙著。雖然形態不去取著,卻是內心對這些東西還有障礙。第四、「有愛住地,是無色界的思惑。」離開了這些色,一切物質都離開了,不去貪著它,無形、無色、無貪著,不過內心還有空、無的煩惱。

有的人說:「我的心很空虛。」「你為什麼心空虛?」「我也不知道。」「你在想什麼?」「我沒有想什麼,但是我很空虛。」「到底你要什麼?」「我不知道,我沒有感覺要什麼。」這也就是在無形、無色的界內,我們自己的無明煩惱就是這樣,如波浪一樣,讓我們的心無法定下來,無法透徹了解。所以,這就是在小乘,能夠了解到這裡,能斷除的只是到這裡而已。「有愛住地」,無色界還有思惑。明知到底是什麼東西,就是無形無色,但是那種微分的煩惱還在。

 

*大乘未辦-五住猶存,人執既遣,法執猶在。

所以「大乘未辦」,這就是因為大乘未辦,還沒有到大乘的境界。我們要發大心、立大願,大乘就是要斷「五住」,要斷五住地,因為四住地,我們已經到無色界,但是還有微分的煩惱,所以在大乘的無明惑還有,這是「五住猶存」。所以「人執既遣」,跟人與人之間,有形的東西雖然已經去除了,但是「法執猶存」,法的執著還在。法,到底要修什麼法才能成正果呢?到底怎麼修呢?哪一本經是這樣說,經文中,我看了,我看佛教的大辭典,它不是這樣解釋。佛教大辭典若這樣解釋,大家去看大辭典就好了。看了,我們能了解嗎?那是過去。現在那個法是這樣,世間法存在是應世間萬變,就是應世的法,我們就要更了解,是在我們的生活中。

 

經文簡釋:

「汝所住地,近於佛慧」;汝所住位,已行三百由旬,出於三界,到法性土,近涅槃大城。

 

所以「汝所住地,近於佛慧」。現在佛陀又開始說了,「所作未辦」,不過,大家已經向前走,差不多接近了,這就是佛陀再開始鼓勵,說你們過去的不及,但是現在再鼓勵說快到了。「汝所住位已行三百由旬,出於三界到法性土」。經過三百由旬,就如三途,我們也走過了,也到對三界這些見思煩惱,我們都清楚了,已經出於三界。這些煩惱,我們了解,所以「到法性土」,已經開始踏入法性的淨土來了。所以「靠近涅槃大城」,這就是表示雖然走這麼遠,很累了,不過已經超越了三途,過了三界。「三界」的道理,見思、無明,我們都能了解。

 

*諸佛平等之大慧,即一切種智。無上正覺也。法華經方便品曰:如來所以出,為說佛慧故。

 

所以,「諸佛平等之大慧,即一切種智。無上正覺也。」這就是我們已經開始要近佛慧,佛的智慧是什麼呢?就是平等,平等大慧,慈悲平等觀,這就是佛的智慧,就是一切種智。佛的智慧,名稱叫做「一切種智」,就是遍虛空法界,天地之間的物理,無理不通,無事不達,這就是佛的智慧。《法華經》的〈方便品〉也這樣說,「如來所以出,為說佛慧故。」如來所以出現人間,為了什麼呢?就是為了要告訴大家,人人本具佛慧,人人本具真如本性,這是佛陀的目的。所以佛陀慈悲,我們不要辜負了佛對眾生的這一分愛,這一分的悲憫。我們不要只停滯在小根機,執於小教,不要怕入大乘法,我們應該要發大心、立大願,走入人群中,才有辦法去除很多塵沙無明惑,我們才能智慧增長。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啊!

 

花蓮薰法香團隊感恩合十

************************************************************

 

〔三惑〕

又作三障。天台宗就界內、界外之惑所分之見思、塵沙、無明等三惑。

(一)見思惑,見惑與思惑之並稱。見惑,乃意根對法塵所起之諸邪見。即迷於推度

三世道理之煩惱;思惑,乃眼耳鼻舌身五根,貪愛色聲香味觸五塵,而起之想著。即迷於現在事理之煩惱。此見思惑為聲聞、緣覺、菩薩三乘所共斷,故稱通惑。由此招感三界之生死,故為界內之惑,須以空觀對治之。

(二)塵沙惑,迷於界內外恆沙塵數之法所起之惑障,稱為塵沙惑。菩薩斷除見思惑後,易著於空觀,而未能進一步了知眾生之塵沙惑,及對治教化之方法,故此惑又稱著空惑,能妨礙菩薩出假利生,化度眾生。又此惑為菩薩所斷,故又稱別惑,通於界內外,須以假觀破之。

(三)無明惑,於一切法無所明瞭,故稱無明。即迷於中道第一義諦之煩惱。此惑乃業識之種子、煩惱之根本,聲聞、緣覺不知其名,屬界外之惑,唯在大乘菩薩,定慧雙修,萬行具足,方斷此惑,故又稱別惑。須以中觀破之。(佛光大辭典)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5/12/14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5/12/14晨語簡記   2015/12/14晨語簡記 Empty周一 12月 14, 2015 9:39 pm

2015/12/14薰法香心得
「習氣不改,煩惱難除,佛如何能成呢?」真的習氣要改,確實難,但要領悟真實理更難。」「有的人雖然認為:我不要與大家結怨連仇,雖然是這樣,但內心的煩惱還是澎湃著,還是有煩惱。」
想想自己曾經是一個很怕接觸人群的人,總覺得自己沒辦法改變、調整他人之前,暫且先遠離,以免自己處污泥中,做不成蓮,反而招惹滿身爛泥。自己以為,遠離不攀緣。
《靜思妙蓮華》第717期, 上人提醒,不要只是依文解義。慈濟道侶第312期提到「不攀緣」是,要用心付出,施捨而能無掛礙、無執著,能做到三輪體空;若心有執著、掛礙,就叫做攀緣心。
是啊!習氣一直在沒有改變,遠離人群,自以為不再發脾氣了,原來是沒有境界考驗,沒有氣讓自己發,而不是真正修練到不瞋怒。
上人又開示:「佛陀絕對不放棄任何一個弟子,還是想辦法要製造因緣,用方便力來接引他。」
想想,佛陀及上人都不放棄任何一個弟子,更何況自己呢?再好好想一想,該怎麼辦呢?看法「法執猶存」,想想四念處「觀法無我」,對啊!就是自己仍有很深的執,所以沒辦法做到「無我」,所以才有會見思塵沙惑!才招惹了無明煩惱啊!

切記「今生結仇連禍,這樣的苦一直牽連下去,還要再牽連到來生。」
以此戒之、慎之、懺悔之。
 

靜思弟子陳映月(慮津) 恭敬頂禮
回頂端 向下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85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4
注冊日期 : 2008-12-22

2015/12/14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5/12/14晨語簡記   2015/12/14晨語簡記 Empty周二 12月 15, 2015 11:48 am

薰法香心得札記(二○一五年十二月十四日星期一)

 

天天薰法,天天法喜,修行就是這樣的長時修,無間修,無餘修,恭敬修。每天去除一點無明,每天增進一點慧命,這就是修行的基本功課。感恩上人開示,有師兄姊接力貼出逐字稿讓我們可以共修。要體解大道要入人群,如果沒有入人群,也很難體會上人所說,或是經中所說的道理。今天的學習如下:

要如何能讓這個水一直不斷地浸潤到他深心信解,一定要到對方的根機能深心信解,將初發心再回歸。初發心那一念心就是真如乍現的時候,若聽到法很歡喜,利益人群我願意,那個真如乍現,忽然間展現出來。

了解到真如來自初發心,這樣方向就對準了,不會迷路,或是射擊時知道要瞄準那個地方,真是太高興了。

 

所以我們要很用心,佛法在人間,無時不是佛法,無物不是法,一接觸全都是法,只要我們有心,人與人之間,事物與事物之間,無不都是道理,道理就是諦,諦就是法。

明白四聖諦的諦,就是法,就是道理。每一個字的透徹是學佛的基本功,這是我對自己的要求。

 

所作小乘已辦-四住已盡,即三界內的見思煩惱。
一、見一切住地,是將三界的見惑, 集為一地,故名見一切。

二、欲愛住地,是欲界的思惑。

三、色愛住地,是色界的思惑。

四、有愛住地,是無色界的思惑。

所以「所作小乘已辦」,那就是四住地已盡,也就是三界內的見思煩惱已經盡了

讀這段開示,一直到最後,突然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浮現,懂了。要不執著,以空觀對治。

 

佛的智慧是什麼呢?就是平等,平等大慧,慈悲平等觀,這就是佛的智慧,就是一切種智。佛的智慧,名稱叫做「一切種智」,就是遍虛空法界,天地之間的物理,無理不通,無事不達,這就是佛的智慧。《法華經》的〈方便品〉也這樣說,「如來所以出,為說佛慧故。」如來所以出現人間,為了什麼呢?就是為了要告訴大家,人人本具佛慧,人人本具真如本性,這是佛陀的目的。

學佛當然要學佛的智慧,也要學佛的身行,契入佛心。這句「如來所以出,為說佛慧故。」很重要。所以,我們要了解佛慧,心中有法,才能說法、傳法,入群度眾。

 

今天的補充資料〔三惑〕,很有感,因為見惑思惑,上人開示很多遍,自己也想了很多遍。如何區分,一直到今天,我想了一些例子、經驗來對照佛學辭典的解釋,總算明白了。這要感恩這麼多年來,一直有機會做慈濟、做志工,近兩年又有薰法香,又有讀書會,有這麼多的善知識在身邊,沒有這樣的條件是不可能理解明白的,還是感恩。

〔三惑〕又作三障。天台宗就界內、界外之惑所分之見思、塵沙、無明等三惑。

(一)見思惑,見惑與思惑之並稱。見惑,乃意根對法塵所起之諸邪見。即迷於推度三世道理之煩惱;思惑,乃眼耳鼻舌身五根,貪愛色聲香味觸五塵,而起之想著。即迷於現在事理之煩惱。此見思惑為聲聞、緣覺、菩薩三乘所共斷,故稱通惑。由此招感三界之生死,故為界內之惑,須以空觀對治之。

(二)塵沙惑迷於界內外恆沙塵數之法所起之惑障,稱為塵沙惑。菩薩斷除見思惑後,易著於空觀,而未能進一步了知眾生之塵沙惑,及對治教化之方法,故此惑又稱著空惑能妨礙菩薩出假利生,化度眾生。又此惑為菩薩所斷,故又稱別惑,通於界內外,須以假觀破之。

(三)無明惑,於一切法無所明瞭,故稱無明。即迷於中道第一義諦之煩惱。此惑乃業識之種子、煩惱之根本,聲聞、緣覺不知其名,屬界外之惑,唯在大乘菩薩,定慧雙修,萬行具足,方斷此惑,故又稱別惑。須以中觀破之。(佛光大辭典)

 

 

 

 

 

小根機受小教執小畏大
佛慈隨機逗教應機施大
法性如水湛然隨方就圓
菩薩破無明惑漸近佛慧
 
  我們修學佛法,到底根機是大是小?「斯人飲水冷暖自知」。相信每一個人開始發心,就是發大心、立大願,每一個人應該都有這個心,但是過程中,學佛乃是我們累生世的大事,不只是一生一世,何況是短時機,這有辦法體會嗎?光想我們自己,我們自己的習氣要改就不簡單,習氣不改,煩惱難除,佛如何能成呢?所以我們要好好地自我警愓,這念心與過去當初發心那時候,自己的熱情還在,或者是冷卻了,這唯有我們自己能夠了解。佛陀比我們更加了解,了解眾生心,眾生的根器大小,這是佛陀的智慧,觀察人性,雖然人人本具佛性,卻是人人都有薰習過來的煩惱無明。
 
  佛陀了解眾生根機,他必定要用很大的耐心、愛心陪伴,累生世,塵點劫不斷在人間。所以說「小根機受小教執小畏大」,佛陀是因為眾生的根機小,他才用小教來引度,來鼓勵,從利己開始,讓大家很了解,苦、苦、苦。這個苦,人人最容易感受到,世間的事情不如意有十有八九都是不如意,所以有很多的不如意就是苦,這是人生最易感受的,何況說世間的苦真的是很多苦不堪的苦。很容易體會,一聽到,「是啊,是苦啊,苦不堪啊!」為什麼呢?為什麼會苦?就開始追尋,佛陀要向我們解釋為什麼會苦,苦我已經感受了,為什麼呢?由不得自己的苦,生下來開始一直到長大,環境、人、事、物,有很多很多不能如我意者偏多,無奈事,苦不堪,這都是自己已經感受到。佛一開口說苦,人人都能承認,能承認:是啊,是苦啊!這是每一個人與外面境界所接觸到的真實境界,這是粗相,每個人看得到,感受得到,人人都能去體會。
 
  佛陀開始說苦,人人能接受,真的是苦啊!就開始要跟大家說:「你們真知道苦的來源嗎?」「不知道。」大家要認真聽,讓你們了解苦的來源,就是在人。「人,是怎麼樣呢?」佛陀就開始分析,愛恨情仇等等,各人的習氣,各人的見解,各人的薰習,人與人的對立。是啊!確實就是這樣,這是集的道理,我了解,我清楚了。為什麼我怎會跟他在一起呢?為什麼我會跟他有這樣的仇?明明就互不相干,為什麼有這樣的仇與恨呢?彼此傷害。佛陀就開始跟他們說,在今生的事是結果,過去生所造的是因,所以過去生是這樣這樣來,大家開始聽,聽「在今生的感覺很苦,還有過去生,過去生人與人的過程」,有這樣故事,聽來真的有道理,雖然那是過去,所以招來了今生結仇連禍,這樣的苦一直牽連下去,還要再牽連到來生。
 
  會怕!要怎麼辦呢?今生已是苦不堪了,來生呢?佛陀就開始告訴他:「來生你若是怕,現在就要修行,來滅除這些苦,根源若滅除了,就沒有來生再交結。」「要如何斷,今生此世都知道了,我要如何能停止,停止這種再連仇結怨,要如何能停下來呢?愛與恨,情與仇,要如何讓它終止、了斷。」佛陀就教導他,「路要這樣走,這條就是路,所以要滅苦,就要修行於道。」聽來清楚、了解,所以接受法,這個小教,一接受,開始人與人之間彼此了解,不要再結恨惹情,而生愛的根源再來牽連,有愛就生恨、生仇,像這樣,不要了。所以要大家好好地,和平共處,好好地修行。所以,就這樣執在小乘,你修你的行,我修我的行,不要再跟人與人之間再交結,不要再牽連這個情,所以畏大,不敢與人群合會,執小畏大。很怕,怕再來人間與人群合會。
 
  但是佛陀只是要教他這樣而已嗎?不是,這只是一個方法,接引的初步而已。所以「佛慈隨機逗教應機施大」,他就應眾生的根機,應他所需要,佛陀就為他解釋,為他教育,讓他能夠接受、能夠受用。但是,佛陀更需要的是希望大家要能轉小為大,不是為自己,應該要入人群中,才有辦法體會到真真正止煩惱無明、愛恨情仇,這交結的源頭就是在人群中,希望大家要入人群,才能真正體會。所以他要應機施教,有的人心胸較開闊,佛陀就要把握時間,「去啊,你要多去與人接觸,你與人接觸,心不起煩惱,不只是心不起煩惱,你還歡喜願意付出。」像這樣,佛陀就應這個機,給他機會施以大教。這是佛陀雖然四十多年來只是為聲聞、緣覺,不止啊,這期間若有發心的人,佛陀開始培養了,有的在家,有的出家,「應機施大」。因為眾生,如來本性人人本具,所以佛陀開始就是觀機逗教,然後應機施大。
 
  「法性如水湛然隨方就圓」。人人都有法性,有這個真如本性,就如清淨的水一樣,這麼清淨的水,你用什麼方法給他,他就用什麼方法來接受,隨他的根機、本性,他就來接受,這種「隨方就圓」。根性若還未很透徹,或者是習氣還未去除,他會畏懼,他會怕。我就如一支長長的竹筒,清水倒進竹筒,就和這支竹筒一樣,是這樣長長的,裝的水有限,就是這樣而已。或者是圓圓的盆子,水放在圓的容器,水就跟這個圓的盆子相同,大盆嗎?或者是小盆呢?竹筒長或者是短?就是隨根機能接受的,他就這樣逗教,這樣給他們。
 
  要如何能讓這個水一直不斷地浸潤到他深心信解,一定要到對方的根機能深心信解,將初發心再回歸。初發心那一念心就是真如乍現的時候,若聽到法很歡喜,利益人群我願意,那個真如乍現,忽然間展現出來。但是,慢慢地他又縮小回去,慢慢地,這種習氣又浮現上來,所以轉大回小,大根機已經發心起來了,慢慢回歸變成了小根機。其實,人人內心含藏的是與佛同等,可惜發心的時間短暫,所以佛陀只好隨他們的性,只要因緣將他牽引進來,能夠承大任的人,他就不斷不斷讓他去,去與人群合一。就如富樓那彌多羅尼子,他就向佛陀說:「我要去最惡劣的地方,我要去度眾生。」
 
  佛陀就說:「那個地方很險要,那些眾生很惡劣,在那裡要度的眾生是很艱難。」說很多很多困難、兇惡,要讓他知道,若要去就要真正發大心、立大願,要有毅力、勇氣,才能入那個人群中,不受人群污染,還能有這分包容的大心去包容眾生、付出大愛。佛陀雖然用種種說法,讓他了解那個困難度很高,但是他不畏懼。富樓那彌陀羅尼子的故事,過去說過了,這也是在僧團中少數有這樣發大心、立大願,願意勇猛精進入人群去。同樣是修行,同樣法性如水,這麼的清淨,能洗滌很多的垢穢,但是自己的水還有污染之時,自己的水,清淨的水很少,量還不夠,像這樣,就只是一個限量而已。這讓佛陀很擔心,雖然經過四十多年了,眾生多數還是剛強難調伏,但是人壽時間無法等,佛陀不得不開始講說《法華經》。
 
  開始講說《法華經》,看,遇到多少的困難啊!接受的人到底有多少呢?真真正正能了解大乘法,佛陀還要費多少的時間,來向他們慢慢地接引呢?從〈方便品〉、〈譬喻品〉、〈信解品〉、〈藥草喻品〉等等,這樣一路一直過來,無不都是期待人人能真正體會道理,道理能夠點滴入心,滋潤我們的心地。但是法水是這麼普遍,看你是大樹,還是小草,大樹所接受來的水分就很多,小草它能接受的水分才有多少呢?這就是法平等施教,眾生的根機到底是大,還是小,要看眾生根機。「菩薩破無明惑漸近佛慧」。菩薩要累生累世不斷依教修行,不論是什麼樣的見思無明,或者是塵沙惑的煩惱,他就是不斷精進,不斷破除,所以已經能夠破無明惑。無明是見思之無明,惑就是很微細之煩惱。最近一直在說這個見思、無明、惑,尤其是惑,如塵沙一樣,有時候不知不覺,看不到。沒多久,我們往桌上或者任何一個地方,手摸一下,怎麼有沙呢?其實,這就是我們看不到的,我們人人自己的惑,這種無法突破,無法了解,重重疊疊,自己不了解自己的事情,很多,這種惑。
 
  菩薩就要用很長久的時間,累生世來破除,已經是破無明惑,漸漸已經接近佛慧了,這是要很長久的時間,也是佛陀很耐心地,長時間,生生世世,修行者也要有這樣的耐心,發心立願,這樣追隨,生生世世,同樣追隨佛的教法,同樣入人群中再歷練,再體會眾生的心思、見思,種種的無明,去看別人,才是真正能了解自己。芸芸眾生,無量數塵沙無明的煩惱惑,就要在人群中得智慧,從人群的無明,我們才能了解原來是這樣啊!用方法入人群,這樣的方法,了解能解除對方的煩惱無明,這個方法是我們想出來的,用這個方法去為他解除,你有辦法解別人的煩惱,我自己也知道這就是一個法,增長我們的慧命。所以我們要很用心,佛法在人間,無時不是佛法,無物不是法,一接觸全都是法,只要我們有心,人與人之間,事物與事物之間,無不都是道理,道理就是諦,諦就是法。所以,諦理,這個道,就是我們要好好用心的。前面的經文說,
 
經文:「佛知是心怯弱下劣,以方便力,而於中道,為止息故,說二涅槃。」
 
  這我們昨天說過了,佛陀他的大覺悟,眾生的心,眾生的想法,無不都是佛陀所了解,眾生的習氣還未除,這麼怯弱下劣,這種習氣,佛陀他知道。但是,還是要想辦法,絕對不放棄任何一個弟子,還是想辦法要製造因緣,用方便力來接引他,讓他知道:你去除這些煩惱,就能斷生死。所以他就這樣一站一站,用「四諦法」不斷牽引。但是,之後還沒達究竟,要知道因緣觀,這無不都是止息,無不都是在中途給他們一個停歇,如一個課程到此,你就能在這一個課程後,休息一下。是這樣嗎?還沒有到達,還有很多事情你不知道,還要再向前走。一站一站,讓他能夠了解,稍微停歇一下,希望有一個規畫,我這段規畫來到這裡,這段結束了,就告訴你又有一段,天地遼闊,真正心靈的建設更大。一層一層的無明去除了,還有一層一層的塵沙惑,我們還要再去體會面對。下面這段經文再說,
 
經文:「若眾生住於二地,如來爾時,即便為說:汝等所作未辦,汝所住地,近於佛慧」
 
  大家要用心聽,「若眾生住於二地」,那就是說這些眾生就是住於小教,從苦、集、滅、道開始,能夠接受,這很容易理解,自己有辦法接觸到的。佛陀再輕輕地點醒我們,原來苦的因由是這樣,這就是開始接近佛法的人,這是小教。就是一切事理了解了,但真正透徹的道理,還沒有究竟。接觸得到的,了解了,但是內含究竟的道理還未全盡,像這樣叫做有餘涅槃。我們昨天也說過了。
 
*事理之至極-無餘涅槃。住於二地:謂已證聲聞、辟支佛果。
*二地亦稱-二果:謂於欲界思惑中斷前六根塵煩惱盡,即各證果。
 
  所以說「事理之至極是無餘涅槃」。事理還未完全透徹,只是在這一生中說我去除無明了,我不要再與人在那裡攀緣了,我去除煩惱了。只是這樣,這是有餘涅槃。你這一生中不與人攀緣,「諸惡莫作」,已經不作惡事了,不要再攀緣了;「眾善奉行」還不夠。所以我們只是修行在裡面(內在),還不願意入人群,「眾善奉行」還不夠,你只是斷你自己的煩惱,你只是斷這種惡事不做,但是我們還要再眾善奉行,入人群中。人群中,人、事、物的道理,我們要至極究竟,這樣才能夠到達無餘涅槃。二地,那就是聲聞地和辟支佛果,這叫做二地。這些人就是到這裡為止,都是在「有餘涅槃」之中,就是「諸惡莫作」,煩惱去除,但是還沒有發大心,眾善奉行;眾善奉行,你才真正能夠體會到真實的煩惱,塵沙惑的無明在哪裡。所以說,二地,我們要用心聽,二地也稱為二果,「聲聞乘」就是羅漢果。「緣覺乘」就是辟支佛果,這就是二果,也叫做二地。各人證羅漢或者是證辟支佛果位。
 
*「思惑」:謂眼等五根,對色等五塵而起貪愛意。
 
  思惑,見思惑,這就是在我們平時日常生活中,常常跟大家說,法在生活中,生活中的眼、耳、鼻、舌、身,這是五根。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一切,所看的境界,我們的心到底是什麼樣的感覺?心起貪愛,或者是看了就過去,這就看我們自己眼、耳、鼻、舌、身這五根,對所有的色塵境界等等,是否起了貪愛的意念。這就是六根對六塵,我們要了解。見思惑,既看了之後,那個思考等等,我們是不是完全透徹呢?看到這些境界,無不都是法,若是對這些境界,我們起了一念無明,就是煩惱動起來,那就生起了這分的無明、見思惑。看看我們的日常生活,到底我們如何修行?「四諦法」也好,「十二因緣法」也好,沒有離開五根,再加上意識,到底如何薰習?這要看我們是不是都完全去除了?
 
經文簡釋:
「如來爾時,即便為說」;如來見如是住於小乘,停滯不向大,即便以權教為之演說。
 
  所以,如來「如來爾時,即便為說」。看看眾生的根機到底面對境界時,這個六根塵到底是如何接受的?如來都很清楚了,所以「如來見如是住於小乘,停滯不向大,即便以權教為之演說」。這些小根機的人,同樣的,還是在人我是非當中,同樣還沒有斷。到這個地方,有的人覺得:無明,我已經斷除了,我這樣夠了,我停下來;有的人雖然認為:我念無明,我不要與大家結怨連仇,雖然是這樣,但內心的煩惱還是澎湃著,還是有煩惱,停滯著。對自己,光是要對治自己,就沒有那麼容易,要如何應對,治別人的煩惱呢?真的是困難。所以停滯,「停滯不向大」,因為我們若是不入人群,這個塵沙微細的煩惱,永遠都無法去除,所以佛陀必定要用種種權教來引導他,希望人人從小教而入大。
 
*「斯時」:即實告以汝所應作,於佛智慧,猶未成辦,勿以方便說之小乘滅度以為真實,而滯著於是中途。
 
  所以「斯時即實告以汝所應作」。佛陀經過四十多年了,這個經過的時間,施很多種的法。我們光是這樣講《法華經》,說到現在,到底說了多少次「見思惑」呢?無明、塵沙煩惱,到底說了多少次?到底我們是否了解什麼叫做「見思」嗎?見思,在日常的生活中,聽經時,這叫做「煩惱」,這叫做「法」。若是聽了之後呢,在生活當中,「明明我就是這樣,為什麼你要這樣說?」還是同樣,人與人之間還是同樣,我對、你不對。有人,難免這種的境界,心思境界就必定會現前。看在佛陀眼裡,雖然四五十年間,佛陀都了解,這大法是不是該在這個地方施教呢?但是時間不允許,現在總是「斯時即實告以汝所應作」,不得不現在要告訴你們,你們這些都是一直停滯在小教裡,你們應該做的還沒有做到。「於佛智慧,猶未成辦」,雖然修行四十多年了,但是與佛的智慧相比,距離還很長,「猶未成辦」。
 
  所以「勿以方便說之小乘滅度以為真實」。不要以為「四諦法」、「十二因緣」,滅諸煩惱,這樣你就已經是真實滅度了。還沒啊!因為你的心思還是在起伏中,還有很多塵沙惑還沒有完全去除,不是和佛的智慧一樣,佛的智慧是完全一面大圓鏡智,但是,大家同樣有這面鏡子,卻是塵沙還在上面,沒有好好勤擦拭,所以還沒有,還沒有到達(與)佛智慧同等的境界。不要以為已學的全都學了,以為這樣你們就學定了,學了之後就足夠了。還沒有,還是小根器,根機還很微劣。所以「而滯著於是中途」,就這樣停滯在中途,還有一段還遠的路,還要再走。
 
經文簡釋:
「汝等所作未辦」;汝等所作於小乘法已辦,而於佛大乘未能盡辦。
 
  所以「汝等所作未辦」,因為佛的智慧,你們還無法體會,雖然在日常中一起生活,不斷地同樣這樣教導,但是佛的智慧,你們還是無法體會,這是佛陀告以真實,真實地向大家說:「你們大家所作未辦,還有很多佛的智慧,你們還沒有親近到,所以「所作未辦」。「汝等所作於小乘法已辦」,小乘法,就是這些名相,你們知道了,「而於佛大乘未能盡辦」,真正佛的智慧還不了解。形相大概了解,但是佛的內心智慧、佛的本懷,你們還不清楚,所以「而於佛大乘未能盡辦」。小乘已經證果了,證羅漢果、證辟支佛果,這是小乘的「有餘涅槃」,還沒有到達真正大涅槃的境界。
 
所作小乘已辦-四住已盡,即三界內的見思煩惱。
一、見一切住地,是將三界的見惑, 集為一地,故名見一切。

二、欲愛住地,是欲界的思惑。

三、色愛住地,是色界的思惑。

四、有愛住地,是無色界的思惑。

所以「所作小乘已辦」,那就是四住地已盡,也就是三界內的見思煩惱已經盡了。有「四住」,「四住」第一就是「見一切住地,是將三界的見惑,彙集為一地,故名見一切」,所看的一切住地。因為佛陀教育我們,我們了解了,人間世事無不都是苦,了解了。第二、「欲愛住地,是欲界的思惑。」欲愛住地,我們也知道了,一切無明就是從一念欲心起,起無明,所以我們也了解了。第三,是「色愛住地,是色界的思惑」。看得到的東西,雖然這些東西,我不貪、我不愛,不過我的內心也是受到這些東西所障礙著。雖然形態不去取著,卻是內心對這些東西還有障礙。第四、「有愛住地,是無色界的思惑。」離開了這些色,一切物質都離開了,不去貪著它,無形、無色、無貪著,不過內心還有空、無的煩惱。

有的人說:「我的心很空虛。」「你為什麼心空虛?」「我也不知道。」「你在想什麼?」「我沒有想什麼,但是我很空虛。」「到底你要什麼?」「我不知道,我沒有感覺要什麼。」這也就是在無形、無色的界內,我們自己的無明煩惱就是這樣,如波浪一樣,讓我們的心無法定下來,無法透徹了解。所以,這就是在小乘,能夠了解到這裡,能斷除的只是到這裡而已。「有愛住地」,無色界還有思惑。明知到底是什麼東西,就是無形無色,但是那種微分的煩惱還在。

 

*大乘未辦-五住猶存,人執既遣,法執猶在。

 

所以「大乘未辦」,這就是因為大乘未辦,還沒有到大乘的境界。我們要發大心、立大願,大乘就是要斷「五住」,要斷五住地,因為四住地,我們已經到無色界,但是還有微分的煩惱,所以在大乘的無明惑還有,這是「五住猶存」。所以「人執既遣」,跟人與人之間,有形的東西雖然已經去除了,但是「法執猶存」,法的執著還在。法,到底要修什麼法才能成正果呢?到底怎麼修呢?哪一本經是這樣說,經文中,我看了,我看佛教的大辭典,它不是這樣解釋。佛教大辭典若這樣解釋,大家去看大辭典就好了。看了,我們能了解嗎?那是過去。現在那個法是這樣,世間法存在是應世間萬變,就是應世的法,我們就要更了解,是在我們的生活中。

 

經文簡釋:

「汝所住地,近於佛慧」;汝所住位,已行三百由旬,出於三界,到法性土,近涅槃大城。

 

所以「汝所住地,近於佛慧」。現在佛陀又開始說了,「所作未辦」,不過,大家已經向前走,差不多接近了,這就是佛陀再開始鼓勵,說你們過去的不及,但是現在再鼓勵說快到了。「汝所住位已行三百由旬,出於三界到法性土」。經過三百由旬,就如三途,我們也走過了,也到對三界這些見思煩惱,我們都清楚了,已經出於三界。這些煩惱,我們了解,所以「到法性土」,已經開始踏入法性的淨土來了。所以「靠近涅槃大城」,這就是表示雖然走這麼遠,很累了,不過已經超越了三途,過了三界。「三界」的道理,見思、無明,我們都能了解。

 

*諸佛平等之大慧,即一切種智。無上正覺也。法華經方便品曰:如來所以出,為說佛慧故。

 

所以,「諸佛平等之大慧,即一切種智。無上正覺也。」這就是我們已經開始要近佛慧,佛的智慧是什麼呢?就是平等,平等大慧,慈悲平等觀,這就是佛的智慧,就是一切種智。佛的智慧,名稱叫做「一切種智」,就是遍虛空法界,天地之間的物理,無理不通,無事不達,這就是佛的智慧。《法華經》的〈方便品〉也這樣說,「如來所以出,為說佛慧故。」如來所以出現人間,為了什麼呢?就是為了要告訴大家,人人本具佛慧,人人本具真如本性,這是佛陀的目的。所以佛陀慈悲,我們不要辜負了佛對眾生的這一分愛,這一分的悲憫。我們不要只停滯在小根機,執於小教,不要怕入大乘法,我們應該要發大心、立大願,走入人群中,才有辦法去除很多塵沙無明惑,我們才能智慧增長。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啊!

 

花蓮薰法香團隊感恩合十

************************************************************

 

〔三惑〕

又作三障。天台宗就界內、界外之惑所分之見思、塵沙、無明等三惑。

(一)見思惑,見惑與思惑之並稱。見惑,乃意根對法塵所起之諸邪見。即迷於推度三世道理之煩惱;思惑,乃眼耳鼻舌身五根,貪愛色聲香味觸五塵,而起之想著。即迷於現在事理之煩惱。此見思惑為聲聞、緣覺、菩薩三乘所共斷,故稱通惑。由此招感三界之生死,故為界內之惑,須以空觀對治之。

(二)塵沙惑迷於界內外恆沙塵數之法所起之惑障,稱為塵沙惑。菩薩斷除見思惑後,易著於空觀,而未能進一步了知眾生之塵沙惑,及對治教化之方法,故此惑又稱著空惑能妨礙菩薩出假利生,化度眾生。又此惑為菩薩所斷,故又稱別惑,通於界內外,須以假觀破之。

(三)無明惑,於一切法無所明瞭,故稱無明。即迷於中道第一義諦之煩惱。此惑乃業識之種子、煩惱之根本,聲聞、緣覺不知其名,屬界外之惑,唯在大乘菩薩,定慧雙修,萬行具足,方斷此惑,故又稱別惑。須以中觀破之。(佛光大辭典) 

高明智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2015/12/14晨語簡記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