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6/10/24晨語簡記《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向下 
2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6/10/24晨語簡記《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Empty
發表主題: 2016/10/24晨語簡記《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2016/10/24晨語簡記《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Empty周一 10月 24, 2016 2:56 pm

20161024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身口意離一切造業,
離過非謂之戒法身,
息爭論靜思惟無漏,
離妄念謂之定法身,
解脫知見沙麈惑破,
證真諦謂之慧法身,
得盡智及解脫知見,
謂之覺照知見法身。

 用心讀,用心解啊!要用心,這叫做五分法身。法要入心,要有這五項,記住,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這幾個字很重要,從身、口、意開始,我們人人要很用心。「身口意離一切造業」。我們要知道,很多事情,我們的煩惱無明造一切業,就是從我們的身口意開始,好好顧好我們的身口意。身體行動、開口動舌、起心動念,這就是我們的身口意業。向善,那就是一切善業,一念偏差,那就是一切惡業,無不都要謹慎,所以我們要離過非,不要犯過失,切莫偏差,這樣叫做戒的法身。戒能防非止惡,大家應該都還記得,不論是身體行動、開口動舌、起心動念等等,一定要顧好,不要偏離軌道,這叫做離過非,不要犯過失,不要做錯的事,這叫做戒法身。我們還要再口要息爭論,好好地息爭論。與人論長說短惹是非,這都是從口業造來的,要用心顧好我們的口業。

 所以「息爭論靜思惟無漏」。好好用心,少說人的是非,多好好地想一些應該做的事,這就是我們的本分事,今天一大早聽的經,對法要用心。我們所聽的,自己回顧一下,我們做到了嗎?聽有入心嗎?有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做到了嗎?若是有,這是無漏,聽進去了,做到了,我們能終身奉行,這叫做思惟修無漏。思惟修,大家應該還記得。「離妄念謂之定法身」。我們若能這樣,不要與人爭,不要與人論,我們息爭論,自然聽來的法,就永遠在心裡,因為我們的心沒有起動念,所以能息爭論。因為我們時時都在靜思惟。思惟的意思,就是聽來的道理,心能合在一起,法與身行與口,開口動舌,與我們的心常常凝聚在一起,絕對沒有讓它散亂掉,所以我們能離妄念,這叫做定的法身。

 常常思惟法,這就是我們平時要顧得法入心而無漏,這就需要有「定」。這念定心,就是要息爭論、身的行為等等,所以我們能知道,清楚、對的事情,我們去做;不清楚、不對的事情,不能做;清楚、對的話我們要說;不清楚、不了解,話說出去可能不對,我們就不要說,若這樣,萬無一失,自然我們的心就離妄念了。既然事事都是真實,事事我們都做得對,這樣我們就心無起落,很安心,很紮實,所以這樣我們的心就定了,沒有起動念,所以這叫做「離妄念謂之定法身」。

 「解脫知見沙塵惑破」。我們解脫知見,解脫了,因為沒有這些煩惱;我們沒有做錯事,沒有煩惱,我們的心很定,戒守得好,凡事很清楚,所以自然我們的心就沒有煩惱,沒有無明,自然解脫了,身心輕安,解脫。解脫知見,表示塵沙煩惱都完全破除了,就如佛陀了解天下事,天下天體,天地之間無一事不知,無一理不通達,所以這一切的塵沙無明煩惱,完全破除,而這都是在我們平時身口意業中,我們若認清楚,自然心定,自然解脫,解脫就離開了這些無明、惑的煩惱。佛陀所證,佛陀教育我們,所以「證真諦謂之慧法身」,若能這樣,我們就知道天地宇宙之間的真實的道理,這就是智慧的法身。

 所以「得盡智及解脫知見」,我們自然得到,盡,所有一切皆分別,智,是叫做分別智。分別智,我們要好好用心,守住一念定心,自然就能分別清楚天地萬物等等,這道理我們都清楚了,所以「得盡智」,智叫做「分別智」,慧是叫做「平等慧」。天地宇宙,眾生皆平等,天體一切萬物,所看的形形色色無不都是分別了知,明明了了,能覺知、了解,這叫做智。所以「得盡智及解脫知見」,這些智全都完全了解,我們分別清楚了,所以我們解脫,解脫知見,那就是盡智,所有天地萬物分別得很清楚,「謂之覺照知見法身」。這樣總共有五個法身,就是五項真理,這五項真理就集中在我們身、口、意三業,若能顧守得好,這些道理,我們自然就清清楚楚,明覺,了了分別,我們都能很清楚。

 所以,我們修行最重要的,這五分法身,就是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總共是五分法身。要好好用心去體會了解,因為我們一切法要從口出。我們心若能定,得到五分法身,身不犯過錯,因為心中有法,我們口清淨,不犯錯誤;我們不只是口不犯錯誤,又是能從口說法,很多的教法無不都是從口出,佛法無不都是從佛口出,一切的真理也是佛口流芳啊!這就是舌,口舌。

*舌談群經,手接須彌擲置他方,動大千於一足,立有頂而傳經,四者實難思議不及說法之難。
有頂:色界之第四重,本名色究竟天,因處於有形世界的最高頂,故稱有頂。

 所以,「舌談群經」,不只是沒有犯錯,所講說的又無不都是真理。因為我們五分法身明明朗朗,經典裡面的真理清清楚楚,法,經典是這麼說,人間世事是有這麼多,如何來會合、了解?眾生無量無數,人間煩惱無明無量無邊,所以無量數的眾生,無量無邊際的煩惱,就是要法來對治。什麼樣的煩惱,用什麼法。法,講說的過程要如何會合無量無邊的煩惱,世間形形色色的相,人事物相,要如何對症,如何下藥,這就是要從佛陀所說法的經典中,這個法去對治。所以法必定要用說的,所以「舌談群經」,所有的經典無不都是要開口動舌來講說。所以經文中也有這樣,那一段文,後面會說到。

 「手接須彌擲置他方」,下面的文就有了,「動大千於一足,立有頂而傳經」。這四項,口談群經,手接須彌,這樣將它接來,將它放在其他的地方,這豈容易?很不容易啊!但是經典這樣形容,所以「動大千於一足」,大千世界,像在踢皮球一樣,動大千於一足,這也是很容易,我們的想像中是很不容易的,但是有法對治,就是容易。「立有頂而傳經,四者實難思議」。這四項實難思議,真的是不可思議,但是經典它就會談到這四項,我們說起來覺真不可思議啊!這四項事情就是「不及說法之難」。當然,這些事情是很困難,卻是講經就是與這些,說過,要接須彌擲於他方,或者是動大千於一足,將這大千世界這樣動起來,這是不容易,也不可思議。能到「有頂」去傳經,這四項我們無法去想像,其實是難思議。經典雖然這麼說,其實經典也這麼說,「難思議」,但是這些對佛來說,那就是也不困難,最困難的就是講經,講經為難。

 所以,什麼叫做「有頂」?有頂就是色界之第四重天,本來它的名叫做色究竟天。先了解,若看到文就會清楚。所以,因為它「處於有形世界的最高頂」,這稱為有頂。這有形世界,三界二十八天(三界共二十八天,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無色界四天,色究竟天為色界最高天),它是在最高頂,最高的地方,所以這是很不容易的事。

何以持說群經 何能處眾無畏
如富樓那具之 詞義無礙辯才
接須彌若秋毫 擲大千如芥子
得目連神通力者可任之

 所以說來,「何以持說群經,何能處眾無畏」。就像富樓那,大家還記得富樓那嗎?〈五百弟子受記品〉,富樓那開始來帶動,富樓那體佛心意,了解佛陀,希望法能流傳,法能為眾生心所需要,剛強眾生需法去調伏,富樓那不怕艱難,他能說群經,就要有四無礙智。佛陀所說過的法,富樓那在任何一何處,他都可以在群眾中說法,這就是富樓那,他具足了這種詞無礙,義無礙,一切辯才無礙,有這樣的能力。所以這就是佛陀在解釋,要講經真的很困難,除非像富樓那這種不顧身命,付出而無所求,能體會佛的心意,願意將佛的教法普遍傳出去,視自己的生命而不顧,要像這樣人,就如富樓那,他具足了這種持經說法的辯才無礙。

 還有,「接須彌若秋毫,擲大千如芥子」。那就如目犍連,目犍連他能一腳跨在平地,站在平地,一腳能跨到須彌山頂去。這在佛的時代,佛陀就常常形容目犍連尊者神通力第一,目犍連尊者他就是來去自如。這要有如這樣的勇猛精進,要有如富樓那,體佛心意,傳佛的心法,到最困難處,要有富樓那的精神,要有目犍連尊者這樣的勇猛。所以,有這分的力量,不是做不到,就不論是動三千世界,或者是移須彌山到其他的地方。這是一種形容,但是,講經困難,就要有像富樓那,能將法流傳,就要有如目犍連的精進、勇猛,所以我們要很用心去體會。佛的弟子中,神通廣大;佛的弟子中,發心不顧身命,是這樣在精進。來,接下來,我們要很用心來體會。「若說此經」,前面的文說,

經文:「若說此經,則為見我、多寶如來、及諸化佛。諸善男子,各諦思惟!此為難事,宜發大願!」

 這段文就這樣說了,這是昨天說過的文。要講這部經,非常困難,若能夠講這部經,就是「則為見我」,已經見到釋迦佛了。因為他體佛心,佛的本懷完全了解了,佛所說的法,他能完全體悟,五分法身裡全都具足了,所以他能夠體會,能夠了解,所以就是見佛身。甚至多寶如來,以及諸化佛,所說出去的法,已經都展現在人人的身上,都做到了。就如昨天在花蓮靜思堂裡,看到四大志業,已經在五十年圓滿了,這五十年間,四大志業完成,展現在舞臺上。醫療志業,大醫王為人間病苦付出,人間的病苦,不只是身體的病苦,還有大乾坤,不論是天地間四大不調和,社會不調和,所形成等等的毛病。

 「藥師如來十二大願」手語劇,在舞臺上,經過大醫王、白衣大士,以及我們人文、教育、慈善志業的同仁展現出來。無不都是在人間,我們都做過了。這就是法,藥師佛的十二大願,無不都是人間種種不調和,有病了,病相已經在人間發生,需要靈方妙藥來調治,需要大醫王。佛,佛就是天下人間大醫王,人間中,人的身體不調和,就是需要人間的大醫王。在這一個多鐘頭的時間,展現出了這些諸化佛,已經將法化在人間,將世間一切不調和的毛病,將它轉變過來。多少人翻轉人生,不論是錯誤入監獄,父子悲情,也是在舞臺上現前出來,這都是真實事。從年輕,人生變故,病苦了,如何去用心陪伴,大醫王如何調理他的身體,如何鼓勵他,護理如何照顧,一一無不都是如法化身的化佛來救度眾生,這就是諸化佛,我們也看到了。

 所以,「諸善男子」,佛陀叫著大家,所有人人要知道,「各諦思惟」,好好用心善思惟,不要心有雜念,我們要去除無漏煩惱,心思一致,好好將此法思考在內心中,身體力行,錯的不要做,對的事情,把握時間做就對了。所以「各諦思惟」,要去好好想,及時做對的事。但是,「此為難事」,要樣樣都做到,全都很完美,也不容易呢!但是,要講經,要能很完美,就要用經,如水般不斷洗滌眾生心垢,眾生的心有污染,趕緊用法水將它洗乾淨。在救人的人,雖然發心在做好事,但是難免起心動念,要心中有法,趕緊將他調劑過來,這也是要法。所以,法要能講說,能及時,很普遍。人群中,難免人人起心動念,造身、口、意業,要如何讓它永遠都是乾乾淨淨,心安安定定,戒、定、慧都很具足,這必定要法,法要入心來。經,不是只有說,不是只有聽,就是要入心,這才是難的事情啊!所以宜發大心,大家要發大心,時時發大心。接下來的經文,就是這樣說,

經文:「諸餘經典,數如恆沙,雖說此等,未足為難。若接須彌,擲置他方,無數佛土,亦未為難。」

經文簡釋:
「諸餘經典,數如恆沙」;諸方便教,三乘經典,其數甚眾,如恆河沙。

 若要說其他的經典,「數如恆沙」,這不困難,就如接這個須彌山,這樣要將它接來,人家丟過來,我們把它收起來,要把它放一邊,實在是不困難。這「無數佛土,亦未為難」,將這些須彌山都分到很多的地方,這不困難,但什麼才困難呢?後面經文還會解說,還有困難。先說「諸餘經典,數如恆沙」。「諸方便教」,那就是方便教,諸餘經典就是方便教法,這些方便的教法,我們要講說,這不困難,因為這些方便法是三乘經典──小乘、中乘、大乘,這是要入大乘的基礎。方便法很多,「其數甚眾」,很多,「如恆河沙」。方便法,要說起來是很多。

經文簡釋:
「雖說此等,未足為難」;雖然說此方便三乘,不了義教,未為難。

 「雖說此等,未足為難」。這麼多的經典,隨便拿來說,要如何勸善,要如何……,這都不困難。勸善的經典很多,大家都可以說,所以「未足為難」。雖然說這麼多,「此方便三乘,不了義教」,還未很了徹,因為你這裡說一點、那裡說一點,沒有很完整,所以「不了義教」。是談空,是說有呢?大家隨機投教,還未很透徹,「未為難」,這還不困難。

*舌談群經,手接須彌,動大千於一足,立有頂而傳經,四者雖難,不及說法之難者,何也?
以持說群經,處眾無畏,具富樓那之辯者能之。

 「舌談群經,手接須彌,動大千於一足,立有頂而傳經」。這四項,雖然說起來不可思議,很困難,但是,「四者雖難,不及說法之難者」。這到底怎麼說呢?那就是「以持說群經,處眾無畏」,具富樓那之辯才,他就有辦法去談這些經典。所以不困難,要談方便法真的不困難,就只要有富樓那這樣的精神,他就可以談。

經文簡釋:
「若接須彌,擲置他方」;若以手接須彌山,移至他方。握須彌若秋毫。
若三聖者,尚發願於他國,其難可知矣,然濁惡之世,二執高大。
不啻須彌,無明堅厚,慢心增上,若說此經,能破二執,能斷無明。

 就如要接須彌,把它擲到其他的地方,移到其他的地方,就如在丟一顆小小的種子一樣,像這樣,這也不是很困難。想起來,這哪有可能?但是,其實也不困難。「若三聖者,尚發願於他國,其難可知矣」。三聖,三聖者,那就是如多寶佛、釋迦佛、分身佛,就像這三佛。「尚發願」,還在發願。釋迦牟尼佛也還在發願,多寶佛也還在發願,現在邊在做事,邊救人,一邊做,還是要一直發願。所以「其難可知矣」。過去佛、現在佛,加上未來佛,還是一樣,多寶佛還在發願,哪裡在講經,我就會乘寶塔浮現在那裡聽經、去證明,這是多寶佛的願。釋迦佛生生世世要在娑婆世界,剛強的眾生,還是要調伏,這是釋迦佛的願,還會再來。雖然二千多年前示相滅度了,但是佛陀的願,娑婆世界眾生還未降伏之前,他還是不斷來人間,叫做「乘如是法而來人間」,叫做如來,這就是釋迦牟尼佛稱為「如來」。他還再來呢!所以知道,經,要持這部經,實在很困難。

 但是,「然濁惡之世,二執高大」,很高,這就是二項,沒有比須彌山還低,我們的執著,我們的無明,說高,比須彌山更高,說無明的堅厚,真的是與須彌山比起來,又高又厚。我們的慢心,增上慢,也是一樣,如須彌山一樣。要講這部經,「能破二執,能斷無明」。若要講這部經,就是要先斷掉這無明、驕慢的心,但要破除這二執,斷這樣的無明,也實在是比較困難。

*能滅慢心,不信之人,見之憎嫉,惡言辱罵等,若無大願,便生退屈,是則為難。

 所以「能滅慢心,不信之人,見之憎嫉」。我們人人若是還有這種驕慢、貢高的心,那實在是令人看到了,就不會起歡喜心,你要如何去度人呢?我們貢高、驕慢,煩惱無明還在,人不相信。「不信之人」,我們自己沒有信心,別人看到我們,也沒有信心。不只沒有信心,「見之憎疾」,因為我們自己看人不順眼,我們就是不喜歡。別人成功,我們很嫉妒,我們的心若有這樣存在,自然我們是這樣,別人也是這樣,自然彼此之間這種「惡言辱罵」等等。

 我們若沒有先降伏,別人看到我們,也是一樣。所以我們要持這部經,必定要先降伏這些煩惱無明,身、口、意三業,一定都要降伏。剛剛說過了「五分法身」,我們要先調,調得很好,這樣我們才能真真正正持經。這「五分法身」要調伏得好,就是要立大願,持經要立大願,「若無大願,便生退屈,是則為難」。這些心若都沒有調伏,我們若不願意發大心來自我調伏,你說要講這部經,這部經很難講啊!所以我們要很用心去體會,要不然我們若受人辱罵一下,因為我們有這樣的心境,別人有這樣的心境,我們在這樣的心境講經,同樣我們的煩惱未去除,別人的煩惱未去除,這完全就是困難的事情。

 所以,必定要立大願,要不然在這樣的境界,彼此這麼複雜的境界,我們很快就退道心。因為這樣,說持經難,自己要持經的人,要降伏煩惱都不容易,何況聽經之人呢?何況不曾聽經的人?何況有的人聽經不歡喜?這種真的是很濁、很複雜,這樣的環境中,我們若不發大願,真的是無法這樣堅持下去。所以,必定要先發大願,調伏自己的心,願心,不論受什麼樣的困境,都要如富樓那這樣去打破剛強眾生的觀念,這就是自己要先發願。

經文簡釋:
「無數佛土,亦未為難」;此舉例是世中人所難者,但若有願力者,皆不為難。
唯此惡世讀說斯經,是則為難。

 所以「無數佛土,亦未為難」。將須彌拿到遠遠的地方,其實這不困難,但是,這表示「是世中人所難者,但若有願力者,皆不為難」。真的是這樣,我們有很多很多的困難,但是,若能發大心、立大願,將我們的願心提起,自然有心、有願、有力,沒有事情做不到。所以,我們若要聽經了解,我們必定要好好用心,用心、發心、立大願,用心來調伏我們自己的我法二執。有我,別人,我現在在說話,大家聽,不用心的人在打瞌睡了,當然現在沒有,但是我說話說這麼久了,怎麼都不會改?習氣怎麼都沒斷?若要這樣去計較這些事情,我自己的慢心也會起啊!我說得這麼清楚,你怎麼聽不懂?你為什麼不要改?自然我就會對你們起成見。

 但是,我還是沒有放棄大家,這我也是自己在練自己,我將大家當作一個火爐一樣,我將自己當作一堆廢鐵,我這一堆廢鐵,就是要入火爐去煉。要感恩你們大家,這種習氣不改,我這堆廢鐵就要在那裡面一直煉,煉到你們會改,我自己也會改,這樣彼此之間都會改。這就要立大願,因為你們是凡夫,我也是凡夫,凡夫要來講這部經讓大家了解,所以我們要互相彼此鼓勵。人世間有這麼多煩惱,有這麼多的苦難,大家若不發心,哪有靜思堂的「藥師如來十二大願」經藏演繹?經過這五十年間,醫療義診四十五年,建院到現在三十年,這麼多的大醫王,他們用佛心來療治眾生的身心,就是因有法在心裡。當然,人人都是現在在新發意的菩薩,人人都是現在在學佛的精神,學佛的慈悲,學佛的心懷,學佛「心包太虛,量周沙界」。

 每一位大醫王,他們放下身段,上臺來,臺上十分鐘,臺下要有十年功。你們知道嗎?那些大醫王、白衣大士,光是訓練這「藥師如來十二大願」,他們的腳,不知道磨破了幾雙的護膝,那個護膝不知道磨破幾雙,其實大家的腳都很痛。昨天要回來,聽到葉醫師在車上,他就說:「陳副院長的膝蓋破皮了,真的站不直了,平時開刀是站直直地在開刀,但是,大醫王練鼓在臺上,都要蹲馬步,或者是要跪、要摔等等…」,他說:「腳啊……」我就想,不只是陳副院長,我看大家的腳都是這樣。雖然趙院長他的腳也曾經受傷過,但是他也一樣這樣在練,都要忍痛,這種功夫就練起來了。

 最重要的,合心、和氣,六間慈濟醫院,所有的領導者都在臺上,四大志業主管都在臺上,都是在帶人的人。他們那種合和互協,彼此付出,全都要先降伏自己的心,這種貢高驕傲的心要降伏掉,去除煩惱,才有辦法完成這麼美的場面,這是經典啊!所以,我們要用心,彼此之間,互相磨練、互相鼓勵,最重要的,發大心、立大願,為天下人間付出,那就是要多用心啊!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合十


月亮 在 周日 3月 11, 2018 10:18 pm 作了第 1 次修改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6/10/24晨語簡記《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6/10/24晨語簡記《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2016/10/24晨語簡記《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Empty周一 10月 24, 2016 5:06 pm

[2016年10月24日 上午 5:22] 農曆九月二十四,64字(僅德松個人筆記參考。請多指教,感恩。)

《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靜思清澄(法髓)妙蓮華,慈濟人群菩薩道(一三0九)

1. 釋經文:【諸餘經典,數如恆沙,雖說此等,未足為難。若接須彌,擲置他方,無數佛土,亦未為難。】

2. 上人偈文:「身口意離一切造業,離過非謂之戒法身,息爭論靜思惟無漏,離妄念謂之定法身,解脫知見沙麈惑破,證真諦謂之慧法身,得盡智及解脫知見,謂之覺照知見法身。」

3.「身口意離一切造業」: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法要入心,有這五分法身,這幾個字很重要,要記住,人人要很用心。要知道煩惱無明造作一切業,都是從身口意開始,身體行動、開口動舌、起心動念,就是身口意業,要好好照顧「身,口,意」。

4.「離過非謂之戒法身」:向善,就是一切善業,一念偏差,就是一切惡業,無不都是要謹慎,我們要離過非,不要犯過失,切莫偏差,這叫做戒的法身。戒能防非止惡,一定要顧好身口意,不要偏離軌道,不要做錯的事。

5.「息爭論靜思惟無漏」:口還要息爭論,若與人論長說短惹是非,這都是從口業所造的,要用心顧好口業,好好用心,少說人是非,多想些該做的事,這就是我們的本分事。要用心回顧一早所聽的經,是否有做到?有聽入心嗎?若有,就是無漏,聽進去了,做夠了,能終身奉行,這叫做思惟修無漏。

6.「離妄念謂之定法身」:若能不與人爭論,自然聽來的法就永遠在心裡,因為我們沒有起心動念,所以能息爭論,時時都是在靜思惟。思惟就是將聽來的道理,與心合在一起,法與身行、與開口動舌、與我們的心常凝聚在一起,事事都是真實,事事我們都做得對,心無起落,很安心、很紮實,沒有散亂,所以能離妄念,這叫做定的法身。

6.「明是非,法入心而無漏」:常常思惟法,就是平時要法入心而無漏,需要有定心,要能知道,清楚對的事要去做,不清楚、不對的事不能做;清楚的、對的話要說,不清楚、不了解的事,說出去可能不對,就不能說,這樣萬無一失,自然我們的心就離妄念了。

7.「解脫知見沙麈惑破」:因為沒有做錯事,沒有煩惱,心很定,戒守得好,凡事很清楚,自然心就沒有無明煩惱,自然解脫了,身心輕安。解脫知見,連塵沙煩惱也完全破除,就如佛陀了解天下事,天地之間無一事不知,無一理不通達,。

8.「證真諦謂之慧法身」:我們平時的身口意業中,我們若認清楚,自然心定,自然解脫,自然就離開了無明惑的煩惱。若能這樣,就知道天地宇宙間真實的道理,這就是智慧的法身。

9.「得盡智及解脫知見」:好好用心守住一念定心,自然就能分別清楚天地萬物,天地宇宙,眾生皆平等。道理都能清楚,所看形形色色無不都是分別了知,明明了了,能覺知,得盡智,智是「分別智」,慧是「平等慧」。

10.「謂之覺照知見法身」:這些智完全都分別清楚,解脫知見就是真智,天地萬物分別得很清楚。五法身,就是五項真理,是集中在「身、口、意」三業,若能顧守好,自然就清楚道理。

11.「五分法身」:修行最重要的就是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好好用心體會了解,因為一切法要從口出,心若能定,得五分法身,身無犯過錯,因心中有法,口清淨,不只不犯錯誤,還能從口說法。很多教法無不都是從口出,佛法無不是從佛口出,一切真理也是佛口流芳!這就是口舌。

12.『舌談群經,手接須彌,擲置他方,動大千於一足,立有頂而傳經,四者實難思議,不及說法之難。』

「五分法身」明明朗朗,經典裡的真理清清楚楚,不只沒犯錯,又所講說的無不是真理。法,經典是這麼說,人間世事多,如何用法來會合、了解?眾生無量無數,什麼樣的煩惱,要用什麼法?

法在講說的過程,要如何會合無量無邊的煩惱,要如何對症世間形形色色的人物事項來下藥?這就要從佛陀所說法的經典中來去對治。所以法必定要用說的,所有的經典無不都是要開口動舌來講說。

「舌談群經,手接須彌,擲置他方,動大千於一足,立有頂而傳經」,這四項很不容易!但經典卻是這樣形容,我們想像中的事不容易,但有法對治,就容易,這些對佛來說,不困難,最困難的就是講經,講經為難。

13.『有頂=色界之第四重,本名色究竟天,因處於有形世界的最高頂,故稱有頂。』

在有形世界,三界九天,是在最高頂,也就是很不容易的事。

14.『何以持說群經?何能處眾無畏?如富樓那具之,詞義無礙辯才。接須彌若秋毫,擲大千如芥子,得目連神通力者可任之。』

〈五百弟子受記品〉中,富樓那體會佛的心意,了解佛陀希望法能流傳,法為眾生所需要,剛強眾生需法來調伏,因此富樓那不怕艱難,他能說群經,在任何一處,他都可以在群眾中說法,一切辯才無礙。

佛陀藉此解釋,要講經真的很困難,除非像富樓那這樣不顧生命,付出無所求,能體會佛的心意,願意將佛的教法普遍去傳,置自己的生命而不顧,富樓那就具足了這樣持經說法的辯才無礙。

在佛的時代,佛陀也常形容目犍連尊者神通第一,來去自如,能一腳跨在平地,一腳跨到須彌山頂去。傳法就要有如富樓那的精神,要能體佛心意,傳佛心法,不顧身命,到最困難處,及如目犍連尊者這樣的勇猛精進,這份力量,眾生不是做不到,我們要用心體會。

15.★複習經文:【若說此經,則為見我、多寶如來、及諸化佛。諸善男子,各諦思惟!此為難事,宜發大願!】

要講這部經,非常困難,若能夠講,就已是見到釋迦佛了。因為能完全了解佛的本懷,完全體悟佛所說法,具足五分法身,所以能夠體會,就是見佛身,甚至多寶如來,及諸化佛所說的法,都已展現在人人身上,都已做到了。

佛陀叫著大家,要人人好好用心善思惟,心不要有雜念,要去除煩惱,心思一致,好好將法思考在內心中,身體力行,錯的不要做,對的事要把握時間去做,要好想,及時做對的事。

要樣樣都做到完美,也不容易,講經要能很完美,要用經不斷如水洗滌眾生心垢。在救人的人,雖發心做好事,但難免起心動念,要心中有法,趕緊將他調劑過來,法要能講說,要能及時普遍在人群中,人人難免起心動念,造身、口、意業,必定要用法,才能讓它永遠事乾淨,心安定,具足戒定慧。經不只說、不只聽,還要入心,這才是真正的難事,所以大家要時時發大心。

16.★四大志業合和,成就『藥師如來十二大願』

昨天花蓮靜思堂裡,在這五十年間,四大志業完成,醫療志業,大醫王為人間病苦付出,而不只人體的病苦,大地間四大不調、社會不調,形成了許多毛病,藥師如來的十二大願,昨天在舞台上,透過大醫王、白衣大士、人文志業、教育志業、慈善志業及同仁展現出來,無不都是我們在人間所做過的,這就是法。

《藥師經》的十二大願,無不是要適應人間種種不調,病相已在人間發生,需靈方妙藥來調治,佛就是天下人間的大醫王。在這一個多鐘頭的時間,展現出諸化佛,已將法化在人間,轉變世間一切不調,許多翻轉人生的故事,都在舞台上展現,這都是真實事,無不都是如法化身的化佛來救渡眾生,這就是諸化佛,我們都看到了。

17.★今日經文:【諸餘經典,數如恆沙,雖說此等,未足為難。若接須彌,擲置他方,無數佛土,亦未為難。】

若要說其他的經典,數如恆沙,這不困難,就如要接須彌山,人家丟過來,我們收起來放一邊,實在不困難。要將這些須彌山分到很多地方也不困難,究竟什麼是困難?

18.【諸餘經典,數如恆沙】:諸方便教,三乘經典,其數甚眾,如恆河沙。

諸餘經典就是方便教法,要講說這些方便教法不困難,因為小乘、中乘是要入大乘的基礎,方便法若要說起來,是很多。

19.【雖說此等,未足為難】:雖然說此方便三乘,不了義教,未為難。

勸善的經典多,大家都可以說,這不困難,但這說一點,那說一點,還沒有很完整,所以「不了義教」,是談空,還是說有呢?大家隨機逗教,還未很透徹,「未為難」,這還不困難。

20.『舌談群經,手接須彌,動大千於一足,立有頂而傳經,四者雖難,不及說法之難者,何也?以持說群經,處眾無畏,具富樓那之辯者能之。』

「舌談群經,手接須彌,動大千於一足,立有頂而傳經」,這四項說起來雖然不可思議,很困難,但不及說法之難。要談方便法真的不困難,只要具有富樓那之辯才,就可以去談這些經典。

21.【若接須彌,擲置他方】:若以手接須彌山,移至他方。握須彌若秋毫。

就如要接須彌,移到其他地方,如在丟一顆小種子一樣,這也不是很困難。

22.『若三聖者,尚發願於他國,其難可知矣,然濁惡之世,二執高大。』

三聖者,就是多寶佛、釋迦佛、分身佛,這三佛常發願,也還在發願,我們現在邊做事,邊救人,也還是要一邊一直發願。過去佛,多寶佛發願,哪裡講經,他的寶塔就浮現在那聽經;釋迦佛的願,是生生世世要在娑婆世界調伏剛強的眾生,釋迦佛雖在二千多年前示相滅度,但在娑婆世界眾生還未降伏前,他仍是要乘如是法,不斷來人間。

23.『不啻須彌,無明堅厚,慢心增上,若說此經,能破二執,能斷無明。』

要持這部經實在很困難,我們的執著、無明,比須彌山更高、更堅厚,我們的增上慢心也如須彌山一樣,若要講這部經,就要先斷無明傲慢心,要破二執,去無明,這實在有比較困難。

24.『能滅慢心,不信之人,見之憎嫉,惡言辱罵等,若無大願,便生退屈,是則為難。』

人人若還有驕慢貢高的心,無明煩惱還在,令人見了不起歡喜心,要如何能度人呢?自己看人不順眼,有嫉妒心,彼此之間惡言辱罵,自然自己沒有信心,別人看我們也沒有信心。我們要持這部經,必定要先降伏煩惱無明,要調伏好「五分法身」,要立大願。

必定要立大願,不然在這麼複雜的境界,我們很快就會退道心。持經難,聽經的人要降伏煩惱不容易,何況有人不曾聽經,或聽經不歡喜的,這樣真的很濁、很複雜,在這樣的環境中,我們若不發大願,法真的無法堅持下去。必定要先發大願,調伏自己的願心,無論受什麼困境,都要如富樓那這樣去打破剛強眾生的觀念,這就要從自己先發願開始。

25.【無數佛土,亦未為難】:此舉例是世中人所難者,但若有願力者,皆不為難。唯此惡世讀說斯經,是則為難。

雖有很多困難,但我們若能發大心、立大願,將願心提起,自然有心、有願、有力,沒有做不到的事。若要聽經了解,必定要好好用心來調伏我執。

就如我現在在說話,不用心的人打瞌睡了,或現在沒有,但若我去計較為何我說這麼久的法了,你們習氣仍未斷,自然我的慢心也會起阿,自然我也會對你們起成見;但我還是沒有放棄大家,我也在訓練自己,將大家當做火爐,將自己當作一堆廢鐵,我這一堆廢鐵就是要入火爐中去煉,要感恩大家,你們習氣不改,我這堆廢鐵就要在當中一直煉,煉到你們會改,我自己也會改,彼此之間都會改,這就要立大願,因為我們都是凡夫,凡夫要來講這部經讓大家了解,所以我們要相互彼此鼓勵。

26.「學佛心懷,合心和氣,相互鼓勵」:人世間有這麼多煩惱、苦難,大家若不發心,哪有台上的「藥師如來十二大願」。醫療從建院至今三十年,這麼多大醫王以佛心來治療眾生的身心,他們就是有法在心裡。當然,人人現在都是新發意菩薩,都是在學佛的精神、慈悲與心懷,學佛「心包太虛,量周沙界」。

每位大醫王,放下身段上台,台上十分鐘,台下要十年功,許多大醫王、白衣大士,為訓練入經藏,不知磨破了幾雙護膝,昨天有醫師分享到陳副院長的膝蓋都磨破皮了,平時是站直直的在開刀,但要練鼓,就要蹲馬步,或要跪、要摔等等,趙院長的腳也曾受過傷,但他也是這樣在練,都是要忍痛,這功夫就練起來了。

最重要的是合心、和氣,六間慈院、所有的領導者、四大志業主管都在台上,合和互協,彼此付出,這全都是要先降伏自己貢高驕傲的心、去除煩惱,才有辦法完成這麼美的場面,這是經典!要用心,彼此間相互磨練與鼓勵,最重要的是「發大心、立大願」,為天下人付出,就要多用心!

************
27.心得:感恩上人開示。震撼佛陀提及,「說經之難」,感恩上人引述了滿慈子的「富樓那彌多羅尼子:樂說第一,是佛弟子中善解佛意,說法第一」的例子。體會要能成為真正「說法者,傳法者」,先得朝向「五法身」修行,守好「身口意」,以身作則,在身體力行當中,才能有機會成為「說法者」,因為要能讓人相「信」,言行能合一,才能讓人信服。修行,不是看能說的多少,是做了多少所說的,一直得上人曾開示稱許「「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出門能說法,回僧團能馬上入人群,一起工作帶動修行。深深體會「共知共識,還要共行」,大家一起努力朝向「聞法者,說法者,才能是真正傳法者」。共勉之。
回頂端 向下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85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4
注冊日期 : 2008-12-22

2016/10/24晨語簡記《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6/10/24晨語簡記《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2016/10/24晨語簡記《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Empty周三 10月 26, 2016 10:59 am

薰法香心得札記(二○一六年十月二十四日星期一)
 
用心讀,用心解啊!要用心,這叫做五分法身。法要入心,要有這五項,記住,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這幾個字很重要,從身、口、意開始,我們人人要很用心。
上人一開始就用了三個用心,在第一小段結束前又加一個用心,這是很罕見的,因為今天講五分法身。五分法身如果成就,就已經接近成佛,難怪上人如此重視。而且今天的偈寫得很好,上人要我們用心解啊。我決定要把這幾句背下來,背起來是用心解的必要過程。
身口意離一切造業,離過非謂之戒法身。息爭論靜思惟無漏,離妄念謂之定法身。解脫知見沙麈惑破,證真諦謂之慧法身。得盡智及解脫知見,謂之覺照知見法身
 
「息爭論靜思惟無漏」。好好用心,少說人的是非,多好好地想一些應該做的事,就是我們的本分事,今天一大早聽的經,對法要用心。
定法身又加了兩個用心,對法要用心。
若是有,這是無漏,聽進去了,做到了,我們能終身奉行,這叫做思惟修無漏。
 
因為我們的心沒有起動念,所以能息爭論。因為我們時時都在靜思惟。思惟的意思,就是聽來的道理,心能合在一起,法與身行與口,開口動舌,與我們的心常常凝聚在一起,絕對沒有讓它散亂掉,所以我們能離妄念,這叫做定的法身。
定就是三昧,三昧就是定,正定。上人常講靜思惟是定,今天講得更清楚。
 
「藥師如來十二大願」手語劇,在舞臺上,經過大醫王、白衣大士,以及我們人文、教育、慈善志業的同仁展現出來。無不都是在人間,我們都做過了。
近幾年才天天看人間菩提,下次要把12大願做一個表,對照表,那件事是那一個表,就很清楚了。
 
我說話說這麼久了,怎麼都不會改?習氣怎麼都沒斷?若要這樣去計較這些事情,我自己的慢心也會起啊!我說得這麼清楚,你怎麼聽不懂?你為什麼不要改?自然我就會對你們起成見。
但是,我還是沒有放棄大家,這我也是自己在練自己,我將大家當作一個火爐一樣,我將自己當作一堆廢鐵,我這一堆廢鐵,就是要入火爐去煉。要感恩你們大家,這種習氣不改,我這堆廢鐵就要在那裡面一直煉,煉到你們會改,我自己也會改,這樣彼此之間都會改。這就要立大願,因為你們是凡夫,我也是凡夫,凡夫要來講這部經讓大家了解,所以我們要互相彼此鼓勵。
聽這一段開示,感觸深,上人講的很白。我們做弟子的,一方面要改習氣,一方面也要學上人,自己也要入火爐去煉,可以練成鋼,再打造成各種有用的工具,形成智慧的劍。
 
所以,我們要用心,彼此之間,互相磨練、互相鼓勵,最重要的,發大心、立大願,為天下人間付出,那就是要多用心啊!
結語,我們要做到:「我們要用心,彼此之間,互相磨練、互相鼓勵,最重要的,發大心、立大願,為天下人間付出,那就是要多用心啊!」
 
 
 
身口意離一切造業,
離過非謂之戒法身,
息爭論靜思惟無漏,
離妄念謂之定法身,
解脫知見沙麈惑破,
證真諦謂之慧法身,
得盡智及解脫知見,
謂之覺照知見法身。

用心讀,用心解啊!要用心,這叫做五分法身。法要入心,要有這五項,記住,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這幾個字很重要,從身、口、意開始,我們人人要很用心。身口意離一切造業」。我們要知道,很多事情,我們的煩惱無明造一切業,就是從我們的身口意開始,好好顧好我們的身口意。身體行動、開口動舌、起心動念,這就是我們的身口意業。向善,那就是一切善業,一念偏差,那就是一切惡業,無不都要謹慎,所以我們要離過非,不要犯過失,切莫偏差,這樣叫做戒的法身。戒能防非止惡,大家應該都還記得,不論是身體行動、開口動舌、起心動念等等,一定要顧好,不要偏離軌道,這叫做離過非,不要犯過失,不要做錯的事,這叫做戒法身。我們還要再口要息爭論,好好地息爭論。與人論長說短惹是非,這都是從口業造來的,要用心顧好我們的口業。

所以「息爭論靜思惟無漏」。好好用心,少說人的是非,多好好地想一些應該做的事,這就是我們的本分事,今天一大早聽的經,對法要用心。我們所聽的,自己回顧一下,我們做到了嗎?聽有入心嗎?有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做到了嗎?若是有,這是無漏,聽進去了,做到了,我們能終身奉行,這叫做思惟修無漏。思惟修,大家應該還記得。「離妄念謂之定法身」。我們若能這樣,不要與人爭,不要與人論,我們息爭論,自然聽來的法,就永遠在心裡,因為我們的心沒有起動念,所以能息爭論。因為我們時時都在靜思惟。思惟的意思,就是聽來的道理,心能合在一起,法與身行與口,開口動舌,與我們的心常常凝聚在一起,絕對沒有讓它散亂掉,所以我們能離妄念,這叫做定的法身。

常常思惟法,這就是我們平時要顧得法入心而無漏,這就需要有「定」。這念定心,就是要息爭論、身的行為等等,所以我們能知道,清楚、對的事情,我們去做;不清楚、不對的事情,不能做;清楚、對的話我們要說;不清楚、不了解,話說出去可能不對,我們就不要說。若這樣,萬無一失,自然我們的心就離妄念了。既然事事都是真實,事事我們都做得對,這樣我們就心無起落,很安心,很紮實,所以這樣我們的心就定了,沒有起動念,所以這叫做「離妄念謂之定法身」。

「解脫知見沙塵惑破」。我們解脫知見,解脫了,因為沒有這些煩惱;我們沒有做錯事,沒有煩惱,我們的心很定,戒守得好,凡事很清楚,所以自然我們的心就沒有煩惱,沒有無明,自然解脫了,身心輕安,解脫。解脫知見,表示塵沙煩惱都完全破除了,就如佛陀了解天下事,天下天體,天地之間無一事不知,無一理不通達,所以這一切的塵沙無明煩惱,完全破除,而這都是在我們平時身口意業中,我們若認清楚,自然心定,自然解脫,解脫就離開了這些無明、惑的煩惱。佛陀所證,佛陀教育我們,所以「證真諦謂之慧法身」,若能這樣,我們就知道天地宇宙之間的真實的道理,這就是智慧的法身。

所以「得盡智及解脫知見」,我們自然得到,盡,所有一切皆分別,智,是叫做分別智。分別智,我們要好好用心,守住一念定心,自然就能分別清楚天地萬物等等,這道理我們都清楚了,所以「得盡智」,智叫做「分別智」,慧是叫做「平等慧」。天地宇宙,眾生皆平等,天體一切萬物,所看的形形色色無不都是分別了知,明明了了,能覺知、了解,這叫做智。所以「得盡智及解脫知見」,這些智全都完全了解,我們分別清楚了,所以我們解脫,解脫知見,那就是盡智,所有天地萬物分別得很清楚,「謂之覺照知見法身」。這樣總共有五個法身,就是五項真理,這五項真理就集中在我們身、口、意三業,若能顧守得好,這些道理,我們自然就清清楚楚,明覺,了了分別,我們都能很清楚。

所以,我們修行最重要的,這五分法身,就是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總共是五分法身。要好好用心去體會了解,因為我們一切法要從口出。我們心若能定,得到五分法身,身不犯過錯,因為心中有法,我們口清淨,不犯錯誤;我們不只是口不犯錯誤,又是能從口說法,很多的教法無不都是從口出,佛法無不都是從佛口出,一切的真理也是佛口流芳啊!這就是舌,口舌。

舌談群經,手接須彌擲置他方,動大千於一足,立有頂而傳經,四者實難思議不及說法之難。
有頂:色界之第四重,本名色究竟天,因處於有形世界的最高頂,故稱有頂。

所以,「舌談群經」,不只是沒有犯錯,所講說的又無不都是真理。因為我們五分法身明明朗朗,經典裡面的真理清清楚楚,法,經典是這麼說,人間世事是有這麼多,如何來會合、了解?眾生無量無數,人間煩惱無明無量無邊,所以無量數的眾生,無量無邊際的煩惱,就是要法來對治。什麼樣的煩惱,用什麼法。法,講說的過程要如何會合無量無邊的煩惱,世間形形色色的相,人事物相,要如何對症,如何下藥,這就是要從佛陀所說法的經典中,這個法去對治。所以法必定要用說的,所以「舌談群經」,所有的經典無不都是要開口動舌來講說。所以經文中也有這樣,那一段文,後面會說到。

「手接須彌擲置他方」,下面的文就有了,「動大千於一足,立有頂而傳經」。這四項,口談群經,手接須彌,這樣將它接來,將它放在其他的地方,這豈容易?很不容易啊!但是經典這樣形容,所以「動大千於一足」,大千世界,像在踢皮球一樣,動大千於一足,這也是很容易,我們的想像中是很不容易的,但是有法對治,就是容易。「立有頂而傳經,四者實難思議」。這四項實難思議,真的是不可思議,但是經典它就會談到這四項,我們說起來覺真不可思議啊!這四項事情就是「不及說法之難」。當然,這些事情是很困難,卻是講經就是與這些,說過,要接須彌擲於他方,或者是動大千於一足,將這大千世界這樣動起來,這是不容易,也不可思議。能到「有頂」去傳經,這四項我們無法去想像,其實是難思議。經典雖然這麼說,其實經典也這麼說,「難思議」,但是這些對佛來說,那就是也不困難,最困難的就是講經,講經為難。

所以,什麼叫做「有頂」?有頂就是色界之第四重天,本來它的名叫做色究竟天。先了解,若看到文就會清楚。所以,因為它「處於有形世界的最高頂」,這稱為有頂。這有形世界,三界二十八天(三界共二十八天,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無色界四天,色究竟天為色界最高天),它是在最高頂,最高的地方,所以這是很不容易的事。

何以持說群經 何能處眾無畏
如富樓那具之 詞義無礙辯才
接須彌若秋毫 擲大千如芥子
得目連神通力者可任之

所以說來,「何以持說群經,何能處眾無畏」。就像富樓那,大家還記得富樓那嗎?〈五百弟子受記品〉,富樓那開始來帶動,富樓那體佛心意,了解佛陀,希望法能流傳,法能為眾生心所需要,剛強眾生需法去調伏,富樓那不怕艱難,他能說群經,就要有四無礙智。佛陀所說過的法,富樓那在任何一何處,他都可以在群眾中說法,這就是富樓那,他具足了這種詞無礙,義無礙,一切辯才無礙,有這樣的能力。所以這就是佛陀在解釋,要講經真的很困難,除非像富樓那這種不顧身命,付出而無所求,能體會佛的心意,願意將佛的教法普遍傳出去,視自己的生命而不顧,要像這樣人,就如富樓那,他具足了這種持經說法的辯才無礙。

還有,「接須彌若秋毫,擲大千如芥子」。那就如目犍連,目犍連他能一腳跨在平地,站在平地,一腳能跨到須彌山頂去。這在佛的時代,佛陀就常常形容目犍連尊者神通力第一,目犍連尊者他就是來去自如。這要有如這樣的勇猛精進,要有如富樓那,體佛心意,傳佛的心法,到最困難處,要有富樓那的精神,要有目犍連尊者這樣的勇猛。所以,有這分的力量,不是做不到,就不論是動三千世界,或者是移須彌山到其他的地方。這是一種形容,但是,講經困難,就要有像富樓那,能將法流傳,就要有如目犍連的精進、勇猛,所以我們要很用心去體會。佛的弟子中,神通廣大;佛的弟子中,發心不顧身命,是這樣在精進。來,接下來,我們要很用心來體會。「若說此經」,前面的文說,

經文:「若說此經,則為見我、多寶如來、及諸化佛。諸善男子,各諦思惟!此為難事,宜發大願!」

這段文就這樣說了,這是昨天說過的文。要講這部經,非常困難,若能夠講這部經,就是「則為見我」,已經見到釋迦佛了。因為他體佛心,佛的本懷完全了解了,佛所說的法,他能完全體悟,五分法身裡全都具足了,所以他能夠體會,能夠了解,所以就是見佛身。甚至多寶如來,以及諸化佛,所說出去的法,已經都展現在人人的身上,都做到了。就如昨天在花蓮靜思堂裡,看到四大志業,已經在五十年圓滿了,這五十年間,四大志業完成,展現在舞臺上。醫療志業,大醫王為人間病苦付出,人間的病苦,不只是身體的病苦,還有大乾坤,不論是天地間四大不調和,社會不調和,所形成等等的毛病。

「藥師如來十二大願」手語劇,在舞臺上,經過大醫王、白衣大士,以及我們人文、教育、慈善志業的同仁展現出來。無不都是在人間,我們都做過了。這就是法,藥師佛的十二大願,無不都是人間種種不調和,有病了,病相已經在人間發生,需要靈方妙藥來調治,需要大醫王。佛,佛就是天下人間大醫王,人間中,人的身體不調和,就是需要人間的大醫王。在這一個多鐘頭的時間,展現出了這些諸化佛,已經將法化在人間,將世間一切不調和的毛病,將它轉變過來。多少人翻轉人生,不論是錯誤入監獄,父子悲情,也是在舞臺上現前出來,這都是真實事。從年輕,人生變故,病苦了,如何去用心陪伴,大醫王如何調理他的身體,如何鼓勵他,護理如何照顧,一一無不都是如法化身的化佛來救度眾生,這就是諸化佛,我們也看到了。

所以,「諸善男子」,佛陀叫著大家,所有人人要知道,「各諦思惟」,好好用心善思惟,不要心有雜念,我們要去除無漏煩惱,心思一致,好好將此法思考在內心中,身體力行,錯的不要做,對的事情,把握時間做就對了。所以「各諦思惟」,要去好好想,及時做對的事。但是,「此為難事」,要樣樣都做到,全都很完美,也不容易呢!但是,要講經,要能很完美,就要用經,如水般不斷洗滌眾生心垢,眾生的心有污染,趕緊用法水將它洗乾淨。在救人的人,雖然發心在做好事,但是難免起心動念,要心中有法,趕緊將他調濟過來,這也是要法。所以,法要能講說,能及時,很普遍。人群中,難免人人起心動念,造身、口、意業,要如何讓它永遠都是乾乾淨淨,心安安定定,戒、定、慧都很具足,這必定要法,法要入心來。經,不是只有說,不是只有聽,就是要入心,這才是難的事情啊!所以宜發大心,大家要發大心,時時發大心。接下來的經文,就是這樣說,

經文:「諸餘經典,數如恆沙,雖說此等,未足為難。若接須彌,擲置他方,無數佛土,亦未為難。」

經文簡釋:
「諸餘經典,數如恆沙」;諸方便教,三乘經典,其數甚眾,如恆河沙。

若要說其他的經典,「數如恆沙」,這不困難,就如接這個須彌山,這樣要將它接來,人家丟過來,我們把它收起來,要把它放一邊,實在是不困難。這「無數佛土,亦未為難」,將這些須彌山都分到很多的地方,這不困難,但什麼才困難呢?後面經文還會解說,還有困難。先說「諸餘經典,數如恆沙」。「諸方便教」,那就是方便教,諸餘經典就是方便教法,這些方便的教法,我們要講說,這不困難,因為這些方便法是三乘經典──小乘、中乘、大乘,這是要入大乘的基礎。方便法很多,「其數甚眾」,很多,「如恆河沙」。方便法,要說起來是很多。

經文簡釋:
「雖說此等,未足為難」;雖然說此方便三乘,不了義教,未為難。

「雖說此等,未足為難」。這麼多的經典,隨便拿來說,要如何勸善,要如何……,這都不困難。勸善的經典很多,大家都可以說,所以「未足為難」。雖然說這麼多,「此方便三乘,不了義教」,還未很了徹,因為你這裡說一點、那裡說一點,沒有很完整,所以「不了義教」。是談空,是說有呢?大家隨機投教,還未很透徹,「未為難」,這還不困難。

舌談群經,手接須彌,動大千於一足,立有頂而傳經,四者雖難,不及說法之難者,何也?
以持說群經,處眾無畏,具富樓那之辯者能之。

「舌談群經,手接須彌,動大千於一足,立有頂而傳經」。這四項,雖然說起來不可思議,很困難,但是,「四者雖難,不及說法之難者」。這到底怎麼說呢?那就是「以持說群經,處眾無畏」,具富樓那之辯才,他就有辦法去談這些經典。所以不困難,要談方便法真的不困難,就只要有富樓那這樣的精神,他就可以談。

經文簡釋:
「若接須彌,擲置他方」;若以手接須彌山,移至他方。握須彌若秋毫。
若三聖者,尚發願於他國,其難可知矣,然濁惡之世,二執高大。
不啻須彌,無明堅厚,慢心增上,若說此經,能破二執,能斷無明。

就如要接須彌,把它擲到其他的地方,移到其他的地方,就如在丟一顆小小的種子一樣,像這樣,這也不是很困難。想起來,這哪有可能?但是,其實也不困難。「若三聖者,尚發願於他國,其難可知矣」。三聖,三聖者,那就是如多寶佛、釋迦佛、分身佛,就像這三佛。「尚發願」,還在發願。釋迦牟尼佛也還在發願,多寶佛也還在發願,現在邊在做事,邊救人,一邊做,還是要一直發願。所以「其難可知矣」。過去佛、現在佛,加上未來佛,還是一樣,多寶佛還在發願,哪裡在講經,我就會乘寶塔浮現在那裡聽經、去證明,這是多寶佛的願。釋迦佛生生世世要在娑婆世界,剛強的眾生,還是要調伏,這是釋迦佛的願,還會再來。雖然二千多年前示相滅度了,但是佛陀的願,娑婆世界眾生還未降伏之前,他還是不斷來人間,叫做「乘如是法而來人間」,叫做如來,這就是釋迦牟尼佛稱為「如來」。他還再來呢!所以知道,經,要持這部經,實在很困難。

但是,「然濁惡之世,二執高大」,很高,這就是二項,沒有比須彌山還低,我們的執著,我們的無明,說高,比須彌山更高,說無明的堅厚,真的是與須彌山比起來,又高又厚。我們的慢心,增上慢,也是一樣,如須彌山一樣。要講這部經,「能破二執,能斷無明」。若要講這部經,就是要先斷掉這無明、驕慢的心,但要破除這二執,斷這樣的無明,也實在是比較困難。

能滅慢心,不信之人,見之憎嫉,惡言辱罵等,若無大願,便生退屈,是則為難。

所以「能滅慢心,不信之人,見之憎嫉」。我們人人若是還有這種驕慢、貢高的心,那實在是令人看到了,就不會起歡喜心,你要如何去度人呢?我們貢高、驕慢,煩惱無明還在,人不相信。「不信之人」,我們自己沒有信心,別人看到我們,也沒有信心。不只沒有信心,「見之憎疾」,因為我們自己看人不順眼,我們就是不喜歡。別人成功,我們很嫉妒,我們的心若有這樣存在,自然我們是這樣,別人也是這樣,自然彼此之間這種「惡言辱罵」等等。

我們若沒有先降伏,別人看到我們,也是一樣。所以我們要持這部經,必定要先降伏這些煩惱無明,身、口、意三業,一定都要降伏。剛剛說過了「五分法身」,我們要先調,調得很好,這樣我們才能真真正正持經。這「五分法身」要調伏得好,就是要立大願,持經要立大願,「若無大願,便生退屈,是則為難」。這些心若都沒有調伏,我們若不願意發大心來自我調伏,你說要講這部經,這部經很難講啊!所以我們要很用心去體會,要不然我們若受人辱罵一下,因為我們有這樣的心境,別人有這樣的心境,我們在這樣的心境講經,同樣我們的煩惱未去除,別人的煩惱未去除,這完全就是困難的事情。

所以,必定要立大願,要不然在這樣的境界,彼此這麼複雜的境界,我們很快就退道心。因為這樣,說持經難,自己要持經的人,要降伏煩惱都不容易,何況聽經之人呢?何況不曾聽經的人?何況有的人聽經不歡喜?這種真的是很濁、很複雜,這樣的環境中,我們若不發大願,真的是無法這樣堅持下去。所以,必定要先發大願,調伏自己的心,願心,不論受什麼樣的困境,都要如富樓那這樣去打破剛強眾生的觀念,這就是自己要先發願。

經文簡釋:
「無數佛土,亦未為難」;此舉例是世中人所難者,但若有願力者,皆不為難。
唯此惡世讀說斯經,是則為難。

所以「無數佛土,亦未為難」。將須彌拿到遠遠的地方,其實這不困難,但是,這表示「是世中人所難者,但若有願力者,皆不為難」。真的是這樣,我們有很多很多的困難,但是,若能發大心、立大願,將我們的願心提起,自然有心、有願、有力,沒有事情做不到。所以,我們若要聽經了解,我們必定要好好用心,用心、發心、立大願,用心來調伏我們自己的我法二執。有我,別人,我現在在說話,大家聽,不用心的人在打瞌睡了,當然現在沒有,但是我說話說這麼久了,怎麼都不會改?習氣怎麼都沒斷?若要這樣去計較這些事情,我自己的慢心也會起啊!我說得這麼清楚,你怎麼聽不懂?你為什麼不要改?自然我就會對你們起成見。

但是,我還是沒有放棄大家,這我也是自己在練自己,我將大家當作一個火爐一樣,我將自己當作一堆廢鐵,我這一堆廢鐵,就是要入火爐去煉。要感恩你們大家,這種習氣不改,我這堆廢鐵就要在那裡面一直煉,煉到你們會改,我自己也會改,這樣彼此之間都會改。這就要立大願,因為你們是凡夫,我也是凡夫,凡夫要來講這部經讓大家了解,所以我們要互相彼此鼓勵。人世間有這麼多煩惱,有這麼多的苦難,大家若不發心,哪有靜思堂的「藥師如來十二大願」經藏演繹?經過這五十年間,醫療義診四十五年,建院到現在三十年,這麼多的大醫王,他們用佛心來療治眾生的身心,就是因有法在心裡。當然,人人都是現在在新發意的菩薩,人人都是現在在學佛的精神,學佛的慈悲,學佛的心懷,學佛「心包太虛,量周沙界」。

每一位大醫王,他們放下身段,上臺來,臺上十分鐘,臺下要有十年功。你們知道嗎?那些大醫王、白衣大士,光是訓練這「藥師如來十二大願」,他們的腳,不知道磨破了幾雙的護膝,那個護膝不知道磨破幾雙,其實大家的腳都很痛。昨天要回來,聽到葉醫師在車上,他就說:「陳副院長的膝蓋破皮了,真的站不直了,平時開刀是站直直地在開刀,但是,大醫王練鼓在臺上,都要蹲馬步,或者是要跪、要摔等等…」,他說:「腳啊……」我就想,不只是陳副院長,我看大家的腳都是這樣。雖然趙院長他的腳也曾經受傷過,但是他也一樣這樣在練,都要忍痛,這種功夫就練起來了。

最重要的,合心、和氣,六間慈濟醫院,所有的領導者都在臺上,四大志業主管都在臺上,都是在帶人的人。他們那種合和互協,彼此付出,全都要先降伏自己的心,這種貢高驕傲的心要降伏掉,去除煩惱,才有辦法完成這麼美的場面,這是經典啊!所以,我們要用心,彼此之間,互相磨練、互相鼓勵,最重要的,發大心、立大願,為天下人間付出,那就是要多用心啊!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合十

 

高明智(惟智)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2016/10/24晨語簡記《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