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04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此為歎人之美,
勸募持經行道,
效法勤修精進,
六度菩薩行因,
直向薩婆若果,
究竟一切種智。
〈提婆達多品〉,這一品當中,我們就要很用心去體會,修行乃是一件美德,人格圓滿的德行。要如何來修行?修行是一條很辛苦的道路,面對著人、事、物,我們面對著人,什麼樣的人,人有千萬種,無量數,各人有各人的習性,各人有各人的無明煩惱,我們在人群中,什麼樣的因緣,遇到什麼樣的人,其實由不得我們。所以,修行只有一念心,不論遇到什麼樣的人,是什麼樣的習氣、什麼樣的煩惱,我們與他有什麼樣的因緣,過去生是善的因緣嗎?或是惡的因緣?我們現在不知道,不過,人人要有這分莫忘發心修行的道心,心要很堅定,不論遇到什麼樣的人,我們的道心要守得很堅固。
所以從《法華經.序品》開始,就是文殊菩薩、彌勒菩薩對唱,彌勒菩薩問,文殊菩薩答,也講起了過去,修行要長久的時間,然後成佛。成佛之後,法要如何傳,生生世世,二萬燈明佛同為一字。這就是要表示出佛性是長久,同樣的,修行、傳法,傳法、修行,生生世世同一個名稱,這就是要我們莫忘初心。開頭發那一念心,歷經很久的時間,這樣的過程,共同一個名稱,那就是真如本性。八王子,就是我們的八正道法。看看我們起心動念,我們要從初心開始堅持。在那當中,有一尊菩薩(妙光菩薩)為八王子之師,那就表示,佛在人間也得要有善知識來互助,還是要來傳法、教育等等。
這就是從《法華經》的開頭,我們就要很清楚去體會、去了解。人性之美,這就是美德,修行能夠莫忘初心,不論是什麼樣的時代,所碰到、遇到的人,是與我們什麼因緣,善的誘惑、愛的誘引,或者是惡意嫉妒的陷害等等,對一位修行者,如何堅持這念心,所以一直來到〈法師品〉,還有〈見寶塔品〉,開始就是一直勸募我們持經行道,就是要勸大家、募集大家,持經行道這念心要堅持。更加要再效法古聖賢,過去的古佛是怎麼修行。從〈方便品〉開始讚歎佛智,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這智慧是佛覺悟之後,真如本性現前,與天體合一,這種開闊的心志。要能這樣,就是要我們要效法佛陀。佛佛道同,每一尊佛都是這樣的堅持過來,這樣發心修行來的,要勤修精進。也給我們一條很明確的道路,那就是「六度菩薩行因」。要我們布善種子,善種子要布在哪裡呢?布在我們的內心裡。我們人人本具佛性,人人的心地,要好好累積生生世世六度的方法。六度,大家都很了解,這是最基礎,成佛的道路,成佛的方法有這六法,就是六種度彼岸的法。
這個度彼岸,就是要經過了凡夫,愛河千尺浪,凡夫地到菩薩成佛,這段時間所要經過的,就是千尺浪的波濤,不論是逆緣、順緣,愛恨情仇等等,這無不都是這個過程中,凡夫到佛的境界,當中這條大浪的河。所以我們要效法古佛,過去佛如何勤修,如何精進,要堅持這六種法──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度法,要渡過這條河,這六種的方法,那就是菩薩行因。你在生生世世,說是我們入人群去付出,其實你入人群去付出是一個名稱,過渡時期的名稱,其實我們是向內,八識田中,就是我們的心地,我們不斷布善種子。所以叫做菩薩行因,就是向自己的心地在耕耘,鍛鍊我們的心,穩重我們的心地,我們要過這條千尺浪的波濤,要過去,若沒有很穩固六度萬行的方法,我們會渡不過去。所以我們必定要效法前賢,過去修行者能夠學過去諸佛修行,這種代代傳承,我們要好好學習,要勤精進在六度菩薩行因,這是很重要。
我們要「直向薩婆若果,究竟一切種智」。薩婆若果,就是佛的境界,佛成佛之後那個果因。就像一棵樹,種子種下去,與天地合一,這棵樹在土地上,承蒙著天地氣候、水分、土分、空氣,讓這棵樹不論是寒風雪凍,還是在土裡不斷冒出了它的芽,慢慢茁壯起來。就是在大地上要經得起這樣大風、大雨、大雪,或者是烈日,它就可以在這大地上不斷不斷開花結果,果實纍纍。這叫做薩婆若果。我們若能覺悟天地的道理,人、事、物,真理全都體會了,就像薩婆若果一樣,非常穩在。(意為穩健、牢固)、究竟,還是不斷不斷果實纍纍,還是不斷將這些果實,在人間不斷去布種在人的心地裡,這就是薩婆若果,纍纍種子不間斷,這就是究竟一切種智。同樣的法,很深奧。持慧也就是這樣,一切畢竟空寂,就是這樣的法就是一顆種子,在無數人,代代相傳,人的生命短期,千年、數千年的樹還是永遠在人間不斷傳,這個果實是永恆的,所以叫做究竟一切種智,這是我們要用心。
往劫見佛修忍辱行,遂即發願,
調達生世與佛相值,害佛生命,
乞其頭目、手足、骨髓、肝腎五臟,
以成就其施戒忍辱菩薩因行。
尤其是「往劫見佛修忍辱行,遂即發願」。我們學佛要去體會,佛修行不是一生一世,他修行是要經過累生世,所以在〈化城喻品〉,所解釋的時間是何其長啊!大家應該要記得。整個國家,不論是一沙、一塵、一樹、一木、一草等等,沙土全都磨為墨,將這個墨水再點出去,這樣一點一劫,一世界,一國土,再將這些無量無量數的國土的沙塵,全都再盡抹為塵,再將這麼多的塵再來成為塵點劫;這樣化為墨水,點一滴就是一個國土,就是一片的塵沙,將這些沙,一沙一塵,又是一國,用這樣來算計,大家若還記得。
可見「往劫見佛修忍辱行」,用這麼長久、這麼長久的時間,經過這麼廣的世界,經過這麼長久的時間,這樣所看到的佛在修忍辱行。
每一尊佛能成佛,不就是這樣成嗎?所以就開始發願。發願以來,已經是這麼久了,往昔塵點劫這麼久的時間,所遇到有多少的佛。過去的佛所修行,無不都是在六度行之中。六度行,最難的那就是忍辱,因要修這忍辱行,他這樣發願,就是要這樣修行,所以生生世世與調達,調達就是提婆達多,與提婆達多生生世世,提婆達多都是與釋迦牟尼佛這樣相值,害佛生命。這是提婆達多累生累世都與佛這樣同世,這就是他們過去的因緣。要能成佛,一定要行忍辱行,要怎麼忍辱呢?要有人來磨啊!「能受天磨方鐵漢」,要有洪爐熱火,廢鐵才能成為精的利器,同樣的道理,要不然很平順,哪有什麼行好修呢?所以,調達,提婆達多,就是來鍛鍊釋迦牟尼佛修忍辱行。逆,昨天說過了,順逆知識這種的緣,這一直累生世都是來迫害釋迦牟尼佛,甚至要他的命,這種用盡方法,讓他有修行的機會,要他的頭,要他的目,要他的手足,頭目、手足,這樣來磨練他。
不只是提婆達多與釋迦牟尼佛,即使舍利弗,天人也會來磨練他,天人也會化為一位年輕人,來向一位修行者試探。修行者發願:「我什麼都願意捨,因為我要修行,身外物捨完了,我願意捨我的身內,大家有求,我必應。」所以天人就來化成了年輕人,「我現在很需要,我的母親有病,為了救我的母親,我需要修行人的眼睛,而且要修清淨行的人。」舍利弗的過去,也有這樣的因緣過。拿出了右眼,「不對,我要的是左眼。」還是要再拿出左眼,兩顆眼珠拿出來了,對方還故意將眼珠丟在地上,讓他聽得到,用腳揉踏它,讓他感覺得到,這樣舍利弗退失了大乘道心,修行心念雖然保持,但是對於大乘法,他嚇到了,不敢了。
釋迦佛就不同,累生累世,即使有對象故意來刁難他,故意來折磨他,乞其頭目手足,甚至骨髓肝腎五臟等等,要他的生命就是要這樣,所以「以成就其施戒」。就是用這樣的方法,讓這位修行者,既發心要布施,願意捨,你如何折磨我,你要我什麼,我都願意給你,哪怕是頭目、手足,哪怕是骨髓肝腎五臟,我都不後悔的付出。「以成就其施戒忍辱菩薩因行」,這就是成就他布施,不只是布施,付出,無怨無悔,這就是守戒。不只是守戒,還要忍辱,完成了布施、持戒、忍辱的菩薩行因。
*此品顯大慈悲平等,苦樂自在,大慧順逆無礙,隨境悟有難易,以聲聞久懷佛道,懼長遠之怖,起不好樂精進,勸勉守志宏誓。
這是〈提婆達多品〉,前面先讓大家了解,在這一品裡面就要顯出大慈悲。釋迦牟尼修行的過程,就是要用大慈悲,平等觀,苦樂自在。這是釋迦牟尼佛要修行的過程,他所修的行,就是要培養這分大慈悲,視一切眾生都是平等,這叫做慈悲等觀。我們過去也常常說,修行要大慈悲,要大平等觀,所以,不論環境有多麼苦,都不會喪失修行的意志,或者是在多麼順的環境,不論多麼妖冶的情來牽引我們,我們都不會受這個男女色相所搖動,也不會受順境,快樂,將我們迷惑住了,都不會。不論是在苦難中,也是堅持這念道心;在順境,暢樂的環境中,也不受它迷惑了。這就是大慈悲平等觀,在苦樂中都自在,心不會被名啊、利啊、地位等等將我們誘引,全都不貪戀,心都很自在。
在苦難的境中,他的心也很自在,這就是大慧,大智慧的人,不是一般凡夫的常識、知識,是大智慧者,在順境、逆境對他都無礙,不會受苦的境界來障礙我們的心,放棄我們修行的方向,不會;在順境中,也不會受名、利、地位,或者是色情來將我們誘惑,這些順逆的境界,對一位大智慧者是無障礙,所以他苦樂自在,於大智慧者無障礙。所以「隨境悟有難易」。隨這個境界,不論是苦的境界、樂的境界,是順的境界、逆的境界,他都能順這個環境來覺悟。在苦中,有苦中覺悟的境界;在樂,順境中,有這個樂,順境的境界可以覺悟。但是這是一個很高的挑戰,讓你的心不會起動念,這是很不容易。所以在這「隨境悟有難易」,這個境界不論是順境、逆境,這都有高難度,看我們的心是不是會被這些順逆、苦樂的境界影響我們的心嗎?一個修道者若懂得體會,那就不困難;悟不到的人,就很容易被迷惑了。所以,要隨境修行不是很容易,尤其是將這個順逆的境來作為我們悟道的資糧,更是困難。
智慧者是不難,是很容易;若是沒有智慧,光是靠聰明、常識,這就很困難,所以要很用心去體會。就像在〈化城喻品〉,「聲聞久懷佛道,懼長遠之怖」。〈化城喻品〉,導師要來引導人,來好好修行,要來走過凡夫的道路,到聖域去。但是走啊,走久了,就譬喻聲聞人,怎麼這麼長的路,很多人開始就起了那分退道的心,「不如歸去吧!前面的道路還很長,還危險,我還是不要去好了,我停下來。」幸好導師的智慧,就循循善誘,來讓他知道:「看,前面不遠,有這樣這座城在那裡,我們再走,不久就會到了。」先消除他的疲勞,安定他的心,才再向前走。大家應該還記得〈化城喻品〉,這就是譬喻聲聞,修小乘法,聲聞、緣覺獨善其身,知道大乘道入人群是很辛苦,也很冒險,順逆的境界都有,心若守不住,一失足,「差毫釐,失千里」,所以懼怕,就是因路還長,還要塵點劫這麼長久,「懼長遠之怖」。所以「起不好樂精進」,心就不會起歡喜。
「好好的道路還這麼遠,想到要走就很累了,我不要走,我要這樣停下來。」這種「起不好樂精進」,就是不願意了,不願意再前進向前走。所以「勸勉守志宏誓」,從這樣,這一品,〈提婆達多品〉,就是要很明顯來勸勉修行的人:「修小乘法者,不要怕,我們要向大道菩提路走去。既然來到半路了,還是要向前走,前面有休息的地方,再前面,那就是我們真實要走、要到的地方。」就是這樣殷殷善誘。
*就修道行者言之,順逆緣增,此實為修學佛道者之善友。尤以違逆惡緣相聚時,是即逆增上緣,亦善知識。
釋迦佛現相修行,他願意,經過這麼多的境界,他願意這樣向前去。這就是我們曾說過的,昨天也有這麼說。「就修道行者言之,順逆緣增,此實為修學佛道者之善友」。不論是順,或者是逆,這都是增長我們的道心,是增上緣,這無不都是我們修學佛道的人的善友。哪怕是用違逆的惡緣來與我們相聚,我們也要現出那分慈悲、平等,寬大的心。所以,「尤以違逆惡緣相聚時,是即逆增上緣」,我們也要「感恩哦!」這個逆增上緣來讓我增加我的力。就像我們要復健的人,也要經得起痛,才能恢復我們的健康。同樣的道理,你身體要健康,你就要每天做這樣的動作,筋骨要彎,會痛,但是,這是要鍛鍊你的腳力等等。這都是逆增上緣,讓我們的身體覺得痛,讓我們的精神上感覺壓力大,其實,我們若寬心,「感恩啊!讓我有壓力,我才有衝力,才有這分力量去承受。」這就是逆增上緣,這也是善知識,我們要很用心。
*此釋釋迦往劫捨位求法。舉昔多劫勤求妙法,激勵諸人,云何而不勤求?
這就是在解釋釋迦佛往劫,他捨位求法。這是舉出了過去很多劫以前,勤求妙法,來激勵我們,來鼓勵我們。所有的人,為什麼常常都是半途而廢呢?為什麼不能殷勤精進呢?釋迦佛來人間修行,不是今生此世與提婆達多相遇,在過去生,累生世就是這樣過來的。我們現在的人,怎麼能不要勤求,不要精進,不要求法呢?這就是這一品,〈提婆達多品〉;這一品很特別,就是要來鼓勵我們,佛陀走得過來的路,難道我們走不過來嗎?這就是佛陀要讓我們了解的。所以,在經文開始就這樣說,
經文:「爾時、佛告諸菩薩及天人四眾:吾於過去無量劫中求法華經無有懈倦。」
經文簡釋:「爾時、佛告諸菩薩及天人四眾」;當寶塔品說竟之時,告諸菩薩及天人眾。
這已經就這麼說了,所以那時,〈提婆達多品〉開頭第一句話就是說「那時」,就是〈見寶塔品〉之後,馬上接下來所說的話,那就是當時佛向著大會中,菩薩及天與人,四眾。四眾,在家菩薩、出家修行的二眾菩薩,還有天人在場,向這四眾來講話。所以說〈見寶塔品〉講了之後,那時接下來馬上說的話,「告諸菩薩及天人四眾」,是在那時候。
經文簡釋:
「吾於過去無量劫中,求法華經無有懈倦」;我昔過去無量世時;尋求法華,未嘗倦怠。
就說「吾於過去無量劫中,求法華經無有懈倦」。這就是敘述佛他修行的過程,釋迦佛他自己這麼說:「我過去,在無量世。」無量世,就是無量劫,生生世世,無法算計的時間,就是每一生世都是尋尋覓覓,都是這樣在找,能求得大乘法,那就是《法華經》。他修行,累世都在聞法,但是要求得聽聞《法華經》,不容易。所以他就要尋求,就是尋尋覓覓,就是這樣找,能找到講《法華經》的地方,有大乘法的地方。他求這大乘法,就是不曾有過懈怠、倦怠,不曾有懈怠過,不曾表現出:我疲倦了。沒有,他就是很精勤,於大乘法的道理身體力行。
*求者:不僅求能聞而已,求能信,求能解,求能行,求能證,求能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皆是。求法華經,即求無上菩提。
所以,「求者」,不只是求能聞而已,是求能信。要信這大乘法,不容易啊!前面不是說過了,要能相信《法華經》,不是那麼容易,是很困難。他不是只要求「我聽到《法華經》」而已,「我聽到了」,不是只有這樣,他還要求信《法華經》,它到底裡面所含藏的妙法是什麼?我要去相信,相信這大乘法的教理,要讓我心能服,讓我能相信。還要求能解,不只是相信而已,我要再將這個法,要很清楚,很了解,事與理有會合嗎?事理會合,我才相信,我能很透徹了解。不只是透徹了解,事與理能會合,我還要再求能行,我要身體力行,保持著乾淨的心,入人群中去身體力行,在生活中,在人群中。
不只是求能行,我還要再一直求到能證,就是行菩薩道,菩薩因行。能聞、能信、能解、能行,這都是菩薩因行,一路就是沒有後退,一定向前前進,一直到能證,要證佛果。所以,「求能開示」,還不只是證佛的果位,還要求能開示《妙法華經》。多寶佛就是缺這個因緣,他沒有開示過《妙法華經》,所以他現在不斷要發願,乘寶塔到處去聽《法華經》。釋迦佛他所要求的,不只是證佛果,他還要求能開示,一直到眾生悟入佛之知見,這就是釋迦佛他的用心。求能聞、能信、能解、能行、能證,還要求能開示、悟入佛知見,要眾生都能悟入佛的知見,這就是求《法華經》的決心。
「求《法華經》,即求無上菩提」。這就是無上菩提,真正的,我們學佛者所要追求的,就是要追求到這樣的境界,要不然,你們想,在〈見寶塔品〉,佛陀就開始說出了多寶佛聽經的因緣,多劫以前已經成佛了,就是缺了有人當機、啟機來問佛,所以他沒有講說到《法華經》。釋迦佛他不只是求聞而已,還求信、求解、求行、求能證,還要求能開示,一直到眾生悟入佛知見,這才是真究竟,救世度眾生。各位菩薩,學佛就是要這樣,菩薩因行。所說的困難,我們就要經得起順逆的境界,皆得自在,我們不會受它影響,這才是真修行,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啊!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