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6/04/09晨語簡記

向下 
2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6/04/09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2016/04/09晨語簡記   2016/04/09晨語簡記 Empty周六 4月 09, 2016 4:02 pm

20160409薰法香如是我聞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信樂之心滋長,
善根常時聞法,
因智願為種子,
約結緣則圓解,
無始聞法懷珠,
本具真如本性。
 
  我們最近不是都一直在說,一位醉人到親友的家庭,醉了,睡著了,他的親友看見這個朋友這麼落魄,但是還在睡覺,他給他一顆寶珠放在身上的衣服裡,因公事要離開了,但是這位酒醉的人醒了也離開這地方,到底經過了多久又再相遇,親友看見這位落魄的人,怎麼還是這樣,明明這顆寶珠價值連城,怎麼用都用不完,為什麼現在見面看他還是這麼的落魄。這段故事,我們還是要很用心,這在佛陀說法譬喻,很精彩的用意,這經文是五百弟子受記之後,自己很歡喜,也很慚愧,出來向佛陀表達出他們就如那個醉人,迷醉在無明酒裡,一直就是這樣在迷茫中,雖然遇到佛,累生世有這樣結緣、受教,到今生此世,雖然見到了佛,但還是固守在自己小根小智之中。佛陀所說教法要引導我們發大心、立大願,他還是守在自己自了生死,自己覺得實在是很慚愧。
 
  這「信樂之心滋長」,生生世世雖然接受佛法,雖然信根未斷,這信樂的心,信樂佛法,生生世世還是有在進步,這「信樂之心滋長」,還是有在進步。善根是來自於生生世世,「常時聞法」,都有在聽法。「因智願為種子」,因就是種子,那個種子還是真如本性,人人本具的智慧,也就是這樣在聽法,長時間,累生世都有在聽法,信樂的心也有在進步,這個智,這顆種子還是生生世世有在發願,常常都在發願。我們每天不也都在發願,課誦做完後就是發願,「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普願業障盡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這不就是大家每天都在發願,這「因志願為種子」。但是大家每天在發願之後,到底對我們作用有多少呢?實在是沒有在用心,只是顧著這顆種子,就是早晚課這樣做,經文這樣讀,依文字發這樣的願,就只是這樣,沒有真正很用心。
 
  這要說在結緣,佛陀從過去日月燈明佛與大通智勝佛,很長久的時間,生生世世就是這樣在說法、求法,上求佛法、下化眾生,生生世世在六道四生裡,無不都是入人群中,入眾生群裡,去做一位成佛鋪路的種子。他就要廣結善緣,要在所有的眾生道中去體會,去了解苦、苦、苦,苦的原因如何來匯集,無不都是在長時間與所有的眾生結緣、說法度眾生,「圓解」了。因緣已經成熟,所以來人間成佛,修行的過程,最後的結果就是現相成佛。佛陀還是要再了過去的緣,修行還是為了度眾生,苦在眾生只是生生結緣,卻是這大心未發,所以這分結緣雖然成熟了,無始以來一直聽法,就好像不斷給你那顆寶珠,常常都要跟你說,你的身上有顆寶珠,不論何時就是這樣跟我們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人人本懷佛性,要讓我們知道,我們還是醉在無明酒當中,我們自己一直不了解,不了解我們本具真如本性。明明知道,佛陀就是這樣跟我們說,我們也相信,我們也了解,只是沒辦法將它應用出來。
 
  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的無明、煩惱未盡,我們用功還不夠,雖然每天聽,卻是聽了之後,法就藏在最深處裡,沒有拿來應用,這是很可惜的。眾生在人間,人間眾生苦難偏多,所以我們應該要很用心去體會。自古以來,善的人還是保持著那分的善念,無明的人無中生有,也是會影響到天地之間,這古人的道德觀念,「舉頭三寸有神祇」,也就是要說因緣果報的觀念。就如紅毛猩猩(印尼紅毛猩猩與聾啞女孩視訊,用手語說「妳的食物摧毀我的家。」)或者是「可可」猩猩(美國大猩猩「可可」,以手語籲人類保護地球),這是其牠的生靈,不是人類,牠們是動物,牠們也知道大自然,人類與大地,人類破壞了大地,形成了現在的氣候異常。
 
  在很早很早以前,就是在漢朝,有一位很清廉的官,為官清廉,他的名字叫做干定國。他的父親也是當官的,從小他就在父親身邊,看父親如何判案,他了解人間受冤情的人很多,就是要靠當官的人,持清廉來判斷是非,是罪或者是清白的,他要好好地,很用心的去判決,有造罪的人,當然要接受刑罰來警告世人;若是無罪的人,應該要還他的清白。這是他從父親的身上所學來的,而且他發願絕對要為苦難人,含冤受屈的人來伸冤,這是他為官的心願。(附註:為孝婦據理昭雪者是于定國父親,人稱于公)那就是在那個時期,他已經考上了,在朝庭當官,人人稱讚,職位到太守的職位。在那當中,東海郡有一位孝順的媳婦,這位這麼孝順的媳婦嫁過來沒多久,幾年間先生就往生了,這位媳婦很孝順,孝順這個婆婆,她發心立願終身不嫁,不再改嫁,就是要陪伴她的婆婆,侍奉她到終老。但是這婆婆疼這個媳婦,如疼自己的女兒,她還這麼年輕,我的兒子辜負妳,妳應該要再去選擇好人家,再去結婚。但是這位寡婦就是堅持守她的貞節,要盡孝道。
 
  就因這樣,婆婆很擔心,自己覺得說,是不是因我這個老人在,拖累了我的媳婦,我若是一了,媳婦就會放心,就會去找個好的人家再嫁。這位婆婆自己這樣想,就上吊自殺。就因這樣,這婆婆的女兒回來奔喪,就一口咬定是嫂子還年輕,想要再改嫁,但因婆婆還在,就假裝孝順,說要顧守我的母親,但是可能是守不住了,你用計,或是虐待,讓我的母親這樣往生了。這就是嫂子對我的母親不孝、虐待,哪怕是真的自殺,也是嫂子造成的,不孝之罪難逃。那時,那個縣官(太守),就依小姑所告訴的案情,依照這樣來判決,就判為死刑,斬首了。就這樣開始,這個東海邵,三年的時間都沒有下雨,乾旱了。郡內的人民覺得這郡一向都風調雨順,從來不曾有過三年時間不下雨,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這住太守來到此郡,看到此郡乾旱,農民苦不堪,寸草不生,整個郡都因乾旱的災難,百姓很苦,到底這個郡發生了什麼事情?大家議論紛紛,一定有發生了什麼事情。
 
  這位新任太守,他來到這個地方坐鎮,要來了解這個郡到底是發生了什麼樣奇怪的事?就將所有案子都拿出來看,看了之後,發現到這個案,就趕緊重提再審。因為也有聽當地的人說,這個媳婦是多麼孝順,怎麼可能虐待婆婆,人人都認為不可能,偏偏前任太守卻將她判死刑。這位太守聽聞這樣的訊息,再重新調查,原來全郡的人都是這麼說,這個案不該是媳婦虐待婆婆,應該是婆婆疼惜媳婦,自了自己的性命,這媳婦不該受斬首的冤情,這冤情很大,因為這樣,所以太守就趕緊帶人,他本身就做了一場祭奠,為這寡婦祭奠,為她立貞節碑。這一天郡裡的人,大家都同時為這寡婦祭拜,看她的貞節碑被豎立起來,大家很歡喜,不可思議,就這樣,黑雲開始出現,就降下甘霖,下雨了。這個典故,叫做三年不雨,是因為有了冤情,這個冤情不解,天地不容,所以三年不雨。這就是過去有這樣一段典故。
 
  是啊!我們現在為什麼氣象會這麼的異常呢?現在的人心無明,動不動無明網就這樣不斷,是真、是假不知道,很多事總是在人群裡無法建立那分真信仰,沒辦法將這是與非釐清楚,所以法辦法釐清,就變成了清濁混淆在一起,有多少人受到無明、煩惱所籠罩在那當中,所以這時人禍頻傳,災難也頻傳。這就是我們人應該要好好趕緊淨化人心、建立信心,真實的法,人倫道德一定要趕緊建立起來,現在太模糊了,就是這分醉酒無明,我們人人要好好用心,啟發出我們的真如本性,我們信樂的心要好好滋養起來,建立我們這分清淨的本性,好好地聽法,是非清楚。我們長久以來,聽法的種子已經深埋在我們心中,我們人人身上應該都懷一顆寶珠,要好好將這顆寶珠發揮我們用之不盡的智慧,真諦道理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能顯現出來,這就是我們求法的目標。否則,人間大乾坤不調和,就是來自於小乾坤無明覆蓋,所以我們要很用心。佛陀用心這樣在說法,教導眾生,長久的時間在陪伴,我們要到何時才能夠認清法是在我們自己的自性,在我們的內心?我們要到何時,才能找得到呢?很可惜,所以時間很長久,前面的文不就是這樣說嗎?
 
經文:「於某年月日,以無價寶珠,繫汝衣裏,今故現在。而汝不知,勤苦憂惱,以求自活,甚為癡也。」
 
  已經多久多久以前,從日月燈明佛,從大通智勝佛,塵點劫以來,這個無價寶珠就不斷給你,在你的內身,你到現在還不知道,還是這樣「勤苦憂惱,以求自活」,還是只為了獨善其身,所求的是小法,自己滿足自己而已,這「甚為癡也」!我們大家應該要發大心、立大願,入人群,讓人人能了解,不是只有你自己理解,你自己獨善其身,天下人間還未度化,天下眾生無明覆蓋,自然天下就不調和,自然大乾坤不調,小乾坤不調。大家還是要趕緊發大心、立大願,入人群去說法,去傳法,為人群去付出,去體會人群的苦難,從無明中求覺悟,這是佛陀對我們的教育。下面這段文這樣說,
 
經文:「汝今可以此寶貿易所需,常可如意,無所乏短。」
 
  現在和你見面了,告訴你,你身上有一顆寶珠,現在你應該要知道,你可讓這顆寶珠發揮效用,你可以很輕安自在,讓你不欠缺,衣食不欠缺,讓你一輩子很富有。所說的衣食不欠缺,就是法,法,我們能運用自如。這段文勸我們:「你要去貿易,貿易,不是只將這個東西放在裡面,要拿出去與大家分享,有這麼好的東西,去啊!去貿易,你去付出,付出之後,會得到很歡喜的法喜回來,你要去貿易。」
 
*勸貿喻,即今經授記。喻此大菩提心能發生無量功德,無有匱乏。
 
  這譬喻,就是現在授記,你要去用功,真正要發大心入人群度眾生,自然就為你授記。這就是譬喻大菩提心,你要發大菩提心,這叫做貿易,發菩提心,你的法要用出去,才能得來法喜。所以「能發生無量功德」,你付出去之後,所回向回來的這就是功德。平時你內心有修,就是功,你外面付出在人群中,這就是德,這就是無量功德。去貿易,回收回來就是無量功德。「無有匱乏」,絕對讓你很豐富。
 
經文簡釋:「汝今可以此寶貿易所需」
*「此寶即佛性」;貿易即變轉。所需即忍之衣禪悅之食。
 
  所以「汝今可以此寶貿易所須」。你現在應該知道,這個寶就是佛性,要知道,貿易就是要去變轉,將這個聽來的法善解進去,要轉給大家,隨順眾生的根機,隨順時代的需要,你能變轉,所須即是忍之衣。儘管現在社會很複雜,我們要入人群,真的就要忍,我們就要溫、良、恭、謙、讓,你要很溫順,隨順眾生,無論如何,逆來順受,對人要恭敬、要謙卑,這溫、良、恭、謙、讓,讓人,不必與人計較,這就是我們的功夫,就是要忍。在這種時代、這種社會,我們就是要修忍,要著起忍辱衣,這顆珠就是放在你的衣服裡。我們人人本具佛性,人人要有這樣修行的形態。修行的形態,就是穿這件衣服,讓人家知道我們是修行者,讓人家知道我們是一個這樣的團體。修行雖然是在內心,但是對外也要表達出來。
 
  所以我們要時時禪悅之食,就是思惟修,我們要好好清淨我們的心,要好好來思惟,修我們的心,聞、思、修,戒、定、慧,這都是我們的柔和忍辱衣。我們能常常穿這件衣服,常常會得到很多法,入人群,你才知道原來是這樣,做了之後,那一分的歡喜,就是滋養我們的慧命,這就是禪悅食,讓我們的慧命再更滋長起來。
 
*珠雖價值無數,必須貿易方有濟用。了因內解,雖復究竟,必須行解相應。
 
  「珠雖價值無數,必須貿易」。這顆珠雖然很值錢,但是你必定要去貿易,要去付出,所以才有辦法這樣對眾生有利益。光是你自己有一顆寶珠,不夠,要和大家分享出去。你有這樣有佛法,無法改變大乾坤的災難,我們要改變人人的心,讓人人能夠心清淨,啟發人人的愛、人人的虔誠,這樣才能天下平安。不光是一個人的虔誠就有辦法感動天地,還是要大家共同有那一分的虔誠,上達諸天龍神八部,諸佛菩薩了解,人人虔誠的心會合,那一分愛的力量的付出。所以,珠雖然是價值無數,但是必須要貿易,才「方有濟用」,這樣我們才能得到利用。你若不在人群中,不知道原來我們幫助人是這麼歡喜,原來法普遍在人間,人間祥和,這分祥和的人間,對人群的利益,所以一定要…法要用在人間。所以「了因內解」,我們要很清楚,因緣是這樣,我們自己內心要很透徹了解。過去無量劫以來,我們就是有真如本性,懷有法,雖然我們已經都了解了,「雖復究竟」。「必須行解相應」,儘管法都讓你很懂了,你都很了解了,但是必定要去身體力行,內修外行這樣相應起來,這個法在人間才有用。
 
經文簡釋:
「常可如意,無所乏短」;常可富足,如汝之意,於一切時無所缺少。
 
  所以「常可如意,無所乏短」。法的用處用在人間,能得到天下消弭災難,社會人間祥和,這就是全人類的福。所以我們要很用心,將法入心,要身體力行,內外相應在人間。所以「常可富足如汝之意」,我們要求人人平安,我們就要去付出。所以「於一切時無所缺少」,無處不在,無時不有,這個法對我們來說很豐富。
 
*珠體不盡,貿易無窮,方顯寶珠之功用,自行化他,無量眾寶,無功用道,彼此不窮,方名如意無乏。
 
  所以「珠體不盡,貿易無窮」。這個珠,其實就是法,法體入我們的心,實在是用不完,不必擔心我若說出去,這個法別人在用,我會少了嗎?就如弟子問佛:「我若是法傳給別人,別人在用,我的功德會減少嗎?別人得到功德,我會減少嗎?」佛陀用一支蠟燭來譬喻,「這支蠟燭點起來,一支再點出去,十支點出去,百千萬億支的蠟燭來點出去,對你這支蠟燭的火有影響嗎?」「沒有。」「周圍的環境有比較亮嗎?」「有啊!」對啊!同樣的道理,我們對法清楚了,給別人,別人清楚了,我們有少嗎?沒有,我們還能不斷將付出後的更多心得,再與大家分享。所以說「珠體不盡,貿易無窮」,你能源源不斷一直去和人分享,「方顯寶珠之功用」,這樣才能顯出寶珠的功能、效用。
 
  所以「自行化他,無量眾寶,無功用道」。全都是彼此之間,不是只有我自己一個人享用而已,若我自己一個人享用,這就沒有什麼樣的用處了。就是要跟大家分享,要有「自行化他,無量眾寶」,不是屬於自己的,若是屬於自己的就沒有功能了,是屬於大家的。法,本來是人人本有,我們應該要啟發人人這分愛心。「彼此不窮」,你心靈的財富,我的心靈的財富,人人的心靈財富無窮盡,這才是真正「如意無乏」,這就是愛的力量。
 
經文:「佛亦如是,為菩薩時教化我等令發一切智心。而尋廢忘,不知不覺。」
 
經文簡釋:
*「佛亦如是,為菩薩時」;佛亦如彼親友之人,昔在因地,作菩薩時。
*「教化我等令發一切智心」;教訓化導於我眾等,令發一切智慧之心。
 
  佛就是這樣教我們。他為菩薩的時候就同樣,「如彼親友之人」,就如那位親友,這樣「昔在因地作菩薩時」,在過去過去以前,在因地當菩薩時,大通智勝佛、日月燈明佛那個時代,那個因地的時代,那時候就開始「教化我等令發一切智心」。那時候就一直一直輾轉教育我們,教訓我們能夠化導眾生,教我們大家令發一切智慧之心。這就是諸佛菩薩過去也是用菩薩心這樣來教育。
 
*「而尋廢忘不知不覺」;而即於後廢遺忘,不能了知,亦不省覺。
 
  「而尋廢忘,不知不覺」。我們現在雖然生生世世,還是常常在聽法,但就是這樣又將它忘記了,本來建立在心裡,又荒廢掉了,因沒有用功,所以荒廢掉了,就忘記了,忘記就不覺知了。「而即於後廢遺忘,不能了知」,就無法省覺,像是常常都是在醉酒中,這種醉無明酒之中。每天都是這樣無明,每天都是在求法,但是每天都是只為了自己,了解佛法都是想要如何了脫生死,佛法就是自擁有,不想與別人分享。其實,大小乘法,只要我們聽了有道理,我們了解,心開意解,我們就要趕緊去與人分享。不是「等一下,等到我大乘法都清楚了,我再跟你們說」。就如佛陀這些弟子聽法四十多年,大家年紀也都有了,要等到什麼時候才能入人群啊!我們應該聽了,有法了,就要趕緊和人人來分享,不要說要等很久。
 
  所以,信樂之心,要永遠滋潤在我們的心裡,我們的善根要不斷不斷伸展開。既知道有這樣的因緣,我們就要好好將法用在日常生活中,內外相應,法才能夠伸長,普天之下,眾生得法明理,這樣才能四大調和、社會祥和、人人平安。這要看我們是不是有時時多用心嗎?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合十
************************************************************
 
【補充資料一】《漢書于定國傳.于公治獄》
  于定國字曼倩,東海郯人也。其父於公為縣獄吏、郡決曹,決獄平,羅文法者於公所決皆不恨。郡中為之生立祠,號曰于公祠。東海有孝婦,少寡,亡子,養姑甚謹,姑欲嫁之,終不肯。姑謂鄰人曰:「孝婦事我勤苦,哀其亡子守寡。我老,久累丁壯,奈何?」其後姑自經死,姑女告吏:「婦殺我母」。吏捕孝婦,孝婦辭不殺姑。吏驗治,孝婦自誣服。具獄上府,于公以為此婦養姑十餘年,以孝聞,必不殺也。太守不聽,于公爭之,弗能得,乃抱其具獄,哭於府上,因辭疾去。太守竟論殺孝婦。郡中枯旱三年。後太守至,卜筮其故,於公曰:「孝婦不當死,前太守強斷之,咎黨在是乎?」於是太守殺牛自祭孝婦塚,因表其墓,天立大雨,歲孰。郡中以此大敬重于公。
 
  定國少學法於父,父死,後定國亦為獄中、郡決曹,補廷尉史,以選與御史中丞從事治反者獄,以材高舉侍御史,遷御史中丞。會昭帝崩,昌邑王征即位,行淫亂,定國上書諫。後王廢,宣帝立,大將軍光領尚書事,條奏群臣諫昌邑王者皆超遷。定國由是為光祿大夫,平尚書事,甚見任用。數年,遷水衡都尉,超過廷尉。
 
【補充資料二】《四十二章經》
  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歡喜,得福甚大。沙門問曰:此福盡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數千百人各以炬來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6/04/09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6/04/09晨語簡記   2016/04/09晨語簡記 Empty周六 4月 09, 2016 5:55 pm

今天去參加一位師姊的告別式,在車上大家談起,委員號幾號。
再對應早上, 上人的開示,「五百弟子受記之後,自己很歡喜,也很慚愧,出來向佛陀表達出他們就如那個醉人,迷醉在無明酒裡,一直就是這樣在迷茫中,雖然遇到佛,累生世有這樣結緣、受教,到今生此世,雖然見到了佛,但還是固守在自己小根小智之中。佛陀所說教法要引導我們發大心、立大願,他還是守在自己自了生死,自己覺得實在是很慚愧。」
號碼愈少代表受證年資愈久,自問是否遇到 上人,結緣,但受教了嗎?還是停留聞法不入心,懈怠不精進當中?想想也真該慚愧。

又想起,早上在路上看到一隻小鳥,可能車子太快,撞了牠一下,我看牠在地上,口吐鮮血,不忍牠再次被輾,但心中沒來由的有點害怕,口中一直大聲唸「阿彌陀佛」,從袋子裡,找出濕紙巾,當做被子把它蓋住,然後移動到樹下。
過程,讓我更體會,慈悲心本有,但真的要去力行付出時,是否真的有毅力、勇氣呢?感恩自己誦念的聲聲佛號,似乎讓我鼓勵了勇氣,去除了懼怕,這種奇妙的感覺,有如龍天護法在身旁,不再畏懼。
所以要記住上人的叮嚀,千萬不要「我們用功還不夠,雖然每天聽,卻是聽了之後,法就藏在最深處裡,沒有拿來應用,這是很可惜的。」

上人又慈示:「發菩提心,你的法要用出去,才能得來法喜。」最近有很深的體悟,「法」要用,才是真正「妙法」,如不用,煩惱還是煩惱。我們常常聽到「藉事練心」,但遇到境界時,自己的心沒有顧好,起了煩惱,這個「藉事練心」的法,就是沒有拿起來用,心沒有練到,反而惹了傷痕累累;當轉個念,感恩喔!因這事件讓我體悟到…,心轉境轉,海闊天空。
「你自己有一顆寶珠,不夠,要和大家分享出去。」正如傳心燈一樣,自己的燭光未減,卻有更多、無盡燈的光明照耀,一起照亮千年暗室,一起發光發熱,那多美好!自然「如意無乏」。感恩啊!
以此與大家分享之。
 

靜思弟子陳映月(慮津) 恭敬頂禮
回頂端 向下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85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4
注冊日期 : 2008-12-22

2016/04/09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6/04/09晨語簡記   2016/04/09晨語簡記 Empty周一 4月 11, 2016 10:27 am

薰法香心得札記(二○一六年四月九日星期六)

 

繫珠喻《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原文如下:

世尊,譬如有人至親友家,醉酒而臥,是時親友官事當行,以無價寶珠繫其衣裏,與之而去。其人醉臥,都不覺知。起已遊行到於他國,為衣食故,勤力求索,甚大艱難。若少有所得,便以為足。(以上為權)

於後親友,會遇見之,而作是言。咄哉丈夫,何為衣食,乃至如是。我昔欲令汝得安樂,五欲自恣。於某年日月,以無價寶珠,繫汝衣裏。今故現在,而汝不知。勤苦憂惱,以求自活,甚為癡也。汝今可以此寶,貿易所須,常可如意,無所乏短。(以上為實)

 

自譬如有人至親友家,及至便以為足句止,為領悟昔權。自於後親友句下,至無所乏短句止,為領今實。

 


權實

原文

譬喻



譬如有人至親友家

譬如繫珠喻,

有人喻受化之眾生;

親友家,喻前菩薩沙彌,應化之國。

醉酒而臥

醉喻昏迷,

酒喻五欲,喻煩惱未斷,無明所纏,雖遇佛法,猶如昏醉。

醉酒而臥,當時大眾暫發,無明暫伏以得聞經,內心微解,如人至親友家,以無明重故,還復迷失,如醉酒而臥。

醉都不覺

醉都不覺,醉有二義,一重醉,都不覺知;二輕醉,微覺尋忘,亦名不覺。雖有二義,終成繫珠之義。

是時親友官事當行

喻菩薩應化緣已畢,當更示離去現化他國。

官事當行,明王子餘處機發,逗緣往應,故云當行,弘法化他,知非私務,故云官事。

以無價寶珠繫其衣裡

喻教以大乘,使大菩提心,熏習於其識田之內。
無價珠,一乘實相真如智寶。佛性種子,名無價珠,今入其身,如繫衣下。

繫其衣裡,慚愧忍辱,能遮醜恚及防外惡,即是外衣信樂之心,內裹善根,即是內衣。

 

於時聞法,微信樂欲,即了因智願種子,約結緣則圓解為珠,為説為繋,煩惱昏醉,少有微解,故曰繫珠。

與之而去

约天性然昔繫,亦非新無,未知令知,故云繫與之而去,謂授法已,轉化餘方。

其人醉臥都不覺知,

起已遊行,到於他國,

為衣食故,勤力求索,

甚大艱難,若少有所得,便以為足。

此喻為煩惱之酒所迷,不能安住於佛之教化,而退墮於生死流轉之他國。

「其人醉臥都不覺知」;根力淺故,無宿命通,忘卻往事,猶如醉人,都無所知。 
醉臥不覺喻以無明厚重尋復不憶,所謂醉無明酒臥生死關。


「起已遊行,到於他國」;謂捨報已,轉生餘處。

起已遊行,喻善根欲發厭苦求樂,天上人間植福修行。

到於他國,無明覆解,不知向本求大乘衣食,故云到於他國求於小乘衣食。

「為衣食故,勤力求索」;喻怖畏生死,復發心修行、力求解脫。
求衣食,小道法自資糧。
勤力,不識正法,不求正行。

「甚大艱難,若少有所得,便以為足」;喻怯畏佛道長遠,一得小乘涅槃,便生住著,更不進身。

艱難,外道苦行,崇火事水等。少為足,樂著小果,所作已辦。

「為衣食故,勤力求索,甚大艱難」;身無忍力,乏慚愧衣,心無法滋,缺甘露味。

厭老病死,猶如牢獄、辛勤萬狀。求學小乘,如寒求衣、如飢求食,遍處乞索,不能自安。



於後親友,會遇見之,

而作是言。咄哉丈夫,

何為衣食,乃至如是。

我昔欲令汝得安樂,五欲自恣。

諸子說喻,自責根鈍,今乃自知之,領解舍利等大德比丘前後得記,顯大乘一真實法意。

「於後親友,會遇見之」;喻釋迦牟尼示現娑婆,重復值遇前塵世緣,所教化之眾生。

會遇見之:喻緣熟相值四十年來,及門受業,心印不傳,若逢不逢,猶然未見。

今悟此理,同聲共氣,會遇授受機教,方名為見。

「而作是言,咄哉丈夫」;咄哉丈夫激發甚切,意謂冠天履地及一男子。
「何為衣食,乃至如是」;喻何故求如是小乘涅槃之受用,二乘龍象之材,何自滿自足於小道哉。

「我昔欲令汝得安樂五欲自恣」;示珠喻,重序因緣之意,喻得無上安樂而自娛於五淨法之欲。

「安樂」:無逼惱故,清淨法界,眾相寂靜,故名安樂。及能安樂一切有情,俱名安樂。

「自恣」:一知時善用,二真實智慧行,三利益眾功德,四柔軟隨順意,五慈心愛物命。此名自恣五德。

於某年日月,

以無價寶珠,繫汝衣裡。今故現在,

而汝不知。勤苦憂惱,以求自活,

甚為癡也。

 

「於某年日月」;某年日月,喻大通智勝時,八萬餘劫,長久時來,比擬日月燈時。

「以無價寶珠,繋汝衣裡,今故現在」;無價寶珠,喻於佛性,王子說經,為下大種,如以寶珠,繋於衣下。

寶珠現在衣裡,喻佛直指其本菩提心之所在,令此眾生,勿昧夙因,並毋戚戚於小法之不足自給。

今故現在,謂雖不覺,善種常存,現在昔聞一乘,薰種未亡。

「而汝不知!勤苦憂惱,以求自活」;而汝不知有大乘種,在於身中卻學小乘,枉受勤苦,以求自活。自不知有心外取法,故云勤苦憂惱,為求自利,故云自活。

「甚為癡也」;甚為可惜,真癡迷也。迷大向小,困守化城,故云甚癡。

謂於一切,事理之法,無所分別,顛倒妄執,起諸邪見,昏迷不了是名癡。

汝今可以此寶,貿易所須,常可如意,無所乏短。

勸貿喻,即今經授記。喻此大菩提心能發生無量功德,無有匱乏。

「此寶即佛性」;貿易即變轉。所需即忍之衣禪悅之食。

珠雖價值無數,必須貿易方有濟用。了因內解,雖復究竟,必須行解相應。

「常可如意,無所乏短」;常可富足,如汝之意,於一切時無所缺少。

珠體不盡,貿易無窮,方顯寶珠之功用,自行化他,無量眾寶,無功用道,彼此不窮,方名如意無乏。
 

繫珠喻,開示到今天,講畢這一段落。整個譬喻,簡單、精彩、好記。原文約一百多字,但上人開示了五天。回顧這五天的內容,的確對於法與譬喻的對照,有更深刻的體會,否則就只是一個故事而已。

我想上人的期望,不是我們聽懂這個故事,或是聽懂這個法而已。就如這個譬喻本身,通懂只是知道身上有寶珠。還要拿去貿易,「珠體不盡,貿易無窮,方顯寶珠之功用,自行化他,無量眾寶,無功用道,彼此不窮,方名如意無乏。」才能夠把寶珠的價值發揚光大。

 

光是你自己有一顆寶珠,不夠,要和大家分享出去。你有這樣有佛法,無法改變大乾坤的災難,我們要改變人人的心,讓人人能夠心清淨,啟發人人的愛、人人的虔誠,這樣才能天下平安。不光是一個人的虔誠就有辦法感動天地,還是要大家共同有那一分的虔誠,上達諸天龍神八部,諸佛菩薩了解,人人虔誠的心會合,那一分愛的力量的付出。

以虔誠的心,將愛的能量的付出,讓人人也有愛,不斷地擴散出去,這就是真實法。

 

 
信樂之心,要永遠滋潤在我們的心裡,我們的善根要不斷不斷伸展開。既知道有這樣的因緣,我們就要好好將法用在日常生活中,內外相應,法才能夠伸長,普天之下,眾生得法明理,這樣才能四大調和、社會祥和、人人平安。

信根、善根,不斷伸展,法才能伸長,眾生才能得法,四大才能調和。




 

信樂之心滋長,
善根常時聞法,
因智願為種子,
約結緣則圓解,
無始聞法懷珠,
本具真如本性。
 
 
我們最近不是都一直在說,一位醉人到親友的家庭,醉了,睡著了,他的親友看見這個朋友這麼落魄,但是還在睡覺,他給他一顆寶珠放在身上的衣服裡,因公事要離開了,但是這位酒醉的人醒了也離開這地方,到底經過了多久又再相遇,親友看見這位落魄的人,怎麼還是這樣,明明這顆寶珠價值連城,怎麼用都用不完,為什麼現在見面看他還是這麼的落魄。這段故事,我們還是要很用心,這在佛陀說法譬喻,很精彩的用意,這經文是五百弟子受記之後,自己很歡喜,也很慚愧,出來向佛陀表達出他們就如那個醉人,迷醉在無明酒裡,一直就是這樣在迷茫中,雖然遇到佛,累生世有這樣結緣、受教,到今生此世,雖然見到了佛,但還是固守在自己小根小智之中。佛陀所說教法要引導我們發大心、立大願,他還是守在自己自了生死,自己覺得實在是很慚愧。
 
 
這「信樂之心滋長」,生生世世雖然接受佛法,雖然信根未斷,這信樂的心,信樂佛法,生生世世還是有在進步,這「信樂之心滋長」,還是有在進步。善根是來自於生生世世,「常時聞法」,都有在聽法。「因智願為種子」,因就是種子,那個種子還是真如本性,人人本具的智慧,也就是這樣在聽法,長時間,累生世都有在聽法,信樂的心也有在進步,這個智,這顆種子還是生生世世有在發願,常常都在發願。我們每天不也都在發願,課誦做完後就是發願,「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普願業障盡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這不就是大家每天都在發願,這「因志願為種子」。但是大家每天在發願之後,到底對我們作用有多少呢?實在是沒有在用心,只是顧著這顆種子,就是早晚課這樣做,經文這樣讀,依文字發這樣的願,就只是這樣,沒有真正很用心。
 
 
這要說在結緣,佛陀從過去日月燈明佛與大通智勝佛,很長久的時間,生生世世就是這樣在說法、求法,上求佛法、下化眾生,生生世世在六道四生裡,無不都是入人群中,入眾生群裡,去做一位成佛鋪路的種子。他就要廣結善緣,要在所有的眾生道中去體會,去了解苦、苦、苦,苦的原因如何來匯集,無不都是在長時間與所有的眾生結緣、說法度眾生,「圓解」了。因緣已經成熟,所以來人間成佛,修行的過程,最後的結果就是現相成佛。佛陀還是要再了過去的緣,修行還是為了度眾生,苦在眾生只是生生結緣,卻是這大心未發,所以這分結緣雖然成熟了,無始以來一直聽法,就好像不斷給你那顆寶珠,常常都要跟你說,你的身上有顆寶珠,不論何時就是這樣跟我們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人人本懷佛性,要讓我們知道,我們還是醉在無明酒當中,我們自己一直不了解,不了解我們本具真如本性。明明知道,佛陀就是這樣跟我們說,我們也相信,我們也了解,只是沒辦法將它應用出來。
 
 
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的無明、煩惱未盡,我們用功還不夠,雖然每天聽,卻是聽了之後,法就藏在最深處裡,沒有拿來應用,這是很可惜的。眾生在人間,人間眾生苦難偏多,所以我們應該要很用心去體會。自古以來,善的人還是保持著那分的善念,無明的人無中生有,也是會影響到天地之間,這古人的道德觀念,「舉頭三寸有神祇」,也就是要說因緣果報的觀念。就如紅毛猩猩(印尼紅毛猩猩與聾啞女孩視訊,用手語說「妳的食物摧毀我的家。」)或者是「可可」猩猩(美國大猩猩「可可」,以手語籲人類保護地球),這是其牠的生靈,不是人類,牠們是動物,牠們也知道大自然,人類與大地,人類破壞了大地,形成了現在的氣候異常。
 
 
在很早很早以前,就是在漢朝,有一位很清廉的官,為官清廉,他的名字叫做干定國。他的父親也是當官的,從小他就在父親身邊,看父親如何判案,他了解人間受冤情的人很多,就是要靠當官的人,持清廉來判斷是非,是罪或者是清白的,他要好好地,很用心的去判決,有造罪的人,當然要接受刑罰來警告世人;若是無罪的人,應該要還他的清白。這是他從父親的身上所學來的,而且他發願絕對要為苦難人,含冤受屈的人來伸冤,這是他為官的心願。(附註:為孝婦據理昭雪者是于定國父親,人稱于公)那就是在那個時期,他已經考上了,在朝庭當官,人人稱讚,職位到太守的職位。在那當中,東海郡有一位孝順的媳婦,這位這麼孝順的媳婦嫁過來沒多久,幾年間先生就往生了,這位媳婦很孝順,孝順這個婆婆,她發心立願終身不嫁,不再改嫁,就是要陪伴她的婆婆,侍奉她到終老。但是這婆婆疼這個媳婦,如疼自己的女兒,她還這麼年輕,我的兒子辜負妳,妳應該要再去選擇好人家,再去結婚。但是這位寡婦就是堅持守她的貞節,要盡孝道。
 
 
就因這樣,婆婆很擔心,自己覺得說,是不是因我這個老人在,拖累了我的媳婦,我若是一了,媳婦就會放心,就會去找個好的人家再嫁。這位婆婆自己這樣想,就上吊自殺。就因這樣,這婆婆的女兒回來奔喪,就一口咬定是嫂子還年輕,想要再改嫁,但因婆婆還在,就假裝孝順,說要顧守我的母親,但是可能是守不住了,你用計,或是虐待,讓我的母親這樣往生了。這就是嫂子對我的母親不孝、虐待,哪怕是真的自殺,也是嫂子造成的,不孝之罪難逃。那時,那個縣官(太守),就依小姑所告訴的案情,依照這樣來判決,就判為死刑,斬首了。就這樣開始,這個東海邵,三年的時間都沒有下雨,乾旱了。郡內的人民覺得這郡一向都風調雨順,從來不曾有過三年時間不下雨,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這住太守來到此郡,看到此郡乾旱,農民苦不堪,寸草不生,整個郡都因乾旱的災難,百姓很苦,到底這個郡發生了什麼事情?大家議論紛紛,一定有發生了什麼事情。
 
 
這位新任太守,他來到這個地方坐鎮,要來了解這個郡到底是發生了什麼樣奇怪的事?就將所有案子都拿出來看,看了之後,發現到這個案,就趕緊重提再審。因為也有聽當地的人說,這個媳婦是多麼孝順,怎麼可能虐待婆婆,人人都認為不可能,偏偏前任太守卻將她判死刑。這位太守聽聞這樣的訊息,再重新調查,原來全郡的人都是這麼說,這個案不該是媳婦虐待婆婆,應該是婆婆疼惜媳婦,自了自己的性命,這媳婦不該受斬首的冤情,這冤情很大,因為這樣,所以太守就趕緊帶人,他本身就做了一場祭奠,為這寡婦祭奠,為她立貞節碑。這一天郡裡的人,大家都同時為這寡婦祭拜,看她的貞節碑被豎立起來,大家很歡喜,不可思議,就這樣,黑雲開始出現,就降下甘霖,下雨了。這個典故,叫做三年不雨,是因為有了冤情,這個冤情不解,天地不容,所以三年不雨。這就是過去有這樣一段典故。
 
 
是啊!我們現在為什麼氣象會這麼的異常呢?現在的人心無明,動不動無明網就這樣不斷,是真、是假不知道,很多事總是在人群裡無法建立那分真信仰,沒辦法將這是與非釐清楚,所以法辦法釐清,就變成了清濁混淆在一起,有多少人受到無明、煩惱所籠罩在那當中,所以這時人禍頻傳,災難也頻傳。這就是我們人應該要好好趕緊淨化人心、建立信心,真實的法,人倫道德一定要趕緊建立起來,現在太模糊了,就是這分醉酒無明,我們人人要好好用心,啟發出我們的真如本性,我們信樂的心要好好滋養起來,建立我們這分清淨的本性,好好地聽法,是非清楚。我們長久以來,聽法的種子已經深埋在我們心中,我們人人身上應該都懷一顆寶珠,要好好將這顆寶珠發揮我們用之不盡的智慧,真諦道理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能顯現出來,這就是我們求法的目標。否則,人間大乾坤不調和,就是來自於小乾坤無明覆蓋,所以我們要很用心。佛陀用心這樣在說法,教導眾生,長久的時間在陪伴,我們要到何時才能夠認清法是在我們自己的自性,在我們的內心?我們要到何時,才能找得到呢?很可惜,所以時間很長久,前面的文不就是這樣說嗎?
 
經文:「於某年月日,以無價寶珠,繫汝衣裏,今故現在。而汝不知,勤苦憂惱,以求自活,甚為癡也。」
 
 
已經多久多久以前,從日月燈明佛,從大通智勝佛,塵點劫以來,這個無價寶珠就不斷給你,在你的內身,你到現在還不知道,還是這樣「勤苦憂惱,以求自活」,還是只為了獨善其身,所求的是小法,自己滿足自己而已,這「甚為癡也」!我們大家應該要發大心、立大願,入人群,讓人人能了解,不是只有你自己理解,你自己獨善其身,天下人間還未度化,天下眾生無明覆蓋,自然天下就不調和,自然大乾坤不調,小乾坤不調。大家還是要趕緊發大心、立大願,入人群去說法,去傳法,為人群去付出,去體會人群的苦難,從無明中求覺悟,這是佛陀對我們的教育。下面這段文這樣說,
 
經文:「汝今可以此寶貿易所需,常可如意,無所乏短。」
 
 
現在和你見面了,告訴你,你身上有一顆寶珠,現在你應該要知道,你可讓這顆寶珠發揮效用,你可以很輕安自在,讓你不欠缺,衣食不欠缺,讓你一輩子很富有。所說的衣食不欠缺,就是法,法,我們能運用自如。這段文勸我們:「你要去貿易,貿易,不是只將這個東西放在裡面,要拿出去與大家分享,有這麼好的東西,去啊!去貿易,你去付出,付出之後,會得到很歡喜的法喜回來,你要去貿易。」
 
勸貿喻,即今經授記。喻此大菩提心能發生無量功德,無有匱乏。
 
 
這譬喻,就是現在授記,你要去用功,真正要發大心入人群度眾生,自然就為你授記。這就是譬喻大菩提心,你要發大菩提心,這叫做貿易,發菩提心,你的法要用出去,才能得來法喜。所以「能發生無量功德」,你付出去之後,所回向回來的這就是功德。平時你內心有修,就是功,你外面付出在人群中,這就是德,這就是無量功德。去貿易,回收回來就是無量功德。「無有匱乏」,絕對讓你很豐富。
 
經文簡釋:「汝今可以此寶貿易所需」
「此寶即佛性」;貿易即變轉。所需即忍之衣禪悅之食。
 
  所以「汝今可以此寶貿易所須」。你現在應該知道,這個寶就是佛性,要知道,貿易就是要去變轉,將這個聽來的法善解進去,要轉給大家,隨順眾生的根機,隨順時代的需要,你能變轉,所須即是忍之衣。儘管現在社會很複雜,我們要入人群,真的就要忍,我們就要溫、良、恭、謙、讓,你要很溫順,隨順眾生,無論如何,逆來順受,對人要恭敬、要謙卑,這溫、良、恭、謙、讓,讓人,不必與人計較,這就是我們的功夫,就是要忍。在這種時代、這種社會,我們就是要修忍,要著起忍辱衣,這顆珠就是放在你的衣服裡。我們人人本具佛性,人人要有這樣修行的形態。修行的形態,就是穿這件衣服,讓人家知道我們是修行者,讓人家知道我們是一個這樣的團體。修行雖然是在內心,但是對外也要表達出來。

 
 
所以我們要時時禪悅之食,就是思惟修,我們要好好清淨我們的心,要好好來思惟,修我們的心,聞、思、修,戒、定、慧,這都是我們的柔和忍辱衣。我們能常常穿這件衣服,常常會得到很多法,入人群,你才知道原來是這樣,做了之後,那一分的歡喜,就是滋養我們的慧命,這就是禪悅食,讓我們的慧命再更滋長起來。
 
珠雖價值無數,必須貿易方有濟用。了因內解,雖復究竟,必須行解相應。
 
  「珠雖價值無數,必須貿易」。這顆珠雖然很值錢,但是你必定要去貿易,要去付出,所以才有辦法這樣對眾生有利益。光是你自己有一顆寶珠,不夠,要和大家分享出去。你有這樣有佛法,無法改變大乾坤的災難,我們要改變人人的心,讓人人能夠心清淨,啟發人人的愛、人人的虔誠,這樣才能天下平安。不光是一個人的虔誠就有辦法感動天地,還是要大家共同有那一分的虔誠,上達諸天龍神八部,諸佛菩薩了解,人人虔誠的心會合,那一分愛的力量的付出。所以,珠雖然是價值無數,但是必須要貿易,才「方有濟用」,這樣我們才能得到利用。你若不在人群中,不知道原來我們幫助人是這麼歡喜,原來法普遍在人間,人間祥和,這分祥和的人間,對人群的利益,所以一定要法要用在人間。所以「了因內解」,我們要很清楚,因緣是這樣,我們自己內心要很透徹了解。過去無量劫以來,我們就是有真如本性,懷有法,雖然我們已經都了解了,「雖復究竟」。「必須行解相應」,儘管法都讓你很懂了,你都很了解了,但是必定要去身體力行,內修外行這樣相應起來,這個法在人間才有用。

 
經文簡釋:
「常可如意,無所乏短」;常可富足,如汝之意,於一切時無所缺少。
 
 
所以「常可如意,無所乏短」。法的用處用在人間,能得到天下消弭災難,社會人間祥和,這就是全人類的福。所以我們要很用心,將法入心,要身體力行,內外相應在人間。所以「常可富足如汝之意」,我們要求人人平安,我們就要去付出。所以「於一切時無所缺少」,無處不在,無時不有,這個法對我們來說很豐富。
 
珠體不盡,貿易無窮,方顯寶珠之功用,自行化他,無量眾寶,無功用道,彼此不窮,方名如意無乏。
 
  所以「珠體不盡,貿易無窮」。這個珠,其實就是法,法體入我們的心,實在是用不完,不必擔心我若說出去,這個法別人在用,我會少了嗎?就如弟子問佛:「我若是法傳給別人,別人在用,我的功德會減少嗎?別人得到功德,我會減少嗎?」佛陀用一支蠟燭來譬喻,「這支蠟燭點起來,一支再點出去,十支點出去,百千萬億支的蠟燭來點出去,對你這支蠟燭的火有影響嗎?」「沒有。」「周圍的環境有比較亮嗎?」「有啊!」對啊!同樣的道理,我們對法清楚了,給別人,別人清楚了,我們有少嗎?沒有,我們還能不斷將付出後的更多心得,再與大家分享。所以說「珠體不盡,貿易無窮」,你能源源不斷一直去和人分享,「方顯寶珠之功用」,這樣才能顯出寶珠的功能、效用。

 
 
所以「自行化他,無量眾寶,無功用道」。全都是彼此之間,不是只有我自己一個人享用而已,若我自己一個人享用,這就沒有什麼樣的用處了。就是要跟大家分享,要有「自行化他,無量眾寶」,不是屬於自己的,若是屬於自己的就沒有功能了,是屬於大家的。法,本來是人人本有,我們應該要啟發人人這分愛心。「彼此不窮」,你心靈的財富,我的心靈的財富,人人的心靈財富無窮盡,這才是真正「如意無乏」,這就是愛的力量。
 
經文:「佛亦如是,為菩薩時教化我等令發一切智心。而尋廢忘,不知不覺。」
 
經文簡釋:
「佛亦如是,為菩薩時」;佛亦如彼親友之人,昔在因地,作菩薩時。
「教化我等令發一切智心」;教訓化導於我眾等,令發一切智慧之心。
 
  佛就是這樣教我們。他為菩薩的時候就同樣,「如彼親友之人」,就如那位親友,這樣「昔在因地作菩薩時」,在過去過去以前,在因地當菩薩時,大通智勝佛、日月燈明佛那個時代,那個因地的時代,那時候就開始「教化我等令發一切智心」。那時候就一直一直輾轉教育我們,教訓我們能夠化導眾生,教我們大家令發一切智慧之心。這就是諸佛菩薩過去也是用菩薩心這樣來教育。
 
「而尋廢忘不知不覺」;而即於後廢遺忘,不能了知,亦不省覺。
 
 
「而尋廢忘,不知不覺」。我們現在雖然生生世世,還是常常在聽法,但就是這樣又將它忘記了,本來建立在心裡,又荒廢掉了,因沒有用功,所以荒廢掉了,就忘記了,忘記就不覺知了。「而即於後廢遺忘,不能了知」,就無法省覺,像是常常都是在醉酒中,這種醉無明酒之中。每天都是這樣無明,每天都是在求法,但是每天都是只為了自己,了解佛法都是想要如何了脫生死,佛法就是自擁有,不想與別人分享。其實,大小乘法,只要我們聽了有道理,我們了解,心開意解,我們就要趕緊去與人分享。不是「等一下,等到我大乘法都清楚了,我再跟你們說」。就如佛陀這些弟子聽法四十多年,大家年紀也都有了,要等到什麼時候才能入人群啊!我們應該聽了,有法了,就要趕緊和人人來分享,不要說要等很久。
 
 
所以,信樂之心,要永遠滋潤在我們的心裡,我們的善根要不斷不斷伸展開。既知道有這樣的因緣,我們就要好好將法用在日常生活中,內外相應,法才能夠伸長,普天之下,眾生得法明理,這樣才能四大調和、社會祥和、人人平安。這要看我們是不是有時時多用心嗎?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合十
************************************************************
 
【補充資料一】《漢書于定國傳.于公治獄》
  于定國字曼倩,東海郯人也。其父於公為縣獄吏、郡決曹,決獄平,羅文法者於公所決皆不恨。郡中為之生立祠,號曰于公祠。東海有孝婦,少寡,亡子,養姑甚謹,姑欲嫁之,終不肯。姑謂鄰人曰:「孝婦事我勤苦,哀其亡子守寡。我老,久累丁壯,奈何?」其後姑自經死,姑女告吏:「婦殺我母」。吏捕孝婦,孝婦辭不殺姑。吏驗治,孝婦自誣服。具獄上府,于公以為此婦養姑十餘年,以孝聞,必不殺也。太守不聽,于公爭之,弗能得,乃抱其具獄,哭於府上,因辭疾去。太守竟論殺孝婦。郡中枯旱三年。後太守至,卜筮其故,於公曰:「孝婦不當死,前太守強斷之,咎黨在是乎?」於是太守殺牛自祭孝婦塚,因表其墓,天立大雨,歲孰。郡中以此大敬重于公。
 
 
定國少學法於父,父死,後定國亦為獄中、郡決曹,補廷尉史,以選與御史中丞從事治反者獄,以材高舉侍御史,遷御史中丞。會昭帝崩,昌邑王征即位,行淫亂,定國上書諫。後王廢,宣帝立,大將軍光領尚書事,條奏群臣諫昌邑王者皆超遷。定國由是為光祿大夫,平尚書事,甚見任用。數年,遷水衡都尉,超過廷尉。
 
【補充資料二】《四十二章經》
  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歡喜,得福甚大。沙門問曰:此福盡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數千百人各以炬來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高明智(惟智)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2016/04/09晨語簡記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