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6/10/08晨語簡記《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向下 
發表人內容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85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4
注冊日期 : 2008-12-22

2016/10/08晨語簡記《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Empty
發表主題: 2016/10/08晨語簡記《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2016/10/08晨語簡記《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Empty周六 10月 08, 2016 10:09 pm

20161008 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塔中出大音聲為法求人
誰能於此難堪忍處度眾
釋尊誓願菩薩行因得果
住此忍土廣度成一大事
 
     三天的時間,雨大,雨聲大,將法暫停,是經文暫停,法沒有停。這就是人間,總是時間與這個大空間自然,有很多的突變,這就是叫做無常。氣候,什麼時候大風,什麼時候大雨,大自然的境界需要我們人來適應它,但是道心不能間斷。雖然有兩天的時間都因雨聲大,將講法的時間用在心得分享,講過去的因緣,說現在的環境,這是要讓大家能了解清楚,這就是要把握時間。雨聲大,要說話不容易,出全身的力,還是就近空間的人能聽得到,離較遠一點,還是聽不清楚。但是錄音下來,重新來聽,清楚啊!只是有雨聲在背景裡。所以,在西部,大家都覺得:師父在說,我們都聽得很清楚,怎麼說雨有多大?確實,在這個環境中,雨就是這麼大, 在這個環境中講話,一點點距離就已經聽不 說話的聲音了。這不就是表示,只要有心,遠遠的地方若比鄰,千里萬里若比鄰;若是無緣,即使在身邊,也像在天涯。
     人的心,信念就是這樣,所以一切唯心。有信心,每天就都沒間歇,一大早集會在可以聽法的地方,不論是環保站、聯絡處、分會都能夠聽法。一大早就出門,有信心的人,虔誠的人,道心堅固的人;若是沒有信心,道心不堅固,懈怠,哪怕住在隔壁,或是同一間屋子裡的修行人,說不定有的人還悠遊在他的「大平林」裡。這就是要看人的心是不是精進?開個塔門真的不容易啊!不過,釋迦佛已經將分身佛全都召集到齊了,也承諾,開始分身佛到齊,承諾他要來開塔門。 過去已經說了,塔在空中,佛也同樣要升在空中,他手一指開了塔門,塔門一開,塔內多寶佛全身出大音聲。這前面已說過了。所以,看,現在也是要跟大家說,「塔中出大音聲為法求人,誰能於此難堪忍處度眾,釋尊誓願菩薩行因得果,住此忍土廣度成一大事」。
     這就是要接前面的經文,前面的經文,釋迦佛已經開啟了塔門,塔內多寶佛如入禪坐,全身如入禪坐。釋迦佛將塔門一開,多寶佛就說:「善哉善哉,釋迦牟尼佛快說是法華經。」大家應該還記得,多寶佛說:「我為聽法華經故而來(原經文「我為聽是經故而來至此)。」這是前面的文。塔中這音聲 讚歎釋迦佛,而且歡喜。「善哉」,包含了讚歎,包含了歡喜,包含了這是一件好事,所以要趕緊說,分身佛到了,意思就是說所有的法都集中過來了。因為多寶佛專程來就是 為了要聽法,他的全身在塔中,娑婆世界, 釋迦佛的弟子想要見多寶佛的全身,但是多寶佛有條件,大家記得嗎?要先將分身佛都會集來,塔門才能開,才能看到多寶佛的全身。
     這是二尊佛,一尊是願,一尊是承諾。要看多寶佛身,就要召集所有過去所說法,過去已成就的分身佛全都來,所以好幾天的時間就是在集分身佛。集的時間很快,講的時間很長,無非是想現當時佛陀時代的那個境界,若只是講這個相,這樣一講就過了,但它的內涵深,必定要讓大家清楚了解,這是法,這個事相是在表示這個法,所以就要用好幾天的時間,讓大家更了解。回憶過去,說過的法,已經正宗分,三周說法已經說過了,才開始講〈法師品〉,才開始講〈見寶塔品〉,寶塔現前見證,這就是過程。讓我們了解,人人心中有個靈山塔,塔在我們的內心裡。
     所以現在塔中出大音聲,這就是表示佛佛道同。釋迦牟尼佛講出了塔中出大音聲,這個描述的意思,那就是「為法求人」。講法,因為多寶佛請釋迦牟尼佛快說是法,所以多寶佛要求釋迦佛趕快講出了《法華經》的真理圓教,究竟的法,這就是在塔中出大音聲。其實這個含義是釋迦佛為法求人,意思就是說「誰能於此難堪忍處度眾」,誰願意來這個堪忍的世界?修行,無始劫以來,修行,已經成佛解脫了,為什麼願意選擇在這個娑婆世界?娑婆世界是堪忍世界。釋迦 牟尼佛為什麼選擇這個堪忍世界,出生、修 行、成佛、度眾生?娑婆世界眾生剛強,難調難伏,是誰願意呢?願意在這個地方,堪忍,難堪忍處度眾。
     當這塔門開,聲音出,釋迦佛在這個地方度眾生,還有誰願意呢?所以,釋迦牟尼佛誓願菩薩行因得果。釋迦佛就是要來這個剛強堪忍,難堪忍耐的世間度化,希望人人成菩薩。所以,「釋尊誓願菩薩行因得果」,這就是要來布善種子。為度眾生,人人能接受到,心地能接受到這個善種子。這是釋迦牟尼佛的心願,他自己自願,發願生生世世在娑婆世界度眾生,而且每一位眾生都能啟發大心成菩薩,要行菩薩道,行因得果。菩薩因行就是要萬行,萬行,因為六度萬行,人人行菩薩道,行六度行,在人群中修福,在人群中修慧,福慧具足。行因,那就是萬行,所以得果;得果,那就是成佛。這就是要來人間度眾生,讓眾生,所有的眾生都能啟發大心;眾生人人發大心,行菩薩因,得佛果,這是釋迦佛他的心願。
     希望菩薩能夠「住此忍土廣度成一大事」。希望人人與佛同樣,要有這種的宏願 ──住在這個地方,住此忍土,廣度成一大事,在這個地方廣度眾生。希望聲聞成為菩薩,緣覺發大心願,行菩薩道。所以希望人人堅定菩薩的心志,殷勤精進,在菩薩道中,六度萬行,與釋迦佛的願力一樣,要永住這個忍土來度眾生,成一大事。
 
   *「一大事因緣」 一即一實相故名一。 其性廣博,故名為大。如來出世度生之儀式,故名為為事。眾生本具此實相而能成就,機熟感佛,故名為因。
 
     因緣,什麼叫做一大事因緣?「一」就是一實相,所以名叫做「一」。一實相就是法,為法而來,這是一,這是佛唯一的心願,就是一大法。「其性廣博,故名為大」。這個法,法性是遍虛空法界,所以叫做「大」。「如來出世,度生之儀式,故名為事」。因為來到人間,就是在皇宮開始出生,這就是事。大家來說故事,二千多年前,迦毘羅衛國等等,這個過程,在人間稱為「事」,有這個事相,所以叫做「事」。「眾生本具此實相而能成就」,所以,機緣熟感佛,故名為因。因為眾生人人本具佛性,人人都能應萬法而成就,因為我們人人與佛是同等,「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釋迦牟尼佛既是有一大事,我們人人與佛同樣,有真如本性。人人也能夠用這個真如本性應萬法,人人本具有的。所以,「機熟感佛」,既然大家都有,只要我們用心、用功、精進,因緣也會成熟,自然佛與眾生有緣,緣成熟,釋迦佛就降世來世間。這就是因為「因」,所以,「機熟感佛」,眾生與佛一段的因緣成熟,自然佛他就應因緣來人間,所以叫做「一大事因」。
 
   *如來證此實相而能起應度生,故名為緣。
 
     又「如來證此實相,而能起應度生,故名為緣」。如來,乘如是一大事因。所以開始有這個因,就證果了,行因,自然就能得果。這是這樣,結果他來人間,因緣成熟,所以他就來人間。將這個法帶來人間,有這樣的事相,在皇宮長大,從皇宮離開,去修行,這就是「能起應度生」,起應度眾生,這個過程。皇宮的太子,多麼高貴的身分啊!竟然他的思想超越,捨棄榮華富貴,去求道,修行。佛都能這樣,我們還要講究什麼榮華富貴呢?我們還要講究什麼名利地位呢? 佛,他放得下,我們也是人,我們怎麼放不下呢?這就是一個典範,選擇皇宮這個環境來成長,思想、理念,為了眾生的不平等,眾生的苦難,眾生有生老病死,生命中的奧祕,要去探討這人間事相、生命中的奧妙,所以他修行去了。
     結果,成佛了,這是「能起應度生,故名為緣」。有這個實相的道理,用這個事相來做典範,這就是一個因緣,這個過程就是「緣」。這一大事因緣,來人間做典範,這樣的過程,是修行的開始,讓我們了解是為什麼要去修行。明明是一位王子,為什麼要去修行?這個過程都是事相,但是,他就含有累生世的心願、因緣,行因成果,這一大事因緣。
 
   *一切如來出現於世,皆為開示一切眾生本有實相,令其咸得悟入佛之知見。捨此則非如來出世本懷。
 
     「一切如來出現於世,皆為開示一切眾生本有實相」。所以佛,如來,乘如是法而來人間,示現在人間,都是為了要開示一切眾生本有的實相,我們人人本具的實相,就是真如本性,我們人人有真如本性,人人本有。所以,「令其咸得」,本來人人本具真如本性,我們並沒有失去,人人都本具,只是我們受無明、煩惱,將我們覆蔽了,所以希望人人能悟入原來本有的實相,人人本來的體性,本來的真如,真如體性,人人本具,希望人人能「悟入佛之知見」。去除無明、煩惱、惑──疑惑,之後,我們就能悟入了,能入佛的知見,就是我們自己的覺性,入自己,我們的真如覺性。「捨此」,我們若是沒有好好用心,佛陀的開示,我們若不用心, 捨離了這個法,「則非如來出世本懷」。這樣如來出世本懷與我們一點關係都沒有。但是,如來,每一尊佛都一樣,入人群,生生世世因緣成熟,他就來人間一回,現相成佛,這也就是諸佛的本懷,都一樣是這樣。
 
   *經云:如來惟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開塔已尚在虛空,故多寶分座而讓焉。
 
     所以,經云,《法華經》裡面一段文這 麼說:「如來惟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法華經.方便品第二》:「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這就是經文裡面一段文,是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這一大事因緣,就是「開示悟入」,佛陀「開示」,眾生要「悟入」,這樣出現在人間。所以,「開塔已尚在虛空」。開塔,在虛空中,前面不是說過嗎?塔是從地湧出,住虛空中。地,就是那個塔的塔基很廣,二百五十由旬,高五百由旬。這個寶塔除了從地湧出,再已 經浮現到虛空中去了。這前面也說過了,譬喻離五趣,超越五乘,那就是菩薩行因,六度萬行,行因的過程,已經到要見佛果的時候,所以叫做離地,在空中。所以,「故多寶分座而讓焉」。釋迦佛進去塔中,多寶佛就趕緊讓座,釋迦佛、多寶佛同坐一座,這是過去所說過的,大意大家應該知道。因為隔了二天,脫離了經文,希望讓大家再回憶一下。接下來,經文這麼說,
  
經文:「爾時四眾等見過去無量千萬億劫滅度佛說如是言,歎未曾有。」
 
   這是前面的經文,再重覆一次。那時四眾因為佛開寶塔的門,四眾已經看到了,過去無量千萬億劫,已經滅度的佛,那就是多寶佛,出聲,因為開塔,釋迦佛入塔,多寶佛出聲讚歎,像這樣,我們人間四眾,大家就歡喜讚歎,就是「歎未曾有」。所以,心歡喜。我們常常形容一句話,「心花怒放」,就是歡喜,大家心花開,用歡喜的花來聚散多寶佛及釋迦牟尼佛。這是一個形容,就是說,法都已經聚集,我們回憶,法入心,體會了,體會我們人人心中有個靈山塔,我們的塔門 也開了,我們本性佛也發現了,這種法喜充滿,心花怒放,應該就是這樣,得到法,那個歡喜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所以,歡喜啊! 
 
經文:「爾時多寶佛於寶塔中分半座與釋迦牟尼佛,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可就此座。」
 
     這是過去佛招呼現在的佛。過去佛,我們現在也能將釋迦牟尼佛當作我們的過去佛。多寶佛在那個時代是過去佛,那個時代釋迦佛是現在佛,我們若回歸在人人的心裡,道理回歸,人人本身都有自性佛,我們借重著釋迦佛的法,來啟開我們自性佛的心門。我們人人心中有一個靈山塔,我們心中這個靈山塔,借釋迦佛的法來開啟我們的心門。我們若從法來解釋,應該是這樣。經文就是說,已經釋迦佛與過去多寶佛已經同坐一座,心、佛、眾生會合起來了,我們的心與佛,與我們這個原來的眾生這樣會合起來了,所以同座。我們要很用功,才有辦法讓我們的心與佛同座。接下來這段經文說,
 
   經文:「即時,釋迦牟尼佛入其塔中,坐其半座,結跏趺坐。」   
經文簡釋:「即時,釋迦牟尼佛入其塔中,坐其半座,結跏趺坐」;因多寶請,所以入塔,安坐半座。
 
     這是佛入塔中,將多寶佛所讓出來這個半座,他也這樣,得到招呼就這樣坐下來, 佛的坐姿,那就是結跏趺坐。這是「因多寶請」,多寶佛請釋迦佛與他同一個座位,「所以入塔安坐半座」,這就是兩尊佛共坐在那個地方。佛佛就是這樣,這麼的平等,古佛、今佛就是同一個塔中同一座。
 
   *佛入塔中,二佛相稱,如智稱境表報身,分身來集表應身,多寶全身表法身。
 
     所以,「佛入塔中,二佛相稱」,兩尊佛 都是一樣,「如智稱境」,合起來這個智,就是同入佛智,佛智就是一體,表示報身。「分身來集」,是表示應身。實報身,就是智; 應身,就是已經受度之後,分身佛,應因緣再回歸,這是應身。就像釋迦佛應眾生的因 緣成熟,再來人間,用成佛的形象來度眾生,這叫做「應身佛」。「多寶全身」,就是表示法身。法身,古今如一,法自古以來,不增不減,不生不滅,這是古今一同。同樣的智慧,我們要好好修行,修行,回報回來就是 得到智慧。我們在人群中付出善因、善緣,也在人群的煩惱、無明中,修得了體會人間的真理。所以入佛知見,那就是報身,就是智慧,佛智。應身,回歸到法身來,人人本具的法身。所以,下面接下來再說,
 
   經文:「爾時,大眾見二如來在七寶塔中師 子座上,結跏趺坐,各作是念:佛坐高遠。」
   經文簡釋:「爾時,大眾見二如來在七寶塔中師子座上,結跏趺坐」;釋迦多寶。遠見二尊坐於寶塔。
 
     因為那時候大眾看到古、今兩尊佛,在七寶塔中,師子座上,在那個地方安然結跏趺坐,與地面的人,好像還離很遠。這是「遠見」,看,距離還是很遠,兩尊佛與我們現在的眾生。所以,我們前面說過了,是我們現在的自心佛不靈(「人人皆有座靈山塔,塔中皆有多寶佛,只是現在自心佛不靈,不能隨心按指,故塔戶不開,自性多寶佛亦不現」。),意思就是說,我們現在才開始發大心,要行大乘法,才是萬行起步而已,與古佛還是離一段距離,所以還是離得很遠。
 
   *乘如來實道而來成正覺之語,解古今之二如來。如實者是如如之境,乘者是如如之智。
 
     「乘如實道」。我們就要知道,還離得很遠,所以要發大心、立大願,我們開始要「乘」,就是進行如實道,就是一實乘法,我們就要這樣向這條路走,這就是大乘法,向這條路,「乘如實道而來成正覺」,這條路這樣走,乘如實法再來人間,這就是生生世世、來來回回。我們也一樣,生生世世。佛 陀的生生世世、來來回回是明明覺覺而來,而我們是糊里糊塗來,我們是由業帶來,佛 是由願而來,乘願而來,這是凡夫與佛的不同。佛是「乘法」而來,而我們是「乘業」 而來,這是不同之處,所以我們應該要好好用心,要用心來體會。「解古今之二如來」,我們要來了解,古今的二如來,他們都是乘如實法。大家要記得一句話,「乘如實法而來人間」,叫做「如來」。「如實者是如如之境」,如如之境就是真實之境界。「乘者是如 如之智」,就是按照這個道理,這樣的智慧而來。
 
   *道是因覺是果,境智契合,而未盡滿之位是因,謂之乘如實道。已盡滿之位是果,謂之來成正覺,即真身如來。
 
     「道是因,覺是果」,我們要乘這個真實法,一乘實法,道為因,我們若能向這條 路走,而且是精進,不懈怠,這覺就是果,自然我們就覺悟了。我們若是懈怠,即使真實法在我們的身邊,我們也是在懈怠中空過, 我們要真實精進,行在這個因道上,自然覺悟成果,那就是佛。所以「境智契合」,環境與智慧來互相契合。我們的凡夫心境,諸佛菩薩的覺悟心境,若能凡夫來契合佛心,自然就能步步精進。所以「而未盡滿之位是因」,我們雖然發心,但現在才開始起步, 所以還未滿,「未盡滿」,我們所行的道還沒到達。這就是我們眾生發大心,還在走的路, 現在是因行中,在菩薩的因行中,有這顆種子,身體力行,行因就是一條道。「謂之乘如實道」,這樣叫做如實道。因為佛所教育,這樣直路走下去,「已盡滿之位是果」,就是這樣一條路一直走,走到這條路都滿了,走透了,這就是果。「謂之來成正覺」,這樣叫做「來成正覺」,這是「真身如來」。
 
   *又境智契合,謂之乘如實道,來至三界示現八相成道,謂成正覺,是應身如來。
 
  所以,「又境智契合,謂之乘如實道」, 這就是乘如實道。這條路,大乘道路,我們 必定要身體力行。所以,「來至三界示現八相成道」,釋迦牟尼佛就是這樣,塵點劫前,大通智勝佛,十六王子的時代,覆講《法華經》那個因,種下種子,一直到現在是塵點劫,生生世世,就是乘如是實道而來,來來回回,這「境智契合」,他就是一直契合到佛心,來來回回,「乘如實道」,這樣而來。來,來在哪裡啊?在三界,欲界、色界、無 色界。在這三界,眾生生活中所有一切的欲念,或者是思想中想要的,想入非非,或者 是在無色界,都沒有這些東西,但是,雖然無欲,但是心的微細無明,微細煩惱還無法全都斷盡,有時還會起心動念,這就是在我們人的這個三界,思想中的三階段,在這種的人群裡。
     所以,堪忍的世界,他在這個地方現「八相成佛」,下兜率、降王宮,幼年、少年、成年,發心出家修行,修行的過程,降魔、覺悟,這總共有八種的過程,經過了很大的考驗,終於以一個「忍」字這樣走過來,成正覺,在這個堪忍世界中成就他的道業,所以叫做「應身如來」。這我們若能了解,修行的過程,我們怎麼與佛還離那麼遠呢?因為釋迦牟尼佛在塵點劫,已經這樣不斷不斷來,一直到了因緣成熟,經過了「八相成道」, 開始覺悟,又再來為我們說法。凡夫心,起起落落,進進退退,當然也見到佛塔,兩尊佛,古今二佛,在塔中,但離我們很遠,因為我們現在才開始要發心而已,是不是會再退道心呢?還不知道,所以我們與佛的境界,還是離很遠。
 
   經文簡釋:「各作是念:佛座高遠」;以在遠故,雖欲親近,而不可得,所以作念。
 
     「各作是念:佛座高遠」,大家的心覺得佛還離我們很遠。所以「以在遠故,雖欲 親近而不可得,所以作念」。所以才會這麼說:「佛好像離我們還很遠,要怎麼辦呢?」要怎麼辦?就是要在我們的心。三世一切佛,過去、現在,或者是未來佛,唯一心造,就是一念心。你有堅定的心嗎?你有無漏、精進的心嗎?精進而無漏,「信、願、行」、「戒、 定、慧」,我們這念心有堅定嗎?有堅定,雖離我們很遠,總還是會到。如從塵點劫前,十六沙彌開始修行,總也有到達成佛的時間,何況我們現在,離佛也才二千多年而已,所以,我們是不是問我們的心,有時時多用心嗎?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85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4
注冊日期 : 2008-12-22

2016/10/08晨語簡記《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6/10/08晨語簡記《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2016/10/08晨語簡記《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Empty周一 10月 10, 2016 3:34 pm

薰法香心得札記(二○一六年十月八日星期六)
 
人的心,信念就是這樣,所以一切唯心。有信心,每天就都沒間歇,一大早集會在可以聽法的地方,不論是環保站、聯絡處、分會都能夠聽法。
今天剛好出差,早上在嘉義的環保站薰法,所以上人說一切唯心,有信心,每天就都沒間歇(無間修),很有感觸。
 
一大事因緣」 ,很重要,我擺上人開示整理成重點版如下,方便理解。
:一即一實相故名一。這是佛唯一的心願,就是一大法。
:其性廣博,故名為大。這個法,法性是遍虛空法界,所以叫做「大」。
:如來出世度生之儀式,故名為為事。大家來說故事,二千多年前,迦毘羅衛國等等,這個過程,在人間稱為「事」,有這個事相,所以叫做「事」。
:眾生本具此實相而能成就,機熟感佛,故名為因。所以,「機熟感佛」,既然大家都有,只要我們用心、用功、精進,因緣也會成熟,自然佛與眾生有緣,緣成熟,釋迦佛就降世來世間,這就是因為「因」。
:如來證此實相而能起應度生,故名為緣。結果,成佛了,這是「能起應度生,故名為緣」。有這個實相的道理,用這個事相來做典範,這就是一個因緣,這個過程就是「緣」。
 
一切如來出現於世,皆為開示一切眾生本有實相,令其咸得悟入佛之知見。捨此則非如來出世本懷。
佛的本懷要牢記,是要讓一切眾生「咸得悟入佛之知見」,也就是要人人成佛,不是自己成佛而已。
 
「各作是念:佛座高遠」;以在遠故,雖欲親近,而不可得,所以作念。
     三世一切佛,過去、現在,或者是未來佛,唯一心造,就是一念心。你有堅定的心嗎?你有無漏、精進的心嗎?精進而無漏,「信、願、行」、「戒、 定、慧」,我們這念心有堅定嗎?有堅定,雖離我們很遠,總還是會到。
 
各作是「念」:三世一切佛,過去、現在,或者是未來佛,唯一心造,就是一念心。這一念心,就造就一切,要修到:無漏、精進、信願行、戒定慧、道心堅固。
 
 
 
 
塔中出大音聲為法求人
誰能於此難堪忍處度眾
釋尊誓願菩薩行因得果
住此忍土廣度成一大事
 
     三天的時間,雨大,雨聲大,將法暫停,是經文暫停,法沒有停。這就是人間,總是時間與這個大空間自然,有很多的突變,這就是叫做無常。氣候,什麼時候大風,什麼時候大雨,大自然的境界需要我們人來適應它,但是道心不能間斷。雖然有兩天的時間都因雨聲大,將講法的時間用在心得分享,講過去的因緣,說現在的環境,這是要讓大家能了解清楚,這就是要把握時間。雨聲大,要說話不容易,出全身的力,還是就近空間的人能聽得到,離較遠一點,還是聽不清楚。但是錄音下來,重新來聽,清楚啊!只是有雨聲在背景裡。所以,在西部,大家都覺得:師父在說,我們都聽得很清楚,怎麼說雨有多大?確實,在這個環境中,雨就是這麼大, 在這個環境中講話,一點點距離就已經聽不 說話的聲音了。這不就是表示,只要有心,遠遠的地方若比鄰,千里萬里若比鄰;若是無緣,即使在身邊,也像在天涯。
     人的心,信念就是這樣,所以一切唯心。有信心,每天就都沒間歇,一大早集會在可以聽法的地方,不論是環保站、聯絡處、分會都能夠聽法一大早就出門,有信心的人,虔誠的人,道心堅固的人;若是沒有信心,道心不堅固,懈怠,哪怕住在隔壁,或是同一間屋子裡的修行人,說不定有的人還悠遊在他的「大平林」裡。這就是要看人的心是不是精進?開個塔門真的不容易啊!不過,釋迦佛已經將分身佛全都召集到齊了,也承諾,開始分身佛到齊,承諾他要來開塔門。 過去已經說了,塔在空中,佛也同樣要升在空中,他手一指開了塔門,塔門一開,塔內多寶佛全身出大音聲。這前面已說過了。所以,看,現在也是要跟大家說,「塔中出大音聲為法求人,誰能於此難堪忍處度眾,釋尊誓願菩薩行因得果,住此忍土廣度成一大事」。
     這就是要接前面的經文,前面的經文,釋迦佛已經開啟了塔門,塔內多寶佛如入禪坐,全身如入禪坐。釋迦佛將塔門一開,多寶佛就說:「善哉善哉,釋迦牟尼佛快說是法華經。」大家應該還記得,多寶佛說:「我為聽法華經故而來(原經文「我為聽是經故而來至此)。」這是前面的文。塔中這音聲 讚歎釋迦佛,而且歡喜。「善哉」,包含了讚歎,包含了歡喜,包含了這是一件好事,所以要趕緊說,分身佛到了,意思就是說所有的法都集中過來了。因為多寶佛專程來就是 為了要聽法,他的全身在塔中,娑婆世界, 釋迦佛的弟子想要見多寶佛的全身,但是多寶佛有條件,大家記得嗎?要先將分身佛都會集來,塔門才能開,才能看到多寶佛的全身。
     這是二尊佛,一尊是願,一尊是承諾。要看多寶佛身,就要召集所有過去所說法,過去已成就的分身佛全都來,所以好幾天的時間就是在集分身佛。集的時間很快,講的時間很長,無非是想現當時佛陀時代的那個境界,若只是講這個相,這樣一講就過了,但它的內涵深,必定要讓大家清楚了解,這是法,這個事相是在表示這個法,所以就要用好幾天的時間,讓大家更了解。回憶過去,說過的法,已經正宗分,三周說法已經說過了,才開始講〈法師品〉,才開始講〈見寶塔品〉,寶塔現前見證,這就是過程。讓我們了解,人人心中有個靈山塔,塔在我們的內心裡。
     所以現在塔中出大音聲,這就是表示佛佛道同。釋迦牟尼佛講出了塔中出大音聲,這個描述的意思,那就是「為法求人」。講法,因為多寶佛請釋迦牟尼佛快說是法,所以多寶佛要求釋迦佛趕快講出了《法華經》的真理圓教,究竟的法,這就是在塔中出大音聲。其實這個含義是釋迦佛為法求人,意思就是說「誰能於此難堪忍處度眾」,誰願意來這個堪忍的世界?修行,無始劫以來,修行,已經成佛解脫了,為什麼願意選擇在這個娑婆世界?娑婆世界是堪忍世界。釋迦 牟尼佛為什麼選擇這個堪忍世界,出生、修 行、成佛、度眾生?娑婆世界眾生剛強,難調難伏,是誰願意呢?願意在這個地方,堪忍,難堪忍處度眾。
     當這塔門開,聲音出,釋迦佛在這個地方度眾生,還有誰願意呢?所以,釋迦牟尼佛誓願菩薩行因得果。釋迦佛就是要來這個剛強堪忍,難堪忍耐的世間度化,希望人人成菩薩。所以,「釋尊誓願菩薩行因得果」,這就是要來布善種子。為度眾生,人人能接受到,心地能接受到這個善種子。這是釋迦牟尼佛的心願,他自己自願,發願生生世世在娑婆世界度眾生,而且每一位眾生都能啟發大心成菩薩,要行菩薩道,行因得果。菩薩因行就是要萬行,萬行,因為六度萬行,人人行菩薩道,行六度行,在人群中修福,在人群中修慧,福慧具足。行因,那就是萬行,所以得果;得果,那就是成佛。這就是要來人間度眾生,讓眾生,所有的眾生都能啟發大心;眾生人人發大心,行菩薩因,得佛果,這是釋迦佛他的心願。
     希望菩薩能夠「住此忍土廣度成一大事」。希望人人與佛同樣,要有這種的宏願 ──住在這個地方,住此忍土,廣度成一大事,在這個地方廣度眾生。希望聲聞成為菩薩,緣覺發大心願,行菩薩道。所以希望人人堅定菩薩的心志,殷勤精進,在菩薩道中,六度萬行,與釋迦佛的願力一樣,要永住這個忍土來度眾生,成一大事。
 
   *「一大事因緣」 一即一實相故名一。 其性廣博,故名為大。如來出世度生之儀式,故名為為事。眾生本具此實相而能成就,機熟感佛,故名為因。
 
     因緣,什麼叫做一大事因緣?「一」就是一實相,所以名叫做「一」。一實相就是法,為法而來,這是一,這是佛唯一的心願,就是一大法。「其性廣博,故名為大」。這個法,法性是遍虛空法界,所以叫做「大」。「如來出世,度生之儀式,故名為事」。因為來到人間,就是在皇宮開始出生,這就是事。大家來說故事,二千多年前,迦毘羅衛國等等,這個過程,在人間稱為「事」,有這個事相,所以叫做「事」。「眾生本具此實相而能成就」,所以,機緣熟感佛,故名為因。因為眾生人人本具佛性,人人都能應萬法而成就,因為我們人人與佛是同等,「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釋迦牟尼佛既是有一大事,我們人人與佛同樣,有真如本性。人人也能夠用這個真如本性應萬法,人人本具有的。所以,「機熟感佛」,既然大家都有,只要我們用心、用功、精進,因緣也會成熟,自然佛與眾生有緣,緣成熟,釋迦佛就降世來世間。這就是因為「因」,所以,「機熟感佛」,眾生與佛一段的因緣成熟,自然佛他就應因緣來人間,所以叫做「一大事因」。
 
   *如來證此實相而能起應度生,故名為緣。
 
     又「如來證此實相,而能起應度生,故名為緣」。如來,乘如是一大事因。所以開始有這個因,就證果了,行因,自然就能得果。這是這樣,結果他來人間,因緣成熟,所以他就來人間。將這個法帶來人間,有這樣的事相,在皇宮長大,從皇宮離開,去修行,這就是「能起應度生」,起應度眾生,這個過程。皇宮的太子,多麼高貴的身分啊!竟然他的思想超越,捨棄榮華富貴,去求道,修行。佛都能這樣,我們還要講究什麼榮華富貴呢?我們還要講究什麼名利地位呢? 佛,他放得下,我們也是人,我們怎麼放不下呢?這就是一個典範,選擇皇宮這個環境來成長,思想、理念,為了眾生的不平等,眾生的苦難,眾生有生老病死,生命中的奧祕,要去探討這人間事相、生命中的奧妙,所以他修行去了。
     結果,成佛了,這是「能起應度生,故名為緣」。有這個實相的道理,用這個事相來做典範,這就是一個因緣,這個過程就是「緣」。這一大事因緣,來人間做典範,這樣的過程,是修行的開始,讓我們了解是為什麼要去修行。明明是一位王子,為什麼要去修行?這個過程都是事相,但是,他就含有累生世的心願、因緣,行因成果,這一大事因緣。
 
   *一切如來出現於世,皆為開示一切眾生本有實相,令其咸得悟入佛之知見。捨此則非如來出世本懷。
 
     「一切如來出現於世,皆為開示一切眾生本有實相」。所以佛,如來,乘如是法而來人間,示現在人間,都是為了要開示一切眾生本有的實相,我們人人本具的實相,就是真如本性,我們人人有真如本性,人人本有。所以,「令其咸得」,本來人人本具真如本性,我們並沒有失去,人人都本具,只是我們受無明、煩惱,將我們覆蔽了,所以希望人人能悟入原來本有的實相,人人本來的體性,本來的真如,真如體性,人人本具,希望人人能「悟入佛之知見」。去除無明、煩惱、惑──疑惑,之後,我們就能悟入了,能入佛的知見,就是我們自己的覺性,入自己,我們的真如覺性。「捨此」,我們若是沒有好好用心,佛陀的開示,我們若不用心, 捨離了這個法,「則非如來出世本懷」。這樣如來出世本懷與我們一點關係都沒有。但是,如來,每一尊佛都一樣,入人群,生生世世因緣成熟,他就來人間一回,現相成佛,這也就是諸佛的本懷,都一樣是這樣。
 
   *經云:如來惟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開塔已尚在虛空,故多寶分座而讓焉。
 
     所以,經云,《法華經》裡面一段文這 麼說:「如來惟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法華經.方便品第二》:「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這就是經文裡面一段文,是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這一大事因緣,就是「開示悟入」,佛陀「開示」,眾生要「悟入」,這樣出現在人間。所以,「開塔已尚在虛空」。開塔,在虛空中,前面不是說過嗎?塔是從地湧出,住虛空中。地,就是那個塔的塔基很廣,二百五十由旬,高五百由旬。這個寶塔除了從地湧出,再已 經浮現到虛空中去了。這前面也說過了,譬喻離五趣,超越五乘,那就是菩薩行因,六度萬行,行因的過程,已經到要見佛果的時候,所以叫做離地,在空中。所以,「故多寶分座而讓焉」。釋迦佛進去塔中,多寶佛就趕緊讓座,釋迦佛、多寶佛同坐一座,這是過去所說過的,大意大家應該知道。因為隔了二天,脫離了經文,希望讓大家再回憶一下。接下來,經文這麼說,
  
經文:「爾時四眾等見過去無量千萬億劫滅度佛說如是言,歎未曾有。」
 
   這是前面的經文,再重覆一次。那時四眾因為佛開寶塔的門,四眾已經看到了,過去無量千萬億劫,已經滅度的佛,那就是多寶佛,出聲,因為開塔,釋迦佛入塔,多寶佛出聲讚歎,像這樣,我們人間四眾,大家就歡喜讚歎,就是「歎未曾有」。所以,心歡喜。我們常常形容一句話,「心花怒放」,就是歡喜,大家心花開,用歡喜的花來聚散多寶佛及釋迦牟尼佛。這是一個形容,就是說,法都已經聚集,我們回憶,法入心,體會了,體會我們人人心中有個靈山塔,我們的塔門 也開了,我們本性佛也發現了,這種法喜充滿,心花怒放,應該就是這樣,得到法,那個歡喜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所以,歡喜啊! 
 
經文:「爾時多寶佛於寶塔中分半座與釋迦牟尼佛,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可就此座。」
 
     這是過去佛招呼現在的佛。過去佛,我們現在也能將釋迦牟尼佛當作我們的過去佛。多寶佛在那個時代是過去佛,那個時代釋迦佛是現在佛,我們若回歸在人人的心裡,道理回歸,人人本身都有自性佛,我們借重著釋迦佛的法,來啟開我們自性佛的心門。我們人人心中有一個靈山塔,我們心中這個靈山塔,借釋迦佛的法來開啟我們的心門。我們若從法來解釋,應該是這樣。經文就是說,已經釋迦佛與過去多寶佛已經同坐一座,心、佛、眾生會合起來了,我們的心與佛,與我們這個原來的眾生這樣會合起來了,所以同座。我們要很用功,才有辦法讓我們的心與佛同座。接下來這段經文說,
 
   經文:「即時,釋迦牟尼佛入其塔中,坐其半座,結跏趺坐。」   
經文簡釋:「即時,釋迦牟尼佛入其塔中,坐其半座,結跏趺坐」;因多寶請,所以入塔,安坐半座。
 
     這是佛入塔中,將多寶佛所讓出來這個半座,他也這樣,得到招呼就這樣坐下來, 佛的坐姿,那就是結跏趺坐。這是「因多寶請」,多寶佛請釋迦佛與他同一個座位,「所以入塔安坐半座」,這就是兩尊佛共坐在那個地方。佛佛就是這樣,這麼的平等,古佛、今佛就是同一個塔中同一座。
 
   *佛入塔中,二佛相稱,如智稱境表報身,分身來集表應身,多寶全身表法身。
 
     所以,「佛入塔中,二佛相稱」,兩尊佛 都是一樣,「如智稱境」,合起來這個智,就是同入佛智,佛智就是一體,表示報身。「分身來集」,是表示應身。實報身,就是智; 應身,就是已經受度之後,分身佛,應因緣再回歸,這是應身。就像釋迦佛應眾生的因 緣成熟,再來人間,用成佛的形象來度眾生,這叫做「應身佛」。「多寶全身」,就是表示法身。法身,古今如一,法自古以來,不增不減,不生不滅,這是古今一同。同樣的智慧,我們要好好修行,修行,回報回來就是 得到智慧。我們在人群中付出善因、善緣,也在人群的煩惱、無明中,修得了體會人間的真理。所以入佛知見,那就是報身,就是智慧,佛智。應身,回歸到法身來,人人本具的法身。所以,下面接下來再說,
 
   經文:「爾時,大眾見二如來在七寶塔中師子座上,結跏趺坐,各作是念:佛坐高遠。」
   經文簡釋:「爾時,大眾見二如來在七寶塔中師子座上,結跏趺坐」;釋迦多寶。遠見二尊坐於寶塔。
 
     因為那時候大眾看到古、今兩尊佛,在七寶塔中,師子座上,在那個地方安然結跏趺坐,與地面的人,好像還離很遠。這是「遠見」,看,距離還是很遠,兩尊佛與我們現在的眾生。所以,我們前面說過了,是我們現在的自心佛不靈(「人人皆有座靈山塔,塔中皆有多寶佛,只是現在自心佛不靈,不能隨心按指,故塔戶不開,自性多寶佛亦不現」。),意思就是說,我們現在才開始發大心,要行大乘法,才是萬行起步而已,與古佛還是離一段距離,所以還是離得很遠。
 
   *乘如來實道而來成正覺之語,解古今之二如來。如實者是如如之境,乘者是如如之智。
 
     「乘如實道」。我們就要知道,還離得很遠,所以要發大心、立大願,我們開始要「乘」,就是進行如實道,就是一實乘法,我們就要這樣向這條路走,這就是大乘法,向這條路,「乘如實道而來成正覺」,這條路這樣走,乘如實法再來人間,這就是生生世世、來來回回。我們也一樣,生生世世。佛 陀的生生世世、來來回回是明明覺覺而來,而我們是糊里糊塗來,我們是由業帶來,佛 是由願而來,乘願而來,這是凡夫與佛的不同。佛是「乘法」而來,而我們是「乘業」 而來,這是不同之處,所以我們應該要好好用心,要用心來體會。「解古今之二如來」,我們要來了解,古今的二如來,他們都是乘如實法。大家要記得一句話,「乘如實法而來人間」,叫做「如來」。「如實者是如如之境」,如如之境就是真實之境界。「乘者是如 如之智」,就是按照這個道理,這樣的智慧而來。
 
   *道是因覺是果,境智契合,而未盡滿之位是因,謂之乘如實道。已盡滿之位是果,謂之來成正覺,即真身如來。
 
     「道是因,覺是果」,我們要乘這個真實法,一乘實法,道為因,我們若能向這條 路走,而且是精進,不懈怠,這覺就是果,自然我們就覺悟了。我們若是懈怠,即使真實法在我們的身邊,我們也是在懈怠中空過, 我們要真實精進,行在這個因道上,自然覺悟成果,那就是佛。所以「境智契合」,環境與智慧來互相契合。我們的凡夫心境,諸佛菩薩的覺悟心境,若能凡夫來契合佛心,自然就能步步精進。所以「而未盡滿之位是因」,我們雖然發心,但現在才開始起步, 所以還未滿,「未盡滿」,我們所行的道還沒到達。這就是我們眾生發大心,還在走的路, 現在是因行中,在菩薩的因行中,有這顆種子,身體力行,行因就是一條道。「謂之乘如實道」,這樣叫做如實道。因為佛所教育,這樣直路走下去,「已盡滿之位是果」,就是這樣一條路一直走,走到這條路都滿了,走透了,這就是果。「謂之來成正覺」,這樣叫做「來成正覺」,這是「真身如來」。
 
   *又境智契合,謂之乘如實道,來至三界示現八相成道,謂成正覺,是應身如來。
 
  所以,「又境智契合,謂之乘如實道」, 這就是乘如實道。這條路,大乘道路,我們 必定要身體力行。所以,「來至三界示現八相成道」,釋迦牟尼佛就是這樣,塵點劫前,大通智勝佛,十六王子的時代,覆講《法華經》那個因,種下種子,一直到現在是塵點劫,生生世世,就是乘如是實道而來,來來回回,這「境智契合」,他就是一直契合到佛心,來來回回,「乘如實道」,這樣而來。來,來在哪裡啊?在三界,欲界、色界、無 色界。在這三界,眾生生活中所有一切的欲念,或者是思想中想要的,想入非非,或者 是在無色界,都沒有這些東西,但是,雖然無欲,但是心的微細無明,微細煩惱還無法全都斷盡,有時還會起心動念,這就是在我們人的這個三界,思想中的三階段,在這種的人群裡。
     所以,堪忍的世界,他在這個地方現「八相成佛」,下兜率、降王宮,幼年、少年、成年,發心出家修行,修行的過程,降魔、覺悟,這總共有八種的過程,經過了很大的考驗,終於以一個「忍」字這樣走過來,成正覺,在這個堪忍世界中成就他的道業,所以叫做「應身如來」。這我們若能了解,修行的過程,我們怎麼與佛還離那麼遠呢?因為釋迦牟尼佛在塵點劫,已經這樣不斷不斷來,一直到了因緣成熟,經過了「八相成道」, 開始覺悟,又再來為我們說法。凡夫心,起起落落,進進退退,當然也見到佛塔,兩尊佛,古今二佛,在塔中,但離我們很遠,因為我們現在才開始要發心而已,是不是會再退道心呢?還不知道,所以我們與佛的境界,還是離很遠。
 
   經文簡釋:「各作是念:佛座高遠」;以在遠故,雖欲親近,而不可得,所以作念。
 
     「各作是念:佛座高遠」,大家的心覺得佛還離我們很遠。所以「以在遠故,雖欲 親近而不可得,所以作念」。所以才會這麼說:「佛好像離我們還很遠,要怎麼辦呢?」要怎麼辦?就是要在我們的心。三世一切佛,過去、現在,或者是未來佛,唯一心造,就是一念心。你有堅定的心嗎?你有無漏、精進的心嗎?精進而無漏,「信、願、行」、「戒、 定、慧」,我們這念心有堅定嗎?有堅定,雖離我們很遠,總還是會到。如從塵點劫前,十六沙彌開始修行,總也有到達成佛的時間,何況我們現在,離佛也才二千多年而已,所以,我們是不是問我們的心,有時時多用心嗎?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合十
 
 
 
 

高明智(惟智)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2016/10/08晨語簡記《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