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6/09/06晨語簡記《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向下 
2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6/09/06晨語簡記《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Empty
發表主題: 2016/09/06晨語簡記《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2016/09/06晨語簡記《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Empty周二 9月 06, 2016 5:09 pm

20160906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喜見多寶佛,全身塔中坐;
塵劫一如體,古今一諦理。
眾望見寶塔,多寶佛全身;
釋迦佛入塔,多寶分半座。
 
  這個場面應該是很親切、很歡喜,大樂說菩薩已經代替現場大眾請問佛,多寶佛塔出現的因緣,同時也要求能夠見到多寶佛身。這是在那個會場上,大樂說菩薩聽大家歡喜踴躍的心聲,體會人人共同的心願,能體會塔現前,那就是佛德之高。六度萬行,菩薩所行的因,佛所成的果已經完成現前,道理大家都已經清楚了。但是又期待,期待佛陀能更詳細將這德高望重,寶塔中的內容,再深一步來呈現,讓大家更清楚了解。所以大樂說菩薩他與大家這分歎稀有,怪未曾有,這個形態真的是稀奇,大家共同的心態歡喜,實在是很稀奇、稀有。大樂說菩薩要代替大家,趁著這麼歡喜的心,更能了解六度萬行內含的道理,他就再請示佛陀其中更詳細。所以還是同樣用佛塔,多寶佛藏在佛塔中,所出的音聲,大家期待所想要看的,音聲的來源,塔中的佛,這樣的期待。所以「喜見多寶佛,全身塔中坐」,想像中,多寶佛在塔中,應該是坐著。大家內心期待,想要能真正去體會,已見,就是看到,希望能夠體會。
 
  所以說「塵劫一如體,古今一諦理」。塵點劫以來,若要用理來說,這個寶塔中所藏著多寶佛的全身,應該也就是塵點劫以前,〈化城喻品〉的塵點劫之前就開始了,這時候講《法華經》,大通智勝佛講《法華經》,大家不要忘了〈法師品〉。經文一直都連貫下來。〈法師品〉說,只要講《法華經》的地方,就有佛的全身在。所以應該就是在塵點劫前,大通智勝佛開講《法華經》,十六王子就聽聞《法華經》後,受持、讀誦、理解,然後對全部的《法華經》入心,大通智勝佛入靜室,就是十六王子(十六沙彌)與有緣的眾生,各各帶開來,就跟著某一位王子(沙彌),就去聽、去接受,接受《法華經》的教育。
 
  應該大家還記得,塵點劫前,已結緣的眾生,就是一路一直帶過來,所以叫做「塵劫一如體」。無不都是要讓大家了解,人人本具佛性,人人心中具有佛的全身在;因為人人心中都有很具足的道理在,只是我們無明覆蓋了,人人有個靈山塔,就是被覆蓋,被這無明將我們遮蓋掉了。也有導師在帶我們,有的人覺得累了,導師就趕快說:「看看,遠遠的,寶城在近了。」還很遙遠,矇矓中有看到寶城、寶塔,在遠遠的地方,好像顯現在面前,大家自然就再用功,向前前進,提起精神來,向前前進。
 
  所以在〈法師品〉就又告訴我們,持經者的功德,諸佛以衣覆之。這也是這樣一段一段,要來顯出這圓教的道理,讓大家能更清楚。一定要記得,我們的真如本性無始以來就是這樣具足,所以大家要很用心去體會「塵劫一如體」,一如就是真如聖體全都在。真如本性,我們的道理都是在我們的內心。「古今一諦理」,從億劫之前,塵點劫前的大通智勝佛所講的《法華經》,十六王子(十六沙彌)再敘說的,一直傳下來到現在,釋迦牟尼佛所講的《法華經》,都是一如體、一諦理,都一模一樣。塵點劫的時間,很古遠的時代一直到現在,都是一樣。
 
  所以「眾望見寶塔,多寶佛全身」。大眾唯一的願望就是能見到寶塔。寶塔到底在哪裡?在我們的內心,但是我們人,眾生就是要向外追求。其實,多寶佛在哪裡?多寶佛的全身就是在寶塔中,寶塔在哪裡?寶塔就是在我們心中。大家若能清楚、能了解,釋迦佛也能入塔去,多寶佛很自然就分出了半座,這樣與釋迦佛同坐一處。這是再接下去的經文,我們可以看得到。用心來體會,道理離我們不遠,我們若能反觀自性,其實,寶塔是日夜相隨,只要我們用心。
 
*佛力欲開塔須集分身,付囑召下方弟子涌出,應開近顯遠此是大事,豈非佛神力之所加被。
 
  所以,大樂說菩薩就是要仗佛的力量,才有辦法真正達成大家的心願,要開啟寶塔,這就是大樂說菩薩的心願。開啟了寶塔,寶塔之中還有很多分身的佛,各處分身佛也要集中,這也就是〈見寶塔品〉一個很大的議題。分身佛要如何來?大家就要去用心體會分身佛如何來會集。所以,會集之後,因為佛還要再向分身佛,還要再向所有的弟子,還要再付囑,要再交代,所以這寶塔的現前,已經是現在虛空中。佛在虛空中,還是要向下方弟子再付囑、再交代,要呈現出了這部經的道理,是將來人間不可缺少,淨化人心、教育眾生的良方。所以,應開近顯遠,近就是現前的寶塔,現出了遙遠以前的道理,這就是一大事。古佛、現在佛,法同一體,佛佛道同,這必定要古佛來見證,現在的佛來展示,展示他對未來的期待。這就是這部經的妙,妙在如何來循循善誘,讓大家從現在去探討過去,去了解過去的道理,再來會合於現在。我們要很清楚,才有辦法來延續於未來。
 
  「豈非佛神力之所加被」,這必定要佛的神力,才有辦法讓這個法展現得很清楚。持經的人就是諸佛所加被,以衣覆之,這種疼惜有加,這樣覆護著。這表示大樂說菩薩了解大家的心意,代替大家來請法,讓釋迦佛能現這個形象來譬喻法的展現,這就是請法的重要。我們昨天說過了,多寶佛的時代,就是缺了請佛開示這個圓教的機會,因為這樣,多寶佛將入滅,他的心願就是哪一個地方有講《法華經》的地方,他的寶塔就會呈現在那個地方,聽經、證明,因為他缺了請示的人,所以這部經他沒有講到。他的心願在現在達成,「在在處處」都是這樣的心願,這是大樂說菩薩來請,讓佛再繼續呈現出了妙法,很豐富的道理。
 
*樂說雖聞其言,未見容貌行儀,故請願見佛身,欲令群機決疑生信。
 
  所以「樂說雖聞其言,未見容貌形儀」,大樂說菩薩雖然已經聽到音聲,但是還未見到佛,多寶佛的容貌形儀,還沒看到,只是聽到,還未看到,所以「故請願見佛身」,這是代替大家的請願。只有聽,還是希望眼見為證。光是聽聲音,裡面到底是不是真有佛在?只是聽聲,所以就是想要眼見為證,還是希望能見到塔內發出音聲的多寶佛。這是大樂說菩薩代替大家說出心願,這樣來敬重請佛開示,要如何開啟這個塔的門,示現了塔中的全身多寶佛。「欲令群機決疑生信」。希望這麼多人,心中歎稀有。這些人,將這稀有的事情呈現出來,這就是讓大家心中的疑問,能這樣解疑,生出信心。所以前面的文,
 
經文:「全身在於塔中,讚言善哉善哉。大樂說!今多寶如來塔,聞說法華經故從地涌出,讚言善哉善哉。」
 
  「全身在於塔中,讚言善哉善哉」。那就是多寶佛的全身在塔中,大家只有聽到聲音,還沒有看到佛的形影。所以釋迦牟尼佛開始就叫大樂說「大樂說!今多寶如來塔,聞說法華經故從地涌出,讚言善哉善哉。」因為大樂說菩薩來請示:「只有聽到……」,現在釋迦佛就開始回答了。「大樂說,現在這位多寶佛在寶塔中與塔同來,就是為了聽到娑婆世界講說《法華經》,所以他的寶塔湧現在前,在寶塔中出音聲,讚歎善哉善哉」,很歡喜,能聽到這樣的法,寶塔中的多寶佛也歡喜。
 
經文:「是時、大樂說菩薩以如來神力故,白佛言:世尊!我等願欲見此佛身!」
 
  所以「是時,大樂說菩薩以如來神力故白佛言」,就想到現在釋迦牟尼佛他的威力,所以開始再白佛言:「世尊!我等願欲見此佛身!」寶塔裡面既然有多寶佛的全身,我們大家就是有這樣的心願,我們的心願就是要見多寶佛他的全身,這就是請願。接下來的經文就這麼說,
 
經文:「佛告大樂說菩薩摩訶薩:是多寶佛有深重願,若我寶塔為聽法華經故出於諸佛前時」
 
經文簡釋:
「佛告大樂說菩薩摩訶薩:是多寶佛有深重願」;佛告樂說,彼佛宿有深重之願。
 
  「佛告大樂說菩薩摩訶薩」。大樂說是大菩薩,所以釋迦牟尼佛再叫大樂說菩薩摩訶薩,就是說,大菩薩啊!大樂說,「是多寶佛有深重願,若我寶塔為聽法華經故出於諸佛前時」。佛陀就向大樂說菩薩開始說,多寶佛他有深重願,他的深重願就是這樣,說「我的多寶塔為了聽《法華經》,所以寶塔自然會出現在諸佛前。寶塔若出現在那個講經的道場,那個時候。」除了他這樣的願,下面又有願。這是他的深重願,就是多寶佛以宿世,宿世就是很長久長久以前,就已經立這個願了。宿世,那就是在長遠劫,東方寶淨世界,那個時代,古遠,很長遠宿世開始立深願。既然自己沒有那個因緣,有弟子能來請法,所以法無法顯揚出去,「我的願,哪個地方有講《法華經》,我就要將這座塔,包括我本身,在那個道場前來顯出,在那個地方去作證。」這就是他的深重願。
 
經文簡釋:
「若我寶塔為聽法華經故出於諸佛前時」;多寶願重,及大樂說重請佛塔涌現,乃多寶佛願。
 
  甚至「若我寶塔為聽法華經故出於諸佛前時」。佛陀向大樂說菩薩說,多寶佛的願重,多寶佛他有這個願,及大樂說菩薩重新再請願,過去是了解要見佛,大樂說菩薩還要再追根究柢,所以大樂說菩薩再重請,佛塔湧現。所以,佛陀就開始要說它湧現出來,這是多寶佛的心願。他的心願還有,還有….。下面的經文就這樣說,
 
經文:「其有欲以我身示四眾者,彼佛分身諸佛在於十方世界說法,盡還集一處,然後我身乃出現耳。」
 
經文簡釋:
*「其有欲以我身示四眾者」;其欲以我塔中全身,示於會上四眾之者。
*「彼佛分身諸佛在於十方世界說法」;彼示現在,說經之佛,分身在於十方世界,廣說諸法度眾生者。
 
  這就是多寶佛的願,現在大樂說菩薩既然請願要見到多寶佛的全身,多寶佛不只是佛塔現前,但是,「大家若是要看到我的全身」,他又有一個條件,那個條件就是要示現給四眾看,他的條件就是要十方彼佛分身,就是在講《法華經》那尊佛的分身佛,在十方世界這些佛盡還集一處,這是多寶佛的心願。我的塔已經現前了,我出音聲,大家也聽到了,大家若很想看我的身體在寶塔中,要開塔之前,要見我的佛身,這時候四眾都看得到。那尊佛,就像是釋迦牟尼佛,他的分身在十方世界,廣說《法華經》的地方,那些人,那些分身佛,也應該要來集會,這就是他的心願。
 
經文簡釋:
「盡還集一處」;及願集分身出現者,直待分身一時集已,好自一身分千百億。
 
  所以要「盡還集一處」,這些分身佛全都要回來,集於一處。這就是多寶佛的條件,要見我的身,那就是講《法華經》的這尊佛,他的十方分身佛也都要出現,要集盡還集一處。這是多寶佛的心願,要看到這麼多分身佛都能夠都會集在一起。「直待分身一時集已」。就是一直要等待,等到這些分身佛都還集,都回來到釋迦牟尼佛的道場。分身出去,現在都要回來到釋迦佛的道場,「我要等到這些分身佛一時都會集時。」多寶佛提出這個心願,要見釋迦佛分布在十方世界說法的分身,會集回來。這樣「好自一身分千百億」。這就是我們常常說「千百億化身」,是啊,千百億化身,只要有那個精神理念,共同的精神理念,這樣應該也就是化身。這就是多寶佛的心願,這些化身佛要共集。
 
經文簡釋:
「然後我身乃出現耳」;今此所集,攝多歸一,故云盡還。然後我之塔中全身乃出現也。
 
  
「然後我身乃出現耳」。「今此所集,攝多歸一,故云盡還」。十方佛會集在一處,「攝多歸一」,所以「還集一處」。這些佛,分身佛都集回來,我的身形才能現前讓大家看。互相的心願,大家的心願,要見塔中的全身佛,這塔中的全身佛就要看釋迦佛的分身佛這樣會集來。其實道理就是在這裡,大家記得嗎?星期日,兩天前,我們海內外,我們的道場多少人?大共修啊!我們全台靜思堂都集中著各地的菩薩,慈濟人,人間菩薩平時用同樣的精神,在各地在行菩薩道。同樣的,在海外的慈濟人也是,在各地行菩薩道。
 
  但是若是大共修時,他們在任何一個國家,他們都會會集到他們的道場,大家來共修。現在的科技能現神通,他們在非洲,他們在大陸,他們在澳洲,他們在美國,七八個國家,幾十個道場在海外,他們共修的道場,他們就會集在那個地方,能共同聽到臺灣任何一個道場有雙向的視訊,他們就能聽,聽各地菩薩分享,說他們的經驗。到了最後,換我來說話。我在那個地方,沒離開精舍,我在這個地方,同樣,透過了視訊這個科技,大家全都聽到了,共同聽得到。我話講完之後,下來,走在走廊裡,就聽到隨師眾來向我回報:「南非很歡喜。」「南非有聽到嗎?」「有啊!師父在讚歎非洲,非洲那些人很歡喜,回響已經傳回來了,大家很踴躍,都有聽到師父在讚歎非洲的菩薩,這麼的殷勤,那麼的認真,那麼的精進,他們聽得很歡喜。」
 
  看,時間這麼短暫,同樣在這個地方說話,能這麼多的國家都有聽到。被誇讚到的地方,非洲,他們共聚在那個約堡,在那個地方大共修,聽到師父在讚歎非洲,很歡喜。我話說完,走到走廊,這個時間到底有多長呢?一點點的時間,就換他們歡喜的心就回向回來了,讓我知道他們聽到了,他們歡喜。你們想,這是現在科技的力量,證明在這裡說話,他們在那裡聽到。平時呢?平時各人在各地方,依教奉行,聽的法,他們用在他們各地,不斷互相勉勵,彼此相傳,互相精進,也走入人群,他們去行菩薩道,結好緣。在人間中,煩惱的眾生,他們去做安撫;苦難眾生,他們去付出。這都是從同一個法,無數的人用這個法,同一念心,「佛心為己心,師志為己志」,同這個心念、志願,行在菩薩道中。要共修時,他們時間到了,他們就集合,在各人各人的道場,他們就大集合來共修,來聽同一個法。這不就是釋迦佛那個時代要如何來集分身呢?
 
  這是多寶佛立願,有講《法華經》的地方,就是說有這樣的道理的教育存在,那就是寶塔現前。釋迦佛要教育我們人人具有真如本性,人人心中有一座靈山塔,人人心中都有從古遠劫以來的古佛,如多寶佛,現在,我們人人都有釋迦佛,娑婆教主釋迦牟尼佛,在現在要來開啟我們的心門,就像要開塔顯道理一樣。大家要先能夠看到自己心中,要知道自己心中有真如本性,是不是我們的真如本性也已經呈現出來了?真如本性呈現出來,在這個現場,就已經有很多佛,接受到釋迦牟尼佛的教育,那個精神已經傳達於人人的真如本性裡。不知道有沒有,這是要看接受佛法的人。所以,多寶佛他就是立這樣的心願:我的寶塔要現前,就要先將佛的分身佛,講《法華經》那個地方的分身佛要集中,就是說聽經說法,大家這念心,到底法有入心沒有?若有,這個真如本性應該人人都是自我開啟。所以這樣「盡還集一處」,自然多寶佛身,「我身乃出現耳」。這個「我」就是多寶佛,多寶佛也就是「我」,就是我們大家,自性佛自然出現。
 
*多寶如來所謂我身,即圓明淨妙常遍真實之如來全體法身,為十方三世諸佛之所共。
 
  所以「多寶如來所謂我身,即圓明淨妙常遍真實之如來全體法身」,這就是所說的「我身」。這「如來全體法身」,實在是我們人人本具。所以,「為十方三世諸佛之所共」。多寶佛他的「淨妙常遍真實之如來全體法身」,其實也是十方三世諸佛所共同的,所以佛佛道同。
 
若我至現耳,乃多寶願辭。
願集分身乃出現,有三義:
一、表圓會圓證,以多寶全身在塔,必全身方見全身,是攝用歸體,古今一相,所以寶塔一開,則多寶釋迦同坐一座。
 
  所以他說,「若我至現耳」,就是我是古佛,就是說多寶佛表示他是古佛。過去佛,一直到現在,那就是釋迦佛,過去一直到現在。「乃多寶願辭」。「多寶願」的意思,這就是現在多寶佛,他若要現身,古佛在現在現身,這是他的表達。那就是「願集分身乃出現」,有三種意思,第一是要表達,表達出圓教的法會,「圓會圓證」。這個圓教的法會,在這個地方來完成證明,這就是第一種。所以多寶佛的全身在塔中,這就是全身要能完全顯現,現身出來,那就是在這個圓教的大會來做證明,必定他的全身,會現出這個全身,見全身,這就是表示要「攝用歸體」。
 
  平時在應用的,就像剛剛說,人間菩薩他用心、用力在每一個地方去付出,身體力行。這個身體力行,回歸回來就是真如本性,這種歸於體,攝用歸體。你出力,這麼重的東西拿起來,歸於整齊。這看到了,我們這就是要用那個力,就是你願意付出,這就是用,付出歸於這個體。有體,才有力,就是有這個真如的本性,才能顯出了這分教育傳法,而且身體力行,落實在人群中。這「古今一相」,自古以來到現在都是一樣,體相是一。所以,「所以寶塔一開,則多寶、釋迦同坐一座」。若這樣寶塔一開,就能看到釋迦佛與多寶佛,多寶佛讓出位來與釋迦佛同座。這就是一。
 
二、欲示無生滅之法身,必會有去來之應身,從法起應,攝應歸法,一為無量,無量為一。
使忘生滅之見,去來之相,一多無礙,方得見法身之本體。
 
  二,就是「欲示無生滅之法身」。沒有什麼樣生滅的法身,其實「必會有去來之應身」,有去、有來,過去的佛示滅,其實還是要應世應機再來人間。不是常常說過了,諸佛的心願就是不離眾生。所以應身,去來應身。「從法起應」,從這個法,真理法身開始感應眾生的苦難,不捨眾生,所以他就要應身來來回回。所以「攝應歸法」,就是應眾生無明覆蓋,就要來來回回不斷來示教,來現身,教示眾生,這樣「攝應歸法」,將這個應身來施以教法,回歸到真如本性。人人本具真如,只是要教你回歸到你「原來你也能成佛」,這條路就是要去行菩薩道,這就是「攝應歸法」的唯一一個方法。所以「一為無量,無量為一」。這精神理念,法,虛空法界同一道理,自古至今道理是一。所以「使忘生滅之見」,大家要去除了生滅之見。生,那就是如何生生死死不必怕,只要我們無明、惑完全去除,應機來人生教育眾生,來應機投教,只要我們不受業力牽來的,我們是為度眾生。
 
  只要我們這個生滅,這分段生死、變易生死斷除了,就沒有什麼樣的生死我們再掛礙,所以「去來之相」,就是「一多無礙」。不論是一生、多生,來來回回都無礙我們的本性。這個真如本性,哪怕我們現在是凡夫,真如也不受障礙,受障礙的就是無明煩惱,真如是如如不動,去來一如,沒有生滅,真如沒有生滅相,人人永遠都存在,只是我們無法去受用。諸佛菩薩受用真如法,不受污染,凡夫真如被無明埋覆著,無法應用。所以我們就是這樣要用心去突破無明煩惱,所以不需要掛礙。「一多無礙,方得見法身之本體」。我們若能這樣,才真正能看到我們的法身本體,我們的真如本性。其實,你若是斷分段生死、變易生死,必定要將煩惱無明去除,解脫了,這樣就沒有煩惱無明,這樣我們的真如本性就能現前。
 
三、欲集十方法身,必變娑婆穢土,遣去染淨之心,限礙之識,自他之情,方得見實相之真境。
有此三義,故集乃現耳。 
 
  第三願,就是「欲集十方分身,必變娑婆穢土,遣去污淨之心」,就是要如何將這分身佛會集來呢?必定要將娑婆這個穢土去除,就是我們的心,污染的心要去除,要遣去,完全都掃除,將這個染淨之心去除了。所以「限礙之識」,會障礙我們,只到第八識,這個識都將它去除。「自他之情,方得見實相之真境」,我們才能通徹第九識。這個八識是業識,還隔礙著,這些若都去除之後,自然這個「實相之真境」,那就是第九識現前。這就是願集分身乃出現,要有這三種意義,我們就能見到多寶佛。
 
  後面還有一大的道理存在,所以我們聽經要一直將它連串下來,不是聽了就過去了,「不要執著,聽了就將它放下,過去了。」對不對呢?是不是這樣呢?聽了,法要留在心裡,叫做「無漏」,法要留在心裡,煩惱無明要將它蠲除,這我們必須要時時多用心。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合十


月亮 在 周日 4月 23, 2017 6:11 pm 作了第 1 次修改
回頂端 向下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85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4
注冊日期 : 2008-12-22

2016/09/06晨語簡記《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6/09/06晨語簡記《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2016/09/06晨語簡記《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Empty周三 9月 07, 2016 4:16 pm

薰法香心得札記(二○一六年九月六日星期二)
 
釋迦佛要教育我們人人具有真如本性,人人心中有一座靈山塔,人人心中都有從古遠劫以來的古佛,如多寶佛,現在,我們人人都有釋迦佛,娑婆教主釋迦牟尼佛,在現在要來開啟我們的心門,就像要開塔顯道理一樣。大家要先能夠看到自己心中,要知道自己心中有真如本性,是不是我們的真如本性也已經呈現出來了?真如本性呈現出來,在這個現場,就已經有很多佛,接受到釋迦牟尼佛的教育,那個精神已經傳達於人人的真如本性裡。不知道有沒有,這是要看接受佛法的人。所以,多寶佛他就是立這樣的心願:我的寶塔要現前,就要先將佛的分身佛,講《法華經》那個地方的分身佛要集中,就是說聽經說法,大家這念心,到底法有入心沒有?若有,這個真如本性應該人人都是自我開啟。所以這樣「盡還集一處」,自然多寶佛身,「我身乃出現耳」。這個「我」就是多寶佛,多寶佛也就是「我」,就是我們大家,自性佛自然出現。
講了很多天的寶塔,多寶佛塔,其因緣、譬喻、法理、應用都理解了。上人將塔帶入「人人心中有一座靈山塔」,如果你的靈山塔,就是多寶佛塔,那這個「我」就是多寶佛,多寶佛也就是「我」,就妙了。經文的「我身乃出現耳」,就可以解釋成我的真如本性就出現了。所以上人這一段開示是非常關鍵的。這也將多寶佛塔,住虛空中,這些經文都可以變成很合理,而不是一般以科幻角度來解釋,這是很妙的。

 
願集分身乃出現,有三義:
一、表圓會圓證,以多寶全身在塔,必全身方見全身,是攝用歸體,古今一相,所以寶塔一開,則多寶釋迦同坐一座。
二、欲示無生滅之法身,必會有去來之應身,從法起應,攝應歸法,一為無量,無量為一。
使忘生滅之見,去來之相,一多無礙,方得見法身之本體。
 三、欲集十方法身,必變娑婆穢土,遣去染淨之心,限礙之識,自他之情,方得見實相之真境。
有此三義,故集乃現耳。 
我們現代行銷上流行集點數換贈品,修行上,也有此現象。做到這三件事,符合這三義,真如本性才現前。一開始,沒注意聽,沒用心聽,不是很懂,還好上人有提醒,後面還有一大的道理存在,讓我們警覺,用心思量。

 
我試著用比較白話,簡單的重點來講這三個條件:(大家再對照上人開示原文看一遍)
一、要知道這是圓覺,而且已經經過佛佛道同證明過了,一切可以修得圓滿菩提。我們唯有付出全人格、全生命,無所求的付出,就可以接近佛。從古到今都是一個道理如此呈現,當我們開啟自性的寶塔,就已經與佛同坐一座。
 
二、要了解沒有什麼樣生滅的法身,過去的佛示滅,其實還是要應世應機再來人間,諸佛的心願就是不離眾生。真理法身開始感應眾生的苦難,不捨眾生,所以他就要應身來來回回。將這個應身來施以教法,回歸到真如本性。人人本具真如,只是要教你回歸到你「原來你也能成佛」,這條路就是要去行菩薩道。這精神理念,法,虛空法界同一道理,自古至今道理是一。大家要去除了生滅之見,那就是如何生生死死不必怕,只要我們無明、惑完全去除,應機來人生教育眾生,來應機投教,只要我們不受業力牽來的,我們是為度眾生,就可以見到法身的本體。
 
三、要如何將這十方世界的分身佛會集來呢?必定要將娑婆這個穢土去除,就是我們的心,污染的心要去除,要遣去,完全都掃除,將這個染淨之心去除了。這個八識是業識,還隔礙著,這些若都去除之後,自然這個「實相之真境」,那就是第九識現前。
 
這就是願集分身乃出現,要有這三種意義,我們就能見到多寶佛。
 
(我後來還是引用上人的開示,有些濃縮,過程是讓我自己用心看、用心體會,這一大段到底在講什麼,有更深一層的理解,感恩。)
 
 
 
喜見多寶佛,全身塔中坐;
塵劫一如體,古今一諦理。
眾望見寶塔,多寶佛全身;
釋迦佛入塔,多寶分半座。
 
  這個場面應該是很親切、很歡喜,大樂說菩薩已經代替現場大眾請問佛,多寶佛塔出現的因緣,同時也要求能夠見到多寶佛身。這是在那個會場上,大樂說菩薩聽大家歡喜踴躍的心聲,體會人人共同的心願,能體會塔現前,那就是佛德之高。六度萬行,菩薩所行的因,佛所成的果已經完成現前,道理大家都已經清楚了。但是又期待,期待佛陀能更詳細將這德高望重,寶塔中的內容,再深一步來呈現,讓大家更清楚了解。所以大樂說菩薩他與大家這分歎稀有,怪未曾有,這個形態真的是稀奇,大家共同的心態歡喜,實在是很稀奇、稀有。大樂說菩薩要代替大家,趁著這麼歡喜的心,更能了解六度萬行內含的道理,他就再請示佛陀其中更詳細。所以還是同樣用佛塔,多寶佛藏在佛塔中,所出的音聲,大家期待所想要看的,音聲的來源,塔中的佛,這樣的期待。所以「喜見多寶佛,全身塔中坐」,想像中,多寶佛在塔中,應該是坐著。大家內心期待,想要能真正去體會,已見,就是看到,希望能夠體會。
 
  所以說「塵劫一如體,古今一諦理」。塵點劫以來,若要用理來說,這個寶塔中所藏著多寶佛的全身,應該也就是塵點劫以前,〈化城喻品〉的塵點劫之前就開始了,這時候講《法華經》,大通智勝佛講《法華經》,大家不要忘了〈法師品〉。經文一直都連貫下來。〈法師品〉說,只要講《法華經》的地方,就有佛的全身在。所以應該就是在塵點劫前,大通智勝佛開講《法華經》,十六王子就聽聞《法華經》後,受持、讀誦、理解,然後對全部的《法華經》入心,大通智勝佛入靜室,就是十六王子(十六沙彌)與有緣的眾生,各各帶開來,就跟著某一位王子(沙彌),就去聽、去接受,接受《法華經》的教育。
 
  應該大家還記得,塵點劫前,已結緣的眾生,就是一路一直帶過來,所以叫做「塵劫一如體」。無不都是要讓大家了解,人人本具佛性,人人心中具有佛的全身在;因為人人心中都有很具足的道理在,只是我們無明覆蓋了,人人有個靈山塔,就是被覆蓋,被這無明將我們遮蓋掉了。也有導師在帶我們,有的人覺得累了,導師就趕快說:「看看,遠遠的,寶城在近了。」還很遙遠,矇矓中有看到寶城、寶塔,在遠遠的地方,好像顯現在面前,大家自然就再用功,向前前進,提起精神來,向前前進。
 
  所以在〈法師品〉就又告訴我們,持經者的功德,諸佛以衣覆之。這也是這樣一段一段,要來顯出這圓教的道理,讓大家能更清楚。一定要記得,我們的真如本性無始以來就是這樣具足,所以大家要很用心去體會「塵劫一如體」,一如就是真如聖體全都在。真如本性,我們的道理都是在我們的內心。「古今一諦理」,從億劫之前,塵點劫前的大通智勝佛所講的《法華經》,十六王子(十六沙彌)再敘說的,一直傳下來到現在,釋迦牟尼佛所講的《法華經》,都是一如體、一諦理,都一模一樣。塵點劫的時間,很古遠的時代一直到現在,都是一樣。
 
  所以「眾望見寶塔,多寶佛全身」。大眾唯一的願望就是能見到寶塔。寶塔到底在哪裡?在我們的內心,但是我們人,眾生就是要向外追求。其實,多寶佛在哪裡?多寶佛的全身就是在寶塔中,寶塔在哪裡?寶塔就是在我們心中。大家若能清楚、能了解,釋迦佛也能入塔去,多寶佛很自然就分出了半座,這樣與釋迦佛同坐一處。這是再接下去的經文,我們可以看得到。用心來體會,道理離我們不遠,我們若能反觀自性,其實,寶塔是日夜相隨,只要我們用心。
 
佛力欲開塔須集分身,付囑召下方弟子涌出,應開近顯遠此是大事,豈非佛神力之所加被。
 
  所以,大樂說菩薩就是要仗佛的力量,才有辦法真正達成大家的心願,要開啟寶塔,這就是大樂說菩薩的心願。開啟了寶塔,寶塔之中還有很多分身的佛,各處分身佛也要集中,這也就是〈見寶塔品〉一個很大的議題。分身佛要如何來?大家就要去用心體會分身佛如何來會集。所以,會集之後,因為佛還要再向分身佛,還要再向所有的弟子,還要再付囑,要再交代,所以這寶塔的現前,已經是現在虛空中。佛在虛空中,還是要向下方弟子再付囑、再交代,要呈現出了這部經的道理,是將來人間不可缺少,淨化人心、教育眾生的良方。所以,應開近顯遠,近就是現前的寶塔,現出了遙遠以前的道理,這就是一大事。古佛、現在佛,法同一體,佛佛道同,這必定要古佛來見證,現在的佛來展示,展示他對未來的期待。這就是這部經的妙,妙在如何來循循善誘,讓大家從現在去探討過去,去了解過去的道理,再來會合於現在。我們要很清楚,才有辦法來延續於未來。
 
  「豈非佛神力之所加被」,這必定要佛的神力,才有辦法讓這個法展現得很清楚。持經的人就是諸佛所加被,以衣覆之,這種疼惜有加,這樣覆護著。這表示大樂說菩薩了解大家的心意,代替大家來請法,讓釋迦佛能現這個形象來譬喻法的展現,這就是請法的重要。我們昨天說過了,多寶佛的時代,就是缺了請佛開示這個圓教的機會,因為這樣,多寶佛將入滅,他的心願就是哪一個地方有講《法華經》的地方,他的寶塔就會呈現在那個地方,聽經、證明,因為他缺了請示的人,所以這部經他沒有講到。他的心願在現在達成,「在在處處」都是這樣的心願,這是大樂說菩薩來請,讓佛再繼續呈現出了妙法,很豐富的道理。
 
樂說雖聞其言,未見容貌行儀,故請願見佛身,欲令群機決疑生信。
 
  所以「樂說雖聞其言,未見容貌形儀」,大樂說菩薩雖然已經聽到音聲,但是還未見到佛,多寶佛的容貌形儀,還沒看到,只是聽到,還未看到,所以「故請願見佛身」,這是代替大家的請願。只有聽,還是希望眼見為證。光是聽聲音,裡面到底是不是真有佛在?只是聽聲,所以就是想要眼見為證,還是希望能見到塔內發出音聲的多寶佛。這是大樂說菩薩代替大家說出心願,這樣來敬重請佛開示,要如何開啟這個塔的門,示現了塔中的全身多寶佛。「欲令群機決疑生信」。希望這麼多人,心中歎稀有。這些人,將這稀有的事情呈現出來,這就是讓大家心中的疑問,能這樣解疑,生出信心。所以前面的文,
 
經文:「全身在於塔中,讚言善哉善哉。大樂說!今多寶如來塔,聞說法華經故從地涌出,讚言善哉善哉。」
 
  「全身在於塔中,讚言善哉善哉」。那就是多寶佛的全身在塔中,大家只有聽到聲音,還沒有看到佛的形影。所以釋迦牟尼佛開始就叫大樂說「大樂說!今多寶如來塔,聞說法華經故從地涌出,讚言善哉善哉。」因為大樂說菩薩來請示:「只有聽到……」,現在釋迦佛就開始回答了。「大樂說,現在這位多寶佛在寶塔中與塔同來,就是為了聽到娑婆世界講說《法華經》,所以他的寶塔湧現在前,在寶塔中出音聲,讚歎善哉善哉」,很歡喜,能聽到這樣的法,寶塔中的多寶佛也歡喜。
 
經文:「是時、大樂說菩薩以如來神力故,白佛言:世尊!我等願欲見此佛身!」
 
  所以「是時,大樂說菩薩以如來神力故白佛言」,就想到現在釋迦牟尼佛他的威力,所以開始再白佛言:「世尊!我等願欲見此佛身!」寶塔裡面既然有多寶佛的全身,我們大家就是有這樣的心願,我們的心願就是要見多寶佛他的全身,這就是請願。接下來的經文就這麼說,
 
經文:「佛告大樂說菩薩摩訶薩:是多寶佛有深重願,若我寶塔為聽法華經故出於諸佛前時」
 
經文簡釋:
「佛告大樂說菩薩摩訶薩:是多寶佛有深重願」;佛告樂說,彼佛宿有深重之願。
 
  「佛告大樂說菩薩摩訶薩」。大樂說是大菩薩,所以釋迦牟尼佛再叫大樂說菩薩摩訶薩,就是說,大菩薩啊!大樂說,「是多寶佛有深重願,若我寶塔為聽法華經故出於諸佛前時」。佛陀就向大樂說菩薩開始說,多寶佛他有深重願,他的深重願就是這樣,說「我的多寶塔為了聽《法華經》,所以寶塔自然會出現在諸佛前。寶塔若出現在那個講經的道場,那個時候。」除了他這樣的願,下面又有願。這是他的深重願,就是多寶佛以宿世,宿世就是很長久長久以前,就已經立這個願了。宿世,那就是在長遠劫,東方寶淨世界,那個時代,古遠,很長遠宿世開始立深願。既然自己沒有那個因緣,有弟子能來請法,所以法無法顯揚出去,「我的願,哪個地方有講《法華經》,我就要將這座塔,包括我本身,在那個道場前來顯出,在那個地方去作證。」這就是他的深重願。
 
經文簡釋:
「若我寶塔為聽法華經故出於諸佛前時」;多寶願重,及大樂說重請佛塔涌現,乃多寶佛願。
 
  甚至「若我寶塔為聽法華經故出於諸佛前時」。佛陀向大樂說菩薩說,多寶佛的願重,多寶佛他有這個願,及大樂說菩薩重新再請願,過去是了解要見佛,大樂說菩薩還要再追根究柢,所以大樂說菩薩再重請,佛塔湧現。所以,佛陀就開始要說它湧現出來,這是多寶佛的心願。他的心願還有,還有….。下面的經文就這樣說,
 
經文:「其有欲以我身示四眾者,彼佛分身諸佛在於十方世界說法,盡還集一處,然後我身乃出現耳。」
 
經文簡釋:
「其有欲以我身示四眾者」;其欲以我塔中全身,示於會上四眾之者。
「彼佛分身諸佛在於十方世界說法」;彼示現在,說經之佛,分身在於十方世界,廣說諸法度眾生者。
 
  這就是多寶佛的願,現在大樂說菩薩既然請願要見到多寶佛的全身,多寶佛不只是佛塔現前,但是,「大家若是要看到我的全身」,他又有一個條件,那個條件就是要示現給四眾看,他的條件就是要十方彼佛分身,就是在講《法華經》那尊佛的分身佛,在十方世界這些佛盡還集一處,這是多寶佛的心願。我的塔已經現前了,我出音聲,大家也聽到了,大家若很想看我的身體在寶塔中,要開塔之前,要見我的佛身,這時候四眾都看得到。那尊佛,就像是釋迦牟尼佛,他的分身在十方世界,廣說《法華經》的地方,那些人,那些分身佛,也應該要來集會,這就是他的心願。
 
經文簡釋:
「盡還集一處」;及願集分身出現者,直待分身一時集已,好自一身分千百億。
 
  所以要「盡還集一處」,這些分身佛全都要回來,集於一處。這就是多寶佛的條件,要見我的身,那就是講《法華經》的這尊佛,他的十方分身佛也都要出現,要集盡還集一處。這是多寶佛的心願,要看到這麼多分身佛都能夠都會集在一起。「直待分身一時集已」。就是一直要等待,等到這些分身佛都還集,都回來到釋迦牟尼佛的道場。分身出去,現在都要回來到釋迦佛的道場,「我要等到這些分身佛一時都會集時。」多寶佛提出這個心願,要見釋迦佛分布在十方世界說法的分身,會集回來。這樣「好自一身分千百億」。這就是我們常常說「千百億化身」,是啊,千百億化身,只要有那個精神理念,共同的精神理念,這樣應該也就是化身。這就是多寶佛的心願,這些化身佛要共集。
 
經文簡釋:
「然後我身乃出現耳」;今此所集,攝多歸一,故云盡還。然後我之塔中全身乃出現也。
 
  
「然後我身乃出現耳」。「今此所集,攝多歸一,故云盡還」。十方佛會集在一處,「攝多歸一」,所以「還集一處」。這些佛,分身佛都集回來,我的身形才能現前讓大家看。互相的心願,大家的心願,要見塔中的全身佛,這塔中的全身佛就要看釋迦佛的分身佛這樣會集來。其實道理就是在這裡,大家記得嗎?星期日,兩天前,我們海內外,我們的道場多少人?大共修啊!我們全台靜思堂都集中著各地的菩薩,慈濟人,人間菩薩平時用同樣的精神,在各地在行菩薩道。同樣的,在海外的慈濟人也是,在各地行菩薩道。
 
  但是若是大共修時,他們在任何一個國家,他們都會會集到他們的道場,大家來共修。現在的科技能現神通,他們在非洲,他們在大陸,他們在澳洲,他們在美國,七八個國家,幾十個道場在海外,他們共修的道場,他們就會集在那個地方,能共同聽到臺灣任何一個道場有雙向的視訊,他們就能聽,聽各地菩薩分享,說他們的經驗。到了最後,換我來說話。我在那個地方,沒離開精舍,我在這個地方,同樣,透過了視訊這個科技,大家全都聽到了,共同聽得到。我話講完之後,下來,走在走廊裡,就聽到隨師眾來向我回報:「南非很歡喜。」「南非有聽到嗎?」「有啊!師父在讚歎非洲,非洲那些人很歡喜,回響已經傳回來了,大家很踴躍,都有聽到師父在讚歎非洲的菩薩,這麼的殷勤,那麼的認真,那麼的精進,他們聽得很歡喜。」
 
  看,時間這麼短暫,同樣在這個地方說話,能這麼多的國家都有聽到。被誇讚到的地方,非洲,他們共聚在那個約堡,在那個地方大共修,聽到師父在讚歎非洲,很歡喜。我話說完,走到走廊,這個時間到底有多長呢?一點點的時間,就換他們歡喜的心就回向回來了,讓我知道他們聽到了,他們歡喜。你們想,這是現在科技的力量,證明在這裡說話,他們在那裡聽到。平時呢?平時各人在各地方,依教奉行,聽的法,他們用在他們各地,不斷互相勉勵,彼此相傳,互相精進,也走入人群,他們去行菩薩道,結好緣。在人間中,煩惱的眾生,他們去做安撫;苦難眾生,他們去付出。這都是從同一個法,無數的人用這個法,同一念心,「佛心為己心,師志為己志」,同這個心念、志願,行在菩薩道中。要共修時,他們時間到了,他們就集合,在各人各人的道場,他們就大集合來共修,來聽同一個法。這不就是釋迦佛那個時代要如何來集分身呢?
 
  這是多寶佛立願,有講《法華經》的地方,就是說有這樣的道理的教育存在,那就是寶塔現前。釋迦佛要教育我們人人具有真如本性,人人心中有一座靈山塔,人人心中都有從古遠劫以來的古佛,如多寶佛,現在,我們人人都有釋迦佛,娑婆教主釋迦牟尼佛,在現在要來開啟我們的心門,就像要開塔顯道理一樣。大家要先能夠看到自己心中,要知道自己心中有真如本性,是不是我們的真如本性也已經呈現出來了?真如本性呈現出來,在這個現場,就已經有很多佛,接受到釋迦牟尼佛的教育,那個精神已經傳達於人人的真如本性裡。不知道有沒有,這是要看接受佛法的人。所以,多寶佛他就是立這樣的心願:我的寶塔要現前,就要先將佛的分身佛,講《法華經》那個地方的分身佛要集中,就是說聽經說法,大家這念心,到底法有入心沒有?若有,這個真如本性應該人人都是自我開啟。所以這樣「盡還集一處」,自然多寶佛身,「我身乃出現耳」。這個「我」就是多寶佛,多寶佛也就是「我」,就是我們大家,自性佛自然出現。
 
多寶如來所謂我身,即圓明淨妙常遍真實之如來全體法身,為十方三世諸佛之所共。
 
  所以「多寶如來所謂我身,即圓明淨妙常遍真實之如來全體法身」,這就是所說的「我身」。這「如來全體法身」,實在是我們人人本具。所以,「為十方三世諸佛之所共」。多寶佛他的「淨妙常遍真實之如來全體法身」,其實也是十方三世諸佛所共同的,所以佛佛道同。
 
若我至現耳,乃多寶願辭。
願集分身乃出現,有三義:
一、表圓會圓證,以多寶全身在塔,必全身方見全身,是攝用歸體,古今一相,所以寶塔一開,則多寶釋迦同坐一座。
 
  所以他說,「若我至現耳」,就是我是古佛,就是說多寶佛表示他是古佛。過去佛,一直到現在,那就是釋迦佛,過去一直到現在。「乃多寶願辭」。「多寶願」的意思,這就是現在多寶佛,他若要現身,古佛在現在現身,這是他的表達。那就是「願集分身乃出現」,有三種意思,第一是要表達,表達出圓教的法會,「圓會圓證」。這個圓教的法會,在這個地方來完成證明,這就是第一種。所以多寶佛的全身在塔中,這就是全身要能完全顯現,現身出來,那就是在這個圓教的大會來做證明,必定他的全身,會現出這個全身,見全身,這就是表示要「攝用歸體」。
 
  平時在應用的,就像剛剛說,人間菩薩他用心、用力在每一個地方去付出,身體力行。這個身體力行,回歸回來就是真如本性,這種歸於體,攝用歸體。你出力,這麼重的東西拿起來,歸於整齊。這看到了,我們這就是要用那個力,就是你願意付出,這就是用,付出歸於這個體。有體,才有力,就是有這個真如的本性,才能顯出了這分教育傳法,而且身體力行,落實在人群中。這「古今一相」,自古以來到現在都是一樣,體相是一。所以,「所以寶塔一開,則多寶、釋迦同坐一座」。若這樣寶塔一開,就能看到釋迦佛與多寶佛,多寶佛讓出位來與釋迦佛同座。這就是一。
 
二、欲示無生滅之法身,必會有去來之應身,從法起應,攝應歸法,一為無量,無量為一。
使忘生滅之見,去來之相,一多無礙,方得見法身之本體。
 
  二,就是「欲示無生滅之法身」。沒有什麼樣生滅的法身,其實「必會有去來之應身」,有去、有來,過去的佛示滅,其實還是要應世應機再來人間。不是常常說過了,諸佛的心願就是不離眾生。所以應身,去來應身。「從法起應」,從這個法,真理法身開始感應眾生的苦難,不捨眾生,所以他就要應身來來回回。所以「攝應歸法」,就是應眾生無明覆蓋,就要來來回回不斷來示教,來現身,教示眾生,這樣「攝應歸法」,將這個應身來施以教法,回歸到真如本性。人人本具真如,只是要教你回歸到你「原來你也能成佛」,這條路就是要去行菩薩道,這就是「攝應歸法」的唯一一個方法。所以「一為無量,無量為一」。這精神理念,法,虛空法界同一道理,自古至今道理是一。所以「使忘生滅之見」,大家要去除了生滅之見。生,那就是如何生生死死不必怕,只要我們無明、惑完全去除,應機來人生教育眾生,來應機投教,只要我們不受業力牽來的,我們是為度眾生。
 
  只要我們這個生滅,這分段生死、變易生死斷除了,就沒有什麼樣的生死我們再掛礙,所以「去來之相」,就是「一多無礙」。不論是一生、多生,來來回回都無礙我們的本性。這個真如本性,哪怕我們現在是凡夫,真如也不受障礙,受障礙的就是無明煩惱,真如是如如不動,去來一如,沒有生滅,真如沒有生滅相,人人永遠都存在,只是我們無法去受用。諸佛菩薩受用真如法,不受污染,凡夫真如被無明埋覆著,無法應用。所以我們就是這樣要用心去突破無明煩惱,所以不需要掛礙。「一多無礙,方得見法身之本體」。我們若能這樣,才真正能看到我們的法身本體,我們的真如本性。其實,你若是斷分段生死、變易生死,必定要將煩惱無明去除,解脫了,這樣就沒有煩惱無明,這樣我們的真如本性就能現前。
 
三、欲集十方法身,必變娑婆穢土,遣去染淨之心,限礙之識,自他之情,方得見實相之真境。
有此三義,故集乃現耳。 
 
  第三願,就是「欲集十方分身,必變娑婆穢土,遣去污淨之心」,就是要如何將這分身佛會集來呢?必定要將娑婆這個穢土去除,就是我們的心,污染的心要去除,要遣去,完全都掃除,將這個染淨之心去除了。所以「限礙之識」,會障礙我們,只到第八識,這個識都將它去除。「自他之情,方得見實相之真境」,我們才能通徹第九識。這個八識是業識,還隔礙著,這些若都去除之後,自然這個「實相之真境」,那就是第九識現前。這就是願集分身乃出現,要有這三種意義,我們就能見到多寶佛。
 
  後面還有一大的道理存在,所以我們聽經要一直將它連串下來,不是聽了就過去了,「不要執著,聽了就將它放下,過去了。」對不對呢?是不是這樣呢?聽了,法要留在心裡,叫做「無漏」,法要留在心裡,煩惱無明要將它蠲除,這我們必須要時時多用心。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合十

 

高明智(惟智)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2016/09/06晨語簡記《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