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外面雨聲很大,整夜都是雨,真的是四大不調,有的時候有的地方求雨不得,有的地方雨一下,水量超過,也造成了災難,或者是很多的不便,這就是我們現在的世界,就是有很多不調和的地方,要人人用虔誠的心,要時時能警愓人生生活,要如何生活,生活的心平氣和,生活得人我協調、和睦相處,我們能人心調和,人生活和睦了,大家的心向善,應該天地就能因人心調和,天地氣象也會順調。因為佛陀這樣說,佛陀說:「一切唯心造」。是啊!天地萬物無不都是在人的一念間,一念間精勤向善,人人都是同樣這念善,自然就有很多化險為夷,就是平安。
因為雨很大,坐在外面要聽到聲音可能較困難,所以我就用一段故事來與大家分享,人心調和能化險為夷。這是故事,原來是實事,人與人之間的真實事,但因過去了,叫做故事。說過去了,到底是過去多久的事情呢?才是在2008年,那一年的元月,就是第一個月,在台北裡市發生了一件車禍,這件車禍實在是交通事故,瞬間這樣發生了。那就是有一輛小貨車停路邊看,大家圍在那地方看,看到這輛車的車下有人,周圍一灘,是這樣紅通通,大家認為那是血,大家就這樣說:「這個人在車下是穩死無活了。司機呢?司機去了哪裡?有的人就說:司機剛才下來很惶恐,趕緊打電話通知救護車,叫救護車,打119,轉個身就不知去哪裡了?」在那個地方,大家議論紛紛,找不到司機。
救護車一下子就來了。這當中,在車下的這個人就這樣鑽出來,鑽出來,全身也是這樣染得紅通通,大家就說:「哇!這個人全身都是血,自己還能爬出來。」救護車到了,警察也來了,開始醫生與救護員從車下來,開始為這個人檢查,安然無恙,沒事。沒事,到底發生什麼事?全身怎會這樣?原來是蕃茄醬。因為他用腳踏車,農民載著蕃茄打成的醬,已經打成醬了,要送貨去給人,剛好遇到這輛小貨車,不小心偏倒下去,所以就這樣整個撞上去,看到他整個蕃茄醬都倒下去,所以他彎下身到車下,看到底他的蕃茄醬損失多大?所以他趴到車底下看。司機下來,看到這個人像是被他壓過去,所以司機著急,趕緊打119
但是,司機跑到哪裡去了呢?救護車在那裡,醫生在那裡,警察在那裡,大家看到這農民出來,醫師檢查都沒事,大家都嘖嘖稱奇,忽然間聽到四樓上面有人跳樓下來了。警察趕緊回過頭看,後面這個工地,果然有人這樣從上面跳下來,看到司機坐在地上,但是地上又躺一個人,那是一個阿伯。這個阿伯是一位工人,這位工人的年紀有比較大一點,他在那個工地巡視,但是他看到人快要跳下來了,他要喊救人也來不及了,所以就趕緊跑過去,用兩隻手將他接著,這個人被他接住了,所以司機沒事,醫生去看,阿伯的肋骨斷了兩根,趕緊將這位阿伯送去醫院。
司機沒事,在車下這位農民也沒事,只有工人被送去醫院。隔天天亮,司機去探這位阿伯的時候,阿伯說:「我沒有什麼事,只是肋骨斷兩根。」人家就問這位司機:「你為什麼要跳樓呢?」原來這個司機家庭貧困,養家就靠他一個人開車,當司機,領薪水回來養家,他覺得這一場車禍,要他賠錢,他也沒錢可賠,所以一個念頭就是死,他的內心浮出這一個字「死」。人家就問他:「你既然想要死了,你怎會有心再去打一一九?」他說:「萬一那個人若有救呢?所以我一定要叫人來救人。」這位老工人,他這樣聽到了,他就說:「這樣,你沒有錢,你是做工在養家,我能了解要養家的辛苦。我跟你說,你放心,我沒有事,我能出院,這個醫藥費也不用你出,我能出院了,肋骨斷兩根而已,這你都放心。」
那位農民雖然他損失也很大,他這樣辛辛苦苦種的番茄,成熟了,採收了,也做成一大桶的醬了,遇到這一場車禍,但是他聽到那位司機要養家,發生了這件事情,他就想死,要不然也沒錢可賠,他不忍心再向司機提要賠他這些番茄。他就這樣說:「既然是這樣,我的部分,你也不用擔心,我也是逃過了一劫,我假如原本就有這個劫數,若遇到更大型的車,若真的把我撞上去,這當中我可能沒命了,所以我反而要向你感恩,讓我過一個劫。抱歉啊!造成你一場誤會,險些還讓你就喪命,命就沒了,我要感恩你。」同樣的,那位老工人,人家問他:「你這樣救人救到自己受傷,你有嚇到嗎?你有後悔嗎?」他說:「救人是人的本分事,見死不救,這樣是人嗎?假如他現在再上去跳下來,我同樣會再去接住他。」他不後悔。
人性,三個人就是有那分的良知,天下的人人若都像這樣,有這種的良知,發揮他們這分彼此之間的體諒,若能這樣,這世間不就是很幸福嗎?雖然是一個簡單的一段故事,卻也是講出了人性之美。人的本性,人人皆有佛性,所以我們要很用心來體會人間,人的本性原來是這麼美。好像雨比較停了,趕緊來看偈文,來看看是不是雨能夠就這樣停下來,讓我們這段經文能順利講過來。
此經總記三乘,廣收五教義,
開明決了聲聞行,離佛道遠,
是以開佛知見,直入佛智慧。
這部經是「總記三乘,廣收五教義,開明決了聲聞行,離佛道遠,是以開佛知見,直入佛智慧。」這就是要表達這部經,那就是《妙法蓮華經》,它是三乘的教法,還有五教義,它有包含三乘五教的道理存在,所以,三乘五教義都含蓋在這部經之中。也要說「開」,已經打開了圓教的門,讓我們很清楚明白,佛陀決定向我們清楚地說,說聲聞,修聲聞行的人,就是修小乘法,四諦、十二因緣法。《阿含經》的時代,佛陀所說的教法,他只是引大家入佛門,啟發了人人的善心,讓人人了解人間苦難偏多,人人本具佛性,人人人性本善,說出了社會人間很多的道理,引出了佛陀的教法,這共有三乘五教。小乘法,就只是引導大家明瞭人間苦難,了解因緣果報觀,但是決定聲聞的行,離佛道還很長遠。因為聲聞了解人間的苦,就是來自於不斷複製無明煩惱,造作很多因緣果報。這些事情他們都清楚,所以他們決心要斷煩惱,也決心要與人群隔絕,就不要再去攀緣,因為這樣,離佛道還很遠。
這只是引入佛門,讓他了解人間的相,人間相就是這樣,就是苦,就是無明,就是煩惱,就是不斷地複製,就是這樣讓他們知道。不過,佛陀最重要的就是要引我們回歸真如本性,真如的本性,與天體合為一體,這個本性。但是,聲聞乘還離這個發現本性與天地合一這個道理還很遠,所以「離佛道遠」。「是以開佛知見,直入佛智慧。」因為現在佛陀已經開明了,打開了方便,過去的方便門,讓大家明白了解,現在更是引入這圓融一乘的大教,圓教之中,讓大家很清楚、很明白,光是守在聲聞、緣覺,還離很遠,所以大家要再精進,進到一乘實法。佛陀直接就開佛知見,開出了佛的知見,這條道路,那就是菩提覺道,要引導人人直入佛的智慧來。
*以如來所說諸經,約其義趣、淺深不同,令眾生修行有序,而立五教。
一、小乘教
二、大乘始教
三、大乘終教
四、頓教
五、圓教
這就是「以如來所說諸經,約其義趣」,那就是要讓我們清楚,讓我們了解法的意味,那個趣向,它的方向。這個方向是淺是深,是近是遠,從聲聞法引入門來,聲聞、緣覺,這個教法,這個義趣是淺,才剛初入教門,開始了解人間的佛法,佛法在人間,要讓我們清楚人間有這麼多、這麼多的矛盾,人間有這麼多、這麼多的苦難,人間有這麼多、這麼多的煩惱。這就是開始,我們才了解而已,義趣是初入佛門來,是淺。還有深的,那就是要直入佛知佛見,這就是深的教理。這個深的教理包括了天下一切人事物的道理,心與身與理會合,這種天地合一,很深,甚深甚深,真實甚深的道理。《無量義經》,大家不是一直在讀嗎?是啊!甚深甚深,那就是佛知見。所以深與淺不同,這是讓我們了解,開明顯義。
佛陀開始進入《法華經》,真正是開明顯義,讓大家了解,不要停滯在過去「阿含」的時代,也不要停在「方等」、「般若」的時代,因為應該要一段一段向前走。「令眾生修行有序」。這是佛陀接引眾生的次序,所以他立五教。這個次序,五教,第一是小乘教,第二、大乘始教,第三是大乘終教,第四是頓教,第五、圓教。小乘就如「阿含」,「阿含時」十二年的時間,就是要讓一般人體會了解世間的佛法,讓我們清楚苦、集、滅、道,讓我們知道一切都是煩惱累積,因緣果報。十二年間講小乘教,接下來就是「方等時」、「般若時」。「方等」與「般若」是大乘始教,開始要接引大家進入大乘。
在「阿含」,一切都「有」,有法,再來就要引入不要執著,分析到底一切歸空,有生,有老,有病,有死,最後歸於「無」。每一個人同樣都是這樣,事有終始,有開頭,到最後結束,沒有了。這叫做大乘始教,就是要分析,分析這些有的到頭來就是無,空法,這是「方等」、「般若」,為大乘始教,不要執著「有」,我們要將「有」看成「無」,放下。但是,只是這樣會偏空,所以,佛陀還有未了未說的至真一乘的大法,那就是大乘終教。最後,那就是「法華」圓教,這包含了前面的小乘、大乘,從有而到無,這樣回歸到圓,圓教來。在這三種教法中,還有頓教與圓教。頓教,那就是對根機很敏銳,很大根機的人,他能夠直接就跟他說大乘法,讓他一聽一聞即體會,一聞即悟,這就是頓教。這是利根機的人,佛所針對的根機,不必從小教開始,他就直接可向他說大乘教,這就是頓教。
也需要應根機,很普遍的,就要從頭開始循循善誘。你若是頓教,根機敏銳,接受很快,但是耐心可能還沒有很紮實,發心容易,恆心難。所以最終還是要以圓教,圓教就是《法華經》。這是圓滿了這些小乘教、大乘始教、大乘終教、頓教、圓教,全都圓滿了,所以叫做五教。有三軌五教。三軌,就是前面,這幾天一直在說,「入如來室、著如來衣、坐如來座」,這三軌。從小教一直層層次次,讓大家穩穩地將地基打得很好,一切都很圓滿,大家能夠這樣接受,無疑問,下定決心,定心、耐力,願意入人群中去,為人間承擔天下事,永無退失道心。這是一個圓滿的教,菩薩道不退轉,就是我們昨天說過的,鄰於聖位,與佛,就差不多要到佛的境界去了。來聽聽前面的經文,
經文:「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欲捨諸懈怠,應當聽此經,是經難得聞,信受者亦難。」
若要真正捨去懈怠心,一定要聽這部經,這部經是難得聽聞,但是要信受,願意接受,能夠始終都這樣發心堅持實行,實在是不容易。所以,接下去的文說,
經文:「如人渴需水,穿鑿於高原,猶見乾燥土,知去水尚遠,漸見濕土泥,決定知近水,藥王汝當知,如是諸人等。」
已經很用功、很用功,從乾土,一直用功,一直掘下去,一直找出了水源了。乾土,就是水還遠,看到溼潤的土,就知道已經近水了。就譬如我們帶煩惱在修行,煩惱還是在,煩惱無明都沒斷,想要修行,這就表示還是在乾慧地,還很乾,道理的水還沒發現到,還未滋潤我們的心地,這個法水還未滋潤到,所以我們應該要很用心,要捨懈怠,不要懈怠了,才有辦法「漸見濕土泥」,我們才能「決定知近水」,水已經很近了。
經文簡釋:
「藥王汝當知,如是諸人等」;佛陀慈喚藥王如是初發心諸菩薩等。
所以「藥王汝當知,如是諸人等」。佛陀慈悲,擔心大家聽久了會累,就再呼喚:「藥王菩薩啊!」就是再叫大家,不要聽到打瞌睡哦!來,提起精神來,好好聽。同樣的道理,佛陀的慈悲,因為這很重要,時時要大家警覺起來,要好好聽,所以再呼喚藥王,這是佛陀的慈悲,呼喚藥王菩薩。「如是初發心諸菩薩等」。「藥王汝當知」,藥王你要知道,這些初發心的菩薩。
經文:「不聞法華經,去佛智甚遠,若聞是深經,決了聲聞法,是諸經之王,聞已諦思惟,當知此人等,近於佛智慧。」
經文簡釋:
「不聞法華經,去佛智甚遠」;未曾得聞如是妙法華經,去佛智慧甚是遙遠。
藥王啊!這些新發意的菩薩,若沒聽到《法華經》,這是「去佛智甚遠」,離開佛智還很遠。就像這些聲聞在聽經,聽「阿含」,聽「方等」,聽「般若」,假如沒有再聽《法華經》,就還沒有很圓滿,所以去佛智還很遠。因為「未曾得聞」,還沒有聽到,「是妙法華經」,真的是離佛的智慧還很遙遠。
經文簡釋:
「若聞是深經,決了聲聞法,是諸經之王」;若得聞是深妙經典,是諸一切經中之王。
*此經總記三乘、廣收五教,故云決了聲聞法,以開佛知見,直入佛慧故。
所以「若聞是深經,決了聲聞法,是諸經之王」。若聽了這部經之後,自己就能知道,決定了解聲聞的法與這部經的距離很長。所以「若得聞是深妙經典」,就是《妙法蓮華經》,就是一切經之王,一切諸經之王。這在這個地方再強調一次,這些聲聞人要好好去體會,這部經是諸經之王。就是已經總記三乘,從頭開始要將它會合起來,從阿含、方等、般若這樣將它會合起來,要進入圓教來,那就是「廣收五教」,在這三乘與五教,這樣將它全部會合起來。
所以叫做「決了聲聞法」,已經不是在分小乘、中乘,現在小乘、中乘全都會合為一大乘的圓教。所以「以開佛知見,直入佛慧故」,現在已經是要讓大家了解佛的知見,佛的智慧,他對這個法,天地宇宙萬物的道理,那分清淨無染,已經收納在覺性真如之中,佛知、佛見,無不都是包含在這之中,現在這部經就是要讓我們很體會。
經文簡釋:
「聞已諦思惟,當知此人等,近於佛智慧」;聞是法已諦心思審,聞已能思思已能修,當知是人近佛智慧。
所以「聞已諦思惟,當知此人等,近於佛智慧」。大家若能好好地耐心、用心、深信心,用心去體會,這個道理,「諦」就是真,很真、很誠,那個道理就是法的髓,真正去體會、去接觸到這個法髓,這樣用心思惟,好好去靜思惟修,好好思惟。這樣這個人真的是用心在這個法髓之中,這樣的人就近於佛慧,因為是聽這樣的法,很用心在審思。心沒有離開法,法就是在我們的生命中,法是在我們的生活中,法是在我們的開口動舌中。法,有形、無形,無處不是法,我們要很用心去審思裡面的精髓。所以「聞已能思,思已能修」,能夠這樣聞思修,好好去體會、去了解,當知是人就是近於佛慧。已經接近佛的智慧。接下來這段文再說,
經文:「若人說此經,應入如來室,著於如來衣,而坐如來座,處眾無所畏,廣為分別說。」
經文簡釋:
「若人說此經,應入如來室」;若復有人欲說此經,興大慈悲,入如來室。
這段經文再敘述,若再有人,這就是未來,在佛陀的未來,有人欲說此經,要「興大慈悲」,入如來室。這個心要儲蓄很多很多,很大、無量的大慈悲心,這樣才能入在這如來室。很自然,你的大慈悲心就是佛心,就是已經開始入如來室了,佛心為己心了。所以,佛心是包太虛,包天下,開闊的佛心,就是開闊的大慈悲心。
*佛對藥王菩薩示三軌之弘經,是為末世弘通妙經三種法則,復為真性等三軌之法門。
所以佛對藥王菩薩表示出了這三軌弘經的道理,用「入如來室、著如來衣、坐如來座」,用這樣的方法向藥王菩薩說。弘經,要持經,持經、讀經、誦經、寫經、講經等等,必定要有這樣的三軌,要具足,就是「是為末世弘通妙經之三種法則」。佛陀滅度後,他很關心滅度之後,這部經到底要如何傳下去,所以在〈法師品〉就一直強調。弘經,就是要有持、讀、誦、寫、說等等,這樣不斷,但是弘傳這部經要具足大慈悲,要大忍辱,要空掉了一切,超越了人間的這個空,但是妙的法一定要很了解,這是三軌法則。「復為真性等三軌之法門」。真性,我們的真如本性,這三軌的法門,要如何能回歸我們的真如本性,回歸我們原來的覺性,清淨無染的法門。
*立志弘經之人當須具大慈悲覆護一切眾生。
所以,「立志弘經之人,當須具大慈悲,覆護一切眾生」。這就是要講這部經,弘傳這部經,不是只有讀、誦、寫、講而已,他要具足大慈悲,要如何讓人人能了解,要如何讓人人能身體力行去行菩薩道,「覆護一切眾生」,他能去體會菩薩道救人。就如那位老工人一樣,人家問他:「你這樣有嚇到嗎?你怎麼那麼勇敢,你以後若遇到這樣,你會怕嗎?」「不會啊!他若要再跳一次,我也會再去救,同樣的。這是人的本性,人應該要做的事。」是啊!就是要啟發出人應該要做的事,那就是行菩薩道,不忍眾生苦,不忍眾生有危機、有苦難,所以要不斷去教育,要不斷去救濟,這就是要在人群中,所以要「當須具大慈悲,覆護一切眾生」。
*以大慈心能與眾生之樂;以大悲心能拔眾生之苦。慈悲覆物,喻入如來室。
所以「以大慈心能與眾生之樂」。以大慈心,用大慈的心讓眾生安穩快樂。《無量義經》不就是說「苦既拔已,復為說法」,讓眾生能到安穩樂處,救處、護處,(大依止處)。這不就是《法華經》的精髓嗎?所以這是大慈。「以大悲心能拔眾生之苦」。眾生的苦難,所以,慈悲心就是覆物,能保護著,同樣的道理。佛陀在修行的過程中,尸毘王,一隻鴿子飛來,老鷹要追殺,尸毘王就將這隻鳥保護起來,老鷹要鳥,他願意割肉給老鷹,這個故事也是大家都知道。所以說來,大慈悲,願意付出,救度眾生,就是以衣覆之,這樣就像「慈悲覆物」,「物」就是生物,一切都要保護,譬喻「入如來室」,就是大慈悲心。
經文簡釋:
「著於如來衣」;謂弘經之人當行忍辱之行,遮蔽一切眾生惡障及煩惱等醜,喻之柔和忍辱衣。
「著於如來衣」。就是要弘經的人,弘揚這部經,那就是「當行忍辱之行」,要遮蔽一切眾生的惡障及煩惱等等的醜陋。看看人生惡濁,人,多麼的醜陋!表面上看起來很美,心,煩惱無明,具足了五濁、五毒念,這實在是人生啊!若發作起來,真正是造成了人間困擾、人生苦難。所以,我們需要遮蔽,就是防非止惡。這個非,不對的,不要讓它發生起來。惡的開始在發生時,要趕緊將它停止下來,這叫做「遮蔽一切眾生惡障及煩惱等醜」。將它停止下來,要轉他的心境,希望他轉煩惱為菩提的心念,這就是遮蔽的意思,譬喻用柔和忍辱衣,就是這件衣服能遮蓋一切,保護一切。
經文簡釋:
「而坐如來座」;謂弘經之人住於法空為座,若安心於空,方能安他安己。亦無我為能說,喻之如諸法空為座。
「而坐如來座」,尤其是弘經的人,就是要「住於法空為座」,一切法皆空,這就是我們應該,就是沒有什麼讓我們掛礙的,做過了,就是做過了,沒有什麼好掛礙。所以「住於法空為座,若安心於空,方能安他、安己」。我們若能了解一切法皆空,付出去了,不只是沒有我能做多少的事,所以,我不驕傲。也沒有什麼人是我幫助過的,他已經成功,沒有這樣的人,平安就好,隨喜,看他在穩定,我們跟著他歡喜,所以這就是「安他、安己」。自己也不要與不計較,別人有成就、安定,我們要隨喜。所以,「亦無我為能說」,這就是譬喻我無法可說,終日說法,不見一法可說;終日度人,不見一人可度。說過了就是了,過去了就好了,只盼望人人能接受,其實沒有什麼好執著。所以,沒有只有我能說,沒有什麼了不起,所以說過的,只要大家受用。
經文簡釋:
「處眾無所畏,廣為分別說」;處大眾中無所畏心,廣為一切分別演說。
「喻之如諸法空為座」,所以「處眾無所畏,廣為分別說」。處眾,在大眾中就無所畏,因為法是這樣,不論怎麼說,我們安心說,大眾來聽,為大眾分別說。總而言之,法就是要這樣用心,靜下心來,法,一段一段要深入,從淺入深,我們若能很體會法的道理,三乘五教都能這樣照順序走,這樣,法,一邊聽,一邊身體力行,若能這樣,就安穩自在。
感恩啊!前一段故事在雨中來說,聽懂也好,聽不懂也好,但是開始入經文,感恩啊,護法,就沒有雨了,雨就停了,讓我們能這樣靜靜的聽,應該是天也助大家(聞法),我們要用功,所以要時時多用心啊!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合十
************************************************************
【佛典故事】〔尸毘王〕:古代印度代鴿捨身餵鷹之聖王,為佛陀於過去世修菩薩行時之名。又稱濕鞞王、尸毘迦王。「捨身餵鷹」為佛陀各種本生故事中頗著名之故事。關於此王之傳說,流傳甚廣,散見於印度古代之文學。於佛教經典中,菩薩本生鬘論卷一、賢愚經卷一、大莊嚴論卷十二、大智度論卷四等皆載其事蹟,據謂過去世時,閻浮提有一尸毘迦王,一日遇一鷹飛逐一鴿鳥,欲撲食之,鴿鳥飛避王之腋下,王以慈悲之故,乃自割身,以代鴿肉。傳云,鴿為火神所變,鷹為帝釋天之變化身,係為試探王之慈心而行此舉。
法顯佛國記中所載之宿呵多國即其遺跡,於此地所建之塔,號稱印度四大塔之一。又大唐西域記卷二烏仗那國條亦述及此事,所指之地點與佛國記所載者一致,約在犍陀羅東北。六度集經卷一亦說及該王之事蹟,惟所載之名不一,謂王之名為薩婆達(梵Sarva-datta),即「一切施」之義。又撰集百緣經亦詳載此事,然異於上述者為「剜眼施鷲」而非「割肉餵鷹」。此一著名本生故事,自古即有各種雕刻繪畫之變相,於今印度阿摩羅婆提(梵Amarvat)大塔之欄楯,其四面皆雕有精緻之浮雕,第一面為鴿鳥飛避至王腋下之圖,第二面為鷹盤旋於王之上空,第三、四面為王割股截肉之狀。此外,阿旃多(Ajanta)第十七窟、爪哇婆羅浮圖、敦煌石窟、新疆庫車之基錫爾(Qyzil)廢寺等處,均存有此一故事之變相圖。〔大智度論卷一、大唐西域記卷三、洛陽伽藍記卷五〕(佛光大辭典p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