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5/12/31晨語簡記

向下 
3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5/12/31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2015/12/31晨語簡記   2015/12/31晨語簡記 Empty周四 12月 31, 2015 5:17 pm

20151231薰法香如是我聞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菩薩為諸眾生無明造諸惑業,
而受生死逼迫之苦沉溺惡道,
除諸不善之法至善處獲安隱。
 
  了解,菩薩就是因為眾生無明,造種種的惑業,那就是眾生無明,造了很多的惡業,善惡雜揉,在這種五趣雜居,很複雜的人間,所以菩薩就是為了這樣的眾生,在無明中造種種的業,也看到眾生在受生死逼迫的苦,沈溺惡道,這都是因為眾生的無明。菩薩很清楚、了解,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生生世世就是「常與師俱生」。還記得嗎?幾天前我們就說過了,塵點劫以來,十六沙彌的時代,在大通智勝佛入靜室,與十六沙彌有緣的人,跟著十六沙彌,各個升法座,聽十六沙彌說法。從那時候開始,不斷地隨著十六沙彌,各人有緣的,就這樣跟隨著十六沙彌各個的教育。所以,現在我們,你們,還有佛陀在世那時候的眾生,一直到二千多年後,一直以來,現在的眾生,佛陀都是長久塵點劫,這樣一直累生世所見的眾生,無不是都一樣,一直到佛世時,佛陀現出成佛之相。還未成佛之前是以菩薩相,也是凡夫相,總是累生累世不斷不斷,隨眾生緣,現不同相而度眾生。
 
  這就是菩薩,菩薩從佛世以來,從塵點劫開始,在十六沙彌行列之中,第十六那就是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的過去生就是不斷發菩薩心,上求下化,累生世所看的眾生無不都是這樣,無明造諸惑業,這是累生世都是這樣過來,累生累世所見的眾生,無不都是受生死逼迫的苦。這種苦,那就是這樣沉沉浮浮,有時向眾生說話,眾生歡喜接受,歡喜修行,經過了一段時間就又忘了,來生世又再沉淪,這種生生世世。哪怕是現生現世,現在聽到了,歡喜,精進修行,什麼都願意付出,因緣、境一轉,信心不深,在信中起惑,他那念精進的心消失了,內心那個惑念不斷產生,所以在信中起了疑惑,所以變成了是浮或者是沉,這樣浮沉不定,在一世中的心就起起伏伏,起起落落,沉浮沒定性,這也是佔大多數。
 
  何況說這輩子雖結了聽法的緣,但是根淺,累生世染著的無明比聽法去除煩惱的比例,無明比聽法去除煩惱的比例更多,所以隔世之迷。過去生有聽到法,有信心,但是信心還沒有很透徹,生命結束了,這生命結束之後的生命,在過去生與他在世時所造作的無明,還是回歸在那種隨緣受生,隨緣受生去了,後世再受薰染。過去生聽法,但是業重,同樣隨業受生,再經過受生的這輩子,雖然有帶著聽法的習性來,聽到法歡喜了,同樣能起信心,但是在此世,外面的境界不斷地來,慢慢地又再回歸無明的本性。就如有時候,看見孩子年紀很小,很可愛,若聽到佛號,就會合掌,看見佛像,就懂得禮拜,更加奇妙的,最近很多,在我們靜思書軒那個地方,很多很可愛的小菩薩。聽到經典,歡喜。而且那時在演繹水懺時,很多的孩子都會唱、會背、會入水懺,與人家演繹,比手語、唱啊,念啊,連解釋都會。看了歡喜,但是內心就這樣想:這些孩子能夠保持著童子心嗎?過去有薰習過,這道心、念力能有多久呢?孩子心,隨著因緣,後天的因緣來誘惑,也會被這樣轉過去。
 
  幾天前思賢就說:「師父記得嗎?多久以前,在某地有個小女孩,信心堅定,每次來都說她將來就是要傳法,將來就是要傳志業,很可愛。」「現在呢?」這女孩子已結婚生子,都沒再看見了。是啊,所以我常說孩子心多變,其實孩子心多變啊!這句話,含藏著很深的意,過去生有了緣,緣淺、緣薄,雖然他很精進,但是信心沒有深入,所以再來時,那清新的記憶,法還在心裡,所以小時候所帶來那時候清新的法,還是很清新在腦海中,隨著他的身心發願而來。但是,後天這種世間欲樂所誘引,乘著他過去所結的緣未了,好壞緣,無明在那輩子沒有斷除,所以那個緣牽引著來到今生,信心又不深,那個緣又在這輩子冤家路窄,遇到了,就又把他牽走了。這種因緣是很可怕。所以現在如果看到那些孩子,很歡喜,卻是默默地為他們祝福,希望這些孩子的緣要深,信心要堅定。
 
  昨天又看到一位馬來西亞的孩子(羅浩軒),很幼小,很可愛,在餐廳外面站著在那裡等。開始就牽著師公的手,旁邊就有師父這樣說:「很厲害哦!這個孩子很厲害,他竟然會考我們。」「考什麼呢?」「問我們《法華經》二十八品,最長的是哪一品?」師父回答他,就再問這個孩子:「那你知道最短的是哪一品?」他馬上回答出來。二十八品經文的長短他很清楚,而且將要進餐廳,他就又跟我說,他說:「《法華經》,我現在抄到〈信解品〉了。」「你在抄經啊!」年紀這麼小,我還來不及問他到底是幾歲,看起來差不多是五六歲而已,看他的體格,應該是六歲或者是七歲,他已經與《法華經》那麼有緣,他知道《法華經》哪一品最短,要考這些師父哪一品最長,可見他的心理準備是滿滿的。二十八品之中,相信哪一品最長,哪一品是最短,哪一品在說什麼,我們如果問他,他也了解。
 
  馬來西亞又一位(敬陽小菩薩),若是休長假就回來這裡,這位現在已經九歲了。你問他:「你今天聽的經是什麼呢?很深,你知道嗎?」「知道。」「了解嗎?」「了解。」很有信心。「來,解釋給我聽。」他如果有一點點時間,就趕緊將早上我所說的再複講一次,他就抽一點點,知道師公沒時間,就抽一點點,說一段,其中的一句,其中的兩句。你看,現在差不多九歲了,這幾年回來就是這樣精進,聽經。到底早上有來嗎?有啊。對啦!還是精進。不知道年紀這麼小的孩子,明年會再來嗎?後年會再來嗎?二十歲時會再來嗎?還會記得他的承諾,說過、發過的願嗎?還會記得嗎?會再被外面的環境拉過去嗎?這都不知道,我就不知道了,誰會知道呢?總而言之,我們人人修行,要好好把握,要堅固自己的道心,訓練我們能從現在到未來,守護這念心,我們永遠要發菩薩心。
 
  菩薩是累生累世,釋迦佛還未成佛之前,塵點劫以來都叫做菩薩,不論他是不是已經在法身菩薩當中,或者是在人間來回,現著與人間共同一樣的身形,但他所行的是菩薩道。還未成佛之前,願意為眾生付出,這都叫做菩薩,有法身菩薩,有新發意菩薩,法身菩薩就是這個法永遠在心裡不變。就如我們現在常常在稱呼,觀世音菩薩、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等等,經典所有記載菩薩的名稱,但是與人間有緣的,莫過於觀世音菩薩、地藏菩薩。地藏菩薩來人間,就是不斷再發願,所以釋迦牟尼佛以《地藏菩薩本願經》來敘述地藏菩薩與人間的因緣,就是追隨著苦難中的眾生,生生世世,不只是在人間,又是在地獄,人間、地獄來來回回。
 
  所以,我們若是看到人間最苦的地方,有人願意進入那個地方去付出、去救人,那些都是「地藏菩薩」。因為《地藏經》裡也這樣說,地藏菩薩千百億化身,那種不怕辛苦,無畏、勇猛的精神,都叫做地藏菩薩。觀世音菩薩呢?也是一樣,與人間最有緣,人間眾生因無明,浮浮沉沉,也知道佛法,也知道有苦難時就要求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千處祈求千處現」,同樣在人群中,任何地方,願意為眾生苦難去付出,有眾生在無明中迷茫,他能去度迷津。我們若是有無明煩惱,有一個人忽然來面前跟我們說:「不要煩惱了,人間世事虛幻無常。」開始將這些道理說給他聽,啟開他的心門。「了解了,我的心很踏實了,我能面對現實,認清人世間就是這樣,我了解了。」類似這種,這也就是觀世音菩薩,千處祈求千處現,苦海度迷津,這就是菩薩。
 
  所以說,菩薩,人人都可以當菩薩。釋迦牟尼佛塵點劫以來,都是一直在修菩薩行,他的法,發願的宏願一直都是在心裡,所以塵點劫都是在菩薩道上。所以,「菩薩為諸眾生無明造諸惑業,而受生死逼迫之苦沉溺惡道」。這是菩薩長久以來所看、所接觸的眾生,所以為了要「除諸不善之法」,菩薩為了要除去眾生所造作的惡因、惡業,他就要不斷不斷來人間,就是要將這些眾生的不善法去除,讓他完全了解。眾生,各人造業各人受,他如果不改變,這個不善法就無法斷除,菩薩就是要生生世世追隨著這些眾生,從不懂,要教到他懂,從聽不懂,一定要讓他能接受、了解。這是很累的事情。所以「除諸不善之法至善處獲安隱」。這是菩薩,前面所說的菩薩,到最後所說的,就是菩薩的心不忍心眾生受苦難,就是一直在人間苦難的地方,不斷來引導眾生,除諸種種不善法,就是要教,要很長久的時間為他們說法、為他們牽引。
 
  眾生剛強,要如何寬?要如何約束?這實在是很不容易,目的只有一個,希望這些眾生能入善處,能得到安穩的地方,不要再起起落落。佛法要聽入心,心能真正到彼岸,從凡夫到菩薩的境界,這才是真正安穩的地方。菩薩在這種苦難人間,雖然人間有這麼多的險惡,但是菩薩的心很自在,他能為人的導師,來來回回在這種險道中,無非就是要引導人人到善處,得到安穩的地方。這都是要很深心信解,法要入心,才能安穩。前面的文這樣說,
 
經文:「我見汝疲極,中路欲退還,故以方便力,權化作此城。汝今勤精進,當共至寶所。」
 
  釋迦牟尼佛,就用一座化城,就是設一段,一階段,這段說四諦法,一座化城;再向前走,說十二因緣法;再向前走,就是「般若」。這樣一段一段,再向前走,那就是在「法華」的境界,一段一段來引導。看到他們這樣走,過程,修行久來有疲倦,要休息,他就暫時讓他們休息一下,再想辦法,設方便,「前面遠遠的地方,朦朧中看到一座城,再沒多遠,你看,已經看得到了,再精進向前走。」這就是到了「般若」真空,再接下來就要說「妙有」。「妙有」,已經對真空了解了,接下來空中妙有,那才是真真正正我們所想要爭取,微妙稀有,「空」中精練出來那個「妙有」的寶所。接下來這段文再這樣說,
                                                           
經文:「我亦復如是,為一切導師,見諸求道者,中路而懈廢,不能度生死,煩惱諸險道。」
 
經文簡釋:
「我亦復如是,為一切導師」;引導大眾入佛道者,或於黑夜中引導眾生邁向正道向。佛亦如是,為諸眾生引導之師。
 
  釋迦牟尼佛說過了化城,話鋒一轉就說:「我亦復如是。」釋迦佛這樣說。我與那位導師同樣,同樣的,看這些修行者已經在求道了,但是到中路懈退,想要叫你們再進一步,在空中取得妙有、永恆的道路,這時候大家已經懈廢了,要廢除再向前前進的心念,已經懈怠了,所以無法度生死。因為「煩惱諸險道」,你們以為這樣通過了,還沒啊!前面的路,我們要再向前走過那段路,才是真正我們最安穩、最有保障,真正再來人生來回,不會受煩惱無明所染污、所誘惑。所以這是佛陀為眾生修行者,用最至誠的心來指導,「教之慇實」,就是這樣這麼殷勤,實實在在要來教育,讓我們到最安穩的地方。所以說,引導大眾,「我亦復如是,為一切導師」,就是要引導大眾入佛道者,要將大家引入到,再進一步就到佛道了。「或於黑夜中引導眾生邁向正道向」。這就是佛的心,已經這樣不斷接引,一段一段無明、黑暗的道路都這樣過來了,現在要跟他們說:「向前再前進,前面才是真正光明的大道。」佛就是這樣,「為諸眾生引導之師」,佛就是為眾生引導的導師。
 
經文簡釋:
「見諸求道者,中路而懈廢」;此是中路懈退曾是從佛聞法,捨身求道之者,竟於中途心生懈廢,退大學小。
 
*「懈怠」:眾生由懈怠覆蔽於心故,不能精進勤修一實大乘道行,是名懈怠心。
 
  因為「見諸求道者,中路而懈廢」。這就是說,中路這樣懈怠,退失道心,退失再向前的道心。因為這些人都是從佛聞法,無始以來,塵點劫以前,一直一直都是跟著釋迦佛,從十六王子那個時代這樣一直跟著,生生世世。也曾有精進過,「捨身求道之者」,也有這樣,很認真精進,但是竟然在中途就是心生懈廢,枉費在過去曾經很精進。這就是說,三界無明已斷,但是塵沙惑未斷,所以那麼精進,但是大環境一來,將他轉一下,竟然中途心生懈廢。自己就沒有堅定的信心再向前走,是因為還有塵沙無明存在,所以無法徹底這念清淨的信心。
 
  佛陀就是擔心我們這樣。所以說,曾經有過這麼精進,但是為什麼到中途這樣退呢?這實在是很可惜,退大為小,這很可惜。所以懈廢,也就是懈怠,「眾生由懈怠覆蔽於心故」。我們懈怠的心,就是無明將我們的心這樣蓋住了,「不能精進勤修一實大乘道行」。我們人就是這樣,一點點無明一來,真誠的信心就都整個覆蓋了,所以無法再提起精神,用精進來殷勤修行,向一實大乘道走。這已經心生懈怠了,所以叫做懈怠心,一點點塵沙無明就擴大了、埋覆了他那一念信心,就懈怠了。
 
*「懈怠」:能障精進,增染為業,謂懈怠者滋長染污。故於諸染事而策勵,亦名懈廢。
 
  所以「懈怠能障精進,增染為業」。懈怠心一生起,就會障礙我們的精進,障礙精進就增長了染污為業,心裡的無明就不斷增長。你精進既然停下來,就開始有染著的心,這種無明煩惱就再覆蓋回來了,就是「懈怠者滋長染污」。懈怠的人就因為這樣,他一念的無明,過去的精進,只是一念無明一起,就這樣懈怠墮落,就滋長出染污。這種污垢的細菌,若是一點點就會生很多,一直繁殖下去,很可怕,這就是無明。所以「故於諸染事而策勵,亦名懈廢」。因為種種的無明來策動,策動我們的心,這樣不斷鼓勵我們向著無明、煩惱這樣一直墮落下去,這就是懈怠。懈怠一念心,無明一生,懈怠心一起,這種無明染污滋長起來,這樣滋養起來,自然它就會被鼓勵,這種無明就不斷唆使我們再造作,廢掉我們的道業,廢掉我們的善念,這樣的懈怠,道業就廢棄掉了。
 
  所以我們若常說:「這個很『費氣』啊!(廢棄與費氣臺語諧音,意指麻煩、費事)」廢棄的意思就是說無明很厚,無明會很厚,煩惱很多,這個無明會不斷、不斷滋長起來,這叫做策勵,也就是勉勵這種惡的一直一直來策動我們,策動我們的心,讓我們的無明愈來愈增長,讓我們愈來愈懈怠,在佛法中愈遠離,這很可怕!
 
經文簡釋:
「不能度生死,煩惱諸險道」;生死者眾生沈溺之處。不能度於生死苦海,諸煩惱賊險難惡道。
 
  所以「不能度生死」。既然這樣,我們絕對是再墮落生死,無法脫離。「煩惱諸險道」,煩惱險道就這樣不斷不斷一直延伸下去。所以我們要很用心去體會佛法,要很精微入心,不要讓外面粗重的相,讓粗相將我們誘引過去。所以「生死者眾生沉溺之處」。生死就是牽引我們一生過一生,一世過一世,製造、複製無明的地方,這就是讓我們一直沉下去的地方,這就是生死。由不得自己被牽引來,由不得自己在四生五道中,這就是生死,生死就是眾生沉溺的地方。就如泥沼,不是沉入水裡而已,又是整窟的爛泥巴,就是泥淖,一直沉下去,就是無法去救拔他,這是苦不堪。
                                                           
  「不能度於生死苦海,諸煩惱賊險難惡道」。我們一直在諸煩惱賊中,煩惱如賊一樣,我們曾受過法,我們也發過心,立弘誓願,這些我們都有,但是煩惱賊就是這樣慢慢將我們搬出去,我們的法慢慢一直消失了。法一直消失,漏掉,法一直不斷漏掉,這叫做煩惱賊,如小偷一樣。原來人人心中都懷有寶藏,就是這個煩惱賊,搬走了我們寶貴的東西,就如我們戒定慧守不好,就這樣一直漏掉。所以「不能度於生死苦海,諸煩惱賊險難惡道」,就是在生死,牽引我們在生死中,生死就是再讓我們製造這樣的煩惱。說來生死與煩惱就是這樣不斷反反覆覆。所以煩惱諸險道,不能度生死,我們眾生的苦,就是苦在這裡。
 
*欲濟度一切眾生之菩薩大悲心,莫不皆發無上菩提之心。
 
  所以「欲濟度一切眾生之菩薩大悲心」。有很多的菩薩來人間,無非就是要來度一切眾生,菩薩一定要具備大悲心,有大悲心,就是要發無上菩提心,大悲心就是無上菩提心,無上就是最高的覺悟這個境界。菩薩叫做覺有情,我們真正要度眾生就要求佛道,我們從迷中求覺,我們能自覺,我們就能覺他;要覺他,我們就要在迷的眾生群中取得覺悟。所以我們會常常聽到:「我這次受到教訓了。」就是在迷茫眾生中去付出,對的時候我們歡喜,有時候無法隨心如意,我們很沮喪,所以就說:「我受到教訓了。」這就是我們要很用心。
 
  眾生本來就是剛強難調伏,我們若受到教訓,這位我們度不起來沒關係,還有後面的,這分緣我們再慢慢來培養,培養出他與我們很有緣,我們再回頭去度他。這就是要不斷,不要說一次度不起來就把他放棄了。沒辦法,不可能說沒辦法,只要我們有心,「沒辦法」是一句很無奈的事情。其實不是「無法度」,法很多啊,一字之法,就如將大海當作墨水,拿來寫這個法都寫不完,要解釋這個字,法的意義都解釋不完。可見一句法裡面涵蓋的道理,我們若不斷去了解,原來這句就是用在現在,現在若還是因緣未成熟,待時機,還是同樣在這句延伸出來的法,同樣要度這個人。這道理是看不到,但是它涵蓋很大。所以我們若是有時候做晚課的大迴向,「虛空有盡,我願無窮」。法也是一樣,虛空有盡,法界無窮,法的境界很廣、很大,心就是法,我們清淨心就是清淨的法,所以有時候常常告訴大家,「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就是法。
 
*此無上菩提心即是願作佛心,願作佛心即是度眾生心,度眾生心即攝取眾生生有佛國土心。
 
  所以「此無上菩提心即是願作佛心」。這個菩提心是無上的菩提,我們大家發願,發願要成佛,我們的覺悟不只是自覺,我們還要再度眾生,不是要度自己的生死而已,芸芸眾生的生死,我們都有責任,所以這要求無上菩提心,即是願作佛心。我們就是要作佛,我們要成佛,與佛同樣到達無上正等正覺。「願作佛心即是度眾生心」。我們有願要成佛,就是這念要度眾生的心,這念心就是願成佛的心。這就要很精進,我們若是懈怠,要如何度眾生呢?所以我們一定要很精進,不要半途懈怠,不可以,我們還有很多眾生要度,「願作佛心即是度眾生心」。
 
  所以「度眾生心即攝取眾生生有佛國土心」。我們度眾生的心,就是要將這些眾生攝取,攝取就全部包含這些眾生,希望他們能成,有佛國土的心。地獄就是沒有佛的國土,現在的人間,佛陀也已經不在了,我們現在只是靠佛的教法這樣來複講,我們來聽法、講法、傳法,現在就是靠口口相傳來彼此傳法,希望讓大家的心能歸向法,歸向法,人人在法的軌道上走,走到有朝一日,有佛出現人間那時候,我們能在佛的面前修行受記。接下來的佛就要等待彌勒佛了,希望我們現在這念道心,從釋迦牟尼佛的法,我們要好好深入,堅定我們的道心,一直到彌勒佛來世,這個時候我們能與佛同世,能在佛座下聽聞佛法,所以我們要精進。這種願作佛的心、度眾生的心,度眾生就是要攝受所有的眾生,將來全都能生在有佛的國土,這念心我們不要不見了。
 
  所以,我們學佛完全講究於一念心,向前前進是這念心,停佇下來就是懈怠,放棄了法就是懈廢,就是已經廢掉了走這條道路的心。我們要好好用心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外面的環境,不論什麼樣的境界現前,我們都要用很清楚的心來面對,守護住我們這念心,不要受一點點環境影響,就轉動我們追求佛法的心。希望我們未來佛世時,還能在同一尊佛座下來聽聞佛法,也在那尊佛的座前受佛來為我們授記,這是我們學佛者的方向,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
回頂端 向下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85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4
注冊日期 : 2008-12-22

2015/12/31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5/12/31晨語簡記   2015/12/31晨語簡記 Empty周五 1月 01, 2016 4:43 pm

薰法香心得札記(二○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星期四)

 

菩薩為諸眾生無明造諸惑業,
而受生死逼迫之苦沉溺惡道,
除諸不善之法至善處獲安隱。

今天上人開示,講了很多菩薩行,菩薩該做的事,因為這是「教菩薩法,佛所護念。」

化城喻品提到,險道長遠,要如何才能避免沉溺於惡道,到於安穩的彼岸,當然還是要靠法。有了善法、正法,才能除諸不善之法,到達善處得到安穩。

 

其實不是「無法度」,法很多啊,一字之法,就如將大海當作墨水,拿來寫這個法都寫不完,要解釋這個字,法的意義都解釋不完。可見一句法裡面涵蓋的道理,我們若不斷去了解,原來這句就是用在現在,現在若還是因緣未成熟,待時機,還是同樣在這句延伸出來的法,同樣要度這個人。這道理是看不到,但是它涵蓋很大。所以我們若是有時候做晚課的大迴向,「虛空有盡,我願無窮」。法也是一樣,虛空有盡,法界無窮,法的境界很廣、很大,心就是法,我們清淨心就是清淨的法,所以有時候常常告訴大家,「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就是法。

這一段告訴我們法的境界很廣、很大,心就是法,我們清淨心就是清淨的法。所以我們一要有信心,二要修練自己的心,變得很大很廣,很清淨。

2016年的主題「大愛之道廣被寰宇,長情之路古往今來」。第一句「大愛之道廣被寰宇」就是在說這個心,大愛的心,要變得很大很廣,很清淨,廣被寰宇,心包太虛,量周沙界。

 

希望我們現在這念道心,從釋迦牟尼佛的法,我們要好好深入,堅定我們的道心,一直到彌勒佛來世,這個時候我們能與佛同世,能在佛座下聽聞佛法,所以我們要精進。這種願作佛的心、度眾生的心,度眾生就是要攝受所有的眾生,將來全都能生在有佛的國土,這念心我們不要不見了。

上人說這是我們學佛者的方向,這就是第二句「長情之路古往今來」,菩薩是覺有情,這條長情之路方向就是要這樣走,過程中會有險難惡道,要用法去化解,去度眾生。這條路,古往今來,一直都在,一直都是這樣,菩薩這念道心,堅定的道心從來沒有改變。

 

 

 

菩薩為諸眾生無明造諸惑業,
而受生死逼迫之苦沉溺惡道,
除諸不善之法至善處獲安隱。
 
 
了解,菩薩就是因為眾生無明,造種種的惑業,那就是眾生無明,造了很多的惡業,善惡雜揉,在這種五趣雜居,很複雜的人間,所以菩薩就是為了這樣的眾生,在無明中造種種的業,也看到眾生在受生死逼迫的苦,沈溺惡道,這都是因為眾生的無明。菩薩很清楚、了解,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生生世世就是「常與師俱生」。還記得嗎?幾天前我們就說過了,塵點劫以來,十六沙彌的時代,在大通智勝佛入靜室,與十六沙彌有緣的人,跟著十六沙彌,各個升法座,聽十六沙彌說法。從那時候開始,不斷地隨著十六沙彌,各人有緣的,就這樣跟隨著十六沙彌各個的教育。所以,現在我們,你們,還有佛陀在世那時候的眾生,一直到二千多年後,一直以來,現在的眾生,佛陀都是長久塵點劫,這樣一直累生世所見的眾生,無不是都一樣,一直到佛世時,佛陀現出成佛之相。還未成佛之前是以菩薩相,也是凡夫相,總是累生累世不斷不斷,隨眾生緣,現不同相而度眾生。
 
 
這就是菩薩,菩薩從佛世以來,從塵點劫開始,在十六沙彌行列之中,第十六那就是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的過去生就是不斷發菩薩心,上求下化,累生世所看的眾生無不都是這樣,無明造諸惑業,這是累生世都是這樣過來,累生累世所見的眾生,無不都是受生死逼迫的苦。這種苦,那就是這樣沉沉浮浮,有時向眾生說話,眾生歡喜接受,歡喜修行,經過了一段時間就又忘了,來生世又再沉淪,這種生生世世。哪怕是現生現世,現在聽到了,歡喜,精進修行,什麼都願意付出,因緣、境一轉,信心不深,在信中起惑,他那念精進的心消失了,內心那個惑念不斷產生,所以在信中起了疑惑,所以變成了是浮或者是沉,這樣浮沉不定,在一世中的心就起起伏伏,起起落落,沉浮沒定性,這也是佔大多數。
 
 
何況說這輩子雖結了聽法的緣,但是根淺,累生世染著的無明比聽法去除煩惱的比例,無明比聽法去除煩惱的比例更多,所以隔世之迷。過去生有聽到法,有信心,但是信心還沒有很透徹,生命結束了,這生命結束之後的生命,在過去生與他在世時所造作的無明,還是回歸在那種隨緣受生,隨緣受生去了,後世再受薰染。過去生聽法,但是業重,同樣隨業受生,再經過受生的這輩子,雖然有帶著聽法的習性來,聽到法歡喜了,同樣能起信心,但是在此世,外面的境界不斷地來,慢慢地又再回歸無明的本性。就如有時候,看見孩子年紀很小,很可愛,若聽到佛號,就會合掌,看見佛像,就懂得禮拜,更加奇妙的,最近很多,在我們靜思書軒那個地方,很多很可愛的小菩薩。聽到經典,歡喜。而且那時在演繹水懺時,很多的孩子都會唱、會背、會入水懺,與人家演繹,比手語、唱啊,念啊,連解釋都會。看了歡喜,但是內心就這樣想:這些孩子能夠保持著童子心嗎?過去有薰習過,這道心、念力能有多久呢?孩子心,隨著因緣,後天的因緣來誘惑,也會被這樣轉過去。
 
 
幾天前思賢就說:「師父記得嗎?多久以前,在某地有個小女孩,信心堅定,每次來都說她將來就是要傳法,將來就是要傳志業,很可愛。」「現在呢?」這女孩子已結婚生子,都沒再看見了。是啊,所以我常說孩子心多變,其實孩子心多變啊!這句話,含藏著很深的意,過去生有了緣,緣淺、緣薄,雖然他很精進,但是信心沒有深入,所以再來時,那清新的記憶,法還在心裡,所以小時候所帶來那時候清新的法,還是很清新在腦海中,隨著他的身心發願而來。但是,後天這種世間欲樂所誘引,乘著他過去所結的緣未了,好壞緣,無明在那輩子沒有斷除,所以那個緣牽引著來到今生,信心又不深,那個緣又在這輩子冤家路窄,遇到了,就又把他牽走了。這種因緣是很可怕。所以現在如果看到那些孩子,很歡喜,卻是默默地為他們祝福,希望這些孩子的緣要深,信心要堅定。
 
 
昨天又看到一位馬來西亞的孩子(羅浩軒),很幼小,很可愛,在餐廳外面站著在那裡等。開始就牽著師公的手,旁邊就有師父這樣說:「很厲害哦!這個孩子很厲害,他竟然會考我們。」「考什麼呢?」「問我們《法華經》二十八品,最長的是哪一品?」師父回答他,就再問這個孩子:「那你知道最短的是哪一品?」他馬上回答出來。二十八品經文的長短他很清楚,而且將要進餐廳,他就又跟我說,他說:「《法華經》,我現在抄到〈信解品〉了。」「你在抄經啊!」年紀這麼小,我還來不及問他到底是幾歲,看起來差不多是五六歲而已,看他的體格,應該是六歲或者是七歲,他已經與《法華經》那麼有緣,他知道《法華經》哪一品最短,要考這些師父哪一品最長,可見他的心理準備是滿滿的。二十八品之中,相信哪一品最長,哪一品是最短,哪一品在說什麼,我們如果問他,他也了解。
 
 
馬來西亞又一位(敬陽小菩薩),若是休長假就回來這裡,這位現在已經九歲了。你問他:「你今天聽的經是什麼呢?很深,你知道嗎?」「知道。」「了解嗎?」「了解。」很有信心。「來,解釋給我聽。」他如果有一點點時間,就趕緊將早上我所說的再複講一次,他就抽一點點,知道師公沒時間,就抽一點點,說一段,其中的一句,其中的兩句。你看,現在差不多九歲了,這幾年回來就是這樣精進,聽經。到底早上有來嗎?有啊。對啦!還是精進。不知道年紀這麼小的孩子,明年會再來嗎?後年會再來嗎?二十歲時會再來嗎?還會記得他的承諾,說過、發過的願嗎?還會記得嗎?會再被外面的環境拉過去嗎?這都不知道,我就不知道了,誰會知道呢?總而言之,我們人人修行,要好好把握,要堅固自己的道心,訓練我們能從現在到未來,守護這念心,我們永遠要發菩薩心。
 
 
菩薩是累生累世,釋迦佛還未成佛之前,塵點劫以來都叫做菩薩,不論他是不是已經在法身菩薩當中,或者是在人間來回,現著與人間共同一樣的身形,但他所行的是菩薩道。還未成佛之前,願意為眾生付出,這都叫做菩薩,有法身菩薩,有新發意菩薩,法身菩薩就是這個法永遠在心裡不變。就如我們現在常常在稱呼,觀世音菩薩、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等等,經典所有記載菩薩的名稱,但是與人間有緣的,莫過於觀世音菩薩、地藏菩薩。地藏菩薩來人間,就是不斷再發願,所以釋迦牟尼佛以《地藏菩薩本願經》來敘述地藏菩薩與人間的因緣,就是追隨著苦難中的眾生,生生世世,不只是在人間,又是在地獄,人間、地獄來來回回。
 
 
所以,我們若是看到人間最苦的地方,有人願意進入那個地方去付出、去救人,那些都是「地藏菩薩」。因為《地藏經》裡也這樣說,地藏菩薩千百億化身,那種不怕辛苦,無畏、勇猛的精神,都叫做地藏菩薩。觀世音菩薩呢?也是一樣,與人間最有緣,人間眾生因無明,浮浮沉沉,也知道佛法,也知道有苦難時就要求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千處祈求千處現」,同樣在人群中,任何地方,願意為眾生苦難去付出,有眾生在無明中迷茫,他能去度迷津。我們若是有無明煩惱,有一個人忽然來面前跟我們說:「不要煩惱了,人間世事虛幻無常。」開始將這些道理說給他聽,啟開他的心門。「了解了,我的心很踏實了,我能面對現實,認清人世間就是這樣,我了解了。」類似這種,這也就是觀世音菩薩,千處祈求千處現,苦海度迷津,這就是菩薩。
 
 
所以說,菩薩,人人都可以當菩薩。釋迦牟尼佛塵點劫以來,都是一直在修菩薩行,他的法,發願的宏願一直都是在心裡,所以塵點劫都是在菩薩道上。所以,「菩薩為諸眾生無明造諸惑業,而受生死逼迫之苦沉溺惡道」。這是菩薩長久以來所看、所接觸的眾生,所以為了要「除諸不善之法」,菩薩為了要除去眾生所造作的惡因、惡業,他就要不斷不斷來人間,就是要將這些眾生的不善法去除,讓他完全了解。眾生,各人造業各人受,他如果不改變,這個不善法就無法斷除,菩薩就是要生生世世追隨著這些眾生,從不懂,要教到他懂,從聽不懂,一定要讓他能接受、了解。這是很累的事情。所以「除諸不善之法至善處獲安隱」。這是菩薩,前面所說的菩薩,到最後所說的,就是菩薩的心不忍心眾生受苦難,就是一直在人間苦難的地方,不斷來引導眾生,除諸種種不善法,就是要教,要很長久的時間為他們說法、為他們牽引。
 
 
眾生剛強,要如何寬?要如何約束?這實在是很不容易,目的只有一個,希望這些眾生能入善處,能得到安穩的地方,不要再起起落落。佛法要聽入心,心能真正到彼岸,從凡夫到菩薩的境界,這才是真正安穩的地方。菩薩在這種苦難人間,雖然人間有這麼多的險惡,但是菩薩的心很自在,他能為人的導師,來來回回在這種險道中,無非就是要引導人人到善處,得到安穩的地方。這都是要很深心信解,法要入心,才能安穩。前面的文這樣說,
 
經文:「我見汝疲極,中路欲退還,故以方便力,權化作此城。汝今勤精進,當共至寶所。」
 
 
釋迦牟尼佛,就用一座化城,就是設一段,一階段,這段說四諦法,一座化城;再向前走,說十二因緣法;再向前走,就是「般若」。這樣一段一段,再向前走,那就是在「法華」的境界,一段一段來引導。看到他們這樣走,過程,修行久來有疲倦,要休息,他就暫時讓他們休息一下,再想辦法,設方便,「前面遠遠的地方,朦朧中看到一座城,再沒多遠,你看,已經看得到了,再精進向前走。」這就是到了「般若」真空,再接下來就要說「妙有」。「妙有」,已經對真空了解了,接下來空中妙有,那才是真真正正我們所想要爭取,微妙稀有,「空」中精練出來那個「妙有」的寶所。接下來這段文再這樣說,
                                                           
經文:「我亦復如是,為一切導師,見諸求道者,中路而懈廢,不能度生死,煩惱諸險道。」
 
經文簡釋:
「我亦復如是,為一切導師」;引導大眾入佛道者,或於黑夜中引導眾生邁向正道向。佛亦如是,為諸眾生引導之師。
 
 
釋迦牟尼佛說過了化城,話鋒一轉就說:「我亦復如是。」釋迦佛這樣說。我與那位導師同樣,同樣的,看這些修行者已經在求道了,但是到中路懈退,想要叫你們再進一步,在空中取得妙有、永恆的道路,這時候大家已經懈廢了,要廢除再向前前進的心念,已經懈怠了,所以無法度生死。因為「煩惱諸險道」,你們以為這樣通過了,還沒啊!前面的路,我們要再向前走過那段路,才是真正我們最安穩、最有保障,真正再來人生來回,不會受煩惱無明所染污、所誘惑。所以這是佛陀為眾生修行者,用最至誠的心來指導,「教之慇實」,就是這樣這麼殷勤,實實在在要來教育,讓我們到最安穩的地方。所以說,引導大眾,「我亦復如是,為一切導師」,就是要引導大眾入佛道者,要將大家引入到,再進一步就到佛道了。「或於黑夜中引導眾生邁向正道向」。這就是佛的心,已經這樣不斷接引,一段一段無明、黑暗的道路都這樣過來了,現在要跟他們說:「向前再前進,前面才是真正光明的大道。」佛就是這樣,「為諸眾生引導之師」,佛就是為眾生引導的導師。
 
經文簡釋:
「見諸求道者,中路而懈廢」;此是中路懈退曾是從佛聞法,捨身求道之者,竟於中途心生懈廢,退大學小。
 
「懈怠」:眾生由懈怠覆蔽於心故,不能精進勤修一實大乘道行,是名懈怠心。
 
 
因為「見諸求道者,中路而懈廢」。這就是說,中路這樣懈怠,退失道心,退失再向前的道心。因為這些人都是從佛聞法,無始以來,塵點劫以前,一直一直都是跟著釋迦佛,從十六王子那個時代這樣一直跟著,生生世世。也曾有精進過,「捨身求道之者」,也有這樣,很認真精進,但是竟然在中途就是心生懈廢,枉費在過去曾經很精進。這就是說,三界無明已斷,但是塵沙惑未斷,所以那麼精進,但是大環境一來,將他轉一下,竟然中途心生懈廢。自己就沒有堅定的信心再向前走,是因為還有塵沙無明存在,所以無法徹底這念清淨的信心。
 
 
佛陀就是擔心我們這樣。所以說,曾經有過這麼精進,但是為什麼到中途這樣退呢?這實在是很可惜,退大為小,這很可惜。所以懈廢,也就是懈怠,「眾生由懈怠覆蔽於心故」。我們懈怠的心,就是無明將我們的心這樣蓋住了,「不能精進勤修一實大乘道行」。我們人就是這樣,一點點無明一來,真誠的信心就都整個覆蓋了,所以無法再提起精神,用精進來殷勤修行,向一實大乘道走。這已經心生懈怠了,所以叫做懈怠心,一點點塵沙無明就擴大了、埋覆了他那一念信心,就懈怠了。
 
「懈怠」:能障精進,增染為業,謂懈怠者滋長染污。故於諸染事而策勵,亦名懈廢。
 
 
所以「懈怠能障精進,增染為業」。懈怠心一生起,就會障礙我們的精進,障礙精進就增長了染污為業,心裡的無明就不斷增長。你精進既然停下來,就開始有染著的心,這種無明煩惱就再覆蓋回來了,就是「懈怠者滋長染污」。懈怠的人就因為這樣,他一念的無明,過去的精進,只是一念無明一起,就這樣懈怠墮落,就滋長出染污。這種污垢的細菌,若是一點點就會生很多,一直繁殖下去,很可怕,這就是無明。所以「故於諸染事而策勵,亦名懈廢」。因為種種的無明來策動,策動我們的心,這樣不斷鼓勵我們向著無明、煩惱這樣一直墮落下去,這就是懈怠。懈怠一念心,無明一生,懈怠心一起,這種無明染污滋長起來,這樣滋養起來,自然它就會被鼓勵,這種無明就不斷唆使我們再造作,廢掉我們的道業,廢掉我們的善念,這樣的懈怠,道業就廢棄掉了。
 
 
所以我們若常說:「這個很『費氣』啊!(廢棄與費氣臺語諧音,意指麻煩、費事)」廢棄的意思就是說無明很厚,無明會很厚,煩惱很多,這個無明會不斷、不斷滋長起來,這叫做策勵,也就是勉勵這種惡的一直一直來策動我們,策動我們的心,讓我們的無明愈來愈增長,讓我們愈來愈懈怠,在佛法中愈遠離,這很可怕!
 
經文簡釋:
「不能度生死,煩惱諸險道」;生死者眾生沈溺之處。不能度於生死苦海,諸煩惱賊險難惡道。
 
 
所以「不能度生死」。既然這樣,我們絕對是再墮落生死,無法脫離。「煩惱諸險道」,煩惱險道就這樣不斷不斷一直延伸下去。所以我們要很用心去體會佛法,要很精微入心,不要讓外面粗重的相,讓粗相將我們誘引過去。所以「生死者眾生沉溺之處」。生死就是牽引我們一生過一生,一世過一世,製造、複製無明的地方,這就是讓我們一直沉下去的地方,這就是生死。由不得自己被牽引來,由不得自己在四生五道中,這就是生死,生死就是眾生沉溺的地方。就如泥沼,不是沉入水裡而已,又是整窟的爛泥巴,就是泥淖,一直沉下去,就是無法去救拔他,這是苦不堪。
                                                           
 
「不能度於生死苦海,諸煩惱賊險難惡道」。我們一直在諸煩惱賊中,煩惱如賊一樣,我們曾受過法,我們也發過心,立弘誓願,這些我們都有,但是煩惱賊就是這樣慢慢將我們搬出去,我們的法慢慢一直消失了。法一直消失,漏掉,法一直不斷漏掉,這叫做煩惱賊,如小偷一樣。原來人人心中都懷有寶藏,就是這個煩惱賊,搬走了我們寶貴的東西,就如我們戒定慧守不好,就這樣一直漏掉。所以「不能度於生死苦海,諸煩惱賊險難惡道」,就是在生死,牽引我們在生死中,生死就是再讓我們製造這樣的煩惱。說來生死與煩惱就是這樣不斷反反覆覆。所以煩惱諸險道,不能度生死,我們眾生的苦,就是苦在這裡。
 
欲濟度一切眾生之菩薩大悲心,莫不皆發無上菩提之心。
 
 
所以「欲濟度一切眾生之菩薩大悲心」。有很多的菩薩來人間,無非就是要來度一切眾生,菩薩一定要具備大悲心,有大悲心,就是要發無上菩提心,大悲心就是無上菩提心,無上就是最高的覺悟這個境界。菩薩叫做覺有情,我們真正要度眾生就要求佛道,我們從迷中求覺,我們能自覺,我們就能覺他;要覺他,我們就要在迷的眾生群中取得覺悟。所以我們會常常聽到:「我這次受到教訓了。」就是在迷茫眾生中去付出,對的時候我們歡喜,有時候無法隨心如意,我們很沮喪,所以就說:「我受到教訓了。」這就是我們要很用心。
 
 
眾生本來就是剛強難調伏,我們若受到教訓,這位我們度不起來沒關係,還有後面的,這分緣我們再慢慢來培養,培養出他與我們很有緣,我們再回頭去度他。這就是要不斷,不要說一次度不起來就把他放棄了。沒辦法,不可能說沒辦法,只要我們有心,「沒辦法」是一句很無奈的事情。其實不是「無法度」,法很多啊,一字之法,就如將大海當作墨水,拿來寫這個法都寫不完,要解釋這個字,法的意義都解釋不完。可見一句法裡面涵蓋的道理,我們若不斷去了解,原來這句就是用在現在,現在若還是因緣未成熟,待時機,還是同樣在這句延伸出來的法,同樣要度這個人。這道理是看不到,但是它涵蓋很大。所以我們若是有時候做晚課的大迴向,「虛空有盡,我願無窮」。法也是一樣,虛空有盡,法界無窮,法的境界很廣、很大,心就是法,我們清淨心就是清淨的法,所以有時候常常告訴大家,「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就是法。
 
此無上菩提心即是願作佛心,願作佛心即是度眾生心,度眾生心即攝取眾生生有佛國土心。
 
 
所以「此無上菩提心即是願作佛心」。這個菩提心是無上的菩提,我們大家發願,發願要成佛,我們的覺悟不只是自覺,我們還要再度眾生,不是要度自己的生死而已,芸芸眾生的生死,我們都有責任,所以這要求無上菩提心,即是願作佛心。我們就是要作佛,我們要成佛,與佛同樣到達無上正等正覺。「願作佛心即是度眾生心」。我們有願要成佛,就是這念要度眾生的心,這念心就是願成佛的心。這就要很精進,我們若是懈怠,要如何度眾生呢?所以我們一定要很精進,不要半途懈怠,不可以,我們還有很多眾生要度,「願作佛心即是度眾生心」。
 
 
所以「度眾生心即攝取眾生生有佛國土心」。我們度眾生的心,就是要將這些眾生攝取,攝取就全部包含這些眾生,希望他們能成,有佛國土的心。地獄就是沒有佛的國土,現在的人間,佛陀也已經不在了,我們現在只是靠佛的教法這樣來複講,我們來聽法、講法、傳法,現在就是靠口口相傳來彼此傳法,希望讓大家的心能歸向法,歸向法,人人在法的軌道上走,走到有朝一日,有佛出現人間那時候,我們能在佛的面前修行受記。接下來的佛就要等待彌勒佛了,希望我們現在這念道心,從釋迦牟尼佛的法,我們要好好深入,堅定我們的道心,一直到彌勒佛來世,這個時候我們能與佛同世,能在佛座下聽聞佛法,所以我們要精進。這種願作佛的心、度眾生的心,度眾生就是要攝受所有的眾生,將來全都能生在有佛的國土,這念心我們不要不見了。
 
 
所以,我們學佛完全講究於一念心,向前前進是這念心,停佇下來就是懈怠,放棄了法就是懈廢,就是已經廢掉了走這條道路的心。我們要好好用心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外面的環境,不論什麼樣的境界現前,我們都要用很清楚的心來面對,守護住我們這念心,不要受一點點環境影響,就轉動我們追求佛法的心。希望我們未來佛世時,還能在同一尊佛座下來聽聞佛法,也在那尊佛的座前受佛來為我們授記,這是我們學佛者的方向,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

 

 

 

 

高明智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淑雲
版主
版主



文章總數 : 333
年齡 : 59
來自 : 高雄
威望 : 174
注冊日期 : 2009-04-14

2015/12/31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5/12/31晨語簡記   2015/12/31晨語簡記 Empty周日 1月 03, 2016 9:36 am

個人的領悟
「生生世世常與師俱生」,薰法香結束後,總會自覺福報如此大能與師俱生,法脈導師-佛陀法身舍利及引導此道法脈師父-上人,兩者與我們皆同處在此生世中,這需有過去生大大的植福才能與師俱生,此為人間最勝.

與師俱生,相信跟隨上人從塵點劫而始,走過化城喻品才知道培養此緣非一生世,如跟隨十六王子有緣眾一樣,此緣來自塵點劫而始,無緣也跟不上,緣若淺,盡時亦散,緣若深植,法映入心,如同母子間臍帶相連而生,今生當培養此深緣,非只有聞法結師徒緣,尚須洞澈師本懷入佛同一法脈於生生世世中。

此時,時空背景,誘惑甚多,心若未安住於一目標,則習性容易使自己不斷沉溺,懈怠生起,唯有信心安住於自己的方向,才能堅定心志支撐,於凡夫至化城,至寶處,所歷經毒蛇猛獸,如何一一降伏? 導師引導,信心為力量,方向確立,精勤不懈才能破魔軍。

童子心多變,雖有種下此因,若緣未具,心未能恆持,起伏中又會入險境,但也相信這些種子亦待因緣而成,內心已經有-清淨種子的教育,啟蒙早,更需毅力,如同億百千劫,守之不動,才是最不易的事,信心既發須令勇猛,以毅力勇氣如法修行,才能得道果,而漸登法雲,終至寶所之地。
此念心,關鍵的一念心,關鍵的一秒,一輩子,恆持每一秒,若有怠心即時以法對治,法遍虛空,莫起懈怠的心,上人說: 「法很多啊!一字之法,就如將大海當作墨水,拿來寫這個法都寫不完,要解釋這個字,法的意義都解釋不完。」

我們要學習的真的很多,今生努力多少,如金字塔,根基若穩,則不用擔心有多高,法若不足,無法度,即便淺的道理亦難入心,何況影響他人同入佛國的心呢?

個人的行入
人生起落中,還能堅定此心,行菩薩道,在慈濟真的非常多,可是尚有很多人還在觀望,心中無有心靈歸依處是很辛苦,可以做甚麼?佛陀不放棄任何一眾生,佛心師志,欲不懈怠,就一定要放下,心越清淨,了知因緣,不抱怨,就能讓自己心的佛土現前,哪怕只有一剎那,都是一個往前的動力,別無他法,就是須有法水時時入心,與大家共勉~
                             淑雲〈慈僎〉虔誠合十
回頂端 向下
 
2015/12/31晨語簡記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