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1016/10/23晨語簡記《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向下 
2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1016/10/23晨語簡記《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Empty
發表主題: 1016/10/23晨語簡記《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1016/10/23晨語簡記《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Empty周日 10月 23, 2016 8:57 pm

20161023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末世持經實為難事,具大願力方堪承當。
舉難持以堅誓願力之所在,即佛之所在,
故毗盧願周沙界,釋迦本立誓願在,多寶願在。

 用心!「末世持經實為難事」。在這末世要持經很困難,持經的意思,就是要將經開始要讀誦,體會經的意義,然後我們要深心受持,將經文要用心抄啊、寫啊,句句入心,字字銘刻,我們一直記憶著經典的內容,這就是持經。內容都了解了,我們要身體力行,入人群中,將我們知道的,也能讓大家了解;大家了解,大家願意接受,接受入心,大家也願意共做、共修,法落實在生活中。這就是持經。但是,現在的人,大家都很忙碌,哪有辦法?經,讀誦本來就堅難,因為經文,以現代人讀書都是白話文,現在人要讀過去古文的書,而且句句字字,每一字都含蓋著無量的道理,要如何去體會它?真的困難很多。何況世代不同,時代變遷,現在的人哪有時間聽你慢慢地說、仔細地解釋呢?就算聽你說,好好地解釋,你也沒辦法真正去感受到這部經的意義,與我們的生活有密切的關係,好像也是很困難。

 說的人都有困難了,何況是聽的人呢?所以,末世持經實為難事啊!必定要具大願力,方堪承擔。這一定要有這樣的心願,而且要堅定,要很懇切有耐心。因為這部經很長,文字長,何況內涵的道理,事相與它甚深的理差很多,就要用很耐心去將這些道理一一淺顯說出來,將經文的事相會合進去。這實在要很有耐心,若沒有大願力,體會到天下事,了解內涵的道理,真的是困難重重。所以必定要大願力,方堪承擔。因為時間也得要久,要了解的事情要很多,經過了很多體會,才有辦法與經的事相、道理會合。現在人的生態,經,就是要應世間,世間有什麼樣的不調和,經典就是要在這人間不調之處,如何去調和人間,這是經典的意義。

 所以說,「舉難持以堅誓願力之所在」。舉這個難持以堅誓願,明明知道經典很難持,要如何發心立願來持經呢?這部經是這麼浩大,談空說有,一切皆空,空中又是有妙有,真實妙有,自古來今,都不曾有損失過,這就是真理,永遠都是不增不減的真理,包含天下事物道理存在,所以這是很困難。這部經的開頭,〈方便品〉,佛陀就告訴我們,甚深、甚深,說是經難(「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這是開頭,佛陀就這樣跟我們說。《無量義經》也是這樣說,「甚深甚深,真實甚深」啊!非常深的道理,如何能讓一般的人體會受用?

 所以開始就舉出了難持,先讓大家知道,這很困難哦!你甘願嗎?你願意嗎?你願意發心,下定決心這樣來受持這部經嗎?要受持這部經,有很多很多的困難,你可以去克服嗎?等等很多的難關。所以在〈化城喻品〉就有這樣說,前途險難,坎坷難走,所以一直處處都讓我們知道,持經的過程、環境,都是很困難。所以「舉難持以堅誓願力之所在」,就是要讓我們知道,你若是願意,這個過程是要這樣這樣,你要有心理準備,要具大願力,承擔這麼重的責任,這麼艱難的事物,你有辦法這樣理、事、物都願意承擔嗎?所以這願力需堅誓。

 但是,你若有這個願力之所在,你的心若能發起這個願,即佛之所在。〈法師品〉這樣說,有人發心講說此經的地方,就是佛的全身在(「若說、若讀、若頌、若書、若經卷所住處,皆應起七寶塔,極令高廣嚴飾,不須復安舍利。所以者何?此中已有如來全身。」)。在〈法師品〉就說過了,有這部經在的地方,就有佛的全身在,我們也已經都聽過了。所以,「舉難持以堅誓願力之所在,即佛之所在」。我們若是發心,發出這個誓願力,願意受持經典,經典的全部我們都能這樣受持、納受,依教奉行,落實生活,灑播在人間,若能這樣,這就是隨處,佛的全身都在。佛的全身,那就是法,佛的真理的地方就是在這部經;這部經就是在你發心的地方,你隨處發心,隨處這個道理存在,就是佛的全身存在。「故毗盧願周沙界」。「毗盧」就是毗盧遮那,應該要完整說。「毗盧遮那佛願周沙界」,釋迦牟尼佛立誓願在,多寶佛願在,意思就是說,這個願無處不在。

*梵語毗盧遮那,華言遍一切處。謂煩惱體淨,眾德悉備,遍一切處。

 「毗盧遮那」,華言就是「遍一切處」。多寶佛塔到處都能浮現出來,任何一個人願意發心立願,這個人,他的心中接受到完全的大法在內心裡,對道理透徹了解;人人普遍在全球,人人有這樣的道理,那就是普遍,遍一切處。同樣的道理,那就是這個道理在,就是「煩惱體淨」,意思就是說,心中若有道理,就沒有煩惱;我們對道理若很透徹,什麼樣的煩惱都不會來擾亂我們的心,心中就沒有煩惱、沒有無明,心清淨,自然佛性真如就現前。這就是毗盧遮那,無處不在,就是人人本具,人人都有,只要我們煩惱體淨,眾德悉備,遍一切處。人人都有,只要人人將這個法好好入心受持,身體力行,度化眾生,六度萬行,因行具足,這叫做「眾德悉備,遍一切處」,那就是毗盧遮那的意思,很普遍。

 釋迦佛也普遍。釋迦佛就是真理的代表,二千多年前來人間,從修行的過程,從覺悟,在靜謐中,夜睹明星,忽然間他的心境與天體合而為一,寂靜清澄的境界,就是煩惱體淨,也表達了他累生累世所有六度萬行,因行具足,果行現前,所以眾德悉備,遍一切處。就是法,體會到、覺悟到,所有的法,普天之下無事不通、無理不徹,通徹,一切都了解。所以這部經中所含藏,就是天地宇宙的真理,用世間的文字要如何來表達出道理呢?就要我們心會,人人用心去體會,要不然真的無法去描述道理。道理本來就是無體、無形、無相,甚深奧妙。光說智慧,就無法翻譯,所以叫做「般若」。般若,用智慧來代表般若是很牽強,太牽強了,其實智慧是普遍一切,天下所有的真理,佛的智慧,那是無法去形容、去解釋、去翻譯,才稱為般若。所以,要用「智慧」二字來代名詞,其實,「智慧」二字無法完全解釋「般若」這二字的意義。

*能為色相所作依止,具無邊際真實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實性,亦名法身,本來覺了。

 同樣的道理,圓教的道理要如何用文字來表達呢?所以,每一字的文字中所含的理,是通古今與達未來,實在是很大,我們持經要能夠完整,實在是很困難。所以這普遍的道理,「能為色相所作依止」,普遍的道理就是我們天下所有一切一切,色,你看得到,你形容得出來的相,其實它內涵的道理在其中,任何一種都有它內含著的道理。理要來解相,簡單,相要來解理,就很困難了。所以,「毗盧遮那」,那個普遍的道理,將一切色相道理,能為一切色相所依止,具無邊際。無邊際,天體間,小如沙塵,沙塵之中還有它的道理存在。道理是大的如形象,小的如微塵,包括你看不到的魑魅魍魎,這就是在佛經中,我們的眼睛看不到的。不就是我們現在顯微鏡說,人看不到的,卻是在人的體內,用顯微鏡將它放大。是不是只包含這些而已?還不止,所以說無邊際,那個內含要分析的道理是很多啊!裡面要用的功夫真的是很多。

 佛陀所得的道理就是這樣,「無邊際真實功德」,已經無法用語言來分析了,何況用文字呢?佛德就是這樣這麼普遍的道理。佛的德行,所得的道理,那就是佛的法身,是一切法平等實性。所以,我們常常說的平等實性就是一切法,廣無邊際,這一切法皆是平等,沒有說佛與眾生有距離。佛與眾生也是平等,只是眾生受煩惱迷糊掉了,我們受煩惱遮蓋住了,佛,道理,真正見到道理,是將這些煩惱完全撥開,淨無毫塵來污染到,這就是佛的心境,大圓鏡智現前,所以「一切法平等實性」。所以「亦名法身」,這就是法身。是「本來覺了」,這就是法身,明明覺覺,人人本具。

 各位,真正要講究這個道理,實在是很難,所以我們學佛要時時用心去體會。文字相無法來解釋真實的道理,但是我們借相,借這個事相來講理。其實,理是超越了事相,人有生理,物有物理,連那微細的生物,都有生物的道理存在,植物也有理,植物的道理。這是很多很多的形象,內含著無前面的經文,限量的道理,這實在是很開闊,但是我們要用心去體會,才有辦法了解,所以我們要很用心。

經文:「此多寶佛,處於寶塔,常遊十方,為是經故;亦復供養,諸來化佛,莊嚴光飾,諸世界者。」

 前面說過這段經文,多寶佛,就是在這多寶塔中,其實「常遊十方」。剛才說「毗盧遮那」,意思就是「遍一切處」。只要我們的心地清淨處,就有「毗盧遮那」,我們的真如本性存在。所以他「常遊十方」,很普遍,只要人的心清淨,無處不在,只要道理在人間,任何一個趣向無不都是,所以說「常遊十方,為是經故」。多寶佛就是為這樣的道理,這麼完整的道理,所以到處付出,現前去見證,這就是在供養。我們也是為了道理,了解菩薩道就是這樣,我們要身體力行,我們也如多寶佛,同樣的意思,願意到需要的地方,要圓這部經的願,就是到處去,去付出,見證菩薩因行。因為《法華經》是教菩薩法,多寶佛見證菩薩因行,所以他也是,「亦復供養」,就是付出。要記得,說「供養」,那就是付出。所以,「諸來化佛」。不論是哪裡聽到的法,真理存在的地方,無不都是「莊嚴光飾」。這個地方,大家都在做好事,做好事的地方都讓人心很安穩、很自在,同樣的道理。所以「諸世界者」,所有的世界,無不都是。下面接下來這段文說,

經文:「若說此經,則為見我、多寶如來、及諸化佛。諸善男子,各諦思惟!此為難事,宜發大願!」

經文簡釋:
「若說此經,則為見我、多寶如來、及諸化佛」;若有人能讀說此經,深解義趣,見佛法身;則是得見釋迦多寶,及以分身諸來化佛。

 這就是釋迦牟尼佛這麼說,「若說此經,則為見我、多寶如來」,就是不只是能見到釋迦佛,也能見到多寶如來。你若能對這部經很了解,也能講這部經,將這部經裡面的真理,都能在人群中講,就等於將佛的法身普遍在人間。不只是佛的法身普遍在人間,見到如來,也見到多寶佛。人人心中浮現出了多寶佛,同時,這個法,人人聽到、人人心中有道理了。這是釋迦佛來形容,能夠講這部經,就是法已經很清楚,就是說真理,內心的寶塔,真如本性現前,而且,法,聽法的人也很具足,人人無不都是未來佛。

 又再叮嚀我們,釋迦佛又這麼說,「諸善男子」,現在在聽法的人,「各諦思惟」,大家要好好思惟,專心、用心、定心,好好思惟,「思惟修」,大家要記得,要好好思惟,很專心。「此為難事」,要知道,要講這部經是很困難,真正要將這部經用在日常生活中更困難,唯有就是「宜發大願」,就是大家要好好發心,所以這樣為我們解釋。「若有人能讀說此經,深解義趣,見佛法身」。只要能去體會,去了解,能講說,體會、了解,自然就能見到佛的法身,佛的法身就是道理,就能透徹了解這經的真實內容。「則是得見釋迦多寶」,釋迦佛、多寶佛,及以分身諸來化佛」。我們若能這樣,一切都明朗了,道理都了解了,講的經也大家聽懂了,法,這麼的貼切,不論是釋迦佛、多寶佛,我們的自性佛,以及說法,釋迦牟尼佛將道理留下來,借這個文字相,這樣入我們的心來,借聲音體會道理等等,我們能了解了。

經文簡釋:
「諸善男子,各諦思惟!」;告諸會眾,善男子等各各諦聽,善自思惟。

 所以,「諸善男子」,就是再向大家,向會眾再說:「善男子等各各諦聽,善自思惟。」要善思念之。文字就是這麼為我們解釋,我們就要用心再次體會。

經文簡釋:
「此為難事,宜發大願!」;此護持經,是一難事。若非忍辱勤加精進,宜當勇猛發大願誓,以為基本。

 所以,「此為難事」。又告訴我們:「這是難哦!大家要知道好好思惟。」這部經真的要受持是很困難,要護持此經,真的是困難。「若非忍辱勤加精進,宜當勇猛發大願誓」。絕對不能沒有發心,一定要發心,你若沒有忍辱的心,沒有耐心,沒有忍辱、勤精進的心,這是沒有辦法。所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都在這之中,你一定要到這樣的程度,願意付出。所以要「宜當勇猛」,一定要這樣,很勇猛。「發大誓願」,一定要有這樣的心態,心一定要有這樣的準備,不但做事很困難,要領導大眾更困難。人、事、物,要人來做事,人要做事,要心要很合,合,和氣,還要互相關心、愛護,大家的力量才能互相協力,眾力合一,為人間付出,所以這是要用很大的功夫,才能會眾人的力量去為人間付出,行菩薩道。菩薩道,不是一個人走的,是大眾所走的,所以我們一定要「統理大眾」,要「一切無礙」,甚至要有「智慧如海」,你就要「深入經藏」,甚至要「體解大道,發無上心」,你才有辦法真正「六度因行」這樣具足。所以,「宜當勇猛,發大願誓,以為基本」,這就是基本。

*此頌說法者即是見我、與多寶如來與諸化佛。並言此為難事,宜發大願。
佛有身、語、意,此經妙義即為佛之本意,能說此經故如見佛。

 所以,這段經文就是要告訴我們,那就是「說法者即是見我,與多寶如來與諸化佛」。就是這樣,我們要勇猛精進,自然我們與釋迦佛、多寶佛、化佛就會在一起了。「並言此為難事」,佛陀再向我們叮嚀:「這是很困難的事,大家要下定決心,要發大願。」再者,「佛有身、語、意」,佛就是有身、語、意,佛陀他要現身來人間,當然有這個身體,與我們一樣,父母生的身體;與我們一樣,是從小到長大,從青年到中年,到老年,所以這樣,這個身體到最後,也是入滅了。所以,佛也有佛身,也有身。

 但是,佛陀從這樣來人間,現相成佛,讓我們體會,這叫做人間事相。有志願力,你就要經過這樣的辛苦,你自然你能夠開悟,你這樣的辛苦修行過程,你下定決心,你就有辦法達到你的目標,這個目標達到了,成佛了,他的心與天地宇宙合為一體了,對道理透徹了解,就要說法,所以「語」。大家,聲聞將佛陀說法的聲音聽入耳根,去體會了解,這也就是佛的語,佛陀有講法,我們才有法可聽,能流傳到現在。同樣的,「意」,佛陀也是同樣,他的心意,佛陀的心意是心包太虛,天下眾生無不都是如佛一子,佛陀疼惜眾生,就如世間人在疼獨生子一樣。世間雖然眾生芸芸,他所對眾生的疼愛,就是像疼愛一個孩子一樣。

 這是佛的心意,而我們凡夫的心意,範圍總是很小、很窄,只是疼我自己的孩子,一個、兩個,兩三個也還有的父母偏心,特別疼某一個,但是佛陀的心不是這樣,是天下眾生如一子,這個心意,這就是佛的身、語、意。「此經妙義即為佛之本意」。這部經,它的最妙的意義,就是佛的本意。天下眾生為一子,三界導師,就是不忍眾生這樣迷茫糊塗,一直錯誤複製,受這麼多的苦。所以,佛為三界導師,來為我們教育;四生慈父,天下眾生無不都是佛的孩子,這是佛的心意。所以「能說此經故如見佛」,若能講這部經,心意與這部經會合,就是能了解,「故如見佛」,就是佛的心意,「能說此經故如見佛」。所以,講經必定要將心與經典道理要會合,就是會合佛的心意。

*又說經為荷擔佛法教化眾生,故曰難事。末世持經,實為難事,具大願力,方堪承當。

 所以,「又說經為荷擔佛法教化眾生」。講經,就是像替佛擔起家業來一樣。我們出家都是荷擔如來家業,這個心願,古德祖師都是這麼說,願意荷擔如來家業,所以我們人人責任很大,是擔起天下眾生的責任,所以就是擔起佛法教化眾生的責任,所以很困難,難事。「末世持經,實為難事」,尤其是在這個末世,要受持這部經,要講說這部經,要負擔這部經的道理在人間,實為難事。「具大願力,方堪承當」。這個願是多麼重要啊!

*願之所在,即佛之所在,故毗盧願周沙界,釋迦本立誓願,多寶願塔證經,皆不離願。

 「願之所在,即佛之所在」。有願的地方,就是有佛的地方,所以我們要時時發願。「故毗盧願周沙界」。「毗盧遮那」,就是「遍一切處」,我們的願,也得要發「遍一切處」,發大願。《法華經》說到這裡,人人已經發大心、立大願了,不是只有獨善其身,還要兼利他人了。所以,「釋迦本立誓願,多寶願塔證經」,就是證明經典,就是行菩薩道,來證明有行菩薩道的地方,就有多寶佛塔浮現在前,所以我們要用心,「皆不離願」,發心立願是這麼重要,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合十


月亮 在 周日 3月 11, 2018 10:17 pm 作了第 1 次修改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1016/10/23晨語簡記《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1016/10/23晨語簡記《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1016/10/23晨語簡記《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Empty周日 10月 23, 2016 8:59 pm

[2016年10月23日 上午 5:22] 農曆九月二十三,50字(僅德松個人筆記參考。請多指教,感恩。)

《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靜思清澄(法髓)妙蓮華,慈濟人群菩薩道(一三0八)

1. 釋經文: 【若說此經,則為見我、多寶如來、及諸化佛。諸善男子,各諦思惟!此為難事,宜發大願!】

2. 上人偈文:「末世持經實為難事,具大願力方堪承擔,舉難持以堅誓願力之所在,即佛之所在,故毗盧願周沙界,釋迦本立誓願在多寶願在。」

3.「末世持經實為難事」:末世要持經很困難,持經就是開始要讀誦、體會經的意義,深心受持,用心抄寫經文,句句入心,字字銘刻,一直記憶著經典的內容。了解經的內容了,要身體力行,入人群中,讓大家能體會了解,願意接受入心,願意共做、共修,落實在生活中,這就是持經。

4.「末世持經難」:現在人都很忙碌,哪有辦法?現代人讀的都是白話文,若要去讀過去古文的書,且字字句句都含蓋無量的道理,要如何能體會?真的困難很多,且世代不同,時代變遷,現代人哪有時間聽你慢慢地、仔細地解釋呢?要去真正感受到這部經的意義,與我們的生活有密切關係,好像也很困難。

5.「具大願力方堪承擔」:末世持經實為難事,必定要具有大願力,方堪承擔,一定要有這樣的心願,且要堅定,要很懇切、有耐心,因為這部經很長,且內含很多甚深的道理,要將道理一一淺顯的說出,時間得要久,要了解很多事,經過體會,才有辦法與經的事相、道理來會合,實在要很有耐心。經就是要應世,去調和人間,這是經典意義。

6.「真理不增不減」: 明知經典難持,要如何發心立願來持經呢?這部經這麼浩大,談空說有,一切皆空,空中又是妙有,從古自今都不曾有損失過,真理永遠都是不增不減,包含了天下的事物道理。

7.「法華經,甚深難解」:這部經開頭的〈方便品〉,佛陀就告訴我們,「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無量義經》也說:「甚深甚深,真實甚深!」非常深的道理,要如何讓一般人能體會受用?

8.「舉難持以堅誓願力之所在」:要受持這部經,有很多難關,〈化城喻品〉就說,前途險難,坎坷難走,處處都讓我們知道,持經的過程與環境都很困難,你若願意持,就要有心理準備,要具有大願力,能承擔起這麼重的、這麼艱難的事物。

9.「舉難持以堅誓願力之所在,即佛之所在」:你的心若有這個願力之所在,若願意發起這個願,即佛之所在。〈法師品〉說,只要有人發心講說此經的地方,就有如來的全身在。我們若願意發出誓願力,願意受持經典,依教奉行,落實生活,灑播在人間,就隨處都有佛的全身在。佛的全身就是法,佛的真理就在這部經,只要你隨處發心,隨處這個道理存在,就是佛的全身存在。

10.『梵語毗盧遮那,華言遍一切處。謂煩惱體淨,眾德悉備,遍一切處。』

毗盧遮那,華言就是遍一切處。多寶佛塔到處都能浮現,任何一人願意發心立願,接受到完全的大法在內心裡,對道理透徹了解,那就是普遍,遍一切處。心中若有道理,對道理若很透徹,什麼樣的煩惱就都不會來擾亂我們的心,心中無煩惱,沒有無明,心清淨,自然佛性真如就現前。

毗盧遮那,無處不在,人人本具,只要人人將法好好入心受持,身體力行,度化眾生,六度萬行,因行聚足,這叫做「眾德悉備,遍一切處」,就是毗盧遮那的意思。

釋迦佛是真理的代表,二千多年前來人間,修行覺悟,在靜謐中夜睹明星,忽然間心境與天體合而為一,靜寂清澄,這就是煩惱體淨,他累生世的所有六度萬行,因行具足,果行現前,所以眾德具備,遍一切處,普天下之事,無事不通,無理不徹,一切都了解。

11.『能為色相所作依止,具無邊際真實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實性,亦名法身,本來覺了。』

這部經含藏天地宇宙的真理,用世間的文字要如何來表達出來呢?就要人人用心去體會,道理本是無體、無形、無相,甚深奧妙。光是智慧就無法翻譯,用智慧來代表般若,太牽強了,其實智慧是普遍天下一切的真理,佛的智慧是無法形容與解釋的,所以才稱為般若,智慧二字還無法完全解釋般若的意義。

同樣道理,要如何以文字來表達圓教的道理呢?每一個文字所含的理是通古今、達未來,我們要能完整持經,實在很困難。天下所有一切看的到的色,形容出來的相,都內含道理在其中,要用理來解相簡單,相要來解理就困難了。

毗盧遮那是普遍的道理,能為一切色相所依止,無邊際,天地間小如沙塵中都含有道理存在,道理大的如形象,小的如微塵,包括眼睛所看不到的微生物、魑魅魍魎,無邊際,所內含要分析的道理實在很多。

佛陀所得的道理就是這樣,已經無法用言語或文字來分析,佛德就是這麼普遍的道理。佛的德行,所得的道理,就是佛的法身,是一切法平等實性,廣無邊際,一切法皆平等,佛與眾生也是平等,只是眾生受煩惱遮蓋,迷糊掉了;佛的心境則是將這些煩惱完全撥開,無受毫塵所汙染,大圓鏡智現前,這是法身,明明覺覺是人人本具。

12.「用心體會,萬物皆含無量道理」:真正要講究道理,實在很難,學佛要時時用心體會,文字相無法用來解釋真實的道理,但我們借事相來講理,其實理是超越了事相,人有生理,物有物理,連微細的生物都有道理存在,很多很多的形象,都內含無限量的道理,這實在很開闊,我們要用心去體會,才有辦法了解。

13.★複習經文:【此多寶佛,處於寶塔,常遊十方,為是經故;亦復供養,諸來化佛,莊嚴光飾,諸世界者。】

毗盧遮那,意思是「遍一切處」,只要我們心地清淨,就有毗盧遮那,只要道理在人間,任何一個處向無不都是,所以說「常遊十方」。

「為是經故」:多寶佛就是為了這麼完整的道理,到處付出,到處現前去見證,這就是在供養。我們若了解菩薩道是這樣,也要身體力行,願意到處去需要的地方付出,圓這部經的願,去見證菩薩因行。

《法華經》是教菩薩法,多寶佛見證菩薩因行,所以他也是「亦復供養」,供養就是付出。「諸來化佛」,不論是哪聽到的法,有真理存在的地方,無不都是「莊嚴光飾」,所有的世界,只要有做好事的地方,都讓人心很安穩自在。

14.【若說此經,則為見我、多寶如來、及諸化佛】:若有人能讀說此經,深解義趣,見佛法身;則是得見釋迦多寶,及以分身諸來化佛。

若能對此部經很了解,也能在人群中講解這部經中的真理,就等於將佛的法身普遍在人間,見到如來,也見到多寶佛,人人心中浮現了多寶佛,人人聽到法,心中清楚道理了,真如本性現前,聽法的人也很具足,人人無不都是未來佛。

只要能去體會了解,能講說,自然能見到佛的法身,佛的法身就是道理,釋迦佛說法,將道理留下來,借文字的相,入我們的心來,借聲音,讓我們能體會道理若能透徹了解這部經的真實內容,一切都明朗了,道理也都了解了。

15.【諸善男子,各諦思惟】:告諸會眾,善男子等各各諦聽,善自思惟。

釋迦佛又再叮嚀現在聽法的的人,大家要好好思惟,要專心、用心、定心,思惟修,要知道,要講這部經很困難,要護持此經、真正將這部經用在日常生活中更困難,唯有大家要好好發心立願,若沒有忍辱勤精進的心,那是沒有辦法的。

16.【此為難事,宜發大願】:此護持經,是一難事。若非忍辱勤加精進,宜當勇猛發大願誓,以為基本。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都在這當中,一定要有勇猛的心,發大誓願,人要做事,心要很合,還要互相關心愛護,大家的力量才能相互協力,眾力合一,為人間付出,行菩薩道。

菩薩道不是一個人走的,是大眾所走的,我們一定要「統理大眾,一切無礙」,要「深入經藏、智慧如海」,要「體解大道,發無上心」,才有辦法具足六度因行。

17.『此頌說法者即是見我、與多寶如來與諸化佛。並言此為難事,宜發大願。』

我們若有這樣的勇猛精進,自然與釋迦佛、多寶佛、化佛會在一起。佛陀又再次為大家叮嚀:「這是很困難的事,大家要下定決心,要發大願。」

18.『佛有身、語、意,此經妙義即為佛之本意,能說此經故如見佛。』

佛陀與我們一樣,有父母所生的身體,從小到老年,身體最後也入滅了,這是佛陀來人間現相,要讓我們體會的。

有志願力,經過辛苦的修行過程,自然就能開悟,你下定決心,就有辦法達到目標。佛陀成佛了,心與天地宇宙合為一體了,透徹了解道理,就要說法了,所以「語」。大家從佛陀所法的聲音聽入耳根,體會了解,這也就是佛的語,佛有講法,我們才有法可聽,才有法能流傳到現在。

「意」:佛陀的心意是心包太虛,天下眾生無不都是如佛一子,佛陀疼惜眾生,就如世間人在疼獨生子一樣。世間雖眾生芸芸,但佛陀對眾生的疼愛,就如在疼愛一個孩子一樣,這是佛的心意;而凡夫的心意範圍總是很狹窄,只疼自己的孩子,但佛陀的心是視天下眾生如一子,這就是佛的「身、語、意」。

這部經最妙的意義,就是佛的本意,佛為三界導師,不忍眾生迷茫糊塗,不斷複製錯誤、受苦,所以來為我們教育,佛為四生慈父,天下眾生無不都是佛的孩子,這是佛的心意。所以若能講這部經,心意與這部經會合,就是能了解,如見佛,因此講經必定要從心與經典的道理會合,就是會合佛的心意。

19.『又說經為荷擔佛法教化眾生,故曰難事。末世持經,實為難事,具大願力,方堪承當。』

講經,就像替佛擔起家業一樣,我們出家都是荷擔如來家業,人人的責任很大,是擔起天下眾生的責任,擔起佛法教化眾生的責任,這很困難,尤其在這末世,要受持、講說這部經,要負擔這部經的道理在人間,實為難事。

20.『願之所在,即佛之所在,故毗盧願周沙界,釋迦本立誓願,多寶願塔證經,皆不離願。』

有願的地方,就有佛的地方,我們要時時發願。毗盧遮那就是遍一切處,我們的願也要發遍一切處,《法華經》說到此,人人已發大心、立大願了,不只獨善其身,還要兼利他人了。多寶佛塔浮現在前,就是要來證明經典,證明有行菩薩道的地方,所以我們要用心,發心立願是這麼重要,要時時多用心。

*************
21.般若、圓教的道理,無形無體的真理,在靜寂清澄的心靈世界,若要用文字全部表達實在很困難。自已體會,要很珍貴聽聞道理後,身體力行,內心才能了解真諦意涵,要能身體力行是需要發大願,學習古今諸佛菩薩,四弘誓願。今日又再度多學習到何謂「毗盧遮那」,馬上想到叩鐘偈的這句佛號「南無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是遍一切處,是「願周沙界」,是六度萬行,想起如非洲黑珍珠菩薩所說的「無孔不入,無處不度」的精進力行。共勉之。
回頂端 向下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85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4
注冊日期 : 2008-12-22

1016/10/23晨語簡記《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1016/10/23晨語簡記《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1016/10/23晨語簡記《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Empty周二 10月 25, 2016 4:47 pm

薰法香心得札記(二○一六年十月二十三日星期日)
 
經文:「此多寶佛,處於寶塔,常遊十方,為是經故;亦復供養,諸來化佛,莊嚴光飾,諸世界者。」
我們也是為了道理,了解菩薩道就是這樣,我們要身體力行,我們也如多寶佛,同樣的意思,願意到需要的地方,要圓這部經的願,就是到處去,去付出,見證菩薩因行。因為《法華經》是教菩薩法,多寶佛見證菩薩因行,所以他也是,「亦復供養」,就是付出。要記得,說「供養」,那就是付出。所以,「諸來化佛」。不論是哪裡聽到的法,真理存在的地方,無不都是「莊嚴光飾」。這個地方,大家都在做好事,做好事的地方都讓人心很安穩、很自在,同樣的道理。所以「諸世界者」,所有的世界,無不都是。
上面這一段是複習,上人開示都會故意重疊一段經文,等於是講兩遍,可以複習、可以加強、可以補充等等。昨天我以此為心得功課,今天再聽一遍,就更有感觸。對於常遊十方,為是經故;亦復供養等經文,有深一層的體認。
 
「若說此經,則為見我、多寶如來、及諸化佛」;若有人能讀說此經,深解義趣,見佛法身;則是得見釋迦多寶,及以分身諸來化佛。
若說此經,則為見我。因為我有說法華經,也有導讀法華經,對這句經文感觸較深。真的要透過說經的過程,才能見到多寶如來、及諸化佛。
 
 
這部經真的要受持是很困難,要護持此經,真的是困難。「若非忍辱勤加精進,宜當勇猛發大願誓」。絕對不能沒有發心,一定要發心,你若沒有忍辱的心,沒有耐心,沒有忍辱、勤精進的心,這是沒有辦法。
我有發願,我有持經,很感恩,現在還持的住,要恆持,直到成佛。也鼓勵有心的菩薩,一起來持經。趕緊發心立願吧。
 
「能說此經故如見佛」,若能講這部經,心意與這部經會合,就是能了解,「故如見佛」,就是佛的心意,「能說此經故如見佛」。
說經時,心意與這部經會合,要契佛陀的身語意,就如見佛。這一點,上人做的很好,我還差很多,要多用心,就可以進步。
 
 
 
 
末世持經實為難事,具大願力方堪承當。
舉難持以堅誓願力之所在,即佛之所在,
故毗盧願周沙界,釋迦本立誓願在,多寶願在。

用心!「末世持經實為難事」。在這末世要持經很困難,持經的意思,就是要將經開始要讀誦,體會經的意義,然後我們要深心受持,將經文要用心抄啊、寫啊,句句入心,字字銘刻,我們一直記憶著經典的內容,這就是持經。內容都了解了,我們要身體力行,入人群中,將我們知道的,也能讓大家了解;大家了解,大家願意接受,接受入心,大家也願意共做、共修,法落實在生活中。這就是持經。但是,現在的人,大家都很忙碌,哪有辦法?經,讀誦本來就堅難,因為經文,以現代人讀書都是白話文,現在人要讀過去古文的書,而且句句字字,每一字都含蓋著無量的道理,要如何去體會它?真的困難很多。何況世代不同,時代變遷,現在的人哪有時間聽你慢慢地說、仔細地解釋呢?就算聽你說,好好地解釋,你也沒辦法真正去感受到這部經的意義,與我們的生活有密切的關係,好像也是很困難。

說的人都有困難了,何況是聽的人呢?所以,末世持經實為難事啊!必定要具大願力,方堪承擔。這一定要有這樣的心願,而且要堅定,要很懇切有耐心。因為這部經很長,文字長,何況內涵的道理,事相與它甚深的理差很多,就要用很耐心去將這些道理一一淺顯說出來,將經文的事相會合進去。這實在要很有耐心,若沒有大願力,體會到天下事,了解內涵的道理,真的是困難重重。所以必定要大願力,方堪承擔。因為時間也得要久,要了解的事情要很多,經過了很多體會,才有辦法與經的事相、道理會合。現在人的生態,經,就是要應世間,世間有什麼樣的不調和,經典就是要在這人間不調之處,如何去調和人間,這是經典的意義。

所以說,「舉難持以堅誓願力之所在」。舉這個難持以堅誓願,明明知道經典很難持,要如何發心立願來持經呢?這部經是這麼浩大,談空說有,一切皆空,空中又是有妙有,真實妙有,自古來今,都不曾有損失過,這就是真理,永遠都是不增不減的真理,包含天下事物道理存在,所以這是很困難。這部經的開頭,〈方便品〉,佛陀就告訴我們,甚深、甚深,說是經難(「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這是開頭,佛陀就這樣跟我們說。《無量義經》也是這樣說,「甚深甚深,真實甚深」啊!非常深的道理,如何能讓一般的人體會受用?

所以開始就舉出了難持,先讓大家知道,這很困難哦!你甘願嗎?你願意嗎?你願意發心,下定決心這樣來受持這部經嗎?要受持這部經,有很多很多的困難,你可以去克服嗎?等等很多的難關。所以在〈化城喻品〉就有這樣說,前途險難,坎坷難走,所以一直處處都讓我們知道,持經的過程、環境,都是很困難。所以「舉難持以堅誓願力之所在」,就是要讓我們知道,你若是願意,這個過程是要這樣這樣,你要有心理準備,要具大願力,承擔這麼重的責任,這麼艱難的事物,你有辦法這樣理、事、物都願意承擔嗎?所以這願力需堅誓。

但是,你若有這個願力之所在,你的心若能發起這個願,即佛之所在。〈法師品〉這樣說,有人發心講說此經的地方,就是佛的全身在(「若說、若讀、若頌、若書、若經卷所住處,皆應起七寶塔,極令高廣嚴飾,不須復安舍利。所以者何?此中已有如來全身。」)。在〈法師品〉就說過了,有這部經在的地方,就有佛的全身在,我們也已經都聽過了。所以,「舉難持以堅誓願力之所在,即佛之所在」。我們若是發心,發出這個誓願力,願意受持經典,經典的全部我們都能這樣受持、納受,依教奉行,落實生活,灑播在人間,若能這樣,這就是隨處,佛的全身都在。佛的全身,那就是法,佛的真理的地方就是在這部經;這部經就是在你發心的地方,你隨處發心,隨處這個道理存在,就是佛的全身存在。「故毗盧願周沙界」。「毗盧」就是毗盧遮那,應該要完整說。「毗盧遮那佛願周沙界」,釋迦牟尼佛立誓願在,多寶佛願在,意思就是說,這個願無處不在。

梵語毗盧遮那,華言遍一切處。謂煩惱體淨,眾德悉備,遍一切處。

「毗盧遮那」,華言就是「遍一切處」。多寶佛塔到處都能浮現出來,任何一個人願意發心立願,這個人,他的心中接受到完全的大法在內心裡,對道理透徹了解;人人普遍在全球,人人有這樣的道理,那就是普遍,遍一切處。同樣的道理,那就是這個道理在,就是「煩惱體淨」,意思就是說,心中若有道理,就沒有煩惱;我們對道理若很透徹,什麼樣的煩惱都不會來擾亂我們的心,心中就沒有煩惱、沒有無明,心清淨,自然佛性真如就現前。這就是毗盧遮那,無處不在,就是人人本具,人人都有,只要我們煩惱體淨,眾德悉備,遍一切處。人人都有,只要人人將這個法好好入心受持,身體力行,度化眾生,六度萬行,因行具足,這叫做「眾德悉備,遍一切處」,那就是毗盧遮那的意思,很普遍。

釋迦佛也普遍。釋迦佛就是真理的代表,二千多年前來人間,從修行的過程,從覺悟,在靜謐中,夜睹明星,忽然間他的心境與天體合而為一,寂靜清澄的境界,就是煩惱體淨,也表達了他累生累世所有六度萬行,因行具足,果行現前,所以眾德悉備,遍一切處。就是法,體會到、覺悟到,所有的法,普天之下無事不通、無理不徹,通徹,一切都了解。所以這部經中所含藏,就是天地宇宙的真理,用世間的文字要如何來表達出道理呢?就要我們心會,人人用心去體會,要不然真的無法去描述道理。道理本來就是無體、無形、無相,甚深奧妙。光說智慧,就無法翻譯,所以叫做「般若」。般若,用智慧來代表般若是很牽強,太牽強了,其實智慧是普遍一切,天下所有的真理,佛的智慧,那是無法去形容、去解釋、去翻譯,才稱為般若。所以,要用「智慧」二字來代名詞,其實,「智慧」二字無法完全解釋「般若」這二字的意義。

能為色相所作依止,具無邊際真實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實性,亦名法身,本來覺了。

同樣的道理,圓教的道理要如何用文字來表達呢?所以,每一字的文字中所含的理,是通古今與達未來,實在是很大,我們持經要能夠完整,實在是很困難。所以這普遍的道理,「能為色相所作依止」,普遍的道理就是我們天下所有一切一切,色,你看得到,你形容得出來的相,其實它內涵的道理在其中,任何一種都有它內含著的道理。理要來解相,簡單,相要來解理,就很困難了。所以,「毗盧遮那」,那個普遍的道理,將一切色相道理,能為一切色相所依止,具無邊際。無邊際,天體間,小如沙塵,沙塵之中還有它的道理存在。道理是大的如形象,小的如微塵,包括你看不到的魑魅魍魎,這就是在佛經中,我們的眼睛看不到的。不就是我們現在顯微鏡說,人看不到的,卻是在人的體內,用顯微鏡將它放大。是不是只包含這些而已?還不止,所以說無邊際,那個內含要分析的道理是很多啊!裡面要用的功夫真的是很多。

佛陀所得的道理就是這樣,「無邊際真實功德」,已經無法用語言來分析了,何況用文字呢?佛德就是這樣這麼普遍的道理。佛的德行,所得的道理,那就是佛的法身,是一切法平等實性。所以,我們常常說的平等實性就是一切法,廣無邊際,這一切法皆是平等,沒有說佛與眾生有距離。佛與眾生也是平等,只是眾生受煩惱迷糊掉了,我們受煩惱遮蓋住了,佛,道理,真正見到道理,是將這些煩惱完全撥開,淨無毫塵來污染到,這就是佛的心境,大圓鏡智現前,所以「一切法平等實性」。所以「亦名法身」,這就是法身。是「本來覺了」,這就是法身,明明覺覺,人人本具。

各位,真正要講究這個道理,實在是很難,所以我們學佛要時時用心去體會。文字相無法來解釋真實的道理,但是我們借相,借這個事相來講理。其實,理是超越了事相,人有生理,物有物理,連那微細的生物,都有生物的道理存在,植物也有理,植物的道理。這是很多很多的形象,內含著無前面的經文,限量的道理,這實在是很開闊,但是我們要用心去體會,才有辦法了解,所以我們要很用心。

經文:「此多寶佛,處於寶塔,常遊十方,為是經故;亦復供養,諸來化佛,莊嚴光飾,諸世界者。」

前面說過這段經文,多寶佛,就是在這多寶塔中,其實「常遊十方」。剛才說「毗盧遮那」,意思就是「遍一切處」。只要我們的心地清淨處,就有「毗盧遮那」,我們的真如本性存在。所以他「常遊十方」,很普遍,只要人的心清淨,無處不在,只要道理在人間,任何一個趣向無不都是,所以說「常遊十方,為是經故」。多寶佛就是為這樣的道理,這麼完整的道理,所以到處付出,現前去見證,這就是在供養。我們也是為了道理,了解菩薩道就是這樣,我們要身體力行,我們也如多寶佛,同樣的意思,願意到需要的地方,要圓這部經的願,就是到處去,去付出,見證菩薩因行。因為《法華經》是教菩薩法,多寶佛見證菩薩因行,所以他也是,「亦復供養」,就是付出。要記得,說「供養」,那就是付出。所以,「諸來化佛」。不論是哪裡聽到的法,真理存在的地方,無不都是「莊嚴光飾」。這個地方,大家都在做好事,做好事的地方都讓人心很安穩、很自在,同樣的道理。所以「諸世界者」,所有的世界,無不都是。下面接下來這段文說,

經文:「若說此經,則為見我、多寶如來、及諸化佛。諸善男子,各諦思惟!此為難事,宜發大願!」

經文簡釋:
「若說此經,則為見我、多寶如來、及諸化佛」;若有人能讀說此經,深解義趣,見佛法身;則是得見釋迦多寶,及以分身諸來化佛。

這就是釋迦牟尼佛這麼說,「若說此經,則為見我、多寶如來」,就是不只是能見到釋迦佛,也能見到多寶如來。你若能對這部經很了解,也能講這部經,將這部經裡面的真理,都能在人群中講,就等於將佛的法身普遍在人間。不只是佛的法身普遍在人間,見到如來,也見到多寶佛。人人心中浮現出了多寶佛,同時,這個法,人人聽到、人人心中有道理了。這是釋迦佛來形容,能夠講這部經,就是法已經很清楚,就是說真理,內心的寶塔,真如本性現前,而且,法,聽法的人也很具足,人人無不都是未來佛。

又再叮嚀我們,釋迦佛又這麼說,「諸善男子」,現在在聽法的人,「各諦思惟」,大家要好好思惟,專心、用心、定心,好好思惟,「思惟修」,大家要記得,要好好思惟,很專心。此為難事」,要知道,要講這部經是很困難,真正要將這部經用在日常生活中更困難,唯有就是「宜發大願」,就是大家要好好發心,所以這樣為我們解釋。「若有人能讀說此經,深解義趣,見佛法身」。只要能去體會,去了解,能講說,體會、了解,自然就能見到佛的法身,佛的法身就是道理,就能透徹了解這經的真實內容。「則是得見釋迦多寶」,釋迦佛、多寶佛,及以分身諸來化佛」。我們若能這樣,一切都明朗了,道理都了解了,講的經也大家聽懂了,法,這麼的貼切,不論是釋迦佛、多寶佛,我們的自性佛,以及說法,釋迦牟尼佛將道理留下來,借這個文字相,這樣入我們的心來,借聲音體會道理等等,我們能了解了。

經文簡釋:
「諸善男子,各諦思惟!」;告諸會眾,善男子等各各諦聽,善自思惟。

所以,「諸善男子」,就是再向大家,向會眾再說:「善男子等各各諦聽,善自思惟。」要善思念之。文字就是這麼為我們解釋,我們就要用心再次體會。

經文簡釋:
「此為難事,宜發大願!」;此護持經,是一難事。若非忍辱勤加精進,宜當勇猛發大願誓,以為基本。

所以,「此為難事」。又告訴我們:「這是難哦!大家要知道好好思惟。」這部經真的要受持是很困難,要護持此經,真的是困難。「若非忍辱勤加精進,宜當勇猛發大願誓」。絕對不能沒有發心,一定要發心,你若沒有忍辱的心,沒有耐心,沒有忍辱、勤精進的心,這是沒有辦法。所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都在這之中,你一定要到這樣的程度,願意付出。所以要「宜當勇猛」,一定要這樣,很勇猛。「發大誓願」,一定要有這樣的心態,心一定要有這樣的準備,不但做事很困難,要領導大眾更困難。人、事、物,要人來做事,人要做事,要心要很合,合,和氣,還要互相關心、愛護,大家的力量才能互相協力,眾力合一,為人間付出,所以這是要用很大的功夫,才能會眾人的力量去為人間付出,行菩薩道。菩薩道,不是一個人走的,是大眾所走的,所以我們一定要「統理大眾」,要「一切無礙」,甚至要有「智慧如海」,你就要「深入經藏」,甚至要「體解大道,發無上心」,你才有辦法真正「六度因行」這樣具足。所以,「宜當勇猛,發大願誓,以為基本」,這就是基本。

此頌說法者即是見我、與多寶如來與諸化佛。並言此為難事,宜發大願。
佛有身、語、意,此經妙義即為佛之本意,能說此經故如見佛。

所以,這段經文就是要告訴我們,那就是「說法者即是見我,與多寶如來與諸化佛」。就是這樣,我們要勇猛精進,自然我們與釋迦佛、多寶佛、化佛就會在一起了。「並言此為難事」,佛陀再向我們叮嚀:「這是很困難的事,大家要下定決心,要發大願。」再者,「佛有身、語、意」,佛就是有身、語、意,佛陀他要現身來人間,當然有這個身體,與我們一樣,父母生的身體;與我們一樣,是從小到長大,從青年到中年,到老年,所以這樣,這個身體到最後,也是入滅了。所以,佛也有佛身,也有身。

但是,佛陀從這樣來人間,現相成佛,讓我們體會,這叫做人間事相。有志願力,你就要經過這樣的辛苦,你自然你能夠開悟,你這樣的辛苦修行過程,你下定決心,你就有辦法達到你的目標。這個目標達到了,成佛了,他的心與天地宇宙合為一體了,對道理透徹了解,就要說法,所以「語」。大家,聲聞將佛陀說法的聲音聽入耳根,去體會了解,這也就是佛的語,佛陀有講法,我們才有法可聽,能流傳到現在。同樣的,「意」,佛陀也是同樣,他的心意,佛陀的心意是心包太虛,天下眾生無不都是如佛一子,佛陀疼惜眾生,就如世間人在疼獨生子一樣。世間雖然眾生芸芸,他所對眾生的疼愛,就是像疼愛一個孩子一樣。

這是佛的心意,而我們凡夫的心意,範圍總是很小、很窄,只是疼我自己的孩子,一個、兩個,兩三個也還有的父母偏心,特別疼某一個,但是佛陀的心不是這樣,是天下眾生如一子,這個心意,這就是佛的身、語、意。「此經妙義即為佛之本意」。這部經,它的最妙的意義,就是佛的本意。天下眾生為一子,三界導師,就是不忍眾生這樣迷茫糊塗,一直錯誤複製,受這麼多的苦。所以,佛為三界導師,來為我們教育;四生慈父,天下眾生無不都是佛的孩子,這是佛的心意。所以「能說此經故如見佛」,若能講這部經,心意與這部經會合,就是能了解,「故如見佛」,就是佛的心意,「能說此經故如見佛」。所以,講經必定要將心與經典道理要會合,就是會合佛的心意。

又說經為荷擔佛法教化眾生,故曰難事。末世持經,實為難事,具大願力,方堪承當。

所以,「又說經為荷擔佛法教化眾生」。講經,就是像替佛擔起家業來一樣。我們出家都是荷擔如來家業,這個心願,古德祖師都是這麼說,願意荷擔如來家業,所以我們人人責任很大,是擔起天下眾生的責任,所以就是擔起佛法教化眾生的責任,所以很困難,難事。「末世持經,實為難事」,尤其是在這個末世,要受持這部經,要講說這部經,要負擔這部經的道理在人間,實為難事。「具大願力,方堪承當」。這個願是多麼重要啊!

願之所在,即佛之所在,故毗盧願周沙界,釋迦本立誓願,多寶願塔證經,皆不離願。

「願之所在,即佛之所在」。有願的地方,就是有佛的地方,所以我們要時時發願。「故毗盧願周沙界」。「毗盧遮那」,就是「遍一切處」,我們的願,也得要發「遍一切處」,發大願。《法華經》說到這裡,人人已經發大心、立大願了,不是只有獨善其身,還要兼利他人了。所以,「釋迦本立誓願,多寶願塔證經」,就是證明經典,就是行菩薩道,來證明有行菩薩道的地方,就有多寶佛塔浮現在前,所以我們要用心,「皆不離願」,發心立願是這麼重要,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合十

 

高明智(惟智)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1016/10/23晨語簡記《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