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9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理實稱性,即言可行,信願合一;
離言真如法體,能書即言之經,則證離言之道。
人難信故為難;濁惡世為法堅持,弘誓願立則不難。
還是要用心體會,「理實稱性,即言可行,信願合一」。也就是說,理實稱性,「稱性益」,記得幾天前跟大家說過,就是「隨理解了」,就是真實法,隨理能了解,「以性起修」,依這個道理,所以我們開始修行,所以叫做理實稱性。理就是我們的真如本性,人人本具真如本性,所以這樣依性起修。因為本具真如,我們如果能再與理會合,自然就有這分好樂,向著道理去會合,所以叫做依性起修。前面已經說過了,我們若能這樣,有這稱性的真理存在,自然我們用心修行,這樣自然是稱性,就益智,增長我們的智慧,否則我們一直都是受無明煩惱,我們隨著無明煩惱一直複製著,厚厚的無明遮蓋住我們的真如。我們現在已經知道了,道理已經與我們的真如相契合了,這叫做稱性,而我們現在契合了,就開始要修行了。
要修行,步步向前,方向不偏差,這樣一步步向前,沒有懈怠、退轉,這樣心地風光,修行的過程,心靈的體會,自然愈增益我們的智慧。智慧能夠分別一切,智叫做分別智,慧是平等慧,智能夠分別一切,體會天地萬物真理.來與我們的性來契合,這就是理實性稱,這樣叫做可行,這道理是能進行,是一條可行之道。但是需要我們信,信、願、行會合起來,「信願合一」,這是一條可行的道路,只是我們過去沒去相信,不知、不信,因為這樣不懂得發願,就不懂得走路。現在已經知道了,稱性了,佛陀的教理開始入我們心,與我們的真如本性互契合起來,所以我們現在知道這條路能走。但是要走這條路,一定要有願,有信、有願,才能去身體力行。能走的路,也應該走的路,我們若沒有願心去走,沒有信心堅持,這樣這條路永遠都到達不了。
所以我們必定要理,知道、了解理是真實,我們的真如本性是永恆,借這個道理來啟開我們的真如本性,讓我們了解這條菩薩因行,我們能身體力行走過去。希望我們信願合一,才能很精進,腳踏實地向前精進。所以我們昨天說過了,「離言之道」,這「離言真如法體」,離言之道。其實這個法就是真如,真如就是我們原來的本性,但這不是用說的,我們現在就是要借重書,經典。經典是出於佛口,佛說出來的話,佛是體會天體宇宙真理,將他的慧海,覺性慧海所覺悟到的,這樣從口講出來的法。弟子聽入耳,銘刻在心裡,佛滅度之後,就要靠大家口口相傳。但是話說出去,傳時,若有一句的偏差,那就是差毫釐,失千里。口傳容易斷了,所以就要提倡有形的筆、紙抄寫下來,佛世時用貝葉(貝多樹的樹葉).用木、用竹、用葉子,這樣將它抄寫下來,所以叫做貝葉經。漸漸地,隨著人類文明的發達、發展、發明,紙類開始昌盛起來,就開始抄在紙上,刻在木上,刻在石上,這樣抄寫下來的,永遠都不會變形了,永遠都能依照經寫下來的這樣去研究、去讀誦。
所以「能書即言之經」,可以寫下來的,就是叫做經,佛講出來的,經過了再寫下來、留下來,這叫做經。「經者,道也;道者,路也。」佛講說出了一條讓我們能走,走上了菩薩道,通往到佛的境界,這條菩提大直道。所以經就是路,是可行,只要我們有信心、有願力,我們依據這個離言真如法體。離言真如法體就是我們的真如本性,人人本具,自古以來,與生俱來,生生世世,我們就是與這個本性、真如,我們就是這樣帶著走,卻是我們凡夫不知不覺。不知覺是因為我們的無明煩惱將我們覆蓋了,因為我們平時六根緣外面的六塵境,惹來了外面的塵境,所以叫做塵,那就是很多的污染,我們的六根去緣、去感染到,就這樣收納進第六識中。第六識再經過第七識的思考,所以起心動念,是要去行惡呢?或是要去造善、造福呢?這就是在第七識,經過了思考,驅使我們去動作。
但是,這個思考偏於凡夫的思考,那就是貪念、惡念行動,那就是在外面惹是生非,再累積,因為這樣,我們的真如本性愈來愈受這個很厚很大的煩惱,這樣將它壓住,我們都不曾去啟用到我們的真如。現在我們聽法了,法能將一層一層的煩惱讓我們體會,漸漸浸入我們的心地來,漸漸將我們一片原來真如的心地,用法水滋潤,我們本來具有的種子,從這樣開始萌芽出來了,發芽了,這就是我們要去體會。離言真如法體,其實我們人人都本有,只是還沒聽到法,法是已經覺悟的人、體會到的人,他就是覺者,覺者釋迦牟尼佛,他體會到了,從他的覺性智海裡這樣說出來的法,法說出來,經過了編輯,之後就能寫,讓大家去抄,讓大家去寫,讓這經字字沒有偏差了。所以古代提倡抄經、寫經,這也是傳法的一項。這是離言,但是這個法拿來,我們能說,能研究;研究之後,我們就能說。所以「能書即言之經」,能夠寫下來,就是可以說的法,可以說出來的法,「則證離言之道」。將這個字的意思,我們了解之後,經過聲音再講說出來,讓更多人聽進去。
「言語道斷」。話說出去了,大家就要趕緊吸收進去,要不然聲音出去了,人若沒有將它收進來,同樣的,講道說法,這個道到你那裡也就斷了,所以我們必定用心收納入心來,這樣才不會「言語道斷」。要不然說出去的是短暫,零秒聲音就出去了,一秒鐘能說幾個字呢?所以一句話說出去是很短暫,說出去,聲音這樣出來,但很快就消失了,前面的一句,後面再接著一句,這一字一句,就是這樣說出去,但很快就消失了。人若沒有用耳朵好好地將它接收進來,理解它的道理,若沒有這樣趕快接收,趕緊理解,這聲音出去,就是在剎那間就不見了,所以「言語道斷」。
聲音出去,很快就消失,但是耳朵聽進去,記在內心,這樣就成為道理了。若是說了,不將它聽進去,等於沒有聽一樣;我們聽進去之後,我們能受用,在內心裡,從這樣就能去行,說了之後按照方法去修行、去行動,這個法就變成我們的。我們若沒有將它收進來,儘管法說很多出去,我們耳朵雖然說在聽,但是沒有收進來,這樣也是沒有用。所以說,我們「能書即言之經」。能寫的是因為佛講出來的法,講出來之後,經過了阿難「如是我聞」,口口傳誦,然後才開始抄寫、編輯下來,成為書,這要經過很久的時間,成書之後,我們就開始要去流傳。以前沒有這樣的印刷術,它的印刷方法就是刻在木板上,再用墨這樣來印。有的是更用心刻在石板上來印刷,再後來就刻在銅板,用銅板來印刷,到了銅板印刷就能有較多量。到了現在這個時候呢?現在發明了影印,就不必抄、不必寫,字還是能存在。但最重要的就是在源頭,源頭從貝葉開始,從木刻,或者是竹片來刻,這樣留下來的,很不容易,才經過了後代的人這樣一片片來將它連接起來,所以經書能流傳下來,也是很不容易。
經書流傳下來,就是經過了印刷,在紙本上,才開始較為普遍。大家用心去研究,研究之後,依文解字,才這樣來說,這就是「則證離言之道」。「能書即言之經」,同樣,說出來才能寫出來,就像我們現在很多的出版,也是先經過說之後,大家再來編過,才將它出版,這就是能書即言之經。因為經可以說,「則證離言之道」,就是用說的、用聽的,聽進來了,因話說出去很快就消失,但若聽進來,刻在心版,就是我們的可行之道。所以,「人難信故為難」。因為我們這樣在說,後來將這個大道理要說給大家知道,但是人難信,真正願意信解佛法的人有多少呢?其實以人口比比例來看,少之又少啊!很稀少,很稀少,還要再叫他們深信,這更難;深信的,能依願力行,就更難得了。這就是人難信,難發願,更難實行。這明明是一條可行道,就是缺了信願合一;這明明是理實稱性,但是就是缺了信、願、行,這樣就難了啊!
何況在濁惡世這當中,為法堅持,「弘誓願立則不難」。其實在這個濁惡世中,我們若願意發願,信、願、行,這其實就不困難,尤其是濁惡世中更需要這個法在人群中。看看現在人間苦難偏多,這麼多的苦難眾生,「菩薩所緣,緣苦眾生」,菩薩就是需要這樣的教法,來啟發菩薩的心。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三藏十二部經,契經,就是契眾生的根機,而且合真如的道理,真正真實的道理,「乘如是法而來人間」,走、說、行合一,這樣的道理就是真理。這有什麼困難嗎?現在也有很多人間菩薩為人群在付出,千萬里路,不惜辛苦,去為國際救災付出,不惜遙遠的道路,這樣去身體力行。在這惡濁的時代,只要我們願意,願意在這個惡濁世中為法堅持,願意堅持弘誓願立,發弘誓願,這個願若能立下來,這就沒有什麼困難了。
四弘誓願,那就是佛佛道同,就是在這弘誓願,這弘誓願,最重要的就是在這濁惡世中願意堅持,在人群中成就六度萬行,這就是佛佛共同的願,希望人人做得到。這就是我們現在一直在說,很多很多不可思議,佛陀說,這些都不困難,哪怕是大地放在腳指頭上,一直到了梵天去,或者是人立在有頂天,去講說三藏十二部恆沙的法,不困難。這是不可思議啊!佛卻說不困難。是啊!現在就這樣說,在濁惡世要來恆持堅持這部經,在人群中去說法,這也不困難。我們現在能見證,多少人難行能行,他們都做得到。與我們毫無關係的人,能這麼的疼惜他、愛顧他,家庭這麼骯髒,哪怕是糞便滿屋子。那個人與我們一點關係都沒有,家裡是那麼臭、那麼髒,那麼多的糞便,都願意去為他清理。不知道幾年沒有動過,裡面有蛇穴、老鼠洞、蟑螂窩,大家去那裡打掃,大家是在驚惶中,也很怕、很惶恐,但是在驚惶中也是很甘願去付出。
我們常常看到,在大愛新聞報導,這是真實的人生,近在我們的身邊、眼前的菩薩都做得到的,其他的人來看,認為:哪有可能?我看到,我要閃開一點。但是菩薩看到,他一定要投入進去。這是普通人難為,菩薩做到了。這是難行道,但是對菩薩來說是易行道,很簡單就可以做得到,這是一念心啊!所以我們要用心去體會,好好用心。前面的經文,
經文:「若持八萬,四千法藏、十二部經,為人演說,令諸聽者,得六神通,雖能如是,亦未為難。」
這麼多的經典能持,我們能持八萬四千法門、十二部經。昨天就說過了,數字加加合合起來,真的是八萬四千法藏,都是用十二部經,用十二種的方法;同樣的經,一部經,裡面用十二種的方法,叫做「十二部經」。長行文,或者是重頌偈文,或者是孤起的文,或者是祇夜等等,這樣,這同樣一部經裡,具十二種方法,這樣編輯起來。將它一一分析出來,「為人演說」。「令諸聽者」,讓聽的人,大家心會意解,這樣「得六神通」,能這樣,「雖能如是」,就是「亦未為難」。昨天我們說過了。接下來這段文再說,
經文:「於我滅後,聽受此經,問其義趣,是則為難。」
經文簡釋:
「於我滅後,聽受此經,問其義趣,是則為難」;若聽斯經,請問義趣,如說修行,則能成就佛果菩提,是故為難。
我滅度之後,釋迦牟尼佛這樣說,他說,我若是滅度後,能聽這部經,接受這部經,甚至又聽,又能問,問它的內容、它的義趣,那個意義的方向,能這樣用心來問,這就有困難了。因為聽經,也不一定有聽進去,經雖然說出去了,聽的人是不是有聽進去?有聽進去了,有聽進去才懂得問。問,聽了之後,沒有很清楚的部分提出來問,這樣的人就也是有困難,這就是表示聽經都沒有進去,所以沒有聽進去,沒有內容可問;有聽進去,自然他就有不清楚的內容可以問。像這樣,這也是沒有很多人懂得問。
所以「若聽斯經」,聽這部經,「請問義趣,如說修行」。你可以來問,問了之後就想要去身體力行;有問,就是準備要身體力行,就是有在認真,要去實行。就如我們在學功夫,師傅告訴我們,我們有了解嗎?有了解,我再複問一下較清楚,「我這樣做對不對?」「對啊!」這樣做,我們絕對成功。就像現在一樣,我這樣做,對不對?連對不對都沒有問,差毫釐,失千里,所以我們聽法,要去做,要做之前先問,或者是做了之後再來印證,若能這樣就很實在。所以,「如說修行」,照這樣說,照這樣走,不偏差,「則能成就佛果菩提」,若能這樣,才是真正走對路了,真正在菩薩行因成果。這樣的人是有比較困難。
*此頌教授神通易,聽受經義難。經有八萬四千法門,對治八萬四千煩惱,故曰法藏。
因為這段文就是表示,這是偈文,就是「教授神通易」,要告訴我們的意思,是「教授神通易,聽受經義難」。「經有八萬四千法門,對治八萬四千煩惱」,所以叫做法藏。我們這部法華經,是含藏著八萬四千法門,但是法門分散開談空說有,就是到《法華經》的這個時候,它將「空」、「有」的精髓合一起,這叫做圓教,就是一個很圓滿的經文。所以我們要知道,這八萬四千法藏,這些法藏開始講說的過程,「教授神通易,聽受經義難」,要說八萬四千法藏較容易,但是要聽受這圓經內容的教理,去身體力行,這就是困難。
*十二部經,即契經等十二部之教相。聲聞羅漢雖得神通,然未聞是經之義,仍屬小乘。
因為十二部經就是契經等十二種方法。契經,就是契眾生的根機,合會十二部經的道理,這叫做契經。「聲聞羅漢雖得神通」,但是「未聞是經之義」,這樣還是屬小乘。小乘還未聞是經,是哪一部經?《法華經》。佛陀開始要講《法華經》,答應舍利弗:「汝既三請,我豈得不說?(原經文「汝已殷勤三請,豈得不說。)」佛陀甲這樣開始要講了,但五千人退席,這些聲聞、羅漢就是屬這一類的人。儘管他過去其它的經都聽了,也得到神通了,但是他不願意聽這部經,這還是屬在小乘,佛陀認為這些人不是大根機,所以說「退亦佳矣」。因為這些人不是大根機的人,退去也好,是大根機的人留下來,聽這部經才能真心接受,可見真正要聽這部經是不容易。
*若獲聞此義,即得回小向大,以趨於無上菩提,故聽經而能領受,因問而識義趣,為難事。
所以,「若獲聞此義,即得回小向大」,真正聽到這部經,心接受,才真正回小向大。就如迦葉尊者,四大弟子在〈信解品〉裡回小向大,自己後悔過去守在小乘獨善其身,現在體會到了,原來自己還在富有門之外,門內有很豐富的寶藏,自己竟然不知道,這就是還未入大乘,所以「若獲聞此義,即得回小向大」。所以「以趨於無上菩提」,就是現在回小向大了,開始要向無上菩提的大法走。「故聽經而能領受,因問而識義趣」,這「為難事」,這現在難得。能聽,能回小向大,向著菩薩道路去走,要能了解、認識菩提道,這實在是沒有很多人能得到,這表示困難。接下來這段經文再說,
經文:「若人說法,令千萬億,無量無數,恆沙眾生,得阿羅漢,具六神通,雖有是益,亦未為難。」
經文簡釋:
*「若人說法,令千萬億,無量無數,恆沙眾生」;若說法人,能度如是無數眾生。
*「得阿羅漢,具六神通」;六通之義,如藥草中。
若有人已經開始說法,「令千萬億」,說法令千萬億眾,「無量無數,恆沙眾生」,這樣會去聽經,這很多,就表示很多。讓這些人都得到阿羅漢,而且也能得到六神通的教義。這「六通義」,就是「如藥草中」,這在〈藥草喻品〉裡,恆沙眾生就如藥草,他們不是大樹,還是藥草。
經文簡釋:
「雖有是益,亦未為難」;雖有如是小乘利益,亦未為難。
「雖有是益,亦未為難」,也因為,雖有得到利益,但這還是小乘,小乘所得到的利益,這不困難。三藏十二部經裡面,這些小乘的人所得到的,都如小藥草一樣,雖然得到法雨滋潤,但是他的根機就如草。我們在講〈藥草喻品〉時,大家應該也有聽到,聽過應該還記得,這小草、小根所受潤的法水量就很少。所以這是小法,應小機而說,這是也不困難。
*化恆沙人得證小果,不如奉持此經者,謂供養妙法,一色一香,皆成菩提。
像這樣小草、小根機,哪怕是很多,「化恆沙人得證小果,不如奉持此經者」,就是「謂供養妙法,一色一香,皆成菩提」。意思就是說,能夠化度很多人證小果,大家都去獨善其身了,沒有人願意去兼利他人,這樣這個世間人人都自私自利,儘管他沒有去做壞事,但是就是不願意利益其他的人,這樣對人間沒有什麼樣大的利益。所以,哪怕是很多人都已經證小果了,這還不是對人間很大的利益,「不如奉持此經者」,此經就是《法華經》,還不如來供養《法華經》的人。
所說的供養,我們常常說,「供養」就是付出,聽入,我們聽進來,我們就要趕快去用,用出去才叫做妙法。我們若受用,有受若無用,就等於孤木,雖然是一棵樹,長大了,但它乾枯了,就像孤木一樣。所以我們應該要如一棵大樹,能接受大量的雨水,雨水入樹,樹吸收起來,它就會慢慢釋放從根部,將水慢慢釋放在回大地,保護大地,也能讓樹身茂盛起來。利益自己,樹身茂盛,因為根與土相互利益,水被吸收入大地,保護大地,大地的土分、水分再供應這棵樹,這棵樹長大了,它會開花,它會結籽,結籽就纍纍了,同樣就是成為樹,一片的大樹林。
這就好好來受用,將《法華經》受用,這個供養,意思就是我們要將它吸收,叫做受用。我們要付出,供養叫做付出,要付出,你要先接受這妙法,接受之後,我們將它用出去,那叫做付出,付出叫做供養。為眾生去做一切,因為供養未來佛,這是一個循環。道理若能化為這樣的教法,化為這樣的受用,化為這樣自利利他,這一色一香,道風德香就能普遍一切。我們的色,就是一舉手、一投足,這都是人家看得到,我們所造作的一切,這叫做色;香,是我們修行的德香。若能這樣,就是皆成菩提。
*持說恭敬,合掌低頭,悉得成佛,若無大願,不能供奉,福慧雙修,是為難。
所以「持說恭敬」。在這部經,我們來持、說,我們來受持,我們來講解,聽的人要用恭敬心來接受,這樣彼此之間「合掌低頭」,這表示恭敬,好好思考,思惟修,要思惟,好好來修。有「四修」,要長時修、無間修、無餘修、恭敬修,我們要好好地這樣很虔誠,合掌低頭,所以,「悉得成佛」,大家全都能成佛。所以,「若無大願,不能供奉,福慧雙修,是為難」。我們若是沒有大願,就無法去供奉,無法去持說恭敬,無法去受用妙法。你對妙法不受用,就是因為你沒有大願。大願,不只是說我就是只有對這部經,我來供養,我來拜經,我來讀經,不是這樣,讀經就是要供養,就是奉持此經,供養妙法。供養就是接受,能夠受用出去,不論是我們所做的行動,一舉手、一投足,無不都是所做利益眾生。
這就是我們修行的過程,要出自你的心願,我們若沒有這個心願,就不能供奉,無法與這部經會合,這個妙法我們也無法接受受用,這樣我們就是不能供奉;不能供奉,福慧雙修就難了。因為我們沒有這個願,無法六度,無法因行,六度因行,「六度」是造福人群,「因行」是慧,我們的智慧,要不斷發心願,這樣力行在人間,這就是我們福慧雙修。必定要六度、因行平行起來,才是真正是持經者。我們若是沒有大願,你即使問經也沒有用,聽經也沒有用,所以,我們要學法就要入心;入心,我們就要發大願;發大願,我們就要起而行,必定要身體力行,信、願、行要合一走下去,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啊!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