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04薰法香如是我聞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精進者得法藏之心智,
六度萬行全修於眾德,
含蘊寰宇覺諦護法藏,
阿難持法之勤劫無量。
精進,人人修行都要精進啊!人身難得,時間易過,時間不斷過,「是日已過,命亦隨減」。法,是這麼的深奧,法,也同樣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如何將法用在生活裡,生活不違背法,體會道理,這有困難嗎?不困難,只要我們用心,用心體會,人與人之間,每一個人的習性,每一個人做事的方法,我們若去用心了解,哪一個人的身上不是一本經呢?哪一個人的動作,他們的習氣,不是我們所要研究,深入佛法智慧,才是我們要去理解的法呢?所以要深入經藏,每一個人的身上都是我們的一本經,去了解每一個人對錯,對的,我們要學他,他所做的事情值得我們來讚歎,這很好的經典,在這個人的身上,感恩哦!是我一部活的經典。錯的,要趕緊自我警惕,是我們的一面鏡子,這面鏡子,我們看到形態惡醜,讓人覺得:做事怎麼這樣做,待人接物怎麼用這樣的方法?錯了、不對了,這個錯、不對,這面醜陋的鏡子,我們就要趕緊避免,這個形態我們有沒有?有的,要趕緊避、趕緊改。
想想看,時間雖然是易過,但我們在人群中無時不是經典,無時不是教育,每一個時候我們都得到教育,所以我們應該要精進。精進不是只在佛前拜,「我很精進,我禮拜佛。」勤精進就是。不是啊!我們禮佛、敬佛,在我們的生活規矩裡和眾。一大早,我們的日常生活,和眾的時間,大家要共同上殿來,這就是我們的生活規則,每天早上生活的第一課,那就是上殿,和眾禮佛、聽法,讓我們知道,過去的人生,有錯誤的,我們要改,未來的人生要入於人群中,從對的教育的經典不斷在人群中吸收。每天在聽法,這個人的言語行動和法就是這樣契法,契機、契理、契法,他做得到,我們也做得到,是善知識。同樣的,若是生活脫軌,規則上錯誤,待人接物、言語行動,這都是不對的,又是再看到脫軌的人生,要自我警惕啊!這不就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精進,就是這樣在精進,我們與時日,時是這樣一直過,生命也是有限,在日常生活人群中,讓我們增長慧命。時日是這樣過,生命是這樣減,但是在這樣的人群中,就是增長我們的慧命,這是真精進者,也就是得法藏心智的人。
阿難不就是這樣嗎?他為佛的侍者,他哪還有什麼時間可修行啊?佛陀很多「四事」的工作,他要去張羅,他要去做。阿難很忙,又不能離開佛的身邊,這是阿難他的使命,整天的時間,他什麼時間可精進呢?那就是看、安排,除了佛陀四事供養以外,他就是安排哪裡的人要來見佛,阿難沒有讓任何一個人失望過,這也是阿難作侍者的責任。安排的時間比較長,因為前面的人還未離開,後面的人還不能進來,阿難就要安排要有人去安撫他,讓來了,時間未到在等的人歡喜,沒有遺憾。這是阿難做人很圓滿。僧眾裡面也是,不論是比丘、比丘尼,對阿難都是很敬重,因為他做人很圓融。外面的居士對阿難也是很敬重,因為他在佛的身邊得到什麼樣的法,有機會他就趕緊教人,與人分享。外面的居士雖然沒有什麼機會可常常親近佛,阿難就會將佛的德行,將佛的生活,將佛待人、說法等等,他能這樣很分明,很有分寸,讓外面的居士了解,所以居士對阿難也很歡喜,這就是精進,分秒不空過,對內、對外都是這樣很圓滿,很乾淨,淨如琉璃,沒有一點點的瑕疵。所以,他精進,「精進者得法藏之心智」。
當然,不只是今生此世為佛的弟子,處理事情這麼的圓融,無數劫來,一直到現在,同樣啊!「六度萬行全修於眾德」,所有的德,該修的,將自己應該要修於內心的,對外面的人去付出,這種全部很圓滿,所有的功德全部全修,六度萬行全部修入在眾德之內。德,就是已經修入於內,付出行動於外,讓大家感受得到。阿難修行的方法是這樣,甚至「含蘊寰宇覺諦護法藏」。佛陀所說的教法遍虛空法界天體,從人物,講到天下間所有眼睛接觸得到有形有為法,佛陀無不都是這樣分析、教誡給大家,讓我們眾生知道生活應該要用什麼態度,應用外面所合成的有為法。哪怕我們用餐,同樣啊!用餐,每天我們都是在「有為法」,我們在這裡講話,大寮在「有為法」,將各種的食物,經過了水、火、鍋灶等等,要完成了每一餐的菜餚、飯食,這不就是有為法?這也是有作為的法啊!佛陀教誡我們,生活要簡樸,要按照規則。活動,要活動,要去勞動,勞動、付出,讓我們的身體健康,調和我們的身體。
我們要素食,吃的東西,營養夠就好,不要過量,所以出家人,大家都有一個缽,缽叫做「應量器」。你今天差不多需要吃多少,這一餐的量,就是在這個缽裡面,這樣就夠了。或者是這個家庭,給我的不夠,但是我歡喜接受,我可以再到第二個家庭再乞食,乞食到我今天有夠的量,能連續到七家,七個家庭,這是我若不夠,能到這七個家庭這樣托缽。但是,七個家庭還不夠,這是規矩,我今天的福報就是這樣而已。七個家庭,這樣停止了,不會說,我七個家庭,每一個家庭給我的都是一點點、一點點,其實,我不夠,我是不是再去第八個家庭托缽?不行。佛陀的制度,欲,也要有限制,不能再走到第八個家庭托缽。若是有福,今天一出來,這個施主,一次就讓我們夠了,就是有夠量了,有多了一點點,就是說,「我有多了一點了。」這樣,「這樣夠了,這樣就好了。」這就是應量器,我們的生活,佛陀教誡我們,生活中,以現在豈是真的需要大餐,大魚、大肉,才有營養呢?不用啦!其實,現在美國也有這樣在測驗,測驗健康,健康不失真,要真實的健康,不要失去真的。
所以,有一個科學家開始在測驗,測驗,它叫做格連社中心,格連杜曼中心。它在測量孩子到底從幾歲開始接受教育最適當,四歲開始,就能像小學一樣這樣的教育,而且在四歲當中就能接受兩種語言的教育,尤其是又要運動,四歲的孩子開始能接受三千公尺跑步的體能,有辦法是這樣。我們現在的人,都覺得四歲還太小,讓他學那麼多,不好啦!或者是「讓他跑那麼長的路,不要啦!」三千公尺就是三公里,四歲孩子能這樣跑步三千公尺。而且他又去測驗到素食,素食的孩子的智慧較高。他說素食的孩子,食物完全都是素食,都不要去接觸到肉類,智慧很深。他說他去體會到,才是一種很震憾的發現,發現到孩子從小就讓他素食,智力很高,超過了一百十幾分,不只是九十九,也不是一百,他就是說智力很高(《美國營養學會期刊》中的一份研究結果表明,全美兒童的平均智商是99,而全美素食兒童的平均智商卻高達116.24)。他說有一位八歲的孩子,就是素食,在那日記上面就這麼寫,寫說他很想要問他父母,要問他的父母:想不通,父母為什麼非食肉不可。他說他想不通,他說若有人將我的肉拿來吃,父母的心理又是如何想?
這是在美國,他將人與動物的生命,將它合而為一,為什麼人要去吃動物的肉呢?動物也是生命,我也是生命,為什麼生命要去吃生命,為什麼啊?假使我的肉,別人若拿去吃,父母是不是也很傷心呢?這是看到一個孩子這樣的日記。這是大家在那裡做研究,感覺全美國的素食兒童,他們這樣全部去調查,素食兒童,他們說,有的已經達到了116.24。這智商很高,這不是九十九,是超過,是上百,這數據都出來了,這是真的,他們說很震憾,很怕。這是素食兒童。所以素食,修行,我們能在日常生活中,佛陀在教誡我們,應該我們要信受奉行。六度萬行,疼愛天下眾生,布施、持戒、忍辱、精進,自然有禪定、智慧。我們若要我們的心很穩定、很堅定,進入到禪,就是三昧,正定,正正確確來薰習天地萬物的道理,心能這樣專心貫注,看得到的東西,有為法化成了無為法的法體,這種定力,這就是需要這樣超越,這就是智慧。
所以,我們凡夫的智商平均都是在一百之下,佛陀的智慧是….,這已經是很好的發現了。總而言之,智商能夠那麼高,這就是因為素食。佛陀的教育,我們若能依教奉行,哪一件事我們不知呢?我們現在,人都是這樣,為所欲為的欲念控制不住,已經讓整個大地,天地之間已經都是污染了。所以在在印度(北阿坎德省),森林大火已經到現在兩週了,還是打不熄,同樣還是乾旱,所以專家認為森林大火不斷一直燒,成為碳,成為煙,那個粒,粒子,那煙霧不斷不斷熏,所以會致成了冰河,會覆蓋在那冰河上,讓這冰川容易融化掉,因為這樣溫度會一直升高。所以,看到印度現在的森林還是在燒,將要兩個星期了,印度現在也同樣在乾旱。昨天說過了,想想看,這麼多的人口,這麼大片的土地,在火災,在乾旱,這麼的不調和,都是人類啊!所以我們應該淨化人心。
人心,心地功德林都燒掉了,人現在的心就是充滿了無明,就如煙碳瀰漫,遮蔽了我們心地的冰河一樣,冰川也已經融化了。我們小乾坤的心,也已經受現在社會這種生活方式破壞掉了。這是要如何行六度?「六度萬行全修於眾德」。能行全修,所有的德行,都這樣全修進來。我們要如何去體會「含蘊寰宇覺諦護法藏」?寰宇之間,所有的覺性、諦理,我們要如何去體會到呢?法,要多入心,在生活中。阿難他體會了、他了解,在佛的身邊,宇宙天下,萬物的道理,全修在他的內心,所以他護法藏。「阿難持法之勤劫無量」,他是很勤,長時間的劫這樣無量數。這是阿難隨佛為侍者,也要侍候佛陀的生活起居,也要安排見佛的人前後次序,有聽到法的人皆大歡喜,沒聽到法的人,阿難去補充。法藏,藏在阿難的心裡。看,此功德多大啊!所以我們要非常用心去體會。來,我們來看看前面的文,
經文:「壽命無有量,以愍眾生故,正法倍壽命,像法復倍是,如恆河沙等,無數諸眾生,於此佛法中,種佛道因緣。」
阿難,成佛之後,他的壽命是無量,阿難成佛名山海慧自在通王佛,還是一樣「以愍眾生故」。因為這樣,他的正法倍於壽命,像法復倍,一倍再多一倍,佛法能那麼長久,儘管是像法時期也一樣有看到法。雖然修行的人已經慢慢道心消退了,但是至少還有看到法,至少還有看到修行者,類似佛在世一樣的修行,儘管心的精進及受法已較遜色消退,但是還在。所以「如恆河沙等」,數字很多,這是在山海慧自在通王佛時。「無數諸眾生,於此佛法中,種佛道因緣」。在正法、像法時期,這樣還是接受佛的教法,因緣布善種子,種子就是因,等待緣。接下來的經文,再這樣說,
經文:「爾時,會中新發意菩薩八千人,咸作是念:我等尚不聞諸大菩薩得如是記,有何因緣,而諸聲聞得如是決!」
經文簡釋:
「爾時,會中新發意菩薩八千人」;初發心菩薩,見諸聲聞受記作佛。
*「新發意」:是謂新發大乘菩薩心者。
又是回復長行文,佛,那個時間,會中,會中就是佛陀再複講偈文之後,說出了阿難成佛後的壽命長,阿難他將來,山海慧自在通王佛的壽命長無量數,正法時期長,像法時期也很長等等,大家覺得這實在是不可思議。那個時候,會中,就是在座的弟子,新發意的菩薩八千人。那當中有八千多人新發意,就「咸作是念」,就是大家都心中有這樣的念頭。「我等尚不聞諸大菩薩得如是記」。菩薩都不曾得到這樣的記,哪怕是得佛授記,都是有限量的壽命,有限量的正法時期,有限量的像法時期,為何阿難將來成佛,無限量的壽命,無限量的正法時期,無限量的像法時期,這到底是為什麼?「有何因緣而諸聲聞得如是決」,除了阿難,還有其他的聲聞,也是這樣能得到佛受這樣的記。
前面〈五百弟子受記品〉,還有佛陀交代迦葉尊者,不在會中的七百人也能得記,這到底是為何?現在阿難又受記到這麼無量時間的壽命、正法、像法,到底這是什麼因緣呢?這初發心的菩薩就是看到這些聲聞在受記作佛,這些新發心,就是新發意,看到當然也隨喜、歡喜,不過他是新發意,所以他心就有疑。新發意:也是新發大乘菩薩心的人,這就是新發意。他聽到佛陀在授記,聽到修行最重要就是要入人群,要修大乘法,所以這八千人開始新發意,就是要發大乘心的人,他的心有疑問。
*「此諸菩薩」:意謂如上根舍利弗等諸大弟子,受如是決定之佛記,我等猶可無疑。
所以「此諸菩薩」,就是這些新發意的菩薩,他們的內心「意謂如上根」,從舍利弗開始已經得佛授記了,「舍利弗等諸大弟子,受如是決定之佛記,我等猶可無疑」。意思就是說,舍利弗,人人都認識他,智慧第一,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將來成佛,佛陀這樣為他授記將來成佛。還有接下來四大弟子,還有接下來五百弟子,像這樣,佛為他們決定受記,我們大家猶可無疑。我們可以無疑,我們可以體會了,我們可以了解了,這是大弟子。
經文簡釋:
「咸作是念:我等尚不聞諸大菩薩得如是記」;在會座上僧眾咸皆心疑,作是念言:我等昔來,尚且不聞大菩薩眾得受如是大菩提道記。
可是現在「咸作是念」。這時候,大家的心就這樣想:我等尚不聞諸大菩薩得如是記。我們大家還不曾聽過,就如授阿難這樣的記。阿難,壽無量,正法無量,等等無量,這我們還沒辦法去體會。所以「在會座上僧眾咸皆心疑」,新發意的菩薩心都有疑了,何況在會的這些弟子?所以心都還有疑,「作是念言」,就是這樣,大家心有疑:「我等昔來,尚且不聞大菩薩眾得受如是大菩提道記」。就像阿難這樣,能受這麼長、這麼久的壽命,真的無法了解。
經文簡釋:
「有何因緣,而諸聲聞得如是決」;疑何因緣如是等聲聞人得佛授如是記。乃今於未證無學之阿難,亦受如是決記。以何因緣而獲有此?
這到底「有何因緣而諸聲聞得如是決」,佛陀這麼決定為他授這樣的記呢?「疑何因緣如是等聲聞人得佛授如是記」。這就是現在還未證無學之阿難,大家的疑就是疑在這裡,阿難得佛授記,他是還沒證阿羅漢,他為了要成就,他要在佛的身邊當佛的侍者,要侍候佛,所以他也沒有時間可修什麼行,沒有時間可靜坐,沒時間與僧團中的人論法。但是他一直吸收、一直吸收,阿難還沒表達出他已經是證果羅漢,他還沒表達出他是證果的羅漢。所以阿難為什麼可以得佛陀這麼決心為他授那麼長、那麼大的記呢?這是大家不了解。
佛陀所授的,過去所授記的都已經得羅漢果了,但是現在所要授記的是〈學無學人記品〉,阿難為第一人,學、無學人,還在學地,因為阿難他沒有表達出「我已經無學了」,阿難還沒表達出「我已經證果了」,還沒這樣的表達,所以他還列入在有學,還要學、還要學,還在佛的身邊學,所以還在學地。無學,就是我都知道了,我都不用學了。但是阿難謙虛,他就是:我還沒有,我還在佛的身邊學。所以大家認為阿難未證,還未證,所以無學之阿難,「未證無學之阿難,亦受如是決記」,得受佛陀決定為他授記,這麼決定到底是什麼因緣啊?這個疑的意,就是默存在大家的心。
*此疑意但默存於念,并未明言,蓋彼等亦非心存不信,特祈待如來知眾心念為之除眾疑。
其實,這些疑問都是在人的心裡,「爾時,會中新發意菩薩八千人,咸作是念」,那就是還在心裡,不只是八千發大心的菩薩,哪怕是在座的會眾,心都有這樣的念,只是作念,有這樣的疑念,「並未明言」,還沒有表達出來,大家沒有說出來。「既然佛陀都為他授記了,我雖然有疑,但是我也沒有說出來。」所以並沒有表達出來。所以,「蓋彼等亦非心存不信」,沒有說出來,但是也沒有說不相信。「咸作是念」是有疑,但是,也沒有說不相信,所以沒有說出來。雖然我們有疑,不過我們相信佛說的話,但是還沒有很清楚,這叫做有疑。「蓋彼等亦非心存不信」,雖然有疑沒說出來,但是不是心有不信的地方,所以「特祈待」,只是期待,期待佛陀「如來知眾生心念為之除眾疑」。希望大家只是共同的一個心念,這一定是有因緣,這個因緣應該是很精彩。佛陀若能將阿難的因緣說出來,這樣應該就是一個讓大家更心開、開心,更歡喜,意更了解。這段經文是表示大家雖都靜靜的,但是佛陀了解大家的心意。
*以顯現阿難尊者之夙世因行與本地功德,并以明阿難現劫實為菩薩化現之聲聞。
所以,「以顯現阿難尊者之夙世因行與本地功德」。希望佛陀能說出了阿難尊者宿世因行,就是過去生,他到底是怎麼修行,與在現在此世,他是什麼功德,加上阿難現在這個時代,到底是實為菩薩嗎?或者是聲聞呢?阿難到底是菩薩還是聲聞?他到底是證果還是還未證果呢?阿難,好像大家對阿難都很有興趣,因為人人對阿難很尊重,對阿難那種的圓滿待人,何況在佛的身邊,所得到那麼多的法,法藏在阿難心,為什麼阿難還沒表達出了證果呢?阿難到底他的因緣是什麼?所以他的本地功德,以及宿世因緣,阿難到底是已經菩薩現身嗎?或者是阿難還在聲聞的身分呢?大家真的心有疑。所以新發意的菩薩心疑,在座的人也心疑,但是這個疑,不是不相信阿難應該得佛授記,沒有懷疑,絕對是相信,但是很期待佛陀能說出阿難的因緣。
是啊,佛法也是在日常的生活中,現在的人這樣的心態也很多,「師父這樣說,我不太清楚,不過我相信,相信師父說的話。」這樣的人也很多。總而言之,過去、現在,都是一樣共同的人性。我們現在,佛法在我們的面前,我們「是日已過」,生命也是這樣減少,生活中無不都是法,人人都是我們的一本經典,就是在教育我們。好的法,我們不要放棄,感恩、尊重、無餘修,我們不好的現前來,給我們警惕、教誡,我們也要無間修,自己常常好好反省自己。不論無餘修、無間修,總是長時日常生活中,分秒不空過,用尊重、恭敬的心來修我們日常生活的行,所以要請大家時時多用心。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合十
***************************************************************
【註一】[四事]
(名數)衣服,飲食,臥具,湯藥也。或房舍,衣服,飲食,湯藥也。法華經安樂行品曰:「衣服臥具飲食醫藥。」無量壽經下曰:「常以四事供養恭敬一切諸佛。」盂蘭盆經疏上曰:「年年僧自恣日,四事供養三尊。」《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註二】全世界最聰明的孩子所聚集的學校「美國費城格連杜曼中心」,當孩子四歲入學的時候,會正式的體操、會兩種以上的語言、會兩種以上的樂器、必須有3000公呎以上的長跑能力……等等之外,還有,學校老師及學生都必須全部茹素,因為他們研究發現“牛奶”和“肉類”是傷害大腦的食物。〈轉載自七葉佛教書舍FB〉
阿難持法之勤劫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