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03薰法香如是我聞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無極深遠因緣得無量果滿,
法界性究竟圓滿周遍十方,
說法破世愚網入聖賢大道,
善道相應人天相接入菩提。
「無極深遠因緣」,這是很多很多無始以來一直累積深因善緣,一直累積,「得無量果滿」。昨天也用很多時間向大家這樣說,修行必定要相信,要深信,深信我們人人本具佛性,人人都有如來藏性,這是我們要自己自我肯定,一定要深信。無始以來清淨本性,我們若能永遠永遠,從發那一念心就是清淨無染,悲心啟動,就是與眾生,大地眾生共為一體,天地之間萬物平等,這念心,佛性平等,眾生本具真如本性也是平等。平等是愛,愛無分別心,這就是佛的心。這人人本具啊!只是我們眾生心起分別,是我所愛、是我討厭、是我想要擁有,我想要佔有,我就對其他的人排斥等等,很多很奧妙的心理,我們的心理在這當中起了很多分別,所以外面境界就會有很多造化,千差萬別的造化,就惹來了很多人間的苦難。我們要很相信,我們的這念心。但是諸佛菩薩的可貴,是我們所要學的,我們就是學習佛菩薩。佛是大覺者,如何覺悟天地宇宙萬物的真理?我們要學佛,也要覺悟,但是,我們學佛,到覺悟成佛這段的因緣,我們要保持著,啟發這念心,將自己真如本性啟發出來,與眾生平等心的愛要保持著。
所以「無極深遠因緣」,塵點劫,從你開始發這念心。一直在說塵點劫,不要忘記大通智勝佛的時代,這是釋迦牟尼佛用這樣為我們譬喻,要讓我們了解人人本性清淨,那個覺性是原來這麼長久以前那個時代,我們就開始了。那個時代是什麼時代?佛陀沒有跟我們說,因為他說是無量無量數,用什麼來比喻無量?用塵點劫,用墨,像海那麼多的水,成為墨,就像山河大地這麼多的物質將它抹為微塵,將微塵當作墨水,這些墨水再一點一滴、一點一滴這樣去滴,每滴為一個國土,國土裡面所有的一切,每一塵、每一粒沙再化為塵末,這樣來譬喻長時間,很簡單一句話說,這不就是無始。
是啊,簡單一句話,我們的覺性原來就通達,「大通智勝」,人人本來通達,所以稱為「大通」。大通,人人本具智慧的本性存在,我們若對這點能通,我們就知道,原來無始以來大通智勝佛與我們同在,我們也與大通智勝佛那個時代也同在一起。我們在大通智勝佛的道場聽法,在大通智勝佛道場體會道理,我們若是這念心還存在,那就「無極」了,無法算數的時間,開通明達的道理是無窮極、無窮盡。這就是我們從那個時候一直一直保持到現在,很深遠,深遠的因緣,累生累世,時間把握當下,恆持剎那,永恆永恆都是保持著我們發心那一念,一直沒有漏掉,就是這樣,所以「得無量果滿」。這要來描述富樓那彌多羅尼子與佛結緣的時間,也是大通智勝佛的時代,這是事相,聽十六王子,一直到現在,這種事理無極,說時間、說空間,說這樣長久以來法無漏失,真的是道理無極,時間無法算計。修行的心態能這樣生生世世,這就是發心入人群,事相就是這樣的因緣一直過來,這樣「得無量果滿」。
「法界性究竟圓滿周遍十方」。所得到的法,這個法界事理,事事無不是法,條條道理無不皆通,這叫做法界。法界有事與理,事理通達,這叫做法性,「法界性究竟圓滿」。其實事理圓融,常常說「人圓、事圓,理就圓」,做人若能做得圓滿,人人好,對人,我們都結好緣,這不就是讓人覺得我們什麼都好,做事、聽道理,看到全都起歡喜心,這就是人圓。做人圓,做事圓滿,說話圓滿,與人相處圓滿等等,是好人,是能幫助人的人,能為人典範的人,這樣就是人圓。人格圓,自然做事就是很圓滿。人圓滿、事圓滿,不就是道理圓滿呢?
所以「法界性究竟圓滿」,法界人、事、物道理一切圓滿,這個法性皆通,所以「究竟圓滿周遍十方」。十方就是全都圓,哪一個地方是東西南北呢?東邊,它也還有東西南北;北邊,它也還有東西南北,任何一個地方,方位名稱都有「東西南北」。其實就如地球是圓的,在虛空法界的星球都是圓的,這就是「法界性究竟圓滿周遍十方」。方向,大空間都不動,動的是地球運行在軌道上在動,不是整個虛空在動,其實虛空法界就是安然自在,我們的白天、晚上,其實是星球軌道互轉。所以說來一切皆通,順利轉得圓融,這就是「法界性究竟圓滿周遍十方」,面面俱到,很圓滿。
這就是修行者道理通達了,原來的道理就是這樣,我們若能都通達,這「究竟圓滿周遍十方」,哪一件事情不懂呢?所以他「說法破世愚網入聖賢大道」。說法無非是要解開人的貪、瞋、癡、慢、疑。我們人間五種的大病;貪、瞋、癡、慢、疑。這五種的大病,也就是五種大無明的病。我們若能改除了貪,貪欲戒除了,自然就沒有什麼好起心動念、發瞋怒了。既然無所求、不爭取,哪有什麼值得我們去發瞋發怒的呢?沒有了。慢,我們稍微比別人聰明一點,我慢心就起;我慢心起,對世間一切的事情,別人所做的,就事事懷疑,這就是起於我們的癡,癡就是無明。所以說,貪、瞋、癡產生了這個慢心、疑心,就像一張網將我們網住。
現在的世間鋪遍了網路,哪一個人沒有用網路來網我們的心呢?常常都是手中一支手機,心都在那支手機上,在那個網路裡面,裡面無所不有,紅黃赤白的事物都在那個地方,擾動了人的心,擾亂了道心,擾亂了人間的正軌道,這就是網路。但是現在我們人人就是離不開網路,所以成為愚昧了。當然,科技發達很好,我們利用科技來了解天下事,打開我們的知識,增長我們的智慧,它也是一項讓我們了解、開闊事物的工具。但是凡夫,只要你這樣一步踏進去,就開始迷茫了,不懂得選擇,就被這些,紅黃赤白、五花十色的網將你牽引出去,有多少時間能讓你耽戀在那個網路裡面?所以擾亂了人的心,擾亂了修行的道心。我們應該要很清楚了解,現在的世間最需要的是什麼,要回歸清淨的本性,要找法,找真理,這個法、真理的軌道,我們要身體力行去走,這樣才有辦法入聖賢大道,要不然,我們就在那張愚網中,在那裡鑽不出來。我們應該要突破,聽法,來突破我們在那張網裡面,趕緊入聖賢大道。
所以「善道相應人天相接入菩提」。我們現在要趕緊,要很清楚,不要受這個愚網將我們罩住,將我們網住。聽法、說法,來破除世間的愚網。你要看手機,不如去看電子書嘛!我們的電子書裡面,什麼法都有,不用去看五花十色,我們是要了解道理,不是要去耽著在那個紅黃赤白,不要去耽著在那個地方。我們的電子書很簡單,就是白底黑字,事事萬法道理都在那個裡面,我們懂得選擇很純樸的工具,來了解法的真相。若能這樣,自然步步都走入善道,與善道相應,人天相接入菩提,那就是接近人天的道理。天道就是要行善事。我們記得在〈化城喻品〉的開頭,梵天王,十方的梵天王一直來、來、來。梵天,為什麼能成為梵天?那就是行極十善,守極清淨戒。行極善,行極善戒,因為這樣,所以他能生在梵天,只是還有微分的道理還未完全透徹,但是他修的都是清淨行,這就是梵天。所以在〈化城喻品〉,很清楚讓我們了解,這時候我們對這個法,應該要一步一步向前走。
*法界之理於此事事無非法界,法界性究竟圓滿遍十方。
法界之理,就是於事事無非法界。法界,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哪一件事情不是有道理在裡面呢?我們要在那裡坐著不動,這麼久,不是沒有道理,是要歷練過來,坐久了就習慣了。稍後起來,我們步步在走路,步步要穩健,我們的生理若健康,走路自然步步穩健,挺而直;我們的生理若不健康,外形、外表老化,走路就不穩健了。這也是人事看得到的事情,人的事相就是這樣,無非法界。每一天,飲食哪一項不是法?你若沒有很多東西去合成,生的菜、生的米,你無法吃,所以你要將生米變成飯,那就是要有鍋灶、要有火、要有爐、要有鍋、要有水,要有的東西很多,這些都是事物,這些事物沒有一項沒有道理在裡面。種米,就要有種稻子的方法,有了稻子種的方法,成熟了那就是稻穗,稻穗之後要脫穀才成為米。就是一直這樣循環,同樣的道理,就是這樣不斷循環。日常生活哪一項不是事?無非法界;哪一項不是理呢?
所以,我們聽法,不必一直認為我要聽很深、很文雅,這些字句聽起來,這叫做道理。其實道理是在我們的生活中,所以「法界性究竟圓滿周遍十方」,其實這種法,各項的事物不同,都有它境界的道理存在,這是「周遍十方」,究竟在十方,無不都是法界,一切的事物含蓋都是道理,這就是法。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所以在《華嚴經》這樣說,「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大家應該要去體會法界,我們前面也是一直說「法界性圓融」。其實法界性圓融也就是無極,就是無法去推算它到底什麼時候,天地之間有這麼多的事物道理現前,人的生理、人的心理到底從什麼時候開始有,這實在是一切唯心造,不必去想多久多久之前,在我們現前,就有很多事物等我們去做。想過去,很多的追究,不如拉回我們現在開始要知道的、要做的,要去身體力行的,所以我們現在要來知道昨天說的法。前面的文這樣說,
經文:「過無量阿僧祇劫,當於此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號曰法明。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釋迦牟尼佛讚歎富樓那彌多羅尼子,他能體解佛陀的心意,講佛所要講的法,做佛想要化度眾生的事情。所以,佛陀幾十年來讚歎富樓那,在他的道場,釋迦牟尼佛的道場,這樣助宣佛法。也說過了過去,不只是在現在,過去也是這樣,現在釋迦佛又說「過無量阿僧祇劫」,就是再未來,未來再過很長久的時間,「當於此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將再來人間,但是時間還很長久。將來成佛,當然這就在彌勒佛的後面了,還有多久彌勒佛才能在人間呢?這還要再幾十億萬年的事情。當然,富樓那的成佛就又在後面的後面,所以叫做阿僧祇劫,過無量阿僧祇劫,法明如來他才出現人間。所以,法明如來就是十號具足,大覺者,成佛在這個娑婆世界,就是在這片國土,這就是他的心願。這我們昨天已說過了,願意在五濁惡世,五趣雜居地,眾生剛強難調伏,富樓那彌多羅尼子他卻願意,他發願就是要在這個堪忍世界度眾生。接下來這段文這樣說,
經文:「其佛以恒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為一佛土,七寶為地,地平如掌,無有山陵、谿澗、溝壑,七寶臺觀充滿其中。」
經文簡釋:
「其佛以恒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為一佛土」;此明佛土,及其所化境如是廣大。
這裡就是要說他成佛的境界裡,那時候他的境界就是「其佛以恆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為一佛土」,他的世界將來會很廣,現在所說的世界是佛的心靈世界,三千大千世界為一佛土,這後面會再解釋三千大千世界。這就是說佛的國土,「及其所化境如是廣大」。他的心寬闊,所以他要化度的境界,眾生的緣也是很廣,就如三千大千世界那麼開闊。
經文簡釋:
「七寶為地,地平如掌」;佛心平故,地面亦平。掌如佛手,非同世人掌。
那時候的世界,法明的佛土世界是「七寶為地,地平如掌」。佛土的世界都是寶,佛土的世界心靈都很平坦,就像手伸出來,手掌一樣這麼平。就是「佛心平故」,因為佛心很平很平,所以「地面亦平」。這是佛的心地,佛的心地就是這麼的平坦。再者,「地平如掌」,如佛掌。佛的手伸出來,那麼平的手,非同世人的手。世人的掌,我們伸出來,很多的皺紋,我們還是有高有低的窩(凹陷),但是,佛掌伸出來是這麼的平坦,這是「地平如掌」,這樣來譬喻。
經文簡釋:
「無有山陵、谿澗、溝壑」;人心暴慢,猶若高山,稜層高峻,貪欲熾盛,喻如溪澗,吞納眾流。陰險如溝,虛偽如壑,佛土平正,無有如是一切險惡之地,皆平等心之所感。
「無有山陵、谿澗、溝壑」。這就是譬喻地平是這麼平,不像我們世間,真的是凹凹凸凸、高高低低,路有時候真的是很難走。但是我們的地還是一樣,有山、有河、有海、有溝,所說的山陵就是高高低低;谿澗,就是很深,山與山之間很深,陷進去的地方;溝壑,就是這樣,山、溪溝很多,凸凹不平。所以人心,這是譬喻人心的暴慢猶若高山。古人一句話說「山高未是高,人心節節高」,好像古人就是這樣說。山高,有多高?人的心比山還要高。人的心,說天地寬大嗎?人的心也要包山、包海、包天地,這也是古人說的。當然,佛陀也這樣跟我們說,「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沒有錯,包山,包地,是如何的包呢?佛教導我們是開闊的心胸包容一切,善解、包容。但是我們人,凡夫的心就是暴惡,很暴怒。因為他的貪心大。財產這樣夠了嗎?這個產業這樣滿足了嗎?現在的人,大還要再大一點,大要吞掉較小的,小的要再與更大的爭,這就是人心啊!永遠都無法平,永遠都是這麼的傲慢。
「我就是不肯輸你,我就是不要比你還小,所以我永遠都是要做這麼大。」他就要有這種心狠手辣,這種的心叫做暴,是從我慢心起,這種有「我」,所以我比你更大,比你更多,比你更高,比你……,比不盡啊!所以如高山,山高未是高,人心比山還高。喜馬拉雅山,八千多公尺,說是地球最高的山,現在的人要去征服最高的山,聖母峰爬上去了,他有辦法征服它,這是用人的體力,他說:「它哪有多高?我都爬得上去了!」對啊,現在很多人用很多時間,花很多的體力爬上去。但是那是生理上,用身體去克服這高山,你有這個耐力,有這個能力到山上去,但是克服不了心理。生理能克服,心理克服不了。我們自己的心理,就永遠永遠比這座山還更大、還更高。他還要得,不只是要爬而已,他還要比這個更高、更大的東西,「都是我要的,是我要搬回來,是我的」,這就是世間人的心。人心節節高啊,很辛苦。
「稜層高峻」,山陵一層再一層,很高。「貪欲熾盛」,我們的貪欲就是這樣,一層再一層,永遠貪不盡,就是不斷地一直吞,要吞得更多更多,「喻如溪澗,吞納眾流」。山很高很高,雨水下來,同樣高山的水還是要流到溪澗,溪澗的水就是這樣吞納,溪澗有辦法將水吞納,不論山多高,流下來的水,它全都吞進去。同樣的道理,我們人也是這樣,我們若說,朝好的,修行,要吞忍,不論什麼樣的暴逆,我們都吞忍下去,這就是修行。若是世間這種貪念的心,也是這樣不斷蛇吞象,一條蛇牠也覺得:我什麼都有辦法吞,這隻象我也吞得進去。這就如我們人,非常自不量力,不知人生無常,短暫的人生,自己不知,所以一直爭取、破壞等等,這都是人心的險惡,這種「陰險如溝,虛偽如壑」。所以,「佛土平正」,佛土是很平很正,「無有如是一切險惡之地」。就是這麼的平正,沒有說要比山高,也沒有說要比溝壑吞納一切,沒有這樣,所以一切都很平,而且「無有如是一切險惡之地」。因為它平坦,一目了然,知道這是很平的地方,平的地方,走路就覺得很安全。所以「無有如是一切險惡之地,皆平等心之所感」,沒有險惡之地,都沒有,一切地都是平等,心所感那個感覺,所以沒有險惡。
經文簡釋:
「七寶臺觀充滿其中」;亭臺觀宇所遊之處,皆功德成,故云寶也。處處皆然,故云充滿。
*七寶等,由種種法寶,莊嚴眾生心地之所感。
佛的境界,他的土地就是「七寶臺觀充滿其中」,那就是「亭臺觀宇所遊之處,皆功德成」。這就是心理付出之後很歡喜,法喜充滿,這都是法,法在我們的心裡。何況佛,既覺悟的大覺者的心就是這樣,處處心地風光,無不都是如遊戲亭觀,都是很漂亮,心地很漂亮,「皆功德成」,都是功德累積,「故云寶也」,這就是寶。「處處皆然,故云充滿」。到處都是這樣,所以「七寶等,由種種法寶,莊嚴眾生心地之所感。」因為有這樣的德,有這樣的累積行動過來,所以在眾生的心目中,佛無不都是最莊嚴。所以,「莊嚴眾生心地之所感」,他教化眾生,使令眾生能接納到這樣的法,也能分享到佛所教育的法喜。法喜要能得到,必定要我們的心接受,要我們身體力行去感觸到。這其實很簡單,不困難,法界無不都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只要我們人人時時多用心。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