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5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若說勸修諸善能勤進導正,
秉慈用智入人群中廣化度,
又以忍力勸勉末世弘經人,
勸誡明經律修持忍為急務。
了解其中的意思嗎?也就是說要說、要勸,我們要決心弘傳圓教《法華經》,我們要說,要說啊!經的意義,我們入心,落實生活,生活中的體會,與法融會貫通。若在做事,覺得很歡喜,這句,與這個法原來是能會合起來,法,原來是在我們的修行中,修行,無非就是修諸善法。想想看,常常說「六度萬行」,布施,付出,有困難嗎?一點都不困難,我們昨天說過了,看人拿得太重,我們若能伸手幫助他一下,這也是善事一件。看大家做事很辛苦,我們在喝水時,同時向大家問問看:「你們會口渴嗎?」也口渴了,我伸個手,倒個水,供應大家止渴,這是布施,結好緣,這也是修善。善法是很多,開口動舌,勸他說好話,這就是勸,同時我們身體力行,諸善,那麼就小小的動作也是善,和睦人與人之間,同事度。
一起在做事,一起在修行,各人的習性不同,包容他啦!勸誘他吧!或者是與他結好緣,牽他來與我們一起做,這都是在諸善之中。所以,「若說勸修諸善能勤進導正」,我們自己能夠很殷勤,我們又能勸導人正確的觀念、正確的思想、正確的行為,這我們在生活中有什麼困難嗎?聽起來,大家會覺得:這也是法嗎?是啊,這絕對是法,佛法無不都是落實在生活中。你不懂得要與人結善緣,那就是違規,違背了叢林的「六和敬」。就是要與人和睦,就是要互相幫助,互相疼愛,互相接引提攜,這叫做生活在「六和敬」之中,這樣是循規矩。我們若在社會生活,社會也是一樣,布施、利行、愛語、同事度,這在佛法叫做「四攝法」,也是很重要。要修行,這不就是法?所以,布施、利行、愛語、同事,也是在落實生活,只是我們平時都將它疏忽掉了,以為法很深,其實,法,就是要我們平時好好收攝身心,將我們的身與心要收攝好,這就是最主要的。
所以我們要「秉慈用智入人群中廣化度」。佛陀教育我們要秉持著慈悲心,我們人間生活最好就是要讓大家都快樂,都是平安。平安、快樂,眾生需要,我們能這樣付出就是慈,這是秉慈。為了要讓大家平安、快樂、歡喜、自在,就要運用我們的智慧,所以,秉慈用智。學佛,我們不是一直在修接近佛慧嗎?是啊,我們要接近佛的智慧,在生活中,就要能做到,人人都平安,人人都快樂,不就是我們的平安,不就是我們的快樂嗎?天地間,四大不調和,眾生會平安嗎?災難偏多啊!我們要消弭災難,才能人人快樂,人人平安。我們就要好好,人人共同有這念慈心。慈心不是少數人,就要勸修,勸大多數的人面對著慈來廣施,大家都來施展這個慈心,秉慈,秉持著佛陀教育,盼望天下人人都平安、都快樂,秉這分佛陀的慈心,這樣我們就要使用智慧,入人群,人群中去廣化度眾生。
看到南非孩子的故事,我們南非的慈濟人,已有第二代、第三代,第一代的慈濟人開始從臺灣到南非創立事業,開始做慈濟,孩子在那地方讀書,成為慈青,慈濟人的下一代也加入慈濟,讀大學了,是慈青。畢業了,同樣是來自臺灣,同樣是慈青,兩個人認識,結婚了,現在又有第三代(小螞蟻朱儀文)了,第三代就是在慈濟家庭長大,今年十歲了,同樣是一對表姊妹(表姊小葵蔣侑芯),都是十歲,在華人社區裡生活,父母、阿公、阿嬤都是慈濟人,她們平時受教育,也為她們訂兒童的周刊讓她們看。有一天她看到石油的來源,原來石油的來源就是要從地底下這樣鑽,去汲取石油,因此而污染空氣,她知道了。尤其是在這周刊又看到,看到聯合國會議氣候的極端變化,那就是因為大地受污染,空氣受污染,知道地球要能降溫,就要茹素。這兩個孩子都有在看,她看到聯合國會議,我們慈濟在裡面,也在開會當中(參加周邊會議),就提倡起了一月十一日全球推素食,一天,全球的人能來響應「 111 」,就是一月十一日。
這孩子看到了,她才知道,她知道:為何我們的家庭要素食,原來這與環保相關,很重要,與地球相關,很重要。所以她看到這些文章之後,就這樣下定決心,向媽媽說,她想要為地球做一些事。媽媽以為她是童言童語,才十歲而已,她要為地球,到底要做什麼事啊?當然,媽媽就鼓勵她:「妳要做就去做啊!」到底她是要怎麼做?亞棋,現在也是委員,這是第二代的委員,就說:「要做,妳就去做。」所以孩子就開始,又要求她的爸爸:「今天若要回來,要幫我切一塊木板回來。」父親也覺得:孩子是要做什麼呢?一塊木板,就拿一塊木板回來。開始,女兒就開始找紙、找筆,寫出了規畫她們的行動,就是勸素,要如何去勸導人人能素食,很用心準備。
這位十歲的女孩子,她的小名字,爸爸、媽媽都叫她「小螞蟻」,這個小螞蟻,她要爬須彌山,所以她有志願,就開始規畫,在華人社區推動,她寫的計畫,就是要向大家呼籲人人響應「111」(「111 行動專案」),一月十一日,大家這一天來響應素食,這樣很用心,就寫一些標語。有時候很懊惱,字寫錯,她要寫華文,要寫英文,要寫出了能感動人,呼籲人要茹素。有時寫不通,也會寫到哭。父母就當旁觀者,只是媽媽也很感動,雖然父母都沒有插手,但是從旁鼓勵,她們(小螞蟻和小葵)就繼續這樣一直寫。
寫了幾天後,小螞蟻覺得:要寫到何時?又要畫圖,又要寫字。她就邀請爸爸的姊姊的女兒,就是姑表(姊妹),與她同年紀,就邀請她來加入。所以,兩個人有同樣的興趣,開始這樣慢慢地寫,紙仔細地裁,幾個星期過後,總共製作出了六十多張,純手工寫的標語(書籤),這樣都準備好了,就是在八月九日(南非國定假日婦女節)那一天,開始向爸爸媽媽說:「我們都準備好了。」一大早也自己準備好吃的東西與茶水,要在這個社區勸素。她想到社區這麼大,要走到什麼時候?
兩個人靈機一動,就一腳穿直排輪,她覺得在走動時,若有時能這樣一腳就滑出去,這樣會比較快,那直排輪,一個人穿一腳,就這樣出發開始繞著他們的社區。很勇敢,第一間,開始向人敲門,振振有詞,說出了一篇的大道理:「地球是我們大家在住的,地球健康,人才會幸福。現在地球發燒,要大家來救地球哦!救地球的方法很簡單,就是茹素,大家若記得,在一月十一日,全球的人,大家都茹素一天。」這樣開始,但是自己也這麼想,能每天最好,若不能每天,先從這一天開始來響應。就這樣向大家的家庭敲門,人家開門,就這樣說,就送他們一張書籤,若有響應的人,就要登記他的門牌地址、名字,簽字表示:這一天我要響應。所以,很勇敢。有的人覺得,這孩子年紀這麼小就懂得疼惜地球,有這個志氣,所以大人就為她簽名。「為什麼要簽名,要寫地址呢?」孩子就這麼說:「因為現在還離一月十一日,時間還很長,我擔心你們忘了,我會再來拜訪。」
看,孩子是這樣,一天哦!這樣滑過了,用直排輪走,已經勸過了很多戶(上午三小時勸到十戶),但是兩個人總共一天之內,有二十多戶(二十二戶)響應她,但是多數的人都會拒絕她們,給她們不好的臉色看,甚至回答她們說:「我們不能一天沒有魚肉。」所以不響應她們,門就關起來,她們也很傷心。所以兩個人這樣繞一圈,半天的時間,就在一個涼亭休息,喝水,吃東西。很洩氣,但是小螞蟻就說:「還算不錯,也有十幾個人響應。」算算她們的成績,也有十幾戶(上午共成功勸素十個家庭),「加油!還有半天」。所以,這還有半天,再繞。總共二十二戶。
(表姊小葵經過一整個上午勸素,回到家,累得午餐都沒吃,躺著就睡著了,而小螞蟻吃完午餐後,找媽媽下午繼續勸素,經過一整天的努力,總共成功勸素二十二戶居民。)回去好累哦!顧不得吃午餐,回去就開始睡,睡一覺起來,要吃午餐,就跟母親說,她說:「是很洩氣,但是還算不錯,總有人響應,不能放棄。」媽媽說:「累不累?」「累,但是不能放棄,要再繼續,當天下午,媽媽,您跟我一起。」媽媽被她很感動,自己本身是委員,怎麼能不響應啊!「好,當天下午。」小螞蟻:「但是我們騎腳踏車,不要用直排輪。」孩子當天下午就將媽媽的腳踏車輪胎打氣,下午就先來整理媽媽的腳踏車,替媽媽的腳踏車輪胎打氣。看,這麼可愛啊!
其實,孩子年紀小,但是父母、阿公、阿嬤的身教,對她來說,影響很大。家庭本來就是茹素,父親是慈誠,母親是委員,阿公、阿嬤也是,所以她,聽經,有在說,去年我一直在呼籲小螞蟻攀爬須彌山,所以,孩子小時候,媽媽就喊她「小螞蟻」。雖然人小,志氣要大,所以她不會把它忘記了,所以發心。看看,這麼小的孩子,都能做這樣的事情,我們大人呢?「勤進導正」,不只是「勸修諸善」,還要「勤進導正」。這實在是很不容易,她們就是秉持著這個大慈悲心來疼惜大地,才能人人都平安。秉慈,這是孩子的志願,運用她們的智慧,哪怕年紀那麼小,要做事,她們用好幾個星期日,週六、週日這樣來準備,來寫計畫本(設計勸素表格),還有小標語(結緣用勸素書籤),這樣兩個小孩子可以做志氣這麼大的事情。這「秉慈用智」,小孩子做得到,可以入人群去向人敲門,認識、不認識,都去敲人家的門,去勸素,這真的不容易。「入人群中廣化度」,多少人被她們感動了,她們還繼續,因為她們還有,離這個(專案)時間還很長,她們還要繼續這樣做下去。
所以「又以忍力勸勉末世弘經人」。看,孩子都有辦法這樣,佛陀的悲心、慈心,為了未來濁惡世,那個末法的世間,希望人人要挑起這個重擔,要來弘傳圓教。很簡單,在生活中的生活,人人都要做得到,大人、小孩都要做得到,這真實是淨化人心,這必定要以忍力,著忍辱衣,雖然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衣,這個忍力很重要。所以勸勉,殷勤來勉勵,來勸大家,勸,來勸大家要殷勤。尤其是末世,這部經,對末世,這個末法的世間,濁惡的這個時代,我們要勸人人都要弘經,弘揚這部經的教法。不是叫大家都去講經,是經的法要落實在生活,就需要有人去弘法。
就如那個大社區,就需要有如這樣的家庭,這樣的家庭,有這樣願意為人群付出的委員、慈誠,有這樣那麼受教、秉慈用智的小孩童,她也響應,她也身體力行,她也是在社區中,這樣家家戶戶要繼續去做勸素,勸誘大家要茹素。這還在繼續中,這是在八月,現在,幾天前的事情,她們還在繼續中。看到這樣,就想到,我們真正不論如何,借因、用緣,也是同樣要借,借這個因,用這個緣,秉持慈悲喜捨的因緣,六度,行萬行,設法來為人群付出,讓大家能了解生活的方式要正確的方向,這種「勤進導正」,這都是我們做得到,不困難。
所以「勸誡明經律」,經、律、論,我們都要有。平時與人說經的內容,我們自己聽經之後,就要心轉凡入聖,趕緊接近佛心,轉凡入聖,這需要經典來維持我們生活中的戒律。我們的規則,生活的規則要正確,不是修行者要有生活的戒律而已,在家人,人人應該也要有倫理道德的規律,所以這個律,就是規律,是戒律。這經典所教育的,該做,不該做的。
*佛陀施教,不離勸誡二門,諸惡莫作,名為誡門,諸善奉行,名為勸門。
佛陀所講的法,全都不離開二門,一個是誡門,一個叫做勸門。誡門就是「諸惡莫作」,不要做了惡的事情,常常向大家警誡,不要造惡,錯誤的事情,一點點都不要做,這叫做誡,誡門。「眾善奉行」,這叫做勸門,勸善行的門。我們佛陀的教育是開這二門,不離開「諸惡莫作」,誡;「眾善奉行」,勸大家。平時就是要有這樣的受持,在家、出家都一樣,經律受持。就要在種種的法,小的是這樣這麼簡單,遇到很大的困難時呢?那就要忍了。人與人之間,眾生剛強難調難伏,要將他放棄嗎?還是要待時機,也是同樣要關心,也是同樣要忍住,時間來改變,或者是等待時機、因緣。就如佛陀度不來的眾生,就讓阿難去度!這就是要持,不忍眾生不受教,不忍眾生不受這個誡的範圍,所以要用心勸。
很多,輕的,就是在日常生活中,重的,有遇到什麼樣重大的難關,我們也要忍,也要走。現在我們很急,因為來不及了,我們不能坐視不管,就像那兩個孩子說:「我要趕快為地球做一些事情。」對啊,這就是她的願。我們要為眾生、地球,要做一些事情,不能等,所以我們要修。「勸誡明經律,修持忍為急務」。對,就是要修持。剛才說,佛陀施教不離開這二門,就是誡門、勸門,「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以「諸惡莫作,名為誡門」,「眾善奉行,名為勸門」。這是很簡單,希望大家做得到,所以我們要用心,不能等,來不及了。接下來,來聽前面的經文,就是
經文:「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衣,諸法空為座,處此為說法。」
這大家應該要很熟了,這些文應該要入心,倒背如流,裡面的意思也應該清楚了。所以,若說此經時,接下來的經文這樣說,
經文:「若說此經時,有人惡口罵,加刀杖瓦石,念佛故應忍。我千萬億土,現淨堅固身,於無量億劫,為眾生說法。」
經文簡釋:
「若說此經時」; 若復說此妙法華經之時。
此是勸修:悲懷後世弘經,忍力慇懃勸勉者。末世弘經,忍為急務。
「若說此經時」,有人發心要講這部《法華經》時,這就是佛陀開始要勸我們大家要修行,不只是修行,也就要受持《法華經》,接下去的文就是了。所以要「悲懷後世弘經」,我們除了要秉慈用智以外,還要啟悲,啟發我們的悲心,我們的心懷後世。不是佛陀的後世而已,還有我們現在的後世。佛陀的後世是我們,我們的後世是未來,還有很多,就像現在的小兒童,他們的未來再未來,希望他們人人都能接觸到這樣的經典,去發願、去弘揚。所以這是後世弘經。
「忍力慇懃勸勉者」,同樣我們也要這樣去勸,自己要很殷勤,自己也要立弘誓願。就如孩子去勸人,勸了之後,還要人簽名、寫地址,表示「時間還很長,我會再來哦!」你們想,這是不是忍力呢?為了要弘揚,要推動茹素,她們還是鍥而不捨。這種弘經,這也就是一種宏願,勸誡諸惡莫作,不要殺生,不食眾生肉,相信這兩個孩子她們會繼續,說不定不必等到「 111 」,說不定每天都去和他們說,每個星期都去找他們,說不定這些人很快,乾脆現在就開始茹素也說不定呢!因為孩子除了疼惜地球,她們也會告訴他們素食的健康,也會告訴他們殺生是不對的,這樣慢慢去勸導。這不就是在弘經嗎?「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叫做悲懷,這樣的孩子就是悲心。佛陀的慈悲心,這樣一直要傳在後世,所以必須要有忍耐力。是不是能再繼續下去呢?我們就很期待,期待孩子繼續,有期待自己嗎?所以要殷勤,自己再勸勉他人,自覺覺他,自利利他。在末世弘經,是忍為急務。一定要用很長的耐心,要忍,要一直維持下去這念心,這我們要用心。
經文簡釋:
「有人惡口罵,加刀杖瓦石」;有人前來,惡口穢濁辱罵,加以刀杖,瓦石捶打。
所以「有人惡口罵,加刀杖瓦石」。有的人,你要講給他聽,要勸他,有的給你不好臉色看的是很多,但是開口罵我們的人也應該也會不少,因為他不肯聽,因為你這樣說,好像觸犯到他的禁忌,他明知葷食殺生,但是有一群人又加重他不該殺生吃肉。所以聽到你勸素,他不只是不會接受,他還是會開口毀謗;你要叫他做善事,他不只是不能做,反而他也會毀謗。所以這種要行善,還是要弘法,同樣就是要忍。「有人惡口罵」,有啊,我們應該常常聽到:「我去勸人做什麼事情,我被人罵。」好像也常常聽到。
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只是惡口罵而已,很感恩,也沒用棍子打我,也沒有用刀追殺我,這樣我都要很感恩他們了。」是啊,要感恩。所以若是用刀呢?用杖、用棍子呢?或者是丟你石頭呢?你要怎麼辦?就要有富樓那的精神,還是要感恩;也要有常不輕菩薩的殷勤,還是不敢輕視人,還是恭敬人,要用這種的心。所以有人這樣來惡罵、惡口,用很不禮貌、很骯髒,穢濁的語言來辱罵我們,我們同樣還是要忍,或者是用刀杖、瓦石捶打我們,我們也要忍,傷害到我們的身體,我們也要忍,因為念佛心為己心,佛陀是如何修行過來?我們現在才正是要學佛而已,所以是學佛、念佛的心,所以我們應該要忍。
經文簡釋:
「念佛故應忍」;此時違意生惱,境界現前,當念佛入心,應忍世諸惡。
*忍耐違逆之境而不起瞋心;又安忍也,安住於道理而不動心。慧心安法住,諸法實相空性,名之為忍。
這就是違背我們的意的人,世間的事情本來就是這樣,不如意的事情十有八九,所以「違意生惱」,違背我們的意,或者是我們勸他,違背他的意,有互相違背了。我們要勸他做善,違背到他,不歡喜聽要他做善事的話,違背對方的意,所以這樣。或者是我們勸不動人家,也就是人家不順我們的意。就像兩個孩子在勸茹素,有的人就說:「我三餐沒有肉,無法過日子。」就把門關起來,被拒絕了!但她也覺得:這樣不錯啊,今天還有一二十個響應。違意的人應該是比一二十人更多,但是她們這樣善解,也歡喜,同樣的道理。所以這些境界現前時,我們要趕緊念「我們是在學佛,佛心就是我們的心,再剛強的眾生我們也要讓,待機會要如何來教化他,這就是「應忍世諸惡」。眾生本來就是剛強,不論什麼樣惡的形態,我們都要忍耐,忍耐這種「違逆之境而不起瞋心」。不要起瞋恨心,總是這是我們的志願,我們自己心甘情願要付出。
所以我們要安忍,「安住於道理而不動心」。我們要安忍,「諸法空為座」,人的聲音、臉色算什麼呢?「諸法空為座」,我們付出是無所求,所以,只要我們安住在道理中,心不動搖。這是「慧心安法住」,我們慧心安住在法中,外面的境界不會影響我們的心境。所以「諸法實相空性,名之為忍」其實我們若了解道理,諸法,這些形形色色的相,計較什麼呢?不用計較,就是這樣就忍過去了。這就是我們持經者的三軌。
經文簡釋:
「我千萬億土,現淨堅固身」;云何念佛,當思如來昔於無量千萬億土,示現清淨,能忍諸惡,毀贊不動,堅固之身。
所以「我千萬億土,現淨堅固身」。佛陀說,後世若有人這樣弘揚這部經,佛陀自己這樣說,「我在千萬億土,現淨堅固身」。這就是佛陀他的心,我們若有入我們的心來,那就是佛永遠都是在我們的心裡,無處不在,只要有《法華經》念處的地方,無不都是佛的全身。大家聽經都記得嗎?就是佛的全身。所以佛陀說:「我千萬億土,現淨堅固身。」有千萬億人的心中有法,就有佛的全身,而且是清淨堅固的身。這個清淨堅固的佛身,那就是法身,法身是入我們的心,就是歸於我們的真如,清淨無染,所以叫做「云何念佛,當思如來昔於無量千萬億土,示現清淨」。我們就想,過去的佛、現在的佛、未來的佛,是永恆,千千萬億土無不存在,所以示現的是清淨身。
所以「能忍諸惡,毀贊不動堅固之身」。不論是毀謗我們,或者是讚歎我們,對持經之人不增不減。人家讚歎我們,我們就起傲慢心也不對;被人毀謗我們,我們的心也不受動搖,若這樣就是「毀贊不動堅固之身」,這就是佛的清淨身。佛的清淨身,人人本具,佛陀從他無數劫以來修行的結合,就向大家說,讓大家吸收入自己的心來。
*如樹之根株,不能拔者云堅,從他物不變,原態者云固,謂心念之不變不動。
所以「如樹之根株,不能拔者云堅」。就如大樹,千年大樹,樹根竄得很深,也竄得很長,人要去拔它,拔不起來,這就是很堅固。所以「從他物不變原態者云固」。原物,這樣的樹就是這樣的樹,開這樣的花,結這樣的果,從樹根一直到果,都是原來的形態,這樣的樹結這樣的因、這樣的果。「是謂心念之不變不動」。
經文簡釋:
「於無量億劫,為眾生說法」;如本門中常不輕是,現身必說法,說法必現身,形聲二益,橫闊豎遠。
所以「於無量億劫,為眾生說法」。這樣無量億劫為眾說法,這就是佛用心,這麼長久的時間,就是生生世世不斷來說法,這是如本門的常不輕菩薩,同樣的。常不輕菩薩,生生世世也是這樣,不怕人家怎麼毀罵,他還是用恭敬的心來看待一切眾生。這就是「現身必說法」,菩薩心就是現身在人間,必定要說法,用什麼樣的形態來說法。說法必現身。「現身必說法,說法必現身」,說與做的都一樣,說我們所做的,做我們所說的,所以這個形與聲都是一樣,二益,說法必現身,「形聲二益」。形也好,我們的形態、動作等等,光是看到,他就會起歡喜心,起道心。或者是經過你所說法,他就能接受,這都是利益。不論是見身或者是聞法,都能利益眾生。
用心啊!學佛就是講究一念心,回歸到佛陀的精神。佛陀的精神,法入我們的心,我們的心與佛心合而為一。發願,小螞蟻攀爬須彌山,幼小的孩子都能發心立願,我們呢?所以我們大家要時時多用心。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