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6/01/05晨語簡記

向下 
3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6/01/05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2016/01/05晨語簡記   2016/01/05晨語簡記 Empty周二 1月 05, 2016 8:55 pm

20160105薰法香如是我聞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入禪思門 靜思惟觀眾生機

入智慧門 以智慧照了義理

入總持門 諸惡不生持善法

入辯才門 一切法辯說無礙


  用心啊!大家要用心好好思考,《法華經》從〈序品〉一路這樣說過來,已到〈化城喻品〉了,〈化城喻品〉也結束了,現在正是我們要好好深思的時刻。佛陀說法,前後次序,很用心向我們叮嚀交代,讓我們很清楚佛法的起頭,就是佛一片真誠的心,希望將他覺悟的境界,也覺悟種種眾生,大地眾生都能覺悟,與佛平等的境界。「佛」這個字叫做覺,所以稱為佛,這個覺,不只是釋迦牟尼佛稱為佛,從塵點劫以來,成佛的,諸佛道場也有很多人聽法,無不都是為了求覺道,以覺者的心懷,這樣鋪著路讓我們走過來,走到與覺者同等,是平等的。這是諸佛覺者的心懷,希望人人與佛平等。


  所以,釋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現相成佛,就是要教我們,若要成佛,要跟他一樣棄小向大,棄小家庭入大家庭來,天下眾生無不都是大覺者這大家庭的人。這就是要我們好好地與佛有同樣修行的方向,此方向的過程、心路的風光,這樣一直走過來,這是佛佛道同。佛要向我們說他的心路風光,我們無法去體會,所以不得不用事、相來為我們解釋,種種的譬喻,有人、有事,有這樣的形象,向我們指這條路,這樣走過來。所以從「四諦」法,而「十二因緣」法,而到「六度萬行」,從「阿含」而「方等」,而到「般若」,一直到轉入「法華」。


  「華嚴」是佛陀的心地風光,「法華」是從「阿含」、「方等」、「般若」轉入於「法華」。花就是果,用來向我們譬喻這個果也是花的開頭,花與果是同時(意指蓮花是花果並生)。所以以《妙法蓮華經》來譬喻回歸到如來的本性。就是這樣用一段一段來誘引我們,來引導我們,讓我們從懵懂的心看到一道曙光,知道路要這樣走。但是,我們自己的心門沒打開,只是開窄窄的門縫,這道光能透進來的,只是一條線而已。看太陽出來時,我們的門若關著,你開得多寬,太陽就從多寬的門縫照進來,開得更寬一點,它就有更寬範圍的日光進來,開啟整個大門,室內,自然就光亮起來。


  同樣的道理,所以我們要好好地,「禪思門」要入這個法門來。「禪」,就是正思惟,好好地想,我們的思想、觀念,不要偏差,我們要正知、正見、正思惟,我們要在日常生活中落實。《法華經》),從〈序品〉開始,〈序品〉之前,講《無量義經》,《無量義經》的法已經很豐富了,有世間法與佛法,佛法要入世間法,中間的菩薩法;菩薩法在佛法、世間法之間。你若是每天讀誦《無量義經》,就要好好細思惟,好好地用正確的心思來看這部《無量義經》,其實,佛已經為我們指導回歸真如本性的道路。不過,我們還是沒去注意這部經對修行者的重要性,所以佛陀要再次更詳細地向大家分析,從人人本具的智慧,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開始向大家分析。其實這人人都有,大家卻不了解,所以佛放光現瑞,要引起大家注意,所以,〈序品〉就是讓我們入「法華」的門徑,這道門一開,讓我們懂得將我們心門再打開,再開、再開,這是要我們入「法華」的境界,但要先入「禪思門」,我們的思想、我們的思惟要正確。


  思惟若正確,靜思惟,才有辦法觀眾生機。我們自己的思考、思想正確才有辦法自覺,才能再想要如何覺他。要自覺、覺他,才能覺行圓滿,我們必定要「靜思惟修」。「禪」就是叫做「思惟修」,這是人人應該要有的,每天好好地思惟修行,才有辦法從我們的觀感、見解,來看一切眾生。眾生的根機需要如何來接引?需要如何來度化?除了眾生的根機,還要看時機。現在,佛法在這個時代裡,我們要引導眾生,為這個時代的人類如何去付出,行菩薩道?所以要「靜思惟觀眾生機」,這要看我們的思想。要再入「智慧門」。智慧,是修行的目標,我們累生累世就是這樣懵懂,所以無明複製,讓我們造作很多的業,那就是因為我們失去了智慧。人人本具與佛同等的智慧,偏偏我們用無明把它遮蓋起來。我們已經從《無量義經》進入了《法華經》,從〈序品〉開始,一直一路過來,到〈化城喻品〉,我們應該差不多都能夠了解了,知道人人本來具有清淨真如本性。


  大通智勝佛的時代,我們就已經知道了,經過了大通智勝佛,經過了十六王子,累生累劫,累世一直到現在,釋迦佛的法傳到現在,正是我們在這個時代裡,所最需要的時候。我們的智慧門要開,要好好地將佛法這道光…,因為佛在〈序品〉裡說到,《無量義經》結束之後,他現瑞相的光明,眉間白毫相光,這智慧之光已經這樣顯耀出來了。我們應該要知道,行菩薩道就要現出我們的智慧光明,智慧光明就能照了義理,就是佛法的真諦。不論是小乘,對小根機用小法逗教。中乘,中根機,我們要用中乘的教理來引導。大乘、大根機,用大法,一點即通,智慧明了,發大心、立弘誓,發「四無量心」,入人群中,這都是智慧。多大的智慧,我們就開多大的路,這樣修行。


  智慧能夠照了義理,那就入「總持門」。「總持門」就是「總一切法,持一切善」,所有的法,我們都要了解。眾生芸芸,多數都是起心動念,無明不斷,煩惱複製,控制不住,那就會造惡業。我們若能入總持門,善惡法很清楚。善法,我們要及時把握;惡法,我們要及時停止。所以,諸惡不生,但是善法要趕緊增長,這叫做「總持門」,「總一切法,持一切善」。這我們都常常在背。「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令惡不生,令惡速斷,令善生,令善增長,也是這樣教化過來的。我們在人間這個大時代,應該要明大是非。對的,就是對,我們要把握,及時做就對了;不對的,我們要趕緊遠離,不要是非分不清,就很容易受污染,所以我們要好好守持「總持門」。我們要入「總持門」來,才能夠善惡分明,諸惡不生,持善法。


  我們若對這些法都了解之後,就「入辯才門」,能得「四無礙」辯才,那就是「四無礙智」。我們對法、對義理、對說法,很歡喜,這都是叫做「四無礙智」,我們「一切法辯說無礙」。因為現在的眾生,都說知識很高,所知的事情很多,但是成為所知障,「聰明反被聰明誤」,現在這樣的人很多,所以我們要很清楚,用靜思惟來觀現在眾生的根機,現在這時代的人的教育、人心觀念,我們都要用很清楚的思惟,來面對芸芸眾生,也要用智慧。智慧,道理若都很清楚印入我們的心,自然世間法、佛法會合起來,菩薩法我們也會很清楚,就不再受無明眾生的煩惱,困擾我們的心。這要很用心去體會,才有辦法真正「總一切法,持一切善」。


  佛陀所說的教法,我們都完全了知,真正了解了,又很清楚地知道,不只是知道,人人還要有共識,知道我們應該怎麼去做;不只是知道如何做的方法,還要身體力行投入。所以說,不是合心而已,我們還要協力,這種合心、和氣、互愛、協力,就是應用在現在這個大團體,這菩薩法是大家都要用到的。自然人與人之間我們就能互相勉勵,持一切善,斷一切惡,就能互相勉勵了,自然對人、事、物的見解多了,一切法的辯才就無礙了,這是很自然的。所以希望大家要很用心,記得,我們要入禪思門,入智慧門,入總持門,入辯才門。我們要有靜思惟,才能夠有智慧;有了智慧,才知道善惡法如何分清楚;善惡法分得清楚,才能一切法辯才無礙。這都要很用心,合和互協就是這大團體的要門,很重要之門。希望大家要用心。


*靜思惟修;諸善及時把握濟貧救困,感恩人間即是菩薩修善增福因緣道場。
入智慧門:善解人間苦集滅入淨菩提。


  所以,「靜思惟修」,就是要「諸善及時把握,濟貧救困」,這對我們很重要,這是「靜思惟修」。修行不只是在那裡坐禪,這樣就叫做修行,不是。我們要好好思惟,對的事情,做就對了,做對的事情就是智慧,就是要「諸善及時把握」,做就對了。人生苦難偏多,不離開貧窮、困苦,沒有離開人間無常,災難偏多,當他們受災難、有困苦時,如何去解困,去解圍,解開他的困難?我們就是要及時付出。還有,感恩,不只是付出我們要及時,我們還要感恩,因為「人間即是菩薩修善增福因緣道場」。我們能夠來人間要很珍惜,珍惜我們這個人身,珍惜在人與人之間,這叫做人間。因為人與人之間,就是菩薩修善增福因緣的道場。要不然,你要到哪裡去行菩薩道呢?就是在人間——人與人之間。


  你要如何修養?就是在人間。人間有很多無明,很纏、很麻煩的人,我們要如何面對這種無明、惑的人,就要發揮我們的智慧,發揮我們的愛,如何去開導他,去接引他。行菩薩道,就是在人間,所以我們要感恩,感恩人間即是菩薩修善、增福因緣的道場。我們要成佛,若不在人間,要如何能修行?沒有修行,要如何能夠成佛呢?再者,你要「入智慧門」。智慧,我們「是日已過」,生命一直過去、一直減少,我們在人間裡,每天有機會善解人間的苦、集、滅,才懂得修行,若沒有人間這麼多的苦難,若沒有人間,人與人相處有很多的煩惱,我們怎麼會知道人間是苦呢?我們若知道人間是「苦」,我們也知道,在佛法中,佛陀為我們清楚解釋,是種種的因緣「集」起來,所以我們才會這樣由不得自己,生生世世。


  我們了解了,決心要「滅」苦,就要修行於「道」,這樣我們「入淨菩提」,這就是我們要感恩。所以,在這人群中,我們懂得善思惟,懂得入智慧門;有善思惟修,我們懂得入智慧門來,我們時時都要感恩在人群中。


*每周之中,均具四事:首說法,次領解,次述成,次即授記。


  所以,佛在講《法華經》,從〈序品〉一直到〈化城喻品〉,這樣一階段,再一階段,再一階段,「周」就是一階段,一階段,一圈再一圈。就如我們說「周年」,就是一周年,或是說「周日」,又是一個星期了;四個星期就是一「周月」。同樣的道理,月又圓了,過了一「周月」,又月圓了。過了十二個月圓日,那就是一「周年」。就是這樣一周一周,一階段,一階段。


  所以,在每一階段中,佛講法都不離開「四事」(每周四事指說法、領解、述成、授記。),法,有事,我們若用普通,很簡單的來說──布施、利行、愛語、同事,這就是最簡單四事。四事,有很多,用種種四種方法,連「苦、集、滅、道」也是四事。四事,有淺、有深,淺的就如「四攝法」一樣,布施、利行、愛語、同事。聽起來很現代化,也就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這麼的簡單。說到苦、集、滅、道,就覺得這麼深啊!所以,深與淺,就是這樣。佛所說的話,這就是法。開始,「首說法」,第一就是先說法。說法,不論深、淺,都是法。能夠領解,「次領解」,我說的法,你們聽得懂嗎?再一次,聽得懂嗎?知道嗎?了解嗎?做得到嗎?這就是這樣一次一次解說。


  領解了,再「述成」,你領解之後,理解到什麼程度?來,再覆講一下。了解了,你做得到嗎?「我絕對做得到。」「這樣好,為你授記。」你既然這麼有信心做得到,這樣你就有資格通過了,就是「授記」,這就是四事。人與人之間,不就是這樣嗎?我對你信任,我把這個責任付託給你,等於是授記了。你絕對做得到,你絕對能盡責任,同樣的道理,這也是四事。


*佛為三乘人說因緣已竟。下根即須領記,故有此品。


  佛為三乘人說因緣,說所有的因緣,到〈化城喻品〉,從塵點劫前一直說過來。但是,下根機的人,還是需要佛陀為他印證,所以必須要領記,就是領一個證明。佛能夠親自為他授記,這就是一般眾生的根機。「這樣我到底有沒有資格呢?」就是要經過考試,看夠不夠資格?其實,我們人人本具佛性,人人身體力行,你要走過菩薩道,自然就能到佛的境界。但是眾生還是一樣有執著,佛陀還是一樣為了法要流通到後面,所以就有次序授記,讓大家知道,這些人修行的過程是這樣,將來他能夠成佛。


*此受記品非唯滿慈一人,是及千二百人皆同得記。若以總數言,應名千二百阿羅漢受記品。若以受記之班首言,應名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受記品。


而獨名為五百弟子受記品者以佛授記時,千二百人或不在會;五百弟子均現在會,且說領解之衣珠喻,故此品即以五百受記名。又滿慈一人少數,亦不取為此品之名。


  所以,我們後面,開春要再說的〈五百弟子受記品〉,不只是一個人,滿慈子一個人。「滿慈子」就是富樓那彌多羅尼子。他只不過是為首的第一位,在〈五百弟子受記品〉中,不是指他一個人,在這一品中,有千二百人都能夠授記。但是,在接下來這〈五百弟子受記品〉中,當然有它的含意在。其實,是「千二百人」全都能夠授記,這是在〈五百弟子受記品〉的內容。若以總數來說,應該就是要說「千二百阿羅漢受記品」;若是以授記的班首,那就是富樓那彌多羅尼子。


  在〈方便品〉,只有舍利弗一人受記,所以,來到第六品〈授記品〉有四位佛弟子受記,因為他們信解了,所以在〈授記品〉,也有四位已經受記。現在〈五百弟子受記品〉,就是說有五百人。但其實,不只五百人,應該是千二百人受記。這是說,富樓那彌多羅尼子,他與這五百人都在場,佛陀在受記時,是五百人在場,剩下的七百人不在場。所以,在這五百人在場之中,富樓那彌多羅尼子為首,是第一位。佛陀叫他的名字,因為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又開始請法,所以,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就是滿慈子,在這一品中是開始被授記的第一位。


  所以這〈五百弟子受記品〉,與前面的〈授記品〉,這兩個字不同,現在接下來開春要說的〈五百弟子受記品〉,是接受的「受」。前面第六品的〈授記品〉,那就是教授的「授」,所以,意思有稍微的不同。佛陀知道他可以了,就為他授記,而這五百位弟子,也開始要請求佛陀的授記,所以,接受佛來為他授記,不只是在場的五百人,應該是千二百人,只因為有些人不在場,現場應該只有五百人在場,所以這五百弟子都是在那個道場當中,佛開始要授記時,他們就是在場的人。同樣的,你們也常常說誰不在、誰不在,所以,有在場的就能在場馬上接受;若是不在的,那還是要包括在內。反正這些人,也與這五百人有同樣的修行方式。


  所以,在場這五百弟子,尤其是領解講說,身懷寶珠,是這五百位弟子同說。就如「窮子喻」,是四位共同來譬喻貧窮子。身懷寶珠(「衣珠喻」),就是五百弟子共同來譬喻,所以這些人受記了。所以,滿慈子是指一個人,那就是富樓那彌多羅尼子,但這些人也是都能受記的,其他還有很多人還不在現場。所以我們現在先預說未來的〈五百弟子受記品〉。


*「弟子」:為四眾對佛之通稱,非僅為比丘對佛自稱之號。但比丘從佛出家,形同於佛,故此專以稱諸比丘。


  弟子有四眾,了解「弟子」的名稱是指「四眾弟子」,對佛來說,就通稱為「弟子」,不只是「比丘」對佛自稱做「弟子」。其實,對佛所說的「比丘」,因為他說的是「五百弟子」,但是平常我們都稱為「比丘」,現場在座有這樣的分別,修行的出家人叫做比丘,這是從佛出家,形同於佛,與佛一樣。佛離開家庭修行,現出家相,而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都現出家相,所以稱為「諸比丘」。那就是學佛者,將來會成佛,所以稱為「諸比丘」。要不然,都是稱弟子,弟子人人都會成佛,只是有修行、沒有修行,這樣而已。


*佛與眾生本同一覺,佛覺在先,眾生覺悟在後,諸比丘從佛乞法,法從佛口出,故遂生慧命,因而稱為佛子是即弟子之義。


  「佛與眾生本同一覺」。佛與眾生本來就是一樣,本有佛性,佛的覺性,眾生的覺性,本覺慧海,人人本具。但是,我們就是還無法撥開無明,所以覺性雖然是存在,我們卻還是受無明覆蓋;若是佛,已經覺悟了,無明撥開了,清淨覺性現前,慧海無窮盡,這就是不同之處。但是,「覺」性是相同的,因為佛已經悟了,我們還在迷,就是在迷與悟的界線之中。所以,「佛覺在先,眾生覺悟在後」,所以「諸比丘從佛乞法」,比丘要向佛乞法。本法,佛給我們的法。平時去托缽,是俗家人供應比丘身體的資糧,向佛乞法是慧命的資糧。所以,佛法是從佛口出,「法從佛口出,故遂生慧命」,所以叫做佛子,佛的弟子,就是比丘。法從佛口出,所以稱為佛子。因為是佛子,所以也就是佛的弟子的意思。


*又佛之左右,常住之眾其數五百,故恆稱五百弟子。又不云授記而云受者,自弟子方面聞法領解後言之也。


  所以,佛之左右,「常住之眾其數五百,故恆稱五百弟子」。雖然我們常常說「千二百人」、「千二百五十人」,好像是常隨眾,其實,真正沒離開佛身邊的,差不多是五百人,其餘的人都是來來去去,所以,「五百弟子」,是指真正在佛的左右。有時候,各人有各人要去的地方,去雲遊、去度化的,也有。所以,在佛身邊的不是常常都有千二百五十人。再說,「不云授記而云受者」,是自弟子方面聽法領受後言之也,所以叫做「受」。


*「依法華論」:謂前品化城喻,為對治有禪定之增上慢;此品則對治無禪定之增上慢,以散亂下劣之心,生虛妄憍慢之解,自謂得一切智,故後以醉夫失於了解喻之解甚深故。


  依《法華論》中就是這樣說,前面化城譬喻就是對治有禪定之增上慢人。在〈化城喻品〉所對治的就是這些聲聞、緣覺,他們都是有修禪的,都是自己認為「我的思想都清淨了」、「我全都沒有什麼煩惱了」、「我已經斷生死了」。都以為是這樣,這都是增上慢人,以為自己到這裡就好了,這就是〈化城喻品〉所對治的。(「此品則對治無禪定之增上慢」),無禪定的增上慢也是有,這不是真正在禪定中,真正的禪就是思惟修。「禪」的解釋是思惟修,清淨的思惟,要不斷精進去修行,這才是真正的禪,不是說我坐禪能夠坐多久,不是這樣。若是沒有修禪的人,他還在散亂中,這是下劣的心。有修禪的人,起增上慢;沒有修禪的人,起散亂心,這是下劣的心。


  所以說來,我們學佛要好好用心,對佛法要很清楚了解,不要動不動就起虛妄驕慢的心,若是虛妄驕慢,有修行的人,就有增上慢;沒修行的人,就起卑劣慢。我們都不要這樣,因這都是虛妄,這種驕慢都是虛妄,看法不清楚,在虛妄中,以為我們都已經得到一切智了,或者是「我就是這樣就對了,這樣就好了,我不想要做什麼覺悟之人,我就只是要這樣而已」,這種卑劣慢也是很可憐。所以「故後以醉夫失於了解」。像喝醉酒的人,喝醉的人都說:「我沒有醉。」但是,說「我沒有醉。」卻在那裡瘋瘋癲癲;瘋瘋癲癲的人也會說:「我沒有醉。」這種人都是有慢心。我們要好好用心,不失於了解。譬喻,有法的譬喻,有事相的譬喻,有種種方法來譬喻,希望我們能清楚了解。所以我們要了解,還有很深的法,我們還要再去了解。法,是無上甚深微妙法,要不斷向前前進,不斷去體會法的來源。


*又本品不為別記而為同記,以諸人同時受記,且同一佛名,同一國名故。


  所以,在〈五百弟子受記品〉,「不為別記而為同記」,不為個別人授記,是全部都授記。反正有修行的人,人人都能夠成佛,雖然五百人在場,其實到最後是千二百人全都受記。不是為個別的人,個人受記,是全部同時受記。五百人在座,五百人同時受記。有修行的人,千二百五十人,同樣千二百五十人通通受記。受記到後來,也是同樣同一佛名,同一個國土名。記得嗎?在〈序品〉,文殊師利菩薩說二萬日月燈明佛,也是前後出現,同一佛名、同國土名,這就是同樣的意思。人人可成佛,在大通智勝佛,是塵點劫以前的因緣,在日月燈明佛的開頭,就是表示人人可成佛,全都同名為「日月燈明佛」。同樣的意思,我們人人都可成佛,成佛叫做覺,人人都能覺悟;凡夫能成佛,去除煩惱無明,凡夫煩惱無明能去除便是佛,這是同樣的道理。


  各位,這個時間,昨天、今天,希望大家都能夠了解過去的經文是如何這樣次序下來,今天要讓大家知道的,未來的〈五百弟子受記品〉,什麼樣的人有資格來受記,佛陀的平等觀,佛陀的平等,就如剛才這樣說的,就是要平等。眾生平等,老人,同樣是具有這樣的智慧;孩子,也是同樣具有這樣的智慧。有一位慈濟會員,在每年關渡的歲末祝福,這位九十九歲的老人說,她每年都號召一輛遊覽車的會眾,讓大家同時來接受社區的歲末祝福。她覺得這樣就是讓大家有機會來接觸福,來接受祝福。同時,另一位(八十一歲,江清琴)每天把買菜的錢,存在竹筒,竹筒回娘家,這是很有智慧的老人。


  八歲的孩子也是一樣。他對媽媽說:「媽媽,師公說,一間房子,一個人、十個人、千個人、萬萬人,都可同樣住在這間房子裡面。」這個孩子這樣說,他說:「師公說的,這樣叫做愛,很多人都在這間房子裡面,這叫做大愛。」他對這句話感受很深,他對媽媽說:「要把愛傳出去。」,這是八歲孩子說的話,這也是他的智慧。八十一歲的老人,她就是守在師父說的「買菜的零錢,每天都這樣投竹筒」。「在歲末祝福時,我就雇一輛遊覽車,把人都帶過來。」「我把竹筒也都帶來。」看,守在最起初的那一念愛心。以及八歲的孩子,他能夠了解這麼深的道理,要將愛傳出去。這不就是我們要學的嗎?道理無深淺,但是,要學的事情很多,無不都是要入「禪思門」、「智慧門」、「總持門」,全都要,這總是我們要用心。


花蓮薰法香團隊感恩合十
************************************************************
【補充資料】四無礙解
略作四無礙、四解、四辯。即指四種自由自在而無所滯礙之理解能力(即智解)及言語表達能力(即辯才)。均以智慧為本質,故稱為四無礙智;就理解能力言之,稱為四無礙解;就言語表達能力言之,稱為四無礙辯。又此為化度眾生之法,故亦稱四化法。


據俱舍論卷二十七載,即:
一、法無礙解:謂善能詮表,領悟法之名句、文章,並能決斷無礙。
二、義無礙解:謂精通於法所詮表之義理,並能決斷無礙。
三、詞無礙解:謂精通各種地方方言而能無礙自在。
四、辯無礙解:謂隨順正理而宣揚無礙;或亦稱樂說,係為隨順對方之願求而樂於為之巧說,故稱樂說。


月亮 在 周三 6月 07, 2017 11:25 pm 作了第 2 次修改
回頂端 向下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85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4
注冊日期 : 2008-12-22

2016/01/05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6/01/05晨語簡記   2016/01/05晨語簡記 Empty周三 1月 06, 2016 10:29 am

薰法香心得札記(二○一六年一月五日星期二)

 

「佛」這個字叫做覺,所以稱為佛,這個覺,不只是釋迦牟尼佛稱為佛,從塵點劫以來,成佛的,諸佛道場也有很多人聽法,無不都是為了求覺道,以覺者的心懷,這樣鋪著路讓我們走過來,走到與覺者同等,是平等的。這是諸佛覺者的心懷,希望人人與佛平等。

覺者心懷,與佛平等,

心路風光,佛佛道同。

最近兩個月,開始用電子書抄筆記,這是受到有一次去台中出差,到當地靜思書軒薰法香,看到有一位師姊以電子書抄筆記的啟發。我以前也用iPad抄過幾天,就放棄了。這次已經堅持60天了。雖然速度不快,就選擇抄重點,用心聽,記重點,像上面16個字是上人開示的第一段與第二段的重點。我只記了16個字,夠了。

 

上人昨天有提點我們「聽經不是如水流,讓它一直過去,水一定要入我們的心,浸潤我們的心,法要日日聽、時時記、秒秒用,佛法是讓我們聽來,讓我們記得住,讓我們用得出,這才是真正佛法入心。」

我自己的做法之一是用心聽、抄筆記、當下思考重點、回家讀一遍、將閱讀重點畫成黑體字,寫心得,偶爾也讀一下電子書或論壇他人的心得,日復一日每天去薰法香,上人行腳也去,日復一日的讓自己浸潤在法水中。

 

為什麼要這麼多遍,今天剛好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有時候,聽經的時候會昏沈,那回來閱讀的時候就要清醒與精進。像今天,聽的時候很專心,記到重點。回來讀的時候不夠專心,竟然兩三處薰法香的重點沒有被我畫到。雖然這是很少有的,但還好,有筆記,電子書,寫的時候拿出來看一下,就知道了。

 

今日閱讀漏掉重點,但晨薰時,聽入心的有三處。

你若是每天讀誦《無量義經》,就要好好細思惟,好好地用正確的心思來看這部《無量義經》。

這是要我們入「法華」的境界,但要先入「禪思門」。

釋迦佛的法傳到現在,正是我們在這個時代裡,所最需要的時候。

 

上人的法其實每個字,每一段都很重要,畫重點只是強化學習的一個過程。

 

上人今天不只總結化城喻品,還為銜接五百弟子受記品鋪路,算是兩品中間的過渡,也是一個總論,對於兩品的法義做一比較,讓我們知道為什麼順序是這樣安排。

 

上人結語時叮嚀:「道理無深淺,但是,要學的事情很多,無不都是要入「禪思門」、「智慧門」、「總持門」,全都要,這總是我們要用心。」今天開車時,立願文的歌詞與旋律一直在腦中迴盪,.........靜思法髓無量義,吾等弟子當謹記,敬請上人莫憂慮。

 

 

入禪思門 靜思惟觀眾生機
入智慧門 以智慧照了義理
入總持門 諸惡不生持善法
入辯才門 一切法辯說無礙
  用心啊!大家要用心好好思考,《法華經》從〈序品〉一路這樣說過來,已到〈化城喻品〉了,〈化城喻品〉也結束了,現在正是我們要好好深思的時刻。佛陀說法,前後次序,很用心向我們叮嚀交代,讓我們很清楚佛法的起頭,就是佛一片真誠的心,希望將他覺悟的境界,也覺悟種種眾生,大地眾生都能覺悟,與佛平等的境界。「佛」這個字叫做覺,所以稱為佛,這個覺,不只是釋迦牟尼佛稱為佛,從塵點劫以來,成佛的,諸佛道場也有很多人聽法,無不都是為了求覺道,以覺者的心懷,這樣鋪著路讓我們走過來,走到與覺者同等,是平等的。這是諸佛覺者的心懷,希望人人與佛平等。

 
所以,釋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現相成佛,就是要教我們,若要成佛,要跟他一樣棄小向大,棄小家庭入大家庭來,天下眾生無不都是大覺者這大家庭的人。這就是要我們好好地與佛有同樣修行的方向,此方向的過程、心路的風光,這樣一直走過來,這是佛佛道同。佛要向我們說他的心路風光,我們無法去體會,所以不得不用事、相來為我們解釋,種種的譬喻,有人、有事,有這樣的形象,向我們指這條路,這樣走過來。所以從「四諦」法,而「十二因緣」法,而到「六度萬行」,從「阿含」而「方等」,而到「般若」,一直到轉入「法華」。

 
「華嚴」是佛陀的心地風光,「法華」是從「阿含」、「方等」、「般若」轉入於「法華」。花就是果,用來向我們譬喻這個果也是花的開頭,花與果是同時(意指蓮花是花果並生)。所以以《妙法蓮華經》來譬喻回歸到如來的本性。就是這樣用一段一段來誘引我們,來引導我們,讓我們從懵懂的心看到一道曙光,知道路要這樣走。但是,我們自己的心門沒打開,只是開窄窄的門縫,這道光能透進來的,只是一條線而已。看太陽出來時,我們的門若關著,你開得多寬,太陽就從多寬的門縫照進來,開得更寬一點,它就有更寬範圍的日光進來,開啟整個大門,室內,自然就光亮起來。

 
同樣的道理,所以我們要好好地,「禪思門」要入這個法門來。「禪」,就是正思惟,好好地想,我們的思想、觀念,不要偏差,我們要正知、正見、正思惟,我們要在日常生活中落實。《法華經》,從〈序品〉開始,〈序品〉之前,講《無量義經》,《無量義經》的法已經很豐富了,有世間法與佛法,佛法要入世間法,中間的菩薩法;菩薩法在佛法、世間法之間。你若是每天讀誦《無量義經》,就要好好細思惟,好好地用正確的心思來看這部《無量義經》,其實,佛已經為我們指導回歸真如本性的道路。不過,我們還是沒去注意這部經對修行者的重要性,所以佛陀要再次更詳細地向大家分析,從人人本具的智慧,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開始向大家分析。其實這人人都有,大家卻不了解,所以佛放光現瑞,要引起大家注意,所以,〈序品〉就是讓我們入「法華」的門徑,這道門一開,讓我們懂得將我們心門再打開,再開、再開,這是要我們入「法華」的境界,但要先入「禪思門」我們的思想、我們的思惟要正確。

 
思惟若正確,靜思惟,才有辦法觀眾生機。我們自己的思考、思想正確才有辦法自覺,才能再想要如何覺他。要自覺、覺他,才能覺行圓滿,我們必定要「靜思惟修」。「禪」就是叫做「思惟修」,這是人人應該要有的,每天好好地思惟修行,才有辦法從我們的觀感、見解,來看一切眾生。眾生的根機需要如何來接引?需要如何來度化?除了眾生的根機,還要看時機。現在,佛法在這個時代裡,我們要引導眾生,為這個時代的人類如何去付出,行菩薩道?所以要「靜思惟觀眾生機」,這要看我們的思想。

 
要再入「智慧門」。智慧,是修行的目標,我們累生累世就是這樣懵懂,所以無明複製,讓我們造作很多的業,那就是因為我們失去了智慧。人人本具與佛同等的智慧,偏偏我們用無明把它遮蓋起來。我們已經從《無量義經》進入了《法華經》,從〈序品〉開始,一直一路過來,到〈化城喻品〉,我們應該差不多都能夠了解了,知道人人本來具有清淨真如本性。

 
大通智勝佛的時代,我們就已經知道了,經過了大通智勝佛,經過了十六王子,累生累劫,累世一直到現在,釋迦佛的法傳到現在,正是我們在這個時代裡,所最需要的時候。我們的智慧門要開,要好好地將佛法這道光,因為佛在〈序品〉裡說到,《無量義經》結束之後,他現瑞相的光明,眉間白毫相光,這智慧之光已經這樣顯耀出來了。我們應該要知道,行菩薩道就要現出我們的智慧光明,智慧光明就能照了義理,就是佛法的真諦。不論是小乘,對小根機用小法逗教。中乘,中根機,我們要用中乘的教理來引導。大乘、大根機,用大法,一點即通,智慧明了,發大心、立弘誓,發「四無量心」,入人群中,這都是智慧。多大的智慧,我們就開多大的路,這樣修行。

 
智慧能夠照了義理,那就入「總持門」。「總持門」就是「總一切法,持一切善」,所有的法,我們都要了解。眾生芸芸,多數都是起心動念,無明不斷,煩惱複製,控制不住,那就會造惡業。我們若能入總持門,善惡法很清楚。善法,我們要及時把握;惡法,我們要及時停止。所以,諸惡不生,但是善法要趕緊增長,這叫做「總持門」,「總一切法,持一切善」。這我們都常常在背。「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令惡不生,令惡速斷,令善生,令善增長,也是這樣教化過來的。我們在人間這個大時代,應該要明大是非。對的,就是對,我們要把握,及時做就對了;不對的,我們要趕緊遠離,不要是非分不清,就很容易受污染,所以我們要好好守持「總持門」。我們要入「總持門」來,才能夠善惡分明,諸惡不生,持善法。

 
我們若對這些法都了解之後,就「入辯才門」,能得「四無礙」辯才,那就是「四無礙智」。我們對法、對義理、對說法,很歡喜,這都是叫做「四無礙智」,我們「一切法辯說無礙」。因為現在的眾生,都說知識很高,所知的事情很多,但是成為所知障,「聰明反被聰明誤」,現在這樣的人很多,所以我們要很清楚,用靜思惟來觀現在眾生的根機,現在這時代的人的教育、人心觀念,我們都要用很清楚的思惟,來面對芸芸眾生,也要用智慧。智慧,道理若都很清楚印入我們的心,自然世間法、佛法會合起來,菩薩法我們也會很清楚,就不再受無明眾生的煩惱,困擾我們的心。這要很用心去體會,才有辦法真正「總一切法,持一切善」。

 
佛陀所說的教法,我們都完全了知,真正了解了,又很清楚地知道,不只是知道,人人還要有共識,知道我們應該怎麼去做;不只是知道如何做的方法,還要身體力行投入。所以說,不是合心而已,我們還要協力,這種合心、和氣、互愛、協力,就是應用在現在這個大團體,這菩薩法是大家都要用到的。自然人與人之間我們就能互相勉勵,持一切善,斷一切惡,就能互相勉勵了,自然對人、事、物的見解多了,一切法的辯才就無礙了,這是很自然的。所以希望大家要很用心,記得,我們要入禪思門,入智慧門,入總持門,入辯才門。我們要有靜思惟,才能夠有智慧;有了智慧,才知道善惡法如何分清楚;善惡法分得清楚,才能一切法辯才無礙。這都要很用心,合和互協就是這大團體的要門,很重要之門。希望大家要用心。

靜思惟修;諸善及時把握濟貧救困,感恩人間即是菩薩修善增福因緣道場。
入智慧門:善解人間苦集滅入淨菩提。


 
所以,「靜思惟修」,就是要「諸善及時把握,濟貧救困」,這對我們很重要,這是「靜思惟修」。修行不只是在那裡坐禪,這樣就叫做修行,不是。我們要好好思惟,對的事情,做就對了,做對的事情就是智慧,就是要「諸善及時把握」,做就對了。人生苦難偏多,不離開貧窮、困苦,沒有離開人間無常,災難偏多,當他們受災難、有困苦時,如何去解困,去解圍,解開他的困難?我們就是要及時付出。還有,感恩,不只是付出我們要及時,我們還要感恩,因為「人間即是菩薩修善增福因緣道場」。我們能夠來人間要很珍惜,珍惜我們這個人身,珍惜在人與人之間,這叫做人間。因為人與人之間,就是菩薩修善增福因緣的道場。要不然,你要到哪裡去行菩薩道呢?就是在人間——人與人之間。

 
你要如何修養?就是在人間。人間有很多無明,很纏、很麻煩的人,我們要如何面對這種無明、惑的人,就要發揮我們的智慧,發揮我們的愛,如何去開導他,去接引他。行菩薩道,就是在人間,所以我們要感恩,感恩人間即是菩薩修善、增福因緣的道場。我們要成佛,若不在人間,要如何能修行?沒有修行,要如何能夠成佛呢?再者,你要「入智慧門」。智慧,我們「是日已過」,生命一直過去、一直減少,我們在人間裡,每天有機會善解人間的苦、集、滅,才懂得修行,若沒有人間這麼多的苦難,若沒有人間,人與人相處有很多的煩惱,我們怎麼會知道人間是苦呢?我們若知道人間是「苦」,我們也知道,在佛法中,佛陀為我們清楚解釋,是種種的因緣「集」起來,所以我們才會這樣由不得自己,生生世世。

 
我們了解了,決心要「滅」苦,就要修行於「道」,這樣我們「入淨菩提」,這就是我們要感恩。所以,在這人群中,我們懂得善思惟,懂得入智慧門;有善思惟修,我們懂得入智慧門來,我們時時都要感恩在人群中。

每周之中,均具四事:首說法,次領解,次述成,次即授記。

 
所以,佛在講《法華經》,從〈序品〉一直到〈化城喻品〉,這樣一階段,再一階段,再一階段,「周」就是一階段,一階段,一圈再一圈。就如我們說「周年」,就是一周年,或是說「周日」,又是一個星期了;四個星期就是一「周月」。同樣的道理,月又圓了,過了一「周月」,又月圓了。過了十二個月圓日,那就是一「周年」。就是這樣一周一周,一階段,一階段。

 
所以,在每一階段中,佛講法都不離開「四事」(每周四事指說法、領解、述成、授記。),法,有事,我們若用普通,很簡單的來說──布施、利行、愛語、同事,這就是最簡單四事。四事,有很多,用種種四種方法,連「苦、集、滅、道」也是四事。四事,有淺、有深,淺的就如「四攝法」一樣,布施、利行、愛語、同事。聽起來很現代化,也就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這麼的簡單。說到苦、集、滅、道,就覺得這麼深啊!所以,深與淺,就是這樣。佛所說的話,這就是法。開始,「首說法」,第一就是先說法。說法,不論深、淺,都是法。能夠領解,「次領解」,我說的法,你們聽得懂嗎?再一次,聽得懂嗎?知道嗎?了解嗎?做得到嗎?這就是這樣一次一次解說。

 
領解了,再「述成」,你領解之後,理解到什麼程度?來,再覆講一下。了解了,你做得到嗎?「我絕對做得到。」「這樣好,為你授記。」你既然這麼有信心做得到,這樣你就有資格通過了,就是「授記」,這就是四事。人與人之間,不就是這樣嗎?我對你信任,我把這個責任付託給你,等於是授記了。你絕對做得到,你絕對能盡責任,同樣的道理,這也是四事。

佛為三乘人說因緣已竟。下根即須領記,故有此品。

 
佛為三乘人說因緣,說所有的因緣,到〈化城喻品〉,從塵點劫前一直說過來。但是,下根機的人,還是需要佛陀為他印證,所以必須要領記,就是領一個證明。佛能夠親自為他授記,這就是一般眾生的根機。「這樣我到底有沒有資格呢?」就是要經過考試,看夠不夠資格?其實,我們人人本具佛性,人人身體力行,你要走過菩薩道,自然就能到佛的境界。但是眾生還是一樣有執著,佛陀還是一樣為了法要流通到後面,所以就有次序授記,讓大家知道,這些人修行的過程是這樣,將來他能夠成佛。

此受記品非唯滿慈一人,是及千二百人皆同得記。若以總數言,應名千二百阿羅漢受記品。若以受記之班首言,應名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受記品。

而獨名為五百弟子受記品者以佛授記時,千二百人或不在會;五百弟子均現在會,且說領解之衣珠喻,故此品即以五百受記名。又滿慈一人少數,亦不取為此品之名。

 
所以,我們後面,開春要再說的〈五百弟子受記品〉,不只是一個人,滿慈子一個人。「滿慈子」就是富樓那彌多羅尼子。他只不過是為首的第一位,在〈五百弟子受記品〉中,不是指他一個人,在這一品中,有千二百人都能夠授記。但是,在接下來這〈五百弟子受記品〉中,當然有它的含意在。其實,是「千二百人」全都能夠授記,這是在〈五百弟子受記品〉的內容。若以總數來說,應該就是要說「千二百阿羅漢受記品」;若是以授記的班首,那就是富樓那彌多羅尼子。

 
在〈方便品〉,只有舍利弗一人受記,所以,來到第六品〈授記品〉有四位佛弟子受記,因為他們信解了,所以在〈授記品〉,也有四位已經受記。現在〈五百弟子受記品〉,就是說有五百人。但其實,不只五百人,應該是千二百人受記。這是說,富樓那彌多羅尼子,他與這五百人都在場,佛陀在受記時,是五百人在場,剩下的七百人不在場。所以,在這五百人在場之中,富樓那彌多羅尼子為首,是第一位。佛陀叫他的名字,因為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又開始請法,所以,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就是滿慈子,在這一品中是開始被授記的第一位。

 
所以這〈五百弟子受記品〉,與前面的〈授記品〉,這兩個字不同,現在接下來開春要說的〈五百弟子受記品〉,是接受的「受」。前面第六品的〈授記品〉,那就是教授的「授」,所以,意思有稍微的不同。佛陀知道他可以了,就為他授記,而這五百位弟子,也開始要請求佛陀的授記,所以,接受佛來為他授記,不只是在場的五百人,應該是千二百人,只因為有些人不在場,現場應該只有五百人在場,所以這五百弟子都是在那個道場當中,佛開始要授記時,他們就是在場的人。同樣的,你們也常常說誰不在、誰不在,所以,有在場的就能在場馬上接受;若是不在的,那還是要包括在內。反正這些人,也與這五百人有同樣的修行方式。

 
所以,在場這五百弟子,尤其是領解講說,身懷寶珠,是這五百位弟子同說。就如「窮子喻」,是四位共同來譬喻貧窮子。身懷寶珠(「衣珠喻」),就是五百弟子共同來譬喻,所以這些人受記了。所以,滿慈子是指一個人,那就是富樓那彌多羅尼子,但這些人也是都能受記的,其他還有很多人還不在現場。所以我們現在先預說未來的〈五百弟子受記品〉。

「弟子」:為四眾對佛之通稱,非僅為比丘對佛自稱之號。但比丘從佛出家,形同於佛,故此專以稱諸比丘。

 
弟子有四眾,了解「弟子」的名稱是指「四眾弟子」,對佛來說,就通稱為「弟子」,不只是「比丘」對佛自稱做「弟子」。其實,對佛所說的「比丘」,因為他說的是「五百弟子」,但是平常我們都稱為「比丘」,現場在座有這樣的分別,修行的出家人叫做比丘,這是從佛出家,形同於佛,與佛一樣。佛離開家庭修行,現出家相,而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都現出家相,所以稱為「諸比丘」。那就是學佛者,將來會成佛,所以稱為「諸比丘」。要不然,都是稱弟子,弟子人人都會成佛,只是有修行、沒有修行,這樣而已。

佛與眾生本同一覺,佛覺在先,眾生覺悟在後,諸比丘從佛乞法,法從佛口出,故遂生慧命,因而稱為佛子是即弟子之義。

 
「佛與眾生本同一覺」。佛與眾生本來就是一樣,本有佛性,佛的覺性,眾生的覺性,本覺慧海,人人本具。但是,我們就是還無法撥開無明,所以覺性雖然是存在,我們卻還是受無明覆蓋;若是佛,已經覺悟了,無明撥開了,清淨覺性現前,慧海無窮盡,這就是不同之處。但是,「覺」性是相同的,因為佛已經悟了,我們還在迷,就是在迷與悟的界線之中。所以,「佛覺在先,眾生覺悟在後」,所以「諸比丘從佛乞法」,比丘要向佛乞法。本法,佛給我們的法。平時去托缽,是俗家人供應比丘身體的資糧,向佛乞法是慧命的資糧。所以,佛法是從佛口出,「法從佛口出,故遂生慧命」,所以叫做佛子,佛的弟子,就是比丘。法從佛口出,所以稱為佛子。因為是佛子,所以也就是佛的弟子的意思。

又佛之左右,常住之眾其數五百,故恆稱五百弟子。又不云授記而云受者,自弟子方面聞法領解後言之也。

 
所以,佛之左右,「常住之眾其數五百,故恆稱五百弟子」。雖然我們常常說「千二百人」、「千二百五十人」,好像是常隨眾,其實,真正沒離開佛身邊的,差不多是五百人,其餘的人都是來來去去,所以,「五百弟子」,是指真正在佛的左右。有時候,各人有各人要去的地方,去雲遊、去度化的,也有。所以,在佛身邊的不是常常都有千二百五十人。再說,「不云授記而云受者」,是自弟子方面聽法領受後言之也,所以叫做「受」。

「依法華論」:謂前品化城喻,為對治有禪定之增上慢;此品則對治無禪定之增上慢,以散亂下劣之心,生虛妄憍慢之解,自謂得一切智,故後以醉夫失於了解喻之解甚深故。

 
依《法華論》中就是這樣說,前面化城譬喻就是對治有禪定之增上慢人。在〈化城喻品〉所對治的就是這些聲聞、緣覺,他們都是有修禪的,都是自己認為「我的思想都清淨了」、「我全都沒有什麼煩惱了」、「我已經斷生死了」。都以為是這樣,這都是增上慢人,以為自己到這裡就好了,這就是〈化城喻品〉所對治的。(「此品則對治無禪定之增上慢」),無禪定的增上慢也是有,這不是真正在禪定中,真正的禪就是思惟修。「禪」的解釋是思惟修,清淨的思惟,要不斷精進去修行,這才是真正的禪,不是說我坐禪能夠坐多久,不是這樣。若是沒有修禪的人,他還在散亂中,這是下劣的心。有修禪的人,起增上慢;沒有修禪的人,起散亂心,這是下劣的心。

 
所以說來,我們學佛要好好用心,對佛法要很清楚了解,不要動不動就起虛妄驕慢的心,若是虛妄驕慢,有修行的人,就有增上慢;沒修行的人,就起卑劣慢。我們都不要這樣,因這都是虛妄,這種驕慢都是虛妄,看法不清楚,在虛妄中,以為我們都已經得到一切智了,或者是「我就是這樣就對了,這樣就好了,我不想要做什麼覺悟之人,我就只是要這樣而已」,這種卑劣慢也是很可憐。所以「故後以醉夫失於了解」。像喝醉酒的人,喝醉的人都說:「我沒有醉。」但是,說「我沒有醉。」卻在那裡瘋瘋癲癲;瘋瘋癲癲的人也會說:「我沒有醉。」這種人都是有慢心。我們要好好用心,不失於了解。譬喻,有法的譬喻,有事相的譬喻,有種種方法來譬喻,希望我們能清楚了解。所以我們要了解,還有很深的法,我們還要再去了解。法,是無上甚深微妙法,要不斷向前前進,不斷去體會法的來源。

又本品不為別記而為同記,以諸人同時受記,且同一佛名,同一國名故。

 
所以,在〈五百弟子受記品〉,「不為別記而為同記」,不為個別人授記,是全部都授記。反正有修行的人,人人都能夠成佛,雖然五百人在場,其實到最後是千二百人全都受記。不是為個別的人,個人受記,是全部同時受記。五百人在座,五百人同時受記。有修行的人,千二百五十人,同樣千二百五十人通通受記。受記到後來,也是同樣同一佛名,同一個國土名。記得嗎?在〈序品〉,文殊師利菩薩說二萬日月燈明佛,也是前後出現,同一佛名、同國土名,這就是同樣的意思。人人可成佛,在大通智勝佛,是塵點劫以前的因緣,在日月燈明佛的開頭,就是表示人人可成佛,全都同名為「日月燈明佛」。同樣的意思,我們人人都可成佛,成佛叫做覺,人人都能覺悟;凡夫能成佛,去除煩惱無明,凡夫煩惱無明能去除便是佛,這是同樣的道理。

 
各位,這個時間,昨天、今天,希望大家都能夠了解過去的經文是如何這樣次序下來,今天要讓大家知道的,未來的〈五百弟子受記品〉,什麼樣的人有資格來受記,佛陀的平等觀,佛陀的平等,就如剛才這樣說的,就是要平等眾生平等,老人,同樣是具有這樣的智慧;孩子,也是同樣具有這樣的智慧。有一位慈濟會員,在每年關渡的歲末祝福,這位九十九歲的老人說,她每年都號召一輛遊覽車的會眾,讓大家同時來接受社區的歲末祝福。她覺得這樣就是讓大家有機會來接觸福,來接受祝福。同時,另一位(八十一歲,江清琴)每天把買菜的錢,存在竹筒,竹筒回娘家,這是很有智慧的老人。

 
八歲的孩子也是一樣。他對媽媽說:「媽媽,師公說,一間房子,一個人、十個人、千個人、萬萬人,都可同樣住在這間房子裡面。」這個孩子這樣說,他說:「師公說的,這樣叫做愛,很多人都在這間房子裡面,這叫做大愛。」他對這句話感受很深,他對媽媽說:「要把愛傳出去。」,這是八歲孩子說的話,這也是他的智慧。八十一歲的老人,她就是守在師父說的「買菜的零錢,每天都這樣投竹筒」。「在歲末祝福時,我就雇一輛遊覽車,把人都帶過來。」「我把竹筒也都帶來。」看,守在最起初的那一念愛心。以及八歲的孩子,他能夠了解這麼深的道理,要將愛傳出去。這不就是我們要學的嗎?道理無深淺,但是,要學的事情很多,無不都是要入「禪思門」、「智慧門」、「總持門」,全都要,這總是我們要用心。

花蓮薰法香團隊感恩合十
************************************************************
【補充資料】四無礙解
略作四無礙、四解、四辯。即指四種自由自在而無所滯礙之理解能力(即智解)及言語表達能力(即辯才)。均以智慧為本質,故稱為四無礙智;就理解能力言之,稱為四無礙解;就言語表達能力言之,稱為四無礙辯。又此為化度眾生之法,故亦稱四化法。

據俱舍論卷二十七載,即:
一、法無礙解:謂善能詮表,領悟法之名句、文章,並能決斷無礙。
二、義無礙解:謂精通於法所詮表之義理,並能決斷無礙。
三、詞無礙解:謂精通各種地方方言而能無礙自在。
四、辯無礙解:謂隨順正理而宣揚無礙;或亦稱樂說,係為隨順對方之願求而樂於為之巧說,故稱樂說。

 

 

高明智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淑雲
版主
版主



文章總數 : 333
年齡 : 59
來自 : 高雄
威望 : 174
注冊日期 : 2009-04-14

2016/01/05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6/01/05晨語簡記   2016/01/05晨語簡記 Empty周六 1月 30, 2016 9:55 am

個人的行入
在講完一堂法繹時,隔天有師姊打電話給我,告訴我說:我先生要我跟您說感恩

當下我有點錯愕
我有哪裡值得她先生對我說感恩呢?

師姊說:公公重病,在加護病房,一直心都打不開,大嫂及大哥未能克盡照顧,我必須承擔很重的責任,家業、工作,我的心裡一直都有埋怨,雖知道要孝順,但還是覺得怎可有如此對待自己的父母呢?所以面對大哥大嫂總會有不悅的臉色,生活過得很不快樂!

我就問她,導讀哪裡讓您有所感受呢?

師姊說:其實昨天你將麥克風拿給我,要我說「對啦!對啦!我會改啦!」我實在說不出口

我說:後來呢?

讀書會完,回去我和我先生分享約一小時所聽到的法繹,更知道宿世所結的緣,願意盡自己能力做,不再抱怨,要以甘願、感恩心面對,當我露出笑容時,沒想到,竟然換來大姑大嫂對我的感恩,內心有幸福感覺,真正體會聞法重要,真懺悔約一個月沒能有因緣參加讀書會。

我也告訴師姊:沒關係!你是因為孝順,所以無法參加這幾堂讀書會;公公也會了解您是一位孝順的媳婦,相信留在他的八識田中,一定知道他有一位好媳婦.常常跟他分享上人的法。
師姊悟性很好,在一片歡喜中我們結束了對話。

就在寫這篇心得時,接到她的line:「淑雲,感恩您豐富我的心靈,滋潤我無明之心」
我也感恩師姊的回饋,讓我更有信心做一位說法傳法人。

個人的領悟

釋迦佛,說完無量義經,入無量義三昧,放光現瑞相,讓我們了解接下來是多麼重要,白毫相光照耀透進我們心,有多少亮點呢?相信佛光是遍照,只是我們的心門開多少?佛智遍虛空法界,上人以心寬念純簡單的詮釋,要我們將心門打開,原來我們也能顯現這道光,世尊開示,欲顯本懷,無奈弟子所受有別,不能理解佛意。

生活中也常遇到如此,薰習佛法,知道甚麼是非對錯,了知因緣果報,尤其慈濟宗是走入大乘因果中行菩薩道,但周遭總有未經過佛法薰習,見解有異的夥伴或親友,言談間很難能有共識,這時將會有所掙扎或不思多言,在今天上人手札中,「入禪思門 靜思惟觀眾生機,入智慧門 以智慧照了義理入總持門 諸惡不生持善法入辯才門 一切法辯說無礙」,若自己未入禪思門,未能靜思惟,如何有智慧說服他人,佛陀示現給我們,即便是一位大聖者仍須運用方便引出眾生智慧,尚得經過靜思惟,何況我們只是初學者更需用心, 往往心一急,主觀的「我」就生起,甚至用懷疑的態度看人、事、物,這些都在自我障礙,遇到事情,智慧門關起來,如何接引他人?當然辯才門就更難。

誠如上人所言:道理無深淺但要學真的很多。當有無明生起時,若能親近善法、多聞法,往往就會對機到正確的方向,重點在於我們是否願意時時讓自己處在佛光所在處,藉由佛光點亮自心的智慧之光,這扇門因為有上人的開示,提醒自己時時打開智慧之門。

這位師姊親近善法,聞法,進到內心去改變自己,即便面臨生活中的境界,願意放下比較計較的煩惱心,將這道門開得更廣,讓智慧之光透進心來,不僅做到孝順,其行儀影響到周遭的人,也將光照亮在他人的心。
弟子郭淑雲〈慈僎〉恭敬頂禮 2016/01/28
回頂端 向下
 
2016/01/05晨語簡記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