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6/05/13晨語簡記

向下 
2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6/05/13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2016/05/13晨語簡記   2016/05/13晨語簡記 Empty周五 五月 13, 2016 4:52 pm

20160513薰法香如是我聞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本是菩薩跡為小乘,
示諸眾生無量功德,
安住佛法求無上道,
上求下化因圓果滿。

  「本是菩薩,跡為小乘」。那就是說,佛陀為很多弟子開始就是授記了,弟子隨佛修行,各種的根機都有,小乘、中乘、大乘根機,既是在佛的座下,難道有這麼多小乘根機的人嗎?在《法華經》開始,似乎舍利弗、目犍連、迦葉、迦旃延等等,這些都是眾所皆知的弟子,他們難道是這樣這麼小的根機,難道全都沒有入人群去嗎?其實,有啊!佛陀說法四十九年了,這麼的資深,跟隨佛陀這麼多十年,同樣有時候也能代替佛陀到處弘法。像是目犍連,像是舍利弗、富樓那彌多羅尼子、迦葉尊者等等,也是有時候就是離開佛陀,到其它的地方去弘法教化,也是有啊。但是佛陀還是指責他們在小乘法中,叫做聲聞,還未授記之前就是這樣說。但是一旦到接近授記了,佛陀就開始為他們講起了過去生中也是這樣發心,也是這樣修行,長久以來。只是這些修行者都是有願而來,他們生生世世,塵點劫時間,都與佛同心願,只是釋迦牟尼佛他發心、他精進,他入人群很殷勤,他的願殷切,他願意處處為眾生去付出,悲憫眾生,不捨眾生。他對眾生的緣很深,眾生群中付出,造福很多,這是釋迦牟尼佛在修行的過程。

  就如我們現在,有的人,大家很發心,手腳很勤快,很願意去幫助人,自然人人就對他的緣特別好,特別愛戴,特別讚歎他,這就是結好人緣。若是一般平常,就是這樣而已,而有的人就是知道道理,卻是感覺較不喜歡與人攀緣,這樣雖然他也有修行,卻是與人的緣很淺,這樣就是較慢成佛。因為緣淺,眾生緣不夠,所以成佛就有前後。「本是菩薩」,大家都有發過心,就如我們現在,要來修行,發心,「我要修行,我要出家。」「你為什麼要修行呢?」「要利益眾生,為天下眾生,我願意付出。」發的願是這樣,一旦出家之後,就會覺得:出家了,我就是守好我的本分就好了,救度眾生,社會的事情,就是社會人的事嘛!所以我們就是守好本分。這就比較與外面的緣也是淺了。但是修行久來,在佛的僧團中也有這樣,有的是逃避世間貧窮苦難,若來出家,與佛陀的僧團一樣,就是去托缽,人若看到僧,出家人,就很自然會供養,這樣生活不用煩惱,這樣去出家,自然他對法不尊重,自然不守規戒,也有啊!佛陀的時代有這樣,現在的時代難道不會有嗎?

  但是,像這樣的人,是不是他沒有佛性?有啊,真如本性具在,全都有,只是習氣、煩惱、無明,所以懈怠。就是懈怠了,不願意精進,這樣對法不尊重,何況入人群,哪有重視呢?身體力行在佛法中,當然就是很微弱,不過他也是同樣有覺性,如來真如本性不增不減,同樣全都存在。慢慢地,佛陀就為他們不斷地薰陶,讓他慢慢地聽,讓他在僧團中慢慢去體會,去為他們薰習。這不是沒有大心,有啦!只是還未成熟,還未自動發心出來,所以人人本具菩薩。

既發心的人,已經發心了,已經很接近了,接近與佛同修同行,已經發菩薩心,這新發意菩薩,或者是當度菩薩、已度菩薩,當成就的菩薩、已成就的菩薩,全都在裡面,有啦,佛陀開始就是為這些已成就、當成就。已成就、當成就,就是已經開始發大乘心了,當成就,現在一直在聽,慢慢在薰習,看別人,佛陀已經為他們授記了,發大乘心,將來能夠成佛,我也開始也應該要跟著來發心,我也應該走入人群,這叫做當度的菩薩。當發心,已度、當度,就是當要得度的人,就是這樣慢慢一步一步向前走,佛陀的授記就是向這些當度、已度。因緣已經成熟的人開始受記,看人家因緣成熟了,也開始發心。所以人人就是本具菩薩的大願,但是顯跡人間,又有這個因緣,又來人間,與佛同世,也發心入僧團來,雖然還未發大心,但是在僧團中在薰習的人,這些「跡為小乘」,讓人看起來還是修獨善其身的人,其實他們當中,大小乘發心的修行者都有,僧團中不少已經開始發大心的人,不是今生此世,是過去長久的時間,都是這樣薰習過來,長久的時間,就是生生世世有發這樣的願,只是殷勤精進眾生緣還未很成熟,所以還是跡為小乘,在僧團裡面。

其實入僧團裡就有功德了,因為僧團,佛法興盛就是要看僧團,有修行者,這叫做佛教,佛教的團體,佛教的團體整齊,佛教的團體修行有威儀。佛陀說法,大家聽,僧團的威儀如規如律,啟發人心的信仰,所以僧團很重要。所以「示諸眾生無量功德」,讓大家也能看到僧團修行的莊嚴,啟發這念道心,發心,信心,奉持佛法,這就是無量功德。所以「安住佛法求無上道」。僧團人人安住在佛法中,出家形態威儀,安住在僧團,沐浴在佛法中,每天都是浸潤在佛法之中,聽、行全都具足,能夠聽、能夠說、能夠實行,這就是安住在佛法中。不斷求無上道,每天都是聽,在薰習。無上道,那就是正等正覺成佛之道。

「上求下化因圓果滿」,自然因圓了,只要你有因,功德圓滿了,與眾生結深緣,一直與眾生的緣未疏離過,就是不斷在人群中,沒有疏離眾生,而且造福在人群,這叫做因圓果滿,這就是我們要上求下化。更需要「安住佛法求無上道」。這無上道是要不斷求,聽、說、行都要並行,才能因圓果滿。看看經文,

經文:「爾時、佛告羅睺羅: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蹈七寶華」
*「蹈七寶華」:以有七覺因行,故果上有寶華之莊嚴。華表妙行,由因行證果,故云蹈七寶華。
*「蹈」:以足行之於道路。

「爾時,佛告羅睺羅:汝於來世當得作佛。」昨天說過羅睺羅,佛陀就是為阿難授記完了,告一段落,接下來那就是羅睺羅,佛陀就叫羅睺羅,阿難受記完,接下來就是為羅睺羅。「汝於來世當得作佛」。「羅睺羅啊!你將來也能成佛。」因為羅睺羅在佛陀僧團中,雖然年紀很小就開始入道了、出家了,幼年、少年,雖然比較愛玩,雖然大家很寵愛他,少年時代有這樣放縱過,不過佛陀嚴格教育,加上舍利弗的引導、目犍連的教授,在僧團中是一位很特別受訓練的,所以他修行,身體力行在道上,佛道、菩提道上隨機循規蹈矩,很順規矩這樣在修行,所以羅睺羅是密行,默默地修,很守規矩,循規蹈矩修行,所以未來作佛,號蹈七寶華。

這是羅睺羅未來成佛的名稱,「蹈七寶華」,那就是「以有七覺因行」,其實這個七覺因行,那就是「三十七助道品」其中的法。這個「蹈」的意思,那就是用腳走路的意思,「蹈」就是以腳走路,用腳走路。就如我們人走路會進步,進步,就是你要走,腳,一腳踏出去,再一腳踏出去,就是步步向前進。但是羅睺羅所踏的是步步蓮花。蓮花,那就是表示果上的莊嚴。「華」呢?寶華,就是莊嚴,尤其是清淨,很清淨的寶花,莊嚴的花,所以,「華」是代表妙行,很奧妙。就是修行不是讓人看得到,事事心不離道,這種老實修行。「由因行證果」,由因行證果。

因,人人都有真如本性,含藏如來性,但是我們要去身體力行,人人含藏的如來性,你若不好好去身體力行,法只是聽來,不肯行,那這樣永遠原地踏步,走不出去,所以我們必定要行。所以,有行,走久了就能到目的地,能夠證果。因,要有落土的種子,愛惜周圍的緣,助緣,自然有周圍的緣,自然果現形出來。合抱之樹就是從那顆因的種子,因的子,在大地、陽光、水分、空氣,這些緣的會合,才有辦法看出了這是一棵樹,這棵樹長大了,再開花、再結果。同樣的道理,聽法就是要身體力行,這個行是非常的重要。所以,「蹈」就是行的意思,就像人的兩隻腳這樣在走路,走在菩提道上。所以「蹈七寶華」。「七寶華」是「三十七助道品」之中的「七覺支」,也叫做「七覺分」,這是在行。我們修行、修法就要起於行動,我們在修法,很根本的法,有「三十七菩提分」,但是,這三十七,我們其中取一個,那就是「七覺支」。其實是要「三十七道法」全都具足,這裡只是一個形容,其實是「三十七道法」全都具足。

*「七覺分」:因行
一、擇法覺分,謂揀擇諸法之真偽。
二、精進覺分,謂修諸道法,無有間雜。
三、喜覺分,謂契悟真法,得歡喜。
四、除覺分,謂斷除諸見煩惱。
五、捨覺分,謂捨離所見念著之境。
六、定覺分,謂心住一境而不散亂。
七、念覺分,謂思惟所修之道法。

什麼是「三十七助道法」呢?今天讓大家再複習一次,不過,首先先以「七菩提分」,就是「七寶華」,就是「七菩提分」,開始讓大家再記憶,因為「三十七助道品」過去也常常提起,但是,讓大家更清楚,簡單了解。一就是「擇法覺支、擇覺分」,懂得選擇,選擇諸法的真偽。因為佛陀在世時,修行的環境很複雜,九十多種外道教,他們都是在修法。佛陀的弟子中,也有很多從外道教,這樣聽了佛陀的教法,放棄了過去所修的行,入佛陀的教團裡。就如三迦葉,光是這三迦葉,三兄弟就有一千位弟子。他們三個人都是修火行,這與佛教的修法完全不同,但是這三位兄弟有了因緣,佛陀度化他們,他們選擇這才是真正究竟的法,所以他們放棄了過去所修的火行,入僧團。前面我們也說過,佛陀也為他們授記過了。所以這叫做「擇法覺支、擇覺分」,意思就是要懂得選擇,選擇這個法的真偽,什麼是真實法,什麼是偏差,偽,不實的法,我們要懂得選擇。

第二就是「精進覺分」,既然修行了,「修諸道法」,那就是「無有間雜」,要很專心,這當中要沒有雜念。

第三就是「喜覺分」,沐浴在佛法中,能夠「契悟真法」。過去的邪知邪見放棄了,現在入正道法來,心與法相契合,這樣悟了法的道理,所以「得歡喜」,所以叫做「喜覺分」。得到此法,很歡喜,這條路走得通,是真實法。

第四是「除覺分」,就是要「斷除諸見煩惱」。日常生活很多很多的煩惱,見解,尤其是佛陀的時代,那種法,邪法很多,不正確的修行的方法,惹來了很多的煩惱,而且很多人在生活中也是不斷在煩惱中、苦難中,一直就是放不了。既然修行了,就要放棄一切,斷除一切人我是非,偏私的法要趕緊斷除,偏邪的法要即刻要斷,所有不論是在生活上的煩惱,或者是在修行中,過去所修習的邪知偏見,都要斷除。

第五就是「捨覺分」,就是要「捨離所見念著之境」。過去恩恩愛愛、愛恨情仇等等,過去的一切都要完全捨離,過去的見解、習氣都沒有執著,完全棄捨。

第六,那就是「定覺分」,「謂心住一境而不散亂」。

第七,「念覺分」,就是「思惟所修之道法」。要很專,心要定,要專,念要專。

*「八正道分」
一、正見 二、正思惟 三、正語 四、正業
五、正命 六、正精進 七、正念 八、正定

除七菩提分,當然還有「八正道分」,「八正道分」,那就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見解要正確,思惟,思想不要偏差,說話要真正說真實語。作為,我們要好好正業。口要講好話,做要做真正是利益人群的事情,要生活,活命,不要去取不該取的東西,做不該做的事情,在我們的生命中讓我們有污染,要保護我們的生命。因為有身,這個身體,身是載道器,修行是用身修,增長慧命,這是要看我們的行為,行為正確叫做正命。正精進,還要正念,還要正定,這就是「八正道分」。

三十七菩提分
四念處:
一、身念處 二、受念處  三、心念處  四、法念處

接下來,「四念處」。「三四、二五、七、八」,我們先從「七、八」說完,回過頭來說「三四」。第一個「四」,四項,就是「四念處」,四念處。

一就是「身念處」。我們要常常心不要離開我們的身,有時候我們身的行為不知不覺偏差了,我們不要讓我們的心離開我們的身,但是要常常知道,有了這個身體,就是容易去造業,這個身體為了享受,所以造了很多的業。要觀身不淨啊!我們的心要好好顧好我們的身,我們的心若沒有將身顧好,一念偏差去造很多的業。我們就好好地想,身體是這麼的不乾淨,為什麼為了享受就要去貪呢?一輩子沒多久,這個身體自然法則,何必去和人計較呢?一輩子有多久啊?身體是這麼不乾淨,生、老、病、死,何必人生計較那麼多呢?我們應該要好好應用現在健康的身體,有健康的功能,我們應該好好用這個身利益人群,去付出。因為身體的付出,時間,自然法則的過,自然我們的慧命就增長。這就是心念一處,我們的心與身的念要常常會合在一起,讓我們的身體去行無量功德,用我們的身去做、行為無量的功德,利益人群就是無量功德。好好地修行,能夠建立人群的信心,這也是我們身體的四威儀,能夠引發人發心修行,所以我們的心念與身不要分離。

第二是「受念處」。那就是感受,感受,人間到底是什麼樣的環境是我適意,我歡喜的呢?其實,我們日常是這樣在過,修行是這麼簡單。人生是苦,這就是自然法則,我們的感受是要享受嗎?不是,來人間光是講究享受,就是空過人生,或者是累積業力,所以我們要好好地常常警惕,我們的感受是在哪裡?所以受的念處,我們要用心顧好這念心,在日常生活那個感受,我們是發心立願,憐憫眾生去付出,這個感受嗎?或者是爭取得來歡喜的感受呢?這自己要很用心去體會。

第三,「心念處」。就要將心顧好,心顧身,我們的心要顧我們的身的身念,我們的心要顧好我們的感受的受念,這念心真的是要念念,念念在哪裡呢?念念在法,所以「法念處」。這是我們日常的生活,我們身心感受在我們的修行中,這叫做「四念處」。

四正勤:
一、已生惡令永斷  二、未生惡令不生  三、未生善令生  四、已生善令增長

第二個「四」就是「四正勤」。第一,就是「已生惡令永斷」,已生惡,已生了,不可以,我們過去已經造到的,我們現在了解了,說斷就要斷,不要慢慢斷。我們知道這是雜草,要除草,要連根都將它除掉,不是只有除個草尖,放著草種在地上,同樣的,它還是同樣會再生出來。所以,要斷就要徹底斷。有的人說:「你的習氣這樣很差,要趕快把這個習氣改過來。」「好啦!我知道,我慢慢地改。」這個「慢慢改」就不可以,知道不對,我要趕緊改。「酒不要喝。」「好,我戒。」馬上戒除。「菸不要抽。」「好,我馬上戒。」不是慢慢來,這就是沒辦法。很快,生命是短暫,什麼時候慢慢呢?慢慢來,習氣就是還在。所以我們要知道不對的事情,我們斷就要趕緊斷。「已生惡令永斷」,既然有發生出來,既然有這樣的惡,警覺了,要趕緊斷除,斷得乾乾淨淨。

第二,「未生惡令不生」。我們就要常常守好我們的戒,防非止惡,惡還沒發生,我們要常常預防著,所以「未生惡令不生」,要很謹慎。

第三,「未生善令生」。別人在做善事,我怎麼還沒做到。我的惡都除了,我現在決心要做善事了,要趕緊做,所以「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長」,既然生善,我們要再增加,再精進、再努力,這是第二個「四」。

四如意足:
一欲如意足:希慕所修之法,如願滿足。
二精進如意足,所修之法,如願滿足。
三念如意足,所修之法如願滿足。
四思惟如意足,心思所修之法,如願滿足。

第三個「四」就是「四如意足」。第一,就是「欲如意足」。那就是「希慕所修之法,如願滿足」。我們大家要有這樣的方向,既然欣慕法,法是我們一生中的慧命增長,所以我們要發這念心,希望我們這個法,法法入心,如願圓滿,法不要漏掉了。

第二要「精進如意足」。就是如一個人兩隻腳一樣,要趕緊身體力行,行因才有辦法證果,所以我們一定要精進,「精進如意足,所修之法,如願滿足」,這是我們要身體力行。

第三是「念如意足」,所修之法要如願滿足。我們要念念修行,不要一念偏差,這念道心很快就夭折了,所以我們要念念都在修行中,「如願滿足」。我們要念念都是如法。

第四,「思惟如意足」。我們要常常思想,我們的思惟要定,思惟修,就是定力,要很用心,「心思所修之法,如願滿足」。這就是第三的「四」,「欲如意足」等。以上這叫做「三四」。

五根:
一、信根,信三寶四諦。
二、精進根,勇猛修善法。
三、念根,憶念正法。
四、定根,使心止於一境而不散失。
五、慧根,思惟真理。

「二五」,那就是「五根」、「五力」。一、信根,就是「信三寶四諦」,我們一定要相信。佛陀的教法,初開始時,「四諦法」,苦、集、滅、道,這就是引起我們的信根,我們要了解人間苦,我們更要警覺一切都是集來的,我們要好好地斷滅集來的煩惱,所以我們要修行於道。所有的道都要從信根開始,所以佛法,就是佛、法、僧三寶,三寶住世,自然道理就能在人間,而我們要相信。

第二就是「精進根」,那就是要「勇猛修善法」。

第三是「念根」,就是要念念不忘,「憶念正法」,不要聽一聽又忘記了。看,阿難,經佛陀一點,過去空王佛所,他一下子就能回憶過去很長久長久以來,在無量佛的地方所修的行,所以念念的憶念,這是很重要。

第四就是「定根」,「使心止於一境而不散失」。我們的心就是這樣,就像猿猴野馬一樣,這樣一直亂闖亂跑,我們的心就是這樣,所以心要讓它止下來、定下來,定在一境。人在哪裡,心就要在哪裡,心要顧好我們的身,所以我們身心必定要共在一處,不要散亂了。

第五就是「慧根」,「思惟真理」。

*此五法為能生一切善法之本。
五根堅固發生力量,叫做五力,即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因此五法是生聖道的根本,故名五根。

*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其數共三十七品,為修道的重要資糧,故名三十七道品。

這叫做「五根」。這「五根」,「此五法為能生一切善法之本」,所以根本,所以叫做「根」,「五根」,能生出一切善法的根本。五根堅固,自然就會發生力量,叫做「五力」。有「五根」,又有「五力」,「五力」就是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五根,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這叫做五根、五力,剛剛這樣說過。所以,因為這五法就能生聖道,聖人之道的根本就是從這五根、五力這樣開始,這就是最根本。這是我們人要學法,要學佛,「三十七助道品」就是我們的基礎。所以,我們照順序念下來,那就是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這些合起來就是三十七品,這就是修道重要的資糧。我們修行的資糧,就是要從這三十七項,讓我們能向前精進,向佛的覺道,方向不會偏差,讓我們心心念念,我們的身心行力都是共處,共在這個菩提道上。

這就是佛陀要向羅睺羅授記,他將來成佛,號「蹈七寶華」。這個「七寶華」是在「七覺支」、「七菩提分」,其實是含蓋了「三十七助道品」,意思就是說,所修的行是很根本,最根本的道路,這樣走過來的,這叫做「蹈七寶華」。一步一步如腳踏蓮花,三十七品就等於這三十七朵的蓮花。但是在這裡說「七寶華」,就是含蓋著「三十七助道品」,這個莊嚴,步步蓮花走過來的路。

經文:「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還有,將來成佛同樣也是要十號具足,「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將來羅睺羅同樣成佛,同樣十號具足。這十號,大家都已經好幾次解說了。就是在人間(「如來」,就是應如是法而來人間(「應供」,修行應眾生的供養,因為德。所以「正遍知」,佛的覺是遍虛空法界,無事不知,這就是覺悟的佛。「明行足」,所有一切很清楚,來去自在。世間一切沒有不解的事,是至高無上,「無上士」。眾生剛強,就如「調御丈夫」,降伏一切眾生。甚至「天人師」,不只是人間的導師,也是天人的老師,「三界導師,四生慈父」,這就是佛。佛,就是世間所尊重,這就是十號具足。

所以,我們學佛就是要這樣,要從最基礎的法,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念念不離我們的生活。「三四、二五、七、八」,我們若能這樣一一,這個心不離道,心不離身,將身、心、念三而合一,依照這個道身體力行,這樣就會很圓滿。「因行果集」、「因圓果滿」,就是這樣過來,所以大家要時時多用心。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85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4
注冊日期 : 2008-12-22

2016/05/13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6/05/13晨語簡記   2016/05/13晨語簡記 Empty周六 五月 14, 2016 1:32 pm

薰法香心得札記(二○一六年五月十三日星期五)

 

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其數共三十七品,為修道的重要資糧,故名三十七道品。

這是我們人要學法,要學佛,「三十七助道品」就是我們的基礎。

因為「三十七助道品」有很多版本,不同的翻譯,故做一簡單整理與補充。

又「三十七助道品」內容很多,上人今天用半個小時幫我們複習,部份道品限於時間並未完整開示,為求完整,我以個人角度,將之補齊,方便大家參考。

 

三十七助道品一覽表


科別

道品

簡要解釋/說明

又稱

四念處

身念處

我們要常常心不要離開我們的身,有時候我們身的行為不知不覺偏差了,我們不要讓我們的心離開我們的身,但是要常常知道,有了這個身體,就是容易去造業,這個身體為了享受,所以造了很多的業。要觀身不淨啊!

觀身不淨

受念處

那就是感受,感受,人間到底是什麼樣的環境是我適意,我歡喜的呢?其實,我們日常是這樣在過,修行是這麼簡單。

觀受是苦

心念處

就要將心顧好,心顧身,我們的心要顧我們的身的身念,我們的心要顧好我們的感受的受念,這念心真的是要念念,念念在哪裡呢?念念在法,所以「法念處」。

觀心無常

法念處

一切無為法是無形無體,遍虛空法界。一切有為法是以眾生為念,入群度眾,無私無我,縮小自己,以濟度群生為念,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衣,諸法空為座。是法念處,觀法無我。(我的補充說明)

謂觀諸法從因緣生,皆無有我也。

FROM:【明,一如《三藏法數》】

觀法無我

四正勤

已生惡令永斷

「已生惡令永斷」,已生惡,已生了,不可以,我們過去已經造到的,我們現在了解了,說斷就要斷,不要慢慢斷。我們知道這是雜草,要除草,要連根都將它除掉,不是只有除個草尖,放著草種在地上,同樣的,它還是同樣會再生出來。「已生惡令永斷」,既然有發生出來,既然有這樣的惡,警覺了,要趕緊斷除,斷得乾乾淨淨。

已生惡令速斷

未生惡令不生

「未生惡令不生」。我們就要常常守好我們的戒,防非止惡,惡還沒發生,我們要常常預防著,所以「未生惡令不生」,要很謹慎。

 

未生善令生

「未生善令生」。別人在做善事,我怎麼還沒做到。我的惡都除了,我現在決心要做善事了,要趕緊做,所以「未生善令生」。

未生善令速生

已生善令增長

「已生善令增長」,既然生善,我們要再增加,再精進、再努力。

 

四如意足

欲如意足

希慕所修之法,如願滿足。

 

精進如意足

所修之法,如願滿足。

 

念如意足

所修之法如願滿足

心如意足

思惟如意足

心思所修之法,如願滿足。

慧如意足

五根

信根

信三寶四諦

 

精進根

勇猛修善法

 

念根

憶念正法

 

定根

使心止於一境而不散失

 

慧根

思惟真理

 

五力

信力

「五力」就是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五根,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這叫做五根、五力,剛剛這樣說過。所以,因為這五法就能生聖道,聖人之道的根本就是從這五根、五力這樣開始,這就是最根本。

 

精進力

 

念力

 

定力

 

慧力

 

七菩提分

(七覺支)

擇法覺分

謂揀擇諸法之真偽。

 

精進覺分

謂修諸道法,無有間雜。

 

喜覺分

謂契悟真法,得歡喜。

 

除覺分

謂斷除諸見煩惱。

輕安覺支

捨覺分

謂捨離所見念著之境。

 

定覺分

謂心住一境而不散亂。

 

念覺分

謂思惟所修之道法。

 

八正道分

正見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見解要正確

 

正思惟

思惟,思想不要偏差

正志

正語

說話要真正說真實語,口要講好話

 

正業

作為,我們要好好正業

 

正命

做要做真正是利益人群的事情,要生活,活命,不要去取不該取的東西,做不該做的事情,在我們的生命中讓我們有污染,要保護我們的生命。因為有身,這個身體,身是載道器,修行是用身修,增長慧命,這是要看我們的行為,行為正確叫做正命。

 

正精進

只要是善法,正法,以精勤的心,勇猛的心,修行不懈,進而不退,深入諸法精髓。(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皆有精進道品,可見精進的重要,當然要保持正精進)

正方便

正念

修念正法,念念都在菩提中,念念慈悲喜捨,念念純一無雜念,念念為眾生,念念契佛心。(四念處、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皆有念道品,四正勤也是善念與惡念,可見念的重要,當然要保持正念)

 

正定

使心止於一境而不散失。

謂人攝諸散亂,身心寂靜,正住真空之理,決定不移,是名正定。FROM:【明,一如《三藏法數》】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二十一頁云:復言:世尊!云何正定?世尊告曰:謂由如是七種定具,資助瑩飾,心一境性,乃至能作如是七支勝進依止,及與引發殊勝功德,作所依止。

二解 如八支聖道中說。

三解 法蘊足論五卷十三頁云:云何正定?謂聖弟子,於苦思惟苦,乃至於道思惟道,無漏作意相應,所有心住、等住、近住、安住、不散不亂、攝止、等持、心一境性,是名正定。

四解 品類足論八卷二頁云:正定云何?謂聖弟子等,於苦思惟苦,於集思惟集,於滅思惟滅,於道思惟道,無漏作意相應,諸令心住、等住、安住、近住、堅住、不亂、不散、攝止、等持、心一境性;是名正定。FROM:【朱芾煌《法相辭典》】

(五根、五力、七覺支,皆有定道品,三無漏學戒定慧,可見定的重要,當然要保持正定)

 
 

心得:要背起來,要透徹理解,要入心入行。


高明智(惟智)感恩合十


Jack 在 周一 五月 23, 2016 12:12 pm 作了第 2 次修改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85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4
注冊日期 : 2008-12-22

2016/05/13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6/05/13晨語簡記   2016/05/13晨語簡記 Empty周六 五月 14, 2016 1:35 pm

本是菩薩跡為小乘,
示諸眾生無量功德,
安住佛法求無上道,
上求下化因圓果滿。

  「本是菩薩,跡為小乘」。那就是說,佛陀為很多弟子開始就是授記了,弟子隨佛修行,各種的根機都有,小乘、中乘、大乘根機,既是在佛的座下,難道有這麼多小乘根機的人嗎?在《法華經》開始,似乎舍利弗、目犍連、迦葉、迦旃延等等,這些都是眾所皆知的弟子,他們難道是這樣這麼小的根機,難道全都沒有入人群去嗎?其實,有啊!佛陀說法四十九年了,這麼的資深,跟隨佛陀這麼多十年,同樣有時候也能代替佛陀到處弘法。像是目犍連,像是舍利弗、富樓那彌多羅尼子、迦葉尊者等等,也是有時候就是離開佛陀,到其它的地方去弘法教化,也是有啊。但是佛陀還是指責他們在小乘法中,叫做聲聞,還未授記之前就是這樣說。但是一旦到接近授記了,佛陀就開始為他們講起了過去生中也是這樣發心,也是這樣修行,長久以來。只是這些修行者都是有願而來,他們生生世世,塵點劫時間,都與佛同心願,只是釋迦牟尼佛他發心、他精進,他入人群很殷勤,他的願殷切,他願意處處為眾生去付出,悲憫眾生,不捨眾生。他對眾生的緣很深,眾生群中付出,造福很多,這是釋迦牟尼佛在修行的過程。

  就如我們現在,有的人,大家很發心,手腳很勤快,很願意去幫助人,自然人人就對他的緣特別好,特別愛戴,特別讚歎他,這就是結好人緣。若是一般平常,就是這樣而已,而有的人就是知道道理,卻是感覺較不喜歡與人攀緣,這樣雖然他也有修行,卻是與人的緣很淺,這樣就是較慢成佛。因為緣淺,眾生緣不夠,所以成佛就有前後。「本是菩薩」,大家都有發過心,就如我們現在,要來修行,發心,「我要修行,我要出家。」「你為什麼要修行呢?」「要利益眾生,為天下眾生,我願意付出。」發的願是這樣,一旦出家之後,就會覺得:出家了,我就是守好我的本分就好了,救度眾生,社會的事情,就是社會人的事嘛!所以我們就是守好本分。這就比較與外面的緣也是淺了。但是修行久來,在佛的僧團中也有這樣,有的是逃避世間貧窮苦難,若來出家,與佛陀的僧團一樣,就是去托缽,人若看到僧,出家人,就很自然會供養,這樣生活不用煩惱,這樣去出家,自然他對法不尊重,自然不守規戒,也有啊!佛陀的時代有這樣,現在的時代難道不會有嗎?

  但是,像這樣的人,是不是他沒有佛性?有啊,真如本性具在,全都有,只是習氣、煩惱、無明,所以懈怠。就是懈怠了,不願意精進,這樣對法不尊重,何況入人群,哪有重視呢?身體力行在佛法中,當然就是很微弱,不過他也是同樣有覺性,如來真如本性不增不減,同樣全都存在。慢慢地,佛陀就為他們不斷地薰陶,讓他慢慢地聽,讓他在僧團中慢慢去體會,去為他們薰習。這不是沒有大心,有啦!只是還未成熟,還未自動發心出來,所以人人本具菩薩。

   
既發心的人,已經發心了,已經很接近了,接近與佛同修同行,已經發菩薩心,這新發意菩薩,或者是當度菩薩、已度菩薩,當成就的菩薩、已成就的菩薩,全都在裡面,有啦,佛陀開始就是為這些已成就、當成就。已成就、當成就,就是已經開始發大乘心了,當成就,現在一直在聽,慢慢在薰習,看別人,佛陀已經為他們授記了,發大乘心,將來能夠成佛,我也開始也應該要跟著來發心,我也應該走入人群,這叫做當度的菩薩。當發心,已度、當度,就是當要得度的人,就是這樣慢慢一步一步向前走,佛陀的授記就是向這些當度、已度。因緣已經成熟的人開始受記,看人家因緣成熟了,也開始發心。所以人人就是本具菩薩的大願,但是顯跡人間,又有這個因緣,又來人間,與佛同世,也發心入僧團來,雖然還未發大心,但是在僧團中在薰習的人,這些「跡為小乘」,讓人看起來還是修獨善其身的人,其實他們當中,大小乘發心的修行者都有,僧團中不少已經開始發大心的人,不是今生此世,是過去長久的時間,都是這樣薰習過來,長久的時間,就是生生世世有發這樣的願,只是殷勤精進眾生緣還未很成熟,所以還是跡為小乘,在僧團裡面。

   
其實入僧團裡就有功德了,因為僧團,佛法興盛就是要看僧團,有修行者,這叫做佛教,佛教的團體,佛教的團體整齊,佛教的團體修行有威儀。佛陀說法,大家聽,僧團的威儀如規如律,啟發人心的信仰,所以僧團很重要。所以「示諸眾生無量功德」,讓大家也能看到僧團修行的莊嚴,啟發這念道心,發心,信心,奉持佛法,這就是無量功德。所以「安住佛法求無上道」。僧團人人安住在佛法中,出家形態威儀,安住在僧團,沐浴在佛法中,每天都是浸潤在佛法之中,聽、行全都具足,能夠聽、能夠說、能夠實行,這就是安住在佛法中。不斷求無上道,每天都是聽,在薰習。無上道,那就是正等正覺成佛之道。

「上求下化因圓果滿」,自然因圓了,只要你有因,功德圓滿了,與眾生結深緣,一直與眾生的緣未疏離過,就是不斷在人群中,沒有疏離眾生,而且造福在人群,這叫做因圓果滿,這就是我們要上求下化。更需要「安住佛法求無上道」。這無上道是要不斷求,聽、說、行都要並行,才能因圓果滿。看看經文,

經文:「爾時、佛告羅睺羅: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蹈七寶華」
「蹈七寶華」:以有七覺因行,故果上有寶華之莊嚴。華表妙行,由因行證果,故云蹈七寶華。
「蹈」:以足行之於道路。

「爾時,佛告羅睺羅:汝於來世當得作佛。」昨天說過羅睺羅,佛陀就是為阿難授記完了,告一段落,接下來那就是羅睺羅,佛陀就叫羅睺羅,阿難受記完,接下來就是為羅睺羅。「汝於來世當得作佛」。「羅睺羅啊!你將來也能成佛。」因為羅睺羅在佛陀僧團中,雖然年紀很小就開始入道了、出家了,幼年、少年,雖然比較愛玩,雖然大家很寵愛他,少年時代有這樣放縱過,不過佛陀嚴格教育,加上舍利弗的引導、目犍連的教授,在僧團中是一位很特別受訓練的,所以他修行,身體力行在道上,佛道、菩提道上隨機循規蹈矩,很順規矩這樣在修行,所以羅睺羅是密行,默默地修,很守規矩,循規蹈矩修行,所以未來作佛,號蹈七寶華。

   
這是羅睺羅未來成佛的名稱,「蹈七寶華」,那就是「以有七覺因行」,其實這個七覺因行,那就是「三十七助道品」其中的法。這個「蹈」的意思,那就是用腳走路的意思,「蹈」就是以腳走路,用腳走路。就如我們人走路會進步,進步,就是你要走,腳,一腳踏出去,再一腳踏出去,就是步步向前進。但是羅睺羅所踏的是步步蓮花。蓮花,那就是表示果上的莊嚴。「華」呢?寶華,就是莊嚴,尤其是清淨,很清淨的寶花,莊嚴的花,所以,「華」是代表妙行,很奧妙。就是修行不是讓人看得到,事事心不離道,這種老實修行。「由因行證果」,由因行證果。

   
因,人人都有真如本性,含藏如來性,但是我們要去身體力行,人人含藏的如來性,你若不好好去身體力行,法只是聽來,不肯行,那這樣永遠原地踏步,走不出去,所以我們必定要行。所以,有行,走久了就能到目的地,能夠證果。因,要有落土的種子,愛惜周圍的緣,助緣,自然有周圍的緣,自然果現形出來。合抱之樹就是從那顆因的種子,因的子,在大地、陽光、水分、空氣,這些緣的會合,才有辦法看出了這是一棵樹,這棵樹長大了,再開花、再結果。同樣的道理,聽法就是要身體力行,這個行是非常的重要。所以,「蹈」就是行的意思,就像人的兩隻腳這樣在走路,走在菩提道上。所以「蹈七寶華」。「七寶華」是「三十七助道品」之中的「七覺支」,也叫做「七覺分」,這是在行。我們修行、修法就要起於行動,我們在修法,很根本的法,有「三十七菩提分」,但是,這三十七,我們其中取一個,那就是「七覺支」。其實是要「三十七道法」全都具足,這裡只是一個形容,其實是「三十七道法」全都具足。

「七覺分」:因行
一、擇法覺分,謂揀擇諸法之真偽。
二、精進覺分,謂修諸道法,無有間雜。
三、喜覺分,謂契悟真法,得歡喜。
四、除覺分,謂斷除諸見煩惱。
五、捨覺分,謂捨離所見念著之境。
六、定覺分,謂心住一境而不散亂。
七、念覺分,謂思惟所修之道法。

    什麼是「三十七助道法」呢?今天讓大家再複習一次,不過,首先先以「七菩提分」,就是「七寶華」,就是「七菩提分」,開始讓大家再記憶,因為「三十七助道品」過去也常常提起,但是,讓大家更清楚,簡單了解。一就是「擇法覺支、擇覺分」,懂得選擇,選擇諸法的真偽。因為佛陀在世時,修行的環境很複雜,九十多種外道教,他們都是在修法。佛陀的弟子中,也有很多從外道教,這樣聽了佛陀的教法,放棄了過去所修的行,入佛陀的教團裡。就如三迦葉,光是這三迦葉,三兄弟就有一千位弟子。他們三個人都是修火行,這與佛教的修法完全不同,但是這三位兄弟有了因緣,佛陀度化他們,他們選擇這才是真正究竟的法,所以他們放棄了過去所修的火行,入僧團。前面我們也說過,佛陀也為他們授記過了。所以這叫做「擇法覺支、擇覺分」,意思就是要懂得選擇,選擇這個法的真偽,什麼是真實法,什麼是偏差,偽,不實的法,我們要懂得選擇。

第二就是「精進覺分」,既然修行了,「修諸道法」,那就是「無有間雜」,要很專心,這當中要沒有雜念。

第三就是「喜覺分」,沐浴在佛法中,能夠「契悟真法」。過去的邪知邪見放棄了,現在入正道法來,心與法相契合,這樣悟了法的道理,所以「得歡喜」,所以叫做「喜覺分」。得到此法,很歡喜,這條路走得通,是真實法。

第四是「除覺分」,就是要「斷除諸見煩惱」。日常生活很多很多的煩惱,見解,尤其是佛陀的時代,那種法,邪法很多,不正確的修行的方法,惹來了很多的煩惱,而且很多人在生活中也是不斷在煩惱中、苦難中,一直就是放不了。既然修行了,就要放棄一切,斷除一切人我是非,偏私的法要趕緊斷除,偏邪的法要即刻要斷,所有不論是在生活上的煩惱,或者是在修行中,過去所修習的邪知偏見,都要斷除。

第五就是「捨覺分」,就是要「捨離所見念著之境」。過去恩恩愛愛、愛恨情仇等等,過去的一切都要完全捨離,過去的見解、習氣都沒有執著,完全棄捨。

第六,那就是「定覺分」,「謂心住一境而不散亂」。

第七,「念覺分」,就是「思惟所修之道法」。要很專,心要定,要專,念要專。

「八正道分」
一、正見 二、正思惟 三、正語 四、正業
五、正命 六、正精進 七、正念 八、正定

除七菩提分,當然還有「八正道分」,「八正道分」,那就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見解要正確,思惟,思想不要偏差,說話要真正說真實語。作為,我們要好好正業。口要講好話,做要做真正是利益人群的事情,要生活,活命,不要去取不該取的東西,做不該做的事情,在我們的生命中讓我們有污染,要保護我們的生命。因為有身,這個身體,身是載道器,修行是用身修,增長慧命,這是要看我們的行為,行為正確叫做正命。正精進,還要正念,還要正定,這就是「八正道分」。

三十七菩提分
四念處:
一、身念處 二、受念處  三、心念處  四、法念處

接下來,「四念處」。「三四、二五、七、八」,我們先從「七、八」說完,回過頭來說「三四」。第一個「四」,四項,就是「四念處」,四念處。

一就是「身念處」。我們要常常心不要離開我們的身,有時候我們身的行為不知不覺偏差了,我們不要讓我們的心離開我們的身,但是要常常知道,有了這個身體,就是容易去造業,這個身體為了享受,所以造了很多的業。要觀身不淨啊!我們的心要好好顧好我們的身,我們的心若沒有將身顧好,一念偏差去造很多的業。我們就好好地想,身體是這麼的不乾淨,為什麼為了享受就要去貪呢?一輩子沒多久,這個身體自然法則,何必去和人計較呢?一輩子有多久啊?身體是這麼不乾淨,生、老、病、死,何必人生計較那麼多呢?我們應該要好好應用現在健康的身體,有健康的功能,我們應該好好用這個身利益人群,去付出。因為身體的付出,時間,自然法則的過,自然我們的慧命就增長。這就是心念一處,我們的心與身的念要常常會合在一起,讓我們的身體去行無量功德,用我們的身去做、行為無量的功德,利益人群就是無量功德。好好地修行,能夠建立人群的信心,這也是我們身體的四威儀,能夠引發人發心修行,所以我們的心念與身不要分離。

第二是「受念處」。那就是感受,感受,人間到底是什麼樣的環境是我適意,我歡喜的呢?其實,我們日常是這樣在過,修行是這麼簡單。人生是苦,這就是自然法則,我們的感受是要享受嗎?不是,來人間光是講究享受,就是空過人生,或者是累積業力,所以我們要好好地常常警惕,我們的感受是在哪裡?所以受的念處,我們要用心顧好這念心,在日常生活那個感受,我們是發心立願,憐憫眾生去付出,這個感受嗎?或者是爭取得來歡喜的感受呢?這自己要很用心去體會。

第三,「心念處」。就要將心顧好,心顧身,我們的心要顧我們的身的身念,我們的心要顧好我們的感受的受念,這念心真的是要念念,念念在哪裡呢?念念在法,所以「法念處」。這是我們日常的生活,我們身心感受在我們的修行中,這叫做「四念處」。

四正勤:
一、已生惡令永斷  二、未生惡令不生  三、未生善令生  四、已生善令增長


第二個「四」就是「四正勤」。第一,就是「已生惡令永斷」,已生惡,已生了,不可以,我們過去已經造到的,我們現在了解了,說斷就要斷,不要慢慢斷。我們知道這是雜草,要除草,要連根都將它除掉,不是只有除個草尖,放著草種在地上,同樣的,它還是同樣會再生出來。所以,要斷就要徹底斷。有的人說:「你的習氣這樣很差,要趕快把這個習氣改過來。」「好啦!我知道,我慢慢地改。」這個「慢慢改」就不可以,知道不對,我要趕緊改。「酒不要喝。」「好,我戒。」馬上戒除。「菸不要抽。」「好,我馬上戒。」不是慢慢來,這就是沒辦法。很快,生命是短暫,什麼時候慢慢呢?慢慢來,習氣就是還在。所以我們要知道不對的事情,我們斷就要趕緊斷。「已生惡令永斷」,既然有發生出來,既然有這樣的惡,警覺了,要趕緊斷除,斷得乾乾淨淨。

第二,「未生惡令不生」。我們就要常常守好我們的戒,防非止惡,惡還沒發生,我們要常常預防著,所以「未生惡令不生」,要很謹慎。

第三,「未生善令生」。別人在做善事,我怎麼還沒做到。我的惡都除了,我現在決心要做善事了,要趕緊做,所以「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長」,既然生善,我們要再增加,再精進、再努力,這是第二個「四」。

四如意足:
一欲如意足:希慕所修之法,如願滿足。
二精進如意足,所修之法,如願滿足。
三念如意足,所修之法如願滿足。
四思惟如意足,心思所修之法,如願滿足。

第三個「四」就是「四如意足」。第一,就是「欲如意足」。那就是「希慕所修之法,如願滿足」。我們大家要有這樣的方向,既然欣慕法,法是我們一生中的慧命增長,所以我們要發這念心,希望我們這個法,法法入心,如願圓滿,法不要漏掉了。

第二要「精進如意足」。就是如一個人兩隻腳一樣,要趕緊身體力行,行因才有辦法證果,所以我們一定要精進,「精進如意足,所修之法,如願滿足」,這是我們要身體力行。

第三是「念如意足」,所修之法要如願滿足。我們要念念修行,不要一念偏差,這念道心很快就夭折了,所以我們要念念都在修行中,「如願滿足」。我們要念念都是如法。

第四,「思惟如意足」。我們要常常思想,我們的思惟要定,思惟修,就是定力,要很用心,「心思所修之法,如願滿足」。這就是第三的「四」,「欲如意足」等。以上這叫做「三四」。

五根:
一、信根,信三寶四諦。
二、精進根,勇猛修善法。
三、念根,憶念正法。
四、定根,使心止於一境而不散失。
五、慧根,思惟真理。

「二五」,那就是「五根」、「五力」。一、信根,就是「信三寶四諦」,我們一定要相信。佛陀的教法,初開始時,「四諦法」,苦、集、滅、道,這就是引起我們的信根,我們要了解人間苦,我們更要警覺一切都是集來的,我們要好好地斷滅集來的煩惱,所以我們要修行於道。所有的道都要從信根開始,所以佛法,就是佛、法、僧三寶,三寶住世,自然道理就能在人間,而我們要相信。

第二就是「精進根」,那就是要「勇猛修善法」。

第三是「念根」,就是要念念不忘,「憶念正法」,不要聽一聽又忘記了。看,阿難,經佛陀一點,過去空王佛所,他一下子就能回憶過去很長久長久以來,在無量佛的地方所修的行,所以念念的憶念,這是很重要。

第四就是「定根」,「使心止於一境而不散失」。我們的心就是這樣,就像猿猴野馬一樣,這樣一直亂闖亂跑,我們的心就是這樣,所以心要讓它止下來、定下來,定在一境。人在哪裡,心就要在哪裡,心要顧好我們的身,所以我們身心必定要共在一處,不要散亂了。

第五就是「慧根」,「思惟真理」。

此五法為能生一切善法之本。
五根堅固發生力量,叫做五力,即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因此五法是生聖道的根本,故名五根。

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其數共三十七品,為修道的重要資糧,故名三十七道品。

這叫做「五根」。這「五根」,「此五法為能生一切善法之本」,所以根本,所以叫做「根」,「五根」,能生出一切善法的根本。五根堅固,自然就會發生力量,叫做「五力」。有「五根」,又有「五力」,「五力」就是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五根,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這叫做五根、五力,剛剛這樣說過。所以,因為這五法就能生聖道,聖人之道的根本就是從這五根、五力這樣開始,這就是最根本。這是我們人要學法,要學佛,「三十七助道品」就是我們的基礎。所以,我們照順序念下來,那就是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這些合起來就是三十七品,這就是修道重要的資糧。我們修行的資糧,就是要從這三十七項,讓我們能向前精進,向佛的覺道,方向不會偏差,讓我們心心念念,我們的身心行力都是共處,共在這個菩提道上。

這就是佛陀要向羅睺羅授記,他將來成佛,號「蹈七寶華」。這個「七寶華」是在「七覺支」、「七菩提分」,其實是含蓋了「三十七助道品」,意思就是說,所修的行是很根本,最根本的道路,這樣走過來的,這叫做「蹈七寶華」。一步一步如腳踏蓮花,三十七品就等於這三十七朵的蓮花。但是在這裡說「七寶華」,就是含蓋著「三十七助道品」,這個莊嚴,步步蓮花走過來的路。

經文:「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還有,將來成佛同樣也是要十號具足,「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將來羅睺羅同樣成佛,同樣十號具足。這十號,大家都已經好幾次解說了。就是在人間(「如來」,就是應如是法而來人間(「應供」,修行應眾生的供養,因為德。所以「正遍知」,佛的覺是遍虛空法界,無事不知,這就是覺悟的佛。「明行足」,所有一切很清楚,來去自在。世間一切沒有不解的事,是至高無上,「無上士」。眾生剛強,就如「調御丈夫」,降伏一切眾生。甚至「天人師」,不只是人間的導師,也是天人的老師,「三界導師,四生慈父」,這就是佛。佛,就是世間所尊重,這就是十號具足。

所以,我們學佛就是要這樣,要從最基礎的法,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念念不離我們的生活。「三四、二五、七、八」,我們若能這樣一一,這個心不離道,心不離身,將身、心、念三而合一,依照這個道身體力行,這樣就會很圓滿。「因行果集」、「因圓果滿」,就是這樣過來,所以大家要時時多用心。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合十

 

 

高明智(惟智)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2016/05/13晨語簡記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