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佛陀灑淨圖】

向下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8897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佛陀灑淨圖】 Empty
發表主題: 【佛陀灑淨圖】   【佛陀灑淨圖】 Empty周一 7月 04, 2016 3:17 pm

舊法新知 今日分享主題
【佛陀灑淨圖】


一九九三年五月,大陸知名作家戴晴女士二度造訪精舍,目的是想寫一本書向大陸人民介紹證嚴上人與慈濟世界。五月十八日上午,戴女士與上人有一番精彩的對談。


其中戴女士問到:……慈濟以異於其他高僧大德們的方式,達到啟發人心良知的目的──上人覺得這是因為環境的緣故,還是個人志向的特色?


上人回答:……有一陣子,有人說我是將佛法「革新」的人,也有人說我將佛法「革命」,這些話,我覺得都太極端了。也許,許多研究佛教的學者並不同意我這麼一句話:我的理論就是將佛法「 復古」。


是的!慈濟並不是佛教的「創新」,而是「復古」,切合現代社會需要,回歸佛陀本懷。那什麼是佛陀的本懷?淨化世間以進趣出世之寂滅。當時,佛陀面對不平等的階級制度,及貧病老死、眾生相殘之苦等,想尋求解脫之道,於是出家修行。所以佛陀的本懷是非常淳樸、人間化的,就是希望眾生和樂、共謀人間淨土。


然而,佛教經過兩千多年的演變,原始佛法中慈悲為懷、力行實踐、濟世利他的精義已逐漸式微,到中國的清末民初已蕩然無存。當時的社會知識輿論強烈質疑,佛法對「此時,此地,此人」的問題沒有解決,這因緣讓印順導師拈出「人間佛教」的思想核心;人間佛教的種子,萌生於一九四○年代。


一九六三年,印順導師叮囑證嚴上人六個字「為佛教,為眾生」。證嚴上人貫徹實踐,用時間、空間、人間呼應此時、此地、此人,把人間佛教的理論具體落實,讓世人看得見佛法對眾生的關懷,可以解決眾生的苦難。證嚴上人既然關懷此時、此地、此人的問題,自然會依時代脈動順應眾生的需要,不管在慈善救災、醫療教育、生活環保、人文精神層面等等,都能讓人覺得慈濟的作為不落窠臼、符合人性的感覺,佛陀灑淨圖就是其中之一。


一九九0年五月二十九日,文化大學陳清香教授曾問上人,佛像在當代社會所扮演的角色為何?上人指出,宗教本是有「理」無「象」,但為應乎「人」與「事」,故需要「象」來作為學佛精神歸依處。


不過,隨著藝術作者的心靈境界,及時代風尚與訴求,佛像所展現的形貌,往往不盡相同。中國在處理佛像上,也會因每個朝代的生活、文化背景互異而有不同的表現方式,如北魏佛像較清秀,隋唐時期則較雍容華貴。所以證嚴上人期待慈濟的佛像,能突破佛教藝術的傳統造型,創作出能代表二十一世紀的「現代佛陀」形象,甚至是具有慈濟特色的佛教藝術。


一九九四年四月大陸青年藝術家唐暉先生,透過母親程犁引薦,為慈濟靜思堂設計佛陀壁畫。唐暉先生在精舍與上人、常住師父們相處了一個月,直接從慈濟大愛精神去了解佛教理念,畫了很多草圖,最後完成了一張初稿。


一九九六年慈濟三十周年慶,這張初稿被放大投影到靜思堂講經堂二十七公尺高的牆面上,在場的慈濟人無不被佛陀灑淨地球的簡單線條所感動。唐暉先生二○○○年再度來到花蓮,仍竭盡精力在靜思堂「閉關」苦思奮鬥,最後終於正式完成靜思堂這幅壁畫的設計稿;之後由北朝鮮藝術家使用三百四十萬片馬賽克,於二○○一年五月十一日拚貼完成。


唐暉先生創作的佛陀,形象莊嚴樸實更接近「人」;且佛陀不是出現在金碧輝煌的極樂世界,而是在浩瀚的宇宙銀河中,側身站立在地球後方,左手持淨水,右手撫摸地球,慈悲地凝視天下眾生;佛陀身後隱約而出的數尊佛,象徵十方諸佛雲集;而在浩渺宇宙的幾縷白雲之間,有孔雀、鹿、馬兒等動物,象徵大千世界的千萬種生命。 




 唐暉將佛陀從遙遠的西方極樂世界,拉近到靠近地球與人類的位置,充分傳達了慈濟理念——人心原本充滿和平與愛,但清淨的本性卻被欲念蒙蔽,招來許多天災人禍;唯有以愛疼惜地球、使之淨化,才能成為宇宙之間富有生命力且乾淨的星球。




「佛陀灑淨圖」,創作過程十分不容易,年輕的唐暉為融合「古典、現代、東方、佛教」等精神,經歷六、七年的時間。二000年五月二日,上人前往靜思堂關心為「佛陀灑淨圖」作畫許久而未能定稿的唐暉。上人安慰唐暉:「一件作品若很容易就創造出來,尚不足稱為好作品;真正最好的創作,必定經過一次再一次的挑戰。所以要有接受挑戰的毅力,要努力一次次突破關卡。他人的看法和建議可以作為參考,但不須太執著,對自己要有信心,不要自我設限太多,以免反而將自己框住了。」


仰視「佛陀灑淨圖」,細思這段話,相信會給我們很大的省思空間。佛陀來回娑婆為的是淨化世間,慈濟超越國家、種族及宗教的界限,在傳播大愛思想的過程中,需要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和博大的胸懷,而自己走在人間佛教這條路上,是否能堅定不移呢?


資料整理者:楊綉勳 2016.07.04
參考資料來源:慈濟月刊、印度之佛教、證嚴法師衲履足跡、臺灣慈善四百年、慈濟道侶
回頂端 向下
 
【佛陀灑淨圖】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法喜充滿 :: 點滴法水-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