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靜思晨語--20100604法者 道之規範

向下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9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靜思晨語--20100604法者 道之規範 Empty
發表主題: 靜思晨語--20100604法者 道之規範   靜思晨語--20100604法者 道之規範 Empty周六 6月 05, 2010 9:15 am





月亮 在 周六 6月 05, 2010 7:35 pm 作了第 1 次修改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9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靜思晨語--20100604法者 道之規範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靜思晨語--20100604法者 道之規範   靜思晨語--20100604法者 道之規範 Empty周六 6月 05, 2010 7:34 pm

【證嚴上人開示】
佛者覺也
法者道之規範也
道者路也
行者通達之徑也

我們大家都是學佛者,我們要學佛的是什麼呢?覺,就是覺悟,佛陀覺悟的法,並沒有什麼樣的困難,一念心轉,凡夫即成覺者,說得這麼容易,到底還是有很多要磨的地方,好像我們在要染污時,那就很快,要洗乾淨時,那就很困難了。
一塊布要把它弄髒,一點黑墨噴一下,瞬間它就黑掉了,但是你想要再把它洗乾淨,那就是要用很多方法,也要出很多力氣,到底要用什麼樣的方法,把他洗乾淨,到底要用多少力氣,同樣的意思,就是法者,道之規範,意思就是說,我們凡夫,在一念無明生三細,非常微末的煩惱,這麼產生出來。
生生世世這念的心,不只是污染,沒有及時把它洗乾淨,不斷一直累積著,長時間的污垢骯髒,這樣不斷地染污過來,已經是那麼久了,所以要清除,要把它淨化,那就沒那麼簡單了。
所以佛陀慈悲,累世倒駕慈航,這樣來人間要教化眾生,所以在千經萬論很多的經典,佛陀就是一直在說,道理是一項,就是一念心,光要說化度,來感化我們,把我們這念心,從那個煩惱的彼岸,要把它拉過來清淨的此岸,這是一種度化。
但是我們人,就是這樣過來又過去,過去又再過來,其實一句話說,愛河千尺浪,苦海萬重波,彼岸、此岸的中間,我們要渡過去,就是很坎坷,很危險,因為我們世間的陷阱很多,你要如何能平平安安,不會去踏到陷阱,能夠走過這條,就好像在渡河,千尺的浪,那就是欲,愛欲像波濤一樣,一點點的無明風一吹,那個浪潮就很高了,若是功夫不好,這樣就被他再淹下去,就沉下去了,所以必定要有方法,才有辦法從此岸到彼岸,這是我們要學的法。
所以《金剛經》裡面,法如筏者,用方法要來度他,就好像一個竹筏,這竹筏,這艘船,小小的船要在那個地方,把他渡過來,能夠安全渡到達了,不過,有的人還是很執著,執著在那種法裡,所以,法如筏者,就是說我們利用這個法,把我們的心度過去,我們的心就不要執著在這個法,所以筏就好像一艘船,一個工具讓我們過去後,我們就要放棄,才不會那艘船還卡在岸邊。
或是我們在岸邊無法上船去,意思一樣,跟我平時在說,前腳走,後腳放,走路的方法也是這樣,你前腳踏出去,後腳若沒有放,哪有辦法再向前走去呢?這走過去之後,我們的腳並沒有黏在路上,腳若黏在路上,那就無法前進,不管是用一艘小竹筏,以及我們的腳走在地上,都是一樣的方法。
用很多種來做比喻,比喻我們在這個煩惱的地方,要如何可以到清淨的地方,這都是一樣的比喻,很多很多比喻的方法,要如何能適應人的根機,適應得了的,他拿去就能用,適應不了的,怎麼說都沒辦法,儘管我們知道我們不對,儘管我們相信佛陀跟我們說的,眾生、佛都是平等,我們有與佛同樣,那種心包太虛,這麼的寂靜清澄,沒有煩惱的境界,儘管我們都知道,但是我們都做不到,偏偏整天,心就是煩惱,整天我們就是人我是非,我們就是這樣,無法跳脫出煩惱,要怎麼辦呢?
既然相信了、知道了,我們就要好好靜思,把心靜下來,好好來思考,我是經過了,這樣這樣的靜心思惟,所以我能發現到我的智慧,用之無量,看來無形,用起來是無量,我是用什麼樣的方式,第一就是要靜思,我們要去相信之後,好好來思考,佛陀跟我們說的教法,一直傳到現在,到底我們要如何,把日常的生活,用在這個法裡,或是把這個法,用在我們生活裡,法用在生活中,這就是我們要靜思。
將佛陀的教法,哦,我想到了,我現在心很煩惱,我要如何去除煩惱再精進,就好像孩子,這個孩子放學時,看到大家在打電動玩具,他很快,眾生的習性,就被外面這樣誘引去了,但是老師教過他,靜思語一句話,好人不能少我一個,壞人不能多我一個,他腳剛要踏進去,腦子裡想到這句話時,趕快前腳抽回來,轉個身趕快跑啊,跑回家。
回去做什麼呢?看到他的弟弟也回來了,哦,家裡自己的房間那麼亂,趕快邀弟弟,來,媽媽那麼忙,我們的房間好像牛棚一樣,來,趕快清掃一下,書包放好,清掃裡頭,看起來,他的心很涼爽,跟弟弟說,有沒有乾淨多了,舒服多了?弟弟也嗯,舒服多了。
看,自度度人,一句話,本來他就是跟一般的孩子一樣,都要進去了,只是一句話,這叫做「法」,老師這麼跟他說,好人不能少我一個,壞人不能多我一個,這麼簡單的話,就能把一個孩子的心拉回來,不只拉回來,他把這個法,好人不能少我一人,所以媽媽那麼忙,為要趕快替媽媽來做好事,掃好家裡,你看,這叫做「思」,靜思,我們把心靜下來好好思惟,萬一我們若有習氣浮起來時,行動中趕緊制止,這叫做「靜思」,這叫做「法」。
所以佛陀覺悟的法,是用很多在我們眾生群中,他是用無數的法,這麼多的法,看我們日常生活如何來用它,我們若用在我們心裡,我們就能再給別人用,自度度人,能夠度人就是生活中有法,所以「法者,道之規範也」,路就是這樣走,要從此岸到彼岸去,或是要從凡夫到佛的境界,這條路要如何走,這就是要方法。
所以「法者,道之規範也」,這個法,就是如何教我們,走怎樣的路,所以道者、路也,道就是路,「行者,通達之徑也」。
看看緬甸,這個國家因為災難,所以慈濟人,秉持著佛陀的愛、慈悲,不管是慈濟的志工,或者是建築委員、醫師等等,合起來去到這個國家,去帶動這個國家的人,打開那分愛心,實行在佛的道路上,我們的醫師去義診,孩子來看病,看到這個孩子,戴維妮,這麼的幼小,她這樣缺少了營養,這個孩子的家庭又是如何?
所以問旁邊的人,旁邊的人跟他說,這個孩子的家庭情況,父親往生了,母親再嫁,拋下這麼幼小的孩子,不只一個,有兩個,幼小的孩子,來帶更小的妹妹,看看,這種的家境很可憐,慈濟人又要去關懷她,陪著孩子回到家裡,這怎麼是家呢?到底妳們如何生活?
孩子就這麼說,我就是這樣住,那晚上呢?那麼暗,你們都沒有電燈,你們要怎麼辦?我們早早就睡了,你們若是要去廁所呢?就借月亮的光,若是下雨,屋頂都破成這樣,你們要怎麼睡呢?用小小的手指頭指向那裡去,就在那裡,慈濟人抬頭看,這片,一點點而已,又沒有牆壁,草又爛掉,這怎麼行得通,也會漏雨,妳們要怎麼睡?沒辦法,躺著就是這樣,兩個人緊緊地抱在一起,雨這樣下,真的很可憐。
但是要去他們家有路嗎?沒有路,都是水,爛泥巴,要怎麼走,慈濟人去找兩根竹子鋪下去,這麼走過來,雖然沒有路,她們也很自在,就是一根竹子、兩根竹子,他們可以在上頭跑著走,這就是練出來的功夫,路雖然坎坷難走,不過,生在這個環境中,她們走起來也很好走。
不過,有一位他的表姊十七歲,就很了解,怕這些志工不曾走過這樣的路,來,換我牽你,她站在竹子上,來牽不曾走過這種路的師姊,牽慈濟人走過長長的竹子路,這也就是渡,你看,那麼難走,不過,她們要活下去,她們的環境就是這樣,她可以再反過來,讓他們好好安全走過竹子路,不再踏進污泥污水裡。
看,人生的路不就是這樣嗎?所以要如何能夠通達著路徑,互相相度,佛陀就跟我們說,藉事練心,我們到了那個地方,看到那麼無常的氣候,雨說來就來了,不調和時,過量的大雨,過量的大風,損害了那麼多人的家園,甚至損失那麼多的生命,我們看到這種的無常,很快就消滅掉了,我們可以提升我們的精進,這就是道理。
或是看到,也是有這樣生下來之後,小小孩還很稚嫩就把他放棄,就好像戴維妮她的媽媽,再怎麼辛苦,妳應該也要把她們養大,但是不應該,沒道理的事情,也是很多,同樣她把她們放棄,同樣再去嫁,再嫁是不是有比較好呢?應該是沒有比較好,很久很久才這樣捧一點米,回來給她的這兩個女兒,她若是不要再嫁,是不是不用偷偷摸摸,回來看女兒,是不是不用很久,才捧一點米回來,她可以帶在身邊,既然我生了孩子,我應該要養她們,這叫做道理。
不過,凡夫無明,所以放棄她的孩子,你說,她都不愛嗎?她也是久久的,三不五時,也會這樣偷一點米回來,所以為什麼要做得這麼辛苦呢?過去那邊是不是再生孩子呢?家境是不是好過呢?這就叫做凡夫心,這些凡夫心,要如何能讓人人變成了人的心,人的心就是有天性之愛,再將這天性之愛的煩惱,如何把她度過來就是菩薩。
所以我們看到這個境界,我們要警惕我們自己,這就是見事入理,也就是我常說,見苦知福,我們要如何來惜福,要如何來造福,這是,「行者,通達之徑也」。
很多很多都是要用法來比喻,人生這個生活中的過程,如何提高警覺來靜思,如何走入人間群眾中的道路去,所以慈濟路不離開人間,在人間不離開佛法,所以心中有佛,那就需要靜思了,行中有法,那就需要慈濟了,所以我們若能這樣,才能入這個實行道,所以大家要時時多用心。
回頂端 向下
 
靜思晨語--20100604法者 道之規範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靜思晨語--法譬如水-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