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2016/04/18晨語簡記(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開始)

向下 
2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2016/04/18晨語簡記(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開始) Empty
發表主題: 22016/04/18晨語簡記(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開始)   22016/04/18晨語簡記(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開始) Empty周一 4月 18, 2016 2:42 pm

20160418薰法香如是我聞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法華經.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
 
*「學無學」:
以斷妄惑是謂之有學。
究竟妄惑盡.無更可修學者謂無學。
 
  這是因為今天已經進入〈授學無學人記品〉,就是第九品。我們先要知道學、無學的道理。學,就是要斷,斷妄惑,就是修行者要修什麼行呢?就是我們煩惱多,無明厚,所以要學,要學怎麼樣斷除妄惑,這就是功夫,功夫就是要學,這就是學地,我們開始要學。妄,就是虛妄,惑就是無明,我們日常生活中時時就是認妄為真,世間很多的道理我們沒去透徹瞭解,只是用我們的五根緣著外面五塵境,我們就去認為這是真的。眼看的形形色色的東西,我們一看到,認為這些東西,我們去將它分別;我很愛,我不愛,卻沒去想這些東西是怎麼來。東西是來自於組合起來的,手中拿著一隻筆,拿著一張紙,一本簿子,紙和簿子這個名字,明明是簿子,你怎麼說是紙?明明是紙,你怎麼說是簿子?紙是從哪裡來?這都是名稱形象。我們人就是為名稱形象在爭執。追究它的源頭,在天地之間,山、土、空間、水、樹、空氣,這樣就成為我們手中一張紙,一本簿子,你相信嗎?聽過道理的人相信,但若是都不懂的人,為什麼明明說是一張紙,怎會說到山上的一棵樹呢?樹怎麼會變成張紙?這就是道理。
 
  其實,樹的之前那就是一顆種子,毫芒成為了合抱的樹,本來是一顆毫芒的種子,這個種子我們將它剖開來看,也是無形無蹤,就是一切因緣會合,樹的種子就是植物的物理。這種生物學,生物它怎樣的因,怎樣來將乇會合,就成為一棵樹,這就是道理。但是我們人這些道理全都不知道,源頭都不知,只是認這形像而起爭執。耳朵聽,「一人吐虛,萬人傳實」。一句話的偏差,造成了人間人我是非,困擾了我們人的心,動搖了人的感情,就是這樣分裂了,就是這樣對立了,所以人間才有這麼多的煩惱災禍,這就是妄、惑,不清楚;不清楚,人與人之間起懷疑,欠缺了對彼此的信心,欠缺了對天地萬物的道理,生物的道理,我們都不清楚。
 
  這些我們開始就要學,世間社會,從幼教、小學、中學、大學,節節升高上去,有研究不完的道理,這全都叫做學,學地。有學,我們修行也是一樣,我們從生死因緣、人間疾苦,到底是如何來的?尤其是生死,生生世世、累生累劫,很遠、很長的道理,它的因緣,過去的宿命,現在的生命,未來的依正報,到底我們要怎樣去體會呢?不知所來,也不知何去,這就是我們人生還在妄惑之中。所以我們要追求這些道理,如何來生,如何來死,生死要如何才能自在,這就是我們要進行、要了解、要學的,這些都叫做有學。「究竟惑妄盡」,我們要學的就是要學到究竟,這個妄,虛妄;惑,無明惑全都除盡了,這都是我們學的過程,還在學的過程都叫做「有學」。若是到了究竟,全都透徹瞭解了,「無更可修學」,這樣的人就叫是「無學」;就是道理全都清楚明白,這叫做「無學」。在佛陀的弟子群中,開始發心修行,一進來開始就要學,要學這些道理,要學這些生死皆自在,妄惑究竟全都要去除,這個過程中是小乘。
 
*小乘之學無學:前三果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為有學,羅漢無學。
 
  「小乘之學無學」,這學與無學有分別謂小乘與大乘。「小乘之學與無學」,那就是「前三果」,小乘有四果,前面的三果就是須陀洹,第二就是斯陀含,第三叫做阿那含,這就是有學位的,還在進行學習。現在才開始進入初學,初學的階段若了解了,初學就是須陀洹,這叫做初果。初果,初學,在「苦集滅道」,你了解嗎?要去推究到真真正正了解,這樣入道來,這叫做須陀洹,初學就是開始發心入道來了。再來二果就是斯陀含,就是二果,將「四諦法」了解了,開始滅掉煩惱,開始要進入透徹、滅除無明,全部都要完全清淨這念心,這是斯陀含。進入阿那含,就是第三果。三果,在這「滅」與「道」已經有心得了,這叫做三果。
 
  三果全都體會了,就入阿羅漢,阿羅漢果,那就是四果羅漢,道理了解,不只是「四諦法」清楚,「十二因緣法」也透徹了解,很多的道理,他們已經開始預流了,開始要流入聖人的境域裡,這已經是四果羅漢,這叫做無學。在小乘學的裡面,他已經對小乘法了解,所以他們這時是守在小乘法,不敢去攀緣,他透徹了解生死苦。長夜茫茫,到底何去何從?我們昨天說過了,一旦心念一動,無明再起,受眾生攀緣,他們很怕,所以就守在小乘。但是,道理他們清楚,只是不願意入人群,這叫做「小乘之學與無學」。
 
*大乘之學無學:以菩薩之十地為學,佛果名為無學。
 
  還有大乘,「大乘之學無學」,就是「以菩薩之十地為學」。我們開始發大乘心,大乘心我們就要展開我們的心,十地菩薩,這就是大乘,開始用「歡喜地」,初地就是歡喜地。這過去「十地」解釋過了,用很歡喜的心,很甘願的心,願意入人群中,因為接受了這樣的法,透徹了解了,體會佛陀的心意,很甘願、歡喜,對自己有信心,能信心無漏,戒定慧無漏,自己很有信心,在人群中絕對不會去受眾生污染,因為法入心很自在,修戒、定、慧,很自在,時時都是聞、思、修,時時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所以「菩薩地」,這十地過程中,這就是大乘有學,還在學,發心發願,願意入人群去,對自己有信心,雖然還在學地,但是對自己有信心,這就是發大乘心,在學地的菩薩,這叫做有學菩薩。菩薩有新發意菩薩,我們現在是新發意菩薩,這叫做大乘有學。所以,再者「為學佛果名為無學」。若能夠不斷進步,十地,還有五十一位的十地,所以我們這樣步步一直進修上去,到了學,全都很清楚,自然就是到無學。
 
  菩薩法很普遍、很廣,與佛發心那念心是同樣,對天地萬物的道理不斷追求,對芸芸眾生展開了那分關懷的愛,那分的慈悲,與佛陀同樣那分憫念眾生的心,這叫做「大乘之學無學」。一方面守好「戒定慧」入人群,一方面就是「上求下化」,一直到成佛,這就是對佛法的追求。這是大乘學與無學,就是新發意的菩薩與發心菩薩。新發意的菩薩就是有學,是開始要學的菩薩。發心菩薩,很多倒駕慈航,就像觀音菩薩、文殊菩薩、地藏菩薩等等。觀音菩薩是過去正法明如來,也是已經成佛再來了,文殊菩薩也已成佛再來,來助佛道場,就是幫助佛陀教化眾生。現在釋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度眾生,法身菩薩還是不斷不斷來人間。法身的菩薩永遠都不捨眾生,同樣助佛教化,這就是無學,不用學,他自然本性,覺性慧海自然原在,所以在人群中無學。
 
*聲聞乘四果中,預流不還之三果云學人,阿羅漢果云無學人,此品記法華跡門,說法中之因緣周。
 
  所以,我們現在是聲聞,靠音聲來了解,所以「聲聞乘四果」。剛才說,在這「四果中預流不還之三果」,叫做學人。預流就是預備入聖人的境地去。我們現在修行,雖然不敢說已經初果證了,二果證、三果證,四果也已經證了。我們現在自己不敢這樣說:我全都證果了。其實佛陀的時代,他們的道場裡面,這種預備進入聖果的人,三果、四果這就是學與無學的人,這就是現在我們所要說的。前面〈五百弟子受記品〉,都是在預入聖果裡面,大家開始在修行,一段一段進修,一段一段進階,這就是學與無學人,佛陀為他們授記,現在這品就是「記法華跡門,說法中之因緣周」,現在就是〈授學無學人記品〉,還是同樣將要受記。前面五百弟子已經受記,現在接下來還是沒有授記完。
 
  前面不就是說過了,五百弟子在場,佛陀當場授記,除了富樓那、憍陳如等等,優羅頻螺迦葉等等,五百位當場受記。同時,佛陀還交代迦葉尊者,另外還有千二百人,同樣也是將來成佛,同樣也是受記的人,這已經是預入聖果。這樣授記完了嗎?還沒。佛陀的慈悲,因為還有其他的弟子也是在學與無學中,佛也同樣要給他們信心,要繼續授學與無學人的記。這就是在《法華經》的跡門,說法華中在「說法中之因緣周」。現在講《法華經》,在這〈授學無學人記品〉就是有這個跡門之一。
 
*「跡門」:佛陀最初成道以來,及中間施化節節,所說生世,生滅因緣法,以至於今成佛度生,皆是從本垂跡,故名跡門。
 
  「跡門」的意思就是說,「佛陀最初成道以來」,從他覺悟了,覺悟之後這樣的一輩子,這叫做跡門。初成道以及中間所施的教育,這樣一段一段、一段一段,從鹿野苑開始,「四諦法」開始就這樣一段一段,「節節」就是一段一段、一節一節,所說的法,那就是說生生世世的法。我們的過去生,〈化城喻品〉,從大通智勝佛用塵點劫來算的,還是算不完,生生世世,那生滅因緣法。從十六王子時代的因緣,這樣一直一直下來,有很多的佛的《本生經》,佛與弟子的因緣等等很多,就是在生生世世,生生滅滅的因緣法,這就是從佛陀開始所有這樣走過的路,所說過的法,就如人的足跡。我們走過的路,一生一世都有他的足跡,這樣說過的、做過的、教過的等等,所以從過去生一直說到今生此世,再度眾生,種種的因緣「皆是從本垂跡」。
 
  人人本具佛性,我們與人人也是都有啊!只是佛他比我們還先覺悟。原來就有了,自古至今人人本具佛性,所以本覺慧海智慧,發心立願,發大乘心、立大乘願,要生生世世、生生滅滅,無不都是在人間中。這個「跡」就是足跡,走過的路,從大通智勝佛無法計算的以前所透徹了解的道理,這樣一直一直過來,這叫做「跡門」,很多、很長、很久,無法算計,所以這樣來的。
 
*由於彼等學無學人,聞往昔因緣,初迴小發無上菩提心,佛於彼等授當來必當作佛之記別,謂之授學無學人記品,常略名人記品。第三周授記之聲聞眾,如滿慈、憍陳如及五百弟子,皆為無學阿羅漢。
 
  「由於彼等學無學人」。就是現在要對很多人說話,佛陀一輩子所說的法,在《法華經》都要說出來,但也是要對應發心學佛的人的心態。有的人獨善其身,有的人發大心、立大願,有的人過去已成就,隱大現小,就像富樓那彌多羅尼子,有很多這樣的人在人間、在僧團裡。所以「彼等學無學」,未來還有很多。所以,「聞往昔因緣,初回小發無上菩提心」。這些有的是隱大現小,有的還是守在獨善其身,不論他是大小根機,佛陀還是不厭其煩說生說滅,說過去、講現在,就是這樣一直啟發大家,大家了解了,佛陀褒揚,褒揚著能接受這個法,了解透徹道理,他就要印證,說:「將來你也會成佛。」開始從舍利弗,再來為迦葉等,再來為五百弟子授記。這些人都是這樣聽。
 
  佛陀為舍利弗授記,舍利弗能夠成佛,我們也可以。所以四大弟子就這樣來說出了〈信解品〉那一段的心路歷程。佛陀再接下來,講說了很多〈藥草喻品〉等等,四大弟子能了解後,後面就是五百弟子再了解,一層一次,都是這樣聽,聽過了就開始發心。所以「佛於彼等授當來必當作佛之記別」,佛陀這樣一層一層,讓大家的根機愈來愈啟發,愈來愈了解,一層一層來為他們授記,〈授學無學人記品〉,就是我們再下來這段所要說的學無學人所受記,這是第三周的授記,第三輪的授記。聲聞眾,就如前面第一位授記,那就是滿慈,滿慈,還記得是誰?富樓那。再來就是憍陳如等等,五百弟子,這本來已經是無學的阿羅漢,他們的法很透徹了,他們很了解,所以他們是隱大現小,佛陀開始為他們授記,包括五百弟子這樣來授記,這全都是無學的弟子。
 
*而此品所授記者,為未證四果之阿難,及羅睺羅與二千人等,非盡阿羅漢,非盡無學,故此品通稱為授學無學人記品。
 
  現在這一品,那就是所受記者,為未證四果就如阿難、羅睺羅等等,還有二千人等,要再授記。阿難與羅睺羅,豈是真的還沒有證果嗎?我們要再看後面的文。所以,這二千人,為了要為這二千人授記,這二千人「非盡阿羅漢,非盡無學」,還沒證阿羅漢,也還沒到達無學的程度,這些人,佛陀也準備要為他們授記。因為要給他們信心,所以「故此品通稱為授學無學人記品」。這我們就要很清楚去了解這些事,所以我們要講〈授學無學人記品〉之前,這些我們要先了解。
 
*滿慈以有名大阿羅漢,示現下根聲聞,故於前授記中居首。
 
  滿慈,是有名大阿羅漢,為什麼他會在下根的群眾中,才來為他授記?他是隱大現小,所以滿慈,即富樓那,本來就已經是無學大阿羅漢了,只是「示現下根聲聞」。我們前面〈五百弟子受記品〉就說過了,上根機、中根機;上根機如舍利弗,中根機如大迦葉等,下根機如滿慈子。其實他們都已經是大阿羅漢了,為了群眾的利益,所以佛陀就這樣分梯次讓他們帶來受記,用這個受記來引發大家發大心。就如我們大團體有隊輔,昨天也有很多環保菩薩,七百多位的幹部,還有四五百位已經是幹部中的幹部,他們這樣總共千多人,幹部就陪伴而來。裡面有很資淺,對為什麼要做環保,還不很了解的。環保,瓶瓶罐罐來自哪個地方?還不很透徹。很透徹了解的人就會去為他分析,環保是為大地,為減碳,為了來節約能源,裡面的道理很深、很豐富。
 
  為什麼紙要回收?它來自山上,來自種子,很不可思議的萬物因緣,這些很資深的,對這些物,生物道理,他們了解,這些東西是怎麼來的?所以我們要將它回收回來,回歸它原來的品質,還可以應用人間,換不同樣的形態,去讓人間應用。這樣的循環,這樣的輪迴,這種的道理,這些環保菩薩他們資深,很清楚,這就像無學,就像是法身,這些法,這些道理,我都清楚、我都了解,所以我可以帶人,帶還不了解為什麼要資源回收。了解的人,將這個方法再給不了解的人。他們現在就將他們帶回來尋根,回來精進,來朝山。他們也還要再精進,陪伴回來花蓮。昨天總共有八個國家環保幹部這樣陪他們回來,已經在花蓮三天,都在靜思堂精進,昨天早上是圓緣,所以昨天回來精舍,就來參與朝山。
 
  知道法源,提倡環保的法源就是在這裡,所以帶他們回來法脈宗門,讓他們了解。我們雖然是一個寺院,是修行者修行的地方,但是提倡資源回收,普遍到全球,這個源頭這樣在推動,這樣在提倡,人人了解,發心這樣在推行。他們將他們帶回來了,朝山,這就是回來尋根,他們說尋根,回來尋根。道理一樣,就是要有這樣,對法已經很了解的人,滿慈子就是很了解這個法,所以就在小根機的人中,在小乘學者中,他在這當中作典範讓大家看。佛陀讚歎他,用這樣來引起小乘學者認識他,向他看齊,向富樓那彌多羅尼子看齊,開始發心,知道自己過去就如喝酒醉的人,在茫茫中夜,這五百人體會了解了。所以說來,滿慈子真的是大阿羅漢,「示現下根聲聞,故於前授記中居首」,居在最高。
 
*此阿難亦以夙世菩薩示現為佛之侍者,故於本品中居首。
 
  再下來,現在〈授學無學人記品〉,那就是以「阿難亦以夙世菩薩示現為佛之侍者」,這樣他居首,阿難開始要受記,阿難是第一位,這是現在要再說的這品,〈授學無學人記品〉的主要的人物,阿難與羅睺羅。所以《法華經》,佛陀這麼用心,一品一品之間的關連,關關卡卡,就這樣將它連接起來,節節相連,我們要用心體會。若沒有用心體會,聽經,聽了就過去了,我們還是要飲水思源。就如早上聽到你們在唱誦〈爐香讚〉,我不知道今天是什麼時候,趕緊看日曆,原來是農曆三月十二日,那就是師公的冥誕。飲水思源,聽了,很感恩。沒有錯,就是要這樣,我們夙世的因緣要不斷累積,一直下來,法就是要不斷傳。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啊!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合十
************************************************************
【補充資料】
四果一、須陀洹向及須陀洹果,須陀洹華譯為入流,即入聖人之流,此位須斷盡三界八十八使見惑方能證得。當未斷盡時皆為向,已斷盡為果。
 
二、斯陀含向及斯陀含果,斯陀含華譯為一來,謂其當於欲界的天上人間,各來受生一次,此位斷盡三界見惑外,須更斷欲界思惑前六品,方能證得,當斷一至五品時皆為向,已斷盡第六品為果。
 
三、阿那含向及阿那含果,阿那含華譯為不來,謂不再來欲界受生死,此位須斷盡三界見惑,及欲界九品思惑,方能證得,當斷盡七八品時皆為向,已斷盡第九品為果。
 
四、阿羅漢向及阿羅漢果,阿羅漢華譯為殺賊,應供,不生等義,謂永入涅槃,不再受分段生死,此位須斷盡三界見惑,及欲界九品思惑,並色無色界八地七十二品思惑,方能證得,未斷盡上二界七十二品時皆為向,已斷盡則為果。《陳義孝佛學常見詞彙》
回頂端 向下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85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4
注冊日期 : 2008-12-22

22016/04/18晨語簡記(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開始)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2016/04/18晨語簡記(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開始)   22016/04/18晨語簡記(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開始) Empty周二 4月 19, 2016 10:31 am

薰法香心得札記(二○一六年四月十八日星期一)

 

今天開始講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上人對於品名破題時提到「以斷妄惑是謂之有學」,並且開示如下。剛好昨天大愛台的靜思妙蓮華播出第四品的開示,有一個故事有助於理解何謂妄,妄念的產生,所以摘錄如下下段。

 

妄,就是虛妄,惑就是無明,我們日常生活中時時就是認妄為真,世間很多的道理我們沒去透徹瞭解,只是用我們的五根緣著外面五塵境,我們就去認為這是真的。

 

20160418《靜思妙蓮華》淘汰樂小策勵上進(第797集)(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譬如說,佛陀那個時代,大家聽經之後,同樣會集會來討論法。有一天,一群比丘上座,聽佛說法之後,大家就來論,到底佛陀所說,六根,到底是眼看到外面的境界,是眼將境界綁住,或是外面的境界,來綁纏我們眼,眼識?到底是耳朵被聲音綁住,或是聲來纏著我們的耳根?反正眼、耳、鼻、舌、身、意根,這六根是緣外面的境界,外面的境界來綁著我們的六根,或是我們的六根,自己纏著那些外面的境界,讓我們的心這麼不安定,到底是什麼呢?大家在那裡議論紛紛。
 
一位質多羅長者正好來了,看到這些上座比丘,一群人在那裡討論六根門。他也是很有興趣,站在旁邊聽。大家看到長者來了,「長者,您聽了覺得如何呢?」
 
質多羅長者他就說:「各位上座尊者,大家很用功,佛陀講完經,你們就這麼用功,大家在討論。你們在討論,我在旁邊聽。若以我的看法,應該不是眼睛去纏外面的境,也不是外面的境,來纏我們的六根。譬如一隻黑牛,一隻白牛,這兩隻黑白牛用一條皮索,將牠們綁起來,兩隻綁在一起,叫大家來看,到底是白牛綁黑牛,或是黑牛纏白牛?大家來看,相信大家看了應該就會說,這不是黑牛纏白牛,也不是白牛綁黑牛,應該是這條皮帶,將兩隻牛綁起來。」
 
這位長者又說:「這條皮帶就如我們的貪念的心,貪欲。佛陀常常這樣告訴我們,是我們的一念心起,所以去緣外面的境界,起貪念,所以才會發生了煩惱,煩惱才會相纏,複製無明。這應該不是,眼、耳、鼻、舌、身、意,去貪外面,色、(聲)、香、味、觸、法,這都互相不牽纏,而是當中的一念欲,欲心,這念欲念起,就製造這麼多煩惱。我這樣說,不知道對不對?」
 
這些比丘上座:「佩服,佩服,不愧是在社會中見識多,所以佛陀所說的法,你能夠這樣就能體會到。欲念一起,就是緣著外面所有的境界,這樣來製造煩惱,這實在是『在家菩薩智慧長』。」

 

「學無學」:以斷妄惑是謂之有學。究竟妄惑盡,無更可修學者謂無學。

小乘之學無學:前三果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為有學,羅漢無學。

大乘之學無學:以菩薩之十地為學,佛果名為無學。

 

這是大乘學與無學,就是新發意的菩薩與發心菩薩。新發意的菩薩就是有學,是開始要學的菩薩。發心菩薩,很多倒駕慈航,就像觀音菩薩、文殊菩薩、地藏菩薩等等。觀音菩薩是過去正法明如來,也是已經成佛再來了,文殊菩薩也已成佛再來,來助佛道場,就是幫助佛陀教化眾生。現在釋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度眾生,法身菩薩還是不斷不斷來人間。

新發意的菩薩就是大乘的有學

法身菩薩就是大乘的無學

 

四果


四果

華譯

修行境界

修學中稱為

須陀洹果

入流

入聖人之流

斷盡三界八十八使見惑

須陀洹向

斯陀含果

一來

於欲界的天上人間,各來受生一次

斷盡三界見惑外,須更斷欲界思惑前六品

斯陀含向

阿那含果

不來

不再來欲界受生死,此位須斷盡三界見惑,及欲界九品思惑

阿那含向

阿羅漢果

殺賊,應供,不生

謂永入涅槃,不再受分段生死

斷盡三界見惑,及欲界九品思惑,並色無色界八地七十二品思惑

阿羅漢向

 

 

 

(法華經.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
 
*「學無學」:
以斷妄惑是謂之有學。
究竟妄惑盡,無更可修學者謂無學。
 
  這是因為今天已經進入〈授學無學人記品〉,就是第九品。我們先要知道學、無學的道理。學,就是要斷,斷妄惑,就是修行者要修什麼行呢?就是我們煩惱多,無明厚,所以要學,要學怎麼樣斷除妄惑,這就是功夫,功夫就是要學,這就是學地,我們開始要學。妄,就是虛妄,惑就是無明,我們日常生活中時時就是認妄為真,世間很多的道理我們沒去透徹瞭解,只是用我們的五根緣著外面五塵境,我們就去認為這是真的。眼看的形形色色的東西,我們一看到,認為這些東西,我們去將它分別;我很愛,我不愛,卻沒去想這些東西是怎麼來。東西是來自於組合起來的,手中拿著一隻筆,拿著一張紙,一本簿子,紙和簿子這個名字,明明是簿子,你怎麼說是紙?明明是紙,你怎麼說是簿子?紙是從哪裡來?這都是名稱形象。我們人就是為名稱形象在爭執。追究它的源頭,在天地之間,山、土、空間、水、樹、空氣,這樣就成為我們手中一張紙,一本簿子,你相信嗎?聽過道理的人相信,但若是都不懂的人,為什麼明明說是一張紙,怎會說到山上的一棵樹呢?樹怎麼會變成張紙?這就是道理。

 
 
其實,樹的之前那就是一顆種子,毫芒成為了合抱的樹,本來是一顆毫芒的種子,這個種子我們將它剖開來看,也是無形無蹤,就是一切因緣會合,樹的種子就是植物的物理。這種生物學,生物它怎樣的因,怎樣來將它會合,就成為一棵樹,這就是道理。但是我們人這些道理全都不知道,源頭都不知,只是認這形像而起爭執。耳朵聽,「一人吐虛,萬人傳實」。一句話的偏差,造成了人間人我是非,困擾了我們人的心,動搖了人的感情,就是這樣分裂了,就是這樣對立了,所以人間才有這麼多的煩惱災禍,這就是妄、惑,不清楚;不清楚,人與人之間起懷疑,欠缺了對彼此的信心,欠缺了對天地萬物的道理,生物的道理,我們都不清楚。
 
 
這些我們開始就要學,世間社會,從幼教、小學、中學、大學,節節升高上去,有研究不完的道理,這全都叫做學,學地。有學,我們修行也是一樣,我們從生死因緣、人間疾苦,到底是如何來的?尤其是生死,生生世世、累生累劫,很遠、很長的道理,它的因緣,過去的宿命,現在的生命,未來的依正報,到底我們要怎樣去體會呢?不知所來,也不知何去,這就是我們人生還在妄惑之中。所以我們要追求這些道理,如何來生,如何來死,生死要如何才能自在,這就是我們要進行、要了解、要學的,這些都叫做有學。「究竟惑妄盡」,我們要學的就是要學到究竟,這個妄,虛妄;惑,無明惑全都除盡了,這都是我們學的過程,還在學的過程都叫做「有學」。若是到了究竟,全都透徹瞭解了,「無更可修學」,這樣的人就叫是「無學」就是道理全都清楚明白,這叫做「無學」。在佛陀的弟子群中,開始發心修行,一進來開始就要學,要學這些道理,要學這些生死皆自在,妄惑究竟全都要去除,這個過程中是小乘。
 
小乘之學無學:前三果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為有學,羅漢無學。
 
 
「小乘之學無學」,這學與無學有分別謂小乘與大乘。「小乘之學與無學」,那就是「前三果」,小乘有四果,前面的三果就是須陀洹,第二就是斯陀含,第三叫做阿那含,這就是有學位的,還在進行學習。現在才開始進入初學,初學的階段若了解了,初學就是須陀洹,這叫做初果。初果,初學,在「苦集滅道」,你了解嗎?要去推究到真真正正了解,這樣入道來,這叫做須陀洹,初學就是開始發心入道來了。再來二果就是斯陀含,就是二果,將「四諦法」了解了,開始滅掉煩惱,開始要進入透徹、滅除無明,全部都要完全清淨這念心,這是斯陀含。進入阿那含,就是第三果。三果,在這「滅」與「道」已經有心得了,這叫做三果。
 
 
三果全都體會了,就入阿羅漢,阿羅漢果,那就是四果羅漢,道理了解,不只是「四諦法」清楚,「十二因緣法」也透徹了解,很多的道理,他們已經開始預流了,開始要流入聖人的境域裡,這已經是四果羅漢,這叫做無學。在小乘學的裡面,他已經對小乘法了解,所以他們這時是守在小乘法,不敢去攀緣,他透徹了解生死苦。長夜茫茫,到底何去何從?我們昨天說過了,一旦心念一動,無明再起,受眾生攀緣,他們很怕,所以就守在小乘。但是,道理他們清楚,只是不願意入人群,這叫做「小乘之學與無學」。
 
大乘之學無學:以菩薩之十地為學,佛果名為無學。
 
 
還有大乘,「大乘之學無學」,就是「以菩薩之十地為學」。我們開始發大乘心,大乘心我們就要展開我們的心,十地菩薩,這就是大乘,開始用「歡喜地」,初地就是歡喜地。這過去「十地」解釋過了,用很歡喜的心,很甘願的心,願意入人群中,因為接受了這樣的法,透徹了解了,體會佛陀的心意,很甘願、歡喜,對自己有信心,能信心無漏,戒定慧無漏,自己很有信心,在人群中絕對不會去受眾生污染,因為法入心很自在,修戒、定、慧,很自在,時時都是聞、思、修,時時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所以「菩薩地」,這十地過程中,這就是大乘有學,還在學,發心發願,願意入人群去,對自己有信心,雖然還在學地,但是對自己有信心,這就是發大乘心,在學地的菩薩,這叫做有學菩薩。菩薩有新發意菩薩,我們現在是新發意菩薩,這叫做大乘有學。所以,再者「為學佛果名為無學」。若能夠不斷進步,十地,還有五十一位的十地,所以我們這樣步步一直進修上去,到了學,全都很清楚,自然就是到無學。
 
 
菩薩法很普遍、很廣,與佛發心那念心是同樣,對天地萬物的道理不斷追求,對芸芸眾生展開了那分關懷的愛,那分的慈悲,與佛陀同樣那分憫念眾生的心,這叫做「大乘之學無學」。一方面守好「戒定慧」入人群,一方面就是「上求下化」,一直到成佛,這就是對佛法的追求。這是大乘學與無學,就是新發意的菩薩與發心菩薩。新發意的菩薩就是有學,是開始要學的菩薩。發心菩薩,很多倒駕慈航,就像觀音菩薩、文殊菩薩、地藏菩薩等等。觀音菩薩是過去正法明如來,也是已經成佛再來了,文殊菩薩也已成佛再來,來助佛道場,就是幫助佛陀教化眾生。現在釋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度眾生,法身菩薩還是不斷不斷來人間。法身的菩薩永遠都不捨眾生,同樣助佛教化,這就是無學,不用學,他自然本性,覺性慧海自然原在,所以在人群中無學。
 
聲聞乘四果中,預流不還之三果云學人,阿羅漢果云無學人,此品記法華跡門,說法中之因緣周。
 
 
所以,我們現在是聲聞,靠音聲來了解,所以「聲聞乘四果」。剛才說,在這「四果中預流不還之三果」,叫做學人。預流就是預備入聖人的境地去。我們現在修行,雖然不敢說已經初果證了,二果證、三果證,四果也已經證了。我們現在自己不敢這樣說:我全都證果了。其實佛陀的時代,他們的道場裡面,這種預備進入聖果的人,三果、四果這就是學與無學的人,這就是現在我們所要說的。前面〈五百弟子受記品〉,都是在預入聖果裡面,大家開始在修行,一段一段進修,一段一段進階,這就是學與無學人,佛陀為他們授記,現在這品就是「記法華跡門,說法中之因緣周」,現在就是〈授學無學人記品〉,還是同樣將要受記。前面五百弟子已經受記,現在接下來還是沒有授記完。
 
  前面不就是說過了,五百弟子在場,佛陀當場授記,除了富樓那、憍陳如等等,優羅頻螺迦葉等等,五百位當場受記。同時,佛陀還交代迦葉尊者,另外還有千二百人,同樣也是將來成佛,同樣也是受記的人,這已經是預入聖果。這樣授記完了嗎?還沒。佛陀的慈悲,因為還有其他的弟子也是在學與無學中,佛也同樣要給他們信心,要繼續授學與無學人的記。這就是在《法華經》的跡門,說法華中在「說法中之因緣周」。現在講《法華經》,在這〈授學無學人記品〉就是有這個跡門之一。

 
「跡門」:佛陀最初成道以來,及中間施化節節,所說生世,生滅因緣法,以至於今成佛度生,皆是從本垂跡,故名跡門。
 
 
「跡門」的意思就是說,「佛陀最初成道以來」,從他覺悟了,覺悟之後這樣的一輩子,這叫做跡門。初成道以及中間所施的教育,這樣一段一段、一段一段,從鹿野苑開始,「四諦法」開始就這樣一段一段,「節節」就是一段一段、一節一節,所說的法,那就是說生生世世的法。我們的過去生,〈化城喻品〉,從大通智勝佛用塵點劫來算的,還是算不完,生生世世,那生滅因緣法。從十六王子時代的因緣,這樣一直一直下來,有很多的佛的《本生經》,佛與弟子的因緣等等很多,就是在生生世世,生生滅滅的因緣法,這就是從佛陀開始所有這樣走過的路,所說過的法,就如人的足跡。我們走過的路,一生一世都有他的足跡,這樣說過的、做過的、教過的等等,所以從過去生一直說到今生此世,再度眾生,種種的因緣「皆是從本垂跡」。
 
 
人人本具佛性,我們與人人也是都有啊!只是佛他比我們還先覺悟。原來就有了,自古至今人人本具佛性,所以本覺慧海智慧,發心立願,發大乘心、立大乘願,要生生世世、生生滅滅,無不都是在人間中。這個「跡」就是足跡,走過的路,從大通智勝佛無法計算的以前所透徹了解的道理,這樣一直一直過來,這叫做「跡門」,很多、很長、很久,無法算計,所以這樣來的。
 
由於彼等學無學人,聞往昔因緣,初迴小發無上菩提心,佛於彼等授當來必當作佛之記別,謂之授學無學人記品,常略名人記品。第三周授記之聲聞眾,如滿慈、憍陳如及五百弟子,皆為無學阿羅漢。
 
 
「由於彼等學無學人」。就是現在要對很多人說話,佛陀一輩子所說的法,在《法華經》都要說出來,但也是要對應發心學佛的人的心態。有的人獨善其身,有的人發大心、立大願,有的人過去已成就,隱大現小,就像富樓那彌多羅尼子,有很多這樣的人在人間、在僧團裡。所以「彼等學無學」,未來還有很多。所以,「聞往昔因緣,初回小發無上菩提心」。這些有的是隱大現小,有的還是守在獨善其身,不論他是大小根機,佛陀還是不厭其煩說生說滅,說過去、講現在,就是這樣一直啟發大家,大家了解了,佛陀褒揚,褒揚著能接受這個法,了解透徹道理,他就要印證,說:「將來你也會成佛。」開始從舍利弗,再來為迦葉等,再來為五百弟子授記。這些人都是這樣聽。
 
 
佛陀為舍利弗授記,舍利弗能夠成佛,我們也可以。所以四大弟子就這樣來說出了〈信解品〉那一段的心路歷程。佛陀再接下來,講說了很多〈藥草喻品〉等等,四大弟子能了解後,後面就是五百弟子再了解,一層一次,都是這樣聽,聽過了就開始發心。所以「佛於彼等授當來必當作佛之記別」,佛陀這樣一層一層,讓大家的根機愈來愈啟發,愈來愈了解,一層一層來為他們授記,〈授學無學人記品〉,就是我們再下來這段所要說的學無學人所受記,這是第三周的授記,第三輪的授記。聲聞眾,就如前面第一位授記,那就是滿慈,滿慈,還記得是誰?富樓那。再來就是憍陳如等等,五百弟子,這本來已經是無學的阿羅漢,他們的法很透徹了,他們很了解,所以他們是隱大現小,佛陀開始為他們授記,包括五百弟子這樣來授記,這全都是無學的弟子。
 
而此品所授記者,為未證四果之阿難,及羅睺羅與二千人等,非盡阿羅漢,非盡無學,故此品通稱為授學無學人記品。
 
 
現在這一品,那就是所受記者,為未證四果就如阿難、羅睺羅等等,還有二千人等,要再授記。阿難與羅睺羅,豈是真的還沒有證果嗎?我們要再看後面的文。所以,這二千人,為了要為這二千人授記,這二千人「非盡阿羅漢,非盡無學」,還沒證阿羅漢,也還沒到達無學的程度,這些人,佛陀也準備要為他們授記。因為要給他們信心,所以「故此品通稱為授學無學人記品」。這我們就要很清楚去了解這些事,所以我們要講〈授學無學人記品〉之前,這些我們要先了解。
 
滿慈以有名大阿羅漢,示現下根聲聞,故於前授記中居首。
 
 
滿慈,是有名大阿羅漢,為什麼他會在下根的群眾中,才來為他授記?他是隱大現小,所以滿慈,即富樓那,本來就已經是無學大阿羅漢了,只是「示現下根聲聞」。我們前面〈五百弟子受記品〉就說過了,上根機、中根機;上根機如舍利弗,中根機如大迦葉等,下根機如滿慈子。其實他們都已經是大阿羅漢了,為了群眾的利益,所以佛陀就這樣分梯次讓他們帶來受記,用這個受記來引發大家發大心。就如我們大團體有隊輔,昨天也有很多環保菩薩,七百多位的幹部,還有四五百位已經是幹部中的幹部,他們這樣總共千多人,幹部就陪伴而來。裡面有很資淺,對為什麼要做環保,還不很了解的。環保,瓶瓶罐罐來自哪個地方?還不很透徹。很透徹了解的人就會去為他分析,環保是為大地,為減碳,為了來節約能源,裡面的道理很深、很豐富。
 
 
為什麼紙要回收?它來自山上,來自種子,很不可思議的萬物因緣,這些很資深的,對這些物,生物道理,他們了解,這些東西是怎麼來的?所以我們要將它回收回來,回歸它原來的品質,還可以應用人間,換不同樣的形態,去讓人間應用。這樣的循環,這樣的輪迴,這種的道理,這些環保菩薩他們資深,很清楚,這就像無學,就像是法身,這些法,這些道理,我都清楚、我都了解,所以我可以帶人,帶還不了解為什麼要資源回收。了解的人,將這個方法再給不了解的人。他們現在就將他們帶回來尋根,回來精進,來朝山。他們也還要再精進,陪伴回來花蓮。昨天總共有八個國家環保幹部這樣陪他們回來,已經在花蓮三天,都在靜思堂精進,昨天早上是圓緣,所以昨天回來精舍,就來參與朝山。
 
 
知道法源,提倡環保的法源就是在這裡,所以帶他們回來法脈宗門,讓他們了解。我們雖然是一個寺院,是修行者修行的地方,但是提倡資源回收,普遍到全球,這個源頭這樣在推動,這樣在提倡,人人了解,發心這樣在推行。他們將他們帶回來了,朝山,這就是回來尋根,他們說尋根,回來尋根。道理一樣,就是要有這樣,對法已經很了解的人,滿慈子就是很了解這個法,所以就在小根機的人中,在小乘學者中,他在這當中作典範讓大家看。佛陀讚歎他,用這樣來引起小乘學者認識他,向他看齊,向富樓那彌多羅尼子看齊,開始發心,知道自己過去就如喝酒醉的人,在茫茫中夜,這五百人體會了解了。所以說來,滿慈子真的是大阿羅漢,「示現下根聲聞,故於前授記中居首」,居在最高。
 
此阿難亦以夙世菩薩示現為佛之侍者,故於本品中居首。
 
 
再下來,現在〈授學無學人記品〉,那就是以「阿難亦以夙世菩薩示現為佛之侍者」,這樣他居首,阿難開始要受記,阿難是第一位,這是現在要再說的這品,〈授學無學人記品〉的主要的人物,阿難與羅睺羅。所以《法華經》,佛陀這麼用心,一品一品之間的關連,關關卡卡,就這樣將它連接起來,節節相連,我們要用心體會。若沒有用心體會,聽經,聽了就過去了,我們還是要飲水思源。就如早上聽到你們在唱誦〈爐香讚〉,我不知道今天是什麼時候,趕緊看日曆,原來是農曆三月十二日,那就是師公的冥誕。飲水思源,聽了,很感恩。沒有錯,就是要這樣,我們夙世的因緣要不斷累積,一直下來,法就是要不斷傳。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啊!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合十
************************************************************
【補充資料】
四果

一、須陀洹向及須陀洹果,須陀洹華譯為入流,即入聖人之流,此位須斷盡三界八十八使見惑方能證得。當未斷盡時皆為向,已斷盡為果。
 
二、斯陀含向及斯陀含果,斯陀含華譯為一來,謂其當於欲界的天上人間,各來受生一次,此位斷盡三界見惑外,須更斷欲界思惑前六品,方能證得,當斷一至五品時皆為向,已斷盡第六品為果。
 
三、阿那含向及阿那含果,阿那含華譯為不來,謂不再來欲界受生死,此位須斷盡三界見惑,及欲界九品思惑,方能證得,當斷盡七八品時皆為向,已斷盡第九品為果。
 
四、阿羅漢向及阿羅漢果,阿羅漢華譯為殺賊,應供,不生等義謂永入涅槃,不再受分段生死,此位須斷盡三界見惑,及欲界九品思惑,並色無色界八地七十二品思惑,方能證得,未斷盡上二界七十二品時皆為向,已斷盡則為果。《陳義孝佛學常見詞彙》

 

 

 

高明智(惟智)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22016/04/18晨語簡記(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開始)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