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6/02/29晨語簡記

向下 
2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6/02/29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2016/02/29晨語簡記   2016/02/29晨語簡記 Empty周一 2月 29, 2016 3:34 pm

20160229薰法香如是我聞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滿慈往昔功德:
於過去諸佛所,說法人中第一,
深心圓證真空妙有,辯才無礙,
清淨說法,具足願力常修梵行。
 
  每天說彌多羅尼子,還是說不能盡。彌多羅尼子,佛陀讚歎,讚歎他在現在佛的道場助宣佛法,其實還有在過去往昔往昔,很久很久,塵點劫前,不斷生生世世在修行,生生世世還是遇到佛出世,遇佛出世,還是修行、出家,在諸佛道場中同樣現聲聞身、比丘相,在僧團中利益群眾,在外幫助佛陀說法,他能在最剛強的地方,去化度剛強難調伏的眾生。今生是這樣,過去生中無量世來也是這樣,所以,「於過去諸佛所說法人中第一」;能聽法,能代佛說法的人,在這一大群中是第一,現在是這樣,過去也是這樣,說法人中第一啊!釋迦牟尼佛讚歎富樓那彌多羅尼子,是多麼的器重,所以讚歎他不只能說法,還讚歎他是「深心圓證真空妙有」的辯才無礙。
 
  那是真實的功夫,已經將佛法吸收入內心,而且很深心啊!真正圓滿,已經體證到,真的體會了,很了解這「真空妙有」的道理。尤其是辯才無礙,義無礙、法無礙、辭才無礙、樂說無礙。富樓那彌多羅尼子是從內心那分清淨無染的心,一心一志就是求佛法、助佛法、度眾生。這是一心一志,當然佛陀會讚歎,這真的是天經地義,佛陀絕對沒有誇張,是打從內心真實的歡喜,對這位弟子的滿意和讚歎,很佩服這個弟子,這分無始以來,發心堅定,聞法無漏失,戒定慧、聞思修完全無漏,所以能夠「深心圓證真空妙有,辯才無礙」。這是法都沒有漏掉,修行的過程聽法就是那麼認真,修行是那麼守本分,面對著四眾,大眾,不論是天、人的四眾,他都是典範的修行者。所以他說法無礙,人人佩服,那就是因為他這念「清淨說法」。
 
  「具足願力常修梵行」。他的願力這樣永遠永遠常修梵行,才能這樣願力常修梵行,這實在不簡單啊!不只是心堅固,還有行,修行沒有間斷,要找這樣的人實在是很少,除了佛以外,誰跟得上呢?佛陀惜才,疼惜這樣的人才,所以在這一品,要向所有弟子授記之前,對富樓那彌多羅尼子這段這麼長的時間的讚歎,這實在也很稀有,所以我們要好好用心修行、用心學佛。既然決心要學佛,我們就要決心成佛。決心學佛、決心成佛,中間這段修行的堅持要在人群中。眾生剛強,眾生心性複雜,我們面對這種這麼污濁、複雜、剛強的眾生,我們的心不能受他污染,不論人事物有多麼多的曲折困難,彎彎曲曲的困難很多,我們的道心,大菩提道直,我們的道心還是要一條路往前走,不彎曲,必定要有這樣的心志,才有辦法學佛、成佛。最重要的,中間這一段要很長久,要堪得忍耐,堪忍、堪耐,忍得這樣的人間,耐得住這樣的苦難。這必定要顧好我們的心,我們若是一念偏差,那就是全盤的心念就都混亂了,亂了之後,想要再將它收拾整齊,那就不是那麼簡單了。所以我們學佛沒有什麼特別,只是要顧好這念心。
 
  聽聽這兩天台南的菩薩,六十多位虔誠的歸來,回到精舍,一場一場來敘說台南這次的地震災難,他們所見、所聞,所感觸到人生的無常。只是瞬間的天搖地動,在大家還正好睡,在被窩裡時,這麼冷的天,在被窩裡面,說不定大家還在做夢,很美的夢;說不定還有人還沒有睡,在計畫著明天的工作,準備好要交出去;說不定有的在計畫明天開始要過年了,要過一個什麼樣全家福、歡喜的年;說不定計畫要去哪裡玩,去哪裡玩…..。各人都有不同的心,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心願,各人都不同。
 
  有的睡得很沉,有的正在做好夢,有的正在規畫明天的人生方向,怎會知道瞬間天搖地動,很多人一時之間哀號、求救,驚慌失措,在那裡叫。聽,怎麼那麼多人在叫的聲音呢?又一會兒,叫的聲音已經停下來,接著的就是救護車的聲音此起彼落,四方八達,救護車開始一輛一輛來了,救護人員也到了,天還暗暗的,天氣是這麼的冷,但是慈濟人也有人住在重災區的這個區域裡。就像在永康區,我們的慈誠菩薩離那棟維冠大樓,只離將近兩百公尺。這兩百多公尺其實是不遠,跑幾步就到了,光是說運動場一圈就是兩百公尺,或者是四百公尺。想想看,小的運動場,兩百公尺的距離,有多遠?同樣,他的房子也稍微有裂痕,趕緊跑出來。但舉目一看,大樓倒塌了,他趕緊將「藍天白雲」穿上,跑出門開始投入。自來水的管線已經破了,淹水了,他趕緊向前跑,跑在水上,到這棟大樓,第一輛的消防車到了,救護車到了,救護人員、義消、救難人到了,就這樣開始一直協助…,將現場所看種種、種種…。
 
  慈誠是這樣,在附近的委員,也是同樣,住在這大區裡面的,同樣跑出來,看,不遠那個地方的那棟大樓倒了,救護車、救難人員在那個地方搶救,趕緊向前跑去。第一個救出來的,是嬰兒與其母親被救出來了,看到消防人員、救難人員那分愛心、細心,很微細的心,非常疼愛的心,手抱著孩子,牽著那個女人,將他們這樣救出來,從倒塌房子的瓦礫堆中,那位母親腳要如何踏出去?怕是怕成這樣一直發抖,要如何踏得出去?救護人員用手托著腳,「妳踏下去,就是踏下去,放心!」她就這樣踏下去,救出來。慈濟人抱著她,開始關懷,天還未大亮,天氣冷颼颼,趕緊拿毯子、拿衣服,趕緊將她包住。從這樣開始,看,鐵漢柔情啊!消防隊員、救難人員這樣不停地在救,一天過去、兩天過去,一直在搜救。在這當中,有的有救出來,有的救出來時是重傷,有的救出來身體已不具全,有的救出來已沒有生命。
 
  其中一位消防人員,我們叫勸他說:「你稍微休息一下,來喝個熱湯。」很勉強地把他帶過來,開始手邊舀湯,邊放聲大哭。很激動,一直說:「我很想要救她,我還有聽到她的聲音,我就是要救她,但是我沒有辦法,救不到,我救不出來,我很想要救她,我捨不得啊!」「是什麼樣的人?」「一位阿嬤,其他的救出來,這個阿嬤救不出來。」看,大聲哭、叫,這一個救護人員,不顧生命,在那危險的地帶,一次再一次地進去,能救的救出來,無法救的,救不出來的,耳朵聽到她的叫聲,眼睛看到她被壓在那個地方,一直就是無法救出來,這讓他的心多痛啊!這就是無常的人間,這一切皆空的人間啊!
 
  剛才還在被窩裡面,這裡有百多人,兩百多人住在裡面,想,往生者百多人,受傷者也不少啊!像這樣,人生不就是夢一場嗎?這種世間法,佛陀來人間,就是要讓我們知道人生是這麼的無常,人生苦難是這麼的多,眾生還是沉迷,好像是一場夢,這場夢,做不醒的夢,夢中的夢,是一場惡夢啊!有醒過來嗎?有的就這樣消逝掉,再下一場的夢,就是另外一世了,與哪一個家庭有緣的,就這樣去了。這就是人生由不得自己,這輩子的隔世、來世由不得自己,在我們今生此世,到底結束這輩子要用什麼方式結束呢?來世是到哪裡去呢?是同樣在台灣,還同樣是台灣人嗎?或者是到了很遙遠,轉身一變,膚色都不同,語言體系都不同,生活方式都不同了,已經另外隔一層,隔世去了,人種都不同,隨業依報這樣去了,這就是人生啊!
 
  我們凡夫怎麼聽,都是「知道啦!說好幾次了,了解了。」了解,是怎麼樣的解呢?從語言聲音了解呢?耳朵聽進去,「臺語,我聽得懂」這樣的了解,或者是打從內心那一分的體會呢?道理無形,耳朵聽進來,聲音也無形。道理是寂默,是無聲的,也是同樣無形無體的,但是借我們人的了解,將這個聲音說出來,聲音入耳朵裡,耳朵是器官之一,接受到這個聲音,語言體系了解,知道你在說什麼。是這樣的了解嗎?是不是放在心裡呢?心的位置在哪裡呢?到底心的空間有多大?能夠放多少東西?這些大家不曉得有想過嗎?
 
  所以說來,人間,這個生理,身體的道理也很深。生與死靠器官,我們的器官健康,身體就健康;器官哪個地方出了毛病,我們的身體行動、生活等等,同樣都有毛病。像這樣,這麼的危脆,身體那種的無常觀,不知道我們體會得到嗎?只是一直將煩惱囤積在心裡,法就是這樣流了就過去了,感覺起來,眾生很可憐啊!法沒有入心,要如何叫做學佛呢?學佛,目標就是要成佛,在要成佛的這當中,是這麼複雜的人生,這麼無常危脆的生命、國土等等,事物中哪一件是常?沒有一項是常啊!所以,真空,體會到了嗎?我們內心那個真空,體會到了嗎?我們人人本具的那個妙有覺性,有體會到了嗎?還是還沒有很清楚?還沒有很清楚之前,又是煩惱滿滿,感覺起來要學佛、要成佛這當中,到底我們是怎麼來應用它,這個複雜、曲折離奇的人生?到底我們的菩提大道直,有鋪出來沒有?直心是道場啊!各位,真的要用心。雖然每天早上要講經之前,會先講這樣一段,這就是我修行的心得,希望這個心得與大家分享。
 
  滿慈子能夠受佛的讚歎,那種奇妙,滿慈子,富樓那彌多羅尼子,他能發這樣的心,塵點劫無始以來,累生世這念心讓人很欽佩,我們是不是有感覺到?感覺到,我們有願意發心向他學嗎?不要說學佛,學彌多羅尼子,我們學得到嗎?這才是我們要好好用心去體會。他已經是「深心圓證真空妙有」,所以他能得到「辯才無礙」,更是「清淨說法」,又「具足願力常修梵行」。每一次的說法,每一次立願,「常修梵行」,絕對沒有間斷,那念心是那麼清淨啊!我們要向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學習,我們做得到嗎?這就要看我們大家。前面的文說,
 
經文:「又化無量阿僧祇人令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淨佛土故,常作佛事教化眾生。」
 
  因為他是用這麼長久的時間,生生世世修行,還能夠遇到這麼多佛。要多久的時間才能有一尊佛出世呢?釋迦牟尼佛離我們到現在二千多年,用人間的時間來說,這期間還沒有佛出世,還要等到彌勒佛,時間還有幾億萬年。(五十六億七千萬年,指釋迦佛入滅至彌勒菩薩出世之年數)各位,富樓那彌多羅尼子生生世世,再遇九十億佛所這樣學法,在這樣的道場助佛化度眾生。所化的眾生無量阿僧祇人,無法去算數,這麼多人,讓這些人都能體會、覺悟,了解無上正等正覺的道理。「為淨佛土故」,所以「常作佛事教化眾生」。「常作佛事」就是威儀,在僧群中,他還要再顧他的威儀,顧他的典範,在人群中的典範,這就是作佛事,我們昨天說過了。接下來的文就這樣說,
 
經文:「諸比丘!富樓那亦於七佛說法人中而得第一,今於我所說法人中亦為第一,於賢劫中當來諸佛說法人中亦復第一。」
 
經文簡釋:
「諸比丘!富樓那亦於七佛說法人中而得第一」;於過去世七佛之所,說法最妙,皆推第一。
 
  比丘團體,佛陀再叫大家,說:「你們要知道,富樓那亦於七佛說法人中而得第一。」這個七佛,不只是九十億佛,遙遠遙遠以前的佛,就是較近以來的佛。這七佛說法人中,他「於過去世七佛之所,說法最妙」,在過去的七佛說法人中,皆推富樓那為第一。
 
*「七佛」:
即前劫三佛:毗缽尸佛、尸棄佛、毗溼縛浮佛;
賢劫四佛:迦路迦村陀佛,迦路迦牟尼佛,迦葉波佛、釋迦牟尼佛。
共為過去七佛。
 
  佛有過去、現在、未來的佛。現在說的七佛,就是前劫(莊嚴劫),無量以前以前的時間(一大劫前),有三佛。每一尊佛出世,都要相距很長很久的時間,所以前三佛,那就是毗缽尸佛、尸棄佛、毗溼縛浮佛。看,這就是過去七佛的早期的三尊佛。而在賢劫又有四佛,就是後面又有四尊佛,迦路迦村陀佛、迦路迦牟尼佛、迦葉波佛、釋迦牟尼佛,共是過去七佛;過去也有釋迦牟尼佛在這賢劫中。這是過去的七佛。下面文再這樣說,
 
經文簡釋:「今於我所說法人中亦為第一,於賢劫中當來諸佛說法人中亦復第一。」
 
*「於賢劫中當來諸佛說法人中亦復第一」:釋迦正當賢劫第四,富樓那於彼未來佛所說法人中亦為第一。於七佛說法人中而得第一。今於我所,說法人中亦為第一。
 
*則知以七佛為過去,釋迦為現在,彌勒等為未來。
 
  這就是未來,現在到未來,現在是釋迦牟尼佛。富樓那在釋迦牟尼佛現在這個道場裡,說法人中也是第一。這已經說很久了,佛陀四十多年來一直在讚歎富樓那是說法第一,在釋迦牟尼佛法中,說法人中第一。「於賢劫中當來諸佛說法人中亦復第一」。這就是富樓那在現在到未來,這個時候富樓那是這樣,弟子群中,說法人中就是第一。我們看了是很羨慕,為什麼富樓那彌多羅尼子能體會佛心懷?能這樣了解佛意?甚至佛所說法,天地宇宙萬物道理都這麼清楚,聞一知十,佛陀說一,他能體會十,或者是百而千。舉一隅就知三隅,如做一張桌子,轉一個角,師傅教你:「這個角是這樣轉的,這個角你若懂得轉,轉得好,其他三個角,同樣的功夫,就轉得好。」
 
  道理,舉這一項來譬喻,通盤的道理應該都清楚。但是我們凡夫,就是一角,不論怎麼教,這一角功夫都還未學成熟,何況說其他呢?這叫做凡夫。在學不專心,頭腦昏昏,手腳鈍鈍,所以所做的工作都無法很精。頭腦若很清楚、手腳敏捷,非常微細的事物都能很巧妙去完成,這樣的人也很多。如有人能在一粒米上面,刻一部《般若心經》,毫芒雕刻,刻那個心要很定、很靜,手要很準,才有辦法在一粒米上,將一部《心經》雕刻下來,我們有辦法嗎?這就是要去用心。
 
  就有人有辦法,同樣是人,他有辦法,我們也同樣是人,我們就沒有辦法。那就是因他的心腦清楚,非常的專而定,所以他有辦法。同樣的道理,道理就是這樣,「於賢劫中當來諸佛說法人中亦復第一」。富樓那彌多羅尼子與釋迦牟尼佛同時出生在這個時代,這個時代就是賢劫,這個時代是賢劫。賢劫有千佛,現在就只是說四佛,在賢劫四佛,釋迦牟尼佛排在第四,所以這第四佛-釋迦牟尼佛在賢劫。「富樓那於彼未來佛所說法人中亦為第一」。在那個賢劫中,第四尊佛是釋迦牟尼佛,那個時候他是說法第一,再經過一段長時間到現在,賢劫有很多佛,所以現在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在那第四尊佛,一直到未來的佛所說法人中也是第一。
 
  若要說我們現在的釋迦佛是賢劫的第四佛,那未來的佛又是誰呢?應該是彌勒佛。所以說來,這經文中所說的七佛,「於七佛說法人中而得第一,今於我所說法人中亦為第一」。這七佛,過去(莊嚴劫)的三佛與後面(賢劫)的四尊佛,在賢劫的第四尊佛是釋迦牟尼佛。所以七佛是從過去到釋迦佛,釋迦佛也是現在的佛,彌勒佛就是未來的佛。有過去、現在、未來的佛。又有「於賢劫中當來諸佛說法人中亦復第一」。這是在文裡。
 
*「說法五福德」:
一、長壽:謂前世說法時,一一皆善。若好殺者,以聞法故,而能止殺,是故今世得長壽福德。
 
  說法真的要很用心來說法,而說法有五種的福德。第一是「長壽」,好好地說法,將來能得到長壽。就是說前世說法時,一一皆善。若是好殺的人,我們懂得趕緊為他說法,讓他改掉他殺生的業,這就能救很多人,能去制止愛殺生,從事殺業的人,讓他轉途,能救很多眾生。所以因為這樣,能得到長壽。
 
二、多財:謂前世說法時,教人布施。若盜竊者,聞法不盜,便能行施,是故今世得多財福德。
 
  第二,能得到「多財」。那就是過去若能常常說法,教人布施;我們自己布施,也教別人布施。若有愛偷盜的人,我們向他說法,讓他轉變,做賊的不只能改變他偷盜的心,還能教他去布施,能去救人、幫助人,能這樣,自然將來我們來生就能富貴。我們懂得布施,讓別人從偷盜變成去布施的人,不只是自己自度,也能度人去付出,因為這樣,來生來世,我們能得到財富。
 
三、端正無比:謂前世說法時,隨順正法。令聞法者,和氣安心,顏色悅懌,自生光澤,是故今世得端正無比福德。
 
  第三就是「端正無比」,那就是前世說法時,要隨順正法。我們自己能隨順正法,還要身體力行,所以我們對待人和和氣氣,安住我們的心,也讓大家安住心,這樣我們的臉色常常很和悅,對待人,讓人看到我們就起歡喜心,今生此世能得到端正無比的福德。現在我們就趕快改變我們的壞脾氣,若有不好的臉色給人看,要趕緊改變過來,和顏悅色,自然人見人歡喜。
 
四、名譽遠聞:謂前世說法時,以善及人。令聞法者,歸敬三寶,相從者眾,是故今世得名譽遠聞福德。
 
  第四就是「名譽遠聞」。我們的名聲,大家都能夠認識。就是前世說法時,以善友的身分一直與大家當好朋友,同事度,能聽法、說法、皈依三寶,彼此之間有好朋友、善知識作伴,所以這樣我們的朋友會很多,大家對我們沒有壞的印象,都是讚歎我們,這就是名譽遠播,沒有壞的印象,都是很好的口碑,這樣讚歎我們。
 
五、聰明大智:謂前世說法時,樂說無吝。令聞法者,妙慧開解,是故今世得聰明大智福德。
 
  第五就是「聰明大智」,前世說法時能夠樂說無吝,就是樂說辯才,這種很歡喜說,道理通達,又很歡喜將道理與大家分享,樂說無礙的辯才,能這樣一直和大家分享。所以「令聞法者,妙慧開解」,讓聽的人得到歡喜,能夠心開意解,就是這樣,所以今世得聰明大智福德。這就是說法者的功德。所以我們聽法要用心,自然我們就有所得,所以時時要多用心啊!
*****************************************************
【補充資料】
此歎滿慈之往德。一、於過去佛所說法人中第一。二、圓證二空。三、辯才無礙。四、清淨說法。無有疑惑,謂能以善巧名言顯露法性,而不滯著於所說之法;不惟能說,且能證知,故無疑惑。五、具足神通。六、常修梵行。七、隱於聲聞,即以小乘方便利益眾生。八、化他令立無上菩提,為利他行。九、為淨佛土常作佛事,即由利他成自利行。以上種種,顯滿慈往劫以來久有佛功德,實為菩薩示現之聲聞也。(太虛大師《法華講演錄》)
回頂端 向下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85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4
注冊日期 : 2008-12-22

2016/02/29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6/02/29晨語簡記   2016/02/29晨語簡記 Empty周二 3月 01, 2016 3:10 pm

薰法香心得札記(二○一六年二月二十九日星期一)

 

深心圓證真空妙有

(我將上人開示,刪除助詞、語詞,簡單調整,竟然就是一篇偈頌。)

 

真實功夫,佛法入心,深心圓證,真空妙有。

辯才無礙,義法無礙,辭也無礙,樂說無礙。

清淨無染,一心一志,上求佛法,下度眾生。

無始以來,發心堅定,聞法無漏,戒定慧具。

聞解思修,完全無漏,深心圓證,真空妙有。

修行過程,聽法認真,行守本分,四眾典範。

說法無礙,人人佩服,一心一念,清淨說法。



「說法五福德」:
一、長壽:謂前世說法時,一一皆善。若好殺者,以聞法故,而能止殺,是故今世得長壽福德。

二、多財:謂前世說法時,教人布施。若盜竊者,聞法不盜,便能行施,是故今世得多財福德。
三、端正無比:謂前世說法時,隨順正法。令聞法者,和氣安心,顏色悅懌,自生光澤,是故今世得端正無比福德。

四、名譽遠聞:謂前世說法時,以善及人。令聞法者,歸敬三寶,相從者眾,是故今世得名譽遠聞福德。
五、聰明大智:謂前世說法時,樂說無吝。令聞法者,妙慧開解,是故今世得聰明大智福德。



這五福德是符合因緣果報的,自然而至的,不求而來的。以無所求的心,一心一念,說法傳法,才能得此五福德。

 

 

 

滿慈往昔功德:
於過去諸佛所,說法人中第一,
深心圓證真空妙有,辯才無礙,
清淨說法,具足願力常修梵行。
 
 
每天說彌多羅尼子,還是說不能盡。彌多羅尼子,佛陀讚歎,讚歎他在現在佛的道場助宣佛法,其實還有在過去往昔往昔,很久很久,塵點劫前,不斷生生世世在修行,生生世世還是遇到佛出世,遇佛出世,還是修行、出家,在諸佛道場中同樣現聲聞身、比丘相,在僧團中利益群眾,在外幫助佛陀說法,他能在最剛強的地方,去化度剛強難調伏的眾生。今生是這樣,過去生中無量世來也是這樣,所以,「於過去諸佛所說法人中第一」;能聽法,能代佛說法的人,在這一大群中是第一,現在是這樣,過去也是這樣,說法人中第一啊!釋迦牟尼佛讚歎富樓那彌多羅尼子,是多麼的器重,所以讚歎他不只能說法,還讚歎他是「深心圓證真空妙有」的辯才無礙。
 
 
那是真實的功夫,已經將佛法吸收入內心,而且很深心啊!真正圓滿,已經體證到,真的體會了,很了解這「真空妙有」的道理。尤其是辯才無礙,義無礙、法無礙、辭才無礙、樂說無礙。富樓那彌多羅尼子是從內心那分清淨無染的心,一心一志就是求佛法、助佛法、度眾生。這是一心一志,當然佛陀會讚歎,這真的是天經地義,佛陀絕對沒有誇張,是打從內心真實的歡喜,對這位弟子的滿意和讚歎,很佩服這個弟子,這分無始以來,發心堅定,聞法無漏失,戒定慧、聞思修完全無漏,所以能夠「深心圓證真空妙有,辯才無礙」。這是法都沒有漏掉,修行的過程聽法就是那麼認真,修行是那麼守本分,面對著四眾,大眾,不論是天、人的四眾,他都是典範的修行者。所以他說法無礙,人人佩服,那就是因為他這念「清淨說法」。
 
 
具足願力常修梵行」。他的願力這樣永遠永遠常修梵行,才能這樣願力常修梵行,這實在不簡單啊!不只是心堅固,還有行,修行沒有間斷,要找這樣的人實在是很少,除了佛以外,誰跟得上呢?佛陀惜才,疼惜這樣的人才,所以在這一品,要向所有弟子授記之前,對富樓那彌多羅尼子這段這麼長的時間的讚歎,這實在也很稀有,所以我們要好好用心修行、用心學佛。既然決心要學佛,我們就要決心成佛。決心學佛、決心成佛,中間這段修行的堅持要在人群中。眾生剛強,眾生心性複雜,我們面對這種這麼污濁、複雜、剛強的眾生,我們的心不能受他污染,不論人事物有多麼多的曲折困難,彎彎曲曲的困難很多,我們的道心,大菩提道直,我們的道心還是要一條路往前走,不彎曲,必定要有這樣的心志,才有辦法學佛、成佛。最重要的,中間這一段要很長久,要堪得忍耐,堪忍、堪耐,忍得這樣的人間,耐得住這樣的苦難。這必定要顧好我們的心,我們若是一念偏差,那就是全盤的心念就都混亂了,亂了之後,想要再將它收拾整齊,那就不是那麼簡單了。所以我們學佛沒有什麼特別,只是要顧好這念心。
 
 
聽聽這兩天台南的菩薩,六十多位虔誠的歸來,回到精舍,一場一場來敘說台南這次的地震災難,他們所見、所聞,所感觸到人生的無常。只是瞬間的天搖地動,在大家還正好睡,在被窩裡時,這麼冷的天,在被窩裡面,說不定大家還在做夢,很美的夢;說不定還有人還沒有睡,在計畫著明天的工作,準備好要交出去;說不定有的在計畫明天開始要過年了,要過一個什麼樣全家福、歡喜的年;說不定計畫要去哪裡玩,去哪裡玩…..。各人都有不同的心,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心願,各人都不同。
 
 
有的睡得很沉,有的正在做好夢,有的正在規畫明天的人生方向,怎會知道瞬間天搖地動,很多人一時之間哀號、求救,驚慌失措,在那裡叫。聽,怎麼那麼多人在叫的聲音呢?又一會兒,叫的聲音已經停下來,接著的就是救護車的聲音此起彼落,四方八達,救護車開始一輛一輛來了,救護人員也到了,天還暗暗的,天氣是這麼的冷,但是慈濟人也有人住在重災區的這個區域裡。就像在永康區,我們的慈誠菩薩離那棟維冠大樓,只離將近兩百公尺。這兩百多公尺其實是不遠,跑幾步就到了,光是說運動場一圈就是兩百公尺,或者是四百公尺。想想看,小的運動場,兩百公尺的距離,有多遠?同樣,他的房子也稍微有裂痕,趕緊跑出來。但舉目一看,大樓倒塌了,他趕緊將「藍天白雲」穿上,跑出門開始投入。自來水的管線已經破了,淹水了,他趕緊向前跑,跑在水上,到這棟大樓,第一輛的消防車到了,救護車到了,救護人員、義消、救難人到了,就這樣開始一直協助,將現場所看種種、種種
 
 
慈誠是這樣,在附近的委員,也是同樣,住在這大區裡面的,同樣跑出來,看,不遠那個地方的那棟大樓倒了,救護車、救難人員在那個地方搶救,趕緊向前跑去。第一個救出來的,是嬰兒與其母親被救出來了,看到消防人員、救難人員那分愛心、細心,很微細的心,非常疼愛的心,手抱著孩子,牽著那個女人,將他們這樣救出來,從倒塌房子的瓦礫堆中,那位母親腳要如何踏出去?怕是怕成這樣一直發抖,要如何踏得出去?救護人員用手托著腳,「妳踏下去,就是踏下去,放心!」她就這樣踏下去,救出來。慈濟人抱著她,開始關懷,天還未大亮,天氣冷颼颼,趕緊拿毯子、拿衣服,趕緊將她包住。從這樣開始,看,鐵漢柔情啊!消防隊員、救難人員這樣不停地在救,一天過去、兩天過去,一直在搜救。在這當中,有的有救出來,有的救出來時是重傷,有的救出來身體已不具全,有的救出來已沒有生命。
 
 
其中一位消防人員,我們叫勸他說:「你稍微休息一下,來喝個熱湯。」很勉強地把他帶過來,開始手邊舀湯,邊放聲大哭。很激動,一直說:「我很想要救她,我還有聽到她的聲音,我就是要救她,但是我沒有辦法,救不到,我救不出來,我很想要救她,我捨不得啊!」「是什麼樣的人?」「一位阿嬤,其他的救出來,這個阿嬤救不出來。」看,大聲哭、叫,這一個救護人員,不顧生命,在那危險的地帶,一次再一次地進去,能救的救出來,無法救的,救不出來的,耳朵聽到她的叫聲,眼睛看到她被壓在那個地方,一直就是無法救出來,這讓他的心多痛啊!這就是無常的人間,這一切皆空的人間啊!
 
 
剛才還在被窩裡面,這裡有百多人,兩百多人住在裡面,想,往生者百多人,受傷者也不少啊!像這樣,人生不就是夢一場嗎?這種世間法,佛陀來人間,就是要讓我們知道人生是這麼的無常,人生苦難是這麼的多,眾生還是沉迷,好像是一場夢,這場夢,做不醒的夢,夢中的夢,是一場惡夢啊!有醒過來嗎?有的就這樣消逝掉,再下一場的夢,就是另外一世了,與哪一個家庭有緣的,就這樣去了。這就是人生由不得自己,這輩子的隔世、來世由不得自己,在我們今生此世,到底結束這輩子要用什麼方式結束呢?來世是到哪裡去呢?是同樣在台灣,還同樣是台灣人嗎?或者是到了很遙遠,轉身一變,膚色都不同,語言體系都不同,生活方式都不同了,已經另外隔一層,隔世去了,人種都不同,隨業依報這樣去了,這就是人生啊!
 
 
我們凡夫怎麼聽,都是「知道啦!說好幾次了,了解了。」了解,是怎麼樣的解呢?從語言聲音了解呢?耳朵聽進去,「臺語,我聽得懂」這樣的了解,或者是打從內心那一分的體會呢?道理無形,耳朵聽進來,聲音也無形。道理是寂默,是無聲的,也是同樣無形無體的,但是借我們人的了解,將這個聲音說出來,聲音入耳朵裡,耳朵是器官之一,接受到這個聲音,語言體系了解,知道你在說什麼。是這樣的了解嗎?是不是放在心裡呢?心的位置在哪裡呢?到底心的空間有多大?能夠放多少東西?這些大家不曉得有想過嗎?
 
 
所以說來,人間,這個生理,身體的道理也很深。生與死靠器官,我們的器官健康,身體就健康;器官哪個地方出了毛病,我們的身體行動、生活等等,同樣都有毛病。像這樣,這麼的危脆,身體那種的無常觀,不知道我們體會得到嗎?只是一直將煩惱囤積在心裡,法就是這樣流了就過去了,感覺起來,眾生很可憐啊!法沒有入心,要如何叫做學佛呢?學佛,目標就是要成佛,在要成佛的這當中,是這麼複雜的人生,這麼無常危脆的生命、國土等等,事物中哪一件是常?沒有一項是常啊!所以,真空,體會到了嗎?我們內心那個真空,體會到了嗎?我們人人本具的那個妙有覺性,有體會到了嗎?還是還沒有很清楚?還沒有很清楚之前,又是煩惱滿滿,感覺起來要學佛、要成佛這當中,到底我們是怎麼來應用它,這個複雜、曲折離奇的人生?到底我們的菩提大道直,有鋪出來沒有?直心是道場啊!各位,真的要用心。雖然每天早上要講經之前,會先講這樣一段,這就是我修行的心得,希望這個心得與大家分享。
 
 
滿慈子能夠受佛的讚歎,那種奇妙,滿慈子,富樓那彌多羅尼子,他能發這樣的心,塵點劫無始以來,累生世這念心讓人很欽佩,我們是不是有感覺到?感覺到,我們有願意發心向他學嗎?不要說學佛,學彌多羅尼子,我們學得到嗎?這才是我們要好好用心去體會。他已經是「深心圓證真空妙有」,所以他能得到「辯才無礙」,更是「清淨說法」,又「具足願力常修梵行」。每一次的說法,每一次立願,「常修梵行」,絕對沒有間斷,那念心是那麼清淨啊!我們要向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學習,我們做得到嗎?這就要看我們大家。前面的文說,
 
經文:「又化無量阿僧祇人令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淨佛土故,常作佛事教化眾生。
 
 
因為他是用這麼長久的時間,生生世世修行,還能夠遇到這麼多佛。要多久的時間才能有一尊佛出世呢?釋迦牟尼佛離我們到現在二千多年,用人間的時間來說,這期間還沒有佛出世,還要等到彌勒佛,時間還有幾億萬年。(五十六億七千萬年,指釋迦佛入滅至彌勒菩薩出世之年數)各位,富樓那彌多羅尼子生生世世,再遇九十億佛所這樣學法,在這樣的道場助佛化度眾生。所化的眾生無量阿僧祇人,無法去算數,這麼多人,讓這些人都能體會、覺悟,了解無上正等正覺的道理。「為淨佛土故」,所以「常作佛事教化眾生」。「常作佛事」就是威儀,在僧群中,他還要再顧他的威儀,顧他的典範,在人群中的典範,這就是作佛事,我們昨天說過了。接下來的文就這樣說,
 
經文:「諸比丘!富樓那亦於七佛說法人中而得第一,今於我所說法人中亦為第一,於賢劫中當來諸佛說法人中亦復第一。
 
經文簡釋:
「諸比丘!富樓那亦於七佛說法人中而得第一」;於過去世七佛之所,說法最妙,皆推第一。
 
 
比丘團體,佛陀再叫大家,說:「你們要知道,富樓那亦於七佛說法人中而得第一。」這個七佛,不只是九十億佛,遙遠遙遠以前的佛,就是較近以來的佛。這七佛說法人中,他「於過去世七佛之所,說法最妙」,在過去的七佛說法人中,皆推富樓那為第一。
 
「七佛」:
即前劫三佛:毗缽尸佛、尸棄佛、毗溼縛浮佛;
賢劫四佛:迦路迦村陀佛,迦路迦牟尼佛,迦葉波佛、釋迦牟尼佛。
共為過去七佛。

 
 
佛有過去、現在、未來的佛。現在說的七佛,就是前劫(莊嚴劫),無量以前以前的時間(一大劫前),有三佛。每一尊佛出世,都要相距很長很久的時間,所以前三佛,那就是毗缽尸佛、尸棄佛、毗溼縛浮佛。看,這就是過去七佛的早期的三尊佛。而在賢劫又有四佛,就是後面又有四尊佛,迦路迦村陀佛、迦路迦牟尼佛、迦葉波佛、釋迦牟尼佛,共是過去七佛;過去也有釋迦牟尼佛在這賢劫中。這是過去的七佛。下面文再這樣說,
 
經文簡釋:「今於我所說法人中亦為第一,於賢劫中當來諸佛說法人中亦復第一。
 
*「於賢劫中當來諸佛說法人中亦復第一」:釋迦正當賢劫第四,富樓那於彼未來佛所說法人中亦為第一。於七佛說法人中而得第一。今於我所,說法人中亦為第一。
 
則知以七佛為過去,釋迦為現在,彌勒等為未來。
 
 
這就是未來,現在到未來,現在是釋迦牟尼佛。富樓那在釋迦牟尼佛現在這個道場裡,說法人中也是第一。這已經說很久了,佛陀四十多年來一直在讚歎富樓那是說法第一,在釋迦牟尼佛法中,說法人中第一。「於賢劫中當來諸佛說法人中亦復第一」。這就是富樓那在現在到未來,這個時候富樓那是這樣,弟子群中,說法人中就是第一。我們看了是很羨慕,為什麼富樓那彌多羅尼子能體會佛心懷能這樣了解佛意?甚至佛所說法,天地宇宙萬物道理都這麼清楚,聞一知十,佛陀說一,他能體會十,或者是百而千。舉一隅就知三隅,如做一張桌子,轉一個角,師傅教你:「這個角是這樣轉的,這個角你若懂得轉,轉得好,其他三個角,同樣的功夫,就轉得好。」
 
 
道理,舉這一項來譬喻,通盤的道理應該都清楚。但是我們凡夫,就是一角,不論怎麼教,這一角功夫都還未學成熟,何況說其他呢?這叫做凡夫。在學不專心,頭腦昏昏,手腳鈍鈍,所以所做的工作都無法很精。頭腦若很清楚、手腳敏捷,非常微細的事物都能很巧妙去完成,這樣的人也很多。如有人能在一粒米上面,刻一部《般若心經》,毫芒雕刻,刻那個心要很定、很靜,手要很準,才有辦法在一粒米上,將一部《心經》雕刻下來,我們有辦法嗎?這就是要去用心。
 
 
就有人有辦法,同樣是人,他有辦法,我們也同樣是人,我們就沒有辦法。那就是因他的心腦清楚,非常的專而定,所以他有辦法。同樣的道理,道理就是這樣,「於賢劫中當來諸佛說法人中亦復第一」。富樓那彌多羅尼子與釋迦牟尼佛同時出生在這個時代,這個時代就是賢劫,這個時代是賢劫。賢劫有千佛,現在就只是說四佛,在賢劫四佛,釋迦牟尼佛排在第四,所以這第四佛-釋迦牟尼佛在賢劫。「富樓那於彼未來佛所說法人中亦為第一」。在那個賢劫中,第四尊佛是釋迦牟尼佛,那個時候他是說法第一,再經過一段長時間到現在,賢劫有很多佛,所以現在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在那第四尊佛,一直到未來的佛所說法人中也是第一。
 
 
若要說我們現在的釋迦佛是賢劫的第四佛,那未來的佛又是誰呢?應該是彌勒佛。所以說來,這經文中所說的七佛,「於七佛說法人中而得第一,今於我所說法人中亦為第一」。這七佛,過去(莊嚴劫)的三佛與後面(賢劫)的四尊佛,在賢劫的第四尊佛是釋迦牟尼佛。所以七佛是從過去到釋迦佛,釋迦佛也是現在的佛,彌勒佛就是未來的佛。有過去、現在、未來的佛。又有「於賢劫中當來諸佛說法人中亦復第一」。這是在文裡。
 
「說法五福德」:
一、長壽:謂前世說法時,一一皆善。若好殺者,以聞法故,而能止殺,是故今世得長壽福德。

 
 
說法真的要很用心來說法,而說法有五種的福德。第一是「長壽」,好好地說法,將來能得到長壽。就是說前世說法時,一一皆善。若是好殺的人,我們懂得趕緊為他說法,讓他改掉他殺生的業,這就能救很多人,能去制止愛殺生,從事殺業的人,讓他轉途,能救很多眾生。所以因為這樣,能得到長壽。
 
二、多財:謂前世說法時,教人布施。若盜竊者,聞法不盜,便能行施,是故今世得多財福德。
 
 
第二,能得到「多財」。那就是過去若能常常說法,教人布施;我們自己布施,也教別人布施。若有愛偷盜的人,我們向他說法,讓他轉變,做賊的不只能改變他偷盜的心,還能教他去布施,能去救人、幫助人,能這樣,自然將來我們來生就能富貴。我們懂得布施,讓別人從偷盜變成去布施的人,不只是自己自度,也能度人去付出,因為這樣,來生來世,我們能得到財富。
 
、端正無比謂前世說法時,隨順正法。令聞法者,和氣安心,顏色悅懌,自生光澤,是故今世得端正無比福德。
 
 
第三就是「端正無比」,那就是前世說法時,要隨順正法。我們自己能隨順正法,還要身體力行,所以我們對待人和和氣氣,安住我們的心,也讓大家安住心,這樣我們的臉色常常很和悅,對待人,讓人看到我們就起歡喜心,今生此世能得到端正無比的福德。現在我們就趕快改變我們的壞脾氣,若有不好的臉色給人看,要趕緊改變過來,和顏悅色,自然人見人歡喜。
 
四、名譽遠聞:謂前世說法時,以善及人。令聞法者,歸敬三寶,相從者眾,是故今世得名譽遠聞福德。
 
 
第四就是「名譽遠聞」。我們的名聲,大家都能夠認識。就是前世說法時,以善友的身分一直與大家當好朋友,同事度,能聽法、說法、皈依三寶,彼此之間有好朋友、善知識作伴,所以這樣我們的朋友會很多,大家對我們沒有壞的印象,都是讚歎我們,這就是名譽遠播,沒有壞的印象,都是很好的口碑,這樣讚歎我們。
 
五、聰明大智:謂前世說法時,樂說無吝。令聞法者,妙慧開解,是故今世得聰明大智福德。
 
 
第五就是「聰明大智」,前世說法時能夠樂說無吝,就是樂說辯才,這種很歡喜說,道理通達,又很歡喜將道理與大家分享,樂說無礙的辯才,能這樣一直和大家分享。所以「令聞法者,妙慧開解」,讓聽的人得到歡喜,能夠心開意解,就是這樣,所以今世得聰明大智福德。這就是說法者的功德。所以我們聽法要用心,自然我們就有所得,所以時時要多用心啊!
*****************************************************



【補充資料】
此歎滿慈之往德。一、於過去佛所說法人中第一。二、圓證二空。三、辯才無礙。四、清淨說法。無有疑惑,謂能以善巧名言顯露法性,而不滯著於所說之法;不惟能說,且能證知,故無疑惑。五、具足神通。六、常修梵行。七、隱於聲聞,即以小乘方便利益眾生。八、化他令立無上菩提,為利他行。九、為淨佛土常作佛事,即由利他成自利行。以上種種,顯滿慈往劫以來久有佛功德,實為菩薩示現之聲聞也。(太虛大師《法華講演錄》)

 

 

高明智(惟智)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2016/02/29晨語簡記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