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6/09/14晨語簡記《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向下 
2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6/09/14晨語簡記《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Empty
發表主題: 2016/09/14晨語簡記《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2016/09/14晨語簡記《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Empty周三 9月 14, 2016 5:13 pm

20160914薰法香如是我聞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外面有風,有雨的聲音,但願這個聲音能夠慢慢降低下來,希望大家用心聽。時間總是在這樣的空間在過,現在這個空間就是隨著氣候的變化,現在就是颱風天。這個颱風,「莫蘭蒂」,是一個強烈的颱風,氣象局不斷不斷報出了風力是大、是強,範圍是廣,希望大家要提高警覺,但願人人用最虔誠的心,期待這個颱風能夠位置稍微這樣移動一下,若能較近海,不傷陸地,這要看大家虔誠的心。剛剛從新講堂走過時,看到在那裡守夜,在了解颱風去向的兩位菩薩,就趕快來告訴我,我就問:「現在颱風的去向?」他說:「已經中心偏南一點,不會觸到陸地,但是周圍的風力還是很強,雨水也是很大,只是颱風的中心較偏南,那就是在恆春的海面上。」但願雨勢、風力能夠稍再減弱一點,對陸地,人就能平安。那就要看人,人人要用虔誠的心。

 娑婆世界本來就是這樣,世間的環境隨著大自然的景象,所以有春夏秋冬,在夏季與秋季這期間,本來溫度會較高,氣壓、氣流就會較不穩定,就會有會合的氣流形成颱風。尤其是這幾年來,在秋季來時,颱風就密集很多。去年這個時候也是我們的人醫年會,是全球志同道合的人醫會醫生,有緣會合在慈濟,他們為天下眾生,貧窮苦難、病苦的眾生,他們願意付出。每年一次,期待中秋月圓時,全球慈濟人醫會,就是大醫王,希望能夠在每年這個時候可以共同集合,回來臺灣,來與師父過中秋,最重要的是大家有志一同,會合來討論,來分享。一起來討論醫療生態,每一個國家的醫療生態不同,有差別,大家能夠共處一堂來彼此分享,也能增加了解一些在國際間不同的生態、環境、經濟、醫療常識等等,彼此之間互相分享,互相吸收,了解國際間醫療生態。

同時也能夠互相了解,慈濟有志一同的大醫王,投入在慈濟裡,每一個國家人醫會為當地貧窮苦難人如何付出。當地有天災意外嗎?有天災意外的災難,人醫會的醫護人員、藥劑師等等,就與慈濟人共同去關懷,去看病、去療傷。或者有的地方是貧窮苦難,病人走不出來,醫生、志工、護士、藥劑師一群人就走進去,關心他的家庭,了解他的病苦,或者是有的要換藥的,有的要清瘡,這就是醫護人員、志工那一分的愛心,到貧困苦難人的家庭去。這是人間的菩薩,這是人間的大醫王,他們願意辛苦付出,為貧病苦難人,作人間生命中的貴人,這些都是天下間的菩薩。而且他們也會定期去做衛教,健康教育等等,為眾生的健康而守護。很多國家的大醫王就是這樣。就像醫生很集合的地方,像是菲律賓人醫會,慈濟人醫年會定在農曆八月十五日,其實是菲律賓開始。

他們去離島義診,每一次去,病人很多,他們的訊息報回來,我就這樣說:「的確,感恩大家,我無法去,你們若能夠來……。」醫生很歡喜,菲律賓慈濟人聽到這樣的訊息,由呂副院長著一群醫生來了,剛好是中秋節,在這裡過中秋。要回去時,就問他們:「明年還願意來臺灣過中秋嗎?」他們就說:「很好啊!我們若能每年來與師父過中秋,看月亮,很歡喜!」「這樣好啊,明年再來。」就這樣年年中秋節,就是來精舍過中秋節。記憶中,同樣,若是中秋節這一天,抬頭來看月,月亮是不是能浮出來呢?天清朗嗎?有時候,烏雲遮天,就很擔心,「今晚應該看不到月亮,可能會稍微下雨。」「沒關係啦!」大家總是照常在外面排著椅子、桌子,同樣是露天。果然,有幾年的時間下著毛毛小雨,卻是大家也是在這樣小小的、細細的雨中,歡喜同樂。一陣子,雨就過去了,小小細雨,淋到衣服,不會濕,就知道有下雨了,大家道心堅固、信心堅固,還是照常,一下子,雨沒了,抬頭看,月亮出來了。這種大地人圓,天上月也圓,擔心中得到皆大歡喜。

從這樣開始,農曆八月十五日就是我們慈濟國際人醫年會。因為國際間聽到了,「菲律賓人醫會可以回去與師父過中秋,我們可以嗎?」美國人醫會來討了(請求了)。「可以啊!」美國人醫也回來了。又開始,很遠的地方,巴西他們也說要回來,「好啊!」通通回來了。就這樣,一個一個國家人醫會,就這樣選在這個時間裡回來。這就是人醫年會為什麼每年選在中秋節的因緣。中秋,氣候有時候秋雨綿綿,怎麼幾年來就會加上颱風,已經連續好幾年了。去年也是遇上颱風,人醫年會還是照常回來花蓮舉行,到了圓緣那一天,颱風還是登陸,所以,大家要回去那一天下午,「車子有開嗎?還是沒開呢?安全第一啊!」在靜思堂這個地方再延後一點時間,讓大家歡歡喜喜,平平安安回去。

今年又遇到颱風,這個時候颱風應該開始靠近…,昨天的氣象報告是預測下午四點多的時間,是颱風要觸陸時,是最接近陸地。果然,昨晚就已經開始接觸陸地了,颱風的環流(暴風圈)已經慢慢接觸到了,就是這樣分分,現在有稍微偏南一點,所以颱風的中心,颱風眼,好像閃過了,這是剛才所聽到的,到底會不會再偏北一點?若是再偏北,那颱風中心就會接近,更靠近臺灣恆春、太麻里,就又要擔心了。

是啊!擔心,心一直就是很擔心啊!祈求人人能夠虔誠,這一波能夠平安過,讓大家這一分愛心,平時在各個地方為人群付出,難得能夠有志者共聚一堂,大家有緣來合會,互相鼓勵、互相鞭策,這樣加強大家的道心,加強大家的愛心,這種因緣希望不要錯過。昨晚已經全都到達了,平安報到,現在都是在靜思堂,但願大家很歡喜來,臺灣地主隊也是很用心在迎接著,希望大家就是結好緣,增長智慧,這是福慧雙修的好機會。要感恩的人很多,這次年會是臺北慈濟人負責,動員了五六百人,地主隊好幾天前就已經來看地點,整理、準備,提出了最真的誠意,這樣一群一群來了,準備得事事妥當,很歡喜。因為在颱風天,臺北慈濟人,他們就預備,分成兩隊,一隊是預防,因為氣象的報告,可能從昨天開始,陸地的風就會很大,恐怕無法到花蓮來,就會停留在臺北,所以臺北也有三個道場,好像是在三重、蘆洲、板橋,聽說是三個道場,他們就是準備可能就會這樣安置在那個地方,用連線的這樣來開會,所以也有五六百人的工作人員,同樣都準備好了。

這群人,來花蓮的人,擔心颱風來,無法趕回去。既來之,則安之,安住在花蓮,就要再有另外一團人在臺北,就是預備在臺北,人醫年會在臺北開。可見臺灣的慈濟人平時接待國際間活動是歷練有素,真的訓練得大家都是很穩定,他們有辦法能將國際間的菩薩,用誠意來迎接,多少人來,他們就是有多少人的最誠懇的接待。昨天我聽到臺北的大隊已經回來了,他們就告訴我:「師父,您安心,萬一氣候若不好,他們無法回到花蓮,他們就在臺北,住的、用的,我們全部都整理好了,都準備好了,臺北有這一群人在那個地方預備著。」這讓我很感恩,也很感動啊!日日都在說感恩、感動,這個話說不完啊!好,現在雨較停了,我是不是趕緊爭取時間。

城邑聚落山河自何而無,
顯見淨土而不見穢土者,
以淨穢分界,乃群情之見,
心境一如,何有淨穢分別。

來,「城邑聚落山河自何而無,顯見淨土而不見穢土者,以淨穢分界乃群情之見,心境一如何有淨穢分別。」這意思就是要告訴大家,我們昨天說過,村落、城邑,聚落的地方,或者是城市、鄉鎮等等,這忽然間全都沒有了。「城邑、聚落」,這就是表示男女混居,或者是心地穢惡,不平衡的心態,雜念穢惡,佛法將要聚集的地方,這些完全都沒有了。「城邑聚落山河自何而無」。不論是山河、坑坎、丘陵,每樣全都忽然間平正了,很平,因為所有的分身佛將來集了,當然就沒有崎嶇不平、高高低低了,一切都要讓它很平坦,好像是琉璃一樣,平坦的土地。「顯見淨土而不見穢土者」,看到淨土,沒有穢土,這表示人人的心都很平衡,人人的心都是善,就像琉璃沒有瑕穢,沒有一點點污染到。

 所以「以淨穢分界,乃群情之見」。我們上次也有說過了,人心是清淨呢?是污穢呢?就是看我們自己的心,是用清淨心來面對呢?人與事物,聽法等等,是不是都用清淨心呢?或者是帶著煩惱心、污染心呢?其實,只是一念心,「以淨穢分界,乃群情之見」,只是,好壞是人的心來分別。所以,「心境一如,何有淨穢分別」呢?我們若常常能保持著我們的心境就是這樣一如,沒有別念,就是清淨無污染。若能這樣,這就是,世界就無不都是淨土,「心淨則土淨」,人心若清淨,自然國土就清淨。

*一實之理,如如平等,而無彼此之別,謂之不二。菩薩悟入一實平等之理,謂之入不二法門。

 所以說,「一實之理,如如平等」。這一實大乘法是如如平等,佛陀雖然談空說有,其實無不都是為我們的真如本性,希望能開啟。眾生根機不整齊,佛陀不得不談空說有,其實都是一實之理。如如,就是這樣,真如本性都是平等,所以「無彼此之別」。沒有說他是污穢,我是清淨;沒有說佛是永遠佛是大覺者,眾生永遠都是污穢的,不是這樣。佛也是從凡夫開始修,從凡夫成正覺,佛做得到,我們凡夫也能可成佛,人人平等,所以能說「不二」。心、佛與凡夫,三無差別。佛陀這麼說,一念心,「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三都沒有差別,都是為一,何況哪有二呢?所以「不二」。「菩薩悟入一實平等之理,謂之入不二法門」。菩薩已經體會了,了解了,佛陀為他們授記了,他們已經發大心了,一心向佛,就行在菩薩道上。

*本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蘊之與界,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佛性。

 「本性非善非不善」,所以「是名不二」。我們人人的本性不是善、不是惡,無善無惡,就是這樣這麼的平穩。善,是因為眾生有苦難,所以我們要啟發善心,行菩薩道,若人人都是善,人人全都無苦難。人與菩薩與佛同樣,心就是常常很平齊,寂靜清澄,無高無低,就是這樣這麼的平穩,所以非善也非不善,也無惡,就是沒有高低,不是像娑婆世界,有高山就有深坑,沒有,我們的心很平,如琉璃地,清淨、平穩。所以說,「蘊之與界」。「蘊」是五蘊,「界」是十八界。前面我們也說過了,「五蘊」,色、受、想、行、識,色在外面誘引我們的眼根,六根、六識,外面六塵,就是三乘六得十八,分成了「十八界」,凡夫在「十八界」裡造作煩惱。

 佛、菩薩就沒有這十八界、五蘊之分,全部就是不二。若是凡夫就是有這二見,有五蘊,有十八界。「凡夫見二」,菩薩就是沒有,無二,沒有善、沒有惡,在這五蘊、十八界中,沒有善惡的分別,若是凡夫,在這五蘊、十八界造作煩惱無明,所以他就有善惡二項。修行,要修得回歸本性,無善無惡,人人平等,大家都是享受,享受著這種寂靜清澄,平等的境界,這就是最美妙。所以,「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佛性」,佛性平等,靜寂清澄,所以說起來,樣樣都是很簡單。來看前面的文,

經文:「以寶網幔羅覆其上,懸諸寶鈴。唯留此會眾,移諸天人置於他土。」

 「以寶網幔羅覆其上,懸諸寶鈴」。大地是平正,很平,很清淨,上面所覆著的是寶網幔,「以寶網幔羅覆其上」,這樣羅覆在上面。向上看都是寶,珍珠、琉璃,七寶合成,珍珠、瑪瑙等等,前面說過了。將這些七寶織成為網,這樣覆蓋,所以下面看到的是琉璃世界,上面是七寶完成,這就是表達出了法,上下無不都是清淨的寶物,法無不都是我們的福與慧,這寶鈴就是表示法。常常在聽法,享受著寂靜清澄,聞法的境界,增長智慧。所以「唯留此會眾」。心接受法的人,根機成熟的人,就在這個會中;根機還未成熟,天人,他就要閃開。因為有很多分身佛,就是再接下去有很多道理,不喜歡聽,或者是他的根機聽不懂,他就移到一邊去,讓能聽、能接受法的人就一直進來,就是所有的法這樣一直集中來了,非根器的人,他就慢慢要退避。

經文:「是時,諸佛各將一大菩薩以為侍者,至娑婆世界,各到寶樹下。」

 所有的諸佛,地點都整理好了,大家心態都整理好了,準備好了,開始要接受大法,諸佛法身亦再會合過來。不只是諸佛法身,還有菩薩,隨從的人也來了。接下來這段文,他們一來,就都知道自己的位置在哪裡,就位了,就到寶樹下,因為這化土上面是寶樹,以及界道,金繩界道,琉璃為地,寶樹行列,金繩界道,這前面都說過了。所以這是位置,法也要歸法的法位來了。所以,經文再說,

經文:「一一寶樹高五百由旬,枝葉華果次第莊嚴。諸寶樹下皆有師子之座,高五由旬,亦以大寶而校飾之。」

經文簡釋:「一一寶樹高五百由旬」;即表五分功德法身。

 這段經文,接下來這段經文就是這樣說,表示「五分功德法身」。這五百由旬,就是歸納在法裡,那就是表示「五分法身」。

*五分法身:以五種的功德法,成就佛身,叫做五分法身。
一、戒法身,謂如來三業,離一切的過失。
二、定法身,謂如來真心寂滅,離一切的妄念。
三、慧法身,謂如來真智圓明,通達諸法的性相。
四、解脫法身,謂如來的身心,解脫一切的繫縛。
五、解脫知見法身,謂如來具有了知,自己實已解脫的智慧。

 什麼叫做「五分法身」?它有五種功德,這五種功德成就佛身,叫做「五分法身」。我們要修行,不能缺這五項,缺了這五項,我們也不能成佛。第一就是「戒法身」。這個戒是什麼?戒三業,身、口、意三業。說話,要很用心來說話,有時一言之差,就會惹成禍端,所以我們說話要很小心。佛口所生子,法從口出,佛陀開口就是說法,是道理的法,能夠讓人人的慧命從佛陀的口中來成長慧命,這是佛的淨口業。身,佛陀舉手動足無不都是人生的典範,來來回回,佛所到的地方,無不都是因緣,乘著因緣度眾生,應眾生的機緣,就出現在任何一個地方。現在與娑婆世界有緣,來來回回,示現這個身來人間,為人間典範,「三界導師,四生慈父」,離不開這個身形來教育眾生。所以,身、口,還有意,佛的心意,那就不用說了,永遠都是寂靜清澄,雖然為大地眾生悲心不斷,卻是能永遠輕安自在,靜寂清澄,這是佛的心意,永遠都是清淨。這是佛要在戒,重在戒,這就是我們修行要磨練,磨練出了心如如不動,不受外境影響,有高低起伏,沒有,永遠平靜。

 第二就是「定法身」,要穩定下來。「謂如來真心寂滅」,所以「離一切的妄念」,這就是佛的定心。

 第三就是「慧法身」,智慧,因為他的心力定,沒有煩惱起伏,所以「謂如來真智圓明,通達諸法的性相」。這就是諸佛的慧,諸佛之慧與天地合一,無一不知,無一不曉,這是真智圓明,這是慧的法身。

 第四,那就是「解脫法身」。那就是解脫。如來,乘如是法而來人間,來來去去,如法度眾生,不是受業來的,他是應眾生需要,乘如是法而來人間,所以永遠都是解脫,解脫一切的繫縛,沒有什麼能束縛到佛的心,障礙到佛的心境,心平靜,很定。

 第五就是「解脫知見法身」,就是佛的法身,他解脫了,不受障礙。這解脫知見法身是「謂如來具有了知,自己實已解脫的智慧」。我們自己呢?凡夫都不知道,「這樣我到底有智慧,還是沒有智慧?」我們自己還沒有很肯定,我們是不是有得到解脫了沒有?我們很不肯定自己,但是佛他已經完全肯定了,肯定自己,很有信心,肯定自己不是業力來的,是乘如是法而來人間。這叫做「五分法身」,這要很長久的時間來歷練、修行,才有辦法得到「五分法身」,「五分法身」就位,他們的位置,這個法要歸位來,這是屬「五分法身」。

經文簡釋:「枝葉華果次第莊嚴」;枝喻事相,一一相中復有多別,喻如葉。開華表因,成果表智。如次進修,用嚴法體。

 「枝葉華果次第莊嚴」。就是「枝喻事相,一一相中復有多別」,所以譬喻如葉。這樹,一棵樹,樹幹,展枝了,枝就很雜了,很多的枝,有枝就有葉,這樣,看它這個枝如何竄,葉子長出來,就是莊嚴。世間事相很多,道理要應人間,就像那棵樹,這棵樹要茂盛起來,需要有枝,有枝、葉,這就是這樣譬喻,譬喻事相。開華表示因,成果表示智。這棵樹,這枝葉茂盛時,自然它會開花,開花那就是因。這棵樹是什麼樹,它一定開什麼花,在開花展現出來,就是因;花開了之後,裡面那個果實,那就是種子。

 所以「成果表智」,種子出來了,是表示能再傳下去。修行不能半途而廢,聽法也不能半途而廢,我們若半途而廢,就沒有結實了。沒有結實,就沒有結果;沒有結果,你就無法有種子再傳下去。同樣的道理,所以「如次進修,用嚴法體」。我們的身體,我們就是要這樣修行,我們要有這樣的戒,有這樣的威儀。這律儀就是表示我們修行的過程。

經文簡釋:「諸寶樹下皆有師子之座,高五由旬」;樹是願行。座表空寂。安詳其理名為座。

 所以,「諸寶樹下皆有師子之座,高五由旬」,這五由旬的獅子座。樹是願行。我們要發願,我們要身體力行。座是「諸法空為座」(「座表空寂」)。我們要著「忍辱衣」,我們要「諸法空為座」,我們要「大慈悲為室」,同樣的道理。所以「安詳其理名為座」。這道理全都會集了,這就是譬如座,道理就是我們的獅子座。

*座高五由旬:即五忍位。
五忍:
一、伏忍:伏即隱伏,忍即忍可,又安忍。
二、信忍:信者,隨順不疑。
三、順忍:順即隨順,亦從。
四、無生忍:謂七地、八地、九地菩薩,妄惑已盡,了知諸法悉皆不
   生。
五、寂滅忍:謂第十法雲地,等覺菩薩,妙覺果佛,諸惑斷盡,清淨
   無為,湛然寂滅,故名寂滅忍。

 所以「座高五由旬」,這個座的位置也有五由旬高,這表示還要有五忍。「五忍」,就是一要「伏忍」,忍,要調伏。眾生剛強,我們要調伏。不只是眾生剛強,我們要調伏,我們自己的心性剛強,也要調伏,先調伏自己,才能調伏他人,所以需要忍。「忍即忍可,又安忍」,要能堪得忍,或者是說:「這不算什麼。」這樣就是安忍。

 第二,「信忍」,就是信,「信者,隨順不疑」。

 第三,「順忍」,「順即隨順,亦從」。我們不只是隨順,我們要與佛的道理來會合,要順從這個道理走。

 第四,「無生忍」。就是「謂七地、八地、九地菩薩」,這已經修行到七、八、九地去了,十地菩薩,他已經到第九地了,所以「妄惑已盡」,這些無明煩惱都盡了,所以「了知諸法悉皆不生」。很多的煩惱法,我們都了解了,我們不會再生煩惱。

 第五就是「寂滅忍」,完全都忍了,到「法雲地」的境界,那就是菩薩十地了,這叫做「等覺菩薩」。「妙覺果佛,諸惑斷盡,清淨無為,湛然寂滅,故名寂滅忍」。這就是我們修行的過程。

經文簡釋:「亦以大寶而校飾之」;坐是空法,今云寶飾,即表不空如來之坐。

 所以,「亦以大寶而校飾之,坐是空法」。這個大寶,用種種的寶物來莊飾它,那就是表示我們坐在這個法座,那就是空法。尤其是現在說「寶飾」,就表示「不空如來之坐」,意思就是真空妙有之坐。各位,學佛就是這樣。我們不論是「五分法身」或者是「五忍」,都是我們修行的過程。修行的過程,常常要用很平靜的心態。看,剛才出來,說話的聲音夾雜著雨聲,現在,法開始說,雨停了,讓我們能靜靜來聽法,也期待人人要循循地接受,同樣要將這個法身體力行,這就是要時時多用心啊!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合十


月亮 在 周日 4月 23, 2017 6:20 pm 作了第 1 次修改
回頂端 向下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85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4
注冊日期 : 2008-12-22

2016/09/14晨語簡記《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6/09/14晨語簡記《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2016/09/14晨語簡記《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Empty周四 9月 15, 2016 10:58 am

薰法香心得札記(二○一六年九月十四日星期三)
 
一實之理,如如平等,而無彼此之別,謂之不二。菩薩悟入一實平等之理,謂之入不二法門。 


本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蘊之與界,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佛性。 
不二法門是佛教或是禪宗琅琅上口的一句話,結果今天同樣以四個字「一實平等」就解釋完了,真好。一實故不二,不二故平等,平等才是一實。其餘如非善非不善,都是由不二衍生出的說法,可以有無量無數,非A非B。

 
五分法身:以五種的功德法,成就佛身,叫做五分法身。 
一、戒法身,謂如來三業,離一切的過失。 
二、定法身,謂如來真心寂滅,離一切的妄念。 
三、慧法身,謂如來真智圓明,通達諸法的性相。 
四、解脫法身,謂如來的身心,解脫一切的繫縛。 
五、解脫知見法身,謂如來具有了知,自己實已解脫的智慧。 
這五分法身在無量義經經文有出現,上人已開示很多遍,此一版本,簡潔明了,有掌握重點,是我最喜歡的版本。

 
這棵樹,這枝葉茂盛時,自然它會開花,開花那就是因。這棵樹是什麼樹,它一定開什麼花,在開花展現出來,就是因;花開了之後,裡面那個果實,那就是種子。 
今天讀到這一段,腦中忽然閃過,樹、雲、水......等等,都是佛經中常常出現的譬喻,有機會要好好研究一下,再與大家分享。

 
 
 
外面有風,有雨的聲音,但願這個聲音能夠慢慢降低下來,希望大家用心聽。時間總是在這樣的空間在過,現在這個空間就是隨著氣候的變化,現在就是颱風天。這個颱風,「莫蘭蒂」,是一個強烈的颱風,氣象局不斷不斷報出了風力是大、是強,範圍是廣,希望大家要提高警覺,但願人人用最虔誠的心,期待這個颱風能夠位置稍微這樣移動一下,若能較近海,不傷陸地,這要看大家虔誠的心。剛剛從新講堂走過時,看到在那裡守夜,在了解颱風去向的兩位菩薩,就趕快來告訴我,我就問:「現在颱風的去向?」他說:「已經中心偏南一點,不會觸到陸地,但是周圍的風力還是很強,雨水也是很大,只是颱風的中心較偏南,那就是在恆春的海面上。」但願雨勢、風力能夠稍再減弱一點,對陸地,人就能平安。那就要看人,人人要用虔誠的心。 

娑婆世界本來就是這樣,世間的環境隨著大自然的景象,所以有春夏秋冬,在夏季與秋季這期間,本來溫度會較高,氣壓、氣流就會較不穩定,就會有會合的氣流形成颱風。尤其是這幾年來,在秋季來時,颱風就密集很多。去年這個時候也是我們的人醫年會,是全球志同道合的人醫會醫生,有緣會合在慈濟,他們為天下眾生,貧窮苦難、病苦的眾生,他們願意付出。每年一次,期待中秋月圓時,全球慈濟人醫會,就是大醫王,希望能夠在每年這個時候可以共同集合,回來臺灣,來與師父過中秋,最重要的是大家有志一同,會合來討論,來分享。一起來討論醫療生態,每一個國家的醫療生態不同,有差別,大家能夠共處一堂來彼此分享,也能增加了解一些在國際間不同的生態、環境、經濟、醫療常識等等,彼此之間互相分享,互相吸收,了解國際間醫療生態。 

同時也能夠互相了解,慈濟有志一同的大醫王,投入在慈濟裡,每一個國家人醫會為當地貧窮苦難人如何付出。當地有天災意外嗎?有天災意外的災難,人醫會的醫護人員、藥劑師等等,就與慈濟人共同去關懷,去看病、去療傷。或者有的地方是貧窮苦難,病人走不出來,醫生、志工、護士、藥劑師一群人就走進去,關心他的家庭,了解他的病苦,或者是有的要換藥的,有的要清瘡,這就是醫護人員、志工那一分的愛心,到貧困苦難人的家庭去。這是人間的菩薩,這是人間的大醫王,他們願意辛苦付出,為貧病苦難人,作人間生命中的貴人,這些都是天下間的菩薩。而且他們也會定期去做衛教,健康教育等等,為眾生的健康而守護。很多國家的大醫王就是這樣。就像醫生很集合的地方,像是菲律賓人醫會,慈濟人醫年會定在農曆八月十五日,其實是菲律賓開始。 

他們去離島義診,每一次去,病人很多,他們的訊息報回來,我就這樣說:「的確,感恩大家,我無法去,你們若能夠來……。」醫生很歡喜,菲律賓慈濟人聽到這樣的訊息,由呂副院長著一群醫生來了,剛好是中秋節,在這裡過中秋。要回去時,就問他們:「明年還願意來臺灣過中秋嗎?」他們就說:「很好啊!我們若能每年來與師父過中秋,看月亮,很歡喜!」「這樣好啊,明年再來。」就這樣年年中秋節,就是來精舍過中秋節。記憶中,同樣,若是中秋節這一天,抬頭來看月,月亮是不是能浮出來呢?天清朗嗎?有時候,烏雲遮天,就很擔心,「今晚應該看不到月亮,可能會稍微下雨。」「沒關係啦!」大家總是照常在外面排著椅子、桌子,同樣是露天。果然,有幾年的時間下著毛毛小雨,卻是大家也是在這樣小小的、細細的雨中,歡喜同樂。一陣子,雨就過去了,小小細雨,淋到衣服,不會濕,就知道有下雨了,大家道心堅固、信心堅固,還是照常,一下子,雨沒了,抬頭看,月亮出來了。這種大地人圓,天上月也圓,擔心中得到皆大歡喜。 

從這樣開始,農曆八月十五日就是我們慈濟國際人醫年會。因為國際間聽到了,「菲律賓人醫會可以回去與師父過中秋,我們可以嗎?」美國人醫會來討了(請求了)。「可以啊!」美國人醫也回來了。又開始,很遠的地方,巴西他們也說要回來,「好啊!」通通回來了。就這樣,一個一個國家人醫會,就這樣選在這個時間裡回來。這就是人醫年會為什麼每年選在中秋節的因緣。中秋,氣候有時候秋雨綿綿,怎麼幾年來就會加上颱風,已經連續好幾年了。去年也是遇上颱風,人醫年會還是照常回來花蓮舉行,到了圓緣那一天,颱風還是登陸,所以,大家要回去那一天下午,「車子有開嗎?還是沒開呢?安全第一啊!」在靜思堂這個地方再延後一點時間,讓大家歡歡喜喜,平平安安回去。 

今年又遇到颱風,這個時候颱風應該開始靠近…,昨天的氣象報告是預測下午四點多的時間,是颱風要觸陸時,是最接近陸地。果然,昨晚就已經開始接觸陸地了,颱風的環流(暴風圈)已經慢慢接觸到了,就是這樣分分,現在有稍微偏南一點,所以颱風的中心,颱風眼,好像閃過了,這是剛才所聽到的,到底會不會再偏北一點?若是再偏北,那颱風中心就會接近,更靠近臺灣恆春、太麻里,就又要擔心了。 

是啊!擔心,心一直就是很擔心啊!祈求人人能夠虔誠,這一波能夠平安過,讓大家這一分愛心,平時在各個地方為人群付出,難得能夠有志者共聚一堂,大家有緣來合會,互相鼓勵、互相鞭策,這樣加強大家的道心,加強大家的愛心,這種因緣希望不要錯過。昨晚已經全都到達了,平安報到,現在都是在靜思堂,但願大家很歡喜來,臺灣地主隊也是很用心在迎接著,希望大家就是結好緣,增長智慧,這是福慧雙修的好機會。要感恩的人很多,這次年會是臺北慈濟人負責,動員了五六百人,地主隊好幾天前就已經來看地點,整理、準備,提出了最真的誠意,這樣一群一群來了,準備得事事妥當,很歡喜。因為在颱風天,臺北慈濟人,他們就預備,分成兩隊,一隊是預防,因為氣象的報告,可能從昨天開始,陸地的風就會很大,恐怕無法到花蓮來,就會停留在臺北,所以臺北也有三個道場,好像是在三重、蘆洲、板橋,聽說是三個道場,他們就是準備可能就會這樣安置在那個地方,用連線的這樣來開會,所以也有五六百人的工作人員,同樣都準備好了。 

這群人,來花蓮的人,擔心颱風來,無法趕回去。既來之,則安之,安住在花蓮,就要再有另外一團人在臺北,就是預備在臺北,人醫年會在臺北開。可見臺灣的慈濟人平時接待國際間活動是歷練有素,真的訓練得大家都是很穩定,他們有辦法能將國際間的菩薩,用誠意來迎接,多少人來,他們就是有多少人的最誠懇的接待。昨天我聽到臺北的大隊已經回來了,他們就告訴我:「師父,您安心,萬一氣候若不好,他們無法回到花蓮,他們就在臺北,住的、用的,我們全部都整理好了,都準備好了,臺北有這一群人在那個地方預備著。」這讓我很感恩,也很感動啊!日日都在說感恩、感動,這個話說不完啊!好,現在雨較停了,我是不是趕緊爭取時間。 

城邑聚落山河自何而無, 
顯見淨土而不見穢土者, 
以淨穢分界,乃群情之見, 
心境一如,何有淨穢分別。 

來,「城邑聚落山河自何而無,顯見淨土而不見穢土者,以淨穢分界乃群情之見,心境一如何有淨穢分別。」這意思就是要告訴大家,我們昨天說過,村落、城邑,聚落的地方,或者是城市、鄉鎮等等,這忽然間全都沒有了。「城邑、聚落」,這就是表示男女混居,或者是心地穢惡,不平衡的心態,雜念穢惡,佛法將要聚集的地方,這些完全都沒有了。「城邑聚落山河自何而無」。不論是山河、坑坎、丘陵,每樣全都忽然間平正了,很平,因為所有的分身佛將來集了,當然就沒有崎嶇不平、高高低低了,一切都要讓它很平坦,好像是琉璃一樣,平坦的土地。「顯見淨土而不見穢土者」,看到淨土,沒有穢土,這表示人人的心都很平衡,人人的心都是善,就像琉璃沒有瑕穢,沒有一點點污染到。 

所以「以淨穢分界,乃群情之見」。我們上次也有說過了,人心是清淨呢?是污穢呢?就是看我們自己的心,是用清淨心來面對呢?人與事物,聽法等等,是不是都用清淨心呢?或者是帶著煩惱心、污染心呢?其實,只是一念心,「以淨穢分界,乃群情之見」,只是,好壞是人的心來分別。所以,「心境一如,何有淨穢分別」呢?我們若常常能保持著我們的心境就是這樣一如,沒有別念,就是清淨無污染。若能這樣,這就是,世界就無不都是淨土,「心淨則土淨」,人心若清淨,自然國土就清淨。 

一實之理,如如平等,而無彼此之別,謂之不二。菩薩悟入一實平等之理,謂之入不二法門。 

所以說,「一實之理,如如平等」。這一實大乘法是如如平等,佛陀雖然談空說有,其實無不都是為我們的真如本性,希望能開啟。眾生根機不整齊,佛陀不得不談空說有,其實都是一實之理。如如,就是這樣,真如本性都是平等,所以「無彼此之別」。沒有說他是污穢,我是清淨;沒有說佛是永遠佛是大覺者,眾生永遠都是污穢的,不是這樣。佛也是從凡夫開始修,從凡夫成正覺,佛做得到,我們凡夫也能可成佛,人人平等,所以能說「不二」。心、佛與凡夫,三無差別。佛陀這麼說,一念心,「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三都沒有差別,都是為一,何況哪有二呢?所以「不二」。「菩薩悟入一實平等之理,謂之入不二法門」。菩薩已經體會了,了解了,佛陀為他們授記了,他們已經發大心了,一心向佛,就行在菩薩道上。 

本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蘊之與界,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佛性。 

「本性非善非不善」,所以「是名不二」。我們人人的本性不是善、不是惡,無善無惡,就是這樣這麼的平穩。善,是因為眾生有苦難,所以我們要啟發善心,行菩薩道,若人人都是善,人人全都無苦難。人與菩薩與佛同樣,心就是常常很平齊,寂靜清澄,無高無低,就是這樣這麼的平穩,所以非善也非不善,也無惡,就是沒有高低,不是像娑婆世界,有高山就有深坑,沒有,我們的心很平,如琉璃地,清淨、平穩。所以說,「蘊之與界」。「蘊」是五蘊,「界」是十八界。前面我們也說過了,「五蘊」,色、受、想、行、識,色在外面誘引我們的眼根,六根、六識,外面六塵,就是三乘六得十八,分成了「十八界」,凡夫在「十八界」裡造作煩惱。 

佛、菩薩就沒有這十八界、五蘊之分,全部就是不二。若是凡夫就是有這二見,有五蘊,有十八界。「凡夫見二」,菩薩就是沒有,無二,沒有善、沒有惡,在這五蘊、十八界中,沒有善惡的分別,若是凡夫,在這五蘊、十八界造作煩惱無明,所以他就有善惡二項。修行,要修得回歸本性,無善無惡,人人平等,大家都是享受,享受著這種寂靜清澄,平等的境界,這就是最美妙。所以,「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佛性」,佛性平等,靜寂清澄,所以說起來,樣樣都是很簡單。來看前面的文, 

經文:「以寶網幔羅覆其上,懸諸寶鈴。唯留此會眾,移諸天人置於他土。」 

「以寶網幔羅覆其上,懸諸寶鈴」。大地是平正,很平,很清淨,上面所覆著的是寶網幔,「以寶網幔羅覆其上」,這樣羅覆在上面。向上看都是寶,珍珠、琉璃,七寶合成,珍珠、瑪瑙等等,前面說過了。將這些七寶織成為網,這樣覆蓋,所以下面看到的是琉璃世界,上面是七寶完成,這就是表達出了法,上下無不都是清淨的寶物,法無不都是我們的福與慧,這寶鈴就是表示法。常常在聽法,享受著寂靜清澄,聞法的境界,增長智慧。所以「唯留此會眾」。心接受法的人,根機成熟的人,就在這個會中;根機還未成熟,天人,他就要閃開。因為有很多分身佛,就是再接下去有很多道理,不喜歡聽,或者是他的根機聽不懂,他就移到一邊去,讓能聽、能接受法的人就一直進來,就是所有的法這樣一直集中來了,非根器的人,他就慢慢要退避。 

經文:「是時,諸佛各將一大菩薩以為侍者,至娑婆世界,各到寶樹下。」 

所有的諸佛,地點都整理好了,大家心態都整理好了,準備好了,開始要接受大法,諸佛法身亦再會合過來。不只是諸佛法身,還有菩薩,隨從的人也來了。接下來這段文,他們一來,就都知道自己的位置在哪裡,就位了,就到寶樹下,因為這化土上面是寶樹,以及界道,金繩界道,琉璃為地,寶樹行列,金繩界道,這前面都說過了。所以這是位置,法也要歸法的法位來了。所以,經文再說, 

經文:「一一寶樹高五百由旬,枝葉華果次第莊嚴。諸寶樹下皆有師子之座,高五由旬,亦以大寶而校飾之。」 

經文簡釋:「一一寶樹高五百由旬」;即表五分功德法身。 

這段經文,接下來這段經文就是這樣說,表示「五分功德法身」。這五百由旬,就是歸納在法裡,那就是表示「五分法身」。 

五分法身:以五種的功德法,成就佛身,叫做五分法身。 
一、戒法身,謂如來三業,離一切的過失。 
二、定法身,謂如來真心寂滅,離一切的妄念。 
三、慧法身,謂如來真智圓明,通達諸法的性相。 
四、解脫法身,謂如來的身心,解脫一切的繫縛。 
五、解脫知見法身,謂如來具有了知,自己實已解脫的智慧。 

什麼叫做「五分法身」?它有五種功德,這五種功德成就佛身,叫做「五分法身」。我們要修行,不能缺這五項,缺了這五項,我們也不能成佛。第一就是「戒法身」。這個戒是什麼?戒三業,身、口、意三業。說話,要很用心來說話,有時一言之差,就會惹成禍端,所以我們說話要很小心。佛口所生子,法從口出,佛陀開口就是說法,是道理的法,能夠讓人人的慧命從佛陀的口中來成長慧命,這是佛的淨口業。身,佛陀舉手動足無不都是人生的典範,來來回回,佛所到的地方,無不都是因緣,乘著因緣度眾生,應眾生的機緣,就出現在任何一個地方。現在與娑婆世界有緣,來來回回,示現這個身來人間,為人間典範,「三界導師,四生慈父」,離不開這個身形來教育眾生。所以,身、口,還有意,佛的心意,那就不用說了,永遠都是寂靜清澄,雖然為大地眾生悲心不斷,卻是能永遠輕安自在,靜寂清澄,這是佛的心意,永遠都是清淨。這是佛要在戒,重在戒,這就是我們修行要磨練,磨練出了心如如不動,不受外境影響,有高低起伏,沒有,永遠平靜。 

第二就是「定法身」,要穩定下來。「謂如來真心寂滅」,所以「離一切的妄念」,這就是佛的定心。 

第三就是「慧法身」,智慧,因為他的心力定,沒有煩惱起伏,所以「謂如來真智圓明,通達諸法的性相」。這就是諸佛的慧,諸佛之慧與天地合一,無一不知,無一不曉,這是真智圓明,這是慧的法身。 

第四,那就是「解脫法身」。那就是解脫。如來,乘如是法而來人間,來來去去,如法度眾生,不是受業來的,他是應眾生需要,乘如是法而來人間,所以永遠都是解脫,解脫一切的繫縛,沒有什麼能束縛到佛的心,障礙到佛的心境,心平靜,很定。 

第五就是「解脫知見法身」,就是佛的法身,他解脫了,不受障礙。這解脫知見法身是「謂如來具有了知,自己實已解脫的智慧」。我們自己呢?凡夫都不知道,「這樣我到底有智慧,還是沒有智慧?」我們自己還沒有很肯定,我們是不是有得到解脫了沒有?我們很不肯定自己,但是佛他已經完全肯定了,肯定自己,很有信心,肯定自己不是業力來的,是乘如是法而來人間。這叫做「五分法身」,這要很長久的時間來歷練、修行,才有辦法得到「五分法身」,「五分法身」就位,他們的位置,這個法要歸位來,這是屬「五分法身」。 

經文簡釋:「枝葉華果次第莊嚴」;枝喻事相,一一相中復有多別,喻如葉。開華表因,成果表智。如次進修,用嚴法體。 

「枝葉華果次第莊嚴」。就是「枝喻事相,一一相中復有多別」,所以譬喻如葉。這樹,一棵樹,樹幹,展枝了,枝就很雜了,很多的枝,有枝就有葉,這樣,看它這個枝如何竄,葉子長出來,就是莊嚴。世間事相很多,道理要應人間,就像那棵樹,這棵樹要茂盛起來,需要有枝,有枝、葉,這就是這樣譬喻,譬喻事相。開華表示因,成果表示智。這棵樹,這枝葉茂盛時,自然它會開花,開花那就是因。這棵樹是什麼樹,它一定開什麼花,在開花展現出來,就是因;花開了之後,裡面那個果實,那就是種子。 

所以「成果表智」,種子出來了,是表示能再傳下去。修行不能半途而廢,聽法也不能半途而廢,我們若半途而廢,就沒有結實了。沒有結實,就沒有結果;沒有結果,你就無法有種子再傳下去。同樣的道理,所以「如次進修,用嚴法體」。我們的身體,我們就是要這樣修行,我們要有這樣的戒,有這樣的威儀。這律儀就是表示我們修行的過程。 

經文簡釋:「諸寶樹下皆有師子之座,高五由旬」;樹是願行。座表空寂。安詳其理名為座。 

所以,「諸寶樹下皆有師子之座,高五由旬」,這五由旬的獅子座。樹是願行。我們要發願,我們要身體力行。座是「諸法空為座」(「座表空寂」)。我們要著「忍辱衣」,我們要「諸法空為座」,我們要「大慈悲為室」,同樣的道理。所以「安詳其理名為座」。這道理全都會集了,這就是譬如座,道理就是我們的獅子座。 

座高五由旬:即五忍位。 
五忍: 
一、伏忍:伏即隱伏,忍即忍可,又安忍。 
二、信忍:信者,隨順不疑。 
三、順忍:順即隨順,亦從。 
四、無生忍:謂七地、八地、九地菩薩,妄惑已盡,了知諸法悉皆不 
生。 
五、寂滅忍:謂第十法雲地,等覺菩薩,妙覺果佛,諸惑斷盡,清淨 
無為,湛然寂滅,故名寂滅忍。 

所以「座高五由旬」,這個座的位置也有五由旬高,這表示還要有五忍。「五忍」,就是一要「伏忍」,忍,要調伏。眾生剛強,我們要調伏。不只是眾生剛強,我們要調伏,我們自己的心性剛強,也要調伏,先調伏自己,才能調伏他人,所以需要忍。「忍即忍可,又安忍」,要能堪得忍,或者是說:「這不算什麼。」這樣就是安忍。 

第二,「信忍」,就是信,「信者,隨順不疑」。 

第三,「順忍」,「順即隨順,亦從」。我們不只是隨順,我們要與佛的道理來會合,要順從這個道理走。 

第四,「無生忍」。就是「謂七地、八地、九地菩薩」,這已經修行到七、八、九地去了,十地菩薩,他已經到第九地了,所以「妄惑已盡」,這些無明煩惱都盡了,所以「了知諸法悉皆不生」。很多的煩惱法,我們都了解了,我們不會再生煩惱。 

第五就是「寂滅忍」,完全都忍了,到「法雲地」的境界,那就是菩薩十地了,這叫做「等覺菩薩」。「妙覺果佛,諸惑斷盡,清淨無為,湛然寂滅,故名寂滅忍」。這就是我們修行的過程。

經文簡釋:「亦以大寶而校飾之」;坐是空法,今云寶飾,即表不空如來之坐。 

所以,「亦以大寶而校飾之,坐是空法」。這個大寶,用種種的寶物來莊飾它,那就是表示我們坐在這個法座,那就是空法。尤其是現在說「寶飾」,就表示「不空如來之坐」,意思就是真空妙有之坐。各位,學佛就是這樣。我們不論是「五分法身」或者是「五忍」,都是我們修行的過程。修行的過程,常常要用很平靜的心態。看,剛才出來,說話的聲音夾雜著雨聲,現在,法開始說,雨停了,讓我們能靜靜來聽法,也期待人人要循循地接受,同樣要將這個法身體力行,這就是要時時多用心啊!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合十

 

高明智(惟智)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2016/09/14晨語簡記《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