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6/12/24晨語簡記 《法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向下 
2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天生
功德華開心
功德華開心
天生


文章總數 : 223
年齡 : 49
威望 : 83
注冊日期 : 2010-08-13

2016/12/24晨語簡記 《法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Empty
發表主題: 2016/12/24晨語簡記 《法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2016/12/24晨語簡記 《法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Empty周六 12月 24, 2016 7:04 pm

20161224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聖人動靜隨機,化物顯教利生。
今借龍宮所化之事,顯實性海本覺之理,
故從海宮而來合會,文殊具大智,豈能以凡情測度。

 用心哦!聖人的動靜是隨機化物,無不都是顯教利生。文殊菩薩乃是過去已成佛的龍種上尊王佛,甚至在燈明佛的時代,也是這樣,在二萬燈明佛所,最後一位日月燈明佛,還沒出家之前,也是身為國王。他未出家之前,有八王子,有了八王子之後,國王出家,修行成佛。八王子聽到父王出家修行,已經成等正覺,是天下宇宙萬物真理的覺者,這八王子也好樂佛法,同樣棄王位,同時出家。出家了,這個時候,燈明佛也開始說法,到了將入靜室之前,就將八王子付託給什麼菩薩?妙光菩薩,來教育他們,就是現在的文殊菩薩。第八王子最後成佛,名號叫做燃燈佛,燃燈佛也教育過釋迦牟尼佛。我們就用這樣來推算他,文殊菩薩是什麼樣的人?是什麼樣的菩薩?早早就已經成佛了,已經教過了這麼多的佛,讓這麼多的菩薩已成佛。

 想,文殊菩薩現在在釋迦牟尼佛的道場,是來助道場,是來幫助釋迦牟尼佛度眾生,但是雖然是過去早已成佛,現在也是一樣稱為在釋迦牟尼佛座下的菩薩。這就是佛佛道同,彼此之間,道理是這麼的平等,彼此協助,互相只是為一個目標──度化眾生,教育眾生,互相成就,這是多麼了不起啊!我們人人都有階級,分別很多。我地位已經很高了,我的任期到了,卸任下來,但是要我再回來幫助你,再來當你的部屬,我做不到。以前我當你的上司,現在要當你的部屬,心態就無法接受。都說:「這個人在哪裡當過什麼什麼地位,現在要將他聘請來,就要有與他過去的地位相等的職位,這樣我們才請得到。」都有這樣的觀念在。

 看看聖人,光說文殊菩薩,他過去是這樣,已經教過了這麼多佛,論道理,論我們人間的倫理來看,燃燈佛是在過去過去世當中,教導過釋迦牟尼佛,也曾為釋迦牟尼佛授記過,現在文殊菩薩竟然又是來到釋迦牟尼佛的座下,稱為菩薩。他過去是燃燈佛的師父,現在回過頭來在釋迦牟尼佛的座下,大家來想,這樣是不是有倫理呢?這就是倫理,倫理,生世這樣不斷流轉,這就是大乘佛法,大乘佛法就是說理。任何一個人,依照這個道理來做事,體會到這個道理,將這個道理來教育眾生,這就是覺悟的人。

 他的因緣成熟了,大家共同來成就,累生累世這樣的循環,就如我們人,我們現在的子孫,說不定也就是我們過去的祖先哦!但是我們不明白這個道理,我們總是亂了人倫。將過去的長輩,母親,現在在追求她,追求她,就是現在當自己的對象,這就是凡夫的迷情。但是聖人的覺,覺性,是以理,為了度眾生,無掛礙、無執著,道理清楚分明,人人可成佛,只要道理讓你了解,你也是佛啊!人人都是佛。這就是清楚的道理,和我們凡夫的不知,將恩變成仇,將長輩變成亂倫的對象,只是隔陰之迷,過一輩子,這樣過去而已,也就迷了,就亂了。所以因為這樣,我們現在的人間,人與人之間會很亂,過去的恩恩愛愛,現在的仇恨,也很多,這就是迷,就是這樣,與覺就是不同。所以「聖人動靜隨機」,他的一舉一動,一動一靜,都是隨順根機。現在世間的眾生,五濁惡世,剛強啊!釋迦牟尼佛要在這五濁惡世度化眾生,談何容易?就要有很多的聖者,大家會合來,來協助、幫忙。釋迦牟尼佛就是這樣,他的因緣成熟,現相成佛,有文殊、有觀音菩薩,過去正法明如來,也是在人間,人人念觀世音,觀世音普度眾生,這也就是現相在人間,來幫助道場。

 這都是聖人,一動一靜都是隨這個根機而來人間,而來度化眾生,「化物」,就是隨眾生的類型來教育。佛陀就這樣跟我們說,眾生,不論是什麼樣的類型,都具有佛性,所以人物、動物、植物等等,無不都是充分的道理存在,佛陀就是來人間要來講說天下一切的道理,讓大家很了解,懂得疼惜一切萬物。所以「化物顯教利生」,來度眾生,不論什麼樣的東西,都有它很充分的道理存在,大樹、小草,無不都是有它的理存在。這就是佛陀來人間,教育我們去認識一切,何況認識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這就是佛陀的大智慧。而觀光是釋迦牟尼佛,力量不夠,所以需要周圍菩薩來協助。

 看看經典說到提婆達多這段經文,因為它深。提婆達多懂道理,但是性剛強,難調伏,很多事情都是違背佛陀,違背道理。他懂道理,但是逆理而行,這樣的人,佛陀要如何來面對這樣的人。這樣的人,又是他的堂弟,是他的堂弟,又是隨他出家在僧團中,在僧團中又接受佛法,但是就是違背道理。這違背道理的逆倫、逆理,雖然是現世即報,生陷地獄,佛陀還是再為他授記,授記他成佛之後,所度的眾生是這麼多,住世的時間是那麼長。這是讓人會覺得:這個理,善惡是要如何來分別?佛陀慈悲,擔心有的人在這一品中起了那一分懷疑、不信,就會有毀謗,所以現在就是藉著文殊菩薩,他示現在釋迦佛的座下,成為菩薩,就是菩薩之首,借重菩薩的智慧。文殊菩薩他的智慧是諸菩薩之首,所以他就要來顯示,提婆達多為什麼能得佛這麼大的授記。雖然文殊菩薩出現,沒有要再提起提婆達多,但是他要提起了他從龍宮來。

 因為他,佛陀開始講《法華經》,文殊菩薩在場,也是大家心在懷疑時,由彌勒菩薩請文殊菩薩來開頭,讓大家心能靜下來,提起信心。佛陀現在入定的原因,是要如何說出了佛陀一生中,內心所懷的本懷,內心所含藏著,要從內心說出來的話,這是大法,這是佛陀一大事的因緣,這一場的法很重要,所以請文殊菩薩來開啟道理的開端,這就是《法華經.序品》的開頭。因為這樣,唯有文殊菩薩有辦法來說這個因緣開端,這個一大事因緣,這就是唯有文殊菩薩有足夠這樣的資格。之後呢?文殊菩薩到哪裡去了呢?這期間就沒有聽到文殊菩薩,但是佛陀講《法華經》有七八年的時間,菩薩當然要到處去弘揚化物,那就是要去度眾生,去的地方就是海龍王宮,這個大海也是在娑婆世界之中,在地球上。所以文殊菩薩他同樣在這個娑婆世界,他在這段時間裡很自由,去來自如,因緣、根機在哪裡,他就隨著根機去化度,所以聖人動靜,隨機去化物。

 現在又是佛陀需要他的時候,要解開眾生疑惑皂的這個時候,文殊菩薩就從海宮再回來,來到靈山會,這就是「借龍宮所化之事,顯實性海」。會從龍宮來,有含著那個意義存在,一來要讓大家能去疑,沒有那個疑惑,要解開人的疑,所以他在這個時候及時出現。因為多寶佛為聽法來,釋迦牟尼佛為多寶佛集分身佛到達,就是法全都集齊了,既然法集齊了,怎會說出了〈提婆達多品〉呢?這就是要讓大家很知道,古今佛,佛佛道同,道理是一致,一實乘法,善惡平等,人人本具佛性,這種道理。但是,有的人會覺得:修行要很久才能完成呢!提婆達多這麼惡劣,佛陀怎會現在就為他授記?要解開這個疑,很難、很難。所以,一乘的道理,那個微妙法,我們凡夫無法一下子就完全了解。因為這樣,所以文殊菩薩從海龍王宮來,及時以事相,從事相來解釋,讓大家的疑問去除。就是我從海裡來,海中有這樣的眾生,我是去這樣說法,我在那裡度化了很多眾生來了。

 昨天我們就看到了,從海龍宮浮現出了蓮華,蓮華臺上坐著菩薩,一一都來到靈山會,表示性海,寶塔是表示人人有個靈山塔,現在一大乘法,佛陀既然將分身佛都集合過來,這一大乘的妙法,應該大家要很清楚。提婆達多在善惡中,他同樣有一個性就是真如本性,這真如本性所含藏著,那就是成佛,也就是佛性。這就是要讓大家很了解,他有一個特殊,那就是生生世世沒有離開法,因為他一直都是聽法,只是沒有循法走。他就是知道道理,但是就是逆於道理,他若是能從逆理反轉過來,所有的道理他都已經存在內心了。這就是我們眾生為什麼要去除煩惱無明,這個煩惱無明這麼難去除嗎?很簡單,文殊菩薩從海宮中帶來的訊息,就是要讓大家了解,再接下去的經文,還有一段很長要解釋,那就是文殊菩薩從海宮帶來的訊息。所以,這要讓我們了解的,這個性海。

 所以,「顯實性海本覺之理,故從海宮而來合會」。這個道理是人人本具,人人應該很清楚。古佛來了,釋迦牟尼佛分身集會,善惡在這個地方明顯這樣顯現出來,惡人也能成佛,這個道理。所以,有的人就是無法去了解這本覺之理,所以文殊菩薩從海宮帶來,帶來這個會中來會合。「文殊具大智」,文殊具大智慧,「豈是能以凡情測度」呢?這也不是我們凡夫有辦法來測度文殊師利菩薩。開頭剛剛說過了,文殊師利菩薩,一來已成佛,再來也教導過八位王子,各個都已成佛了,現在來助釋迦佛的道場,所以他不是普通的菩薩,他的智慧不是我們凡夫能去測度、能測量。

序品中文殊在會,今何云自海中來?
龍宮猶在娑婆界,靈山近故不言去。
又聖人動靜隨機,顯權實本跡二門,
龍宮顯性海本覺,寶塔示心地本具,
古佛今佛理道同,文殊智積顯妙諦。

 在〈序品〉中,文殊菩薩在靈山會,這時候為什麼說自海中來呢?因為「龍宮猶在娑婆界,靈山近故」,所以「不言去」。因為文殊菩薩既然來到娑婆世界了,就是要幫助釋迦牟尼佛度眾生。釋迦牟尼佛在靈山會講法,文殊菩薩到海中去教化眾生,同樣在娑婆世界裡,何必說是去與來呢?就「不言去」。尤其是「聖人動靜隨機」,聖人他一動一靜,都是隨順人間一切,根機成熟的,他就赴會去了。這就是聖人來人間度眾生,不只是釋迦牟尼佛,周圍的菩薩,有大根機、大因緣的菩薩在人間。

 「顯權實本跡二門」,在這當中顯出了權與實。權就是方便,實就是一實乘,這就是菩薩幫助佛陀教化眾生。跡就是事。這樣,文殊菩薩也是一個人,也是與釋迦牟尼佛同世來度眾生,也有形相,度人、講法,也是有事、有相,這叫做跡門,這叫做方便。本門就是道理,這一直說過了。他從方便門帶進來,或者是入真實門來,這就是諸佛菩薩在人間度化的方法。

 所以「龍宮顯性海本覺」。龍宮,那就是顯出了人人本具這個真如覺海,人人的本性全都有。所以「寶塔示心地本具」,心地,人人本有個靈山塔,人人的心都有一個靈山塔在,「好向靈山塔下修」。「龍宮顯性海本覺」,龍宮表示性海,是我們人人的本覺,寶塔就譬喻我們人人心地都本具。所以「古佛今佛理道同」,從前從前的多寶佛,現在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道理都是一樣,叫做佛佛道同。「文殊智積顯妙諦」,這兩位菩薩在這個道場裡正要開始顯出最微妙的道理出來。下面接下去,那就是這兩尊菩薩將要會面,將要對答的時候,這個道理將要顯現的時候了。所以,我們後面還有一段很長的經文,就是要來顯出了大乘真理。前面我們說過的這段經文這樣說,

經文:「爾時、文殊師利坐千葉蓮華,大如車輪,俱來菩薩亦坐寶蓮華,從於大海娑竭羅龍宮自然涌出」

 文殊菩薩回歸到靈山會來,不是他一個,是一群的菩薩一起,來的是從海裡浮現出千葉蓮華,從海裡這樣浮出來,從空中這樣緩緩過來。下面接下來的經文就說,

經文:「住虛空中,詣靈鷲山。從蓮華下,至於佛所,頭面敬禮二世尊足。」

 「住虛空中」,從海湧出,在虛空中。所以「詣靈鷲山。從蓮華下,至於佛所,頭面敬禮二世尊足」。這蓮華已經從海面浮出來了,浮在空中,從空中這樣緩緩地往靈鷲山來了,來到釋迦牟尼佛講《法華經》的地方,所以叫做「住虛空中,詣靈鷲山」。

經文簡釋:
「從蓮華下,至於佛所,頭面敬禮二世尊足」;文殊等諸菩薩下蓮華臺,前至二世尊前。

 所以「從蓮華下,至於佛所,頭面敬禮二世尊足」。這個境界很美,這麼多、這麼多的蓮華,蓮華臺上,一尊一尊的菩薩,從空中降落在靈鷲山。下蓮華臺了,來到佛前,禮佛足,就是「頭面敬禮二世尊足」。大家應該還記得,釋迦牟尼佛開塔門,塔門一開,多寶佛開始讓座,讓半座給釋迦牟尼佛坐下來。釋迦牟尼佛坐下來之後,因為多寶佛就叫釋迦牟尼佛快說是經,「我是為了聽經來的,你現在在講經,我來了。來啊!來這裡坐,趕快繼續再說下去。」所以釋迦佛就是在塔中講說〈提婆達多品〉。

 這段經文,雙佛在寶塔中,也可以說古佛來見證大乘法就是多麼奇妙啊!所以現在覺得提婆達多已受記了,智積菩薩開始提醒多寶佛,「我們應該要回去了」,釋迦牟尼佛開始就留人。因為這個大乘法,本門的真實理,大家還沒有很清楚,應該要趕緊借重文殊菩薩這個因緣,趕緊再接下去解釋這個大乘法的精髓,最精要,要讓大家了解,所以他就暫留著智積菩薩。「稍等一下,娑婆世界有一位文殊菩薩將要回來了,你們可以去見面、說話了,大家互相見面一下。」就在這個時間蓮華浮上,開始慢慢已經來到靈鷲山而降落。這個境界也很吸引人,智積菩薩看,果然是莊嚴啊!文殊菩薩度眾生,這難思議的智慧,所以他們也再安下心來。豈只是智積菩薩而已嗎?還有,在場這麼多的聽眾,歎不可思議,同樣的道理。

*即是多寶如來,與釋迦牟尼,因二世尊,今正猶同座於多寶塔中。以多寶如來攝度一切過去佛。以釋迦牟尼攝度教化,現在至未來一切眾生成佛,故云敬禮二世尊足。

 所以「即是多寶如來,與釋迦牟尼(因二世尊,今時正猶同坐於多寶塔中」,兩位世尊這個時候還是同坐在寶塔中之時,這個時刻還是這樣同在塔中,兩位如來。所以「以多寶如來攝度一切過去佛」。多寶佛已經早就成佛了,他成佛是因為度很多眾生,也教育了眾生成佛,所以這尊多寶如來,他的道理也攝受了很多、度化很多人已經成佛了,是過去的佛。以現在釋迦牟尼佛,他是「攝度教化現在至未來一切眾生成佛」。這就是釋迦牟尼佛,累生累世無不都是在教育眾生。過去有幾品,〈授記品〉已經有授記過多少的弟子啊,從少而多,得佛授記了,這些弟子也是未來能成佛,這是釋迦牟尼佛所度的眾生。所以「故云敬禮二世尊足」。

 這兩尊佛,一位是過去度眾生,一位是現在一直到未來,任務還未完成,正在教化,這段長時間,濁惡世的時代,釋迦牟尼佛所要教化的眾生還很多。這兩尊佛共坐在寶塔中,同一個座位,所以文殊菩薩一下蓮花臺,就趕緊往佛塔去頂禮這兩位世尊,向他們禮佛足。看看,文殊菩薩已經是那麼成就的菩薩,從他方回來了,他還是一樣按禮節,向佛頂禮佛足,這種禮儀就是大乘法,就是佛佛道同,這種平等禮儀。這就是大聖者對佛陀的禮儀。

經文:「修敬已畢,往智積所共相慰問,卻坐一面。」

經文簡釋:
「修敬已畢,往智積所共相慰問,卻坐一面。」;修敬已畢,在智積所共相慰問,卻坐一面。

 所以「修敬已畢」,接下來這段經文,已經表達出了那個敬禮,表達之後,修敬已訖,就是已經這樣來敬仰、來禮佛,表達「我來銷假,我又回到靈鷲山了」。這樣之後,他就去到智積菩薩的地方,他知道釋迦牟尼佛的意思,因為留下智積菩薩要和文殊菩薩見面,文殊菩薩已經回來了,所以向佛作禮之後,他就回過頭來,到智積菩薩的地方去,共相慰問。菩薩與菩薩互相問訊一下就好了,互相開始來禮貌上先彼此問安,所以叫做「共相慰問」。這樣就「卻坐一面」,大家問安好了,就好好坐下來,再來好好談話。所以「先禮世尊,次再往智積菩薩所共相慰問」,這樣互相慰問。

*二大菩薩,各從異處,來至此中會見,文殊禮佛既畢,往慰智積,然後卻坐。遂啟以下問答之因緣。

 「二大菩薩,各從異處,來至此中會見」。這是兩位菩薩來的方向是不同,一位智積菩薩是跟多寶佛,從東方而來,從地湧出,但是文殊菩薩是在娑婆世界助佛教化眾生,但是他現在是從海宮浮現出來。所以從不同的地方,一個是從地湧出,一個是從海宮浮現,所以從不同的地方,來到這個靈山會上,來互相見面。文殊禮敬畢,慰問智積,彼此互相問安,然後坐下來之後,彼此之間,所以就是要開始啟動下面經文的道理。下面經文的道理真的是很精彩,不過我今天就要行腳出門了,就是會在外面,希望人人要很用心,經文裡面的道理很深,要用這段時間,大家好好用心。就是如文殊菩薩,這樣的大菩薩,大家也用心看一看,從〈序品〉開始,有了文殊菩薩先來啟動佛陀的一大事因緣,引遠古的佛,這樣來啟動現在釋迦佛要講的《法華經》,我們若是稍微用心想,回憶一下,分身佛,法要歸位,我們聽的法要再撿回來我們的心裡。

*不起此會,於海化物,理亦應然。菩薩無體相、無動、無去、無來相,欲往一切佛剎,不曾動其本處。

 菩薩他可以「不起此會,於海化物,理亦應然」,理亦相同。他可以在那個地方,不知不覺,什麼時候已經到海龍王宮去度眾生,釋迦牟尼佛繼續講經這麼多年了,在靈鷲山講《法華經》,但是文殊菩薩已經遊化在他方,甚至從陸地到海宮去,去化度眾生,無不都是因為眾生的根機、因緣成熟,度化來,就是要度他來到現在這個靈山會,要來成就大根機。這大根機是要從海裡接引出來的,要讓陸地的人來了解,從他方世界的菩薩還能了解。

 這就是文殊菩薩,他這分的大智慧助道場,來娑婆世界,這個菩薩他無體相、無動、無去、無來的形象,這就是大乘法,道理遍虛空法界。所以「欲往一切佛剎,不曾動其本處」。菩薩到處都可以去度眾生,他不必表達「我已經有動去哪個地方」,因為虛空法界道理普遍,任何一個地方無不都是諸佛菩薩化度眾生的地方,這叫做大乘的道理。在陸地是這樣在說法,但是在海底,海龍宮,也是這樣在度眾生,陸上、海底來會合起來,無不都是道理住在人心,心中有個靈山塔,心中本具真如性海,所以我們應該可以這樣來會合。

 這樣說,可能大家心還是同樣疑,所以我們應該要再聽下去,在下面這段經文。因為智積菩薩要回去,釋迦牟尼佛就將他留著,否則他的心也會有懷疑。其實不是擔心智積菩薩有懷疑,是擔心聽法的人有懷疑,他若回去,這段經文就結束了,這一品就結束了,一定要後面再來補充,才有辦法很清楚體會大乘法的道理。所以,佛陀講經真的是用心良苦,度化眾生,剛強難調伏,請大家要時時自我調伏,我們要去調伏其他的眾生困難,只要大家調伏自己,將心調伏下來。記得「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記得人人有真如本性,真如性海是這麼遼闊,無處不在,道理充足,我們人人本具,所以只要我們要時時多用心啊!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0747026529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85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4
注冊日期 : 2008-12-22

2016/12/24晨語簡記 《法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6/12/24晨語簡記 《法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2016/12/24晨語簡記 《法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Empty周日 12月 25, 2016 6:10 am

薰法香心得札記(二○一六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星期四)(閱讀版,行腳前一日)
論我們人間的倫理來看,燃燈佛是在過去過去世當中,教導過釋迦牟尼佛,也曾為釋迦牟尼佛授記過,現在文殊菩薩竟然又是來到釋迦牟尼佛的座下,稱為菩薩。他過去是燃燈佛的師父,現在回過頭來在釋迦牟尼佛的座下,大家來想,這樣是不是有倫理呢?這就是倫理,倫理,生世這樣不斷流轉,這就是大乘佛法,大乘佛法就是說理。任何一個人,依照這個道理來做事,體會到這個道理,將這個道理來教育眾生,這就是覺悟的人。
上人要我們學文殊菩薩,「依照這個道理來做事,體會到這個道理,將這個道理來教育眾生,這就是覺悟的人。」這個道理就是大乘法,稍後有更多的開示。
 
序品中文殊在會,今何云自海中來?
龍宮猶在娑婆界,靈山近故不言去。
又聖人動靜隨機,顯權實本跡二門,
龍宮顯性海本覺,寶塔示心地本具,
古佛今佛理道同,文殊智積顯妙諦。
上人很用心,將來龍去脈整理,以偈文方式讓我們了解,又解釋的如此清楚,讀起來很感動也很感恩。

 
看看,文殊菩薩已經是那麼成就的菩薩,從他方回來了,他還是一樣按禮節,向佛頂禮佛足,這種禮儀就是大乘法,就是佛佛道同,這種平等禮儀。這就是大聖者對佛陀的禮儀。
誰向誰頂禮,好像有大有小,有尊有卑。經過上人開示,如果把輪迴的觀念加進去,這只是一種禮節,演甚麼像甚麼。人與人還是平等的,前世你像我頂禮,今世我向你頂禮,這都是合宜的,甘願的,平等的。不用去計較,該做久坐,依循倫理與禮儀去做。
 
所以,佛陀講經真的是用心良苦,度化眾生,剛強難調伏,請大家要時時自我調伏,我們要去調伏其他的眾生困難,只要大家調伏自己,將心調伏下來。記得「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記得人人有真如本性,真如性海是這麼遼闊,無處不在,道理充足,我們人人本具,所以只要我們要時時多用心啊!
以前讀到眾生剛強,難調難伏,我總是不以為然。我總是認為有辦法度,現在我會修正,的確,眾生剛強,難調難伏。連募心募款,有人明明很有錢,連100元都不捐,我也沒辦法調伏他,可見還要修練。勸素,全家都吃素了,再往旁邊,兄弟姊妹、同事、親戚、法親、學生、社會大眾?也是要修練自己,一直到能度得動眾生為止。昨天,看到大家在討論發願詞,更感受到眾生剛強,難調難伏。但也感受到,只要隨順眾生,示教利喜,也是很好度的。但對於外部的眾生,如何接引,有需要多一點的智慧與善巧方便。
 
 
 
聖人動靜隨機,化物顯教利生。
今借龍宮所化之事,顯實性海本覺之理,
故從海宮而來合會,文殊具大智,豈能以凡情測度。

用心哦!聖人的動靜是隨機化物,無不都是顯教利生。文殊菩薩乃是過去已成佛的龍種上尊王佛,甚至在燈明佛的時代,也是這樣,在二萬燈明佛所,最後一位日月燈明佛,還沒出家之前,也是身為國王。他未出家之前,有八王子,有了八王子之後,國王出家,修行成佛。八王子聽到父王出家修行,已經成等正覺,是天下宇宙萬物真理的覺者,這八王子也好樂佛法,同樣棄王位,同時出家。出家了,這個時候,燈明佛也開始說法,到了將入靜室之前,就將八王子付託給什麼菩薩?妙光菩薩,來教育他們,就是現在的文殊菩薩。第八王子最後成佛,名號叫做燃燈佛,燃燈佛也教育過釋迦牟尼佛。我們就用這樣來推算他,文殊菩薩是什麼樣的人?是什麼樣的菩薩?早早就已經成佛了,已經教過了這麼多的佛,讓這麼多的菩薩已成佛。

想,文殊菩薩現在在釋迦牟尼佛的道場,是來助道場,是來幫助釋迦牟尼佛度眾生,但是雖然是過去早已成佛,現在也是一樣稱為在釋迦牟尼佛座下的菩薩。這就是佛佛道同,彼此之間,道理是這麼的平等,彼此協助,互相只是為一個目標──度化眾生,教育眾生,互相成就,這是多麼了不起啊!我們人人都有階級,分別很多。我地位已經很高了,我的任期到了,卸任下來,但是要我再回來幫助你,再來當你的部屬,我做不到。以前我當你的上司,現在要當你的部屬,心態就無法接受。都說:「這個人在哪裡當過什麼什麼地位,現在要將他聘請來,就要有與他過去的地位相等的職位,這樣我們才請得到。」都有這樣的觀念在。

看看聖人,光說文殊菩薩,他過去是這樣,已經教過了這麼多佛,論道理,論我們人間的倫理來看,燃燈佛是在過去過去世當中,教導過釋迦牟尼佛,也曾為釋迦牟尼佛授記過,現在文殊菩薩竟然又是來到釋迦牟尼佛的座下,稱為菩薩。他過去是燃燈佛的師父,現在回過頭來在釋迦牟尼佛的座下,大家來想,這樣是不是有倫理呢?這就是倫理,倫理,生世這樣不斷流轉,這就是大乘佛法,大乘佛法就是說理。任何一個人,依照這個道理來做事,體會到這個道理,將這個道理來教育眾生,這就是覺悟的人。

他的因緣成熟了,大家共同來成就,累生累世這樣的循環,就如我們人,我們現在的子孫,說不定也就是我們過去的祖先哦!但是我們不明白這個道理,我們總是亂了人倫。將過去的長輩,母親,現在在追求她,追求她,就是現在當自己的對象,這就是凡夫的迷情。但是聖人的覺,覺性,是以理,為了度眾生,無掛礙、無執著,道理清楚分明,人人可成佛,只要道理讓你了解,你也是佛啊!人人都是佛。這就是清楚的道理,和我們凡夫的不知,將恩變成仇,將長輩變成亂倫的對象,只是隔陰之迷,過一輩子,這樣過去而已,也就迷了,就亂了。所以因為這樣,我們現在的人間,人與人之間會很亂,過去的恩恩愛愛,現在的仇恨,也很多,這就是迷,就是這樣,與覺就是不同。所以「聖人動靜隨機」,他的一舉一動,一動一靜,都是隨順根機。現在世間的眾生,五濁惡世,剛強啊!釋迦牟尼佛要在這五濁惡世度化眾生,談何容易?就要有很多的聖者,大家會合來,來協助、幫忙。釋迦牟尼佛就是這樣,他的因緣成熟,現相成佛,有文殊、有觀音菩薩,過去正法明如來,也是在人間,人人念觀世音,觀世音普度眾生,這也就是現相在人間,來幫助道場。

這都是聖人,一動一靜都是隨這個根機而來人間,而來度化眾生,「化物」,就是隨眾生的類型來教育。佛陀就這樣跟我們說,眾生,不論是什麼樣的類型,都具有佛性,所以人物、動物、植物等等,無不都是充分的道理存在,佛陀就是來人間要來講說天下一切的道理,讓大家很了解,懂得疼惜一切萬物。所以「化物顯教利生」,來度眾生,不論什麼樣的東西,都有它很充分的道理存在,大樹、小草,無不都是有它的理存在。這就是佛陀來人間,教育我們去認識一切,何況認識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這就是佛陀的大智慧。而光是釋迦牟尼佛,力量不夠,所以需要周圍菩薩來協助。

看看經典說到提婆達多這段經文,因為它深。提婆達多懂道理,但是性剛強,難調伏,很多事情都是違背佛陀,違背道理。他懂道理,但是逆理而行,這樣的人,佛陀要如何來面對這樣的人。這樣的人,又是他的堂弟,是他的堂弟,又是隨他出家在僧團中,在僧團中又接受佛法,但是就是違背道理。這違背道理的逆倫、逆理,雖然是現世即報,生陷地獄,佛陀還是再為他授記,授記他成佛之後,所度的眾生是這麼多,住世的時間是那麼長。這是讓人會覺得:這個理,善惡是要如何來分別?佛陀慈悲,擔心有的人在這一品中起了那一分懷疑、不信,就會有毀謗,所以現在就是藉著文殊菩薩,他示現在釋迦佛的座下,成為菩薩,就是菩薩之首,借重菩薩的智慧。文殊菩薩他的智慧是諸菩薩之首,所以他就要來顯示,提婆達多為什麼能得佛這麼大的授記。雖然文殊菩薩出現,沒有要再提起提婆達多,但是他要提起了他從龍宮來。

因為他,佛陀開始講《法華經》,文殊菩薩在場,也是大家心在懷疑時,由彌勒菩薩請文殊菩薩來開頭,讓大家心能靜下來,提起信心。佛陀現在入定的原因,是要如何說出了佛陀一生中,內心所懷的本懷,內心所含藏著,要從內心說出來的話,這是大法,這是佛陀一大事的因緣,這一場的法很重要,所以請文殊菩薩來開啟道理的開端,這就是《法華經.序品》的開頭。因為這樣,唯有文殊菩薩有辦法來說這個因緣開端,這個一大事因緣,這就是唯有文殊菩薩有足夠這樣的資格。之後呢?文殊菩薩到哪裡去了呢?這期間就沒有聽到文殊菩薩,但是佛陀講《法華經》有七八年的時間,菩薩當然要到處去弘揚化物,那就是要去度眾生,去的地方就是海龍王宮,這個大海也是在娑婆世界之中,在地球上。所以文殊菩薩他同樣在這個娑婆世界,他在這段時間裡很自由,去來自如,因緣、根機在哪裡,他就隨著根機去化度,所以聖人動靜,隨機去化物。

現在又是佛陀需要他的時候,要解開眾生疑惑的這個時候,文殊菩薩就從海宮再回來,來到靈山會,這就是「借龍宮所化之事,顯實性海」。會從龍宮來,有含著那個意義存在,一來要讓大家能去疑,沒有那個疑惑,要解開人的疑,所以他在這個時候及時出現。因為多寶佛為聽法來,釋迦牟尼佛為多寶佛集分身佛到達,就是法全都集齊了,既然法集齊了,怎會說出了〈提婆達多品〉呢?這就是要讓大家很知道,古今佛,佛佛道同,道理是一致,一實乘法,善惡平等,人人本具佛性,這種道理。但是,有的人會覺得:修行要很久才能完成呢!提婆達多這麼惡劣,佛陀怎會現在就為他授記?要解開這個疑,很難、很難。所以,一乘的道理,那個微妙法,我們凡夫無法一下子就完全了解。因為這樣,所以文殊菩薩從海龍王宮來,及時以事相,從事相來解釋,讓大家的疑問去除。就是我從海裡來,海中有這樣的眾生,我是去這樣說法,我在那裡度化了很多眾生來了。

昨天我們就看到了,從海龍宮浮現出了蓮華,蓮華臺上坐著菩薩,一一都來到靈山會,表示性海,寶塔是表示人人有個靈山塔,現在一大乘法,佛陀既然將分身佛都集合過來,這一大乘的妙法,應該大家要很清楚。提婆達多在善惡中,他同樣有一個性就是真如本性,這真如本性所含藏著,那就是成佛,也就是佛性。這就是要讓大家很了解,他有一個特殊,那就是生生世世沒有離開法,因為他一直都是聽法,只是沒有循法走。他就是知道道理,但是就是逆於道理,他若是能從逆理反轉過來,所有的道理他都已經存在內心了。這就是我們眾生為什麼要去除煩惱無明,這個煩惱無明這麼難去除嗎?很簡單,文殊菩薩從海宮中帶來的訊息,就是要讓大家了解,再接下去的經文,還有一段很長要解釋,那就是文殊菩薩從海宮帶來的訊息。所以,這要讓我們了解的,這個性海。

所以,「顯實性海本覺之理,故從海宮而來合會」。這個道理是人人本具,人人應該很清楚。古佛來了,釋迦牟尼佛分身集會,善惡在這個地方明顯這樣顯現出來,惡人也能成佛,這個道理。所以,有的人就是無法去了解這本覺之理,所以文殊菩薩從海宮帶來,帶來這個會中來會合。「文殊具大智」,文殊具大智慧,「豈是能以凡情測度」呢?這也不是我們凡夫有辦法來測度文殊師利菩薩。開頭剛剛說過了,文殊師利菩薩,一來已成佛,再來也教導過八位王子,各個都已成佛了,現在來助釋迦佛的道場,所以他不是普通的菩薩,他的智慧不是我們凡夫能去測度、能測量。

序品中文殊在會,今何云自海中來?
龍宮猶在娑婆界,靈山近故不言去。
又聖人動靜隨機,顯權實本跡二門,
龍宮顯性海本覺,寶塔示心地本具,
古佛今佛理道同,文殊智積顯妙諦。

在〈序品〉中,文殊菩薩在靈山會,這時候為什麼說自海中來呢?因為「龍宮猶在娑婆界,靈山近故」,所以「不言去」。因為文殊菩薩既然來到娑婆世界了,就是要幫助釋迦牟尼佛度眾生。釋迦牟尼佛在靈山會講法,文殊菩薩到海中去教化眾生,同樣在娑婆世界裡,何必說是去與來呢?就「不言去」。尤其是「聖人動靜隨機」,聖人他一動一靜,都是隨順人間一切,根機成熟的,他就赴會去了。這就是聖人來人間度眾生,不只是釋迦牟尼佛,周圍的菩薩,有大根機、大因緣的菩薩在人間。

顯權實本跡二門」,在這當中顯出了權與實。權就是方便,實就是一實乘,這就是菩薩幫助佛陀教化眾生。跡就是事。這樣,文殊菩薩也是一個人,也是與釋迦牟尼佛同世來度眾生,也有形相,度人、講法,也是有事、有相,這叫做跡門,這叫做方便。本門就是道理,這一直說過了。他從方便門帶進來,或者是入真實門來,這就是諸佛菩薩在人間度化的方法。

所以「龍宮顯性海本覺」。龍宮,那就是顯出了人人本具這個真如覺海,人人的本性全都有。所以「寶塔示心地本具」,心地,人人本有個靈山塔,人人的心都有一個靈山塔在,「好向靈山塔下修」。「龍宮顯性海本覺」,龍宮表示性海,是我們人人的本覺,寶塔就譬喻我們人人心地都本具。所以「古佛今佛理道同」,從前從前的多寶佛,現在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道理都是一樣,叫做佛佛道同。「文殊智積顯妙諦」,這兩位菩薩在這個道場裡正要開始顯出最微妙的道理出來。下面接下去,那就是這兩尊菩薩將要會面,將要對答的時候,這個道理將要顯現的時候了。所以,我們後面還有一段很長的經文,就是要來顯出了大乘真理。前面我們說過的這段經文這樣說,

經文:「爾時、文殊師利坐千葉蓮華,大如車輪,俱來菩薩亦坐寶蓮華,從於大海娑竭羅龍宮自然涌出」

文殊菩薩回歸到靈山會來,不是他一個,是一群的菩薩一起,來的是從海裡浮現出千葉蓮華,從海裡這樣浮出來,從空中這樣緩緩過來。下面接下來的經文就說,

經文:「住虛空中,詣靈鷲山。從蓮華下,至於佛所,頭面敬禮二世尊足。」

「住虛空中」,從海湧出,在虛空中。所以「詣靈鷲山。從蓮華下,至於佛所,頭面敬禮二世尊足」。這蓮華已經從海面浮出來了,浮在空中,從空中這樣緩緩地往靈鷲山來了,來到釋迦牟尼佛講《法華經》的地方,所以叫做「住虛空中,詣靈鷲山」。

經文簡釋:
「從蓮華下,至於佛所,頭面敬禮二世尊足」;文殊等諸菩薩下蓮華臺,前至二世尊前。

所以「從蓮華下,至於佛所,頭面敬禮二世尊足」。這個境界很美,這麼多、這麼多的蓮華,蓮華臺上,一尊一尊的菩薩,從空中降落在靈鷲山。下蓮華臺了,來到佛前,禮佛足,就是「頭面敬禮二世尊足」。大家應該還記得,釋迦牟尼佛開塔門,塔門一開,多寶佛開始讓座,讓半座給釋迦牟尼佛坐下來。釋迦牟尼佛坐下來之後,因為多寶佛就叫釋迦牟尼佛快說是經,「我是為了聽經來的,你現在在講經,我來了。來啊!來這裡坐,趕快繼續再說下去。」所以釋迦佛就是在塔中講說〈提婆達多品〉。

這段經文,雙佛在寶塔中,也可以說古佛來見證大乘法就是多麼奇妙啊!所以現在覺得提婆達多已受記了,智積菩薩開始提醒多寶佛,「我們應該要回去了」,釋迦牟尼佛開始就留人。因為這個大乘法,本門的真實理,大家還沒有很清楚,應該要趕緊借重文殊菩薩這個因緣,趕緊再接下去解釋這個大乘法的精髓,最精要,要讓大家了解,所以他就暫留著智積菩薩。「稍等一下,娑婆世界有一位文殊菩薩將要回來了,你們可以去見面、說話了,大家互相見面一下。」就在這個時間蓮華浮上,開始慢慢已經來到靈鷲山而降落。這個境界也很吸引人,智積菩薩看,果然是莊嚴啊!文殊菩薩度眾生,這難思議的智慧,所以他們也再安下心來。豈只是智積菩薩而已嗎?還有,在場這麼多的聽眾,歎不可思議,同樣的道理。

即是多寶如來,與釋迦牟尼,因二世尊,今正猶同座於多寶塔中。以多寶如來攝度一切過去佛。以釋迦牟尼攝度教化,現在至未來一切眾生成佛,故云敬禮二世尊足。

所以「即是多寶如來,與釋迦牟尼(因二世尊,今時正猶同坐於多寶塔中」,兩位世尊這個時候還是同坐在寶塔中之時,這個時刻還是這樣同在塔中,兩位如來。所以「以多寶如來攝度一切過去佛」。多寶佛已經早就成佛了,他成佛是因為度很多眾生,也教育了眾生成佛,所以這尊多寶如來,他的道理也攝受了很多、度化很多人已經成佛了,是過去的佛。以現在釋迦牟尼佛,他是「攝度教化現在至未來一切眾生成佛」。這就是釋迦牟尼佛,累生累世無不都是在教育眾生。過去有幾品,〈授記品〉已經有授記過多少的弟子啊,從少而多,得佛授記了,這些弟子也是未來能成佛,這是釋迦牟尼佛所度的眾生。所以「故云敬禮二世尊足」。

這兩尊佛,一位是過去度眾生,一位是現在一直到未來,任務還未完成,正在教化,這段長時間,濁惡世的時代,釋迦牟尼佛所要教化的眾生還很多。這兩尊佛共坐在寶塔中,同一個座位,所以文殊菩薩一下蓮花臺,就趕緊往佛塔去頂禮這兩位世尊,向他們禮佛足。看看,文殊菩薩已經是那麼成就的菩薩,從他方回來了,他還是一樣按禮節,向佛頂禮佛足,這種禮儀就是大乘法,就是佛佛道同,這種平等禮儀。這就是大聖者對佛陀的禮儀。

經文:「修敬已畢,往智積所共相慰問,卻坐一面。」

經文簡釋:
「修敬已畢,往智積所共相慰問,卻坐一面。」;修敬已畢,在智積所共相慰問,卻坐一面。

所以「修敬已畢」,接下來這段經文,已經表達出了那個敬禮,表達之後,修敬已訖,就是已經這樣來敬仰、來禮佛,表達「我來銷假,我又回到靈鷲山了」。這樣之後,他就去到智積菩薩的地方,他知道釋迦牟尼佛的意思,因為留下智積菩薩要和文殊菩薩見面,文殊菩薩已經回來了,所以向佛作禮之後,他就回過頭來,到智積菩薩的地方去,共相慰問。菩薩與菩薩互相問訊一下就好了,互相開始來禮貌上先彼此問安,所以叫做「共相慰問」。這樣就「卻坐一面」,大家問安好了,就好好坐下來,再來好好談話。所以「先禮世尊,次再往智積菩薩所共相慰問」,這樣互相慰問。

二大菩薩,各從異處,來至此中會見,文殊禮佛既畢,往慰智積,然後卻坐。遂啟以下問答之因緣。

「二大菩薩,各從異處,來至此中會見」。這是兩位菩薩來的方向是不同,一位智積菩薩是跟多寶佛,從東方而來,從地湧出,但是文殊菩薩是在娑婆世界助佛教化眾生,但是他現在是從海宮浮現出來。所以從不同的地方,一個是從地湧出,一個是從海宮浮現,所以從不同的地方,來到這個靈山會上,來互相見面。文殊禮敬畢,慰問智積,彼此互相問安,然後坐下來之後,彼此之間,所以就是要開始啟動下面經文的道理。下面經文的道理真的是很精彩,不過我今天就要行腳出門了,就是會在外面,希望人人要很用心,經文裡面的道理很深,要用這段時間,大家好好用心。就是如文殊菩薩,這樣的大菩薩,大家也用心看一看,從〈序品〉開始,有了文殊菩薩先來啟動佛陀的一大事因緣,引遠古的佛,這樣來啟動現在釋迦佛要講的《法華經》,我們若是稍微用心想,回憶一下,分身佛,法要歸位,我們聽的法要再撿回來我們的心裡。

不起此會,於海化物,理亦應然。菩薩無體相、無動、無去、無來相,欲往一切佛剎,不曾動其本處。

菩薩他可以「不起此會,於海化物,理亦應然」,理亦相同。他可以在那個地方,不知不覺,什麼時候已經到海龍王宮去度眾生,釋迦牟尼佛繼續講經這麼多年了,在靈鷲山講《法華經》,但是文殊菩薩已經遊化在他方,甚至從陸地到海宮去,去化度眾生,無不都是因為眾生的根機、因緣成熟,度化來,就是要度他來到現在這個靈山會,要來成就大根機。這大根機是要從海裡接引出來的,要讓陸地的人來了解,從他方世界的菩薩還能了解。

這就是文殊菩薩,他這分的大智慧助道場,來娑婆世界,這個菩薩他無體相、無動、無去、無來的形象,這就是大乘法,道理遍虛空法界。所以「欲往一切佛剎,不曾動其本處」。菩薩到處都可以去度眾生,他不必表達「我已經有動去哪個地方」,因為虛空法界道理普遍,任何一個地方無不都是諸佛菩薩化度眾生的地方,這叫做大乘的道理。在陸地是這樣在說法,但是在海底,海龍宮,也是這樣在度眾生,陸上、海底來會合起來,無不都是道理住在人心,心中有個靈山塔,心中本具真如性海,所以我們應該可以這樣來會合。

這樣說,可能大家心還是同樣疑,所以我們應該要再聽下去,在下面這段經文。因為智積菩薩要回去,釋迦牟尼佛就將他留著,否則他的心也會有懷疑。其實不是擔心智積菩薩有懷疑,是擔心聽法的人有懷疑,他若回去,這段經文就結束了,這一品就結束了,一定要後面再來補充,才有辦法很清楚體會大乘法的道理。所以,佛陀講經真的是用心良苦,度化眾生,剛強難調伏,請大家要時時自我調伏,我們要去調伏其他的眾生困難,只要大家調伏自己,將心調伏下來。記得「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記得人人有真如本性,真如性海是這麼遼闊,無處不在,道理充足,我們人人本具,所以只要我們要時時多用心啊!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合十

 

高明智(惟智)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2016/12/24晨語簡記 《法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