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6/11/01晨語簡記《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向下 
2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6/11/01晨語簡記《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Empty
發表主題: 2016/11/01晨語簡記《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2016/11/01晨語簡記《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Empty周二 11月 01, 2016 4:12 pm

20161101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八萬法藏,未若一乘之圓妙法,
六種神通,豈如多寶釋加分身;
惡世之中,能耳聞真空妙有法,
實相之味,能問一乘因行覺果。
 
  用心,八萬四千法藏,前面說過了,三藏十二部經,八萬四千恆河沙法,這麼多的經典,「未若」,就是不如,「未若一乘之圓妙法」。因為這麼多經,妙有是從有、空精煉出來的精粹。佛陀四十多年談空說有,所說過的法很多、很多;空有之法,隨機應談,隨應根機,佛陀教化,所以他都是隨機說法,無量無數,不論是「有」或「空」的法,佛陀用心就是不漏掉一個眾生,用各種的根機去對治,所以有「八萬法藏」這麼多,佛陀已經將這些法歸納入圓妙法華之中了。這是佛陀智慧的精髓。所以六種神通,豈如多寶釋迦,加上分身佛。
 
*天心名神,慧性名通。天然慧性,徹照無礙,名為神通。謂如來善權方便,稱適機宜,應化自在,不可思議。
 
  六種神通,什麼是神通呢?前面說過,「天心名神,慧性名通」。我們若能在這當中用心,那就不會有怪力亂神,這是一個很平常,人人本具,天真本性,人人本來具有慧性,所以神通。這是人人本具,只要你清淨,就像一面大圓鏡,山來照山,水來照水,天地萬物在那大圓鏡智,無不現照在這心境中。所以,「天然慧性」,即天然本來就有。所以,「徹照無礙」,就是所有的景象收納入大圓鏡智中,「名為神通」,這樣叫做神通。就像這大圓鏡,實是人人本有,所以「名為神通」。但是我們眾生就因無明將我們覆蓋住了,所以如來已經「善權方便,稱適機宜」,如來已經心無雜念,清淨如淨鏡,知道眾生根機所適合的法,所以佛陀應機度化眾生,「稱適機宜,應化自在」。要度哪一個眾生,要用什麼樣的法去對治他,這是一種我們凡夫心靈境界無法思、無法議論,所以叫做「不可思議」。用凡夫心要來測量佛陀的心境,佛陀的心境是一面清淨無染大圓鏡智,佛的心鏡是這麼的清明。而我們呢?是一片模糊,我們的心鏡就是煩惱無明、塵沙惑,重重遮蓋住我們的心鏡,還照不出外面的境界。佛成佛之後,他就完全照出來了。
 
  若能了解,是不是要清楚,我們凡夫的心無法如釋迦牟尼佛,以及多寶佛已成佛的那個心鏡,再加上分身佛,分身佛也已經完全透徹了解了,經入心,經也已經與法會合,所以法就是分身;雖然聽法聽很多,還未到達大圓鏡智,不過這個法已經入心,所以也稱為分身佛。那就是我們所說的,分布在十方,為了寶塔現前,多寶佛的心願,釋迦牟尼佛將分身佛,就是將法全部歸納起來。所以說來,這一乘妙圓的法,那就是佛覺悟的心境,八萬四千法藏,就是無法與這圓教相比,就如我們凡夫聽盡了八萬四千的法藏,但還是不了解這圓融的妙法,若是這樣,我們就還是不如,不如多寶佛,不如釋迦佛,不如已經聽到《妙法華經》,透徹了解空而妙有,這個道理了解了,這叫做分身。
 
  「惡世之中,能耳聞真空妙有法」。真空妙有的道理,我們在惡世中,耳朵聽到了,尤其是能聽到這圓妙的道理,空、有會合,這個妙有圓教的法。這是希望我們在惡世中,就如現在這惡世中,我們若能耳聞,聽到這圓教,真空妙理的法,就是「實相之味」,是「能問一乘因行覺果」。我們若能這樣,就是耳朵聽到實相的法,我們聽進去,聽進去之後,若沒有很清楚,我們還能問。釋迦牟尼佛在最後已經老邁的時候,就是開始叮嚀,不清楚的人要趕緊問,實相之味若還沒有很透徹,要趕緊問。這「一乘因行覺果」,一乘因行,那就是六度萬行。這是唯一成佛之道,是唯一菩提大直道,所以我們不清楚、不了解,我們要趕緊問。我們若能這樣,因行能透徹。因行大家都知道了,因行,就是佛的果位,因行就是菩薩道,它的方向是要到佛的果位去,所以請大家多用心去體會。我們來了解前面的文,
 
經文:「於我滅後,若能奉持,如斯經典,是則為難。我為佛道,於無量土,始至今,廣說諸經,而於其中,此經第一,若有能持,則持佛身。」
 
  前面的經文就是這樣叮嚀我們,佛陀很期待,佛滅度之後,很期待大家能奉持這部經。但是這部經,我們發心要受持,卻是困難重重,前面已經說過了。他就再說,「我為佛道,於無量土,從始自今,廣說諸經,而於其中,此經第一」。我過去,這一輩子說的經典,為佛道,為覺悟之道,應機逗教,根機無量,說法無量,是在無量人人的心地隨應根機去說法,甚至生生世世在每一個國土,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國度,天地之大,佛陀不是每一生都出生在印度,生生世世生在不同的國家,他就是這樣去應緣受生。過去很多的名人,科學家發現天地奧祕,有多少的偉人,是不是也是釋迦佛的化身來人間?他是無量世,不斷,不是二千多年前的釋迦佛到現在佛都不在人間,不是啊!佛,在釋迦佛之前,就已經生生世世到無量國土去應化、應機,一直到二千多年前現相成佛,滅度之後還是一樣不斷應機、應世在人間,這是釋迦牟尼佛他在無量土。「從始至今」,就是過去一直到佛陀成佛,還有到未來。
 
  「廣說諸經,而於其中,此經第一」,不斷不斷要將這部經流傳下去,這麼多經典,這部《法華經》就是第一。「若有能持,則持佛身」,若能受持此經,就等於是受持佛身。因為有這部經《法華經》之處,就有佛的全身在,這在〈法師品〉我們就已經說過了;所以持《法華經》,就等於持佛身一樣,就如佛在說法,同樣的道理。所以接下來的經文這麼說,
 
經文:「諸善男子!於我滅後,誰能受持、讀誦此經,今於佛前,自說誓言?」
 
經文簡釋:
「諸善男子!於我滅後」;告諸會眾,於佛滅後。佛世壽將盡,為末世濁惡時,蓄意咐囑。
 
  「諸善男子」,就是在那個會中聽法的大眾。這是佛陀在叮嚀,在交代,佛的遺囑,因為佛再不久就要入滅了,所以佛世壽將盡。這個時候真的是末世濁惡的時代,「蓄意咐囑」,已經存放在心很久,存心一直想要暢演本懷,一直要交代大家要重視這部圓滿的經典,佛陀三藏十二部經的精髓,就在《法華經》。就是要教菩薩法,菩提大直道,菩薩因行,菩提直道,這條路能向前不斷,向前精進,就是佛果的境界。這是佛陀很掛心,殷勤,蓄意在叮嚀,在遺囑。
 
經文簡釋:
「誰能受持、讀誦此經」;募持經人。問諸眾等,有誰勇猛立誓弘願,能持此經,承任此責弘宣廣化。
 
  接下來說,「誰能受持、讀誦此經」,這就是佛陀已經在徵募,徵求大家,要勸大家,需要人,募心募人的時候了。募心,希望人人要發心,希望徵求大家要發大心、立大願來持這部經,「募持經人」,來勸募,勸募人好好接受這部經典的教義。所以「問諸眾等」,來徵問大家:「有誰願意呢?」「有誰勇猛立誓弘願」,願意來持此經,誰有勇氣,勇敢發入世弘願?誰願意「能持此經」呢?「承任此責」,來承擔,來負責任,「弘宣廣化」。到底有幾個人願意發心?佛陀殷切,將要募心,將要募人,想要聽人在這個地方,在佛的面前發願,這就是佛陀對眾生多麼殷勤的盼望呢!
 
  佛的心什麼人知道?但是很期待,過去佛在世那時,有幾個人了解嗎?我們無法體會。現在,我們這個時候,每天都有這麼多人在聽法,到底有幾個人受佛這樣將他募過來,已經從那個時候一直到現在,還願意發心?若我自己,我覺得我應該就從佛陀他發願的過去,應該有結到這分的緣,相信那個時候也很發心,我應該是有在那個地方向佛陀說:「佛,我願意。」不一定是他方去的那些菩薩,不一定是法華會中,佛所盼望,其中的一位發大心、立大願。我希望人人都有這個心,與現在我在說,可能我們與佛有緣,結過這樣的緣,在佛的時代我們也有發過這樣的願,我相信人人應該也有,有這樣的願。
 
  前面我們說聽經難,現在這麼多人聽經,都會克服氣候,克服一大早翻身起床,就是這麼早,願意精進,不懈怠,願意聽經真的也是不容易啊!願意繼續一直聽下去,這也是不容易,這就是我們前面所說的,「聽聞是經難」,但是有心聽,法入心,不困難。所以這個地方,希望人能勇猛,「有誰勇猛立誓弘願,能持此經」,不只是聽而已,聽了之後要再發願,將這部經生生世世傳下去,不只是聽和說,還能身體力行,菩提大直道,菩薩因行還能繼續這樣「承任此責弘宣廣化」。這就是佛陀最期待。
 
經文簡釋:
「今於佛前,自說誓言」;當於佛前,自發深誓。
 
  「今於佛前,自說誓言」。「當於佛前,自發深誓」,自己來向佛發願。佛陀在募心募人,希望願意在這個時候就發心,這個時候就能向佛說「我願意」;不要像舍利弗說:「我們很想要到他方國土,因為此方眾生剛強難調伏。」我們不要怕,這叫做勇猛,有誰願意,願意勇猛,這樣來發願?就是要發願。接下來這段文再說,
 
經文:「此經難持,若暫持者,我則歡喜,諸佛亦然;如是之人,諸佛所歎,是則勇猛,是則精進。」
 
經文簡釋:
「此經難持,若暫持者,我則歡喜,諸佛亦然;」;此經最難。若暫持者,佛及諸佛悉皆歡喜。
 
  佛陀已經這樣說了,我們要持此經實在是困難,要三藏十二部經、八萬四千法門我們都有辦法受持,這不困難,但是要持此經,真正是難持,很困難。因為這部經是三藏十二部經所有的精髓會合,要真正透徹了解入心,又願意去身體力行,口說、身教,身體力行,這實在是很困難。「若暫持者」,若是,哪怕你人生短暫,就是盡你的心力能發這念大心,不論時間長短,佛都是歡喜,只要你一念心起,不論是長短的時間,佛都歡喜。不只是釋迦佛歡喜,諸佛也歡喜,因為佛佛道同,諸佛都歡喜,因為我們以佛心為己心。真切的佛心,就是心念在眾生,眾生要得救,就是需要這部經,這部圓妙,精髓圓教的妙法,所以我們若有人願意發心,哪怕是一時,佛也歡喜。我們了解這部經難持,難持要能持,這很不容易,所以要盡我們的身命,盡身命。
 
*暫持:謂入息不居陰界,出息不涉眾緣。常轉是經者,勿論,即有一念迴光。
 
  「暫持者」,就是「謂入息不居陰界,出息不涉眾緣」,就是說盡我們的生命,盡形壽,哪怕在出入息,呼吸間,這個時間裡,我們在陰界,就是五陰在生活中,我們有生命,能呼吸的這個時間裡,任何一個時間,入息,雖然短暫,這個短暫都是在我們的五蘊,色受想行識,這五蘊中,我們能呼吸、能喘氣這期間,我們的心境一定要很清淨,就是沒有與眾生攀緣。你入人群去,去說法,而不受人群中將我們污染了,這就是「暫持者」,就是要有這樣的人。
 
  所說的「暫持者」,不是說我現在發心,這樣佛就歡喜了。不論你的壽命長短,只要你盡形壽,聽這個法之後,你能呼吸這當中,從我們色、受、想、行、識的五蘊,於呼吸間,出入人群,不受人群染著,但是為人群付出。這前面已經一段很長的時間,向大家說的話,就是這個意思。人生短暫,我們真正要趕緊將我們色、受、想、行、識這五蘊,這個身體與外面的境界合起來,既發心入人群,不受污染,這樣叫做「暫持者」。因為生命苦短,瞬息之間,我們都要保持著清淨的心,這也叫做「暫持者」。「常轉是經者」,就是「勿論,即有一念迴光」。就是只要我們心輪不斷一直轉。轉,只要你虔誠的心付出,總也會有得到回饋回來之時,這就是我們要用心。
 
經文簡釋:
「如是之人,諸佛所歎」;如是末世持法華者,常為諸佛之所讚歎。
 
  「如是之人,諸佛所歎」。若能夠這樣,就是諸佛所讚歎,我們要很用心。「如是末世持法華者,常為諸佛之所讚歎」。在這末世,這種濁惡之世中,我們能持經實在很不容易,所以「常為諸佛之所讚歎」。聽經不容易,能這樣好好地常常用心聽不間斷,聽了之後無漏,法不漏掉,刻入心版,法不漏,在我們的心版,我們能見人就開始說話,所說的話,都沒有離開《法華經》精髓。因為《法華經》全部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應機說法,這就是我們要很用心,在這個末世,濁惡世中,我們要常常就要不斷這念心在,而且行動也要這樣,身心合一。所以三業歸一,口說道理,行在菩提道上,心在向佛的覺道走,這是三念歸一。常常就是佛陀最讚歎的,「常為諸佛之所讚歎」,也是諸佛之所護念。
 
經文簡釋:
「是則勇猛,是則精進」;能為難事,則名勇猛。一心不倦,則名精進。
 
  所以「是則勇猛,是則精進」,若能這樣就是勇猛,真的是很勇敢。這部經這麼難持,不只是心心念念在法中,口口每一句話都有含意在法中,看到人,心意就是對機逗教,這就是佛陀需要我們心不離,不離開法華的精髓。所以我們就是要勇猛,聽經也要這樣,講法也要這樣,不只是講,說得到、做得到,說我所說,做我所做,這就是我們要時時用心。說的話是我們的行動,我們的行動就是道理,就是道、就是路,就是我們所在走,回歸法,在法中。所以要教化,或者是化度,要來帶動人人淨化人心,總是要用這樣的方法。口不停法,身行在道上,不斷步步精進,心心念念,我們就是要這樣,這叫做勇猛精進。「能為難事,則名勇猛」,這是很困難,我們還是凡夫,我們能心心念念,口口聲聲,身體力行,說我所做,做我所說,能心守在這條菩提道上,這實在是很不容易,若能這樣,名叫做「勇猛」。是「一心不倦,則名精進」,不懈怠,聽經不懈怠,講經不懈怠,身體力行在人間,為眾生付出也不停歇、不懈怠,這叫做「精進」。
 
勇猛:歎持能持,即成勝行,要以是道,內自攝持,得無畏力。
精進:心不退屈,盡行道法。
 
  「勇猛」,就是在讚歎受持的人,「歎持能持,即成勝行」,這就是最殊勝的行為。能說,能聽,能身體力行,這就是佛所讚歎,讚歎很勇猛的人,這是很殊勝的行為。所以,「要以是道」,就是很重要的真實道,我們一定要在這真實道。「內自攝持」,對我們自己的心,我們要很負責,要照顧好,內心要很勇猛,要好好攝住了我們的心,不要讓我們的心散亂。我們要入人群,我們自己的堅定的心也要照顧好,要不然境界一來,心一散,就受環境誘引,就脫離了這麼重要的道。毫釐偏差,千里之錯,我們再走回來就是很久的路。
 
  所以我們自己在這「勝行」,真實法的道上,我們要堪得起人群的煩惱無明,自己要自攝持好我們這念心,要堪得起考驗,要堅持我們的方向。所以「得無畏力」。說法無畏、無礙,就是我們要布達經,要傳經,要具足「四無畏力」。講說法,不論是義還是詞,或者是歡喜,或者是無畏,我們道理若具足了,入眾就不懼怕,就絕對不受人搖動我們,所以我們要精進。心不退屈,不受這種世間煩惱魔道將我們降伏了,我們的心一定是勇猛,我們一定是精進,絕對不屈服在這種惡世中,我們就被它這樣影響過去,還是要堅持。道心堅持,自然我們的態度就堅持。所以「盡行道法」,就是盡心來行道法。下面這段經文再說,
 
經文:「是名持戒,行頭陀者,則為疾得,無上佛道。」
 
經文簡釋:
「是名持戒,行頭陀者」;持諸戒行,內外自正,理攝三聚。
 
  持戒,「持諸戒行,內外自正,理攝三聚」。前面已經說過了,善法戒,律儀戒,攝眾生戒等等,這三聚戒我們就要好好用心。這就是平時我們要攝受一切善法,攝受我們的威儀,攝受眾生的戒。我們要用什麼方法,什麼規矩來教導眾生,我們自己的心要先持法,才有法教人。自己要持戒,才有戒可去教導人等等。法界眾生我們都不要遺棄任何一個,所以要用包容寬闊的心,堅持三聚戒,很多的法這樣堅持下來。將我們的身與心,身就是威儀,心就是慈善,眾生都是很多要合起來,在我們的身心威儀等等,面對著芸芸眾生,我們必定要用出來。自己要說得到做得到,戒德才有辦法去教導人的規矩。
*不畏塵勞即菩薩道。持誓願因行即入佛乘。
 
  所以「不畏塵勞即菩薩道」。不怕五濁惡世人群中的污染,因為我們已經準備好我們的心了,菩薩道本來就是自己內心要先具足法,具足這圓妙的真實法,我們本來就已經具足,我們又是在身體力行中,我們願意入人群去,我們已經準備好我們的身心。所以入人群去,不論人群中是什麼樣的污染,我們還是能六度萬行,菩薩因行,這條道路,我們還在直走不偏差。所以誓願,「持誓願因行即入佛乘」。菩薩道就是持誓願因行,菩薩道要走,那就是要先發願,先立誓發願在菩薩道,這條因行道路直走,精進不偏差,那就是到佛乘了。
 
*頭陀:棄塵捨慾,淨塵無染垢,持五分法,脫體塵勞自淨。煩惱坌汙,名之為塵,彼能勞亂,說以為勞。
 
  了解「頭陀」,頭陀就是「棄塵捨欲,淨塵無染垢,持五分法」。我們大家要知道,頭陀就是苦行僧,就如大迦葉,一輩子都要苦行,過去在〈信解品〉,大迦葉、須菩提他們都選擇苦行,這種苦行,是將人間世俗完全都去除,去除飲食的欲念,去除世間生活的物質,他們的生活是最最刻苦,這樣的生活這叫做頭陀。衣食住行他都不考究,他要表示既然出家了,就不受五欲控制他,只要能維持著生命,身是載道器,能聞法體會道理,這就是他們唯一,其他他們都放棄。所以他們已經是棄塵,就是家庭已經放棄,所有的物質也都沒有了,所有的欲念也都沒有了。
 
  所以「淨塵無染垢」,心完全沒有被煩惱染到他的心,這是說欲的方面。「持五分法」,知道嗎?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這叫做五分法身,前面也說過了。「脫體塵勞自淨」。脫體塵勞,這世間一切的欲念都沒有了。「煩惱坌污」,就「名之為塵」,這全都叫做塵,煩惱坌污,這全都叫做塵。這世間一切的煩惱很微細,就如灰塵一樣,很多很多,這叫做塵。「彼能勞亂」,我們的心讓我們很煩惱,很多事情都是這些世俗事,人間的無明,人、事這樣來遮蔽我們,讓我們的心一直卡在無明中,這就是我們要很注意。
 
經文簡釋:
「則為疾得,無上佛道」;則是速得無上佛道。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
 
  接下來說「則為疾得,無上佛道」。我們若能這樣,能持經、持戒、持頭陀行,是行頭陀者,像這樣,將世間的一切物質都去除,「則為疾得,無上佛道」。佛陀就是說,我們的心是要去除一切的無明煩惱,若能這樣,「則是速得無上佛道」。意思不是要你如須菩提、摩訶迦葉,不是,就是我們的心真的要堅定,所有的煩惱塵勞都不要入我們的心來。若能這樣,就是「速得無上佛道」。
 
  「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我們自己能感覺到,不是人家給我們的,是我們自己天生自有,只是我們的煩惱自己來困擾自己,我們去接受外面很多無明煩惱垢來困擾自己,不是煩惱要來困擾我們,是我們自己去惹來煩惱,要自己能去除煩惱,無法由別人為我們去除,哪怕是佛也無法為我們去除。佛陀只能將法給我們,我們要將這個法用在我們的心,我們遇到外面的境界,自己要從法來去除煩惱。因為煩惱就是如坌污塵勞,我們自己有這個煩惱,所以來濁,讓我們的心很濁,不清淨來亂我們的心,這叫做塵勞。我們要很用心,才有辦法體會。不是別人能給我們,是我們自己要發心,發願用功,將這些煩惱無明去除,我們的願才有辦法發大願,立誓願。
 
*以上頌當誓持經,即暫能持經之功德。遵佛語雖暫時持誦者,諸佛亦皆歡喜稱歎。
 
  以上就是說「頌當誓持經」,我們應當要發心立願,就是要將這些煩惱去除,我們發大心、立大願來持這部經典。「及暫能持經之功德」,剛剛說過了,不是我今天聽這樣,這樣暫時聽一下,佛就歡喜,不是;將經聽進去之後,盡形壽,在五蘊──色、受、想、行、識的道理我們都了解了,將我們的心攝持著,入人群不受污染,在呼吸間,將我們呼吸間有生命的時間,我們都通通,這都叫做暫時。人生本來就是暫時,暫時在呼吸間,只要我們有在呼吸間盡形壽,我們能持此經。但大家不要誤會,只要暫時,這樣功德就很大。暫時,是要告訴你們在呼吸間,在我們生活中,我們的五蘊皆空,色、受、想、行、識,這些道理透徹了解,自然就不受到這些塵埃污染了,所以我們要很用心去體會。
 
  所以「持經,及暫能持經之功德」。「遵佛語」,這就是很尊重佛所教法,「雖暫時持誦者,諸佛亦皆歡喜稱歎」。所以我們要用心,在這暫時,聽經一定要很用心,只要我們有在呼吸,這都叫做暫時。希望大家在能呼吸這當中,將五蘊的道理清楚,世間一切形形色色,不論是聲音,不論是形色,這些道理,色,受--我們的感受,行,行動,色、受、想、行,我們心都要常常歸納,要好好接受,我們要了解清楚,自然三聚戒就在我們的內心裡,時時呼吸間我們都要用心。此品要結束了,所以大家要很用心啊!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合十


月亮 在 周日 4月 23, 2017 5:34 pm 作了第 1 次修改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6/11/01晨語簡記《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6/11/01晨語簡記《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2016/11/01晨語簡記《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Empty周二 11月 01, 2016 4:13 pm

[2016年11月1日 上午 5:22] 農曆十月初二,48字(僅德松個人筆記參考。請多指教,感恩。)


《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靜思清澄(法髓)妙蓮華,慈濟人群菩薩道(一三一六)


1. 釋經文:【諸善男子!於我滅後,誰能受持、讀誦此經,今於佛前,自說誓言?諸善男子!於我滅後,誰能受持、讀誦此經,今於佛前,自說誓言?此經難持,若暫持者,我則歡喜,諸佛亦然;如是之人,諸佛所歎,是則勇猛,是則精進,是名持戒、行頭陀者,則為疾得,無上佛道。】


2. 上人偈文:「八萬法藏未若一乘之圓妙法,六種神通豈如多寶釋加分身,惡世之中能耳聞真空妙有法,實相之味能問一乘因行覺果。」


3. 「八萬法藏未若一乘之圓妙法」:八萬四千法藏,三藏十二部經,八萬四千恆河沙法,這麼多的經典,「未若」,就是不如「一乘之圓妙法」。


4. 「一乘之圓妙法」:「妙有」是從「有、空」精煉出來的精粹,佛陀四十多年談空說有,所說過的法很多、很多。空有之法,隨機應談,隨應根機,佛陀都是隨機說法,無量無數,不論是有或空的法,佛陀用心就是不漏掉一個眾生,用各種的根機去對治,所以有八萬法藏,這麼多,佛陀已經將這些法歸納入圓妙法華之中,這是佛陀的智慧的精髓。


5. 「六種神通豈如多寶釋加分身」:六種神通,什麼是神通呢?前面有說過,『天心名神,慧性名通。天然慧性,徹照無礙,名為神通。 謂如來善權方便,稱適機宜,應化自在,不可思議。』


6. 「天心名神,慧性名通」:若能在這當中去用心,就不會有怪力亂神,這是一個很平常,人人本具有慧性,天真本性,所以神通。只要你清淨,就像一面大圓鏡,山來照山,水來照水,天地萬物在那大圓鏡智,無不現照在這心境中。


7. 「天然慧性,徹照無礙」:天然本來就有。「徹照無礙」就是大圓鏡智,所有的景象收納入大圓鏡智中。這樣叫做神通。就像這片大圓鏡之中,這實在是人人本有,但是我們眾生就是被無明覆蓋住。


8. 「謂如來善權方便,稱適機宜」:如來心,無雜念,清淨如淨鏡,知道眾生的根機所適合的法,佛陀應機度化眾生,所以適應機宜。


9. 「應化自在,不可思議」:要度哪一個眾生,要用什麼樣的法去對治他,這是一種我們凡夫心靈境界無法思、無法議論,所以叫做不可思議。


10. 佛陀心境是一面清淨無染大圓鏡智,這麼清明。我們的心鏡呢?是一片模糊,就是煩惱無明、塵沙惑,重重遮蓋住我們心鏡,還照不出外面的境界。佛成佛之後,就完全照出來了。我們凡夫心無法如釋迦牟尼佛以及多寶佛,已成佛那個心鏡。


11. 「分身佛」:分身佛已經將經完全透徹了解,經入心,與法會合,法就是分身,雖然聽法聽很多,還未到達大圓鏡智,不過這個法已經入心來,所以也稱為分身,分身佛,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分布在十方,為了寶塔現前,多寶佛的心願,釋迦牟尼佛將分身佛,就是將法全部歸納起來。


12. 「一乘妙圓的法」:就是佛覺悟的心境,八萬四千法藏,無法與這圓教比,就如我們凡夫聽盡了八萬四千法藏,但是不了解這圓融妙法,我們就還是不如於多寶佛,不如於釋迦佛,不如於已經聽到《妙法華經》,透徹了解空而妙有,這個道理了解了,這叫做分身。


13. 「惡世之中能耳聞真空妙有法」:真空妙有的道理,我們在惡世中,耳朵聽到,尤其是能聽到這圓妙的道理,空、有會合,妙有圓教的法。


14. 「實相之味能問一乘因行覺果」:我們就如現在這個惡世中,我們若能耳聞,聽到這圓教,真空妙理的法,就是「實相之味」,是「能問一乘因行覺果」。我們若能這樣,就是耳朵有聽到,實相的法,聽進去後,若沒有很清楚,我們還能問,釋迦牟尼佛在最後已經老邁的時候,就是開始在叮嚀,不清楚的人要趕緊問,實相之味若還沒有很透徹,要趕緊問。


15. 「一乘因行覺果」:一乘因行,就是六度萬行。是唯一成佛之道,唯一菩提大直道,所以我們不清楚、不了解,就要趕緊問。若能這樣,因行能透徹。因行就是佛的果位,因行就是菩薩道,方向是到佛的果位,請大家多用心去體會。


16. ★複習經文:【於我滅後,若能奉持,如斯經典,是則為難。我為佛道,於無量土,從始至今,廣說諸經,而於其中,此經第一,若有能持,則持佛身。】


佛陀很期待,佛滅度後,很期待大家能奉持這部經,我們發心要受持這部經,但是重重的困難。佛陀就再說「我為佛道,於無量土,從始自今,廣說諸經,而於其中,此經第一」。


【我為佛道,於無量土】,生生世世,度化人間:過去這一輩子說的經典,為佛道,為覺悟之道,應機逗教,根機無量,說法無量,是在無量人人的心地隨應根機去說法,甚至生生世世在每一個國土,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國度,天地之大,佛陀不是每生都出生在印度,生生世世生在不同的國家,就是這樣去應緣受生。


「應世在人間」:過去很多的名人,科學家發現天地奧祕,有多少的偉人,是不是也是釋迦佛的化身來人間?他是無量世,不斷,不是二千多年前的釋迦佛到現在佛都不在人間,不是啊!佛,在釋迦佛之前,就已經生生世世到無量國土去應化、應機,一直到二千多年前現相成佛,滅度之後還是一樣不斷應機、應世在人間,這是釋迦牟尼佛他在無量土。


「從始至今」,過去一直到佛陀成佛,還有到未來,「廣說諸經,而於其中,此經第一」,不斷要將這部經流傳下去,這麼多經典,這部經,就是《法華經》為第一。「若有能持,則持佛身」,因為有《法華經》之處,就有佛的全身在,這在〈法師品〉我們就已經說過了,持《法華經》就等於持佛身一樣,就如佛在說法,同樣的道理。


17. ★釋譯經文【諸善男子!於我滅後】:告諸會眾,於佛滅後。佛世壽將盡,為末世濁惡時,蓄意咐囑。 


佛的世壽將盡,再不久就要入滅,佛陀在叮嚀會中聽法的大眾,交代遺囑,這個時候真的是為末世濁惡的時代,「蓄意咐囑」,已經存心很久,一直想要暢演本懷,一直要交代大家要重視這部經,佛陀三藏十二部經的精髓就是在《法華經》,要教菩薩法,菩提大直道,菩薩因行,菩提直道,菩薩因行,這條路能向前不斷,向前精進,就是佛果的境界。這是佛陀很掛心,殷勤,蓄意在叮嚀,在遺囑。


18. 【誰能受持、讀誦此經】:募持經人。 問諸眾等,有誰勇猛立誓弘願,能持此經,承任此責弘宣廣化。 


佛陀已經在徵募大家,勸大家,募心募人的時候。募心,希望人人要發心,徵求大家要發大心、立大願來持這部經,勸募人人好好接受這部經典的教義。徵問大家:「有誰願意呢?」「有誰勇猛立誓弘願」,願意這樣來持此經,誰有勇氣,勇敢入世弘願?誰願意能持此經呢?來承擔,負責任,擔任「弘宣廣化」。到底有幾個人願意?有幾個人願意發心?佛陀殷切,將要募心,將要募人,想要聽的人,在佛的面前來發願,這就是佛陀對眾生多麼殷勤的盼望呢!


「佛心師志」:佛的心什麼人知道?但是很期待,過去佛在世那時,有幾個人了解嗎?我們無法體會。現在,我們這個時候,每天都有這麼多人在聽法,到底有幾個人受佛這樣將他募過來,已經從那個時候一直到現在,還願意發心?


「結法髓緣」:若我自己,我覺得我應該就從佛陀他發願的過去,應該有結到這分的緣,相信那個時候也是很發心,我應該是有在那個地方向佛陀說:「佛,我願意。」不一定是他方去的那些菩薩,不一定是法華會中,佛所盼望,其中的一位發大心、立大願。我希望人人都有這個心,與現在我在說,可能我們與佛有緣,結過這樣的緣,在佛的時代我們也有發過這樣的願,我相信人人應該也有,有這樣的願。


「法入心,法入行,有心就不難」:前面說「聽經難」,現在這麼多人聽經,都會克服氣候,克服一大早翻身起來,願意早起聽經精進,不懈怠,真的也是不容易啊!願意繼續一直聽下去,這也是不容易,這就是我們前面所說的,聽聞是經難,但是有心聽,法入心,不困難。


「有誰勇猛立誓弘願,能持此經」:不只是聽,聽後要再發願,將這部經生生世世傳下去,不只是聽和說,還能身體力行,菩提大直道,菩薩因行還能繼續這樣「承任此責弘宣廣化」。這就是佛陀最期待。


19. 【今於佛前,自說誓言?】:當於佛前,自發深誓。


自己來向佛發願。佛陀在募心募人,希望能願意在這個時候就發心,這時候就能向佛說「我願意」,不要像舍利弗說:「我們很想要到他方國土,因為此方眾生剛強難調伏。」我們不要怕,這叫做勇猛,有誰願意,願意勇猛,這樣來發願?就是要發願。


20. 【此經難持,若暫持者,我則歡喜,諸佛亦然】:此經最難。若暫持者,佛及諸佛悉皆歡喜。


佛陀曾說,要持此經實在是困難,要三藏十二部經、八萬四千法門,我們都有辦法受持,這不困難,但是要持此經,真正是難持,很困難。因為這部經是三藏十二部經所有的精髓會合,要真正透徹了解入心,又願意去身體力行,口說、身教,身體力行,這實在是很困難。


「若暫持者」:哪怕你人生短暫,就是盡你的心力能發這念大心,不論時間長短,佛都是歡喜,只要你一念心起,不論是長短的時間,佛都歡喜,不只是釋迦佛歡喜,諸佛也歡喜,因為佛佛道同,諸佛都歡喜,因為我們以佛心為己心。


真切的佛心,就是心念在眾生,眾生要得救,就是需要這部經,這部圓妙,精髓圓教的的妙法,所以我們若有人願意發心,哪怕是一時,佛也歡喜。我們了解這部經難持,難持能持,這是很不容易,盡我們的身命,盡身命。


21. 【暫持】:謂入息不居陰界,出息不涉眾緣。常轉是經者,勿論,即有一念迴光。


盡我們的生命,盡形壽,哪怕在出入,能呼吸間,這個時間裡,我們在陰界,就是五蘊,在生活中,就是我們有生命,能呼吸的這個時間裡,任何一個時間,入,雖然短暫,這短暫都是在我們的五蘊,色受想行識,這五蘊中,我們能呼吸、能喘氣,這期間,心境一定要很清淨,就是沒有與眾生攀緣。入人群說法,而不受人群中將我們污染,這就是「暫持」。就是要有這樣的人。


所說的「暫持」,不是說我現在發心,這樣佛就歡喜了。不論壽命長短,只要在你的盡形壽,聽法之後,能呼吸這當中,從「色、受、想、行、識」的五蘊,呼吸間,出入人群,不受人群染著,但是為人群付出。


人生短暫,真正要趕緊將「色、受、想、行、識」這五蘊,一身中,身體與外面的境界合起來,既發心入人群,不受污染,這樣叫做「暫持」。生命苦短,瞬息之間,都要保持著清淨的心,這也叫做「暫持」。只要我們常常心輪不斷一直轉。只要虔誠的心付出,總也會得到回饋回來之時,這就是要用心。


22. 【如是之人,諸佛所歎】:如是末世持法華者,常為諸佛之所讚歎。 


在這種濁惡末世中,我們能持經實在是很不容易。所以「常為諸佛之所讚歎」。聽經不容易,能這樣好好地常常用心聽而不間斷,聽後無漏,法不漏掉,刻入心版,法不漏,在心版,我們能見人就開始說話,所說的話,就是沒有離開《法華經》精髓。因為《法華經》全部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應機說法。在濁惡世中,要不斷這念心在,行動也要這樣,身心合一。三業歸一,口說道理,行在菩提道上,心在向佛的覺道走,三念歸一。常常就是佛陀最讚歎,也是諸佛之所護念。


23. 【是則勇猛,是則精進】:能為難事,則名勇猛。一心不倦,則名精進。 


若能這樣勇猛,真的是很勇敢。這部經這麼難持,不只是心心念念,在法中都口口,每一句話都有含意在法中,看到人,心意就是對機逗教,這就是佛陀需要我們心不離開法華的經髓,我們要有這樣,就是勇猛。聽經也要這樣,講法也要這樣,不只是講,說得到、做得到,說我所說,做我所做,要時時用心。說的話是我們的行動,我們的行動就是道理,道就是路,我們所在走,回歸法,在法中。


要教化或化度,帶動人人淨化人心,總是要用這樣的方法。口不停法,身行在道上,不斷步步精進,心心念念,這叫做勇猛精進。這是很困難,我們還是凡夫,能心心念念,口口聲聲,身體力行,說我所做,做我所說,能心守在這條菩提道上,這實在是很不容易,若能這樣,名叫作「勇猛」。聽經不懈怠,講經不懈怠,身體力行在人間,為眾生付出也不停歇,不懈怠,這叫做「精進」。


24. 【勇猛】:歎持能持,即成勝行,要以是道,內自攝持,得無畏力。 


「勇猛」,就是在讚歎受持的人,是最殊勝的行為。能說,能聽,能身體力行,這就是佛所讚歎很勇猛的人,是很殊勝的行為。


「要以是道」,就是很重要的真實道,內自攝持,對我們自己的心要很負責,堅定心要照顧好,從內心要很勇猛,要好好攝住我們的心,不要讓心散亂,要不然境界一來,心一散,就受環境誘引,就脫離這麼重要的道。毫釐偏差,千里之錯,再走回來就是很久的路。


「勝行」,真實法的道上,要堪得起人群的煩惱無明,要自攝持好這念心,堪得起考驗,要堅持對的方向。


「得無畏力」:有「四無畏力」,詞無礙、義無礙、樂說無礙,說法無畏,無畏、無礙,這就是我們要布達經,要傳經,要具足「四無畏力」。講說法,不論是義還是詞,或者是歡喜,或者是無畏,一定道理若具足,入眾就不懼怕,就絕對不受人搖動我們的心。


25. 【精進】:心不退屈,盡行道法。 
要精進,心不退,不退屈,不受世間煩惱魔道將我們降伏,心一定是勇猛,一定是精進,絕對不屈服在這種惡世中,不被影響,還是要道心堅持,自然我們的態度就堅持。所以「盡行道法」。盡心來行道法。


26. 【是名持戒、行頭陀者】:持諸戒行,內外自正,理攝三聚。不畏塵勞即菩薩道。持誓願因行即入佛乘。


「自度,度人」:「善法戒,威儀戒,攝威儀戒」等等,三聚戒,要好好用心,平時要攝受一切善法,攝受威儀,攝受法界,眾生,攝受眾生的戒。要用什麼方法,什麼規矩來教導眾生,我們自己的心要先持法,才有法教人。


「內外自正,理攝三聚」:自己要持戒,才有戒去教導人等等,法界眾生我們都要,不遺棄任何一個。要用包容寬闊的心,堅持三聚戒,很多的法這樣堅持下來,將我們的身與心,身就是威儀,心就是慈善,眾生都是很多要合起來,在我們的身心威儀等等,面對著芸芸眾生,必定要用出來。自己要說得到做得到,戒德才有辦法去教導人的規矩。


「不畏塵勞即菩薩道」:不怕五濁惡世人群中的污染,因為已經準備好我們的心,菩薩道本來就是要內心自己先具足法,這圓妙的真實法,本來就具足,又是在身體力行中,我們願意入人群去,不論人群中是什麼樣的污染,還是能六度萬行,菩薩因行,這條道路,直走不偏差。


「持誓願因行即入佛乘」:菩薩道就是持誓願因行,菩薩道要走,要先發願,先立誓發願在菩薩道,這條因行道路直走,精進不偏差,就是到佛乘。


27. 【頭陀】:棄麈捨慾,淨麈無染垢,持五分法,脫體塵勞自淨。 煩惱坌污,名之為塵,彼能勞亂,說以為勞。


頭陀就是苦行僧,就如大迦葉,一輩子都要苦行,過去在〈信解品〉,迦葉或者是須菩提,他們都選擇苦行,是在人間世俗完全都去除,去除飲食的欲念,欲除世間生活的物質,生活是最刻苦,用這樣的生活,這叫做頭陀,衣食住行他都不考究。


表示既然出家了,就不受五欲控制,只要能維持著生命,身是載道器,能聞法體會道理,這就是他們唯一,其他都放棄。已經是棄塵,就是家庭已經放棄,所有的物質也都沒有了,所有的欲念也都沒有。「淨塵無染垢」,心完全沒有煩惱染到心,這是說欲的方面。


「持五分法」:「戒、定、慧、解脫、解脫之見」,這叫做五分法身。


「脫體塵勞自淨」,脫體塵勞,這世間一切的欲念都沒有了,「煩惱坌污」,「名之為塵」,全都叫做塵,煩惱坌污,這全都叫作塵,世間一切的煩惱很微細,就如灰塵一樣,很多很多,這叫作塵。


「彼能勞亂」,我們的心,讓我們很煩惱,很多事情都是這些世俗事,人間的無明,人、事這樣來遮蔽我們的心,讓我們一直卡在無明中,這就是我們要很注意。


28. 【則為疾得,無上佛道】:則是速得無上佛道。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 


若能持經,持戒持頭陀行,將世間的物質一切都去除,「則為疾得,無上佛道」。心,去除一切無明煩惱,若能這樣,「則是速得無上佛道」。意思不是要你如「須菩提、摩訶迦葉」,是我們的心真的要堅定,所有煩惱塵勞都不要入我們的心來。


「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我們自己能感覺到,不是人家給我們的,是我們自己天生自有,只是我們的煩惱來自己困擾自己,我們去接受外面很多無明煩惱垢來困擾自己,不是煩惱要來困擾我們,是我們自己惹來煩惱。


要能去除煩惱,也無法別人為我們去除,哪怕是佛也無法為我們去除。佛陀只是能法給我們,我們要將法用在我們的心,遇到外面的境界,自己要從法來去除煩惱,因為煩惱就是如坌污塵勞,我們自己有這個煩惱,所以來濁,讓我們的心很濁,不清淨來亂我們的心,這叫作塵勞。要很用心,才有辦法體會。不是別人能給我們,是我們自己要發心,發願用功,將這些煩惱無明去除,我們的願才有辦法發大願,立誓願。


29. 『以上頌當誓持經,及暫能持經之功德。 遵佛語雖暫時持誦者,諸佛亦皆歡喜稱歎。』 


我們應當要發心立願,就是要將這些煩惱去除,我們發大心、立大願來持這部經典,「及暫能持經之功德」。


暫令,剛剛說過了,不是我今天聽這樣,這樣暫時聽一下,佛就歡喜,不是。將經聽進去之後,盡形壽,在五蘊「色、受、想、行、識」的道理都了解了,將心攝持著,入人群不受污染,在呼吸間,將我們呼吸間有生命的時間,我們都通通,這都叫做暫時。


人生本來就是暫時在呼吸間,只要我們有呼吸間盡形壽,我們能持此經。大家不要誤會,就暫時,這樣功德就很大。暫時是要告訴你們呼吸間,在我們生活中,五蘊皆空,「色、受、想、行、識」,這些道理透徹了解,自然就不受這些塵埃污染。


「持經,及暫能持經之功德」。「尊佛語」,就是很尊重佛所教法,「雖暫時持誦者,諸佛亦皆歡喜讚歎」。要用心在這暫時,聽經一定要很用心,只要我們有在呼吸,這都叫做暫時,希望大家在能呼吸這當中,我們要將五蘊的道理很清楚,世間一切形形色色,不論是聲音,不論是有形色,這些道理,色、受,我們的感受,行,行動,色、受、想、行,都要常常心要歸納,要好好接受,要了解清楚,自然三聚戒就在內心裡,時時呼吸間都要用心。


**********************
30. 心得:感恩上人開示。感動聽聞「暫時,暫持,暫令」,以「呼吸間」來理解,尤其聽聞釋譯【誰能受持、讀誦此經】經文時,很感動,同時也邊問自已,是否願意發大心立大願的「勇猛立誓弘願,能持此經,承任此責弘宣廣化」,修行,謹記初發心,「荷擔如來家業」,要記得與上人是要生生世世結法髓緣,「佛心師志」。今日開示,不斷強調要體會理解「五蘊皆空」,自已體會,放下小我,成就大我,無私付出還要說感恩,把握能付出的每個機會,身體力行在生活中。共勉之。
回頂端 向下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85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4
注冊日期 : 2008-12-22

2016/11/01晨語簡記《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6/11/01晨語簡記《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2016/11/01晨語簡記《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Empty周二 11月 01, 2016 5:42 pm

薰法香心得札記(二○一六年十一月一日星期二)
 
這「一乘因行覺果」,一乘因行,那就是六度萬行。這是唯一成佛之道,是唯一菩提大直道,所以我們不清楚、不了解,我們要趕緊問。我們若能這樣,因行能透徹。因行大家都知道了,因行,就是佛的果位,因行就是菩薩道,它的方向是要到佛的果位去,所以請大家多用心去體會。
一乘因行,那就是六度萬行。此因行可以得佛果,是一條菩提大直道。
讀(聽)到這一段的時候,想到上人(師父)殷切的詢問,也浮現心寬念純的弟子,緊跟師父的腳步(法),不清楚當然要問,跟的愈緊,平時愈用心,就可以明白。
 
暫持:謂入息不居陰界,出息不涉眾緣。常轉是經者,勿論,即有一念迴光。
人生短暫,我們真正要趕緊將我們色、受、想、行、識這五蘊,這個身體與外面的境界合起來,既發心入人群,不受污染,這樣叫做「暫持者」。因為生命苦短,瞬息之間,我們都要保持著清淨的心,這也叫做「暫持者」。「常轉是經者」,就是「勿論,即有一念迴光」。就是只要我們心輪不斷一直轉。轉,只要你虔誠的心付出,總也會有得到回饋回來之時,這就是我們要用心。
這一段「暫持」的定義很特別,還好,每天定課有持心經,有照見五蘊皆空這一句,了解這一句的重要與意思。理解「入息不居陰界,出息不涉眾緣」及是一種暫時但清淨的狀態。上人結語還要我們多用心體會。
最近,也有感受到「轉,只要你虔誠的心付出,總也會有得到回饋回來之時。」所以,感恩佛菩薩加被、龍天護佑,無限感恩。
 
所以三業歸一,口說道理,行在菩提道上,心在向佛的覺道走,這是三念歸一。
顧好自己身口意業,顧好這三業,或是三念,化為一念清淨心,行在菩提道上,心向佛的覺道走,可成佛。
 
所以要教化,或者是化度,要來帶動人人淨化人心,總是要用這樣的方法。口不停法,身行在道上,不斷步步精進,心心念念,我們就是要這樣,這叫做勇猛精進。
勇猛:歎持能持,即成勝行,要以是道,內自攝持,得無畏力。
精進:心不退屈,盡行道法。

今天上人對於「勇猛」有開示,因為我常常要求自己,也期勉學生,要精進、琴精進、勇猛精進。如今可以確切知道,什麼叫做「勇猛精進」。
 
頭陀:棄塵捨慾,淨塵無染垢,持五分法,脫體塵勞自淨。煩惱坌汙,名之為塵,彼能勞亂,說以為勞。
佛陀就是說,我們的心是要去除一切的無明煩惱,若能這樣,「則是速得無上佛道」。意思不是要你如須菩提、摩訶迦葉,不是,就是我們的心真的要堅定,所有的煩惱塵勞都不要入我們的心來。若能這樣,就是「速得無上佛道」。
讀經時看到,可以速得無上佛道,自然很欣喜。但是,上人提醒我們,不是要我們完全如須菩提、摩訶迦葉。而是我們的心要堅定,所有的煩惱塵勞都不要入我們的心來。看的是心,也是要持五分法身。我的體會是,如法修行,基本動作對了,方法正確,自然會進入「棄塵捨慾,淨塵無染垢,持五分法,脫體塵勞自淨。」的狀態,自然愈來愈快,疾得無上菩提。以我吃素二十多年的經驗,自然會愈吃愈清,棄塵捨慾,修行時阻力或摩擦力愈來愈小,得無上菩提的速度自然愈來愈快。


「是名持戒,行頭陀者」;持諸戒行,內外自正,理攝三聚。
不畏塵勞即菩薩道。持誓願因行即入佛乘。
這一段之後還是強調要持戒,不畏塵勞入人群才是菩薩道。還是要持四弘誓願,以菩薩道的因行,修行圓滿才可以入佛乘,得佛果。
 
「誰能受持、讀誦此經」;募持經人。問諸眾等,有誰勇猛立誓弘願,能持此經,承任此責弘宣廣化。
今天上人講到這一段的時候,也是語帶哽咽,問大家。上人自己的回答是向佛陀說:「佛,我願意。」
我自己的回答是向上人說:「上人,我願意。」
 
 
 
 
八萬法藏,未若一乘之圓妙法,
六種神通,豈如多寶釋加分身;
惡世之中,能耳聞真空妙有法,
實相之味,能問一乘因行覺果。
 
  用心,八萬四千法藏,前面說過了,三藏十二部經,八萬四千恆河沙法,這麼多的經典,「未若」,就是不如,「未若一乘之圓妙法」。因為這麼多經,妙有是從有、空精煉出來的精粹。佛陀四十多年談空說有,所說過的法很多、很多;空有之法,隨機應談,隨應根機,佛陀教化,所以他都是隨機說法,無量無數,不論是「有」或「空」的法,佛陀用心就是不漏掉一個眾生,用各種的根機去對治,所以有「八萬法藏」這麼多,佛陀已經將這些法歸納入圓妙法華之中了。這是佛陀智慧的精髓。所以六種神通,豈如多寶釋迦,加上分身佛。
 
天心名神,慧性名通。天然慧性,徹照無礙,名為神通。謂如來善權方便,稱適機宜,應化自在,不可思議。
 
  六種神通,什麼是神通呢?前面說過,「天心名神,慧性名通」。我們若能在這當中用心,那就不會有怪力亂神,這是一個很平常,人人本具,天真本性,人人本來具有慧性,所以神通。這是人人本具,只要你清淨,就像一面大圓鏡,山來照山,水來照水,天地萬物在那大圓鏡智,無不現照在這心境中。所以,「天然慧性」,即天然本來就有。所以,「徹照無礙」,就是所有的景象收納入大圓鏡智中,「名為神通」,這樣叫做神通。就像這大圓鏡,實是人人本有,所以「名為神通」。但是我們眾生就因無明將我們覆蓋住了,所以如來已經「善權方便,稱適機宜」,如來已經心無雜念,清淨如淨鏡,知道眾生根機所適合的法,所以佛陀應機度化眾生,「稱適機宜,應化自在」。要度哪一個眾生,要用什麼樣的法去對治他,這是一種我們凡夫心靈境界無法思、無法議論,所以叫做「不可思議」。用凡夫心要來測量佛陀的心境,佛陀的心境是一面清淨無染大圓鏡智,佛的心鏡是這麼的清明。而我們呢?是一片模糊,我們的心鏡就是煩惱無明、塵沙惑,重重遮蓋住我們的心鏡,還照不出外面的境界。佛成佛之後,他就完全照出來了。
 
  若能了解,是不是要清楚,我們凡夫的心無法如釋迦牟尼佛,以及多寶佛已成佛的那個心鏡,再加上分身佛,分身佛也已經完全透徹了解了,經入心,經也已經與法會合,所以法就是分身;雖然聽法聽很多,還未到達大圓鏡智,不過這個法已經入心,所以也稱為分身佛。那就是我們所說的,分布在十方,為了寶塔現前,多寶佛的心願,釋迦牟尼佛將分身佛,就是將法全部歸納起來。所以說來,這一乘妙圓的法,那就是佛覺悟的心境,八萬四千法藏,就是無法與這圓教相比,就如我們凡夫聽盡了八萬四千的法藏,但還是不了解這圓融的妙法,若是這樣,我們就還是不如,不如多寶佛,不如釋迦佛,不如已經聽到《妙法華經》,透徹了解空而妙有,這個道理了解了,這叫做分身。
 
  「惡世之中,能耳聞真空妙有法」。真空妙有的道理,我們在惡世中,耳朵聽到了,尤其是能聽到這圓妙的道理,空、有會合,這個妙有圓教的法。這是希望我們在惡世中,就如現在這惡世中,我們若能耳聞,聽到這圓教,真空妙理的法,就是「實相之味」,是「能問一乘因行覺果」。我們若能這樣,就是耳朵聽到實相的法,我們聽進去,聽進去之後,若沒有很清楚,我們還能問。釋迦牟尼佛在最後已經老邁的時候,就是開始叮嚀,不清楚的人要趕緊問,實相之味若還沒有很透徹,要趕緊問。這「一乘因行覺果」,一乘因行,那就是六度萬行。這是唯一成佛之道,是唯一菩提大直道,所以我們不清楚、不了解,我們要趕緊問。我們若能這樣,因行能透徹。因行大家都知道了,因行,就是佛的果位,因行就是菩薩道,它的方向是要到佛的果位去,所以請大家多用心去體會。我們來了解前面的文,
 
經文:「於我滅後,若能奉持,如斯經典,是則為難。我為佛道,於無量土,始至今,廣說諸經,而於其中,此經第一,若有能持,則持佛身。」
 
  前面的經文就是這樣叮嚀我們,佛陀很期待,佛滅度之後,很期待大家能奉持這部經。但是這部經,我們發心要受持,卻是困難重重,前面已經說過了。他就再說,「我為佛道,於無量土,從始自今,廣說諸經,而於其中,此經第一」。我過去,這一輩子說的經典,為佛道,為覺悟之道,應機逗教,根機無量,說法無量,是在無量人人的心地隨應根機去說法,甚至生生世世在每一個國土,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國度,天地之大,佛陀不是每一生都出生在印度,生生世世生在不同的國家,他就是這樣去應緣受生。過去很多的名人,科學家發現天地奧祕,有多少的偉人,是不是也是釋迦佛的化身來人間?他是無量世,不斷,不是二千多年前的釋迦佛到現在佛都不在人間,不是啊!佛,在釋迦佛之前,就已經生生世世到無量國土去應化、應機,一直到二千多年前現相成佛,滅度之後還是一樣不斷應機、應世在人間,這是釋迦牟尼佛他在無量土。「從始至今」,就是過去一直到佛陀成佛,還有到未來。
 
  「廣說諸經,而於其中,此經第一」,不斷不斷要將這部經流傳下去,這麼多經典,這部《法華經》就是第一。「若有能持,則持佛身」,若能受持此經,就等於是受持佛身。因為有這部經《法華經》之處,就有佛的全身在,這在〈法師品〉我們就已經說過了;所以持《法華經》,就等於持佛身一樣,就如佛在說法,同樣的道理。所以接下來的經文這麼說,
 
經文:「諸善男子!於我滅後,誰能受持、讀誦此經,今於佛前,自說誓言?」
 
經文簡釋:
「諸善男子!於我滅後」;告諸會眾,於佛滅後。佛世壽將盡,為末世濁惡時,蓄意咐囑。
 
  「諸善男子」,就是在那個會中聽法的大眾。這是佛陀在叮嚀,在交代,佛的遺囑,因為佛再不久就要入滅了,所以佛世壽將盡。這個時候真的是末世濁惡的時代,「蓄意咐囑」,已經存放在心很久,存心一直想要暢演本懷,一直要交代大家要重視這部圓滿的經典,佛陀三藏十二部經的精髓,就在《法華經》。就是要教菩薩法,菩提大直道,菩薩因行,菩提直道,這條路能向前不斷,向前精進,就是佛果的境界。這是佛陀很掛心,殷勤,蓄意在叮嚀,在遺囑。
 
經文簡釋:
「誰能受持、讀誦此經」;募持經人。問諸眾等,有誰勇猛立誓弘願,能持此經,承任此責弘宣廣化。
 
  接下來說,「誰能受持、讀誦此經」,這就是佛陀已經在徵募,徵求大家,要勸大家,需要人,募心募人的時候了。募心,希望人人要發心,希望徵求大家要發大心、立大願來持這部經,「募持經人」,來勸募,勸募人好好接受這部經典的教義。所以「問諸眾等」,來徵問大家:「有誰願意呢?」「有誰勇猛立誓弘願」,願意來持此經,誰有勇氣,勇敢發入世弘願?誰願意「能持此經」呢?「承任此責」,來承擔,來負責任,「弘宣廣化」。到底有幾個人願意發心?佛陀殷切,將要募心,將要募人,想要聽人在這個地方,在佛的面前發願,這就是佛陀對眾生多麼殷勤的盼望呢!
 
  佛的心什麼人知道?但是很期待,過去佛在世那時,有幾個人了解嗎?我們無法體會。現在,我們這個時候,每天都有這麼多人在聽法,到底有幾個人受佛這樣將他募過來,已經從那個時候一直到現在,還願意發心?若我自己,我覺得我應該就從佛陀他發願的過去,應該有結到這分的緣,相信那個時候也很發心,我應該是有在那個地方向佛陀說:「佛,我願意。」不一定是他方去的那些菩薩,不一定是法華會中,佛所盼望,其中的一位發大心、立大願。我希望人人都有這個心,與現在我在說,可能我們與佛有緣,結過這樣的緣,在佛的時代我們也有發過這樣的願,我相信人人應該也有,有這樣的願。
 
  前面我們說聽經難,現在這麼多人聽經,都會克服氣候,克服一大早翻身起床,就是這麼早,願意精進,不懈怠,願意聽經真的也是不容易啊!願意繼續一直聽下去,這也是不容易,這就是我們前面所說的,「聽聞是經難」,但是有心聽,法入心,不困難。所以這個地方,希望人能勇猛,「有誰勇猛立誓弘願,能持此經」,不只是聽而已,聽了之後要再發願,將這部經生生世世傳下去,不只是聽和說,還能身體力行,菩提大直道,菩薩因行還能繼續這樣「承任此責弘宣廣化」。這就是佛陀最期待。
 
經文簡釋:
「今於佛前,自說誓言」;當於佛前,自發深誓。
 
  「今於佛前,自說誓言」。「當於佛前,自發深誓」,自己來向佛發願。佛陀在募心募人,希望願意在這個時候就發心,這個時候就能向佛說「我願意」;不要像舍利弗說:「我們很想要到他方國土,因為此方眾生剛強難調伏。」我們不要怕,這叫做勇猛,有誰願意,願意勇猛,這樣來發願?就是要發願。接下來這段文再說,
 
經文:「此經難持,若暫持者,我則歡喜,諸佛亦然;如是之人,諸佛所歎,是則勇猛,是則精進。」
 
經文簡釋:
「此經難持,若暫持者,我則歡喜,諸佛亦然;」;此經最難。若暫持者,佛及諸佛悉皆歡喜。
 
  佛陀已經這樣說了,我們要持此經實在是困難,要三藏十二部經、八萬四千法門我們都有辦法受持,這不困難,但是要持此經,真正是難持,很困難。因為這部經是三藏十二部經所有的精髓會合,要真正透徹了解入心,又願意去身體力行,口說、身教,身體力行,這實在是很困難。「若暫持者」,若是,哪怕你人生短暫,就是盡你的心力能發這念大心,不論時間長短,佛都是歡喜,只要你一念心起,不論是長短的時間,佛都歡喜。不只是釋迦佛歡喜,諸佛也歡喜,因為佛佛道同,諸佛都歡喜,因為我們以佛心為己心。真切的佛心,就是心念在眾生,眾生要得救,就是需要這部經,這部圓妙,精髓圓教的妙法,所以我們若有人願意發心,哪怕是一時,佛也歡喜。我們了解這部經難持,難持要能持,這很不容易,所以要盡我們的身命,盡身命。
 
暫持:謂入息不居陰界,出息不涉眾緣。常轉是經者,勿論,即有一念迴光。
 
  「暫持者」,就是「謂入息不居陰界,出息不涉眾緣」,就是說盡我們的生命,盡形壽,哪怕在出入息,呼吸間,這個時間裡,我們在陰界,就是五陰在生活中,我們有生命,能呼吸的這個時間裡,任何一個時間,入息,雖然短暫,這個短暫都是在我們的五蘊,色受想行識,這五蘊中,我們能呼吸、能喘氣這期間,我們的心境一定要很清淨,就是沒有與眾生攀緣。你入人群去,去說法,而不受人群中將我們污染了,這就是「暫持者」,就是要有這樣的人。
 
  所說的「暫持者」,不是說我現在發心,這樣佛就歡喜了。不論你的壽命長短,只要你盡形壽,聽這個法之後,你能呼吸這當中,從我們色、受、想、行、識的五蘊,於呼吸間,出入人群,不受人群染著,但是為人群付出。這前面已經一段很長的時間,向大家說的話,就是這個意思。人生短暫,我們真正要趕緊將我們色、受、想、行、識這五蘊,這個身體與外面的境界合起來,既發心入人群,不受污染,這樣叫做「暫持者」。因為生命苦短,瞬息之間,我們都要保持著清淨的心,這也叫做「暫持者」。「常轉是經者」,就是「勿論,即有一念迴光」。就是只要我們心輪不斷一直轉。轉,只要你虔誠的心付出,總也會有得到回饋回來之時,這就是我們要用心。
 
經文簡釋:
「如是之人,諸佛所歎」;如是末世持法華者,常為諸佛之所讚歎。
 
  「如是之人,諸佛所歎」。若能夠這樣,就是諸佛所讚歎,我們要很用心。「如是末世持法華者,常為諸佛之所讚歎」。在這末世,這種濁惡之世中,我們能持經實在很不容易,所以「常為諸佛之所讚歎」。聽經不容易,能這樣好好地常常用心聽不間斷,聽了之後無漏,法不漏掉,刻入心版,法不漏,在我們的心版,我們能見人就開始說話,所說的話,都沒有離開《法華經》精髓。因為《法華經》全部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應機說法,這就是我們要很用心,在這個末世,濁惡世中,我們要常常就要不斷這念心在,而且行動也要這樣,身心合一。所以三業歸一,口說道理,行在菩提道上,心在向佛的覺道走,這是三念歸一。常常就是佛陀最讚歎的,「常為諸佛之所讚歎」,也是諸佛之所護念。
 
經文簡釋:
「是則勇猛,是則精進」;能為難事,則名勇猛。一心不倦,則名精進。
 
  所以「是則勇猛,是則精進」,若能這樣就是勇猛,真的是很勇敢。這部經這麼難持,不只是心心念念在法中,口口每一句話都有含意在法中,看到人,心意就是對機逗教,這就是佛陀需要我們心不離,不離開法華的精髓。所以我們就是要勇猛,聽經也要這樣,講法也要這樣,不只是講,說得到、做得到,說我所說,做我所做,這就是我們要時時用心。說的話是我們的行動,我們的行動就是道理,就是道、就是路,就是我們所在走,回歸法,在法中。所以要教化,或者是化度,要來帶動人人淨化人心,總是要用這樣的方法。口不停法,身行在道上,不斷步步精進,心心念念,我們就是要這樣,這叫做勇猛精進。「能為難事,則名勇猛」,這是很困難,我們還是凡夫,我們能心心念念,口口聲聲,身體力行,說我所做,做我所說,能心守在這條菩提道上,這實在是很不容易,若能這樣,名叫做「勇猛」。是「一心不倦,則名精進」,不懈怠,聽經不懈怠,講經不懈怠,身體力行在人間,為眾生付出也不停歇、不懈怠,這叫做「精進」。
 
勇猛:歎持能持,即成勝行,要以是道,內自攝持,得無畏力。
精進:心不退屈,盡行道法。
 
  「勇猛」,就是在讚歎受持的人,「歎持能持,即成勝行」,這就是最殊勝的行為。能說,能聽,能身體力行,這就是佛所讚歎,讚歎很勇猛的人,這是很殊勝的行為。所以,「要以是道」,就是很重要的真實道,我們一定要在這真實道。「內自攝持」,對我們自己的心,我們要很負責,要照顧好,內心要很勇猛,要好好攝住了我們的心,不要讓我們的心散亂。我們要入人群,我們自己的堅定的心也要照顧好,要不然境界一來,心一散,就受環境誘引,就脫離了這麼重要的道。毫釐偏差,千里之錯,我們再走回來就是很久的路。
 
  所以我們自己在這「勝行」,真實法的道上,我們要堪得起人群的煩惱無明,自己要自攝持好我們這念心,要堪得起考驗,要堅持我們的方向。所以「得無畏力」。說法無畏、無礙,就是我們要布達經,要傳經,要具足「四無畏力」。講說法,不論是義還是詞,或者是歡喜,或者是無畏,我們道理若具足了,入眾就不懼怕,就絕對不受人搖動我們,所以我們要精進。心不退屈,不受這種世間煩惱魔道將我們降伏了,我們的心一定是勇猛,我們一定是精進,絕對不屈服在這種惡世中,我們就被它這樣影響過去,還是要堅持。道心堅持,自然我們的態度就堅持。所以「盡行道法」,就是盡心來行道法。下面這段經文再說,
 
經文:「是名持戒,行頭陀者,則為疾得,無上佛道。」
 
經文簡釋:
「是名持戒,行頭陀者」;持諸戒行,內外自正,理攝三聚。
 
  持戒,「持諸戒行,內外自正,理攝三聚」。前面已經說過了,善法戒,律儀戒,攝眾生戒等等,這三聚戒我們就要好好用心。這就是平時我們要攝受一切善法,攝受我們的威儀,攝受眾生的戒。我們要用什麼方法,什麼規矩來教導眾生,我們自己的心要先持法,才有法教人。自己要持戒,才有戒可去教導人等等。法界眾生我們都不要遺棄任何一個,所以要用包容寬闊的心,堅持三聚戒,很多的法這樣堅持下來。將我們的身與心,身就是威儀,心就是慈善,眾生都是很多要合起來,在我們的身心威儀等等,面對著芸芸眾生,我們必定要用出來。自己要說得到做得到,戒德才有辦法去教導人的規矩。


*不畏塵勞即菩薩道。持誓願因行即入佛乘。
 
  所以「不畏塵勞即菩薩道」。不怕五濁惡世人群中的污染,因為我們已經準備好我們的心了,菩薩道本來就是自己內心要先具足法,具足這圓妙的真實法,我們本來就已經具足,我們又是在身體力行中,我們願意入人群去,我們已經準備好我們的身心。所以入人群去,不論人群中是什麼樣的污染,我們還是能六度萬行,菩薩因行,這條道路,我們還在直走不偏差。所以誓願,「持誓願因行即入佛乘」。菩薩道就是持誓願因行,菩薩道要走,那就是要先發願,先立誓發願在菩薩道,這條因行道路直走,精進不偏差,那就是到佛乘了。
 
*頭陀:棄塵捨慾,淨塵無染垢,持五分法,脫體塵勞自淨。煩惱坌汙,名之為塵,彼能勞亂,說以為勞。
 
  了解「頭陀」,頭陀就是「棄塵捨欲,淨塵無染垢,持五分法」。我們大家要知道,頭陀就是苦行僧,就如大迦葉,一輩子都要苦行,過去在〈信解品〉,大迦葉、須菩提他們都選擇苦行,這種苦行,是將人間世俗完全都去除,去除飲食的欲念,去除世間生活的物質,他們的生活是最最刻苦,這樣的生活這叫做頭陀。衣食住行他都不考究,他要表示既然出家了,就不受五欲控制他,只要能維持著生命,身是載道器,能聞法體會道理,這就是他們唯一,其他他們都放棄。所以他們已經是棄塵,就是家庭已經放棄,所有的物質也都沒有了,所有的欲念也都沒有了。
 
  所以「淨塵無染垢」,心完全沒有被煩惱染到他的心,這是說欲的方面。「持五分法」,知道嗎?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這叫做五分法身,前面也說過了。「脫體塵勞自淨」。脫體塵勞,這世間一切的欲念都沒有了。「煩惱坌污」,就「名之為塵」,這全都叫做塵,煩惱坌污,這全都叫做塵。這世間一切的煩惱很微細,就如灰塵一樣,很多很多,這叫做塵。「彼能勞亂」,我們的心讓我們很煩惱,很多事情都是這些世俗事,人間的無明,人、事這樣來遮蔽我們,讓我們的心一直卡在無明中,這就是我們要很注意。
 
經文簡釋:
「則為疾得,無上佛道」;則是速得無上佛道。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
 
  接下來說「則為疾得,無上佛道」。我們若能這樣,能持經、持戒、持頭陀行,是行頭陀者,像這樣,將世間的一切物質都去除,「則為疾得,無上佛道」。佛陀就是說,我們的心是要去除一切的無明煩惱,若能這樣,「則是速得無上佛道」。意思不是要你如須菩提、摩訶迦葉,不是,就是我們的心真的要堅定,所有的煩惱塵勞都不要入我們的心來。若能這樣,就是「速得無上佛道」。
 
  「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我們自己能感覺到,不是人家給我們的,是我們自己天生自有,只是我們的煩惱自己來困擾自己,我們去接受外面很多無明煩惱垢來困擾自己,不是煩惱要來困擾我們,是我們自己去惹來煩惱,要自己能去除煩惱,無法由別人為我們去除,哪怕是佛也無法為我們去除。佛陀只能將法給我們,我們要將這個法用在我們的心,我們遇到外面的境界,自己要從法來去除煩惱。因為煩惱就是如坌污塵勞,我們自己有這個煩惱,所以來濁,讓我們的心很濁,不清淨來亂我們的心,這叫做塵勞。我們要很用心,才有辦法體會。不是別人能給我們,是我們自己要發心,發願用功,將這些煩惱無明去除,我們的願才有辦法發大願,立誓願。
 
以上頌當誓持經,即暫能持經之功德。遵佛語雖暫時持誦者,諸佛亦皆歡喜稱歎。
 
  以上就是說「頌當誓持經」,我們應當要發心立願,就是要將這些煩惱去除,我們發大心、立大願來持這部經典。「及暫能持經之功德」,剛剛說過了,不是我今天聽這樣,這樣暫時聽一下,佛就歡喜,不是;將經聽進去之後,盡形壽,在五蘊──色、受、想、行、識的道理我們都了解了,將我們的心攝持著,入人群不受污染,在呼吸間,將我們呼吸間有生命的時間,我們都通通,這都叫做暫時。人生本來就是暫時,暫時在呼吸間,只要我們有在呼吸間盡形壽,我們能持此經。但大家不要誤會,只要暫時,這樣功德就很大。暫時,是要告訴你們在呼吸間,在我們生活中,我們的五蘊皆空,色、受、想、行、識,這些道理透徹了解,自然就不受到這些塵埃污染了,所以我們要很用心去體會。
 
  所以「持經,及暫能持經之功德」。「遵佛語」,這就是很尊重佛所教法,「雖暫時持誦者,諸佛亦皆歡喜稱歎」。所以我們要用心,在這暫時,聽經一定要很用心,只要我們有在呼吸,這都叫做暫時。希望大家在能呼吸這當中,將五蘊的道理清楚,世間一切形形色色,不論是聲音,不論是形色,這些道理,色,受--我們的感受,行,行動,色、受、想、行,我們心都要常常歸納,要好好接受,我們要了解清楚,自然三聚戒就在我們的內心裡,時時呼吸間我們都要用心。此品要結束了,所以大家要很用心啊!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合十

 

高明智(惟智)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2016/11/01晨語簡記《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