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6/08/28晨語簡記《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向下 
2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10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6/08/28晨語簡記《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Empty
發表主題: 2016/08/28晨語簡記《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2016/08/28晨語簡記《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Empty周日 8月 28, 2016 6:13 pm

20160828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如來常住法身,直指真如實報。
佛智欲令眾生知此見此,
乃至為入佛之知見,悟入佛世因緣。

 用心哦!這幾天來一直描述寶塔現前,塔是相,以相來解理,以理會相,要很用心去體會。「如來常住法身」,一直告訴大家,如來的法身,那就是真理,無處不在,無物不都是有它的真理存在。真理也是住在人心,那是真如本性,所以「如來常住法身」,那就是無處不在了。「直指真如實報」。佛的一大事因緣,無不都是要讓我們了解真理,尤其是人人本具這個真如實報體。道理本來是無形,但是還是要以相與體來譬喻,讓大家了解真如到底是長得什麼樣,那就是佛智。佛智就是要令眾生知道這個知見,就是佛的知見,希望人人都能到達,入佛的知見。這就是佛陀很用心,希望我們入佛的知見、悟佛的知見,這是佛陀來人生,開、示、悟、入,開示在佛,悟入應該是在眾生。

 所以「真如實報」。真如,那就是「具無量之功德法」,叫做「真如實報體」。我們的真如本性,已經含蓋了一切功德法。人人善心從哪裡起?就是從我們的本性,真如本性。我們的潛能從哪裡起?也是真如本性。我們的功能從哪裡起?就是真如本性。這個實體,我們常常在用它,卻都是在分毫中沒有去體會,真如本性原來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具無量之功德法。我們的生活一切的功能,這用再簡單來說,我們一切的生理,我們身體的生態,思想、動作,沒有一項不是從我們的真如實體來發揮它的工作能量,所以它是無量的功德法。很多很多你所造作,能語言,想要說、想要做、能動作等等,這都在生理,我們的生理裡面的功能,這也就是道理之一,這是具足很多我們的生活良能、功能,無不都是生理中所發作。

 但是,我們的生理在發用,但是我們那個真如,最善的功能都被無明遮蓋,雖然我們要發揮功能,但是那個良能就受無明隔礙起來,也就是那個精髓。就像我們的身體,人人都有血液,也有造血的功能,那就是精髓(骨髓),若那精髓受感染了,精髓發揮不出它的功能來,因為它受感染,我們的身體就有病了。受感染,有沒有救?有啊!現在科技發達,能從健康人的身上,尋找出與他能合的骨髓,將它移植過來,同樣的基因配對,就能移植過來。這個髓就是精髓,他能借別人的骨髓,發揮自己的身體造血的功能。就像我們凡夫無明,現在就要借外面的境界,佛法的道理入我們的心來,再啟動我們這分能發揮功德的良能,要將這個最善巧的智能,佛知、佛見的能量要發揮出來,這叫做「真如實報體」,也是人人本具,也就是法性。

 「法性真如海」。我們只要將我們的無明、塵沙煩惱將它去除,這個「法性真如海」,那就是智慧,智慧在我們的真如含蓋,廣闊無邊,我們的能力,功德法,都是含蓋在法性真如之中,所以叫做「法性真如海」。法性真如海就是隱藏在我們「無量功德藏」,就是真如,無量功德法,也就是無量功德藏,無量功德藏,藏著我們的法性真如海,這是共一體。所以,「又法身之體,真實如常,故云真如法身」。因為人人本具,但人人就都不覺,這就是我們沒有去發現到它。這法身之體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不離開我們的生活,但是我們都沒有去體會到它。所以「真實如常」,真,就是如常,生活正常,那就是真。每天很踏實的生活,如常的生活,真如無不都是與我們共在一體,所以這就是真如法身,我們所做的合法、合道理。我們要好好用心,用心在日常生活中。

 常常要告訴大家,舉手動足、開口動舌,無不都是我們的真如法。我們若是真如法失去了功能,說話語無倫次,不知道你自己在說什麼話,那就是亂掉了,就是不正常了。我們平時如常、正常,這就是我們的真如法,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很正常,我們借外面的法來教導、來啟發我們。但我們本來人人本具,就因無明將我們覆蓋了,所以只好借外面的法來教育我們,我們就要接受,不對的事,我們要改;行動讓人看了不順眼,我們就要改。我們是要改自己來順人家的生活,不是人家來順我們的生活,是我們要與大眾生活共一體。

 這就是我們平時的修行,叫做「六和敬」,我們就是要借佛陀的教法來教育我們。戒,不應該的範圍、動作不要有,不應該表達的體態,動作不要出來。戒,要有戒規,要有儀態,這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受法,來顯我們的真如,與平常人要一樣,如常,這叫做「真實如常」,這也叫做「法身之體」。我們的法身就是這麼簡單,要控制自己,不可越規,不可越戒,不可失掉了我們的威儀。這就是「真如實報體」,真如實報在我們的行動、體態中,自己要好好照顧,因為真如有「具無量之功德法」人人都有這麼寶貴的東西,自己都不知道,實在很可惜,請大家要很用心去體會。

*真如:具無量之功德法,故云:真如實報體。法性真如海,無量功德藏。
又法身之體,真實無常,故云真如法身。

 真如,「具無量之功德法,故云真如實報體」。大家要很珍惜,珍惜我們的身體中,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人人本具著法性真如功德海,有著充分的智慧,只是我們的心受無明將它遮蓋了,讓我們的無量功德藏,在我們這法身之體發揮不出,就將我們自己的威儀、行動等等莊嚴相,破壞掉了,所以我們要很謹慎,真如沒有什麼樣的特別,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希望人人要能了解真如法身不用遠求,即時、即地就是,無不都是真如法身,所以一切形態無不都是在真如法相中。

經文:「三十三天雨天曼陀羅華供養寶塔;餘諸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千萬億眾」

 前面所說的,「三十三天雨天曼陀羅華,供養寶塔;餘諸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這已經描述了多寶佛塔,因為釋迦牟尼佛講說《法華經》,多寶佛他發這樣的願,哪一個世界,佛講《法華經》的地方,他的寶塔就會現前。釋迦佛的道場,寶塔現前了,所以,三十三天就來供養了。三十三天就是在地居天之上,就是在地居天,最接近人間。所以世間有這樣的瑞相,佛陀講說《法華經》,多寶佛塔從他方,從地湧出,在人間,所以,三十三天,那就是忉利天,也從天而降曼陀羅華。天人散花,就是要來供養寶塔,來莊嚴這個道場的形象。道場的形態很莊嚴,除了諸天,三十三天、四天王天都來了,再加上了「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這八部,天龍八部都到達了,來到人間,這些都已經受佛教化過,成為佛的護法了,現在已經全都到齊了。接下來這段文說,除了天龍護法以外,還有

經文:「人非人等千萬億眾,以一切華、香、瓔珞、旛蓋、伎樂供養寶塔,恭敬尊重讚歎。」

經文簡釋:
*「以一切華、香、瓔珞、旛蓋、伎樂供養寶塔」;以諸華香、諸寶、旛蓋等,伎樂而供養寶塔。

 這表示人間以外的天人都來散花供養,何況人間呢?人間以外,還有其他,那就是「千萬億眾」了。我們肉眼看得到、看不到,全都很多都是降臨在這個道場,空中、地上,千萬億眾,都是以最虔誠的心來供養。「以一切華、香、瓔珞、旛蓋、伎樂供養寶塔,恭敬尊重讚歎」。有形的東西,無形的聲音,全都在這個法會上,全都從四方八達而集中過來,可見道場的莊嚴。所以,「以諸華香、諸寶、旛蓋等,伎樂而供養寶塔,這樣是一片的虔誠來恭敬、尊重,來讚歎。

*「恭敬尊重讚歎」;睹相生善,起恭敬心。尊重寶塔,而興起讚歎。

 看這個形態,「睹相生善」,來莊嚴這個道場,讓人在這個道場中所感覺的,由不得不從內心起歡喜,從內心起了善念,這是一個很不可思議的境界。不論你的心再如何的煩躁,或者是心的雜亂,或者是心中有埋怨、憂愁,到了這個道場,在這個道場,給人的感覺,一切愛恨情仇、埋怨的心態,或者是等等雜亂心,這個氣氛完全都放下了。這個境界讓人忘記了一切的煩惱,讓人無形中起了歡喜心,起了善念的心,這是境界的氛圍,能降伏眾生剛強、煩惱、無明雜念。

 所以「睹相生善」,看到這個境界,自然內心歡喜,生起善念來了,所以自然「起恭敬心」,來「尊重寶塔」。寶塔來見證,來證明,證明佛所說的《法華經》,就是諸佛的全身,法身就是在這部經之中,這部經的真理是人間的救世良方,因為這樣,寶塔現前來證明、來見證。又諸天也來見證,來莊嚴道場,來供養寶塔。這彼此和敬,所以佛陀教我們的,道場就是要守「六和敬」,身心、觀念、動作等等,六種和敬,大家應該要體會到,彼此讚歎,互相敬重,這同樣的道理。多寶佛來證明,這也是一個尊敬,諸天龍護法從天而降,來莊嚴道場,這也是一種尊重的恭敬,所以,這就是要讓人人生起了讚歎的心,在這個環境、這個範圍,飄香散花,這個境界讓大家生起歡喜、讚歎,生出善念、恭敬的心。

*此指三十三天之忉利天主,釋提桓因言。以此天為地居天之王,故首舉其雨華供養。

 這個境界就是表示三十三天之忉利天主,釋提桓因,他帶動這麼多的天龍八部出現在這個地方,來供養寶塔,莊嚴道場。釋提桓因就是釋迦佛的大護法者,他就是這個地居天之王。就是說,踩在土地上,建築物從土地這樣建設起來,忉利天也是這樣的境界,所以有地居天主。這就是在欲界,地居天之王。我們常常說「天公、天公」,世俗人拜天公,應該是釋提桓因。有的人又拜三界公,世俗人說,三界公比天公還要大。三界公那就是我們前面〈化城喻品〉所說的梵天王(尸棄大梵),超越三界,梵天王,叫做三界公。釋提桓因應該就是我們平時說的天公。其實,不論是釋提桓因也好,或者是梵天王也好,他們都是佛的護法,皈依佛,也是奉行佛法的天主,天王,同樣奉行佛法,護佛所說的真理,擁護佛所說的真理,不論是梵天王或者是釋提桓因。

 有一段故事,是佛陀與釋提桓因的故事,釋提桓因來做護法。有一段時間,佛陀的堂弟,那就是提婆達多,一開始他隨佛出家,但他的心被無明覆蓋,那種瞋、癡、驕傲的心很強,雖然學習佛陀所教的道法,但是內心不服順釋迦佛,不受佛所調教。後來他離開佛,反叛佛,去唆使阿闍世王,所以那一段時間,對佛有很多的毀謗。有一段時間,佛陀在迦蘭陀的竹林精舍,提婆達多就去唆使、煽動阿闍世王,下令全城的人都不能供養釋迦佛的僧團,哪怕是出來托缽,也不能給僧團食物,若是給僧團食物,就要受國法處罰。所以,很多人民平時雖是供佛、敬佛、愛佛的人,忽然間受到這國令的限制,人人要遠離釋迦佛,不能供養,哪怕飲食等等,所以大家心生惶恐,大家悲泣啼哭,悲憤,但這命令又不得不接受,只是接受了,大家很不忍心,佛陀的僧團要如何維生下去呢?大家悲憤,敢怒不敢言,那種啼哭等等,影響到三十三天。

 三十三天一時震動,這讓天帝釋忽然間嚇到,到底人間是什麼因緣,人間這麼悲悽,來震動忉利天,到底是什麼事?用天眼來觀察,原來提婆達多違背了佛,違背了道理,煽動阿闍世絕了釋迦佛的糧食。他就趕緊帶動天人來到佛的面前,向佛來請求,願終身供養。佛陀默然,沒有接受他終身供養。佛陀來人間就是要教化眾生,當然眾生要與佛結緣,就是要佛給他法,佛陀要讓眾生造福緣,所以沒有接受天人終身供養。釋提桓因就又說:「不然五十年的供養。」佛陀沒有接受。「要不然五年,五年的供養。」佛陀也沒有接受。「要不然五個月嘛!」佛陀還是沒有接受,後來釋提桓因就說:「若這樣,五天,五天的供養。」佛陀接受了,這五天,天人將竹林精舍,化為七寶莊嚴的城池,很莊嚴,如宮殿一樣,周圍發光發亮,異常的景象,天人都是托著金銀缽來獻供。

 這當中,在天將亮的黎明時分,在黎明那個時候,阿闍世王在樓閣裡,遠遠看向竹園精舍(竹林精舍,又稱「竹園」)。怎麼這麼異常?那個黎明之光,怎麼會這麼異常的光彩呢?看起來好像從天降,就好像天人在獻供,那個地方如天宮一樣的莊嚴。在那個樓閣頂,遠遠眺望到佛的精舍,在竹園精舍裡,他看,他忽然間自己內心起了那一分懺悔、慚愧的心。就開始責備提婆達多:「你這個大愚癡的人,怎麼能用這種大愚癡的法來煽動我斷了佛的糧食,讓這些國民不能接近佛,使佛不能受供養。」大臣就趁機向國王說:「人民人人都是含怨,人人都是抱著怨心,對國王下這道命令,民眾怨;民怨,國就危啊!」

 這當中,阿闍世趕緊下令,更改之前的令,鼓勵他的人民要供養釋迦佛。就因這五天的時間,在這五天中,佛陀接受釋提桓因的供養。釋提桓因造了這樣的景象,解除了阿闍世王不讓民間供養的嚴禁。這就是釋提桓因為佛的大護法。所以我們要用心去體會,有佛法存在的地方,無不都有天龍護法,天與龍神所護法的地方。雖然佛陀說,要講這部經是困難重重,但是諸佛道同,諸天護法,這我們也要相信。所以,諸天同樣也來供養,他方來的多寶佛塔,所以也是同樣,天龍護法也來散花供養。

*其餘八部、四眾,各以隨其所敬意而供養此塔;恭敬尊重讚歎,亦從身、口、意善業之供養。

 除了釋提桓因,還有「其餘八部、四眾,各以隨其所敬意而供養此塔;恭敬尊重讚歎,亦從身、口、意善業之供養」。除了天人以外,八部也各隨大家那個敬重之意這樣來了。所以,敬重之意,雖然沒有獻出什麼東西,但是敬重之意是從身、口、意,這善業來供佛,這就是人與非人,天龍八部,他們是用至誠的身、口、意行動來表達供養。接下來這段文再說,

經文:「爾時、寶塔中出大音聲,歎言:善哉!善哉!釋迦牟尼世尊,能以平等大慧教菩薩法」

*此讚歎釋迦牟尼佛而印可所說 之妙法蓮華經。證前開權顯實不虛。

 這段文,已經從塔內出音聲了,剛才所描述是塔現前,諸天護法來表達歡迎,表達供養,莊嚴道場。現在從寶塔裡開始出音聲,來讚歎釋迦牟尼佛,來印證、印可,就是印證佛陀所說的《妙法蓮華經》,釋迦佛在說的《妙法蓮華經》,是證明前開權顯實不虛。因為佛陀現在所講的《妙法蓮華經》是開權,開權,就是證明過去雖然是權,也是實而不虛,也是接引眾生進來,若沒有從小教來接引,哪有辦法到圓教來呢?就如昨天說的,將他接引入寶室,樣樣都是寶,這個寶室中又有一道門要開,那個才是真實寶。就如我們人,六識、七識、八識,這八識的善念要先啟發起來,煩惱無明要先消除,然後煩惱無明都清淨了,無明、煩惱、塵沙惑都去除了,那就是最清淨的第九識,佛性就要為我們啟開了。所以,開權,前面這個權的法,門打開了,進去,那就是真實法。所以這是來證明前面的法也是顯實,也是實法,隱含著實法,所以雖然是開權,就是打開它,來證明這個實是不虛的,過去也是隱含著實法。但是現在真實不虛,一實大乘法,就是現在佛所說的《妙法蓮華經》。

經文簡釋:
「爾時、寶塔中出大音聲」;是諸天人設供之時,塔中忽然出大妙音。
*音聲:即塔中出言讚歎之聲。

 所以「爾時,寶塔中出大音聲」,那時候,寶塔中就發出音聲了。「是諸天人設供之時」,寶塔發出音聲,是天人來供養,讓這周圍的氣氛都莊嚴起來了,人人的心都完全一心歡喜,啟發了人人的善念,這種心善、調和,環境善而莊嚴,這個時候,寶塔中它就出了音聲。所以「是諸天人設供之時,塔中忽然出大妙音」,塔中出妙音聲,就是讚歎,這個妙音聲就開始要讚歎了。

經文簡釋:
「歎言:善哉!善哉!釋迦牟尼世尊」;再讚善哉,一讚其能施權,一讚其能顯實。

 「善哉!善哉!」很好、很好啊!向釋迦牟尼世尊一再讚歎。這個讚歎,「一讚其能施權」,對過去的讚歎是施權,一再讚歎就是已經顯實了。過去的施權來度眾生,接引眾生入正法藏,正法的門來,這是古佛來讚歎現在的佛所說法的順序很好,過去開方便門,再讚歎現在已經顯實了。

經文簡釋:
「能以平等大慧」;能以生佛本性平等佛之知見廣大智慧。
*大慧:即道場所得。
佛觀眾生本來是佛,即皆可成佛,此謂平等大慧。

 這個顯實法,那就是「能以平等大慧教菩薩法」。眾生人人本具佛性,眾生平等,「能以生佛本性平等佛之知見廣大智慧」。佛陀開始就是向大家說,眾生心與佛的本性本來就平等,「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是佛這樣告訴我們,所以這是佛的知見。佛陀已經開悟,將他所知所見,與天地合為一體,要將這個真理都獻給眾生,讓眾生大家了解人人本具廣大智慧。釋迦佛向眾生就這樣說,要讓眾生人人知道這個大慧都具足,有與佛同等平等的大智慧。這就是道場,佛陀現在所講的《法華經》,就是道場所得,這個道場就是大智慧的道場。有《法華經》在的地方,就是大智慧的道場在。所以「佛觀眾生本來是佛」。大家還記得嗎?佛陀覺悟的第一句話,「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性。」這是開悟的第一句話。所以「佛觀眾生本來是佛」,每一位都具有佛性,「即皆可成佛」,既然人人有佛性,人人都能夠成佛,所以「此謂平等大慧」,這就是平等的智慧。

*平等:平無高下,等無差別;此理人人本有,含識同具,所謂奇哉一切眾生平等。

 平等,意思就是說,「平無高下」,大家都平等。「等無差別」,佛、眾生都沒有差別,沒有說佛的智慧比我們高。我們與佛也差不了多少,我們差很多的就是被無明覆蓋,這就是我們與佛所有的差別,若我們將無明都拿掉,我們與佛是平等的。所以,平等,平是無高下,等是無差別。這個道理人人本有,人人都有。「含識同具」,我們的第九識,人人都有,還是含藏,真如含藏在第九識。佛陀已經為我們打開八識之門了,應該要讓我們了解我們有九識,是清淨無染,真如的本性。所謂「奇哉,奇哉,一切眾生是平等。」但是我們有無明覆蓋,我們要鍛鍊,要鍛鍊,我們要從聲聞、緣覺,啟發大心,發菩薩心,要行菩薩法,要接受菩薩法,行菩薩道。

經文簡釋:
「教菩薩法」;十方如來,教佛其弟子菩薩根者上妙之法。
*佛以此會,為諸眾生說種種惡法、善法,有為法、無為法,法相雖有差別,而實無一非為教菩薩法。

 所以「教菩薩法」。「十方如來,教佛其弟子菩薩根者上妙之法」。十方諸佛都這樣,不是只有釋迦牟尼佛而已,所以我們要很用心去體會。「佛以此會」,此會就是靈山會。「為諸眾生說種種惡法、善法,有為法、無為法」,向我們分析:這是惡的,不要做,這是善的,你要奉行;有為法,這都是人所造作的有為法,也向我們分析無為法,無為法就是大自然,不是人造作,就是自然法則,這無為法,這樣向我們分析。

 「法相雖有差別,而實無一非為教菩薩法」。法相雖然有差別,但是沒有一項法有差別,這就是教菩薩法。我們要修行,終歸還是要經過菩薩法,就是要入人群中去歷練,去淬煉,將我們那些無明完全去除,我們很純真,九識清淨,菴摩羅識就能現前。所以,學佛要真實用心在日常生活中,顧好我們的行為,顧好我們的起心動念、開口動舌,我們都要照顧好,因為真如是與我們一起在生活,為什麼我們不能發現呢?因為無明。所以要時時多用心啊!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合十
************************************************************

【佛典故事】《撰集百緣經.卷二》
(一五)天帝釋供養佛緣
 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爾時提婆達多極大愚癡,憍慢嫉妬,教阿闍世王,立非法制,擊鼓唱令:「不聽民眾齎持供養詣瞿曇所。」時彼城中有信佛者,聞是制限,憂愁涕泣,悲感懊惱,感天宮殿動搖不安。時天帝釋作是念言:「我此宮殿,有何因緣,如是動搖?」尋自觀察,見阿闍世王立非法制,令彼城人憂愁涕泣,感我宮殿動搖如是。尋即來下,高聲唱言:「我今自當供養佛僧。」作是唱已,即往佛所,前禮佛足,長跪請佛:「唯願世尊及比丘僧,盡其形壽,受我供養。」佛不然可。復白佛言:「若不受我終身供養,當受五年。」佛亦不許。復白佛言:「若不受五年,當受五月。」佛亦不許。復白佛言:「若不受五月,當受五日。」佛即然可。

 尋變迦蘭陀竹林如毘闍耶殿,床榻臥具,天須陀食,盛以金器,與諸天眾,手自斟酌,供養佛僧。時阿闍世王在高樓上,遙見迦蘭陀竹林猶天宮殿,天須陀食,盛以寶器,見天帝釋與諸天眾,手自斟酌供養佛僧。時阿闍世王覩斯事已,即自悔責,極大瞋恚,罵提婆達多:「汝是癡人!云何教我橫加非法向於世尊?」作是語已,即於佛所,深生信敬。時諸群臣,前白王言:「願王今者改先制限,令諸民眾得見如來,隨意供養。」尋勅司官,擊鼓唱令:「自今以去,聽諸民眾,設諸餚饍,供養佛已。」爾時世尊即便為其種種說法,心開意解,有得須陀洹者、斯陀含者、阿那含者,乃至發於無上菩提心者。

 時諸比丘見是事已,歎未曾有,而白佛言:「如來世尊宿殖何福,乃使天帝置斯供養?」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諦聽!吾當為汝分別解說。乃往過去無量世時,波羅㮈國,有佛出世,號曰寶殿,將諸比丘,遊行教化到伽翅王國。聞佛來至,將諸群臣,奉迎世尊,長跪請佛:『受我三月四事供養。』佛即然可。受其供已,佛便為王種種說法。發菩提心,佛授王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廣度眾生,不可限量。』」佛告諸比丘:「欲知彼時伽翅王者則我身是,彼時群臣者今諸比丘是,皆由彼時供養佛故,無量世中,不墮地獄畜生餓鬼,天上人中常受快樂,乃至今者自致成佛,故有人天而供養我。」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月亮 在 周日 4月 23, 2017 6:03 pm 作了第 1 次修改
回頂端 向下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58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2
注冊日期 : 2008-12-22

2016/08/28晨語簡記《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6/08/28晨語簡記《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2016/08/28晨語簡記《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Empty周二 8月 30, 2016 11:50 am

薰法香心得札記(二○一六年八月二十八日星期日)
 
六和敬
一、見和同解
二、戒和同修
三、身和同住
四、口和無諍
五、意和同悅
六、利和同均
和合或合和,對於組織是很重要的。修行人的組織,人人要將六和敬入心、入行。人人照顧好自己的身口意,守好戒律,故好心念、修好見解,有福同享,就會有助於人人會命的成長,不可不慎。
 
在那個樓閣頂,遠遠眺望到佛的精舍,在竹園精舍裡,他看,他忽然間自己內心起了那一分懺悔、慚愧的心。就開始責備提婆達多:「你這個大愚癡的人,怎麼能用這種大愚癡的法來煽動我斷了佛的糧食,讓這些國民不能接近佛,使佛不能受供養。」大臣就趁機向國王說:「人民人人都是含怨,人人都是抱著怨心,對國王下這道命令,民眾怨;民怨,國就危啊!


上人講「天帝釋供養佛緣」的故事,講的很生動,我竟然對於「民眾怨;民怨,國就危啊!」這一句,很有感覺。再看附註出處,原文好像沒這一句。可是就情節發展,上人講到大臣的反應,讓阿闍世王能夠聽進去,有幫助,很真實。也反應出一個真實的道理,一個重要的法,真是妙啊。
 
 
 
如來常住法身,直指真如實報。
佛智欲令眾生知此見此,
乃至為入佛之知見,悟入佛世因緣。

用心哦!這幾天來一直描述寶塔現前,塔是相,以相來解理,以理會相,要很用心去體會。「如來常住法身」,一直告訴大家,如來的法身,那就是真理,無處不在,無物不都是有它的真理存在。真理也是住在人心,那是真如本性,所以「如來常住法身」,那就是無處不在了。「直指真如實報」。佛的一大事因緣,無不都是要讓我們了解真理,尤其是人人本具這個真如實報體。道理本來是無形,但是還是要以相與體來譬喻,讓大家了解真如到底是長得什麼樣,那就是佛智。佛智就是要令眾生知道這個知見,就是佛的知見,希望人人都能到達,入佛的知見。這就是佛陀很用心,希望我們入佛的知見、悟佛的知見,這是佛陀來人生,開、示、悟、入,開示在佛,悟入應該是在眾生。

所以「真如實報」。真如,那就是「具無量之功德法」,叫做「真如實報體」。我們的真如本性,已經含蓋了一切功德法。人人善心從哪裡起?就是從我們的本性,真如本性。我們的潛能從哪裡起?也是真如本性。我們的功能從哪裡起?就是真如本性。這個實體,我們常常在用它,卻都是在分毫中沒有去體會,真如本性原來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具無量之功德法。我們的生活一切的功能,這用再簡單來說,我們一切的生理,我們身體的生態,思想、動作,沒有一項不是從我們的真如實體來發揮它的工作能量,所以它是無量的功德法。很多很多你所造作,能語言,想要說、想要做、能動作等等,這都在生理,我們的生理裡面的功能,這也就是道理之一,這是具足很多我們的生活良能、功能,無不都是生理中所發作。

但是,我們的生理在發用,但是我們那個真如,最善的功能都被無明遮蓋,雖然我們要發揮功能,但是那個良能就受無明隔礙起來,也就是那個精髓。就像我們的身體,人人都有血液,也有造血的功能,那就是精髓(骨髓),若那精髓受感染了,精髓發揮不出它的功能來,因為它受感染,我們的身體就有病了。受感染,有沒有救?有啊!現在科技發達,能從健康人的身上,尋找出與他能合的骨髓,將它移植過來,同樣的基因配對,就能移植過來。這個髓就是精髓,他能借別人的骨髓,發揮自己的身體造血的功能。就像我們凡夫無明,現在就要借外面的境界,佛法的道理入我們的心來,再啟動我們這分能發揮功德的良能,要將這個最善巧的智能,佛知、佛見的能量要發揮出來,這叫做「真如實報體」,也是人人本具,也就是法性。

法性真如海」。我們只要將我們的無明、塵沙煩惱將它去除,這個「法性真如海」,那就是智慧,智慧在我們的真如含蓋,廣闊無邊,我們的能力,功德法,都是含蓋在法性真如之中,所以叫做「法性真如海」。法性真如海就是隱藏在我們「無量功德藏」,就是真如,無量功德法,也就是無量功德藏,無量功德藏,藏著我們的法性真如海,這是共一體。所以,「又法身之體,真實如常,故云真如法身」。因為人人本具,但人人就都不覺,這就是我們沒有去發現到它。這法身之體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不離開我們的生活,但是我們都沒有去體會到它。所以「真實如常」,真,就是如常,生活正常,那就是真。每天很踏實的生活,如常的生活,真如無不都是與我們共在一體,所以這就是真如法身,我們所做的合法、合道理。我們要好好用心,用心在日常生活中。

常常要告訴大家,舉手動足、開口動舌,無不都是我們的真如法。我們若是真如法失去了功能,說話語無倫次,不知道你自己在說什麼話,那就是亂掉了,就是不正常了。我們平時如常、正常,這就是我們的真如法,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很正常,我們借外面的法來教導、來啟發我們。但我們本來人人本具,就因無明將我們覆蓋了,所以只好借外面的法來教育我們,我們就要接受,不對的事,我們要改;行動讓人看了不順眼,我們就要改。我們是要改自己來順人家的生活,不是人家來順我們的生活,是我們要與大眾生活共一體。

這就是我們平時的修行,叫做「六和敬」,我們就是要借佛陀的教法來教育我們。戒,不應該的範圍、動作不要有,不應該表達的體態,動作不要出來。戒,要有戒規,要有儀態,這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受法,來顯我們的真如,與平常人要一樣,如常,這叫做「真實如常」,這也叫做「法身之體」。我們的法身就是這麼簡單,要控制自己,不可越規,不可越戒,不可失掉了我們的威儀。這就是「真如實報體」,真如實報在我們的行動、體態中,自己要好好照顧,因為真如有「具無量之功德法」人人都有這麼寶貴的東西,自己都不知道,實在很可惜,請大家要很用心去體會。

真如:具無量之功德法,故云:真如實報體。法性真如海,無量功德藏。
又法身之體,真實無常,故云真如法身。

真如,「具無量之功德法,故云真如實報體」。大家要很珍惜,珍惜我們的身體中,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人人本具著法性真如功德海,有著充分的智慧,只是我們的心受無明將它遮蓋了,讓我們的無量功德藏,在我們這法身之體發揮不出,就將我們自己的威儀、行動等等莊嚴相,破壞掉了,所以我們要很謹慎,真如沒有什麼樣的特別,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希望人人要能了解真如法身不用遠求,即時、即地就是,無不都是真如法身,所以一切形態無不都是在真如法相中。

經文:「三十三天雨天曼陀羅華供養寶塔;餘諸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千萬億眾」

前面所說的,「三十三天雨天曼陀羅華,供養寶塔;餘諸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這已經描述了多寶佛塔,因為釋迦牟尼佛講說《法華經》,多寶佛他發這樣的願,哪一個世界,佛講《法華經》的地方,他的寶塔就會現前。釋迦佛的道場,寶塔現前了,所以,三十三天就來供養了。三十三天就是在地居天之上,就是在地居天,最接近人間。所以世間有這樣的瑞相,佛陀講說《法華經》,多寶佛塔從他方,從地湧出,在人間,所以,三十三天,那就是忉利天,也從天而降曼陀羅華。天人散花,就是要來供養寶塔,來莊嚴這個道場的形象。道場的形態很莊嚴,除了諸天,三十三天、四天王天都來了,再加上了「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這八部,天龍八部都到達了,來到人間,這些都已經受佛教化過,成為佛的護法了,現在已經全都到齊了。接下來這段文說,除了天龍護法以外,還有

經文:「人非人等千萬億眾,以一切華、香、瓔珞、旛蓋、伎樂供養寶塔,恭敬尊重讚歎。」

經文簡釋:
「以一切華、香、瓔珞、旛蓋、伎樂供養寶塔」;以諸華香、諸寶、旛蓋等,伎樂而供養寶塔。

這表示人間以外的天人都來散花供養,何況人間呢?人間以外,還有其他,那就是「千萬億眾」了。我們肉眼看得到、看不到,全都很多都是降臨在這個道場,空中、地上,千萬億眾,都是以最虔誠的心來供養。「以一切華、香、瓔珞、旛蓋、伎樂供養寶塔,恭敬尊重讚歎」。有形的東西,無形的聲音,全都在這個法會上,全都從四方八達而集中過來,可見道場的莊嚴。所以,「以諸華香、諸寶、旛蓋等,伎樂而供養寶塔,這樣是一片的虔誠來恭敬、尊重,來讚歎。

「恭敬尊重讚歎」;睹相生善,起恭敬心。尊重寶塔,而興起讚歎。

看這個形態,「睹相生善」,來莊嚴這個道場,讓人在這個道場中所感覺的,由不得不從內心起歡喜,從內心起了善念,這是一個很不可思議的境界。不論你的心再如何的煩躁,或者是心的雜亂,或者是心中有埋怨、憂愁,到了這個道場,在這個道場,給人的感覺,一切愛恨情仇、埋怨的心態,或者是等等雜亂心,這個氣氛完全都放下了。這個境界讓人忘記了一切的煩惱,讓人無形中起了歡喜心,起了善念的心,這是境界的氛圍,能降伏眾生剛強、煩惱、無明雜念。

所以「睹相生善」,看到這個境界,自然內心歡喜,生起善念來了,所以自然「起恭敬心」,來「尊重寶塔」。寶塔來見證,來證明,證明佛所說的《法華經》,就是諸佛的全身,法身就是在這部經之中,這部經的真理是人間的救世良方,因為這樣,寶塔現前來證明、來見證。又諸天也來見證,來莊嚴道場,來供養寶塔。這彼此和敬,所以佛陀教我們的,道場就是要守「六和敬」,身心、觀念、動作等等,六種和敬,大家應該要體會到,彼此讚歎,互相敬重,這同樣的道理。多寶佛來證明,這也是一個尊敬,諸天龍護法從天而降,來莊嚴道場,這也是一種尊重的恭敬,所以,這就是要讓人人生起了讚歎的心,在這個環境、這個範圍,飄香散花,這個境界讓大家生起歡喜、讚歎,生出善念、恭敬的心。

此指三十三天之忉利天主,釋提桓因言。以此天為地居天之王,故首舉其雨華供養。

這個境界就是表示三十三天之忉利天主,釋提桓因,他帶動這麼多的天龍八部出現在這個地方,來供養寶塔,莊嚴道場。釋提桓因就是釋迦佛的大護法者,他就是這個地居天之王。就是說,踩在土地上,建築物從土地這樣建設起來,忉利天也是這樣的境界,所以有地居天主。這就是在欲界,地居天之王。我們常常說「天公、天公」,世俗人拜天公,應該是釋提桓因。有的人又拜三界公,世俗人說,三界公比天公還要大。三界公那就是我們前面〈化城喻品〉所說的梵天王(尸棄大梵),超越三界,梵天王,叫做三界公。釋提桓因應該就是我們平時說的天公。其實,不論是釋提桓因也好,或者是梵天王也好,他們都是佛的護法,皈依佛,也是奉行佛法的天主,天王,同樣奉行佛法,護佛所說的真理,擁護佛所說的真理,不論是梵天王或者是釋提桓因。

有一段故事,是佛陀與釋提桓因的故事,釋提桓因來做護法。有一段時間,佛陀的堂弟,那就是提婆達多,一開始他隨佛出家,但他的心被無明覆蓋,那種瞋、癡、驕傲的心很強,雖然學習佛陀所教的道法,但是內心不服順釋迦佛,不受佛所調教。後來他離開佛,反叛佛,去唆使阿闍世王,所以那一段時間,對佛有很多的毀謗。有一段時間,佛陀在迦蘭陀的竹林精舍,提婆達多就去唆使、煽動阿闍世王,下令全城的人都不能供養釋迦佛的僧團,哪怕是出來托缽,也不能給僧團食物,若是給僧團食物,就要受國法處罰。所以,很多人民平時雖是供佛、敬佛、愛佛的人,忽然間受到這國令的限制,人人要遠離釋迦佛,不能供養,哪怕飲食等等,所以大家心生惶恐,大家悲泣啼哭,悲憤,但這命令又不得不接受,只是接受了,大家很不忍心,佛陀的僧團要如何維生下去呢?大家悲憤,敢怒不敢言,那種啼哭等等,影響到三十三天。

三十三天一時震動,這讓天帝釋忽然間嚇到,到底人間是什麼因緣,人間這麼悲悽,來震動忉利天,到底是什麼事?用天眼來觀察,原來提婆達多違背了佛,違背了道理,煽動阿闍世絕了釋迦佛的糧食。他就趕緊帶動天人來到佛的面前,向佛來請求,願終身供養。佛陀默然,沒有接受他終身供養。佛陀來人間就是要教化眾生,當然眾生要與佛結緣,就是要佛給他法,佛陀要讓眾生造福緣,所以沒有接受天人終身供養。釋提桓因就又說:「不然五十年的供養。」佛陀沒有接受。「要不然五年,五年的供養。」佛陀也沒有接受。「要不然五個月嘛!」佛陀還是沒有接受,後來釋提桓因就說:「若這樣,五天,五天的供養。」佛陀接受了,這五天,天人將竹林精舍,化為七寶莊嚴的城池,很莊嚴,如宮殿一樣,周圍發光發亮,異常的景象,天人都是托著金銀缽來獻供。

這當中,在天將亮的黎明時分,在黎明那個時候,阿闍世王在樓閣裡,遠遠看向竹園精舍(竹林精舍,又稱「竹園」)。怎麼這麼異常?那個黎明之光,怎麼會這麼異常的光彩呢?看起來好像從天降,就好像天人在獻供,那個地方如天宮一樣的莊嚴。在那個樓閣頂,遠遠眺望到佛的精舍,在竹園精舍裡,他看,他忽然間自己內心起了那一分懺悔、慚愧的心。就開始責備提婆達多:「你這個大愚癡的人,怎麼能用這種大愚癡的法來煽動我斷了佛的糧食,讓這些國民不能接近佛,使佛不能受供養。」大臣就趁機向國王說:「人民人人都是含怨,人人都是抱著怨心,對國王下這道命令,民眾怨;民怨,國就危啊!」

這當中,阿闍世趕緊下令,更改之前的令,鼓勵他的人民要供養釋迦佛。就因這五天的時間,在這五天中,佛陀接受釋提桓因的供養。釋提桓因造了這樣的景象,解除了阿闍世王不讓民間供養的嚴禁。這就是釋提桓因為佛的大護法。所以我們要用心去體會,有佛法存在的地方,無不都有天龍護法,天與龍神所護法的地方。雖然佛陀說,要講這部經是困難重重,但是諸佛道同,諸天護法,這我們也要相信。所以,諸天同樣也來供養,他方來的多寶佛塔,所以也是同樣,天龍護法也來散花供養。

其餘八部、四眾,各以隨其所敬意而供養此塔;恭敬尊重讚歎,亦從身、口、意善業之供養。

除了釋提桓因,還有「其餘八部、四眾,各以隨其所敬意而供養此塔;恭敬尊重讚歎,亦從身、口、意善業之供養」。除了天人以外,八部也各隨大家那個敬重之意這樣來了。所以,敬重之意,雖然沒有獻出什麼東西,但是敬重之意是從身、口、意,這善業來供佛,這就是人與非人,天龍八部,他們是用至誠的身、口、意行動來表達供養。接下來這段文再說,

經文:「爾時、寶塔中出大音聲,歎言:善哉!善哉!釋迦牟尼世尊,能以平等大慧教菩薩法」

此讚歎釋迦牟尼佛而印可所說 之妙法蓮華經。證前開權顯實不虛。

這段文,已經從塔內出音聲了,剛才所描述是塔現前,諸天護法來表達歡迎,表達供養,莊嚴道場。現在從寶塔裡開始出音聲,來讚歎釋迦牟尼佛,來印證、印可,就是印證佛陀所說的《妙法蓮華經》,釋迦佛在說的《妙法蓮華經》,是證明前開權顯實不虛。因為佛陀現在所講的《妙法蓮華經》是開權,開權,就是證明過去雖然是權,也是實而不虛,也是接引眾生進來,若沒有從小教來接引,哪有辦法到圓教來呢?就如昨天說的,將他接引入寶室,樣樣都是寶,這個寶室中又有一道門要開,那個才是真實寶。就如我們人,六識、七識、八識,這八識的善念要先啟發起來,煩惱無明要先消除,然後煩惱無明都清淨了,無明、煩惱、塵沙惑都去除了,那就是最清淨的第九識,佛性就要為我們啟開了。所以,開權,前面這個權的法,門打開了,進去,那就是真實法。所以這是來證明前面的法也是顯實,也是實法,隱含著實法,所以雖然是開權,就是打開它,來證明這個實是不虛的,過去也是隱含著實法。但是現在真實不虛,一實大乘法,就是現在佛所說的《妙法蓮華經》。

經文簡釋:
「爾時、寶塔中出大音聲」;是諸天人設供之時,塔中忽然出大妙音。
*音聲:即塔中出言讚歎之聲。

所以「爾時,寶塔中出大音聲」,那時候,寶塔中就發出音聲了。「是諸天人設供之時」,寶塔發出音聲,是天人來供養,讓這周圍的氣氛都莊嚴起來了,人人的心都完全一心歡喜,啟發了人人的善念,這種心善、調和,環境善而莊嚴,這個時候,寶塔中它就出了音聲。所以「是諸天人設供之時,塔中忽然出大妙音」,塔中出妙音聲,就是讚歎,這個妙音聲就開始要讚歎了。

經文簡釋:
「歎言:善哉!善哉!釋迦牟尼世尊」;再讚善哉,一讚其能施權,一讚其能顯實。

「善哉!善哉!」很好、很好啊!向釋迦牟尼世尊一再讚歎。這個讚歎,「一讚其能施權」,對過去的讚歎是施權,一再讚歎就是已經顯實了。過去的施權來度眾生,接引眾生入正法藏,正法的門來,這是古佛來讚歎現在的佛所說法的順序很好,過去開方便門,再讚歎現在已經顯實了。

經文簡釋:
「能以平等大慧」;能以生佛本性平等佛之知見廣大智慧。
大慧:即道場所得。
佛觀眾生本來是佛,即皆可成佛,此謂平等大慧。

這個顯實法,那就是「能以平等大慧教菩薩法」。眾生人人本具佛性,眾生平等,「能以生佛本性平等佛之知見廣大智慧」。佛陀開始就是向大家說,眾生心與佛的本性本來就平等,「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是佛這樣告訴我們,所以這是佛的知見。佛陀已經開悟,將他所知所見,與天地合為一體,要將這個真理都獻給眾生,讓眾生大家了解人人本具廣大智慧。釋迦佛向眾生就這樣說,要讓眾生人人知道這個大慧都具足,有與佛同等平等的大智慧。這就是道場,佛陀現在所講的《法華經》,就是道場所得,這個道場就是大智慧的道場。有《法華經》在的地方,就是大智慧的道場在。所以「佛觀眾生本來是佛」。大家還記得嗎?佛陀覺悟的第一句話,「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性。」這是開悟的第一句話。所以「佛觀眾生本來是佛」,每一位都具有佛性,「即皆可成佛」,既然人人有佛性,人人都能夠成佛,所以「此謂平等大慧」,這就是平等的智慧。

平等:平無高下,等無差別;此理人人本有,含識同具,所謂奇哉一切眾生平等。

平等,意思就是說,「平無高下」,大家都平等。「等無差別」,佛、眾生都沒有差別,沒有說佛的智慧比我們高。我們與佛也差不了多少,我們差很多的就是被無明覆蓋,這就是我們與佛所有的差別,若我們將無明都拿掉,我們與佛是平等的。所以,平等,平是無高下,等是無差別。這個道理人人本有,人人都有。「含識同具」,我們的第九識,人人都有,還是含藏,真如含藏在第九識。佛陀已經為我們打開八識之門了,應該要讓我們了解我們有九識,是清淨無染,真如的本性。所謂「奇哉,奇哉,一切眾生是平等。」但是我們有無明覆蓋,我們要鍛鍊,要鍛鍊,我們要從聲聞、緣覺,啟發大心,發菩薩心,要行菩薩法,要接受菩薩法,行菩薩道。

經文簡釋:
「教菩薩法」;十方如來,教佛其弟子菩薩根者上妙之法。
*佛以此會,為諸眾生說種種惡法、善法,有為法、無為法,法相雖有差別,而實無一非為教菩薩法。

所以「教菩薩法」。「十方如來,教佛其弟子菩薩根者上妙之法」。十方諸佛都這樣,不是只有釋迦牟尼佛而已,所以我們要很用心去體會。「佛以此會」,此會就是靈山會。「為諸眾生說種種惡法、善法,有為法、無為法」,向我們分析:這是惡的,不要做,這是善的,你要奉行;有為法,這都是人所造作的有為法,也向我們分析無為法,無為法就是大自然,不是人造作,就是自然法則,這無為法,這樣向我們分析。

法相雖有差別,而實無一非為教菩薩法」。法相雖然有差別,但是沒有一項法有差別,這就是教菩薩法。我們要修行,終歸還是要經過菩薩法,就是要入人群中去歷練,去淬煉,將我們那些無明完全去除,我們很純真,九識清淨,菴摩羅識就能現前。所以,學佛要真實用心在日常生活中,顧好我們的行為,顧好我們的起心動念、開口動舌,我們都要照顧好,因為真如是與我們一起在生活,為什麼我們不能發現呢?因為無明。所以要時時多用心啊!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合十
************************************************************

【佛典故事】《撰集百緣經.卷二》
(一五)天帝釋供養佛緣
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爾時提婆達多極大愚癡,憍慢嫉妬,教阿闍世王,立非法制,擊鼓唱令:「不聽民眾齎持供養詣瞿曇所。」時彼城中有信佛者,聞是制限,憂愁涕泣,悲感懊惱,感天宮殿動搖不安。時天帝釋作是念言:「我此宮殿,有何因緣,如是動搖?」尋自觀察,見阿闍世王立非法制,令彼城人憂愁涕泣,感我宮殿動搖如是。尋即來下,高聲唱言:「我今自當供養佛僧。」作是唱已,即往佛所,前禮佛足,長跪請佛:「唯願世尊及比丘僧,盡其形壽,受我供養。」佛不然可。復白佛言:「若不受我終身供養,當受五年。」佛亦不許。復白佛言:「若不受五年,當受五月。」佛亦不許。復白佛言:「若不受五月,當受五日。」佛即然可。

尋變迦蘭陀竹林如毘闍耶殿,床榻臥具,天須陀食,盛以金器,與諸天眾,手自斟酌,供養佛僧。時阿闍世王在高樓上,遙見迦蘭陀竹林猶天宮殿,天須陀食,盛以寶器,見天帝釋與諸天眾,手自斟酌供養佛僧。時阿闍世王覩斯事已,即自悔責,極大瞋恚,罵提婆達多:「汝是癡人!云何教我橫加非法向於世尊?」作是語已,即於佛所,深生信敬。時諸群臣,前白王言:「願王今者改先制限,令諸民眾得見如來,隨意供養。」尋勅司官,擊鼓唱令:「自今以去,聽諸民眾,設諸餚饍,供養佛已。」爾時世尊即便為其種種說法,心開意解,有得須陀洹者、斯陀含者、阿那含者,乃至發於無上菩提心者。

時諸比丘見是事已,歎未曾有,而白佛言:「如來世尊宿殖何福,乃使天帝置斯供養?」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諦聽!吾當為汝分別解說。乃往過去無量世時,波羅㮈國,有佛出世,號曰寶殿,將諸比丘,遊行教化到伽翅王國。聞佛來至,將諸群臣,奉迎世尊,長跪請佛:『受我三月四事供養。』佛即然可。受其供已,佛便為王種種說法。發菩提心,佛授王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廣度眾生,不可限量。』」佛告諸比丘:「欲知彼時伽翅王者則我身是,彼時群臣者今諸比丘是,皆由彼時供養佛故,無量世中,不墮地獄畜生餓鬼,天上人中常受快樂,乃至今者自致成佛,故有人天而供養我。」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高明智(惟智)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2016/08/28晨語簡記《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