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09薰法香如是我聞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信樂之心滋長,
善根常時聞法,
因智願為種子,
約結緣則圓解,
無始聞法懷珠,
本具真如本性。
我們最近不是都一直在說,一位醉人到親友的家庭,醉了,睡著了,他的親友看見這個朋友這麼落魄,但是還在睡覺,他給他一顆寶珠放在身上的衣服裡,因公事要離開了,但是這位酒醉的人醒了也離開這地方,到底經過了多久又再相遇,親友看見這位落魄的人,怎麼還是這樣,明明這顆寶珠價值連城,怎麼用都用不完,為什麼現在見面看他還是這麼的落魄。這段故事,我們還是要很用心,這在佛陀說法譬喻,很精彩的用意,這經文是五百弟子受記之後,自己很歡喜,也很慚愧,出來向佛陀表達出他們就如那個醉人,迷醉在無明酒裡,一直就是這樣在迷茫中,雖然遇到佛,累生世有這樣結緣、受教,到今生此世,雖然見到了佛,但還是固守在自己小根小智之中。佛陀所說教法要引導我們發大心、立大願,他還是守在自己自了生死,自己覺得實在是很慚愧。
這「信樂之心滋長」,生生世世雖然接受佛法,雖然信根未斷,這信樂的心,信樂佛法,生生世世還是有在進步,這「信樂之心滋長」,還是有在進步。善根是來自於生生世世,「常時聞法」,都有在聽法。「因智願為種子」,因就是種子,那個種子還是真如本性,人人本具的智慧,也就是這樣在聽法,長時間,累生世都有在聽法,信樂的心也有在進步,這個智,這顆種子還是生生世世有在發願,常常都在發願。我們每天不也都在發願,課誦做完後就是發願,「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普願業障盡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這不就是大家每天都在發願,這「因志願為種子」。但是大家每天在發願之後,到底對我們作用有多少呢?實在是沒有在用心,只是顧著這顆種子,就是早晚課這樣做,經文這樣讀,依文字發這樣的願,就只是這樣,沒有真正很用心。
這要說在結緣,佛陀從過去日月燈明佛與大通智勝佛,很長久的時間,生生世世就是這樣在說法、求法,上求佛法、下化眾生,生生世世在六道四生裡,無不都是入人群中,入眾生群裡,去做一位成佛鋪路的種子。他就要廣結善緣,要在所有的眾生道中去體會,去了解苦、苦、苦,苦的原因如何來匯集,無不都是在長時間與所有的眾生結緣、說法度眾生,「圓解」了。因緣已經成熟,所以來人間成佛,修行的過程,最後的結果就是現相成佛。佛陀還是要再了過去的緣,修行還是為了度眾生,苦在眾生只是生生結緣,卻是這大心未發,所以這分結緣雖然成熟了,無始以來一直聽法,就好像不斷給你那顆寶珠,常常都要跟你說,你的身上有顆寶珠,不論何時就是這樣跟我們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人人本懷佛性,要讓我們知道,我們還是醉在無明酒當中,我們自己一直不了解,不了解我們本具真如本性。明明知道,佛陀就是這樣跟我們說,我們也相信,我們也了解,只是沒辦法將它應用出來。
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的無明、煩惱未盡,我們用功還不夠,雖然每天聽,卻是聽了之後,法就藏在最深處裡,沒有拿來應用,這是很可惜的。眾生在人間,人間眾生苦難偏多,所以我們應該要很用心去體會。自古以來,善的人還是保持著那分的善念,無明的人無中生有,也是會影響到天地之間,這古人的道德觀念,「舉頭三寸有神祇」,也就是要說因緣果報的觀念。就如紅毛猩猩(印尼紅毛猩猩與聾啞女孩視訊,用手語說「妳的食物摧毀我的家。」)或者是「可可」猩猩(美國大猩猩「可可」,以手語籲人類保護地球),這是其牠的生靈,不是人類,牠們是動物,牠們也知道大自然,人類與大地,人類破壞了大地,形成了現在的氣候異常。
在很早很早以前,就是在漢朝,有一位很清廉的官,為官清廉,他的名字叫做干定國。他的父親也是當官的,從小他就在父親身邊,看父親如何判案,他了解人間受冤情的人很多,就是要靠當官的人,持清廉來判斷是非,是罪或者是清白的,他要好好地,很用心的去判決,有造罪的人,當然要接受刑罰來警告世人;若是無罪的人,應該要還他的清白。這是他從父親的身上所學來的,而且他發願絕對要為苦難人,含冤受屈的人來伸冤,這是他為官的心願。(附註:為孝婦據理昭雪者是于定國父親,人稱于公)那就是在那個時期,他已經考上了,在朝庭當官,人人稱讚,職位到太守的職位。在那當中,東海郡有一位孝順的媳婦,這位這麼孝順的媳婦嫁過來沒多久,幾年間先生就往生了,這位媳婦很孝順,孝順這個婆婆,她發心立願終身不嫁,不再改嫁,就是要陪伴她的婆婆,侍奉她到終老。但是這婆婆疼這個媳婦,如疼自己的女兒,她還這麼年輕,我的兒子辜負妳,妳應該要再去選擇好人家,再去結婚。但是這位寡婦就是堅持守她的貞節,要盡孝道。
就因這樣,婆婆很擔心,自己覺得說,是不是因我這個老人在,拖累了我的媳婦,我若是一了,媳婦就會放心,就會去找個好的人家再嫁。這位婆婆自己這樣想,就上吊自殺。就因這樣,這婆婆的女兒回來奔喪,就一口咬定是嫂子還年輕,想要再改嫁,但因婆婆還在,就假裝孝順,說要顧守我的母親,但是可能是守不住了,你用計,或是虐待,讓我的母親這樣往生了。這就是嫂子對我的母親不孝、虐待,哪怕是真的自殺,也是嫂子造成的,不孝之罪難逃。那時,那個縣官(太守),就依小姑所告訴的案情,依照這樣來判決,就判為死刑,斬首了。就這樣開始,這個東海邵,三年的時間都沒有下雨,乾旱了。郡內的人民覺得這郡一向都風調雨順,從來不曾有過三年時間不下雨,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這住太守來到此郡,看到此郡乾旱,農民苦不堪,寸草不生,整個郡都因乾旱的災難,百姓很苦,到底這個郡發生了什麼事情?大家議論紛紛,一定有發生了什麼事情。
這位新任太守,他來到這個地方坐鎮,要來了解這個郡到底是發生了什麼樣奇怪的事?就將所有案子都拿出來看,看了之後,發現到這個案,就趕緊重提再審。因為也有聽當地的人說,這個媳婦是多麼孝順,怎麼可能虐待婆婆,人人都認為不可能,偏偏前任太守卻將她判死刑。這位太守聽聞這樣的訊息,再重新調查,原來全郡的人都是這麼說,這個案不該是媳婦虐待婆婆,應該是婆婆疼惜媳婦,自了自己的性命,這媳婦不該受斬首的冤情,這冤情很大,因為這樣,所以太守就趕緊帶人,他本身就做了一場祭奠,為這寡婦祭奠,為她立貞節碑。這一天郡裡的人,大家都同時為這寡婦祭拜,看她的貞節碑被豎立起來,大家很歡喜,不可思議,就這樣,黑雲開始出現,就降下甘霖,下雨了。這個典故,叫做三年不雨,是因為有了冤情,這個冤情不解,天地不容,所以三年不雨。這就是過去有這樣一段典故。
是啊!我們現在為什麼氣象會這麼的異常呢?現在的人心無明,動不動無明網就這樣不斷,是真、是假不知道,很多事總是在人群裡無法建立那分真信仰,沒辦法將這是與非釐清楚,所以法辦法釐清,就變成了清濁混淆在一起,有多少人受到無明、煩惱所籠罩在那當中,所以這時人禍頻傳,災難也頻傳。這就是我們人應該要好好趕緊淨化人心、建立信心,真實的法,人倫道德一定要趕緊建立起來,現在太模糊了,就是這分醉酒無明,我們人人要好好用心,啟發出我們的真如本性,我們信樂的心要好好滋養起來,建立我們這分清淨的本性,好好地聽法,是非清楚。我們長久以來,聽法的種子已經深埋在我們心中,我們人人身上應該都懷一顆寶珠,要好好將這顆寶珠發揮我們用之不盡的智慧,真諦道理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能顯現出來,這就是我們求法的目標。否則,人間大乾坤不調和,就是來自於小乾坤無明覆蓋,所以我們要很用心。佛陀用心這樣在說法,教導眾生,長久的時間在陪伴,我們要到何時才能夠認清法是在我們自己的自性,在我們的內心?我們要到何時,才能找得到呢?很可惜,所以時間很長久,前面的文不就是這樣說嗎?
經文:「於某年月日,以無價寶珠,繫汝衣裏,今故現在。而汝不知,勤苦憂惱,以求自活,甚為癡也。」
已經多久多久以前,從日月燈明佛,從大通智勝佛,塵點劫以來,這個無價寶珠就不斷給你,在你的內身,你到現在還不知道,還是這樣「勤苦憂惱,以求自活」,還是只為了獨善其身,所求的是小法,自己滿足自己而已,這「甚為癡也」!我們大家應該要發大心、立大願,入人群,讓人人能了解,不是只有你自己理解,你自己獨善其身,天下人間還未度化,天下眾生無明覆蓋,自然天下就不調和,自然大乾坤不調,小乾坤不調。大家還是要趕緊發大心、立大願,入人群去說法,去傳法,為人群去付出,去體會人群的苦難,從無明中求覺悟,這是佛陀對我們的教育。下面這段文這樣說,
經文:「汝今可以此寶貿易所需,常可如意,無所乏短。」
現在和你見面了,告訴你,你身上有一顆寶珠,現在你應該要知道,你可讓這顆寶珠發揮效用,你可以很輕安自在,讓你不欠缺,衣食不欠缺,讓你一輩子很富有。所說的衣食不欠缺,就是法,法,我們能運用自如。這段文勸我們:「你要去貿易,貿易,不是只將這個東西放在裡面,要拿出去與大家分享,有這麼好的東西,去啊!去貿易,你去付出,付出之後,會得到很歡喜的法喜回來,你要去貿易。」
*勸貿喻,即今經授記。喻此大菩提心能發生無量功德,無有匱乏。
這譬喻,就是現在授記,你要去用功,真正要發大心入人群度眾生,自然就為你授記。這就是譬喻大菩提心,你要發大菩提心,這叫做貿易,發菩提心,你的法要用出去,才能得來法喜。所以「能發生無量功德」,你付出去之後,所回向回來的這就是功德。平時你內心有修,就是功,你外面付出在人群中,這就是德,這就是無量功德。去貿易,回收回來就是無量功德。「無有匱乏」,絕對讓你很豐富。
經文簡釋:「汝今可以此寶貿易所需」
*「此寶即佛性」;貿易即變轉。所需即忍之衣禪悅之食。
所以「汝今可以此寶貿易所須」。你現在應該知道,這個寶就是佛性,要知道,貿易就是要去變轉,將這個聽來的法善解進去,要轉給大家,隨順眾生的根機,隨順時代的需要,你能變轉,所須即是忍之衣。儘管現在社會很複雜,我們要入人群,真的就要忍,我們就要溫、良、恭、謙、讓,你要很溫順,隨順眾生,無論如何,逆來順受,對人要恭敬、要謙卑,這溫、良、恭、謙、讓,讓人,不必與人計較,這就是我們的功夫,就是要忍。在這種時代、這種社會,我們就是要修忍,要著起忍辱衣,這顆珠就是放在你的衣服裡。我們人人本具佛性,人人要有這樣修行的形態。修行的形態,就是穿這件衣服,讓人家知道我們是修行者,讓人家知道我們是一個這樣的團體。修行雖然是在內心,但是對外也要表達出來。
所以我們要時時禪悅之食,就是思惟修,我們要好好清淨我們的心,要好好來思惟,修我們的心,聞、思、修,戒、定、慧,這都是我們的柔和忍辱衣。我們能常常穿這件衣服,常常會得到很多法,入人群,你才知道原來是這樣,做了之後,那一分的歡喜,就是滋養我們的慧命,這就是禪悅食,讓我們的慧命再更滋長起來。
*珠雖價值無數,必須貿易方有濟用。了因內解,雖復究竟,必須行解相應。
「珠雖價值無數,必須貿易」。這顆珠雖然很值錢,但是你必定要去貿易,要去付出,所以才有辦法這樣對眾生有利益。光是你自己有一顆寶珠,不夠,要和大家分享出去。你有這樣有佛法,無法改變大乾坤的災難,我們要改變人人的心,讓人人能夠心清淨,啟發人人的愛、人人的虔誠,這樣才能天下平安。不光是一個人的虔誠就有辦法感動天地,還是要大家共同有那一分的虔誠,上達諸天龍神八部,諸佛菩薩了解,人人虔誠的心會合,那一分愛的力量的付出。所以,珠雖然是價值無數,但是必須要貿易,才「方有濟用」,這樣我們才能得到利用。你若不在人群中,不知道原來我們幫助人是這麼歡喜,原來法普遍在人間,人間祥和,這分祥和的人間,對人群的利益,所以一定要…法要用在人間。所以「了因內解」,我們要很清楚,因緣是這樣,我們自己內心要很透徹了解。過去無量劫以來,我們就是有真如本性,懷有法,雖然我們已經都了解了,「雖復究竟」。「必須行解相應」,儘管法都讓你很懂了,你都很了解了,但是必定要去身體力行,內修外行這樣相應起來,這個法在人間才有用。
經文簡釋:
「常可如意,無所乏短」;常可富足,如汝之意,於一切時無所缺少。
所以「常可如意,無所乏短」。法的用處用在人間,能得到天下消弭災難,社會人間祥和,這就是全人類的福。所以我們要很用心,將法入心,要身體力行,內外相應在人間。所以「常可富足如汝之意」,我們要求人人平安,我們就要去付出。所以「於一切時無所缺少」,無處不在,無時不有,這個法對我們來說很豐富。
*珠體不盡,貿易無窮,方顯寶珠之功用,自行化他,無量眾寶,無功用道,彼此不窮,方名如意無乏。
所以「珠體不盡,貿易無窮」。這個珠,其實就是法,法體入我們的心,實在是用不完,不必擔心我若說出去,這個法別人在用,我會少了嗎?就如弟子問佛:「我若是法傳給別人,別人在用,我的功德會減少嗎?別人得到功德,我會減少嗎?」佛陀用一支蠟燭來譬喻,「這支蠟燭點起來,一支再點出去,十支點出去,百千萬億支的蠟燭來點出去,對你這支蠟燭的火有影響嗎?」「沒有。」「周圍的環境有比較亮嗎?」「有啊!」對啊!同樣的道理,我們對法清楚了,給別人,別人清楚了,我們有少嗎?沒有,我們還能不斷將付出後的更多心得,再與大家分享。所以說「珠體不盡,貿易無窮」,你能源源不斷一直去和人分享,「方顯寶珠之功用」,這樣才能顯出寶珠的功能、效用。
所以「自行化他,無量眾寶,無功用道」。全都是彼此之間,不是只有我自己一個人享用而已,若我自己一個人享用,這就沒有什麼樣的用處了。就是要跟大家分享,要有「自行化他,無量眾寶」,不是屬於自己的,若是屬於自己的就沒有功能了,是屬於大家的。法,本來是人人本有,我們應該要啟發人人這分愛心。「彼此不窮」,你心靈的財富,我的心靈的財富,人人的心靈財富無窮盡,這才是真正「如意無乏」,這就是愛的力量。
經文:「佛亦如是,為菩薩時教化我等令發一切智心。而尋廢忘,不知不覺。」
經文簡釋:
*「佛亦如是,為菩薩時」;佛亦如彼親友之人,昔在因地,作菩薩時。
*「教化我等令發一切智心」;教訓化導於我眾等,令發一切智慧之心。
佛就是這樣教我們。他為菩薩的時候就同樣,「如彼親友之人」,就如那位親友,這樣「昔在因地作菩薩時」,在過去過去以前,在因地當菩薩時,大通智勝佛、日月燈明佛那個時代,那個因地的時代,那時候就開始「教化我等令發一切智心」。那時候就一直一直輾轉教育我們,教訓我們能夠化導眾生,教我們大家令發一切智慧之心。這就是諸佛菩薩過去也是用菩薩心這樣來教育。
*「而尋廢忘不知不覺」;而即於後廢遺忘,不能了知,亦不省覺。
「而尋廢忘,不知不覺」。我們現在雖然生生世世,還是常常在聽法,但就是這樣又將它忘記了,本來建立在心裡,又荒廢掉了,因沒有用功,所以荒廢掉了,就忘記了,忘記就不覺知了。「而即於後廢遺忘,不能了知」,就無法省覺,像是常常都是在醉酒中,這種醉無明酒之中。每天都是這樣無明,每天都是在求法,但是每天都是只為了自己,了解佛法都是想要如何了脫生死,佛法就是自擁有,不想與別人分享。其實,大小乘法,只要我們聽了有道理,我們了解,心開意解,我們就要趕緊去與人分享。不是「等一下,等到我大乘法都清楚了,我再跟你們說」。就如佛陀這些弟子聽法四十多年,大家年紀也都有了,要等到什麼時候才能入人群啊!我們應該聽了,有法了,就要趕緊和人人來分享,不要說要等很久。
所以,信樂之心,要永遠滋潤在我們的心裡,我們的善根要不斷不斷伸展開。既知道有這樣的因緣,我們就要好好將法用在日常生活中,內外相應,法才能夠伸長,普天之下,眾生得法明理,這樣才能四大調和、社會祥和、人人平安。這要看我們是不是有時時多用心嗎?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合十
************************************************************
【補充資料一】《漢書于定國傳.于公治獄》
于定國字曼倩,東海郯人也。其父於公為縣獄吏、郡決曹,決獄平,羅文法者於公所決皆不恨。郡中為之生立祠,號曰于公祠。東海有孝婦,少寡,亡子,養姑甚謹,姑欲嫁之,終不肯。姑謂鄰人曰:「孝婦事我勤苦,哀其亡子守寡。我老,久累丁壯,奈何?」其後姑自經死,姑女告吏:「婦殺我母」。吏捕孝婦,孝婦辭不殺姑。吏驗治,孝婦自誣服。具獄上府,于公以為此婦養姑十餘年,以孝聞,必不殺也。太守不聽,于公爭之,弗能得,乃抱其具獄,哭於府上,因辭疾去。太守竟論殺孝婦。郡中枯旱三年。後太守至,卜筮其故,於公曰:「孝婦不當死,前太守強斷之,咎黨在是乎?」於是太守殺牛自祭孝婦塚,因表其墓,天立大雨,歲孰。郡中以此大敬重于公。
定國少學法於父,父死,後定國亦為獄中、郡決曹,補廷尉史,以選與御史中丞從事治反者獄,以材高舉侍御史,遷御史中丞。會昭帝崩,昌邑王征即位,行淫亂,定國上書諫。後王廢,宣帝立,大將軍光領尚書事,條奏群臣諫昌邑王者皆超遷。定國由是為光祿大夫,平尚書事,甚見任用。數年,遷水衡都尉,超過廷尉。
【補充資料二】《四十二章經》
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歡喜,得福甚大。沙門問曰:此福盡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數千百人各以炬來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