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回眸來時路】20160220 - 慈善醫療(二)

向下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70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回眸來時路】20160220 - 慈善醫療(二) Empty
發表主題: 【回眸來時路】20160220 - 慈善醫療(二)   【回眸來時路】20160220 - 慈善醫療(二) Empty周日 2月 28, 2016 5:39 pm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70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回眸來時路】20160220 - 慈善醫療(二)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回眸來時路】20160220 - 慈善醫療(二)   【回眸來時路】20160220 - 慈善醫療(二) Empty周一 7月 08, 2019 3:47 pm

回眸來時路第60集_慈善醫療(二)20160220

(主持人賴睿伶)
回眸來時路,舊法用心知;大家好,我是賴睿伶。歡迎收看今天的節目。慈濟的醫療志業,始於1972年花蓮義診所,在那個社會福利,不完善的年代裡,很多人因病而貧,為了能夠使人脫貧、離苦,證嚴上人從義診著手。

(背景畫面:1973年巡迴義診。)
這張照片是在1973年,慈濟功德會在臺東舉辦義診,當時的醫護團隊,有省立花蓮醫院、臺東807醫院,還有自營診所的醫生們,共同來組成。

(背景畫面:1993.4.12出院服務團隊。)
1993年,花蓮慈濟醫院啟業之後,成立了出院服務團隊,雖然參與者不同,但是為弱勢族群,提供醫療服務的,這份心意沒有改變。

(背景畫面:2013.8.25花蓮慈義院。
2015.4.26兒童醫療貢獻獎典禮。)
這裡不是國家音樂廳,是花蓮慈濟醫院的藝文活動,樂團中的提琴手,正是2015年,獲得兒童醫療貢獻獎的,鄭敬楓主任,另一位得主楊尚憲醫師,也是花東地區唯一一位,兒童血液腫瘤專科醫生,視病如親,更在陪伴癌童,對抗生命的歷程中,體會更多。

(背景畫面:2015.10.31醫療奉獻獎典禮。)
這些長年深耕花東的仁醫,是花蓮慈濟醫院成立至今,守護生命的實踐者,而全人、全心、全家,全程的治療與關懷,更是1986年慈濟醫院啟業之後,逐步落實的目標。

今日主題:慈善醫療

首先我們要歡迎的是,在慈濟醫療志業的見證者,1972年慈濟的義診所,在花蓮成立的時候,她就投入了,而後花蓮慈濟醫院啟業,她負責了社服室的工作,一直到2007年,從基金會的,醫療志業發展處退休,現在則是全職的慈濟志工,歡迎鄧淑卿師姊(鄧淑卿法號靜善,委員編號94號,1972年起,投入慈濟義診服務),師姊您好。

鄧淑卿師姊:主持人好,大家好。

(背景畫面:1989年花蓮,小兒加護病房。)
主持人:師姊你在我們的醫療志業36年,這一定對我們的醫療人文,非常的瞭解,我們先來看這第一張照片,這照片是1989年,陳瑞霞醫師是小兒科的醫師,那在這個保溫箱裡面,有個小寶寶,她是誰?

(背景畫面:花蓮慈院,第一位早產兒。
巴掌仙子,吳佳玲。)
鄧淑卿師姊:這個寶貝,她才800公克的早產兒,就是我們常常講的巴掌的小孩,這麼小的小孩子叫佳玲,那她應該是在,當時在省立醫院出生,因為太小了,所以省立醫院當時說我沒辦法,你趕快送到慈濟醫院,大的醫院才有辦法來照顧她,所以當時就直接,就送到我們這邊來照顧,你看這麼小的一個小孩,800公克,要養到2000克以上,才可以出保溫箱,才甚至可以出去、出院。

保溫箱代替母體 醫護時刻照料

你可想而知,24小時是醫護人員,沒有辦法離開她的,全身多是從器官,從身體各方面的條件之下,根本就是無法生存的,從一滴的水或者是牛奶,都是用滴的,她不是這樣可以吸的,所以她是從用滴一滴,萬一她在吸入性,沒有辦法的時候,還必須經由靜脈的注射,來維持她最基本的,這樣子的生理上所需要的養分。

主持人:在這麼困難的狀況之下,終於孩子還是慢慢長大了,我們來看這張照片,可以抱出保溫箱,而且 上人那時候還去看她。

(背景畫面:1989.3花蓮小兒加護病房。)
鄧淑卿師姊:對,上人親自特別來看她,因為覺得小孩子,甚至在這樣子一個照顧下,在他們的家庭上的一個負擔,甚至就是很吃重的,所以當然這樣子一個生命出生,就是不容易,我們更是尊重到生命,在這樣子的一個醫療團隊,在照顧上,上人也一直來,成立慈濟醫院,就是要尊重生命,就是要救人的醫院,所以我們秉著這樣的一個精神,就是絕對不能放棄她。

主持人:因為這個孩子來到醫院的時候,是1989年,那個時候並沒有全民健保,所以這麼樣龐大的支出,後來醫院是怎麼樣來處理的。

鄧淑卿師姊:當時的那個年代,當然只有三保,公保、勞保,還有就是低收入戶,比較不用負擔,所以她是自費的病人,那當然因為案家,他就是一個資源回收商,家庭的經濟負擔上,其實也有他的困難,那我們社會服務室會盡全力,來應用社會資源,來協助可以讓父母親放心。

(背景畫面:1990.3.20吳佳玲2歲。)
那當然我們也會很依賴,依靠著慈濟慈善的這個部分,是我們最大的後盾,因為這個龐大的醫療費用,本來就是非常非常困難的,我要怎麼去應用社會資源,也是很困難的,因為有限,她必須在這個治療的時間,有那麼長,你想可知就是說,一天24小時怎麼照顧她,在醫療費用上,甚至要半年以上到十個月以上,達到這樣的一個體重,你說那個是很長很長,負擔上也是很重很重的。

主持人:再來看下一張,另外一個孩子了,看到她讓人心疼,而且還插著鼻胃管,這個孩子又怎麼了呢?

鄧淑卿師姊:這個孩子叫杜凱文,他叫泡泡龍,它是一種先天的疾病,全身的,全身表皮脫落一樣的,全身他會長泡泡,然後水破了以後,就是表皮會脫落,所以我們可以想像的到說,他的這個皮膚是很痛的,就如同燒傷的一樣,沒有表皮,所以他要暴露在外面的時候,那種疼痛是很嚴重的,又有水又有破皮。

主持人:我們來看這張照片就更清楚了,他的全身,所以都是這樣子,剛才講的傷口,上人也特別來關心這個孩子,這個孩子在醫院的時候,是不是也要受到特別的關懷。

罕見疾病 需終身醫療

鄧淑卿師姊:這個小孩子送來,就是一直就是很特別,讓我們要全力來照顧他,因為他也必須要全身要換藥,皮膚的一個的剝落下來的時候,他又必須要換藥,所以全身都是要照顧的,所以從身上之外,就是小孩子的家庭這個部分,這個部分也是一樣,案家看到說,這個小孩子已長到這樣子,他未來也是一輩子,都是這樣的時候,他們沒有能力照顧他。

主持人:那怎麼辦呢?

鄧淑卿師姊:所以幾次的溝通之下,常常就跟我們表明,他不要這個孩子,他要放棄他,他沒有辦法照顧,所以就只好說,我們努力把他照顧到長大以後,社會服務室,我們就會必須要考慮他,安置的問題。

主持人:是,如果出院之後要住在哪裡?我們來看這張照片,長大了,泡泡龍長大了,這是在什麼地方?

(背景畫面:2001.8.16禪光育幼院。
2008年禪光育幼院。)
鄧淑卿師姊:這個就是在禪光育幼院,因為我們當時考慮的,就只有最好的地方,就是禪光育幼院,它可以收置除了單親之外,家庭負擔困難之外,送到禪光,甚至於它可以收置孤兒。

主持人:所以我們不僅要幫他照顧醫療,還要幫他找到育幼院,他在育幼院的生活還好嗎?

(背景畫面:1996.3.26泡泡龍2歲。
2001.8.12花蓮,禪光育幼院。泡泡龍7歲。)
鄧淑卿師姊:在禪光育幼院,他們我們跟它達成一個,很好的一個協議就是說,回到那邊,那他身體上,身體上有一些什麼病痛,隨時就是回到慈濟醫院,我們繼續一樣要照顧他,這個就是我們一直很關心的,隨時有問題就是回到慈濟醫院,我們持續的照顧。

(背景畫面:2006.8.25花蓮,禪光育幼院。社工為泡泡龍換藥。)
踩到就起一個水泡,就是血,被踩到是血。

(旁白)
泡泡龍住進禪光育幼院後,院方安排了一位社工全心照料,每天護理傷口,敷藥消炎,成長過程中,慈濟志工持續陪伴,除了送來學習所需要的電腦,也鼓勵他以自身的經歷,見證生命。

(背景畫面:
1989.6.23中國時報。
1989.6.25更生日報。
1989.6.24花蓮,脊髓損傷聯誼會成立。)
除了先天疾病,花蓮慈濟醫院,也針對後天失能的患者,提供長期照顧,成立於1989年的,脊椎損傷聯誼會,便是花蓮慈院,第一個成立的病友團體,長達26年的關懷與陪伴,如今花蓮慈院的脊損病友,有了那些改變和成長呢?

主持人:今天我們就邀請到了,在花蓮慈濟醫院,做了30年的醫院志工,顏惠美師姊(顏惠美法號靜曦,委員編號248,1986年起,投入醫院志工)來跟我們分享,顏惠美師姊您好。

主持人好,全球觀眾大家好。

顏惠美師姊:我們先來看這張照片,這個照片裡面,這位是口畫家周瑞盛,我們從1989年,一直陪伴到現在,20年了,談談看他當時是什麼樣的情形,來到醫院的呢?

(背景畫面:
顏惠美師姊:因為他車禍,車禍,從頸椎以下全部都癱掉,那就在住在安養之家,結果因為他的哥哥跟他講說,我也即將結婚,也會生小孩,我只能支持你一年的,安養之家的費用,所以他心情很不好,結果不曉得什麼原因,到我們醫院來住院,結果我就到病房去的時候,我就從左邊的每一床問候,問候到他最右邊這一床,我說先生,我有沒有吵到你,他說沒有,我說我能坐下來嗎?他說坐啊,我就知道,原來他是有脾氣的。

主持人:口氣很不好的樣子。

醫院志工費思量 盡心開導與陪伴
(背景畫面:

顏惠美師姊:那我說我們的志工,是真誠的在關懷你,他說關懷有什麼用,就不能動彈了,要死了還給我關懷,我說,連螞蟻也都要生命,你來我們醫院,是要把你醫療,醫療會讓你的生活品質好一點,我們也盡力在這樣做,他說,沒用了,我說我們醫生護士,不是都對你很好嗎?我們志工真的是,想助你一臂之力,他說要怎麼辦?我就告訴他,謝坤山老師的故事,結果我說,我請他來教你畫畫好不好?他說我不會,那我說那你小時候,我們不是都有畫過嗎?他說有,我說你就用小時候的心情,來學畫好不好,結果他半信半疑,我說來教你不用錢的,結果我就把一本靜思語的書,跟一粒一顆水蜜桃,我說這個請你吃,我請別床的看護幫,把這個書翻給你看。

結果第二天,我去到病房的時候,他說,你們真的,你們的志工還真的很熱忱,我說對啊,我們是很真誠要照顧你,假如我們志工來的時候,你要對我們好一點,不要這樣。

(背景畫面:1989.1.13花蓮瑞穗。)
主持人:其實他的心情是可想得知的,因為他才30出頭,原本身體強健、孔武有力,突然都不能動了,不過師姑想了一個很好的方法,就是把謝坤山,就是口畫家介紹給他,我們來看這張照片,師姊真的是言出必行,於是謝老師就來教他,怎麼樣用口來畫畫,當時的情形是怎麼樣呢?

顏惠美師姊:當時我想說他一個人畫,他會覺得很無聊,學習的時候,我就請五個我們的病人,一起在我們醫院的大廳,我們也不曉得要怎麼弄,才適合他們的擺位,就去拿桌子,用紙箱這樣子把它疊起來,好不容易可以了,謝老師就教他們說,來,現在咬筆,他們的筆都咬不住,就掉下來,唾液、口水一直滴,我想趕快拿那個衛生紙,把它擦一擦,我說,還好,我們老師現在還在這裡,老師以前也是這樣學的,我們再請教老師,看怎麼咬住筆,我們趕快再請教老師,我們一定能的,結果老師在教他們之後,老師說好,那你們就畫一,素描一開始,我看他們要畫咬住的時候,本來才學習咬,現在要畫一就這樣,我看他們好辛苦,但是一畫出來,我們說好棒,有一就有希望...,結果就這樣子,他們就這樣一直把它畫出,一直畫出來,我說周瑞盛,你們很棒,我假如頭搖擺五十下,我都暈掉了,你們還能畫出來,你們好棒。

(背景畫面:2001年口畫家周瑞盛。)
主持人:這鼓勵的力量真的很大,因為我們來看下一張照片,這個環境已經不是在病房,也不是在家裡,是走出來了,後面還有好多的孩子,師姊這個是一個什麼樣的場合?

顏惠美師姊:因為我們花蓮有一所國中,它請我去講生命教育,那我想那麼小的孩子,我跟他年齡差距這麼大,我不如請這個真人其事的,這一位周瑞盛,來告訴他們生命教育的重要,我們四個慈誠隊,把他扛上舞臺的時候,我告訴他,來,你畫畫給他們看,結果那些孩子就很好奇,他說,我們老師怎麼那麼厲害,所以從後面一直跑跑到前面來,大家都來看,對,結果我就請他說,來,你告訴孩子們,怎麼樣,怎麼愛惜你們的生命,他就說孩子們,你們這個時間,這個時段,你們應當好好讀書,不要去喝酒、飆車,回家才會讓媽媽安心的,不然你們讓媽媽操心,把身體弄壞了,也沒辦法做什麼事,你看今天叔叔,還是慈濟醫院的醫生護士,把我照顧起來,還有志工,更重要志工去請謝老師,教我畫畫,我今天很辛苦走出這一條路,所以你們一定要知道,愛護自己的生命,不好的習慣不要去做這樣子。

(旁白)
(背景畫面:2015.9花蓮慈濟醫院。)
2015年9月,花蓮慈濟醫院的走廊,變成畫家展演的舞臺,改名後的周有成,和二位病友簡慶東、金根鴻,三位在慈濟醫院,舉辦了第一次聯合畫展,展現他們在繪畫世界裡,找到的生命意義。

歷史畫面口畫家周有成(瑞盛)分享:像我這樣的,病患,要怎麼辦呢?在一個機緣就是看到第四臺,就是看到顏師姑很感人的話,她就說吃了米占土地,就是說,我要做個有用的人。

(旁白)
想要做個有用的人,對這些壯年折翼的病患來說,必須反覆練習,每一個習以為常的動作,都需要家人悉心照料,才能重拾活動能力,雖然終生都得不斷的復健,和對抗慢性疾病,但是病友的努力,和慈濟醫護團隊的陪伴,這條人生路,他們走得並不孤單。

(背景畫面:
主持人:其實師姊,我們花蓮慈濟醫院,真的很重視病人的這種,出院之後的長期關懷,看到了不是只有志工、社工,還有醫生和護士,都一起去做關懷,到底為什麼我們要投入,這麼多的人力和時間呢?

病人走不出 醫護走進去

顏惠美師姊:醫療團隊志工作伴,因為病人走不出,我們就到他家,到社區去,為他們來做義診,來在關懷他們,所以對他們的意義滿大的,他覺得說你們真的很有人文,來到這個窮鄉僻壤的時候,的地方來探望我們,那我們剛才看到這三個人,就是三個同時,在我們醫院舉行畫展,我們把他聯合起來。

主持人:可以感覺到病人有了志工作伴,生命都不一樣了,慈濟醫院的居家關懷,醫療的過程,不只是醫病,因為疾病的背後原因,複雜度非常的高,影響力,甚至會影響到整個家庭,大到是整個社會,因此守護生命需要,把慈善和教育、醫療,結合在一起,才能夠真正的做到,全人、全家、全程和全心的關懷。

羽光片影

田中央的靜思精舍

上德下慈師父:因為那時候就只有,我們這個房子在這裡而已,周圍都沒有鄰居,只有一間在田中間這樣,所以那時候我們蓋這間房子,也是負債, 上人的媽媽 師媽王老菩薩,她幫助我們20萬,讓我們蓋房子,以外又負債21萬,所以那時候蓋到最後,就沒有錢了,所以門、窗戶,都沒有做這個防盜窗,安全的這個鐵架,只有玻璃門這樣而已,玻璃窗戶這樣而已,所以睡起來很沒有安全感,因為只有我們一間,在田中間而已,剩下我們裡面也沒有幾個人,還都女眾,所以感覺到心很害怕這樣,會怕,就想說萬一壞人來,玻璃拔一塊起來,手伸進來,窗戶打開就跑進來了,那時候要怎麼辦。

有一次就是說愈怕,第一晚,我們剛剛搬來第一晚,就有人來叫門了,有人叫門那個是我知道,我認識他,所以我就跟他說,你喝醉了,你不要來這裡,那麼晚了,你趕快回去,你如果要找師父,明天再來,他就乖乖回去了。

那過幾天以後,就是半夜有人來敲門了,11點了,有人來敲門,敲門了,我就起來,我說誰,你是誰,要做什麼?我就問他這樣,他就靜靜都不回應了,不回應,我想說奇怪,他叫門,我問他又不出聲,我就不敢給他開門,我就在裡面大概停了兩三分鐘,外面的人,外面敲門的那個人,想說就有聽到人的聲音,怎麼沒有給我開門,他又再敲,又再敲,敲,敲,我又再問一次,我說你是誰?那麼晚,我們都早上四點就起來了,你如果要做什麼,白天再來,不要這樣三更半夜這樣,你是誰?要做什麼?他又沒有回應了,都沒有聲音,過了幾分鐘以後,他又敲敲得更厲害。

那時候我就很生氣,我就說這個人是要搗蛋的,不是真正,所以我就拿敲板,敲板的那兩支木頭,我就拿起來,我想說你要搗蛋,好 我就爬到那個大門,從那個上面的玻璃門,上面窗戶高高的,玻璃門那裡,我想說我從那裡,玻璃門、窗戶打開,我站高高的你打不到我,你如果耍花樣我就給你打下去,所以我就窗戶就,從窗戶那裡往這樣看下去,外面那個就看我,我也看他,我就笑出來你知道,我們養的一隻狗叫做善聽,那天不知道為什麼,跑出去沒回來,所以半夜回來叫門,叫門牠就是紗窗,我們外面有,大殿外面有紗窗,牠就兩隻腳貼在紗窗,就撞到那個木門,就碰碰碰,所以到最後我就笑出來,那時候所有我們裡面的人,都醒來,到第三次已經經過好幾分鐘了,所以裡面和 上人也都醒來,覺得這個人怎麼這樣,問他,都不回應,後來我就說善聽,我就開門,牠就跑進來,牠進來也怕被我們修理,進來就跑很快,跑去躲到桌下去,上人說你這麼愛玩,就是,晚上就是遇到是這種,都自己嚇自己,自己嚇自己。

後來是想說這樣不可以,借錢也是要再借來,把這個窗戶,這個外面的防盜窗要做起來,我們比較安全,後來就是又去貸款,又跟人家借錢,又做這個外面有這個鐵架,這是以前的,這個就是那時候開始做到現在。
回頂端 向下
 
【回眸來時路】20160220 - 慈善醫療(二)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法喜充滿 :: 回眸來時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