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07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外面雨聲還是很大,剛才從外面走進來,因為上面有一塊帆布,雨下來的聲音,外面更聽不到,所以,雨大啊!外面的聲音比擴音出去的聲音還要大。知道聲音在外面的背景,總是很雜的聲音,雖然錄音起來,恐怕後面(背景)的聲音很雜,真的是這樣的環境情況,要能留下這聲音,有點勉強。尤其是外面(薰法香的道場),除了我們精舍以外,我們從雲端傳出去的聲音,可能也很雜,但是時間不能浪費,我們可來複習前面所說過的經文。前面我們有說過了,佛講說《法華經》,已經開始講法三周了。從<序品>開始,佛陀就準備要展示圓教,圓教那就是《法華經》,《法華經》是佛佛道同,每一尊佛,心的本懷,就是來人間要將這個法傳出去,這個圓教,《法華經》。從開始讓我們知道,人人本具佛性,這已經最近常常說過了,佛這樣為我們開示,我們就要這樣相信,相信我們人人本具佛性,要很相信。
所以我們知道,但是知道卻無法很清楚,佛陀還是契而不捨,希望讓大家能深入;只是光知道不深入,沒有深入就無法體會。所以從<方便品>開始,佛就開始一直讚歎、讚歎,讚歎佛智甚深,無上甚深,人人本來具有佛的智性,佛智,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這樣一層再深一層,不斷讚歎。大家若還有時間,有人有筆記下來,應該再回過頭,將<方便品>再看一遍。就是因為佛不斷稱歎,在座的人無法了解,更無法了解,就是這樣,面面相觀。舍利弗體會佛意,也了解同修者的心意,所以代替同修者;就是同時在那裡聽經的人,就是在那個地方代替大家請佛說清楚,讓大家更加了解。雖然佛已經很盡心講述,但還是有很多人無法深入,所以舍利弗請,佛陀止,三止、三請(佛陀先止,舍利弗才請),這意涵很深,師徒之間有默契。
看看,多寶佛就是欠缺人來問,或者是有問,但是第一次若將他止下來,就沒再繼續問,這樣就缺因緣了。我們釋迦牟尼佛,幸好有舍利弗,舍利弗能體會佛陀的心意,所以佛陀第一次說「止,不須複說」,舍利弗還是契而不捨再提出來問,佛陀還是止、止,不用再問了,這大個法這麼的深,大家的根機還不夠,根機不夠,體會不到,若這樣說,他們的體會若是偏差了,有的人心更加疑,疑中就生謗,法就無法這樣留傳下去,受了毀謗,受了議論,這個法要流傳下去困難;不只是法要流傳,受到重重毀謗障礙,會更困難,所以,止,不須復說。
但是舍利弗還是契而不捨,還是再問,佛陀又是再止,不說也罷啊!雖然有的人不信,生疑,有的人是信了,但是,差毫釐,失千里,去議論當中,自然有的人會去將它應用,應用偏了,所以,偏了之後,就會有五利使、五鈍使。在<方便品>不是講了好幾次,強調五利使、五鈍使,這個法就是偏見、邪見等等,這樣生出了無明煩惱,或者是同樣又生出毀謗,或者是偏差的道路,走入魔道去,這就是有很多的考慮,所以,佛陀的三止,舍利弗是三請。舍利弗的智慧,讓佛陀:「豈得不說。」「過去你已三請了,我豈能不說呢?」(原經文「汝已慇勤三請,豈得不說。」)佛陀也趕緊把握時機,既然三請過了,豈得不說,再不說,可能舍利弗也不敢再提了,所以佛陀把握時間,把握根機,時機成熟了,所以他就開始講說,入正宗分,就是正式來講說《法華經》。光是想到佛陀要講《法華經》時,就已經考慮那麼多,果然要講《法華經》,要考慮是很多,但是不得不說啊!
看看慈濟五十年來,到底慈濟在佛教中要屬哪一個部門(宗派)?記得在二十多年前,思賢從美國回來,就這樣問:「師父,到底慈濟是屬於何宗?在美國,很多人都問說:『你們慈濟傳到美國來,到底你們慈濟是屬於何宗派?是淨土宗,或者是禪宗呢?或者是….等等』」,這樣在問。我就告訴他:「我既不是在傳禪,因為我沒很專,要知道,禪要有很深的研究,要很專,來輔導人如何靜坐,假使輔導偏差了,或者是靜坐的人生起了一分執著,很危險,會走火入魔,這我不敢,因我沒很用心於靜坐,我平常的靜坐只是調息,我們沒很深入體會禪宗的內容意義。知者為知之,不知者為不知,我只是以打坐來調息,調氣,並沒有怎樣入禪境,沒有入禪的境界,所以我不敢傳禪,所以我們不是禪宗。
何況導師,我的師父,你們的師公(印順導師)這樣為我說:要「為佛教、為眾生」。從開始,我就要如何為佛教,如何為眾生,佛教要如何傳下去,讓人人對佛教生出了信心?了解佛教要如何為人間有利益,那就是為眾生。所以,之後我就是專心為眾生,要如何為苦難人,能夠去解除他們的苦,去拔除他們的困難,這開始就是這樣。人間苦難偏多,所以不得不用很多時間開始做慈濟,那時就是人少,凡事就要自己去做,不論是上山、下鄉村等等,去探訪,這全部都要自己。所以因為這樣,時間多數都用在外面、在人群中,沒有時間,怎有辦法整天念佛呢?所以,念佛的法門,我也沒有很深入,我既然沒深入念佛的法門,我要如何來傳淨土宗呢?所以我也不是淨土宗。」
思賢又再追問:「不然,若人家問,我們要如何回答呢?」我就一句話回答說:「我們就是做慈濟,所以是『慈濟宗』啦!」就這樣一句話,所以,一直以來,我自己的內心,也是一直耿耿於懷,到底我們慈濟已經普遍在全球了,我們是佛教,正信的佛教,到底我們的宗旨,我們要什麼門來接引人進來?那就是「慈濟宗門」,我們的宗旨,就是「慈悲喜捨」。就是這樣為人間付出,所以「濟度眾生」,這就是我們的宗旨。所以,我們的宗旨,來入這個門。「宗」,就是是宗旨;「教」就是教育,所以,我們為佛教,來教育眾生,讓人人正信,讓人人提起了那分慈悲的心。佛教的宗旨,就是引導眾生走入「慈悲喜捨」門。而我們人人學,就是要誠正信實,從我們的法門,在我們精舍的弟子,一直一直都向向大家說,調心,你要修行,一定要用誠懇的心,所以,誠,要誠意。<爐香讚>開始就是「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
其實佛在哪裡呢?佛就是人人本具佛性,人人本具啊!所以我們要用最誠懇的心意,就是誠意,要誠,我們的心要正,為人處事,我們要點滴不能偏差,要正,所以,誠正。而且我們一定要相信,要時時相信, 相信佛的教法,精神理念,我們要有正確的信仰,「信為道源功德母」,我們若沒建立這個信,人與人之間要如何互動呢?孔夫子都講究一個「信」了,何況我們佛法怎能不講究這個「信」字呢?我們要用很虔誠、正確的信念,所以,必定要有「信」。做事要實實在在,「發心如初,成佛有餘」,「信、願、行」,我們建立了信心,我們就要發願。「四弘誓願」,那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就是要從「信」,信是入道的源頭,「信為道源功德母」,有了信心,有了願力,我們要身體力行。信、願,身體力行,力行就是「慈悲喜捨」,所以「信願行」、「慈悲喜捨」,這就是我們的宗門。「誠正」是我們的法脈,「誠正信實」都是我們的法脈,或者是「信願行」,這是我們的宗門,我們要身體力行。
因為這樣,要真實,無虛無假,要用真實心,不是應酬的。修行,就是要很認真,我們若是脫離了「誠正信實」,在與人互動中,缺了「誠正信實」,那都叫做應酬,時間難得,哪有時間去應酬呢?「是日已過,命亦隨減」,我們分分秒秒就要落實在我們「為佛教、為眾生」,我們要信、願、行。我們要戒、定、慧。時時將我們的心顧好,不能修行在應酬中過。我們要守戒、守規,分分秒秒,才不會在外面亂了我們的心。我們要有定,若只是為應酬,與信徒這樣用應酬的方式,那心就會散亂,所以希望人人面對所有的眾生,不論是人間菩薩,已經入慈濟門來的這些菩薩,常住師父對待所有慈濟人,要有一種就是「家」,入我們的家風,家有家風,有門風,入我們的門風,入我們的家庭,守我們的門風。古人的家庭,媳婦若娶進來,就要守家風,守門風,同樣的道理。
就是我們既然是有志一同,同事志業,看看慈濟人,要稱為「慈濟人」,他要再見習,要再培訓,了解精神理念,然後在培訓當中,不斷讓他了解慈濟人的本分事應該如何做,堪得做、堪得忍受,很辛苦。能堪得住,將「辛苦」變成「幸福」,就是造福。「辛苦哦!」「不是哦,我們是幸福的,有辦法去幫助人,這是福啊!」是啊,所以有志一同,這就是要常住與慈濟人,要合為一家親,沒有應酬的。所以回來了,就都很親了,也不必怎樣的應酬,不必啦!回來就是自己的人。但是自己的人,我們就要很關心,才叫做自己的人。
但是,也是要彼此有禮節,「禮者,理也」,照這個道理,居士來了,我們出家的弟子要如何接引他,畢竟是居士,我們聽法,總是比他們聽得多,規則,我們比他們了解,所以居士回來了,就要這樣好好地循循善誘。這就是度眾生,這也就是成就菩薩道,這就是我們的本分事。所以,我們「戒」、「定」,發揮了「智慧」,將法要傳,傳給居士,傳給發心的菩薩;發心的菩薩,我們傳給他們,他們了解,再入人群,在社會中無處不在,靜思法脈「誠正信實」,他們能在社會與人互動相處,都是誠正信實,用「誠正信實」去與人互動,來感動人。
孔夫子說,人若無信,就如車無輗(《論語‧為政》「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就像車,牛要拖的那個軛,好像鬆脫了,沒有了一樣。所以,車子必定要有主軸。我們要讓居士了解,讓居士在人群中有信心,取得人人的相信,他們就能將他們再度進來。「慈悲喜捨」,去身體力行,「慈悲喜捨」是所有佛弟子都要應用「慈悲喜捨」,這就是我們的法脈,是我們的宗門,所以我們五十年了,這樣走過來。現在,最近,這個宗門,學者,學界的人士就開始,幾天來,就一直在論,宗教與慈濟到底有什麼關係?慈濟宗門要如何立宗?聽起來,果然外面也有很多人議論紛紛,但是,這些學者將它做一個歸納,來論述,來將它歸位。就如〈見寶塔品〉一樣,釋迦牟尼佛分身,就是要歸位回來,將這個法歸位。
為什麼佛教宗教者要走入人群去?佛教與慈濟,與慈善,難道有很大的關係嗎?甚至也有人說,修行就是要脫俗離塵,離塵脫俗就是不再與世俗事攀緣,慈濟在人群中,不就是在與人攀緣嗎?佛還不都是要再入人間來,為一大事因緣來入人間嗎?若沒有接近人群,人群如何能了解佛法呢?世間苦難那麼多,佛陀就是為了人間苦而來的,所以,他開始說法,就是先說「苦」。然後為我們解釋,就是「集」,集很多煩惱。煩惱要如何解?你就要在人群中,以事相去拔苦、去予樂,慈悲喜捨,拔苦予樂。這本來就是佛陀所講的法,只是我們將它身體力行,用在生活中,只不過是這樣。
但是有人就這樣說,修行這就已經違背佛的規戒,不能耕田,不能入世俗事等等,當然有人是這樣,以這樣為題。在佛《遺教經》開頭就說,不能墾土掘地。不過,古代的禪宗,挑柴運水,過去的叢林也是要自力更生。百丈禪師不也是一樣,「一日不做,一日不食」嗎?出家人也是人,出家人也同樣要生活啊,自力更生有什麼錯呢?我們還是一樣,入人群去結緣,同樣我們也在化緣,只不過我們化緣來的,是點滴為天下眾生的苦難。所以,分分、點點、滴滴,都是落入功德海,五十年走過來的路,就是這樣在走。所以,這個論,靜思法脈,誠正信實這個法脈,是我們靜思的弟子,人人要信受奉行。
每個人,我們要誠,待人接物要誠意。我們正,學佛要正信,做人要正正當當,做事要規規矩矩,誠、正,這就是我們教條,我們的規則,我們的法脈,我們的傳統。信,我們一定要信,「信為道源功德母」,佛陀這樣教我們,佛法,我們怎能不信呢?我們也是出家,佛法必定要信,而且要信,深信,正法一定要深信。尤其是信用在人間,對人互相說話不實,說話沒有信用,那這樣你如何去向人承諾呢?我的師父,要我「為佛教、為眾生」,我向師父承諾:「我會,我要信受奉行。」所以我承諾了,我這輩子一定就是這樣做。這就是信,師徒之間的信。為了這個「信」字,一輩子做不完。實實在在,我一輩子沒有想要應酬,從年輕到現在,該做就做,不該做的,我就是不做,就是很堅持我自己信念。所以我常常就說,其實我一輩子修行,我都是「閉心門,閉心關,除了慈濟的事情出門,不是慈濟的事情,我不會出門」。這就是我一輩子這樣走過來的路。我的行腳範圍,就是在慈濟的裡面,慈濟的範圍是我行腳的地方。所以我就是在閉心關,一輩子到現在,不應酬,就是這樣,這就是永遠就是走這樣的路。
各位應該要很體會,我一輩子為慈濟走過來,這一年已經是第五十年了,日日感恩,感恩人間菩薩,感恩慈濟人成就四大志業。慈善,現在在國際間的慈濟人,點點滴滴用心、用愛,把握時間,跨國普遍去救濟眾生,去弘揚慈濟的精神,我實在很感動啊!在我們發祥地的臺灣呢?慈濟人,規規矩矩,專心一志,堅定信心,每天我都是很感恩。四大志業裡,慈善工作落實社區,任何一個地方有什麼樣的大風小事,慈濟人立即動員。我還不知道,慈濟人已經動員了,去幫助人,去付出。我真的很感恩,慈濟是眾人做,不是一個人做。一個人只不過是一個因,起一個因,集種種的緣,就是每一個緣,就是一顆種子,每一顆種子又同樣是因,同樣在接引人人的緣。
所以,慈濟能興盛起來,慈善是這樣。醫療,看看志工菩薩,醫療少不了志工。每一間慈濟醫院,志工菩薩無不是都是醫與病之間的橋梁,要如何讓醫師專心,醫護人員,大家專心為病人,我們就要膚慰病人,如何來接受醫療等等,這就是醫療志工。教育呢?更不能沒有慈濟人,慈濟人除了蓋醫院,又再建學校,學校蓋了之後,又有慈誠懿德。看,這不就是大家這樣做,開始形成了我們現在的教育。我們的醫療,日日都在搶救、守護生命,教育日日都是在成長慧命。這守護生命,守護慧命。教育、人文,人文是清流,如何來接引眾生,淨化人心;淨化了人心,成就菩薩,這都是慈濟人在護法,慈濟人在投入,在付出。
四大志業成就,不離開「誠正信實」、「慈悲喜捨」,這就是我們的法脈與宗門。所以我們要大家「守志奉道,其道甚大」,這也是佛陀這樣跟我們說,光是「博聞愛道,道必難會」,我們必定要「守志奉道,其道甚大」。總是,佛法深奧,希望我們大家用心去體會、去了解。五十年後的今天,我們已經很正式建立法脈宗門。從北京來的樓教授(樓宇烈)很護持、很肯定慈濟。下午(「第四屆慈濟論壇」閉幕隔天下午),就是中午以後來會客室時,再次鼓勵我:「你絕對不能放棄,不論人家怎麼論,你的宗門一定要建立下來,你不要放棄,法脈宗門,你要堅持下去。」當然在這個地方,就這樣給我很多的勉勵。他在大陸對佛法的研究也是非常深入,但是他對慈濟非常肯定,立宗他很贊成,而且在在勉勵,雖然難免外面還是會議論。
又有另外一位教授他就說,禪宗傳於大陸,立禪宗也有幾百年的時間,現在還是有人在議論,何況說慈濟現在呢?所以還是一樣,這位教授也是說要堅定。何教授、魏教授同樣,就是很用心,對慈濟很研究,佛法很專家,他也就是這樣來勉勵我們。所以,各位菩薩,我們要下定決心,守志奉道,其道甚大啊!不只是博聞愛道,光是博聞愛道,光說我要探討這項,要探討那項,一直要去探討,人間有多久的時間呢?應該要把握時間,對的路,專心向前走,就是對的了。佛法,法華的圓教,無不都是希望我們這個教法普遍在人間。但是普遍在人間的教法,我們人人要誠、正、信、實,內心要守住慈、悲、喜、捨,這樣發出這個法,在人間身體力行。當然,用心去做,道理合於事實,這就是真道理。若是事實不合道理,當然就是非理。希望大家去用心體會,我們所做的事,與佛法的理是不是有會合呢?若有,大家就要深信。所以要時時多用心啊!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