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1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今法會三歸一,開權顯一實法,人則回小向大。
一乘圓教大法,深遠不可測,鞏固不可搖。
大家要用心,《法華經.法師品》已經告一段落了,〈法師品〉就是一直要大家深入,用心受持這部經。這部經的意義就是顯示了圓融的教法,是我們人人要去用心體會,也顯出了這部經很深、很廣,包含很廣,而且這部經是五濁惡世紛紛擾擾的時代,這個時代的良方,治世良方。因為它包含的道理開闊,但是要講這部經,不只是時間長、包含廣,又是呼籲我們要身體力行。妙法就是對治重重煩惱,眾生的心病,必須要妙法治,要有心,才有法藥來對治,這就是要很用心去體會。所以,今法會就是會三歸一,「今法會三歸一」。要用心看清楚,了解,這個法,會三──小乘、中乘、大乘合會成為一,「一」,那就是開權顯實。
過去「阿含」就是對應小教根機,初入門,就是要先讓他們知道人間事,要先讓初入門的人體會人間事,除了自然法則──生老病死是苦,在生老病死這段時間,有愛別離、怨憎會,還有,還有五陰熾盛,這種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一共有八個苦,但是我們人人就是這樣,從出生到老死,這些苦,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歸納在五陰熾盛,這些道理他們都不知道,每天都是這樣在過。是啊!我愛的人,要分開了。這種愛的人要分開,愛的東西要損失掉,這些事情對當事人就是苦啊,苦啊!光知道是苦,不知道愛別離這種原因是如何來。「求不得」苦。人生的心態,總是只知道:我要的,所以我非得不可。這個「我要,非得不可」,這當中就要想盡辦法不擇手段,在這當中製造無明煩惱,造種種的業。這愛別離,以及這分求,想要求。
又是「怨憎會」苦。這個人,我愛的,求不到,離開了,我苦啊!但是與我在一起,什麼樣的因緣,當中就成怨、成仇、成恨,這怨恨情仇就是在這當中,這樣也是一樣造作很多的無明煩惱。人與人的相處若能很簡單,大家在一起,因緣,惜緣相聚,這樣不是很好嗎?平常心,離開時,祝福,這樣也是歡喜心。為什麼這當中有這麼多的苦,產生了愛恨情仇,這麼多來造作,彼此之間也很多的是非,這樣來衍生出去,這就是眾生無明。是我們的東西,該得的,要時時感恩;不是我們的東西。人生生活在世間,需要多少東西呢?三餐吃得飽,身體穿得暖,住的地方能遮風避雨,應該就很感恩了,還有什麼可再追求,求得這麼辛苦呢?
佛陀,皇宮享受也是在生活,一個人離開皇宮修行,走遍了恆河兩岸去訪道,去訪問、去學道,去了解道理,人與人之間所產生出來的這個教育,到底這個教育的宗旨是什麼?對人生的得失究竟是什麼?佛陀在這段時間,十多年期間不斷尋尋覓覓。當然,有人就說六年,有的傳說是十一年。不論是六年或者是十一年,這時間還是一個人。成佛之後給大家的觀念,「一缽千家飯,孤僧萬里遊」,多麼的瀟灑,心無罣礙,無有一物罣礙,無有情愛罣礙,有的就是道,行在菩薩道上,入人群中,將佛陀的教法普遍,讓人人能了解,弘法利生,這樣也是在生活。世俗人的事業,一項再一項,一個事業再一直拓展、拓展,再多都還不滿足,人生一輩子也是這樣勞碌過去。辛苦,但是這個辛苦到頭來,得到什麼呢?有啊,得到很多業力,牽引著他到未來,由不得自己的方向去,這就是人生。
我們現在就要很了解,佛陀已經將這個法,明確要讓大家知道,五濁惡世,這種求無止境的煩惱愈多,造業的人愈多,這個心態,愛恨情仇愈造愈深,煩惱思想愈來愈複雜,造成了人間一片濁氣,需要法如淨水來洗滌這種濁氣。就像乾旱時,風稍微吹一下,就沙塵暴,這樣滿天都是濛霧了,看不到很遠的地方,這就是缺水了。世間濁氣這麼重,就是缺法;人這麼多的煩惱,就是法未入心。佛陀將這個圓教,就是大乘一實法,真實的教法、圓融的教法,他希望我們能這樣不斷將它流傳下去,持經、讀誦、抄寫、講說、行的供養等等,就是想要這部經能夠廣布流傳。他到了晚年時,將法會三歸一,佛陀一代時教,小乘、中乘、大乘,其實,他是對機說法,不是到法華會才完全說大乘法,不是,他是對機說法。但是到晚年來,他就完全將它歸納起來,分類歸納。
小教,那就是針對初入佛門的人,對佛法完全空白,對世間事,很多已經接受的苦難,不了解這個苦的道理從哪裡來,所以佛陀就第一步講《阿含經》,來分析,讓大家了解苦的源頭就是一念心,這種貪、瞋、癡、慢、懷疑,造作了這麼多苦、集、滅這種苦。所以佛陀來分析一念心,這些心中很多煩惱的名詞,就在這裡一一對機將它分析出來,就立名,所以很多法數中,法的數字、的名稱就很多。本來是很簡單的法,所以佛陀為了教育,所以對機,就這樣不斷設出了很多的名稱教條來教誡,這就是在「阿含」,不離開「四諦」法──苦、集、滅、道。苦、集、滅、道了解之後,佛陀對人人都是要從「因緣果報觀」,所以說了很多,佛經很多的故事,過去生的過去生,無量劫前,佛的本生、弟子的本生、佛與弟子的因緣等等。佛經中是很多,用過去來譬喻現在,這因緣等等。但是,這就是都歸納在《阿含經》,阿含部之中。接下來就是「方等」與「般若」,慢慢根機成熟了,光是在這「有」的法,恐怕眾生停滯在這個「有」,容易造成了迷,所以佛陀開始引入「空」法,所以中乘,「方等」。方等,就方便,開出了很多方便門,要引導大家要再進一步了解,了解「有」的一切,就是因緣會合,會合了因緣,將來就是要分開,也是沒了。
「無」,如何沒了呢?空掉了。進入了「般若」,智慧分明,了解會集、離散等等,用智慧去體會這個「空」的道理,這是入「般若」。但是「般若」,佛陀在這二十二年間的「般若」來談,談了這個「般若」,卻是希望大家能了解。《般若經》就是要大家全都體會人間世相終歸於空。但是完全都空掉了,佛陀也會擔心,眾生執著在這個「空」,空無所有,無所事事,不對,還是空、有會合為一大乘法。一大乘法就是要普遍在人群中去體會,去了解。所以在〈法師品〉好像每天都在說:「你要入人群去,去體會人群中這麼多的煩惱,要體會。」人群就像是一個洪爐,在歷練,歷練出了精純的器具出來,這就是我們要入人群去。「煩惱即菩提」,在烈火中鍛鍊過來,才是有精的東西,精純的東西。我們在人群看大家的煩惱無明如何產生,難道需要這麼複雜嗎?難道需要這麼多的煩惱嗎?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這就是讓我們去體會了解。
所以「開權」,將空、有攤開來,顯出了一實,那就是大乘法,這個大乘法就是全都包含起來,這「一實乘」法。這對人來說,修行是聲聞人,或者是緣覺,或者是發大心的人,菩薩,反正來到這個地方,所有一切修學佛法的人,「人則回小向大」。沒有小中乘,究竟來,佛陀是要大家發大乘心,大家了解了,回小向大。向大,「一乘圓教大法」,這個一乘圓教大法,就是在現在,佛在靈鷲山,佛在靈鷲山所開顯出來的《法華經》,它就是一乘圓教大法,在這個地方要完全歸納,過去的小、中乘歸納起來為一大乘。這一大乘的法「深遠不可測」,很深、很遠,從凡夫對準了佛的境界,這條路還很長、很遠。多遠啊?那就要看我們人的心。我們的心煩惱若還很多,當然就很遠了。但是,我們若是煩惱去除了,當下即是,這是很深的道理,所以當下即是。既然是當下即是,卻是我們凡夫看來,佛道離我們很遠。這就是凡夫啊!
我們要修行,大家就是要承認我們是凡夫,但是凡夫若能很用心,其實當下即是。人人本具佛性,佛陀就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佛的目標在哪裡?當下即是。因為我們與佛無差別,差別在哪裡呢?煩惱無明覆蓋,就是這樣而已。但是我們這個道理知道,要我們放下、去除,很難啊!所以他說「深遠不可測」,什麼時候你才有辦法將你這個煩惱無明撥開、放下呢?只是差別在這裡。所以,本來佛法是這麼堅固,需要我們「鞏固不可搖」,道心,只要你一念的道心起,「發心如初,成佛有餘」,即時就是能成佛。佛心在我們的心裡,佛在我們的心,「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哪有多遠呢?就是這麼近,只是我們的道心沒有鞏固下來,因為我們常常在搖擺,我們的心起起落落,所以我們永遠進而退,進又退回來,這種進進退退,永遠都是在凡夫地踏步,永遠無法向前進。所以我們若能鞏固道心,什麼樣的無明、煩惱都不會動搖我們的心,這就是我們要學的。
*幽則玄妙,遠則無涯,此實相諸佛,安隱之鄉,無人能到,唯佛究竟,一大事因緣,今為眾開示。
這個深,真的幽深啊!「幽則玄妙」,它有很玄妙的道理,很深。法確實是甚深甚深,真的是甚深,所以這個玄妙的法,對凡夫來說,是遠不可測,無涯,到底要說多遠?真的是無涯,這個法。常常說壽命有限,到底我們的壽命多長?我們不知道,但是開闊,我們的生命要讓它開闊嗎?那就看我們自己要多開闊,要多深,都能看我們自己。對法若有體會、有了解,法,深奧微妙,非常玄妙,它開闊,廣無邊際,遠、廣、無涯,法,任我們應用。假使我們反過來,就是無明、煩惱,凡夫要到佛的境界還是很遠,無法測量。同樣的道理,法體會到,我們能夠很開闊,心包太虛,與虛空法界會合為一,但是我們若不了解,佛法很深、很遠,無涯。
所以這是「實相諸佛安隱之鄉」。我們若能心歸一,心包太虛,天地宇宙會而合一,這就是諸佛安穩之鄉。佛法的實相就是這樣,就是圓滿一乘大法,這就是「諸佛安隱之鄉」。「無人能到,唯佛究竟」。凡夫因為無明還很多,明明就很近,但是我們當中的沙塵暴,就是這樣讓我們看不到那個真實安穩之鄉在哪裡。虛空法界,虛空,無不都是在法界中,我們凡夫就是無法去體會,所以無人能到達,唯有佛有辦法到。佛,人人本具佛性,只要我們回歸我們的真如本性,我們就是究竟,虛空法界回歸合為一體,這就是安穩之鄉。所以「一大事因緣,今為眾開示」,佛為眾生開示。就是為了這樣的因緣,佛陀來到人間,就是這樣向我們開示,一大事因緣,讓我們很明瞭,讓我們很清楚。明決,讓我們明瞭決定這聲聞與緣覺,決定他一定要入菩薩道,才是究竟法。
*明決明了聲聞,法亦入菩薩道,為一大事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知見水無乾土,聞解修習得近,菩提正等大覺。
這是佛陀在靈山會,《法華經》裡,明瞭決定,「明決明瞭聲聞法,亦入菩薩道」,亦是要入菩薩道來。這就是佛陀來人間的一大事因緣,要來「開示」,眾生要「悟入」,要能覺悟、要能入,入這個境界來,這就是佛陀對我們最大的期待。所以「悟入佛之知見」。這是佛陀他最大的盼望,來人間的目的。所以「知見水無乾土」。我們若能知見佛的境界,這種法,理水,就是法水,永遠都是在我們的內心,就不會整片的心地都乾燥,一點點的無明來煽動我們一下,我們就這樣無明沙塵,如沙塵的惑,就這樣將我們整個心讓它這樣很濛霧,看不到前面應該走的路。
所以我們應該很用心,要「知見水無乾土」。知見的水,我們若能常常心中有法水在,這一片心地就沒有這樣的塵沙惑,就沒有這些惑,沒有這些煩惱,要不然,心地乾燥,無明風一吹,這乾燥的心地就這樣「蓬蓬颺」(意指無明煩惱瀰漫),無明啊!所以我們應該就是要能見到法水,法水永遠滋潤我們的慧命,慧命要成長,需要法水。所以「聞解修習,得近菩提正等大覺」。我們若能好好用心聽經的法,我們全都將它體會了解了,下定決心就是修行,要修,要複習。這人間,我們也要去實習。要當醫生,讀書之後就要去見習,去看醫生如何看病人,病人有多苦,就要去見習。見習之後,他畢業,決定真的要當醫生,就要去醫院當見習醫生,要去跟。在醫院裡去實習勤務,去跟主治醫師巡病房,看醫生如何診斷病人,醫生就會向見習醫師分析這個是什麼病,他有什麼樣的細菌,如何發病起來,就在那個地方見習。
經過了見習一段時間,他就當住院醫師,主治醫師的責任就慢慢委託他。晚上、白天,這些患者有什麼樣的動靜,住院醫師就要和病人接觸,要了解,要望、聞,去了解他,去看,去聽病人的細說,記錄下來,就給主治醫師。漸漸地,主治醫師教他,他就漸漸知道,緊急時要用什麼方法救,用什麼藥,就漸漸地能治療病人的病。同樣的道理,我們學佛就是這樣,我們就要修習,修行就是這樣一步一步,要修啊!要修行,就如醫生要進入患者群中,才能了解患者的病症,要聽患者的細說他的苦,還要了解,醫師再向他解釋等等。我們學佛也是這樣,首先自己修學,然後就要慢慢走入人群去,人群中充滿了苦難的眾生,煩惱、無明,就如心病,就如病人一樣在呻吟,很多煩惱無明的聲音,是對的,是不對的,他們在那裡在掙扎、在呻吟,哀叫。
到底這是什麼病?我們就要很用心。我們就如當住院醫師,我們決定在這人群中,我們決定在人群中去體會、去聽這麼多複雜的聲音,聽起來好像是,其實是不對,似是而非,這麼多的無明,難解的法,所以很多的雜症都在人群中。所以我們要修行,我們才說要大慈悲,要不斷不斷累積慈悲心,要如何擴大我們的心,心宅。心宅就是包含在三界,三界如火宅,我們的心是要在火宅中呢?或者是要入如來那個安穩之鄉、如來的境界去呢?這就是要看我們的心。所以我們要很用心去體會,我們若要入如來鄉,就是安然自在,那就是擴大我們的心宅,天地宇宙,心包太虛,天地宇宙空間合而為一,這就是如來的心地,也是如來鄉,如來安穩之鄉。
這就是實法,我們就要用心去體悟,去修習,去了解,這樣我們堅定的道心,慢慢一直親近到菩提正覺,正等正覺,那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啊!修行如選擇醫學院一樣,醫學院的醫學生就是從不知道而慢慢體會,體會人間病痛的疾苦。我們修行也是這樣,樣樣都不知,儘管在苦難中,但是不知道道理是什麼,就是在苦難中不斷地掙扎,就如病人,他苦,病就是亂投醫,就是這樣一直不斷製造,這個病因不斷製造,病症又愈來愈重,自己全都不知,光是在那裡呻吟,這就是我們眾生的病,就是這樣起來的。所以需要,需要適應世間,要設很多方法,如何來幫助。所以,本來就很簡單,就要設很多很多的名詞來解開眾生的苦難,所以我們就像慈濟,為了適應現在眾生的苦,我們就有慈善。現在慈善五十年過去了,現在我們走在五十一年的過程,慈善從初步開始,第一步開始,一直到現在,在國際間,多少的苦難人,我們愈看愈遠,苦難人愈來愈多,有大自然的不調和,所受的災難,苦啊!有的帶業而來,生在苦難處,正報、依報,一生中的苦,這種苦難的眾生愈看愈多。
再看,人間心理無明所造作這麼多的禍端,多少血淋淋、慘不忍睹,人間所造的災禍。從慈善的角度,廣面,天下之間看到這麼多苦難人,人道精神不得不建立起來,所以要救濟。這就是慈善,也是要解開眾生的苦。但是佛法,「苦既拔已,復為說法」,所以我們需要用佛法的精神鋪菩薩的道路,讓大家有辦法走,去接近苦難人。不是一次救濟他,是要長期關心他,從最苦的時候,讓他解開苦難,最急的時候,然後讓他有一個安定的地方,讓他有穩定的生活,又再要讓他了解,他也能去幫助人的方法。所以「苦既拔已,復為說法」,這就是佛陀來人間開示的方法。
這樣夠嗎?現實的病痛真的是苦啊!因病而貧啊!因為一病下去無法工作,所以一家人拖累下去就貧了。而有的人本來就是貧,小小的病無法處理,無法看病,就忍著,一直拖,拖到重病。所以這樣,我們成立了義診。義診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呢?慈善之後的第六年,那就是在一九七二年九月十日這一天,就是在仁愛街,黃居士(黃阿奶),紹惟(精舍德慈師父的舊法號),德慈的媽媽,提供這個地方,讓我們在那裡做義診,仁愛街成立了義診所。
就是因為義診,才又發現了花蓮醫療的欠缺。義診,看到重病患者送到醫院要檢查,在花蓮無法檢查這種病,較重的病送去醫院,花蓮無法治療這種病,要怎麼辦?就要往北部去,來來回回,很多是來不及,很辛苦。最後覺得,還是花蓮欠缺醫療,東部一帶都欠缺,因為這樣,發一念心,所以在東部蓋醫院。很辛苦,一直到一九八六年,花蓮慈濟醫院成立了,蓋起來了。從一九七二年義診,一九八六年這個時間,十幾年的時間,這段時間為了蓋醫院,是多辛苦啊!這過程,是為了什麼呢?為了發現,發現到人生苦難。
這念心,這是法,法啟動了這念心,這念心就是去掘井。因為眾生人人就是缺這些法,缺這些道理,掘井,希望這掘井的人將這口井掘起來。但是要掘井的過程,就需要很多人,很多人點點滴滴的力量來會合起來。這是過程很辛苦,不是只要造一口池,一口池,要點點滴滴的水進來,但是這個點滴的水若沒有進來,這口池就會乾了,不如來掘井。所以說,義診所就如築一個蓄水池一樣,這個蓄水池就是要很多人來捐、來幫助。這是不是永久的方法呢?不是,地方是借的,大家去義診,只是治標不治本,少數人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不是究竟,不如來掘井,希望大家的力量集中來掘井,將井掘起來,讓醫院蓋起來之後,它能有醫生、護士、藥師等等,整個醫院都讓它完整起來,自然它能長長久久,貧窮的人,我們可以救拔他,平時就是這樣一般的門診,這樣一路一路一直走過來。
一直慈善、醫療慢慢擴大,一直到一九九六年的九月二十七日,我們從菲律賓來的一群醫師,這群醫師已經在二三年的時間都在菲律賓,替我們去離島去義診,感恩他們。兩年後,這群醫師就回來花蓮,很感恩菲律賓小正(前菲律賓執行長林小正),她這樣開始在那個地方,第一批菲律賓的慈濟人這樣來引導,啟發了當地的醫師,呂副院長(崇仁醫院副院長呂秀泉),他是一間醫院的副院長,經過了柯醫師(柯賢智醫師),媽媽是慈濟人,這樣的接引,所以發心起來說要去看病人,願意義診,去離島的地方。第一次離島的義診,八百多人,打電話回來跟我說開大脖子(甲狀腺腫大),就地就開了,後來知道原來是借學校,就地開大脖子手術,讓我很擔心。醫師開始一直聯誼,兩年後,醫師群就回來了,回來花蓮,那個時候正好是中秋節。就這樣與師父約定,每年的中秋節,他們都會回來過節。這是從一九九六年開始,中秋節,就是我們的人醫會,這些慈濟人醫師的會合。
其實,義診從一九七二年開始,我們除了在義診所,一星期兩天的義診,若有假日,張澄溫父子都是醫生,父親是內科醫生,兒子是小兒科的醫生,由靜善(鄧淑卿)和靜良(林碧芑),她們兩位護士替我在醫院裡呼籲醫師,有張醫師、黃醫師、鄒醫師、朱醫師,四個科的醫生這樣會合起來,他說他們要支持,所以我們這個義診所才成立。除了義診所成立,一星期兩天,卻是平時都去義診,若有假日就是義診。各位,義診、人醫會就是這樣開始,這是從一九七二年,這是源頭,在一九八六年是慈濟醫院開始,一九九六年就是正式,我們人醫會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日在這個地方。說來話長,總而言之,慈濟就是這樣開始,世間的苦難,慈善、醫療、教育、人文,為了醫療,所以我們要教育;為了教育,所以需要人文,不斷地延伸出來四大志業。也是因為佛陀他來人間,一大事因緣的開示,讓我們能體會人間的苦難,讓我們了解修習佛法要接近人群,去解開人群的苦難,所以我們開這條在人群中的菩薩道。很多說不完的法,就這樣開始。在這個五濁惡世,佛陀所關心,這個法要永遠住世人間,所以〈法師品〉這樣一直延續下來。
*若親近法師,速得菩薩道,隨順是師學,得見恆沙佛。
所以「若親近法師,速得菩薩道。隨順是師學,得見恆沙佛」。能這樣身體力行去走,我們就能發現到,人人無不都是菩薩,在菩薩道中走,回歸到如來本性,我相信這是我們用心的過程,目標就是佛的境界。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