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6/08/23晨語簡記《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向下 
2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8897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6/08/23晨語簡記《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Empty
發表主題: 2016/08/23晨語簡記《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2016/08/23晨語簡記《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Empty周二 8月 23, 2016 3:23 pm

20160823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大覺法身真如境界,
始自一光徹照東方,
圓現生佛始終一如,
通示眾生心境之妙。
 
  用心來了解,「大覺法身真如境界」。佛的境界已經是大徹大悟了,佛所說法,無不都是道理、真理、妙法。法身,大家要記得,法身的名稱就是道理,一真實法,是遍虛空法界的真理,佛陀已經覺悟了,遍虛空法界會入真如本性那境界裡。佛陀在靈鷲山開演《法華經》時,他靜坐、發光,眉間毫光照遍東方萬八千佛土,這在<序品>一開始,大家該還記得。所以,一光這樣照徹東方。這就是要顯示佛過去說法四十多年過去了,現在也應該來圓他一生人間的目標,這圓教要呈現了。佛陀的心願就是來人間,一大事因緣,這一大事因緣未了,現在靈山會上就是要來圓,圓這個心願,所以「圓現」。這個心願是什麼?佛陀初覺悟的第一句話,第一個感觸:「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性。」這是佛陀初覺悟那時候,體會大地眾生皆有與佛同等的真如本性,只是眾生不知不覺,不了不悟,這就是佛陀想要讓大家知而覺,了解而徹悟,這是佛的本懷。
 
  所以「圓現生佛始終一如」。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從塵點劫以前,從無始以來就是這樣,所以佛陀在靈山會來通示眾生心境之妙。佛陀的境界,希望眾生人人都能這念心體會這個境界,所以佛還沒講《法華經》之前,就是「離言法華」,還沒講出,就一光遍照萬八千土在東方,希望大乘圓教能夠從東方開始,保持著大乘法,傳在人間。「離言法華」,講經《法華經》之前,《無量義經》已經說過了,之後開始現示「離言法華」,來證明前面的《無量義經》甚深甚深,真實甚深。真的是甚深的法,現在在《法華經》又更微細,更詳細來分析甚深甚深微妙甚深的法,原來是在人間,是救世良方。
 
  要從救心開起,眾生人人本具佛性,與佛同等,始終如一,原來就是這樣,只是我們凡夫無法去體會了解,佛陀在《法華經》要圓,從「空、有」真理,要將它會合,在《法華經》都要將它顯示出來,這就是中道,我們不執空,也不執有,是真空而妙有。救世良方,是要從人心自覺開始,覺悟自己,人人都有真如本性存在,讓大家能體會了解。既然有人人的本覺佛性,當然人人也能大覺體解大道,人人都能與天地宇宙合而為一,這道理人人應該都通達清楚,但是就是重重重重自我無明來覆障自己。每天講經完了,大家聽法完了,就是「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普願業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是啊,我們要世世常行菩薩道,人間多少的障礙,障礙重重,但是我們就是要用清淨無染這念心,入人群中,不受人群煩惱來障礙我們,當然我們就要消除業障。
 
  業障,面對著芸芸眾生,一波一波的困難,我們就要念念靜寂清澄,念念都要自己清除,煩惱要念念清除,我們才能分分了了明明,現前的道理,所以我們要很用心。佛陀說法也很用心,所以從<序品>開始前,先講《無量義經》,然後<序品>「離言法華」,發光現瑞,照徹東方萬八千土,這就是在示相。一直從<方便品>開始,不斷讚歎如來智性,如來微妙的智慧,不斷讚歎。如來智性,回歸到天地宇宙萬物的真理,所以舍利弗無法體會,在場人人無法理解,舍利弗智慧第一,所以聽得出佛陀的含義,這天地宇宙萬物之間收攝入了佛大覺一念心,所以,佛智,一切種智,天地宇宙,一切種智,無不是佛陀所體悟、覺悟的道理。但是,這個道理要如何來分析呢?佛陀三止,舍利弗三請,佛陀止、止、止不須復說。為什麼呢?因為這部經很深很深,難解啊,相信,眾生沒辦法體悟,沒辦法了解,一不小心,就會「差毫釐,失千里」,所以,佛陀很慎重,舍利弗鍥而不捨,要契合佛心,所以再請,才能知道,佛是為了要啟開大家。讓大家的疑心,佛開始要啟開,但是人人要有那分決定的心,所以,佛陀一止再止,到了三止後才開始,開始要讓大家堅定信心。
 
  因為若要聽這部經,眾生難調伏,眾生是難知難解,很困難,大家要有耐心,要調伏自己剛強的知見,自己若執著自己的知見,沒有想要打開自己的心門,那就無法直接接受佛的教法。所以佛陀<方便品>中,不斷地讚歎,舍利弗代替大眾來請法,佛陀答應了,從這樣開始啟開方便門。過去是方便的門,方便中旳真理,說有談空,這是過去為接引眾生,讓他們體會人間道理,然後道埋分析到底,清淨無染,靜如虛空,所以一切皆空。眾生,「方等」、「般若」,在這空法之中,方向到底要往哪裡走?虛空法界,這樣地的空曠,方向要在哪裡?一點點的偏差,方向就差錯了。所以才要再用種種譬喻,才讓大家慢慢來信解。用心良苦,就是這樣一品一品,一直到<法師品>,佛陀很慎重,要讓大家知道《法華經》所在的地方,就是佛的全身所在,這全身就是圓教,就是遍虛空法界的真理所容納的地方,所以要大家要很慎重接受這部經,要敬信,要很深信。這是在〈法師品〉中,佛陀一再對這位對機的人,當機者,那就是藥王菩薩。一再提示藥王菩薩,就是大家要清楚這部經的重要,是人間重要的經典。
 
*此品顯示如來常住法身,直指淨土實報靜寂清澄,欲令眾生契佛一實圓教,法自佛口開示眾生悟入。
 
  所以又接下來,要再加強,讓大家了解,是佛佛道同,過去諸佛、現在的釋迦佛、未來的佛,同樣,這個圓教在人間,所以此品,就是〈見寶塔品〉,來「顯示如來常住法身」。如來,乘如是法而來人間,這叫做如來。這個法是佛佛道同,如是真實法,如來常住法身,遍虛空法界無不都是道理,道理就是諸佛的法身。所以「直指淨土實報」,就是在寂靜清澄。諸佛的心地境界,就是佛的淨土,就是佛的實報土,那就是回歸到寂靜清澄的境界。所以,要使令一切眾生能契佛一實圓教,要與佛心相契合起來,也就是與道理來回歸一切的真理,一實的圓教,所以,佛陀一個目的,一大事因緣,就是要來說,為眾生開示,所以「法自佛口出,來開示眾生悟入」。佛口所生子,法是從佛的口中說出來,眾生要很堅定的信心,來接受佛所說的教法,這樣我們才有辦法去體會、去悟入。眾生要悟入佛的知見,就是佛所覺悟的境界。
 
*見寶塔品第十一
見寶塔者,謂以始覺之智見於如來藏性。即在人人心地中,開顯本具之如來藏性。
 
  〈見寶塔品〉,那就是在《法華經》二十八品中的第十一品,前面〈法師品〉是第十品,現在再接下來是第十一品,叫做〈見寶塔品〉。就是說,「謂以始覺之智見於如來藏性」。現在的〈見寶塔品〉,那就是要來顯示這「智見於如來藏性」,我們的智慧,就是佛的一切智,人人本具的如來性,那就是如來藏性,就是在人人心地中。這個如來藏性是在人人的心地中,「開顯本具之如來藏性」,這就是我們人人都有,只是被一層一層無明煩惱覆蔽,其實人人都本具有如來藏性。如來藏在我們的本性之中,我們的真如藏在如來藏,人人本具。
 
*<見寶塔品>
過去久遠劫,多寶世尊,臨滅度時,告諸大眾,有欲供養我全身者,應當發心起一大塔。
 
  所以這〈見寶塔品〉,敘述「過去久遠劫,多寶世尊,臨滅度時」,就是「告諸大眾,有欲供養我全身者,應當發心起一大塔」。這就是多寶佛臨入滅之前,叮嚀交代他的願,希望眾生在多寶佛滅度後,為他建一大塔。這一大塔要做什麼啊?當然有多寶佛的道理,他的心願就是:「十方世界說法華經法華處,我之寶塔因聽經故,湧現其前,為作證明」。就是多寶佛為了要證明有《法華經》所在的地方,我們前面有說過了,應建塔,也不用一定要建塔,因為有這部經,就已經有佛的全身在。
 
*十方世界說法華處,我之寶塔因聽經故,涌現其前,為作證明。
 
  這是應多寶佛將入滅之前,他所交代:「為我建一個大塔,在十方世界有講《法華經》的地方,我在寶塔中也會去聽經,就會湧現其前來做證明,證明這部經就是諸佛道同。」諸佛出現人間,這條路走過來,都是同樣的路,就是為利益眾生,就是要治世間濁氣,眾生的無明,在這部經之中,應時代世界所需要,佛陀就是應眾生所需要的時代來出現人間,來度眾生。眾生了解修行方法,就是要行菩薩道,佛陀教化眾生菩薩道,所以,這菩提大道是諸佛來人間所開的路。法,道從口出,佛口為我們鋪路,讓我們知道將來要如何回歸如來清淨的本性,你就是往這條路走去。「經者,道也;道者,路也」,就是往這條路走去,這是諸佛來人間走的同一條道,為未來眾生所鋪的一條路,這是佛佛道同。
 
*今由此土佛說是經,多寶佛願力遙聞,故從地涌出。
 
  「今由此土佛說是經」。現在在這個娑婆世界這個地方,釋迦牟尼佛講這部經,所以「多寶佛願力遙聞」,所以「從地涌出」。這樣要來證明佛,釋迦佛所講的法,《法華經》。這是〈見寶塔品〉,它湧現的目標,也是多寶佛要擁護《法華經》,持《法華經》的地方,就會有多寶佛他去聽佛說法的地方,所以,這是多寶佛的心願。釋迦佛講《法華經》,多寶佛塔從地湧出,忽然間多寶佛塔出現。這是在我們再接下去所要說的法,現在大家先聽進去,先心裡了解,為什麼有多寶佛塔湧出的道理。看經文,來了解佛佛道同的道理。〈見寶塔品〉的開頭,經文這樣說,
 
經文:「爾時、佛前有七寶塔,高五百由旬,縱廣二百五十由旬,從地涌出住在空中。」
 
經文簡釋:「爾時、佛前有七寶塔」
*爾時:法師品說竟時。
*佛前:即法華會前。
*七寶塔:喻如來藏心,即清淨自性。七寶塔即多寶佛塔。
 
  「爾時」,就是佛將〈法師品〉講完了,希望人人能發心持經,持《法華經》,讀誦、書寫、解說這個道理,身體力行來供養佛。那些道理說完,現在開始,那個時候就是「爾時」,〈法師品〉講完之時。「佛前」,就是法華會的前面,就這樣湧現出了七寶塔,七寶塔就是譬喻如來藏。「如來藏心」,就是如來本性,「即清淨自性」。佛陀的時代,也是在人間,在人間難道真的在土地上會忽然間冒出了一座塔來嗎?要告訴你的道理,這全都是在譬喻,七寶塔就是「喻如來藏心」。如來藏,我們人人本具的心地,就是清淨自性,人人本來就是清淨的自性,如來藏,像是七寶塔,就是多寶佛塔。
 
*塔:表實相之境,為法身所依之處。
 
  這個塔,就是表示「實相之境」。有這個塔,就是有實在的東西在那裡,讓大家看,看到那個地方有一座塔湧現出來。其實,這是一個譬喻,有真實的法,真實法藏在塔中,就是藏在人人的心地,如來藏中。這表示境界,人人心地的境界。「為法身所依之處」,就是道理所依止的地方,那就是如來藏。這個法在哪裡?雖然遍虛空法界,凡夫不知覺。其實凡夫的真如也同樣藏有了天地萬物的真理,就是智慧,與佛平等,本來就有,真實有。
 
經文簡釋:
「高五百由旬」;喻如來藏心與眾生染心不相應,高出五趣之上。
 
*五趣:又名五趣雜居,或言五道,即地獄、餓鬼、畜生、人、天。
 
  「高五百由旬」。這個塔有多高?高五百由旬。這是「譬喻如來藏心,與眾生染心不相應」,我們自己的如來藏心,與這個無明煩惱凡夫心,現在就是不相應。我們本來就有,但是眾生凡夫,已經被無明不斷覆蔽,這個染心,就是污染的心重重疊疊,無法與真如本性來相契應,「高出五趣之上」。我們這個如來藏心是高出了五趣之上。什麼叫做「五趣」呢?「五趣」,那就是五趣雜居地,也可以稱作「五道」,「五道」就是天、人、地獄、餓鬼、畜生,這叫做「五趣」。在這「五趣」中都是凡夫,造作無明,造作煩惱,造作種種的惡業,所以不斷在五道輪轉。「五趣」就是五條路,我們凡夫的染心,就是在這五條路裡,在這五趣之中。這就是凡夫雜染的心,無法與如來藏互相契合。如來藏,已經超越了五趣,所以形容五百由旬,是已經超越過了,很高,五百由旬。
 
*高五百:是二萬里,豎表因中萬行,果中萬德,以因望果,即高義。
 
  五百由旬,一由旬四十里,五百由旬那就是二萬里,很高。豎的就是表示「因中萬行」,直的表示因。昨天,胡居士(胡光中)回來,從土耳其帶回來與我在分享,蘇丹加濟市教育局長就送一幅圖,這幅圖就是字母,伊斯蘭教的(第一個)字母,就是只有這樣一豎,就是所有的道理,差不多都在這一豎裡,就是這樣一畫建立起來的。對啊,就是。這個直,到底直是多少呢?現在我們的佛經中,就是要超越五趣,所以,表示五百由旬。五百由旬,佛經曾這樣解釋過,一由旬四十里,所以五百由旬就是二萬里,很高。所以,豎立起來就是直,這樣立起來,表示「因中萬行」。我們從這樣,只有一條路一直走過來,六度萬行,這條菩薩道只有一條,就是六度萬行。
 
  所以「果中萬德」,這個果,菩薩的因就是成佛的果,果中萬行,六度萬行,這要用很長久的時間行在菩薩道上,這條路很直很長,這就是菩薩因,佛的果,所以「果中萬德」,也是「因中萬行」,菩薩的因,佛的果,所以,萬行萬德表示很高。所以,「以因望果」。我們用因的方向走,直走就是到我們所要到的果位,那就是佛的境界。所以「以因望果」,就是高的意思。佛德崇高,很高,這是我們的目標,那就是藏在如來藏中。寶塔,「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這個塔,塔中藏著如來藏的本性,所以,高有這樣高。
 
經文簡釋:
「縱廣二百五十由旬」;謂如來藏即為二十五有之真實體性。
 
*縱廣:塔基之相。豎縱橫廣二百五十,約由旬量,該一萬里。修成法身,以戒為體。
 
  「縱廣二百五十由旬」,就是說「如來藏即為二十五有之真實體性」。如來藏,它藏中有二十五有真實的體性。「二十五有」,以後會解釋,很長。所以這個體性就是廣。縱廣,意思就是「塔基之相」,不論是直的或者是橫的,是高或者是廣的相,這個相,表示直很高,橫很廣,所以「豎縱橫廣二百五十」,就是,這表示有萬里之廣與寬,所以二百五十由旬,那就有一萬里;而高有二萬里,這表示與寬廣相對應。「修成法身,以戒為體」。修成,我們要法身,我們就要守戒,戒是我們的根本,戒能防非止惡。不對的事情,我們要趕緊停止,我們的行為就已經錯誤,讓人家不高興,與眾生結惡緣,不可以啊,我們趕緊停下來,所造作的一點都不能偏差,我們要防非止惡。不對的事情,我們要趕緊停止,我們要常常戒慎,預防著不可再有二次的錯。
 
  孔夫子的弟子顏回,「不貳過」,他沒有第二次的不對。第一次孔子若對他說:「你這樣不對,這樣的態度不對。」他就會趕緊停止下來,「以後我不會再有這個態度。」所以,這是顏回,他就是「不貳過」。我們應該學佛應該也要這樣,最好連一次都不要有過失,有差錯。何況再犯,再有過失,再差錯,那無明煩惱就不斷覆蓋住,所以我們要以戒為體。我們修行,戒體很重要,日常生活中開口動舌,舉步動足,起心動念,都是一樣,我們要好好很謹慎,這都是我們的戒體。所以,以戒為體。
 
*聲聞之戒二百五十,今開小乘,同歸作佛,戒定慧三,相由而生。
 
  「聲聞之戒二百五十,今開小乘」,將法,小乘法已經啟開了,過去大家都在小乘法中,現在已經啟開了小乘法,不只是五百戒,世間千千萬萬無量數的戒都不能犯。所以「同歸作佛」。我們不是只在這二百五十戒中,還有五百戒;不只在五百戒,千千萬萬的戒都不可犯錯,這樣慢慢「同歸作佛」,就是戒、定、慧這三項,「三無漏學」一定要具足。法,不能聽了就放掉了,聽完之後,要用在心裡。所以,相由心而生。我們的形態,說你有修行或沒有修行,相由心生。你的心不改過,你的形態就是這樣,一犯再犯。所以,世間很多犯錯的形象,都是由心開始。我們到底有修行嗎?我們到底有犯戒嗎?這在我們的形相中都能證明有沒有犯戒,要看我們自己。
 
*故說塔基,其量如是。四威儀中,皆具是數。故云:縱廣二百五十。
 
  「故說塔基」,有這樣二百五十由旬,就是要有那麼廣,這就是我們的戒規,要知道要有這樣的戒規在。所以「其量如是」。四威儀中,皆具是數」。我們的四威儀在行動中,開口動舌,起心動念,無不都是在四威儀中。大家要很用心,要不然看到,真的是感慨萬千啊!我們為何每天每天,時時都要當凡夫呢?難道不能趕緊收攝凡夫的心,向著佛菩薩的行蹤來追隨?所以我們應該好好用心,四威儀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所以縱廣二百五十由旬,廣,橫,有這樣。我們要以戒為基礎,戒就是這樣二百五十由旬,這叫做「二十五有」,很多,我們不能犯的戒,一定要當作我們的基礎。
 
經文簡釋:
「從地涌出,住在空中」;約相易見,若表法者,從心地中之所涌出。住於究竟大涅槃空。
 
*涌出:喻如來藏心由見思等煩惱障中顯現。
*住空:喻依於真空實相而住。
 
  「從地涌出.住在空中」,見七寶塔,在這麼高、這麼廣,它從地湧出,住虛空中。「約相易見」。表示這個相,用相來說,比較容易了解,用這樣的譬喻,塔出現,這個「相」易見。「若表法者」,若以法來說,就是「從心地中之所涌出」。聽了〈法師品〉之後,大家應該要從心地湧出七寶塔,橫直,豎與橫應該要超出五趣雜居,我們不要心又在五趣雜居中,應該超越五趣雜居,應該要超越五道。所以,從心,表達法,從相來說,是寶塔,從法來表達,那是從心地中所湧出的。
 
  「住於究竟大涅槃空」。我們應該心要寂靜下來,心要靜下來,不要再起心動念,我們的四威儀,要好好顧好。「涌出」,就是「喻如來藏心由見思等煩惱障中顯現」。見思惑等等的煩惱,障礙著我們,所以我們無法顯現。凡夫重重疊疊無明將我們障礙了,見、思煩惱,塵沙惑將我們障礙住。住虛空中,是譬喻「依於真空實相而住」。這是佛,諸佛依在虛空實相而住,那就是佛他的境界,真空妙有。
 
*寶塔從地涌出,係有過去古佛多寶如來親來聞法,以證是經之勝妙。
 
  所以,「寶塔從地涌出」,就是有過去,因為過去的古佛多寶如來親來聞法,就是過去的佛來聞法。「以證是經之勝妙」,來證明這部經很殊勝的妙法。當然,過去的多寶佛來聞法,裡面含藏著的道理也很大,這麼深,這麼廣,直的是深又高,橫的是寬廣,這樣的道理,我們應該要體會。道理在哪裡呢?在如來藏心,在我們人人的心裡,只是無明不斷重重覆蓋著。所以我們聽佛法,學佛法必定要時時多用心。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合十


月亮 在 周日 4月 23, 2017 5:37 pm 作了第 1 次修改
回頂端 向下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43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2
注冊日期 : 2008-12-22

2016/08/23晨語簡記《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6/08/23晨語簡記《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2016/08/23晨語簡記《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Empty周三 8月 24, 2016 10:52 am

薰法香心得札記(二○一六年八月二十三日星期二)
 
「佛前」,就是法華會的前面,就這樣湧現出了七寶塔,七寶塔就是譬喻如來藏。「如來藏心」,就是如來本性,「即清淨自性」。
 
涌出:喻如來藏心由見思等煩惱障中顯現。
住空:喻依於真空實相而住。


  「從地涌出.住在空中」,見七寶塔,在這麼高、這麼廣,它從地湧出,住虛空中。「約相易見」。表示這個相,用相來說,比較容易了解,用這樣的譬喻,塔出現,這個「相」易見。
 
整部法華經是佛的本懷,也冠上妙法兩字,讀到見寶塔品,要以妙心去體會其妙。原來七寶塔就是譬喻如來藏心,從地湧出就是要讓我們看見,住在空中,就是譬喻依於真空實相而住。有了此一基礎,再來讀見寶塔品就容易多了,無限感恩。
 
 
 
大覺法身真如境界,
始自一光徹照東方,
圓現生佛始終一如,
通示眾生心境之妙。
 
  用心來了解,「大覺法身真如境界」。佛的境界已經是大徹大悟了,佛所說法,無不都是道理、真理、妙法。法身,大家要記得,法身的名稱就是道理,一真實法,是遍虛空法界的真理,佛陀已經覺悟了,遍虛空法界會入真如本性那境界裡。佛陀在靈鷲山開演《法華經》時,他靜坐、發光,眉間毫光照遍東方萬八千佛土,這在<序品>一開始,大家該還記得。所以,一光這樣照徹東方。這就是要顯示佛過去說法四十多年過去了,現在也應該來圓他一生人間的目標,這圓教要呈現了。佛陀的心願就是來人間,一大事因緣,這一大事因緣未了,現在靈山會上就是要來圓,圓這個心願,所以「圓現」。這個心願是什麼?佛陀初覺悟的第一句話,第一個感觸:「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性。」這是佛陀初覺悟那時候,體會大地眾生皆有與佛同等的真如本性,只是眾生不知不覺,不了不悟,這就是佛陀想要讓大家知而覺,了解而徹悟,這是佛的本懷。
 
  所以「圓現生佛始終一如」。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從塵點劫以前,從無始以來就是這樣,所以佛陀在靈山會來通示眾生心境之妙。佛陀的境界,希望眾生人人都能這念心體會這個境界,所以佛還沒講《法華經》之前,就是「離言法華」,還沒講出,就一光遍照萬八千土在東方,希望大乘圓教能夠從東方開始,保持著大乘法,傳在人間。「離言法華」,講經《法華經》之前,《無量義經》已經說過了,之後開始現示「離言法華」,來證明前面的《無量義經》甚深甚深,真實甚深。真的是甚深的法,現在在《法華經》又更微細,更詳細來分析甚深甚深微妙甚深的法,原來是在人間,是救世良方。
 
  要從救心開起,眾生人人本具佛性,與佛同等,始終如一,原來就是這樣,只是我們凡夫無法去體會了解,佛陀在《法華經》要圓,從「空、有」真理,要將它會合,在《法華經》都要將它顯示出來,這就是中道,我們不執空,也不執有,是真空而妙有。救世良方,是要從人心自覺開始,覺悟自己,人人都有真如本性存在,讓大家能體會了解。既然有人人的本覺佛性,當然人人也能大覺體解大道,人人都能與天地宇宙合而為一,這道理人人應該都通達清楚,但是就是重重重重自我無明來覆障自己。每天講經完了,大家聽法完了,就是「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普願業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是啊,我們要世世常行菩薩道,人間多少的障礙,障礙重重,但是我們就是要用清淨無染這念心,入人群中,不受人群煩惱來障礙我們,當然我們就要消除業障。
 
  業障,面對著芸芸眾生,一波一波的困難,我們就要念念靜寂清澄,念念都要自己清除,煩惱要念念清除,我們才能分分了了明明,現前的道理,所以我們要很用心。佛陀說法也很用心,所以從<序品>開始前,先講《無量義經》,然後<序品>「離言法華」,發光現瑞,照徹東方萬八千土,這就是在示相。一直從<方便品>開始,不斷讚歎如來智性,如來微妙的智慧,不斷讚歎。如來智性,回歸到天地宇宙萬物的真理,所以舍利弗無法體會,在場人人無法理解,舍利弗智慧第一,所以聽得出佛陀的含義,這天地宇宙萬物之間收攝入了佛大覺一念心,所以,佛智,一切種智,天地宇宙,一切種智,無不是佛陀所體悟、覺悟的道理。但是,這個道理要如何來分析呢?佛陀三止,舍利弗三請,佛陀止、止、止不須復說。為什麼呢?因為這部經很深很深,難解啊,相信,眾生沒辦法體悟,沒辦法了解,一不小心,就會「差毫釐,失千里」,所以,佛陀很慎重,舍利弗鍥而不捨,要契合佛心,所以再請,才能知道,佛是為了要啟開大家。讓大家的疑心,佛開始要啟開,但是人人要有那分決定的心,所以,佛陀一止再止,到了三止後才開始,開始要讓大家堅定信心。
 
  因為若要聽這部經,眾生難調伏,眾生是難知難解,很困難,大家要有耐心,要調伏自己剛強的知見,自己若執著自己的知見,沒有想要打開自己的心門,那就無法直接接受佛的教法。所以佛陀<方便品>中,不斷地讚歎,舍利弗代替大眾來請法,佛陀答應了,從這樣開始啟開方便門。過去是方便的門,方便中旳真理,說有談空,這是過去為接引眾生,讓他們體會人間道理,然後道埋分析到底,清淨無染,靜如虛空,所以一切皆空。眾生,「方等」、「般若」,在這空法之中,方向到底要往哪裡走?虛空法界,這樣地的空曠,方向要在哪裡?一點點的偏差,方向就差錯了。所以才要再用種種譬喻,才讓大家慢慢來信解。用心良苦,就是這樣一品一品,一直到<法師品>,佛陀很慎重,要讓大家知道《法華經》所在的地方,就是佛的全身所在,這全身就是圓教,就是遍虛空法界的真理所容納的地方,所以要大家要很慎重接受這部經,要敬信,要很深信。這是在〈法師品〉中,佛陀一再對這位對機的人,當機者,那就是藥王菩薩。一再提示藥王菩薩,就是大家要清楚這部經的重要,是人間重要的經典。
 
此品顯示如來常住法身,直指淨土實報靜寂清澄,欲令眾生契佛一實圓教,法自佛口開示眾生悟入。
 
  所以又接下來,要再加強,讓大家了解,是佛佛道同,過去諸佛、現在的釋迦佛、未來的佛,同樣,這個圓教在人間,所以此品,就是〈見寶塔品〉,來「顯示如來常住法身」。如來,乘如是法而來人間,這叫做如來。這個法是佛佛道同,如是真實法,如來常住法身,遍虛空法界無不都是道理,道理就是諸佛的法身。所以「直指淨土實報」,就是在寂靜清澄。諸佛的心地境界,就是佛的淨土,就是佛的實報土,那就是回歸到寂靜清澄的境界。所以,要使令一切眾生能契佛一實圓教,要與佛心相契合起來,也就是與道理來回歸一切的真理,一實的圓教,所以,佛陀一個目的,一大事因緣,就是要來說,為眾生開示,所以「法自佛口出,來開示眾生悟入」。佛口所生子,法是從佛的口中說出來,眾生要很堅定的信心,來接受佛所說的教法,這樣我們才有辦法去體會、去悟入。眾生要悟入佛的知見,就是佛所覺悟的境界。
 
見寶塔品第十一
見寶塔者,謂以始覺之智見於如來藏性。即在人人心地中,開顯本具之如來藏性。
 
  〈見寶塔品〉,那就是在《法華經》二十八品中的第十一品,前面〈法師品〉是第十品,現在再接下來是第十一品,叫做〈見寶塔品〉。就是說,「謂以始覺之智見於如來藏性」。現在的〈見寶塔品〉,那就是要來顯示這「智見於如來藏性」,我們的智慧,就是佛的一切智,人人本具的如來性,那就是如來藏性,就是在人人心地中。這個如來藏性是在人人的心地中,「開顯本具之如來藏性」,這就是我們人人都有,只是被一層一層無明煩惱覆蔽,其實人人都本具有如來藏性。如來藏在我們的本性之中,我們的真如藏在如來藏,人人本具。
 
<見寶塔品>
過去久遠劫,多寶世尊,臨滅度時,告諸大眾,有欲供養我全身者,應當發心起一大塔。

 
  所以這〈見寶塔品〉,敘述「過去久遠劫,多寶世尊,臨滅度時」,就是「告諸大眾,有欲供養我全身者,應當發心起一大塔」。這就是多寶佛臨入滅之前,叮嚀交代他的願,希望眾生在多寶佛滅度後,為他建一大塔。這一大塔要做什麼啊?當然有多寶佛的道理,他的心願就是:「十方世界說法華經法華處,我之寶塔因聽經故,湧現其前,為作證明」。就是多寶佛為了要證明有《法華經》所在的地方,我們前面有說過了,應建塔,也不用一定要建塔,因為有這部經,就已經有佛的全身在。
 
十方世界說法華處,我之寶塔因聽經故,涌現其前,為作證明。
 
  這是應多寶佛將入滅之前,他所交代:「為我建一個大塔,在十方世界有講《法華經》的地方,我在寶塔中也會去聽經,就會湧現其前來做證明,證明這部經就是諸佛道同。諸佛出現人間,這條路走過來,都是同樣的路,就是為利益眾生,就是要治世間濁氣,眾生的無明,在這部經之中,應時代世界所需要,佛陀就是應眾生所需要的時代來出現人間,來度眾生。眾生了解修行方法,就是要行菩薩道,佛陀教化眾生菩薩道,所以,這菩提大道是諸佛來人間所開的路。法,道從口出,佛口為我們鋪路,讓我們知道將來要如何回歸如來清淨的本性,你就是往這條路走去。「經者,道也;道者,路也」,就是往這條路走去,這是諸佛來人間走的同一條道,為未來眾生所鋪的一條路,這是佛佛道同。
 
今由此土佛說是經,多寶佛願力遙聞,故從地涌出。
 
  「今由此土佛說是經」。現在在這個娑婆世界這個地方,釋迦牟尼佛講這部經,所以「多寶佛願力遙聞」,所以「從地涌出」。這樣要來證明佛,釋迦佛所講的法,《法華經》。這是〈見寶塔品〉,它湧現的目標,也是多寶佛要擁護《法華經》,持《法華經》的地方,就會有多寶佛他去聽佛說法的地方,所以,這是多寶佛的心願。釋迦佛講《法華經》,多寶佛塔從地湧出,忽然間多寶佛塔出現。這是在我們再接下去所要說的法,現在大家先聽進去,先心裡了解,為什麼有多寶佛塔湧出的道理。看經文,來了解佛佛道同的道理。〈見寶塔品〉的開頭,經文這樣說,
 
經文:「爾時、佛前有七寶塔,高五百由旬,縱廣二百五十由旬,從地涌出住在空中。」
 
經文簡釋:「爾時、佛前有七寶塔」
*爾時:法師品說竟時。
*佛前:即法華會前。
*七寶塔:喻如來藏心,即清淨自性。七寶塔即多寶佛塔。
 
  「爾時」,就是佛將〈法師品〉講完了,希望人人能發心持經,持《法華經》,讀誦、書寫、解說這個道理,身體力行來供養佛。那些道理說完,現在開始,那個時候就是「爾時」,〈法師品〉講完之時。「佛前」,就是法華會的前面,就這樣湧現出了七寶塔,七寶塔就是譬喻如來藏。「如來藏心」,就是如來本性,「即清淨自性」。佛陀的時代,也是在人間,在人間難道真的在土地上會忽然間冒出了一座塔來嗎?要告訴你的道理,這全都是在譬喻,七寶塔就是「喻如來藏心」。如來藏,我們人人本具的心地,就是清淨自性,人人本來就是清淨的自性,如來藏,像是七寶塔,就是多寶佛塔。
 
塔:表實相之境,為法身所依之處。
 
  這個塔,就是表示「實相之境」。有這個塔,就是有實在的東西在那裡,讓大家看,看到那個地方有一座塔湧現出來。其實,這是一個譬喻,有真實的法,真實法藏在塔中,就是藏在人人的心地,如來藏中。這表示境界,人人心地的境界。「為法身所依之處」,就是道理所依止的地方,那就是如來藏。這個法在哪裡?雖然遍虛空法界,凡夫不知覺。其實凡夫的真如也同樣藏有了天地萬物的真理,就是智慧,與佛平等,本來就有,真實有。
 
經文簡釋:
「高五百由旬」;喻如來藏心與眾生染心不相應,高出五趣之上。
 
五趣:又名五趣雜居,或言五道,即地獄、餓鬼、畜生、人、天。
 
  「高五百由旬」。這個塔有多高?高五百由旬。這是「譬喻如來藏心,與眾生染心不相應」,我們自己的如來藏心,與這個無明煩惱凡夫心,現在就是不相應。我們本來就有,但是眾生凡夫,已經被無明不斷覆蔽,這個染心,就是污染的心重重疊疊,無法與真如本性來相契應,「高出五趣之上」。我們這個如來藏心是高出了五趣之上。什麼叫做「五趣」呢?「五趣」,那就是五趣雜居地,也可以稱作「五道」,「五道」就是天、人、地獄、餓鬼、畜生,這叫做「五趣」。在這「五趣」中都是凡夫,造作無明,造作煩惱,造作種種的惡業,所以不斷在五道輪轉。「五趣」就是五條路,我們凡夫的染心,就是在這五條路裡,在這五趣之中。這就是凡夫雜染的心,無法與如來藏互相契合。如來藏,已經超越了五趣,所以形容五百由旬,是已經超越過了,很高,五百由旬。
 
高五百:是二萬里,豎表因中萬行,果中萬德,以因望果,即高義。
 
  五百由旬,一由旬四十里,五百由旬那就是二萬里,很高。豎的就是表示「因中萬行」,直的表示因。昨天,胡居士(胡光中)回來,從土耳其帶回來與我在分享,蘇丹加濟市教育局長就送一幅圖,這幅圖就是字母,伊斯蘭教的(第一個)字母,就是只有這樣一豎,就是所有的道理,差不多都在這一豎裡,就是這樣一畫建立起來的。對啊,就是。這個直,到底直是多少呢?現在我們的佛經中,就是要超越五趣,所以,表示五百由旬。五百由旬,佛經曾這樣解釋過,一由旬四十里,所以五百由旬就是二萬里,很高。所以,豎立起來就是直,這樣立起來,表示「因中萬行」。我們從這樣,只有一條路一直走過來,六度萬行,這條菩薩道只有一條,就是六度萬行。
 
  所以「果中萬德」,這個果,菩薩的因就是成佛的果,果中萬行,六度萬行,這要用很長久的時間行在菩薩道上,這條路很直很長,這就是菩薩因,佛的果,所以「果中萬德」,也是「因中萬行」,菩薩的因,佛的果,所以,萬行萬德表示很高。所以,「以因望果」。我們用因的方向走,直走就是到我們所要到的果位,那就是佛的境界。所以「以因望果」,就是高的意思。佛德崇高,很高,這是我們的目標,那就是藏在如來藏中。寶塔,「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這個塔,塔中藏著如來藏的本性,所以,高有這樣高。
 
經文簡釋:
「縱廣二百五十由旬」;謂如來藏即為二十五有之真實體性。
 
縱廣:塔基之相。豎縱橫廣二百五十,約由旬量,該一萬里。修成法身,以戒為體。
 
  「縱廣二百五十由旬」,就是說「如來藏即為二十五有之真實體性」。如來藏,它藏中有二十五有真實的體性。「二十五有」,以後會解釋,很長。所以這個體性就是廣。縱廣,意思就是「塔基之相」,不論是直的或者是橫的,是高或者是廣的相,這個相,表示直很高,橫很廣,所以「豎縱橫廣二百五十」,就是,這表示有萬里之廣與寬,所以二百五十由旬,那就有一萬里;而高有二萬里,這表示與寬廣相對應。「修成法身,以戒為體」。修成,我們要法身,我們就要守戒,戒是我們的根本,戒能防非止惡。不對的事情,我們要趕緊停止,我們的行為就已經錯誤,讓人家不高興,與眾生結惡緣,不可以啊,我們趕緊停下來,所造作的一點都不能偏差,我們要防非止惡。不對的事情,我們要趕緊停止,我們要常常戒慎,預防著不可再有二次的錯。
 
  孔夫子的弟子顏回,「不貳過」,他沒有第二次的不對。第一次孔子若對他說:「你這樣不對,這樣的態度不對。」他就會趕緊停止下來,「以後我不會再有這個態度。」所以,這是顏回,他就是「不貳過」。我們應該學佛應該也要這樣,最好連一次都不要有過失,有差錯。何況再犯,再有過失,再差錯,那無明煩惱就不斷覆蓋住,所以我們要以戒為體。我們修行,戒體很重要,日常生活中開口動舌,舉步動足,起心動念,都是一樣,我們要好好很謹慎,這都是我們的戒體。所以,以戒為體。
 
聲聞之戒二百五十,今開小乘,同歸作佛,戒定慧三,相由而生。
 
  「聲聞之戒二百五十,今開小乘」,將法,小乘法已經啟開了,過去大家都在小乘法中,現在已經啟開了小乘法,不只是五百戒,世間千千萬萬無量數的戒都不能犯。所以「同歸作佛」。我們不是只在這二百五十戒中,還有五百戒;不只在五百戒,千千萬萬的戒都不可犯錯,這樣慢慢「同歸作佛」,就是戒、定、慧這三項,「三無漏學」一定要具足。法,不能聽了就放掉了,聽完之後,要用在心裡。所以,相由心而生。我們的形態,說你有修行或沒有修行,相由心生。你的心不改過,你的形態就是這樣,一犯再犯。所以,世間很多犯錯的形象,都是由心開始。我們到底有修行嗎?我們到底有犯戒嗎?這在我們的形相中都能證明有沒有犯戒,要看我們自己。
 
故說塔基,其量如是。四威儀中,皆具是數。故云:縱廣二百五十。
 
  「故說塔基」,有這樣二百五十由旬,就是要有那麼廣,這就是我們的戒規,要知道要有這樣的戒規在。所以「其量如是」。四威儀中,皆具是數」。我們的四威儀在行動中,開口動舌,起心動念,無不都是在四威儀中。大家要很用心,要不然看到,真的是感慨萬千啊!我們為何每天每天,時時都要當凡夫呢?難道不能趕緊收攝凡夫的心,向著佛菩薩的行蹤來追隨?所以我們應該好好用心,四威儀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所以縱廣二百五十由旬,廣,橫,有這樣。我們要以戒為基礎,戒就是這樣二百五十由旬,這叫做「二十五有」,很多,我們不能犯的戒,一定要當作我們的基礎。
 
經文簡釋:
「從地涌出,住在空中」;約相易見,若表法者,從心地中之所涌出。住於究竟大涅槃空。
 

*涌出:喻如來藏心由見思等煩惱障中顯現。
*住空:喻依於真空實相而住。
 
  「從地涌出.住在空中」,見七寶塔,在這麼高、這麼廣,它從地湧出,住虛空中。「約相易見」。表示這個相,用相來說,比較容易了解,用這樣的譬喻,塔出現,這個「相」易見。「若表法者」,若以法來說,就是「從心地中之所涌出」。聽了〈法師品〉之後,大家應該要從心地湧出七寶塔,橫直,豎與橫應該要超出五趣雜居,我們不要心又在五趣雜居中,應該超越五趣雜居,應該要超越五道。所以,從心,表達法,從相來說,是寶塔,從法來表達,那是從心地中所湧出的。
 
  「住於究竟大涅槃空」。我們應該心要寂靜下來,心要靜下來,不要再起心動念,我們的四威儀,要好好顧好。「涌出」,就是「喻如來藏心由見思等煩惱障中顯現」。見思惑等等的煩惱,障礙著我們,所以我們無法顯現。凡夫重重疊疊無明將我們障礙了,見、思煩惱,塵沙惑將我們障礙住。住虛空中,是譬喻「依於真空實相而住」。這是佛,諸佛依在虛空實相而住,那就是佛他的境界,真空妙有。
 
寶塔從地涌出,係有過去古佛多寶如來親來聞法,以證是經之勝妙。
 
  所以,「寶塔從地涌出」,就是有過去,因為過去的古佛多寶如來親來聞法,就是過去的佛來聞法。「以證是經之勝妙」,來證明這部經很殊勝的妙法。當然,過去的多寶佛來聞法,裡面含藏著的道理也很大,這麼深,這麼廣,直的是深又高,橫的是寬廣,這樣的道理,我們應該要體會。道理在哪裡呢?在如來藏心,在我們人人的心裡,只是無明不斷重重覆蓋著。所以我們聽佛法,學佛法必定要時時多用心。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合十

 

高明智(惟智)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2016/08/23晨語簡記《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