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09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堪忍界釋尊憐愍願力垂化,
而是大眾聞法承教大乘法,
隨機利物恆說正法潤慧命,
大因行菩薩道利群己眾生。
堪忍世界啊!釋迦牟尼佛為眾生來回在堪忍世界,這就是娑婆世界。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願意來來回回度眾生,就是一念憐憫心。眾生剛強,難調難伏,釋迦佛卻累生累世對眾生不離不棄,所以來來回回在這個堪忍世界來廣度眾生。這是願力啊!我們過去聽,釋迦佛已經處處為弟子授記了,弟子體會大乘法,佛陀對他們有信心,既發大心,應該是堅定的信心,不退轉、無漏心,所以佛為他們授記。但是還有很多未聞法,或者是聞而半解,或者是解而忘失,眾生就是浮浮沉沉,度不完啊!佛陀還是要不斷再來,這就是願力垂化。眾生還是沉淪,佛不得不再來,期待化堪忍世界為淨土。
我們過去就一直說,分身佛來,一直不斷變穢土為淨土,那就是說法淨化眾生心,眾生的心地,從污染的心地,希望能將他轉為清淨,從煩惱無明引導入覺道來,所以,菩提覺道是諸眾生要學習的。學習要從聲聞,法出於佛口,眾生要用心接受,所以,聲聞,佛的聲音聞在修行者的耳根,就要入心,入心去體會。所以,進修到緣覺,緣覺體會道理了,因緣,四諦、十二因緣完全透徹了解,佛陀要再接引,晉升,人人要發大心,行菩薩道。就是我們的心境雖然是淨化,就不要再有污染了。這就是法已經入大家的心了。
再開示人人要入人群去,累積為眾生,結善緣,造福人群。在人群中,人群種種無明煩惱,有的是剛強,脾氣很強烈,有的是柔弱,有法不敢用,有法不敢說,儘管道理已經知道了,儘管在人群事物中,明明知道應該這樣的變化──要將錯誤糾正為正確,即使知道,就不敢去好好調理,雖然知法,心裡還是有掛礙,還是無明、惑在心中。煩惱,有法說不出,有理說不清,儘管心中有法,卻是無法應用於人群,這就是智慧還未具足,這還要再歷練。而有的是了解道理了,習氣都還未除,還是剛強難調伏,明知道理,但是習性,等到習性發作之後,才知道錯了,知錯,但人與人之間,事物已經又再亂序了,要重新再整理,就比較遲了。這全都是眾生,有理說不清,有法無法能應用,這樣無明煩惱還是在。
佛陀就是要我們好好歷練,有理說清楚,聽到道理,好好接受,接受了道理,落實在生活人群事物中,這就是佛陀對我們的教育,我們要好好用心。要不然,這是一個堪忍的世界,一不小心又是再墮落輪迴,苦不堪,一直在苦集當中,集種種的人事物讓我們煩惱,由不得自己,一輩子又過去了,來生又是帶業來,光是在那個苦的範圍不斷集,不斷複製,這都還是在凡夫的境界。佛來人間為我們解釋,一一解釋,千經萬論,不就是在論說煩惱無明從哪裡起嗎?這全都聽很多了,但是我們沒有實用,沒有用在人群中,所以,道理了解,煩惱還是不斷這樣在產生,無明煩惱還是不斷在複製,所以造業愈來愈多。眾生共業,世間愈來濁氣愈重,這叫做穢土,污穢的世界。眾生心性剛強,愈來愈剛強,所以製造了很多的難民潮。有的人是環境難民,多數都是從心理成為難民,我們自己的心理,也是逃不過我們關關卡卡的煩惱無明,這就是我們自己很剛強。
所以,佛陀很無奈,但是他的憐憫,還是堅持願力,還是同樣不斷來,就是為「而是大眾聞法承教大乘法」,目標一直就是為了要讓大眾,已經聞法的人聞法,而未聞法的人還有多少呢?有緣已聞佛法,而且已發大心,已經發大心了,也接受了佛陀的教育,願意出火宅,也離開了化城,已經發心立願,得佛授記,這都是已經承教大乘法。我們這樣一段一段講過來,該授記的都授記過了,這都已經承教大乘法。所以「隨機利物恆說正法潤慧命」。佛陀教導我們,還是不斷隨我們的根機,雖然說發大心,我們還沒身體力行,還未真真正正在菩薩道上六度萬行,菩薩的因行,我們現在才開始起步,今生此世,現在才開始起步,才叫做新發意菩薩,發大心,叫做新發意菩薩。所以我們前面有說過了「今佛不靈」,就是我們已經知道本具佛性,了解了,真如本性人人本具,我們有與佛同等的覺性慧海,我們與佛都同等,只是我們現在才開始發心,新發意,才開始起步,「六度」開始力行。
所以我們現在在學隨機利物,佛陀是這樣來,為我們眾生隨機利物,我們也是這樣學,承大乘教。我們現在已經聽法了,聽法之後,就了解,佛陀的教法是這樣,我們就是要學佛,同樣發願度眾生,我們同樣也得要去適應眾生根機,佛陀既是隨機投教,我們也一樣,要隨機利物去適應眾生,同樣我們要入人群,恆說正法。前面一段很長的時間,一直與大家分享,聞法者、說法者、傳法者,是啊!應該大家還記得,所以我們要隨機利物恆說正法,希望法如水,法譬如水。眾生心地乾旱,一片的心地沒有法水,所以,心,土地像是缺水一樣,即使有種子,也無法落土;種子落土,沒有水分,同樣不會發芽,無法可耕作。
所以我們心裡要接受法,法水來滋潤我們的心地,成長慧命。我們的心既是這樣,我們學佛的心,就是要隨機投教,不忍眾生人群中,煩惱無明造業,所以,我們就要入人群,這樣循循善誘,隨機利物恆說正法,潤濕眾生的慧命。所以「大因行菩薩道利群己眾生」。我們已經行在菩薩道上,發大心,開始走上了菩薩道,所以,我們要利群利己,以及利益眾生,這是我們要用心。
*覺道義成,即是乘如實道而來成正覺。此真身如來又謂以如實智,乘如實道而來三界。
所以說覺道的義完成了,就是「乘如實道而來成正覺」,要…走這條路,這樣來人間,入娑婆世界來度眾生,來修行度眾生,「此真身如來」,這樣就是真身如來,釋迦佛是這樣歷練過來的。又說「又謂以如實智乘如實道而來三界」。因為塵點劫以來,釋迦佛就是這樣不斷歷練,乘如實道而來三界。三界,大家了解了。所以這樣,乘這條路走,不斷歷練,終於成正覺。
*覺者:即應身如來,此即釋迦牟尼佛所正說之妙法,與多寶如來、所由讚善之義。
所以,覺者就是應身如來,既然覺悟了,是因為憐憫眾生,不忍眾生受苦難,所以應世間需要再來人間,這叫做應身如來。「此即釋迦牟尼佛所正說之妙法」。釋迦牟尼就是在這個應身的地方,這是釋迦牟尼佛所,就是娑婆世界,這個娑婆世界,佛陀應身來,來說正法,正說之妙法。就是在這個堪忍的世間,在這個地方講法,隨機應教,終於寶塔現前,這正是佛說《妙法華經》的時候,圓教,不斷隨機投教,啟發眾生的大乘心,說大乘法之時,所以寶塔現前了,所以正是說妙法時。
所以「與多寶如來所由讚善之義」。因為多寶佛塔湧現在…從地湧出了,開始他就出聲音讚歎,「善哉善哉,釋迦牟尼佛,說妙法華經。我就是為了要聽法華經來的。」大家應該還記得前面的文。這就是佛陀在堪忍世界,已經將剛強眾生調伏,隨機應教,這些人已經開始發大心,佛陀正式為他們說妙法。因為開方便門,顯真實法,這個時候,寶塔現前了,來讚歎,意義在這裡,大家要很用心去體會。所以前面的文,雖然已經講過了,大家聽了之後,應該要很用心回憶。幾天前一直向大家說,法聽了之後,要再回憶,要不然都是有漏,聽過忘記了,所以不斷要一直複說,一直提醒。來,要用心啊!接下來就是前面的文。
經文:「即時,釋迦牟尼佛入其塔中,坐其半座,結跏趺坐。」
寶塔從地湧出,已經升在空中,釋迦佛也將分身佛集中過來,也已經入寶塔去了,寶塔中的多寶佛讓半座,請釋迦佛同座,這已經我們說過,了解,釋迦佛就半座,結跏趺坐。接下來的文再說,
經文:「爾時,大眾見二如來在七寶塔中師子座上,結跏趺坐,各作是念,佛坐高遠。」
釋迦佛也是在空中開塔門,入塔中,多寶佛分半座給釋迦佛坐下來,但是大眾所看到,是兩尊佛同坐下來,但是還是覺得很遙遠。大家雖然看到了,不過還是遙遠。接下來這段文就又再說,
經文:「惟願如來以神通力,令我等輩俱處虛空。即時釋迦牟尼佛以神通力,接諸大眾,皆在虛空。」
經文簡釋:
「惟願如來以神通力,令我等輩俱處虛空」;此釋迦如來接引生眾處空眾願佛力。
佛陀運用神通力,因為大眾的心已經見塔,也見佛了,不過還是離很遠,所以眾生還是很期待能再近一點嗎?因為兩尊佛都在空中了,若能再更接近,所以大家的心願,「惟願如來以神力神通力,令我等輩俱處虛空」。讓我們大家也能與佛一樣在虛空中,這意思就是在解釋,就是釋迦佛,如來,釋迦如來,已經要將這些眾生接引處空,接引眾生到空中去。這是「眾願佛力」,眾生就是要再依賴佛陀的力量。
雖然我們前面說過,人人心中的塔已經浮現出來了,佛陀也為我們開塔門了,為我們開心門,佛也已經入我們的心來,「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常常告訴大家,時時念佛,佛入我們的心,「念佛心為己心」,所以已經…,佛心已經為我們的心了,我們無始以來,無始以來,我們的真如本性就已經這樣不增不減了,人人本具,就像多寶佛,古佛。釋迦佛是今佛,現在的佛;古佛,就是我們無始以來,我們人人心中的佛,只是我們一直受無明覆蓋著。釋迦牟尼佛乘如是法,應身在人間,這樣現相成佛,出皇宮修行去了,修行的方法,降伏魔軍,就是降伏了他心中的無明、煩惱、惑,無明一切都去除了。這就是佛陀在接引我們的方法,我們也得要學佛。我們不是「佛學」,我們要「學佛」,要學佛,就是要下這樣的決心修行,修行就是要這樣重重堪忍,人間堪忍。
修行的決心,心中的煩惱、無明要不斷不斷降伏,自我心地不斷淨化,淨化了自我心地,這樣法收入心來。法從哪裡來呢?是應化,應身菩薩,應身如來,這樣在人間成佛,為我們講的法,我們就是要無明去除,才有辦法接受法入心來。這就是佛陀現相,教我們這樣走,我們自己也要降伏我們的煩惱、我們的無明,我們的脾氣要改,我們的煩惱、雜念要除,貢高驕傲的心要遠離,種種的無明,我們日常的習氣一定要去除,心地乾淨了,才有辦法分身佛浮現出來,就是佛所講的法,才能一一將講過的法,我們的記憶再回歸,回歸了記憶,法再歸位回來,這是最近一直向大家說的。
過去的若漏掉了,現在在說,大家還是很茫然;過去的法若還記得,再回憶回來,現在再說,現在聽到,就像釋迦佛開塔門,手指一按,塔門就開了。現在法一說,我們就完全透徹了解,過去的「三周說法」,我們能清楚火宅要如何離開?化城,要如何清楚地離開化城,要如何得佛授記?地上的乾旱,如何接受到法雨來滋潤?這按照次序,法一一歸位回來,就是回憶,大家記清楚了,就像釋迦佛現在這樣手一按,塔門就開了。
不只是塔門開了,也看到二佛,古今二佛。我們自己無始以來,我們的真如本性也已經浮現出來,心、佛、眾生,我們的佛性發現了。就如多寶佛,本具法寶的多寶佛,本來就具足了,但是借重現在釋迦佛來開塔門,大家看到了,我們自己也看到。但是還離很遠,因為「六度萬行」,我們現在才是起步而已。菩薩因行,還未很具足,所以「今佛不靈」,我們就無法像佛這樣一下子就升到虛空,入塔內去,這還離很遠。所以還要發願,「惟願如來以神通力」。還是要再靠佛力,要再用心聽,將這個法要再一一用心,我們要靠佛力,自己也要用力。人助、己助,我們一定要靠自己。所以,佛是這樣為我們指引,但是我們還是一樣要有這個願力。
所以「令我等輩」,我們這些人只是發心,發大乘心,還離佛很遠,所以「俱處虛空」,希望能讓我們全部能夠到虛空接近佛。這就是佛陀了解了,過去「說有談空」,現在已經說妙法了,妙法就是「真空妙有」,這就是要接大家,已經了解一切法皆空了,我們這輩子還要計較什麼呢?物理,包括地球,一切「成、住、壞、空」,人生,這個身體,尤其是我們的身體,「生、老、病、死」,身體有病,從出生的過程中不一定會到老,我們在人間的因緣、壽命多長?我們還要計較什麼呢?我們現在的心願若沒有好好建立,我們的志願若沒有堅定,還是回歸凡夫的習氣,就是這樣不斷隨著自己的習氣執著,增長煩惱、增長業力,這樣永遠都是離佛很遠。儘管你發心、發願了,但是還是離佛還是很遠。
所以,我們佛陀已經說出《般若經》了,般若部是佛陀講二十二年,光是談空,說「空」二十二年,若再加上「方等」呢?說「有」是說十二年,「阿含」十二年,再來就是轉「方等」,「方等」就開始要引導我們要脫離小乘自利的心情,要開始要入大眾人群,這是「方等」,在這方便法來引導我們。之後,就開始轉入「般若」了,「般若」完全談「空」。「阿含」、「方等」還是在說「有」,總共是二十年,「般若」是已經講二十多年了。總而言之,談空說有,四十二年間,釋迦牟尼佛要告訴我們的話,過去的四十多年已經說過,現在,四十二年後開始轉過來講圓教,就是《妙法華經》。
「談空說有」,現在我們體會的就是「空」,「真空妙有」,釋迦佛已經將我們引入「空」,處空,那就是「般若」,「般若」,大家了解一切皆空。生命無常,很短暫,佛法要趕緊把握,將我們的習氣趕緊去除,掃除一切,我們心地的污染、煩惱要掃除,佛陀已經將方法給我們了,所以已經接引我們。「接引眾生處空」,就是空,一切皆空,還要計較什麼?應該為利益眾生,利人群、利自己,這個志業,我們應該要用心、認真,去掉我相、煩惱、無明。所以「眾願佛力」,大家雖然很期待佛陀給我們更多一些,希望佛的力量再給我們,接引我們,「接引住空」。因為我們學佛雖然是學了,但是一直是我相,一直都是沒辦法去除,所以還是要佛陀的力量,他的法來教育我們。
經文簡釋:
「即時釋迦牟尼佛以神通力,接諸大眾皆在虛空」;佛慈悲故,如其所願,以神力接,咸住空中。
*以神通力,接諸大眾皆在虛空:喻以方便智力盡以引導眾生,處處離著,上趣一乘中道。
所以「即時,釋迦牟尼佛以神通力,接諸大眾皆在虛空」。佛這樣接引我們,這是佛的慈悲。「如其所願」,眾生既然有求,佛必應。所以「以神力接」,用他的神力,神力就是暢通無阻,應眾生的根機,說眾生能接受的法,用這神力來接引眾生,全都能住空中。「神力」,意思就是,「神力」就是神通力,有這個能通的力量。我們常常說,要再用力一點,再用力一點,方向若對,這個管塞住了,我們再用力一點,用力,這就是叫做通力。只要方向對,我們要不斷用心力去體會法。
所以「接諸大眾皆處皆在虛空」。我們要很用心,佛陀的法,我們要用心去體會。佛陀既然適應眾生的根機,眾生更要用心力來接受。這就是「喻以方便智力」,佛陀要談有說空,用這樣方便的智慧力,「盡以引導」,要將大家引導,「引導眾生處處離著」,大家都要離開這個執著。這就是佛陀講《般若經》,要處處離著。付出無所求,心裡就是歡喜就好,付出無所求。所以,「盡以引導眾生處處離著」。「上趣一乘中道」。已經到了一乘的中道了,一乘中道,那就是《妙法蓮華經》,這就是一乘中道,一乘中道是圓教。
*此顯三乘八部既蒙授記,皆住真空妙有究竟諦理中,以上分身遠集竟。
這已經是「顯三乘八部,既蒙授記」。我們前面,佛陀已經為弟子授記了,甚至為天人授記了,天龍八部,在前面都已經授記。「三乘」,聲聞、緣覺、菩薩乘,前面的文,釋迦佛已經為他們授記了。所以,這些三乘的弟子與天龍八部已經得佛授記。「皆住真空妙有究竟諦理中」。大家已經,佛所說的法已經都接受來了,佛陀所講的是究竟的諦理,我們要很用心去體會。「以上分身遠集竟」,這些文,這段文就是結束(總結)過去所說寶塔現前,從地湧出那時候,大家還記得嗎?塔中出大音聲,稱讚釋迦牟尼佛在這娑婆世界講說《法華經》,那時寶塔中的多寶佛就說:「我是為聽法華經而來。」連寶塔也一同來。
又大家還記得嗎?多寶佛為什麼要來聽經呢?因為他過去成佛的過程,缺了一點點的緣,因為要圓寂之前,就是缺了講說《法華經》的因緣,因為沒有人來請,請法,說圓教。但是世緣已盡,既然失去了,那個時代失去了說圓教的機會,這就是多寶佛的遺憾。釋迦牟尼佛在塵點劫前,大通智勝佛那時候,他(十六沙彌)聽到《法華經》,開始就覆說《法華經》了,有這個因緣,所以,生生世世那個心願,再來說《法華經》,應世成佛來說《法華經》,為他一生講經圓滿。
但是,多寶佛就是缺這個因緣,他要入滅之前,就是交代弟子建七寶塔,全身放在寶塔中,將來任何一個地方,講說《法華經》的地方,他的寶塔就要在那個地方聽經,證明那尊佛講的《法華經》,那是一個圓教,是真實法。一來為作證明,二來是為聽法故。但是,有一個條件,就是要開寶塔門,那就是要分身佛都集中過來。所以,前面的文,還是不斷集所有分身佛回歸。所以,我們現在已經在這段文,我們都已經差不多體會了解了。
佛陀來人間,四十九年的時間說法,前面的四十二年是談空說有,後面的七年是說圓教法華,我們應該體會這段文的道理。所以希望大家有心學佛,那就要用心聽法,接受法來,要法無漏,不要漏掉了,時時回憶,法要在記憶中,法要在日常生活中。你若是在日常生活中,法應用在人間,永遠都不會將它忘記了。若只是佛學,做研究,這樣很快就忘記了,沒有腳踏實地;既然沒有腳踏實地,只是浮在虛空中,這樣沒有實地。所以,要真空,就是需要妙有,真空妙有,究竟諦理,這才是真正圓教。所以我們要時時用心,聽法、記憶,應用人間,要時時多用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